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常见谚语

合集下载

与地理有关的 谚语或诗歌

与地理有关的 谚语或诗歌

与地理有关的谚语或诗歌1、“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时节降水较多,为我国华南地区或长江中下游地区。

2、“黄梅时节家家雨”,梅雨季节,位于江淮地区3、“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此地种植麦子,为华北地区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昼夜温差大,为西北地区,一般指新疆。

5、:“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说明该地为秦岭,6、“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跟瑞雪兆丰年是一样的意思。

一个是因为雪把害虫给冻死了,还有一个就是因为松软的雪中间有空气,这不流通的空气可以起到保温效果7、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温带大陆性气候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快行冷锋的影响9、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不同坡向对植被的影响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垂直地带性1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准静止锋的影响12、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 ——地球公转13、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地壳变动14、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季节性1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月相变化16、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 ——水循环1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三峡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现实19、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从长江三峡逆流而上,怎么能到得了襄阳,然后到洛阳呢?2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地域性21、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地域性2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水循环23、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地壳变动2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2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26、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波浪的侵蚀作用2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盆地夜间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28、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迎风坡易形成降水2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草原的景象3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当时的条件下,东吴的船是怎么样到的岷江上游的呢?3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生物循环3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冬季风的影响3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指来源于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夏季风),到达不了我国的西北地区。

关于自然现象谚语

关于自然现象谚语

关于自然现象谚语关于自然现象谚语的文化背景自然现象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景观、气候变迁、生态系统等,是人们最为熟悉的自然界的现象。

在古代,由于人们的科学知识不够发达,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和理解十分有限,因此自然现象极容易成为人们的谈资。

同时,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产生了深厚的敬畏之心,认为大自然的力量是强大而难以预测的,因此提取自然现象中蕴含的哲理来指导人们的生活也成为了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深刻哲理意义的自然现象谚语,这些谚语不仅可以指导人们的言行举止,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自然现象谚语的分类根据自然现象的种类和特点,自然现象谚语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一些类型如下:1.天气方面的谚语。

引领人们对天气变化的理解和把握,如“秋后霜降,花中虫死”“知了鸣于树,不必夏天长”等。

2.地理方面的谚语。

用以指导人们在地理环境中的生活和劳动,如“火烧眉毛”“湖光山色”等。

3.动植物方面的谚语。

提取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和习性,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如“九月霜降,谷子自然好”“一日之计在于晨”等。

自然现象谚语所蕴含的哲理意义自然现象谚语所蕴含的哲理意义固然深刻,可以说是整个古代文化的一个方面。

常见的几个方面如下:1. 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由于科学知识不够发达的缘故,古代人们对自然界往往产生敬畏之心,而自然现象谚语往往以自然现象为背景,借其强大的表现力来传达人们的敬畏之情。

2. 反映了古代哲学的思想。

古代哲学常将人与自然、天地紧密相连,自然现象谚语则是在这个基础上的产物,强调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3. 指导了人们的生活与言行。

自然现象谚语往往以深刻的哲理指导了人们的言行举止,使人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面对自然现象带来的变化。

4. 传承了中国文化遗产。

自然现象谚语固然是古代文化的一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谚语已演变成为我们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历史传承和文化珍品。

与地理相关的谚语

与地理相关的谚语

与地理相关的谚语
摘要:
1.地理与谚语的关联性
2.常见的地理相关谚语
3.地理谚语的来源和意义
4.地理谚语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正文: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在我国,地理与谚语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地理知识通过谚语的形式被广泛传播和传承。

与地理相关的谚语有很多,这里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1.“山高水长” - 描述地形对水文特征的影响,意味着地势高的地区水源丰富,河流流长。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不同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3.“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 反映人们根据所处地理环境发展出相应的生产方式和饮食习惯。

4.“山雨欲来风满楼” - 描述气候现象,预示着大雨将至。

这些地理谚语来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他们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总结。

这些谚语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它们以简洁明了的形式传递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自然环境。

在教育领域,地理谚语可以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理概念。

在文学作品中,地理谚语的运用也能增加作品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此外,在旅游、规划等领域,地理谚语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总之,地理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达了丰富的地理知识,是地理学科与民间智慧的结晶。

