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规划与设计规范
实验室设计规范

独供电,其余电器设备均由总开关控制,烘箱、高温炉等电热设备应有专用插座、开关及熔断器。在室内及走廊上安装应急灯,备夜间蓦地停电时使用。
(5)实验台实验台主要由台面、台下的支架和器皿柜组成,为方便操作,台上可设置药品架,台的两端可安装水槽。
实验室设计规范
实验室规划设计
实验室的建设,无论是新建、扩建、或者是改建项目,它不单纯是选购合理的仪器设备,还要综合考虑实验室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和平面设计,以及供电、供水、供气、通风、空气净化、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现代实验室里,先进的科学仪器和优越完善的实验室是提升现代化科技水平,促进科研成果增长的必备条件。“以人为本,人与环境”己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课题。本着“安全、环保、实用、耐久、美观、经济、卓越、率先”,的规划设计理念。规划设计主要分为七个方面:化验室设计要求、平面设计系统、单台结构功能设计系统、供排水设计系统、电控系统、特殊气体配送系统、有害气体输出系统等六个方面。下面就按上述六方面挨次讲解。
二、平面设计系统
微型计算机和微机控制的精密仪器对供电电压和频率有一定要求。为防止电压瞬变、瞬时停电、电压不足等影响仪器动作,可根据需要选用不间断电源(UPS)。
在设计专用的仪器分析室的同时,就近配套设计相应的化学处理室,这在保护仪器和加强管理上是非常必要的。
2.化学分析室
在化学分析室中进行样品的化学处理和分析测定,工作中常使用一些小型的电器设备及各种化学试剂,如操作不慎也具有一定的危(wei)险性,针对这些使用特点,在化学分析室设计上应注意以下要求:
中小学实验室建筑设计标准规范

中小学实验室建筑设计标准规范中小学实验室是学生开展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的重要场所。
建设中小学实验室时应遵循以下设计标准规范:1. 建筑布局:实验室应位于教学楼或科教楼的独立区域,便于管理和保持安静。
实验室的布局应合理,教师和学生能够自由进出,同时注重实验室与其他办公区域的隔离,确保实验活动的安全性。
2. 功能划分:根据实验项目的不同,实验室应分为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并为每个实验室提供相应的设备和仪器。
3. 空间要求:实验室的空间应宽敞明亮,充足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并应配备足够的供水和排风系统,保障室内空气质量。
实验室内的实验台、试剂架、仪器设备等应安排合理,便于学生操作和教师指导。
4. 安全设施:实验室应配备紧急疏散通道和应急照明系统,同时设置紧急呼叫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实验室的地面应采用抗腐蚀、耐酸碱的材料,并设置易清洁的防滑地板。
实验台面应采用耐酸、不易燃烧的材料,并配备紫外线杀菌灯和废弃物分类回收设施。
5. 设备设施:实验室应配备一定数量和种类的实验设备、仪器和玻璃器皿,以满足学生实验的需求。
实验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检验,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6. 特殊要求:生物实验室应设有生物安全柜、无菌操作台等设备,保障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化学实验室应设有酸碱储存间、防爆柜等设备,以确保化学品存放和操作的安全性。
7. 环保要求:实验室应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并应注意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实验室的废弃物应分类储存和处理,确保环境卫生和学生的健康。
总之,中小学实验室建筑设计应注重安全性、功能性和实用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促进他们的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同时,设计标准规范也需要与国家相应的教育法规相适应,确保实验室的质量和教育效果。
高校化学实验室设计标准

高校化学实验室设计标准一、实验室布局1. 实验室的布局应合理,符合安全、卫生和环保的要求,满足实验操作的需求。
2. 实验室内部空间应划分为实验区、辅助区和管理区,各区域应明确划分,确保功能明确。
3. 实验室内应设置必要的操作台、通风柜、储存柜等设施,以满足实验需要。
二、通风与排气1.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的积累。
2. 实验室应安装排气设备,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室外,防止对室内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三、电气安全1. 实验室的电气线路应符合相关规定,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器产品。
2. 实验室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确保用电安全。
3. 实验室内应安装防爆灯具,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四、消防安全1. 实验室应配备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灭火器箱等,并定期检查其使用状态。
2. 实验室应设置紧急疏散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撤离。
3. 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五、化学品储存1. 实验室应设置化学品储存区域,分类存放各种化学品,并配备相应的化学品柜。
2. 化学品储存区域应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防泄漏、防挥发等。
六、实验台与设备1. 实验台的设计和选材应符合安全、卫生和环保的要求,具有足够的承重能力和耐腐蚀性。
2. 实验室内应配置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如加热设备、冷却设备、搅拌设备等,以满足实验需求。
3. 实验设备和器材应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七、废弃物处理1. 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2. 实验室应建立废弃物处理制度,规范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程序。
3. 对于危险废弃物,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八、标识系统1. 实验室内的各种设施和设备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标明名称、用途、操作规程等信息。
2. 化学品储存区域应有明显的警示标识,标明危险警示信息和使用注意事项。
实验室建设规范及标准

