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系统工程和体系的发展
1、系统科学概述
一、系统科学的沿革 (一)系统科学思想的萌芽 1、中国古代朴素系统思想 2、西方古代朴素系统思想 (二)系统科学思想的融合和发展 (三)现代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指挥与控制概论》
系统科学基本理论介绍
第一节 系统科学概述
《指挥与控制概论》 第一节 系统系统科学思想的萌芽 1、中国古代朴素系统思想 2、西方古代朴素系统思想 (二)系统科学思想的融合和发展 (三)现代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指挥与控制概论》 第一节 系统科学概述
外金刚堤
内金刚堤
飞沙堰分洪排洪 工程:分隔两江 、澎缺泄洪,自 动决堤等,排除 水患。
石 沙
窝堆
宝瓶口束水引水工程: 窝堆回旋排石沙, 瓶口束水分水, 扇状梯田灌溉体系
《指挥与控制概论》 第一节 系统科学概述
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造的都江堰,把分水、溢洪排 沙、引水三大主体工程与120个附属渠堰工程,构成一个 协调运转的工程系统,创造了这项人类水利史上的奇迹, 也是我国古代朴素系统思想运用的一个典型例子。
论” (2)雷内·托姆 的“突变理论” (3)哈肯的“协同学理论” (4)乌约莫夫 “参量型系统理论”
运立,特而限定严学构远无本奇定研形经性。由系,作成织序用起征在制律方的离条点性究济的大统由用有结状不格序态类 来 的 实 。 研 面 存 平 件 理 等 了 活 突 量 , 于 与 一 构 态能 地 向 、他在运协比 的 一 际 究 论 在 衡 是 论 数 自 动 然 子 在 子 协 定 , 。确 从 有 结认 对 同用同 一 切 应 的 证 , 态 保 和 学 然 的 变 系 一 系 合 功 达定 物 序 构为 热 学拓构 般 规 用 基 了 并 的 持 结 工 界 非 化 统 定 统 , 能 到一 理 发 和贝 力 研扑方 系 律 时 础 耗 阐 系 系 构 具 各 连 现 组 条 间 便 的 新般 学 展 社塔 学 究学法 统 , 受 上 散 明 统 统 稳 , 种 续 象 成 件 相 会 自 的系 和 的 会朗 第 的、建 论 因 到 , 结 了 从 的 的 下 互 形 组 有统 数 基菲 二 是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9~2010(简本)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9~2010(简本)2010年04月03日一、引言钱学森提出的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在中国航天系统工程的实践中提炼成航天系统工程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期系统工程学会提出把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运用到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将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社会系统。
对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近两年来国内外科学前沿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回顾和总结,科学评价近年来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的理论新进展、新成果、新视点,系统工程学科的新方法、新技术等,体现学科发展研究的前沿性,对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本节根据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动态、趋势,以及国际比较、战略需求、国内学科建设,展望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景,提出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体现学科发展研究的前瞻性。
二、近年来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状况钱学森认为:系统科学的建立是一次科学革命,它的重要性不亚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系统科学主要是宏观层次研究上的科学革命”,在这个层次上出现了生命或生物,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复杂巨系统的研究以及国外的复杂性研究都是着眼于这个层次上的” 。
三十多年来,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在中国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了自身学科体系与特色,建立了相应的学术机构和学科建制。
近几年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学科的研究主要从系统工程的工程技术、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技术科学)、系统的基础理论三个层次上展开。
系统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不同,它是把这些科学领域研究的问题联系起来作为系统进行综合性整体研究。
系统科学具有交叉性、综合性、整体性和横断性,正是这些特点使系统科学处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性、整体化方向上。
系统科学主要研究系统的一般属性和运动规律,研究系统演化、转化、协同与控制的一般规律以及系统间复杂关系的形成法则、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有序和无序状态的形成规律等。
系统工程考点
1.课程简介:《管理系统工程》是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的一类新型科学群。
它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以及运筹学、系统工程、管理技术等。
