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前课程和幸福童年》有感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的读后感5篇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的读后感5篇本书是由艾米·劳拉·多伯罗、劳拉.J.柯克和黛安·翠斯特·道治等撰写,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在幼儿园中题“课程”都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背景里,《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无疑给我们一种新的观念震荡。
这一课程以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论为依据,充分关注了家庭、社区和托幼机构之间的关系,关注了保教人员、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关系,以优质教育的思想,系统构建了托幼机构的创造性课程。
《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是理想的,更是现实的。
所谓理想的,就是有追求,有目标。
有些追求和目标基于对幼儿和幼儿家庭等因素的合理评估。
与其他年龄段的课程一样,设定幼儿发展的目标,是落实课程理想的主要步骤,也是保教人员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再拟定各类工作计划。
本书所展示的计划较为具体、直观,又有示例,清晰明了,有操作性。
《托幼班创造性课程》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将一般的幼儿发展目标落实到特别的幼儿身上,为设定个别化目标,真正考虑“为孩子及其家庭定做课程”。
这个过程,是以评估特定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前提的。
该书详细地说明了评估幼儿需要和行为并确定目标和行为的进程,示例生动、有趣。
尤其是对幼儿观察和对观察资料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此外,该书提出给幼儿规划一个能满足他们需要且是传递正向信息的环境,主张“将幼儿的家长和文化带入托幼机构”,这些观点,一方面体现了教育机构环境的特点,另一方面体现了以幼儿为本、以幼儿发展为重的原则。
该书还在保护幼儿的安全及给予幼儿行为知道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可操作的策略。
《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是现实的。
当规划。
环境等转化为幼儿和成人的行动时,幼儿的发展就成为可能。
《托幼班创造性课程》详细地说明了在一日生活中如何了解幼儿的需要,如何满足幼儿的需要,如何知道幼儿具体的行为,如何调整幼儿特定的情绪。
涉及幼儿的交往、睡眠、饮食、玩耍、制作、欣赏、模仿、扮演、阅读、律动、郊游等等日复一日的具体行为。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童年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岁月,也许长大以后他不会记得童年发生的事情,哪怕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件都可能不会记得,但是童年的生活、生长经历都会影响他未来的认知、情感、思维方式。
在现代一个高负荷的信息时代,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是孩子们所渴望的,是家长、社会应当给与的,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应当配合的。
读了虞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并结合工作这几个月以来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一、关于幼儿园的表演区一位学者说过,幼儿的童年是成人生活的演练。
对于这句话我并不赞同,但是我认为幼儿需要通过表演来感受、认知、理解这个他尚且不太熟悉的社会以及其中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
因此,幼儿园有为幼儿创设表演的机会和条件的必要性。
我所在的幼儿园比较注重幼儿的表演,在此过程中,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表演真正有效的融入到小班活动中?小班幼儿年龄尚小,语言、动作、表情等发展尚属于初始阶段,我认为该阶段幼儿的表演更多的是情感的投入。
其中,表演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表演。
教师可以通过准备充分的表演材料以及好的剧本,让幼儿去感受,从而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
在这类表演中,角色的选择应当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并且随着活动的进程可以进行转换、改变。
一个剧本是否好,应该观察幼儿的表现。
如:我们班有一个剧本大约一个月没有进行表演了,一个幼儿问我,“老师,我们怎么不表演XXX啦?好久没有表演了。
”我问:“你还想表演那个吗?”幼儿很用劲的点头,说,“恩!”因此,我认为,一个经典的剧本应该让大多的幼儿想要去表演。
二、关于课程设计书中提到“在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设计符合班级和幼儿园实际的课程,应该是未来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
”因此,课程是“活”的,是因地制宜的。
除此之外,我认为课程设计的关键是关注幼儿的反馈。
一个好的课程设计的基本范畴应该是幼儿喜爱的、乐于参与的课程。
然而,对于课程设计中,有效反馈和无效反馈是教师应当去思考的。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
读书笔记童年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岁月,也许长大以后他不会记得童年发生的事情,哪怕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件都可能不会记得,但是童年的生活、生长经历都会影响他未来的认知、情感、思维方式。
在现代一个高负荷的信息时代,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是孩子们所渴望的,是家长、社会应当给与的,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应当配合的。
读了虞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并结合工作这几个月以来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一、关于幼儿园的表演区一位学者说过,幼儿的童年是成人生活的演练。
对于这句话我并不赞同,但是我认为幼儿需要通过表演来感受、认知、理解这个他尚且不太熟悉的社会以及其中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
因此,幼儿园有为幼儿创设表演的机会和条件的必要性。
我所在的幼儿园比较注重幼儿的表演,在此过程中,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表演真正有效的融入到小班活动中?小班幼儿年龄尚小,语言、动作、表情等发展尚属于初始阶段,我认为该阶段幼儿的表演更多的是情感的投入。
其中,表演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表演。
教师可以通过准备充分的表演材料以及好的剧本,让幼儿去感受,从而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
在这类表演中,角色的选择应当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并且随着活动的进程可以进行转换、改变。
一个剧本是否好,应该观察幼儿的表现。
如:我们班有一个剧本大约一个月没有进行表演了,一个幼儿问我,“老师,我们怎么不表演XXX啦?好久没有表演了。
”我问:“你还想表演那个吗?”幼儿很用劲的点头,说,“恩!”因此,我认为,一个经典的剧本应该让大多的幼儿想要去表演。
二、关于课程设计书中提到“在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设计符合班级和幼儿园实际的课程,应该是未来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
”因此,课程是“活”的,是因地制宜的。
除此之外,我认为课程设计的关键是关注幼儿的反馈。
一个好的课程设计的基本范畴应该是幼儿喜爱的、乐于参与的课程。
