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联妙对》

合集下载

楹联对子第四集趣联妙对

楹联对子第四集趣联妙对

四诗风雅颂 五脏肺脾肾(没心肝)
四灵除尔凤龙麟 四维建国礼义廉(无耻)
狗嘴何曾出象牙
三角如鼓架
一生艳福仗蛾眉
小女子为国捐躯
姑且此处销魂
君子爱莲花
第四集 趣联妙对
2021.02.04.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清宴舫 清艳荷香引轻燕 情湮晴烟
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果然一点不相干 萧何三策定安刘
一生误我是聪明
我到坟前愧姓秦
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朱先生半截牛形
一官归去来
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塞北风高不住楼
梅花放发,哪曾见得叶先生
二三更后便知心
日穿漏壁,这条光棍难拿
世上难逢我独逢
厍主管管库点有点无
九月初一日清清楚楚醉醒了梦醒了 拈花微笑待我重来
一盘棋局,车无轮马无足,炮无烟火 象无牙,作甚将军!
春宵一刻值千金
法国荷兰比利时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贪生怕死,请入此门
八句七言 墨黑 印红 宣纸白 百态千姿 蜂飞 蝶舞 雀屏展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 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 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 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 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两堤夫子笑颜回
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执法如山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厕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硬
丁香花百头千头萬头
远避迷途返还莲迳达逍遥
三传有公羊
得君知己,共作百年人
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古今巧联妙对赏析

古今巧联妙对赏析

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四十二逸梅序言楹联(包括春联、喜联、挽联、对句等)是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学形式,而绝非仅仅是文字游戏,没有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才思,深厚的文学功底,是绝对对不工稳的。

古往今来,我国一些文人墨客创作的巧联妙对浩如烟海,这与他们才思敏捷、功底深厚、创作态度严肃是分不开的。

近些年来,一些网友也喜欢撰联以讽刺时弊,集市上也有大量的对联出售。

但上述两种情况中绝大多数对联除了上下联的字数一样之外,其它地方均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而且有些过于俗气,格调低下,其水平与古人所撰楹联相去甚远。

为此,普及楹联知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应该成为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源于此,本博主根据余德泉、孟成英夫妇编纂的《古今绝妙对联汇赏》,选择其中确属上乘之作进行连载。

因原著中差错不少(主要是有悖于楹联创作规律及与一些史实不符),加之排版之中谬误频出(或许是盗版的缘故),故本博主参考其他一些史籍及楹联知识,予以订正。

其中一些注释乃本博主根据平日所学予以重新修正,因而也可视作二度创作。

不当之处,欢迎原作者及有识之士指教。

愿与同好者共勉之。

【接上期】411、年年办会,谁敢不来?咬着牙巴,哭脸装成笑脸;处处张灯,实在热闹,迈动脚板,这头跑到那头。

一九二九年双十节,蜀人刘师亮在其开设于成都的澡堂门口贴有上书楹联。

会,指双十节武昌起义纪念会。

因其时四川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故而人们对此类纪念毫无兴趣,因而“咬着牙巴”、“哭脸装成笑脸”之说。

至于“这头跑到那头”,是说也不过空看一场热闹而已。

“而且是”年年”、“处处”,可见百姓们尤其是官员们对此类毫无实际意义的纪念会是多么厌烦,但又不敢不去。

412、先生知其几乎?何为又入职方也?太史非附热者,奈何只管翰林耶?明陈继儒《见闻录》载,陈式斋选任职方(掌管邦国贡赋等)之官,太史李西涯戏撰了此联。

式斋应声对出了下联。

联语主要用谐音双关法。

几,谐机。

职方,谐织坊。

意思是你懂得纺织机械吗?干吗入织坊呢?下联为反唇相讥,意思是你作为太史,自称非攀龙附凤者,那你怎么翰林(汗淋)呢?联语虽然机巧,但“何”字犯重,乃白璧微瑕也。

趣联巧对

趣联巧对

和尚立河上,河上崩,和尚奔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七鸭浮塘,数数三双一只 尺鱼跃水,量量九寸十分
池中莲苞纂红拳,打谁?Fra bibliotek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 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 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趣联巧对
制作:崔爱存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身轻担重轻挑重 脚短路长短走长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作琵琶,路当丝,哪个能弹?
船漏漏满锅漏干 灯吹吹灭火吹燃
公一碗婆一碗 姑姑嫂嫂合一碗 新三年旧三年 补补衲衲又三年

文化:巧联妙对集锦,经典对联若让你对,你做何下联

文化:巧联妙对集锦,经典对联若让你对,你做何下联

文化:巧联妙对集锦,经典对联若让你对,你做何下联
对联是中华文化中的精粹知识,是文人墨客喜欢的文学形式,对对联又极有讲究,今天小编想到了一些巧联妙对,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