该课程有三个特点:(1)研究对象广泛;(2)是一门跨学科的应用学科;(3)在处理复杂的大系统时,常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
2.教学目的:该课程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思想指导下,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管理系统工程基本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对管理系统工程的性质、任务、作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系统管理的思想,能够运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运用所学知识、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整体观念出发探求管理活动的最优计划、最优组织、最优方案和最优控制,使管理系统发挥出整体优化功能,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章系统科学的形成及体系结构第一节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系统科学( System Science )作为一门科学有它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而且由于系统科学是一门横断科学,它既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也与社会科学的很多学科有紧密联系,因此系统科学发展的历史与整个人类发展历史是紧密相连。
从总体上看来,系统科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系统思想产生和形成; 定量的系统科学方法的建立;综合的系统科学体系构建三个阶段。
一、系统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系统思想产生和形成) (一)客观世界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过程的大系统 从结构上看----多层次 从内容上看-----多因素 从时间上看-----多过程 特点:相对独立,互相关联。
(二)大规模改造世界的斗争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考虑和处理问题 1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思想及应用(1)阴阳八卦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天地万物产生的本原两仪:阴:消极、退守、柔弱、地、秋、月、夜、女、黑、冷、降阳:积极、进取、刚强、天、春、日、昼、男、白、 热、.....四象:春夏秋冬、东西南北、阴阳刚柔、金木水火..八卦:乾、坤、震、巽(xun)、坎、离、艮(gen)、兑天、地、雷、风、 水、 火、山、 泽实质:a 强调观物取象,不是孤立地看待各种现象; 系统工程b.强调万物交感;C.将阴阳作为事物变化根据的基本范畴,是对自然界变化中不同系统力量或功能的概括。
系统科学的体系与系统工程
,a click t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2
系统科学的体 系
03
系统工程
04
系统科学与工 程的关系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系统科学的体系
系统科学的定义与分类
系统科学:研究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定义: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 分类:系统科学可以分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 应用:系统科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程、经济、社会等
系统设计: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设计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满足系统的功能 和性能要求
系统实现: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实现 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以满足系统的功能 和性能要求
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测试,以验证系 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系统维护:对系统进行维护,以保持系 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
系统工程的应用实例
集成化:多学科、 多领域的交叉融 合,使系统工程 更加集成化
绿色化:环保、 节能、可持续发 展理念的融入, 使系统工程更加 绿色化
网络化:互联网、 物联网等技术的 发展,使系统工 程更加网络化
04 系统科学与工程的关系
系统科学与工程的联系
系统科学是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 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的应用实践 系统科学与工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系统科学与工程在解决复杂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技术创新:系统科学与工程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 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人才培养:系统科学与工程在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方 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系统科学
1.系统科学的发展历程三大发现是其基础。
