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微生物学会

合集下载

中外微生物学史上著名的十大人物

中外微生物学史上著名的十大人物

中外微生物学史上著名的十大人物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中外微生物学史上著名的十大人物XX(生物制药二班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摘要: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这么一群人,不断地探索着这个神奇的世界,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生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所作的贡献。

关键词:微生物学发展史;十大人物;生平事迹;Ten Public Figures in History of Microbiology at Home and AbroadXX(The 2th class of Biological Pharmaceutics,College of Life, Science,HeilongjiangUniversity, Harbin, 150080)Abstract: In the vast history, so a group of people, constantly exploring the magical world, let us know in this world and our invisible creatures, we will never forget their contributions.Key words: the history of microbiology; ten public figures; life story and contributions;自古以来,人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已经觉察到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所发生的作用。

在古希腊留下来的石刻上,记有酿酒的操作过程。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作用,进行沤粪积肥。

但到17世纪中叶,微生物学的研究才取得重大进展。

此后,欧洲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伟大的微生物学家。

19世纪末,随着欧洲建立的一些细菌培养技术被教会医院的引入应用,中国人开始逐步了解微生物学,一大批学者投入微生物学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钱煦院士个人简介

钱煦院士个人简介

钱煦院士个人简介钱煦(Shu Chien)教授是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

祖籍浙江杭州,系唐五代吴越王钱镠后裔的36世孙。

钱煦1931年6月23日出生于北平,其童年和少年时代在上海度过。

钱煦在北平读育英中学(现北京第二十五中学)高中二年级,跳班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预科,在台湾大学医学院继续攻读、获得医学学士,以优异成绩获得“李氏奖学金”于1954年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哥大)攻读生理学博士。

195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留该校生理系任助教,讲师,助教授,副教授,在1969年提升为正教授,1974年起任循环生理生物物理部门主任,在1957至1987年这30年期间,钱煦在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学科建设上做出了杰出的成就,受到了美国和世界各国学术界的公认。

1988年美国加州大学(加大)圣地亚哥分校(圣校)美籍华裔冯元桢院士(著名的世界生物力学之父)引进钱煦教授为他的接班人,钱煦被聘为生物工程与医学教授,1991年他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请到资金,建立群体研究与研究生及博士后训练计划.1994在该分校创建生物工程系并任首任系主任. 1998年从恵特克基金会及鲍威尔基全会获得基金,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完美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建造拥有9000平方米的研究大楼),云集世界上该领域尖端的科学家,成为世界该领域的科研教学基地,钱煦任首任所长。

他在2002年被加洲大学选聘为总校教授至今(全州十校九千教授中仅有十三位总校教授)。

2004年起至今兼任加洲大学系统(十校联合)生物工程研究院院长;2008年至今兼任加大圣校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

钱煦教授的卓越领导已经把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工程学科推进为全美国以至全世界的前沿。

钱煦教授目前已在Nature、Science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五百余篇,并已主编完成十二部经典论著。

他获得的荣誉奖项包括ALZA奖、Daggs奖、Galletti 奖、Landis奖、Poiseuille奖牌、Melville奖牌(两次)、美国国家工程学院Founders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等。

复宏汉霖简要分析报告

复宏汉霖简要分析报告

一.公司概况复星医药与海外科学家团队于2010年合资组建,公司主要致力于符合全球标准的生物类似药及创新型抗体药物的研发和生产。

公司联合创始人刘世高博士、姜伟东博士曾为国际顶级生物医药公司服务多年,在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及管理方面拥有20年以上的一手行业经验。

公司研发团队核心人员历经国内外大型医药企业多个单抗药物的前期研发以及产业化。

以全球联动、整合创新为产品开发理念,在中国上海、台北和美国加州均设有研发实验室,两岸三地技术互补。

目前,复宏汉霖于上海市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建成生物药生产基地,采用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等设备为核心技术,现已通过欧盟质量受权人(QP)检查及中国国家药监局上海分局的GMP认证。

现计划于上海建立第二个生产基地,该基地全面投入运营后可满足逾20款产品同时生产。

目前,复宏汉霖13个产品、1个联合治疗方案已完成22项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申请,累计获得全球范围内27个临床试验许可(中国大陆17个,中国台湾3个,美国3个,欧盟、澳大利亚、乌克兰和菲律宾各1个)。

公司首个产品HLX01(利妥昔单抗注射液)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临床3期试验已完成,有望成为中国首个获得监管批准的生物类似药。

二.市场分析细分市场: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药及创新型抗体药物。

市场定位:专注提供质高价优的生物药,为成全球最受景仰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

市场增长率:截至2017 年,全球范围内已有 73 个单抗药物陆续上市,而其中活跃在市场中近40个单抗药物支撑起全球近 1000 亿美金的销售市场。

17年全球最畅销10种药物中其中8种为生物药,市场规模预计将从17年的2402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404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11%。

按类别分,单抗占比最高,达到43.2%,为公司的主攻方向。

分地区看,虽然中国化学药占总市场规模比例达52.9%,但受益于医疗需求提升,有利政策及研发加大的带动,生物药市场快速增长,且增速快于全球增速,预计将以17%的年复合增速增至2022年的4785亿美元。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送交者: goride 2002年6月22日10:57:42 于[教育与学术]1. 司马贺(Herbert A. Simon)美国科学家。

