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建筑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
巴洛克建筑名词解释
巴洛克建筑名词解释
巴洛克建筑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欧洲地区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它起源于意大利,随后迅速传播到法国、德国、奥地利和俄罗斯等国家。
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是奢华、富丽堂皇、装饰繁复,以及强调动态和运动感。
巴洛克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的曲线形式。
建筑师们采用了大量的弯曲线条,包括拱形、卷曲、扭曲等,使建筑物的外观呈现出优雅而流畅的形态。
这些曲线形式凸显了建筑物的动态和运动感,给人一种奔放而热情的感觉。
在巴洛克建筑中,装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建筑师们使用了大量的雕塑、浮雕、壁画和装饰性的细节,以及金属镀饰和彩色玻璃等材料,来打造精细而华丽的外观。
这些装饰物不仅增加了建筑物的美感,还表达了贵族和教会的权力和财富。
另一个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是建筑物的尺寸和比例的夸张。
建筑师们倾向于使用大尺寸的建筑物,以及巨大的圆顶、高塔和巨大的门廊等特征,以显示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壮观。
巴洛克建筑在城市规划和室内设计方面也有显著的影响。
巴洛克城市规划强调对称性和序列,通过创建广场、街道和花园等景观来创造视
觉上的连续性和和谐。
室内设计方面,巴洛克建筑特别注重金属和木材的使用,以及华丽的家具和精致的壁挂饰品等。
总而言之,巴洛克建筑是一种富丽堂皇、装饰繁复的建筑风格,强调曲线形式、装饰和尺寸的夸张。
它在欧洲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成为后世建筑风格的重要影响之一。
意大利四大建筑风格
意大利四大建筑风格之巴洛克建筑来源:土拨鼠装饰网更新时间:2012-10-16 04:33 浏览次数:902次我要分享•腾讯微博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百度贴吧百度空间豆瓣文章导读: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它是意大利四大建筑风格之一。
巴洛克式建筑的特征:1、炫耀财富。
常常大量使用贵重的材料、精细的加工、刻意的装饰,以显示其富有与高贵。
2、不囿于结构逻辑,常常采用一些非理性组合手法,从而产生反常与惊奇的特殊效果。
3、充满欢乐的气氛。
反对神化,提倡世俗化。
4、标新立异,追求新奇。
这是巴洛克建筑风格最显著的特征。
常采用以椭圆形为基础的S形,波浪形的平面和立面,使建筑形象产生动态感;又或者把建筑和雕刻二者混合,以求新奇感;又或者用高低错落及形式构件之间的某种不协调,引起刺激感。
意大利的四大建筑风格之拜占庭式来源:土拨鼠装饰网更新时间:2012-10-16 03:40 浏览次数:994次我要分享“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
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
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首都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建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的一种建筑文化。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简述巴洛克时代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 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barroco)。作为 形容词,此字有“俗
丽凌乱”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 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 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 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呼,现今这个词 已失去了原有的贬义,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 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典型实例
如;卡尔德隆的小说《人生如梦》 格里美尔斯豪森的流浪汉小说
《痴儿西木传》
4.巴洛克家具
巴洛克式家具,以浪漫主义 精神为设计出发点,赋予亲 切柔和的抒情情调,追求跃 动型装饰样式,以烘托宏伟、 生动、热情、奔放的艺术效 果。巴洛克家具利用多变的 曲面,采用花样繁多的装饰, 做大面积的雕刻、或者是金 箔贴面、描金涂漆处理,并 在坐卧类家具上大量应用面 料包覆。繁复的空间组合, 与浓重的布局色调,把每一 件家具的抒情色彩表达得十 分强烈强烈的舒适感与细腻 温馨的色调处理,把热情浪 漫的艺术近似橄榄形,周围有一些不规则 的小祈祷室;此外还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与 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部 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有强 烈的光影效果。尽管设计手法纯熟,也难免有 矫揉造作之感。17世纪中叶以后,巴洛克式 教堂在意大利风靡一时,其中不乏新颖独创的 作品,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过分的建筑。
功。
END
圣卡罗教堂
2.巴洛克服饰
巴洛克时期是一个崇尚高度华丽的年代, 那时的鞋子大多采用优质的材料,像皮 革、锦缎,配以奢侈豪华的装饰,如丝 绸带、大扣子、刺绣、珠宝等。如今仿 照巴洛克风格的靴子着重在细节上体现 复古,像鞋帮上的十字抽绳,以及不和 谐花纹和混搭风尚,虽然低调,却极其 简洁优雅。
巴洛克建筑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
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建筑特点:
1、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3、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6、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7、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怎样区别洛可可和巴洛克
