烧碱使用说明书范文
烧碱使用方法
![烧碱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801b1e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a.png)
烧碱使用方法烧碱,又称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实验室和家庭生活中。
它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项和正确的方法。
一、安全事项1. 烧碱具有强碱性,接触皮肤会导致灼伤,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戴上防护手套和护目镜,以免发生意外。
2. 烧碱在与酸反应时会产生剧烈的放热反应,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与酸接触,以免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3. 烧碱是易吸湿的物质,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吸湿变质。
4. 烧碱应远离火源,避免发生燃烧和爆炸。
二、烧碱的使用方法1. 烧碱的溶解:将适量的烧碱加入少量的水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直至完全溶解。
注意,应先加入水再加入烧碱,而不是相反,以免溶液溅出造成伤害。
2. 烧碱的稀释: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浓溶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烧碱溶液。
可以用稀释计算公式计算所需的烧碱量,然后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即可。
3. 烧碱的中和反应:烧碱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在进行中和反应时,应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所需的烧碱量,然后将其溶解在适量的水中,与酸反应。
4. 烧碱的清洗:在实验室中,烧碱常用于清洗玻璃仪器。
在清洗过程中,将适量的烧碱溶液倒入容器中,将待清洗的玻璃仪器放入其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三、烧碱的应用领域1. 工业:烧碱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于洗涤剂、纸浆制造、制造肥皂和合成化学品等行业。
它可以用作中和剂、脱脂剂、脱硫剂等。
2. 实验室:烧碱在实验室中常用于调节溶液的酸碱度,进行中和反应,以及清洗玻璃仪器等。
它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试剂之一。
3. 家庭生活:烧碱在家庭生活中也有一些应用。
例如,可以用烧碱来清洁排水管道,溶解油垢和堵塞物。
另外,烧碱还可以用于去除油渍和污渍。
总结起来,烧碱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
在使用烧碱时,需要注意安全事项,如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与酸接触等。
烧碱的使用方法包括溶解、稀释、中和反应和清洗等。
氢氧化钠使用说明书
![氢氧化钠使用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dd2870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1.png)
氢氧化钠使用说明书氢氧化钠使用说明书1.产品概述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见的化学名为苛性钠。
它是一种强碱,能迅速与酸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
氢氧化钠通常以固体形式存在,在水中能够溶解并产生碱性溶液。
本使用说明书旨在提供有关氢氧化钠的详细信息以确保安全使用。
2.安全注意事项2.1 使用时应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以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对眼睛和皮肤造成损害。
2.2 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应远离可燃物和易燃物。
2.3 避免与酸或氧化剂的混合物接触,以免引发危险的反应。
2.4 使用时要保持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以防止氢氧化钠蒸汽的吸入。
2.5 氢氧化钠在与空气接触时会吸湿,并产生热量。
因此,应妥善密封容器,避免暴露在湿气中。
3.存储和处置3.1 氢氧化钠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场所,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3.2 不要将氢氧化钠与酸或其它有害物质存放在一起,以防止化学反应。
3.3 处置氢氧化钠时应遵循当地相关法规,将其作为危险废物进行处理。
4.使用方法4.1 请确保在安全环境下操作,并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
4.2 将所需量的氢氧化钠缓慢加入水中,搅拌溶解。
避免反应过程中溅出溶液。
4.3 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通常,10%的氢氧化钠溶液适用于一般情况。
4.4 注意控制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
5.紧急救护措施5.1 如不慎溅入眼睛,请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咨询医生。
5.2 如皮肤接触到氢氧化钠溶液,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5.3 如误服氢氧化钠溶液,请立即饮用大量清水,勿催吐,并立即就医。
附件:1.化学性质表:包含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信息。
2.事故处理流程:详细描述处理氢氧化钠泄漏或事故的步骤。
法律名词及注释:1.特别关注物质(CMR):指被国际机构或法律认定为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的物质。
2.危险废物:指因其化学特性或造成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性质而需要特殊处理和处置的物质。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398194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3.png)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产品概述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
