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面积公式教案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范文(精选6篇)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范文(精选6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范文(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第40—42页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
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
2、学习目标:⑴、知识技能: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⑵、过程与方法:①、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并尝试克服困难3、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4、学习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5、突破重难点的策略: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采用疑难引入,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
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二、说教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2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23-人教版

(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嗯,很快就有小朋友说,第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一行摆了3个,摆了2行,也就是2个3,所以面积是6平方米,那第二个长方形的面积谁来说一说,嗯,他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每行摆了4个,摆了2行,就是2个4,就是8平方厘米。
那你们知道最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是的,一行是5个,摆了4行,就是4个5,所以最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5×4就是20平方厘米。
那请同学们再来观察下这三个长方形,你们知道他们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对了,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那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第二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
最后一个长方形的呢?让我们一起大声的说出来吧,它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
说的真好,下面请大家认真的观察表中的数据。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吧?噢!有同学发现,第一个长方形的长乘宽就会等于它的面积6平方厘米。
第二的长方形的也是,长乘宽等于12,最后一个呢?是啊,同样的长乘宽也会等于它的面积。
现在你能大胆的猜测下,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请大家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说说吧!大家都觉得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
真的是这样吗?
3、展示成果
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请同学们拿出一些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一边操作,一边完成课本66页例题4的表格。
大家动
手能力
可真强,我看到大家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下面就一起来看大家摆出长方形吧。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比较,发现并验证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和实践的良好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习形式:小组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卡纸、小正方形纸片、米尺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老师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帮我解决吗?我请装修工人重新粉刷了一堵长方形墙壁的这个面(边播放幻灯片边讲),工钱是每平方米5元,你能不能帮我算出墙壁粉刷完后,我应该付给装修工人多少钱?要算出一共要给装修工人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长方形的面积能用计算的方法求得吗?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二、实验操作,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利用摆、拼的方法探究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桌面上的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拼1个长方形,面积大小由你们来确定。
看看能不能在你们设计的长方形中有所发现。
如果老师给的卡纸不能满足你的需要,你也可以在桌面上摆,然后汇报。
2、取3张有代表性的长方形拼图展示,并汇报拼图过程。
3、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
老师沿着第一个长方形的长、宽各画一条线段,以每行摆正方形的个数引出长的长度,以摆的行数引出宽的长度。
突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第二个要求学生说第一排摆了几个,长是几,摆了三排,宽是几,摆了几个几,面积是几。
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优秀4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漂亮的为亲带来了4篇《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⑴认知目标:①让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②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⑴能力目标。
①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②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③渗透“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④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情感目标:①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在学习和活动中,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具:课件。
学具: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习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现在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2、前面在练习中我们已经发现可以用数小正方形的方法来求面积。
(电脑出示)如下图:让学生说说每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3、师:同学们,数小正方形的方法可以得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篮球场的面积、操场的面积、游泳池的面积…(出示图片),也用数正方形的方法去求,那可太麻烦了,所以我们就要寻找一种更好的、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4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4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经历获得新知的学习过程。
2.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较正确地估计出给定的长方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解析知识点一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问题导入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
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过程讲解1.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2.想办法测量其面积。
方法一摆单位面积:取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画好的长方形中,正好摆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因此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如下图)。
发现:长是5厘米,每行就能摆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宽是3厘米,就能摆3行,共摆3个5,面积是5×3=15(平方厘米)。
方法二画面积单位:在长方形内画1平方厘米的方格。
因为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所以沿长边每行可以画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宽是3厘米,正好可以画3行,共可以画5×3=1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15平方厘米(如下图)。
发现:长方形的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小正方形的个数=每行个数(长方形的长)×行数(长方形的宽)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验证结论: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几个长方形,来验证结论是否成立。