怎样区别洛可可和巴洛克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建筑的区别: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是天主教会炫耀财富的产物;特征是繁琐堆砌,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等单一空间的殿堂,雕刻风气盛行,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室内则使用各色大理石、宝石、青铜、金等装饰华丽、壮观,突破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一些程式;巴洛克风格建筑:罗马耶稣会教堂立面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罗赫尔修道院教堂洛可可风格建筑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点是:喜欢用弧线和 S形的装饰风格,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卷草舒花,线脚大多用金色;洛可可风格装饰有: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服装的区别:巴洛克可参考电影温莎情史,洛可可可参考电影绝代艳后;也有书籍巴洛克与洛可可作者:美米奈路易十四时期是巴洛克风格最盛行时期,流行华丽的大团花装饰和果实图案,路易十五则图案较小,至路易十六已经进入洛可可时期,时兴小碎花;巴洛克服装分为荷兰风格时期和法国风格时期;1650后,法国风格开始兴起,是十七世纪的欧洲艺术上最重要的风格,主要表现在大量的缎带,大量的蕾丝的使用;左图:晚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初奥尔良公爵夫人&法国路易十五图右图:十八世纪法国1780年荷兰式巴洛克的特色为3LLace,leather,long locks荷兰时期主要特征是领子,直到现在荷兰民族服装业可以看到;外衣特征是繁多装饰性强的排扣,紧绷的裤子延长到膝盖,下面是长袜;男装历史上最华丽最妩媚的男装在巴洛克时期; 最大的特点是大袖子蕾丝、带马刺的靴子、羽毛大帽子和佩剑;这个时候流行短小马甲,有点像西装背心;这个时候的内衣非常华丽,被大量丝带重重捆扎,一件内衣需要100多米长的缎带装饰;长外套开始出现,一开始没有领子,后来出现大领,从上到下密密麻麻装饰华丽的排扣,此时裤子流行灯笼裤,也是到膝盖扣住,下面是紧身长袜;鞋子一般是方头,鞋跟很高,一般是红色,鞋上装饰花朵或是缎带,巴洛克晚期出现鞋扣以代替装饰;女装巴洛克时期的服装除了西班牙其他女人这个时候开始不用穿裙撑,裙子常常要有三层套,上衣要么齐脖子的花边大领,要么袒胸露乳,法国时期开始把领口挖深加宽,袖子镶着大量蕾丝,有时候袖子被打成很多段,一节一节的,每段都镶嵌蕾丝;裙子时兴蓬松造型,最外层的裙子从腰开衩向外翻,有时还用花结或是扣子像窗帘系起来,有时把外面裙子向后翻,在臀部打结;洛可可男装:是现代西装的原型,男性外套逐渐变成直线条,常伴随前短后长的设计;同时也出现了领子的设计,袖子也有原来的大开口变成了贴合手臂的款式.1715年以后,裤子多用亮色,1760年,男上衣开始去掉多余的修饰,缓解紧束的腰身,这种上衣称作夫拉克这是燕尾服的原型,也是现在的晨礼服的始祖,用料仍是丝绸,常有印花或条纹图案;女装:在大花大果图案逐渐缩小的巴洛克后期,开始产生小碎花洛可可文化;如果说巴洛克时期是男人的世界,那么洛可可时期则是女人的世界;这个时期女装的特点是颜色淡雅柔和,追求服装面料的质地柔软,丝绸面料,各种绸带、花边、褶折的运用,花纹图案小巧,繁琐的假发、头纱、面具、扇子等小巧精致的饰品;除此之外,表现在印花图案上则是大量的自然花卉的主题,所以有人称这个时期法国的印花织物为"花的帝国"The Empire of Flora;因此洛可可样式集中表现在女服上;这个时代是女性沙龙的中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女装的修饰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Corset+Pannier 紧身胸衣+裙撑.到了18世纪中期,制作技术更加进步,主要在于嵌放鲸须的数量和方面.布的接缝处处理的十分巧妙,这时的紧身胸衣一般都在后边系扎;胸衣外边罩的罗布前开,在胸前装饰有倒三角形的胸饰斯塔玛卡;Corset+Pannier 紧身胸衣+裙撑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绘画的区别:巴洛克画家的典型代表是鲁本斯、伦勃朗、委拉斯盖兹、凡·戴克、贝尼尼和卡拉瓦乔等;他们的画作人体动势生动大胆,色彩明快,强调光影对比变化,富有戏剧性,宗教题材气息浓厚,比文艺复兴时代画家还要更强调人文意识;这个时期的艺术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极力强调运动,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圣母之死卡拉瓦乔洛可可风格画中人不再是神、圣人或骑士,而是宫廷的朝臣、贵族等,描述上流社会男女享乐生活,颜色细致、淡雅,人物纤细;一些画像体现当时的美学开始脱离宗教、国家等思想方向;不再表现人物的端庄神圣,开始表现得有点不纯洁和不道德;洛可可的风景画是田园诗式的,多数描写贵族男男女女在悠闲地游山玩水;主要代表画家是华托、布歇、法戈纳等;发舟西地岛华托蓬帕杜夫人布歇文学:巴洛克文学17世纪意大利唯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文风华丽浮夸,强调运动和变化,侧重表现幻想,因而特别有装饰美和形式美;巴洛克作家致力于描绘一种“乌托邦”式的世界,其作品中充满了天主教的思想;文学主题是“人生如梦”,提出了“人生舞台”的概念,认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根本没有现实,人也不可能认识现实;巴洛克文学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都很有影响, 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卡尔德隆的小说人生如梦、格里美尔斯豪森的痴儿西木传等;洛可可文学以轻松的文体大量出现,并着力于表现人的情感,尤其是爱情的魅力;经常将现实世界扩大或缩小后加以描写,或者以镜中像的方式折射现实;比如伏尔泰的小大人、勒萨日的吉尔·布拉斯;这个时期的作家还酷爱写游记式作品,让主人公在游历中学习人生、了解世界; 洛可可文学产生了强烈刺激人们感官和心智的效果,刻意描写与现实相悖的事物,以反讽手法引入革新观念,打破现存秩序和规范,追求自然、理性、平衡的新世界;。
巴洛克建筑风格详解
巴洛克建筑风格详解巴洛克是一种具有丰富装饰和豪华气息的高度装饰艺术流派。
巴洛克建筑在欧洲持续了约150年的时间,从17世纪末开始,一直到18世纪末。
它融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的二元对立,表现了贵族、教会和统治阶层的权力展示和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巴洛克建筑风格的起源、特点和影响。
巴洛克建筑的起源巴洛克建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的意大利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建筑在艺术和科学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建筑技术和建筑美学方面的创新。
这些技术包括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和建筑规模等方面的进步。
此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探索了更加自由的建筑形式,这开创了可供巴洛克建筑的发展空间。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后期,随着统治阶层的强化,富有的贵族和教会对建筑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豪华和耀眼的建筑来展示自己的权力和气势。
这种建筑成为巴洛克建筑的初步形式。
随着巴洛克建筑的发展,它以独特而多样的形式在欧洲广泛使用,成为贵族与富有人士所钟爱的建筑风格。
除了意大利之外,巴洛克建筑在欧洲的其他国家,如法国、德国、奥地利和俄罗斯等地发展起来,并形成各自的区域性差异。
巴洛克建筑的特点巴洛克建筑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1.富丽堂皇的装饰巴洛克建筑最显著的特征是其丰富的装饰。
建筑师使用了许多不同的装饰元素来装饰外墙和内部空间,如浮雕、彩绘、壁画和镶嵌等。