1.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冲开水底天。

2.
此联是秦少游新婚夜被新娘苏小妹刁难的对联,苏小妹给出上联,秦少游在门外冥思苦想,苏轼见此情景,便投石池中,少游茅塞顿开,文思泉涌,便对出下联,成了佳对!
3.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此联是在中秋月夜时,众位秀才齐聚一堂,把酒吟诗,谈天论地,其中一秀才便吟出了上联让众位好友相对,结果无人对出,同样的在这年的年尾,除夕之夜,大家又欢聚在一起,回想起中秋的对联,出对之人竟又补上了此下联,巧妙至极。

4.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此联是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里所贴出来的,这幅对
联也是极其巧妙,此联上联为三个国家名,下联为我国三个城市,捷克,重庆,成都一语双关,充分表达了中国战胜日本之意。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以上三副巧联妙对,更多经典对联也欢迎大家交流分享。

蒲松龄巧对妙联

蒲松龄巧对妙联

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

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

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

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

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

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张基广就是那麦田的守望者,沉浸在泥土的芬芳中,守护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源自《中国教育报》,陈蕊荐稿)责编:黄寒(见习)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老年定居淄川,读书写作,不问世事。

新年期间,新来一位淄县长官姓乌,是当朝新贵,据说很有学问。

新年团拜时,邀请县内乡绅父老名人雅士,蒲松龄也在邀请之列。

乌县官知道蒲松龄著作等身,却是个从未有过一官半职的不第秀才,于是决定要考考他。

酒过三巡之后,乌县官乘着酒兴,出了一个上联:“二人土上坐。

”指名请蒲松龄对。

蒲松龄猜到二个人加一个土,是为“坐”字,他略加思索,对出下联:“一月日边明。

”在座宾客连声道好。

乌县官接着又出上联:“八刀分米粉。

”这一联更难了,是五个字合为一个字。

蒲松龄不假思索,马上对出下联:“千里重金锺。

”在场的人齐声叫绝,起哄要乌县官再出一联,若果对方对不上,罚他三杯酒,如果对上了,就罚出联的人三杯酒。

乌县官只好硬着头皮,再出一个上联:“笑指深林,一犬眠竹下。

”蒲松龄应声对出下联:“闲看幽户,孤水立门中。

”乌县官便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己罚酒三杯。

事情本来到此结束,但乌县官自恃当朝新贵,认赌不服输,一定要扳倒这个不第秀才蒲松龄。

恰巧这时佣人送酒上桌,穿着钉鞋,踏雪走到乌县官面前,乌县官见景生情,不顾身份,即景出了一个上联:“钉鞋踏雪变麻子。

”请蒲松龄对。

蒲松龄认为乌县官不应以佣人的颜面作为取笑对象,为了替那个佣人打抱不平,看到乌县官身穿狐裘大衣,就随口应对:“皮裘披身装畜生。

”下联一出,举座哗然,乌县官自己也窘得无地自容,不知所措。

巧联妙对

巧联妙对

巧联妙对,对古联今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对联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有时也会出现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作用的横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联也成为中考语文的一大亮点。

它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

对联题的考查方式,常见的有以下这几种:一、对联撰写一是运用对联知识直接对出下联(或上联);二是根据一定的限制对出下联(或上联)。

例1、对对联上联:诚实守信立根本下联:例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

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

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下联: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清楚对联的知识。

对联有五大特征: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关、结构相近、情境相似。

例1要分析上联的词性、结构,然后根据其意义对出下联。

例2也要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但内容受到了限制,必须是来自名著。

参考答案:例1:如廉洁奉公为百姓、勤政爱民得民心、贪污腐败失民心等。

例2:如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等。

二、对联匹配即根据上联选出下联,或根据下联选出上联。

例3、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

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此题根据上下联相应位置的词的词性要对应,上下联内容要相互关联来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的知识,可以得知本题应选A。

三、对联删改一是改正对得不够工整的对联;二是改动散句,使之形成一副对联。

例4、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例5、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妙联巧对酒鬼对课

妙联巧对酒鬼对课

妙联巧对酒鬼对课(一)王安在仙压寺对句、江山界脾乡有个仙居寺,原来是个风景音而的地方,它周围有“水帘洞”,“一线天”,“瀑布”,“石门”等胜景,离它不远又有江郎山“三爿石”名胜。

呼以,历代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到仙居寺游历赏玩。

相传北宋丞相五安石来江山游学時,也曾旅居在仙居寺肉。

一日,五安石与幸僧智空对酒联句。

智空指着守门外的池塘出了个上联:青草塘内青草鱼,鱼戏青草青草戏熏;王安石抬头望了望门外的田野,这时正值柳暗花明的春天,满田畈的油菜花开得黄灿灿的一片,一个小姑娘正一边小心她分开两边田里的菜花,一边在田塍上专着。