1916年6月15日生于美国威斯康星。

1943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科学博士学位。

1943年后任芝加哥技术学院教授。

1949年后任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和心理系教授。

1968-1972年任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司马贺教授曾获:图灵奖(1975),诺贝尔经济学奖(1978)和美国国家科学奖(1986)。

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7)。

司马贺是美国著名科学家,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使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产生了人工智能这一新学科。

司马贺与纽威尔(A.Newell)等提出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设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类思维,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他和E.A.费根鲍姆等人利用启发式方法设计了EPAM程序,并和纽威尔设计了GPS程序,提出手段-目的分析等,为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活动提供了具体的帮助,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和“科学奇才”。

1.由于把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决策理论结合起来,开创了人工智能研究,司马贺荣获1975年图灵(AlanTuring)奖。

2.他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并应用运筹学、统计分析和计算机程序建立起决策理论,这一理论已成为现代企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基础。

由于贡献卓越,司马贺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3.司马贺还获得1986年美国颁发的美国最高科学奖--国家科学奖章。

司马贺一向致力于中美友好和促进中美学术交流。

他曾任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的美方主席(1983-1987)。

1972年他作为尼克松总统的随行人员,首次访问我国。

以后,他作为美国计算机科学代表团、美国心理学代表团的成员,以及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多次来我国访问,与同行接触,交流学术思想。

12名生命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2名生命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2名生命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4个单位出了8位新院士
12名生命科学家在2005年岁末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获得了国家在科技方面设立的这一最高学术称号。他们当中最大的70岁,最小的年仅42岁,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7个单位。
这些生命科学家虽然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从生态学到结构生物学,从农业微生物学到临床医学,各不相同,但他们均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成绩显著,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他们中有构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尺度的陆地碳循环模式,为我国陆地碳循环研究奠定了基础的北京大学教授方精云;有揭开了困扰人类整整一个世纪的A-1型短指(趾)症致病之谜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贺林;还有曾参加猪胰岛素晶体结构(我国测定的第一个蛋白质的晶体结构)测定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王大成、常文瑞。
两次研究生王恩多先后念了7年,读书进修时间比别人长得多,当时社会上盛行“读书吃亏”论,她一家三口分居遥远的三地,爱人在比利时留学,小孩在天津念小学,她孤身在上海念研究生,这不是普通的女性所能承受的。
1987年,王应睐先生把“酶与核酸相互作用”研究课题的重担交给了她。她当时身处经费不足、局面严峻等困境,雪上加霜的是她被查出乳腺癌住院开刀,进退两难时,她还是毅然决然地临危受命。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王恩多在蛋白质合成中关键的氨基酰-tRNA合成酶与tRNA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为我国在该领域取得国际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当选的院士中有一半曾在国外留学并获得国外大学的博士学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王正敏具有瑞士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陈晓亚曾在英国里丁大学学习,并获该校博士学位;与陈晓亚同一个单位的赵国屏研究员1990年获美国普度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赵国屏与合成生物学的故事

赵国屏与合成生物学的故事

20岁插队,30岁上大学,35岁赴美留学,42岁博士研究生毕业,44岁回国,46岁任职中国科学院,57岁当选院士。

赵国屏院士的人生经历可谓传奇,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奋斗,但对他自己来说,其实也颇为简单,“一切都起源于初中时读了《科学画报》上讲DNA双螺旋模型奠定遗传的分子基础和电子显微镜揭示了亚细胞结构的文章,从而下决心一辈子要搞生物学。

此后的一切,只是不论遇到什么环境的变化,我都坚守了这一心仪的‘使命’,以实践我在中学读书时所确立的为中国人民幸福服务的‘初心’罢了!”赵国屏院士与合成生物学的故事也与他一生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密切相关。

如同他在初中时就被生命的分子机制所吸引以及50岁时义无反顾地接受中国科学院的重托,与李载平、裴钢院士一起领衔人类基因组研究一样,2007年,他参加中国科学院规划2050年重大交叉前沿科技领域发展路线图的工作,在负责“生命起源、进化和人造生命”部分的研讨过程中,逐步感受到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又一个新的革命正在来临。

因此,他除了推动组织国内外相关科学家的系列研讨,还带领团队于2008年申请获批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的“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此后经10年探索,终于在一个分子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起工程化的研究体系,在“建物致知”和“建物致用”两个赋能方向上都取得了重要的科学突破,并取得了使能技术的颠覆性创新成果。

2018年以后,他又直面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难点,致力于将科研成果经转化型研究转化为产品,再推动监管科学创新,为合成生物学成果的“产业转化”保驾护航。

他的奋斗历程和卓越成果,既在科学发展战略趋势的研判中,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全球前瞻视野;又在科学创新道路的探索中,体现了中国科学家勇担重任、踏实认真、锲而不舍的传统精神。

“合成生物学的内核就是‘会聚’,是工程科学、系统科学、计量科学以及合成科学等与生命科学的会聚。

而其研究任务,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工程化生命的合成,即赋能生命科学研究,形成‘建物致知’的新策略;二是生命过程的工程化,即赋能生物工程和代谢工程,强化‘建物致用’的可预见性,实现高效设计与精准调控。

