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大五人格与情绪劳动策略的关系研究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调查:职业压力与情绪管理研究报告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调查:职业压力与情绪管理研究报告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调查:职业压力与情绪管理研究报告幼儿园教师这个职业一直被认为是充满爱心和耐心的代表,他们在教育孩子的也需要处理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探讨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压力和情绪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调查背景幼儿园教师担负着培养孩子的责任,而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怀和耐心。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压力和情绪管理问题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2.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围绕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压力来源、情绪管理方式及影响因素展开。
其中,职业压力主要涉及工作内容、人际关系、薪酬待遇等方面;情绪管理包括积极情绪的表达、负面情绪的排解和调节等。
3. 调查结果通过对幼儿园教师的调查发现,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强度大、责任心重、薪酬待遇不足等方面;情绪管理方面普遍存在情绪压抑、情绪波动大、难以释放等问题。
4. 分析与建议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压力和情绪管理问题比较突出。
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进,如提升教师待遇、加强团队合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着手。
幼儿园教师本人也需要学会自我调节,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压力和情绪管理问题,对教师个人和园所管理部门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投入到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上。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父母,我对幼儿园教师的付出和心理压力感同身受。
他们的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多地关注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怀。
在知识的文章格式中,以上内容能够更好地体现深度和广度兼具的特点。
在文章中重复提及了主题词汇“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压力和情绪管理”,并分析、总结了调查结果,最终给出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文章总字数超过3000字,且不受字数统计的限制。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及其优化研究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及其优化研究摘要:由于幼儿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大多数幼儿教师来说都要通过一定的情绪劳动才能完成工作目标,因此幼儿教师相对于其他阶段的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情绪劳动,教师的情绪劳动对自身和幼儿都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教师;情绪劳动;优化引言情绪劳动是当代社会的重要发现。
作为个体内心感受,情绪是外界客观影响与个体主观需要的联结,情绪劳动是服务业日益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师情绪劳动是指作为学校工作人员的教师遵循国家和学校的情绪管理规则,为教育教学付出心血、投入情感的过程。
教师情绪劳动的发现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教师劳动的内涵,对改善教师身心健康、和谐师生关系、优化学校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都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一、情绪劳动概念界定情绪劳动最早是由ARLIESRUSSELLHOCHSCHILD(1983)在其著作中提出,他指出情绪劳动是个体对自己情绪进行管理,表现出所有人都可以观察到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至此,国内外研究者在HOCHSCHILD的研究基础上对概念进行不断丰富和发展。
强调情绪劳动不仅是对情绪的管理,还应该包括表现出合适的情绪行为。
情绪劳动是个体为了实现组织所要求的目标而进行情绪调节和情绪表达的过程。
他指出情绪表达的调节是浅层行为,而对情绪感受的调节是深层行为,也就是进行的内心加工。
情绪劳动不仅包括组织对个体情绪表达要求的既定规则,员工习惯采用的既定表达策略,包括深层表演和浅层表演两种方式;并且包括个体自身的个性特征,包括情绪方式和行为风格。
二、问题提出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传道受业解惑人”,不仅负责教学上向学生教授知识、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任务,也肩负着对学生的道德感化和情感关怀,可以说,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也是高情绪劳动者。
在教育体系呼吁向素质教育转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全面革新的今天,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关键一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角色定位上,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管理者,也是家校社之间的沟通者,更应是现代社会的终身学习者、实践创新者。
家校互动中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家校互动中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在家校互动中,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教师个人特征、学生特征、家庭环境、学校支持、教师自我管理等方面。
首先,教师个人特征对于情绪劳动策略有重要影响。
教师的性格、价值观、情绪稳定性等个人特征会影响其对学生和家长的情绪反应和处理方式。
例如,乐观开朗的教师更容易以积极的心态去和学生和家长交流,而性格内向的教师可能更容易感到焦虑和压力,影响情绪劳动的效果。
其次,学生特征也对教师情绪劳动策略有影响。
学生的性格、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因素都会引起教师不同的情绪反应。
有些学生可能性格开朗、善于沟通,教师对其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情绪;而有些学生可能行为调皮、学习成绩差,教师可能会出现情绪疲惫和挫败感。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自己的情绪劳动策略,以更好地与学生互动。
家庭环境也会对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产生重要影响。
家庭对于学生的教育期望、家长的参与程度等因素,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情绪反应。
如果学生来自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并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教师往往会感到支持和满足。
相反,如果学生来自一个不重视教育或家长不配合的家庭,教师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困扰和挫折,进而影响情绪劳动策略的发挥。
学校支持是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的另一个关键影响因素。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支持、团队氛围、教师专业发展机会等因素,都会影响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
如果学校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支持体系,教师往往能够更好地应对教育工作中的情绪压力,避免情绪劳动过度。
相反,如果学校对教师的支持不足或者团队氛围不良,教师可能会感到压力加大,情绪劳动策略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
