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新高考理综(物理)全国大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名校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名校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1a638e763231126fdb115f.png)
新课标最新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第二次联考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务必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題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a-t图像如图1所示。
关于甲、乙两车在0~ 20s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10s时两车相遇B. 在t=20s时两车相遇c. 在t=10s时两车相距最远D. 在t=20s时两车相距最远【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解析】据加速度时间图象知道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据图象可知,当20s时,两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相等,即该时刻两辆车的速度相等;在20秒前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所以乙车在甲车的前方,所以两车逐渐远离,当20s时,两车速度相等即相距最远,以上分析可知,20s前,不可能相遇,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2. 如图2所示,轻质弹簧一端系在质量为m=lkg的小物块上,另一端固定在墙上。
物块在斜面上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º。
,已知斜面倾角 =37º,斜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斜面固定不动。
设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 动摩擦力大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小物块可能只受三个力B. 弹簧弹力大小一定等于4ND. 弹簧弹力大小可能等于3ND.斜面对物块支持力可能为零【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解析】A 、若不受弹簧的压力则木块不可能静止,故物块一定受弹簧的压力,还受重力、斜面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而平衡,A 错误;BC 、若要物块静止,0(cos37)6N mg T N μ+≥,得:4N T N ≥,故B 错误,C 正确;D 、由于滑块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不可能为零,所以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不可能为零,D 错误。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https://img.taocdn.com/s3/m/f922fc3f1a37f111f1855bd0.png)
新课标最新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力、长度和时间是力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牛顿、米和秒就是基本单位B.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C.法拉第最先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D.牛顿在给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给出了引力常量2.如图所示,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平行金属板在真空中水平放置,M、N为板间同一电场线上的两点.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 M经过M点向下运动,一段时间后返回,以速度v N经过N 点向上运动,全过程未与下板接触,则()A.粒子一定带正电B.电场线方向一定竖直向上C.M点的电势一定比N点的高D.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M点的大3.闭合回路由电阻R与导线组成,其内部磁场大小按B﹣t图变化,方向如图,则回路中()A.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B.电流强度越来越大C.磁通量的变化率恒定不变D.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来越大4.如图甲,匝数n=2的金属线圈(电阻不计)围成的面积为10cm2,线圈与R=2Ω的电阻连接,置于竖直向上、均匀分布的磁场中.磁场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为B.B﹣t关系如图乙,规定感应电流i从a经过R到b的方向为正方向.忽略线圈的自感影响.则下列i﹣t关系图正确的是()A.B.C.D.5.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金属小球P,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金属块Q上,Q放在带小孔(小孔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球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圆锥摆).现使小球改到一个更高一些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P′位置),两次金属块Q都静止在桌面上的同一点,则后一种情况与原来相比较,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Q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变大B.小球P运动的角速度变小C.细线所受的拉力变小D.Q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变大6.2014年5月10日天文爱好者迎来了“土星冲日”的美丽天象.“土星冲日”是指土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该天象每378天发生一次,土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公转轨迹都近似为圆,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和半径以及引力常量均已知,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A.土星质量B.地球质量C.土星公转周期D.土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之比7.如图xoy平面为光滑水平面,现有一长为d宽为L的线框MNPQ在外力F作用下,沿正x轴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空间存在竖直方向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B0cos x(式中B0为已知量),规定竖直向下方向为磁感应强度正方向,线框电阻为R0,t=0时刻NN边恰好在y轴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力F为恒力B.t=0时,外力大小F=C.通过线圈的瞬时电流I=D.经过t=,线圈中产生的电热Q=8.如图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两物块A、B质量均为m,初始时均静止.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物块B,使B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A、B两物块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υ﹣t关系分别对应图乙中A、B图线(t1时刻A、B的图线相切,t2时刻对应A图线的最高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A.t2时刻,弹簧形变量为0B.t1时刻,弹簧形变量为C.从开始到t2时刻,拉力F逐渐增大D.从开始到t1时刻,拉力F做的功比弹簧弹力做的功少三、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应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须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一)必考题(共11题,计129分)9.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弹力F与伸长量△l的关系,由实验绘出F与△l 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该弹簧劲度系数为N/m.10.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一木板竖直放在铁架台和轻弹簧所在平面后.其部分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①如图甲,在木板上记下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末端的位置O;②卸下钩码然后将两细绳套系在弹簧下端,用两弹簧称将轻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O,记录细绳套AO、BO的及两弹簧称相应的读数.图乙中B弹簧称的读数为N;、F B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丙中作出F A、F B的③该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弹簧拉力FA合力F′;④已知钩码的重力,可得弹簧所受的拉力F如图丙所示,观察比较F和F′,得出结论.11.为测量一阻值约为21Ω的电阻,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电流表A1(量程300mA,内阻约为2Ω);电流表A2(量程l50mA,内阻约为10Ω);电压表V1(量程lV,内阻r=1000Ω);电压表V2(量程l5V,内阻约为3000Ω);定值电阻R0=1000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l000Ω);电源E(电动势约为4V,内阻r约为1Ω);开关,导线若干.为了使测量尽量准确,测量时电表读数不得小于其量程的,电压表应选,电流表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均填器材代号)根据你选择的器材,请在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1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相距L=10m的A、B两个小球均以v0=10m/s向右运动,随后两球相继滑上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坡,地面与斜坡平滑连接,取g=10m/s2.求:A球滑上斜坡后经过多长时间两球相遇.13.如图所示,为一磁约束装置的原理图,圆心为原点O、半径为R0的圆形区域Ⅰ内有方向垂直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束质量为m、电量为q、动能为E0的带正电粒子从坐标为(0、R0)的A点沿y负方向射入磁场区域Ⅰ,粒子全部经过x轴上的P点,方向沿x轴正方向.当在环形区域Ⅱ加上方向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时,上述粒子仍从A点沿y轴负方向射入区域Ⅰ,粒子经过区域Ⅱ后从Q点第2次射入区域Ⅰ,已知OQ与x轴正方向成60°.不计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求:(1)区域Ⅰ中磁感应强度B1的大小;(2)若要使所有的粒子均约束在区域内,则环形区域Ⅱ中B2的大小、方向及环形半径R至少为大;(3)粒子从A点沿y轴负方向射入后至再次以相同的速度经过A点的运动周期.二.选修3-3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饱和汽压,水蒸发越慢B.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加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C.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D.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E.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15.如图所示,气缸放置在水平平台上,活塞质量为10kg,横截面积50cm2,厚度不计.当温度为27℃时,活塞封闭的气柱长10cm,若将气缸倒过来放置时,活塞下方的空气能通过平台上的缺口与大气相通.g取10m/s2,不计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摩擦,大气压强保持不变①将气缸倒过来放置,若温度上升到127℃,此时气柱的长度为20cm,求大气压强.②分析说明上述过程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选修3-4)16.两列简谐横波的振幅都是20cm,传播速度大小相同.实线波的频率为2Hz,沿x轴正方向传播,虚线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某时刻两列波在如图所示区域相遇,则()A.在相遇区域会发生干涉现象B.实线波和虚线波的频率之比为3:2C.平衡位置为x=6m处的质点此刻速度为零D.平衡位置为x=8.5m处的质点此刻位移y>20cmE.从图示时刻起再经过0.25s,平衡位置为x=5m处的质点的位移y<017.如图所示,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折射率为n=,下表面镶有银反射面,一束单色光与界面的夹角θ═45°射到玻璃表面上,结果在玻璃砖右边竖直光屏上出现相距h=2.0cm的光点A和B.(图中未画出A,B).①请在图中画出光路示意图;②求玻璃砖的厚度d.(选修3-5):18.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B.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C.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E.玻尔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1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M.现以地面为参照系,给A和B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如图),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刚好没有滑离B板,以地为参照系.(1)若已知A和B的初速度大小为v0,求它们最后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求小木块A向左运动到达的最远处(从地面上看)离出发点的距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力、长度和时间是力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牛顿、米和秒就是基本单位B.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C.法拉第最先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D.牛顿在给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给出了引力常量【考点】物理学史.【分析】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为m、kg、s,牛顿用“月﹣地“检验法验证了牛顿定律的正确性.再结合法拉第和牛顿的贡献进行答题.【解答】解:A、“力”不是基本物理量,“牛顿”也不是力学中的基本单位,故A错误;B、牛顿用“月﹣地“检验法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故B错误;C、法拉第最先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故C正确;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没有给出引力常量,故D错误.故选:C.2.如图所示,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平行金属板在真空中水平放置,M、N为板间同一电场线上的两点.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 M经过M点向下运动,一段时间后返回,以速度v N经过N 点向上运动,全过程未与下板接触,则()A.粒子一定带正电B.电场线方向一定竖直向上C.M点的电势一定比N点的高D.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M点的大【考点】电势能;电势.【分析】由粒子的运动情景可得出粒子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由电场力做功的性质可得出电势能及动能的变化.【解答】解:A、B、C:于带电粒子未与下板接触,可知粒子向下做的是减速运动,故电场力向上;因粒子的电性与电场的方向都不知道,所以两个都不能判定.故A错误,B错误,C错误;D:粒子由M到N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故M点的电势能小于N点的电势能,故D正确.故选:D3.闭合回路由电阻R与导线组成,其内部磁场大小按B﹣t图变化,方向如图,则回路中()A.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B.电流强度越来越大C.磁通量的变化率恒定不变D.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来越大【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楞次定律.【分析】由B﹣t图象可知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情况,则由磁通量的定义可知磁通量的变化率;再由楞次定律可判断电流方向;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求得感应电动势.【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磁感应随时间均匀增大,则由∅=BS可知,磁通量随时间均匀增加,故其变化率恒定不变,故C正确;由楞次定律可知,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故A正确;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E==S,故感应电动势保持不变,电流强度不变,故BD均错;故选AC.4.如图甲,匝数n=2的金属线圈(电阻不计)围成的面积为10cm2,线圈与R=2Ω的电阻连接,置于竖直向上、均匀分布的磁场中.磁场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为B.B﹣t关系如图乙,规定感应电流i从a经过R到b的方向为正方向.忽略线圈的自感影响.则下列i﹣t关系图正确的是()A.B.C.D.【考点】楞次定律.【分析】由右图可知B的变化,则可得出磁通量的变化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电流的方向;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电动势,即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解答】解:由图可知,0﹣2s内,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率相同,故0﹣2s内电流的方向相同,由楞次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方向为顺时针,即电流为正方向;同理可知,2﹣5s内电路中的电流为逆时针,为负方向,由E=可得E=S,则知0﹣2s内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E1=2×=3×10﹣6V,则电流大小为:I1==A=1.5×10﹣6A;同理2s﹣5s内,I2=1.5×10﹣6A.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5.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金属小球P,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金属块Q上,Q放在带小孔(小孔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球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圆锥摆).现使小球改到一个更高一些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P′位置),两次金属块Q都静止在桌面上的同一点,则后一种情况与原来相比较,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Q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变大B.小球P运动的角速度变小C.细线所受的拉力变小D.Q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变大【考点】向心力.【分析】金属块Q保持在桌面上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分析所受桌面的支持力是否变化.以P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细线的拉力的变化,判断Q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的变化.由向心力知识得出小球P运动的角速度、加速度与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的关系,再判断其变化【解答】解:设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细线的拉力大小为T,细线的长度为L.P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重力和细线的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如图,则有:T=,mgtanθ=mω2Lsinθ,得角速度ω=,使小球改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时,θ增大,cosθ减小,则得到细线拉力T增大,角速度ω增大.故B、C错误.对Q球,由平衡条件得知,Q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大小,Q受到桌面的支持力等于重力,则静摩擦力变大,Q所受的支持力不变,故A正确,D错误;故选:A.6.2014年5月10日天文爱好者迎来了“土星冲日”的美丽天象.“土星冲日”是指土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该天象每378天发生一次,土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公转轨迹都近似为圆,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和半径以及引力常量均已知,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A.土星质量B.地球质量C.土星公转周期D.土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之比【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开普勒定律.【分析】地球和土星均绕太阳做圆周运动,靠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圆周运动的运动公式列式分析可以求解的物理量.【解答】解:A、B、行星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后,行星的质量会约去,故无法求解行星的质量,故AB均错误;C、“土星冲日”天象每378天发生一次,即每经过378天地球多转动一圈,根据(﹣)t=2π可以求解土星公转周期,故C正确;D、知道土星和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之比,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以求解转动半径之比,根据v=可以进一步求解土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之比,故D正确;故选:CD.7.如图xoy平面为光滑水平面,现有一长为d宽为L的线框MNPQ在外力F作用下,沿正x轴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空间存在竖直方向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B0cos x(式中B0为已知量),规定竖直向下方向为磁感应强度正方向,线框电阻为R0,t=0时刻NN边恰好在y轴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力F为恒力B.t=0时,外力大小F=C.通过线圈的瞬时电流I=D.经过t=,线圈中产生的电热Q=【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分析】由题意明确感应电动势的规律,根据导体切割磁感线规律和交流电有效值的计算方法可求得电流及热量.【解答】解:A、由于磁场是变化的,故切割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也为变值,安培力也会变力;故要保持其匀速运动,外力F不能为恒力,故A错误;B、t=0时,左右两边的磁感应强度均为B0,方向相反,则感应电动势E=2B0LV,拉力等于安培力即F=2B0IL=,故B错误;C、由于两边正好相隔半个周期,故产生的电动势方向相同,经过的位移为vt;瞬时电动势E=2B0Lvcos,瞬时电流I=,故C正确;D、由于瞬时电流成余弦规律变化,故可知感应电流的有效值I=,故产生的电热Q=I2Rt=,故D正确;故选:CD.8.如图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两物块A、B质量均为m,初始时均静止.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物块B,使B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A、B两物块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υ﹣t关系分别对应图乙中A、B图线(t1时刻A、B的图线相切,t2时刻对应A图线的最高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A.t2时刻,弹簧形变量为0B.t1时刻,弹簧形变量为C.从开始到t2时刻,拉力F逐渐增大D.从开始到t1时刻,拉力F做的功比弹簧弹力做的功少【考点】胡克定律;功能关系.【分析】刚开始AB静止,则F弹=2mgsinθ,外力施加的瞬间,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即可求解AB间的弹力大小,由图知,t2时刻A的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可以求出弹簧形变量,t1时刻A、B开始分离,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t1时刻弹簧的形变量,并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拉力的变化情况.根据弹力等于重力沿斜面的分量求出初始位置的弹簧形变量,再根据求出弹性势能,从而求出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根据动能定理求出拉力做的功,从而求出从开始到t1时刻,拉力F做的功和弹簧释放的势能的关系.【解答】解:A、由图知,t2时刻A的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得:mgsinθ=kx,则得:x=,故A错误;B、由图读出,t1时刻A、B开始分离,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kx﹣mgsinθ=ma,则x=,故B正确.C、从开始到t1时刻,对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kx﹣2mgsinθ=2ma,得F=2mgsinθ+2ma ﹣kx,x减小,F增大;t1时刻到t2时刻,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θ=ma,得F=mgsinθ+ma,可知F不变,故C错误.D、由上知:t1时刻A、B开始分离…①开始时有:2mgsinθ=kx0 …②从开始到t1时刻,弹簧释放的势能E p=﹣…③从开始到t1时刻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W F+E p﹣2mgsinθ(x0﹣x)=…④2a(x0﹣x)=v12 …⑤由①②③④⑤解得:W F﹣E p=﹣,所以拉力F做的功比弹簧释放的势能少,故D正确.故选:BD三、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应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须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一)必考题(共11题,计129分)9.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弹力F与伸长量△l的关系,由实验绘出F与△l 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该弹簧劲度系数为125 N/m.