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一)
浅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论文】
浅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浅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实体和程序规章,又可以称作仕进制度。
它与我们今天的人事制度中公务人员录用大体相当。
由于官吏担负着国家的日常管理职责,因此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把官吏的考核选拔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并十分注意积累经验,完善制度。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从夏、商、周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
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研究,对于了解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政府管理体制、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人员录用制度,尤其是从中汲取经验,对当今中国的政府公务员的选拔和任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作简要的论述。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选官制度是与国家同步出现于人类历史舞台。
苏东坡说: “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这段话, 实际上划出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几个发展阶段。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大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时代。
夏、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
据《礼记礼运篇》记载,当时诸侯传位和官吏任用,均是“世及以为礼”,即实行世官制。
在这种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
周世官制的特点是:它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
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考生们在备考事业单位的过程中,常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板块。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梳理一下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一、先秦——军功爵制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
(从爵位到军功)二、汉朝——察举制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和皇帝征召等。
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考察举荐孝、廉各一人,将人才推荐给中央,中央经过考核任命,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采取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
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征辟制度: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
前者多为名望高、品学兼优的社会名流,被征召者多委以要职。
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尚书令陈群向曹丕推荐九品中正制,后被采纳,选拔官员采用九品中正制(即九品官人法),由中央设立中正官,按家世、才华、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将人才分为九品,上报吏部,按品授官。
后期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四、隋唐至清末——科举制度1.发展历程: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
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
北宋时,考试实行糊名法。
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末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根据史书记载,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
2.考试程序:进士科正式考试共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会试和殿试属于一级,都是中央考试。
院试: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
录取:童生通过岁试,即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乡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秋闱”。
录取: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会试又称“礼闱”“春闱”。
会试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论文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论文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论文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论文【1】自东汉末年起,除西晋短暂的统一外,中国又出现了长达三四百年的分裂动荡局面。
这是一个战争连绵、政权迭变的历史时代。
同一时间内,皇帝往往有几个,地位也不巩固。
如何实现国家的统一,怎样才能重新恢复皇帝在国家政权中的至尊地位,各国君主都煞费苦心。
反映在官制上,就是频繁地调整。
调整的总趋向是从秦汉时候的三公九卿体制向三省六部体制过渡。
它预示着中国封建专制君主政体将要迈入一个更加成熟的阶段。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论文【2】在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是专制王权对编户齐民进行人身控制的最重要手段,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对民的占有与支配。
王权对编户齐民的生杀予夺之权很大程度上依靠户籍制度,这是这项制度在中国古代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古代;户籍;制度?《史记•萧相国世家》载:“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
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萧何私自收藏的图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秦国户口版籍,这一举动在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惨烈斗争中具有强烈的符号象征,可谓意味深长:拿到了户口版籍就可以了解秦国的国情,并进而控制土地和人民,获得了它,也就象征着获得了国家政权。
中国户籍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经无数次的战争、内乱和王朝的更迭,户籍制度总是以某种方式继承或沿袭下来,并且越来越严密,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功能是全方位的:组建军队、分配土地、征收税赋、推行礼教、维持治安都与它有关。
如果说官僚制度是君主对官吏进行管理的有力武器的话,那么户籍制度就是专制王权对编户齐民进行控制的最重要手段,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对民的占有与支配。