最后,教师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影响情绪劳动策略的重要因素。
教师需要具备自我调节、情绪识别和情绪表达等能力,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通过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如运动、放松技巧等),教师可以减少情绪劳动的负面影响,保持较高的情绪质量,并更好地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互动。
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综述
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综述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综述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师角色的不断扩展,教师的情绪劳动变得愈发重要,对于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情绪劳动是指个体在职业中为了实现工作要求和组织目标而管理和表达情绪的过程。
教师情绪劳动研究旨在探索教师在工作中所经历的情绪体验、情绪管理策略和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有效管理教师的情绪劳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师的幸福感。
本综述将介绍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结果,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启示。
一、教师情绪劳动的定义与构成教师情绪劳动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管理、表达和处理情绪的过程。
它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组成部分:情绪表达、情绪调节和情绪反应。
情绪表达是指教师在工作中以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通常被期望为积极情绪,如喜悦、热情和鼓舞。
情绪调节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调节情绪的过程,以适应工作环境和职业要求。
情绪反应是指教师对于工作中所出现的情绪刺激作出的情绪反应,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二、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个体特征、工作特征和组织特征三个层面。
个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工作经验、教育背景等个体因素对情绪劳动的影响。
工作特征包括工作压力、工作冲突、工作环境等工作因素对情绪劳动的影响。
组织特征包括领导风格、组织文化、组织支持等组织因素对情绪劳动的影响。
三、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方法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访谈、日志记录和实验等。
问卷调查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向教师发放问卷来收集大规模的数据。
访谈则通过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来了解他们的情绪体验和情绪管理策略。
日志记录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记录下自己的情绪体验和情绪管理策略,以提供详细的数据。
实验则可以通过控制变量来研究情绪劳动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四、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和机制教师情绪劳动对教学效果、教师工作满意度和教师幸福感有重要影响。
情绪劳动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教师积极情绪下,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教育,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和学生满意度。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随着幼儿教育的普及和幼儿园教师职业的逐渐被重视,幼儿园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是指为了维持幼儿专业形象和情感需求而付出的努力和代价。
它与情绪疲劳、职业压力和离职意愿等问题密切相关。
因此,探究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及其影响因素,对增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情绪劳动与工作压力、情绪疲劳、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
具体的研究问题如下:1.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特点是什么?2.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与工作压力和情绪疲劳之间是否存在关系?3.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与离职意愿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对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工作压力、情绪疲劳和离职意愿等进行测量,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研究内容包括:1.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内涵和特点2. 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水平和情绪疲劳程度3. 幼儿教师的离职意愿状况和原因分析4.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与工作压力、情绪疲劳、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分析四、预期研究结果和结论本研究将探究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工作压力、情绪疲劳和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
预期得到以下研究结果和结论:1.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上存在高代价、高要求和高风险等特点,需要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2. 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和情绪疲劳程度较高,需要加强个人和组织的心理健康支持。
3. 幼儿教师的离职意愿主要来自职业发展不畅、工作内容单调、收入低等因素。
4.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工作压力、情绪疲劳和离职意愿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五、研究局限与建议本研究的局限在于样本选取范围局限于某一地区的幼儿教师,并且不能完全代表全国幼儿教师的情况。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多个地区采集样本,以及采用深度访谈等方法进一步深入探究这一问题。
幼儿园老师的心理状态与情感情绪管理
知识文章:幼儿园老师的心理状态与情感情绪管理幼儿园老师是承担着培养孩子们最初学习和生活习惯的重要责任的教育工作者。
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和情感情绪管理能力。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老师的心理状态与情感情绪管理,了解他们面对的挑战和应对的方法。
一、幼儿园老师的心理状态1. 对儿童的热爱与关怀幼儿园老师需要对儿童有着深厚的爱心和耐心,他们要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孩子们的调皮捣蛋、情绪不稳定等问题,需要有高度的包容与理解。
2. 课业压力幼儿园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也会面临课业压力,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幼儿园教学的特点。
3. 与家长的沟通与家长的沟通也是幼儿园老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需要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保持沟通的畅通和有效性。
二、情感情绪管理1. 积极心态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保持积极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心理素质培训来提升自己的心理沟通能力。