【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分析】由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l成正比,根据图象可以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解答】解:弹簧的F﹣△l图象的斜率是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图象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125N/m;故答案为:125.10.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一木板竖直放在铁架台和轻弹簧所在平面后.其部分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①如图甲,在木板上记下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末端的位置O;②卸下钩码然后将两细绳套系在弹簧下端,用两弹簧称将轻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O,记录细绳套AO、BO的方向及两弹簧称相应的读数.图乙中B弹簧称的读数为11.40 N;、F B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丙中作出F A、F B的③该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弹簧拉力FA合力F′;④已知钩码的重力,可得弹簧所受的拉力F如图丙所示,观察比较F和F′,得出结论.【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要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应通过平行四边形得出合力再与真实的合力进行比较,理解实验的原理即可解答本题,弹簧秤读数时要注意估读.【解答】解:根据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要记录细绳套AO、BO的方向和拉力大小,拉力大小由弹簧秤读出,分度值为0.1N,估读一位:11.40N作图如下:故答案为:方向;11.4011.为测量一阻值约为21Ω的电阻,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电流表A1(量程300mA,内阻约为2Ω);电流表A2(量程l50mA,内阻约为10Ω);电压表V1(量程lV,内阻r=1000Ω);电压表V2(量程l5V,内阻约为3000Ω);定值电阻R0=1000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l000Ω);电源E(电动势约为4V,内阻r约为1Ω);开关,导线若干.为了使测量尽量准确,测量时电表读数不得小于其量程的,电压表应选V1,电流表应选A2,滑动变阻器应选R1.(均填器材代号)根据你选择的器材,请在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考点】伏安法测电阻.【分析】根据电源电动势选择电压表,根据通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选择电流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方便实验操作,应选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为准确测量电阻阻值,应测多组实验数据,滑动变阻器可以采用分压接法,根据待测电阻与电表内阻间的关系确定电流表的接法,作出实验电路图.【解答】解:电源电动势为4V,直接使用电压表V1量程太小,为了使测量尽量准确,测量时电表读数不得小于其量程的,使用电压表V2量程又太大,可以把电压表V1与定值电阻R0串联,增大其量程进行实验,故电压表选择V1,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2V,最大电流不超过100mA,所以电流表选A2,待测电阻的电压从零开始可以连续调节,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为保证电路安全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R1.为准确测量电阻阻值,应测多组实验数据,滑动变阻器可以采用分压接法,由于待测电阻阻值接近电流表内阻,所以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图所示:故答案为:V1,A2,R1.电路图如图所示1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相距L=10m的A、B两个小球均以v0=10m/s向右运动,随后两球相继滑上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坡,地面与斜坡平滑连接,取g=10m/s2.求:A球滑上斜坡后经过多长时间两球相遇.【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物体A到达斜面后做减速运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的加速度,求从物体A到达斜面到物体B到达斜面时所需时间,再利用通过运动学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得相遇时间【解答】解:设A球滑上斜坡后经过t1时间B球再滑上斜坡,则有:A球滑上斜坡后加速度,设此时A球向上运动的位移为x,则,此时A球速度B球滑上斜坡时,加速度与A相同,以A为参考系,B相对于A以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时间t2它们相遇,有:,则相遇时间t=t1+t2=2.5s答:A球滑上斜坡后经过2.5s两球相遇.13.如图所示,为一磁约束装置的原理图,圆心为原点O、半径为R0的圆形区域Ⅰ内有方向垂直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束质量为m、电量为q、动能为E0的带正电粒子从坐标为(0、R0)的A点沿y负方向射入磁场区域Ⅰ,粒子全部经过x轴上的P点,方向沿x轴正方向.当在环形区域Ⅱ加上方向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时,上述粒子仍从A点沿y轴负方向射入区域Ⅰ,粒子经过区域Ⅱ后从Q点第2次射入区域Ⅰ,已知OQ与x轴正方向成60°.不计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求:(1)区域Ⅰ中磁感应强度B1的大小;(2)若要使所有的粒子均约束在区域内,则环形区域Ⅱ中B2的大小、方向及环形半径R至少为大;。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八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八](https://img.taocdn.com/s3/m/f9a9b0cbe518964bcf847cd7.png)
新课标最新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检测试题二、选择题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牛顿、秒B、平均速度、总电阻、交流电的有效值,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代替的思想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量成反比D、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理想实验”法15、图示是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带电粒子被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速度选择器。
速度选择器内相互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的强度分别为B和E,平板S上有可让粒子通过的狭缝P和记录粒子位置的胶片A A,平板S下方有强度为2B的匀强磁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12A、质谱仪是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B、速度选择器中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内C、能通过狭缝P的带电粒子的速率等于EBD、粒子打在胶片上的位置越靠近狭缝P,粒子的比荷越大16、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个定滑轮,跨过定滑轮的绳一端系一重球,另一端系在弹簧秤上,弹簧秤固定在小车上,开始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当小车匀加速向右运动时,与静止状态相比较,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弹簧秤读数变大,小车对地面压力变大B 、弹簧秤读数变大,小车对地面压力变小C 、弹簧秤读数变大,小车对地面的压力不变D 、弹簧秤读数不变,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变大17、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 时,重力势能可表示为p GMmrE =-,其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地球质量。
该卫星原来的半径为1R 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及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2R ,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 A 、2111GMm R R ⎛⎫-⎪⎝⎭ B 、1211GMm R R ⎛⎫- ⎪⎝⎭ C 、12112GMm R R ⎛⎫- ⎪⎝⎭ D 、21112GMm R R ⎛⎫- ⎪⎝⎭18、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x 轴上方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2020—2021年新高考理综(物理)全国大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0—2021年新高考理综(物理)全国大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23483d0336c1eb91a375ddc.png)
2018年第一次大联考【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1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牛顿以其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而奠定了在物理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关于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经过多次的实验验证而得出的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特例C.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据此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D.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很好的解释拍桌子时为什么手感到疼的问题【答案】D【考点】考查物理学常识。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应用了理想实验法,A错;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B错;计算出地球质量的人是卡文迪许,C错;牛顿第三定律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等大反向,D对。
【点拨】物理学常识的掌握需要不断的积累。
15.行驶中的汽车遇到红灯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等到绿灯亮时又重新启动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恢复原来的速度继续匀速行驶,则从刹车到继续匀速行驶这段过程,位移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图象描述正确的是()【答案】C【考点】考察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图像问题。
【解析】由运动学公式2202v v ax -=及数学知识,C 正确。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月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月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8466a34b35eefdc8d333d9.png)
新课标最新年高考理综(物理)理科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u —64第Ⅰ卷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的研究及应用过程中涉及诸多的思想方法,如理想化、模型化、放大、极限思想,控制变量、猜想、假设、类比、比值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思想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假设法B .速度的定义式v =Δx Δt ,采用的是比值法;当Δt 趋近于0时,ΔxΔt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C .在探究电阻、电压和电流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再保持电流不变研究电阻与电压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D .如图示的三个实验装置,这三个实验都体现了放大的思想15.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甲所示,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合力F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16.如图所示,光滑轨道LMNPQMK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轨道平面在竖直面内,MNPQM是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轨道LM与圆形轨道MNPQM在M点相切,轨道MK与圆形轨道MNPQM在M点相切,b点、P点在同一水平面上,K点位置比P点低,b点离地高度为2R,a点离地高度为2.5R,若将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左侧轨道上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将小球从LM轨道上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一定不能沿轨道运动到K点B.若将小球从LM轨道上b点由静止释放,小球一定能沿轨道运动到K点C.若将小球从LM轨道上a、b点之间任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一定能沿轨道运动到K点D.若将小球从LM轨道上a点以上任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沿轨道运动到K点后做斜上抛运动,小球做斜上抛运动时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一定小于由静止释放时的高度17.如图所示,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 1=1.0kg、m2=2.0kg、m3=3.0kg,已知斜面上表面光滑,斜面倾角θ=30°,m1和m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用外力使整个系统静止,当撤掉外力时,m2将(g=10m/s2,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和m1一起沿斜面下滑B.和m1一起沿斜面上滑C.相对于m1上滑D.相对于m1下滑18.电荷量相等的两点电荷在空间形成的电场有对称美.如图所示,真空中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A、B,AB连线中点为O.在A、B所形成的电场中,以O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面垂直AB连线,以O为几何中心的边长为2R的正方形平面垂直圆面且与AB连线共面,两个平面边线交点分别为e、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b、c、d、e、f六点中找不到任何两个场强和电势均相同的点B.将一电荷由e点沿圆弧egf移到f点电场力始终不做功C.将一电荷由a点移到圆面内任意一点时电势能的变化量并不都相同D.沿线段eOf移动的电荷,它所受的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19.如图所示,在开关S闭合时,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保持S闭合,将上极板稍向左平移,液滴将会向上运动B.保持S闭合,将上极板稍向下平移,电流表中会有a→b的电流C.将S断开,将上极板稍向左平移,液滴仍保持静止D.将S断开,将上极板稍向下平移,液滴仍保持静止20.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导轨倾斜放置,其下端连接一个定值电阻R ,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将ab 棒在导轨上无初速度释放,当ab 棒下滑到稳定状态时,速度为v ,电阻R 上消耗的功率为P 。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二](https://img.taocdn.com/s3/m/d6791397f18583d0496459d0.png)
新课标最新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质点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B.体积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成质点C.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D.确定一列火车从北京行驶到上海的时间时,此火车可以当作质点2.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10m/s2,则()A.物体2s末的速度为20m/s B.物体2s末的速度为10m/sC.物体2s内下落的高度是40m D.物体2s内下落的高度是10m3.在运动会上,运动员在标准400m跑道的第一跑道上比赛,按规定跑完1500m,则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A.100m B.1500m C.0 D.无法确定4.物体受到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F1=3N,F2=9N,则它们的合力F的数值范围是()A.3N≤F≤9N B.6N≤F≤12N C.3N≤F≤6N D.3N≤F≤12N5.一个物体在8N的合外力作用下,产生4m/s2的加速度,它受16N的合外力作用时的加速度是()A.1m/s2 B.2m/s2 C.4m/s2 D.8m/s26.原在水平地面上的小物块受到瞬时撞击后,沿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则小物块在斜面上向上滑动过程中受到几个力作用()A.1个B.2个C.3个D.4个7.站在电梯里的人有“失重”感觉时,电梯可能正在()A.加速下降B.加速上升C.匀速下降D.减速下降8.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对物体做功多,说明物体的位移一定大B.力对物体做功小,说明物体的受力一定小C.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没有移动D.物体发生了位移,不一定有力对它做功9.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描绘点电荷电场中电场线的是()A.B.C.D.10.在下列各种措施中,目的是为了防止静电危害的是()A.电视机后盖上开有许多小孔B.电视机上装有一条户外天线C.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有避雷针D.在烟道的中央装有静电除尘器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18分)11.带电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叫,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发生的.12.小汽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8m/s,河水流速是6m/s,则:当小汽艇垂直于河岸航行时,小汽船的速度为m/s.13.平抛运动可分成:(1)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规律为:v X= ,x= ;(2)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运动规律为:v y= ,y= .三、实验题(14题4分、15题6分.共10分)14.图甲是一个用来测方木块和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简单装置.方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方木块被一根绳子系在右面一端固定的水平弹簧测力计上.长木板下面有轮子可以滚动,用一个平稳的水平力向左推动木板,木板向左缓慢移动,待弹簧测力计的指针稳定后,读出测力计的读数f在方木块上放砝码可以改变它对长木板的压力F的大小.将测得的各组f和F的数据用圆点标于坐标图上,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各点表示的数据描出f﹣F图线,求出方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所安装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他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该同学的装置和操作中的主要错误是:①;②;③;④.四、计算题(16、17题每题8分.18题6分.共22分)16.一个滑雪人质量m=75㎏,以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60m,求:(1)滑雪人的加速度;(2)t=5s时滑雪人的速度?1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绳系于O点.把细绳拉直至水平时无初速度地释放,小球运动至O点正下方的B点时绳子恰好被拉断(设绳子被拉断时系统没有能量损失),小球抛出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B点距地面的高度也为L.求:(1)绳子被拉断时小球的速度;(2)小球落到地面时距B点的水平距x.18.有一个100匝的线圈,总电阻为10Ω,在0.2s内垂直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从0.02Wb均匀增加到0.1Wb.问:(1)这段时间内线圈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多少;(2)通过线圈的平均感应电流为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质点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B.体积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成质点C.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D.确定一列火车从北京行驶到上海的时间时,此火车可以当作质点【考点】质点的认识.【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解答】解:A、质量大的物体,形状也可以忽略,比如地球绕太阳运动的时候,也可以看成质点,所以A错误;B、体积小的物体对于研究的问题来说,形状也不一定能忽略,比如研究蚂蚁如何爬行等,所以B 错误;C、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所以C错误;D、火车的长度相对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来说可以忽略,能看成质点,所以D正确.故选D.2.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10m/s2,则()A.物体2s末的速度为20m/s B.物体2s末的速度为10m/sC.物体2s内下落的高度是40m D.物体2s内下落的高度是10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A、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v=gt=20m/s,故A正确,B错误;C、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h==20m,故CD错误.故选A3.在运动会上,运动员在标准400m跑道的第一跑道上比赛,按规定跑完1500m,则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A.100m B.1500m C.0 D.无法确定【考点】位移与路程.【分析】位移的大小等于初末位置的距离,确定出运动员的末位置,即可知道位移的大小.【解答】解:标准跑道为400m,知圆弧部分各100m,从A点出发跑完1500m,知跑了3圈,因起点位置不确定,那么运动员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100m,也可能小于100m.故D正确,ABC 错误.故选:D.4.物体受到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F1=3N,F2=9N,则它们的合力F的数值范围是()A.3N≤F≤9N B.6N≤F≤12N C.3N≤F≤6N D.3N≤F≤12N【考点】力的合成.【分析】两力合成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夹角为零时合力最大,夹角180°时合力最小,合力范围为:|F1+F2|≥F≥|F1﹣F2|.【解答】解:当夹角为零时合力最大,最大值为3N+9N=12N;当夹角180°时合力最小,最小值为9N﹣3N=6N;故合力的范围为6N≤F≤12N;故选:B.5.一个物体在8N的合外力作用下,产生4m/s2的加速度,它受16N的合外力作用时的加速度是()A.1m/s2 B.2m/s2 C.4m/s2 D.8m/s2【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质量,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物体的质量m=,受16N的合外力作用时的加速度.故选:D.6.原在水平地面上的小物块受到瞬时撞击后,沿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则小物块在斜面上向上滑动过程中受到几个力作用()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分析可得出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解答】解:物体在滑动过程中,受竖直向上的重力、垂直于支持面的弹力;由于接触面光滑没有摩擦力;故物体只受两个力,故选:B.7.站在电梯里的人有“失重”感觉时,电梯可能正在()A.加速下降B.加速上升C.匀速下降D.减速下降【考点】超重和失重.【分析】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解答】解:站在升降机中的人出现失重现象,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所以升降机可能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故A正确.故选:A.8.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对物体做功多,说明物体的位移一定大B.力对物体做功小,说明物体的受力一定小C.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没有移动D.物体发生了位移,不一定有力对它做功【考点】功的概念.【分析】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位移.根据W=Flcosα求解.【解答】解:A、力对物体做功多,根据W=Flcosα,如果力很大,那么物体的位移不一定大,故A 错误B、力对物体做功小,根据W=Flcosα,如果力位移很小,那么物体的受力不一定小,故B错误C、力对物体不做功,根据W=Flcosα,可能α=90°,所以物体不一定没有移动,故C错误D、物体发生了位移,如果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那么力对它不做功,故D正确故选D.9.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描绘点电荷电场中电场线的是()A.B.C.D.【考点】电场线.【分析】电场线虽然不实际存在,但可形象描述电场的大小与方向分布.电场线是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出发,终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解答】解:电场线是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出发,终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所以正点电荷的电场线是以电荷为中心向四周发散,而负点电荷是向中心会聚,呈球体分布.故AB正确.故选:AB.10.在下列各种措施中,目的是为了防止静电危害的是()A.电视机后盖上开有许多小孔B.电视机上装有一条户外天线C.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有避雷针D.