王安石看到这种景致,顿時来灵性,马上对上下联:黄花田中黄花女,女弄黄花,黄花弄女。

“黄”對“青”,“女”对“鱼”;一个是田里所见,一个是塘里所现。

智空和尚拍手连说,“对得妙,对得妙”呷了口酒,又出一联:打开“石门”,现峰巅“三爿石”;这一联把仙居寺周围的名胜——“石门”,“三爿石”都稳含在里面了。

智空想借此难住王劣石。

不想王出石忽慌句忙移过酒壶,对着酒盏筛出一线酒来,边筛边吟出下联:卷起“水帘”,观洞中“一线天”。

他这联也把“水帘洞。

”“线天”捎带进去了。

智空不禁连声叫好,但他眉一皱,又说道:“我这上联还可加字,叫“打开石门,现峰巅之爿石,顶天立地”。

”王安石笑道:“我这下联亦可加字,叫卷起水帘,观洞中一线天,穿云破雾。

智空连声赞道:“奇才带戈!”两人出得门来,在九曲回廊上观赏雨后春景、王安石说:“接下来该我出上联,你对下联了!”智空拄着拐杖说“请!”王出石随口吟道:一水贯江山,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处;这一联不仅把智空和尚隐含在里面,也担须江黄穿江。

山境肉的地形包括在其中了,智空对道:之峰朝阁老,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阁中。

督空世答得士分巧妙,把丞相(闻老)和“三井石”。

(三峰)融江在一起,也与当時五出石倚拦赏景的情景很贴切。

王安石又出一联:老欲依僧;一意思是他退位后也要皈依佛门。

智空大笑,认为他只不过是逢场作戏,就答道。

=中国古今妙联巧对)(156

=中国古今妙联巧对)(156

=中国古今妙联巧对)(156
中国古今妙联巧对)(156---160)
156,和尚撑船,桨打湖心罗汉;(凤仙庵一小尼姑到湖边打水,见一小和尚划船过来出上联跟小和尚看玩笑)
尼姑汲水,绳系波底观音。

(小和尚毫不示弱,对下联反戏尼姑。

桨打对绳系,湖心对波底,罗汉对观音)
157,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一僧人与一客商,同在一个茶棚喝茶,僧人出上联)
两头是路,喝一杯各奔东西。

(客商略加思索,对出下联)
158,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乐;
丫头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佚名
159,莲败荷残,落叶归根成老妪;
谷成禾熟,吹糠去壳做新娘。

------佚名
160,半岭建半屋,岂可半途而废;(一农夫在半山腰造屋,打好基础因故停工,一位老先生路过写此上联)
大人办大事,毕竟大器晚成。

(农夫见上联,受到刺激,克服重重困难,将屋建成,老先生续写下联)。

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一)

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一)

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一)1、三女成奸,二女皆因一女起;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此联出自《古今巧对汇抄》:有姐妹三人与其两婢因犯奸事到官,官府问清起因皆因长女挑唆、逼迫,为此,官欲重治其长而宽其她,因出上联要求二、三女对之。

少女于是对上下联,官笑而释之。

“奸”繁体字为“姦”,由三女组成,“傘”五人构成,一女指长女。

此联巧在拆分,而且很自然,且下联又有哀求之意,不失为妙联。

2、三分分茶,解解解元之渴;一朝朝罢,行行行院之家。

此联出自《古今谭概》,明初某解元与第后,偕两位同伴到妓院。

某妓知某解元才名,于是殷勤地沏上一壶上好茶水以待之,某妓边给三位举子斟茶,边出上联,要求某解元对之。

某解元随口对出下联。

上联中,第一个“分”读“份”,后一个读“芬”;三个“解”字中,前两个读“姐”,后一个读“谢”;下联中,前一个“朝”读“招”,后一个读“潮”;三个“行”字中,前两个读“形”,后一个读“杭”。

“行院”,即妓院。

此联妙在虽然都是同形字,却读音不同,且都用得很恰当。

内容上虽然低俗,但艺术手法上却有些长处。

3、三尺天蓝缎;六味地黄丸。

此联联语出自邓叙萍《楹联漫话》。

清末湖北蕲县名士李士彬,幼时有神童之誉。

某年春节,身穿用天蓝段裁制的衣服的李士彬随父给某行医的先生拜年,路上,父亲给他买了些好东西吃。

礼毕,儒医指着李士彬的衣服说:“三尺天蓝缎”;李士彬随即指着儒医的药橱对出下联,“六味地黄丸。

”其时,儒医的妻子听见客人来,上楼迎接,于是儒医又出一上联,“登楼望南北”;李士彬愣了一下,其父指指其手中的食物,于是李士彬对出下联,“行路吃东西。

”以上两联均为“无情对”,即上下联之间的内容没有关联,只是从字面上来看对的比较工整。

4、三年辛苦,只求两个遗才,倘蒙片念垂恩,感同海水;百计哀号,不管八棚伺候,拼着一条老命,撞死钟山。

此联出自程南《樵赊诗话》,云清乾隆进士汪瑟庵为XX学政,按例至金陵录取遗才(初考漏选的人才),撰联云:“三年灯火,原期此日飞腾,倘存片念偏私,有如江水;五度秋风,曾证草时辛苦,仍是一囊琴剑,重到钟山。