然而,对于课程设计中,有效反馈和无效反馈是教师应当去思考的。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1童年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岁月,也许长大以后他不会记得童年发生的事情,哪怕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件都可能不会记得,但是童年的生活、生长经历都会影响他未来的认知、情感、思维方式。
在现代一个高负荷的信息时代,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是孩子们所渴望的,是家长、社会应当给与的,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应当配合的。
读了虞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并结合工作这几个月以来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一、关于幼儿园的表演区一位学者说过,幼儿的童年是成人生活的演练。
对于这句话我并不赞同,但是我认为幼儿需要通过表演来感受、认知、理解这个他尚且不太熟悉的社会以及其中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
因此,幼儿园有为幼儿创设表演的机会和条件的必要性。
我所在的幼儿园比较注重幼儿的表演,在此过程中,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表演真正有效的融入到小班活动中?小班幼儿年龄尚小,语言、动作、表情等发展尚属于初始阶段,我认为该阶段幼儿的表演更多的是情感的投入。
其中,表演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表演。
教师可以通过准备充分的表演材料以及好的剧本,让幼儿去感受,从而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
在这类表演中,角色的选择应当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并且随着活动的进程可以进行转换、改变。
一个剧本是否好,应该观察幼儿的表现。
如:我们班有一个剧本大约一个月没有进行表演了,一个幼儿问我,“老师,我们怎么不表演XXX啦?好久没有表演了。
”我问:“你还想表演那个吗?”幼儿很用劲的点头,说,“恩!”因此,我认为,一个经典的剧本应该让大多的幼儿想要去表演。
二、关于课程设计书中提到“在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设计符合班级和幼儿园实际的课程,应该是未来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
为幼儿创造幸福快乐的童年《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
为幼儿创造幸福快乐的童年《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太仓市艺术幼教中心南园幼儿园裴娟,作为新老师,比起实践行动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理念。
有了理念作为引导,行动上才会有方向。
而虞永平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让各种类型的老师读了都会有不同感悟体会的。
其中给我感悟最大的就是课程资源生活化、多元化。
从种子这一主题孩子们抛出问题:蚕豆和毛豆一样吗?结合这个季节正好可以种植蚕豆,和孩子商量以后,就种下了蚕豆。
幼儿参与种植与管理,锻炼了观察能力,也能获得很多种植方面的经验。
我们班的孩子观察蚕豆时,有的孩子发现蚕豆宝宝努力把土顶出来发芽了,有的孩子发现蚕豆叶上黑黑的,有的孩子发现刚长出来的蚕豆叶像张开的小喇叭。
在参与种植和管理的过程中,幼儿对很多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深人的了解,对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有了对比性的了解,通过各种感官感知植物的特性,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我们班的蚕豆有沙种、土种、水种三种方式,孩子们猜猜哪种会长得更快更好。
时间长了,蚕豆越长越高,底部的茎渐渐地趴下来断了。
远远看过去,就像是两盆乱乱的矮草。
孩子们在观察的时候有注意到蚕豆断了,像是“骨折”了。
有的孩子试着用小手把断掉的两个地方叠在一起,有的孩子想用胶带把它们粘起来,有的孩子根据茎上的印子来猜测这个地方可能快要断了,也有的孩子猜可能是它们一个个地太重了,把它压倒了。
孩子们表示想救救它,于是就开展了“拯救蚕豆宝宝”的计划。
因此,幼儿园的种植不是随意的行为,而是有计划的行为;幼儿园的种植不同于社会生活中的绿化,而是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幼儿园的种植不只是为了好看,而且是为了幼儿的发展。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发展观和教育观,虞老师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这些正确观念,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实践,为幼儿创造幸福快乐的童年。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学习心得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学习心得福清市虞阳中心幼儿园方秋珍这篇文章的核心词是“幸福”,本人通过阐心阅读,我有如下感悟:文章提出幼儿园课程应抛弃“竞争观”,论述了幼儿园竞争的实质是什么。
我想说的是,应对成人想让孩子从小提高竞争力的意义,最好的回答是清晰讲出什么是幼儿阶段应学的,幼儿以什么方式学习最有效。
这我们行内人都知道,但家长不知道,在幼教行业折腾的外行更加不知道。
所以,普及工作非常重要。
何时这些常识变成了一种信念,我们再去讨论教育的时候,才会不那么费劲。
阅读儿童发展心理学著作,就是要让我们清晰地知道,什么是童年最有价值的发展内容。
一谈到幸福,自由,就会有人反驳说,难道孩子不需要纪律吗?现在的孩子不是没自由,是太自由了,都是小皇帝了。
其实,他们不知道,历来的皇帝,哪有得过自由的呢?对于学龄前儿童,纪律是外在的约束,而兴趣才是内在的动力。
优秀的老师不应该依靠严苛的纪律和肤浅的奖励来约束和塑造孩子的行为。
而是通过发现和支持孩子的需要让孩子投入到自己的事业当中去。
我相信很多妈妈和老师都曾经见到过孩子不需要纪律的时刻,我们想一想,可曾享受过孩子专注的目光,可曾欣赏过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如果那一刻你感动了,你就知道什么叫幸福,什么叫儿童的学习。
关于幼儿园课程必须回归经验,我结合最近入园观察的经验,有了很多新的反思,就不写在这里了。
期待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反思,你的某一次教学,是不是考虑到了幼儿的已有经验,你的目标拓展了幼儿的什么经验,你为孩子提供了什么材料、设计了什么活动,为他们创造了什么与材料互动的机会,又是如何用表征活动帮助孩子把这些经验表达和抽象的?我们说,只有老师的目标明确,活动设计才可能清晰。
凡是在活动设计中犯错误的,往往是违背了生活的逻辑或者幼儿认知的规律。
在设计课程时,我们要进行系统的考虑,不要把一次活动孤立的看待,我们在考虑目标时要思考幼儿这个年龄阶段发展的关键经验是什么,当前的兴趣是什么,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环境资源有哪些;然后考虑我们为孩子提供什么材料和活动,或者说机会去发展这些经验;再考虑我们如何在教学、生活和游戏活动中体现这些经验和活动。
幼儿园教师《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
幼儿园教师《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前言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时刻都在关注如何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关爱给我所教的孩子们。
最近,我有幸阅读了一本名为《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的书籍,对我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思考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阅读这本书后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一、课程与幼儿园教育书中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解释了什么是学前课程以及它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在阅读过程中更深刻地领悟到,学前课程不仅仅是一堆教学内容的堆砌,更是一种关注幼儿整体发展的综合性设计。
