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59e521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2.png)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课程编码:1311011学分:2.5总学时:40,其中,理论学时:40适用专业:植物生产类,农业资源与环境先修课程: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使用专业为农学、植保、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农科专业。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植物学、生物化学、化学、物理等课程二、教学目的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基本代谢的基础上,表现出种子的萌发、营养器官的生长、开花、受精、果实和种子的成熟等生长发育过程。
植物生理学是植物学学科和农学学科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被称之为“合理农业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向学生讲授植物生命活动中的物质代谢、能量转化、信息传导、形态建成、生长发育、环境因素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植物对逆境的抗性等基本理论和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总体目的和要求是使学生:1、了解植物生理学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2、了解植物体内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基本情况和过程,了解这些代谢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理解外界条件对植物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
4、了解植物逆境种类及其对植物的危害,理解植物抗逆性的生理基础,掌握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原理、途径和方法。
5、理解植物生理学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课程如作物耕作学、栽培学、遗传育种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6、理解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教学,掌握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二.各部分教学内容及其重点、难点绪论(0.5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⑴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定义。
⑵了解植物生理学研究的范畴和内容。
(完整版)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ee055d0be1e650e53ea9977.png)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揭示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以数理化、生物化学、植物学等课程为基础,又是园林和生物科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
2、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了解植物体内主要代谢活动机理,掌握植物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原理,植物形态建成的生理基础以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深刻了解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和植物对逆境的抗性以及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了解一些主要植物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进行植物分析的基本技术和原理,用植物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1) 植物细胞生理 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各种细胞器、生物膜的超微结构,掌握其生理功能特点以及植物细胞原生质的特性,植物细胞全能性和植物信号传导的意义。
( 2)代谢生理 掌握呼吸代谢的主要途径,光合作用的机理(包括C 3、C 4和CAM 的代谢途径),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蒸腾的基本理论,掌握离子吸收、运转的基本规律和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理解同化物运输分配规律。
(3)生长发育生理 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掌握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植物生长、成花、开花、结实和衰老的主要生理机制。
(4)环境生理 了解正常环境条件与植物的相互关系以及逆境(干旱、水涝、极端高低温和大气污染等)引起植物异常生理变化的规律,掌握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可能方课程编码: 060255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教学对象: 园林本科学时学分: 54学时(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3学分 编写单位: 编 写 人: 审 定 人:编写时间: 2012 年7 月法。
植物生理是在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人们在生产中采用各种栽培耕作措施,目的在于调节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满足植物高产、优质的要求,诸如:通过溶液培养,了解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需的矿质元素,为合理施肥打下理论基础;对植物一生中生态需水与生理需水的测定,为制定合理灌溉方案和适时、适量、高质、高效地灌溉提供理论依据;对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在防止器官脱落、插条生根、促进萌发、防止倒伏、控制休眠、调节生长、安全贮藏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现象的发现,对栽培引种和良种培育做出重大贡献;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和应用,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基础理论,为育种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掌握呼吸作用的基本规律,为种子萌发,防止烂秧,以及农产品贮藏提供了合理而有效措施;光合作用的研究,为合理密植,合理间种套作,合理利用光能和高光效培育良种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高温、低温、干旱、水涝、盐碱、有毒物资(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污染以及病、虫危害等逆境对植物伤害的研究,可在人们的干预下,提高作物对环境的抗性;4、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所运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和方法是以ppt理论讲授为主。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badc54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b.png)