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一)

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一)

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一)1、三女成奸,二女皆因一女起;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此联出自《古今巧对汇抄》:有姐妹三人与其两婢因犯奸事到官,官府问清起因皆因长女挑唆、逼迫,为此,官欲重治其长而宽其她,因出上联要求二、三女对之。

少女于是对上下联,官笑而释之。

“奸”繁体字为“姦”,由三女组成,“傘”五人构成,一女指长女。

此联巧在拆分,而且很自然,且下联又有哀求之意,不失为妙联。

2、三分分茶,解解解元之渴;一朝朝罢,行行行院之家。

此联出自《古今谭概》,明初某解元及第后,偕两位同伴到妓院。

某妓知某解元才名,于是殷勤地沏上一壶上好茶水以待之,某妓边给三位举子斟茶,边出上联,要求某解元对之。

某解元随口对出下联。

上联中,第一个“分”读“份”,后一个读“芬”;三个“解”字中,前两个读“姐”,后一个读“谢”;下联中,前一个“朝”读“招”,后一个读“潮”;三个“行”字中,前两个读“形”,后一个读“杭”。

“行院”,即妓院。

此联妙在虽然都是同形字,却读音不同,且都用得很恰当。

内容上虽然低俗,但艺术手法上却有些长处。

3、三尺天蓝缎;六味地黄丸。

此联联语出自邓叙萍《楹联漫话》。

清末湖北蕲县名士李士彬,幼时有神童之誉。

某年春节,身穿用天蓝段裁制的衣服的李士彬随父给某行医的先生拜年,路上,父亲给他买了些好东西吃。

礼毕,儒医指着李士彬的衣服说:“三尺天蓝缎”;李士彬随即指着儒医的药橱对出下联,“六味地黄丸。

”其时,儒医的妻子听见客人来,上楼迎接,于是儒医又出一上联,“登楼望南北”;李士彬愣了一下,其父指指其手中的食物,于是李士彬对出下联,“行路吃东西。

”以上两联均为“无情对”,即上下联之间的内容没有关联,只是从字面上来看对的比较工整。

4、三年辛苦,只求两个遗才,倘蒙片念垂恩,感同海水;百计哀号,不管八棚伺候,拼着一条老命,撞死钟山。

此联出自程南《樵赊诗话》,云清乾隆进士汪瑟庵为江苏学政,按例至金陵录取遗才(初考漏选的人才),撰联云:“三年灯火,原期此日飞腾,倘存片念偏私,有如江水;五度秋风,曾证草时辛苦,仍是一囊琴剑,重到钟山。

中国古今巧联妙对大观-1

中国古今巧联妙对大观-1

中国古今巧联妙对大观-1转:浪花剑影的博客《中国古今巧联妙对大观》云,从前有一小姐出联求偶,曰:羊毫笔写白鸾笺,鸿雁传书,南来北往;一位皮匠对道:马蹄刀切黄牛皮,猪鬃引线,东扯西拉。

上联含三种动物,两个方位,下联亦含三种动物,两个方位。

上联表达小姐的愿望,下联表现皮匠的职业,都很确切。

联语末四字乃自对而后又上下联相对。

全联对仗极工。

据说,二人因此结成伉俪。

安徽定远县城隍庙里,有一副妙联,不仅有色有味,而且还具有警世作用,颇为难得。

这副对联写道: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

这副对联用酸、咸、辣、甜、苦“五味”对黄、白、红、黑、青“五色”,对得极为精巧。

但在精巧的对句背后,又寓意有不可对人残暴,不可见钱眼开的劝世深心。

用对联来省人劝世,真是绝世无双。

卅六洞别有一天:渊明记,辋川行,太白序,昌黎歌,渔耶、樵耶、隐耶、仙耶,都是名山知己;五百年问今何世?鹿亡秦,蛇兴汉,鼎争魏,瓜分晋,颂者、讴者、悲者、泣者,未免桃花笑人。

——罗润章题桃源桃花源。

【鉴赏】这副对联以“卅六洞别有一天”总领上联,创造了一个变幻莫测,虚无缥缈的神奇境界。

三十六洞本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用来形容桃花源,使桃花源内美妙、和平宁静、自由的生活画面跃然纸上。

接着作者借陶渊明、王维、李白、韩愈四位著名的文坛诗人,以诗文赞美桃源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对桃源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此联虽较长,但层次分明,对比强烈。

上下联各用首句引领下文,按照时间顺序一气哈成,感情起伏有致,对仗工整。

全联用典贴切,每个分句有典故,但不显僻涩,不见堆砌,不仅满足了对联字少意深的要求,而且表达了更深的意境。

该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突出的是用典和列品。

从纪晓岚巧对妙联看修辞美

从纪晓岚巧对妙联看修辞美

从纪晓岚巧对妙联看修辞美纪晓岚是清代文学家纪晓岚,他的作品《巧对妙联》是一部以对对联为主要形式的文集,被誉为针砭时弊、凝聚民意的优秀文学作品。

本文将从修辞美的角度探讨《巧对妙联》的特点与意义。

首先,纪晓岚的《巧对妙联》以讽刺和赞美为主要手法,通过诗情画意的文字描绘,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画卷。

