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管理急诊科病历持续改进

合集下载

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当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人员20名,对实施PDCA循环法前(2016年1月-2016年12月)以及实施PDCA循环法后(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结果:利用PDCA循环法之后,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实施之前(P<0.05);实施之后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

结论:急诊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当中应用PDCA循环法,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PDCA循环;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应用急诊科作为一个24小时对外服务的科室,存在非常多的突发事件以及危重病人,也是出现医疗事故与纠纷的高风险区[1]。

护理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如何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水平,提高抢救危重病人的成功率,消除护理隐患,提高患者满意度,全方位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我院从2016年1月实施了PDCA循环管理模式,推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人员20名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0-40岁,平均年龄27岁。

其中包含6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6名护士;中专1名,大专15名,本科4名。

1.2方法1.2.1计划建立护理质量考核小组,一旦发现操作不规范问题,要及时指出并且记录下来,整理之后上报护理部。

1.2.2实施护理人员开展技术培训,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当组长,挑选护理骨干进修,回到医院后,帮助制定统一的护理技术标准,分批次在急诊科内示范操作。

护理前后,提高无菌操作理念。

对护理前后质量科学评估,实现人性化护理[2]。

1.2.3检查护理工作人员要每季度开展随机抽查,利用现场抽签的方式,选择考试项目,由考核小组监督、指导、评分,对共性问题进行记录,将此问题当做是PDCA下一步的重点考核内容。

急诊质量持续改进常用工具及应用方法

急诊质量持续改进常用工具及应用方法

急诊质量持续改进常用工具及应用方法
质量持续改进是急诊部门提升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途径。

常用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PDCA循环、根本原因分析、流程图、鱼骨
图等。

PDCA循环指的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采取行动(Act),通过这一循环不断完善急诊服务流程。

根本原因分
析是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避免只做表面功夫;流程图用于清晰描述
流程步骤、人员职责,避免混乱和纰漏;鱼骨图(因果图)帮助团队
找到问题产生的各种可能因素。

在应用这些工具时,关键是要有足够
的数据支持和团队配合,以及领导层的支持和倡导。

通过不断改进和
优化,急诊部门的服务质量将持续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目的临床分析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100例,按照医院实际情况,修订、完善各项规章机制,运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到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工作中,对比PDCA法运用前后的护理质量变化。

结果经过PDCA法运用,急诊科100名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分级护理与基础护理等指标质量得到明显提升,PDCA法运用前后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针对急诊科护理,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能够促进护理管理更为人性化,可明显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

标签:急诊;护理质量管理;PDCA循环法因医学模式变化,人们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提升护理质量,是每一位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

对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选择哪一种管理方法,方可使管理更具人性化和科学性,才能提升护理质量,是急诊科护理人员的重要研究难题。

笔者选取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100例,对其进行PDCA循环法,质量管理得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100例,女性护理人员99例,男性护理人员1名,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32.1±2.3)岁。

1.2 方法PDCA循环法主要包含四个阶段: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

其一,计划。

建立护理质量考核小组,在考核过程中,如果发现操作不规范问题,必须及时指出,记录不规范操作,整理后汇报护理部。

护理部组织护理操作考试,在考试时,监考老师评价护理人员操作,提出该护理操作的存在问题,记录好问题,整理汇报护理部。

然后分析问题原因,护理人员尚没有完全掌握护理技术规范和操作标准,无菌操作观念较为薄弱,在患者较多,或者工作高峰时,为提升工作效率,简化了工作流程,法律意识不高,一味重视完成自身工作,缺乏和患者沟通,没有向患者告知护理内容,患者不清楚操作内容和目的,极易发生医疗纠纷。

急诊pdca案例分析

急诊pdca案例分析

急诊pdca案例分析急诊PDCA案例分析。

在医疗领域,PDCA(Plan-Do-Check-Act)循环是一种常见的管理方法,用于持续改进和问题解决。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急诊PDCA案例来详细分析这一管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首先,我们来看一位急诊科室的医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患者数量激增,医疗资源紧张,导致急诊科室排队等候时间过长,患者满意度下降,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增大,甚至出现医疗事故的风险。

面对这一问题,医院决定采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改进。

首先,医院制定了计划(Plan)。

他们分析了急诊科室的工作流程,找出了瓶颈和问题所在,确定了缩短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的目标。

