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美学来看孟浩然_春晓_的英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是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这几年,许渊冲教授 又承前启后地系统地总结出了一套具有统一辩证思 想的翻译方法论—— —“译诗六论”[8](p130),可谓翻译美学 之菁华:
1) 一:译文与原文矛盾的统一(理想) 2) 依:依其精而异其粗(常道) 3) 异:创新立异(变道) 4) 易:换易语言形式(方法论) 5) 艺:翻译是艺术,不全是科学(认识论) 6) 怡:译文怡性怡情(目的论) 综观上述论述,可以看出,诸位翻译家在译诗的 观点上是“英雄所见略同”,皆以译文是否传达原诗的 美作为检验诗歌译文质量的最高标准。本文结合上述 理论,对《春晓》的十五种译文展开了评析。 3.原诗解析 《春晓》的原文: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作者孟浩然,初唐诗人,是五言体的专长者。孟诗 的特色,是风格明朗,语言清澈,感情纯挚,情景交融。 他的诗以其语言简练而出名,纯朴自然,明白晓畅,言 浅意浓,景真情切。其描写对象多为自然风景和退隐 生活的闲情逸致—— —它开创了唐朝以来以描写乡村 生活为诗歌主题的新纪元。
(4)Dawn in Spring ([11]Tr. John Turner) How suddenly the morning comes in SpringS On every side you can hear the sweet birds sing. Last night amidst the storm - - Ah, who can tellY With wind and rain, how many blossoms fellY
他还指出,诗歌翻译中的“信”就是“三似”,即“意 似”、“音似”、“形似”,“信”的幅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不同而有所调动。“意似”、“音似”、“形似”是基础,“意 美”、“音美”、“形美”是更高境界。为了 “意美”、“音 美”、“形美”,“意似”、“音似”、“形似”可做适当调整。
译诗要在不失真的条件下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 美、音美、形美,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三美论”和 “三似论”是译诗的本体论,“三化论”是译诗的方法 论,“三之论”是译诗的目的论。[7]
(8)Spring Dawn ([12]Shil Shun Liu 译) I scarcely knew it was dawn, So sound was the sleep of springf Everywhere there was birdsong, All night long was the sough of wind and rainf How many flowers have fallen to the groundY
4.译本的比较分析 孟浩然的这首小诗却是大作,因而也有多位译者 以此为唐诗翻译之蓝本。以下是迄今为止笔者所收集 到的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十五种译本。其中既有著 名诗歌翻译前辈所作,也有新秀的尝试。 (1)One Morning in Spring ([10]翁显良译) Late? 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 All a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 crying. The storm last night, I sensed its fury. How many, 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
在诗歌翻译的历史中,影响较大的是许渊冲教授 总结提出的译诗要做到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论”。 他指出,译唐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 美,译文即使百分之百地传达了原诗的意美,但若缺 少音美也不可能保存原诗的风格和情趣。[4]
他在《论唐诗的英译》一文中强调,“三美”并不是 鼎足三分的,其中意美是最重要的。在“三美”不可兼 得时,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其次是“音美”,如 果可能,再做到“形美”。换言之,押韵的“音美”和整齐 的 “形美”是译诗的充分条件,而 “意美”即是充分 条件,也是必要条件。他和翁显良先生的不同之处 在于他较偏重于传达原诗的 “音美”。他认为 “诗 味”并不仅限于“意味”,还有几乎同等重要的音韵、 节奏、格调等“韵味”,且“音美”的保持能更好地传达
(3)Spring Dawn ([12]文殊译) Oversleeping in spring I missed the dawnY Now everywhere the cries of birds are heard. Tumult of wind and rain had filled the night- - How many blossoms fell during the storm[
关键词:唐诗翻译;《春晓》;翻译美学;对比研究
1.引言 中国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永不褪色的瑰宝,让外 国读者了解并欣赏我国古代诗歌是众多翻译家们包 括国外翻译家毕生追求的目标。在这诸多的唐诗中, 孟浩然的《春晓》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名诗,几十年来有 多位翻译家对它做出了不同的译文,笔者尝试从翻译 美学的视角对各种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翻译批评。 2.诗歌翻译美学原理概述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其特点是词汇丰 富,用词高雅,意境深远,思维跳跃,充满想象,格式严 谨,抑扬顿挫,讲究韵律。译诗是特殊群体的要求,且 译诗对译者也有特殊的要求,即译诗与原诗应为“双 胞胎”,在诗意、诗形、选词、韵律、节奏、押韵、气势和 意境等方面应与原诗相似。由此而知,译诗与一般文 学翻译相比有着更高更严的要求。 古人写诗,常常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 见其字字反复斟酌、锤炼的程度。因而,译者也身负重 任,不可怠慢。 如今,翻译家们将哲学中的辩证思想用于翻译理 论。他们提出,思想道德中的“真”在翻译工作中应体 现为真实性,“善”即为正确性,“美”则为艺术性。[1](p136) 对于译诗,各位翻译家们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 汪榕培教授曾说,其实译诗并不复杂,翻译诗歌不外 乎“阅读—接受—理解—移植—加工”等几个过程,只 要做到“传神”、“达意”(包括若干参数)的最简化方案 即可。 传神:感情,语气,意象,修辞,音韵,结构…… 达意:阐释,解构(表层意义,深层意义),文化内