实验室建设规范及标准实验室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依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建设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实验室建设规范1. 空间规划与设计在实验室建设中,空间规划与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实验室内应设置合理的通道和工作区域,以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此外,实验室还应根据实验需求设置适当的设备和储存区域。
2. 设备和材料选择在实验室建设中,设备和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实验室应选择符合安全性能要求的设备,保证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等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进行。
3. 环境安全与防护实验室的环境安全与防护是保障实验人员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洗眼器、紧急淋浴等,并应设置警示标识,明确标注有害物质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条件,提供充分的通风设备,保证实验室内空气的清洁与流通。
4. 废弃物管理在实验室建设中,废弃物管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废弃物储存区域,并配备相应的废弃物容器和封存工具。
废弃物应分类储存,保证不同类别的废弃物不互相污染,同时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和处置。
二、实验室建设标准1. 实验操作标准实验室建设标准包括实验室操作的规范和要求。
实验操作应按照正确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严禁擅自修改实验方案或忽略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实验操作的要求和风险,并遵守操作规程。
2. 设备标准与维护实验室中的设备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应按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能。
对于老化或存在故障的设备,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室管理标准实验室的管理标准涵盖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权限,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
对于实验室涉及的项目经费、实验结果等信息,应进行妥善的保密与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实验室设计规范

实验室设计规范实验室是进行科研、教学和创新的重要场所,其设计规范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的安全性、功能性和工作效率。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作和人员的安全,以下是一些实验室设计规范的要点。
一、空间布局实验室的空间布局应合理安排,以确保不同实验区域之间的分隔和交流。
首先,应根据实验的性质和要求,将实验室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化学实验区、生物实验区等。
然后,根据实验设备和工作流程的需求,合理安排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和通道,确保实验人员在实验室内的移动和操作的流畅性。
此外,实验室还应设立样品准备区、储存区、仪器设备区和废物处理区等功能区域,以便于实验人员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和设备维护。
二、安全设施实验室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安全设施的设置。
实验室应配备紧急停电开关、紧急眼洗器、紧急淋浴器等应急设备,并确保这些设备易于触及和操作,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
此外,实验室应设有防火墙、排气系统和安全柜等防护设施,以预防和控制火灾、化学品泄漏等事故的发生,并将实验室的布局和设施设计纳入消防和安全审查的范畴。
三、通风和气体控制实验室的通风和气体控制是实验室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实验室应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度。
同时,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配置适当的气体控制设备,如通风罩、抽风柜等,以保证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受有害气体的侵害。
四、照明实验室的照明设计应兼顾亮度和眩光问题。
实验室中的工作区域应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以确保实验人员在进行操作和观察时可以清晰地看到工作区域的细节。
此外,应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和布局,以避免强烈的光线直接照射到实验人员的眼睛,避免造成眩光。
五、噪音控制实验室中可能存在噪音源,如设备运转、实验操作等。
为了保护实验人员的听力健康,实验室设计应考虑噪音的控制。
可以通过实验室的隔音设计、噪音源的隔离和控制等方法来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影响。
六、地面和墙面实验室的地面和墙面材料应具备耐腐蚀、易清洁和抗菌的特性。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规范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规范1.建筑设计与布局:-实验室应位于较为独立的建筑物或独立的楼层,周围不应有住宅或办公室等与实验室活动有冲突的区域。
-实验室的进出口应设置防护措施,包括限制进入人员、材料和设备的必要检疫和审核。
-实验室的布局应合理,实验操作区域、洗手间、更衣室等功能区域应分开设置,并具备适当的空间和设施。
2.安全设施:-实验室内应配备安全性能稳固的生物安全柜,用于防止实验物质外泄和在实验操作中的人员暴露。
-实验室应具备合适的通风系统,能够有效排除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并确保空气流动的均匀性。
-实验室的电气设备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
3.材料和设备选购:-实验室内的材料和设备应符合相应的生物安全级别要求,并能够有效防止有害物质外泄和交叉污染。
-实验室应配备合适的实验仪器和设备,以满足实验需求,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4.废物处理:-实验室应设置合适的废物处理设施,包括生物废物处理装置和化学品废物储存区,以防止废弃物污染环境和传播疾病。
-废物处理设施应按照相关法规规定进行定期清理和消毒,并采取适当的包装和封存措施,以减少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5.实验室操作规范:-实验室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和教育,了解实验室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并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所有实验操作应具备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使用适当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操作指导和监督。
以上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规范的一些施工要求,旨在保障实验室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建设一个符合规范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研究环境,同时减少实验操作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验室的具体要求、使用的生物安全级别和相关法规进行具体设计和调整,以确保实验室的建设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实验室设计规范要求

实验室设计规范要求1.实验室功能分区:-实验室通常包括主要实验区、样品处理区、仪器设备区、储存区、办公区等功能分区。
各功能分区应合理划分,便于实验人员在工作时的流程和协作。
2.实验设备配置:-实验室需要配置相应的实验设备,包括仪器、工具和设施等,根据实验的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和配置。
实验设备的选购应考虑实验室的实际需求、使用频率和预算等因素。
3.安全规定:-实验室安全是设计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实验室设计要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和标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
其中包括:确保实验室在火灾、漏电、爆炸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措施;提供足够的通风系统,确保实验室内空气质量良好;为有毒、易燃、易爆物品配置专用的储存和处理设备等。
4.实验室布局:-实验室内的布局应合理,便于实验操作流程和实验人员的工作。
实验室中的工作区域和设备配置应考虑到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实验安全。
同时,实验室的通道和出入口应保证足够的宽度,便于人员和设备的进出。
5.实验室气体和供水系统:-实验室设计应考虑到实验过程中对气体和供水的需求。
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气体和供水系统,以提供实验所需的气体和水源。
同时,这些系统应设计良好,便于维护和实验室的净化处理。
6.实验室的噪音和震动控制:-实验室设计应考虑降低噪音和震动对实验的干扰。
在实验区域和仪器设备的布置上,应尽量避免噪音和震动产生的源头。
此外,采取隔音和吸音措施,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干扰。
7.临时贮藏与回收:-实验室应提供临时贮藏区域和回收系统,用于收集和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液。
这些区域和系统应安全可靠,以确保废物和废液的储存和处理符合相关环保标准和规定。
8.清洁与维护:-实验室的清洁和维护是保持实验质量和实验室工作环境良好的重要因素。
实验室设计应考虑到实验区域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需求,合理设置清洁工具和设备,便于实验人员进行日常清洁和维护工作。
综上所述,实验室设计规范和要求涵盖了实验室的功能分区、实验设备配置、安全规定、布局、气体和供水系统、噪音和震动控制、临时贮藏与回收、清洁与维护等方面。
实验室设计规范