定量化的发展:微分方程、统计力学;混沌、分形、元胞自动机、网络计算机的出现系统思维的影响:整体论与还原论跨学科研究工程与管理需求的促进:系统工程、运筹学系统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浪潮系统科学的形成和发展(20世纪40年代-60年代)自组织理论的建立(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复杂系统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现在)系统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老三论) 一般系统论控制论(cybernetics)信息学自组织理论的建立(新三论) 1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耗散:自组织的外部与内部条件协同:机制与内在动力超循环:进化的形式。
突变论:分形与混沌3 超循环理论4 突变论5 一般自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五、复杂系统科学的兴起1 非线性科学自组织:系统在远离平衡态也可以稳定混沌:确定性系统有其内在的随机性突现:随机性系统有其内在的确定性2 复杂性研究3 系统科学在管理科学的进展混沌;进化;遗传算法;元胞自动机。
4 复杂系统科学研究的流派5 管理中的复杂科学突现与层次、信息与控制、进化与自组织、综合与分析、功能与黑箱、模型与隐喻6 系统科学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微分方程和形式逻辑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综合集成整体优化计算智能:神经网络、模糊非线性科学数理逻辑计算机模拟:人工生命、竞合、大群模拟工具3.系统科学方法论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相结合确定性描述与非确定性描述相结合整体描述与部分描述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2 系统方法论的特点整体性综合型定量化信息化以人为主的人—机方式整体性该方法论要求人们始终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一整体的性质与规律只存在于既定环境下各组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之中。
而各组成部分孤立的特征的总和并不能反映整体的特征。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是相对于部分而存在的。
一个整体相对于另一个更大的整体,则是部分,若干相互关联的部分就构成了整体。
系统科学发展及其前景
的 自相似 结 构 、 数 维数 等 特 性 的 研 究 , 分 将 会 创 造 一 系 列 的 新 方 法 , 生 一 系 列 新 的 产
科 学 思 想 。 些 研 究 还 会 帮 助 人 们 解开 复 这 杂性 之谜 , 人们 研 究 宇 宙 的起 源 、 体 的 对 天 生 人 果。 各 个 领 域 。 义 的 系 统 性 理 论 已 包 括 控 制 演 化 、 命 的 进 化 、 类 的 出 现 等 重 大 课 广 中国 古 代 的 都 江 堰 是 运 用 系 统 工 程 的 论 、 统 论 、 息 论 、 散 结 构 论 、 同学 、 题 , 有 实 际 意 义 。 系 信 耗 协 都 同时 , 非 平 衡 自组 织 对
年 代 , 国 贝 尔 电话 公 司 在 发 展 通 信 技 术 挥 系 统 和 后 勤 保 障 系 统 等 。8环 境 生 态 系 识 论 和 方 法 论 问 题 , 将 启 迪 一 代 人 的 思 美 () 必 时 , 用 了 系统 工 程 的 方法 。 国研 制 原子 统 : 究 环 境 系 统 和 生 态 系 统 的 规 划 、 使 美 研 建 考 。 以 非 平 衡 自组 织 理 论 为 前 提 , 当前 对 弹的 曼 哈 顿 工程 , 系 统 工程 的 成 功 实 践 。 设 、 理 等 。9人 才开 发 系统 : 究 人 才 需 是 治 () 研 美 国 国 防 部 设 立 的 系统 分 析 部 , 军 事 决 求预 测 、 才 结 构 分 布 、 育规 划 、 力 投 混 沌 问 题 的 研 究 , 会 造 成 对 牛 顿 力 学 的 在 人 教 智 将 策方 面 运 用 了 系统 方 法 。 资等 。1 ) (0运输 系统 : 究铁 路 、 研 公路 、 航运 、 “ 三 次 突 破 ” 预 示 着 一 场 科 学 技 术 大 革 第 ,
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作者: 于景元[1,2,3,4,5]
作者机构: [1]中国系统工程学会;[2]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3]中国软科学研究会;
[4]国家软科学研究指导委员会;[5]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专家委员会
出版物刊名: 科学决策
页码: 1-18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2期
主题词: 系统工程 系统科学 应用 第二次全体会议 融合发展 系统思维 系统方法 中央领导
摘要:今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讲话中指出:“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善于运用系统科学、系统思维、系统方法研究解决问题……”。
可见中央领导在治国理念中非常重视系统科学、系统思维、系统方法。
为了便于大家全面、深入了解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的系统脉络和发展历程,本刊特别邀请系统科学家于景元先生撰写《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发展与应用》文章,以期能引起社会各界的进一步思考。
系统科学——精选推荐
系统科学系统科学即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
系统科学按其发展和现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系统科学一般是指贝塔朗菲左其著作《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中所提出的将"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系统技术、系统哲学三个方面归纳而成的学科体系。