与地理相关的谚语

与地理相关的谚语

与地理相关的谚语【实用版】目录1.引言:介绍地理相关的谚语的重要性和意义2.地理谚语与气候3.地理谚语与地形地貌4.地理谚语与自然灾害5.地理谚语与农业生产6.结论:总结地理谚语的价值和应用正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环境变化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地理相关的谚语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它们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地理知识。

本文将从气候、地形地貌、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等方面探讨地理谚语的价值和应用。

首先,地理谚语与气候息息相关。

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在我国,有许多与气候相关的谚语,如“瑞雪兆丰年”,意味着冬季多降雪,往往预示着来年农作物丰收。

再如“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形象地描述了秋季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提醒人们适时增添衣物。

其次,地理谚语也反映了地形地貌的特点。

地形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它对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谚语描绘了人们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发展相应的生产方式。

同时,地形地貌也影响着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分布,如“地震山崩”,强调了地震与山地崩塌之间的关系。

此外,地理谚语与自然灾害密切相关。

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的损害,如洪涝、干旱、地震等。

地理谚语中包含了许多关于自然灾害的规律和防范措施,如“洪水预报三寸,暴雨预报十寸”,强调了及时预报和防范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在地理谚语中,还有一部分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如“麦黄时节雨,稻黄时节风”,这句谚语揭示了降水和风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醒农民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要关注气象变化,为丰收创造有利条件。

地理诗句谚语例析二

地理诗句谚语例析二

味政史地中学政史地高三综合89地理诗句谚语例析(二)孔祥群37.孔明借东风。

赤壁地处长江中游,冬季以偏北风为主,但由于气旋、反气旋及锋面活动的影响,局部地区也会出现其他风向。

如果当时赤壁的北部或西部有低气压团,东南部有高气压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共同作用,就会形成东南风。

从哲学上讲,这也符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共存的道理。

整个冬季我国盛行偏北风,这是共性,但各个地区又有其特殊性,在特定的条件下有时会出现东南风。

这说明我们要善于在普遍性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到解决问题的特殊方法。

38.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这句话说明了锋面能带来降水以及暖锋和冷锋过境后的不同天气。

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因为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春季来临,气温开始回升,南方暖气流活动逐渐加强,这时的锋面多为暖锋。

暖锋过境时产生降水,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

因此一场春雨一场暖。

深秋季节,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冷气团活动逐渐增强,当它南下时,与前面的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

冷锋过境时产生降水,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因而一场秋雨一场寒。

39.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这是昆明四季如春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

昆明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是78,比北京初春三月的气温高将近3;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是19.9,与北京晚春五月大体相当。

昆明在我国的南部,加上云贵高原等地形的阻挡,冬季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偏北风一般不能影响到这里,这里主要受来自孟加拉湾一带的暖气团的影响,因而冬季还是温暖如春。

夏季,由于昆明在云贵高原上,海拔比平原地区高,气温垂直递减,故夏季不热。

三大火炉。

长江沿岸的南京、重庆、武汉夏季特别炎热,号称我国的三大火炉。

这三40.味政史地中学政史地高三综合90个地方7月份的平均气温都在30以上,极端最高气温都在40以上。

与地理有关的诗句 关于地理的谚语

与地理有关的诗句 关于地理的谚语

与地理有关的诗句关于地理的谚语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云南昆明“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秦岭地区“坐北朝南,冬暖夏凉”指北方“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云贵高原“三日风三日霜三日日头公”福建厦门“冬寒冷皮春寒冻骨”同上“打早打辣雾,尽管洗衫裤”广西白州“日出热辣辣,中午雨淋头”同上“冬至无雨一冬晴”广东汕头“吃过端午肉,坝上紧紧筑”浙江杭州“一日南风三日暴”江苏南京“今朝日头乌云托,明朝晒坏乌龟壳”上海崇明岛1. 一天一根线,十年积成缎。

2.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3. 一问三不知,神仙没法治。

4. 一心想赶两只兔,反而落得两手空。

5. 一样事,百样做。

6. 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7.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8. 一字两头平,戥秤不亏人。

9. 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10. 因循拖延是时间的大敌;拖延就是浪费时间。

11. 银钱如粪土,脸面值千金。

12. 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战胜者。

13. 勇气,是人类一切品格中最宝贵的品格。

14.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15.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16. 由着肚子,穿不上裤子。

17.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18. 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19. 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