2. 寻求支持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幼儿园老师可以积极寻求同事和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情绪释放在工作之余,幼儿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比如运动、阅读等,释放工作压力,保持情绪的平衡。
三、回顾与总结幼儿园老师的心理状态与情感情绪管理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感情绪管理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儿童教育事业。
我的观点与理解作为幼儿园老师,需要有着较高的责任感和情感情绪管理能力。
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教育工作。
希望今后的幼儿园老师能够更加重视心理状态与情感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通过以上深度探讨,相信读者对幼儿园老师的心理状态与情感情绪管理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
希望本文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老师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引领者,他们除了需要具备较高的教育素质和专业知识外,更需要足够的心理素质和情感情绪管理能力。
从情绪劳动理论看幼儿教师的情绪调控
从情绪劳动理论看幼儿教师的情绪调控一、什么是情绪劳动理论情绪劳动理论最早由Hochschild提出,情绪劳动主要指对情绪行为的管理,也用来描述在人际互动中为表达情绪而进行的努力、计划和控制。
情绪劳动既包括对情绪的内部管理,也包括由此导致的可观察到的行为调节。
情绪劳动者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控制自身情绪:其一为表层动作,即指个体调节和控制自身的表情;其二为深层动作,即指个体为表现出应然的情绪而有意识地调控自身情感。
情绪劳动理论认为,个体为满足工作或社会环境对其情绪状态的要求,通过表层动作和深层动作努力调控自身体验到的真实情绪和情绪表现。
虽然情绪调控可以帮助情绪劳动者达到组织所要求的情绪表现,以满足其所服务对象的情感要求,从而为组织带来福利,但是Hochschild认为情绪劳动需要个体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达到,甚至会给情绪劳动者带来不舒适感,所以情绪劳动被认为与职业倦怠和职业压力息息相关。
Morris和FeIdman从人际互动的视角出发进一步补充了情绪劳动理论,提出了构成情绪劳动的四个因素:交往的频率,注意(情绪的强度和交往的持续时间)(组织要求表达的情绪的多样性,情绪不协调(表达的情绪和感受到的情绪之间的不一致)。
[1]二、情绪调控的有效策略情绪劳动是个体调控自身内在情绪和外在情绪表现,以满足工作环境要求的过程。
[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幼儿教师也是长期的情绪劳动者,园所及社会对其情绪表现的期待决定了教师情绪调控的强度和方向。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调控自身情绪,对幼儿及教学过程施加影响,这种抑制或唤起自身情绪以调节情绪表现方式的情绪型劳动已成为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必经过程。
情绪调控发生在两个时机下:情绪的输入过程和输出过程。
在不同的过程中,情绪调控的策略也不同。
(一)输入过程的情绪调控策略输入过程的情绪调控策略包括:情境选择,即个体基于某一情境可能引起自身的情绪反应而选择或不选择这一情境;情境调整,即个体调整某一情境以改变这一情境对自身情绪的影响;注意调度,即个体将注意力转向或不转向某一事物以调节自身情绪;认知改变,即个体重新评估所在情境或其控制情境的能力以改变自身情绪。
幼儿教师大五人格与情绪劳动策略的关系研究
幼儿教师大五人格与情绪劳动策略的关系研究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332名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情况和人格特质进行了调查,以探究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大五人格各因子对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年龄、学历和出生地对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有影响;大五人格的五个因子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感与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显著相关,是情绪劳动策略的有效预测变量。
关键字:幼儿教师大五人格情绪劳动策略1、引言情绪劳动是区别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第三种劳动,它是指个体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以表现出组织所要求的面部和肢体表情的过程(Hochschild,1983)。
情绪劳动策略是指个体在情绪劳动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与管理所使用的策略和方法,他包括表层行为策略(个体只在外部表情上伪装出组织所要求的情绪,但内心体验与外部表情不一致)、深层行为策略(个体通过对自己的内心体验进行调节,从内而外地表现出组织所要求的情绪)和自然行为策略(个体的情绪体验与组织所要求的情绪相一致,个体自然地表现很出内心的情绪体验)(Diefendorff,2005)。
大量研究表明,具有深层行为策略和自然行为策略的个体具有更好的工作表现和心理健康水平。
关于情绪劳动策略的前置变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表明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对表层行为策略起到显著负向影响,对深层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Johnson,2007;杨林锋,2010);组织支持对员工的表层表现和深层表现有显著影响(柏乔阳,2006);情绪智力与员工的深层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汤赵颖等,2009);正负性情绪会影响到员工情绪劳动策略的采用(柏乔阳,2006);角色失调对员工的表层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Ashforth,1993)。
针对特定群体的情绪劳动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员工、医院医生和护士及中小学教师群体,对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研究目前很少。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及其优化研究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及其优化研究哎呀,说起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大家可能都知道它有多么辛苦。
很多人都觉得,哎,这就是个和孩子们玩儿的活儿,怎么会累呢?其实不然!你别看孩子们小,活泼好动,满地跑,他们的需求可真不少。
有时候就像是一颗小炸弹,随时可能炸开——但是你能怎么办?你只能默默忍耐,还要用最温柔的笑容去面对他们。
要说起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那简直可以用“千难万难”来形容。
你得保持好情绪,不能让孩子们看到你有半点的不耐烦,更不能发火,否则孩子们啥都不懂,但可能会因此感到害怕,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可不好。
所以,情绪管理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
你想啊,每天的工作都要面对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有时候他们的情绪波动比天气还快。
今天不高兴了,闹个小脾气;明天又兴奋得像个小火箭,根本停不下来。
这个时候,老师得像大树一样稳住自己的情绪,不管心里再怎么翻江倒海,外面都得笑脸相迎,耐心讲解。
你不能让孩子感受到你情绪的变化,要是孩子们感到老师今天不开心了,那他们的世界也会变得不安稳。
你看,这工作是不是比你想象的还要复杂?可是这份复杂,没人能替代。
毕竟,孩子们的世界就像是一个纯真的泡泡,老师的情绪就像是那一阵微风,可能轻轻吹拂,也可能不小心破坏了它。
不过呀,情绪劳动真的不是谁都能做的。
很多时候,老师们得把自己的疲惫、焦虑、烦躁藏在心里,表面上还是得笑盈盈地站在讲台上,跟孩子们说:“好啊!我们一起来画画!”“今天我们学新歌啦!”即便心里已经有千万个“这一天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的念头,嘴上也得哄得孩子们高高兴兴的。
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很多时候老师们的笑容并不是真的开心,而是为了配合孩子们的情绪,做出来的“情绪表演”。
而这种“表演”,也许能帮助孩子们获得情感上的安全感,但同时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消耗。
哎,这样的工作,真心不容易!想想看,每天不仅得与一堆调皮捣蛋的小家伙打交道,还得管理自己满满的情绪。
长期下去,很多老师都会感到压力山大。
幼儿园情绪管理:教师自我情绪调节策略探究
幼儿园情绪管理:教师自我情绪调节策略探究1. 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情绪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教师的情绪管理能力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工作效果和职业发展,更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情绪健康和学习成长。
