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李善友:真正的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八大核心思维和互联网思维三大核心
![互联网思维八大核心思维和互联网思维三大核心](https://img.taocdn.com/s3/m/fbd15c6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d.png)
互联网思维八大核心思维和互联网思维三大核心第一,用户思维。
第二,数据思维。
用数据驱动商业决策,是互联网企业很典型的特征。
从桌面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iot(万物互联),都是逐渐数据化的过程。
万物互联的本质是万物数据化。
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融合,最后都变成了数据。
数据思维是另外一个关键思维。
第三,生态思维。
绝大多数理念都是生态思维。
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将不再是产品售卖型的交易关系,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边界也不再那么明显;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而变成了合伙关系,大家是利益共同体,自组织也将成为非常重要一种组织模式。
互联网思维八大核心思维一、何谓“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个多元概念。
一般认为,互联网思维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本质是发散的非线性思维。
二、互联网思维的特点互联网思维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民主、开放、平等”。
三、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理念互联网思维由以下八个核心理念构成:第一,用户思维。
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就是用户思维。
即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
从整个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只有深度理解用户才能生存。
没有认同,就没有合同。
要遵循三个法则:一是得“屌丝”者得天下。
成功的互联网产品都抓住了“屌丝群体”、“草根一族”的需求。
二是兜售参与感。
按需定制和在用户的参与中去优化产品。
三是体验至上。
用户体验从细节开始,让用户有所感知,并超出用户预期,带来惊喜。
用户思维体系涵盖了最经典的品牌营销的Who-What-How模型,Who,目标消费者——“屌丝”;What,消费者需求——兜售参与感;How,怎样实现——全程用户体验至上。
第二,简约思维。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用户的耐心越来越不足,所以,必须在短时间内抓住他。
要遵循两个法则:一是专注。
互联网思维的十大特征
![互联网思维的十大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e3b730b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8.png)
互联网思维的十大特征一、开放性互联网思维的第一个特征是开放性。
互联网世界的基本原则是信息共享、开放交流和协同合作。
在互联网思维中,人们不再追求个体的封闭,而是倡导开放的合作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和工具实现信息的开放共享与交流。
二、去中心化互联网思维的第二个特征是去中心化。
传统的中心化组织模式在互联网时代逐渐衰退,取而代之的是去中心化的网络结构。
在互联网思维中,信息和权力不再集中于某个中心,而是分散在全球范围内的个体之间,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和参与权。
三、快速创新互联网思维的第三个特征是快速创新。
互联网时代的变化速度极快,技术、产品和服务都在不断更新迭代。
互联网思维要求我们时刻紧跟时代的脚步,敏锐捕捉市场需求,快速创新和迭代,以满足用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四、用户导向互联网思维的第四个特征是用户导向。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活跃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互联网思维强调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持续的用户反馈和需求调研,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五、数据驱动互联网思维的第五个特征是数据驱动。
在互联网时代,数据成为一种珍贵的资源,通过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揭示出用户的行为模式、兴趣偏好等有价值的信息。
互联网思维要求我们善于利用数据进行决策,以数据为依据来进行产品和服务的优化。
六、共享经济互联网思维的第六个特征是共享经济。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共享经济逐渐兴起。
在互联网思维中,人们更加注重共享与共赢,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七、敏捷运营互联网思维的第七个特征是敏捷运营。
传统的组织运作模式通常较为庞大和复杂,决策执行效率低下。
互联网思维倡导敏捷的运营方式,迅速做出决策,并快速执行,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
八、社交互动互联网思维的第八个特征是社交互动。
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兴起带动了人们之间的社交互动。
在互联网思维中,人们通过社交平台和工具,建立起广泛的社交网络,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交流。
9大互联网思维20个法则
![9大互联网思维20个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08c2ac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e.png)
9大互联网思维20个法则一、互联网思维的定义互联网思维是指在互联网时代思维方式的转变,它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快速迭代、开放共享的理念。