20.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1. 一青一黄是一年,一黑一白是一天。

2. 一人不说两面话,人前不讨两面光。

3. 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4.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5. 一人修路,万人安步。

6. 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

7. 一人作恶,万人遭殃。

8. 一日难再晨,岁月不待人。

9. 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10. 一山出虎,百家猪死。

11. 一生身是寄,百岁去如飞。

12.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13. 一手难遮两耳风,一脚难登两船。

14. 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15. 一岁年纪一岁人。

16.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地理诗句谚语例析一

地理诗句谚语例析一

地理诗句谚语例析(一)孔祥群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谚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加深对诗句、谚语的理解,能激发我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扩展地理知识面。

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此诗句揭示了地球在不停地由西向东自转。

适用于赤道地区,由此可计算出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赤道上1弧线的长度。

赤道地区自转的线速度为:40000千米24小时1670千米/小时(八万里即四万千米)。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赤道上1弧线的长度:40000千米360111千米/1。

赤道是地球的一个大圆,因此地球上的大圆每1弧线的长度约为111千米(球的大圆是指通过球心的截面与球面的相交线)。

这一知识点在计算地球上两点之间的球面距离(即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经常用到,也是历年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由此可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1853.日似金丸,月似金盘(乐钧一翦梅)该诗句反映了日地月三者距离差异。

月球虽然比较小,但由于月球离地球比较近,所以仍似金盘。

诗中描写的月相应为满月,因为月似金盘。

4.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

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

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

(唐,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此诗句描述了月食的情况。

完完,月圆的样子。

农历十五,日、地、月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地球有可能全部或部分挡着太阳光,产生月食现象。

农历初一,则可能产生日食现象。

5.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缪氏子赋新月)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关于学地理的名言名句

关于学地理的名言名句

关于学地理的名言名句1. 关于地理的名人名言20条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3、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8、长江后浪推前浪。

9、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

10、天理地理,有钱有理。

11、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2、与其不透彻地理解许多事,不如理解的事不多,但都能彻底。

13、明睿智的特点就在于,只需看到和听到一点就能长久地考虑和更多地理解。

14、天若有情天亦老。

15、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1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7、纵你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2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2. 关于地理的名言,谚语,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3、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8、长江后浪推前浪.9、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10、天理地理,有钱有理.11、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2、与其不透彻地理解许多事,不如理解的事不多,但都能彻底.13、明睿智的特点就在于,只需看到和听到一点就能长久地考虑和更多地理解.14、天若有情天亦老.15、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1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17、纵你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1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2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常见谚语
2014年12月17日20:57 新浪博客
一、风的谚语
关于北风的谚语:“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方干到底。

”(立秋节气)“北风不欠南风债,北风不受南风欺(南霜北雪)。

”(春秋季节的冷暖气团相互交替,来回移动)
描写南风的:“小暑南风十八天,夏季南风似火炎。

”(小暑节气和三伏天)“九月南风二日半,十月南风当日转。

”(农历九月和立冬时节)“秋季南风雨淋淋,冬季南风天不晴。

”(秋冬季刮南风会有降水)“五月南风涨大水,六月南风干露水。

”(农历五月的梅雨和六月的伏旱)“冬至南风夏至雨,冬至南风短,夏至主干旱。

”(根据冬至南风推测来年夏至天气状况)“腊月南风正月雪,正月南风雨湿脚。

”(腊月和正月的南风会带来丰富的降水)
描写西风的:“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西风在晴雨之间起的作用)描写东风的:“春发东风,雨水跟淙。

”(春季南方的暖气团与北方的冷气团相遇形成锋面雨)“春天东风雨涟涟,夏天东风无云烟,秋季东风禾生芽,冬天东风雪满天。

”(四季中东风会带来不一样的天气)“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雨更凶。

”(东风持续时间的长短对降水时间的影响)
二、云的谚语
“天上花花云,地上晒死人。

”(云稀薄,水汽含量少)“天上起了鲤鱼斑,地上晒谷不用翻。

”(夏收时节,云像鲤鱼斑一片一片时,无降水)“清早城堡云,下午雨淋淋。

”(堡状高积云—夏季雷阵雨的标志)“天上炮台云,来日雨淋淋。

”(暴风雨前的浓黑云,底平而阔,上部隆起)“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钩卷云)“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春夏季,丘陵山地地区,根据云在山的不同位置判断是否降水)“云向东,车马通,云向西,雨凄凄。