它是一种无色固体,具有强碱性,在实验室、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氢氧化钠的安全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安全使用方法
1. 个人防护
- 使用氢氧化钠前,务必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溅入眼睛或皮肤接触。
- 打开容器时要注意避免直接吸入或摄入氢氧化钠粉尘和颗粒。
- 使用氢氧化钠时保持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氢氧化钠气体积聚。
- 在使用氢氧化钠时,特别要注意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以免产生危险的气体。
2. 储存和管理
- 将氢氧化钠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 氢氧化钠应与其他化学品分开存放,避免混淆使用。
- 氢氧化钠应放置在标有警示标识的容器内,以减少误触和误用的风险。
3. 使用方法
- 在使用氢氧化钠前,务必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按照要求正确使用。
- 使用氢氧化钠时,应用适量的水稀释,避免直接接触高浓度的氢氧化钠。
- 使用氢氧化钠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容器破损或跌落造成溅射。
- 使用氢氧化钠结束后,应及时清洗使用过的容器,并将废弃物妥善处理。
三、安全注意事项
1. 避免与人体接触。
氢氧化钠使用说明书
![氢氧化钠使用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413ef0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3.png)
氢氧化钠使用说明书氢氧化钠使用说明书1、产品概述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见的化学名叫做苛性钠,是一种白色固体,具有强碱性,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
2、产品性质氢氧化钠外观为白色结晶体或颗粒状物质,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可以溶解在水中,产生溶液。
其溶液有碱性,并可与酸发生反应。
3、使用方法3.1 安全措施- 在使用氢氧化钠前,应戴上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以防止溅入皮肤和眼睛。
- 避免吸入其粉尘和溶液的气味,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
- 存放氢氧化钠时,应将其与酸、可燃物品分开存放,以防止发生危险反应和火灾。
3.2 溶液制备- 将适量的氢氧化钠粉末缓慢加入水中,搅拌溶解直至完全溶解。
- 注意:在溶解过程中会释放热量,操作时应小心避免溅出或烫伤。
3.3 使用注意事项- 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碱性,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如意外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救助。
- 在与酸发生反应时可能产生热量和气体,应避免封闭容器使用。
- 在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时,应避免长时间接触,以免引起皮肤刺激或化学灼伤。
4、应急措施4.1 眼部接触-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部至少15分钟,确保冲洗干净。
- 如果戴隐形眼镜,应立即取出,并持续冲洗眼睛。
- 紧急情况下请及时就医。
4.2 皮肤接触-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
- 使用中和剂中和皮肤接触处,如:乙醇等。
- 如症状严重,寻求医疗救助。
4.3 吸入- 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处。
- 如呼吸困难,给予氧气,并立即就医。
4.4 吞咽- 不要引起呕吐。
- 给患者大量清水漱口,不要让他人吞咽含有氢氧化钠的物质。
- 寻求医疗救助。
5、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6、法律名词及注释-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的一种无机化合物,常用名为苛性钠。
- 碱性:指溶液的pH值高于7,具有碱性的特性。
- 腐蚀性:指物质与其他物质接触时引起破坏或损害的能力。
- 危险反应:指在特定条件下,化学物质之间发生不可逆的、不受控制的反应。
烧碱的操作规程(3篇)
![烧碱的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e2501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7.png)
第1篇一、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烧碱的操作知识和技能,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2. 操作人员应熟悉烧碱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其危害性和防护措施。
3. 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车辆检查:装车前,检查车辆状况,确保车况良好,制动系统、灯光、消防器材等设备齐全有效。
2. 个人防护:操作人员必须穿戴橡胶耐酸碱服、橡胶耐酸碱手套、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
3. 工作环境:操作区域应通风良好,保持干燥,避免潮湿。
4. 应急准备:准备灭火器、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应急物品。
三、装车操作规程1. 轻装轻卸:搬运烧碱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避免产生粉尘。
2. 避免接触:操作过程中,避免烧碱与酸类接触,严禁与酸类混装。
3. 密封车辆:装车后,对车辆进行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受潮。
4. 清理车辆:卸车后,及时清理车上残余的烧碱,避免飞扬。
四、操作注意事项1. 避免身体接触:操作过程中,避免身体接触烧碱,若不慎沾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2. 避免吸入:操作过程中,避免吸入烧碱粉尘或烟雾,保持良好的通风。
3. 避免误食:操作过程中,避免误食烧碱,若不慎误食,立即就医。
4. 避免火源:操作过程中,远离火种、热源,防止发生火灾。
五、应急处理1. 烧碱泄漏:若发生烧碱泄漏,立即关闭泄漏源,穿戴防护用品,用沙土、石灰等吸收泄漏物,然后收集起来。
2. 烧碱火灾:若发生烧碱火灾,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进行灭火,避免使用水灭火。
3. 人员受伤:若操作人员受伤,立即进行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六、操作结束后的清理1. 清理操作区域:操作结束后,清理操作区域,确保无残留烧碱。
