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语》十二章 解读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翻译及注音《论语》①十二章1.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⑦》)【注释】:①《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它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②子:先生,指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yì)(现山东曲阜)人。
③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时,按时。
④不亦说(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乎,语气词。
说,通“悦”,愉快。
⑤愠(yùn):生气,发怒。
⑥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⑦学而:和下文的“雍也”“述而”等都是《论语》的篇名。
篇名只是从各篇第一则语录中摘取两三个字而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又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⑤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⑤乎?传⑦不习乎?”(《学而》)【注释】:①曾(Zēng)子:即曾参(shēn)(前505-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
孔子的学生。
②吾:人称代词,我。
③日,每天。
④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省,自我检查,反省。
⑤为,替。
⑥信:真诚,诚实。
⑦传(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3.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⑥矩⑦。
11 《论语》十二章
知: ①人不 而不愠(了解) ② 五十而 天命(懂得,知道)
①吾日 省吾身(古义:泛指多次;今义:二加 一后所得的数目) ②与朋友交而不 乎(古义:诚信;今义:相信) ③ 为师矣(古义:凭借某种条件去做;今义: 表示可能或能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能听得进不同 的意见。
顺从 意愿。
越过法度。 逾,越过。 矩,法度。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 十岁时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 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是什么; 六十岁能吸取各种见解而加以容纳;七十岁我 就可以随心所欲,但也不会越出规矩。”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相关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 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 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 《书》,定《礼》《乐》,序《周易》, 作《春秋》。“五经”《诗》《书》《礼》 《周易》《春秋》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应为“温
故而知新,可以为(之)师矣”】
: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交流点拨】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交流点拨】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交流点拨】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
《论语》十二章第一章【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注释】敏:勤勉。
就有道而正焉: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1、子曰:“君子食无【副词,不】求饱,居【动词,居住】无求安【形容词,安适、安逸】,敏【形容词,勤勉】于【介词,在】事而慎【形容词,谨慎、慎重】于言【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就【动词,接近】有道【固定词组,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而【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或“去”】正【动词,匡正、纠正】焉【代词,这里用于自称】,可谓好学也已【句末语气词】。
”(《学而》)【直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在做事上勤勉不懈,在说话时小心谨慎,接近有道之人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注释】而:如果。
(人而不仁)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八佾(yì):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
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
季氏应该用四佾。
2、子曰:“人而【连词,表假设】不仁,如礼何【如……何,固定词组,由动词“如”与疑问代词“何”组成,中间插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么对待……”。
如初中课本上《愚公移山》里“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会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会怎样对待乐呢?【补充解读】一个人连仁德之心都没有,那他怎么会把“礼”“乐”放在心上?“礼”是对人与人的关系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乐”是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礼”的一部分。
礼乐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与生活方式,根本就在于内心的道德意识。
如果没有“仁”所代表的道德之心,礼乐就成了没有实际意义的空洞形式。
(完整版)《论语》十二章详解
《论语》十二章详解第一章学而章解: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不生气发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1.你如何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学”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与“习”统一起来。
学了知识,时常去复习它,这是愉快的事.2.第一章叙述了什么内容?第一章主要谈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涵养。
“时习”是学习方法;“有朋自远方来"是学习乐趣;“人不知而不愠”是为人态度。
第二章吾日三省吾身章解: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1。
第二章语言有什么特点?用了三个疑问句,形成排比句式,同时加强了语气。
“吾日三省吾身"总述本段内容,下文是反省的内容。
曾子从三个方面反省、检查自己:诚实、诚信、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从这句话你可以看出什么?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及其弟子对自己在修养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讲究尽全力.第三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章解: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又不会越过法度。
孔子在这一章中阐明了什么道理?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到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
第四章温故而知新章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知新"的含义是什么?“知新"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得到新的体会,即认识的加深;第二是领悟到新的内容,即知识的扩展。
论语十二章解读鉴赏
论语十二章解读鉴赏论语十二章是《论语》中的重要篇章,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教诲。