”(通过云运动的方向判断风向,从而判断天气)“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乌云遮住了西坠的太阳叫做乌云接日)
三、雾、露、霜的谚语
雾:“大雾不过三,重雾过三必有大雨。

”(通过雾持续时间的长短判断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春雾晴,夏雾雨,秋雾茫茫晒死鬼。

”(雾的发生时间不同所预示的天气也不同)
霜:“早上出门一片白,今日一定晴到黑。

”(大气的保温效应比较弱意味着天气晴朗)“冬至打了霜,夏至引湖江。

”(根据冬至是否出现霜,预测来年夏至前后的天气)
露:“露水起晴天,天干无露水。

”(晴天大气的逆辐射比较弱,夜晚温度低,容易出现露)
四、晴、阴、雨、雪
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春雨意味着暖湿的夏季风越来越强,气温越来越高,秋雨意味着干冷的冬季风越来越强,气温越来越低)“发尽桃花水,黄梅干渴肚。

”(春雨偏多将会导致梅雨时节降水偏少)雪:“冬雪兆丰年,春雪讨人嫌。

”(立春前为冬雪,后为春雪,冬雪一可杀死病虫害,二科改良土壤,春雪会带来倒春寒,给农作物带来严重的危害,减产甚至绝收)“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三九四九是最冷的时期,很容易出现降雪)
阴:“早晨阴一阴,午时晒断背脊筋。

”(夏季早上的云层很快会消散)晴:“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

”(长江流域,春季冷暖气团频频汇合形成锋面带来降水,夏季气团相对比较稳定,降水时间短)“夜晴不是好晴天,天亮又将雨绵绵。

”(春季多雨季节)
五、雷电
雷声:“先雷后雨不必慌,雨后闻雷无处藏。

”(根据雷声的发生时间判断降水的大小)“春天久雨闻雷声,雨停马上要转晴。

”(春季多绵绵细雨,如闻雷声,意味着转晴)
闪电:“东方在闪电,必是太阳现,西方在闪电,起风吹瓦檐,南北闪电雨相连。

”(初夏时节,闪电的方位预示不同的天气)
六、天空景象
霞:“早晨红霞要下雨,傍晚红霞晴到底。

”(彩霞出现的时间判断天气)彩虹:“彩虹出在东,有雨也不凶,彩虹出在西,屋沟里淹死鸡。

”(彩虹的方位判断天气)
晕:“日晕而雨,月晕而风。

”(晕是太阳、月亮光线照射到卷层云、卷积云上而形成的光的现象,卷层云的出现意味着有暖湿气流侵入高空)月:“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中秋和元宵天气的对应现象)七、物象
烟:“烟不出屋,晴不到吃粥。

”(烟混合雨前空气中水汽,不易扩散)桂花:“桂花花飘香,六十天可见霜。

”(江南地区)
螃蟹:“螃蟹爬上岸,必有大雨降。

”(夏秋季节,雨来临前,水中氧气不足)
鸟:“鸟飞高叫不停,天气马上要转晴。

”“燕子飞高是晴天,燕子低飞雨涟涟。

”(下雨前,空气湿度增大,小虫普遍飞低,鸟低飞捕食)
知了:“雨后知了叫,预报晴天到。

”(雨后空气湿度减少,知了的叶翼变干,开始鸣叫)
蜘蛛:“蜘蛛织网在活动,久雨必晴捉昆虫。

”(蜘蛛网受潮后不容易粘住昆虫,所以根据蜘蛛织网的情况可以判断天气)
蛇:“大蛇出洞,大雨咚咚。

”(秋末冬初,经常出现闷热天气)
蚯蚓:“蚯蚓路上爬,风雨乱如麻。

”(地下比较闷热)
蚂蚁:“蚂蚁上树,大水盖路,蚂蚁爬下地,路上尘土飞。

”(蚂蚁喜欢干燥的环境)
猫狗:“狗吃草雨必到,猫啃草雨滔滔。

”(猫狗正常天气很少喝水,吃草解渴意味着天气比较闷热)
鸡:“鸡晒翅,雨凄凄,鸡打窝,雨必多,鸡落脚,有雨落。

”(鸡喜欢干燥环境,怕潮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