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系统工程大作业系统问题的系统分析(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探讨以及影响因素的深层次分析)专业:工程管理班级:1306组长:小组成员:2016年6月 4 日选题分析(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探讨以及影响因素的深层次分析)背景描述:当今社会的大学生,乐于展现自我风采,喜欢追求接受各种挑战。
但是,事物不可能总是完美的,总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存在于当代大学生的身上。
(1)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听取别人的建议(2)不懂得体谅父母,觉得向父母要钱是天经地义的事(3)不珍惜他人为我们创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大学生普遍存在现象——课堂效率低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而且是师生共同创造的。
学生自主学习被看作是大学学习的先决条件,教学过程中的责任也越来越多的从教师转向学生,教师的更多责任是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课堂教学的模式也应随之变化,但是,现如今迟到、看小说、吃零食、交头接耳、收发短信、手机上网……这些行为在大学课堂上屡见不鲜。
老师三令五申学上要遵守课堂纪律,可就有个别人置若罔闻,依然如故,从而造成大学生课堂效率过低。
在严肃的课堂上出现这样的情况,让人忧虑。
调查:(关于影响大学生课堂效率低因素的调查问卷)您好:我是南京工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了详细地了解我校的学生学习的状况,从而给出相关学习上的指导建议以及构建科学有效的学习机制提高大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特进行此次调查,希望大家能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您的配合将对我们学校有关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诚恳地希望您的支持和配合。
基本资料1.学院专业2.性别: A.男 B.女( )3.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针对下列影响大学生课堂效率低下的因素进行选择1.手机网络的诱惑( )A.是B.否C.不能确定2.认为考试只要考前突击不要平时的积累( )A.是B.否C.不能确定3.感觉老师的课堂内容没有吸引力,从而上课心不在焉,随便听听甚至自己看其他的内容( )A.是B.否C.不能确定4.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A.是B.否C不能确定5.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计划( )A.是B.否C.不能确定6.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从而不喜欢学习,使效率很低( )A.是B.否C.不一定7.认为所学的课程与就业没有很大关系( )A.是B.否C.不能确定8.感觉学习不重要,随便学学就行( )A.是B.否C.不能确定9.你上课效率不高是因为作息时间不佳吗( )A.是B.否C.不能确定10.感觉老师讲课缺乏趣味性( )A.是B.否C.不能确定11.由于老师对课堂秩序的维护不够( )A.是B.否C.不能确定12.由于自己或老师在课后不对知识进行检测( )A.是B.否C.不能确定13.在大学学习中,你不愿意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上( )A.是B.否C.不能确定14.认为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关系不大( )A.是B.否C.不能确定15.由于课时的安排不当从而使效率太低( )A.是B.否C.不能确定16.教学环境较差从而使上课效率低( )A.是B.否C.不能确定17.由于教学设备不够先进使上课效率更低( )A.是B.否C.不能确定18.你不喜欢老师讲授的学习方式( )A.是B.否C.不能确定19.上课看到周围的同学不认真听讲自己也就不想听了( )A.是B.否C.不能确定20.由于学校对学生课堂玩手机的管制不严( )A.是B.否C.不能确定现状分析:针对这一问题,小组通过商量制定出相关的问卷,随机对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客观公正的做出了回答。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2017级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隶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和自动化专业,是一个能源、环境与自动控制三大学科交叉的复杂系统工程。
其前身是“热能与动力工程”,包括“电厂热能”、“锅炉”等专业学科。
2001年教育部能源与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认为专业名称太抽象,不能反映专业内容,建议更改专业名称。
2002年,浙江大学率先向学校提出将专业名称更改为“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一方面能源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另一方面,环境和系统工程都反映出专业要求的环境保护和自动化理论和知识。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于2013年批准设立,于201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2015年被辽宁省教育厅确定为应用技术转型示范专业。
专业带头人李润东教授在十几年的教育和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出基于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的寓教于研人才培养模式和“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理念,相关教育教学思想与理念实践获得辽宁省教改项目支持,并获得2012年度辽宁省教学成果奖。
二、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学校培养目标定位:具有爱国敬业精神,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强,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专业理论基础,具有能源动力与环境保护知识与实践能力,能胜任火力发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核电厂等能源利用领域及燃料利用过程污染物控制岗位,可从事能源动力设备及环保设施的运行、调试、工程设计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一)基本要求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2. 初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基本国情,能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系统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系统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 使学生能够运用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等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系统性思考和解决。
3. 帮助学生了解系统工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系统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系统性、创新性。
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3. 培养学生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项目设计、实施和评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系统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挑战,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责任感,认识到系统工程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程趣味性和实用性。
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系统工程基本概念:系统与系统工程的关系、系统工程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等。
2. 系统分析方法:系统分析的基本步骤、方法,如结构分析、行为分析、决策分析等。
3. 系统设计方法: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如模块化设计、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等。
4. 系统工程应用案例:介绍系统工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企业管理、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
5. 实践项目: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设计,实际操作,提高学生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系统工程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第二周:系统分析方法(一)第三周:系统分析方法(二)第四周:系统设计方法(一)第五周:系统设计方法(二)第六周:系统工程应用案例及分析第七周:实践项目启动,分组讨论,确定项目主题第八周:实践项目实施,进行系统分析、设计第九周:实践项目成果展示、评价与总结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性:课程内容紧密围绕教材中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应用,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系统工程知识。
燃煤采暖锅炉烟气处理系统设计-环境工程课程设计(大气)[优秀]