《商君书•画策》云:“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
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
故胜民之本在制民,若冶于金、陶于土也”。
专制王权对民的生杀予夺之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户籍制度。
浅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浅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指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中,国家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定选派官吏。
这个制度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夏、商、周等时期,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最终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核心是科举制度,也即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考试。
早在北宋时期,科举制度就出现了,但在隋唐时代才得到全面推广和发展。
隋文帝杨坚在开皇年间首次设立了科举制度,唐高宗武则天将其制度化,禁止了世卿之风,进一步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发展。
科举制度起初是分为明经和明法两科,明经科是考察候选人对经史典籍的掌握和理解,明法科则是考察候选人对法律制度的了解和应用。
后来,科举制度逐渐发展成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候选人首先通过乡试,然后进入会试,最后少数人参加殿试,最终通过者可以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优势在于能够选拔人才,避免了贵族世袭和官僚腐败的问题。
不论家世贫富,任何有才干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仕途。
此外,科举制度对于官员的培养和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长期系统的学习和考试,候选人们能够在经历了多个阶段后成为合格的官员,具备了执政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科举制度对候选人的素质要求过于单一、唐代的科举考试主要注重候选人的文学才华,对其他领域的才能不太重视。
其次,考试的难度和门槛过高,使得很多有实际能力但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无法参加考试。
再者,科举制度严重依赖于书本知识,忽视了实践经验和实际能力的重要性。
也正因为如此,科举制度在晚明时期逐渐变得僵化和腐败,在清朝时期被废除。
除了科举制度,中国古代还存在其他的选官制度。
例如,汉代的推恩令是一种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推恩令通过考察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来选拔官员,尤其注重实践经验和能力的考察。
另外,唐代的进士科和秀才科也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与科举制度相辅相成。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科举制度作为核心,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避免了贵族世袭和官僚腐败的问题。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1)
纵横游说的策士,也有些刺客、游侠,但更重要的还 是有那么一批辅助国君的“智能之士”。晋文公时介 子推割股奉君,轻生死、重名节、轻物欲、重气节, “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h
12
养士选仕
❖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 君、楚国春申君和齐国孟尝君 都养士千人。
h
19
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 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 沿成例。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如 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 驾驷迎申公”,可谓开了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 例。皇帝征聘,为汉代最尊荣的仕途,被征者来去自 由,朝廷虽可督促,如坚不应命,亦不能强制;且于 既征之后,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大都待以宾礼。
h
17
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 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但是,舆论评价 一旦与仕途沉浮相联系,就容易被某些有权势、有影 响的人物或社会集团所控制、所利用。曹操审时度势, 提出了“惟才是举”的用人原则,这既是对处于乱世 求贤的需要,也是对汉代“选举失实”的刻意纠正。
h
18
征辟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 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 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 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征聘之方,由来已久, 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秦始皇时叔孙 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 征召性质。
《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 仪 得见 秦王 。 秦王 说之,以为客卿。” 胡三省 注:“ 秦 有客卿之官, 以待自诸侯来者,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也。”
中国古代地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一、发展演变(一)夏、商、西周时期:选官制度处于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主要为“世卿世禄制”。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代替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
它以家庭血缘关系为标准来确定攻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确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宗法制度是这一政治准则的支撑与基石。
世官制下担任官员的大小贵族必经国学教育,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任,并且世代享有采邑与封地。
当时贵族垄断了教育文化与学术,称之为“学在官府”。
世官制的建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二)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5年),选贤任能成为流行风尚。
对世卿世禄制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但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用人新制度。
(三)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在官吏选拔上广泛推行军功制与养士制。
战国时期各国相继进行变法,先后确立了封建制。
尤其是商鞅变法,在选官方面施行“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沉重地打击了宗法贵族的势力。
“士”在战国时期已成为政治上具有大影响和作用的社会群体,是当时新型官员的主要来源。