通过精心设计和实施学前课程,幼儿能够在快乐的环境中全面发展。
二、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书中提到了在设计学前课程时,需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这让我深思,我们作为教师有时候过于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和特点。
从现在开始,我决定要更加耐心地观察和了解每个孩子,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三、重视游戏的重要性书中提到幼儿园教育中的游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学习知识和技能,还能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通过游戏,幼儿能够体验到成功和失败的感觉,培养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在教学中使用游戏的方式和方法,力求创造更好的游戏环境。
四、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书中提到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
幼儿正处在探索世界的关键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创造机会和环境,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发现。
这对于他们的认知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都非常重要。
五、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书中强调了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更容易学习,更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因此,我决定在教室布置和教学活动设计上更加注重创造一个充满温暖和友善氛围的环境,让孩子们对学前课程充满期待。
六、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在书中的最后,我被提到了家园合作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的读后感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的读后感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的读后感学前课程是指提供给幼儿的教育和培养,这门课程在幼儿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学前课程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认同感和独立性,促进身体素质和智力发展,提高幼儿自尊和自信。
笔者最近读了一本名为《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的书,对于学前课程的意义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书是一本实用而富有启发性的指南,通过对学前课程的重要性和实施方式的讨论,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了有用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帮助孩子们度过一个幸福的童年。
读完这本书,我有一些感悟和思考。
首先,学前课程无疑是对幼儿成长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将引导幼儿在理解自我和周围世界之间建立联系和桥梁,培养幼儿的基本生活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如此一来,幼儿得以在更加积极,更加乐观的态度下面对生活中无法避免而又极其重要的课程和任务,为日后的学习和人生做好最佳准备。
与此同时,学前课程也是培养幼儿人格和情感发展的关键环节。
孩子们在学前的阶段接受不同层面上的帮助和奖励,以及对错误和挫折的配合和纠正。
在这些变化之中,他们逐渐提高自我意识,成为自己的人,并进一步发掘自已的特长,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随之而来的是,孩子们能够从同伴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认同,而不再受到种种压力和排斥。
其次,学前课程的实施方法和途径也相当重要。
书中提到了许多非常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展示优良风尚,如何与幼儿进行亲密互动,如何在游戏和娱乐中学习基本概念和技能,如何培养儿童的好习惯等等。
重要的不是这些方法的内容,而是基于他们所约定的准则和基本原则。
通过与孩子一起学习和游戏,在不断的交流互动中熟悉他们的需要和特点,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只有在探究、创新和试验中寻求突破和改变,才能不断完善学前课程和发掘更多潜在潜质。
最后,学前课程的成效和影响取决于家长、幼儿园教师和其他干预者的共同努力。
书中提倡家长和教师共同协作、相互配合,以共同发展幼儿的成长潜力。
守护童年幸福——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
守护童年幸福——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南园幼儿园俞炜,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也是几年来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读了虞永平教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一书之后,让我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有了更深入、更透彻的了解。
拿到书本,一下抓到我眼睛的是童年这两个字,童年,我认为是我们人生中最为幸福的阶段,同时,童年的生活经历影响着我们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动作等的发展,可以说,对我们往后的人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
而当今社会,科技水平、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儿童所需要的不仅仅只是物质的满足,更应关注到他们精神层面的需要,而此时,给予幼儿一个幸福的童年显得十分有必要和重要。
正是由于这种现实需要和需求,使我认真的阅读完了整本书并能产生与之共鸣的所思所感,写下这篇读书心得。
虞教授在该书中主要阐述了自己对学前儿童的生活、生命以及学前儿童的童年幸福等与幼儿园课程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其中,最使我感慨颇深、收获良多的,是书本第六部分“幼儿园课程与教师、家长”中,关于幼儿园课程中的家长参与和家长发展一块内容。
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都知道,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虞永平教授也在书中写到“家长是基本的教育者”,由此可见,家长在幼儿的早期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这也就要求了家长不能像之前那样,仅仅重视幼儿的物质需求而忽略了他们精神层面的需要,当今社会,对于家长的要求不再仅仅满足于让孩子吃饱穿暖,更重要的关注到孩子的内心,需要和成长的发展。
而正是这种需求,使得家长与幼儿园的课程渐渐产生了联系。
正如书中所提到的“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人们已经开始关注家长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但同时,虞永平教授也指出了目前我们家园合作中所产生的问题“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家长对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参与”,而并非是对幼儿的发展的关注,这与我们家园共育的目标是不吻合的,我们应对此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例如可以借鉴学习西方对于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活动时的层次来学习吸收,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进行家园的课程共育,共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体会幸福童年。