2. 检查设备: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3. 备忘录:记录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操作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可以有效保障烧碱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5662ae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5.png)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安全技术说明
1、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氢氧化钠是一种无色结晶体或白色粉末,具有极强的碱性。
它的水溶
液为强碱性溶液,其pH值可高达14。
在常温下,它易溶于水,并能迅速
地溶解,不溶于乙醇、丙酮、油类。
2、氢氧化钠的使用和储存
(1)用途:氢氧化钠用于化工、食品、纺织、电镀、烟草、去除水
中杂质、清洗金属表面等行业。
(2)储存:氢氧化钠常温下应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且远离火源。
三、安全操作措施
1、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护,穿着防护服、护目镜、手套,避免与皮
肤接触,同时避免吸入/接触粉尘/气体。
2、在操作中避免接触皮肤、眼睛、服装及其他物体,如果不小心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3、严禁将氢氧化钠与强酸(如硫酸、盐酸)及有机溶剂混合使用,
否则可能产生有害的氯气或者发生爆炸;
4、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护措施有效,装卸时应慎重;
5、储存室应有排水体系,避免氢氧化钠介质污染排水系统,并注意
洁净;
6、使用完毕后应立即清洗,灭火器敷备正常使用状态,一切安全操作指标需要符合当地的法规要求。
烧碱使用说明书
![烧碱使用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ea924b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a.png)
烧碱使用说明书一、产品简介烧碱(又称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学式为NaOH。
它具有强碱性、易溶于水和酒精等特点。
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烧碱被广泛使用。
本使用说明书旨在提供烧碱的正确使用方法,以确保安全性和高效性。
二、安全注意事项1. 每次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了解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风险提示。
2. 在使用烧碱时,务必佩戴安全眼镜、手套和工作服,以防止对皮肤和眼睛产生伤害。
3. 使用烧碱时,应注意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尤其是酸性物质,以免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4. 烧碱具有腐蚀性,避免吸入烧碱粉尘或溶液。
如不慎接触皮肤或眼睛,请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5. 存放烧碱时,应放置在干燥、阴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可燃物和酸性物质。
6. 请注意,烧碱溶液具有强烈碱性,因此要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三、正确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a. 确保操作环境整洁、干燥,并充分通风。
b.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眼镜、手套和工作服。
c. 确保烧碱的容器清洁,并检查是否有任何损坏。
2. 准备烧碱溶液:a. 根据需要,准确称量所需的烧碱量。
b. 将烧碱缓慢加入清水中,同时搅拌。
c. 不要将烧碱直接倒入水中,以免发生剧烈反应。
d. 继续搅拌,直至烧碱完全溶解。
3. 使用烧碱溶液:a. 需要注意的是,烧碱溶液具有强碱性,因此应谨慎处理。
b. 在使用烧碱溶液时,应使用耐腐蚀的容器,并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c. 如不慎接触皮肤和眼睛,请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d. 在操作过程中,请保持清洁,并避免烧碱溅到周围环境。
e. 注意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特别是酸性物质,以免发生危险的化学反应。
四、处理废弃物和存储1. 处理废弃物:a. 确保正确处理使用后的烧碱溶液和容器。
请遵循当地环境法规的要求。
b. 将烧碱溶液中和至中性,并将废液安全处理。
c. 不要将烧碱溶液排入下水道或环境中。
2. 存储方法:a. 将烧碱存放在无法被儿童或未经训练的人员触及的地方。
染整车间烧碱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染整车间烧碱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097ba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a.png)
染整车间烧碱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在进行烧碱操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穿戴防护服、手套、鞋套、护目镜等。
2. 检查烧碱的储存条件,确保其密封完好,避免溢漏和泄露。
3. 巡视车间,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4. 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称重器具、容器等,确保其完好无损。
二、烧碱的安全操作步骤1.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知识。
2. 将烧碱按照需要的比例称量好,放入干净无水的容器中。
3. 缓慢加入适量的水,注意避免剧烈的反应和溅溢。
4. 使用专用搅拌器均匀搅拌,确保溶解完全。
5. 在操作过程中,禁止用手触摸烧碱溶液,必要时使用工具或设备进行操作。
6. 严禁在烧碱操作过程中将其他物质或溶液混入烧碱溶液中。
7. 操作完成后,立即将工具和设备彻底清洗,并保持干燥。
三、烧碱操作的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饮食和接触眼睛、口腔等部位。
2. 注意操作环境的通风情况,确保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烧碱蒸气积聚。
3. 在烧碱操作过程中避免产生火花或静电,以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4. 烧碱溶液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操作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溶液。