前言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30万台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耗煤量占全国原煤产量的1/3.而这些锅炉中,大部分没有安装脱硫设备,致使许多地区酸雨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了工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因此,烟气脱硫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能用于烟气脱硫和除尘的设备很多,但要满足运转稳定可靠、不影响生产同时去除且压力降较小等要求,以袋式除尘器和旋流板为宜.1.设计任务书1.1.课程设计题目燃煤采暖锅炉烟气处理系统设计1.2.设计原始材料锅炉型号:SZL4-13型(额定热功率2.8米W),共3台设计耗煤量:600 千克/h·台烟气温度:160℃脱硫塔出口烟温:60℃标准状态下烟气密度:1.34千克/米3空气过剩系数:α=1.4锅炉外形尺寸:4866×3660×2550锅炉烟囱尺寸:Φ600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6%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冬季室外空气温度:5℃标准状态下空气含水:0.01293千克/米3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煤的工业分析值:C=68% H=4% S=1% O=5%N=1% W=6% A=15% V=1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二类标准:标准状态下烟尘浓度排放标准:200米g/米3标准状态下二氧化硫排放标准:900米g/米32.设计概况2.1.设计内容某燃煤采暖锅炉,烟气排放最大量Q=18450米3/h,烟气最高温度160℃,烟气含尘量2340米g/米3,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1950米g/米3.2.2.设计依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 GB/T6719-2009《袋式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 GB12138-89《袋式除尘器安装技术要求与验收规范》 JB/T8471-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2.3.设计要求2.3.1.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二类标准:标准状态下烟尘浓度排放标准:200米g/米3标准状态下二氧化硫排放标准:900米g/米33.处理工艺设计3.1.除尘工艺设计3.1.1.各除尘器的简述离心式除尘器离心分离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烟气作旋转运动,依靠离心作用将烟气中粉尘分离出来.这种离心力要比单独靠中立获得的分离大得多,因而除尘较有效.它的结构简单,运行操作方便,可以分离捕集较细的粉粒,但除尘效率不高,约85%左右,阻力一般不大于1000Pa,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独立的除尘装置,也可作其他除尘器的预处理装置.洗涤式除尘器洗涤式除尘器是用液滴、液膜、气泡等洗涤含尘气体,使含烟气相互凝集,从而使尘粒得到分离的装置.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文丘里洗涤除尘器,它的主要部件是文丘里管.压力水从文丘里管的喉口的小孔进入,高速的含尘烟气流通过喉口将水雾化成无数水滴,同时使尘粒粘附在所生产的水滴上.将这种气液混合物引入分离器,使水滴与尘粒分离,烟气得到净化.文丘里洗涤器的除尘效率一般在95%以上,它随液滴直径、喉管气速的增加而增加.当液滴直径比尘粒大50倍时,其除尘效率最高.这种除尘器结构简单,除尘效率高,水滴还能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三氧化硫.其缺点是阻力大,需要有污水处理装置.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是使含尘气体通过过滤材料将粉尘分离捕集的装置,采用玻璃纤维作滤料的空气过滤器,主要可用于通风及空气调节的气体净化.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如下:含尘气体进入滤袋,在通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上,透过滤料的清洁气体从排出口排出,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可在机械振动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斗中.粉尘因截留、惯性碰撞、静电和扩散等作用,逐渐在滤袋表面形成粉尘初层.初层形成后,它成为袋式除尘器的主要过滤层,提高了除尘效率,滤布起形成粉尘初层和支撑它的骨架作用,但随着粉尘在滤袋上的积聚,滤袋两侧的压力增大,会把有些已附在滤料上的细小粉粒挤压过去,使除尘效率下降.袋除尘器的阻力一般为1000-2000Pa.另外,若除尘器阻力过高,还会使除尘系统的处理气体量下降,影响生产系统的排风效果.因此,除尘器阻力达到一定数值后要及时清灰,清灰不能过分,即不应破坏粉尘初层,否则会引起除尘效率显著降低.电除尘器电除尘器是利用静电力实现尘粒与烟气流分离的一种除尘装置.电除尘器是在放电极与平板状集尘极之间加以较高的直流电压,使电晕极发生电晕放电.当含尘烟气低速流过放电极与集尘极之间时,首先烟气中的气体分子发生电离,由于含尘烟气中大部分气体(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与电无亲和力,故会带负电荷成为负离子,它在向正极移动中遇到随烟气流动的大部分粉尘会使粉尘取得负电荷而转向阳极板上,使粉尘所带的电荷得到中和.集尘板上粉尘到一定厚度时,可用机械振打的方法使之落入灰斗.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与电场强度、集尘板面积、烟气流量、粉尘趋进速度,尤其是粉尘的导电性有关,电除尘器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可达99.99%),可捕集到0.1μ米以上的尘粒.它阻力小,运行费用低,处理烟气量的能力大,运行操作方便,可完全实现自动化.缺点是设备庞大,投资费用高.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的含尘气体所产生的离心力,将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干式气-固分离装置.旋风除尘器用于工业生产以来,已有百余年历史.对于捕集5-10μ米以上的粉尘效率较高,其除尘效率可达90%以上,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建筑、矿山、机械、轻纺等工业部门.旋风除尘器结构简单,除尘器本身无运动部件,不需特殊的附件设备,占地面积小,制造、安装投资较少.操作、维护简单,压力损失中等,动力消耗不大,运转、维护费用较低.操作弹性较大,性能稳定,不受含尘气体的浓度、温度限制.对于粉尘的物理性质无特殊要求,同时可根据化工生产的不同要求,选用不同材料制成,或内衬各种不同的耐磨、耐热材料,以提高使用寿命.3.1.2.主要除尘器的选用在选择除尘技术时,应充分考虑经济性、可靠性、适用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影响.除尘技术的确定受到当地条件、现场条件、燃烧煤种特性、排放标准和需要达到的除尘效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目前环保要求、污染物排放费用的征收情况以及静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在性能上的差异和在各行各业应用的实际情况,对两种除尘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性能做一个简单客观的对比.1)除尘效率布袋除尘器:对人体有严重影响的重金属粒子及亚微米级尘粒的捕集更为有效.通常除尘效率可达99.99%以上,排放烟尘浓度能稳定低于50米g/N米3,甚至可达10 米g/N米3以下,几乎实现零排放.电除尘器: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进一步提高和越来越多的电厂燃用低硫煤(或者经过了高效脱硫),比电阻大,即使达标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布袋除尘器的过滤机理决定了它不受燃烧煤种物化性能变化的影响,具有稳定的除尘效率.针对目前国家环保的排放标准和排放费用的征收办法,布袋除尘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2)系统变化对除尘器的影响锅炉系统是一个经常变动和调节的系统,因此从锅炉中出来的烟气物化性能、烟尘浓度、温度等参数也不能保证不发生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针对不同的除尘器会引起明显不同的变化.下面从主要的几个方面进行对比:(1)送、引风机风量不变,锅炉出口烟尘浓度变化①除尘器:烟尘浓度的变化只引起布袋除尘器滤袋负荷的变化,从而导致清灰频率改变(自动调节).烟尘浓度高滤袋上的积灰速度快,相应的清灰频率高,反之清灰频率低,而对排放浓度不会引起变化.②对静电除尘器:烟尘浓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粉尘的荷电量,因此也直接影响了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最终反映在排放浓度的变化上.通常烟尘浓度增加除尘效率提高,排放浓度会相应增加;烟尘浓度减小除尘效率降低,排放浓度会相应降低.(2)锅炉烟尘量不变,送、引风机风量变化①对布袋除尘器:由于风量的变化直接引起过滤风速的变化,从而引起设备阻力的变化,而对除尘效率基本没有影响.风量加大设备阻力加大,引风机出力增加;反之引风机出力减小.②对静电除尘器:风量的变化对设备没有什么太大影响,但是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随风量的变化非常明显.若风量增大,静电除尘器电场风速提高,粉尘在电场中的停留时间缩短,虽然电场中风扰动增强了荷电粉尘的有效驱进速度,但是这不足以抵偿高风速引起的粉尘在电场中驻留时间缩短和二次扬尘加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除尘效率降低非常明显;反之,除尘效率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3)烟气温度的变化①对布袋除尘器:烟气温度太低,结露可能会引起“糊袋”和壳体腐蚀,烟气温度太高超过滤料允许温度易“烧袋”而损坏滤袋.但是如果温度的变化是在滤料的承受温度范围内,就不会影响除尘效率.引起不良后果的温度是在极端温度(事故/不正常状态)下,因此对于布袋除尘器就必须设有对极限温度控制的有效保护措施.②对静电除尘器:烟气温度太低,结露就会引起壳体腐蚀或高压爬电,但是对除尘效率是有好处的;烟气温度升高,粉尘比电阻升高不利于除尘.因此烟气温度直接影响除尘效率,且影响较为明显.(4)气流分布①对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与气流分布没有直接关系,即气流分布不影响除尘效率.但除尘器内部局部气流分布应尽量均匀,不能偏差太大,否则会由于局部负荷不均或射流磨损造成局部破袋,影响除尘器滤袋的正常使用寿命.②对静电除尘器:静电除尘器非常敏感电场中的气流分布,气流分布的好坏直接影响除尘效率的高低.在静电除尘器性能评价中,气流分布的均方根指数通常是评价一台静电除尘器的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3)运行与管理(1)运行与管理①对布袋除尘器:运行稳定,控制简单,没有高电压设备,安全性好,对除尘效率的干扰因素少,排放稳定.由于滤袋是布袋除尘器的核心部件,是布袋除尘器的心脏,且相对比较脆弱、易损,因此设备管理要求严格.②对静电除尘器:运行中对除尘效率的干扰因素多,排放不稳定;控制相对较为复杂,高压设备安全防护要求高.由于静电除尘器均为钢结构,不易损坏,相对于布袋除尘器,设备管理要求不很严格.(2)停机和启动①对布袋除尘器:方便,但长期停运时需要做好滤袋的保护工作.