以下是论语十二章的简要解读: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待他人的宽容和理解。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提倡人们要时常反省自己的行为,确保为人诚实守信,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描述了孔子的人生阶段划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也不断深化。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强调了复习和反思旧知识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并成为他人的导师。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诫我们,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学以致用,才能避免陷入迷茫。
6.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句话阐述了一个人应当兼具内在品质和外在修养,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毅力,肩负起仁爱的使命。
8.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这句话用山喻指人生,强调了在人生道路上要有恒心和毅力。
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这句话描述了智者、仁者和勇者的心态,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10.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区分了君子和小人的价值观,强调了君子追求道义,而小人追求私利。
11.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句话描述了君子和小人的心态差异,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心机重重。
12. 子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提出了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步骤,从个人修养开始,逐步影响到家庭、国家和世界。
总的来说,论语十二章传递了儒家的人生哲学,强调学习、自我反省、修身养性、待人以诚等价值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课文赏析
《〈论语〉十二章》课文赏析原文呈现子曰:“君子①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敏②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③而正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孔子说:“有道德的人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做事勤勉,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他)是好学的了。
”(《学而》)章解: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放在对德行的追求上,凸显了古人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点的教育思想。
名师圈点:①君子:有道德的人。
②敏:勤勉。
③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④正:匡正。
名师赏评:【1】连用两个“无”字,有力地强调了君子要抵制物欲。
【2】孔子认为君子为学要安贫乐道、克制物欲,做事勤勉、说话谨慎,不断向“道”有的人学习,这体现了他重视道德修养的教育思想。
子曰:“人而⑤不仁,如礼何⑥?人而不仁,如乐何?”【3】“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孔子说:怎样对待乐呢?”(《八佾》)章解: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名师圈点:⑤而:如果。
⑥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名师赏评:【3】[假设、反问]“而”表假设,两个假设句连用,突出没有“仁”会产生的不利结果;而反问句式的使用则强化了表达效果。
孔子说:“早上知道了道,晚上就(为之而)死也可以。
”(《里仁》)章解:孔子认为人可以为“道”而死,强调了“道”的重要性。
孔子说:“君子明白道义,小人只知道利益。
”(《里仁》)章解:孔子提出君子和小人在义利上的不同态度。
名师圈点:⑦喻:知晓,明白。
名师赏评:【4】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要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
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破坏等级秩序。
所以,孔子把只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
经过不断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了义与利对立的义利观。
子曰:“见贤⑧思齐⑨焉,见不贤而内⑩而自省也。
”【5】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在心里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一、文学常识“论语”的“论”是“论纂(zuǎn)”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注释:时,时常地或者按照一定的时间;习,复习或者实习;说,同悦,愉快;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愠,生气,发怒;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曾子,曾参;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为,替,给;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有: 同“又”立:站的住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于自己不利的意见能正确对待。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论语〉十二章》课文解说
4《论语》十二章《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也是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
对高中生而言,《论语》的阅读并非易事,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语言障碍多。
《论语》关于礼乐制度和春秋士人生活的专有词汇多,学生不熟悉,需要一字一句解释。
如"八俏舞于庭”“射不主皮”“子贡欲去告朔之倪羊”“立不中门,行不履阙"等,其中加点词即属此类。
《论语》中很多常用字词的语义复杂,学生知道字面意思,但放到章旬中就很难把握。
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举了不少例子。
譬如“天”字,在“天何言哉"”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丧予,天丧予“三句话中含义显然不同。
诸如“命”“仁”“君子”“小人”等几十个常用字词,都存在类似情况。
《论语》虚词多,譬如“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虚词占大半。
这些虚词有语法功能,对表情达意有影响,用法又与学生熟悉的唐宋古文不尽相同,也需专门讲解。
第二,《论语》章旬虽短,但“微言大义”,加之年代久远,本意已经不甚了然,解读起来容易产生分歧。
虽然历代学者作了各种解读,但至今仍有很多章句没能形成统一看法,如“无友不如己者”“有所不行,知和而和““父母唯其疾之忧”等。
至于根据有限的篇幅还原当时的语境,了解独白、对话或动作、神态描写的本意,更需要下大功夫。
比如必修选篇《侍坐》,“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哲究竟为何打动孔子,众说纷纭。
更重要的是,《论语》往往只说结论,不作解释。
譬如“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是从现象到本质的判断,为什么作这种判断,需要读者揣摩其中的因果关系。
再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三个分句都不难,但合在一起究竟是何关系,也只能靠读者分析和推理。
第三,《论语》二十篇,各篇之间、各章之间联系不明显。
杨伯峻说,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而且这些片段的篇章不是一个人的手笔。
这种编纂方法带来两个结果:从不利的一面来说,是难背、难记——按原书顺序背诵起来非常困难;从有利的一面说,弱规律性组合丰富了言语的潜在意蕴,给每个读者以重构的可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文翻译及文意理解