植物⽣理学课程教学⼤纲《植物⽣理学》课程教学⼤纲课程名称:植物⽣理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代码:J30024学分: 4.5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18⾯向专业:园艺(专升本)先修课程:植物学执笔⼈:⽥伟审定⼈:宋伊真第⼀部分:理论教学部分⼀、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植物⽣理学是研究植物⽣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命科学主要学科之⼀,也是植物⽣产类各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等绿⾊植物是植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其⽣命活动是它研究的核⼼问题和主要内容,在了解植物⽣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后对植物的⽣长发育进⾏有效地控制以满⾜⼈类的需求。
2.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植物⽣理学主要介绍植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分代谢、矿质与氮素营养、光合作⽤、呼吸作⽤、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信号转导、植物⽣长物质、光形态建成与运动、⽣长⽣理、成花⽣理、⽣殖和衰⽼及抗逆⽣理等⽅⾯的基本概念、原理、调控及应⽤。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基本理论与⽣产实践有机结合;同时运⽤多种教学⼿段,注重学⽣实践创新能⼒的培养。
⼆、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第⼀章绪论(2学时)1.植物⽣理学的定义、任务和内容2.植物⽣理学的产⽣和发展3.植物⽣理学的展望教学重点:植物⽣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学难点:植物⽣理学今后研究的主要⽅向。
教学⽅法: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思考题:了解植物⽣理学的研究内容;了解植物⽣理学的发展概况及今后研究的主要⽅向。
第⼆章植物的细胞⽣理(2学时)1.植物细胞概述2.细胞壁3.⽣物膜4.植物亚显微结构教学重点:原⽣质的性质教学难点:原⽣质的性质与抗逆性的关系教学⽅法: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思考题:原⽣质的特点与植物新陈代谢和抗逆性的关系?第三章植物的⽔分⽣理(7学时)1.植物对⽔分的需要2.植物细胞对⽔分的吸收3.植物根系吸⽔和⽔分向上运输4.蒸腾作⽤5.合理灌溉的⽣理基础教学重点:⽔势、渗透势的概念,⽔存在的⽅式;植物细胞与根系吸⽔的⽅式、⽓孔运动的机理教学难点:⽔势的概念及其组成教学⽅法: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思考题:1.植物组织⽔势包括哪⼏部分组成?2.从植物⽣理学的⾓度,分析农谚“有收⽆收在于⽔”的道理。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e99bcf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8.png)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80学时5学分【课堂教学学时】26【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授课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黑体,四号字)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揭示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以数理化、生物化学,植物学等课程为基础,又是生物科学和农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
通过本课程的自学,并使学生介绍植物体内主要新陈代谢活动机理,掌控植物与环境展开物质和能量互换的基本原理,植物形态投入使用的生理基础以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深刻介绍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和植物对逆境的抗性。
介绍一些主要植物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和展开植物分析的基本技术和原理,用植物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探讨实验结果,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黑体,四号字)绪论(2学时)基本要求:通过自学,掌控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介绍植物生理学的自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2学时)1.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2.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任务;3.植物生理学的发展方向与农业现代化。
4.植物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难点: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4学时)基本建议: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植物细胞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特点,明确植物细胞是有机体的结构单位,又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
了解细胞的化学组成、原生质的性质。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4学时)1.高等植物细胞结构概述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高等植物细胞结构;原生质的性质一、物理特性:张力、粘性和弹性、流动性;胶体性质:不断扩大界面、胶体颗粒的双电层、凝胶促进作用与溶胶促进作用。
;液晶性质。
植物生理学第八版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第八版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cdccab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2.png)
植物生理学第八版教学大纲植物生理学第八版教学大纲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内部生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营养吸收和适应环境等方面。
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大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教学目标植物生理学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植物生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植物的营养与代谢、植物的适应与调节等方面。
其中,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是植物生理学的基础,它包括植物的种子萌发、根系生长、茎叶发育、花果形成等过程。
植物的营养与代谢是植物生理学的重要内容,它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吸收和物质转运等过程。
植物的适应与调节是植物生理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植物内部生理过程的调节。
三、教学方法植物生理学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实验、讨论和实地考察等。
讲授是教学的基本方法,通过讲解教师可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是植物生理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讨论是植物生理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方式,通过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知识。
实地考察是植物生理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可以使学生亲自接触和观察植物,加深对植物生理学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植物生理学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和综合评价等。