他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入思考使得他的对对联处理得以准确传神。

在描写上,纪晓岚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形象化的描写展现出了独特的修辞美,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其次,纪晓岚的《巧对妙联》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纪晓岚在对对联中灵活运用比喻,例如在对“会稽山”的描述中用“云山秀色”来形容山的美丽,使得对对联更具意境和感染力。

夸张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注意。

纪晓岚在《巧对妙联》中运用夸张手法来渲染形象和激发情感。

拟人是一种将事物具象化的修辞手法,纪晓岚运用拟人手法来描述物象和情感,在对对联中展示了诗人的浪漫情怀和审美理想。

第三,纪晓岚的《巧对妙联》展示了他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他通过对对联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并将之巧妙地隐藏在对联之中。

这种修辞手法一方面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另一方面也在无声地抗议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纪晓岚的《巧对妙联》中也有很多对社会问题的讽刺和批判,例如对官僚主义的讽刺、对统治者的讽刺等,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判精神。

最后,纪晓岚的《巧对妙联》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消遣,更是为了传递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反映社会的现实。

通过对对联的修辞美的运用,纪晓岚成功地塑造了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作品形象。

他通过诙谐幽默的对对联来传递真情实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和思考。

纪晓岚的《巧对妙联》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

趣 联 巧 对

趣 联 巧 对

趣联巧对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尺量地面地长尺短短量长身轻担重轻挑重脚短路长短走长船漏漏满锅漏干灯吹吹灭火吹燃酒客酒楼同醉酒诗人诗社齐吟诗鸡蛋无盐真淡蛋猪肠未切好长肠屋北鹿独宿溪西鸡齐啼玉头起芋头芋头枯玉头哭和尚游河上河上幽和尚忧独立小桥人影不流河水去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谁曾将此楼一拳打破我也在上头大胆题诗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幽柏玲珑浓荫送秋残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东庙阚西厢房东西两厢门户相对方敢并坐南京河北京城南北双京水土并分可成霸业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奸心曹雄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高矮子肩长短棍赶黑黄牯至小田犁大丘细大嫂寻新破布做乾湿鞋去下屋赔上亲蚕作茧茧抽丝织就绫罗绸缎暖人间狼生毫毫扎笔写出锦绣文章传天下公一豌婆一豌姑姑嫂嫂合一豌新三年旧三年补补衲衲又三年书生书生问先生先生先生步快步快追马快马快马快●香香两两●冰汽水●家住长安,出仕东安,貌比潘安,才比谢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一张琴上七条弦,弹出五音六律(一张琴上七条弦,弹出五音六律==两辆车前八匹马,走遍万水千山 )★书生书生问先生,先生先生★峰上一株枫,枫上一窝蜂,风打枫,蜂飞逃四方★弹琴绘画,会话谈情★山水画画水山水水山山如画画★驾一叶扁舟,荡二支小桨,挂三四片旧帆,作五六位游客,过七里滩,到八里湖,离九江,正好十里。

-----北宋-黄庭坚★前中山,后中山,前后中山葬钟山★涓涓溪流,浅浅深深澎澎湃湃汇江海●横塘镇烧酒★峰上一株枫,枫上一窝蜂,风打枫,蜂飞逃四方★另有:峰上枫,枫上蜂,秀峰顶上生枫树,枫树结蜂巢,风吹枫叶封蜂户,蜂无归路★再有:烽山峰上栽枫树风吹枫叶落丰城★闷极无聊看聊斋,聊以解闷★咸月,甜月,五仁月,豆沙冰月,鹅油酥月★梅白菊黄,桃红柳绿芳草青,冬傲雪,秋傲霜,夏揽和风,春沾雨露●王安石三难苏东坡:1,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2,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3,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寂寞寒窗空守寡●凤山山出凤,风非凡鸟●翠屏山出巧云方显石秀●陋室提镭,居里居然居这里●明月天心,老照四方八角●月下渔人西江打鱼网碎西江月●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下面是收集的一些流传下来的妙对!仅供参考公孙丑;大宗师。