实验室设计规范一、设计规范要求1、.环境要求1.1、通风:实验室经常由于实验时间长,人员多和实验过程中产生一些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浊,对人体不利。
为了防止实验室工作人员吸入或咽入一些有毒的、可致病的或毒性不明的化学物质和有机气体,实验室中应有良好的通风,必要时应设空调。
通风设备有:通风柜、通风罩或局部通风装置。
除了楼主提到的外,需要注意有机溶剂前处理和使用电炉进行前处理的通风柜应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实验室,局部排风装置和排风罩必须具有足够的功率,否则实际工作中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1.2 湿度和温度:实验室要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室内的小气候,包括气温、湿度和气流速度等,对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和仪器设备有影响。
夏季的适宜温度应是18-28℃,冬季为16-20℃,湿度最好在30%(冬季)-70%(夏季)之间。
除了特殊实验室外,温湿度对大多数理化实验影响不大,但是天平室和精密仪器室应根据需要对温湿度进行控制。
1.3 洁净度:经常保持实验室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室外大气中的尘埃,借通风换气过程会进入实验室,实验内含尘量过高,空气不净,不但影响检测结果,而且,其微粒落在仪器设备的元件表面上,可能构成障碍,甚至造成短路或其他潜在危险。
洁净实验室是要花银子的,建议不是特殊需要可不进行洁净实验室设计,若有需要可以对大型精密仪器室、特殊实验室进行设计,一般达到万级净化要求即可。
若有多个洁净实验室,送排风系统应各自独立设计,独立使用。
2.设施要求2.1 供水与排水、排污:实验室都应有供排水装置,排水装置最好用聚氯乙烯管,接口用焊枪焊接。
化学检验实验台有可能都应安装水管、水龙头、水槽、紧急冲淋器、洗眼器等,一般实验室的废水无须处理就可排入城市下水网道,而实验室的有害废水必须净化处理后才能排入下水网道。
现代化的实验室都应建设配套的污水处理站,一般实验室的废水无须处理就可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对高浓度的酸碱废水应先中和再排入污水处理站,对此类废水的排放建议采用耐酸减的排水管道,从实验室直接排放到处理站,对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的实验室应安装耐有机溶剂的排水管道,例如可采用铸铁管接入污水处理站,也就是说,实验室应根据不同功能,采用不同材料的排水管道,分别设计相互之间不交叉,分别排放到污水处理站。
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规范与设计

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规范与设计中学化学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的重要场所,为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提高实验效果,建设规范与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实验室的布局、设备选配、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为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在实验室的布局方面,需要统筹考虑各个区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实验室应分为实验区、存储区、办公区和洗涤区等,各区域应相互衔接、便于操作,并且合理利用空间,确保流线型的操作流程。
同时,实验室要配置足够的通风设施,保持良好的空气流动,防止有害气体和蒸汽积聚,确保实验环境的舒适和安全。
在设备选配方面,需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和实验要求进行合理搭配。
基础设备如试管架、天平、热水浴等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应配备适量的专用设备,如酸碱中和仪、恒温槽等,以满足更高级别的实验要求。
此外,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如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分析仪等也逐渐应用于中学实验教学中,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和科学认识。
安全管理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中之重。
实验室必须配备齐全的安全设施,如洗眼器、应急淋浴、灭火器等,以应对突发事件。
此外,实验室还要制定严格的实验操作规范,让学生有意识地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正确佩戴实验服、戴手套、戴护目镜等。
同时,实验室应设置相应的标识和警示标志,以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和防范风险。
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和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实验室建设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实验课题,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创新,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实验教学中还应注重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科学的魅力,提高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建设规范与设计是为了保障实验教学的安全和有效开展。
在实验室布局、设备选配、安全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
通过建设规范的实验室,可以打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未来科学家和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标准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标准一、场地规划1. 生物安全实验室应远离人员密集区域,且不应与住宅、学校、医院等设施相邻。
2. 实验室应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证空气流通。
3. 实验室应设置在便于进行清洁和消毒的地方,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物品。
二、建筑设计1. 实验室应采用耐火等级高的建筑材料,符合国家有关建筑防火规范。
2. 实验室应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和专用通道,并设置门禁系统和监控设备。
3. 实验室应设置独立的缓冲间和清洁间,以及必要的消毒设施。
4. 实验室应设置排烟系统,及时排除有毒有害气体。
三、结构安全1. 实验室应采用无毒无害的建筑材料,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2. 实验室应设置防鼠、防虫、防蝇等设施,保证实验样品和器材的安全。
3. 实验室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危险品存放处标识,对危险区域进行明确划分。
四、空气调节与通风1. 实验室应设置空气调节系统,保证室内温度、湿度和风速适宜,符合实验要求。
2. 实验室应设置独立的排风系统,保证有毒有害气体及时排出。
3. 实验室应设置空气消毒设施,对室内空气进行定期消毒。
五、照明和电气设施1. 实验室应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灯具,保证照明质量和节能效果。
2. 实验室应设置防爆型电气设施,保证安全使用。
3. 实验室应设置应急照明设施,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安全撤离。
4. 实验室应设置电源插座和接线板,方便实验设备使用。
同时需要做好地线保护措施六、给水和排水设施。
在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时需要考虑给水和排水设施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5. 实验室应设置独立的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确保供水和排水安全可靠。
6. 给水系统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采用安全健康的饮用水材质,并设置水质检测设备。
7. 排水系统应设计合理,确保废水能够顺畅排出,并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七、消防与安全设施:消防与安全设施是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防止火灾等意外事故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8. 实验室应按照国家有关消防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烟雾报警器等。
实验室合理规范的规划设计方案(一)