军功制和养士制的推行,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
(四)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秦统一后,在全国各地推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统治政策,军功地主与法家人物成为了主要的官僚来源,酿成了秦代苛酷的政治风格,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二世而亡。
(五)两汉时期(公元前202~220年):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主要为察举制和征辟制。
⑴察举制度就是根据国家的需要,由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和地方政府的郡国守相向皇帝推荐能够担任官职的人。
它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员的最主要途径。
察举的内容有孝廉、秀才和贤良方正、贤良文学两大类科目,其中以孝廉为最多。
中国历史上选官制度
中国历史上选官制度1.古代选官制度: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依据血缘和世袭。
在大多数古代朝代中,首先由皇帝或君主指定贵族子弟为官员,他们被视为合适的治理者,拥有统治者家族的有利地位。
这种制度促使了大部分权力得以保持在少数家族之中,而普通民众很难获得官职。
然而,一些朝代对贵族子弟的选任方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秦朝,以嬴姓的家族成员获得官职的机会更多,这是因为秦始皇更倾向于信任嬴姓家族。
在西周王朝,周天子采用严格的考试制度,以保证按照贵族特权和养成皇家血统来选拔官员。
2.科举制度的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唐朝时期,选官制度逐渐由世袭血统转变为科举制度。
唐朝实行了科举制度,以公平客观地选拔官员,并提供普通民众获得升迁机会的途径。
科举制度的基本理念是通过考试来评估个人的才能,选拔合适的人才出任官职。
科举制度一般包括三个阶段的考试:县试、府试和殿试。
学有所成的人通过这些考试可以晋升为官员。
这种制度在明清两朝尤其盛行,它使社会上的普通人有机会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使一些寒门出身的人有机会成为重要的政治家和学者。
因此,科举制度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3.推荐制度:除了科举制度,推荐制度也在中国历史上得到广泛应用。
推荐制度主要通过官员相互推荐来选拔合适的人选。
这种制度常常用于选择地方官员,并在宋代被普遍采用。
宋代的推荐制度被称为“荐用之法”。
它允许资深的官员和学者荐举值得提拔的人才。
在宋代,这种制度有助于选拔那些学术才能出众的人,并且一些官员通过推荐而获得了重要的官职。
在一些朝代,推荐制度也与科举制度相结合。
这种情况下,官员们首先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为官员,然后在官场中通过相互推荐来获得更高的职位。
4.其他选官制度的变化:除了上述主要的选官制度,中国历史上还有其他一些变化。
例如,隋唐时期存在着举荐制度,即允许民众向政府提供官员的候选人选。
这使政府能够更广泛地了解和选拔社会各界的人才。
都元帅制度是元代的一种选官制度,通过本地的都指挥使选举得出元帅。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论析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论析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严格的制度,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
在中国古代,政府招募官员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考试选拔,另一种是通过推荐选拔。
在考试选拔方面,最初的考试是由当时的皇帝自行命题,并由官员和学者共同阅卷,选出成绩优秀者担任官职。
唐代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即通过一系列考试选拔优秀的人才进入官场。
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
在推荐选拔方面,官员和学者可以推荐其亲戚和门下弟子等人才入官,这种方式也叫做举荐制度。
这种制度在中国古代非常普遍,有时还会通过名士推荐、民间组织推举等方式选拔官员。
无论是考试选拔还是推荐选拔,官员都必须符合一定的资格条件,如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有才干等等。
此外,官员还需要进行严格的官场考核,并且要在官场中不断地表现出自己的才干和能力,才能得到升迁和提拔的机会。
总之,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 1 -。
历代选官制度
历代选官制度
中国历代有许多不同的选官制度,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选官制度:
1. 考试选官制度(科举制):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
科举制在唐朝开始,到清朝废除。
根据科举制度,候选人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最终由皇帝决定是否录取为官员。
科举制度重视文学才能和道德品质,为后来的中国官僚制度奠定了基础。
2. 任用制度:此制度在唐朝以前非常常见。
皇帝直接任命官员,官员的选拔主要依赖于皇帝的偏好和信任。
然而,这种制度也容易导致贪污腐败和权力滥用。
3. 推举制度:推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多种形式。
一种是举荐制度,即由地方官员推荐有才能、有德行的人担任官职。
另一种是民选制度,即由人民通过选举决定官员。
这些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中一种民主化的体现。
4. 功绩选拔制度:某些历史时期,中国政府也实行过以功绩为选官标准的制度,即通过评定官员的战功或政绩来决定他们的晋升。
这种制度强调官员的实际表现,但也容易导致官员过分急功近利或为达成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
这些是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的一些例子。
不同的制度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有所变化,中国的选官制度也受到了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社会阶层、家族背景和政治氛围等。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1.策举制度:在中国古代,选官的基本方式是通过策举制度,即雇佣人才来管理国家事务。
这种制度既突出了人才的价值,也为官员选拔提供了一个相对公正的机制。
策举制度一般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设立考试机构,招收应试者,通过考试来选拔合格的官员。
2.举孝廉:中国古代注重孝道,因此在选官制度中重视推举有孝廉之人担任官职。
所谓孝廉,即具备孝顺父母和廉洁正直的品质。
选官时,通常会倾向于推荐这样的人来执掌政务。
3.士人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士人具有特殊的地位。
士人是指具备学识和道德修养的人员,他们经过举荐或考试,可以成为官吏。
士人通常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用于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才能,其晋升和选拔路径较为稳定和顺畅。
4.乡试、会试、殿试:为了选拔官员,中国古代官方设置了一系列考试。
乡试是地方政府举办的考试,选拔出一批成绩优异者参加会试。
会试是由中央政府主办的考试,通过会试合格的人员进入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从殿试中选拔出最终的优胜者。
这些考试方式的设置,旨在考察应试者的才能、道德和行为等多方面素质。
5.资格门槛: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不仅注重考试成绩,还对考生的家世背景和身份进行了严格的门槛设置。
如明清时期,高级官员必须具备世袭贵族身份或通过贡生出身,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低级官员则较为宽松,有志向的平民百姓也可以通过乡试或者其他途径获得官职。