《论语》十二章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一遍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子曰:(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2)①时习:按时温习②时:按时(3)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4)说:同“悦”,愉快(喜悦)(5)愠:生气,恼怒(6)君子:指有才德的人(指道德高尚的人)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吾:人称代词,我(2)日:每天(3)①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査②三:泛指多次。
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③省:自我检查、反省(4)谋:谋划(5)忠:竭尽自己的心力(6)信:诚信(7)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3)惑:迷惑,疑感(4)①天命:上天的意旨。
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②命:命令(5)耳顺: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6)从心所欲:顺从意愿(7)①逾矩:越过法度(超越规矩)②逾:越过③矩:法度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温:温习(2)故:学过的知识(3)知:得到(4)新:新的理解和体会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罔:迷感,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同“惘”迷惑而无所得)(2)殆:疑惑(同“怠”,疲倦而无所得)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贤:好,这里指品行好(2)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3)饮:这里用为名词,指水(4)堪:能忍受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一说,指仁德(2)者:代词,…的人(3)好:喜爱,爱好(4)乐:以…为快乐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饭:吃(2)疏食:粗粮(3)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4)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巜论语十二章 意思
巜论语十二章意思《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喻:通晓,明白。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
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7、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0、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
论语十二章解读与品析
论语十二章解读与品析《论语》十二章就像一个装满智慧宝藏的口袋,每一章都闪耀着孔子及其弟子思想的光辉,值得我们好好去解读和品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开篇三句话,就像三把钥匙,打开了《论语》智慧的大门。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这就好比我们种了一棵果树,经常浇水施肥修剪(温习知识就像对果树的精心照料),等到果子成熟的时候(知识掌握牢固的时候),那心中的喜悦就像吃到了最甜的果子一样,这是一种自我成长的快乐。
有朋友从远方来,哎呀,这就像久旱逢甘霖啊。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大家都忙忙碌碌,远方的朋友能来相聚,那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能一起分享喜怒哀乐,这快乐简直要满溢出来了。
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这才是真正的君子风度呢。
就像一朵花在角落里静静开放,不在乎有没有人欣赏,它只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这种豁达的心态多难得。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这是一种自我约束和提升的好办法。
这就像我们每天都要照镜子整理自己的仪容一样,不过这里整理的是我们的品德和行为。
给别人办事的时候有没有尽心尽力,就像答应别人的事情如果敷衍了事,那心里总会有个疙瘩。
和朋友交往讲不讲信用呢?信用就像连接朋友之间的桥梁,如果这座桥不稳固,那友谊的小船可就容易翻啦。
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温习,这关系到我们自身的成长,知识的学习就像盖房子,一块砖一块砖地累积(每次温习知识就像加一块砖),要是老是不复习,这房子可就盖不牢固喽。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就很奇妙了。
温故怎么就能知新呢?这就好比我们重新看一部以前看过的电影,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可能第一次看只注意到了情节的精彩,第二次看就会发现导演的拍摄手法,第三次看又能体会到演员细微的表演变化。
温习旧知识也是这样,每一次回顾都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当有了足够多的新感悟,那在这个知识领域里,可不就有了能当老师的资格嘛。
高二上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第一章【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①,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①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正:匡正,端正。
【翻译】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赏析】本章讲的是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
不去追求物质享受,不贪图安乐,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追求真理。
既有勤奋的精神,又有高明的方法,才可以算作是热爱学习。
这是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也是孔子一生求学精神的真实写照。
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
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
有了这样的理想,就不应再沉溺于物质的欲望,要有克制自己的能力,把对物质的追求提升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精神的独立上来。
这样就不会去计较私欲得失,蝇营狗苟,而会敏于事而慎于言,使自己的内心清澄,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
【名家解读】孔子的学说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人格的重视。
孔子不但希望每一个人能够生存,还希望他能够好好地生活。
因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的或精神的生活,而禽兽只有生物的或物质的生存。
要发展人性,政治家不但要使人民丰衣足食,还要培养他们的人格,使他们都能修身立德。
《大学》所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是孔子一个基本的主张。
——萧公权《孔子政治学说的现代意义》第二章【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注释】①如礼何:怎样对待礼仪制度。
【翻译】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解读】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
11《论语》十二章 解读
《论语》十二章文本解读1. 时代背景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全书共20篇、492章, 首创“语录体”。
南宋时, 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 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
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 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
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 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
这些流派之间, 相互批评, 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