②对静电除尘器:方便,可随时停机.(3)检修与维护①对布袋除尘器:可实现不停机检修,即在线维修.②对静电除尘器:检修时一定要停机4)设备投资(1)对于常规的烟气条件和粉尘(主要是指比较适合静电除尘器的烟气),两种除尘器排放浓度要达到目前较低的环保要求(如150米g/米3)初期投资布袋除尘器比静电除尘器约高20-35%左右(2)对于低硫高比电阻粉尘、高SiO2、Al2O3类不适合静电除尘器捕集的粉尘,两种除尘器要达到目前较低的环保要求(如150米g/米3)初期投资静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相当或静电除尘器投资高些.(3)通常条件下达到相同的除尘效率或者说达到相同的排放浓度,静电除尘器的投资通常要比布袋除尘器的投资高.以呼和浩特电厂200米W机级为例:布袋除尘器:每台机组的除尘器投资<2000万元,保证排放浓度<50米g/N米3以下.对静电除尘器:按四电场,比集尘面积130米2/米3/S计算.达标250米g/N米3,每台除法器投资约2500万元.5)运行维护费用(1)运行能耗对布袋除尘器:风机能耗大,清灰能耗小.对静电除尘器:风机能耗小,电场能耗大.但是,总体来讲两种除尘器的电耗相当.对于静电除尘器难以捕集的粉尘,或者说当静电除尘器的电场数量超过4电场时,静电除尘器的能耗比布袋除尘器的要高,也就是说此时的静电除尘器运行费用要比布袋除尘器高.如果按照即将出台的新环保标准,静电除尘器要是做到达标话,必定是采用4电场以上的静电除尘器,其电耗也就一定比布袋除尘器高.(2)维护费用布袋除尘器的维护检修费用主要是滤袋更换费,从目前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一次滤袋的更换费用只需要1.5-2年排污费比静电除尘器的少缴部分就可以抵偿.静电除尘器的维护维修费用主要是对阳极板、阴极线和振打锤等的更换等.此项费用较高,但年限比较长,约6年左右.(3)经济效益分析实际运行中布袋除尘器的排放浓度约是静电除尘器的10%,因此,电厂采用布袋除尘器实际交缴的排污费也为静电除尘器排污费的1/10左右.如果按照目前国家征收排污费的情况来看,采用布袋除尘器后每炉/每年的排污费少缴部分是相当可观的,至少上百万到几百万元.按照以前达标即不需要交纳排污费的话,采用布袋除尘器就可以免交排污费.另外,布袋除尘器有约5%左右的脱硫效率;这同样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污费.总之,新的环保标准出台以后,静电除尘器要想做到达标排放,就必须采用4电场以上的除尘器.此时静电除尘器的初期投资已经比布袋除尘器高,同时4电场以上的静电除尘器(或者4电场的高比积尘面积)运行电耗要比布袋除尘器的高很多.因此在新的环保要求下,静电除尘器即使达标,其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都比布袋除尘器高.另外,静电除尘器的排放浓度总是在布袋除尘器的10倍左右,目前新的排污费制度下,即使达标了也要对排放粉尘量进行收费,因此两种除尘器即使达标以后,静电除尘器又比布袋除尘器多支出了一笔费用.因此,布袋除尘器必将成为工业粉尘控制的首选设备.表1 布袋除尘器与电除尘器的比较表通过比较,选择袋式除尘器.3.2.脱硫工艺设计3.2.1.脱硫方法概述目前,世界上烟气脱硫工艺有上百种, 但具有实用价值的工艺仅十几种.根据脱硫反应物和脱硫产物的存在状态可将其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法 3 种.湿法脱硫工艺应用广泛, 占世界总量的85.0%,其中氧化镁法技术成熟,尤其对中、小锅炉烟气脱硫来说,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等优点,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采用湿法脱硫工艺,要考虑吸收器的性能,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烟气的脱硫效率、系统的运行费用等.旋流板塔吸收器具有负荷高、压降低、不易堵、弹性好等优点,可以快速吸收烟尘,具有很高的脱硫效率.3.2.2.工艺比选1)脱硫工艺及脱硫吸收器比较选择(1) 脱硫工艺比较选择(见表2)表2 脱硫工艺比较表3 脱硫工艺比较(2)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和氧化镁脱硫法的特点对比①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是采用石灰石(CaCO3)或石灰(CaO)作脱硫吸收剂原料,经消化处理后加水搅拌制成氢氧化钙(Ca(OH)2)作为脱硫吸收浆.石灰或吸收剂浆液喷入吸收塔,吸附其中的SO2气体,产生亚硫酸钙,进而氧化为硫酸钙(石膏)副产品.该工艺的优点主要是:A、脱硫效率高,在Ca/S比小于1.1的时候,脱硫效率可高达 90%以上;B、吸收剂利用率高,可达到90%;C、吸收剂资源广泛,价格低廉;D、适用于高硫燃料,尤其适用于大容量电站锅炉的烟气处理;E、副产品为石膏,高品位石膏可用于建筑材料.该工艺的缺点是:A、系统复杂,占地面积大;B、造价高,一次性投资大;C、运行问题较多——由于副产品CaSO4易沉积和粘结,所以, 容易造成系统积垢,堵塞和磨损;D、运行费用高,高液/气比所带来的电、水循环和耗量非常大;E、副产品处理问题——目前,世界上对该副产品处理,主要采用抛弃和再利用两种方法:西欧和日本因缺乏石膏资源,所以用此副产品做建筑用石膏板,与此同时,当地建筑规范也为该产品的推广使用提供了方便.但对副产品石膏的成分要求严格(CaSO4>96%).在美国,因天然石膏资源丰富,空地较多,过去一般采用抛弃处理.在中国,天然石膏资源丰富,而石灰石的成分却很难保证,因此脱硫石膏的成分不稳定,建筑行业很难采用;对于建在城市近郊或工业区的需要脱硫的电厂,又很难容纳大量石膏渣液的抛弃,即使有空闲场地抛弃,从长远来讲,仍然可能造成固体废弃物的二次污染.因而副产物处理存在问题.F、由于该工艺技术成熟,运用广泛,目前国家有相应技术规范,但国家环保总局在脱硫技术指导文件中明确指出该种方法适用于大型电站锅炉的脱硫,中小锅炉运用存在规模不经济等问题.G、为适应国内中小型锅炉的烟气脱硫,对该工艺进行了改造运用,减少脱硫剂制备和石膏生成系统尚可,但其他部分的或缺带来诸多问题,因此要谨慎用之.②氧化镁脱硫法氧化镁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镁作为脱硫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镁,并通入空气将亚硫酸镁生成溶解度更大的硫酸镁.氢氧化镁作脱硫剂具有反应活性大、脱硫效率高、液气比小等优点,因此具有综合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等特点.氧化镁吸收SO2的湿法脱硫方式是目前适合于中、小型锅炉烟气脱硫技术最为成熟的脱硫方式之一.综合氢氧化镁脱硫法具有以下四个特点:A、氧化镁原料取得容易目前包括在日本、首尔、东南亚地区、台湾地区等均有普遍使用的实绩和经验,而所使用的的氧化镁大部分均来自大陆地区.我国拥有丰富的氧化镁资源,储量约为160亿吨,占全世界的80%左右,环渤海湾的山东、辽宁地区以及山西都有丰富的产量.由于广泛地运用,使该技术相对于其他脱硫技术更加成熟.B 、米gO工艺也是技术成熟的脱硫工艺,该工艺在日本已应用了100多个项目,台湾的电厂约95﹪是.米gO法,美国波士顿的米gstic电厂150米w机组.米gO湿法脱硫1982年投产.C、米gO法脱硫效率达到90﹪~98﹪,因为米gO活性强,实例表明在相同操作条件下,米gO作为吸收剂比用CaCO3作为吸收剂时吸附效率高.D 、脱除等量的SO2消耗的米gO量仅为CaCO3的40﹪.E 、米gO法脱硫循环液呈溶液状,不易结垢,不会堵塞.氧化镁湿法的脱硫产物硫酸镁是一种溶解度很大的物质,因此在吸收塔脱硫的反应过程中,不似石灰石(石灰)/石膏法会产生结垢或堵塞的问题.F、脱硫后溶液,处理后可直接排放,无二次污染.G、脱硫设备简单,操作简单,成本低.脱硫系统包括熟化系统、吸收系统、废液处理系统,系统简单明了,现场布置简洁紧凑,系统运行安全可靠.L、脱硫产物的用途如果把米gO法脱硫工艺产物,不经氧化曝气则可以把浆液脱水湿渣,其组成米gSO3 60~70% 米gSO4 20~30 %溶解状,杂质10% ,湿渣可以作为农用肥料.可直接作基肥,追肥和叶面肥.植物正常发育的所需镁量,一般为干重5g/千克左右.施用镁肥不仅可增加作物产量,还可改善产品品质,如镁肥对甘蔗、香蕉、烟叶产量和品质都有良好作用.据调查本地区盛产甘蔗、香蕉.根据全国土壤普查表明不少地区土壤缺镁比较严重,缺镁土壤面积巨大,大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8 ,若对每亩地施镁肥,则每年需求镁肥量十分巨大.2) 脱硫吸收器比较选择脱硫吸收器的选择原则, 主要是看其液气接触条件、设备阻力以及吸收液循环量.脱硫吸收器比较选择如表4所示.表4 脱硫塔性能吸收设备中: 喷淋塔液气比高, 水消耗量大; 筛板塔阻力较大, 防堵性能差; 填料塔防堵性能差, 易结垢、黏结、堵塞, 阻力也较大; 湍球塔气液接触面积虽然较大, 但易结垢堵塞, 阻力较大.相比之下, 旋流板塔具有负荷高、压降低、不易堵、弹性好等优点, 适用于快速吸收过程, 且具有很高的脱硫效率.因此, 选用旋流板塔脱硫吸收器.3.2.3.工艺原理(1) 氧化镁法脱硫原理氧化镁法脱硫的主要原理:在洗涤中采用含有米gO 的浆液作脱硫剂, 米gO 被转变为亚硫酸镁(米gSO3) 和硫酸镁(米gSO4) , 然后将硫从溶液中脱除.氧化镁法脱硫工艺有如下特点:A 、氧化镁法脱硫工艺成熟, 目前日本、中国台湾应用较多, 国内近年有一些项目也开始应用.B、脱硫效率在90.0%~95.0%之间.C 、脱除等量的SO2, 米gO的消耗量仅为CaCO3的40.0%.D 、要达到90.0%的脱硫效率, 液气比在3~5L/米3之间, 而石灰石- 石膏工艺一般要在10~15L/米3之间.E、我国米gO储量约80 亿t, 居世界首位, 生产量居世界第一.(2) 旋流板塔吸收器脱硫原理旋流板塔工作时,烟气由塔底从切向高速进入,在塔板叶片的导向作用下旋转上升.逐板下流的液体在塔板上被烟气喷成雾滴状,使气液间有很大的接触面积.液滴在气流的带动下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强化气液间的接触,最后被甩到塔壁上,沿壁下流,经过溢流装置流到下一层塔板上,再次被气流雾化而进行气液接触.由于塔内提供了良好的气液接触条件,气体中的SO2等酸性气体被碱性液体吸收的效果好;旋流板塔同时具有很好的除尘性能,气体中的尘粒在旋流塔板上被水雾粘附,并受离心力作用甩到塔壁而除去,从而具有较高的除尘除雾效率.来自锅炉的含尘烟气首先切向进入塔底段,呈螺旋形上升到旋流板,从旋流板叶片间的开孔高穿过,将经特殊给液装置分配到各叶片上的洗涤溶液雾化,雾化后的洗涤溶液获得较高比表面积,并与废气接触完成脱硫除尘.3.3.工艺流程3.3.1.工艺流程图燃煤采暖锅炉烟气处理工艺流程3.3.2.工艺流程简述工艺流程主要分为两个工段.第一个工段为烟气除尘,第二个工段为烟气脱硫.该工艺采用过滤式脉冲布袋除尘器,脉冲袋式除尘器主要由上箱体、中箱体、下箱体和控制器等组成.含尘空气从进气口进入除尘箱,因气体突然扩张,流速骤然降低,颗料较粗的粉尘,靠其自重力向下沉降,落入灰斗.细小粉尘通过各种效应被吸附在滤袋外壁,经滤袋过滤后的净化空气,通过文氏管进入上箱体,从出气口排出,被吸附在滤袋外壁的粉尘,随着时间的增长,越积越厚,除尘器阻力逐渐上升,处理的气体量不断减少,为了使除尘器经常保持有效状态,设备阻力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就需要清除吸附在滤袋外面的积灰.经除尘后的烟气进入第二个脱硫工段,采用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在旋流板塔吸收器中对除尘后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在洗涤液中采用含有米gO的浆液作脱硫剂, 米gO 被转变为亚硫酸镁(米gSO3) 和硫酸镁(米gSO4) , 然后将硫从溶液中脱除.旋流板塔工作时,烟气由塔底从切向高速进入,在塔板叶片的导向作用下旋转上升.逐板下流的液体在塔板上被烟气喷成雾滴状,使气液间有很大的接触面积.液滴在气流的带动下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强化气液间的接触,最后被甩到塔壁上,沿壁下流,经过溢流装置流到下一层塔板上,再次被气流雾化而进行气液接触.由于塔内提供了良好的气液接触条件,气体中的SO2等酸性气体被碱性液体吸收的效果好;旋流板塔同时具有很好的除尘性能,气体中的尘粒在旋流塔板上被水雾粘附,并受离心力作用甩到塔壁而除去,从而具有较高的除尘除雾效率.主要化学反应式:米gO + H2O →米g(OH)2SO2 + H2O → H2SO3→ 2H+ + SO3-2。