蒲慕明博士简介

蒲慕明博士简介

蒲慕明博士简介1970 年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1974 年于美国 Johns Hopkins 大学生 物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74-1976 先后在美国 Woods Hole 海洋生物研究所、美 国 Purdue 大学生命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76-1985 在美国加州大学 Irvine 分校生物物理系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85-1988任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 分子神经生物学系教授,1988-1995 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 1995-2000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tephen Kuffler讲座教授, 2001-2006 年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神经生物学部主任, 现任该校 Paul Licht生物科学杰出讲座教授,2009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99年11 月 27 日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首任及现任所长、 神经可塑性研究组组长、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蒲慕明教授是一位国际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

他在细胞膜生 物物理、神经轴突导向机制、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突触可塑性的关系、突触可塑 性的机制、神经环路功能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至今发表了190余篇 论文,其中包括Nature, Science, Cell 45篇,以及其它Nature和Cell 系列 期刊 44 篇。

获得奖项及荣誉称号包括:美国 NIH Javitz Neuroscience Investigator Award (1998)、美国AAAS Fellow、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2000)、 法国Ecole Normale、 吴瑞学会奖 (2002)(2001)、 美国Ameritec Prize (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05) Geperieure荣誉博士学位(2003)等。

曾任Journal of Cell Biology、Journal of Neuroscience、Neuron、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 Developmental Neurobiology、Journal of Physiolog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Neurology、 NeuroSignals、Biochemical &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等学术 期刊的编委。

科学界各界科学家名录(论坛版)

科学界各界科学家名录(论坛版)

微生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领域的大小牛本文转自化学吧/thread-51608-1-1.html作者为科学网博友huieeSir David HopwoodJohn Innes研究所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爵士sir,链霉菌遗传学的大牛,发表了天蓝色链霉菌的基因组序列,以及编了一本链霉菌遗传操作的‘圣经’。

2009年上海的放线菌生物学大会就专门为他76周岁生日举行盛大晚会。

另外有好多的生物合成的牛人都在其门下做过博后研究。

个人主页:/staff/david-hopwood/index.htm目前基本退休。

Christopher T. Walsh哈佛医学院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研究生物合成酶及修饰酶的结构和功能,抗生素和siderophores的生物合成及抗性研究。

主要贡献在非核糖体多肽(NRPS)的生物合成和大环化,比如万古霉素,microcin等分子,还鉴定了一系列酶的功能in vitro(这个领域当之无愧的老大)。

基本上美国一半以上该领域的faculty都在其门下做过博士或者博士后(听说的,未统计)。

发表了很多详细的review,是该领域的经典必读啊。

主页:/frame_research.htm个人自传:/content/285/39/29681Peter F. Leadlay剑桥大学教授,首次发现红霉素erythromycin是由PKS(polyketides,聚酮合成酶)合成,PKS分子机理研究和组合生物合成研究的大牛。

曾经听过他的报告,还有他的学生的报告。

主页:/~pflgroup/index.htmlMohamed A. Marahiel德国马尔堡大学教授,德国科学院院士。

非核糖体多肽(NRPS)和核糖体多肽(RPS)的大牛。

主要研究NRPS的晶体结构,合成机理,组合生物合成和chemoenzymatic synthesis,和酶催化反应机理。

代表分子太多,surfactin等等主要来之bacillus。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

工程院院士药物化学专家沈家祥男北京工程院院士微生物药物与细胞工程学专家甄永苏男北京工程院院士临床药理学桑国卫男北京工程院院士药理学专家秦伯益男北京工程院院士天然药物化学专家于德泉男北京工程院院士军事化学陈冀胜男北京工程院院士药用植物学家肖培根男北京工程院院士生化药理学家刘耕陶男北京工程院院士药物合成安静娴女东北工程院院士中药生物工程专家胡之璧女上海工程院院士药学专家侯惠民男上海工程院院士中草药开发唐希灿男上海工程院院士药理学家池志强男上海工程院院士避孕药物研究李瑞麟男上海工程院院士药物化学专家周后元男上海工程院院士微生物制药专家许文思男上海工程院院士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专家姚新生男沈阳工程院院士药物化学专家彭司勋男南京工程院院士生药学专家徐国钧男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家祥教授著名制药工程专家。

1921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早年留学英国,1949年获伦敦大学药物化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国参加工作。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被聘为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现为北京集才药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东北制药总厂中心实验室主任;化工部北京医药工业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国家医药管理局副总工程师;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名誉主任,兼任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委发明评审委员会医药卫生组副组长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医药卫生组副组长;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等职,1985年当选为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通讯院士。

主要的学术成就:沈教授主要以本国资源为基础,从事抗生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以及多种甾族激素类药物的化学合成生产研究,是开发我国医药工业现代生产技术的先驱者之一,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1978年),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1982年)。

在天然药物研究方面,他曾首次用全合成方法证明鹤草酚的独特化学结构,并以托品类和丹参醌类为题培养博士研究生。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专家委员会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专家委员...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专家委员会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专家委员...