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 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 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
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 都产生于那个时代。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 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
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 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2.《论语》的体例与儒家的内涵很多同学很好奇这一课每一句后面都有《学而》《为政》等标注, 这是什么意思呢?《论语》一共有二十篇, 每一篇一般取这一篇的前两个字作为题目。
比如第一篇开头是“子曰: ‘学而时习之……’”所以这一篇的题目就是“学而”。
最后一篇的开头说“尧曰: ‘咨!尔舜……’”所以这一篇的题目就是“尧曰”。
《论语》起于“学而”, 终于“尧曰”, 这是儒家的一种体例。
又如《荀子》起于“劝学”, 终于“尧问”。
学者称, 这代表了儒家的一种认识: 一个人只要立志于“学”(这里的“学”, 大概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 那他便算一个“君子”, 君子求“学”的终极目标, 是成为圣人(“尧”)。
也就是说, 儒家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孟子进一步阐述这种观点说: “子服尧之服, 诵尧之言, 行尧之行, 是尧而已矣。
子服桀之服, 诵桀之言, 行桀之行, 是桀而已矣。
”(《孟子•告子下》)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取决于你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文本解读
《论语》十二章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
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
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
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
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
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
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2.《论语》的体例与儒家的内涵很多同学很好奇这一课每一句后面都有《学而》《为政》等标注,这是什么意思呢?《论语》一共有二十篇,每一篇一般取这一篇的前两个字作为题目。
比如第一篇开头是“子曰:‘学而时习之……’”所以这一篇的题目就是“学而”。
最后一篇的开头说“尧曰:‘咨!尔舜……’”所以这一篇的题目就是“尧曰”。
《论语》起于“学而”,终于“尧曰”,这是儒家的一种体例。
又如《荀子》起于“劝学”,终于“尧问”。
学者称,这代表了儒家的一种认识:一个人只要立志于“学”(这里的“学”,大概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那他便算一个“君子”,君子求“学”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圣人(“尧”)。
也就是说,儒家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孟子进一步阐述这种观点说:“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
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孟子•告子下》)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大概也是儒家不能成为宗教的一个重要原因:宗教信仰的神祇或教主,都是高高在上、凌驾众生的,修信的教徒,甚至也是要分种族、种姓的;儒家则不然,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你立志求“学”,你便是君子,只要你不断求“学”,最终你便可以达到儒家的最高层次——“圣人”。
《论语》12章原文与翻译
初一语文《论语》十二章的原文与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习(知识)然后按时间去复习(巩固)它,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生气),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自查):替别人办事是不是竭尽心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独立做事(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人力所不能支配的事情);六十岁什么话都能听进去了,能做到明辨好坏是非;七十岁做事顺其自然,不超越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通过)温习学过的知识,从中获得了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去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孔子说:“只学习(读书)却不去思考它就会陷入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去学习就会陷入困境而无所获。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样的清穷苦,然而颜回却并没有因此改变他好学的志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孔子说:“知道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或【孔子说:“懂仁德的人比不上喜爱仁德的人;喜爱仁德的人又比不上以施仁德为快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论语〉十二章》解析版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论语十二章》(解析版)一、知识点回顾《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1)原文:子曰:“学∕ 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3)原文: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法度规矩。
”(4)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 以为师矣.”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
”(5)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
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6)原文: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原文、书下注释、译文
1.《论语》十二章①1.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乎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6乎?”《学而⑦》2.曾子⑧曰:“吾⑨日⑩三省⑪吾身:为人谋⑫而不忠⑬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⑭乎?传⑮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16而志于学,三十而立○17,四十而不惑○18,五十而知天命○19,六十而耳顺○20,七十而从心所欲○21,不逾矩○22。
”《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23,可以为师矣。
”《为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24,思而不学则殆○25。
”《为政》1.选自《论语(lún)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子]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3.[时习] 按时温习。
时,按时。
4.[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同“悦”,愉快。
5.[愠(yùn)]生气,恼怒。
6.[君子] 指有才德的人。
7.[学而]和下文的“为政”“雍也”“述而”等一样,都是《论语》的篇名。
是从各篇第一章第一句中摘取出来的,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8.[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9.[吾(wú)]人称代词,我。
10.[日]每天。