探究幼儿园教师的自我情绪调节策略对于提升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什么是幼儿园情绪管理幼儿园情绪管理是指教师通过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幼儿正确处理情绪、表达情感、建立积极的情绪态度,培养其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教师在幼儿园情绪管理工作中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对于幼儿的情绪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
3. 幼儿园教师自我情绪调节的重要性3.1 对幼儿情绪的影响幼儿园教师的情绪会直接感染到幼儿,特别是在他们还没有形成自我控制能力的阶段,他们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教师的情绪调节能力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
3.2 对工作效率的影响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3.3 对职业发展的意义教师的情绪管理能力也影响着其职业形象和发展。
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成长。
4. 幼儿园教师自我情绪调节策略的探究4.1 情绪宣泄与调整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教师可以通过情绪宣泄的方式释放内心的情绪,同时通过调整心态和情绪,积极面对挑战。
4.2 情绪识别与情绪引导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我情绪识别能力,及时发现自己的负面情绪,并通过引导和调节,使情绪得到平衡和释放。
4.3 寻求支持和交流寻求同事和家人的支持和倾诉,通过交流和沟通消化情绪,获得更多的安慰和建议,从而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4.4 自我调节与成长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和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策略,不断成长和提升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教师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对于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和管理幼儿的情绪,同时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职业素养。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幼儿教师是一份需要极高情绪劳动的职业,因为教师需要不断地与孩子们交流互动,引导他们学习与成长,而孩子们的情绪波动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幼儿教师的情绪状态。
因此,探讨幼儿教师情绪劳动以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情绪劳动的定义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是指在工作过程中,为了实现职业目的,在对他人的情绪状态作用中,需要使用个人情感,并管理和控制这些情感的过程(Hochschild, 1979) 。
简单来说,情绪劳动是指职业人员为了顺应职业要求,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情感状态,以达到要求的情感表现。
二、与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有关的因素1、孩子的情绪波动孩子们的情绪波动很快,他们时而开心快乐、时而焦虑不安,这种情绪状态会对幼儿教师的情绪状态产生直接的影响。
幼儿教师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需要对孩子的情绪变化保持高度的关注,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调节孩子的情绪状态,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这种情绪调节需要幼儿教师耗费大量身心力气。
2、繁琐的教学任务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地设计教学内容,创造好的教育氛围,确保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这些教学任务繁琐而复杂,需要幼儿教师不断思考和调整教学策略,从而保证课程的质量,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与家长的沟通幼儿教师还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传递学生的学习情况或是与家长讨论家庭教育问题等,这需要幼儿教师调整自己的情感状态,以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如果幼儿教师无法掌控自己的情感状态,容易导致教师与家长之间出现沟通障碍,进而影响孩子的成长。
三、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1、性别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体验到情绪劳动,因此,女性幼儿教师会比男性更容易感受到情绪劳动,并产生相应的身心健康问题。
2、个人特质一些个人特质会影响情绪劳动,例如自尊心、情绪稳定性、情感情绪表达能力。
个人特质对情绪劳动的影响并不确定,需要视情况而定做出相应分析。
幼儿园老师的情感与情绪管理
幼儿园老师的情感与情绪管理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中的重要角色,他们不仅仅是孩子们的启蒙导师,更是他们情感与情绪管理的引导者。
在幼儿园工作中,教师需要处理各种琐碎任务、应对学生的情绪波动,因此情感与情绪管理对教师的工作效果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老师的情感与情绪管理,以及相关的应对策略。
一、理解情感与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经常面对孩子们的种种情绪。
他们可能会因为分离焦虑、学习挫折或者人际关系问题而表现出愤怒、沮丧、焦虑等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具备情感智慧和情绪管理能力,以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和良好的心理健康。
二、培养积极的情感与情绪管理能力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情感与情绪管理能力,以下是几种可行的培养方法:1. 自我认知与情绪辨识:教师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并能准确辨识并处理个人内心的情绪波动。
例如,当教师发现自己感到愤怒或不耐烦时,可以通过深呼吸和自我调节来缓解负面情绪。
2. 情绪表达与沟通:教师应积极开展情绪表达和沟通,可以与同事交流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感受,以获得理解和支持。
此外,教师还应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树立积极的情绪氛围: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积极的情绪氛围来引导幼儿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制定愉快而富有成就感的任务,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绪反馈。
4. 视角转换与解决问题能力:教师需要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能够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提供积极的解决方案。
这有助于调整教师自身的情感状态,并引导幼儿积极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三、应对情感困扰的策略在幼儿园工作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情感困扰,如孩子的行为问题、家庭环境的影响等。
以下是几种应对策略:1. 寻求支持与解决问题:面对困扰,教师可以寻求同事、专业人员或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共同探讨问题,分析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法,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情感困扰。
2. 培养个人爱好与调节心情:教师可以培养一些个人爱好,如阅读、运动、音乐等,以缓解工作压力和情感困扰。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压力与情绪管理策略
1. 引言幼儿园教师这个职业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他们需要面对各种工作压力并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情绪管理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压力和情绪管理策略。