《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
《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童年时,我的幸福是与同伴一起玩踢毽子、跳绳子、跳房子,趴在墙根下用小木棍掏小蜜蜂,直到夕阳西斜,炊*了了,便意犹未尽地喊道,明天再来玩。
还有好多小玩意儿,现在都叫不上学名了。
只要是能找到的,经过我们的手后都变成了我们玩的东西,如“碰酒瓶盖子”、“拍火柴皮”、“滚*子”、“斗鸡”、“踩高跷”、“自制的滑轮车”。
第二天一早,饭还没吃完,碗一丢就飞出去玩了。
幸福,是一个多么抽象的词啊!抽象得连哲学家也无法给他一个合适的定义与阐述。
幸福,有时又是多么具体的一件事啊!饥饿的时候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寒冷时,能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处所,这都是幸福!相比过去而言,现在的孩子无疑是幸福的。
因为他们衣食无忧,父母、家人对他们照顾有加。
他们不用担忧任何问题。
父母、家人也认为他们的孩子不用担忧任何问题。
相比过去而言,现在的孩子无疑又是痛苦的。
因为他们双手被绑,头脑被缚,灵魂失去了鲜活的东西。
他们看不到湛蓝天空的辽远,他们触不到曲折小溪的清凉,他们闻不到自然大地的泥土*芳,他们离“自然之子”之名越来越远。
所幸的是,无论是学前教育的政策制定者、学前理论研究者,还是幼儿园课程的具体实施者,他们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都想让我们的儿童能够更接“地气”一点。
毕竟,生活从来都是活生生的。
生活不是按照考试大纲规定来考试,也不是按六十分来划分及格线的。
生活是有哭有笑、有苦有甜,也有悲欢离别,我们的孩子跟我们一样,不管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在生活的海洋里游泳。
如果从一开始,就丧失了已经学会的游泳技能,最终会溺毙生活海洋之中。
课程,本身没有任何意义,课程的意义取决于是否使幼儿获得幸福与成长。
课程,尤其是幼儿园课程,不应只是高不可测,居于书本*楼之上的东西。
课程不应只是书本上的文本,更应该体现在幼儿生动的行为与丰富的生活中。
“一叶知秋”——从一片飘落的秋叶里,孩子会猜,大概是有风吧;有的孩子会猜,大概是树叶宝宝调皮吧;或许还有的孩子会猜树叶还会回到树枝上的。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幸福童年、快乐发展”的课程教育核心,使我对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立场、课程的组织和实施等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以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立场⒈保障儿童的发展权。
儿童的发展是社会的希望所在,因而也是社会的责任所在。
在身体、认识、社会性、情感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是儿童发展权的核心内涵,保证儿童发展权的关键措施是给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它是衡量儿童发展权的重要指标。
⒉幼儿园课程应抛弃“竞争观”现在许多幼儿园为了在竞争中生存,适应家长的需求,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盲目更改课程内容,使幼儿放弃了应该学习的东西,将课程知识化、学科化,特色化。
幼儿的世界是美好的,他们需要的不是竞争,而是一个能得到积极支持的学习环境。
我们应该让幼儿拥有幸福,幸福的幼儿才能成为未来有竞争力的社会成员。
二、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⒈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定义和特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就是幼儿园课程要与生活,尤其是幼儿生活紧密联系,在课程目标的制定、内容选择以及实施等方面都要密切联系幼儿生活,把幼儿生活中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件纳入幼儿园课程,增加人文精神和生活色彩。
它有以下特征:生活性是幼儿园课程最基本的特性;幼儿园课程的组织形式是综合的、整体的;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是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形式以活动为主。
⒉幼儿园课程应回归儿童生活世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是幼儿教育回归幼儿生活世界的具体体现。
所谓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让幼儿真正去亲近自己的生活,真正感受到自己生命成长的有力脉动。
课程生活化的本质是通过课程,使幼儿真正处在一个自己的需要、兴趣、潜能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世界里,使幼儿的生命更具活力地成长。
课程起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我们只有给幼儿提供生活化的课程,幼儿的身心才能得到适宜和有效的发展,幼儿才会有美好的童年生活。
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分享快乐课程,努力地为孩子们创造幸福童年。
学前课程,幸福童年读后感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读了虞永平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一书,在这本书中,虞老师主要论述了课程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的,其中《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一文给了我很大触动。
因为种植是有关自然,有关生命的一项活动,幼儿不就是要接触自然,接触生命的吗?看了这篇文章,对比自己接触过的幼儿园,很多幼儿园都能在园内开辟种植园地。
而虞老师的观念影响了我,种植园地不仅仅指室外用来专门种植的地方,只要是能种上一些植物的地方都属于种植园地,这样的定义打破了传统的观念,让一些受到场地限制的幼儿园也能开辟属于自己的种植园地,开展种植活动。
除了睡觉之外,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在家的时间,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来讲是多么的重要啊,幼儿园环境应该是充满植物、充满生机、充满游戏的,让幼儿接触大自然,接触生命,接触绿色。
因此,种植园地对幼儿来说很重要。
种植园地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班级的种植园地大小要适中,所种植的要是当地,当季,无毒害,易种养,易观察的植物。
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幼儿成为种植、欣赏、管理的主人。
这样才能帮助幼儿获得种植的经验,热爱大自然、植物的情感。
种植园地到底有什么价值呢?种植活动包括种植计划和种植落实两个部分。
在每一个部分都对幼儿有很大的价值。
如在种植计划时,幼儿与教师要先观察种植的空间,选择植物及其种子或苗,讨论种植方法、种植工具,确定合作方式等等。
在这一环节,幼儿主要参与的是规划,对种植区有一个全面的考虑与规划,这是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用于实践的过程。
在种植落实时,幼儿切实成为种植、管理、收获的主人。
从种植植物开始,幼儿可以获得不同的种植方法,如点种、撒播、坑中等方法,同时可以探索不同方法种植的结果一样吗?种植是需要大家合作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参与了同伴间的交往,发展了合作能力与动手能力。
在种植过程中,幼儿还能形成一些比较稳定的步骤性策略体系,如挖坑——放种子——填土——浇水,以便幼儿在遇到类似的活动时能够迁移种植的经验。
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有感
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有感读一本好书犹如与一个智者交谈,特别是当你读到一本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知识,通过对书中知识的思考,内化到脑海中的知识体系可以帮你更近一步抵达问题的根源,去解决更多的工作实践问题。
