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民族区域自治经济发展研究
民族区域自治经济发展研究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有利于解决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促进社会稳定。
同时,民族区域自治经济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地区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定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我国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自主管理的制度。
自治区的建立,对于解决民族关系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治区政府对本地区的经济、教育、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都有着足够的自治权,从而有利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意义1. 保障少数民族权益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的自主权,使得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能够行使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力。
这样可以保证少数民族的利益不受到侵犯,实现民族团结。
2.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优惠政策,同时也对于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当地的繁荣。
3. 增进国家统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能够让各大民族有机会和平共处,相互协作,从而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目前,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存在一些问题,如:1. 土地流转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土地使用权长期被集体占有,而个人土地使用权一般较难取得。
这样就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土地的流转及多种植、养殖和农业企业等经济组织的出现。
2. 技术培训和资金问题由于人口稀少,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生产规模较小,难以和平时一样从外部吸纳技术先进和资金强大的投资。
同时,由于地理条件、区域发展水平等的限制,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居民缺乏就业岗位和收入保障,农产品销售困难,加剧了贫困程度。
3. 品牌建设和销售渠道建设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产品在市场上往往存在的问题包括:品牌知名度不高、质量不稳定、销售渠道有限等,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民族区域自治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可以减少由于地理、文化等原因引起的种种障碍,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特点及创新发展的建议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特点及创新发展的建议作者:***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30期本文重新审视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意义,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模式特点的分析研究,探讨在当今金融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困境及发展方向,研究如何助力少数民族地区商业模式创新。
通过阿克塞模式改变其经济发展,重建流程;提升劳动者素质技能,加速产业升级;利用优化机制,再造资源配置方式。
提出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建议。
一、引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华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因区位条件、人力资源条件及社会人文条件的不够完善,致使经济发展缓慢。
目前从整体来看,少数民族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随之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呈现上升态势,虽然整体发展良好,但是民族地区的工业化与沿海地区相比其进程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技术创新方面来看,民族地区也远远落后于全国,产业间的关联度也较弱。
本文对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模式的特点进行梳理,并给出相应经济发展建议,打造新的经济格局。
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模式的特点“少数民族”是中国的一个特有词汇,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法律上予以认可的55个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统称,虽然从人口数量上来看相较于汉族较少,但是同样作为中国的民族,少数民族在法律上与汉族是平等地位,且有一定的民族区域自治权力,中国共有少数民族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以及自治县117个,基于其所含范围之广也可以得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就是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经济发展关乎了1.2亿以上人口的福祉,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步运行与和谐。
少数民族经济的区域条件、自然环境与资源环境条件、人力资源条件以及社会人文条件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均有别与汉族,从而体现出自己的特殊性。
此外少数民族经济相较于汉族而言,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还相对滞后,论证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特殊性,是对其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16587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不少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那些集中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
在当前社会飞速变化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机会,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现状1.经济总体状况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总体状况仍处在相对落后的状态,很多地区的农业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制作阶段。
其次,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达程度相对较低,其所占比重也极为有限。
加之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多为严峻,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支撑,导致其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2.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差距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其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较大,公共服务和基本设施配套功能不足。
此外未能有效地建立健全相应的经济体制,并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少数民族地区在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导致了其经济实力的进一步下降。
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测度1.发掘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优势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彰显出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发展,必须挖掘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特色,借助这些特色进行特色经济打造,发掘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并挖掘其个性特点,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品体系。
其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民族文化与创意设计进行有机地结合,从而打造新时代多样化的文化产品,为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地区价值创造条件。
2.多种经济形态的建设在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建立多种经济形态,例如生产性经济、旅游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知识服务业等多种经济形态,通过多经济形态的打造,来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并且满足地区的多层次的需求,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3.特色小镇的建立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需要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经济打造,可以选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小镇进行特色打造,打造出一系列具有明显特色的小镇。
少数民族区域现代化战略的选择及作用
少数民族区域现代化战略的选择及作用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地区发展差距大、发展不平衡,这客观决定了地区发展差距问题是中国面临的长期性挑战之一,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国情背景,导致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发展差距拉大,可以看到,缩小地区差距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循序渐进,充满着必要性和挑战性,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战略,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发展,为缩小地区差距提供了可能,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现代化是指从相对贫穷的乡村农业状态向富裕的都市工业转变的社会运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经济、心理、政治和文化变迁的总过程[1]。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西部民族地区属于经济上的困难地带、自然环境的恶劣地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化的影响也扩展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生产和生活当中,对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和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
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现代化是实现和谐的必经之路,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本质内容。
和谐社会是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实现各方面协调发展,共同繁荣,这样的社会才是成熟的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
正如查尔斯•泰勒所说“:为了保持自我感,我们必须拥有我们来自何处?又去往哪里的观念。