然后,他们制定了具体的改进方案,包括增加急诊科室的医疗资源投入、优化流程、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等。

接着,医院开始执行(Do)这些改进方案。

他们增加了急诊科室的医疗设备和人员数量,优化了患者就诊流程,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他们还加强了患者教育,引导患者正确使用医疗资源,减少不必要的就诊。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的等候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随后,医院进行了检查(Check)。

他们对改进方案的执行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患者等候时间虽然有所缩短,但仍未达到预期目标,患者满意度虽有提高,但提升幅度不够大,医护人员工作压力仍然较大。

因此,他们意识到需要进一步改进。

最后,医院采取了行动(Act)。

他们对之前的改进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增加了更多的医疗资源投入,进一步优化了就诊流程,加强了患者教育和医护人员的培训。

经过这一轮的改进,急诊科室的患者等候时间得到了进一步缩短,患者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也有所减轻。

通过这个急诊PDCA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通过不断地循环执行PDCA,医院成功地解决了急诊科室排队等候时间过长、患者满意度下降、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增大等问题,实现了持续改进和问题解决的目标。

急诊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急诊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2
(7)缺乏代表科室特色与水平的技术项目
1
(8)缺临床工作统计数据资料
1
二、医疗规范(24)
8
1、有医务科(设专人)对急诊科的质量监控制度,有临床、医技科室支持制度,使重症患者能得到医院提供的优先诊疗检查等服务,急会诊要求门诊楼医师5min、病区医师10min内到达,应有急诊抢救记录与留观病历书写的规范,留院观察病程记录每24h不得少于2次,急、危、重症患者随时记录,24h内应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
0.5
(4)未维护和尊重患者的权益
0.5
9
5、有处理急危重患者的应急反应能力,制定科室“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和中毒、外伤等“突发意外伤害事件抢救预案”,并定期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对重大、紧急、意外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要求熟练掌握、反应迅速,并有演练记录、制定科室针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常规”,并熟练掌握和应用
(1)缺人员培训计划
2
(2)缺培训记录
2
(3)抽查考核不合格,每人次扣0.5分
1
10
4、制定全员质量培训计划和业务培训规划,做到知识不断更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业务,有相关培训内容、讨论记录和操作规程,有代表科室特色和水平的技术项目,有临床工作统计资料,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全过程,急诊科医师应是急诊专科培训合格、担任住院医师2年半以上的医师,护师、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心肺复苏技能达到高级水平
(1)缺急诊工作流程
1
(2)未落实急诊工作流程
3
(3)绿色通道不畅通、抢救延时
2
(4)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处置流程
2
8
3、有主要抢救设备与设施目录,保持抢救设备完好齐备,有专人管理设备,每日交接班,有抢救设备操作规程及保养记录,并且员工能够熟练操作设备,有设备不足时的应急调用方案,保证5min到位

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摘要目的:加强急诊护理管理工作。

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计划、实施、检查、纠正)。

结果:患者满意率明显增高,差错事故率明显减少。

结论:应用PDCA循环模式管理,使急诊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和持续改进。

关键词PDCA 循环模式管理急诊科是医疗服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每一天都面对病情发杂、年龄不一、生命垂危的各种疾病患者,同时还有许多急危重症及突发性事件的患者。

他们就诊时间不确定,人数不确定,没有规律性,给急诊科带来很大的压力。

面对这些实际问题,作为一名护理管理者就应认真思索,以什么样的思路和方法做到科学化管理,降低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2005年以来,经过PDCA 循环模式运作实践,体会到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完整性。

规范护理行为,重视护理质量,加强护理安全,提高服务质量,护理工作有了整体的,明显的提高。

P(plan)计划成立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首先明确小组成员;主管护师2人、高年资护师2人、护士长1人。

根据本科室特点划分工作内容;分别负责预检分诊、急诊抢救、清创缝合、观察输液四方面工作。

根据工作内容制定岗位职责,明确责任,明确分工,相互配合。

按照要求,不仅有计划,还要有目标。

质量管理小组成立后,还应设定当月质量目标,如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情况、有无护理差错事故及事故隐患、门诊量、抢救人数、死亡人数、抢救成功率等。