早就听说虞永平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这本书非常适合幼教工作者阅读,从网上购买回来之后,迫不及待的开始了阅读,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了我,书心里不免会有种大彻大悟、感触颇丰的感觉。
读完《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对照反思自己的教育策略和方式方法,还有很多没有达到应有的价值与目标,很多时候,太过于追求教育结果而忽视了教育过程给幼儿带来的多元智能发展的机会;没有利用好区域和环境带给幼儿的学习兴趣,错失了让幼儿探索发现的机会;很多时候,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引导者、支持者,幼儿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书里给我们幼教工作者提出了很多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掩卷静思,有三个观点在我的脑海里清晰的浮现:1.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
“幼儿园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充实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生命。
幼儿园课程应该切实关注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只有在那种关注幼儿生活、为了幼儿生活的课程中,幼儿才可能快乐、充实并感受挑战,才能真正享受幸福的童年。
”这些都是书中的原话,生活化课程设计的核心任务就是让幼儿做什么,教师的教学设计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幼儿想做的、可以做的,然后才是教师为其可以做什么。
幼儿就是在做什么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得到发展的。
幼儿的“做”包括观察、探索、发现、表达、交往、欣赏等活动。
要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充分的发挥主体性。
张雪门指出: “经验不是特殊的东西,经验是和环境相接触而来的。
”陈鹤琴指出的“活经验”的观点就是指幼儿园课程是现实的,要向社会生活、民情风俗和自然物学习,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体会。
虞老师书中的一些文章所阐述的观点正是为了体现了这些观念,如儿童的表演区室、儿童博物馆、图书馆、科学发现室、民间工艺坊、饲养区、微型社区、炊事区、种植园地等,无不是在强调“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这一观点。
关注幼儿生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
关注幼儿生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南园幼儿园高建红,回归根本:什么是幼儿园课程呢?读完虞教授的书后我深刻意识到:学科取向的课程定义是不适合幼儿园课程的,活动取向和经验取向的课程定义更适合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就是引导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过程。
过程性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性。
因此,幼儿园课程是一件正在发生着的事件,幼儿是事件的当事人。
经过此书,能让我们幼儿园教师深刻对学前教育“质量低”、“小学化”现象、兴趣班究竟是为了谁的“兴趣”、幼儿园课程超载等问题引发深思。
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生命成长,幼儿园课程的特质是过程性,幼儿园课程应遵循儿童生命成长的基本逻辑,幼儿园课程应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等观点均要求我们要真正站在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立场上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当然,幼儿园课程也与教师及家长密切相关,尤其是幼儿园课程审议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幼儿园课程审议主要是针对课程实践中的问题展开的,也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的的。
幼儿园课程审议是幼儿园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课程问题得以解决、课程决策得以形成的过程。
幼儿园课程审议能引发教师对自身工作和思想的深入总结,也能引发教师对理论知识的深人学习。
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总而言之,幼儿园课程是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各种活动,是幼儿重要的生活内容。
因此,幼儿园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充实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的生命。
幼儿园课程应该切实关注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现实基础。
就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幼儿的生活而不是成人的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就如幼儿的手指只能长在幼儿的手掌上,而不是长在成人的手掌上。
关注了幼儿的生活,才能真正关注幼儿的生命,让幼儿幸福生活就是让幼儿的生命得到成长。
只有在那种关注幼儿生活、为了幼儿生活的课程中,幼儿才有可能快乐、充实并感受挑战,才能真正享受幸福的童年。
为什么有的幼儿会感到不幸福——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有感
为什么有的幼儿会感到不幸福——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有感艺术幼教中心南园幼儿园王蕾,读了虞永平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感觉收获颇丰。
什么是幼儿教育呢?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一直在思考。
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教育应该给幼儿以知识,发展幼儿的能力,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
但这还不够,幼儿教育还应让幼儿感受到幸福。
幼儿有没有获得幸福,是衡量幼儿教育成效的最根本的标准。
⒈幼儿之幸福幼儿的幸福就是指在一个充满支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他们的需要、兴趣、天性、学习特点和规律被充分关注,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学习,能将思考和行动结合起来。
儿童的幸福与儿童的精神世界的成长联系在一起。
一切有利于儿童精神世界成长的活动,一切与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一致的活动都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幸福。
⒉为什么有的幼儿会感到不幸福首先,一些教师特别是家长,经常把幸福等同与物质生活条件的优裕。
但物质条件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其次,能否真正体验到幸福,关键在于当前的活动是否与幼儿的需要或兴趣协调一致。
在现实生活中,成人经常把自己的需要和意志强加给儿童。
有的成人以为自己需要的,儿童也一定需要。
其实,儿童与成人处于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他们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需要。
最后,也是对儿童学习认识的偏差。
幼儿的学习是同一日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日生活是幼儿学习的内容,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
因此,除了集体教学活动以外,在幼儿园中,一日生活的其他环节都是幼儿的学习活动。