”[2]二、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战略的选择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化后来者,虽然经济发展滞后、自然环境恶劣,但是却有着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发展优势,如何将劣势转化成为优势成为少数民族地区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如何最大化地运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民族文化、人才优势等,成为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一)由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现代化追赶战略转变为优先社会发展、循序渐进的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之间长期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体现为三大发展差距,即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社会发展差距[3]。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在我国的广袤土地上,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占地极广,呈现出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这种情况意味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存在问题和障碍,则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且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上来看,由于区域性、文化因素等影响,多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资源和技术上都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
在同步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发展进程加快的要求下,需要对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态进行明确,并提出优化和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态;对策研究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区域性差异,各地的经济发展状态和主要经济发展动力都是有所差别的,但总的来说目前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阻力和问题,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稳定发展,需要针对现阶段的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策略。
一、少数民族经济的内涵分析所谓少数民族经济,从性质上来讲属于一个宏观的概念。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说,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理论上分为少数民族经济和民族地区经济两方面的内容。
在实际中,这部分理论分属于民族地区化研究的范畴。
这实际上也就是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研究向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的转变[1]。
但从本质上来说,这两种概念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
这种差异使得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出现的落后和贫困现象被掩盖和忽视,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和区域发展来讲属于不利影响。
例如,我国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包括了蒙古族人民的经济发展和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两个部分,如果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获得了更好的效果,而蒙古族人民的经济发展出现落后或相对薄弱的现象,则容易被忽视和掩盖。
且从两者的关系上来讲,内蒙古地区的范围要比按照民族人口的分布所划定的范围更广。
但如果换作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这个民族的藏族人口占比已经达到了总地区人口的90%以上,因此,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经济发展可以参照单一的人口指标或者地区指标进行判断。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解决策略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大挑战,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均衡、社会服务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和发展投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只有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持续推动相关工作,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国整体发展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现状、重要性、分析、政策、措施、扶贫、投入、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研究、持续推动。
1. 引言1.1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现状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备受关注。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现状表现为:一是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经济总量与国家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规模较小,缺乏增长动力。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人才短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吸引工作还存在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地区的发展。
四是贫困问题突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较多,贫困程度较深,解决贫困问题是当前重要任务。
五是生态环境恶化,由于资源开发利用过度、环境治理不力,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现状十分严峻,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1.2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多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在全国范围内,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广泛,涉及的人口和区域较大,对于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是国家多元文化的重要载体。
少数民族地区代表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保留着许多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语言习俗,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多样性和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解决策略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解决策略近年来,我国各地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经济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资源禀赋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是山区或边远地区,自然资源相对匮乏,无法实现快速发展。
二是交通不便。
由于地理因素,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条件较差,旅游、物流等产业发展受到限制。
三是产业结构单一。
少数民族地区往往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缺乏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容易受到单一产业波动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策略:一是优化资源配置。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以此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二是改善交通条件。
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便利程度,以促进旅游、物流等产业的发展。
三是推进产业升级。
引导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旅游等新兴产业,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提升地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社会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历史文化传承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人才培养和就业压力较大。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能力限制,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三是文化传承遇到困境。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遇到了困境,存在着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策略:一是加大教育投入。
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供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教育和职业培训。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是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力度,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少数民族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
少数民族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少数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各自拥有自己的语言、宗教、文化和习俗。
少数民族在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贡献不可忽视。
首先,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与中国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历史原因的差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区域合作的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逐渐加快,逐渐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
其次,少数民族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
比如,西藏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广西拥有丰富的气候和农业资源。
这些资源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手工艺也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云南的手工艺品、新疆的地毯、西藏的唐卡等,都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
同时,国家政策和措施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得以充分发展,为当地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同时,国家还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由于地域、民族和文化差异的存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缺乏整体性和协同性。
少数民族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
另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和交通等条件的限制,少数民族地区的外部联系和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
这也制约了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因此,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选择
活而形成的相互信任基础之上;二是以各种
会” 典当行等形式存在 3地方性 中小银行难以承担 重任. 、 一方面 “ 的形式或以私人钱庄、
三是以互助担保协会形式存 但股 的民间借贷组织; 角度, 通过研究目前少数民族地区金融体系现 地方性中小银行大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
这种 民间金融虽然缓解了少数 状, 来分析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 权结构单一, 单一 的产权结构严重扭曲了 在 的金融互助组织 。 但其扭曲了市场供求 公司治理, 使银行产权约束化, 内部控制制度 民族地区资金紧张局面, 选择.