6.官吏编制:中国古代的官吏编制非常严格,分为一品至九品。
一品是最高级别的官职,通常是皇帝任命亲信或重臣担任,九品则是最低级别,普通官员通常从九品开始。
晋升官职要看考试的成绩和其他因素,如表现、荐举和赏识等。
总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一个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制度,注重选拔有才能和品德的官员,尊重人才的价值。
它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在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政治体系,起源于远古时期的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
这一制度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运行机制,对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起源和发展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封建社会的形成。
最早的选官制度始于西周时期,当时周天子为了实现中央集权,开始选拔贤能之士担任各级官职,以加强对地方的管控。
此后,秦、汉、隋、唐等朝代都对此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完善。
二、选拔标准和程序选择官员的标准一直是选拔官员的核心考量因素。
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注重道德品质、才能能力和政绩表现。
在选拔过程中,有多种方法和程序,例如文试、武试和背景调查等,以全面评估候选人的优劣。
此外,一些科举制度也被用来选拔官员,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等。
三、官员层级和职责古代中国官员分为多个层级,从地方的县令、州牧,到中央的宰相、大将军,各级官员各司其职。
地方官员负责管理和维护地方治安、财政、军事等事务,中央官员则主要参与国家的决策和管理。
四、选拔的意义和影响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在政治和社会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该制度为社会培养和选拔了一批才华出众的官员,为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其次,选官制度通过公开、公正的程序,增加了社会的公平性和正义感,减少了腐败现象。
然而,古代中国选官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由于标准和程序的不完善,有时候选拔出的官员可能并非最合适的人选。
其次,贿赂和权力干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选官制度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此外,长期的统治会导致某些家族或集团在官位上世袭,限制了其他人的平等竞争机会。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政治体系,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该制度通过选拔优秀人才和保证公正性,为政府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一制度的影响延续至今,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浅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1000字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其具体实行的时间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一直延续至清朝末期。
选官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直接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而且也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是指通过选拔,在各种考试、申请、举荐等途径中选拔出合适的人才,从而进入官员队伍,成为政府机构中的一员。
首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具有非常严格的程序和规定,因此这种制度可以保证官员的素质和能力都非常高。
在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程序十分繁琐,包括举荐、考试、面试、体检等多个环节。
这些程序确保了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和才干的人才能够成为合格的官员。
其次,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也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价值观。
例如,清朝时期,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的考试层层筛选,体现了道德品行的重要性,官员必须拥有高尚的人格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方可成为封建政府的官员。
这种选官体制对中国封建社会至关重要,强调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避免了贪污和腐败等现象的发生。
然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由于对考生进行统一考试,容易造成选才不宽泛,往往只能选择那些学习优秀的人才,而对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却没有考试成绩的人才束之高阁,使选官衡量能力体现得不够客观。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使封建社会朝着更加有序、稳定的方向迈进。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浅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摘要】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考试选拔制度的起源到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再到官员选拔标准的变化,这一制度影响着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发展。
通过考试科目和考官安排,人才得以选拔,官员选拔标准的不断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治制度的进步。
选官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既有促进国家发展的正面影响,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成就,但也有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对这一制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考试选拔制度、科举制度、考试科目、考官、官员选拔标准、历史影响、成就、不足。
1. 引言1.1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要性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体现在国家政治稳定、官员选拔公正、政府效率提高等多个方面。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可以确保国家政治的稳定。
通过选拔有才德的官员来管理国家事务,可以保证政府的稳定运行和社会秩序的正常发展。
它可以促进官员选拔的公正性。
通过考试选拔制度,实现了官员的公开竞争和选拔,避免了官员任用的私人恩惠和腐败现象。
选择能力优秀的官员可以提高政府的效率和治理能力,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发展。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考试选拔制度的起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