在互联网行业,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也逐渐渗透到其他行业和领域。
二、快速迭代法则1. 以快速迭代为核心,不断试错、快速学习和调整;2. 灵活适应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3. 不害怕失败,勇于迭代优化产品和服务。
三、用户至上法则1.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关注用户体验;2. 紧密关注用户反馈,及时解决问题;3. 不断创新,提供超出用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四、开放共享法则1. 拥抱开放,积极寻求合作与共赢;2. 共享资源,促进创新和发展;3. 建立生态圈,形成良性循环。
五、平台化思维法则1. 构建互联网平台,实现多方共赢;2. 运用共享经济理念,促进资源优化配置;3. 打造生态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六、数据驱动法则1.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为决策提供依据;2.基于数据,迭代产品和服务,降低风险;3.深入了解用户行为和需求,持续优化。
七、创新突破法则1.鼓励创新和实验,不惧风险;2.引入新技术和思维,推动行业发展;3.不断突破传统束缚,引领行业变革。
八、平等开放法则1.打破传统行业壁垒,提供平等机会;2.推动资源共享和公平竞争;3.践行开放、透明的企业文化。
九、持续学习法则1.积极学习行业新知识和技术;2.不断提升自我,保持竞争力;3.鼓励团队学习和创新。
综上所述,互联网思维包含了快速迭代、用户至上、开放共享、平台化、数据驱动、创新突破、平等开放和持续学习等法则。
在互联网时代,这些法则是企业和个人成功的关键要素。
我们应该积极应用互联网思维,抓住机遇,推动自身发展。
李善友《互联网世界观》
![李善友《互联网世界观》](https://img.taocdn.com/s3/m/b501aa9c852458fb760b56a2.png)
李善友的《互联网世界观》思维的起点我用一整夜的时间读完了李善友的《互联网世界观》这本书,我没有喝茶或是咖啡,却感觉不到一丝倦意。
这是一本十分有趣的书,它用牛顿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来类比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模式及管理方式,并得出令人诧异的观点:泰勒的科学管理基于机械论,是确定的,可预测的;而互联网思维基于量子理论,是未知的,无法确定终点的。
这个观点看上去多少令人有些沮丧,一个无法预知的世界,我们要如何去制定计划实现目标呢。
这也许是一个令人抓狂的问题。
然而读完李善友的这本书,你很可能会对上述问题释怀,并且会对互联网时代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一个世界观,从原子论到比特论。
1. 光的波粒二象性在我们对许多问题的实际分析中,二分法一直占有显要的地位,万事万物非黑即白。
但实际上我们不能超越二分法的根本原因往往是哲学素养不够高,低维度的对立,在更高的维度上可能是同一事物的两面。
比如我们知道,粒子是在空间上确定的点,而波是分布在一定区域内的能量,按照非黑即白的观点,波和粒子是两回事,一个东西如果是粒子就不可能是波。
那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呢,科学界为此展开了一场持续300年之久的讨论,直到1927年波尔提出了互补原理,他认为波和粒子在同一维度是相互对立的,但它们在更高的维度上统一在一起。
基本粒子呈现为何种属性,取决于我们的测量。
当我们测量波的时候,粒子的属性消失;当我们测量粒子的时候,波的属性消失,这叫波粒二象性。
移动互联网与量子力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其实就是量子世界里的量子。
量子有波粒二象性,我们何尝不是?有时呈现为原子——在现实世界的物理的人;有时又呈现为比特——在虚拟网络世界的信息,我把这叫做“原子比特二象性”,原子属性和比特属性是人在低维的对立,又是在新时代的一体两面。
量子呈现为何种属性,取决于人的测量;而人呈现为何种属性,同样取决于我们的世界观。
2. 新世界观是巨大的商机世界观有什么用?新的世界观背后必然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商机。
【干货】李善友:任正非明白他的敌人是这个时代了吗
![【干货】李善友:任正非明白他的敌人是这个时代了吗](https://img.taocdn.com/s3/m/8231de1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8.png)
【干货】李善友:任正非明白他的敌人是这个时代了吗第一篇:【干货】李善友:任正非明白他的敌人是这个时代了吗【干货】李善友:任正非明白他的敌人是这个时代了吗(导读)李善友说:“任正非说,你们不要受互联网的冲动,我们也是互联网,做好内部互联网就可以了。
很难想象,他的理解与这个时代的隔阂如此之深,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他还指出:中国已经没有第二家公司比华为更擅长管理了,但恰恰是由于华为在工业时代的管理太好了,使得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难以伸展。
对此,你怎么看?来源:虎嗅本文是李善友2014年1月5日演讲内容的精简版2013年10月,任正非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大公司如何做到“不必然死亡”》。
华为是我最尊敬的中国企业之一,任正非也是我极为崇拜的教父级企业家,之前他的很多文章给我启发。
但是这次读完他的新作,我有一个不好的预感:任总老矣,华为危矣!任正非在这篇文章里所说的“如何做到不必然死亡”,却处处透露出华为正浑然不觉地走向“必然死亡”。
作为晚辈和华为的粉丝,也许我不该危言耸听,但想起任总文中所说,“号召大家‘炮轰华为’”,我权且不顾礼节,斗胆发声。
不为别的,只希望任总和华为的朋友们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也许不无裨益。
一、何为颠覆性创新?颠覆性创新是颠覆性技术创新吗?跟随战略适用于颠覆性创新吗?这篇新年讲话,任正非的核心问题是:在瞬息万变,不断涌现颠覆性创新的信息社会中,华为能不能继续生存下来?我认为任总提出了一个了不起的问题!任正非意识到华为已是一家大公司,是“一个‘宝马’”,正在迎接特斯拉的挑战。
他说:宝马追不追得上特斯拉,一段时间是我们公司内部争辩的一个问题。
多数人都认为特斯拉这种颠覆性创新会超越宝马,我支持宝马不断地改进自己、开放自己,宝马也能学习特斯拉的。
汽车有几个要素:驱动、智能驾驶(如电子地图、自动换档、自动防撞、直至无人驾驶……)、机械磨损、安全舒适。