地方, 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 充分发挥.由于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较
( 保险业务处于边缘境地. 三) 由于宗教信
族人 口的 7 % 1 。建国以来,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 小, 以满足少数民族地 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 仰、 难 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少数民族地区保 济得到 了很大的发展。但 由于历 史、 然和现 要。 自 业务范围的局 限性造成政策性金融机构功 险发展落后, 尽管近几年寿险和财险业务有一 实的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少数民族地 区经 能的缺失。主要表现在 : 如农发行对部分少数 定发展, 但仅仅在城市有所发展, 而在少数民
数民族地区中小银行的发展。 加上地方性 中小 隙间生存。由于缺乏法律保护和监督约束, 少
、
少数民族地区社 会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 多民族 的国家 ,截至 20 年 银行又把服务对象 定在地方国有企业等 优质 数民族地区由借贷 引起 的纠纷不断 , 08 从某种角 底, 我国已建有 5 个民族 自治区,0个民族 自 客户上, 3 这样以来, 地方中小银行为少数民族 度来讲,这增加了借款人债务负担和金融风 治州 ,2 个 民族 自治县 ( ,, 3 民族 地区居 民提供 的服务大大减少 。 10 旗)11 个 7 险。由于民间金融无法正规发展, 其也难以有 乡。 全国5 个少数民族中, 个建立了自治 5 有4 效满足少数民族地 区的资金需求。 4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定作用没能得到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与路径选择——以新疆为例
2 1. o1 9
新 疆 农 垦 经 济
区域 经 济
民族 地 区经 济发展 方 式转 变 的长期 性 和艰难 性 。
居 , 经济 建设 不 同程度 地 带 有 民族 特 点 ;2 地 其 () 域性 。 由于新 疆 复 杂 的 自然条 件 , 成 了地 缘优 形 势和 丰 富 的资 源优 势 ;3 复杂性 。由于新疆 各个 () 区域 间 自然条 件 的差 异 性 , 定 了新 疆经 济 发展 决 和经 济增 长有 其 复杂性 ;4 封 闭性 。由于新疆社 ()
我 国西 部 少 数 民族 地 区经 济 发 展 大 都 处 于 从 传 统 农业 向工业 化 演进 或 工 业 化初 中期 阶段 , 农 其 业 、工 业 产值 在 国民生 产 总值 中 占有较 高 比例 , 产 业 结 构 不合 理 , 业 间关 联 程 度 弱 , 中型 企 产 大 业 少 , 大 部 分 属 中小 型企 业 , 研 开 发 投 入 经 绝 科
二、 新疆 经济 发展 方式 转 变 的现实 需 求 中央 新疆 工 作会 议 指 出 ,新 疆 发展 和 稳定 , “
保 守 性 , 乏 进 取 创 新 精 神 , 响 了 社会 经济 的 缺 影
发展 。
三、 新疆 经济 发展 方式 转变 测评
( ) 疆经 济发展 方 式转 变测 评指标 体 系 一 新 本 文从 经 济结 构 、 技 进步 、 源 环境 、 会 科 资 社 发 展 四 个 方 面 度 量 ,其 中经 济结 构包 括 需 求 结 构 、 素 结 构 与 产 业 结 构 , 会 发 展包 括 民生 改 要 社
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
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摘要】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贵州、青海等地区,同时包括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甘肃和四川等地。
30个自治州其中的27个就分布在我国西部,但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繁荣水平,西部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
鉴于此,本文对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引言: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承认差距和认清差距的基础上,首先实行双向开放政策,以提升经济建设效率;其次,要努力发挥地区优势,促进优势转换;最后,不断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加速转型。
只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来了,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平衡局面,使得我国整体经济建设事业的向前不断推进,促进社会进步。
一、发挥地区优势,促进优势转换(一)人文优势这里的人文优主要包括地区特色文化、不同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发展愿望等内容。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集较多,具有纷繁绚烂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这里有路上丝绸之路,在国际经济面临诸多问题的今天,“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影响着国际投资贸易与多边合作发展的格局。
另外,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具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会在较长时期之内保持高积累和低消费状态,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人文环境。
人文优势方面的一些具体事物可以直接作为经济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
比如,少数民族中拥有很多傳统手工艺品,一部分工艺品已经得到有效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拓宽了路径。
(二)经验优势主要是指发展技术优势,利用先发展地区的成功经验,借鉴其战略构想、政策措施、开发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等,积极参与竞争,促进发展质量,提高发展速度。
我国较先实行的优先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发展战略等,这两种战略可以运用在西部地区基础条件较好,经济效益潜力较大的地区,实现优先发展和非均衡发展局面,促进地区之家的合理竞争,使得地区之间的生产要素实现合理流动。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论文选题参考1、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科未来发展的目标与走势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学科归属问题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4、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学科建设与展望5、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研究6、民族文化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导引——以古丈县断龙山乡田家洞村土家族为例7、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科理论专题研讨会述要8、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资源困境9、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适应时代需要而形成发展10、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对出版业的要求11、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方式与民族文化关系研究12、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科入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3、基于制度角度分析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14、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探讨15、从制度角度看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16、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评估(1949—2001)17、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法学的研究路径18、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问题研究19、目标始终如一——记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开发公司总裁苏尼特20、关于建立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刍议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论文题目大全1、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概论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研究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概论4、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新论5、加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研究——有关研究的回顾的展望6、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7、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8、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三大主要原则9、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词典10、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论纲11、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述评1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