2. 工作压力的来源幼儿园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诸多方面。
教师需要应对学生的各种行为和情绪问题,这对于没有相关经验的教师来说是一大挑战。
教师还需要与家长和学校管理层进行有效沟通,这也会增加他们的压力。
另外,教师的工作时间长、工作内容繁重,也是导致压力的重要来源。
3. 压力管理策略针对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压力,他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管理策略来应对。
教师可以通过与同事进行交流和共享经验来减轻压力,共同面对困难。
建立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工作之余适当放松身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寻求专业辅导和心理沟通也是一种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
4.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幼儿园教师的情绪管理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因此良好的情绪管理对于教学质量和幼儿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5. 情绪管理策略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情绪管理策略来保持良好的心态。
学会倾听和理解学生的情绪,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情感连接。
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需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耐心和乐观的态度。
另外,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和支持也是情绪管理的重要途径。
6. 总结和回顾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中,工作压力和情绪管理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压力管理策略和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教师可以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支持。
学校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关心和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
7. 我的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切体会到工作压力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我会通过与同事交流和寻求心理辅导来应对工作压力,同时我也注重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以此为孩子们树立良好榜样。
通过对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工作压力和情绪管理对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幼儿教师情绪劳动主要指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所经历的情绪体验和情感表达。
由于幼儿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他们往往面对着大量的责任和压力,可能会导致情绪的消耗和疲劳,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工作表现和幼儿的教育效果。
本文将对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首先,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工作要求:幼儿教师的工作要求较高,需要保持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与幼儿保持良好的互动,保持专注和耐心。
同时,他们还需要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如完成工作任务、处理家长的要求和期望等。
这些工作要求可能会导致幼儿教师情绪的消耗和劳累。
2.工作环境: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包括教学环境、人际关系和组织氛围等。
教学环境可能存在各种干扰和噪音,人际关系可能存在冲突和矛盾,组织氛围可能存在压力和竞争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幼儿教师的情绪体验,增加情绪劳动的压力。
3.个体特征:个体的自身特征也会对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产生影响。
例如,性别、年龄、工作经验、教育背景等因素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情感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
其次,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对他们的工作表现和幼儿的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1.工作表现: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会影响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和行为。
情绪疲劳可能会导致教师的情感流失和疲惫感,影响到他们的教学效果和工作积极性。
相反,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情感表达会促进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2.幼儿教育效果: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还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教育效果。
情绪积极的教师能够给予幼儿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相反,情绪消极的教师可能会给幼儿带来负面的情绪冲击,抑制幼儿的情感和学习表现。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情绪劳动是一个与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重要议题。
通过对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和探索,可以深入了解其影响机制和教育效果,为提高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工作表现提供指导和支持,进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幼儿教师是一群默默奉献在幼儿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们肩负着培养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等任务。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影响着教师自身的工作状态和幸福感,也对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和成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一、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内涵及特征情绪劳动是指人们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调整、控制和表达情感的行为。
在工作中,幼儿教师需要经常应对各种各样的情绪要求,例如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满足感,面对儿童的挑战和冲突等。
而这些情绪的调控常常需要付出努力和成本。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度情感劳作强度。
幼儿教师需要维持愉悦和积极的情绪状态,与孩子们建立亲密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促进发展。
2. 情感规则的遵循。
幼儿教师要按照学校和社会对于情绪表达的要求,控制自己的情绪,传递积极的情感。
3. 情绪的不一致性。
幼儿教师必须在自己情绪体验和表达的一致性上进行策略性的调整,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二、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1. 个体因素个体因素是指个人特征对情绪劳动的影响。
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经验等个体特征都会对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年轻的教师可能更容易受到工作压力的影响,而经验丰富的教师则可能更懂得如何处理情绪。