学院
沈铭贤
教授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
中心伦理学主任
石健中
教授 上海仁爱医院
上海仁爱医院性学家
李麓云
教授 湖南医科大学
原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吴一迁
教授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肿瘤》编辑部主任
吴文虎
教授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导、高校计算机基础研究会副理事长、
1、基因遗传学专业(14 人)
林德深
教授 香港特别行政区遗传科 香港特别行政区遗传科主任
余龙
教授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遗传学研究所
主任、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
黄尚志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系研究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医学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专家委员会
一、名誉主任:
谈家桢
教授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优生优育协会首席荣誉顾问、美国科
学院院士、意大利科学院院士、美国纽约科学院荣誉终身院士、
联合国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我国遗传学奠基人
二、主任委员:
赵寿元
教授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著名遗传学家、原国际遗传学联合会主席、复旦大学首席教授、
史常旭
教授 西南医院妇产科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妇产科专家委员
李亚里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全军科委会妇产优生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全军计划生育鉴定小组组长
李伟雄
教授 北京计划生育研究所
北京计划生育研究所所长
邵敬於
教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教

汤飞凡

汤飞凡

沙眼金质奖章正面1981年5月,在巴黎召开的第25届国际沙眼防洽组织大会上,为故去汤飞凡颁发防治沙眼 金质奖章。
沙眼金质奖章背面 1982年11月,国家追授汤飞凡成功分离沙眼衣原体科学发明奖。 195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学术轶事
“老爷”
读书会中平 等交流
1938年初,一名“大员”突然空降而来,别看他身高只一米六,但总是腰杆挺直,如果对面的人比他高,他 就离开两步说话,而不是抬头仰脖,从而使对方感到十分威武。人们背地里给这位新上任的副处长起了个绰号: “老爷”,他就是汤飞凡。他一上任就有闲言碎语:卫生署署长颜福庆是汤飞凡在湘雅读书时的老师,内政部长 何键是汤飞凡的岳父,人们说他后台硬,挤走了处长陈宗贤。这些议论传到汤飞凡耳中,他根本不予置评。
已经很晚了,可何琏和汤飞凡都没有睡意,他们想到各个房间再最后转一圈。到了小书房,何琏请汤飞凡帮 她把一张被挪动过的桌子抬回原处。刚刚抬了两步,突然“砰”的一声,汤飞凡把桌子撂在地板上说,“离开自 己的国家去寄人篱下,我的精神不愉快!”
何琏见他这样,便说:“那我们不走好啦!”此时,楼道里的挂钟敲了11下,离他们要乘的飞机起飞时间只 有6个小时。汤飞凡临时改变主意,与他共同生活20多年的何琏并不意外。在关键时刻,选择为国效力 ……但 在“拔白旗”运动中不堪忍受屈辱,1958年9月30日清晨自杀身亡 。
在去世的那年元旦,汤飞凡为了进一步确定所分离的病毒就是沙眼病毒,冒着双目失明的风险,瞒着家人叫 手下私自将沙眼病毒滴入自己的眼睛,造成感染沙眼。又在其后的40天内坚持不做治疗,收集到了可靠的临床资 料,彻底地解决了70余年关于沙眼病原的争论。成为名符其实的“东方巴斯德”。
汤飞凡在世的最后一个月里,所里天天开批斗会,要拔掉他这面医学界的“白旗”,但不管是做“思想工作” 还是狂风暴雨般的批斗,汤飞凡从不屈服于“软硬兼施”,从不说违心的话,做违的心事。实在无路可走了,只 得以死抗争!可以想象,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环境下,一个60多岁的老头除了牺牲自己保护学生和同事外,还 能做什么呢?真是天妒英才也!

微生物学排名

微生物学排名

微生物学排名微生物学排名微生物学是研究微观生物的科学领域,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态和遗传等方面。

它对于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的研究和了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生物学在医学、农业、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全球范围内,有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和实验室致力于微生物学的研究和教育。

下面将介绍一些全球知名的微生物学机构和一些重要的微生物学家。

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是美国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之一,也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微生物学研究机构之一。

它的国家微生物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是全球领先的微生物学研究机构之一,致力于研究和预防传染病。

2. 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是欧洲最大的综合性生物科学研究机构之一,旗下设有微生物学研究部门。

EMBL的微生物学研究部门致力于研究微生物的基因组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和生态学等方面,为推动微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中国微生物学研究的权威机构之一。

该研究所致力于微生物分类学、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遗传学和微生物学应用研究等方面,不仅为国内微生物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4. 英国微生物学会(Society for General Microbiology, SGM)英国微生物学会是英国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微生物学学术组织之一。

该学会定期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促进微生物学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同时,学会还出版了一系列著名的微生物学期刊,推动了该领域的学术交流。

5. 罗克菲勒大学微生物学系罗克菲勒大学微生物学系是美国最顶尖的微生物学研究机构之一,拥有一流的研究设施和实验室。

美国微生物学会旗下三大期刊之比较

美国微生物学会旗下三大期刊之比较

美国微生物学会旗下三大期刊之比较美格基因一、有关期刊的词汇:OA开放访问:Open Access 是开源期刊,是一种论文的开放存取形式,作者发表文章只用交版面费,读者免费阅读获取,其中Scientific Reports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版面费1万人民币出头,每年的发文量将近2万篇,IF逐年走低,论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烂,非它莫属了,对于投稿分数有硬性要求的谨慎投稿,目前IF 4.011!暂且不论Scientific Reports怎么运营,但是OA开放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学术资源开放,意味着减少了很多研发成本,读者可以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影响因子IF: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计算方式:如2019年Nature的IF,等于Nature在2017年和2018年发表的论文在2019年获得被引频次总和除以2017年和2018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IF=某刊2年前发表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该刊前2年发表论文总数。

中科院JCR分区:中科院分区表对汤森路透每年度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中SCI期刊在学科内依据3年平均影响因子划分分区。