幼儿学习这些内容的主要方式不是坐而静听,而是在特定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中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如果缺少了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就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学习。
而现实是,幼儿经常地被安置在一个需要端正静坐的环境里,对幼儿而言,动作就是思维,幼儿在动作中学习,但幼儿动作被控制了,就不可能真正有效学习。
其实,对于儿童来说,不受任何阻碍地投入到自己的创造活动之中,就是最大的幸福,幸福是科学的幼儿教育应该有的。
虽然当今社会充满了竞争,但是现在幼儿最需要的不是竞争,而是幸福,让幼儿远离竞争是解放幼儿的重要途径,只有幸福的幼儿才能成为未来有竞争力的社会成员。
幼儿园教师《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
幼儿园教师《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暑假里,我读了XXX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这本书读完后,我的脑海里自然而然的浮现出三个观点:1.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
“幼儿园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充实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生命。
幼儿园课程应该切实关注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只有在那种关注幼儿生活、为了幼儿生活的课程中,幼儿才可能快乐、充实并感受挑战,才能真正享受幸福的童年。
”这些都是书中的原话,生活化课程设计的核心任务就是让幼儿做什么,教师的教学设计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幼儿想做的、可以做的,然后才是教师为其可以做什么。
幼儿就是在做什么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得到发展的。
幼儿的“做”包括观察、探索、发现、表达、交往、欣赏等活动。
要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充分的发挥主体性。
张雪门指出:“经验不是特殊的东西,经验是和环境相接触而来的。
”陈鹤琴指出的“活经验”的观点就是指幼儿园课程是现实的,要向社会生活、民情风俗和自然物学习,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体会。
虞老师书中的一些文章所阐述的观点正是为了体现了这些观念,如儿童的表演区室、儿童博物馆、图书馆、科学发现室、民间工艺坊、饲养区、微型社区、炊事区、种植园地等,无不是在强调“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这一观点。
2.认真衡量各种环境区域、区角的课程价值,结合幼儿的经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能够在幸福的成长环境中习得有意义的知识与技能。
虞老师在书中所提到的那么多领域的学习价值我们是有目共睹的,并且受益匪浅,课程资源材料应该起源于生活。
在文章中各个功能室的建立给予幼儿更多的学习空间。
如:科学发展室,饲养区、幼儿图书馆、儿童博物馆、表演区等等,且让我们先想象一下幼儿在这些活动室里快乐的游戏、探索的情景,那是个多么幸福的地方。
所以,幼儿园应该积极地开发有关的资源,遵循儿童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解放幼儿的双手、解放幼儿头脑。
因此,教师应当认真衡量每种课程带给幼儿的价值有哪些,能够让幼儿在幸福的快乐的学习中掌握一些切合实际的知识技能。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读了虞永平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一书,在这本书中,虞老师主要论述了课程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着幼教行业的发展,其中《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一文给了我很大触动。
因为种植是有关自然,有关生命的一项活动,幼儿不就是要接触自然,接触生命的吗?看了这篇文章,对比自己接触过的幼儿园,很多幼儿园都能在园内开辟种植园地。
而虞老师的观念影响了我,种植园地不仅仅指室外用来专门种植的地方,只要是能种上一些植物的地方都属于种植园地,这样的定义打破了传统的观念,让一些受到场地限制的幼儿园也能开辟属于自己的种植园地,开展种植活动。
除了睡觉之外,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在家的时间,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来讲是多么的重要啊,幼儿园环境应该是充满植物、充满生机、充满游戏的,让幼儿接触大自然,接触生命,接触绿色。
因此,幼儿园必须要有种植园地。
种植园地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班级的种植园地大小要适中,所种植的要是当地,当季,无毒害,易种养,易观察的植物。
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幼儿成为种植、欣赏、管理的主人。
这样才能帮助幼儿获得种植的经验,热爱大自然、植物的情感。
种植园地到底有什么价值呢?种植活动包括种植计划和种植落实两个部分。
在每一个部分都对幼儿有很大的价值。
如在种植计划时,幼儿与教师要先观察种植的空间,选择植物及其种子或苗,讨论种植方法、种植工具,确定合作方式等等。
在这一环节,幼儿主要参与的是规划,对种植区有一个全面的考虑与规划,这是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用于实践的过程。
在种植落实时,幼儿切实成为种植、管理、收获的主人。
从种植植物开始,幼儿可以获得不同的种植方法,如点种、撒播、坑中等方法,同时可以探索不同方法种植的结果一样吗?种植是需要大家合作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参与了同伴间的交往,发展了合作能力与动手能力。
在种植过程中,幼儿还能形成一些比较稳定的步骤性策略体系,如挖坑——放种子——填土——浇水,以便幼儿在遇到类似的活动时能够迁移种植的经验。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打开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一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写在前面”的话,它将我带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在这里,作者虞永平教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本书是他对幼儿生活、幼儿生命、童年幸福及其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等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立场,虽然策略和方法是有变化的,但虞永平教授的基本观点却始终如一而不曾改变;他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是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各种活动,使幼儿重要的生活内容,所以幼儿园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充实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的生命,幼儿园课程应该关注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现实基础;所有幼儿园的课程是能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一切活动,它应该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但又不失死板,而是有灵活性的,是预成与生成相结合的;在这些话中,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幸福之间的关系;书中的文章中明确的指出了幼儿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幼儿生命成长,提倡幼儿园的课程应该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幼儿生活的本职,承认、尊重生命的存在和生命成长的现实和需要,对“竞争观”进行了批评,自里行间感受到了幸福对与学前课程的重要性,也深刻的探讨了幼儿教育与幸福的关系,对幼儿园课程存在不良现象进行了分析