13、几年来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述评14、民族经济研究的视角与焦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述评15、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的深化及其理论架构”完成结项16、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法及其研究17、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概论18、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概论19、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开发概论20、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法通论三、热门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法通论》评介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2005年年会研讨综述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学术讨论会综述4、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举行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研讨会5、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成立6、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和民族经济学7、交流与探讨——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成立大会和首届年会侧记8、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侧记9、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简述10、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11、《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课题评估会简述12、萨阿米人经济的腾飞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13、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14、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15、《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项目启动16、一部深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农村经济的创新之作——读《民族地区农产品市场创新建设与民族贸易发展研究》17、创新性成果与更高的起点──《中国经济大辞库(少数民族经济卷)》评价18、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省级经济分区及其发展对策19、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概论20、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研讨会综述四、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毕业论文题目1、中国少数民族经济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稳定性评估(1949--2002年)(上)4、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50年5、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概论6、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政策研究——兼论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民族经济政策的完善和发展7、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核心概念、概念体系及理论意义8、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9、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的演变与启示10、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教程11、“‘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难题二则1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特质——兼论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1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14、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15、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科建设再思考16、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17、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法律保障18、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科的概念关系19、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与学理价值——以壮民族早期发展史为例20、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旅游的变异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消极影响五、比较好写的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论文题目1、《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循化县撒拉族调研2、《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四川省阿坝州茂县调查3、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研究4、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5、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6、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制度作用分析7、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8、中国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结构转型与社会约束9、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10、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问题11、科技化时代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路径12、中国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结构转型与社会约束13、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14、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述要15、行走在'97风景线上——学者访谈:'97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预测16、《起飞前的战略构想——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长期发展研究》出版17、关于建立中国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管理学的初步构想18、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与文化转型——图书馆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切入点19、空间经济现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分析框架及对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一书评介20、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民族文化互动发展机制研究。
【发展战略】第十一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
二、以科学发展观实施西部大开发
1、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坚持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有步骤、分阶段实施; 2、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3、增加教育投入,培养和吸引各类人才, 发挥科技作用,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智力 支持。
4、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
5、促进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交流与合 作,加强西部地区同沿海地区的经济联 系,把西部大开发与东中部地区的发展 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6、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创 新与发展,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 精神,促进西部大开发和大发展。
思考题:
1.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意 义何在? 2.解放后,党和国家是怎样恢复和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 3.建国以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 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方 针、原则有哪些?