H-index:是指该期刊有h篇文章至少被引用h次,是一项简单易懂的评估指标,不像平均值受极端值影响,可呈现出多数文章的被引用表现,Google使用过去五年的H-index数据评价期刊的影响力。

H-index比较难以被人所操控,不会因为一篇超高被引用的论文而明显增长,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发文量也不会提升H-index。

二、美国微生物学会旗下三大微生物期刊:mBio、mSystems、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三者之间的比较。

(一)mBio最新IF:6.747,近四年影响因子变动小,基本维持在6左右;中科院分区 1区,这个分区对于对于有毕业要求的投稿人,这个期刊性价比很高;OA开放访问:是;年文章数:509篇;投稿周期:官方时间为平均3天左右筛选Editor,平均35天到第一个决定,接收到online 平均22天,这个时间相对来说还是友好的,文章只online发布;对于赶时间,且研究方向符合此期刊的,不妨可以考虑;接收文章类型:精简性综述和研究类,此期刊在初始提交时没有格式要求,Freestyle;接收文章偏好性:分为以下6大主题:1.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 Clinical Science and Epidemiology3.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Science4. Host-Microbe Biology5. Molecular Biology and Physiology6. Therapeutics and Prevention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环境科学,进化,免疫学,传染病和生理学。

微生物学(201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微生物学(201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
《微生物学》配套建设有“微生物学”数字课程,该数字课程包括发现之路、知识拓展、科技前沿、应用案 例、视频、动画、教学课件、自测题等内容 。
教材特色
教材特色
《微生物学》采用统一规划、集中编写、整体协调的指导思想,教材内容依据编者们对微生物学近几十年来 迅猛发展的脉络的把握,以基础微生物为引线向分子水平过渡,密切**现代基因技术向各个微生物领域如微生物 生理学、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进化和发育科学的渗透,力求把握现代微生物学发展的主流,反映最新的学科进 展,符合和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注重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生产应用与实践案例,做到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成基础性、系统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和可读性的有机统一。该教材紧跟当前学习 方式的变化,推出“纸质教材+数字课程”相结合的形式。纸质教材提纲攀领,强调内容精炼,注重简洁与实用。 数字课程包括可不断新增和更新的发现之路、知识拓展、科技视野、技术应用、视频、动画、教学课件、自测题 等资源。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可有选择性、针对性地通过与纸质版教材一体化设计的标注、链接,在电脑或移动 终端浏览相关内容,实现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
该教材共分15章,内容包括绪论、原核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真核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病毒、微生物的营养 等。
成书过程
成书过程
《微生物学》由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牵头,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 大学、四川大学、宁夏大学、郑州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九所大学的多位从事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学教学、科研工作的老师共同 编写而成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邓子新邓子新,男,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现任微生物代谢国家 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工业微生物遗传学组织专家委 员会(GIM-IC)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其主要从事放线菌遗传学及抗生素的化学生物学及其合成生物学的研 究,其研究领域涉及微生物代谢途径与代谢工程,代谢网络与代谢调控,组合生物合成与药物创新,表观遗传学 等学科或高新技术前沿研究 。

詹姆斯 迪杰

詹姆斯 迪杰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人才培养
James M Tiedge詹姆斯·迪杰发现解析了微生物反硝化和还原脱卤等关键过程及分子机理;重新定义微生物 物种概念及界定标准,为全球采用,奠定了分子微生物生态学基础;构建分子微生物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污染 治理、气候变化和人类健康等攸关国计民生的领域。
截至2018年11月,詹姆斯·迪杰已发表学术论文550余,其中22篇论文发表在《科学(Science)》《自然 (Nature)》《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等杂志上,被引9.4万余次,H指数150。
詹姆斯·迪杰于1964年获得爱荷华州立大学农学学士学位;1966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土壤化学硕士学位;1968 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同年起任教于密歇根州立大学 ;1989年—2019年任美国密 歇根州立大学微生物生态中心主任;200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詹姆斯·迪杰主要从事微生物生态领域的研究。
人物经历
James M Tiedge1942年,詹姆斯·迪杰(James M Tiedje)出生于美国衣阿华州牛顿市。 1964年,获得爱荷华州立大学农学学士学位。 1966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土壤化学硕士学位。 1968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同年起,任教于密歇根州立大学。 1989年—2019年,任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微生物生态中心主任。 200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截至2022年10月,詹姆斯·迪杰已指导培养了61名研究生,61名博士后和75名客座学者,他们中的许多人都 已成为全球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骨干。
人物评价
James M Tiedge“詹姆斯·迪杰是现代微生物生态学之父。”(中国土壤学会评)

中国微生物学会工作总结

中国微生物学会工作总结

中国微生物学会工作总结一年来,中国微生物学会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坚持以会员为本,把服务会员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注意加强学会的自身建设,树立发展经济的新理念,准确定位学会的工作思路,开展了探索性的工作加强,并充分发挥学会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各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现就一年来学会各方面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学术活动20××年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和合办国内学术会议11个,国际会议3个。

(一)国内学术活动1.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分子真菌学培训班及医学真菌新进展研讨会于5月9日-12日在南京市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邀请了8位国内外著名真菌专家分享他们在医学真菌领域的研究经验和最新进展。

2.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基础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资源生物技术与糖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年7月14-17日在山东威海市召开。

参加本次全国会议的代表共有三百余人,分别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

大会收到应征论文161篇。

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工业生物技术、糖工程技术、生物能源开发技术等。

3.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及成果产业化研讨会"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