实验室合理规范的规划设计方案(一)引言概述:实验室是科学研究与创新的重要场所,合理规范的规划设计方案在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合理规划实验室布局、科学配置实验设备、制定实验室操作规程、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并加强实验室人员培训等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1. 合理规划实验室布局:- 根据实验室的功能和需求,合理划分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如样品准备区、实验操作区、仪器设备区、储存区等。
- 确定实验室的通风、照明、消防等基础设施的布置,并保证设备通风、照明符合规范要求。
- 根据实验室的扩展需求,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新增实验室设备、仪器和人员。
2. 科学配置实验设备:- 根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考虑设备的功能、性能和规格,确保设备能够满足实验要求。
- 合理安排设备的摆放位置,避免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
- 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制定实验室操作规程:- 根据实验室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实验操作的步骤、注意事项和安全预防措施。
- 强调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意识,要求实验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明确实验室的应急处理措施。
- 定期进行操作规程的培训和更新,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4. 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制定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规范,明确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和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 审查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
- 建立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5. 加强实验室人员培训:- 对新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强调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
- 定期开展实验室技术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实验技能和操作水平。
-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实验室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总结:一个合理规范的实验室规划设计方案是确保实验室运行效率和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

为使科学实验建造设计符合合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合用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工业企业、大专院校等以通用实验室为主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科学实验建造设计。
其它类同的科学实验建造设计可参照执行。
科学实验建造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确保质量、节省能源和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科学实验建造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 2 章术语科学实验建造:用于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的建造。
普通包括实验用房、辅助用房、公用设施等用房。
实验用房:直接用于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的用房。
包括通用实验室、专用实验室和研究工作室。
辅助用房:为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提供服务的用房。
包括学术活动室、图书资料室、实验动物房、温室、标本室、附属加工厂、器材库等。
公用设施用房:为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提供所需环境及其它条件保证的用房。
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制冷、给水、排水、软化水、煤气、特殊气体、压缩空气、真空、照明、供配电、电讯等设施的用房。
通用实验室:合用于多学科的以实验台规模进行时常性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的实验室。
专用实验室:有特定环境要求(如恒温、恒湿、洁净、无菌、防振、防辐射、防电磁干扰等)或者以精密、大型、特殊实验装置为主(如电子显微镜、高精度天平、谱仪等)的实验室。
研究工作室:用于科研实验人员从事理论研究、准备实验资料、查阅文献、整理实验数据、编写成果报告等的用房。
标准单元组合设计:为保证实验用房具有适应性的设计原则,即从当前和长远科学实验工作内容、仪器设备及人员的发展变化出发,综合考虑确定实验用房的三维空间尺寸、实验室建造设备及实验仪器设备的布置、建造结构选型、公用设施供应方式等。
对于框架结构,一个标准单元系指一个柱网围成的面积;对于混合结构,一个标准单元相当于框架结构一个柱网围成的面积。
生物培养室:在人工环境条件下进行生物培养的用房。
实验室设计规范与标准

实验室设计规范与标准实验室是科研和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设计规范与标准直接关系到实验室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设计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标准,以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作和实验工作的安全性。
一、实验室整体布局1.1 实验室功能区划分实验室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区划,如样品准备区、实验台区、仪器设备区、储存区、洗涤区等,每个功能区都应有清晰的界限和相应的设备和装置。
1.2 实验室通风要求实验室通风系统需要满足国家标准,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排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保证实验环境的清洁。
1.3 装饰装修要求实验室的装饰材料应符合环保标准,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的材料,保证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和实用性。
二、实验室设备与仪器2.1 选择合适的实验室设备和仪器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和实验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安全使用及保养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使用和保养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三、实验室安全规范3.1 安全出入口设置实验室应设置明确的安全出入口,保证实验室人员的安全进出,同时防止未经许可人员的进入。
3.2 安全用电规范实验室的用电设施和设备需要符合电气安全标准,定期检测用电设备的安全性,并设置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
3.3 实验室安全设施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包括灭火器、安全洗眼器、安全淋浴器等,这些设施需要定期检查并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3.4 废物处理实验室产生的废物需要按照环保规范进行妥善处理,分类收集并交由专门机构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实验室人员管理4.1 实验室人员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实验室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并熟悉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方法。
4.2 实验室人员行为规范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遵守实验室的工作纪律,禁止在实验室吃东西、饮水、吸烟等行为,确保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性。
4.3 实验室安全意识培养通过定期的安全演练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处理能力。
实验室的建筑设计规范