商代时期,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统治者需要大量官吏来管理国家事务。
为了选拔具有才能和能力的人才担任官职,商王在官员选拔上进行了种种尝试。
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商王武丁任用管仲和商鞅这两位非贵族出身的能吏,展示了商代选拔官员的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在周朝,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考试选拔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尧舜禹汤文武庙堂及其子百家起源的思想深入人心,普及了发言的权利,使得选拔官员的标准更加客观和科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1)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选士制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的制度之一,选士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汉代以前的玄关制度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
到春秋战国时,统治阶层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
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
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
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
二、汉代察举制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
所谓察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官员将本人发现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的整个过程。
“察举”也叫“荐举”,“察”就是自上而下考察、发现人才,“举”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
推荐也叫贡贤,被荐者叫“举士”。
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
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
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
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
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
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一)察孝廉汉代由孝廉一科选举的人才最多,而且孝廉也是汉代察举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科目,所谓孝廉,是“孝子”和“廉吏”的简称,于民则举“孝”,在吏则兴“廉”。
汉代统治者认为,孝是“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廉则是官之根本,民之表率,因此对孝廉的考察和荐举十分重视。
察孝廉是以儒家孝为立身之本,廉为从政而设立。
“孝”和“廉”在实际的操作难度较大,标准不易掌握;非有实际德行者不能举,又不能谬举,因此荐举者的责任重大。
在西汉,举孝廉无须考试,既可委任,且每岁皆举。
在东汉,孝廉这科在东汉原有的内容上有了较大变化,其主要体现在:(1)坚持按人口比例岁举孝廉,优待边郡。
公共基础知识:选官制度
公共基础知识:选官制度(一) 先秦时期:世官制(又称世卿制)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
在大禹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后,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选官制度也由此变成了以家世背景为基础的世卿制,又称世卿世禄制“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
“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
子孙世世代代沿袭继承祖辈的官爵、财物。
)(1)内容: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影响: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
(二) 秦朝和汉初时期1. 军功爵制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实行:“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打破世袭制,鼓舞士气,大大提高了秦国的战斗力。
(1)内容: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
(2)影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2. 察举制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主要特征是由地方官员于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1)内容: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
(2)影响: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两个明细需要关注。
中正是指中正官:通常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
九品:根据家世和个人品行定品级。
(1)内容: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2)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四) 隋、唐、宋、明、清时期:科举制隋朝:隋文帝时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隋炀帝时,科举制正式形成;唐朝: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首创武举+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科举地位明显提高。
北宋: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为防作弊,实行糊名制,采取“弥封”“誊录”等方法。
浅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规章制度范文
浅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规章制度范文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实体和程序规章,又可以称作仕进制度。
它与我们今天的人事制度中公务人员录用大体相当。
由于官吏担负着国家的日常管理职责,因此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把官吏的考核选拔臵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并十分注意积累经验,完善制度。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从夏、商、周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
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研究,对于了解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政府管理体制、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人员录用制度,尤其是从中汲取经验,对当今中国的政府公务员的选拔和任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作简要的论述。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选官制度是与国家同步出现于人类历史舞台。