后两项宝马居优势,前两项只要宝马不封闭保守,是可以追上来的。
谈互联网思维
![谈互联网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106d6d7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1.png)
谈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一种思考方式。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和个人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
本文将就互联网思维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互联网思维的定义互联网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和创新过程中,借鉴互联网产业运营模式和互联网思维方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注重开放、共享、协作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二、互联网思维的特点1. 用户至上:互联网思维强调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用户需求并满足其期望。
2. 平台思维:互联网思维重视平台的建设和运营,通过构建良好的平台生态,实现资源的共享、创新和价值的最大化。
3. 数据驱动:互联网思维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数据为基础进行决策和创新。
通过深入挖掘数据,可以发现潜在的商机和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4. 敏捷创新:互联网思维强调快速反应市场需求,以迭代式的开发和创新方式快速推出产品和服务,并不断进行测试和优化。
5. 开放共享:互联网思维倡导开放共享的理念,通过开放接口、数据共享以及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实现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同创新。
三、互联网思维的应用1. 创新模式:互联网思维在企业运营模式的创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共享经济的兴起,基于互联网平台的O2O模式的发展等,都是互联网思维的应用。
2. 用户体验:互联网思维可以帮助企业改进用户体验,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增加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3. 数据分析:互联网思维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市场趋势、用户行为以及潜在商机,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4. 敏捷开发:互联网思维倡导敏捷创新方式,可以帮助企业更快速地推出产品和服务,通过用户反馈进行迭代和优化,降低创新风险。
5. 价值创造:互联网思维强调开放共享和协同创新,通过与合作伙伴合作共赢,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总之,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互联网的九大思维
![互联网的九大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4d13d93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d.png)
互联网的九大思维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塑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社会文化。
在这个数字时代,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具备互联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互联网的九大思维。
1. 用户至上思维互联网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用户至上思维是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通过了解用户需求,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互联网企业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提升用户体验,赢得用户的忠诚和口碑。
2. 敏捷思维互联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敏捷思维要求企业能够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迅速调整战略和产品。
不断试错和快速迭代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提高竞争力。
3. 数据思维互联网时代数据是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
数据思维是通过收集、分析和利用大数据来决策和创新。
通过深入了解用户行为和市场趋势,企业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提高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开放共享思维互联网的核心是信息的共享和开放。
开放共享思维是鼓励合作、共赢的理念,通过共享资源和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创新和增长。
开放共享的模式不仅可以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也可以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5. 创新思维互联网企业必须具备创新思维,不断推陈出新。
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等方面。
互联网企业应该积极跟踪前沿科技,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应该鼓励员工提出创意,并给予支持和激励。
6. 用户参与思维互联网时代用户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者,更多地成为产品和服务的参与者。