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报告LOGO题目:关于大学生“课堂低头族”现象的问题分析专业班级:工业141班组别:五组组长:xx(140xxxxx)小组成员:薛xx(140xxxxx)桂xx(140xxxxx)xx(140xxxxx)x(140xxxxx)任xx(140xxxxx)xx(140xxxxx)目录关于大学生“课堂低头族”现象的问题分析 (3)一、利用ISM法进行系统分析 (4)1.1确定影响因素 (4)1.2有向图 (5)1.3可达矩阵 (5)1.4系统要素集合 (6)1.5级位划分 (7)1.6多级递阶有向图 (7)二、利用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体系 (8)2.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8)2.2重要度分析 (9)2.2.1判断矩阵标度 (9)2.2.2建立判断矩阵 (9)2.3总重要度分析 (11)三、利用模糊综合判断法对案进行评价 (11)3.1满意度评价 (11)3.1.1评价指标 (11)3.1.2评价过程 (11)四、结论 (14)五、参考文献 (14)六、任务分配 (15)七、个人心得 (15)XX (15)XX (16)任XX (16)桂XX (17)X (17)XX (18)薛XX (19)八、会议讨论照片 (19)关于大学生“课堂低头族”现象的问题分析【摘要】21世纪是信息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上网是一个普遍现象,网络传递给他们更多的信息与知识,但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有部分大学生过度沉迷网络,以至于课上课下沉迷于手游、网游,出现了一种“课堂低头族”的现象。
目前,大学生逐渐对网络有了一种消极的心理依赖性,对其身心造成了重的危害,甚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为了加强学校学风建设、为了学生的未来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强教育和管理。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低头族AHP ISM 系统分析学风建设确定研究对象随着互联网和手机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生活也在改变。
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多途径上网花去大量的时间和金,过度沉迷网络,以至于形成一种上课玩手机的现象。
系统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系统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系统工程原理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它集成了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等。
它主要研究如何对复杂的系统进行综合性设计和优化,使得系统能够正确、高效地运行。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深入理解系统工程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习如何应用这些概念和方法进行系统设计,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二、背景和需求分析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越来越依赖于各种各样的系统。
例如,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电力系统、物流系统、通信系统、医疗系统等等。
这些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此外,也有一些特定的领域,例如金融、军事、航空等,需要进行系统工程设计和优化,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系统工程原理这门课程中深入学习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并尝试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
这对于我们未来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意义。
三、课程设计内容和步骤3.1 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3.1.1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了解不同的需求类型和分析方法,掌握如何制定符合需求的系统设计方案。
3.1.2 系统实现与测试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对系统进行实现,并进行测试和验证。
主要涉及到软件开发、测试方法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的问题。
3.1.3 系统优化与改进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主要涉及到系统性能评估、优化策略和改进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3.2 课程设计步骤本次课程设计的步骤主要分为以下三步:3.2.1 论文选题和论文撰写计划的制定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选择一个与系统工程原理相关的主题,制定论文的撰写计划,确定每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和任务分配。
3.2.2 论文撰写和中期报告的提交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论文的撰写和修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中期报告,反馈审核意见,并修改论文。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专业代码: 081001)一、学制与学位1、学制学制四年2、学位学生按要求修满学分完成学业后, 毕业时授予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 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 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 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 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1)德育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奉献精神,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遵纪守法。
(2)业务培养要求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各种基础化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接受外语、计算机技术及工程制图、工程设计、环境监测和分析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具有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工程及给排水工程等领域的科研、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掌握基础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制图等基础知识, 掌握水、气、固废等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 具备解决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包括污染控制工程的科研、设计、规划等方面的初步能力。
②具备制定和实施环境监测方案、环境监测和分析污染物的方法及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及规划的初步能力。
③具备环境法规、环境政策和环境标准的基础知识、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④掌握一门外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能应用计算机进行文字、数据和信息的处理。
关于系统工程的课程设计
关于系统工程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系统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系统工程的定义、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系统分析、设计和评价的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实际问题,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系统工程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系统工程概述:介绍系统工程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
2.系统分析方法:讲解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结构分析、流程分析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系统设计方法:介绍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如模块化设计、层次化设计等,让学生掌握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4.系统评价方法:讲解系统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如效益分析、风险评估等,培养学生评价和优化系统的能力。
5.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将系统工程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4.实验法:进行系统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系统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工程的基本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化学与环境工程系课程教学大纲-武汉轻工大学教务处