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这段话,实际上划出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几个发展阶段。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大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时代。
夏、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
据《礼记•礼运篇》记载,当时诸侯传位和官吏任用,均是“世及以为礼”,即实行世官制。
在这种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
周世官制的特点是:它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
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
春秋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主义。
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唯功唯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例如:“以客出仕”是战国最风行的仕进途径。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政治体制,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政治演变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从选官制度的起源、发展和特点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选官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部落社会。
当时,部落首领通过选举产生,这种选举制度也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朝代相继建立了不同形式的选官制度。
1. 前秦(公元前384年-前206年):在这个时期,选拔官员主要依靠世族、豪强。
地方官的任命多是由朝廷直接派遣,中央官的选拔则主要通过考试和推荐等方式进行。
2.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在这个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朝廷逐渐改变了古代选官制度,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即通过文化考试选拔官员。
这种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公平公正,凡有才学者皆有机会参加考试。
科举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和能力。
3. 唐朝(618年-907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一个朝代,它的选官制度更加完善。
唐朝设立了明经举、明经试、明经教等科举制度,选拔了大批杰出的人才。
同时,在地方上也采用“县举”的方法选拔官员,使得政府的官员队伍更加广泛。
二、选官制度的特点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形成了一些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影响深远,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
1. 社会地位决定选拔范围:在古代,官员的选拔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
世族和豪强阶层在选拔中享有优势,这导致了选官制度的不公正性和阶级性。
直到唐朝的科举制度出现,这种不公平的情况才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2. 考试为主要选拔方式:古代选官制度中最具影响力的方式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初期的考试主要侧重于文化程度和经验,而到了唐朝的科举制度,注重考察候选人的才学和能力。
3. 官员流动性较大:与现代官员任期制度不同,古代官员在任期满之后,一般会被调往其他地方继续任职。
这种制度使得官员具备更广泛的经验和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地方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共出现了三大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那么这些制度有哪些特点呢?接下来跟着江湖哥一起了解它们的历史。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11.禅让制度: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的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夏朝启时取消。
2.世袭制度: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爵位世代相传的制度。
由夏启建立,贯穿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始终。
3.军功爵禄制:战国商鞅变法时实行,奖励军功,按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
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也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4.察举制度: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两汉时期推行新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征召等。
察举即选举,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西汉时主要是以才能和品德为推荐标准,东汉初重孝廉;但发展到东汉后期,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依据,使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发展形成并发展起来。
5.九品中正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以门第为选官标准,它促进了汉魏之际的士族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隋文帝时期废除。
6.科举制度: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7.“自荐求官”制度:武则天破格用人和发展科举制度的做法,重用人才,推动了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21、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
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担任官员的大小贵族必须经国学教育,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任。
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2、察举制察举制是汉朝建立的选官制度,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 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
浅论中国古代官员选任制度
作 者简 介:张宁 波, 苏州 大学王健 法学 院 2以 级 法律 史专业硕士研 究 生. 沁
18 9
举荐, 就根本没 有机会接受皇上和 中央 的考试任 用 因此 , 被举 者获
得一定社会地位以后往 往对地方官 的举荐之 功感恩戴德 的依附关系, 很有可能发展为政治离心势力 曹魏 以来 的九 品中正
论优劣 , 都可 以做 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 却不能到中
央和地方担任 高官 为改变这种弊端 ,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 来选举
另一方面 , 世卿世禄
汉代的察举制, 是对世 卿世禄的一个突破, 它在血缘之 外把 德 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 但是, 德 并不是一个很客观 的东 西 同时,