用户参与思维是鼓励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共建共享的理念。
通过用户反馈和参与,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提供更符合用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7. 风险意识思维互联网创业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意识思维是面对挑战和压力时保持冷静和应对的能力。
互联网企业需要敢于冒险,同时也要具备合理的风险防控机制,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8. 透明开放思维互联网要求企业具备透明和开放的态度。
透明开放思维是建立公平公正的合作关系,秉持真实、诚信和公开的原则。
互联网思维的六大特性
![互联网思维的六大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db32752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6.png)
互联网思维的六大特性互联网思维是指一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思考和行动方式,是互联网时代下人们对问题、机会和挑战进行思考和决策的方式。
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变革。
互联网思维具备六大特性,分别是开放性、平台性、创新性、合作性、用户至上和快速迭代。
1. 开放性开放性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特性之一。
相较于传统的封闭式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强调信息的共享与开放。
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人们可以自由获取、传播和共享信息,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组织都可以用更加开放的态度去面对新的想法、方法和技术。
这种开放性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与创新,促进了知识和价值的迅速传递。
2. 平台性互联网思维是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平台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互联网平台可以将各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和共享,提供给用户更加便捷的服务和体验。
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等积极构建广泛的平台生态,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平台性的优势在于连接和整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效益。
3. 创新性互联网思维强调创新,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催生了众多创新的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
互联网思维注重不断破除传统思维的束缚,勇于尝试新的商业模式,不断追求创新和变革。
在互联网思维的引领下,诞生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企业,他们通过不断的试错和迭代,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4. 合作性互联网思维倡导合作和共赢,是一种开放、协同的工作方式。
互联网创造了许多连接的机会,通过分享和合作,个体和组织之间能够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互联网企业如共享经济平台、开源软件社区等,鼓励用户和开发者间的合作和交流,形成了更加开放和共享的创新生态。
5. 用户至上互联网思维强调用户体验和用户价值,将用户需求置于首位。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具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他们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互联网企业通过用户数据分析和反馈机制,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
用户至上的思维方式,帮助企业更好地洞察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便捷的服务。
互联网思维的特征是
![互联网思维的特征是](https://img.taocdn.com/s3/m/3628c39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6.png)
互联网思维的特征是互联网思维的特征是什么?互联网思维是指在信息时代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形态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论。
它与传统思维方式相比,更加注重创新、开放、共享和快速反应的特点。
互联网思维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开放性和共享性互联网思维强调信息的共享和开放,鼓励各方共享信息、资源和知识。
通过互联网的连接,任何人都可以轻松获取和分享大量的信息和资源。
这种开放性和共享性可以加速信息传播和知识共享,促进创新和协作。
二、平台化和网络化互联网思维的另一个特征是平台化和网络化。
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各种信息和资源能够互相连接和交互。
同时,互联网将物理空间转化为虚拟空间,打破了传统的地理限制,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合作。
三、用户导向和个性化互联网思维倡导用户导向和个性化的原则。
互联网企业往往通过对用户的需求和行为进行挖掘和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加符合其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用户也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满足自身需求。