这些装饰元素通常具有浓重的宗教或历史主题,以彰显贵族或教会的权力和身份。
2.强烈的对比和动态感巴洛克建筑的另一个标志是它的对比和动态感。
建筑师使用了大量的对比效果,来强调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豪华感。
这些对比可表现为颜色、形状、体积和材料之间的对比。
巴洛克建筑注重对空间的感知和利用,采用了弯曲的线条、对称的构造和弱化的优美曲线以及鲜明的阴影等表现手法,营造出强烈的动态效果。
3.虚实相间的空间感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整齐平衡相比,巴洛克建筑更加注重虚实相间的空间感。
中外建筑史题库答案
中外建筑史题库答案中国古代建筑历史部分:1.中国古代两部重要的建筑典籍(成书年代和名称)(1)清⼯部⼯程做法清雍正⼗⼆年(2)营造法式宋崇宁⼆年2.“舍宅为寺”的现象(出现时期及具体表现)汉末⾄南北朝时期舍宅为寺的风⽓⼤盛。
⼠族,富商⾃⼰的家宅捐为佛寺,这种风尚叫作“舍宅为寺”,是当时市井寺庙的重要源头。
为了利⽤原有房屋,多采⽤“以前厅为⼤殿,以后堂为佛寺”的形式,这种类型的佛寺,决定了寺庙住宅化的空间布局。
⽽且不但解决了早期以佛塔为主体的佛寺在实⽤的不⾜,⼜符合⼈们⽇常⽣活的习惯和观念,更重要的是它在建造时所消耗的物资与时间可⼤⼤减少,从⽽成为⾃隋唐以后国内最通⾏的佛寺制度,也是佛教建筑中国化的重要诱因之⼀。
例如,在汉魏洛阳城⾥,西阳门内御道⾏之北有⼀个建中寺,这⾥在普凤元年是尚书令乐平王尔朱荣的私宅,这座住宅建造极为奢华,纵横⽅向的梁栋已超过当时规定的标准,在500⽶之间廊庑接连,其中有⼤法堂、光华殿。
⼤⼭门名为光临门,⽐⼀般的⼈家门与堂都显得宏伟,这是舍宅为寺。
愿会寺,为中书舍⼈王翊的舍宅为寺,在洛阳青阳门外⼆⾥孝敬⾥,堂宇宏伟,豪华万端。
其中有花园⽯雕,林⽊森森,有平台,有复道,在当时来说,建这样的⼤宅还是少有的,后由主⼈舍其作寺了。
下⾯所举也是⽐较典型的舍宅为寺:平等寺原为⼴平武穆王怀的舍宅为寺;⾼阳王寺原为⾼阳王雍之宅院为寺;光宅寺为天后之梳法堂之舍宅为寺;静域寺为太穆皇后的住宅为寺。
当时佛寺之多,不胜枚举,仅仅北魏这⼀个时期,佛寺达3万多座,可见当时佛寺之多,但是其中的⼤多数都是舍宅为寺的最著名的当是⽩马寺3.中国古代建筑中“三分为⼀”的构图原则(内容及体现)所谓三分⼀”就是指中国古建的在⼒⾯布局上的三个主要部分:(1)台基(2)墙柱构架(屋⾝)(3)屋顶这种说法最早是北宋匠师喻皓所提出的“凡屋有三分,⾃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意思是房屋分为三个部分。
中国传统建筑构图观念是房屋式组合起来的,各个部分并不是由⼀个整体分割开来的。
巴洛克建筑代表作_巴洛克建筑的名词解释建筑特点有什么代表作
巴洛克建筑代表作_巴洛克建筑的名词解释建筑特点有什么代表作【--出国祝福语】巴洛克建筑的基本解释如下:巴洛克建筑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将原本罗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建筑,添上新的华丽、夸张及雕刻风气,彰现出国家与教会的专制主义的丰功伟业。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建筑的建筑特点:长、狭窄的教堂中殿由更加宽广,偶尔地圆形式替换。
对光、或者强壮的光和树荫对比、单色画作用( 即教会的Weltenburg修道院);或一致的照明设备的剧烈的用途通过几个窗口(即教会Weingarten修道院)。
对装饰品(puttos 的丰富的用途由木头(经常被镀金)、膏药或灰泥、大理石或虚假制成使有大理石花纹。
大规模天花板壁画。
外在门面为剧烈的中央预测经常描绘。
外部立面的显着特点是通常有戏剧性的中央突出部分,内部比壳经常只是有为绘画和雕塑(特别是在巴落克式样晚期) 。
幻觉作用喜欢trompe l'oeil 和混和绘画和建筑。
在巴法力亚和Swabian 巴落克式样,葱圆顶是普遍存在的。
巴洛克式样的神圣的建筑被意大利、特别是罗马和大教堂的范例主要影响了与横渡的圆顶和教堂中殿。
巴洛克式的世俗建筑的中心是法国。
宫殿开放三个翼布局建立了作为标准办法尽早16 世纪。
但这是Palais du卢森堡(被修建1615-1620) 由建立了巴洛克式的建筑范例的Salomon ·de Brosse。
总的来说,巴洛克建筑风格特点:1.炫耀财富2.追求新奇3.趋向自然4.城市和建筑常有一种庄重感,刚劲有力,又充满欢乐和兴致勃勃的气氛。
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作品:罗马耶稣会教堂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
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
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
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
中西建筑艺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中西建筑艺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对比中西古典建筑艺术,我们可以发现,既有许多不同点,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点,它们各自形成了一种制度和法式,目的在于保证质量和取得统一和谐的艺术风格。
至于采用的方法则可以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甚至有些手法相互背道而驰,但都同样可以取得和谐的效果,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深思。
西方古典建筑文化是欧洲建筑文化的源泉,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是东方建筑文化的精华。
中西古典建筑文化均有各自的法式,都在历史上起过不朽的作用,但是由于背景的不同,中西古典建筑各自按着自身的美学思想在发展,由此反映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
中西古典建筑文化都有各自的法式,由于社会背景与文化的不同,因此按着不同的美学思想和设计手法在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
从历史上看,西方古典建筑文化发源于古代的希腊,罗马帝国继承了古希腊的成就,使古典建筑进一步成熟,从而形成了西方世界的建筑范例。
西方古典建筑艺术最杰出的成就是创造了古典柱式。
在希腊古典时期曾经创造了三种古典柱式:多立克、爱奥尼亚和科林斯柱式式。
罗马帝国时期,杰出的皇家建筑师维特鲁威在总结古希腊与罗马共和国建筑经验的基础上,于公元1世纪出版了一部《建筑十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建筑学理论著作,它不仅在当时的帝国范围内对建筑起到了指导与规范的作用,而且还对后来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文艺复兴和近代时期,对古典建筑形式的应用也更为自由了。
正是由于西方古典建筑融理性美与视觉美于一体,因此才创造了雅典卫城帕特侬神庙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这样举世无双的杰作。
西方古典建筑艺术其实建筑风格也和所有艺术一样,总离不开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环境、传统习俗和文化艺术,这些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才形成各自不同的建筑风格。
巴洛克式建筑
波洛米尼是毋庸置疑的建筑鬼 才。
这是他建造的斯帕达宫柱廊,
他运用伪透视法对建筑进行视 觉矫正,通过把远端立柱建得 短而细,并增加地面坡度,使 只有8米的走廊看上去达37米。 而柱廊尽头看似真人大小的雕 塑,其实只有60厘米高。
在巴贝里尼宫的主建筑师去世后,教皇乌尔班八世任命贝 尼尼继续修建自己家族的宫殿,并雇佣波洛米尼做贝尼尼 的助手。宫殿内部两侧的楼梯,一方一圆,由两人分别设 计建造。