11.[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一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
省,自我检查、反省。
12.[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13.[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14.[信]诚信。
15.[传(chuán)]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6.[十有五]十五岁。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论语》十二章的解释
《论语》十二章出自《论语》,分别为:子张问仁、子夏问孝、有子曰、子曰、子曰、子曰、子曰、子曰、子曰、子游问孝、子曰、子贡问君子。
以下是对每一章的解释:1. 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解释:子张向孔子问仁。
孔子说:“能够在天下实行五种美德,就算是仁了。
”子张问:“请问是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
恭敬就不会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有成效,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2. 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解释: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
孔子说:“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最难。
有事情,年轻人替他们效劳;有酒饭,让长辈先吃,难道这样就算孝吗?”3.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解释:有子说:“礼的作用,以和谐为贵。
先王治国之道,这是最可宝贵的。
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
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4.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解释: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法来规范百姓,百姓虽然可以免于犯罪,但他们却没有羞耻之心。
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制来规范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觉地遵守规范。
”5.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解释: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
”6.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翻译
《论语》十二章1.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⑦》)②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③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④不亦说(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乎,语气词。
说,通“悦”,愉快。
⑤愠(yùn):生气,发怒。
⑥君子:这里才德的人。
⑦学而:和下文的“雍也”“述而”等都是《论语》的篇名。
篇名只是从各篇第一则语录中摘取两三个字而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又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⑤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⑤乎?传⑦不习乎?”(《学而》)注释:①曾(Zēng)子:即曾参(shēn)(前505-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
孔子的学生。
②吾:人称代词,我。
③日,每天。
④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省,自我检查,反省。
⑤为,替。
忠:接近自己的心力⑥信:诚信。
⑦传(chuán):传授。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3.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⑥矩⑦。
”(《为政》)注释:①十有(yòu)五:指15岁。
“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②立:立身,有所成就。
③惑:迷惑,疑惑。
④天命:上天的旨意。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
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⑥逾(yú):越过,超过。
⑦矩(jú):法度。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时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规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二章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
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
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
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
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
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
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2.《论语》的体例与儒家的内涵很多同学很好奇这个课每一句后面都有《学而》《为政》等标注,这是什么意思呢?《论语》一共有二十篇,每一篇一般取这个篇的前两个字作为题目。
比如第一篇开头是“子曰:‘学而时习之……’”所以这个篇的题目就是“学而”。
最后一篇的开头说“尧曰:‘咨!尔舜……’”所以这个篇的题目就是“尧曰”。
《论语》起于“学而”,终于“尧曰”,这是儒家的一种体例。
又如《荀子》起于“劝学”,终于“尧问”。
学者称,这代表了儒家的一种理解:一个人只要立志于“学”(这里的“学”,大概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那他便算一个“君子”,君子求“学”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圣人(“尧”)。
也就是说,儒家认为“人皆能够为尧舜”——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孟子进一步阐述这种观点说:“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
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孟子•告子下》)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大概也是儒家不能成为宗教的一个重要原因:宗教信仰的神祇或教主,都是高高在上、凌驾众生的,修信的教徒,甚至也是要分种族、种姓的;儒家则不然,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你立志求“学”,你便是君子,只要你持续求“学”,最终你便能够达到儒家的最高层次——“圣人”。
所以虽然“儒”字最初的意思是“懦弱、宽柔”,但儒学实在是一门积极雄健、至大至刚的学问。
3.《论语》思想(1)“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仁包括恭、宽、信、敏、惠。
这个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2)“礼”的思想“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
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
礼的精神主要体现为“仁”、“恭”、“敬”等方面。
“仁”是礼的最根本的精神内容,“恭”是对人的庄重和顺,“敬”是对人严肃真诚,以礼相待。
(3)中庸思想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
在实际使用中:时常变通,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但都要遵循认同最高标准——“中”。
变通是手段,稳定是目的。
4.写作特色(1)语言简洁,生动传神。
每一章语录虽然都是寥寥数语,但多次使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乎”“矣”“也”等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表现在眼前。
