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
摘要本文通过对《傲慢与偏见》的分析研究,对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以下结论:简·奥斯丁认识到了女性社会地位的重要性;她将女性地位的判断标准划定为经济地位;她对男尊女卑的观念进行了否定,并对当时的“淑女”观念进行了抨击。

以上种种,都是简·奥斯丁女性意识中超常社会的一面。

但与此同时,由于她对固有观念否定程度的不够,也导致了她对女性地位的批评性不够强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女性意识经济局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简·奥斯丁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多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并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奥斯丁的小说以特有的细腻文字打破了长期以来英国文学界以男性文学为主导的局面,对英国当时社会女性的内心世界进行了关注,并从文学角度对女性形象进行了描述,以女性的身份向社会发出了女性的声音。

其作品《傲慢与偏见》被认为是“最能改变女性对自己评价的一部文学作品。

”作为以女性为视角的文学作品,它被公认为是一部揭示女性意识的小说。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依然是男子占主导地位的男性社会。

在以男权意识为主的社会中,女性仍被认为是男人的附属品,天生不具有独立思维的能力。

这种社会歧视的观念渗透于当时
社会的各个方面,当时的英国教育家劝诫女性:“如果你们碰巧具有某种学识,那就务必把它当作秘密深藏起来”。

但是作为当时社会女性的“叛逆者”,奥斯丁打破了西方传统文学中关于女性的弱势形象,并对社会女性的地位进行了重新定义,她认为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陪衬和附庸,更不是作为男性欲望的客体、对象而存在的;相反,女性在智力和精神上表现出了高度的自信和独立。

但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存在,女性同其他人一样,也具有缺点和不足。

对此,奥斯丁通过小说《傲慢与偏见》进行了渗透和表达。


奥斯丁认为女性与男性有着同样发达的智力和思维,并通过小说《傲慢与偏见》对当时女性的社会生活状况以及生命体验进行了文字刻画和细腻关照。

《傲慢与偏见》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聪慧机智、不卑不亢、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又不失女性温柔细腻的性别特质。

她通过自身敏锐的洞察力对自己周边的事物进行了了解和认定,而且不会由于其他人的观点而随意改变自己的理解,这正体现了奥斯丁思想体系中的“理智与情感”的对应。

伊丽莎白所具有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水准和高品位的鉴赏力等,都反映了她所具有的独立的思维意识。

这种意识在当时的男性社会中并不是主流意识,而这种独立性思维正是她作为女性的独立意识。

虽然伊丽莎白所具有的独立女性意识还不够全面,但已经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女性在文学中的形象定位,折射出了作者的人生观和对当时社会敏锐的洞察力。

小说《傲慢与偏见》表面上写的是爱情和婚姻,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局限,当时的婚姻被定位在门当户对和财富婚姻之中,而对男女的爱情和情感却很淡化。

但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却希望伴侣能在心灵上与之共鸣,对于两人的情感和对方的品格要求超过对财富的要求。

她希望男女双方要将感情建立在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财富和金钱的交易。

在小说中,达西没有为了讨好伊丽莎白而改变他的傲慢性情,而伊丽莎白也表现了很真实的自己,双方没有刻意地去营造给人的印象,表现出了最真实的一面。

伊丽莎白和达西最终结成美满姻缘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达西所拥有的金钱和社会地位,而是伊丽莎白真正地对达西产生了真挚的感情,他们的结合是基于对方品质、美德和感情基础之上的。

在《傲慢与偏见》中,情与理、情与智的矛盾始终贯穿其中,奥斯丁认为在爱情的问题上,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男性应多些“情”,而居于从属地位的女性应多些“理”。

这种认知能力昭示了她超越当时时代的女性意识和人性内涵。

此外,奥斯丁还通过《傲慢与偏见》对女性的聪明才智进行了肯定。

通过对伊丽莎白的描写,奥斯丁将知识能力对于女性和男性是一样重要的观点进行了充分表达。

这种判定不仅是对女性价值标准的重新判定,而且将女性置于同男性同等的地位上,是对女性价值标准的重新划定。

当时的英国社会主流认为女性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意识,养成优雅的举止,为社会中的男性群体服务。

女性身上最应体现的美德是:“谦卑的自我克制,深居
简出,含蓄,避开公众的目光,甚至在爱慕的凝视下,也会局促不安。

”但奥斯丁对此却不屑一顾。

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睿智、风趣、有主见,她的智慧和理性不亚于小说中的任何一位男性,即便是达西,这个被作家美化了的贵族子弟,也是在伊丽莎白的影响下,才改掉了性格中的“傲慢”。

奥斯丁坚信,知识能力对于女性和男性是同样需要的。

她这个对于女性价值标准的重新判定,在小说中通过男主人公达西之口,阐述得很清楚:一个妇女不仅仅必须精通音乐、歌唱、绘画、舞蹈以及现代语文,还应该“多读书、长见识,有点真才实学”。

这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实际是把女性置于与男性同等的地位,是对女性价值标准的新思维。

实际上,奥斯丁十分注意“长见识”,以至于把才艺放在其次。

她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几乎都不擅长于那些表面上的才艺:伊丽莎白和爱玛都对她们的钢琴练习满不在乎;凯瑟琳·莫兰学钢琴才一年就完全停止了练习,对绘画也没什么兴趣;芳尼则对于音乐和绘画都一窍不通。

奥斯丁似乎要告诉我们:妇女的职能不是仅仅用来扮演沙龙里的娇娃、家庭中的天使,她不需要依凭取悦男人的“才艺”来取得依附的地位。

在面对凯瑟琳夫人为阻止伊丽莎白与达西恋爱而发出的指责时,伊丽莎白同这位夫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伊丽莎白的胆识和才智来自于她的“多读书,有见识”,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知识对于女性的重要性,体现了女主人公反叛传统的独立自主精神。