出席本次大会的代表,分别来自全国各高校的、科研院所和企业从事微生物学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开发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及技术人员,共计115人。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与论文摘要86篇。

4.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的"20××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于20××年8月12-16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

中国微生物学会肖昌松秘书长主持开幕式,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赵国屏院士致开幕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自治区科协主席张国梁先生,美国微生物学会代表团团长Dr. Stephen Morse,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高福研究员,新疆自治区微生物学会理事长、新疆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魏东研究员致辞祝贺,上海复旦大学闻玉梅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国内生科十大领军人物

国内生科十大领军人物

盘点中国十大生命科学领军人物摘要:国内十大领军生命科学家(1)王晓东,美国科学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大陆留学生中的第一位美国科学院士,在细胞调亡的生化代谢信号途径的研究中成绩卓越,他的科研论文质量非常高,引用率也非常高,为人低调谦虚。

王晓东主持创办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在短短的几年里成为了中国科研机构中水平最高的研究所,他们所的管理机制也成为中国科研机构的成功样板。

(2)施一公,美国休斯医学研究所入选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科院院长,他是清华生物系曾经的第一名毕业学生,普林斯顿大学年轻的讲席教授之一,华人科学家中首位放弃了众多科学家梦寐以求的休斯医学研究所入选研究员身份而毅然回国的优秀科学家。

科研论文质量高,数量可观,是华人学者中的奇才之一,现在正在肩负着带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团队走向世界的重任。

(3)蒲慕明,美国科学院士,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外籍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轴突导向和突触可塑性的分子与细胞机制研究,是国际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

蒲慕明所长坚持科学研究的原创性、本土性,注重有利于科研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体制改革的科研创新文化建设,1999年开始担任上海神经所长,为提高中国的科研水平做出了杰出的工献。

(4)饶毅,北京大学生科院院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饶毅教授在2007年,时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担任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他也是北大首位通过全球招聘任职的院长,在这之前,饶毅协助蒲慕明教授重整上海神经研究所,还帮助组建立了中科院上海分院交叉科学中心,后来又和王晓东,邓兴旺一起创办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饶毅教授回归之前已在海外学术界享有盛誉,回国后以中国机构作为科研参与单位所发表的研究论文有30多篇,其中有4篇文章发表在Nature及其子刊上。

饶毅还时常通过媒体发表文章,呼吁改革健全现行文体诸多的中国科技管理体制,是一位真正的爱国科学家。

赛尔曼A 瓦克斯曼

赛尔曼A 瓦克斯曼
瓦克斯曼著述很多,主要有:《酶》(1926)、《土壤微生物学原理》(1927)、《链霉素性质及其实......

人物生平
1888年7月22日生于当时属于俄罗斯帝国的乌克兰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1910年, 移民到美国。 1915年,毕业于新泽西州罗格斯学院(今罗格斯大学),获农业学士学位。 1918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 1918年,罗格斯大学讲师。 1930年,罗格斯大学正教授。 1958年,从罗格斯大学退休。 1973年8月16日在马萨诸塞州去世。
赛尔曼1915年获得美国罗格斯大学学士学位,1918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 在其学术 生涯中,赛尔曼长期执教于罗格斯大学。
个人简介
赛尔曼·A·瓦克斯曼 塞尔曼·亚伯拉罕·瓦克斯曼(Selman Abraham Waksman,1888年7月22日-1973年 8月16日) ,乌克兰裔美国生物化学家和微生物学家 。生于乌克兰基辅附近的普里卢卡,犹太人 。1910年秋 全家移居美国,1911年进入罗格斯大学,1915年毕业时获得农学学士学位 。后到新泽西州农业试验所作G·李普 曼教授的研究助手,继续研究土壤细菌学,1916年获罗格斯大学硕士学位 。同年加入美国籍,并到加州大学伯 克利分校(UC Berkeley)任特别研究员,进修生物化学,1918年获博士学位 。曾获马德里大学、斯特拉斯堡 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巴西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18-1930年任拉特格斯大学讲师,1930-1950年任教授,长 期任该校微生物学系主任和微生物研究所所长。1958年退休后到哈佛大学医院任教授。1973年8月16日在美国海 恩尼斯逝世,终年85岁。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和法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土壤学会、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微生物学 会、农学会会员。

全国创新争先奖推荐书(推荐科技工作者个人用)【模板】

全国创新争先奖推荐书(推荐科技工作者个人用)【模板】

全国创新争先奖推荐书
(推荐科技工作者个人用)



: XXX
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推荐渠道: 推荐类别:
■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
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推荐领域:

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 工程攻关
□转化创业 □科普及社会服务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制
中 国 科 协 科 技 部 国 务 院 国 资 委
一、基本信息
二、学习经历(从大学或职业教育填起,6项以内)
三、主要工作经历(6项以内)
四、国内外重要社会任(兼)职(6
项以内)
五、主要成绩和突出贡献
(本栏目是评价候选人的重要依据,应详实、准确、客观地填写近5年内,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转化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所作出的主
六、重要成果列表
(根据推荐领域,分别填写候选人获得的重要科技奖项,发明专利,代表性论文和著作,重大装备和工程相关重要成果,转化创业成果,重大科技类社会化公共服务产品等,按照上述顺序填写,总计不超过15项。