(2)A Spring Morning ([11]许渊冲译) 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oke up till 1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70
古人写诗,最爱借景抒情,追求一种情景交融的 境界,这首绝句便是一个成功的典型。原诗韵脚优美, 对仗整齐,节奏明快,吟诵起来朗朗上口;初读时似觉 平淡无奇,反复读之,又觉别有洞天。它的魅力不是华 丽的词藻或奇绝的手法,而是它行云流水般的平易自 然,意味深幽,诗味醇永。首句点题;次句写景,诗人只 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写春之声:处处啼鸟,潇潇风 雨,春天活泼清新,与人没有距离;其后写情,诗人只 选取了清晨初醒时瞬时间的感情片段,只略表心迹, 却又未铺陈说尽,正如“犹抱琵琶半遮面”,表现得隐 秀曲折,不期然道出中国传统山水诗话的一个根本原 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两者互相包孕;问句结尾, 余韵未消,隐喻盎然春机,写来曲屈通幽,回环波折, 朦胧臆想,构此幻境。“花落多少”可以不说,又不容不 说,非妙悟者不能道。时间的交替、阴晴的交替、情感 的微妙变化,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全诗从听觉着笔, 淡淡几笔就描绘出了诗人爱春、咏春、惜春、叹春、伤 春的复杂交错的感受。[9](p221)
(6)Spring Dawn ([9]孙大雨译) Feeling not when cometh th' peep of spring dawn, Everywhere birds' songs I hear in my slumber. Through the sounds of wind and rain all th' night long, Know I not how many th' flowers fall in number.
涵,功能,目的…… 另外,细读和复读是翻译的前提,复译更要突出
原创性。[2] 许钧教授提出,文学翻译有三个层次:基础层次、
语义层次和审美层次。在第一层次,译者要辨清各概 念的确切含义,理清各概念之间的逻辑纽带。第二层 次分为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前者包括词汇所指意 义,句子的语法意义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意义;后者指 语境意义与修辞意义。第三个层次是审美层次,也是 诗歌翻译的最高层次。他认为,要译好一首诗,应达到 上述三个层次的和谐统一,忽视了任何一个层次,都 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他还指出,翻译求真而诗 更求美,所以译诗应该在真的基础上求美,也就是说, 求真是最低标准,求美是最高标准。[3](p37- 38)
作者简介:邓丽娜(1979- ),女,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5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69
“意美”。[5](p365,p408) 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化境”。翻译也可以看作
是一种“化学”,是把一Baidu Nhomakorabea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艺 术。大致说来,有三种化法:一是“等化”,二是“浅化”, 三是“深化”。三种化法,都可以发挥译语的优势。只是 “化”也有个限度,“浅化”不能不及,“深化”不能太过。 细言之,“不足”不等于“浅化”,只是在翻译无法“等 化”或“深化”时,或是为了传达诗词的“音美”、“形美” 时才能采用;而“深化”才是达到最高境界的途径,甚 至可以说,“深化”的译文有时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 蓝。[6]
(7)The Spring Dawn ([11]吴钧陶译) Slumbering, I know not the spring dawn is peeping, But everywhere the singing birds are cheeping. Last night I heard the rain dripping and wind weeping, How many petals are now on the ground sleepingY
第 13 卷 第 3 期 Vol. 13 No. 3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2006 年 10 月 October 2006
从翻译美学来看孟浩然《春晓》的英译
邓丽娜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武汉 430079)
(5)A Spring Morning ([11]Tr. Bynner) I awake light- 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here, a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 the storm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
摘 要: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唐诗及其翻译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久享盛誉。本文从一首家 喻户晓的唐诗《春晓》的英译着手,以翻译美学观切入汉诗英译研究,对十四位译者的十五种译本进行了比较分 析。本文旨在阐明:诗歌翻译虽属文学翻译,但又不等同于普通文学翻译;只有遵循并将更完善、更系统的翻译 美学理论付诸于实践,诗歌翻译才能做得至臻至美。