在烟道的中央装有静电除尘器【考点】静电场中的导体.【分析】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止,静电现象的好处要加以利用,如静电除尘、植绒、喷漆等;缺点要加以防止,如避雷针、油罐车的拖地的铁链、地毯中夹杂细金属丝等.【解答】解:A、电视机后盖上开有许多小孔目的是散热,故A错误B、电视机上装有一条户外天线目的接受电磁波,故B错误C、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有避雷针是静电现象的防止,故C正确D、在烟道的中央装有静电除尘器,是静电现象的应用,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18分)11.带电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叫电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电场发生的.【考点】电场.【分析】带电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叫电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电场发生的.【解答】解:带电体周围就存在着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这种物质叫电场.电荷不接触也能发生作用,是电场发生的.故答案为:电场,电场12.小汽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8m/s,河水流速是6m/s,则:当小汽艇垂直于河岸航行时,小汽船的速度为10 m/s.【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当静水速与河岸垂直时,合速度的大小,并根据几何关系求出合速度的方向.【解答】解:当静水速与河岸垂直时,合速度的大小v===10m/s.设船的航行方向与水流方向夹角为α,则tanα==.所以α=53°.故答案为:10.13.平抛运动可分成:(1)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规律为:v X= v0,x= v0t ;(2)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运动规律为:v y= gt ,y= .【考点】平抛运动.【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解答】解:(1)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规律为:v X=v0,x=v0t;(2)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运动规律为:v y=gt,y=.故答案为:(1)v0,v0t;(2)gt,.三、实验题(14题4分、15题6分.共10分)14.图甲是一个用来测方木块和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简单装置.方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方木块被一根绳子系在右面一端固定的水平弹簧测力计上.长木板下面有轮子可以滚动,用一个平稳的水平力向左推动木板,木板向左缓慢移动,待弹簧测力计的指针稳定后,读出测力计的读数f在方木块上放砝码可以改变它对长木板的压力F的大小.将测得的各组f和F的数据用圆点标于坐标图上,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各点表示的数据描出f﹣F图线,求出方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2【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弹簧的示数即为滑块的滑动摩擦力,再根据f=μF,结合图象的斜率,即可求解.【解答】解:作出f﹣F图线如图所示:由f=μF,可知,图象的斜率k=μ;由图象可知,μ==0.2故答案为:0.2(0.18~0.22均对).1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所安装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他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该同学的装置和操作中的主要错误是:①电源用的直流电;②没有平衡摩擦力;③细线与板不平行;④小车没靠近打点计时器.【考点】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分析】先分析分析实验的装置图,再根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等分析本实验的装置和操作中的主要错误.【解答】解:该同学的装置和操作中的主要错误有①电源用的直流电:打点计时器需要用交流电源,而图示装置用的是电池,是直流电;②没有平衡摩擦力:在平衡摩擦力时,要将木板右端垫高,而图示中木板是水平的;③细线与板不平行:实验过程中应保证细线与木板平行,从而保证拉力在小车前进的方向上;④小车没靠近打点计时器:释放小车时应让小车从靠近计时器处释放,在纸带上打上尽量多的点;故答案为:电源用的直流电;没有平衡摩擦力;细线与板不平行;小车没靠近打点计时器.四、计算题(16、17题每题8分.18题6分.共22分)16.一个滑雪人质量m=75㎏,以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60m,求:(1)滑雪人的加速度;(2)t=5s时滑雪人的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已知初速度,时间,位移,由运动学可以求得加速度(2)已知加速度和时间,由速度公式即可求出.【解答】解:(1)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已知初速度,时间,位移,由运动学位移公式60=2×5+×a×52解得:a=4m/s2(2)由速度公式,得:v=v0+at=2+4×5=22m/s答:(1)滑雪人的加速度是4m/s2;(2)t=5s时滑雪人的速度是22m/s.1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绳系于O点.把细绳拉直至水平时无初速度地释放,小球运动至O点正下方的B点时绳子恰好被拉断(设绳子被拉断时系统没有能量损失),小球抛出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B点距地面的高度也为L.求:(1)绳子被拉断时小球的速度;(2)小球落到地面时距B点的水平距x.【考点】动能定理;平抛运动.【分析】(1)根据动能定理求出小球到达最低点的速度.(2)根据高度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结合初速度和时间求出水平距离.【解答】解:(1)根据动能定理得,mgL=,解得v=.(2)根据L=得,t=,则小球落地点的水平距离x=.答:(1)绳子被拉断时小球的速度为;(2)小球落到地面时距离B点的水平距离为2L.18.有一个100匝的线圈,总电阻为10Ω,在0.2s内垂直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从0.02Wb均匀增加到0.1Wb.问:(1)这段时间内线圈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多少;(2)通过线圈的平均感应电流为多少?【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分析】(1)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感应电动势.(2)由欧姆定律求出感应电流.【解答】解:(1)感应电动势:E=n=100×=40V;(2)感应电流:I===4A;答:(1)这段时间内线圈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40V;(2)通过线圈的平均感应电流为4A.&知识就是力量!& 2016年6月22日@学无止境!@。
2020—2021年新高考理综(物理)最后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0—2021年新高考理综(物理)最后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b73d1fa3312b3169a551a4e2.png)
新课标2021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物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第I卷均为必考题,第n卷包括必考和选考两个局部.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u 64第I卷〔必考〕本卷共18小题,每题6分,共108分选择题〔此题共18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3 .半圆形玻璃传横截面如图, AB为直径,O点为圆心.在该截面内有a、b两束单色可见光从空气垂直于AB射入玻璃传,两入射点到O的距离相等.两束光在半圆边界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下图,那么关于a、b两束光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大B.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较小C.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预装置, 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b光的折射角大14 .质点沿直线运动,在10 s内速度由10 m/s减为0,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v-t图〕恰好是与两坐标轴相切的四分之一圆弧,如下图.那么该质点在第 5 s末的加速度大小为3.3, 2.2A.3B. FC.三D.三15 .如下图,虚线 a 、b 、c 、d 、e 代表电场 的五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 等,实线为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 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 P 、Q 是这条轨 上的两点,据此可知A.五个等势面中,a 的电势最高B.带电粒子通过P 点时的动能比通过 Q 点时的动能大C.带电粒子通过P 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 Q 点时的加速度大D.带电粒子通过P 点时的电势能比通过 Q 点时的电势能大16 .如下图,三颗质量均为 m 的卫星a 、b 、c 在同一平面内绕地 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 b 、c 在地球的同步轨道上,a 距离地 球外表的高度为R,此时a 、b 恰好相距最近.地球的半径 为R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3,地球外表重力 加速度为g,那么/ 产—、\A.发射卫星b 时速度要大于11.2 km/s *(1 _ J-mgR------- 『B.卫星a 在赤道正上方且动能为 8D.如果波是向左传播的,那么波的周期可能为 公用中下 迹t 百C.卫星a 和b 下一次相距最近还需经过忡D.假设要卫星c 与b 实现对接,可只让卫星 c 加速17.如下图,实线和虚线分别为某种波在 t 时刻和t+ At 时刻的波形曲线.B 和C 是横坐标分别为d 和3d 的两个质点,以下说法B 向上运动,那么质点 C一定向下运动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 A. 25 W B. 50 W C. 100WD. 200W第n 卷必考局部第n 卷必考局部共10题,共157分.19. 〔18分〕(1) 〔6分〕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重锤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与B.任一时刻,如果质点B 速度为零,那么质点C 的速度也为零最小启动风速 1.0 ms 最小充电风速2.0 ms最大限制风速 12.0 m-15是大输出功率400 WP 风成正比.那么当风垂直通过叶片旋中正确的选A.任一时刻,如果质点 风力发电机①图示为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 O 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 的第一点.分别测出 假设干连续点 A 、B 、 C ……与O 点之间的 距离 h 1、h 2、h 3 ................ 打点计时器的打 点周期为T,重锤质量为 落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②取打下O 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为零,计算出该重锤下落不 同高度h 时所对应的动能 曰和重力势能E PO 建立坐标系, 横轴表示h,纵轴表示Ek 和E P ,根据以上数据在图中绘出图 线I 和图线n .已求得图线I 斜率的绝对值ki=2.94 J/m,请计算图线II 的斜率 k2=J/m 〔保存3位有效数 字〕.重锤和纸带在下落过程中所受平均阻力与重锤所受重 力的比值为 〔用ki 和k2表示〕.(2) 〔12分〕某兴趣小组欲通过测定工业污水〔含多种重金属离m,重力加速度为g,可得重锤下O动能的转化问题.子〕的电阻率来判断某工厂废水是否到达排放标准〔一般工业废水电阻率的达标值为>200 Qm〕 o如图甲所示为该同学所用盛水容器,其左、右两侧面为金属薄板〔电阻极小〕,其余四面由绝缘材料制成, 左右两侧带有接线柱.容器内表面长a=40 cm,宽b=20 cm ,高c=10 cm.将水样注满容器后,进行以下操作:①分别用多用电表欧姆挡的“x 1k〞、“X100〞两档粗测水样的电阻值时,表盘上指针如图乙所示,那么所测水样的电阻约为Q o图乙②为更精确地测量所取水样的电阻,该小组从实验室中找到如下实验器材:A.电流表〔量程5 mA,电阻R A为50 Q〕B.电压表〔量程15 V电阻R v约为10 kQ〕C.滑动变阻器〔0〜20额定电流1 A〕D.电源〔12 V,内阻约10 Q〕E.开关一只、导线假设干请在做题卷相应位置的实物图中完成电路连接.④由以上测量数据可以求出待测水样的电阻率为 Qmo 据此可知,所测水样在电阻率这一指标上 (选填 “达标〞或“不达标)20. (15分)如下图,让一小物体(可看作质点)从斜面底端A点以V 0=4 m/s 的初速度滑上斜面,物体滑工到斜面上的B 点后沿原路返回.假设A 到B /彳 的距离为s=1 m,斜面倾角为.=37 ° ,重力冢巴…) 加速度为 g=10 m/s 2.(取 sin37°=0.6,cos37°=0.8)(1)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假设设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且物体返回经过C 点时,其动能恰与重力势能相等,求 C 点相对水平地面的高度ho21. (19分)如下图,水平虚线 L I 、L 2之间是匀强磁场,磁场区竖 直宽度为h,磁场方向水平向里.竖直平面内有一等腰梯形导线 框,底边水平,其上③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测得 动变阻器,重复上述测量步骤, 在在做题卷相应位置的坐标纸中 组 U 、I 数据;再调节滑 得出一系列数据如表所示,请 U/V2.03.8 6.8 8.0 10.2 11.6作出U-I 关系图线.下边长之比为5:1,高 . ,,为2h.现使线框AB边在磁场边界L I的上…个A B.. 彳方h高处由静止自由下落,当AB边刚进入戈支落力tx x x x x x r 磁场时加速度恰好为0,在DC边刚要进入"一磁场前的一小段时间内,线框做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o(1)如果磁感应强度为B,导线框电阻为R, AB长为l,求线框的质量;(2)求在DC边进入磁场前,线框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与AB边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之比;(3)求DC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加速度的大小.22. (20分)如下图,待测区域中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根据带电粒子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可推测其电场和磁场. 图中装置由加速器和平移器组成,平移器由两对水平放置、相距为l的相同平行金属板构成,极板长度为1、间距为d,两对极板间偏转电压大小相等、电场方向相反.质量为m、电荷量为+ q的粒子经加速电压U0加速后,水平射入偏转电压为U i的平移器,最终从 A 点水平射入待测区域.不考虑粒子受到的重力.(1)求粒子射出平移器时的速度大小v i;(2)当加速电压变为4U.时,欲使粒子仍从A点射入待测区域, 求此时的偏转电压U;(3)粒子以不同速度水平向右射入待测区域, 刚进入时的受力大小均为F.现取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建立如下图的直角坐标系Oxyz.保持加速电压为U.不变,移动装置使粒子沿不同的坐标轴方向射入待测区域, 粒子刚射入时的受力大小如下表所不射入方y一y z一z向受力^小婀诉V3F请推测该区域中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及可能的方向.选考局部第n卷选考局部共5题,共35分.其中,第29、30题为物理题,第31、32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假设第29、30题都作答,那么按第29题计分,假设第31、32题都作答,那么按第31题计分;第33题为生物题,是必做题.请将答案都填写在做题卷选答区域的指定位置上.29.[物理一一选修3—3]〔此题共有两小题,每题6分,共1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填选项前的30.[物理一一选修3—5]〔此题共有两小题,每题6分,共1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有关光的现象以及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填选项前白^字母〕字母〕A. 一定质量的100 C 的水吸收热量后变成100 c 的水蒸气,系统的内能保持不变B.对某物体做功,一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C.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分别取决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D.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量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2〕如下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在A 状态时,温度为t A =27 C,那么气 体从状态A 等容变化到状态M,再等 压变化到状态B 的过程中,对外所做 的功W 和在状态B 的温度t B 分别为.〔取1 atm=1.0 X105 Pa 〕〔填选项前的字母〕A. W=300 JB. W=300 JC. W=750 JD. W=750 Jt B =27 C t B = - 33 C t B = - 33 C t B =27 CA.如果利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可以发生光电效应,那么改用红光一定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B.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C.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以释放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之间发生碰撞时,将一局部能量转移给电子,所以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2) —质量为M=1.0 kg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m=20 g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100 m/s射入木块,在很短的时间内以水平速度10 m/s穿出.那么子弹射穿木块过程,子弹所受合外力的冲量I和木块获得的水平初速度v分别为.(填选项前的字母)A. I=1.8 kg?m/s v=1.8 m/sB. I=1.8 kg?m/s v=2.0 m/sC.I=-1.8 kg ?m/s v=1.8 m/sD. I=-1.8 kg ?m/s v=2.0 m参考答案13. C 14. A 15. B 16. C 17. D 18. B19. 〔18分〕(1) (6分,每格2分)①h 3- h 12T② 2,80k 1 - k 2 0.07k 13〔2〕① 1.75X10②见解析图a〔2分〕〔3 分〕〔1.70 X |XI③见解析图b 〔2分〕④137 〔125-145〕 〔3分〕 不达标〔2分〕20. 〔15 分〕解:〔1〕 分析物体上滑过程在斜面上的受力,由 A 到B 过程由动能 定理得 , , ,、C 1〔mgsinf 〕s 0 - mv理得垂直斜面方向有联立①②③式得代入数据解得mg cos1•分〔3〕 2V0 , ----------- tan 2gscos 422 10 1 0.80.251.分.设物体经过C 点的速度大小为 v, 由B 到C 过程由动能定1一 mgh - mv又 g2mg(s sin h)f (s h) sin1 2一 mv2 3.分..联立⑤⑥式得(sin cos ) s 2 cot代入数据解得(0.6 0.25 0.8) 1------------------------- m42 0.25 -3=0.24 m21 . (19 分)解:(1)设AB 边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为 V 1,线框质量为m ;又AB=l, 那么 CD=5l线框下落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gh 2 mv 1x x x 3( x x x ?AB 刚进入磁场时 感应电动势 E 1B l V 1 感应电流 I 1E i安培力F 1加速度为 0,即受力平衡,有 mgF 1⑤……1分CDX X3(2)设DC 边刚进入磁场前匀速运动时速度为V 2,线框切割磁感应线的有效长度为 21,E 2 B 21V 2⑦ ......................................................................................................2•分 ....B 2(2l)2V 2 mg ----线框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有 R⑧••…2分 B 2l 2v i mg ----由(1)得AB 刚进入磁场时有R⑨ ................ 1••分v 21联立⑧⑨式解得V1 4⑩ .....................................................................................................2分••…(3) CD 刚进入磁场瞬间,线框切割磁感应线的有效长度为31E 3 B 31V2⑪ .............................................................................................................1 •分 ...22B 2(3l)2V 3 9F 3 B I 3 3l ——一3 -mg安培力为3 3R 4 g 戏 ................... 1分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3 mg ma 曲 ..................... 2•分・an联立42曲式解得4y 1^ .................................... 1 •分.…22. (20 分)解:(1)设粒子射出加速器的速度为 V .,由动能定理得12qU o - mV o2① 2 ............................................... •分粒子在平移器的两个电场中运动恰好相反,得 V 1= V 0②……1分联立①一⑤式解得R一•,一片 ,, _ 一联立①②式解得m m③..................................... 1.分…(2)在第一个偏转电场中,粒子做类平抛运动,设粒子的运动时间为t:…一1a也i 八加速度的大小md④.......................................... 1分••…水平位移 2 v o t⑤..................................................................................................... 1 •分 ...।- Y i -at2竖直位移1 2 ⑥......................................... 1.分……在离开电场时,竖直分速度v Y at ⑦ .......................................... 1分・粒子在两偏转电场间做匀速直线运动,经历时间也为t竖直位移y2 v Y t ⑧........................................................ 1 •分…•…由题意知,粒子竖直总位移V2y1 y2 ⑨........................................ 1.分U112V 一联立④一⑨式解得U 0d⑩ ......................................................................... 1•分•…当加速电压为4U.时,y相同,解得U =4U1 11 (1)分B平行于x轴,电场力为F,那么q Q(3)⑻由沿+x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均为F且与速度无关) 可知:FE -〔b 〕由沿土y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大小相同〕可知:洛伦兹力f 沿z 轴,E 与Oxy 平面平行,且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垂直,有F 2 f 2 ( 5F)2⑹设电场方向与+x 轴方向夹角为民,假设B 沿+x 轴方向,由沿z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得 〔f沿y 轴〕即E 与Oxy 平面平行且与+x 轴方向的夹角为 30°或150同理假设B 沿-x 轴方向, 那么E 与Oxy 平面平行且与+x 轴方向的夹角为-30 °或 15029. (12 分)(1) C(2) B〔各6分,共12分〕其中洛伦兹力fqv 1BG1 .分....解得f 2F ,B F 2m q \'q U 0⑭- _2(f F sin )22(F cos )一 - 2(f - F sin )2(F cos )(3F)2sin解得a=30° 或=150 ° ⑪1 ,分30.〔12 分〕〔1 〕B6 分,共12 分〕〔2〕C6C.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那么波的周期可能为 6 * * * * * * * * 15困18.下表为如下图“风光互补路灯〞中风力发电机局部的配置参数.风轮机叶片旋转所扫过的面积为风力发电机可接受风能的面积,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单位时间内流向风轮机的最大风能转扫过的平面且风速为 6 m/s时〔忽略空气密度的变化〕,风力。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七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七](https://img.taocdn.com/s3/m/992a79e048d7c1c708a145d0.png)