)。

中国年度人物

中国年度人物
-
1 人物简介 3 科研成就 5 个人荣誉与奖项
2 教育背景 4 社会影响 6 公益事业与个人信仰
中国年度人物
林占熺是福建连城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 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菌草技术的开创者和践行者
以下是我对于林占熺的事迹介绍和感悟
2022年,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入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科研成就
2. 菌草生态治理
林占熺通过菌草生态 治理项目,将菌草用 于治理水土流失和荒 漠化。该项目在治理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方 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该项目还促进 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 民增收
科研成就
3. 菌草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体系
林占熺创立了菌草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体系, 使菌草在生态治理、食用菌栽培、饲料、肥 料和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该技术体系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农业循环经济 发展,还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1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林占熺是福建连城人,中国共 产党党员
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微 生物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 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菌
草技术的开创者和践行者
菌草技术发明人之一,菌草生 态产业新学科创立者,菌草综 合开发利用技术体系的创建者, 菌草生态治理研究首席专家
2
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
1 1968年-1974年:林占熺成为生产队长 2 1975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现福建农林大学)林学系 3 1983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现福建农林大学)森林生态专业 4 1987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现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病理专业 5 1994年:毕业于菲律宾大学 6 1995年:获菲律宾大学博士学位 7 1996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得两个博士后学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日微生物学信息NEWSLETTER OF CONTEMPORARY MICROBIOLOGY 上海市微生物学会主办第13卷第4期2008年12月中国生态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2008学术年会暨国际会议于2008年11月10日-14日在湖南长沙中南大学召开,应邀参加会议的海外客人包括国际微生物生态首任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James Tiedje教授,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环境技术中心主任Terry Hazen教授,美国西北大学太平洋实验室生物学部主任Allan Konopka教授,乔治亚理工大学Frank Loeffler教授,俄克拉何马大学Zhou J教授,美国微生物学会负责人Spencer Benson等。

来自国内中科院,农科院及清华大学,北师大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本次国际会议。

会议就水体微生物生态学,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污染治理相关微生物生态学,生物冶金微生物生态学,植物及微生物生态学方法及其应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来自上海微生物学会的华东师大和上海大学的会员参加了会议,并作专题报告和研讨。

(谢冰供稿)第五届东亚食用菌合作研讨会在日本福冈市举行2008年9月17日至22日,第五届东亚食用菌合作研讨会在日本福冈市召开。

东亚食用菌合作研讨会是一个国际性会议,主要围绕东亚真菌产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由中国、日本、韩国的食用菌学会轮流主办。

此次共有来自中方(30人)、日方(90人)、韩方(40人)的三国科研工作者160多位了参加会议,有34位代表做了大会报告。

会议分了遗传育种、食用菌生物学和栽培、药用真菌、产后和市场等四个专题,专家发言的内容涉及食用菌遗传与育种、栽培技术、药用菌以及新种介绍等各个领域。

这次会议除了吸引了中日韩的食药用菌科研工作者与会,还有来自菲律宾、越南等其它国家的科研工作者。

大会期间,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的5位科技人员分别在食用菌遗传育种、生化与栽培以及药用真菌等分组会议上做了发言,详细介绍了食用菌研究所在上述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此次交流丰富了食用菌研究所年轻科技人员的视野,为今后加强中、日、韩三国在食药用菌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会后,中日韩三方组委会的成员开会讨论了下一届会议的举办设想,明确放在韩国举行,同时为了加强联系,确定了各方的联络员。

另外根据参加者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讨论了会议的名称问题,一致同意把会议的名称改为“The Meeting of East Asia For Mushroom Science”。

(谭琦供稿)2008灵芝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论坛2008年11月13-16日,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中国食用菌协会和中国农学会食用菌分会主办,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市微生物学会、上海市园艺学会承办的“2008灵芝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会务中心举行。

这次会议邀请了在灵芝科研和开发方面的资深专家和国内灵芝产品的大企业参加。

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德国、香港、北京、福建、浙江、四川、江苏、广东、上海、山西等地的业内人士70多人,其中有国际著名的食用菌学专家张树庭教授,有灵芝药理学研究的大家林志彬教授,有柏林自由大学免疫学专家樊华教授等。

会上十几位专家和企业家围绕灵芝的科研现状和发展对策,灵芝产品开发现状和发展对策,灵芝的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和灵芝未来发展方向等四个方向做了相关的报告。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此次论坛对促进灵芝科研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和及时的,论坛给学界和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灵芝研究和产业的人员都认为有责任把灵芝文化和产品推向世界,使之成为中国药用真菌的代表。

与会人员经过认真讨论还达成了推动灵芝科研和产业的多点共识。

(谭琦供稿)分子微生物学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举行2008年11月11日上午上海市分子微生物学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举行。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Dr. Petros Karakousis就“Modeling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latency and persistence”(结核分枝杆菌持留和潜伏感染模型)做了特邀报告。

该报告主要是关于Dr. Petros Karakousis研究组近年来在结核方面所做一些主要的工作,特别是针对结核分支杆菌潜伏感染动物模型的研发利用方面的工作。

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姚玉峰副教授主持。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以及其它相关单位的科研人员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的全体师生出席了此次讨论会。

讨论会现场气氛活跃,参会师生积极提问讨论。

会后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的师生就结核分枝杆菌研究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学术交流。

(姚玉峰供稿)协办“海洋微生物和功能基因组开发利用技术”论坛海洋微生物和功能基因组开发利用技术分论坛于2008年7月28日—30日广州召开,来自国内30多个单位的100余名代表出席了此次分论坛。