考试是植物生理学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通过考试可以检测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实验报告是植物生理学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报告可以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写作能力。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f5728a15fbfc77da369b125.png)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142124课程类型:专业必修适用专业:生物科学总课时数:54 学分: 3一、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植物生理学涉及植物生命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在教学上力求深入浅出,突出重点,及时反映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植物生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在重视植物生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
2.教学目的与任务:使学生对植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有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认识,牢固掌握植物生理学中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说明和解决生产实际和野外实际中有关植物生理学的一般问题。
通过研究和了解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并将这些研究任务应用于一切利用植物生产的事业中;通过认识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和本质,就可以合理地利用光、温、水、气、土资源,发展农、林业生产,保护和改造自然环境,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
二、教学内容纲要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了解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展望。
教学重点: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教学难点: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4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植物的含水量,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状态和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2)掌握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方式:扩散,集流,渗透作用。
(3)掌握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途径、动力和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
(4)了解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和部位,气孔蒸腾的机理,影响蒸腾的外、内条件。
(5)认识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途径、速度和动力。
(6)如何做到合理灌溉.教学重点:气孔运动的机理、水分运输的途径和动力以及合理灌溉。
教学难点:气孔运动的机理。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6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2)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3)理解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方式和机理(4)了解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布(5)理解植物对氮、硫、磷的同化过程。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e425fd1a417866fb94a8e16.png)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课程类别:专业课总学时数:56 课内实验时数:0学分:3.5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适用对象:本科(四年)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植物生理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集中体现,并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和生物物理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
其中还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文和素质教育思想内容。
本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对大学生生物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生物科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及素质教育必不可少,在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植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牢固掌握植物生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树立辨正唯物主义观念,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素质高、适应性强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开设之前要求学生必须先修数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及植物学等相关课程,具有这些课的基础,方可开设此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与植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专业课程关系密切,必须处理好彼此的关系,以免内容重复或脱节。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绪论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2];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植物生理学的展望[1];重点:植物生理学定义、内容及重要学术名人、史实难点: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填空题:(1)( )1917年在国际刊物上公开发表“钡、锶、铈对水绵的特殊作用论文, 是中(2)荷兰的( )国人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植物的第一篇文献,被称为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启业人。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843f84131b765ce0508148f.png)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说明植物生理学是高等专科学校生物专业的主要基础课,内容主要是讲授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和代谢机理。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要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并能运用唯物辩证法去观察、分析自然界中有关植物生命活动现象,明确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了解植物生理学发展简史,掌握本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
本课总学时为90学时,其中讲授54学时,实验教学36学时。