新课标最新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五)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区域后,粒子的()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2.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速度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运动方向相反B.0﹣4s内,A、B的位移相同C.t=4s时,A、B的速度相同D.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3.已知均匀带电的无穷大平面在真空中激发电场的场强大小为,其中σ为平面上单位面积所带的电荷量,ɛ0为常量,如图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为S,其间为真空,带电量为Q,不计边缘效应时,极板可看作无穷大导体板,则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和两极板间相互的静电引力大小分别为()A.和B.和C.和D.和4.如图,发电机的电动势e=678sin100πt V,变压器的副线圈匝数可调,触头P置于a处时,用户的用电器恰好得到220V的电压,R表示输电线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的频率为100HzB.电压表V2的示数为220VC.电压表V1的示数为678VD.当用户的用电器功率增加时,要保持用户仍得到220V的电压,触头P应向上滑5.如图所示,“U”形金属框架固定在水平面上,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ab棒以水平初速度v0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棒做匀减速运动 B.回路中电流均匀减小C.a点电势比b点电势低D.ab棒受到水平向左的安培力6.北斗卫星系统由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与低轨道卫星两种卫星组成,这两种卫星正常运行时()A.低轨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重合B.低轨卫星的环绕速率不可能大于7.9km/sC.地球同步卫星比低轨卫星的转动周期大D.低轨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可能具有相同的角速度7.如图,直立弹射装置的轻质弹簧顶端原来在O点,O与管口P的距离为2x o,现将一个重力为mg的钢珠置于弹簧顶端,再把弹簧压缩至M点,压缩量为x o.释放弹簧后钢珠被弹出,钢珠运动到P点时的动能为4mgx o,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射过程,弹簧和钢珠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弹簧恢复原长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钢珠的动能C.钢珠弹射所到达的最高点距管口P的距离为7x oD.弹簧被压缩至M点时的弹性势能为7mgx o8.如图所示,三条绳子的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将杆竖直紧压在地面上,若三条绳长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三条绳中的张力都相等B.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C.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D.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三、非选择题:11.利用力传感器P探究“静摩擦力及滑动摩擦力变化的规律”,装置如图甲.P固定于桌面并与计算机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车板较长的平板车通过细绳连接空沙桶,调节细绳水平,整个装置开始时处于静止状态.(1)开启传感器P,缓慢向沙桶里倒入沙子,小车刚运动时立即停止倒沙子,此后P的示数表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填“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小车的运动是否必须为匀速直线运动?答:(填“是”或“否”).(3)采集的图象如图乙,由此可知,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N.已知滑块的质量为0.15kg,取重力加速度为10m/s2,则滑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2.某同学想测量电压表0~3V挡的内阻,他从实验室拿来一个多用电表、3节干电池、50Ω的滑动变阻器1个、开关和若干导线.(1)先用多用表粗测其内阻,把选择开关旋到欧姆挡的“100”倍率,将(填“红”或“黑”)表笔接电压表的“﹣”接线柱,另一只表笔接“3V”的接线柱,多用表的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则电压表的内阻为Ω.(2)再用伏安法测量其内阻,把多用表的选择开关旋到直流电流的(填“100”“10”或“1”)mA挡,请在图2完成其余的连线.(3)实验中多用表的示数为I,电压表的示数为U,则电压表的内阻为R V= .13.如图所示为仓储公司常采用的“自动化”货物装卸装置,两个相互垂直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货箱A(含货物)和配重B通过与斜面平行的轻绳跨过光滑滑轮相连.A装载货物后从h=8.0m高处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时,A和B同时被锁定,卸货后解除锁定,A在B的牵引下被拉回原高度处,再次被锁定.已知θ=53°,B的质量M为1.0×103kg,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g取10m/s2,sin53°=0.8,cos53°=0.6.(1)为使A由静止释放后能沿斜面下滑,其质量m需要满足什么条件?(2)若A的质量m=4.0×103kg,求它到达底端时的速度v;(3)为了保证能被安全锁定,A到达底端的速率不能大于12m/s.请通过计算判断:当A的质量m不断增加时,该装置能否被安全锁定.14.如图所示,金属导轨MNC和PQD,MN与PQ平行且间距为L,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α,N、Q连线与MN垂直,M、P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光滑直导轨NC和QD在同一水平面内,与NQ的夹角都为锐角θ.均匀金属棒ab和ef质量均为m,长均为L.ab棒初始位置在水平导轨上与NQ重合;ef棒垂直放在倾斜导轨上,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较小),由导轨上的小立柱1和2阻挡而静止.空间有方向竖直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两金属棒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不计所有导轨和ab棒的电阻,ef棒的阻值为R,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忽略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重力加速度为g.(1)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给ab棒一个垂直于NQ、水平向右的速度v1,在水平导轨上沿运动方向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ef棒始终静止,求此过程ef棒上产生的热量;(2)在(1)问过程中,ab棒滑行距离为d,求通过ab棒某横截面的电量;(3)若ab棒以垂直于NQ的速度v2.在水平导轨上向右匀速运动,并在NQ位置时取走小立柱1和2,且运动过程中ef棒始终静止.求此状态下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及此磁场下ab棒运动的最大距离.三、解答题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16.如图,一固定的竖直汽缸由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m1=2.50kg,横截面积为s1=80.0cm2,小活塞的质量为m2=1.50kg,横截面积为s2=40.0cm2,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保持为l=40.0cm,汽缸外大气的压强为p=1.00×105Pa,温度为T=303K,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两活塞间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495K,现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忽略两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求:(1)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2)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物理--物理3-4】17.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在t时刻后△t=0.2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t<T,若该简谐波的波速为5m/s,则()A.质点M在t时刻的振动方向为y轴正方向B.质点M在t时刻的振动方向为y轴负方向C.质点M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0.1mD.质点M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0.3mE.质点M在t时刻的动能最大18.如图所示,一艘赛艇停在平静的水面上,赛艇前部上端有一标记P,在其正前方A处有一浮标.潜水员从P前方S=4m处开始下潜,当下潜至深度为H=2m的B处时,才能看到赛艇尾端后方水面上的景物,且看到P刚好被浮标挡住.测得PA.B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53°和37°.忽略赛艇吃水深度,求赛艇的长度L.sin53°=0.8,cos53°=0.6.【物理--物理3-5】19.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氢原子从n=4能级直接向n=1能级跃迁所放出的光子,恰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氢原子辐射出光子后,氢原子能量变小B.该金属的逸出功W=12.75eVC.用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所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该金属仍有光电子逸出D.氢原子处于n=1能级时,其核外电子在最靠近原子核的轨道上运动E.氢原子处于n=1能级时,氢原子能量最大20.如图所示,滑板A放在水平面上,长度为l=2m,滑块质量m A=1kg,m B=0.99kg,A、B间粗糙.现有m A=0.01kg子弹以v0=200m/s速度向右击中B并留在其中.①子弹C击中B后瞬间,B速度多大?②若滑块A与水平面固定,B被子弹击中后恰好滑到A右端静止,求滑块B与A间动摩擦因数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区域后,粒子的()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分析】通过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知轨道半径的公式,结合该公式即可得知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时,半径的变化情况;再利用线速度与角速度半径之间的关系式,即可得知进入弱磁场区域后角速度的变化情况.【解答】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高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qvB=m,解得:r=,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B减小,所以r增大.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为:v=ωR 线速度v不变,半径r增大,所以角速度减小,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速度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运动方向相反B.0﹣4s内,A、B的位移相同C.t=4s时,A、B的速度相同D.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倾斜的直线.根据图线的纵坐标直接读出速度的大小,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解答】解:A、由图看出,速度均为正值,说明A、B都沿正方向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B.根据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4s内B的位移大于A的位移,故B错误;C、由图读出,在t=4s时,A的速度等于B的速度.故C正确;D、图象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AB的斜率大小相等,即二者加速度大小相等,故D错误.故选:C3.已知均匀带电的无穷大平面在真空中激发电场的场强大小为,其中σ为平面上单位面积所带的电荷量,ɛ0为常量,如图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为S,其间为真空,带电量为Q,不计边缘效应时,极板可看作无穷大导体板,则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和两极板间相互的静电引力大小分别为()A.和B.和C.和D.和【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分析】由题意可明确两极板单独在极板内部形成的场强大小,根据电场的叠加可明确合场强;相互作用力可看作极板在对方场强中的受力,即F=Eq.【解答】解:两极板均看作无穷大导体板,极板上单位面积上的电荷量σ=;则单个极板形成的场强E0==,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为:2×=;两极板间的相互引力F=E0Q=;故选:D.4.如图,发电机的电动势e=678sin100πt V,变压器的副线圈匝数可调,触头P置于a处时,用户的用电器恰好得到220V的电压,R表示输电线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的频率为100HzB.电压表V2的示数为220VC.电压表V1的示数为678VD.当用户的用电器功率增加时,要保持用户仍得到220V的电压,触头P应向上滑【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电功、电功率.【分析】变压器只改变电压,不会改变频率,副线圈两端的电压等于用户电压和输电线路损失电压之和;由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之比等于匝数之比即可比较【解答】解:A、变压器只改变电压,不会改变频率,故频率为f=50H Z,故A错误;B、电压表的示数为用户和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值和大于220V,故B错误;C、电压表测量的是有效值,故示数为U=,故C错误;D、当用户功率增大时,由P=UI可知,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增大,故损失电压增大,用户得到的电压将减小,要保持用户仍得到220V的电压,必须使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电压增大,故由可知触头P应向上滑,故D正确故选:D5.如图所示,“U”形金属框架固定在水平面上,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ab棒以水平初速度v0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棒做匀减速运动 B.回路中电流均匀减小C.a点电势比b点电势低D.ab棒受到水平向左的安培力【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电势.【分析】使ab棒突然获得一初速度,切割产生感应电动势,产生感应电流,受到向左的安培力,做变减速运动,根据右手定则判断ab棒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从而确定a、b两点的电势.【解答】解:A、棒子具有向右的初速度,根据右手定则,产生b指向a的电流,则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根据左手定则,安培力向左,ab棒做减速运动,因为电动势减小,电流减小,则安培力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减小,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由于速度不是均匀减小,则电流不是均匀减小.故A、B、C错误.D、安培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知安培力方向向左.故D正确.故选:D.6.北斗卫星系统由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与低轨道卫星两种卫星组成,这两种卫星正常运行时()A.低轨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重合B.低轨卫星的环绕速率不可能大于7.9km/sC.地球同步卫星比低轨卫星的转动周期大D.低轨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可能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线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从而进行判断.【解答】解:A、低轨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不一定重合,故A错误;B、根据=m得,v=,第一宇宙速度的轨道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所以低轨卫星的线速度不可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km/s.故B正确;C、根据地球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mω2rT=2π,ω=,所以地球同步卫星比低轨卫星的转动周期大,低轨卫星的角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角速度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7.如图,直立弹射装置的轻质弹簧顶端原来在O点,O与管口P的距离为2x o,现将一个重力为mg的钢珠置于弹簧顶端,再把弹簧压缩至M点,压缩量为x o.释放弹簧后钢珠被弹出,钢珠运动到P点时的动能为4mgx o,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射过程,弹簧和钢珠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弹簧恢复原长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钢珠的动能C.钢珠弹射所到达的最高点距管口P的距离为7x oD.弹簧被压缩至M点时的弹性势能为7mgx o【考点】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A、只有重力作用下,系统机械能守恒;B、弹簧恢复原长时,钢珠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C、D、根据钢珠运动到P点时的动能和势能,计算出总的机械能,即弹簧被压缩至M点时的弹性势能,然后计算出运动的最高位置距离M的距离,进而求出距离管口P的距离.【解答】解:A、弹射过程中,对弹簧和钢珠组成的系统而言,只受重力作用,故总系统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B、D、弹簧恢复原长时,钢珠的动能增加到4mgx o,且竖直方向上,钢珠位置升高了3x0,即重力势能增加量:△E p=3mgx0,故弹簧被压缩至M点时的总弹性势能为:E=4mgx0+3mgx0=7mgx0,一部分转化为钢珠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钢珠的重力势能,故B错误,D正确;C、钢珠到达管口P点时动能为4mgx o,当钢珠达到最大高度时,动能为0,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则上升的最大高度距离管口的距离h满足:mgh=4mgx o,故上升的最大高度距离管口的距离:h=4x o,故C错误;故选:AD.8.如图所示,三条绳子的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将杆竖直紧压在地面上,若三条绳长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三条绳中的张力都相等B.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C.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D.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对杆进行分析,明确杆受力情况,再根据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平衡关系可分析力之间的关系.【解答】解:A、由于三力长度不同,故说明三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相同,由于杆保持静止,故在水平方向三力水平分力的合力应为零;故说明三力的大小不可能相等;故A错误;C正确;B、由于三力在竖直方向有拉力,杆在竖直方向合力为零,故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重力;故B正确;D错误;故选:BC.三、非选择题:11.利用力传感器P探究“静摩擦力及滑动摩擦力变化的规律”,装置如图甲.P固定于桌面并与计算机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车板较长的平板车通过细绳连接空沙桶,调节细绳水平,整个装置开始时处于静止状态.(1)开启传感器P,缓慢向沙桶里倒入沙子,小车刚运动时立即停止倒沙子,此后P的示数表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填“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小车的运动是否必须为匀速直线运动?答:否(填“是”或“否”).(3)采集的图象如图乙,由此可知,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0.65 N.已知滑块的质量为0.15kg,取重力加速度为10m/s2,则滑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40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分析】(1)根据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可知;(2)车与滑块之间是滑动摩擦力,小车不必是匀速直线运动;(3)当小车由静止刚好开始运动时,滑块与小车间的摩擦力是最大静摩擦力,此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第小车进行受力分析求出沙桶及所装沙子的总质量,对滑块进行受力分析,由图象求出传感器对滑块的拉力,由平衡条件求出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进而求出动摩擦力因数.【解答】解:(1)由实验装置,结合操作过程,力传感器测量小车的滑动摩擦力.(2)小车只要是运动的,与滑块之间的摩擦力就是滑动摩擦力,小车的运动不必是匀速直线运动.(3)由图象可知,小车刚好要运动时受的是最大静摩擦力为:f max=0.65N,稳定后,滑块受的摩擦力为:f=0.60N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得:μ===0.40;故答案为:(1)滑动摩擦力;(2)否,(3)0.65,0.40.12.某同学想测量电压表0~3V挡的内阻,他从实验室拿来一个多用电表、3节干电池、50Ω的滑动变阻器1个、开关和若干导线.(1)先用多用表粗测其内阻,把选择开关旋到欧姆挡的“100”倍率,将红(填“红”或“黑”)表笔接电压表的“﹣”接线柱,另一只表笔接“3V”的接线柱,多用表的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则电压表的内阻为3000 Ω.(2)再用伏安法测量其内阻,把多用表的选择开关旋到直流电流的 1 (填“100”“10”或“1”)mA挡,请在图2完成其余的连线.(3)实验中多用表的示数为I,电压表的示数为U,则电压表的内阻为R V= .【考点】用多用电表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分析】(1)明确多用电表的原理,再根据电压表工作原理明确接法;再根据多用电表的读数方法进行读数;(2)由欧姆定律分析最大电流,从而确定对应的电流表量程;根据实验原理分析电路接法并连接实物图;(3)根据欧姆定律进行分析求出电压表内阻的表达式.【解答】解:(1)因内部红表笔接内部电源的负极,故为了保证电压表正向偏转,故应用红表笔接电压表负极;指针示数为30,故所测电阻为:30×100=3000Ω;(2)采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电表应选用电流档;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最大电路约为I==1.5mA;故为了准确测量,应选用1mA的量程;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应将多用电表与电压表串联测量;为了更好控制电路,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如图所示;(3)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为U,电流为I,则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 V=;故答案为:(1)红;3000;(2)1;(3)13.如图所示为仓储公司常采用的“自动化”货物装卸装置,两个相互垂直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货箱A(含货物)和配重B通过与斜面平行的轻绳跨过光滑滑轮相连.A装载货物后从h=8.0m高处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时,A和B同时被锁定,卸货后解除锁定,A在B的牵引下被拉回原高度处,再次被锁定.已知θ=53°,B的质量M为1.0×103kg,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g取10m/s2,sin53°=0.8,cos53°=0.6.(1)为使A由静止释放后能沿斜面下滑,其质量m需要满足什么条件?(2)若A的质量m=4.0×103kg,求它到达底端时的速度v;(3)为了保证能被安全锁定,A到达底端的速率不能大于12m/s.请通过计算判断:当A的质量m不断增加时,该装置能否被安全锁定.【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由题意可明确下滑的条件,则可求得质量的范围;(2)对系统应用动能定理可求得速度大小;(3)由题意明确货箱加速度最大的条件,再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规律可确定能否被锁定.【解答】解:(1)设左斜面倾角为θ,左斜面倾角为β,货箱由静止释放后能沿斜面下滑,则F合>0mgsinθ﹣Mgsinβ﹣μmgcosθ﹣μMgcosβ>0解得:m>2.0×103 kg(2)对系统应用动能定理:由动能定理:W合=△E kmgh﹣Mg()﹣(μmg cosθ+μMgcosβ)()=(M+m)v2v=2m/s(3)当A的质量m与B的质量M 之间关系满足m>>M时,货箱下滑的加速度最大,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也最大,此时有mgsinθ﹣μmgcosθ=ma ma m=5m/s2v2=2a m L货箱到达斜面底端的最大速度v=10m/s<12m/s所以,当A的质量m不断增加时,该运输装置均能被安全锁定答:(1)为使A由静止释放后能沿斜面下滑,其质量m需要满足m>2.0×103 kg(2)若A的质量m=4.0×103kg,求它到达底端时的速度v为2m/s;(3)当A的质量m不断增加时,该装置能被安全锁定.14.如图所示,金属导轨MNC和PQD,MN与PQ平行且间距为L,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α,N、Q连线与MN垂直,M、P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光滑直导轨NC和QD在同一水平面内,与NQ的夹角都为锐角θ.均匀金属棒ab和ef质量均为m,长均为L.ab棒初始位置在水平导轨上与NQ重合;ef棒垂直放在倾斜导轨上,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较小),由导轨上的小立柱1和2阻挡而静止.空间有方向竖直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两金属棒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不计所有导轨和ab棒的电阻,ef棒的阻值为R,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忽略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重力加速度为g.(1)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给ab棒一个垂直于NQ、水平向右的速度v1,在水平导轨上沿运动方向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ef棒始终静止,求此过程ef棒上产生的热量;(2)在(1)问过程中,ab棒滑行距离为d,求通过ab棒某横截面的电量;(3)若ab棒以垂直于NQ的速度v2.在水平导轨上向右匀速运动,并在NQ位置时取走小立柱1和2,且运动过程中ef棒始终静止.求此状态下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及此磁场下ab棒运动的最大距离.。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十二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十二](https://img.taocdn.com/s3/m/dcefcaccc850ad02de8041d0.png)