前言
随着生活互联网,IT,计算机信息化,电脑互联网,IT,计算机普及及运用,上购物已经取代了传统互联网,IT,计算机购物模式,上购物不受时间和空间互联网,IT,计算机限制以及产品多样化给予消费者更多互联网,IT,计算机便利与选择,吸引了越来越多互联网,IT,计算机消费者,互联网,IT,计算机,网络现今流行互联网,IT,计算机购物模式,因此上开店成为了一种潮流,并且越来越多互联网,IT,计算机人选择strong>
有关互联网互联网,IT,计算机创业计划书
有关互联互联网,IT,计算机创业计划书关键词:互联,计划书,创业
有关互联互联网,IT,计算机创业计划书介绍:创业计划互联网,IT,计算机,网络创业者叩响投资者大门互联网,IT,计算机“敲门砖”,互联网,IT,计算机,网络创业者计划创立互联网,IT,计算机业务互联网,IT,计算机书面摘要,一份优秀互联网,IT,计算机创业计划书往往会使创业者达到事半功倍互联网,IT,计算机效果。下面互联网,IT,计算机,网络小编为大家整理互联网,IT,计算机关于互联互联网,IT,计算机创业计划书,欢迎大家互联网,IT,计算机阅读。 计算机普及及运用,上购物已经取代了传统互联网,IT,计算机购物模式,上购物不受时间和空间互联网,IT,计算机
经济全球下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全球下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占据了全国面积的55%以上。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机遇。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GDP总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GDP总量为99.09万亿元,而民族地区GDP总量仅为6.92万亿元,仅占全国GDP总量的7%。
同时,民族地区地域广阔,其中有些地区的经济相对较为滞后。
经济结构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2019年,民族地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增加值比重为24.3%,而全国比重为8.6%。
与此相比,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较高,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比较低。
收入水平2020年民族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079元,比2019年增长5.7%。
与此相比,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民族地区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城乡发展差距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民族地区尤为明显。
城市化率相对较低,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
同时,民族地区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旅游产业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旅游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各级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
应对策略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措施。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实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提高了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水平。
产业发展民族地区应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加强对现有产业的改造升级,完成从资源型产业转型到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型。
人力资本投资为了增加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应加强对教育、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的投资和支持。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加强对农民和失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解决策略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解决策略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指的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问题较多,如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在不断探索解决之道。
本文将围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解决策略展开讨论。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滞后。
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等问题。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原因,导致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二是教育和医疗水平较低。
由于历史、文化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水平普遍较低。
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学校设施简陋,教学质量不高;医疗资源匮乏,医疗设施滞后,医疗水平相对较低。
三是就业问题突出。
因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特别是青年人口就业压力大,就业机会少,导致较高的失业率。
四是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主要表现为收入水平较低,居住环境较差,社会福利水平不高等问题。
以上问题的存在,给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挑战,也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
一是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当地的投资和扶持力度,加大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投入,以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是加强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配置。
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配置力度,提高当地的教育和医疗水平。
加大对当地学校建设和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当地的教学质量;加大对当地医疗设施建设和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
三是引导和扶持当地产业发展。