下面是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不同的长方形,以及通过观察计算后填完的表格。
图形(1)(2)(3)(4)长/厘米 4 4 5 6宽/厘米 2 3 1 4小正方形的个数8 12 5 24面积/平方厘米8 12 5 24观察发现:小正方形每排的个数乘排数正好是小正方形的总个数,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拼成长方形的长的厘米数正好是每排小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宽的厘米数正好是小正方形的排数,所以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也可用长乘宽求得。
使用长方形求面积的教案

使用长方形求面积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方形的概念和特点,掌握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神奇魅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长方形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掌握长方形变换时周长、面积变化的规律及其意义。
四、教学步骤及措施1. 导入环节(3分钟)利用幼儿园生活所熟悉的物品,如牛奶盒、启驾盒等,引导幼儿形成以物易物、具象思维的工具性思维。
2. 学习环节(25分钟)a. 长方形的概念和特点① 观察图片:为幼儿展示长方形图片,形象直观地介绍长方形的定义、性质。
② 站在长方形的”门槛”上,利用双倍体验、分类对比、四面睨之、反复掏现、跳出局限的等方法,引导幼儿快速理解长方形的概念和特点。
b.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① 观察锦囊:通过锦囊的引导方式,让幼儿感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② 制作长方形:让幼儿依据长方形的定义与性质,制作出各种大小的长方形,通过实际制作来感受长方形区域。
③ 练习题:让幼儿根据我们已学的知识进行练习,把通过实际制作与书写《贝尔克利火车,下一站牛津街》情境中的长方形面积计算方式联系起来。
3. 巩固环节(10分钟)通过游戏、小实验等方式,让幼儿深化对于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印象。
4. 结束环节(2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多思考、多实践,养成爱思考、努力学习的好习惯。
五、板书设计1、概念2、特点3、计算方法4、变换规律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锦囊引导、制作长方形等方式,旨在帮助幼儿充分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仔细查看与认识长方形,进而着手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帮助幼儿充分把握和掌握长方形的基础知识。
在后续教学中,将进一步拓展幼儿对于长方形以及物理规律的理解,为体验科学知识和创造新事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精选7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精选7篇)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篇1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认识到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
2、让学生通过参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全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1平方厘米正方形纸片15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大家认识他们吗?想对他说什么?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照片?生:是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马老师很喜欢这张照片,想把它保存的久一点,老板向我建议:可以去塑封,就是在表面贴上一层薄膜。
要知道这张薄膜有多大?2、我们要求它的什么?生:求面积。
3、师:对,我们必须知道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现在请你估计一下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师: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呢?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二)动手操作,实践探究1、验证长方形的面积。
要求:(1)用1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选几个拼成长方形,看哪小组的摆法最多。
(2)请把结果填入表格。
(3)聪明的你会发现什么?(4)(小组操作、交流并汇报)整理如下长所含的厘米数宽所含的厘米数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6 1 65 3 155 2 103 3 9师:请仔细观察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的厘米数乘以宽的厘米数。
从生活实例到小学四年级数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案详解!

从生活实例到小学四年级数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案详解!。
一、生活实例:长方形周长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以长方形的形状出现,比如说家里的桌子、书架、门窗等等。
孩子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体验、摸索,发现长方形的特点和规律。
我们来考虑长方形的周长。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小明有一个长方形的小板凳,长51厘米,宽35厘米,那么小板凳的周长是多少呢?我们知道,周长就是围绕物体的一条线,可以想象成在长方形的四个角落上绕一圈,最后把这四段线段的长度加起来。
对于小明的小板凳来说,周长就等于:51cm+51cm+35cm+35cm=172cm。
所以,小明的小板凳周长是172厘米。
二、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长方形面积计算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长方形面积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孩子们需要理解长方形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1.长方形面积的定义: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长度乘以宽度。
2.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面积=长×宽,或者面积=宽×长。
3.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先用尺子或者卷尺测出长和宽,再将长和宽的数值代入公式计算面积。
三、生活实例:长方形面积的应用长方形面积的概念不仅存在于数学课堂,也常常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出现。
孩子们可以通过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更地理解长方形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举个例子,小明的房间中有一块空闲的墙壁,他想在上面贴上一张海报。
他测量了墙壁的长度是3米,高度是2米。
那么,这块墙壁的面积是多少呢?我们可以使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面积 = 长× 宽,其中,长是3米,宽是2米,所以这块墙壁的面积是6平方米。
四、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详解1.教学目标1)知道长方形面积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能够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3)能够应用长方形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重点1)长方形面积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3.教学难点1)将长方形的长度和宽度转化为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教案推荐5篇

《长方形的面积》教案推荐5篇教案有助于教师系统地组织课程内容,出色的教案使教师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和课堂效果,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长方形的面积》教案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长方形的面积》教案篇1《〈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新教材三年级下册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掌握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是图形面积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面积计算打基础。
二、教学目标1、能探索总结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计算公式2、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
3、做到认真操作、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三、教学重点:能探索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教学难点:探索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五、说教法:依据尝试教学理论和新课标的改革,本节课采用尝试教法,同时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学方法。
如:让学生在小组里用学具任意摆出三个不同的长方形,并把数据填入表里,再量出给出的长方形的长、宽,量出它们的面积。
通过这两次活动,使学生出步体会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六、说学法:1、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2、动手操作学习的方法。