实验室的建筑设计规范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场所,为了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的建筑设计规范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建筑设计的一些规范要求,并探讨其重要性。
一、通风与空气质量在实验室建筑设计中,通风与空气质量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实验室应该安装有效的通风系统,以确保实验室内的空气流通,并及时排除有害物质和污染物。
此外,实验室内应保持一定的空气质量,确保室内空气清新、无异味,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尤其对于化学实验室等潜在危险较大的实验室来说,通风与空气质量更是至关重要。
二、安全设施实验室的建设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
例如,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是必备的安全设施。
此外,应配备紧急出口、安全疏散通道和逃生装置,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的生命安全。
对于化学实验室,应设有安全防护设施,包括眼镜、防护服和实验台等,以防止化学物质对人员造成伤害。
三、电力与供电设备实验室的建筑设计中,电力与供电设备的布局和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电力设备,满足实验设备和实验所需的电力需求,并设备备用电源以应对紧急情况。
此外,实验室还应考虑到供电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以防止因供电故障而影响实验进展或导致安全隐患。
四、实验室布局与空间规划实验室的布局和空间规划是实验室建筑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合理的布局和规划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实验室内应划分不同功能区域,保持相对独立,避免实验操作相互干扰。
此外,实验室还应考虑到设备的摆放和通道宽度等细节,确保实验室内部的活动和流动畅通无阻。
五、环保和资源节约实验室建筑设计中应注重环保和资源节约。
实验室应强调节能减排,采用高效的设备和技术,以降低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此外,实验室还应加强废弃物管理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推动环保和资源节约的实验室建筑设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整体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整体的实验空间规划布局规范

整体的实验空间规划布局规范现代化实验室根本不是一两台实验室家具凑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实验室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整体的实验空间规划布局,其实验区域必须符合一定的空间标准。
以下是引用实验室建设专用书籍《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指南》中实验室整体设计规划标准,看看你的实验室够规范了吗?1、室内净高常规实验室和研究工作室的室内净高:当不设置空气调节时,不宜低于2.70m;设置空气调节时,不应低于2.40m。
走道净高不应低于2.20m。
专用实验室的室内净高应按实验仪器设备尺寸、安装及检修的要求确定。
2、开间常规实验室标准单元开间应由试验台宽度、布置方式及间距决定。
实验台平行布置的标准单元,其开间不宜小于6.60m。
3、进深常规实验室单元进深应由实验台长度、通风柜及实验仪器设备布置决定,且不宜小于6.60m,无通风柜时,不宜小于5.70m。
4、窗设置采暖及空气调节的科学实验室建筑,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应减少外窗面积。
设置空气调节的实验室外窗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及隔热性,且宜设置不少于窗面积1/3的可开启窗扇。
底层、半地下室及地下室的外窗应采取防虫及防啮齿动物的措施。
5、门由1/2个标准单元组成的实验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m,高度不应小于2.10m。
由一个及以上标准单元组成的实验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20m,高度不应小于2.10m。
有特殊要求的房间的门洞尺寸应按具体情况确定。
实验室的门扇应设观察窗。
6、设备间距靠两侧墙布置的边实验台的净距不应小于1.50m。
当靠一侧墙改为布置排毒柜或实验仪器设备时,其与另一侧实验台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
由一个标准单元组成的常规实验室,靠两侧墙布置的边实验台与房间中间布置的岛式或半岛式中央实验台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50m。
布置排毒柜或实验仪器设备时,其与实验台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
实验台的端部与走道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7、实验台布置常见的实验台有岛式或半岛式中央实验台,边实验台。
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

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科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基地,其建筑设计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规范要求,从而保证实验室的功能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文将针对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探讨一些常见的规范要点。
一、实验室建筑布局规范1. 功能区划科学实验室包含多个功能区域,如实验室区、仪器设备区、样品存储区、办公区等。
规范要求布局合理,实验室区与仪器设备区隔离开,同时与办公区接近,以便研究人员方便交流与协作。
2. 进出通道为了确保实验室的灵活运作,进出通道需要足够宽敞,并且要考虑到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同时,实验室区与其他功能区域之间的通道也需要保证畅通,方便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3. 安全特殊区域实验室内存在一些安全特殊区域,如化学品存储区、辐射防护区等。
这些区域需要考虑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防护墙壁、通风系统等,并在布局上与其他功能区域有所隔离。
二、实验室建筑设备规范1. 通风系统科学实验室内常涉及有害气体、异味等,因此通风系统需要满足高效换气的要求。
采用合适的通风设备,能有效保证实验室内空气质量,确保实验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2. 供水与排水设备实验室内常需要使用大量水资源,因此供水设备需要满足高流量、高效稳定的要求。
而排水设备则需要合理设计,保证实验室内的废水能够顺利排出,并经过相应的处理。
3. 电力设备科学实验室内存在大量的电子设备,因此电力设备和电线的设计需要满足实验室的需求,并确保安全可靠。
相应的维护通道和电源插座布置也需要合理规划,方便人员操作和设备维修。
三、实验室建筑安全规范1. 防火实验室内常常存在易燃易爆物品,因此要设置相应的防火措施。
例如,采用防火材料进行装修和装饰,设置合适的火警报警装置,并保持消防设备的良好状态。
2. 紧急疏散实验室内的紧急疏散通道需要设定明确的标识,并保持畅通无阻。
紧急疏散通道的宽度和数量应满足人员疏散的需要,并配备相应的紧急疏散设备,如紧急灯光、滑梯等。
3. 安全设备实验室应设置灭火器、急救箱等安全设备,并配备合适的标识。
实验室设计规范与标准