学时分配表讲授内容:绪论一、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简史三、植物生理学的特点与学习方法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意义;弄清水势的概念以及细胞水势、渗透势、压力势之间的关系;掌握植物水分代谢的基本过程和有关机理,明确植物体内保持水分动态平衡与农业产量的关系。
第一节植物对水分的需要一、植物的含水量二、水分在体内存在的状态:束缚水、自由水、原生质胶体性质三、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二)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三)是进行各种代谢的介质(四)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五)使植物体保持固有姿态第二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一、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一)细胞渗透性吸水:自由能与水势,扩散与渗透作用,细胞与其外液构成一个渗透系统、细胞水势的组分及细胞水势,渗透势、压力势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细胞吸胀吸水二、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一)根系吸水动力:根压和蒸腾拉力(二)影响根系吸水的外界条件1.土壤水分状况2.土壤温度3.土壤通气条件4.土壤溶液浓度第三节蒸腾作用一、蒸腾作用的概念与生理意义(一)蒸腾作用的概念(二)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1.水分吸收和运输的动力2.矿质吸收和运输的条件3.降低叶温二、蒸腾作用指标(一)蒸腾速率(二)蒸腾系数(三)蒸腾效率三、蒸腾的部位与方式四、蒸腾作用的气孔调节及其机理(一)保卫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二)淀粉──糖理论(三)钾离了泵设想五、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一)内部因素:气孔频度、气孔大小、以及叶片的其它特征等(二)外界条件:光照、空气相对湿度、温度、风等第四节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一、水分运输的途径与速度二、水分沿导管上升的动力第五节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一、作物需水规律、水分临界期二、合理灌溉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通过本章学习,使学习掌握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生理作用,了解植物吸收、利用矿质元素的方式、过程和原理,明确农业上合理施肥增产的道理。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1d492b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2.png)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过程和功能的学科,探讨了植物如何生长、发育、适应环境以及与环境互动的过程。
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个系统的植物生理学教学框架,以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基本知识和应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 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3. 掌握植物分子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基本原理;4. 理解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光合作用、水分平衡和营养吸收等方面的知识;5.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植物生理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5学时)-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植物生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2.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10学时)- 植物的种子萌发和胚胎发育;- 植物的幼苗生长和器官发育;- 植物的开花、结果和种子散布。
3.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15学时)- 植物对光的反应和光合作用;- 植物对水分和温度的调节机制;- 植物对盐分和营养的吸收机制。
4. 植物分子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10学时) - 植物的基因表达和调控;- 植物代谢和能量转化;-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5.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0学时)- 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 植物与其他生物的互动关系;- 植物的生态适应和生态位。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植物生理学的整体认识。
2. 实验教学: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3. 讨论和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解决植物生理学实际问题,并进行课堂展示和讨论。
4. 翻转课堂:鼓励学生在课堂前预习相关材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互动,增加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完整版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f1e3ac5f46527d3250ce0a6.png)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060255 课程编码:专业必修课课程性质:教学对象:园林本科 3学分54学时(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学时学分:编写单位:人:写编人:审定月编写时间:2012 年7一、课程说明、课程简介 1揭示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科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学。
它以数理化、生物化学、植物学等课程为基础,又是园林和生物科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
2、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了解植物体内主要代谢活动机理,掌握植物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原理,植物形态建成的生理基础深刻了解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和植物对逆境的抗以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了解一些主要植物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进行植物分析性以及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的基本技术和原理,用植物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各种细胞器、生物膜的超微结植物细胞生理 (1)构,掌握其生理功能特点以及植物细胞原生质的特性,植物细胞全能性和植物信号传导的意义。
的( 2)代谢生理 CAM和C掌握呼吸代谢的主要途径,光合作用的机理(包括C、43,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蒸腾的基本理论,掌握离子吸收、运转的基本代谢途径)规律和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理解同化物运输分配规律。
掌握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生长发育生理(3)植物生长、成花、开花、结实和衰老的主要生理机制。