2. 工作环境因素工作环境因素是指工作条件对情绪劳动的影响。
教师所在的学校文化、教师间的关系、工作压力等因素都会对教师的情绪产生影响。
一个支持性、和谐的工作环境能够缓解教师的情绪劳动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
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是指社会对于教师情绪劳动的期望和评价对教师的影响。
社会对于幼儿教师的工作认可程度和薪资待遇等都会影响教师的情绪劳动。
例如,一个社会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的地区,教师可能面临着更大的情绪劳动压力。
三、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及对策1. 影响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对教师自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作满意度、幸福感和健康状况等方面。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管理策略研究
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管理策略研究作者:谢小娟来源:《新课程·上旬》2017年第10期摘要:在逐渐富有个性化和差异性的教学服务体系中,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
从个人与组织两个层面针对幼儿教师情绪劳动提出建议性管理策略,力图为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促进幼儿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管理;策略幼儿教师作为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其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师幼关系、师幼互动的质量,甚至是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教师面对高负荷的工作,其情绪情感表达背后的情绪劳动却往往得不到关注。
我们总是在关心幼儿教师做得对不对,并且往往集中于对教师负向情绪爆发的批评,以及对于教师应该展现何种情绪给孩子以积极的影响,对于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管理策略的研究却鲜有关注。
一、个人层面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它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的基本方向。
幼儿教师针对情绪劳动个人层面上的管理是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管理策略的基础与根源。
1.合理定位职业期望幼儿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肩负着培育幼儿的重要使命。
但幼儿教师又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也只是普通的血肉之躯,也有着正常的个人好恶、个人情绪。
因此,幼儿教师要注意通过广泛且有深度的学习来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兴趣,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大胆破除传统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角色期待,对自身职业再认识,自我合理定位自己的职业与专业。
当然,幼儿教师应以尊重与热爱儿童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公正、平等地对待一切幼儿以及他们的一切行为,包括缺点和过失。
这不仅是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上的要求,更是对幼儿教师道德修养上的要求。
只有这样,幼儿教师在扮演职业角色过程中才可能做到“心随所欲不逾矩”,才有可能避免情绪劳动造成的资源内耗,从而保持教育者应有的公正、热情、乐观等良好的情绪品质。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与情绪管理关系之研究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与情绪管理关系之研究一、内容概述本文以“幼儿教师工作压力与情绪管理关系之研究”深入探讨了幼儿教师在工作环境中面临的压力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情绪管理。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工作逐渐受到社会关注,而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核心力量,其工作压力和情绪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文章首先分析了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指出他们面临着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待遇不公等问题。
在这些压力中,既有来自社会和教育体制的压力,也有源于幼儿园内部的管理和教学压力。
文章还探讨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包括心理枯竭、焦虑、抑郁等亚健康症状,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情绪管理的概念,并强调了其在幼儿教师工作中的重要性。
情绪管理是指通过识别、接纳、调整和表达情绪等方式,实现情绪稳定和心理调适的过程。
幼儿教师应掌握基本的情绪调节技巧,如积极思考、合理宣泄、寻求支持等,以提高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在具体实践中,文章建议幼儿教师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专业帮助、调整工作方式等方法来减轻工作压力。
文章还强调了一旦发现情绪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以避免事态恶化。
本文全面分析了幼儿教师工作压力与情绪管理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方法,旨在为幼儿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帮助他们在紧张的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幼儿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关键因素,不仅需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还需要处理诸多琐碎事务,这些因素使得幼儿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关于幼儿教师工作压力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幼儿教师工作压力与情绪管理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缓解幼儿教师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提供有益建议。
本研究背景为幼儿教育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的大环境,幼儿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与情绪劳动策略的关系探讨
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与情绪劳动策略的关系探讨在幼儿园工作的教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拥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还需要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因为幼儿的世界尚未完全建立,他们对外界的理解有待发展,对于其周围的环境和人物的认知能力还不成熟,所以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和情绪劳动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既包括自我认同,也包括外界对其职业地位的认知。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教育背景、教学经验、工作条件、社会地位和收入待遇等因素都可以对教师的职业认同产生影响。
而职业认同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成长发展乃至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既是个体自身的心理过程,更是多重因素交织之下的结果。
首先,幼儿园教师本身需要乐于教育,能够忍受工作的压力,热情投入工作。
其次,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需要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尊重,并且需要经常更新,跟随教育行业的发展。
最后就是,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职业认同不仅包括对待幼儿的态度,还需要真正地尊重幼儿园的缔造者、家长、本地文化和国家政策的意愿。