由于察举制 是 自 下而上推荐的荐举制度 , 中央的选官只是对地方长官 举荐上来的人进行论德定次, 量能授官 士人如果得不 到地 方官的 这种 密切
治集 团而言, 科举制将家世等特权条款予以抛弃而把选 官的对象扩 大
到 了几 乎所有 的人 , 这就有效地防止 了豪 门大族 对权 力的垄断 对 于知识分子方 面来 讲, 在形式上看, 科举制为他 们提 供 了 同 时.专业 的官僚集 团的形成也使得中央的政策能获得 更有效的执行 条通 向
上层社会 的道路 .从 内容上看 , 知识分子为 了考取功名就 必须苦读 国
又进
步明确地把家世 道德和才能作为选任标准. 到了隋朝创, 科
家的 指定教材 , 而这本 指定教材 的范围也随着专制的加强而越来
越 窄, 最后仅剩八股取 士 君君臣臣 从这个角度来说 , 科举 的成功就
是奴化 的成功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探究1000字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探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丰富多彩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严谨的程序。
不同的朝代和地区都有其特色和先进性。
本文将分别从汉、唐、宋、明四个朝代的选官制度入手,探究它们的不同之处和相通之处。
汉朝选官制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官职的级别为标准,按照排名依次晋升;另一种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前者在汉武帝时期达到顶峰,一直沿用到明朝。
而科举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之一。
唐朝选官制度在汉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唐代特色十分明显的选官制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科举制度,包括进士及第、明经、检讨等等,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渠道之一;另一种是官制,主要分为五品、六品、七品等等,按照官职的级别从高到低排列。
同时,唐代还实施了通过奏章、朝请等方式推荐人才的制度,这为唐代选官制度的多元化提供了基础。
宋朝的选官制度相对于唐朝来说更加商业化,这是由于宋朝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唐朝不同所致。
宋朝选官制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科举制度,包括进士及第、明经、校学士等,进士考试被誉为“全国最大的考场”;另一种则是通过捐赋上阶、入仕费等方式直接从宦官手中买官,同时还有一些诸如托名、弄阴招、题名套等等的变通手段。
这些都为宋朝的经济发展和灵活选才提供了条件。
明朝的选官制度与唐、宋两朝类似,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色。
明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举人、进士、探花、会元等等;明朝还对科举做了一些改革,更加强调从科举中选取有实践经验的人才。
除了科举之外,明朝还规定了官职的级别和推荐制度,以及民间荐举和各级立功推荐等级别和学历相对轻松的选拔方式。
总结一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个独特藏品。
每个朝代都以其特色和先进性为后来者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一)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实体和程序规章,又可以称作仕进制度。
它与我们今天的人事制度中公务人员录用大体相当。
由于官吏担负着国家的日常管理职责,因此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把官吏的考核选拔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并十分注意积累经验,完善制度。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从夏、商、周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
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研究,对于了解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政府管理体制、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人员录用制度,尤其是从中汲取经验,对当今中国的政府公务员的选拔和任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作简要的论述。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选官制度是与国家同步出现于人类历史舞台。
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这段话,实际上划出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几个发展阶段。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大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时代。
夏、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
据《礼记.礼运篇》记载,当时诸侯传位和官吏任用,均是“世及以为礼”,即实行世官制。
在这种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
周世官制的特点是:它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
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
春秋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主义。
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唯功唯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例如:“以客出仕”是战国最风行的仕进途径。
“客”,据史家解释,就是“宾客”。
战国以客出仕的史实中,仍以秦国最为典型。
到此,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
秦统一前后的仕途主要有:保举、军功、客、吏道、通法、征士等,其中保举又称作“任”,是负有法律责任的荐举,即“举其显,复保其微;举其始,复保其终”;吏道即由“吏”(狭义的“吏”,指官府的低级公务人员如“佐”、“史”之类)选“官”的入仕途径,主要通过考课制度实现;通法是指凡通晓法令者,即有可能入仕;征士,即以征召的方式收罗人才。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焚书”的建议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便几乎垄断了秦仕进之途。
刘邦建立汉王朝后,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强大,幅员辽阔,国祚长久,自然需要大批官吏。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统计,汉朝“吏员自佐吏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
这么众多的官员显然需要相对稳定的选官制度培养与选拔。
考汉代选官,主要通过吏道与文学两条途径。
汉王朝首先创立了察举制度。
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主要看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
大体说来,汉武帝以前,是察举制产生、确立时期;其后则是此制的规范发展时期。
东汉末,由于天下丧乱,人士流移,考详无地,魏王曹丕采纳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
这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它规定在地方州郡分别设立大小中正,负责以九个等级品评本地区的士人,作为授官的依据,并对已评定的品级定期予以升降。
九品中正制初行时虽有选贤用意,但不久即被门阀势力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以至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