广义的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运筹学、模糊数学、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论、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知识工程学、传播学等一大批学科在内,是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大门综合性科学。
近年兴起的相似论、现代概率论、超熵论、奇异吸引学及混沌理论、紊乱学、模糊逻辑学等,也将进入广义系统科学并成为其重要内容。
系统科学将众多独立形成、自成理论的新兴学科综合统一起来,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它已为内外许多学者所关注和研究。
20世纪60年代,美国将《系统工程》杂志改为《系统科学》。
中国在技术领域的杂志则有《系统科学与教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等。
许多学者提出了关于系统科学结构的许多见解。
其中一种见解种认为,系统科学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系统概念、一般系统论、系统理论分析论、系统方法论和系统方法的应用。
另一种见解认为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类型、一般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这一科学体系包括系统学、系统方法学和系统工程学三部分。
关于系统科学的内容和结构最详尽的框架,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来的。
他认为系统科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处于同等地位。
他把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这是直接改造自然界的工程技术层次;第二层有运筹学、系统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是系统工程的直接理论,属技术科学层次;第三层次是系统学,它是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最高一层将是系统观,这是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的观点,是系统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和中介。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
复杂系统与系统工程
复杂系统的挑战
随着系统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系统工程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如系统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
复杂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通过复杂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深入了解系统内部结构和动态行为, 提高系统设计和运营的效率和稳定性。
跨学科合作与集成
在复杂系统中,需要跨学科合作和集成,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结合起来,共同解决复杂系统的设计和运营问题。
系统科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系统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耗散结构理 论等。
详细描述
系统科学的发展始于一般系统论的兴起,随后控制论、信息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等相继出现,推动了系统科学的发 展。这些理论在各自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复杂系统的分析和优化提供了有力工具。
案例二:城市交通规划的系统工程
总结词
综合性强、涉及面广、长期规划
详细描述
城市交通规划需要考虑道路网络、公共交通、 停车设施等多个方面,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 优化。同时,城市交通规划还需要考虑城市 发展、人口增长、经济状况等因素,制定长 期规划,不断完善和调整。
案例三:企业生产管理的系统工程
总结词
效率优先、流程优化、持续改进
05
系统工程的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与系统工程
人工智能在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优化系统工程中的决策和规划过程,提高系 统性能和效率。
自动化和智能化系统设计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系统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设计效率和准 确性。
人机协作与集成
在系统工程中,实现人机协作和集成,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和人类的优势,共同完成复杂系 统的设计和运营。
系统科学各研究领域现状及最新发展
系统科学各研究领域现状及最新发展Science_北京不惧过往,不畏将来!8⼩时前体系⼯程钱学森先⽣致⼒于系统学的建⽴,他认为系统学的重要性不亚于量⼦⼒学和相对论。
因此众多有影响⼒的科学家都热衷于研究系统学。
回顾刚刚过去的20世纪,这是科学取得重⼤突破的⼀个世纪。
从⼤尺度来分析,在科学认识中最基本的⼀个问题就是当今社会赖以⽣存的宇宙的开源问题。
在过去的100年,⼈们对宇宙有了深刻的认识。
2013年,科学家把宇宙起源的时间精度精确到了⼩数点后⼏亿年,宇宙起源于138.2亿年前的⼀次⼤爆炸。