句式的变化也很生动:有的是排比、反问句,对弟子作耐心的启发;有的是对偶句,从正反两方面道出学和思的辩证关系;有的是以感叹句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2)思想深刻,富有哲理这十二章语录阐述了谦虚好学、求学为乐的学习态度,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至今影响很大,成为现代人做人和学习的基本准则。
这十二章的各章都能够算作格言,这些格言具有简练晓畅、语意含蓄、富有哲理的风格。
《〈论语〉十二章》语言积累与使用1.理解并积累重要词语。
【重要字词】子:先生,指孔子。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时:按时。
说:“说”通“悦”,愉快。
愠(yùn):生气,发怒。
君子:这里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日:每天。
三省(xǐng):多次实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信:诚信。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惑:迷惑,疑惑。
逾:越过,超过。
矩:法度。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是从。
殆(dài):疑惑。
箪(dān):古代用的圆形竹器。
堪:能忍受。
之:代词,它。
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者:代词,……的人。
好(hào):喜欢,爱好。
乐:以……为乐趣。
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
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
古代汉语中,水指冷水,汤指热水。
肱(gōng):胳膊。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川:河,河流。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
逝,往、离去。
斯,这,指河水。
三军:军队的统称。
古制,12500人为一军。
匹夫: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笃(dú):坚定。
切问而近思: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仁:仁德。
【古今异义】能够(能够为师矣)古义:能够、凭借今义:可能、许可疏(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今义:疏通、疏散水(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匹夫(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普通人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三(吾日三省吾身)古义:多次今义:数词,三【一词多义】为:1.当,做。
例句:能够为师矣。
2.替。
例句:为人谋而不忠乎。
知:1.了解。
例句:人不知而不愠。
2.懂得。
例句:温故而知新。
而:1.表转折。
例句:人不知而不愠。
2.表顺承。
例句:温故而知新。
3.表并列。
例句:博学而笃志。
其:1.它的。
例句:仁在其中矣。
2.他人。
例句:其不善者而改之。
【通假字】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通“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4.[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5.[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饭)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2.理解并翻译文中重要的词句。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简析】对于这三句话的理解,能够理解为一种递进的关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指的是自己潜心学习,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指的是自己的学识修养提升之后,自然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前来,与我们切磋琢磨;“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指的是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有人不了解我们,我们完全用不着生气,继续努力完善自己就好了,因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够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能够凭借这个点去能够做老师了。
”【简析】当时的经典读物不多,一般都是就一个文本反复学习,所以儒家特别强调要从旧的事物中领悟出新的东西,“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在我们当下,需要学习的知识数不胜数,更需要我们每次学习和温习都要有所得。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简析】学习和思考之中,孔子其实更注重的是学习。
在《论语》中,孔子唯一承认自己的优点就是“好学”,孔子论证自己学习和思考的体验时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他是反对不学习而只顾空想的。
近人杨绛先生也曾对年轻人劝诫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
”当然,孔子反对的是空想,对于学习中的理解和思考他还是很提倡的,也所以他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使人迷惑。
④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简析】“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是复旦大学的校训。
“切”字课本注解为“恳切”,但教参上将其理解为“切近”似乎更通:“从切近的事情发问并从当前实行思考。
”因为孔子说自己是“下学而上达”,所以注重身边的事情要超过浮夸的大道理。
《论语》十二章写作分析1.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涉及学习态度和方法、思想品德修养及孔子思想等多方面内容,阐述了谦虚好学、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温故知新、学思结合重视实践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至今影响很大,成为现代人学习和做人的基本准则。
2.语言简洁,生动传神。
每一则都是寥寥数语,多处使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乎”、“矣”、“也”等语气词频繁使用,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表现眼前,从“由,诲女知之乎”当中,让人感受到孔子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
从“其恕乎”中,能够想见孔子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3.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几乎每一则都格言,绝大部分还是警句。
成语也有很多,如: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有的甚至在外交场合也被引用,我国领导人在欢迎外宾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经常被用到。
《论语》名句及解读(1)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解读]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
很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迁怒:转移怒气。
贰:再,重。
(2)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解读]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
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解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
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
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卫灵公》[解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
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
躬自:自己。
“厚”后省略了一个“责”字。
责:责备,要求。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