巧联趣对

巧联趣对

COUPLETS传/承/民/族/文/化巧联趣对巧联趣对编者按:生活处处有精彩。

本期所选3个题目(藕、土豆、踩高 跷),均是曰常生活中常见事物,认真品味特点,以物喻人,挖掘正 能量,耐人寻味。

出句1:黑泥生白藕,混在底层,从小虚心还有节;出句全是大白话,写藕之出淤 泥而不染。

其中底层、虚心、有节,三处双关,既指藕也指人,是典型 的借物咏志联。

參碧岫出青云,游于高处,随缘 率性便无拘。

—韩炜对工意合。

与山中内Z?,也是 白描手法,以物喻人,自然贴切。

參碧水映青莲,莅临天界,素来 清影可凌云。

—白鸽清新淡雅,写荷花濯清涟而不妖,上下呼应,具出尘之美,斯 是佳作。

參红掌拨清波,出于草野,自来 大肚擅高歌。

【鹅】—吴世超以草野、大肚、高歌来应对双 关来托物言志。

出句2:炒作粉丝多,土豆可圈可点;土豆虽土,可以做成各种菜肴: 土豆粉、土豆丝、甜甜圈、小点心。

因其百变,易炒易作。

百味人生,莫 不如此。

够土才逗,不土不逗。

•直销水分大,萝卜又胖又白。

------觉流年上联是土豆开胃,下联是萝卜开会,各见其趣。

直销和水分大,是本句传神之处。

•煎熬辛苦重,药汤不服不行。

—周亚新本句切入点巧妙,不服真不行。

端的是一碗好药汤,流畅,应对自然是本句特色。

良药苦口啊!參揉搓弹性好,面条能屈能伸。

—祁静本句别出心裁,引入面条应对,颇见精神。

土豆的圈点、面条的屈伸,都是借物喻人而产生的出彩点。

敢炒作就要任人拿捏,弹性好才会粉丝多。

上下连起来一看,好一碗美味的土豆烩面!出句3:行将就木,到处高人一等;----踩局踐踩高跷的队伍来啦!走路靠两块木头,走到哪都高高在上呢!出句可以有几种意思。

比如“行将就木”就可以拆合理解各有不同。

有可能是骂人,也可能只是在客观陈述。

妙就在不言明,才会生趣。

行将就木、高人一等都可以是坑。

既踩高跷,行走并非高人一等,只不过是脚下垫高了三尺,彰显平台的重要性。

參怒放成花,通天异曲同工。

—咏兰本句写礼花,有年的味道。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人教部编版

巧对趣联
二字对
春华 对( 秋实
)暮鼓 对( 晨钟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巧对趣联
三字对
水帘洞 对( 花果山
)鸡冠花 对( 狗尾草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顶针联
上联:楼外青山,( 山 )外白云,( 云 )飞天外 下联:池边绿( 树 ),树边红( 雨 ),雨落溪边
回文联Biblioteka 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回文联
斗鸡山
龙隐岩
上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下联:龙隐岩中岩隐龙
生活中的对联 自来水 对 方便面
特点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对联的特点
上联:四海皆春春不老( lǎo ) 下联:九州同乐乐无穷(qióng)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巧对妙联
对联 楹联、对子
桃符
chǎng
孟昶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对联的特点
上联:春风吹绿千枝柳 ( 7 )个字 下联:时雨催红万树花 ( 7 )个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巧对妙联》40 人教部 编版
紫薯 对 红豆 水凤梨 对 火龙果 独角兽 对 比目鱼

四巧联妙对.ppt

四巧联妙对.ppt
•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半 •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中
• 四面灯,单层纸, • 辉辉煌煌, • 照遍东西南北(郑燮)
• 一年学,八吊钱, • 辛辛苦苦, • 历尽春夏秋冬(塾师)
附录:
• 上联: Biblioteka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隐喻缺衣(一)少食(十)
2巧用历史典故
• 李阳生指李树为姓,生而知之
• (宋翰林学士院壁间题)
• 马援死以马革裹尸,死得其所
• (宋淳化年间诗人杨亿对)
附录:
• 《史记·老子韩非列 传·司马贞索隐》: 老子“生而指李树, 因以为姓。”
• 《后汉书·马援传》: 马援曾道,“男儿要 当死于边野,以马革 裹尸还葬耳。”
• 蔺相如,司马相如, 名相如,实不相如
• 魏无忌,长孙无忌, 人无忌,我也无忌
• 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 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
• (本事:解缙少年中解元。一日游山渴, 欲向老者讨茶,老者出此对;解缙不能 对,后闻知老者姓乐,曾供职朝廷乐府, 请为弹“高山流水”,以对。)
• 木匠做枷枷木匠 • 书生写状状书生
•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 • 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清·学士)
• (本事:明杨敷幼时, 因父需服役,为之求 情,地方官出此上联 难之,杨敷即对以下 句。)
• 踢破磊桥三块石 • 剪开出字两重山(李调元)
5多种修辞巧用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槛外青 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陵汉寝
• (明·徐达) • 小院春回,帘卷起一庭风月,看溪边绿
树,树边红雨,此中有舜日尧天
• 于谦幼时,曾梳双髻,一僧戏道: • 牛头喜得生龙角 • 于谦对曰: • 狗嘴何曾吐象牙 • 复梳三岔发,僧又戏道: • 三角如鼓架 • 于谦对道: • 一秃似擂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上任吴鼒嘱县官清朝时,有位官员奉旨到镇江担任知府,到任第二天,便将府衙里里外外翻修一遍,然后宴请当地名流绅士,诗文大家吴鼒(zī)也应邀赴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位知府便邀请吴鼒为府衙撰题一副楹联。