5. 当有烧碱溅溢到皮肤或眼睛时,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救助。
6. 定期检查烧碱的储存条件,确保其密封完好,避免溢漏和泄露。
7. 存放烧碱溶液的容器必须标明清晰的标签,明确其内容物和危险性。
8. 在操作结束后,将烧碱残余物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处理,做到环保和安全。
四、烧碱事故的处理措施1. 当发生烧碱泄漏或溅溢事故时,立即向车间主管报告,封锁和隔离事故现场。
2. 配备专业人员进行事故处置,确保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3. 在处理事故时,应穿戴好相应的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烧碱溶液。
4. 使用相应的吸附剂进行污染物吸附,并采取措施进行安全处置。
5. 对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五、培训和教育1. 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其具备安全操作的技能和知识。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144444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14.png)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氢氧化钠(NaOH),又称氢氧化钠、烧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纺织、造纸等行业。
然而,由于其具有强腐蚀性和危险性,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范,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完整。
本文将对氢氧化钠的安全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广大使用者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该化学品。
1. 存储与包装。
氢氧化钠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远离酸类、有机物和易燃物。
包装应为密封、防潮、防晒的容器,避免暴晒和雨淋。
在搬运和储存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和泄漏。
2. 使用前的准备。
使用氢氧化钠前,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和防毒面具。
同时,需要确保操作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氢氧化钠蒸气在空气中积聚。
3. 氢氧化钠的使用。
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产生氢氧化钠溶液的飞溅和喷溅。
在配制溶液时,应先加水后加入氢氧化钠,避免因加入氢氧化钠时产生的放热反应而造成溶液的飞溅。
同时,操作人员应保持警惕,避免操作不慎导致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上。
4. 废弃物处理。
使用完毕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倾倒到下水道或环境中,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应急措施。
在意外情况下,如皮肤或眼睛不慎接触到氢氧化钠溶液,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同时,应急处理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装备,避免接触到氢氧化钠溶液。
综上所述,正确使用氢氧化钠的安全技术对于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完整具有重要意义。
使用者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务必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做到防范于未然,确保生产操作的安全和稳定。
希望广大使用者能够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644060b87c24028915fc3f6.png)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使用说明书氢氧化钠安全技术使用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中文名称:烧碱;氢氧化钠NaOH第二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固碱为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液碱为无色或略带暗红色的粘稠液体。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腐蚀性和刺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直接接触皮肤和眼可引起灼伤;误食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对水体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不燃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青。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固碱易潮解,遇潮时对铝、锌和锡具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汽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灭火方法:用水和砂土扑救,但须防止固碱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露污染区,限制出入,固碱粉尘严重飞扬时应着穿防酸防碱工作服。
固碱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子的容器中。
也可用大量的水冲洗,冲洗水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液碱泄漏:收集回收后用水冲洗,冲洗水经过中和处理后排入废水系统。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理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和操作法。
操作人员穿耐酸碱服,戴耐酸碱手套,戴防护手套。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应当注意倒空容器内残留物。
稀释或配制溶液时应把碱倒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固碱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远离火种和热源。