霍⾦认为最初的宇宙像花⽣⽶,后来他写了⼀本书,名字叫《果壳中的宇宙》,来讲述宇宙演化历史。
在宇宙⼤爆炸理论以后,2014年,我们⼜发现了证明宇宙暴涨理论的实验依据。
在宇宙⼤爆炸以后,在10-35秒之前,有⼀个暴涨过程,这个暴涨过程形成了宇宙⼤尺度的结构性质。
但在⼤爆炸的10-43秒之前,科学界不知道到底发⽣了什么事。
因为那个时候,理论知识储备不⾜,就像在⿊洞问题的认知上⼀样,任何的科学认识都难以完全解释。
实际上科学界对宇宙演化已经有了⾮常深刻的认识,在这⼀领域内,引⼒波这两年的进展是⾮常重要的,这个理论最早在1959年提出,但⼀直没有找到实验证据,直到2016年在实验上获得了确凿的实验证据,最终在2017年获得诺贝尔奖。
I think the next century will be the century of complexity.Stephen HawkingJanuary 23, 2000译:我认为,下个世纪将是复杂性的世纪。
史蒂芬·霍⾦系统学的建⽴,实际上是⼀次科学⾰命,它的重要性绝不亚于相对论或者量⼦⼒学。
钱学森1986.01.07图1 宇宙⼤爆炸和引⼒波的发现在⼩尺度层⾯分析,过去的100年,科学界在物质结构这⼀层⾯的认识和研究也有了很⼤的突破。
⽬前科学界除了暗物质未知外,宇宙中所有物质均是由这12种基本粒⼦构成的,包括6种轻⼦和6种夸克。
系统工程发展前景
系统工程发展前景系统工程发展前景1 系统工程综述1.1 系统工程起源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在建造美国全国电话网络中首先提出。
系统工程的雏形形成于40年代,在50年代到60年代。
系统工程迎来了其发展的高-潮。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则为系统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运算工具和信息处理手段,成为实施系统工程的重要物质基础。
系统工程可以说是工程活动的总结,是为构建系统的所有工程活动的支持。
系统工程标准源自于系统工程实践,是系统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
1.2 系统工程定义化工系统工程或称过程系统工程,是在系统工程、化学工程、信息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数学等学科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的技术,把极其复杂的研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系统工程则是组织管理这种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2 系统工程发展I及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浅析2.1 系统工程发展现状纵观俄-国、美国、及欧洲其他先进国家.可将各类系统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为以下三点:(1)系统工程标准体系日益完善。
NASA已建芷了规范性的航天器设计指南和技术标准体系。
新近,NASA又启动了一项技术标准计划,将通过吸收非政府标准,开发新标准和共享国家和国际标准来进一步完善系统工程标准体系:欧洲空间标准化合作组织(ECSS)在ISO、NASA、ESA/PSS及各航天公司的标准基础上,形成了系统、全面和不断更新的系统工程标准体系,使航天器系统工程实施均可以找到完备的技术依据和活动程序参照。
(2)系统工程支持能力日益提高。
NASA、ESA等机构都开发和采用了航天器系统设计与仿真平台,并组建了协同设计机构,为各类复杂、大型任务的系统级设计分析仿真形成了较全面的支持。
例如,由NASA开发的先进系统工程环境系统和飞行器仿真系统等技术的大量应用,较好地实现了对系统工程的支撑能力。
第一章 系统科学与技术概述
系统科学与技术
7
(2)系统科学的基本特征 • 不应误解为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 • 应撇开物质、能量等概念,在纯粹形式上 研究系统。
系统科学与技术
8
1.1.3 系统科学体系
1、钱学森的“三个层次一座桥梁”框架(模式)( 年代) 、钱学森的“三个层次一座桥梁”框架(模式)(80年代 )( 年代) 哲学 自然辩证法
系统科学与技术
13
(3)工程技术科学阶段,1910年从自然科学中 “裂化”而来; (4)新兴科学技术大量产生阶段,1910年至今, 自然科学、数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工程 技术。 • 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钱学森)
系统科学与技术
14
2、系统科学与数学的关系(不同学科) 3、系统科学与非线性科学的关系(非线性属 于数学和系统科学) 4、系统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重要组成部分— —系统哲学,通向哲学的“桥梁”)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哲学 桥梁 基础科学
哲学 系统观 巨系统学、复杂系统学
建筑学、水利学等
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
技术科学 工程技术 社会实践
信息学、控制学、运筹学等
系统工程、控制工程等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
系统科学与技术
9
2、贝塔朗菲“设想” (1)硬件:计算机、自动装置 (2)软件:系统工程、理论、方法 (3)系统哲学:系统哲学说明、系统认识论、 系统价值。
系统科学与技术
(企业管理研究生用)
主讲:王金山 主讲:
2011.8
系统科学与技术
1
第一章 系统科学与技术概述
1.1 系统科学
1.1.1 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1、朴素的整体思想(系统观)(14世纪以前) (1)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中国 《周易》,“阴阳五行学” “中医 理论”
系统科学
自组织指一种有序结构自发形成、维持、演化的过程,即 指一种有序结构自发形成、维持、演化的过程,
在没有特定外部干预下由于系统内部组分相互作用而自行 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从一种有序到另一种有序 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 的演化过程,广义地说,还包括反向的演化过程。人体、 的演化过程,广义地说,还包括反向的演化过程。人体、 自然界都广泛存在这自组织。 自然界都广泛存在这自组织。