吴鼒欣然同意,当即提笔写道:山色壮金银,惟以不贪为宝;江流环铁石,居然众志成城。

在上联中,吴鼒将镇江的金银钱财组织句中,意在告诉这位知府:此地虽然富庶,但你作为父母官,切不可有贪念之心;下联中的铁石则指三国时,东吴孙权兴建的铁瓮城,意在嘱咐知府:百姓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你可要爱民如子,勿贪污腐败,压榨百姓。

这位知府看了,感触颇深,立志要治理好这一方土地。

果然,在他励精图治下,百姓生活富足,政治清明,贪污腐败的现象也少了很多。

严父题联语重心长郑板桥一生严于律己,自立自强,因此他主张不为子孙留家产。

相传,他52岁那年才喜得一子,取名为小宝。

虽是老来的得子,但郑板桥从来不溺爱儿子。

他对儿子给予了很大的希望,每天尽心教授儿子知识,对他要求十分严格。

他还写了一副对联来勉励儿子:咬住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郑板桥以画竹和写竹闻名于世。

在上联中,那一个“咬”字,把自己刻苦读书的状态,写得活灵活现;下联中的一个“养”字,则将长辈对子孙的殷殷期待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他希望自己的儿孙们,今后能像那拔节而起的竹子那样,直立于世。

可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总不能叫人如愿以偿。

小宝远没有郑板桥的成就大。

这个独生儿子指望父亲为自己留下一笔财产。

郑板桥得知后,对小宝说:“那我送你一副对联吧。

”郑板桥题写的对联是: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读罢此联,小宝不满足,托父亲的一位好友前来相求。

这位好友对郑板桥说:“郑燮兄,你就只有这一个独生儿子,还是为他留点什么吧。

”见郑板桥摇头不语,这位好友又说:“你的儿子要求也不高,你的字画不是颇有名气吗,给他题几笔字或画上几幅画,也就可以了。

”郑板桥听后,还是摇头。

接着,他就写下了一副广为人们传诵的对联: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儿孙祸也大。

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降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

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许产业知自保,省使俭用也过了。

这副对联哲理深刻,发人深思。

意思是:如果给儿孙留下遗产的话,他们又不能正确对待,那么只能影响其志向,是祸不是福。

所以给儿孙留下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自独立的思想和精神财富。

左宗棠陋室自述联左宗棠是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字季高。

他出身于湖南湘阴一个农民家庭。

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志向很高,终日发奋读书,曾写了一副自述联挂在房中: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上联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和抱负。

虽然当时左宗棠身无长物,半亩闲田也没有,穷困交加,三餐不继,但他还是心忧天下。

“心忧天下”之句是化用宋朝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句意;下联的“读破万卷”说的是作者读书之多、涉猎之广。

“神交古人”说明作者在读书过程中,如同和先哲圣人进行精神上的交流。

“读破万卷”之句是出自出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后来,左宗棠渐渐有了声名,于是又自题一联: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

“两司马”指的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和辞赋家司马相如。

“一卧龙”指躬耕南阳、以待贤王的诸葛亮。

这副对联表达了左宗棠不甘平庸、想干一番事业的豪情。

林则徐书堂联自勉林则徐是清代著名的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

清朝后期,统治者昏庸无度,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乘机而入,将大量的鸦片倾销中国,害得很多人家破人亡。

林则徐临危受命,带兵缴获鸦片无数,并在广东虎门将其全部销毁,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受到全国人民的敬仰。

他出任江苏廉访史时,曾在大堂亲书一副堂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

上联是时刻提醒自己要体察百姓的疾苦,号召百姓能站出来揭发贪官污吏的罪行,他将主持正义,绝不手软;下联鼓励人们多给自己提意见,他将虚心接受并改正。

后来,林则徐在担任两广总督时,在府衙亲书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告诫自己要接受各种不同的意见,做到集思广益,从谏如流;下联砥砺自己,为官就要杜绝私欲,做到光明磊落,才能像泰山那样傲然挺立于世。

李贽关心万家疾苦李贽(zhì)是明代杰出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曾任云南姚安知府。

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

万历五年,李贽从故乡泉州出发去云南姚安担任知府。

沿途看到了很多百姓流离失所,四处乞讨,心中感慨万分。

到了府衙后,他马上写了一副对联,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从故乡而来,两地疮痍同满目;当兵事之后,万家疾苦早关心。

这副对联,对仗工整,寓意深邃,表明李贽决心为民造福,绝不做贪污苟且之事,并提出“务以德仕民,不贾市俗能声”和“至道无为,至治无声,至教无言”的治政方略。

在他的治理下,姚城的百姓生活富足,不愁吃穿。

后来,李贽离任回京,全城百姓无不号啕大哭,送出十几里外才返回,可见李贽是位合格的父母官。

回到京城,他看到明王朝日渐腐败,著《李氏焚书》、《续焚书》等,对封建传统教条和假道学,进行了毫不留情地批判和揭露,此举虽得到天下文人一致称赞和支持,但是却惹恼了明王朝,最后统治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将李贽逮捕入狱,并迫害至死。