二、情绪劳动策略对于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情绪劳动策略是幼儿园教师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在幼儿园工作中,教师需要经常与幼儿进行情感互动,并且时刻保持微笑面容,表现出充足的耐心和好心态。
而有时教师的工作压力和个人情感问题等内在因素会产生情绪波动,如果不设法化解,这些负面情绪会对教师的职业认同和工作质量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情绪劳动策略是心理学中关注如何自我调节情绪的学科,它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来改变或掩饰自己的情感,将个体内在的负面情绪调节为能够接受的情感状态。
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卫生、社会交往和职业管理等多方面。
而在现代教育中,幼儿园教师也需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自我调节并掌握情绪劳动策略。
目前较为常用的情绪劳动策略有以下:1、情感支撑策略:通过自言自语、自我暗示和自我安慰等方式来增强自信心和安全感。
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与情绪劳动策略的关系探讨分析
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与情绪劳动策略的关系探讨幼儿园教师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职业,他们负责管理和教育 3-6 岁的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和情绪劳动策略对于工作表现和员工满意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职业认同和情绪劳动策略之间的关系,并提供幼儿园教师如何在良好的职业认同和有效的情绪劳动策略的支持下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的建议。
一、职业认同职业认同是指幼儿园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身份和职业角色的理解。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通常包括对职业责任和权利、行为规范和职业期望的清晰认识。
强的职业认同意味着教师们将工作视为自己的一部分,对工作感到自豪和满足,也有愿意为了工作而付出的动力。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对他们的工作表现和员工满意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个清晰的职业认同有助于教师们重视质量和规范,提高职业动机和责任心。
高水平的职业认同可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表现,有利于他们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机会,间接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幼稚园的业绩。
二、情绪劳动策略情绪劳动策略是指个人如何感知、管理和表达他们的情绪,以满足特定的职业和工作要求,从而获得所需结果和效果。
幼儿园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需要管理和表达情感,以建立良好的教育关系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情绪劳动策略对于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至关重要。
许多幼儿园教师经常在安抚受伤感到不安的儿童,哄孩子睡觉、安抚不安心的孩子等。
这需要教师们对自己的情绪管理和表达能力。
许多研究表明教育工作者在不同情景下都会产生心理压力,因此,应该加强培训和支持措施,以加强幼儿园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和有效地应对工作压力。
三、职业认同和情绪劳动策略的关系职业认同和情绪劳动策略彼此互相作用,并共同影响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职业认同和情绪劳动策略之间存在以下互动关系:1. 职业认同可以促进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即树立职业观念的教师更容易处理工作中的情绪困扰。
2. 情绪劳动策略可以改善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即有效而可接受的情绪表达将增强幼儿园教师对教育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心。
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与情绪劳动策略的关系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与情绪劳动策略的关系研究》摘要:建议培养幼儿园教师对幼教工作的积极情感,减少教师对表层加工策略的使用;强化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知和职业需要,促进教师对深层加工策略的使用;从整体上提升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水平,促进教师对自然调节策略的使用,〔3〕本研究探讨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与情绪劳动策略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增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优化情绪劳动策略,如表3所示,以性别、婚姻状态、学历、园所性质、年龄、教龄、工资水平为自变量,职业认同为因变量进行差异检验发现,在婚姻状态上,已婚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意志得分显著高于未婚幼儿园教师【摘要】对浙江省9个市区的247名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和情绪劳动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的使用在园所性质和教龄上存在显著差异,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在婚姻状态、学历、园所性质、年龄、教龄、工资水平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建议培养幼儿园教师对幼教工作的积极情感,减少教师对表层加工策略的使用;强化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知和职业需要,促进教师对深层加工策略的使用;从整体上提升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水平,促进教师对自然调节策略的使用。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情绪劳动策略;关系【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9)7/8-0047-05教育兼具理性与感性,幼儿园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从事的是一项高情绪劳动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情感。
如果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过多负面情绪累积,这不仅会影响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状态,也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李明军指出,正向情绪表达受职业认同的影响,个体对职业、自身角色的认知,将直接影响其情绪劳动策略的选择。
〔1〕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是幼儿园教师对其角色的认同程度,表现为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接纳程度。
〔2〕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度较高,有助于缓解职业生涯中的消极情绪,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师大五人格与情绪劳动策略的关系研究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332名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情况和人格特质进行了调查,以探究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大五人格各因子对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年龄、学历和出生地对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有影响;大五人格的五个因子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感与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显著相关,是情绪劳动策略的有效预测变量。
关键字:幼儿教师大五人格情绪劳动策略
1、引言