实验室设计规范与标准实验室设计是一项涉及技术设计,功能环境安排与室内装潢建设的综合性工程,给我国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提供理想的发展环境。
实验室设计规范是实验室设计的基本规则,它决定实验室的实际功能环境,是给企业创新发展的参照标准。
一、实验室外部环境规范1、实验室外部空间应满足功能定位及后期管理的需要,确保实验室外观不影响周边环境的美观与秩序。
2、实验室外环境应避免雷电、火灾、污染源、爆破及振动源的影响,尽可能处于静态安静的环境,保证实验室安全及实验精度。
3、实验室门前宽畅通道,应当是设计及装修时同等考虑的重要部分,是进度实验室、洁净通道和进出及交付物质杂物搬运的重要基础。
1、功能环境安排:办公室、起居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应设置完整齐全的设备环境,根据实验室的实际使用情况设计合理的室内空间,同时应贴心考虑圆满完成实验任务的实际需要。
2、安全环境:实验室内的安全环境应符合现行国家颁布的相关安全规范,包括劳动安全卫生、环境卫生、防护措施等,以确保实验室正常运行及人员安全。
3、室内装潢:室内装修应以功能定位及实验室结构为宗旨,谨慎设计利用墙面、地面等包括室内设施的装饰效果,营造和谐干净的室内气氛,确保实验室设计风格的统一性。
三、实验室功能细节规范1、实验室窗户:实验室窗户宽度应当足够,窗角位设置合理,距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2.4米,窗户线路设计要简洁,避免阻碍工作人员的自由活动空间;2、实验室配备:实验室灶台、操作台、溶剂架子、调节设备、通风及空调系统等配备应符合实验任务的实际需要,完全贴合实验室的功能环境安排;3、实验室立面:实验室立面除了要满足实验环境保护的要求之外,可根据实验室功能环境特色进行定制,让功能更加凸显,更适合现代科技文明施工。
1、实验室设计:实验室设计的本质是根据实验室的功能环境安排,采用图纸和模型的方式,进行实验室宇宙鼎鼎的设计工作,确保实验室设计的合理性及完整性;2、实验室施工:实验室施工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图纸将整个实验室工程实体化,满足各项设计规范及施工要求,以确保实验室建设工程质量;3、实验室完工验收:实验室完工验收是确认实验室环境安排及完成工作,是整个实验室设计工程的重要环节,应当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检验验收,确保实验室设计达到实际目的。
实验室设计规范及标准

实验室设计规范及标准实验室是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它不仅需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还需要满足安全、卫生、准确等多方面的要求。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制定实验室设计规范及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实验室设计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探讨。
Ⅰ. 实验室总体布局设计实验室的总体布局设计应该合理,充分考虑实验室的功能划分和流线布置。
一般而言,实验室的总体布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室空间划分:根据实验室的不同功能和需要,将实验室空间进行划分,明确不同工作区域和房间的用途,确保实验室各区域之间的协调与合理利用。
2. 安全通道设置:在实验室总体布局中,要合理设置安全通道,以确保实验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
此外,还需要设立紧急出口和应急通道,以备不时之需。
3. 通风与空气质量:实验室应设有科学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并控制温度、湿度等参数。
此外,还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空气净化设备,保护实验人员免受有害气体的侵害。
Ⅱ. 实验室器材设施实验室的器材设施是保证实验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的基础,因此在实验室设计中,对于器材设施的合理布局和配置显得尤为重要。
1. 实验台和工作台:实验台和工作台是进行实验操作的主要场所,应确定其高度、宽度和长度等尺寸,以保证实验者能够舒适地进行工作。
此外,还需要考虑实验台和工作台上的护栏和防护设施,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2. 实验仪器设备: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合理选择和配置实验仪器设备。
在进行器材设施配置时,需要考虑实验仪器设备的功能、尺寸、数量等因素,确保实验室能够满足各类实验需求。
3. 仪器设备存储与管理:为了保证实验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管理,实验室需要设置专门的存储和管理设施。
例如,可以设置实验设备存放柜、仪器设备预约系统等,便于实验人员存放和管理仪器设备。
Ⅲ. 实验室安全与卫生实验室的安全与卫生是实验室设计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室合理规范的规划设计方案(二)2024