四、创新和快速迭代互联网思维强调创新和快速迭代的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技术和市场变化迅速,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已经无法适应。
互联网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和快速迭代的方式来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五、数据驱动和精细化运营互联网企业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数据作为决策和运营的重要依据。
互联网思维要求企业能够充分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了解用户需求、市场趋势和产品性能,从而进行精细化运营和决策。
六、开放与生态合作互联网思维倡导开放与生态合作。
互联网企业鼓励开放标准和接口,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和整合,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
通过共享资源和合作创新,可以实现互联网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价值和竞争力。
总结起来,互联网思维的特征主要包括开放性和共享性、平台化和网络化、用户导向和个性化、创新和快速迭代、数据驱动和精细化运营,以及开放与生态合作等。
这些特征使得互联网思维成为在信息时代具有巨大优势和影响力的思维方式。
听李善友讲移动互联网时代生存法则(上)
![听李善友讲移动互联网时代生存法则(上)](https://img.taocdn.com/s3/m/5d0f1955e45c3b3567ec8b85.png)
听李善友讲移动互联网时代生存法则(上)24小时宇见2014-09-11 11:26 收藏93 评论9前几天荣幸得李善友教授相邀,今年第二次去听他演讲,此次千人大课的主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将收获并感悟分享如下:一、什么是粉丝关系本质?对我来说,听善友教授的课,对移动互联网做认知更新是一事,更大的满足感来自于,他以深入的案例拆解,汇同对“量子力学”“混沌理论”“自组织理论”的观察,从不同视角阐述了互联网世界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知论”,这给我带来了精神体验上的一种享受。
诚然,我无法完全理解,甚至对教授的部分观点有异见,但这种喜悦感却是真实的,这不影响我成为教授的粉丝。
当我说“我是李善友教授的粉丝”,这并非是一句恭维;有人认为,所谓粉丝,就是把自己的局部“思考主权”让渡给被关注者的一种现象,这有一定道理。
比如,当我们发现某人对某事的思考深度与洞察力,完全超越了我们对该问题的认知能力;久而久之,我们将习惯性地从他这里寻求某种价值引领,这就产生了所谓“脑残粉”。
但该定义的不完整性在于:这种关注行为,不仅在于他对某事的洞察深于我,更在于“我们同样关心此事”,换言之,洞察比我们深刻的人有很多,但在相似领域,以及相似领域的细分角度、态度、原则、情怀上,“你为什么会觉得这个重要?”,这种认知趋同和价值观相似性才是关键。
二、互联网思维的极简慨括什么是李善友教授对互联网思维的极简概括?我认为首先是他说的这一句:“用新的信息交互方式,改变成本结构、组织形态和商业模式。
”具体而言,他认为传统企业对互联网思维的误区,是持“工具论”者,将“互联网化”等同于“数字化”:在企业原有组织框架和业务结构之内(10%),做局部的改善改良,而忽略了有90%释放空间的剧变可能。
在以小米为案例的剖析中,李教授将经过“互联网化”而“消失”的那90%的成本结构,总结为“0渠道费”(电商),“0广告费”(新媒体和自媒体取代传统广告),以及“0库存”(预售模式)。
互联网思维方式包括什么
![互联网思维方式包括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af979ea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1.png)
互联网思维方式包括什么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它包括了什么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互联网思维方式包括什么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互联网思维方式包括的思维互联网思维,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
简约思维,是指在产品规划和品牌定位上,力求专注、简单;在产品设计上,力求简洁、简约。
极致思维,就是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超越用户预期。
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只有做到极致,才能够真正赢得消费者,赢得人心。
迭代思维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发现,具有偶然性,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
“敏捷开发”是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典型方法论,是一种以流量思维。
流量意味着体量,体量意味着分量。
“目光聚集之处,金钱必将追随”,流量即金钱,流量即入口,流量的价值不必多言。
社会化思维是指组织利用社会化工具、社会化媒体和社会化网络,重塑企业和用户的沟通关系,以及组织管理和商业运营模式的思维方式。
社会化商业的核心是网,公司面对的客户以网的形式存在,这将改变企业生产、销售、营销等整个形态。
大数据思维,是指对大数据的认识,对企业资产、关键竞争要素的理解。
大数据的关键在于数据挖掘,有效的数据挖掘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分析预测。
海量用户和良好的数据资产将成为未来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就是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
平台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多主体共赢互利的生态圈。
跨界思维,就是大世界大眼光,用多角度,多视野的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不仅代表着一种时尚的生活态度,更代表着一种新锐的世界大眼光,思维特质。