了解正常环境条件与植物的相互关系以及逆境(干旱、水涝、极)环境生理4(端高低温和大气污染等)引起植物异常生理变化的规律,掌握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可能方 1法。
植物生理是在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人们在生产中采用各种栽培耕作措施,目的在于调节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满足植物高产、优质的要求,诸如:通过溶液培养,了解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需的矿质元素,为合理施肥打下理论基础;对植物一生中生态需水与生理需水的测定,为制定合理灌溉方案和适时、适量、高质、高效地灌溉提供理论依据;对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在防止器官脱落、插条生根、促进萌发、防止倒伏、控制休眠、调节生长、安全贮藏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现象的发现,对栽培引种和良种培育做出重大贡献;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和应用,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基础理论,为育种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掌握呼吸作用的基本规律,为种子萌发,防止烂秧,以及农产品贮藏提供了合理而有效措施;光合作用的研究,为合理密植,合理间种套作,合理利用光能和高光效培育良种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高温、低温、干旱、水涝、盐碱、有毒物资(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污染以及病、虫危害等逆境对植物伤害的研究,可在人们的干预下,提高作物对环境的抗性;4、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所运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和方法是以ppt理论讲授为主。
811植物生理学
![811植物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438f2119856a561253d36f9d.png)
《植物生理学(811)》大纲第一部份理论教学一、内容提要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露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大体代谢的基础上,表现出种子的萌生、营养器官的生长、开花、受精、果实和种子的成熟等生长发育进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让学生系统把握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调控的方式和技术,学会用严谨的科学实验手腕熟悉和分析生命现象和规律,制造性地调控植物生理功能,培育学生将植物生理学理论与相关基础课程理论相结合、并灵活应用于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和农学研究和实践中的能力。
二、选用教材讲课教材:潘王忠植物生理学(第二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0参考教材:潘瑞炽主编. 植物生理学(第7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2三、教学内容(一) 绪论1 植物生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 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进展3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重点:植物生理学的概念和任务,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进展和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
难点:植物生理学的概念。
试探题:一、什么缘故说“植物生理学是农业的基础学科”?二、随着生命科学的进展,植物生理学的进展趋势将如何?3、植物生理学的概念是什么?(二) 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植物细胞概述高等植物细胞的特点原生质的性质2 细胞壁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胞间连丝的结构与功能3 生物膜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点生物膜的功能4 植物细胞亚微结构植物细胞内的大体结构微膜系统微梁系统微球系统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重点: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点;植物细胞亚微结构难点:植物细胞亚微结构试探题:一、生物膜结构上的特点与其功能有什么联系?二、细胞的微膜系统、微梁系统和微球系统有何联系?(三) 第二章植物的水分代谢1 谁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水分子的结构水与植物生命活动有关的理化性质植物的含水量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2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水势的概念含水体系的水势组分水的移动植物细胞的吸水细胞间的水分移动3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根系吸水的部位根系吸水的途径根系吸水的机理阻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4 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部位和指标气孔蒸腾阻碍蒸腾作用的条件5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水分运输的途径和速度水分在植物体内上升的机制6 合理浇灌的生理基础合理浇灌增产的缘故作物的需水规律合理浇灌的指标浇灌方式重点:水势,细胞的水势,细胞吸水的方式,根系吸水的途径和动力,水分运输的途径和动力,气孔运动的机理,合理浇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
植物生理学
上课对象
生态系本科生
上课年级
三年级
学分/周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先修课程
植物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数学、物理学
选用教材
植物生理学(第7版)/潘瑞炽编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主要内容]:介绍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及其作用, 五大类植物激素的结构,理化特点及生理作用,相互影响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应用。
[教学重点]:五大类激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难点]:IAA的作用机理
6学时
第九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主要内容]:介绍种子萌发、细胞生长、营养器官生长的特性,植物运动的概念, 植物运动的几种类型和机理,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3)逆境生理
了解逆境(干旱、水涝、高、低温、盐碱和大气污染等)引起植物异常生理变化的规律,掌握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可能方法。
植物生理学是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中采用各种栽培耕作措施,实质是为植物创造有利于其高产、优质的环境条件。要达到这个要求,植物生理学功不可没。诸如:通过研究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质元素,为合理施肥打下理论基础;对植物生态需水与生理需水的测定,为制定合理灌溉方案供理论依据;掌握呼吸作用的基本规律,为种子萌发、防止烂秧以及农产品贮藏提供合理而有效措施;光合作用的研究,为合理密植、合理间种套作、合理利用光能和高光效培育良种提供理论依据;对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在插条生根、促进萌发、调节生长、防止倒伏、控制休眠、防止器官脱落、安全贮藏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并推动植物细胞全能性得以表现,进一步推动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和应用,为育种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现象的发现,为阐明“不误农时”理论依据、合理引种和快速培育良种提供理论指导;并且使植物在人们的干预下改变生长发育过程,使农业周年生产农产品成为苦恼。