然而就在几年后,乌尔班逝世,英诺森十世被选为新教皇。他的 潘菲利家族开始打压敌对势力。贝尼尼是前任教皇的最爱,在加 上他失败的圣彼得大教堂钟楼设计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贝尼尼失 宠,波洛米尼开始接手重大工程。
钟贝 楼贝 设尼 计失 稿败
的
圣依华教堂
Chiesa di Sant'Ivo alla Sapienza
纳沃纳广场
谢谢观赏
俄 夏 宫
圣安德烈是贝尼尼最满意的建筑作 品。
走进教堂内部,仿佛步入剧院。贝 尼尼大量使用彩色大理石、镀金涂 层、油画与雕塑做装饰,令教堂色 彩缤纷、金碧辉煌。
穹顶以万神殿为灵感,呈完美的椭 圆形状。贝尼尼增加了不少玻璃窗 以改进空间的光照。天窗镶嵌的黄 色玻璃,使射入的阳光成为了神圣 的金光。
圣安德烈教堂的建 筑内饰繁复、充满 戏剧性,这是贝尼 尼的典型风格。 它与波洛米尼的圣 卡洛同为巴洛克建 筑的巅峰之作,在 风格上却南辕北辙。
圣伯多禄大教堂
圣伯多禄大教堂又称圣彼得大 教堂、梵蒂冈大殿。由米开朗 基罗设计,是位于梵蒂冈的一 座天主教宗座圣殿,建于1506 年至1626年,为天主教会重要 的象征之一。
圣伯多禄大教堂是现在世界上 最大的教堂,总面积2.3万平方 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 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 时祈祷。
圣依华堂英文介绍
Sant'ivo alla SapienzaIn the 14th century, there was a chapel here for the palace of the University of Rome. The University is called La Sapienza, and the church was dedicated to Saint Yves (patron saint of jurists). Sant'ivo alla Sapienza (Italian: chiesa di Sant'Ivo alla Sapienza) is located in a Roman Catholic Church in Rome, Italy. This church is considered a masterpiece of the Baroque architecture, built from architect Francesco Polo Mini (FrancescoBorromini) in 1642 to 1660.Baroque architecture originated in 17th century Italy, originally Roman humanism and Renaissance architecture, added a new and beautiful, exaggeration and carving atmosphere, chang show of church and state absolutism feats. This new building focuses on the color, light, sculpture and strong Baroque features.This architecture is in the Baroque period, and it is Europe in seventeenth Century, that is, the European Enlightenment period. This period was the tim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and the Catholic Church to reach its peak and fall from the win and decline.The architecture of the Baroque period, on the one hand, has a stronger emotional appeal and shock,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spicuous and conspicuous wealth and power of the church.The corkscrew lantern of the church is the direct inspiration for the also spiralling spire of V or Frelsers Kirke in Copenhagen, Denmark. And thenovelty of this building. Clueless is obvious to people.Sant'ivo alla Sapienza's design is unique. The corkscrew lantern of the dome was novel. The complex rhythms of the interior have a dazzling geometry to them.[according to whom?] It is a rational architecture- intricate to view, but on paper the overlap of a circle on two superimposed equilateral triangles creates a basis for a hexagonal array of chapels and altar in a centralized church. The undulations, both concave and convex of the interiors, create a jarring yet stunning appeal.[according to whom?] The decoration is a mixture of novel organic (six-winged cherubic heads) and geometric (stars). Rising along the base of three of the dome's pillars are the symbol of the Chigi family, the "six mountain beneath a star".The main artwork of the interior is the altarpiece by Pietro da Cortona, portraying St. Yves.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architectural arts, St. according to ITO Yokado representative of Baroque architecture is Gothic architecture after following the European architectural style and a leap, although cater to the aristocracy enjoyment and luxury, flaunting wealth tends to remain in this style, but the Baroque architecture of the creative art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later worth we certainly. From another point of view, perhaps it is the tendency to make it be able to get rid of medieval sacred rational constraints and begin to imagine the wings, fly to the new world, started in the previous new styleof architecture. The embodiment of the people gradually broke through the