,帮助我们找出了学前教育质量低的真正原因;虞老师的观念影响了我,种植园地不仅仅指室外用来专门种植的地方,只要是能种上一些植物的地方都属于种植园地,这样的定义打破了传统的观念,让一些受到场地限制的幼儿园也能开辟属于自己的种植园地,开展种植活动;除了睡觉之外,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在家的时间,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来讲是多么的重要啊,幼儿园环境应该是充满植物、充满生机、充满游戏的,让幼儿接触大自然,接触生命,接触绿色;因此,幼儿园必须要有种植园地;种植园地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班级的种植园地大小要适中,所种植的要是当地,当季,无毒害,易种养,易观察的植物;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幼儿成为种植、欣赏、管理的主人;这样才能帮助幼儿获得种植的经验,热爱大自然、植物的情感;种植园地到底有什么价值呢种植活动包括种植计划和种植落实两个部分;在每一个部分都对幼儿有很大的价值;如在种植计划时,幼儿与教师要先观察种植的空间,选择植物及其种子或苗,讨论种植方法、种植工具,确定合作方式等等;在这一环节,幼儿主要参与的是规划,对种植区有一个全面的考虑与规划,这是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用于实践的过程;在种植落实时,幼儿切实成为种植、管理、收获的主人;从种植植物开始,幼儿可以获得不同的种植方法,如点种、撒播、坑中等方法,同时可以探索不同方法种植的结果一样吗种植是需要大家合作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参与了同伴间的交往,发展了合作能力与动手能力;在种植过程中,幼儿还能形成一些比较稳定的步骤性策略体系,如挖坑——放种子——填土——浇水,以便幼儿在遇到类似的活动时能够迁移种植的经验; 在管理过程中,幼儿能与植物建立良好的友谊,养成爱护植物的情感,同时,在与植物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多观察植物并对植物的生长做一些记录,增强了幼儿的观察、探究的能力,养成初步的科学素养;在管理这一漫长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幼儿做事不间断的好习惯;当幼儿完整地照顾好植物,最后就该收获了,在此过程中,幼儿能了解不同植物的不同收获方法,体验收获的乐趣;同时对植物的果实进一步探索,如对果实的统计、分类、数据分析;幼儿园种植对幼儿来说还有很多的价值,如幼儿可以用植物的果实进行一些装饰,用果实参与到其他的活动中; 看完虞老师的文章,不禁以自己的班级为对象,开始思考班上的种植区可以怎样丰富;虽然我们班级没有专门的户外种植区,但是在教室以及走廊有很多空间可以利用;如我们可以在班级的沙土区旁边种上一些叶子相对大的植物,这个角落靠近幼儿的衣柜旁,每天穿脱衣服时对可以对植物进行观察;到了中班,幼儿的责任心也相对增强,可以引导每天的值日生对植物进行照料,如浇水、除草等,并对其生长情况做详细的记录,将大家的记录结果汇总成植物生长日记,植物生长日记本可以展示在植物的旁边,方便幼儿了解植物的完整生长过程及学会向同伴学习经验;在教室里的阳台上可以再增加一些植物,尽量保证每个幼儿都有一棵植物,这样幼儿还可以做成自己的植物观察日记;在以后开展我和公园主题时,这些植物都可以作为公园里的资源;有人说,生活就是课程;要把与生活有关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都与幼儿园的课程结合起来;给儿童提供可操作的烹饪材料及安全的烹饪空间,他们也能给我们意外的惊喜;给儿童开辟出属于他们的种植园地,看着植物,从种子到秧苗,再到开花、结果、成熟,最后枯萎,让他们能体验生命的从无到有的惊喜,让他们感受荣枯交替变化;给儿童准备专门的科学发现室,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牛顿和杨振宁,只是为了一种精神的培养,一种“科学发现”的精神;给儿童提供表演场所和道具、服装,不是为了排练某个成品的节目,只是为了让他们能更自由地、更多样化地表达、表现自己;我们的孩子终究不是完美的人,但他们有权利追求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成为一个完整的、幸福的人,需要成人的呵护与守候;看了此书以后,让我对幼儿园课程建设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要全面的进行课程建设的基础是要以幼儿为主,以幼儿发展的出发点为主;幼儿园课程和幼儿的幸福这两者并不是矛盾的,想想现实生活中,许多幼儿园为了追逐利益,过多的进行课程的过度开发,对幼儿进行“轮番轰炸”,让幼儿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样的课程是与幼儿发展相违背的,也是我们坚决杜绝的课程;还有书中提到的“竞争观”,也引起了我的思索;幼儿的世界应该是美好的世界,幼儿需要的不是竞争,而是一个能得到积极支持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教师的幸福的,只有这样才能把幸福的理念与味道传递给幼儿,让幼儿感受到幸福:在一个充满支持的生活和环境中,他们需要、兴趣被充分关注,他们的天性被充分关注,他们的学习特点和规律被充分关注,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学习,能将思考与行动结合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幼儿喜欢的学习方式,与真正感兴趣的课程;作为幼教工作者,只有有了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念才能使幼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结合自身工作来说,园所进行课程建设的时候,虽然能够较全面的考虑诸多因素,但是有时对课程观的原始认识存在偏差,导致工作起来事倍功半,严重影响了课程的建设,也影响了幼儿的发展,通过此书,给我们三方面提醒:1.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幼儿园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充实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生命;幼儿园课程应该切实关注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只有在那种关注幼儿生活、为了幼儿生活的课程中,幼儿才可能快乐、充实并感受挑战,才能真正享受幸福的童年;”这些都是书中的原话,生活化课程设计的核心任务就是让幼儿做什么,教师的教学设计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幼儿想做的、可以做的,然后才是教师为其可以做什么;幼儿就是在做什么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得到发展的;幼儿的“做”包括观察、探索、发现、表达、交往、欣赏等活动;要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充分的发挥主体性;张雪门指出:“经验不是特殊的东西,经验是和环境相接触而来的;”陈鹤琴指出的“活经验”的观点就是指幼儿园课程是现实的,要向社会生活、民情风俗和自然物学习,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虞老师书中的一些文章所阐述的观点正是为了体现了这些观念,如儿童的表演区室、儿童博物馆、图书馆、科学发现室、民间工艺坊、饲养区、微型社区、炊事区、种植园地等,无不是在强调“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这一观点;2.认真衡量各种环境区域、区角的课程价值,结合幼儿的经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能够在幸福的成长环境中习得有意义的知识与技能;虞老师在书中所提到的那么多领域的学习价值我们是有目共睹的,并且受益匪浅,课程资源材料应该起源于生活;在文章中各个功能室的建立给予幼儿更多的学习空间;如:科学发展室,饲养区、幼儿图书馆、儿童博物馆、表演区等等,且让我们先想象一下幼儿在这些活动室里快乐的游戏、探索的情景,那是个多么幸福的地方;所以,幼儿园应该积极地开发有关的资源,遵循儿童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解放幼儿的双手、解放幼儿头脑;因此,教师应当认真衡量每种课程带给幼儿的价值有哪些,能够让幼儿在幸福的快乐的学习中掌握一些切合实际的知识技能;3.