确定性方程本身也会产生不确 称为内在随机性), 定的随机性(称为内在随机性 ,由 称为内在随机性
此,我们认识到必然性与随机性是 统一的。 统一的。
三、从他组织到自组织。
他组织指系统按照特定外部作用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 指系统按照特定外部作用无序到有序、
序、从一种有序到另一种有序的演化过程,以及反向演化 从一种有序到另一种有序的演化过程, 过程。一切人为系统,一切有计划有组织的人类实践, 过程。一切人为系统,一切有计划有组织的人类实践,都 是他组织都是他组织。自然界中也有他组织, 是他组织都是他组织。自然界中也有他组织,凡在等级层 次结构中,高层次对低层次、中心部分对边缘部分, 次结构中,高层次对低层次、中心部分对边缘部分,都有 他组织的作用。 他组织的作用。
四、系统科学的社会意义
一.促进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系统思维) 促进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 促进跨学科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和应用。 二.促进跨学科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和应用。 三.推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互补。 推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互补。 符合时代发展方向。(基本素质) 。(基本素质 四.符合时代发展方向。(基本素质)
const1=0.5 const=1.0 const=1.5 const=2.0 const=2.2 const=3.0
系统工程的发展
系统工程的发展1.系统的含义及古代朴素系统工程理论“系统”(system)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语中,是一种“共同”和“给以位置”的意思。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系统有两个意思,一是“同类事物按一定关系组成的整体”二是“有条理的”。
目前在科学领域中,系统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含义,例如以下五种说法:(a)有的吆喝杯化的全体。
(b)结合着的全体所赖以形成的诸概念和诸原理的复合体。
(c)以规则的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的形式结合着的对象的集合。
(d)多数构成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者。
(e)系统是为按计划完成特定目标而实际的结构因素安排序列。
可以说,系统是一个集合的概念。
而系统工程学科就是建立在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古代的时候由于人们缺乏观测和实验手段,科学技术理论也是很贫乏,所以对外界许多事物只能看到一些轮廓和表面現象,而由此从整体出发总结出一些规律。
比如说中国古代便有道家的混沌之说,“混沌生两仪,两仪生四向,四向生八卦,八卦生万物”,我国著名的古书《周易》就是以这种将万物归结到两仪八卦的理论来解释现实中的一些现象,实际上来说,这就是一种朴素的系统工程理论。
还有中国古代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
东汉时期的张衡的“浑天说”。
同样的还有西方的“空气、土、火、水”四元素理论。
无论是国内抑或是外国的人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不知不觉就用上了系统的分析方法。
总的来说,这些学说虽然目前还无法找到确切的科学依据,但他们与生活实际保持直接联系和一定的理性因素,他们虽然没有深入的向抽象、分析、推理的纯思维方向进行,也没有向观察、归纳、实验等等纯经验方向发展。
但他们充分的发掘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横向相互关系没,同时联系整体进行开拓,由功能发展到结构,按功能的接近或类似,把许多不同的事物安排在一个系统形式同,并从中抽出一定规律来尽量理性的把握所有事物。
应该就是在当时科学发展条件下的一种系统工程理论的雏形。
2.现代系统工程的含义及其产生与发展现代的系统工程理论涉及很广,通常上是以研究复杂的系统为对象,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系统科学导论
系统科学导论系统科学导论系统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结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中各种知识的科学。
它是一个研究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和工具的学科,旨在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
在今天的信息时代中,无论是自然界中发生的复杂问题,还是日益增长的社会问题,都需要系统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来解决。
一、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系统科学是研究各类系统的属性、结构、行为规律以及系统的管理与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科学。
系统科学的诞生主要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这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密切,而很多科学家也意识到了系统的重要性。
它的目的是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真实世界中的复杂现象,从而为人们实现自主控制、更好地解决生活、生产、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提供科学方法和手段。