互联网思维的五大原则【原则一】专注:毕其功于一役,做到极致传统工业时代各类资源处于稀缺状态,专注并非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在互联网时代,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极大丰富,若是无法在某一个点上脱颖而出,就注定无法给用户留下印象。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与特点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a9ae3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6.png)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与特点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互联网思维是指在处理问题、思考和解决方案时,借鉴和运用互联网的特点和方式。
它与传统思维方式存在一些差异,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与特点,以及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在于其开放性和共享性。
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任何人只要接入互联网,就能够共享各种信息资源。
互联网思维强调信息的开放和共享,鼓励人们跨越传统界限,展开多方位的交流和合作。
在互联网思维中,个人的创造和创新不再局限于传统行业和领域,而是将更多的资源和观点汇聚在一起,促进共同进步。
二、互联网思维的特点1. 敏捷性:互联网思维强调迅速反应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和环境的变化也越来越快。
互联网思维要求人们具备接纳变化的意识和敏感度,能够及时调整策略和行动,以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2. 创新性:互联网思维强调创新和改变。
互联网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各种技术和模式的创新,推动了产业和社会的进步。
互联网思维鼓励人们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创造出更加优质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3. 网络化:互联网思维强调网络的连接和协作。
互联网的特点在于将世界联系起来,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互联网思维要求人们能够在网络中寻找资源,建立合作关系,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
4. 用户导向:互联网思维强调用户体验和需求的重要性。
互联网的成功离不开用户的参与和支持,用户需求成为了驱动创新和发展的核心。
互联网思维要求人们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注重用户的反馈和需求,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的期待。
三、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互联网思维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个人而言,互联网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了个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同时,互联网思维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促使个人在互联网时代实现自我价值。
李善友的组合创新方法论两个步骤
![李善友的组合创新方法论两个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b7461f2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4.png)
李善友的组合创新方法论两个步骤以李善友的组合创新方法论两个步骤为标题,写一篇文章:组合创新方法论是李善友教授提出的一种创新思维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技术和资源进行有效组合,以创造出新的解决方案和价值。
组合创新方法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
下面将介绍组合创新方法论的两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识别和整合各种资源组合创新的第一步是识别和整合各种资源。
资源可以包括知识、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需要广泛地搜集和了解各种资源,并对其进行评估和筛选。
评估资源的时候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目标和需求: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和需求,确定需要哪些资源来支持创新活动。
例如,如果你要开发一款智能手机,那么你可能需要知识和技术方面的资源,如软件开发、电子技术等。
2. 可行性和可用性:评估资源的可行性和可用性,确定资源是否能够满足创新活动的需求。
例如,某项技术虽然很先进,但其成本较高,可能会限制其在创新活动中的应用。
3. 互补性和协同效应:考虑资源之间的互补性和协同效应,确定不同资源之间的组合方式。
例如,将某项技术和某个市场进行组合,可能会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会。
在识别和整合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创新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不同领域的资源进行巧妙组合。
同时,也需要注意资源的可持续性和可替代性,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种资源导致创新活动的风险。
第二步:创造和推广新的解决方案在完成资源的识别和整合之后,接下来就是创造和推广新的解决方案。
创造新的解决方案需要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1. 联想法:通过联想和类比的方式,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进行组合,以创造出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将智能手机的触摸屏技术应用到家电产品中,可以创造出更智能和便捷的用户体验。
2. 反向思维法:通过反向思考问题,将原本的问题转化为创新的机会。