新课标最新年高考理综(物理)一模试卷二、选择题:本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甲)所示,导线MN和矩形线圈abcd共面且固定.在MN中通以图(乙)所示的电流(NM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则在0~T时间内()A.线框感应电流方向始终沿adcba方向B.线框感应电流方向先沿abcda后沿adcbaC.ab边始终不受力的作用D.bc边受安培力先向右后向左2.如图所示,平行水平放置的光滑导轨AB、CD相距0.2m,电阻不计,导轨的左右两端分别接有阻值为1Ω的电阻R1和R2,金属圆环的直径为0.2m,电阻为2Ω,整个装置放在大小为1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M、N为圆环与导轨接触的两点.当圆环以速度为10m/s向右匀速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轨中没有电流B.M、N两点的电压为2VC.M、N两点的电压为1.57V D.R1的功率为1W3.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线相连的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和B,它们与盘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当圆盘转动到两个物体刚好还未发生滑动时,烧断细线,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两物体沿切向方向滑动B.两物体均沿半径方向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C.两物体仍随圆盘一起做圆周运动,不发生滑动D.物体B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A发生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4.如图所示为一只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是10:1,原线圈接入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一个理想二极管与一个最大阻值为10Ω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后接在副线圈上,滑片P在变阻器的最下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分钟内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1452JB.电压表的示数为22VC.二极管两端的最大电压为22VD.滑片P向上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5.如图所示,两根等长且不可伸长的细线结于O点,A端固定在水平杆上,B端系在轻质圆环(不计重力)上,圆环套在竖直光滑杆上,C端挂一重物,重物质量为m.开始时用手握住轻圆环,使其紧靠D端,且AD=OA,当重物静止时如图所示.现释放圆环,圆环在竖直光滑杆上自由滑动,当重物再次静止时OA绳拉力为F A,OB绳拉力为F B,则()A.F A<mg;F B<mg B.F A=mg;F B=0 C.F A=mg;F B=mg D.F A>mg;F B=mg6.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在t0时刻撤去F,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这过程中力F做的功为W,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F=2μmg B.F=3μmg C.W=μmgV0t0D.W=3μmgV0t07.如图所示,带有正电荷量Q的细铜圆环竖直固定放置,一带量为q的正点电荷从很远处沿水平轴线飞来并到达圆心,不计粒子的重力.关于粒子的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粒子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粒子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8.如图所示是牛顿研究抛体运动时绘制的一幅草图,以不同的速度抛出的物体分别沿a、b、c、d轨迹运动,其中a是一段曲线,b是贴近地球表面的圆,C是椭圆,d是双曲线的一部分.已知引力常数为G,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沿a运动物体的初速度一定小于B.沿b运动物体的初速度一定等于C.沿c运动物体的初速度与P点时速度大小相等D.沿d运动物体的初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9.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按打点的先后顺序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六个计数点在一次课外实践活动中,某课题研究小组收集到电子产品中的一些旧电池及从废旧收音机上折下来的电容、电阻、电感线圈等电子元件.现从这些材料中选取两待测元件,一是电阻R0(约为2kΩ),一是手机中常用的锂电池(电动势E标称值为3.7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500mA).在操作台上还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A.电压表(量程为0﹣3﹣15V,电阻R V约为0﹣15﹣75kΩ)B.电流表A1(量程为100mA,内阻不计)C.电流表A2(量程为2mA,内阻不计)D.滑动变阻器R1(0~2kΩ,额定电流0.01A)E.滑动变阻器R2(0~10Ω,额定电流0.6A)F.电阻箱R(0~999.9Ω)G.开关一只,导线若干(1)为了测定电阻R0的阻值,小组成员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所选器材均标在图上,其器材选取中有不妥之处,你认为应该怎样调整?答:.(2)当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R0的电压测量值为V.(3)如果在实际过程中,发现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已损坏,请你用余下的器材测量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①请你在图(丙)所示的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符号)②该项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中取得多组数据,然后作出图(丁)所示的图象,则电源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11.质量为4kg的物体系在气球的下端,绳子伸直且物体刚好接触地面.释放气球,使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8s后绳子断开,再经6s物体落回地面,g取10m/s2.求:(1)绳子对物体的拉力?(2)从释放到绳子断开前,绳子拉力的平均功率?12.在真空中有大小为B=1.0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环形匀强磁场,内环半径R1=m,外环半径R2=1.0m.在圆心O与内环间加上电压U后,内圆内形成一个辐射性的电场.荷质比为=4.0×103C/kg的带正电的粒子由圆心O处静止释放后经电场加速后进入磁场,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求(1)带电粒子不能穿越磁场外边界的最大电压U m;(2)当电压为U m时,带电粒子从圆心静止释放后第一次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三、[物理-选修3-3](共2小题,满分15分)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微观结构决定的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C.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普遍规律,但是能量耗散违反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D.小昆虫水黾可以站在水面上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缘故E.物体可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全部用于做功14.如图所示,一直立的气缸用一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汽缸内壁光滑且缸壁是导热的,开始活塞被固定在A点,打开固定螺栓K,活塞下落,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活塞停在B点,已知AB=h,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①求活塞停在B点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②设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整个过程中通过缸壁传递的热量Q(一定量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四、[物理-选修3-4](共2小题,满分0分)15.简谐运动的振动图线可用下述方法画出: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振子的小球上安装一支绘图笔P,让一条纸带在与小球振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匀速运动,笔P在纸带上画出的就是小球的振动图象.取振子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正方向,纸带运动的距离代表时间,得到的振动图线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振子的周期为4sB.弹簧振子的振幅为10cmC.t=17s时振子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是10cmD.若纸带运动的速度为2cm/s,振动图线上1、3两点间的距离是4cmE.2.5s时振子正在向x轴正方向运动16.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透明圆柱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一束蓝光沿水平方向垂直入射到OA上,经过圆柱体后在水平面形成一个光斑.已知圆柱体对蓝光的折射率为2.求:①蓝光在圆柱体中的传播速度;②圆柱体右侧水平桌面上黑暗部分的长度.五、[物理-选修3-5](共2小题,满分0分)1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衰变成要经过6次β衰变和8次α衰变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C.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时,其内部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D.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是电磁波,穿透本领远比γ射线强E.在原子核中,平均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18.如图所示,甲车的质量为m1=3kg,质量为m=1kg的小球用长为0.5m轻绳悬挂在L形支架一上,它们静止在水平面.质量为m2=2kg的乙车以V0=5m/s的速度向甲车运动,甲、乙两车碰撞后一起运动.g=10m/s2.求:①乙车碰撞甲后瞬时速度;②绳子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偏角(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二、选择题:本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甲)所示,导线MN和矩形线圈abcd共面且固定.在MN中通以图(乙)所示的电流(NM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则在0~T时间内()A.线框感应电流方向始终沿adcba方向B.线框感应电流方向先沿abcda后沿adcbaC.ab边始终不受力的作用D.bc边受安培力先向右后向左【考点】楞次定律.【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判定线圈所处磁场的方向,再由电流与时间的关系来确定磁场大小变化,由楞次定律可确定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从而根据左手定则可确定安培力的方向得出结果.【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NM方向为电流正方向,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在0到T时间内,穿过线框abcd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大小在减小,则线框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由楞次定律可得,感应电流方向顺时针,即为abcda;当在到T时间内,穿过线框abcd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大小在增大,则线框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由楞次定律可得,感应电流方向仍为顺时针,即为abcda;故AB错误;C、当NM电流大小变化时,周围产生磁场,导致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线框ab受到安培力作用;当通以正向电流时,线框bc受到向右的安培力;当通以反向电流时,线框bc受到向左的安培力,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右手螺旋定则、楞次定则、左手定则,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出电流方向同向的相互吸引,电流方向反向的相互排斥.且磁场与时间的图象斜率表示磁场的变化.2.如图所示,平行水平放置的光滑导轨AB、CD相距0.2m,电阻不计,导轨的左右两端分别接有阻值为1Ω的电阻R1和R2,金属圆环的直径为0.2m,电阻为2Ω,整个装置放在大小为1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M、N为圆环与导轨接触的两点.当圆环以速度为10m/s向右匀速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轨中没有电流B.M、N两点的电压为2VC.M、N两点的电压为1.57V D.R1的功率为1W【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专题】参照思想;等效替代法;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当圆环以速度为10m/s向右匀速运动时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相当于一个并联电池组,有效的切割长度等于其直径,由E=BLv求出感应电动势,再由电路规律解答.【解答】解:A、当圆环以速度为10m/s向右匀速运动时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导轨中有感应电流.故A错误.BC、圆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1×0.2×10V=2V,通过导轨的电流I===A=2AM、N两点的电压是路端电压,为U=E﹣I•=2﹣2××1=1V.故BC错误.D、R1的功率为P==W=1W,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要用等效的思维方法来理解电路,要知道圆环相当于一个并联电池组,有效的切割长度等于其直径,在分析电路结构的基础上,应用E=BLv、欧姆定律、功率公式即可正确解题.3.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线相连的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和B,它们与盘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当圆盘转动到两个物体刚好还未发生滑动时,烧断细线,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两物体沿切向方向滑动B.两物体均沿半径方向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C.两物体仍随圆盘一起做圆周运动,不发生滑动D.物体B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A发生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分析】对AB两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找出向心力的来源,即可判断烧断细线后AB的运动情况.【解答】解:当圆盘转速加快到两物体刚要发生滑动时,A物体靠细线的拉力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烧断细线后,A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其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A要发生相对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但是B所需要的向心力小于B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B仍保持相对圆盘静止状态,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向心力的来源,知道AB两物体是由摩擦力和绳子的拉力提供向心力,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4.如图所示为一只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是10:1,原线圈接入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一个理想二极管与一个最大阻值为10Ω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后接在副线圈上,滑片P在变阻器的最下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分钟内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1452JB.电压表的示数为22VC.二极管两端的最大电压为22VD.滑片P向上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交流电专题.【分析】根据图象可以求得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等,二极管的作用是只允许正向的电流通过,再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即可求得结论.【解答】解:A、B、C、原、副线圈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所以副线圈两端电压为22V,最大值为V,则C错误;由于副线圈接着二极管,它具有单向导电性,根据电流的热效应知解得U=11V,故B错误;则1 min内产生的热量为Q==1452J,故A正确.D、P向上移动时,电阻变小,副线圈电流变大,则原线圈电流也变大.则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需要掌握变压器的电压之比和匝数比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于二极管的作用要了解.5.如图所示,两根等长且不可伸长的细线结于O点,A端固定在水平杆上,B端系在轻质圆环(不计重力)上,圆环套在竖直光滑杆上,C端挂一重物,重物质量为m.开始时用手握住轻圆环,使其紧靠D端,且AD=OA,当重物静止时如图所示.现释放圆环,圆环在竖直光滑杆上自由滑动,当重物再次静止时OA绳拉力为F A,OB绳拉力为F B,则()A.F A<mg;F B<mg B.F A=mg;F B=0 C.F A=mg;F B=mg D.F A>mg;F B=m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题中圆环质量很轻,重力不计,受到竖直杆的支持力和绳OB的拉力两个力作用,当让圆环在竖直光滑杆上自由滑动,重物再次静止时,OB必须与竖直杆垂直才能平衡.根据几何知识得到此时OA绳与水平杆的夹角,分析结点O的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据题分析可知,圆环的重力不计,受到竖直杆的支持力和绳OB的拉力两个力作用,竖直杆对圆环的支持力与杆垂直向左,二力平衡时,这两个力必定在同一直线上,则当让圆环在竖直光滑杆上自由滑动,重物再次静止时,OB绳也与竖直杆垂直.设此时OA与水平杆的夹角为α,三个细线的长度均为L,则几何知识得cosα═0.6,得α=53°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由平衡条件得知:F B与mg的合力与F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α=53°>45°,则根据几何知识分析得到:F A=mg,F B=0故选:B.【点评】本题中分析出轻环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是解题的关键,再以结点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分析.6.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在t0时刻撤去F,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这过程中力F做的功为W,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F=2μmg B.F=3μmg C.W=μmgV0t0D.W=3μmgV0t0【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整体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对全过程,运用动量定理求F的大小.在v﹣t图象中,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据此求解各个时间段的位移大小,从而全过程摩擦力做功,对全程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拉力F做的功.【解答】解: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对全过程:Ft0﹣μmg•3t0=0,解得:F=3μmg;0~t0时间内,全过程的位移为:x=v0•3t0=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W﹣μmgx=0,得W=μmgv0t0.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涉及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应,可优先考虑运用动量定理研究F的大小,当然也可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求解.7.如图所示,带有正电荷量Q的细铜圆环竖直固定放置,一带量为q的正点电荷从很远处沿水平轴线飞来并到达圆心,不计粒子的重力.关于粒子的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粒子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粒子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考点】电场的叠加;牛顿第二定律;电势能.【专题】比较思想;合成分解法;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带有正电荷圆环的电场电场线从圆环出发到无穷远终止,分析粒子q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即可判断其运动情况.根据电场力做功正负,判断电势能的变化.无穷远场强为零,O点场强也为零,即可从无穷远到O点,场强先增大后减小,粒子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根据能量守恒分析动能与电势能之和如何变化.【解答】解:A、圆环带正电,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水平轴线上电场线从圆环中心出发到无穷远终止,带正电的粒子q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相反,所以粒子一直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B、电场力对粒子q一直做负功,其电势能一直增大.故B错误.C、无穷远场强为零,O点场强也为零,即可从无穷远到O点,场强先增大后减小,粒子所受的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所以其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D、根据能量守恒得知:粒子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保持不变.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要掌握电场的叠加原理来分析电场的分布情况,采用极限法分析场强的变化,来分析加速度的变化是关键.8.如图所示是牛顿研究抛体运动时绘制的一幅草图,以不同的速度抛出的物体分别沿a、b、c、d轨迹运动,其中a是一段曲线,b是贴近地球表面的圆,C是椭圆,d是双曲线的一部分.已知引力常数为G,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沿a运动物体的初速度一定小于B.沿b运动物体的初速度一定等于C.沿c运动物体的初速度与P点时速度大小相等D.沿d运动物体的初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比较思想;模型法;人造卫星问题.【分析】沿b运动的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列式可求出其速度,分析其他物体的速度与沿b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关系.第一宇宙速度是物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解答】解:A、沿b运动的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得mg=m,则v b=沿a运动的物体做近心运动,初速度一定比b的速度小,则沿a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一定小于.故A正确.B、沿b运动的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得v b=.故B正确.C、沿c运动的物体做椭圆运动,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知,沿c运动物体的初速度大于P点时的速度大小.故C错误.D、沿b运动的物体的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沿d运动的物体做离心运动,其运动速度一定大于b的速度,即大于第一宇宙速度.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抓住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才能根据万有引力或重力等于向心力列式,求解其运行速度.其他物体的速度,要根据其运动情况,结合变轨原理分析.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9.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按打点的先后顺序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六个计数点在一次课外实践活动中,某课题研究小组收集到电子产品中的一些旧电池及从废旧收音机上折下来的电容、电阻、电感线圈等电子元件.现从这些材料中选取两待测元件,一是电阻R0(约为2kΩ),一是手机中常用的锂电池(电动势E标称值为3.7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500mA).在操作台上还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A.电压表(量程为0﹣3﹣15V,电阻R V约为0﹣15﹣75kΩ)B.电流表A1(量程为100mA,内阻不计)C.电流表A2(量程为2mA,内阻不计)D.滑动变阻器R1(0~2kΩ,额定电流0.01A)E.滑动变阻器R2(0~10Ω,额定电流0.6A)F.电阻箱R(0~999.9Ω)G.开关一只,导线若干(1)为了测定电阻R0的阻值,小组成员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所选器材均标在图上,其器材选取中有不妥之处,你认为应该怎样调整?答:用A2替换A1.(2)当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R0的电压测量值为 2.40 V.(3)如果在实际过程中,发现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已损坏,请你用余下的器材测量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①请你在图(丙)所示的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符号)②该项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中取得多组数据,然后作出图(丁)所示的图象,则电源的电动势E= 3.5 V,内电阻r= 7 Ω.【考点】伏安法测电阻.【专题】实验题;定性思想;推理法;恒定电流专题.【分析】(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估算出电路中电流的范围,从而得到电流表量程偏大;(2)根据图乙直接读出电压表示数;(3)①滑动变阻器可以用电阻箱替换,由于电阻箱的电阻可以直接读出,因而可以不用电压表;②先推导出电阻R与电流关系的一般表达式,然后结合图象得到数据.【解答】解:(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当滑动变阻器短路时,电流为:I=,故用电流表A1 量程太大,读数不准确,用A2替换A1 .(2)根据图乙可知,电压测量值为:U=2.40V,(3)①发现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已损坏,则用电阻箱和A1 串联接入电源,测量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阻r,如图所示:②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流的表达式为:I=,则:,结合图象可以得到:r=7Ω,E=3.5V故答案为:(1)用A2替换A1;(2)2.40;(3)①如图所示;②3.5,7.【点评】本题关键要从实验要求中的安全、准确、操作方便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三问要注意先推导出电阻R与电流关系的一般表达式,根据图象的斜率和截距求解,难度适中.11.质量为4kg的物体系在气球的下端,绳子伸直且物体刚好接触地面.释放气球,使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8s后绳子断开,再经6s物体落回地面,g取10m/s2.求:(1)绳子对物体的拉力?(2)从释放到绳子断开前,绳子拉力的平均功率?【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平均速度;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计算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根据运动学公式,抓住物体先匀加速,然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求出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拉力的大小.(2)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匀加速运动的位移,结合平均功率的公式求出拉力的平均功率.【解答】解:(1)设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8s末的速度为:v1=at1=8a,8s内的位移为:,绳子断后,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代入数据解得:a=2.25m/s2.。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九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九](https://img.taocdn.com/s3/m/62cf5b5328ea81c758f578d7.png)