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小组例会制度;每月第三周周三下午质管小组成员将各组工作信息反馈给护士长,进行汇总、评价、分析、讨论、研究问题产生原因,解决问题方式。

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每月第四周周四下午给全科护士进行质量讲评,要求全科护士参加,(值班人员另定时间讲评) [1]。

制定护理质量考核标准,量化考核细则:制定一个科学的、完善的质量管理标准来衡量护理工作,是护理质量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①根据科室质量管理目标要求,分成十项,50条:条条有基本要求、考核标准和扣分标准(质量管理、科室管理、工作质量、感染管理、安全管理、行风与纪律、学习与培训、护理文件书写、护士礼仪与素质、院前救护),突出质量、安全、服务、客观、真实、工整、合理、适用原则。

9月份病历质量检查持续改进PDCA

9月份病历质量检查持续改进PDCA

9月份病历质量检查持续改进PDCA目标本文档旨在介绍和推动在9月份进行的病历质量检查的持续改进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循环。

简介病历质量检查是确保医疗记录准确和完整的重要过程。

通过持续改进PDCA循环,我们可以发现和解决病历质量问题,提高医疗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计划(Plan)在9月份,我们将进行病历质量检查并制定改进计划。

以下是计划的步骤:1. 选择一定数量的病历进行检查。

2. 确定病历质量的标准和指标。

3. 进行病历质量检查并记录问题。

4. 分析检查结果以确定改进的重点领域。

执行(Do)执行阶段是根据计划进行实际的病历质量检查和改进活动。

以下是执行阶段的步骤:1. 根据计划选择的病历进行详细检查。

2. 评估病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记录发现的问题。

3. 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和整理,以便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

检查(Check)检查阶段是评估病历质量检查和改进活动效果的关键阶段。

以下是检查阶段的步骤:1. 比较病历质量检查前后的数据和指标。

2. 分析改进所带来的效果和成果。

3. 评估改进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改进(Act)改进阶段是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病历质量。

以下是改进阶段的步骤:1. 基于检查阶段的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和计划。

2. 实施改进措施,并监控其效果。

3. 针对改进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

结论通过持续改进PDCA循环,我们可以不断提高病历质量,确保医疗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9月份的病历质量检查中,我们将积极推动这一循环,解决病历质量问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急诊科改良PDCA管理模式的构建及管理效果分析

急诊科改良PDCA管理模式的构建及管理效果分析

·170 ·医疗管理Medical Management急诊科改良PDCA管理模式的构建及管理效果分析兰 丽1,沙金玉2,胡美玲1,闫文婷1(1.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2.牡丹江医学院护理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摘要:PDCA管理模式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合理制定改善措施。

因此,医院急诊科将PDCA管理模式引入到护士管理工作中,并根据管理工作具体情况和护士的管理需求,从个性化制定管理计划、建立以护士为主体的管理检查体系、完善改进环节3个角度,对常规的PDCA管理模式进行改良。

同时新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提出了要保证具有可行性、重视患者服务体验和持续性开展PDCA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急诊科;PDCA管理模式;护士;管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通信作者: 沙金玉。

急诊科是需急诊治疗患者的必经科室,所收治的患者具有病种复杂和病情危重等特点,因此,急诊科在院内的地位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的缩影。

在急诊科的服务过程中,发现护理配合工作尤为重要。

但急诊科护士日常工作非常忙碌,增加了犯错的风险。

而一旦护理方法不当,轻则可能延长患者的住院治时间,重则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1-3]。

在此背景下,医院急诊科从管理角度出发,根据护士的工作现状和管理需求,构建了改良PDCA 管理模式,现总结管理经验如下。

1 加强急诊科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早期的急诊科护理工作较为简单,主要承担患者分诊和夜间护理等工作。

从20世纪90年代起,急诊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到21世纪,急诊科已经发展成为集急诊、急救和监护等多项工作为一体的研究和治疗中心,相应的护理工作日益复杂。