例如,如果传统的汽车制造业面临环境和能源的压力,可以考虑将新能源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进行组合,以创造出更环保和高效的交通解决方案。
李善友演讲:互联网思维之产品篇
![李善友演讲:互联网思维之产品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d560bf4a7302768e9939d0.png)
李善友演讲:互联网思维之产品篇--------------值得收藏的干货!-------------2014年11月18日,第八届创业周暨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在上海开幕,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学教授李善友做了主题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颠覆式创新”的演讲。
李善友是酷六网的创始人,他认为自己创业失败,是因为不懂产品,不重视产品,而做好产品,则需要做到极致、简洁和情怀。
以下为李善友的演讲摘要:李善友:今天我想讲“互联网思维”里的“产品篇”。
公司有很多维度,这些纬度都重要:产品、管理、营销、技术、战略。
但是如果你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实际上你就不能在某一个方面达到极致。
如果从这些纬度里面,假如说全部都消失掉只剩下一个纬度,那个纬度是什么呢?我个人会认为是“产品”。
尤其是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讲,今天更重要的,唯一能够抓的事情就是产品。
第二个纬度,会加什么呢?我会加“社区”两个字。
这两个东西合起来,就是我个人的互联网思维,叫:产品型社群。
产品型社群运作的方式就是自组织的方式,或者换句话说,我的互联网思维也有七个字,叫:产品、社群、自组织。
这就是产品型社群的七字诀。
今天在这里我想关于“产品”跟各位能够有所交代。
到底是什么逻辑,让战略、让品牌虚无化、边缘化,而“产品”几乎成为今天的一切?如果让我来理解,六个字送给各位——产品生命周期。
因为产品生命周期发生了变化,工业时代你有足够的数据收集起来对未来有预测、预判。
今天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这是对在位企业的一个诅咒,是对在野企业的一个优势。
为什么变短了呢?在这里向各位推荐一本书,《创新者的窘境》。
《创新者的窘境》里面有一句:技术进步的步伐一定会超过市场需要的速度。
而一旦技术的进行超过了用户的需求,就会存在性能过剩,一旦出现了性能过剩,产品生命周期即到OVER。
所有这些证据表明,技术在加速进步。
技术进步的周期越来越快,当然产品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了。
如果技术指数级的进步,当然是产品更新的速度也指数级的变短。
听李善友讲移动互联网颠覆式创新
![听李善友讲移动互联网颠覆式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2309ee64f242336c1eb95e3d.png)
经典、是新锐;不是现象,是逻辑;不是中庸,是绝对;不是主流,是异端”;敢讲不安全的新鲜认知,这需要勇气更需要洞察。
No.2 雷军有过很多失败小米案例是教授此次课程主线,但他没有从小米的辉煌,而是从雷军过去的很多惨痛失败开始:90年代初即杀入互联网,黄金时间花在了WPS和微软的对抗上;金山时期敌不过360;米聊甫一推出,又遇微信横空出世……,悲催其实挺多的;所以雷军近年总结:“人欲即天理;顺势而为,不要逆天。
”宇见:如你所见,教授所言:成功在一个人的经历中是概率多低的一件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不提雷军,再看其他大佬,哪个不是伤痕累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才从大概率的失败中修出一个正果,这是常态。
No.3 你不是跟别人竞争,而是跟消费者脑海中的认知竞争小米定位有独到之处,教授提及“以高打低”:看似与苹果三星争高下,实则重伤中华酷联;小米手机强调跟高端手机同样的高质量,比的是性价比。
这里有两点不同,其一是创造了不同,其二是从品牌上给自己加了分:“你的对手是谁,也说明了你的水平在哪”。
教授引用傅盛观点:“除非你和钱有仇,否则就别去教育你的消费者”;当用户已觉得苹果三星是最好,小米说的是“最快的手机”。
宇见:超越竞争对手颠覆用户认知,这有可能吗?当然有,只是像《盗梦空间》里Eames说的:“Inception?当然可能,只是难得要死!”还是留给乔布斯这种阿修罗转世吧;更现实的办法是创造一个不同,在用户脑海建立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这是我对教授观点的理解。
No.4 定位越小越好教授说,过去我们喜欢宽泛的定位,常说,13亿中国人,每人给我一块钱就能发财,反而,这样的结果经常得到的是——“0”;可口可乐告诉全世界,我们是正宗的可乐,百事可乐想,那正宗就是传统,传统就是“老”,于是定位年轻态,这样一来,一些年纪大的人想凸显年轻,也选择百事品牌;类似的案例有万宝路“男人的世界”,这么Man的形象让那些不太男人的男人和女汉子们都进来了;同理,小米的定位是“发烧”,“发烧”开始于一个极窄的定位。
【干货】李善友: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共76页文档
![【干货】李善友: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共76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c6d07e6a32d7375a5178018.png)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
李善友教授年度大课,详解巴菲特、乔布斯、马斯克的思维方式
![李善友教授年度大课,详解巴菲特、乔布斯、马斯克的思维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24a81d0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1.png)
李善友教授年度大课,详解巴菲特、乔布斯、马斯克的思维方式听过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可能不是道理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
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认知模型里增加新知识。
但如果原有的认知模型和新的信息不能自洽的时候,怎么办?打破原有的认知边界,建立一个更大的认知模型、更宽广的思想通道。
这才是新生的力量,只有新的思想通道、新的认知模型才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洞见,打开一个更大的生存时空。