简单来说,系统科学是一门研究系统的科学,涉及系统的本质结构、性质、演化规律、控制等方面。
二、系统科学的发展历程系统科学的发展和成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系统科学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主要是由人工智能、控制论和运筹学发展而来。
第二阶段是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
在这一时期,系统科学开始了大力的发展,这个时期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研究人员创立了很多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而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方法和理论,如系统仿真、系统决策、系统思维等。
第三阶段是8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系统科学的发展不仅延续了前两个阶段的发展趋势,而且更加广泛地开展了研究,涉及领域更加丰富、系统的层次更加复杂。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系统和虚拟系统在工业制造、农林资源与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三、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科学主要的研究方法有系统分析、系统综合、系统模拟和系统评估。
这些方法是系统科学分析问题的工具和手段。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研究系统本质、结构和属性等方面的方法。
通过对问题的分解、勾勒、分类和建立模型,来分析系统之间的关系、过程和变化,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和相互关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一步说到系统 "==2 年 1/ 届国际系统科学研究会的大会讨论中有人认为系统动力学也有软的部分, [B] 动力学 “心是软的, 身体是硬的” ! !"# 软系统方法论 切克兰特提到的软系统方法论主要是他的软系统方法论, 但是很快有一批软的系统方法论出现, 例如
[#, 1] 比较提的多的有 :
・ ::7 (软系统方法论 :4C- :DA-,) 7,-%454.4;D,$%,(E.*+5, ; /0</) ・ :F:G (战略假设表面化与检验,7*A4+ 6 7H-’4CC, ; /0</) ・ :$ (战略选择,@’H,+5,/0<2) ; ・ IJ (对话式计划,F(E4CC, ; /0</) ・ :KLF (战略选择发展与分析,M5,+,/0<B) ; ・ J:7 (问题结构法,N4A,+%,*5,/0<0) ; ・ O:L (生存系统建模,?,,’,/020) ; ・ $:G (批判式系统思考,P.’H(%, ; /0<B) ・ 8DQ,’;*), (超对策,?,++,-,/0<=) ; ・ 7,-*;*), (亚对策,84R*’5,/02/) 等!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出现了一批系统方法论, 这就有一个如何选择合适方法论的问题, 于是有人 提出 G:I 的方法论 (系统总干预,@.445 6 S*(EA4+, , 更有人认为一些大的复杂系统问题不能单一使用 /00/) ["] 某个方法论, 最好是互补地使用, 即相互取长补短来解决一些实际系统问题 ! !"$ 东方系统方法论 强调东方系统思考在一些西方学者, 如普里戈金、 哈肯、 卡普拉、 普里斯曼在上世纪八十、 九十年代已 开始提出来了 ! 作为东方系统方法论提出则是九十年代上旬, 作者曾与椹木义一讨论中、 日之间如何就系 统方法论的合作研究中形成, 开始只提到西诺雅卡系统方法论和综合集成方法论, 后来椹木建议用一个更 大的名词 T 东方系统方法论, 并就此进行合作研究 ! 到 /00# 年作者在访问英国霍尔大学系统研究中心时 与朱志昌共同提出一个东方系统方法论U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 同时开始推动中、 日、 英三方为促进东 西方系统方法论的交流 ! /001 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系统方法论: 跨文化学习与整合的可能性讨论会 (由 8&.. P+HV,’AH-D 出版了论文集 :DA-,)A 7,-%454.4;D:J4AAHWH.H-H,A C4’ $’4AAU(&.-&’*. X,*’+H+; *+5 I+-,;’*-H4+, "B T "1 [9] , , ) 在这次会议上曾介绍了一批东方系统方法论: 7*D /001 ?,HYH+; ! :%H+*D*E*+* ADA-,) *QQ’4*(%( :*R*’*;H, Z*E*D*)*, Z*E*)4’H,/0<2) 综合集成系统方法论(钱学森、 于景元、 戴汝为, 钱学森 /00") /00=, 旋进原则(王浣尘, /00")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 (顾基发、 朱志昌, /001) 元决策 (王众托, /00/) 和谐理论 (席酉民, /0<2) 规范化管理理论与应用 (李习彬, /00B)
图 7 中描述系统特征从多个方面来表述: 从结构方面看, 它是由非常多的元素, 简单子系统, 很多组件组 ") 成, 它们具有不同的标度, 相互之间是动态的交互作用的; 它们具有层次性, 自组织性和涌现的现象; 7) J) 在时间标度上它是演化的, 有可能出现混沌; 跨学科 ! M) $"% 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作为一个学科对其正式应包括的内容并没有较明确的说法 ! 因此在上世纪末中国系统工程 学会在许国志的领导和关心下组织专家队伍集体编写了一本 “系统科学” (7888 年出版) ! 该书系统阐述了 对各类系统的结构、 功能和演化、 有普适意义的动力学系统理论 (包括分岔、 混沌等) 、 自组织理论、 随机性 理论, 以及简单巨系统、 复杂适应系统、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 对信息论、 控制论、 运筹学、 系统工程方 法论等系统工程技术也作了简要介绍 ! 该书还曾得到中国图书奖, 被很多有关系统科学教育部门作为教科
[<, #] 后形成下面的系统运动图 (图 ") !