In drowsy spring I slept until daybreak, When the birds cry here and there, I awake. Last night I heard a storm of wind and rain. How many blossoms have fallen againW
1) 一:译文与原文矛盾的统一(理想) 2) 依:依其精而异其粗(常道) 3) 异:创新立异(变道) 4) 易:换易语言形式(方法论) 5) 艺:翻译是艺术,不全是科学(认识论) 6) 怡:译文怡性怡情(目的论) 综观上述论述,可以看出,诸位翻译家在译诗的 观点上是“英雄所见略同”,皆以译文是否传达原诗的 美作为检验诗歌译文质量的最高标准。本文结合上述 理论,对《春晓》的十五种译文展开了评析。 3.原诗解析 《春晓》的原文: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作者孟浩然,初唐诗人,是五言体的专长者。孟诗 的特色,是风格明朗,语言清澈,感情纯挚,情景交融。 他的诗以其语言简练而出名,纯朴自然,明白晓畅,言 浅意浓,景真情切。其描写对象多为自然风景和退隐 生活的闲情逸致—— —它开创了唐朝以来以描写乡村 生活为诗歌主题的新纪元。
(4)Dawn in Spring ([11]Tr. John Turner) How suddenly the morning comes in SpringS On every side you can hear the sweet birds sing. Last night amidst the storm - - Ah, who can tellY With wind and rain, how many blossoms fellY
他还指出,诗歌翻译中的“信”就是“三似”,即“意 似”、“音似”、“形似”,“信”的幅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不同而有所调动。“意似”、“音似”、“形似”是基础,“意 美”、“音美”、“形美”是更高境界。为了 “意美”、“音 美”、“形美”,“意似”、“音似”、“形似”可做适当调整。
译诗要在不失真的条件下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 美、音美、形美,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三美论”和 “三似论”是译诗的本体论,“三化论”是译诗的方法 论,“三之论”是译诗的目的论。[7]
(8)Spring Dawn ([12]Shil Shun Liu 译) I scarcely knew it was dawn, So sound was the sleep of springf Everywhere there was birdsong, All night long was the sough of wind and rainf How many flowers have fallen to the groundY
4.译本的比较分析 孟浩然的这首小诗却是大作,因而也有多位译者 以此为唐诗翻译之蓝本。以下是迄今为止笔者所收集 到的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十五种译本。其中既有著 名诗歌翻译前辈所作,也有新秀的尝试。 (1)One Morning in Spring ([10]翁显良译) Late? 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 All a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 crying. The storm last night, I sensed its fury. How many, 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
在诗歌翻译的历史中,影响较大的是许渊冲教授 总结提出的译诗要做到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论”。 他指出,译唐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 美,译文即使百分之百地传达了原诗的意美,但若缺 少音美也不可能保存原诗的风格和情趣。[4]
他在《论唐诗的英译》一文中强调,“三美”并不是 鼎足三分的,其中意美是最重要的。在“三美”不可兼 得时,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其次是“音美”,如 果可能,再做到“形美”。换言之,押韵的“音美”和整齐 的 “形美”是译诗的充分条件,而 “意美”即是充分 条件,也是必要条件。他和翁显良先生的不同之处 在于他较偏重于传达原诗的 “音美”。他认为 “诗 味”并不仅限于“意味”,还有几乎同等重要的音韵、 节奏、格调等“韵味”,且“音美”的保持能更好地传达
(3)Spring Dawn ([12]文殊译) Oversleeping in spring I missed the dawnY Now everywhere the cries of birds are heard. Tumult of wind and rain had filled the night- - How many blossoms fell during the storm[
关键词:唐诗翻译;《春晓》;翻译美学;对比研究
1.引言 中国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永不褪色的瑰宝,让外 国读者了解并欣赏我国古代诗歌是众多翻译家们包 括国外翻译家毕生追求的目标。在这诸多的唐诗中, 孟浩然的《春晓》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名诗,几十年来有 多位翻译家对它做出了不同的译文,笔者尝试从翻译 美学的视角对各种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翻译批评。 2.诗歌翻译美学原理概述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其特点是词汇丰 富,用词高雅,意境深远,思维跳跃,充满想象,格式严 谨,抑扬顿挫,讲究韵律。译诗是特殊群体的要求,且 译诗对译者也有特殊的要求,即译诗与原诗应为“双 胞胎”,在诗意、诗形、选词、韵律、节奏、押韵、气势和 意境等方面应与原诗相似。由此而知,译诗与一般文 学翻译相比有着更高更严的要求。 古人写诗,常常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 见其字字反复斟酌、锤炼的程度。因而,译者也身负重 任,不可怠慢。 如今,翻译家们将哲学中的辩证思想用于翻译理 论。他们提出,思想道德中的“真”在翻译工作中应体 现为真实性,“善”即为正确性,“美”则为艺术性。[1](p136) 对于译诗,各位翻译家们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 汪榕培教授曾说,其实译诗并不复杂,翻译诗歌不外 乎“阅读—接受—理解—移植—加工”等几个过程,只 要做到“传神”、“达意”(包括若干参数)的最简化方案 即可。 传神:感情,语气,意象,修辞,音韵,结构…… 达意:阐释,解构(表层意义,深层意义),文化内