新课标最新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检测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 、牛顿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C 、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D 、物体高速(接近光速)运动时,其长度与运动状态无关15、如图所示,线圈A 内有竖直向上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均匀增大;等离子气流(由高温高压的等电量的正、负离子组成)由左方连续不断的以速度0v 射入1P 和2P 两极板间的匀强磁场中,发现两直导线a 、b 相互吸引,由此可判断1P 和2P 两极板间的匀强磁场方向为A 、垂直纸面向外B 、垂直纸面向里C 、水平向左D 、水平向右16、火星和金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是金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3倍,则火星和金星绕太阳转动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 3181B 3127C 319D 31317、某静电场的电场线与x 轴平行,电势 随x 坐标变换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电场中P 、Q 两点的x 坐标分别为1m 、4m ,将一带负电的粒子(重力不计)从坐标原点O 由静止释放,则A 、粒子在P 点的动能等于在Q 点的动能B 、粒子在P 点的动能大于在Q 点的动能C 、粒子在P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Q 点的电势能D 、粒子在P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Q 点的电势能1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交流电源和理想交流电流表,副线圈接热水器和抽油烟机,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副线圈上电源的瞬时值2202sin100(V)u t π=,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示数是1A ,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是1.25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是55VB 、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是880VC 、S 闭合时,抽油烟机消耗的功率是1100WD 、S 闭合时,抽油烟机消耗的功率是220V19、如图所示,MN 和PQ 是电阻不计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L ,导轨弯曲部分与平直部分平滑连接,顶端接一个阻值为R 的定值电阻,平直导轨左端,有宽度为d ,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一电阻为r ,长为L 的金属棒从导轨'AA 处由静止释放,经过磁场右边界继续向右运动并从桌边水平飞出,已知'AA 离桌面高度为h ,桌面离地高度为H ,金属棒落地点的水平位移为s ,重力加速度为g ,由此可求出金属棒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A 、流过金属棒的最小电流B 、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C 、金属棒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D 、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20、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物块a 和b (可视为质点),静止在倾斜的匀质圆盘上,圆盘可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轴转动,a 到转轴的距离为l ,b 到转轴的距离为2l ,物块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2,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a 、b 随圆盘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在最高点时所受摩擦力可能为零B 、b 在最低点时所受摩擦力可能为零C 、8g lω=a 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 、8g l ω=b 开始滑动的临界速度 21、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质量为m 的圆环相连,圆环套在倾斜的粗糙固定杆上,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将圆环从a 处静止释放,环沿杆上滑到b 处时的速度为v ,滑到d处时速度为零,且弹簧竖直并处于自然长度;接着,圆环又从d 处沿杆下滑,滑到b 处时速度为零,已知bd=L ,c 是bd 的中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环上滑经过c 点的速度等于下滑经过c 点的速度B 、环上滑经过c 点的速度大于下滑经过c 点的速度C 、环经过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是21sin 2mgL mv α-D 、环经过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是21sin 4mgL mv α-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一)必考题22、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重物P (含遮光片),Q 用跨过轻滑轮的细绳相连,现让P 从光电门1的上侧由静止释放,P 竖直向下运动,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的时间1t ∆和2t ∆,另测得遮光片的宽度为d ,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h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物理量名称以及表示符号)(2)写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以上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3)本实验还可以测出重物Q 上升的加速度,其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某同学要分别测量一小灯泡(3.8V 、1.5W )在常温下和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方法如下:(1)用欧姆表测量小灯泡常温下的电阻①应先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填写正确答案标号)A 、将选择开关置于×1档B 、将选择开关置于×10档C 、将红黑表笔短接调零②测量示数如图甲,读数小灯泡常温下的电阻为______Ω。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七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七](https://img.taocdn.com/s3/m/047de9ca2e3f5727a5e962d7.png)
新课标最新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14.关于下列器材的原理和用途,正确的是A.变压器可以改变交变电压也能改变频率B.扼流圈对交流的阻碍作用是因为线圈存在电阻C.真空冶炼炉的工作原理是炉体产生涡流使炉内金属熔化D.磁电式仪表中用来做线圈骨架的铝框能起电磁阻尼的作用15.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16.一质量为0.5kg的物体受到一竖直方向拉力F的作用向上做直线运动,假定物体开始时所在平面为零势能面,机械能E随位移h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若h上升到3.5m后撤去拉力F(整个过程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关于物体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0.5m~2.5m过程,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2.5m~3m过程,物体的加速度为gC.2.5m~3m过程,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能上升到的最大高度为4m17.A、B为两等量异种电荷,图中水平虚线为A、B连线的中垂线.现将另两个等量异种的检验电荷a、b,如图用绝缘细杆连接后从离AB无穷远处沿中垂线平移到AB的连线,平移过程中两检验电荷位置始终关于中垂线对称.若规定离AB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AB的连线上a所处的位置电势φa<0B.a、b整体在AB连线处具有的电势能E P>0C.整个移动过程中,静电力对a做正功D.整个移动过程中,静电力对a、b整体做正功18.已知某卫星在赤道上空轨道半径为r1的圆形轨道上绕地运行的周期为T,卫星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赤道上某城市的人每三天恰好五次看到卫星掠过其正上方.假设某时刻,该卫星如图在A点变轨进入椭圆轨道,近地点B到地心距离为r2.设卫星由A到B运动的时间为t,地球自转周期为T0.不计空气阻力.则A.T=3T0/5B.T=3T0/8C.121211()22r r T r rtr r++= D.卫星由图中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过程中,机械能不变19.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线框abcd边长为L,每边电阻均为r,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cd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c、d两点与一阻值为r的电阻相连,各表均可视为理想表,导线电阻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线框abcd产生的电流为交变电流B.当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C.当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8B LωD.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2/14B L rω20.如图甲所示,水平挡板A和竖直挡板B固定在斜面C上,一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恰能与两挡板和斜面同时接触.挡板A、B和斜面C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分别为F A、F B和F C.现使斜面和物体一起在水平面上水平向左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若F A和F B不会同时存在,斜面倾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则图乙所列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21.如图所示,由半圆和矩形组成的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甲、乙两粒子从A点沿水平直径AP以相同速度v0入射,结果甲、乙两粒子分别从C、D点射出,已知CD⊥AP,AQ=AP/4,∠COP=600,sin370=0.6,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粒子比荷的比值为53/6B.甲、乙两粒子比荷的比值为3/5C.甲、乙两粒子在磁场中运行时间的比值为243/37D.甲、乙两粒子在磁场中运行时间的比值为60/37第Ⅱ卷(共174分)22.(8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过程如下:(1)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固定于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d=mm.在桌面上合适位置固定好弹簧和光电门,将光电门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连接.(2)用滑块把弹簧压缩到某一位置,测量出滑块到光电门的距离x.释放滑块,测出滑块上的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则此时滑块的速度v=.(3)通过在滑块上增减砝码来改变滑块的质量m,仍用滑块将弹簧压缩到(2)中的位置,重复(2)的操作,得出一系列滑块质量m与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的值.根据这些数值,作出v2—m-1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图象可知,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弹性势能等于.23.(7分)为了测定电源电动势E的大小、内电阻r和定值电阻R0的阻值,某同学利用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电键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通过电压传感器1、电压传感器2和电流传感器测得数据,用计算机分别描绘了如图乙所示的M、N两条U—I直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中的M、N两条直线可知( )A.直线M是根据电压传感器1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绘得的B.直线M是根据电压传感器2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绘得的C.直线N是根据电压传感器1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绘得的D.直线N是根据电压传感器2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绘得的(2)图乙中两直线M、N交点处所对应的电路中的工作状态是__________.A.滑动变阻器的滑头P滑到了最左端B.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C.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为0.5WD.电源的效率达到最大值(3)根据图乙可以求得定值电阻R0=_________Ω;(4)电源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__Ω.24.(14分)某高速公路的一个出口路段如图所示,情景简化:轿车从出口A进入匝道,先匀减速直线通过下坡路段至B点(通过B点前后速率不变),再匀速率通过水平圆弧路段至C点,最后从C点沿平直路段匀减速到D点停下.已知轿车在A点的速度v0=72km/h,AB长L1=l50m;BC为四分之一水平圆弧段,限速(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v=36km/h,轮胎与BC段路面间的动摩擦因μ=0.5,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CD段为平直路段长L2=50m,重力加速度g取l0m/s2.(1)若轿车到达B点速度刚好为v=36km/h,求轿车在AB下坡段加速度的大小;(2)为保证行车安全,车轮不打滑,求水平圆弧段BC半径R的最小值及轿车A点到D点全程的最短时间.25.(18分)如图,绝缘光滑斜面倾角θ=370,在区域I内有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区域Ⅱ内有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1T,宽度均为d=0.4m,MN为两磁场的分界线.质量为0.06kg的矩形线框abcd,边长分别为L=0.6m和d=0.4m,置于斜面上端某处,ab边与磁场边界、斜面底边平行.由静止释放线框,线框沿斜面下滑,恰好匀速进入区域I,已知线框的总电阻R=0.5Ω.(1)求ab边在区域I内运动时,线框的速度v 0的大小;(2)求当ab边刚进入区域Ⅱ时,线框的发热功率P;(3)将ab边进入区域Ⅱ时记为t=0时刻,为使线框此后能以大小为0.4m/s2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做匀变速运动,需在线框上施加一沿斜面方向的外力,求t=0时的外力F;(4)请定性画出(3)的情景中,t=0之后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34.【3—4】(1)(5分)(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时刻波形图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P点,t+0.6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b、c、P、Q是介质中的质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速可能为50m/sB.质点a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定小于30cmC.质点c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能为60cmD.若T=0.8s,则当t+0.5s时刻,质点b、P的位移相同E.若T=0.8s,当t+0.4s时刻开始计时,则质点c的振动方程为y=0.1sin(2.5πt)(m)(2)(10分)如图所示为一巨大的玻璃容器,容器底部有一定的厚度,容器中装一定量的水,在容器底部有一单色点光源,已知水对该光的折射率为4/3,玻璃对该光的折射率为1.5,容器底部玻璃的厚度为d,水的深度也为d.求:①这种光在玻璃和水中传播的速度;②水面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仅考虑直接由光源发出的光线).35.【3—5】(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B.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辐射的光是紫外线,则从n=3的能级跃迁到n=l的能级辐射的光可能是可见光C.在核反应中,总体上,只有比结合能较小的原子核变成比结合能较大的原子核才会释放核能D.在核反应过程中亏损质量转变为能量,自然界能量不守恒E.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2)(10分)如图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在水平地面的N点处,弹簧自然伸长时另一端位于O点,水平面MN段为光滑地面,M点右侧为粗糙水平面,现有质量相等均为m的A、B滑块,先用滑块B向左压缩弹簧至P点,B和弹簧不栓接,由静止释放后向右运动与静止在M点的A物体碰撞,碰撞后A与B粘在一起,A向右运动了L之后静止在水平面上,已知水平面与滑块之间滑动摩擦因数都为μ,求:(1)B刚与A碰撞后,A的速度大小?(2)B将弹簧压缩至P点时克服弹力所做的功?(3)若将B物体换成质量是2m的C物体,其余条件不变,则求A向右运动的距离是多少?物理答案14D, 15B, 16C, 17B, 18B, 19ACD, 20BD, 21AC22.(1)5.70mm ;(2)d/t(5.70/t);(3)b/(2gx),E P =b/2a.23.(1)BC (2)ABC (3)2Ω(4)1.5V 、1Ω24.解:1)轿车在AB 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v 2-v 02=-2aL 1;得加速度大小为 a=(v 02-v 2)/2L 1==1m/s 2.(2)轿车在圆弧路段做圆周运动,由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为保证安全,则有:mv 2/R ≤f又f=μmg,联立解得 R ≥v 2/μgm=20m故水平圆弧段BC 半径R 的最小值是20m .设AB 段运动时间为t 1,BC 段匀速圆周运动的时间为t 2,CD 段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 3,全程所用最短时间为t.则:L 1=(v 0+v)t 1/2,得:t 1=2L 1(v 0+v)s=10sπr/2=vt 2,得:t 2=πR/2vs=3.14s,L 2=vt 3/2,得 t 3=2L 2/vs=10s故t=t 1+t 2+t 3=23.14s25.(1)由mgsin370=BIL=B 2L 2v 0/R,解得v 0=0.5m/s, (2)ab 边刚过MN 时I=2BLv 0R =2×1×0.6×0.50.5A=1.2A, 线框的发热功率:P A =I 2R=1.22×0.5W=0.72W, (3)t=0时,F A =2BIL=2BL 2BLv 0R =4B 2L 2v 0R=4mgsin370,ma= F A -mgsin370-F, F= F A -mgsin370-ma=3mgsin370- ma=3×0.06×10×0.6N-0.06×0.4N=1.056N,沿斜面向下. (4)线框减速到零所需时间:t 1=v 0a =0.50.4s=1.25s,下行距离s 1=v 022a =0.522×0.4=0.3125m <d,所以线框下行未出区域II 便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随着时间t 的变化:外力F 先沿斜面向下均匀减小,再沿斜面向上均匀增大,再突然减小,再沿斜面向上均匀增大,又突然减小;最后沿斜面向上保持不变.0~2.5s 期间ab 边在区域II 运动,ma= F A -mgsin370-F=4B 2L 2(v 0-at )R -mgsin370-F, 得:F=4B 2L 2(v 0-at )R-mgsin370-ma t=0时,F=1.056N,沿斜面向下,t=2.5s 时,F=-1.824N,沿斜面向上,突变后F=-0.744N,沿斜面向上,ab 出区域II 前后:F=-0.924N 突变为-0.384N.设t=t 3时刻ab 边恰好出区域II,-0.4=0.5t 3-12×0.4×t 32, 可求出t 3≈3.14s,此刻速度约为0.75m/s,F=B 2L 2(v 0-at )R-mgsin370-ma,此过程ma= F A -mgsin370-F,因为F A 随时间线性变化,所以F 也随时间t 线性变化,F=1.056N,沿斜面向下0.25s.ab 边再次回到分界线MN,t '=2v 0a =2×0.50.4s=2.5s,此时F A =4B 2L 2v 0R=4mgsin370,沿斜面向下. F= F A +mgsin370+ma=5mgsin370+ma=5×0.06×10×0.6N+0.06×0.4N=1.824N,沿斜面向上.34.(1)ACD(2)35(1)ACE(2)12v gL μ=(2)4mgL μ(3)89x L =。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8de09aa300a6c30d229f69.png)
新课标最新年高考理综(物理)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 .安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解释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B .奥斯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 .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将微小量放大,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D .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1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 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 2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的推力之比F 1F 2为() A .cos θ+μsin θB .cos θ-μsin θC .1+μtan θD .1-μtan θ16.2016年2月11日,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首次探测到了引力波。
2月16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一项新的探测引力波的“空间太极计划”,其中,由中山大学发起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于15年7月正式启动。
计划从2016年到2035年分四阶段进行,将向太空发射三颗卫星探测引力波。
在目前讨论的初步概念中,天琴将采用三颗全同的卫星(SC1、SC2、SC3)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阵列,地球恰处于三角形中心,卫星将在以地球为中心、高度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运行,针对确定的引力波源进行探测,这三颗卫星在太空中的分列图类似乐器竖琴,故命名为“天琴计划”。
则下列有关三颗卫星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t/s o B -B 0B 0135a b c甲o Ft/s 153o F t/s 153o F t/s 153o F t/s 153A B C DA .三颗卫星一定是地球同步卫星B .三颗卫星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C .三颗卫星线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大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 .若知道万有引力常量G 及三颗卫星绕地球运转周期T 可估算出地球的密度17.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一端系在墙上O 点,自由伸长到B 点,今将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靠着弹簧,将弹簧压缩到A 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在水平面上运动到C 点静止,AC 距离为s ,若将小物体系在弹簧上,在A 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最后静止,设小物体通过的总路程为l ,则关于s 与l 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s 不可能等于lB. s 不可能大于lC. s 不可能小于lD. s 一定等于l 18.如图甲所示,正三角形导线框abc 固定在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二](https://img.taocdn.com/s3/m/6ac5aaff31b765ce0408145f.png)
新课标最新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满分,选不全的得一半分数,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狭义相对论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B .质量、长度的测量结果都与物体相对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无关C .时间的测量结果与物体相对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无关D .一切运动的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都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2.在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时,某同学用a 、b 两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发现用a 光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 光的大,则A .b 光通过某障碍物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a 光也一定能发生明显衍射B .a 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 光不能C .真空中a 光的波长一定小于b 光的波长D .从某种介质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入空气时若b 光能发生全反射,a 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3.如图,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用长为l 的细线悬挂,处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小球静止于A 点,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30°,现用力将小球缓慢拉到最低点B 由静止释放。