加之患者病情危重,如急性心梗和脑卒中等,需要尽快加以护理干预,均提高了护理配合工作的难度。

而与此同时,急诊科护士的管理工作却仍然处于原地踏步的境地。

如多采取护士长或护理组长管理的方式,受到护士长或护理组长个人能力的制约,可能无法深入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急诊科的管理效果。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PDCA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PDCA模板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PDCA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PDCA模板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PDCA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PDCA模板1. 背景这份文档旨在帮助急诊科医院进行感染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通过使用PDCA(Plan-Do-Check-Act)循环模型的方法,医院可以制定计划、执行、检查和采取行动,实现感染管理的不断提升。

2. PDCA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PDCA模板2.1 计划(Plan)- 需要改进的感染管理领域:- 目标设定:- 改进措施:- 预期效果:- 责任人:- 计划开始日期:- 计划完成日期:2.2 执行(Do)- 执行改进措施的具体步骤及时间表:-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监测执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2.3 检查(Check)- 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结果:- 与目标的差距分析:- 变化的原因分析:- 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评估:2.4 行动(Act)- 针对检查阶段的评估结果,采取的行动:- 责任人:- 行动计划:- 行动完成日期:- 改进措施的跟进和效果评估:3. 影响和效益通过使用该PDCA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PDCA模板,急诊科医院能够更好地管理并改进感染控制工作。

持续质量改进将带来以下影响和效益:- 提高感染管理效率和质量;- 减少医院内感染发生率;- 优化医院资源利用;- 增强医院声誉和信任。

4. 结论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PDCA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PDCA模板是一个简单且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医院在感染控制方面实现持续改进。

通过不断循环执行PDCA模型,医院能够发现问题、制定计划、执行、检查和采取行动,最终达到提升感染管理的目标。

探讨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PDCA(Plan-Do-Check-Act)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也是现代护理管理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方法。

急诊科是医院中最繁忙的科室之一,护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对于护士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以期为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PDCA护理管理模式概述PDCA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分为四个阶段:Plan(计划)、Do(执行)、Check (检查)、Act(纠正)。

在PDCA模式中,首先制定计划,然后执行计划,接着检查执行效果,最后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纠正和改进。

这种循环式的管理模式可以帮助护士们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工作。

1. 计划阶段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计划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就诊情况和科室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包括分工、值班安排、急救准备、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准备等。

还需要注意协调好急诊科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关系,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2. 执行阶段在执行阶段,护士需要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包括接诊患者、做好护理记录、实施医嘱、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等。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3. 检查阶段检查阶段是PDCA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护士需要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查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护士还需要进行病例讨论和经验交流,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改进提供参考。

4. 纠正阶段在PDCA模式中,纠正阶段是为了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工作的阶段。

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护士需要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进行纠正和改进,包括完善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团队合作等。

通过不断地纠正和改进,可以提高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PDCA管理急诊科病历持续改进

PDCA管理急诊科病历持续改进

PDCA循环法管理急诊科病历急诊科Plan:一.发现问题:根据《省急诊病历管理标准》的要求,急诊病历应包含首次病历、抢救记录(急危重症者)、化验记录、用药记录、去向等要求病历书写规,现就急诊病历(约80份)进行查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急危重患者病历完成不及时,主要是小儿外科、妇产科。

•2、部分急诊普通患者的病历诊断书写不规,体格检查未填,无处理意见.•3、部分急危重患者抢救记录上级医生签名不及时。

二.分析原因:•1、法律观念淡薄,对可能引发的纠纷知识不足,只注重技术操作而忽视书写;•2、未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急危重病例抢救制度》、《省急诊病历管理制度》。

•3、个别同志危机意识及责任心不强,不注重医疗安全。

•4、医患沟通不及时,记录不全。

•5、未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6、急诊小儿外科人员不足导致急诊科无定点人员,小儿外科、妇产科紧急情况替代制度执行不到位.三、列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急诊病历质量问题的分析,主要原因为:1、法律观念淡薄,对可能引发的纠纷知识不足,只注重技术操作而忽视书写。

2、未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急危重病例抢救制度》、《省急诊病历管理制度》。

3、急诊小儿外科人员不足导致急诊科(8:00——-17:00,22:00—8:00)无定点人员,小儿外科、妇产科紧急情况下替代制度执行不到位.4、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有的放矢的制定出相应对策,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制定解决措施、提出改进计划Do:一、质量管理小组正在集中查阅现岗病历 :二、急诊科病历管理制度:Check:一、每月对病历质量进行集中抽查:Action :一、实施效果评价:• 1、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与培训,急诊科医师及护士对病历书写规的相关规定、法102030405060708090100透析记录单用药记录化验检查病程记录律法规知晓率达到100%,提高了对急诊病历、尤其是急危重抢救病历书写的重视程度。