(2)A Spring Morning ([11]许渊冲译) 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oke up till 1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70
古人写诗,最爱借景抒情,追求一种情景交融的 境界,这首绝句便是一个成功的典型。原诗韵脚优美, 对仗整齐,节奏明快,吟诵起来朗朗上口;初读时似觉 平淡无奇,反复读之,又觉别有洞天。它的魅力不是华 丽的词藻或奇绝的手法,而是它行云流水般的平易自 然,意味深幽,诗味醇永。首句点题;次句写景,诗人只 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写春之声:处处啼鸟,潇潇风 雨,春天活泼清新,与人没有距离;其后写情,诗人只 选取了清晨初醒时瞬时间的感情片段,只略表心迹, 却又未铺陈说尽,正如“犹抱琵琶半遮面”,表现得隐 秀曲折,不期然道出中国传统山水诗话的一个根本原 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两者互相包孕;问句结尾, 余韵未消,隐喻盎然春机,写来曲屈通幽,回环波折, 朦胧臆想,构此幻境。“花落多少”可以不说,又不容不 说,非妙悟者不能道。时间的交替、阴晴的交替、情感 的微妙变化,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全诗从听觉着笔, 淡淡几笔就描绘出了诗人爱春、咏春、惜春、叹春、伤 春的复杂交错的感受。[9](p221)
(6)Spring Dawn ([9]孙大雨译) Feeling not when cometh th' peep of spring dawn, Everywhere birds' songs I hear in my slumber. Through the sounds of wind and rain all th' night long, Know I not how many th' flowers fall in number.
涵,功能,目的…… 另外,细读和复读是翻译的前提,复译更要突出
原创性。[2] 许钧教授提出,文学翻译有三个层次:基础层次、
语义层次和审美层次。在第一层次,译者要辨清各概 念的确切含义,理清各概念之间的逻辑纽带。第二层 次分为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前者包括词汇所指意 义,句子的语法意义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意义;后者指 语境意义与修辞意义。第三个层次是审美层次,也是 诗歌翻译的最高层次。他认为,要译好一首诗,应达到 上述三个层次的和谐统一,忽视了任何一个层次,都 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他还指出,翻译求真而诗 更求美,所以译诗应该在真的基础上求美,也就是说, 求真是最低标准,求美是最高标准。[3](p37- 38)
作者简介:邓丽娜(1979- ),女,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5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69
“意美”。[5](p365,p408) 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化境”。翻译也可以看作
是一种“化学”,是把一Baidu Nhomakorabea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艺 术。大致说来,有三种化法:一是“等化”,二是“浅化”, 三是“深化”。三种化法,都可以发挥译语的优势。只是 “化”也有个限度,“浅化”不能不及,“深化”不能太过。 细言之,“不足”不等于“浅化”,只是在翻译无法“等 化”或“深化”时,或是为了传达诗词的“音美”、“形美” 时才能采用;而“深化”才是达到最高境界的途径,甚 至可以说,“深化”的译文有时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 蓝。[6]
(7)The Spring Dawn ([11]吴钧陶译) Slumbering, I know not the spring dawn is peeping, But everywhere the singing birds are cheeping. Last night I heard the rain dripping and wind weeping, How many petals are now on the ground sleepingY
第 13 卷 第 3 期 Vol. 13 No. 3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2006 年 10 月 October 2006
从翻译美学来看孟浩然《春晓》的英译
邓丽娜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武汉 430079)
(5)A Spring Morning ([11]Tr. Bynner) I awake light- 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here, a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 the storm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
摘 要: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唐诗及其翻译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久享盛誉。本文从一首家 喻户晓的唐诗《春晓》的英译着手,以翻译美学观切入汉诗英译研究,对十四位译者的十五种译本进行了比较分 析。本文旨在阐明:诗歌翻译虽属文学翻译,但又不等同于普通文学翻译;只有遵循并将更完善、更系统的翻译 美学理论付诸于实践,诗歌翻译才能做得至臻至美。
In drowsy spring I slept until daybreak, When the birds cry here and there, I awake. Last night I heard a storm of wind and rain. How many blossoms have fallen agai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