库内相对湿度不大于85%。
过碳酸钠说明书
![过碳酸钠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6a3fcc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3.png)
过碳酸钠说明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过碳酸钠,化学名称为碳酸氢钠,英文名为Sodium Bicarbonate,简写为NaHCO3。
它是一种常见的碱性盐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制药工业、清洁剂生产等领域。
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过碳酸钠的性质、用途以及使用方法。
一、性质过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HCO3,其分子量为84.01 g/mol,外观为白色晶体粉末,易溶于水,呈碱性。
在常温下稳定,但遇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
过碳酸钠味若微咸,无毒无味,是一种安全、环保的化学物质。
二、用途1. 食品工业:过碳酸钠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作为发酵剂、膨松剂和调味剂。
在烘焙过程中,加入适量的过碳酸钠可以使面包、蛋糕等食品蓬松起来,口感更佳。
2. 制药工业:过碳酸钠在制药工业中常被用作中和胃酸、调节药品PH值的药物辅料。
3. 清洁剂生产:由于其碱性特性,过碳酸钠在清洁剂生产中常作为脱垢剂、除臭剂、消毒剂等原料使用,能有效清洁细菌、污渍。
4. 化妆品工业:过碳酸钠也被用于调节化妆品的PH值,使其更符合肌肤酸碱平衡的需求。
5. 医疗卫生领域:过碳酸钠还被用作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如胃溃疡、胃酸过多等。
三、使用方法1.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添加适量的过碳酸钠能够起到提升食品口感和质地的作用。
但在添加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用量,避免过量使用。
2. 清洁剂生产:在清洁产品中使用过碳酸钠时,应根据具体清洁对象和需求,搭配其他清洁剂,在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发挥最佳效果。
3. 医疗用途:过碳酸钠在医疗用途中,通常以口服或局部敷用的方式使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不当使用引起不良反应。
四、注意事项1. 过碳酸钠虽然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化学品,但仍需储存在通风干燥处,远离火源和易燃易爆物品。
2.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吸入过碳酸钠粉尘,避免接触眼睛和皮肤,遇到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3. 使用过碳酸钠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和用途合理配置用量,不可随意增加。
烧碱的正确使用方法
![烧碱的正确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32432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4.png)
烧碱的正确使用方法
烧碱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一般用于实验室中的中和反应、制备溶液或调节pH 值。
以下是烧碱的正确使用方法:
1. 安全操作:在使用烧碱之前,穿戴好防护眼镜、实验手套和实验室大衣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实验环境通风良好,避免吸入或接触到烧碱。
2. 烧碱溶液制备:将需要使用的烧碱称量到干净的容器中,然后用蒸馏水逐渐加入,并搅拌以加速烧碱的溶解过程。
注意在加水时烧碱会放热,因此应慢慢加入,避免剧烈反应溅出溶液。
3. pH 调节: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烧碱来调节溶液的pH 值。
通常,将溶液中的pH 值调整到碱性范围(pH>7)时,可以滴加适量的烧碱溶液,并轻轻搅拌,直至达到所需的pH 值。
4. 中和反应:烧碱可用于中和酸性物质。
通常,将所需中和的酸溶液慢慢滴加到烧碱溶液中,同时轻轻搅拌,直至pH 值达到中性(pH=7)。
5. 注意事项:
- 烧碱属于腐蚀性物质,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溅出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 在使用烧碱时应遵循安全操作规范,避免吸入烧碱气体,避免长时间暴露
于高浓度的烧碱溶液中。
- 操作完成后,应将使用过的烧碱及废液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废液)
这些是一般的烧碱的正确使用方法,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验的需求和实验室的安全规定来进行操作。
在进行任何实验操作之前,请先仔细阅读相关的实验操作手册或咨询具备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士。
烧碱的正确使用方法
![烧碱的正确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ca139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4.png)
烧碱的正确使用方法烧碱(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正确使用烧碱非常重要,因为它具有强碱性,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下面将详细介绍烧碱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个人安全1.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上常用的实验服、实验手套、护目镜和呼吸防护设备。
2.避免直接接触烧行和溶液。
如果不小心接触到烧碱或其溶液,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救助。
3.避免吸入烧碱的粉尘或蒸气。
在使用烧碱时应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如实验室中有抽风设备,应及时开启。
4.注意使用所需量的烧碱,避免浪费和多余的接触。
二、保存和处理1.烧碱应保存在干燥、冷却和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或易燃物质。
避免长时间存放或接触湿气,以免影响其储存稳定性。
2.请勿将烧碱与酸类物质混合。
当烧碱与酸反应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产生水和盐,可能引发剧烈的反应。