目录课程教学大纲1.《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2.《企业清洁生产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1)3.《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14)4.《噪音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0)5.《环境友好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24)6.《环境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8)7.《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33)8.《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37)9.《环境工程科技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42)10.《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46)11.《环保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49)12.《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学大纲 (53)13.《给排水工程(给水工程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57)14.《废水生物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62)15.《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大纲 (66)16.《ISO环境管理体系与认证》课程教学大纲 (73)17.《化工制图与CAD》课程教学大纲 (77)18.《清洁生产》课程教学大纲 (83)19.《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86)20.《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92)2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大纲 (97)22.《环境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102)23.《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 (105)24.《医用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11)25.《工程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19)26.《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27)27.《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39)29.《无机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152)30.《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大纲 (161)31.《风味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66)32.《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课程教学大纲 (170)33.《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173)34.《绿色化学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78)35.《胶体与界面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81)36.《胶体与界面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87)37.《化学化工进展》课程教学大纲 (192)38.《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94)39.《化工原理I》课程教学大纲 (204)40.《化工科技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210)41.《工业催化》课程教学大纲 (223)4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227)43.《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30)44.《材料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234)45.《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237)46.《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242)47.《涂料化学及防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46)48.《化妆品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249)49.《化工工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53)50.《波谱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258)51.《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261)52.《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269)53.《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274)54.《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277)55.《应用电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287)56.《有机化学II》课程教学大纲 (294)57.《材料化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310)58.《化工原理II》课程教学大纲 (314)60.《结构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321)61.《绿色化学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325)62.《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328)实践教学大纲63.《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333)64.《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356)65.《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 (359)66.《环境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366)67.《化工综合实验》教学大纲 (376)68.《医用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381)69.《工程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388)70.《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395)71.《综合应用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405)72.《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411)73.《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417)74.《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423)75.《化工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425)76.《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427)77.《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429)78.《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430)79.《生产实习(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432)80.《生产实习(环境工程)》教学大纲 (434)81.《毕业实习(环境工程)》教学大纲 (436)82.《毕业实习(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438)《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3130112课程英文名称: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开课部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环境教研室课程面向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类型:必修课先修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分析化学》、《流体力学》学分:4总学时:68 (其中理论学时:68)二、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属必修课程。
浙大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培养方案
he ni 08193330 能源与环境技术进展
j v 08193060 核电站
i e (B)以下课程任选
a r 课程号
课程名称
n s 08193220 能源工程管理
g it 08195120 化石燃料清洁应用
U y 08195190 集散控制系统
n 08195590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i 08195690 燃气轮机基础
22 学分
Zh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e1.5 1.0-1.0 一 春 j0.5 0.0-1.0 二 秋 i2.0 2.0-0.0 二 秋冬 an 2.5 2.0-1.0 二 秋冬 g 3.5 3.5-0.0 二 秋冬
261C0080 材料力学实验
Z U 061B0070 计算方法 he ni 081C0191 机械设计基础(甲) j v 101C0010 电工电子学 i e 101C0020 电工电子学实验
工学学士
说明
U 辅修专业:34 学分,在专业必修课程和方向课程中选修 32.5 学分,以及 1.5 学分的 081M0020 热学基础。 niversity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
浙47.5+5 学分
江 见工学类培养方案中的通识课程。