医疗组-急诊科-运用PDCA循环缩短急诊绿色通道平

医疗组-急诊科-运用PDCA循环缩短急诊绿色通道平

数据监测
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绿色通道 的运行情况,为优化提供依据

患者反馈
收集患者及家属对绿色通道的 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服务质
量。
内部审核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确保绿色 通道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调整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计划
根据绿色通道执行情况的评估结果,调整和 优化计划。
完善流程
针对发现的问题,完善绿色通道的流程和操 作规范。
动态调整资源配置
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医疗资源配置,确保 资源利用最大化。
持续改进
不断寻求改进空间,持续优化绿色通道的运 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04
检查阶段
检查实施效果
评估指标
通过观察和记录,评估急诊绿色 通道流程在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
的效果。
数据分析
收集相关数据,如患者等待时间、 救治成功率等,进行定量和定性分 析。
医疗组-急诊科-运用 pdca循环缩短急诊绿 色通道平
contents
目录
• PDCA循环的介绍 • 运用PDCA循环缩短急诊绿色通道平的
计划阶段 • 实施阶段 • 检查阶段 • 处理阶段
01
PDCA循环的介绍
PDCA循环的定义
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通过计划(Plan)、执行(Do)、检 查(Check)和行动(Act)四个阶段 不断循环,持续改进工作过程和成果。
效果对比
将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的效果与实 施前进行对比,明确改进的成果。
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成功因素分析
分析在实施过程中取得良 好效果的因素,如团队协 作、流程优化等。
失败原因分析
深入剖析实施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和不足,找出导致 失败的根本原因。

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摘要:PDCA循环,也被称为戴明环,是一种全面的质量管理方法,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它不仅可以用于任何过程或活动,而且还可以持续改进,是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结果。

采用 PDCA循环模式进行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效率,减少AE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关键词:实施步骤、问题、举措引言:随着急诊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为了提升急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在2018年1月至2000年12月期间,我们从某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挑选出10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100例则被分配到两组。

经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信息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因此两组之间的结果是相当可靠的。

1.2方法研究对象采用 PDCA循环模式,以改善传统急诊护理质量管理,而不仅仅局限于常规护理措施,以期获得更高的护理效果。

具体方法如下:(1)为了更好地实施 PDCA循环管理,我们成立了一个由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助理等组成的小组,其中组长为1人。

(2)采用 PDCA循环管理模式来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结合当前的环境和病人的需求,精心设计出有效的管理计划,并严格执行。

(3)通过 PDCA循环的各个阶段,对急诊科护理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与反馈。

(4)通过将 PDCA循环应用于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我们可以实时评估其效果,并及时采取措施改善,以确保急诊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PDCA循环实施步骤2.1计划(P):针对急诊患者数量增加,护理人员不足的现状,对各科室进行调查,合理调配各科室的护士人员。

同时对全院护士进行调查,了解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及能力水平等。

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计划方案。

为保证计划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需要对计划进行充分的论证,包括科室需求、人力资源、工作量、医院工作安排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急诊科医护质量PDCA持续改进

急诊科医护质量PDCA持续改进

急诊科医护质量PDCA持续改进
计划(P)
为了保证医疗护理安全,体现医护质量持续改进,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措施,进行了改进。

数据调查:我院共有急诊医生2-3名,急诊护士10名,其他科室轮转急诊科医生1-2名。

轮转医生多为年轻医生,且有些为专科医生,知识面不宽。

护士也存在业务知识、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

原因分析:
医护人员病人情况
医疗技术待提高
医护人员不足病情复杂多变
急诊科
医护质量改进设备有欠缺科室布局有不足
设备场地
实施:(D)
一、具体措施:
1、科室医护人员组织学习相关专科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