隋唐之间发生了祸及天下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在战争中士族主度和门阀势力衰落,中小地主逐渐兴起,九品中正制遂为新兴的科举制所取代。
科举制在中国古代实行了1300多年,其形式和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隋文帝于开皇十八年(598年)“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又在众多的科目中首开“进士”一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所谓科举制,是一种按照不同的科目通过考试而选取人才的制度。
李唐王朝建立后,继续开科取士,并使之定型化。
唐初,科举考试分常举与制举两大类。
常举设的科目非常多,如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等;制举,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率、祥明政术可以理人等。
两种举制共设有90多科。
常举每年一次,由礼部主持;制举是皇帝据临时需要,不定期举行,取士也较少,故被视为“非正途”。
常举众科中,有的是偶尔设置,有的很快停止,只有明经和进士经常举行。
明经考试主要考背诵,易中;进士考诗赋,须构思,故难考。
进士虽难考,但考中后容易飞黄腾达,故时人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的认识,说明人们比较推重。
后来进士科独盛,士子更是趋之若鹜。
两宋时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夏、金,以及宋之后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也都无一例外地延用了科举制度。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达到了极盛,完全臻于成熟,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完全合流,是其成熟的重要标志。
选用官吏包含着学校育才、科举选才、铨叙用才三个完整的环节。
这种培养选拔人才的模式,从当时世界范围来看,无疑是十分先进的。
但随着封建中央集权政治的高度发展,明清的科举完全笼罩在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之下,尤其是内容空虚、形成呆板的八股文,牢牢主宰着当时的科举考试,造成社会空前的大悲剧。
所以科举制极盛之日,也是它走向没落、衰亡之时。
1904年,清政府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从此,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终结。
从上述不难看出,世官制时代与奴隶社会、察举制时代与封建社会前半段、科举制时代与封建社会后半段,基本相若。
因此可以这样说,世官制是奴隶社会具有标志意义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和科举制分别是封建社会前期和中期与后期具有标志意义的选官制度。
当然,标志意义的选官制度并不等于唯一的选官制度,特别是随着国家机器的日益复杂,官僚机构的日益完善,统治者总是采取多种途径来选用官吏,以达到政治上的平衡。
在世官制时代,大夫以上的高级官员实行世族世官,而大夫以下的低级官吏皆出自“乡兴贤能”即“乡举里选”。
在察举制时代,察举固然是选官制度的主体,但除此之外,比较典型的仕途还有征辟、太学生、任子等。
科举制时代,科举无疑是最重要的选官途径,但科举之外,还有多种选官途径,如学校试、封荫、吏道、荐擢等。
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可借鉴的经验和原理通过回顾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可知自三代到明清,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从世界的范围来看,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显然独具特色,其系统、完整、严密与历史悠久,堪称世界之最。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中有一些基本原理可供今人借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考选这里所说的“考选”,就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之意,其与西方人事行政学中“考选”概念大体相同。
以考试来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
考选制度,应该是也必须是包含着这几种基本精神: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量才使用、内行管理。
我国科举时代的考试,基本上体现了这些原则——尽管存在着极大的不彻底性。
由此带来的重大社会效应之一,便是产生了所谓的社会流动———主要指社会下层人物进入统治阶级。
这种社会流动有利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从而给社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活力和生机。
同时,科举制时代的考试又是多层次的,多层次的考试,不仅对于保证选取人才的可靠性、正确性与客观性起着积极作用,而且对于“任人唯亲”的用人路线也有一种抑制作用。
此外,实行考选,对提高封建官员的素质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考选制度天然具有一种强大的约束力,它制约应试者只有具备良好的素质方能胜利通过此门。
(二)多渠道选拔我国古代选拔官吏,无论是察举制时代,抑或是科举制时代,其选用人才的途径都是多种多样的。
即使在世官制时代,亦有乡举里选制度作为世官的补充。
古代选官之所以要多渠道,目的在于保持社会各种势力的政治平衡。
每一个时代的各种仕途,又有主次之分,有一种仕途居主导地位,是该时代具有标志的意义的仕途,其它多种仕途与主导仕途共同构成该时代选官制度的总体。
具体地说,世官制时代,主导仕途为世官,其它仕途主要是乡举里选;察举制时代,主导仕途为察举,其它仕途有任子、军功、辟除、荐举、征召、太学生、吏道等;科举制时代,主导仕途为科举,其它仕途有学校试、荐举、补荫、吏道等。
这种多渠道、分主次的选官模式,有利于调动社会各层次的能动因素,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德才兼备历史上曾经存在各种选用人才的标准———或以血统、或以军功、或以赀财、或以德行、或以才干,等等,不过,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来看,其总趋势则是倾向于德才兼备。
就以表面上看起来纯粹以才学取人的科举而言,实际上德行的因素无处不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举制度对应试人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凡娼、优、隶皂、罪户子弟,均不得参加考试。
换言之,只有封建统治者认为符合德行条件的人才能参加考试。
二是科举考试全被封建道德说教所充斥,它制约应试者不能不就范于封建统治者的德行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说的“德才兼备”,是指古代社会而言,它有其特定的时代内涵,与今天所讲的德才兼备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如果从原则上着眼,古今之理相通,似应无疑义。
(四)回避回避是选官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关于选任官吏的限制规定。
今史籍中能够见到的较早的回避制度,是东汉制定的“三互法”。
《后汉书.蔡邕传》李贤注载:“三互谓婚姻之家及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也。
”历史上选任官的回避制度,可以归结为两种类型:一曰籍贯回避,即本籍人不任本籍官。
三互法中便有籍贯回避内容。
越到封建社会后期,这种回避就越复杂,如明代不仅郡县守令要回避乡邦,而且有时还限制同一籍贯者不许在同一机关中任职,甚至有某些官不由某些籍的人担任的特殊规定。
二曰亲属回避。
东汉时关于婚姻之家不得交互为官的规定,即为亲属回避的一种形式;而北宋时确立的“别试”制度,则是科举考试方面亲属回避的典型制度。
回避原理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现代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即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