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幼儿园应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与成长,教师也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和修养,做合格的支持者、引导者,积极乐观的将幼教事业进行到底;从教师知识透视幼儿园课程文化,可以看出教师对人类知识的传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任何一方面的知识欠缺都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发展;在幼教这种不分人分科的特殊教育方式的环境下,教师必须为幼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起一定的教育职责,保育和教育的相结合也让我们不得不时刻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为成功地做一名支持者、引导者而努力;关于增加教师的学习机会、交流机会,我觉得一幼在这一方面给与老师的帮助非常大,我受益良多,幼儿园组织的多次教研与外出学习让我们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与教育视野;用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教师,会让教师的成长也变得更快更好;虞老师在书中提到的威尔逊教授所提出的对教师关注、赞同和情感的观点也让我觉得有了用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将幼教事业进行到底的决心;当然,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地去研究学习,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等,从课程实施者到课程设计者,从课程设计者到课程建设者,能够让幼儿在我们所创造的环境中习得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发展观和教育观,虞老师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这些正确观念,让我们一起努力,在他的理论引领下,分享有价值有意义的快乐课程,为幼儿创造幸福快乐的童年;让我们在经过探寻之后,有回到了幼儿园课程应走的道路上,对课程的全面诠释让我们清晰的找寻到课程建设应该走的“幸福”路程,明确了所追寻的儿童幸福是什么,也让我们这些从事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具体实践者有了开成开发的依据,指导我们进行幼儿园课程建设,让幼儿获得幸福的童年;从教师知识透视幼儿园课程文化,可以看出教师对人类知识的传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任何一方面的知识欠缺都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发展;在幼教这种不分人分科的特殊教育方式的环境下,教师必须为幼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起一定的教育职责,保育和教育的相结合也让我们不得不时刻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为成功地做一名支持者、引导者而努力;关于增加教师的学习机会、交流机会,我觉得一幼在这一方面给与老师的帮助非常大,我受益良多,幼儿园组织的多次教研与外出学习让我们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与教育视野;用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教师,会让教师的成长也变得更快更好;虞老师在书中提到的威尔逊教授所提出的对教师关注、赞同和情感的观点也让我觉得有了用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将幼教事业进行到底的决心;当然,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地去研究学习,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等,从课程实施者到课程设计者,从课程设计者到课程建设者,能够让幼儿在我们所创造的环境中习得一定的知识与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有感
孤山镇第二幼儿园 xxx
童年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岁月,也许长大以后他不会记得童年发生的事情,哪怕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件都可能不会记得,但是童年的生活、生长经历都会影响他未来的认知、情感、思维方式。
在现代一个高负荷的信息时代,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是孩子们所渴望的,是家长、社会应当给与的,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应当配合的。
读了虞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并结合工作这几个月以来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关于幼儿园的表演区
一位学者说过,幼儿的童年是成人生活的演练。
对于这句话我并不赞同,但是我认为幼儿需要通过表演来感受、认知、理解这个他尚且不太熟悉的社会以及其中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
因此,幼儿园有为幼儿创设表演的机会和条件的必要性。
我所在的幼儿园比较注重幼儿的表演,在此过程中,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表演真正有效的融入到小班活动中?小班幼儿年龄尚小,语言、动作、表情等发展尚属于初始阶段,我认为该阶段幼儿的表演更多的是情感的投入。
其中,表演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表演。
教师可以通过准备充分的表演材料以及好的剧本,让幼儿去感受,从而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
在这类表演中,角色的选择应当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并且随着活动的进程可以进行转换、改变。
一个剧本是否好,应该观察幼儿的表现。
如:我们班有一个剧本大约一个月没
有进行表演了,一个幼儿问我,“老师,我们怎么不表演XXX啦?好久没有表演了。
”我问:“你还想表演那个吗?”幼儿很用劲的点头,说,“恩!”因此,我认为,一个经典的剧本应该让大多的幼儿想要去表演。
二、关于课程设计
书中提到“在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设计符合班级和幼儿园实际的课程,应该是未来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
”因此,课程是“活”的,是因地制宜的。
除此之外,我认为课程设计的关键是关注幼儿的反馈。
一个好的课程设计的基本范畴应该是幼儿喜爱的、乐于参与的课程。
然而,对于课程设计中,有效反馈和无效反馈是教师应当去思考的。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仍有许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三、关于幼儿教师知识
虞老师认为,幼儿园教师知识具有广博性,但并不是浅显的。
幼儿园课程所涉及的领域很多,音乐、美术、体育、语言、数学、自然、科技、社会、健康等方面的内容都是幼儿老师的必备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教师的知识就是浅显的。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必须对这些内容进行深究,才能够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复杂的语言明了化。
我刚入园的时候,在与幼儿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卡壳”的现象,和幼儿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怎样的表达方式才能够让幼儿明白我的想法。
这些看似“浅显”的语言其实是需要老师去思考、锤炼的。
学前课程的主体是幼儿,关注幼儿才是学前课程的重中之重。
学前课程应以游戏化的方式融入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其中感受快乐。
但并不是说就放任幼儿,任何的活动都应该有相应的常规需要幼儿去遵守,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够更好的参与活动,并且,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需要家长、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只有三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够给幼儿一个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