medieval religious bondage, the opposition of the nobility privilege, is a free personality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era.There are seve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roque Architecture: the gorgeous, romantic, passion, sports, space, comprehensive, religiou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atholic Church, the romantic pursuit of individual freedom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European Enlightenment in seventeenth Century.But the architecture and its representative of the Baroque architecture has a fatal flaw that is out of real life. Today our new moon whirl the depths of history, to explore Baroque architect of architectural creation concept and motivation, let us revisit the classic, inspired design, for a new era of architectural and interior design provides reference. Therefore, for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us, embodies the architectural soul is very important.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should be clear, the times and innovative integration in the most prominent place in architecture, become the symbol of the times, the symbol of history.To be yourself to be perfect and to be the history.中译:这座教堂始建于14世纪,当时是作为罗马上智大学宫的小教堂。
巴洛克建筑风格名词解释
巴洛克建筑风格名词解释
巴洛克建筑风格是17世纪至18世纪初期在欧洲兴起的一种艺
术风格,主要流行于意大利、法国、德国和奥地利等地区。
巴洛克
建筑的特点包括华丽的装饰、对称的结构、曲线和对比强烈的色彩。
这种风格追求感官上的震撼和宏伟的效果,常常被用于宗教和皇室
建筑。
巴洛克建筑的外观通常是富丽堂皇的,建筑物的立面常常被装
饰着浮雕、壁柱、雕塑和壁画,以展现出豪华和华丽。
建筑物的平
面常常呈现对称的布局,而且常常采用曲线和椭圆形的设计,以营
造出动感和流畅的效果。
此外,巴洛克建筑也以其强烈的色彩对比
著称,常常运用明亮的颜色来突出建筑物的细节和装饰。
在宗教建筑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常常采用穹顶和穹顶上的
壁画来营造出宏伟的氛围,同时也运用了大量的雕塑和金色的装饰
来彰显神圣和庄严。
在宫殿和贵族住宅方面,巴洛克建筑也常常展
现出华丽和奢华,以彰显主人的地位和财富。
总的来说,巴洛克建筑风格以其富丽堂皇、对称华丽、曲线流
畅和色彩鲜艳的特点而闻名,成为了欧洲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教堂类型 以意大利为例
堂神殿和圆墓式堂罗马式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
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
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
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
堂拜占庭式室内装饰上,最早的成就表现在基督教堂上,最初也是沿袭巴西利卡式的形制。
但到5世纪时,他们创立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制,即集中式形制。
这种形制的特点是把穹顶支撑在四个或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形式,并以帆拱作为中介连接。
同时可以使成组的圆顶集合在一起,形成广阔而有变化的新型空间形象。
与古罗马的拱顶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堂哥特式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
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
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典型代表: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堂巴洛克式巴洛克建筑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将原本罗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建筑,添上新的华丽、夸张及雕刻风气,彰现出国家与教会的专制主义的丰功伟业。
此新式建筑着重于色彩、光影、雕塑性与强烈的巴洛克特色。
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物,一方面有着更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与震撼力,另一方面引人注目、炫耀教会的财富与权势。
新的建筑风格尤其体现出新宗教教派的时代背景。
典型代表:罗马圣卡罗教堂堂文艺复兴式文艺复兴建筑是在公元14世纪在意大利随着文艺复兴这个文化运动而诞生的建筑风格。
基于对中世纪神权至上的批判和对人道主义的肯定,建筑师希望借助古典的比例来重新塑造理想中古典社会的协调秩序。
巴洛克风格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巴洛克风格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究发布时间:2021-11-17T08:32:20.521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17期6月40卷作者:郑意臻[导读] 巴洛克风格是建筑和室内设计中古老且具有代表性的设计风格之一郑意臻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摘要:巴洛克风格是建筑和室内设计中古老且具有代表性的设计风格之一。
本文从巴洛克风格的概念和其形成的因素开始,从结构、材料和色彩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巴洛克风格。
关键字:室内设计巴洛克风格结构材料装饰前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基本需求之一,长久以来,安全的居住场所与舒适的居住环境一直都是人们所追求的对象。
巴洛克风格自从出现开始就一直是备受人们喜爱的装修风格之一。
它经受住了时间和历史的考验,随着社会、经济及科技的发展一同进化,从王宫贵族之间逐渐融入了普通大众的生活。
巴洛克风格发展的历程中也融合了许多新的设计风格,直到现在它仍是一种受到人们喜爱和追捧的建筑及室内设计元素。