要知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从来不缺乏信息量。
创始人的认知边界,才是企业唯一重要的边界。
6月17日-18日,混沌大学创始人李善友教授将讲授年度大课《认知升级之第一性原理》,它不会告诉你关于未来的具体方向,但却陪你一起,给你的思想洗个澡。
然后,化繁为简,开启新认知,去寻找你自己的第一性原理。
本次课程是免费课程,社员可在混沌大学APP(戳此下载)预约直播。
非社员可在“混沌研习社服务号”回复“听课码”获得免费直播码。
有问题想问李善友教授?(戳此提交问题),也许在课堂上就能得到李善友老师的回答哦~文|李善友(混沌大学创办人)在具体事物上,我的老师王东岳从未给我任何建议,但是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我。
第一个关键词是侧枝盲端。
过去认为,生物进化都是从低等生物开始,阶梯式地从一个物种进化为另一个物种。
后来发现并非如此,一个物种一旦形成,永远不会发生变化,直至整个物种灭绝,走向盲端,也就是死路。
新物种并不是原有物种的转变,而是原有物种的异端和侧枝自己生长出来的。
比如人类的祖先是鱼,这个物种5亿年以来都没有太大变化。
但是鱼里有一个侧枝演变成了爬行动物,其中最主流的是恐龙,生存了1.6亿年,直到整个物种灭绝,也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爬行动物里有一个侧枝进化出了哺乳动物,在人类诞生之前,90%以上的哺乳动物都灭绝了。
哺乳动物里比较高级的一支叫灵长类,灵长类的一个侧枝变成了直立人,生存了300万年后灭绝。
现在的智人仅仅诞生于不到20万年之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hone6
部件和劳动成本200美元, 流水线劳工成本4.50美元。
工业时代 功能Feature 技术Advantage 价值Benefit
互联网时代 一点极致,超出预期, 给用户惊喜 超越商业价值的强烈的情感关系
工业时代总体上是“杀死灵性”的过程。 互联网上一个文明史上的千年大事, 它可能会迎来灵性的回归。
我过去20年都在跟微软学习, 强调营销, 其实好公司不需要营销, 好产品, 就是最大的营销。
——雷军
中心化传播失效 上个时代最大的成本红利
认知流通成本下降 这个时代最大的成本红利
工业时代:产品连接用户成本巨大, 不得不依赖广告;
互联网时代:产品连接用户成本为0, 产品本身就是广 告。
在更高维商业文明中, 产品和营销是一回事。
甚至看不起的地方,却能迸发出巨大
能量,这种能量很多时候会超出我们
的想象。”
“今天这个时代,只要做好一件事就能改变世界”
傅盛
极致= / =完美
不求十全十美,但求一点极致
“单点极致”
杀鸡用牛刀,一针捅破天
少做一点事情,把这些事情
做到极致,就是最好的策略。
@雷军
2
审美与简洁
《未来属于高感性能力族群》
@Daniel H. Pink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演讲撰稿人
畅销书作家
我从来不觉得借鉴别人的创意是可耻
《未来属于高感性能力族群》
@Daniel H. Pink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演讲撰稿人
畅销书作家
高感性时代的六种能力
① 不只有功能,还重设计。 ② 不只有论点,还说故事。 ③ 不只谈专业,还须整合。 ④ 不只谈逻辑,还给关怀。 ⑤ 不只能正经,还会玩乐。 ⑥ 不只顾赚钱,还重意义。
乔老爷子(1997)说
要么
天才要么狗屎
99分 = -1分
100分 = 0 分
101分 = 1 分
互联网时代是0和1的游戏
Nothing / Everything
“满意度”=0
“尖叫值”
10倍速满意度,动态尖叫值
“把自己逼疯 把别人逼死”
(王川、洪峰、张小龙的版本观)
“这个时代,简单是一个让人看不到
商业世界观升级
产品型营销
营销融于产品
如何证明自己不山寨?
全球顶级供应商
跟高端手机同样的高配置
“世界顶级公司的顶级配件”
“全球首发”
“发烧友”
小米手机3 迄今为止 最快的手 机 ¥1999
小米电商选择顶级供应商
降维化
营销融于产品产品
硬件即软件,软件即体验。 广告即内容,内容即娱乐。
这是“小时代”盛行的“大时代”
让企业免于速朽的,是企业的快速自我刷新的能力。
吴伯凡
在野企业凭借一款产品就可以横空出世,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小米、微信、余额宝就是例证。
颠覆,以产品为颠覆,
将成为今天这个时代的常态
“更好,更便宜”
什么是产品?
iPhone
组装制造的100%在中国
利润的1.8%在中国
战略和产品谁更重要?
四五年前,如果只是谈如何做产品,而不关心战略,
打造品牌,就会被看作一家胸无大志的企业。
而今天,谈论战略已显得滑稽不堪。
“冬吴相对论”之吴伯凡
到底是一种什么逻辑,让战略、品牌边缘化甚至虚无化,
而产品几乎成为一切呢?
“方生方死”
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生命周期趋零
“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
终极思考:
当宇宙从11维空间被降到1维空间,
最后唯一剩下的维度会是什么?
终极思考:
当产品插上一个什么样的翅膀,
可以使之涅磐为一种高纬文明?
社群
产品
来自互联网文明的二向箔
社群
自组织 产品
产品型社群
营销跟产品谁更重要?
苹果—产品
微软—营销
特斯拉老板马斯克
“实际上我不喜欢营销这个概念,我觉得营销是个很奇怪的概念。 我觉得营销好像就是要骗人买东西一样。”
心理满足的驱动力 远胜工具
微信,不是一个省钱的短信替代工具。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爽”胜过功能
爽是体验,体验比功能更易传播。
“不听摇滚的程序猿不是好产品经理”
张小龙 : 锻炼你的审美能力。
你的产品美感不会超过你的审美能力
“ 简洁 ”
“在很多领域,苹果并没有真正从零开始发明产品。 苹果吸纳了原本比较复杂的东西,巧妙地把它们变成了 简洁的东西。”
“不让用户选择”
每增加一种选择,都让用户迷惑
会议也简洁
3
审美与情怀
我认为未来的互联网 会日益变得有“温度”,
有“情感”
有“味道”
@段永朝
功能体验是必需 情感体验是强需
情感体验超越功能体验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特征
产品的审美主义时代
极致
情怀
简洁
只有两个终极KPI:
尖叫?推荐?
离开产品谈情感 好比太监谈高潮
@老猪
用赤子之心做产品 才是最牛逼的思维
我今天的态度
像产品经理一样办创业营 我的课程就是我的作品
《疯狂的简洁》
“做三秒就会用的特性”
需要文字解释的功能都不是好体验
“瞬间成为傻瓜用户”
技术控很难成为好的产品经理
“摇一摇很难被超越 因为我们已经做到极简”
---张小龙致马化腾信件
命名也简洁
--iMac
--iPod
--iPhone(1.2.3.4.4s.5.5s)
--iPad(1.2.3)
1997年,乔布斯大砍产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