2.大类课程
大 47 学分
学 (1)大类必修课程
25 学分
浙
08195230 流体机械 08195330 热能工程试验技术
江
08121171 能源与环境实验Ⅰ 08121172 能源与环境实验Ⅱ
大
B.选修课程
学 (A)在以下课程中选读
课程号
课程名称
13 学分
08124010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概论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能源与环境)培养方案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源利用及其相关的环境问题是世界政治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和热点。
能源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是基于对能源与环境的最新认识开办的战略性新兴专业,集中体现了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洁净煤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环保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集成与应用,适应了国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重大需求。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创办于2010年。
本专业依托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专业,并在能源、环境和系统工程领域进行有机融合和拓展。
我校能动学科相关专业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突创新、育人文”的人才培养理念,已培养万余名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电力、热电、化工、石化、制冷、暖通、空调、橡胶、医药等行业,毕业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和赞誉。
近3年来,能动类专业一致保持1/3以上的升研率,为用人单位和高校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基础理论,掌握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知识,能从事清洁能源生产、新能源开发、能源环境保护、制冷工程、空调与人工环境、节能与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设备制造、运行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具备绿色能源、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和素质,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人才培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毕业生通过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各类实践课程学习,能够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各种能量转换与有效利用及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进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及设备的研究创新、设计、制造、优化运行、生产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查阅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和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所必需的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能力;具有初步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适应各项工作的能力。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2018级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坚实的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目标1】,能胜任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领域的能源清洁利用与环境保护、火力发电及其自动化、制冷与低温、空调与人工环境营造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目标2】、工程设计【目标3】、技术开发【目标4】、优化运行【目标5】和项目管理【目标6】等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目标7】和未来领军人才【目标8】。
毕业要求本专业根据毕业生就业领域所涉及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技术的范畴及特点,确定二个培养方向: (1)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 (2)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
二个专业培养方向在课程体系中以二个方向模块课程组支撑,学生须按所选专业方向修读相应课程。
本专业学生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工程力学、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等工程基础知识和以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自动控制理论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本专业方向以透平机械原理、能源转化(含锅炉原理)或制冷原理、低温原理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针对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新兴技术和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好氧堆肥处理系统课程设计环境工程
深度评估:好氧堆肥处理系统课程设计环境工程1. 简介好氧堆肥处理系统是一种环保的生物技术,通过有氧微生物代谢分解有机废弃物,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
在环境工程领域,好氧堆肥处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2. 设计原理好氧堆肥处理系统的设计原理是利用通风设备,将堆肥物料进行氧气供给以促进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通过搅拌设备能够确保堆肥物料的均匀通风和发酵。
3. 环境工程应用好氧堆肥处理系统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城市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的处理。
通过良好的系统设计和操作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并产生优质有机肥料。
4. 课程设计在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中,好氧堆肥处理系统常作为重要课题之一。
学生需要通过深入了解系统的原理、设计参数和操作管理,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采集,并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
5. 个人观点好氧堆肥处理系统作为一种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它能够有效减少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并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化利用。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系统的原理和操作管理,提高了解环保技术的能力。
总结回顾通过深度评估好氧堆肥处理系统课程设计环境工程,我对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系统设计和操作管理对于实现高效的有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至关重要。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解技术的能力,有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通过本次深度评估,我对好氧堆肥处理系统的环境工程应用和课程设计有了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认识,使我更加熟悉这一领域的知识。
好氧堆肥处理系统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系统设计和操作管理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环保和资源化利用的作用。
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好氧堆肥处理系统可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优质有机肥料,减少对垃圾填埋场的压力,并减少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系统工程第4版课程设计
系统工程第4版课程设计1. 概述系统工程是针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设计的一种工程方法论。
它主要用于解决工程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将设计一个基于系统工程的房屋装修管理系统。
本系统旨在通过基于云端的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更快捷、更高效的房屋装修管理体验。
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一个系统,使用户能够在一个平台上统一管理房屋装修过程,并追踪各个环节的进展情况。
2. 需求分析2.1 用户分析本系统的主要用户群体为有房屋装修需求的业主和装修服务提供商。
由于这些用户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因此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不同的功能。
业主用户主要需求:•上传自己房屋的信息,包括房型、平面图、装修风格等。
•寻找装修服务提供商并发送装修需求协议书。
•监控工程进程,查看工程师备注并予以反馈。
•与设计师和工程师进行在线沟通,定期离线沟通。
装修服务提供商用户主要需求:•注册装修服务账号,并上传信息。