会文友秀才知悔改古时,有位姓张的秀才,自恃读了几年诗书,不管走到哪里,总喜欢和别人对对联。

而每次他都会抢先说出上联,若是对方一时对不出下联,他就会乐得哈哈大笑。

这天,几个同窗好友登门拜访,张秀才赶紧让妻子准备酒菜。

不大一会,妻子便做了好一桌丰盛的菜,几个人分宾主落座,开始喝酒吃菜。

酒过三巡,已有七分醉意的张秀才又来了兴致,便说:“咱们一个劲地喝酒,没什么意思,不如连几个对子,以助雅兴。

如何?”众人欣然同意。

张秀才便按照惯例抢先念出上联:此世界,他世界,无量诸世界。

并作新世界、大世界,斯为游戏世界、欢喜世界,何乐也!几位好友一听,都不知如何对答。

张秀才见状,哈哈大笑说:“要是对不上,自罚三杯酒。

”几位好友冥思苦想还是不得要领。

这时,一位姓李的秀才说:“这样吧,我先去趟茅房,回来时后若是对不上,我们不仅自罚三杯酒,还会给你买一壶酒。

”说罢,李秀才便出去了。

半路却碰到了张秀才的妻子,递给李秀才一张纸。

刘秀才接过来一看,便恍然大悟。

回到宴席上,张秀才便催促李秀才对下联。

只见李秀才不慌不忙地念道:似夫妻,非夫妻,算什么夫妻?勿论长夫妻、短夫妻,不如患难夫妻、恩爱夫妻,可知否?张秀才一听,面红耳赤,结结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原来,张秀才向来骄横跋扈,经常打骂妻子,不曾想家丑让李秀才知道了,感到丢面子的同时,也觉得愧对了妻子。

不过,自此以后,张秀才对妻子的态度好了起来,学会了体谅和关心妻子。

鞋匠漆工联教才子顾况是北宋哲学家,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

字逋翁,自号华阳真逸,江苏苏州人。

顾况小时候在县城一家私塾中读书,因他十分聪明,什么问题一点就透,常常得到老先生的夸奖。

一段时间下来,顾况竟然开始骄傲起来,以至于无心听讲,常常跑出去玩。

这一天,顾况有欺负先生老眼昏花,偷偷从后门逃学出来。

谁知走了没几步,脚下的钉鞋被烂泥蹩坏了,脱落好几颗鞋钉。

顾况没有办法,只好踮着脚到了一家修鞋铺修鞋。

那修鞋师父见顾况是个读书人,有心考考他,开口说:“小官人,我这有个对联,你若是对得上,我就给你修鞋,且分文不取;如对不出,那你就要加倍付我工钱,如何?”顾况十分自负,满口答应。

那修鞋师傅一手捏起来一颗钉子,一手拿起破钉鞋,开口说出了上联:铁钉钉钉鞋,钉钉停停,停停钉钉,牢。

顾况听罢,心想:这算什么联句?但仔细一想,三个“钉”字叠在一起,含义又各不相同,十分难对。

他想了好一阵子,也没想到合适的对句,不觉涨红了脸。

那修鞋师傅好像有意奚落顾况,又抑扬顿挫地念了一遍对联。

顾况更是羞愧万分。

这时,鞋铺斜对面一家油漆店的工匠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乐呵呵地挥动手中的漆刷和漆盘,高声念出了下联:树漆漆漆盘,漆漆息息,息息漆漆,亮!好一个下联,以俗对俗,以匠对匠,顾况禁不住叫起好来。

这件事情给了顾况一个很大的教训,他深知自己懂得还很少,还需要不断学习。

此后,他再也没逃过学,而是十分刻苦读书。

后来成了唐代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吴玉章题联教后人吴玉章,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

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教育的开拓者,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始人。

他少时就勤奋好学,他会把读过的书一一记在心中。

所以,他写的文章既快又好,有“金玉文章”之誉。

1963年1月,吴玉章回到家乡探情,看到侄孙吴本清工作十分努力,心中很高兴,便为他题了几副对联,以资鼓励。

这些对联是:正堂屋门对联:百年丕振延陵绪;三让犹存泰伯心。

下堂屋门对联:荆树有花兄弟乐;书田无税子孙耕。

客厅门上对联:创业难,守业亦难,须知物力惟艰,事事莫争虚体面;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则,行行当立好规模。

这几副对联,精彩凝练,通俗易懂,寓含深刻的生活哲理。

其中正堂屋门对联“百年丕振延陵绪,三让犹存泰伯心”,借用了春秋时期吴国始祖泰伯三让天下,兄弟谦恭和睦,国运鼎盛的典故,含意尤深。

客厅门联,上联告诫后辈要珍惜来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学会节俭,切不能铺张浪费,追求一些虚无的东西;下联指出作为长辈更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行动来影响后辈,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