3.当需要使用烧碱时,取适量的烧碱固体,使用干燥的工具或器皿。
避免用潮湿的器皿或工具装取烧碱。
4.如果需要配制烧碱溶液,应慢慢加入烧碱固体到溶液中,搅拌均匀。
添加烧碱过程中可能会放热,需要小心操作,以免溶液溅出。
5.请勿将烧碱溶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以免吸湿变质。
若需保存烧碱溶液,应倒入干燥无水的瓶子中,密封保存。
三、正确操作1.在研究实验室中,使用烧碱前应详细了解其性质和化学反应。
避免与其他试剂混合使用时发生危险的反应。
2.在使用烧碱时请注意下列事项:a.务必佩戴防护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烧碱。
b.使用适量的烧碱固体,避免过量。
c.慢慢将烧碱固体加入反应容器中,避免烧碱溅出。
d.在将固体烧碱溶解于水中时,搅拌均匀并保持适当的通风。
e.每次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洗使用过的玻璃仪器以保持其干燥。
3.当使用烧碱处理废液时,应遵循环保原则,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废液进行处理。
避免将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或真空系统中。
四、事故处理1.如果不慎发生烧碱溶液溅入皮肤或眼睛等事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清洗。
氢氧化钠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
![氢氧化钠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f69132fbd64783e09122bd4.png)
氢氧化钠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中文名称:氢氧化钠;烧碱NaOH第二部分:理化性质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具有强腐蚀性。
第三部分: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第四部分:应急处理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
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该物质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泄漏: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五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毒口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避免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高燥清洁的仓间内。
注意防潮和雨水浸入。
应与易燃、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雨天不宜运输。
废弃:处置前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中和、稀释后,排入下水道。
高浓度对水生生物有害。
烧碱的正确使用方法
![烧碱的正确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7d8f0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3.png)
烧碱的正确使用方法
烧碱,又称氢氧化钠,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
正确使用烧碱可以提高实验效率,保障实验安全。
下面将介绍烧碱的正确使用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使用烧碱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操作前,应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烧碱溅到皮肤或眼睛引起灼伤。
同时,要确保操作台面干净整洁,避免混入杂质影响实验结果。
其次,需要注意烧碱的溶解性。
烧碱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碱性物质,因此在使用时应慎重添加。
一般情况下,应先将烧碱粉末缓慢加入水中,而不是将水倒入烧碱中,以免引起剧烈的放热反应,造成溅出或烫伤。
接下来,要注意烧碱溶液的搅拌和加热。
在将烧碱溶解于水中后,需用玻璃棒等工具进行搅拌,使烧碱充分溶解。
同时,加热过程中应小心操作,避免溶液沸腾溢出,以免造成烫伤或其他意外。
另外,烧碱溶液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与酸类物质混合。
烧碱是一种强碱,与酸类物质反应会放出大量热量,产生剧烈的化学
反应,可能导致溅出或喷洒,造成伤害。
最后,使用完烧碱后,应及时清洗容器和工具。
烧碱溶液具有腐蚀性,因此在使用完毕后,应将容器和工具用水彻底清洗干净,避免残留物对下次使用造成影响。
总之,正确使用烧碱是保障实验安全和提高实验效率的重要步骤。
在使用烧碱时,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注意溶解过程中的细节,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以及及时清洗容器和工具。
希望大家在实验中能够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并保障个人安全。
烧碱使用操作规程(3篇)
![烧碱使用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13257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3.png)
第1篇一、前言烧碱,化学名为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性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造纸、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
由于其强腐蚀性,在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守以下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一、人员培训1. 所有使用烧碱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烧碱的性质、用途、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理方法。
2. 操作人员应熟悉所使用的设备、仪器和工具,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储存与运输1. 储存:(1)烧碱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
(2)包装必须密封,防止吸潮和雨淋。
(3)库房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