一、巴洛克风格的概述(一)巴洛克风格的概念巴洛克艺术出现于公元 1600 年左右,即法国文艺复兴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结束后的大约 70 年。
这一时期持续了约有 150 年之久,在此期间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和建筑师。
“巴洛克”一词被认为是从意大利语Barocco 中产生的,意为“畸形的珍珠”,中世纪的哲学家们用这个词来指代“obstacle in schematic logic”,即严谨的逻辑思维中的阻碍。
在当时,守旧的古典主义者们认为这是一种违背经典、特立独行的建筑风格。
如今,这个词早已失去了贬义,这种风格意在反抗当时僵化顽固的古典艺术形式,它更加崇尚自由洒脱的情绪,对传递世俗的兴趣爱好等方面起到的作用可说是至关重要,对建筑艺术乃至文化艺术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巴洛克风格凭借这些优点在一段时间内曾风靡整个欧洲。
(二)巴洛克风格产生的原因巴洛克建筑最初在17世纪的意大利盛行,它出现的原因十分复杂,众说纷纭,毁誉交加。
巴洛克风格的发展历程
巴洛克风格的发展历程
巴洛克风格是一种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艺术风格,它在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领域均有代表作品。
巴洛克风格源自于意大利,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巴洛克风格的特点是丰富多彩、华丽繁复、充满运动感和戏剧性。
建筑上常使用曲线、对称和反复,以及浮雕和装饰图案。
绘画上常使用强烈的明暗对比和鲜艳的颜色,刻画出平凡的主题和形象,以达到宏伟壮观的效果。
音乐上则常使用复调和装饰音符,表现出华丽和情感。
巴洛克风格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为早期巴洛克,这一时期出现在十七世纪初,主要在意大利和荷兰流行。
第二时期为高度巴洛克,这一时期出现在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主要在法国和德国流行。
第三时期为晚期巴洛克,这一时期出现在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主要在奥地利和西班牙流行。
在建筑领域,早期巴洛克的代表作品包括意大利的圣伯多禄大教堂和罗马圣伯多禄广场的巴洛克柱廊,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市政厅。
高度巴洛克的代表作品包括法国凡尔赛宫和瓦尔德什泰因城堡,德国维尔茨堡宫和德累斯顿宫殿。
晚期巴洛克的代表作品包括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大教堂和维也纳的军械库,西班牙的马德里王宫和瓦伦西亚圣卡拉洛斯皇家宫殿。
在绘画领域,早期巴洛克的代表画家包括卡拉瓦乔、伦勃朗和维罗内斯,高度巴洛克的代表画家包括鲁本斯、埃尔·格列柯和普桑,
晚期巴洛克的代表画家包括弗朗切斯科·苏佩尔奇和安东尼奥·卡诺瓦。
在音乐领域,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作曲家包括巴赫、亨德尔和维瓦尔第。
总的来说,巴洛克风格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华丽、繁复和运动感影响了后来的艺术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与欧洲古典建筑的比较
中国古代建筑与欧洲古典建筑的比较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自汉唐以来,已逐步积累了不少的建造经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建筑艺术风格。
尤其是到了宋代,官方编修了《营造法式》一书,使那些宫殿、寺庙、衙署等正统的建筑设计建造形成了制度,因此人们便把中国这种古代典范的正统建筑称之为中国古典建筑。
中国建筑中具有审美价值的特征形式和风格,自先秦至19世纪中叶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它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非常显明的一个独特的艺术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对于日本、朝鲜和越南的古代建筑有直接影响,17世纪以后,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
艺术特征和欧洲古代建筑艺术比较,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3个最基本的特征: ①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
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
②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
建筑艺术的一切构成因素,如尺度、节奏、构图、形式、性格、风格等,都是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和理解,没有大起大落、怪异诡谲、不可理解的形象。
③总体性、综合性很强。
古代优秀的建筑作品,几乎都是动员了当时可能构成建筑艺术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形象,从总体环境到单座房屋,从外部序列到内部空间,从色彩装饰到附属艺术,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抽掉了其中一项,也就损害了整体效果。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虽多,但可以归纳为4种基本风格。
①庄重严肃的纪念型风格。
大多体现在礼制祭祀建筑、陵墓建筑和有特殊涵义的宗教建筑中。
其特点是群体组合比较简单,主体形象突出,富有象征涵义,整个建筑的尺度、造型和涵义内容都有一些特殊的规定。
例如古代的明堂辟雍、帝王陵墓、大型祭坛,和佛教建筑中的金刚宝座、戒坛、大佛阁等。
②雍容华丽的宫室型风格。
多体现在宫殿、府邸、衙署和一般佛道寺观中。
中西建筑艺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中西建筑艺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对比中西古典建筑艺术,我们可以发现,既有许多不同点,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点,它们各自形成了一种制度和法式,目的在于保证质量和取得统一和谐的艺术风格。
至于采用的方法则可以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甚至有些手法相互背道而驰,但都同样可以取得和谐的效果,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深思。
西方古典建筑文化是欧洲建筑文化的源泉,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是东方建筑文化的精华。
中西古典建筑文化均有各自的法式,都在历史上起过不朽的作用,但是由于背景的不同,中西古典建筑各自按着自身的美学思想在发展,由此反映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
中西古典建筑文化都有各自的法式,由于社会背景与文化的不同,因此按着不同的美学思想和设计手法在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
从历史上看,西方古典建筑文化发源于古代的希腊,罗马帝国继承了古希腊的成就,使古典建筑进一步成熟,从而形成了西方世界的建筑范例。
西方古典建筑艺术最杰出的成就是创造了古典柱式。
在希腊古典时期曾经创造了三种古典柱式:多立克、爱奥尼亚和科林斯柱式式。