七、说教学程序:1、首先出示媒体长方形,并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出它们的面积,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长、宽个是几厘米?这样为学生下步的动手操作创设情景,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2、导入新课(1)面积小的长方形可以用小正方形摆出它的面积,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想知道大的长方形的面积用这种方法行吗?揭示课题并板书3、学习新课:(2)手操作、初步感知学生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领悟数学思想的方法,操作是不可少的。
学生在操作中手、脑并用,充分感知形成表象。
(3)直观演示,明确道理充分发挥媒体教学功能,作到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为形象思维提供了依据。
较好地突破重点、难点。
演示为:a、出示长方形面积24平方厘米(长6厘米、宽4厘米)。
b、出示一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左边角注明边长为1厘米。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7.5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案

第5课时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内容】教材第71~72页。
【教学目标】1.探索并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初步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及动手操作能力。
3.突出学生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在操作、思考、交流中主动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4.在探索、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求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推导并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一、复习导入1.复习。
(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这些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
多媒体一一呈现1 cm2、1 dm2、1 m2的面积规定。
(2)(多媒体显示)下图是由边长1 cm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它的面积是多少?(指名回答)2.引入。
(1)(多媒体出示学校长方形操场图)师:要知道操场的面积,你有什么办法?生:用面积单位去量。
(2)(多媒体出示长方形游泳池图)师:想知道水池的占地面积,能把面积单位摆到水面上去量吗?师:这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物体表面的面积用面积单位去量,既不方便又不实际。
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计算面积的好办法。
下面我们一起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1)明确要求。
出示教材第71页例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要求。
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面积(平方厘长(厘米) 宽(厘米)米)学生回答题意要求后,教师指出:能拼几种就拼几种。
(2)小组合作,共同探索。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思考和讨论,并填写上表。
(3)全班交流。
①汇报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三种拼法。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填写下表。
面积(平方厘长(厘米) 宽(厘米)米)6 2 124 3 1212 1 12②交流。
师: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虽然拼法不同,拼成长方形的形状也各不相同,但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而且“12”正好是长边与宽边厘米数的乘积。
苏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 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 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3. 利用实例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引发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思考。
4. 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出示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
2. 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资源: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纸片。
2. 计算器、直尺、剪刀等工具。
3. 实例素材。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内容: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活动,实例教学等。
3.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重点与难点:梯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探究梯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的面积》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的面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体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
2. 学生能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学生在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后,继续《长方形》。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发学生对长方形面积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本课长方形面积奠定了基础。
2. 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操作、交流能力,能够参与合作、探究的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故事情境,引入长方形面积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 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
2. 自主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尝试推导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 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计算它们的面积。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4. 总结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强调公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 学生举例说明如何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 巩固练- 学生完成课后练题,巩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 教师批改练题,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的面积》教案北师大版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经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操作实践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并初步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探究得出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学习难点:理解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习用具:教材附页2中的长方形、正方形,附页3中的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以及本页长方形、正方形、尺子、课件等。
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有一天,乌龟又遇到了兔子,并向兔子提出挑战,这次进行粉刷墙面的比赛,看谁能赢。
1.课件出示:乌龟粉刷一个长方形的墙面,兔子粉刷一个正方形的墙面,它们同时开始,同时完工。
2.教师引导:怎样才能比较出谁赢了(要想比较出谁赢了,就要知道它们粉刷墙面的面积到底哪个大些)3.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物体的面积用单位面积去量既不方便,又不符合实际,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计算面积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4.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常用的面积单位。
现在我们来复习上节的知识。
请看大屏幕,你会做吗(课件出示)(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
(3)、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
(4)、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上节课的知识,大家掌握的不错,希望这节课学得更出色,要加油哟。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