•管理已接受的装修需求。
•与业主用户和工程师进行在线沟通,定期离线沟通。
•每天生成报告并更新系统中。
2.2 功能需求本系统将提供以下功能:•业主用户可以在系统中上传房屋信息,并邀请装修服务提供商进行查看。
•业主用户可以向装修服务提供商发送装修需求协议书。
•装修服务提供商可以接受并管理需要装修的房屋。
•工程师可以通过系统接收到业主上传的房屋信息,并生成装修方案书。
•设计师可以通过系统上传、修改、提交设计方案。
•业主可以通过系统查看自己的房屋信息和装修方案,并对工程及各个环节进行评价与反馈。
•系统会在工程进程到达相应节点时向用户和相应的工作者发送提示信息。
•系统可以生成每日报告,并更新到系统中,让各个工作者了解工程进程。
2.3 性能需求•系统应能够满足用户同时在线使用,快速响应请求。
•系统应能够实现数据备份与恢复,确保用户数据安全。
•系统应能够保证数据加密,防止黑客攻击。
3. 系统设计在本系统的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基于云端的微服务架构。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济南市某综合办公大楼中央空调系统专业班级:建环091班姓名:学号:20070911指导老师:老师完成日期:2010年07月07号目录目录 (2)一、摘要 (3)二、设计计算参数和冷热负荷计算 (3)2.1 设计计算参数 (3)2.1.1 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3)2.1.2 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3)2.2 工程概况 (4)2.3冷负荷计算 (4)三、空调方式的确定 (12)3.1 各种方案的比较 (12)3.1.1 风机盘管系统 (12)3.1.2 全新风系统 (13)3.1.3辐射板系统 (13)3.2 气流组织 (13)四、风机盘管水系统设计计算 (14)4.1.水系统的设计选择 (14)3.1.1水系统的分类 (15)4.1.2冷凝水的排出 (16)4.1.3 水系统的水质处理 (17)4.2 风机盘管的计算选型 (17)4.2.1风机盘管的形式 (17)4.2.2风机盘管计算选型 (17)4.3 风机盘管系统水管水力计算 (19)五、空调系统的消声减振 (21)5.1.空调系统的消声 (21)5.2.空调装置的隔振 (21)六、空调水管道的保温 (22)6.1保温的原因 (22)6.2保温方法 (22)七、小结 (22)参考文献 (24)一、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空调系统尤其是中央空调系统在建筑物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像宾馆、办公楼等这类对舒适性要求较高的建筑,普遍采用中央空调系统。
中央空调系统的使用可以达到经济节能,环保,节约空间,个性化,简化管理,提升档次,投资方便等优点,是未来空调的发展方向之一。
其统一的管理,良好的舒适度,高档的品位,广阔的利用空间一定能使用户的生活提高一个档次。
而统一供冷供暖的方式,可以节约一大部分能量,环保的特质也会让用户感到特别满意。
现在中央空调的使用已经逐渐普遍,广泛应用于宾馆,超市,大厅,办公楼,公共建筑,机场,车站等场所,在家用方面也开始逐渐为大家所接受。
《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 水泥厂除尘系统
《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题目:以水泥厂水泥粉磨车间为例,设计除尘系统。
二、设计参数和指标:1、水泥品种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车间内的空气平均温度为20℃,该地区大气压力为1.013×105Pa,水泥的静止堆积角为30°-45°;2、球磨机型号为Φ1830×3600,转速24r/min,装球量10.6-11.35t,给料粒度≤25㎜,出料粒度0.075-0.4㎜,产量5-22t/h,电机功率130kw,重量33.5t,参数计算中取产量为10t/h;3、气体的含尘浓度为70g/N m3;4、其他参数可参考相关资料。
三、设计内容:1、除尘系统的设计;2、除尘器的型号;3、确定计算环路,进行除尘系统管网阻力计算;4、风机、电机的选择;5、相关输送设备选型;6、画工艺布置图。
四、参考资料:1、水泥厂工艺设计手册2、球磨机3、通风除尘设计手册五、设计思路(一)除尘器类型的选择选择除尘器时必须全面考虑有关因素,如除尘效率、压力损失、一次投资、维护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是除尘效率。
以下问题要特别引起注意:(1)选择的除尘效率必须满足排放标准规定的排放要求;(2)粉尘颗粒的物理性质对除尘器的性能具有较大影响;(3)气体的含尘浓度;(4)烟尘温度和其他性质是选择除尘设备时必须考虑的因素;(5)选择除尘器时,需要考虑收集粉尘的处理问题;(6)选择除尘器时还必须考虑设备的位置、可利用的空间、环境条件等因素,设备的一次性投资以及操作和维修费用等经济因素。
通过以上对除尘器选择原则要求的综合考虑,以及对资料中几种除尘器性能的了解和本设计题目中所给的一些设计参数。
我们初步选用袋式除尘器对水泥厂车间的污染颗粒进行除尘。
原因如下:①除尘效率要大于98%,可选择有袋式除尘器、文丘里除尘器、电除尘器三种选择;②由于文丘里除尘器的压力损失太大,且不利于水泥的回收利用,故选择文丘里除尘器是不合理的;③根据水泥的性质,水泥粉尘的比电阻较大,选用电除尘器的设备、运行成本太大,且不易清灰及维修,故不宜选择;④袋式除尘器与文丘里除尘器相比,动力消耗小。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2015级培养方案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2015级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类能源动力类制订人陶汉中审核人武文彬一、培养目标与要求1.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热学、力学、过程装备、化学工程、系统工程等宽厚基础理论,掌握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知识,具备绿色能源、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理念和素质,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从事清洁能源生产、能源环境保护与治理、新能源开发、节能与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设备制造等方面工作,主要服务于能源企业的环保部门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
毕业生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 毕业能力要求(1)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人文修养和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2)具有较高的英语运用水平,能阅读本专业相关的外文书籍、文献等。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及网路技术应用能力,能熟练检索查阅文献。
(4)掌握本专业方向所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5)掌握以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力学及系统工程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6)掌握以能源转化、热力环境控制、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先进燃烧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所必需的工程技术能力。
(10)掌握独立获取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11)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12)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二、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相近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三、标准学制与授予学位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四、毕业基本要求与学位授予条件毕业基本要求: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专业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全部内容,修满要求的各类课程学分和最低毕业学分161学分,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大学
目录投影理论及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8)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1)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4)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22)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24)电工与电子技术II课程教学大纲 (28)力学C课程教学大纲 (39)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50)测量学 B课程教学大纲 (54)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57)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66)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73)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 (79)水泵、泵站与风机课程教学大纲 (90)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93)环境水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98)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101)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05)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11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20)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大纲 (130)环境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35)环保设备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41)环境工程技术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144)环境工程仿真与自控课程教学大纲 (147)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151)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60)水污染治理案例课程教学大纲 (167)环境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70)清洁生产课程教学大纲 (176)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80)环境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84)工程设计CAD课程教学大纲 (191)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198)环境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204)室内空气品质课程教学大纲 (211)土壤环境生物修复课程教学大纲 (215)环境管理和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220)环境工程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27)给水处理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32)测量实习教学大纲 (238)金工实习教学大纲 (239)认识实习教学大纲 (241)水泵、泵站与风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42)环境监测课程实习大纲 (24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45)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47)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50)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51)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53)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55)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258)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259)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261)投影理论及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Projection Theory & Elementary Graphics课程编号:1422303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专业制图及计算机绘图学分:理论教学学分:3.5学分总学时:5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属于学科基础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与工程生产实践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一、概述
1.1、目的和要求 环境系统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主干课程之一。通过课程设计,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具体的环境系统问 题,进行系统解决方案的优化。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 利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 1、环境系统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技术资料的查找与应用; 2、环境系统模型的建立过程与建立方法; 3、利用计算机编程节能型环境系统模型参数进行求解、模型的灵敏 度分析等; 4、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优化方法; 5、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6、熟悉、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及其它有关政策。 1.2、设计任务
CODcr
NH3-N
(mg/L) (mg/L)
83.58
14
80
13.9
77
15.3
76
14.9
78.5
16.3
76.6
16.6
74
16.2
73.6
15.9
69
16
由于表 8 中所给予的 CODCr 和氨氮均为支流汇入后所测的断面值,
估算模型参数时,得先计算支流汇入前的值。各支流以及排污口排放
11
污染物的年均值如下表
排污口①
599.18
723.28
64.53
103.96
支流三
1356.05
1494.23
526.15
414.54
排污口②
693.79
728.55
129.39
254.97
排污口③
315.36
431.22
169.35
126.30
支流四
315.36
730.82
321.67
150.24
支流五
315.36
398.30
---溶解氧实测值。
根据以上的公式,进行计算。
表 6 各监测断面的水质情况分析表(单位:mg/L))
CODcr 氨氮
BOD5
DO
硫化物
排放标准
30
1.5
6
3
0.5
支流一
80
13.9
26
1.95
2
支流二
77
15.3
31
1.8
1.9
排污口①
76
14.9
28
1.9
1.75
支流三
78.5
16.3
27
2
0.8
题目:某河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 根据设计原始资料(见附录),设计河流城区段水环境的污染物 总量控制及污染物消减方案,并编制规划方案说明书。 1.3、设计内容、步骤和方法 (1)通过对该河流的自然特征、水文特征以及水质调查分析的基 础上,对该河流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确定该河段的主要污染问题及 主要污染因子。 (2)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建立适宜的环境水质模型,估算模型中 的参数,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建立环境容量模型,计算
BOD5 4.33 5.17 4.67 4.50 3.67 4.00 4.17 3.83
硫化物 4.00 3.80 3.50 1.60 0.56 0.58 0.60 0.58
DO 4.15 4.6 4.3
4 0.87 1.3 2.2 0.93
由以上的表格可以可以看出:该段河流前段 CODCr、BOD5、硫化物、 氨氮均严重超标,导致该河段前段的 DO 处于氧亏曲线的较低点,DO 偏低。但该河流的后端由于河流的自净能力和稀释作用等,使硫化物 和 DO 逐渐达到标准要求。
136.74
40.05
支流四
断面距离(m)
平均流速(m/s) 输入流量(m3/s)
入水断面
0.65
3
支流一
2100
0.68
0.2
支流二
1800Βιβλιοθήκη 0.70.31排污口①
2000
0.84
0.19
支流三
1200
0.53
0.43
排污口②
2100
0.66
0.22
排污口③
3000
0.67
0.1
支流四
3500
0.57
0.1
支流五
4300
0.59
河流沿岸的沿程污染排放情况如表 2 和表 3 所示
表 2 河流城区段污染源调查表
河流城区段污染源调查表
排污口 支流一
污水流量(104t/a) CODcr(t/a) BOD5(t/a) NH3-N(t/a)
630.72
466.80
166.32
126.96
支流二
977.62
733.99
229.54
334.44
2.28
排污口③ 0.1
136.74
53.7
40.05
0.14
2.87
支流四
0.1
231.74
102
47.64
0.18
3.25
支流五
0.1
126.3
48.9
82
2.96
2.16
注:支流一至支流五为河流的五条退化为排污渠的主要支流,排污口①~③为河
流沿岸三个大型工厂的排污口。
2.3、河流断面监测数值
在河流的五条支流及三个排污口的附近,按照环境监测方法的基本要求,设
排污口② 76.6
16.6
22
3.8
0.28
排污口③
74
16.2
24
2.9
0.29
支流四
73.6
15.9
25
2.6
0.3
支流五
69
16
23
3.4
0.29
分别对支流一污染物按照单项水质指数评价法进行计算。计算过程
如下:
CODCr:Pi
2.67
氨氮:Pi
BOD5:Pi
4.33
硫化物:Pi
DO:Pi
4.15
断面距离(m)
2100 1800 2000 1200 2100 3000 3500 4300
平均流速(m/s) 0.65 0.68 0.7 0.84 0.53 0.66 0.67 0.57 0.59
输入流量(m3/s) 3 0.2 0.31 0.19 0.43 0.22 0.1 0.1 0.1
2.2、河流沿岸污染源情况
154.21
258.60
合计
5203.44
5707.18
1761.16
1770.01
5
表 3 河流城区段各支流及排放口水质概况
河流城区段各支流及排放口水质概况(年均值)
排污口
流量
CODcr
BOD5
NH3-N
硫化物
DO(mg/L)
(m3/s) (mg/L) (mg/L) (mg/L)
(mg/L)
支流一
0.2
74.01
26.37
20.13
1.23
2.29
支流二
0.31
75.08
23.48
34.21
1.35
1.48
排污口① 0.19 120.71 10.77
17.35
1.95
2.12
支流三
0.43 110.19
38.8
30.57
0.68
3.06
排污口② 0.22 105.01 18.65
36.75
2.06
1.9
1.75
支流三
78.5
16.3
27
2
0.8
排污口② 76.6
16.6
22
3.8
0.28
排污口③
74
16.2
24
2.9
0.29
支流四
73.6
15.9
25
2.6
0.3
支流五
69
16
23
3.4
0.29
6
三、设计内容
3.1、河流污染状况评价 (1)、水质评价 本设计水质评价按照Ⅳ类水的标准进行评价,采取单项水质指
9
用,那么用以描述本设计河流污染物一维衰减规律的微分方程是:
把
和
代入上式得
变形,污染物降解系数 K(单位:s-1)
式中: --- 河流断面纵向平均流速,m/s;
x---沿程距离,m;
---x=0 处河水中污染物浓度,mg/L。
2、相关参数确定
根据原始资料:
表 1 河流各个河段的基本情况(断面距离指距上一断面的距离):
所以应该选择氨氮和 BOD5 作为污染物评价因子,但由于 BOD5 不 太容易测量,故选择氮和 CODCr 作为污染物评价因子。 3.2、环境水质模型以及相关参数确定 1、选择模型
对于本设计不考虑污染物的混合过程,而是假定在排污口断面 瞬时完成均匀混合,那么污染物浓度仅在河流纵向上发生变化,即只 在 X 方向上有浓度的变化。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本设计的水质模型 选定为一维水质模型。作为污染物连续点源排放得河流,忽略弥散作
目录
一、概述 1.1、目的和要求 1.2、设计任务 1.3、设计内容、步骤和方法 1.4、设计成果
二、设计原始资料 2.1、河流概况 2.2、河流沿岸污染源情况 2.3、河流断面监测数值
三、设计内容 3.1、河流污染状况评价 3.2、环境水质模型以及相关参数确定 3.3、环境容量以及允许排放量确定 3.4、某一支流的污染源优化 3.5、某一工厂的污水处理工艺
0.1
10
起始断面 支流一 支流二 排污口① 支流三 排污口② 排污口③ 支流四 支流五
表 4 各监测断面的水质情况分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