(4)应与易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5)储存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2. 运输:(1)驾驶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2)车辆装烧碱前,先检查车况,保证车况良好。
(3)装车人员必须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4)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避免产生粉尘。
(5)严禁与酸类接触,严禁与酸类混装。
(6)装车后,必须对车辆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受潮。
(7)卸车后,及时清理车上残余的烧碱,避免飞扬。
三、使用操作1. 搬运:(1)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2)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3)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
2. 使用:(1)根据生产需求,正确配制烧碱溶液。
(2)操作过程中,密切注意烧碱溶液的浓度、温度和pH值,确保符合生产要求。
(3)使用过程中,严禁将烧碱溶液与酸类、易燃物等接触。
(4)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
(5)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报告相关部门。
四、应急处理1. 皮肤接触:(1)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2)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2. 眼睛接触:(1)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氢氧化钠使用说明书
![氢氧化钠使用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eabec5dfc4ffe473268ab07.png)
氢氧化钠使用说明书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志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钠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烧碱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n hydroxide;caustic soda企业名称:公司地址:电子邮件地址:邮编: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2010年1月1日企业应急电话(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86-传真号码(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86国家应急电话分子式:NaOH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有害物成分氢氧化钠CAS NO:1310-73-2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出被污染的衣着。
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火碱的使用方法范文
![火碱的使用方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4d0b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2.png)
火碱的使用方法范文火碱,也称作苛性碱或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
它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化工、制药、纺织、冶金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火碱的使用方法。
1.火碱的储存火碱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由于其吸湿性强,应与水分、酸性物质等隔离储存。
火碱的存放区域应标识清晰,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2.溶液的配制为了避免火碱粉尘对人体造成损害,通常将火碱制成溶液使用。
配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先将一定量的冷水放入容器中,再慢慢加入火碱。
加入时要小心搅拌,避免产生反应溅溢。
-不要用热水来配制火碱溶液,以免溶解过程产生剧烈的放热反应。
-加入火碱后,搅拌溶解,直到完全溶解为止。
3.火碱的使用-用作强碱试剂:火碱可用于化学实验室中的酸碱滴定、中和反应等。
使用时,可以将适量的火碱溶液滴入待测液体中,直到溶液呈中性为止。
需要注意的是,滴定过程中要小心搅拌,避免产生溅溢。
-调节pH值:火碱可用于调节水体、土壤和废水的pH值。
根据具体需要,可以逐渐加入适量的火碱溶液来提高pH值。
需要注意的是,要先进行适量的实验验证,以确定所需加入的火碱量。
-清洗和脱脂:火碱可用于清洗和去除油脂。
将适量的火碱溶液涂抹在需要清洗的表面上,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用于制造肥皂:火碱和动植物油混合反应,可以制造肥皂。
具体制作方法为:先将动植物油加热至40-50摄氏度,然后慢慢加入一定量的火碱溶液,同时不断搅拌。
继续搅拌,直到混合物变稠且开始变呈浅黄色为止。
最后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冷却,即可得到肥皂。
-用于制造玻璃:火碱是玻璃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原料。
它可与石灰、石英砂等原料在高温下进行反应,生成玻璃。
具体制作方法较为复杂,一般需要在专业的玻璃工厂进行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火碱是一种具有剧烈腐蚀性的物质。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戴上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服装。
若不慎接触火碱,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烧碱稀释操作规程(3篇)
![烧碱稀释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16b22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4.png)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烧碱稀释操作的安全性,防止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企业内所有烧碱稀释操作。
三、操作前的准备1. 确认烧碱的纯度和质量,确认所需稀释烧碱的浓度。
2. 检查稀释设备,包括稀释槽、搅拌器、流量计等,确保设备完好、运行正常。