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将回到A 处停下来B .小球将在A 、B 之间往复摆动C .场强的大小为3mgE =D .小球从B 向右摆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减少量为3(1)mgl - 4.某通信卫星在位于赤道上的卫星发射基地等待发射,此时卫星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1,线速度为v 1,向心加速度为a 1,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 1;该卫星被发射成靠近地面运动的卫星时,其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及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分别为ω2、v 2、a 2、F 2;再将该卫星通过变轨成为地球同步卫星时,其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及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分别为ω3、v 3、a 3、F 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ω1<ω2<ω3B .v 1<v 2<v 3C .a 1=a 2>a 3D .F 1=F 2>F 35.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 1=1000匝,副线圈匝数n 2=200匝,原线圈中接一交变电源,交变电源电压2202sin100(V)u t π=。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二](https://img.taocdn.com/s3/m/2ea05281e87101f69f319569.png)
新课标最新年高考理综(物理)高考仿真模拟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30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至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修使用2B铅笔涂卡,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涂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Mg-24、Fe-56、Cl-35.5、Al-27、Cu-64、Na-23、Ag-108、Ba-137;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共48分。
其中14~1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9~21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
由图可知A.在时刻t1 ,a、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15.如图所示,F1、F2为有一定夹角的两个力,x为过O点的一维坐标系,当x轴取什么方向时,F1、F2在x轴上分力之和最F2大A.F1、F2合力的方向B.F1、F2中较大力的方向C.F1、F2中较小力的方向D.F1、F2角平分线的方向1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2m的两物体A、B叠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A与B接触面光滑。
A受水平恒力F1,B受水平恒力F2,F1与F2下说法正确的是A.F2>2F1B.F2<2F1C.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F1D .物体B 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大于F 217.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金属轨道MN 、PQ 互相平行,M 、P 之间接有电阻R 。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四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四](https://img.taocdn.com/s3/m/e9be1499b7360b4c2e3f64d7.png)
最新年高三毕业班模拟考试(五)理综试题-物理第I 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是一名登山运动员的攀登陡峭雪壁的情形,如果认为峭壁的平面是竖直的平面,冰面是光滑的,腿与峭壁面是垂直的,轻绳与壁面的夹角为30°,运动员重为80kg 。
则细绳给人的张力大小T 。
A .T=N 33800 B.T=800N C.T=N 331600 D.T=1600N 15.两个不规则带电导体间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已知导体附近的电场线均与导体表面垂直,a 、b 、c 、d 为电场中几个点,并且a 、d 为紧靠导体表面的两点,选无穷远为电势零点,则A .场强大小关系有Eb >EcB .电势大小关系有φb<φdC .将一负电荷放在d 点时其电势能为负值D .将一正电荷由a 点移到d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16.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 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A .木板B 受到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木板B 的加速度a ,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 图象,g 取10 m/s 2,则A .滑块A 的质量为4 kgB .木板B 的质量为1 kgC .当F=6 N 时木板B 加速度为0D .滑块A 与木板B 间动摩擦因数为0.117.如图所示,曲面PC 和斜面PD 固定在水平面MN 上,C 、D 处平滑连接,O 点位于斜面顶点P 的正下方。
某物体(可视为质点)从顶端P 由静止开始分别沿曲面和斜面滑下,经过C 、D 两点后继续运动,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A 、B 两处。
各处材质相同,忽略空气阻力,则A .此物体在曲面PC 和斜面PD 上克服摩擦力做功一定相等B .此物体沿PCA 和沿PDB 运动克服摩擦力做功一定不相等C .距离OA 一定等于OBD .距离OA 一定小于OB18.月球自转周期T 与它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的公转周期相同,假如“嫦娥四号”卫 星在近月轨道(轨道半径近似为月球半径)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0,如图所示,PQ 为月球直径,某时刻Q 点离地心O 最近,且P 、Q 、O 共线,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0,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A .月球质量430044T g M Gπ= B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π200T g v =C .再经2T 时,P 点离地心O 最近 D .要使“嫦娥四号”卫星在月球的背面P 点着陆,需提前加速19.如图所示边长为L 的正方形abcd 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一束速率不同的带正电粒子从左边界ad 中点P 垂直射入磁场,速度方向与ad 边夹角θ = 30°,已知粒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粒子重力不计.则A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qB m 35π B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qB m3πC .上边界ab 上有粒子到达的区域长为L )(63-1 D .下边界cd 上有粒子到达的位置离c 点的最短距离为2)32(L - 20.如图所示为赛车场的一个水平U 形弯道,转弯处为圆心在O 点的半圆,内外半径分别为r 和2r 。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https://img.taocdn.com/s3/m/c5d7d8ee011ca300a7c39069.png)
新课标最新年高考理综(物理)高三年级仿真考试(2)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有四条光滑细杆,其中OA 杆竖直放置,OB 杆与OD 杆等长,OC 杆与斜面垂直放置,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四个环分别从O 点由静止释放,沿OA 、OB 、OC 、OD 滑到斜面上所用的时间依次为t 1、t 2、t 3、t 4.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t 1>t 2 B .t 1=t 3C .t 2=t 4D .t 2<t 415、如图所示,一辆有四分之一的圆弧的小车停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从静止开始由车的顶端无摩擦滑下,且小车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最大值是(g 为当地重力加速度)( )A 、mgB 、2mgC 、32mgD 、52mg16.已知一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北极与赤道对地面的压力差为ΔN ,假设地球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半径为R 。
则地球的自转周期为( )A .N mR T ∆=π2 B .mR N T ∆=π2C .R N m T ∆=π2 D .N m RT ∆=π217、斜面倾角为60°,长为3L ,其中AC 段、CD 段、DB 段长均为L ,一长为L ,质量均匀分布的长铁链,其总质量为M ,用轻绳拉住刚好使上端位于D 点,下端位于B 点,铁链与CD 段斜面的动摩 擦因数32μ=,斜面其余部分均可视为光滑,现用轻绳把铁链沿斜面全部拉到水平面上,人至少要做的功为( )A 1138MgLB 5384MgL +C 1234MgL +D 332MgL18、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线框abcd 边长为L ,每边电阻均为r ,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绕cd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c、d两点与一阻值为r的电阻相连,各表均可视为理想表,导线电阻不计,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线框abcd产生的电流为交变电流B.当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C.当S2 2B L 8ωD.当S2 2B L 14rω19、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端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其边缘放置一特殊材料制成的圆柱面光屏。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名校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名校联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https://img.taocdn.com/s3/m/f351381308a1284ac950435e.png)
新课标最新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联考试卷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8小题,每小题 6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 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8~ 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与他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并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B.库仑不但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采用电场线描述电场,还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 C.牛顿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D.摩擦起电现象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是一种,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另一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把前者命名为正电荷,把后者命名为负电荷,并且用油滴实验最早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2.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中t2= ,两段曲线均为半径相同的圆弧,则()B.甲、乙在 t2 时刻运动方向均改变C. 0~t4时间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D.0~t4时间内甲、乙在 t2 时刻相距最远, t 4时刻相遇A.甲、乙在 t1、 t3 时刻两3.曾经国外媒体报道,某国宇航局计划在地球和月球的拉格朗日点L2 上建设空间站.如图,拉可与月球格朗日点 L2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上,处在 L2 的空间站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以 a 1、a 2 分别表示空间站和月球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a 3 表示地C . a 1> a 2a3>a 2D . a 1<a 2 a 3<a 25.如图所示电路, 电源内阻不能忽略, R 1 阻值小于变阻器的总电阻, 初态滑片 P 位于变阻器的中点, P 由中点向上移动到顶端的过程中( )A .电源的内功率先减小后增大B .电源的效率先减小后增大C .电流表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D .电压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6.如图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则(A .质子和电子在 c 点的电势能相同,但是所受电场力不同B .电子在 a 点和 b 点的电势能相同,但是所受电场力不同C .从 b 点沿 bc 方向直线射入的电子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增大D .从 b 点沿 bc 方向直线射入的质子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增大7.如图所示,在放上小物体 A 之前,长木板 B 恰好沿 C 的足够长斜面匀速下滑, B 与斜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μ, B 的上表面光滑,在 B 匀速下滑过程中轻轻放上小物体 A (C4.一质量为 m 的带电小球, 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中以水平速度抛出,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g , 空气阻力不计,小球在下落 h 的过程中,则(A .小球的动能增加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B .小球的电势能增加 D .小球的机械能减少 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物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仍然匀速下滑B .B 减速下滑C.A 加速下滑D .地面对 C 的摩擦力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8.等离子气流由左方连续以 v 0射入 P 1和 P 2两板间的匀强磁场中, ab 直导线与 P 1、P 2相连接,线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题-第 32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11题,共 129分)9.甲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mm ;乙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 .10.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备有下列器材: A .被测干电池一节B .电流表 1:量程 0~ 0.6A ,内阻 r=0.2ΩC .电流表 2:量程 0~ 0.6A ,内阻约为 0.1ΩD .电压表 1:量程 0~ 3V ,内阻未知E .电压表 2:量程 0~ 15V ,内阻未知F .滑动变阻器 1:0~10Ω, 2AG .滑动变阻器 2:0~100Ω, 1AH .开关、导线若干C . 2~ 3s 内 ab 、 cd 导线互相吸引D .3~4s 内 ab 、 cd 导线互相排斥圈 A 与直导线 cd 连接.线圈 A 内有随图 2 所示的变化磁场, 且磁场 B 的正方向规定为向左, 如图1 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0~1s内 ab 、cd 导线互相排斥 B .1~2s 内 ab 、cd 导线( 1)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测量结果存在系统误差.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在上述器材中请选择适当的器材:A、、、、 H(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2)实验电路图应选择如图中的(填“甲”或“乙” );U﹣I 图象,则在修正了实验系统误差后,干电池的电动势 E= V,内电阻 r= Ω.四. 计算题:11.如图所示,两光滑金属导轨,间距 d=0.2m,在桌面上的部分是水平的,处在磁感应强度 B=0.1T、方向竖直向下的有界磁场中,电阻 R=3Ω,桌面高 H=0.8m,金属杆 ab 质量 m=0.2kg 、电阻 r=1Ω,在导轨上距桌面 h=0.2m 高处由静止释放,落地点距桌面左边缘的水平距离 s=0.4m,g=10m/s2,求:1)金属杆刚进入磁场时,杆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2)整个过程中 R 上放出的热量.12.如图所示,质量 M=5kg 的木板 A在恒力 F的作用下以速度 v0=12m/s 向右做匀速度直线运动,某时刻在其右端无初速度地放上一质量为 m=1kg 的小物块 B.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μ 1=0.6,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因数μ 2=0.4.(物块可看作质点,木板足够长,取g=10m/s2)试求:3)根据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1)放上物块后木板发生的位移2)物块与木板之间产生的摩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3 道物理题、 3道化学题、 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区域指定位置大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物理一选修 3-3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放出热量,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增大B.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可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D.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E.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 v,每个分子的体积为 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N A=14.如图所示, A、B 两个气缸中装有体积均为 10L 、压强均为 1atm(标准大气压)、温度均为 27℃ 的空气,中间用细管连接,细管容积不计.细管中有一绝热活塞,现将B 气缸中的气体升温到 127℃,若要使细管中的活塞仍停在原位置.(不计摩擦, A 气缸中的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A气缸截面积为2500cm2)1)求 A 中活塞应向右移动的距离;2)A 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为什么?1)从 F 点射出的光线与法线夹角的正弦值;2)从 F 点射出的光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物理一选修 3-5 】物理一选修 3-4 】A 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A.该波沿 x 轴正向传播B.该波的波速大小为 1 m/sC.经过 0.3 s, A质点通过的路程为 0.3 mD.A、B 两点的速度有可能相同E.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所遇到0.4 Hz16.如图所示,为玻璃材料制成的一棱镜的截面图,AEFB为四分之一圆弧, BCDO为矩形,一细光束从圆弧的中点的 F 点射E沿半径射入棱镜后,在圆心 O 点恰好发生全反射,经CD 面反射,再从圆弧c,求:15.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波上OA=a,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B.氢原子辐射一个光子后,氢原子核外电子动能减小C.大量事实表明,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D.原子核的半衰期与环境的温度、压强有关E.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18.一电视节目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通关游戏: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某人乘甲车向右匀速运动,在甲车与静止的乙车发生弹性正碰前的瞬间,该人恰好抓住固定在他正上方某点的轻绳荡起至最高点速度为零时,松开绳子后又落到乙车中并和乙车一起继续m=60kg,向前滑行;若人的质量甲车质量 M1=8kg,乙车质量 M2=40kg,甲车初速度v0=6m/s,求:①最终人和乙车的速度;②人落入乙车的过程中对乙车所做的功.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二、选择题: (本题包括 8小题,每小题 6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 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8~ 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 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与他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补充和完 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并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 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B .库仑不但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采用电场线描述电场,还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C .牛顿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 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 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 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D .摩擦起电现象中,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是一种,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是另一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把前者命名为正电荷,把后者命名为负电荷,并且用油滴实验最早 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高中的重要物理学史,知道各个重要规律的发现者以及重 要规律发现的历史背景、使用条件等.【解答】解: A 、伽利略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与他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 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并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 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故 A 正确;B 、法拉第不但提出了场的概念, 而且采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还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 故 B 错误;C 、伽利略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 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 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 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故 C 错误;D 、富兰克林把自然界的两种电荷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故 D 错误.故选: A两段曲线均为半径相同的 圆弧,则( )2.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 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A .甲、乙在 t 1、 t 3 时刻两B.甲、乙在 t2 时刻运动方向均改变C. 0~t4时间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D.0~t4时间内甲、乙在 t2 时刻相距最远, t 4时刻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速度关系分析两者距离的变化.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 A、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t1 时刻甲的位移比乙的小,两者没有相遇.在 t3时刻,甲的位移比乙的大,两者没有相遇.故 A 错误.B、甲乙的速度图象都在时间轴的上方,速度都为正,方向没有改变,故 B 错误.C、 0﹣t4时间内甲物体的位移等于乙物体的位移,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 C 正确.D、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图象可知,t3时刻速度相等,相距最远, t4 时刻相遇,故 D 错误.故选: C3.曾经国外媒体报道,某国宇航局计划在地球和月球的拉格朗日点L2 上建设空间站.如图,拉格朗日点 L2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上,处在 L2 的空间站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与月球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以a1、a2 分别表示空间站和月球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3 表示地C. a1> a2 a3>a2D. a1<a2 a3<a2【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向心力.【分析】由题意知,空间站在 L 点能与月球同步绕地球运动,其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角速度等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角速度,由加速度公式分析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以下判断【解答】解:空间站和月球角速度相等,根据,因为空间站的轨道半径大于月球的轨道半径,所以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 1 天,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 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小, 根据 ,得 ,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月球大,即综上, C 正确故选: C4.一质量为 m 的带电小球, 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中以水平速度抛出,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g , 空气阻力不计,小球在下落 h 的过程中,则( )C .