2、向院领导提出医护增员申请。

3、向院领导提出增加急诊设备的申请。

4、向院领导提出增加急诊科房间,满足急诊科功能需求。

检查:(C)
1、了解医护人员专科知识的学习情况。

2、坚持不断地组织科室业务学习。

处理:(A)
1、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急诊科医生及轮转医生的业务水平。

2、以上措施将进一步不断实施中。

急诊护理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急诊护理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急诊护理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在急诊护理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治疗质量的改善: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不断地进行问题诊断和改进措施的实施。

通过PDCA循环,可以不断地分析和改善急诊患者的治疗质量。

例如,针对急诊患者常见的病种,可以通过分析既往数据和文献回顾,确定治疗的最佳实践,并通过实践和监测的反馈信息,不断地改进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急诊工作流程的优化:急诊护理管理中,流程的优化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关键。

通过PDCA循环,可以不断地识别和改进工作流程中的问题和瓶颈,使得急诊流程更加高效和顺畅。

例如,通过PDCA循环,可以分析急诊病人的就诊等候时间、医疗质量指标等,找出其中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并通过改进措施,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

3.团队合作和沟通的改善:急诊护理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团队合作,而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是提高急诊效率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通过PDCA循环,可以不断地改进沟通和合作机制,提高团队合作的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PDCA循环分析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问题,尝试不同的改进措施,如团队会议、交班制度和信息系统的优化等,以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效果。

4.患者满意度的提高: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管理中也不例外。

通过PDCA循环,可以不断地收集患者的反馈信息,从而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例如,在急诊护理过程中,可以通过PDCA循环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服务质量、沟通效果和环境舒适度等方面的反馈意见,并通过改进措施,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

总之,急诊护理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包括治疗质量的改善、急诊工作流程的优化、团队合作和沟通的改善以及患者满意度的提高等方面。

通过持续地诊断问题和改进措施的实施,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不断提高急诊护理管理的质量和效果,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和满意度。

急诊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急诊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急诊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急诊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为了提高急诊科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制定了以下评价标准:1、科主任负责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制度,体现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建立与完善急诊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监测影响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各种因素,以保持持续改进。

要求传染病漏报率≤10%,急诊抢救成功率≥85%,急诊病历甲级率≥90%。

2、每月召开1次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有记录。

每半年征求1次临床、医技科室对急诊工作的意见。

3、对员工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及操作培训,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有计划、有记录。

医院每半年抽查考核1次。

4、制定全员质量培训计划和业务培训规划,做到知识不断更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业务。

有相关培训内容、讨论记录和操作规程,有代表科室特色和水平的技术项目,有临床工作统计资料。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全过程。

急诊科医师应是急诊专科培训合格、担任住院医师2年半以上的医师,护师、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心肺复苏技能达到高级水平。

存在的缺陷内容:1、科主任不了解全面质量管理内容或不清楚科室质量管理重点,对质量存在问题的改进缺乏计划性。

缺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制度。

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未按PDCA循环开展有效质量管理活动。

科室质量存在问题改进力度不够,相同质量问题重复出现无改进。

未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

传染病率、急诊抢救成功率、急诊病历甲级率达不到要求,每项扣0.5分。

2、未按规定召开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

缺改进工作措施及督办记录。

未全面体现、全过程质量管理。

未按规定征求临床、医技科室的意见。

3、缺人员培训计划。

缺培训记录。

抽查考核不合格,每人次扣0.5分。

4、缺全员质量培训计划和员工业务培训规划或无知识更新内容。

员工对质量要求不熟悉。

值班医师不具备值班资格或对急诊危重患者救治流程不熟悉。

护师、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心肺复苏技能达不到规定要求,每人次扣0.5分。

急诊科提高病历书写合格率PDCA(汇编版)

急诊科提高病历书写合格率PDCA(汇编版)

急诊科提高病历书写合格率PDCA(汇编版)项目:提高急诊观察室电子护理病历书写的合格率科室:急诊科日期:2015年8月一、计划阶段(P)(一)现况调查急诊科新开张不久,许多护理人员从未接触护理电子病历,急诊观察室刚开始实行电子病历,因此许多护理电子病历书写不规范,主要存在体温单体温、血压、大便次数、身高体重漏登、物理降温录入错误、出入量漏登记或登记位置错误以及护理记录单书写不合格等。