3. 准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酸碱服等。
4. 准备稀释用水,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5. 检查消防器材,确保消防设施齐全、有效。
四、操作步骤1. 打开稀释槽的进水阀门,使稀释用水缓慢流入槽内,直至水位达到预定高度。
2. 将烧碱倒入稀释槽,注意控制倒入速度,防止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热量。
3. 启动搅拌器,使烧碱与水充分混合,搅拌均匀。
4. 使用流量计监控稀释过程中的流量,确保稀释效果。
5. 在稀释过程中,密切观察烧碱与水的反应情况,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
6. 稀释完成后,关闭进水阀门和烧碱进料阀门,停止搅拌器。
7. 清理操作现场,将稀释后的溶液转移至指定容器。
五、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2. 稀释过程中,禁止将烧碱直接倒入水中,以免产生剧烈反应。
3. 稀释过程中,禁止在稀释槽附近吸烟、使用明火等。
4. 稀释后的溶液应立即转移至指定容器,防止溶液挥发、泄漏。
5. 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相关负责人,并采取相应措施。
6. 稀释后的溶液不得随意排放,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操作后的处理1. 清理操作现场,确保无残留烧碱和稀释溶液。
2. 关闭所有设备,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3. 检查操作记录,确保操作符合规程要求。
4. 对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技能考核,确保操作人员掌握本规程。
七、附则本规程由安全生产部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规程进行修订。
第2篇一、目的为确保烧碱稀释操作的安全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碱使用说明书
片碱使用说明书
片碱(固体氢氧化钠)是由离子膜电解槽电解盐水产生液碱,经浓缩而制得。
电解出来的液碱经过加热,在高温下蒸掉其中绝大部分水份浓缩制得接近于无水的溶融态的烧碱,再经冷却、成型而制得的片碱,固体氢氧化钠除了片状,还有块状、粒状、棒状。
片碱可供对烧碱主含量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使用,同时亦便于贮存和运输。
一、产品性质
片碱极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时能放出大量的热,288K时其饱和溶液浓度可达26.4mol/L。
它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溶液呈强碱性,具备碱的一切通性。
市场上出售烧碱有两种:固态和液态,纯固体烧碱呈白色,有块状、片状、棒状、粒状,质脆;纯液体烧碱为无色透明液体。
一、氢氧化钠的一般物化性质
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
在熔融状态下,温度为340--500℃时其重度为1.8---1.9g/cm3,氢氧化钠溶液的比重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大。
1、化学式 NaOH
2、分子量 39.997
3、比重 2.13
4、外观纯净的氢氧化钠为白色(有块状、片状、粒状、棒状),为不透明固体结晶。
一般工业品含有少量氯化钠和碳酸钠,呈白色稍带浅色光泽固体结晶。
5、溶解热
氢氧化钠溶于水时释放热量,浓度愈高释放的热量愈大,这种热量称为溶解热;如果把浓度低的烧碱浓缩、脱水需要吸收热量,这个热量称为脱水热,不同浓度时的脱水热也不同。
6、氢氧化钠吸湿性很强,放置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变成液碱,这种现象称为潮解。
7、氢氧化钠及其水溶液对动物及植物组织(如皮肤、织物、纸张等)有机物质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它又称苛性钠或苛性苏打,易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逐渐变成碳酸钠,因此必须贮存于密闭的铁罐或塑料的包装容器中。
8、氢氧化钠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丙酮、液氨。
对纤维、皮肤、玻璃、陶瓷等有腐蚀作用,溶解或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热量;与无机酸发生中和反应也能产生大量热,生成相应的盐类;与金属铝和锌、非金属硼和硅等反应放出氢;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
能从水溶液中沉淀金属离子成为氢氧化物;能使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有机酸的钠盐和醇,这是去除织物上的油污的原理。
二、固(片)碱的质量标准
三、片碱运输的注意事项
1、片碱使用双层编织袋包装,内层为加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袋。
运输时注意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包装物。
2、片碱袋一定要保证完整、密封,有明显的“腐蚀性物品”标志。
运输过程一定要防潮防雨。
如发现包装袋发生破裂、孔洞、溶化淌水等现象时,应立即更换包装袋或尽早使用。
3、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的损坏;
4、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四、片碱贮存的注意事项
1、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注意防潮和雨水浸入;远离火种、热源;
2、保持库内湿度不大于60%,包装必须密封,不得有破损,发现破损立即更换包装袋并单独存放,或者优先使用,切勿受潮
而发生结块;
3、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4、按1吨(40袋)或1.5吨(60袋)/托盘码放,托盘应单层放置,码放不得超过一层以上,或片碱袋直接码放不得超过12层;
5、贮存时间超过30天,须将托盘码放或直接码放的片碱袋进行上下翻袋,以防由于贮存时间过长,片碱因易吸潮的特性而发生结块的现象;
6、贮存时间建议不超过6个月,应尽早使用;
五、用户使用的注意事项
1、在生产、使用场所,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眼镜、橡胶手套、穿胶靴,以防止碱液或固体烧碱碎片触及眼睛及皮肤发生灼伤事故。
2、鉴于烧碱的溶解热的特性,片碱要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必须慢慢投加将碱投加入容器,以防急剧放热反应而发生灼伤事故。
3、贮存的片碱要做到先到先用,尽量缩短贮存时间,以免吸潮结块。
4、如果贮存时间过长已经发生结块的片碱,在包装袋完好的情况下,烧碱主含量不变,在破碎后,不影响使用效果。
六、出现烧碱灼伤的紧急护理
1、烧碱灼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