政府应引导和扶持当地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方式,帮助当地发展适合当地资源条件的产业,提高当地的产业发展水平。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解决策略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解决策略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特有的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资源。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问题也较为突出。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对少数民族地区保护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1.经济发展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缺乏现代化基础设施,导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农业生产方式陈旧,农民收入低,缺乏高新技术支撑,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2.资源浪费严重: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如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然而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自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未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社会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传承等方面和沿海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教育水平较低,医疗资源不足,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4.人口流失严重:由于经济发展滞后、生活水平低下,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人口流失现象,导致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加剧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问题。
二、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策略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2.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应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加强扶贫攻坚工作: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资金投入,制定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改善生活条件。
4.促进教育医疗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医疗服务,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5.保护传统文化:政府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活动和展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引言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是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余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据了中国广袤的土地,分布在中国的西南部,西北部和内蒙古等地区。
2018年,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GDP占到全国总GDP的14.7%,为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区域均衡和政策环境三个方面,系统地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
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少数民族农业受到气候和基础设施的限制,发展速度较缓慢。
2018年,少数民族地区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产值分别为1.8万亿元和1.9万亿元,分别占到全国总产值的12.7%和12.9%。
少数民族地区的第三产业产值为2.9万亿元,占到全国总产值的14.3%。
这表明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初级阶段。
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加大,少数民族地区逐渐建立了一些优势特色产业,如藏药、葡萄、枸杞和蓝莓等。
通过提高商品附加值,增加劳动力收入和就业机会,有效地调整了产业结构。
此外,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很多潜力未被充分开发,如旅游业、文化创意和生态农业等。
这些产业发展必须要依托政府的政策扶持,加强与发达地区产业合作,提高技术含量,提升品牌影响力,加速推进转型升级,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均衡区域均衡是指在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中,不同地区之间实现发展的相对平衡。
在中国,区域均衡包括东、中、西部经济地带、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南沿海经济带。
少数民族地区处于经济落后地区,需要政府加强投资,推广新兴技术和产品,促进经济发展与区域均衡,实现发展与人口的平衡。
近年来,国家在投资、税收、环境保护、财政扶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和措施。
同时,还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与东、中、西部经济带产业合作,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这些政策的实施可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条件,同时也与区域经济均衡息息相关。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落 后 。 全面迈 进 小康 社会 , 须使 城 乡得 到协 调发 要 必 展 , 底 解决 三 农 问题 , 此要 特 别重 视 中西 部 地 区 彻 为
的开 发 ,在 此少 数 民族 地 区 又成 为其 中的重 点 和难 点 。 了 改善人 民生活 的需 要 , 除 西部 地 区特 别是 少数 民族 地 区的经 济 发展 对 于 民族 团结 、巩 固 国防 等 战
、
艰 苦 的 地方 ,他们 为 了维 持 基本 生 活不 得 不大 量 砍 伐 树 木 , 已成 为长 江 上 游地 区 山体 滑 坡 、 石 流 、 这 泥 水 土流 失 的重要 成 因 。 无 论 是人 均 G P还是 人 均财 政 收 入水 平 , D 少数 民族聚 居 的省 和 自治 区都要 低 于其 他 省份 。要使 少 数 民族 地 区尽 快脱 贫 致 富 , 重 要 的是 要 因地 制 宜 , 最 要 根 据 不 同地 区的特 点 ,根 据不 同 民族 的发 展实 际 和 生活 习惯 ,发挥 他们 各 自的特 点 和 固有 出 口; 是其 优 势 ; 二 三 四是 其 途 径 进 行 构 思 , 旨在 使 少 数 民 族地 区早 日脱 离贫 困 奔 向 小
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2、正确处理民族自治地方内部的民族关系的 原则: (1)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2)帮助本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 (3)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 的自由,又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各民族公民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一) 、性质和组成 性质: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 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这些自 治机关的组成和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由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规定。