(二)原因分析经过分析,找出急诊观察室电子病历书写不合格的原因,作如下鱼骨图:见图1 图1:急诊观察室电子病历书写合格低原因之鱼骨头分析责任心不够强,对观察室电子护理病历未制定观察室电子病历未能时刻记录的流程不熟练书写规范法律意识薄弱病人周转快,工作量大有关观察室电子电子病历系统病历系统的培设置仍不够完善训不到位科室对护理文书书写的检查力度不够培训执行力度不够急诊观察室电子病历合格率低人员制度培训管理(三)改进目标通过对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完善电子病历系统加强检查及整改力度使急诊观察室电子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率达95%以上二、实行阶段(D )针对主要原因,制定、实施计划1、与信息科联系,利用科务会及晨会,组织工程师在科室进行多次护理电子病历系统的操作演示和培训,要求每个护士至少参加一次,保证掌握操作流程。

2、针对电子护理病历系统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信息科,进行操作系统的修改和完善,以便适用于急诊观察室。

3、制定急诊观察室的护理病历书写规范,指导临床护士正确书写护理病历。

4、加大对护理病历书写的监控和检查力度,定期安排专人进行护理病历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当事人予修改,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早会上予以讨论,形成规范。

三、效果评价(C )整改后,观察室护理病历书写的合格率由整改前的88%提高到整改后的96%。

见图2图2 改进前后观察室电子护理病历书写的合格率84%86%88%90%92%94%96%整改前整改后合格率四、标准化结果(A )总结成功经验,制定相应标准:制定急诊观察室护理文件书写规范(附件1)附件1:急诊观察室护理文件书写规范1、体温单和护理记录单入观时间与电脑需一致,第一次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需一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CA循环法管理急诊科病历
急诊科
Plan:
一.发现问题:
根据《省急诊病历管理标准》的要求,急诊病历应包含首次病历、抢救记录(急危重症者)、化验记录、用药记录、去向等要求病历书写规,现就急诊病历(约80份)进行查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急危重患者病历完成不及时,主要是小儿外科、妇产科。

•2、部分急诊普通患者的病历诊断书写不规,体格检查未填,无处理意见。

•3、部分急危重患者抢救记录上级医生签名不及时。

二.分析原因:
•1、法律观念淡薄,对可能引发的纠纷知识不足,只注重技术操作而忽视书写;
•2、未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急危重病例抢救制度》、《省急诊病历管理制度》。

•3、个别同志危机意识及责任心不强,不注重医疗安全。

•4、医患沟通不及时,记录不全。

•5、未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6、急诊小儿外科人员不足导致急诊科无定点人员,小儿外科、妇产科紧急情况替代制度执行不到位。

三、列出主要影响因素:
•通过对急诊病历质量问题的分析,主要原因为:
1、法律观念淡薄,对可能引发的纠纷知识不足,只注重技术操作而忽视书写。

2、未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急危重病例抢救制度》、《省急诊病历管理制度》。

3、急诊小儿外科人员不足导致急诊科(8:00---17:00,22:00—8:00)无定点人员,
小儿外科、妇产科紧急情况下替代制度执行不到位。

4、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有的放矢的制定出相应对策,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制定解决措施、提出改进计划
人员不足
与医务
科、人力资
源部、小儿
外科、妇产
科加强协调
人员到岗率
100%
1、引进及培训人员。

2、合理调配人员。

3、出现的问题纳入
pdca持续改进
医务
科、人力
资源部、
小儿外
科、妇产
科、急诊
科管小组
持续改进
Do:
一、质量管理小组正在集中查阅现岗病历:
二、急诊科病历管理制度:
Check:
一、每月对病历质量进行集中抽查:
Action :
一、实施效果评价 :
102030405060708090100透析记录单
用药记录化验检查病程记录
•1、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与培训,急诊科医师及护士对病历书写规的相关规定、法律法规知晓率达到100%,提高了对急诊病历、尤其是急危重抢救病历书写的重视程度。

•2、急诊病历、急危重症抢救病历、抢救记录、护理记录以及相应项目的完成情况较前明显改进。

小儿科此类现象基本杜绝,妇产科有明显改善。

二、没解决的问题:
•1、小儿外科的急危重病历仍不能够及时完成。

•2、小儿外科定点在岗仍不能达到、小儿外科、妇产科紧急情况下替代制度执行欠完善。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