罗马帝国时期,杰出的皇家建筑师维特鲁威在总结古希腊与罗马共和国建筑经验的基础上,于公元1世纪出版了一部《建筑十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建筑学理论著作,它不仅在当时的帝国范围内对建筑起到了指导与规范的作用,而且还对后来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文艺复兴和近代时期,对古典建筑形式的应用也更为自由了。
正是由于西方古典建筑融理性美与视觉美于一体,因此才创造了雅典卫城帕特侬神庙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这样举世无双的杰作。
西方古典建筑艺术其实建筑风格也和所有艺术一样,总离不开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环境、传统习俗和文化艺术,这些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才形成各自不同的建筑风格。
在希腊、罗马、法兰西、德意志、西班牙、俄罗斯,都有各自的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
从来就不曾有过所谓统一的"欧洲风格",所以"欧洲风情"的提法是不全面不科学的,是对建筑风格的一种误导。
中西建筑艺术的比较
浅析中西建筑艺术的比较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和西方的建筑艺术的比较,发掘古今中外建筑艺术的特点,对因社会背景和民族文化的差别而形成的不同的建筑文化作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建筑艺术;中国;西方;文化;风格;民族;地理西方古典建筑文化是欧洲建筑文化的源泉,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是东方建筑文化的精华。
中西古典建筑文化均有各自的法式,都在历史上起过不朽的作用,但是由于背景的不同,中西古典建筑各自按着自身的美学思想在发展,由此反映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
一、西方古典建筑艺术其实建筑风格也和所有艺术一样,总离不开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环境、传统习俗和文化艺术,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才形成各自不同的建筑风格。
在希腊、罗马、法兰西、意大利,都有各自的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
所谓的"欧洲风格"的提法是不科学的,是对建筑风格的一种误导。
为了让大家对“欧洲风格”有一个初步认识,能够了解各种建筑风格的基本特点,下面作下简单的介绍:1、古希腊建筑风格。
希腊建筑讲究严谨庄重,通过对比美学的研究使建筑形式具有完整严密的逻辑关系,使艺术和功能统一谐调,尤其是其柱式的造型对建筑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主要有三种柱式:一是代表男性美的陶立克柱式,粗壮刚挺而起的雄伟感;二是代表女性美的夏奥尼克柱式,修长俊美,柱头有蜗旋纹饰,下有柱础使人产生婷婷玉立之感;三是科林斯柱式,柱头多用植物叶片花纹装饰,代表了丰收的喜悦。
这三种柱式一直沿用至今,成为经典建筑装饰的模式。
2、古罗马建筑风格。
由于罗马地处火山多发地区,有大量火山灰。
罗马人发现将火山灰在加上石灰石和碑石后产生的天然混凝土具有很强的凝结力,利用这种混凝土可以建造大跨度的拱券,从而大大改进了建筑的受力状态,创造出券柱式和叠柱式的多层建筑形式。
这时柱子已从承重构件演变成纯装饰的壁柱,因而变化也更多更为自由。
3、哥特式建筑风格。
哥特式建筑风格是法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也是世界建筑历史上的一个飞跃。
欧洲建筑风格的演变
作者:汪慧
欧洲建筑风格共历经以下几类
巴洛克建筑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哥特式建筑 古罗马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 罗曼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
欧洲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 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和中叶,国家性的、纪念性的大型建筑比 十七世 纪显著减少。代之的是大量舒适安谧的城市住宅和小巧精致的乡村别墅。 在这些住宅中,美奂的沙龙和舒适的起居室取代了豪华的大厅。在建筑外 形上,虽然巴洛克教堂式样很快为其他建筑物所效法,但这时期巴黎建筑 学院仍是古典主义的大本营。
欧洲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例如,罗马帝国 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 为辅。观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 方便。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 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 似。
罗曼建筑的典型特征是:墙体巨 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 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 西面有一、二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 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中厅大小柱 意大利比萨主教堂有韵律地交替布置。 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 暗神秘气氛。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 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 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 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 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洛克建筑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将原本罗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建筑,添上新的华丽、夸张及雕刻风气,彰现出国家与教会的专制主义的丰功伟业。
此新式建筑着重于色彩、光影、雕塑性与强烈的巴洛克特色。
文艺复兴为意大利宫廷带来财富与权势,是世俗与宗教力量的结合。
巴洛克则,至少在初期,是与反宗教改革--天主教会内部对应宗教改革的革新运动,有直接关联的。
天特会议普遍被认定是反宗教改革的开端。
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物,一方面有着更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与震撼力,另一方面引人注目、炫耀教会的财富与权势。
新的建筑风格尤其体现出新宗教教派的时代背景,例如戴蒂尼会与耶稣会,其目标是增进宗教的普遍与虔诚。
十七世纪中叶,巴洛克风格转而表现于豪华宫殿上,首先在法国--如拉斐特城堡位于巴黎附近、由弗朗索瓦·芒萨尔设计--随后遍及欧洲。
巴罗克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罗马的圣卡罗教堂,是波洛米尼设计的。