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 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能.【分析】根据动能定理研究动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电势能的变化.电场力做 负功,机械能减小,根据能量守恒可知机械能减小量等于小球电势的增加量.高度下降,重力势 能减小.错误.C 、由上可知:重力势能减小 mgh ,故 C 错误.D 、由上可知:重力势能减小 mgh ,动能增加 ,则机械能减小 .故 D 错误. 故选 B5.如图所示电路, 电源内阻不能忽略, R 1 阻值小于变阻器的总电阻,D .电压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A .小球的动能解答】解: A 、根据动能定理:小球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合力做功,△E k =F 合 ?h=mah=m gh .故 A B 、小球的重力做正功 mgh ,重力势能减小 mgh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小球电势能增加mgh ﹣ 初态滑片 P 位于变阻器的中27 天,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B .小球的电势能增加,故 B 正确点, P 由中点向上移动到顶端的过程中( )电源的效率先减小后C .电流表的示数先减小后分析】该电路中,电阻 R1与滑动变阻器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并联电路,该并联电路的总阻值最大.然后结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因 P 向上滑动时,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由 P=I2r 知电源的内功率先减小后增大.则 A 正确B、内外阻相等时,电源的效率最大,则其效率不能确定其变化.则 B 错误C、D、P 向上滑动时,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外电路的总电阻就先增大后减小,所以电压表的示数(路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则C错误 D 正确故选: AD6.如图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则()A.质子和电子在 c 点的电势能相同,但是所受电场力不同B.电子在 a 点和 b 点的电势能相同,但是所受电场力不同C.从 b 点沿 bc 方向直线射入的电子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增大D.从 b 点沿 bc 方向直线射入的质子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增大【考点】电场线;等势面.【分析】沿电场线电势降低,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场线的疏密的关系;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是降低的.明确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特点以及电场力做功情况,从而进一步判断速度变化情况.根据受力情况,分析电子和质子的运动情况.【解答】解: A、质子和电子的电性不同,只有在电势的0 点,它们的电势能才相同.故A 错误;B、a、b 在同一个等势面上,所以电子在 a点和 b 点的电势能相同;电场力是矢量, a点与 b点处的电场的方向与等势面垂直,可知两点的电场方向不同,所以所受电场力不同.故 B 正确;7.如图所示,在放上小物体 A之前,长木板 B 恰好沿 C的足够长斜面匀速下滑, 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B 的上表面光滑,在 B匀速下滑过程中轻轻放上小物体A(C物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当两个支路的电阻相等时,则干路电流先减小,后增加,C、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由图可知,有 bc 方向直线射入的电子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沿向,电子做加速运动;故 C 正确;D、沿 bc 方向直线射入的质子,所受的电场力沿动;故 D 错误.b到 c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所以从 b点沿bc 方向直线射入的电子,所受的电场力沿bc 方A.B 仍然匀速下滑B.B 减速下滑C.A 加速下滑D.地面对 C 的摩擦力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要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加速度的方向,从而作出判断.【解答】解: ABC、设斜面的倾角为α.B 匀速下滑时,由平衡条件有: m B gsinα =μ m B gcosα对 A ,由于 B 的上表面光滑, A 只受重力和 B 的支持力,合力沿斜面向下,所以 A 匀加速下滑.对 B,B 上放上小物体 A,由于 m B gsinα<μ( m B+m A) gcos α,所以 B 的合力沿斜面向上,做减速运动.故 A错误, BC正确.D、对 A、B、C 三个物体组成的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水平方向有 f=m B a B cosα,由于 a B cosα水平向左,所以地面对 C的摩擦力向左,故 D 错误.故选: BC8.等离子气流由左方连续以 v0射入 P1和 P2两板间的匀强磁场中, ab 直导线与 P1、P2相连接,线圈 A与直导线 cd连接.线圈 A内有随图 2 所示的变化磁场,且磁场 B的正方向规定为向左,如图1 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0~1s内 ab、cd 导线互相排斥 B.1~2s内 ab、cd 导线互相吸引C. 2~ 3s 内 ab、cd 导线互相吸引D.3~4s 内 ab、 cd导线互相排斥【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分析】等离子流通过匀强磁场时,正离子向上偏转,负离子向下偏转,因此将形成从 a 到 b 的电流,线圈 A 中磁场均匀变化,形成感应电流,根据楞次定律判断出流经导线cd 的电流方向,然后根据流经导线的电流同向时相互吸引,反向时相互排斥判断导线之间作用力情况.【解答】解:左侧实际上为等离子体发电机,将在 ab 中形成从 a到 b 的电流,由图 2 可知, 0~2s 内磁场均匀变化,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将形成从 c到 d 的电流,同理2~4s形成从 d到 c的电流,且电流大小不变,故 0~2s秒内电流同向,相互吸引, 2~4s电流反向,相互排斥,故 AC错误, BD 正确.故选 BD.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题-第 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 11 题,共 129分) 9.甲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3.55 mm ;乙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4.699 mm.【考点】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解答】解: 20 分度的游标卡尺,精确度是 0.05mm ,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 13mm,游标尺上第 11 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11×0.05mm=0.55mm ,所以最终读数为:13mm+0.55mm=13.55mm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 4.5mm,可动刻度为 19.9×0.01mm=0.199mm ,所以最终读数为4.5mm+0.199mm=4.699mm .故答案为: 13.55, 4.699 10.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备有下列器材:A.被测干电池一节B.电流表 1:量程 0~ 0.6A,内阻 r=0.2ΩC.电流表 2:量程 0~ 0.6A,内阻约为 0.1ΩD.电压表 1:量程 0~ 3V,内阻未知E.电压表 2:量程 0~ 15V,内阻未知F.滑动变阻器 1:0~10Ω, 2AG.滑动变阻器 2:0~100Ω, 1AH.开关、导线若干( 1)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测量结果存在系统误差.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在上述器材中请选择适当的器材:A、 B 、 D 、 F 、 H(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2)实验电路图应选择如图中的甲(填“甲”或“乙” );(3)根据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 U ﹣I 图象,则在修正了实验系统误差后,干电池的电动势 E= 1.5 V ,内电阻 r= 0.8 Ω.【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分析】(1)实验中要能保证安全和准确性选择电表; (2)本实验应采用电阻箱和电压表联合测量,由实验原理选择电路图; (3)由原理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表达式,由数学关系可得出电动势和内电阻.【解答】解: (1)在上述器材中请选择适当的器材: A .被测干电池一节 为了读数准确,所以选择 B .电流表:量程 0~0.6A , D .电压表:量程 0~3V , 滑动变阻器阻值较小有利于电表的数值变化,减小误差,故选 F .滑动变阻器, H .开关、导线若干(2)因电流表 B 的内阻已知,故可以将电流表内阻等效为电源内阻,求出等效电阻后, 再求出实 际电源电阻,故采用甲图可以有效修正实验误差;(3)由 U ﹣I 图可知,电源的电动势 E=1.5V ;等效内电阻 r= =1.0Ω;故实际内阻为 1.0﹣ 0.2=0.8Ω; 故答案为:(1)BDF ;(2)甲;(3)1.5;0.8 四.计算题:11.如图所示, 两光滑金属导轨, 间距 d=0.2m ,在桌面上的部分是水平的, 处在磁感应强度 B=0.1T 、 方向竖直向下的有界磁场中,电阻 R=3Ω,桌面高 H=0.8m ,金属杆 ab 质量 m=0.2kg 、电阻 r=1Ω, 在导轨上距桌面 h=0.2m 高处由静止释放, 落地点距桌面左边缘的水平距离 s=0.4m ,g=10m/s 2,求:1)金属杆刚进入磁场时,杆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焦耳定律.1)金属杆进入磁场前在光滑导轨上滑行,只有机械能守恒,即可求出杆刚进入磁场时【分析】 2)整个过程中 R 上放出的热量.求出 R 上电流的大小,由右手定则判断电流的方向;( 2) ab杆离开磁场后做平抛运动,根据h 和 s,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求得杆离开磁场时的速度,再对通过磁场的过程,运用能量守恒列式,即可求得热量.【解答】解:(1)ab棒刚进入磁场的瞬间,速率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mgh= mv ,v= = =2m/s此时感应电动势E=Bdv=0.1×0.2 ×2V=0.04V==方向:棒中由 a→ b( 2)金属杆平抛初速度为 v′,则有由能量守恒,有22Q=mgh﹣ mv′2=(0.2×10×0.2﹣×0.2×12) J=0.3JR 上放出的热量 Q R= = J=0.225J.答:(1)金属杆刚进入磁场时, R 上的电流为 0.01A,棒中由 a→b.(2)整个过程中 R 上放出的热量为 0.225J12.如图所示,质量 M=5kg 的木板 A在恒力 F的作用下以速度 v0=12m/s 向右做匀速度直线运动,某时刻在其右端无初速度地放上一质量为 m=1kg 的小物块 B.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μ 1=0.6,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因数μ 2=0.4.(物块可看作质点,木板足够长,取g=10m/s2)试求:(1)放上物块后木板发生的位移(2)物块与木板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物块滑上小车后,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根据运动学速度公式求时间.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当滑块与小车相对静止时,两者速度相等,由运动学速度公式求得经历的时间,再由位移公式求出物块相对地面的位移.( 2)系统产生的内能: E=f△ s,△ s 是相对位移.【解答】解:(1)可知 F=μ1Mg=30N放上物块之后的木板 F ﹣μ 2mg ﹣μ 1(M+m ) g=Ma 1 物块μ 2mg=ma 2两者速度相等 a 2t 1=v 0+a 1t 解得 t 1=2s 可知速度相同时 v=8m/s 2s 内木板发生位移为 二者共速后一起做匀减速运动,μ 1( M+m )g ﹣F=(M+m )a 3起减速到零所需时间为 减速过程木板发生位移为 木板发生位移为 x=x 1+x 2=52m2)在第一过程中物块的位移为 物块与木板间产生的摩擦热为 Q=μ 2mg (x 1﹣ x 物) =48J答:(1)放上物块后木板发生的位移为 (2)物块与木板之间产生的摩擦热为【考点】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布朗运动;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 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 △ U=W+Q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 分子力做功等于分子势能的减小量.【解答】解: A 、气体放出热量,若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升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正确;B 、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但它可以说明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故D 、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 D 错误;E 、某固体或液体的摩尔体积为 V ,每个分子的体积为 V 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而气体此式不成立;故 E 错误;故选: ABC .14.如图所示, A 、B 两个气缸中装有体积均为 10L 、压强均为 1atm (标准大气压) 、温度均为 27℃ 的空气,中间用细管连接, 细管容积不计. 细管中有一绝热活塞, 现将B 气缸中的气体升温到 127℃, 若要使细管中的活塞仍停在原位置. (不计摩擦, A 气缸中的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A 气缸截面积为52m48J二.选考题: 共 4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 题卡区域指定位置大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气体放出热量,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增大 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可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第二类永动机不A .B . E .3 道物理题、 3 道化学题、 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 在答 物理一选修 3-3 】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 v ,每个分子的体积为 v 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故 B 正确; C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第一次大联考【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1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牛顿以其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而奠定了在物理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关于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经过多次的实验验证而得出的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特例C.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据此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D.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很好的解释拍桌子时为什么手感到疼的问题【答案】D【考点】考查物理学常识。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应用了理想实验法,A错;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B错;计算出地球质量的人是卡文迪许,C错;牛顿第三定律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等大反向,D对。
【点拨】物理学常识的掌握需要不断的积累。
15.行驶中的汽车遇到红灯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等到绿灯亮时又重新启动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恢复原来的速度继续匀速行驶,则从刹车到继续匀速行驶这段过程,位移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图象描述正确的是()【答案】C【考点】考察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图像问题。
【解析】由运动学公式2202v v ax -=及数学知识,C 正确。
【点拨】物理知识与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16.如图所示,轻质圆盘和水平面夹角30o,一个小木块位于距离圆心0.4m 处随圆盘一起绕过圆心垂直盘面的转轴匀速转动,当小木块和圆盘一起转动的线速度超过1/s m 时,小木块再也无法保持相对静止。
g 取10m/s 2。
则小木块和圆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A .33B .32C .22 bD .24【答案】B【考点】考察摩擦力,受力分析及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
【解析】由分析知,当小木块在圆盘的下方时容易滑动,小木块受重力,摩擦力,支持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00cos30sin 30v mg mg m r μ-=,解得:μ=。
B 正确。
【思路点拨】正确的受力分析,用牛顿运动定律与向心力公式列方程求解。
17.带电尘埃P 静止在平行板电容器C 的两极板之间,此时滑动变阻器1R 和2R 的位置及电路图如图所示。
欲使尘埃向下加速运动,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 .1R 的滑片向左移动B .2R 的滑片向左移动C .平行板电容器下极板向左移动D .断开开关【答案】B【考点】考察受力分析,电容器的知识。
【解析】由题意知,尘埃受重力和电场力处于平衡状态,要使尘埃向下运动,就要减小电场力,E=U/d 知,U 减小,所以B 正确。
A 、C 、D 中的U 不变。
【思路点拨】与电容器串联的支路相当于断路。
18.以水平面为零势能面,则小球水平抛出时重力势能等于动能的2倍,那么在抛体运动过程中,当其动能和势能相等时,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之比为 ( )A B . C .1:D【答案】D【考点】考察平抛运动,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析】由题意得:mgH= 20122mv ⨯,当其动能和势能相等时,mgh= 212m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 2012mv =mgh+212mv ,由平抛运动的知识:2220y v v v =+,综上解得0:y v v :1,D 正确。
【点拨】先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再根据平抛运动中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求解。
19.宇宙空间存在两颗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未知星球,经过发射绕表面运行的卫星发现,两个星球的近地卫星周期相等,同学们据此做出如下判断,则正确的是 ( )A .这两个未知星球的体积一定相等B .这两个未知星球的密度一定相等C .这两个未知星球的质量若不等,则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一定不等D .这两个未知星球质量大的,则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答案】BD【考点】考察近地卫星,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2224GMm mR R T π=①343M R ρπ=②,解以上两式知B 正确,A 错误,又因为2GMmmg R =知,D 正确,C 错误。
【点拨】本题用到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万有引力等于重力这两个等式。
20.重力不计的两个带电粒子甲和乙同时进入一个匀强磁场,两个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动能相等,甲圆周运动的半径大于乙的半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v v >甲乙B .m m >甲乙C . q q <甲乙D .q q m m >甲乙甲乙【答案】AC【考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
【解析】两粒子周期相等,由2r v T π=得v v >甲乙,A 正确,动能相等,又212k E mv =知B 错误,由2v qvB m r =得q q <甲乙,C 正确,D 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圆周运动的公式及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的知识。
21.光滑平行导轨MN 和PQ 与水平面夹角为θ,上端连接,导轨平面和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间距为L ,电阻不计。
质量为m 的金属棒ab 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接触且从静止开始下滑,ab 接入电路的部分电阻为R ,经过时间t 流过棒ab 的电流为I ,金属棒的速度大小为v ,则金属棒ab 在这一过程中A .ab 棒运动的平均速度大于2vB .此过程中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Rt I Q 2= C .金属棒ab 沿轨道下滑的最大速度为22sin L B mg θD .此时金属棒的加速度大小为mR v L B g a 22sin -=θ 【答案】CD【考点】考察受力分析,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解析】金属棒受重力、支持力、安培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sin mg BIL ma θ-=,又因为BLv I R =,解得:mR v L B g a 22sin -=θD 正确,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22sin L B mg θ,C 正确。
金属棒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平均速度应小于2v ,A错,这个过程中电流不恒定,B 错。
【思路点拨】先受力分析,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列方程,分析出金属棒是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再具体分析即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2分)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3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2.(6分)下图是实验室测定水平面和小物块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曲面AB 与水平面相切于B 点且固定。
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自曲面上面某一点释放后沿水平面滑行最终停在C 点,P 为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
(1)利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 cm 。
(2)实验中除了遮光条的宽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A .小物块质量mB .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评卷人得分间tC.遮光条到C点的距离s D.小物块释放点的高度(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同学们选择图象法来找出动摩擦因数,那么他们应该选择关系图象来求解(利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答案】(1)1.015 (2)BC (3)速度的平方与位移【考点】游标卡尺的读数,匀减速直线运动。
【解析】(1)由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得d=1.015(2)到达B点时的速度等于遮光条的宽度除以时间,B到C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212mgs mvμ-=-,所以选BC.(3) 由(2)的分析知:速度的平方与位移。
【思路点拨】分析运动,结合动能定理求解。
23.(9分)在学习了传感器,大家开始动手探究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时,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A.电源E(3 V,内阻约为1 Ω)B.电流表A l(0.6 A,内阻r1=5 Ω)C.电流表A2(0.6 A,内阻r2约为1 Ω)D.开关S,定值电阻R0(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请判断甲是电流表,乙是电流表。
(填“A l”或“A2”)(2)实验中发现测得甲、乙的读数分别为1I 和2I ,则压敏电阻此时的阻值为 (用字母表示)。
(3)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得到压敏电阻随压力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除观察到电阻R x 的阻值随压力F 的增大而均匀减小外,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定值电阻R 0的阻值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___。
A .1 ΩB .5 ΩC .10 ΩD .20 Ω 【答案】(1)A 1;A 2 (2)211/I r I (3)压力增大到一定的大小时,阻值可以降为零(4)B【考点】实验“探究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解析】(1)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甲电压相同,所以甲为 A1 ,乙为A2。
(2)由电阻定律得211/I r I 。
(3)由图知压力增大到一定的大小时,阻值可以降为零。
(4)为使乙电流表不超量程,且读数不能太小,所以选B 。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仪器的选择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24.(14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已知2AB BC =,AB 段和BC 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14/v m s =、28/v m s=,则:(1)物体经B 点时的瞬时速度B v 为多大? (2)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2m/s 2,试求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时间。
【答案】(1)7.2m/s (2)4s 【考点】考察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1)由题意得:0v v A = atv v B 40+=atv v C 50+==AB v at v 20+ =BC v at v 5.40+解得: 6.1=at8.00=v 2.7=B v(2) 由运动学公式得atv v C+=0 解得: t=4s【点拨】分析物体运动,熟练应用运动学公式。
25.(18分)平行板电容器AB 两极板之间电压为U ,间距为d 。
下极板与一个直径为L 的半圆形金属通道相连,金属通道有两个同心的半圆形金属片CD组成,圆心贴在'O处,两个金属片彼此靠近又不接触,中间存在径向电场,即电场大小相等,方向都指向'O。
半圆形通道与下极板接触点有小孔相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