情绪劳动是区别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第三种劳动,它是指个体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以表现出组织所要求的面部和肢体表情的过程(Hochschild,1983)。
情绪劳动策略是指个体在情绪劳动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与管理所使用的策略和方法,他包括表层行为策略(个体只在外部表情上伪装出组织所要求的情绪,但内心体验与外部表情不一致)、深层行为策略(个体通过对自己的内心体验进行调节,从内而外地表现出组织所要求的情绪)和自然行为策略(个体的情绪体验与组织所要求的情绪相一致,个体自然地表现很出内心的情绪体验)(Diefendorff,2005)。
大量研究表明,具有深层行为策略和自然行为策略的个体具有更好的工作表现和心理健康水平。
关于情绪劳动策略的前置变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表明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对表层行为策略起到显著负向影响,对深层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Johnson,2007;杨林锋,2010);组织支持对员工的表层表现和深层表现有显著影响(柏乔阳,2006);情绪智力与员工的深层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汤赵颖等,2009);正负性情绪会影响到员工情绪劳动策略的采用(柏乔阳,2006);角色失调对员工的表层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Ashforth,1993)。
针对特定群体的情绪劳动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员工、医院医生和护士及中小学教师群体,对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研究目前很少。
本研究对大样本的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进行了调查,并定量分析了其与人格的关系,以补充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的研究课题,并为幼儿园招募幼儿教师提供理论参考。
2、方法
2.1测量工具
(1)情绪劳动量表。
本研究采用Diefendor等(2005)编制,台湾学者邬佩君修订的《情绪劳动量表》,包括表层行为,深层行为和自然行为三个维度,共14个项目,采用五点计分。
该量表的信度是0.87,本次研究的信度是0.866。
(2)大五人格量表。
198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Costa和McCrae编制,由中科院的心理学家张建新教授修订。
量表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感五个因子。
该量表的效度信度是8.78,本研究的信度是8.45。
2.2被试
本研究以幼儿教师为被试。
选取了来自陕西西安三所幼儿园,广西柳州两所幼儿园,广西桂林三所幼儿园,广西南宁两所幼儿园,广西北海两所幼儿园和广西梧州一所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共计390名。
发放问卷390份,回收375份,其中有效问卷332份。
已婚142人,未婚190人;农村61人,乡镇102人,城市169人;大学40人,高中97人,大专85人,中专66人,初中44人。
2.3统计方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
3、结果
3.1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检验表明,结婚与否对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没有显著影响;年龄与幼儿教师的深层行为策略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34。
以学历和出生地为自变量,分别以表层行为、深层行为和自然行为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学历对深层行为的主效应显著(F=2.51*),事后检验表明大学学历的幼儿教师的深层行为显著高于初中和中专的;出生地对表层行为的主效应显著(F=5.38***),事后检验表明出生于城市的幼儿教师在表层行为上要显著高于出生于农村的幼幼儿教师,且学历与出生地的交互作用显著(F=2.37*);在自然行为维度上,学历的主效应显著(F=2.51*),事后检验表明,大学生的幼儿教师的自然行为显著高于初中、中专、高中和大专,学历与出身地的交互作用显著(F=2.10*)。
3.2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与大五人格各因子的相关研究
表1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与大五人格各因子的相关
由上表1可以看出,大五人格与情绪劳动策略之间相关密切。
表层行为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开放性呈显著负相关;深层行为与外向性和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自然行为与宜人性和责任感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
3.3大五人格对情绪劳动策略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采用层次回归分析的方法,使用逐步回归的方式,探究大五人格各因素对情绪劳动策略的预测作用。
即在控制了对大五人格和情绪劳动策略可能有影响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探究大五人格对情绪劳动策略的预测能力。
该层次回归分析的第一层变量是学历和出生地,第二层变量为人格变量。
分析结果见表2。
表2大五人格和情绪劳动策略的层次回归分析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在表层行为维度,出生地对表层行为有负向,引入了人格变量之后出生地、外向性和责任感都对表层行为有负向影响。
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大五人格所解释的变异量为12%。
在自然行为维度,学历的影响显著,引入人格变量之后,学历和宜人性对自然行为有正向影响,神经质对自然行为有负向影响。
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大五人格能解释的变异量也是12%。
对于深层行为维度,学历对其有正向影响,但引入人格变量之后,并不能解释更多的变异量。
4、讨论
4.1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在人口统计学上的特点
人口统计学指标是探讨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影响因素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发现年龄与幼儿教师的深层行为策略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34。
这可能是因为年龄较大的幼儿教师比年龄较小的幼儿教师对情绪调节和管理更有经验。
学历对深层行为的主效应显著(F=2.51*),大学学历的幼儿教师的深层行为和自然行为显著高于初中和中专的,这可能是因为具有较高学历的幼儿教师比学历较低的幼儿教师,较多的受文化知识的熏陶,对工作和对待幼儿园学生的态度比较端正,所以能较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
出生地对表层行为的主效应显著(F=5.38***),出生于城市的幼儿教师在表层行为上要显著高于出生于农村的幼幼儿教师,这可能是由于环境的原因,导致在农村长大的幼儿教师比在城市长大的幼儿教师更加纯朴,不善于掩饰自己的情绪。
4.2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与人格特点的关系
回归分析表明,外向性和责任感都对表层行为有负向影响,宜人性对自然行为有正向影响,神经质对自然行为有负向影响。
控制了人口变量之后,大五人格对表层行为的解释量为12%,对自然行为的解释量也有12%。
相关分析也得到
了类似的结果。
外向性和责任感对表层行为有负向影响,可能是因为外向性人格的性格特点是追求自由,不受约束,所以具有该人格特质的幼儿教师不倾向于伪装出组织所要求的情绪。
宜人性对自然行为有正向影响,可能是由于具有宜人性人格特质的幼儿教师更加体贴,善良,有同理心,从而能自然地产生对幼儿园学生的喜爱和疼惜。
神经质对自然行为有负向影响,可能是因为具有神经质人格特质的幼儿教师敏感多疑,经常感到焦虑和抑郁,从而很难打开心扉真诚地面对工作和幼儿园学生,很难有自然行为策略。
4.3对幼儿园招募幼儿教师的一些思考
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和人格维度上都有差异,所以幼儿园招募幼儿教师应注意一下几点。
在人口学资料上,学历较高,年龄较大,出身在农村的应聘者可能比学历较低,年龄较小,出生在城市的应聘者在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
就人格特点而言,具有宜人性、外向性和责任感人格特质的应聘者可能更加适合幼儿教师的工作。
建议幼儿园招聘幼儿教师时,可以考虑对应聘者进行人格测试。
5、结语
(1)学历、年龄和出生地等人口变量对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有影响。
(2)大五人格的五个因子,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感对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显著相关,是情绪劳动策略的有效预测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