实验室合理规范的规划设计方案(二)引言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实验室合理规范的规划设计方案,以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合理规范的实验室设计是确保实验室科研工作进行顺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设备配置、实验室布局、环境控制、实验室安全和实验室管理等五个重要方面进行阐述。
设备配置1. 根据实验室所需的功能和研究方向,合理选择适用的实验设备。
2. 确定设备的数量和种类,考虑日常实验的需求和未来拓展的可能性。
3. 安排设备的位置,确保设备之间的空间合理、通风良好,并方便维护和使用。
4. 配备必要的设备附件和消耗品,提前准备维修备件,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的停工。
实验室布局1. 根据实验室的功能和工作流程,设计合理的布局方案。
2. 将相关设备和操作台分组安排,提高工作效率。
3. 确保实验室各个区域之间的顺畅交流和协调合作,减少工作冲突。
4. 合理规划实验室的通道和储物空间,保持实验室整洁有序。
5. 考虑实验室人员的工作习惯和流动情况,提供相应的办公区域和交流休息空间。
环境控制1. 确定实验室的温度、湿度和通风要求,配置相应的环境控制设备。
2. 安装合适的空调、排风系统和净化设备,确保实验室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3.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清洁和消毒,预防细菌和有害物质污染。
4. 控制噪音和震动源,避免对实验产生干扰。
实验室安全1. 设立明确的实验室安全制度和规范,包括实验室进出规定、实验操作规程等。
2. 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紧急停电开关、应急洗眼器等,确保人员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修复或更换安全设施和设备。
4. 培训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实验室管理1. 制定实验室使用规范,包括设备使用时间、实验室借用和申请程序等。
2. 确保实验室设备和材料的充分利用和节约使用,减少浪费。
3. 统一收集和管理实验数据和实验样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加强实验室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科研成果的产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的建设,不论是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它不单纯是选购合理的仪器设备,还要综 合考虑实验室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和平面设计,以及供电、供水、供气、通风、空气净化、 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是一次复杂的系统工程。在 现代化的实验室里,先进的科学仪器和优越完善的实验室是提升现代科技水平,促进科研成 果增长的必备条件。“以人为本”、“人与环境”已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课题。安全、效率、 舒适是理想实验环境的三大要素,也是实验室建设的宗旨。 1.1 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和基本程序 建设现代化的实验室,首先要制定和提出实验室的总体规划,确定实验室建设项目的性质、 目的、任务、依据和规模,确定各类实验室功能和工艺条件以及规模大小;同时要做好建筑 设计的某些准备工作,调查研究,吸纳国内外同种性质、同等规模实验室建设的经验,作为 借鉴,根据实验室的工艺条件及相关资料,编制好计划任务书;然后在各方面工作准备就绪 后,做好实验室建筑设计工作,综合建筑设计各专业的基本要求,结合实际,符合规划要求, 绘制出富有时代感、先进的实验室建筑蓝图,为实验室施工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1.2.2 建筑要求
(1)房间位置要求: 底层:设备重量较大或要求防震,则可设置在底层。 朝北:有些辅助房间或实验本身要求朝北。 朝南:各实验室都有自己的要求。 楼层:有的实验室要求洁净、安静,应尽量放在高层。 (2)室内尺寸要求:如实验室要求空气调节系统必须吊顶,则层高就相应地要增加。有些 实验室是属于特殊类型的,则采用单独的尺寸。 (3)房间要求:指实验室本身的要求。 有的要求一般清洁。 有的要求洁净,进行实验时要求房间内空气达到一定的洁净要求。 耐火:大多数实验室要求耐火。 安静:如消音室、录音室等。
屋顶水箱:有些实验要求较高,要有一定的水压,有的城市水压不够,要设置水箱。 排水:(1)排水温度。(2)排水中有酸,浓度及数量。(3)排水中有碱,浓度及数 量。(4)排水中有放射性物质,有多少种放射性物质,浓度多少。(5)设置地漏,地漏是
实验室的地面上设置的一个排水口,也可不设置地漏。 1.2.7 电气:
1.3.2 实验室建筑的组成;实验室建筑物一般按其用途分为四类。
(1)实验研究类:是分析检测实验建筑的核心,包括各类通用实验室和专用实验室以及研 究室、计算机房和计量室等。 (2)辅助建筑类:包括图书情报资料室、学术活动室及电化教室等。 (3)公用设施类:包括水、电、气、油、制冷、空调、低温及热力系统、通信、消防、三 废处理、各类器材仓库等用房。 (4)行政及生活服务类:以上四类建筑之间的关系都是很密切的,后三类建筑为第一类建 筑服务,而他们之间又有相互联系。这些建筑规划面积分配一般为:科研用房 30%~69%,科 研辅助用房 5%~31%,公用设施用房 5%~18%,行政及生活服务用房 般用于要求较高的实验室。 (9)通风柜:化学实验室常利用通风柜进行各种化学试验,根据实验要求提出通风柜 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实验台:实验台分岛式实验台(实验台四边可用)、半岛式实验台(实验台三边可用), 靠墙实验台和靠窗实验台(很少用)。要求实验台的长、宽、高的尺寸。 固定壁柜:一般设置在墙与墙之间,不能移动的柜子。 1.2.3 结构要求:活荷载是作用在结构上的可变荷载,各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屋 面积灰荷载、雪荷载及风荷载等。
1.1.1 实验室名称 (1)房间名称:根据实验室功能设置不同的实验室,如化学分析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 光谱实验室、X-射线荧光光谱实验室、天平室及纯水室等。 (2)需要房屋间数:同一类的房间需要几间。 (3)每间房屋使用面积:房间面积大小与建筑模数有关,采用何种模数及何种结构形式比 较符合实际,计算实验室的使用面积。