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榄形,周围有一些不规则的小祈祷室;此外还有生活庭院。
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有强烈的光影效果。
尽管设计手法纯熟,也难免有矫揉造作之感。
17世纪罗马建筑师丰塔纳建造的罗马波罗广场,是三条放射形干道的汇合点,中央有一座方尖碑,周围设有雕像,布置绿化带。
在放射形干道之间建有两座对称的样式相同的教堂。
这个广场开阔奔放,欧洲许多国家争相仿效。
法国在凡尔
赛宫前,俄国在彼得堡海军部大厦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广场。
杰出的巴洛克建筑大师和雕刻大师帕尼尼设计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周围用罗马塔斯干柱廊环绕,整个布局豪放,富有动态,光影效果强烈。
贾科莫·维尼奥拉
直到19世纪末之前,古典柱式一直是西方建筑的本质特征,并且作为一种文化意象被西方人所认同。
典型的希腊柱式有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与科林斯柱式等三种,希腊柱式后来为罗马所继承与发展。
所谓古典柱式包括古希腊的玉柱式和后来古罗马发展了的塔司干柱式和组合柱式,共称古典五柱式古罗马五种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罗马科林斯柱式、塔司干柱式、混合柱式)。
建筑学者维尼奥拉(1507-1573)在1562年出版的《建筑五大柱式的规则》更以简单的模矩关系诠释五大柱式,提供更精准运用柱式的方法,表明“建筑书中出现了一种转折,重点不再是对古典建筑的研究,而是由有学问的艺术家对其进行解释,并将这种知识传给后人”。
这是建筑理论著作的转向,也是建筑实践的转向。
后来的建筑作品在把握艺术原则的基础上越来越绚丽多彩。
您曾经说“持之有故才能言之成理”,他们确实是先找“故”,再说“理”。
罗马耶稣会教堂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
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
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
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
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
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
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
要说明一种建筑风格起始何时,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人们通常会选定一个作品,作为—种时代风格的起点。
罗马耶稣教堂就被看做是巴洛克建筑的第一个
代表作,是罗马的耶稣会大教堂首先打破了古典建筑的规则,开创了灵活多变、富丽堂皇的巴洛克风格。
到17世纪中期,这种风格已经发展成熟。
耶稣会教堂是为当时新成立的耶稣会建造的教堂,新教堂的设计简单、新颖,独具特色。
教堂正立面充分体现了反理性、反传统的设计。
为了造成节奏不规范变化使用的双柱,不顾结构逻辑的大门上方两个套叠的山花,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
圣坛前小穹顶的穹顶画十分有特色,体现了绘画、雕塑及建筑艺术融合的巴洛克特点。
其两层高的立面两侧有着两个巨大的涡卷状山墙,后来成为17世纪教堂立面的标准处理手法。
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
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
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
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
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
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
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
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
巴洛克建筑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是运用矫揉的手法(如断檐、波浪形墙面、重叠柱等)以及透视深远的壁画、姿势夸张的雕像,使建筑在透视和光影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豪华的内部装饰和动势与起伏的形态;将建筑、雕塑、绘画融为一体。
巴羅克的大師們,以傑出的構思與技巧興建教堂,透過金碧輝煌的裝飾、繁複而極盡雕琢的建築、充滿戲劇張力的繪畫雕刻,達到震懾人心的效果,謳歌宗教的神聖。
這種表現形式並且被專制王室所沿用,興築華麗的宮殿,顯現王家的威嚴與意志,以奢華的外在形式,將王家烘托得神聖而偉大。
善用动势:不管是实际的,如波形的墙面或不断变化的喷射状的喷泉;还是含蓄的,如描绘成充满活力或动作显著的人物(不再如古典文艺复兴时的静态表现,而呈现歪斜配置的动感)。
力图表现或暗示无穷感:例如伸向地平线的道路,展现无际天空幻觉的壁画,运用变换透视效果使其变得扑朔迷离的镜面手法。
(2)强调光线:设计一种人为光线,而非自然的光,产生一种戏剧性气氛,创造比文艺复兴更有立体感、深度感、层次感的空间。
造成轮廓线模糊,构图有机化,而有整体感。
追求戏剧性、夸张、透视的效果。
不拘泥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将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
7、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巴洛克建筑极富有想象力,创造了许多出奇入幻的新型式,开拓了建筑造型的领域,活跃了形象构思能力,开拓了室内空间布局的崭新观念,积累了大量独创的手法。
因此,即使在古典主义建筑势力强大,拒斥巴洛克式建筑的新教国家、如法国、巴洛克式建筑的影响还是突破政治和宗教的屏障,渗透了过去。
巴洛克建筑风格也在中欧一些国家流行,尤其是德国和奥地利。
17世纪下半叶,德国不少建筑师留学意大利归来后,把意大利巴洛克建筑风格同德国的民族建筑风格结合起来。
到18世纪上半叶,德国巴洛克建筑艺术成为欧洲建筑史上一朵奇花。
德国巴洛克风格教堂建筑外观简洁雅致,造型柔和装饰不多,外墙平坦,同自然环境相协调。
教堂内部装饰则十分华丽,造成内外的强烈对比。
著名实例是班贝格郊区的十四圣徒朝圣教堂、罗赫尔的修道院教堂。
奥地利的巴洛克建筑风格主要是从德国传入的。
18世纪上半叶,奥地利许多著名建筑都是德国建筑师设计的。
如维也纳的舒伯鲁恩宫,外表是严肃的古典主义建筑形式,内部大厅则具有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大厅所有的柱子都雕刻成人像,柱顶和拱顶满布浮雕装饰,是巴洛克风格和古典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兴起于17世纪中叶,它的风格自由奔放,造型繁复,富于变化,只是有的建筑装饰堆砌过分。
西班牙圣地亚哥大教堂为这一时期建筑的典型实例。
直到19、20世纪,欧洲和美洲的建筑不论风行着什么样的潮流,其中多多少少都有巴洛克的形式和手法,证明它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無論是出世的宗教象徵,或是世俗的王權表現,巴羅克建築以其光線、色彩、動作與眾多媒質的混合,與欣賞者的情緒相互交融,完美地達成了它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