(课件出示)师: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小正方形摆一摆,看看长方形1需要几个小正方形大家摆好了吗你找到答案了吗)生:一共摆了6个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优秀10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经历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渗透“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关事物之间都是有内在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3、让学生通过对数学内在规律的探索,来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探究得出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用具: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尺子、课件等。
教学设想:围绕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这个重点问题,我力图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公式是怎样被提出来的,又是怎样加以推导论证的。
1、复习中设置障碍,引出问题。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乃是求知的前提。
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中,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存在的关系,再通过启发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为推导公式作铺垫。
2、在动手操作中,解决问题。
学具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掌握一些数学规律,有利于教给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沿着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发现问题,把握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中让学生利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长方形,在操作思维基础上,进一步感知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
3、在思考、讨论、分析、验证中,得到结论。
在操作交流之后,让学生对面积与长宽进行观察、比较、思考,组织学生围绕长方形面积和长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行讨论,归纳分析问题,从而引导概括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4、在变化中,推导出正方形面积公式。
充分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懂得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也就迎刃而解。
顺理成章地得出正方形面积公式。
小学四年级数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四年级数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熟练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教具:长方形模型、面积单位模型。
2.学具:直尺、三角板、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长方形物品,如黑板、课桌等,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点。
(2)提问:你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吗?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2.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回顾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提出问题: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4)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面积=长×宽。
3.巩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提问: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解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3)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用剪、贴、拼的方式验证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4.应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实际问题,如:教室的面积、操场的面积等。
(2)引导学生运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合作解决问题。
(3)汇报解题过程,分享解题经验。
(1)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共同解决。
五、作业设计1.练习题:计算下列长方形的面积。
2.实践作业:调查家里的长方形物品,计算它们的面积。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操作、应用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于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
《长方形的面积》的优秀教案设计优秀9篇

《长方形的面积》的优秀教案设计优秀9篇教学目标:篇一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以单位面积为参照,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提高估测能力。
3、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过程:篇二课前谈话:我们刚刚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长方形的面积》数学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设计理念】:课标指出“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
“面积”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听说过。
但是,他们的认识仅仅是“物化式”的感性认识。
因此,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思考、交流和应用等等,从实物中的面积——图形中的面积——生活中的面积,来引导学生实现“面积”的知识建构,实现从实物——抽象的认识过渡,建立起“面积”的空间观念,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并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能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思路】:首先让学生认识“面”,例举我们周围的一些物体的面;由于物体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积的定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接着让学生举例说明比较生活中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
其次让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总结出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集锦8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3—124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八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师准备卷尺,生准备一张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2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一、复习。
1、让学生说一说面积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2、让学生说一说学过的面积单位,并比划一下它们的大小。
二、新课。
1、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让生拿出准备好的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一下它的面积。
生摆完后问:一共摆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沿长边摆几个正方形?沿短边摆几个正方形?根据生的回答,是在黑板上画出图形(画长方形时用1分米表示1厘米):师问: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几厘米?沿长边一排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是几平方厘米?每排正方形的个数与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几厘米?沿宽边摆里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排数与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一共摆了多少个正方形?你是怎样计算的?生答,师小结并板书:5×3=15长×宽=面积2、练习。
“做一做”的题目,让生先量出它的长和宽,再计算它的面积。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八的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厘米,再计算。
2、做练习二十八的第2题。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做练习二十八的第3题。
先让一生与老师共同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再让生计算。