1.3. 1 建筑规划要求: 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结合地形进行总体设计。在设计之前,要对各建筑物的用途和功
能进行分析。对于化学分析实验室,一般应布置在下风方向及下游地段,保持一定的间距和 良好的通风,应有绿化隔离,搞好排污和排毒处理,做好环境综合评估和治理。对于仪器分 析实验室,一般要求良好的环境。有防振防噪声要求的实验室要远离振源和噪声源;有屏蔽 要求的实验室要远离电磁波的干扰源;要求超净的高纯实验室要规划在粉尘少、绿化好的地 段。
洁净要求:
有些实验室的空气要求保持一定的洁净度时,则需要提出洁净等级。 通风柜及其它设备通风:有自然排风、机械排风和有过滤装置的排风等,根据需要, 加以选择。 1.2.5 气体管道:气体管道分为(蒸汽、氧气、真空、压缩空气及城市燃气等。) 1.2.6 给排水:冷水:即城市中的自来水或采用地下水。 热水:根据实验要求提出全部实验室采用,还是局部实验室采用。还是采用快速加热器 来解决热水供应。 去离子水。 冷热水分开:系指水龙头要求。 冷热水混合:系指水龙头要求。
照明(1)日光灯(2)安全照明(3)要求工作面上有多少照明(勒克斯)(4)事故照 明系指万一发生危险情况时需要事故照明(5)明线:电线采用外露形式的。(6)暗线:电 线采用暗装形式的 强电:(1)工艺设备用电量(kw),按每台设备的容量提出数据(2)供电电压(v)要求电 压是多少(3)单项插座(A)要求插座的安培是多少(4)三项插座(A)要求插座的安培是 多少(5)特殊设备;电幕、电梯、传送带的用电要求(6)供电路数:根据实验楼的重要性, 提出供电要求(指不能停电、要求电压稳定、频率稳定等) 弱电:(1)装设电话分机(2)装设程控电话(3)装设电钟插座(4)装设闭路电视系统(5) 广播 防雷:建设地点的防雷情况要调查清楚,提出防雷要求。
通风: (1)自然通风:即不设置机械通风系统(2)单排风:靠机械排风(3)局部排风: 如某一实验产生有害气体或气味等需要局部排风。在有机械排风要求时,最好能提出每小时 放气次数。 空调:有些实验室要求恒温恒湿,采用空气调节系统可以保证实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提出温度及允许温差:相对湿度及允许湿度偏差。
开启:指向外开启的窗扇。 固定:有洁净要求的实验室采用固定窗,避免灰尘进入室内。 部分开启:在一般情况下窗扇是关闭的,用空气调节系统进行换气,当检修、停电时, 则可以开启部分窗扇进行自然通风。 双层窗:在寒冷地区或空调要求的房间采用。 遮阳:根据实验室的要求而定,有时需要水平遮阳,有时须用垂直遮阳。 有的可用百叶窗。 密闭:窗扇可以开启,但又要防止灰尘从窗缝进入,故采用密闭窗。 屏蔽窗。 隔声窗。 (6)墙面要求:根据实验室的要求各有不同。 一般要求 可以冲洗:有的墙面要求清洁,可以冲洗。 墙裙高度:离地面 1.2-1.5 米左右的墙面做墙裙,便于清洁,如瓷砖墙裙、油漆墙裙等。 隔热:冷藏室墙面要求隔热。 耐酸碱:有的实验室在实验时有酸碱气体逸出,要求设计耐酸碱的油漆墙面。 吸声:实验时产生躁声,影响周围环境,墙面要做吸声材料。 消音:实验时避免声音反射或外界的声音对实验有影响,墙面要进行消音设计。 屏蔽:外界各种电磁波对实验室内部实验有影响,或实验室内部发出各种电磁波对外界 有影响。 色彩:根据实验的要求和舒适的室内环境选用墙面色彩,墙面色彩的选用应该与地面、 平顶、实验台等的色彩取得协调。 (7)楼地面要求 一般要求; 清洁; 防雨:实验本身所产生的震动,要求设置防震措施以免影响其他房间;另一种是实验本 身或精密仪器本身所提出的防震要求; 防滑; 防放射性沾染; 防静电; 干燥; 隔声; 架空:由于管线太多或架空的空间作为静压箱,设置架空地板,并提出架空高度。 (8)顶棚要求 不吊顶:一般实验室大多数不吊顶。
(4)门要求:实验室的门有各种要求。 内开:门向房间内开。 外开:主要设置在有爆炸危险的房间内。 个别要求:双向弹簧,有的要求单向弹簧或推拉门。 隔声:有的实验室要求安静,要求设置隔声门。 保温:如冷藏室要求采用保温门。 屏蔽:防止电磁场的干扰而设置屏蔽门。 自动门:大门口要求自动门。 (5)窗要求:实验室的窗有各种要求。
(2)初步设计: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是进行施工图 设计的主要依据。其内容主要包括;设计依据、设计构思、总平面图、主要建筑工程项目的 方案设计、主要材料用量、工艺设计、主要设备造型、三废处理、生活组织与劳动定员、有 关技术经济指标、抗震人防、建设顺序与期限及总概算等。
(3)施工图设计: 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详细给出各有关专业工程的尺寸、细 部做法等指导现场施工安装、安排材料设备,并据此做出详细预算最后阶段的设计工作。其 主要内容包括: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采暖通风及其他有关的专业设备系统 的设计;精确详细地交代它们的位置净距、坐标、标高、构造形式、节点祥图、用料做法、 尺寸、坡向、材质型号、设备规格或选用的标准图纸构件祥图索引号、施工安装的技术要求 和特殊部位的检验方法等。
(1)总体布局中的各栋建筑物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活区采用什么方式解决; (2)各类实验楼的工艺布局及工艺流程; (3)平面组合的几种可能性,建设实验楼的层数; (4)选择合适的摸数(包括开间、进深、层高以及走道尺寸); (5)主要仪器设备的布置方式以及实验台、通风柜等的位置; (6)实验室与研究室之间的布局形式,辅助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的布局; (7)工程管网的布置原则(如明管或暗管,垂直管网或水平管网); (8)灵活性的要求; (9)环境保护,公害处理方面的详细技术措施。
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使其能更好地为生产、科研、教学服务,除了先进的科学仪器 和完善的实验设备是提升科技水平,促进科研成果的必备条件以外,实验室的建设也是一个 非常重要的物质条件。实验室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建筑设计的前提和依据,在建设单位委 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时,必须由各实验室或研究室人员共同参加研究,反复讨论,确定各实 验室方案,现将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分述如下。
(1)地面荷载:指底层地面荷载,即每平方米的面积内平均有多少千克的物体。 (2)楼面荷载:指 2 层及 2 层以上的各层楼面活荷载。 (3)屋面荷载:屋面上是否上人,雪荷载有多少等。 (4)特殊设备附加荷载:有的实验室内有特殊重的设备,如质谱仪、纯水设备等, 须注明设备的重量、规格以及标明设备轴心线距离墙的尺寸。 (5)防护墙:有 y 射线的实验装置的建筑物根据各种不同实验的要求、防护材料 的选择以及厚度的选用均应该仔细地考虑。 (6)抗震要求。 1.2.4 采暖通风: (1)蒸汽系统:采用蒸汽供暖的系统。 (2)热水系统:采用热水供暖系统。 (3)温度:房间采暖的温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