主要参考书
植物生理学:第5版/(美)泰兹(Taiz, L.),(美)奇格.尔(Zeiger,E.)著;宋纯鹏,王学路,周云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不少于300字)
植物生理学是高等院校生态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集中体现,并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和生物物理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中还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文和素质教育思想内容。本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对大学生生物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生物科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及素质教育必不可少,在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植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牢固掌握植物生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树立辨正唯物主义观念,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素质高、适应性强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
二、教学基本要求(不少于500字)
(1)代谢生理
掌握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蒸腾的基本理论;掌握离子吸收、运转的基本规律和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掌握光合作用的机理(包括C3、C4和CAM的代谢途径);呼吸代谢的主要途径;理解同化物运输分配规律。
(2)生长发育生理
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掌握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细胞发育周期、植株的生长、成花、开花、结实和衰老的主要生理机制。
通过对高温、低温、干旱、水涝、盐碱、有毒物(废气、废水、废渣)污染以及病、虫危等
逆境对植物伤害的研究,可在人们的干预下,提高作物对环境的抗性;可见本门课程的任务是掌握植物生理的理论和知识去能动地改造自然,在农业生产上为遗传育种,合理栽培奠定理论基础;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做出贡献。
三、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基本特性和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教学难点]:植物生长的基本特性和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4学时
第十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主要内容]:介绍植物生殖器官的建成与分化,植物的性别表达、受粉受精生理、种子果实发育成熟的生理生化,植物衰老与脱落的生理生化。
[教学重点]:花芽分化、性别表达分子机理,受精生理生化机制。
[教学难点]:呼吸代谢途径及其调控
6学时
第五章植物体内同化物运输与分配
[主要内容]:介绍韧皮部同化物运输与分配机理与调控。
[教学重点]:韧皮部运输机理(主要有压力流动学说),同化物分配规律及调控。
[教学难点]:同化物如何装入与卸出
4学时
第六章植物有次级代谢产物
[主要内容]:介绍植物次生代谢的概念、意义、分类、应用及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
[主要内容]:介绍植物细胞的水分平衡。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气孔运动机理。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水势概念及其组成。
4学时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主要内容]:介绍植物体的元素组成,植物的必需元素、有益元素及其生理作用,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运输机制,环境条件对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植物对无机养料(主要是氮素与硫素)的同化。
对这些逆境的抵抗。
[教学重点]:掌握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盐性及提高植物抗逆性途径。
[教学难点]:活性氧伤害机理。
4学时
四、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五、面向专业生态学
六、其它信息无
章或节
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学时安排
绪论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植物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及学科意义;简要介绍植物生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及目前的研究热点,概括介绍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及肩负的任务。
[教学重点]: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教学难点]:21世纪植物生理学发展的趋势。
1学时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教学难点]:花芽分化分子机理。
4学时
第十一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主要内容]:介绍种子果实发育成熟的生理生化,植物衰老与脱落的生理生化。
[教学重点]: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现象。
[教学难点]:光敏素与成花诱导的关系。
4学时
第十二章 植物的抗性生理
[主要内容]:低温、干旱、高温与水涝、盐分过多、病原微生物对植物的不利影响及植物
[教学重点]:次生代谢概念,植保素和木质素代谢。
[教学难点]:植保素和木质素代谢
2学时
第七章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
[主要内容]:参与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的因子,植物细胞信号转导机制,植物细胞信号近期热点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机制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的多条途径。
2学时
第八章 植物生长物质
[教学重点]:叶绿体结构与功能,光合原初反应、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的机理,C3,C4和CAM途径与调节机制。
[教学难点]:光合原初反应、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的机理。
8学时
第四章呼吸作用
[主要内容]:介绍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植物呼吸代谢途径的特点及调控,植物呼吸作用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重点]:植物呼吸代谢的多样性,呼吸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植物对氮素的同化。
[教学难点]:细胞对矿质元素主动吸收的机理。
4学时
第三章 光合作用
[主要内容]:从介绍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研究历程及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结构与功能、叶绿体色素理化性质开始,逐渐深入到光合作用的光能吸收与转换机制,并对光合机构的保护与修复机制进行讨论。卡尔文循环及其调节,光呼吸作用,光合C4途径,景天酸代谢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