本次分论坛共收到论文87篇。

会议按排23位专家就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海洋微生物药物、海洋共附生微生物、海洋微生物功能基因等议题进行交流。

此外,与会代表还就国际海洋微生物研究热点和国内海洋微生物发展方向等专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焦炳华供稿)第16次全国干扰素及细胞因子学术会议在吉林举行第16次全国干扰素及细胞因子学术会议于2008年8月15—19日在吉林举行,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和军队系统的1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今年是发现干扰素50周年,也是我国首次召开干扰素学术会议的30年。

30年来我国干扰素及细胞因子研究经历了从起步到崛起,漫长而又艰难的发展过程。

目前我国获批上市干扰素及细胞因子已有20余个品种和剂型,在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病毒性疾病,某些肿瘤和免疫性疾病上都已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会议希望广大同仁继续努力,加强协作与交流,把该领域的研究不断地推向深入。

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40余篇,有30余篇在大会上进行交流和报告。

10位著名专家在大会上做了特邀或主题报告。

(范中善供稿)技术培训本会于2008年9月26日至9月28日参与组织“工业生物技术”专题培训工作,邀请了7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对来自浙江有关企业的员工进行了技术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多尺度理论方法及其运用”、“发酵调控”、“发酵过程优化”、“计算流体力学及流场特性分析在发酵放大中的运用”、“生化过程参数相关及其运用”、“数据分析软件的运用”、“发酵控制软件的运用”等方面。

培训过程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由浅入深进行讲解,并配以视频进行实时操作演示,极大提高了培训效果。

(庄英萍供稿)外事活动2008年10月31日下午, 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枫林校区明道楼二楼第一会议室,邀请了澳大利亚的Prof. Dr. Michael R Beard教授,作了“HCV 和干扰素”的学术报告会。

2008 年 11月11日上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一楼病原生物学阅览室,邀请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TB研究中心Dr. Petros Karakou助理教授,作了“结核分枝杆菌持留和潜伏感染模型”的学术报告会。

2008年12月4日下午, 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东院 1号楼底层108会议室, 邀请了Douglas Lowrie教授, 作了“结核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会。

联合举办新药研发专题报告会本会联合上海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上海市遗传学会共同举办新药研发专题报告会,12月16日下午,专题报告会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生物药学楼报告厅如期举行。

五位专家就“新药研发与医药产业”、“新药研发与活性筛选”、“新药研发与质量研究”、“新药研发与安全评价”、“新药研发与临床研究”等专题进行论述,并就“新药研发与研发模式”进行探讨。

(学会办公室)污水、垃圾处理厂参观活动2008年11月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一次污水处理厂参观实习活动。

11月18日参观了上海市石洞口污水处理厂,在听取了技术人员的污水处理工艺介绍并观看了该厂工艺模型后,参观了污水处理现场。

其中的“生物一体化反应池”、“污泥浓缩和焚烧”工艺和设备引起了同学及会员们的极大兴趣。

11月20日和11月25日分别参观了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美商垃圾处理集团。

与石洞口的城市生活污水形成对照,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主要处理的是化学工业区的工业污水,主要参观了污水处理现场和分析化验部门和工艺研究所,污水厂先进的实验和工艺设备,严格的纪律和先进的管理给参观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美商集团,先进的垃圾处理工艺使得会员们及同学的眼界大开,通过自主研发的垃圾分拣设备神奇地将玻璃瓶、胶鞋、金属等自动地投入不同的收集箱中,高效微生物菌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技术核心内容。

参观者兴趣盎然,同刘军经理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李秀艳供稿) 理事会在交大医学院举行学会理事会于2008年12月26日下午假座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阅览室举行全体会议。

会议由理事长朱宝泉研究员主持。

学会办公室向理事会汇报了学会在2008年开展的主要活动及2009年学会的工作思路,供理事们讨论。

李晓虹、谭琦、郭晓奎、瞿涤、潘卫、谢冰、李碧城分别代表兽医、基础、医学、病毒、海洋、环境、工业与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及科普工作委员会向理事会介绍了2008年的工作情况和2009年各项活动的打算。

会上赵国屏院士对即将过去2008年感触颇深,他指出,这一年里国家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加强了对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是飞跃的一年,学会要组织会员抓住机会。

他介绍了中国微生物学会设立微生物资源和临床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的决定,表示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的建立有利于从学术的角度发掘、整合、保存、利用资源。

他希望学会加强国际间的合作,鼓励中国的专家参与国际微生物协会的各专业的领导班子,争取2017年国际微生物大会到中国召开。

他还谈到了食品安全问题,其中微生物污染是大问题,在上海筹办世博会时重要性尤其突出,学会要组织专家给领导提建议。

他还谈及了国际金融危机、人才培养、交叉学科发展、科研创新、加强与企业合作等等大家所关心的热点问题。

同时强调明年要把第15届国际放线菌生物学大会作为学会重点做好。

随后,邓子新院士也作了发言,提出面对微生物学发展的新机遇,要加强协调与资源整合。

要借第15届国际放线菌大会明年在上海召开的机会,带领学科整体进一步发展,上一个层次。

他希望中国微生物学会设立放线菌联盟,并建议从上海学会开始,以便与日本、韩国的放线菌学会开展交流,举办亚洲放线菌大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