《傲慢与偏见》中对于婚姻关系的描写,虽然在表面上是对会客、喝茶、跳舞、聊天等谈笑风生场景的描写,但在本质上所表达的是:一个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生存竞争的场所。

奥斯丁通过小说尖锐地指出了女性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她的社会地位,强调了经济情况对女性爱情和婚姻的制约。

由于女性社会地位的卑微性,她们没有权利继承自己家庭的遗产,只能依附于男人生活,由于以上原因,女性的爱情和婚姻不得不完全屈服于金钱。

她们甚至没有机会通过奋斗取得自己的经济地位的独立性,所以她们也没有独立的人格,要想出人头地只能奢望于男人和婚姻。

奥斯丁通过《傲慢与偏见》,对当时英国社会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深刻概述,同时也通过作品对经济关系在婚姻和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达西有年进一万镑的财产;宾利每年有四五千镑的收入;乔治安娜拥有三万镑的嫁妆,贝纳特家的五个女儿总共只有五千镑的遗产……这些数字在公开的场合被人们谈论着,这些都是他们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基础。

小说中的宾利小姐虽出身商家,但她的财产使她被认为“有资格”攀上一门好亲;夏洛蒂虽然是“爵士”的女儿,但因她身无分文而无人问津;聪明俊俏的伊丽莎白因为仅有一千镑的财产而受到了柯林斯的非议:
“尽管你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不幸你的财产太少了,这就把你的可爱,把你的许多优秀的条件都抵消了……”
小说开头便提到“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奥斯丁对此描写是有深刻寓意的。

现实与理智告诉我们,“在《傲慢与偏见》中真正的‘举世公认的真理’不是‘有财产的单身汉需要娶位太太’,而是‘没有财产的妇女需要嫁有财产的丈夫’。

”奥斯丁通过对主人公婚事的描写,提出了道德和行为规范问题,对经济状况对女性爱情和婚姻的制约进行了强调。

她对那种唯利是图的金钱婚姻进行了批判,但她并不把金钱和爱情绝对分开,她所提倡的是爱情与经济并重而又以爱情为重的婚姻观,而且她还强调了男女之间的平等性。

通过小说中的某些情节描写,奥斯丁有力地鞭笞了当时英国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甚至连继承权也被剥夺的事实。


奥斯丁《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人公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乡村。

当时的英国社会虽然封建阶级不再占统治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正在崛起之中,但是就两性关系而言,依然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

传统思想和礼教要求妇女服从男人,遵从男人的思想,以男人的意志为意志,不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柔弱、善良、温顺再加上面目姣好、身段优雅就是男性心目中的“天使”。

中产阶级的妇女虽然接受了教育,但是这种教育也只成为她们嫁个有财产男人的资本。

男人并不希望妇女因为受了教育而变得有头脑、有见识;相反,他们希望女人受了教育后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成为男人所塑造的完美的家庭天使。

家庭天使就是男人强加给女人的女性意识。

这种女性意识是男性社会压制和束缚妇女的残酷的精
神枷锁。

而奥斯丁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们却公然向这种传统的女性意识宣战,提出了女性自己的追求独立自主和人格尊严的要求。

这种女性自我意识的萌发表现在她们或张扬或含蓄的反叛个性上。

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通过大量的女性角色的描写,对其进行了批判和嘲讽。

但奥斯丁却过分强调了主观原因,而忽视了客观因素,忽视了女性无法从外部世界获得任何关于学习和能力的指导和帮
助这一重要因素,这其实也是当时社会造成女性悲剧的重要原因,而这种思想也是由奥斯丁的家庭因素造成的:奥斯丁出身于一个思想氛围宽松的中产阶级家庭。

和睦的家庭气氛、较为宽松的物质基础,使她善于思考、善于剖析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她极力在女性社会中提倡“智慧”和“理性”,但又几乎完全接受当时把妇女限制在家务和礼貌举止上的规范,她认为女性的最终归宿就是婚姻和家庭。

虽然这些看法具有中产阶级局限性,但她还是提出了一种较为开放的妇女观:两性的平等应从家庭开始,男性应该承认女性扮演角色的重要价值,这种价值与男性对社会的价值同样重要。

但由于阶级与时代的局限性,奥斯丁未能指出能够使女性走出围城和困境的自由之路。

在《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个时代的女性的爱情和婚姻中,没有一个人想通过谋求工作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由于经济上不够独立,女性的独立意识不能得到完全的体现,仍存在女性对男性的依赖。

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阶级财富观念的痕迹。

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对女性内心世界与情感的描述具有一
定的进步性,读者通过阅读能够重新站在女性的角度去认识生活。

作品从日常平凡的事件中揭示出普遍而深刻的真理,并且在英国文学中首次全面地探讨了女性的生活处境和社会地位,对女性意识进行了深刻的表述,为整个女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bloom harod.ja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j].oxford:oxford university 2001.
[2] s.j.kaplan.feminine consciousness in the modern british novel[m].urbana and london1975.
[3] 黄静:《〈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4] 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5] 康丹:《从财富婚姻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6] 荣云:《萌芽中的女性意识——浅谈〈傲慢与偏见〉》,《文学评论》,2009年第4期。

[7] 王军:《英美女性作家与作品赏析》,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8] 吴卫华:《试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写作立场》,《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

[9] 朱虹:《奥斯丁研究》,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

[10] 朱虹:《傲慢与偏见·序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作者简介:王平,男,1965—,河南濮阳人,硕士,副教授,研
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