(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 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 区内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也应有适当名额的 代表,而且对人口较少的民族的代表名额和比 例将依法给予适当照顾。 (3)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以 及政府所属工作机构中,要尽量配备少数民族 的人员,即对基本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干部要 优先配备。
中国的民族政策 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 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 这实际上是一种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结 合,是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结合。
2、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民族格局和民族关系。 中国各民族的长期“大杂居融合,小聚集 发展”的历史和社会发展现实,为民族区 域自治提供了基础。
(四)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
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错的, 已经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一、引言
武陵地区位于我国华中腹地,处于四省交界,由广西省、湖南省、四川省、湖北省分治,区内聚居着土家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是少数民族聚集的连片贫困山区。
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可以建立以中心城市为基本点,依托便捷的交通运输网,重点开发区内资源,建立特色经济协作区。
这是二十一世纪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宏观调控上的战略定位。
二、阻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总体水平偏低。
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限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起步比较晚,像武陵地区就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建设意识才开始觉醒,但是与其他地区存在巨大差距,并且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多项经济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教育发展滞后,人口素质偏低。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武陵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生活层面相对狭窄、闭塞,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相对比较落后,且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小农意识比较普遍,存在思维定式,对、新事物、新文明的接受存在障碍。
受地理环境限制,我国对此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不够,不足以让每个适龄学童都能就近入学。
民族教育受到传统文化制约,教育结构不够开放,没有形成完整健全的教学体系,缺乏适应性和变通性,严重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
(三)生态环境脆弱,缺乏配套的基础设施。
武陵地区多为山地,耕种面积很狭小,土质贫瘠单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对抗自然灾害的防御体系。
山路崎岖难行,不具备机械化耕种的先天条件,只能依靠传统的耕本文由收集整理作模式,如牛犁、马驼、人背等,投入和产出并不成正比。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更是严重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武陵区可以说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合的一个缩影,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代表意义。
其他地区可以以此为依据,因地制宜,借鉴其经济发展手段,建设发展本地区的经济面貌。
(一)宏观上来说,要整合区域内资源进行经济协作
要想推动武陵地区的经济建设,就必须走经济协作、功能互补之路,进行地区间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优化城镇布局,优化园区布局,优化交通布局,优化生态环境布局。
在区域内重点培养中心城市,选择土地集约化程度高、产业基础初具规模、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进一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工业布局,扩大城市接纳能力和空间,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做到人口有计划、有步骤的转接。
像怀化、张家界、吉首、恩施等地的综合功能相对完善,可以依托这些中心城市,推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利用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将资源产业化进一步落实到国家主体功能上来,进一步优化园区布局,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要确立资源开发的主旨,找好找准交通枢纽位置,围绕中心城市完善交通网络格局,铺设多层
次的交通运输网,打通村、镇、市、省乃至全国、世界的交通关节,开通景点环线旅游经济,实现干线互通,树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科学发展观。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实现生态价值,根据区域内资源分布的情况,对生态功能区进行合理有机的划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二)微观上来说,依托旅游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一是在区域旅游市场协同开发的基础上,建立旅游品牌,全面开发旅游市场,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创建下游产业链条,如旅游教育、咨询、装备、传媒、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与外区域的旅游市场相对接,提升整体优势,增强整体竞争力。
二是走低碳环保之路,打造生态宜居综合休闲体。
武陵地区具备原生态的自然魅力,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景观性成为建设低碳文明示范区的基础,可以发展乡村观光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园艺花卉业等相关产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延伸,重点打造艺术创作基地和国际商务休闲基地。
三是打好文化牌,赋予经济发展人文主义内涵。
武陵文化呈现多民族融合的特点,特色鲜明且带有浓厚的神秘气息。
濮文化、巴文化、楚文化、越文化、苗文化,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原始文化的发展的源头。
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各族人民又源源不断的融入了民族智慧,衍生出独具特色的宗教、饮食、建筑、服饰等文化,此外,还拥有红色文化的根基。
这些都能够承担起武陵地区文化旅游的重任。
四、结语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未来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和挑战。
要想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就必须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必须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立足“停下来”,才能更好的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