图"
[#] 系统运动图
$ 系统科学的发展
$"! 系统学 从上世纪 七 十 年 代 起 系 统 科 学 中 出 现 不 少 新 的 学 科 分 支, 如耗散结构 ( =(*2+2*%’, 、 协同学 "#># ) 、 超循环 ( A*2’%, 、 突变理论 ( BC+6, 、 混沌学(D+(@’ E F*, 、 分形 (H)%1’,I(+&, ( ?)@’%, "#;") "#;7) "#;7) "#;G) 我国学者从 "#<> 年起由钱学森亲自参加的系统学讨论班, 集中—批学者对各个分支逐一介绍并 "#;J)等,
. 引言
从上个世纪 $" 年代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理论以来进入 )" 年代出现了复杂系统,其中值得特别提 出的一个是钱学森提出的从简单系统到复杂系统、 进而到开放复杂巨系统 (如社会、 生物、 经济、 军事、 环境 等复杂系统) 并进而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论及综合集成研讨厅, 另一个是圣菲研究所提出 的复杂自适应系统以及多主体仿真系统的新建模和方法 * !" 世纪 )" 年代末系统工程规模变得更大更复 杂, 以复杂自适应系统为理论指导的体系 ( 454.26 =? 454.264) 出现, 为系统工程应用打开更新的领域 *
!""# 年 $ 月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增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 (!""#) %"""&$’## ("&""%"&")
/ 系统方法论的发展
国内外从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一直是以着重定量模型和优化的系统方法论为主, 后来切克兰特称 之硬系统方法论 * 到八十年代由于处理社会系统以及涉及人因素较多的系统还有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战略 问题等出现一批软的系统方法论 * 这些软的方法论比较着重定性, 概念模型, 而且不再过分追求最优解而
//
论, 中国提出了综合集成方法论和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 还有旋进原则方法论, 元决策, 和谐理论和规 范化管理理论等都有一些新的特点, 例如主张软、 硬结合, 定性、 定量结合, 主观、 客观结合, 人、 机结合, 此 外强调东方自己的哲学、 文化和传统因而冠上东方系统方法论 ! 我们应该完善它而且要在世界上去占据自
["] 己应有的地位 !
!"!
硬系统方法论 切克兰特提到的 # 个硬系统方法论有下述 # 个: ・ 运筹学 ( $%&’(%)*+ ,- *. ! ,/012) ・ 系统工程 (3445, 6 7*(%*,., /012;8*..,/09";:*;,,/02<) ・ 系统分析 (/0 世纪 1= 年代兰特公司提出来的,>&*5, 6 ?4&(%,’, /09<) ・ 系统动力学 ( @4’’,A-,’, 叫系统动力学) /09" 叫工业动力学,/02" 年扩大到社会问题, !
"7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788< 年 > 月
以后又在日本和英国开了第二和第三届会议 ! "### 年由于作者和中森义辉都在日本先端科学技术大 学知识科学学院工作, 而发起了国际知识科学和系统科学会议 ( $%&’(%)&*+%), -+%.’(’%-’ +% /%+0,’12’ )%1 [;] 至今已开了八届, 每届都有系统方法论的专题 345&’65 3-*’%-’5,7888,9):)%) ! !"# 系统运动图 切克兰特为了说明系统方法论在不断前进画过一个系统运动图, 但是没有提到中国的古代系统思想 史, 也没有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东方系统方法论以及复杂自适应系统等, 因此作者加以补充整理
系统科学、 系统工程和体系的发展
顾基发
(中国科学院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北京 %""%)") 摘要: 概要介绍系统方法论, 系统科学, 系统工程的新发展, 以及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新技术和新方 法 * 在系统方法论中着重介绍从上世纪五、 六十年代的硬系统方法论, 到八十年代的软系统方法论一直 开放复杂巨系统、 复杂自适应系统, 以及一些专 到九十年代的东方系统方法论 * 系统科学将涉及系统学、 门的系统科学 * 在系统工程中特别强调近年来新发展的体系 * 最后将介绍近年来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 新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软计算, 复杂网络, 新建模和仿真 (+,-./&0123. 454.26, 规范建模) , 各种集成技术, 各 种挖掘技术, 研讨厅 * 关键词: 系统科学;系统工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7)8&" 文献标志码: 0
["8] ( 345&’6)&+,+24) 且作出点评 ! 钱学森希望由此形成我国的系统学并给出英文名词 ! 这无疑是我国系统科
学界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 $"$ 复杂自适应系统 圣菲研究所在九十年代中提出了复杂自适应系统 (K’,,L6)%%, , 给系统科学界带来一类新的复杂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