四、作业练习二十八的第4、5题。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篇2【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七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材分析】“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
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会用面积单位六接录面积的摹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生学习其他平面图形而积计算的基础。
揭秘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教案

教案标题:揭秘长方形面积公式教案对象:初中数学七年级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地描述长方形的特点,并掌握长方形面积公式。
2. 能够准确地进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并运用长方形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3. 能够认识到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步:导入与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脑筋急转弯或问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长方形的特征,引起学生对长方形面积的好奇心,营造学习积极氛围。
第二步:让学生自主创新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的示意图,让学生自行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公式。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第三步:讲解长方形公式的由来将长方形的面积进行分割,形成一个由单位小正方形组成的矩阵。
通过简单的计数,可以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
第四步:明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计算过程进行分析,教授求取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切实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步:示范与带领学生练习在教师的示范下,让学生尝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同时,通过实现课外例题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第六步:开展课堂实践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使用长方形面积的公式进行计算,探究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实际应用场景。
第七步:作业布置及批改组织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检查作业的正确性。
同时,对错误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以便学生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总结。
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进取心,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让学生自主创新,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3. 练习和实践结合,通过课堂演示、课外练习以及实际问题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分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与实践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操作和观察弄懂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 .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 理解掌握并能正确应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用具∶小黑板、直尺、卷直、计算器。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每人自制2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6个大小不相等、形状不相同的长方形、直尺、卷尺各一支,每组一部计算器。
2.老师准备∶长方形纸板边长一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考一考你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
请看小黑版:(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3)出示一个长方形纸板,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一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怎样去测量(老师演示测量的过程)学生说出则量的过程。
2.激趣导入师:同学们,用数面积单位的方法,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学校的面积、高楼墙面的面积、广场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个去量,那可太不现实了。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怎样去计算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二、提出问题、确定目标1.师: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归纳:(1)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是什么(2)学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有什么用三、实践探究、寻找方法(一)猜面积游戏师:我们来做个猜面积的游戏,看谁的眼力最好。
要求;在猜面积时要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师:这些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l.出示长3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 通过解决卡片面积问题,促使学生经历“问题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
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在直接测量的方法基础上逐渐改进测量方法,发现间接测量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 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并对学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研究等学习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生: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教授新课
1、长3厘米宽2厘米的面积探索师:这是一个红色长方形(放在投影仪上),你能想办法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吗?(同桌讨论)生:我可以小正方形去摆。
师:你觉得该用多大面积单位去摆呢?生:1平方厘米。
师:对,咱们应该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去测量。
师:你们的信封里也有一个这样的红色的长方形,还有一些1平方厘米的小天方形,找到了吗?动手摆摆看,这个红色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操作)(同学们摆得真快,谁来说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呢)生: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对)师:你们的摆法和他一样吗?(一样,贴)生:摆六个小正方形,所以面积是6平方厘米。
师:这个长方形可以摆6个小正方形,你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吗?生:不是,每排摆了3个,摆了2排,一共是6个小正方形。
师:这倒是个好方法,不用一个一个数,只要知道一排有几个,摆了几排,就可以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面
积就是几平方厘米。
(用手边说边指) 2、探索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面
积师:同学们真聪明,知道了红色长方形的面积。
现在老师给你一个大一点的长方形,你能知道它的面积吗?生:能。
师:请从信封里拿出一个蓝色长方形,动手摆一摆看!(学生操作)
你们摆出了面积了吗?生:它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师:和他摆法一样的举手,还有没有不同的摆法?生:有师:你认为面积是多少?哦,不摆满了也能看的出来,你来摆摆看。
()你是怎么看出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生:每行摆了4个小正方形,可以摆3行,3×4=12个小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2平方厘米。
师:同样是用小方格摆长方形的面积,这种方法可以方便多了。
(贴)同样可以看出,每行摆了4个小正方形,摆了3排,一共可以摆12个,面积就是12平方厘米。
(板书:12平方厘米)沿着长方形的长摆了4个小天方形,那你们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吗?生:4厘米(板书)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有4个小正方形就是4厘米,师:宽是几厘米呢?生:3厘米。
(板书)师:我们一起观察一下,每行摆的个数与长的厘米数有什么关系?(相等)想一想如果每排摆5个,长就是――(5厘米),每排摆6个呢?(长就是6厘米),每排摆几个,长就是几厘米。
师:排数与宽的厘米数有什么关系。
(相
等)对,宽是3厘米,沿着宽可以摆3排,宽是6厘米,沿着宽可以摆――6排,想象一下宽是20厘米呢?就可以摆多少排呢?宽是几厘米,沿着宽就可以摆几排。
3、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探索(是否要告诉长和宽)师:信封里还有一个更大的绿色长方形,你能很快知道它的面积吗?看谁的方法又快又对。
(学生动手操作)你们认为面积是多少?生回答师:你认为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每行摆8个,摆了5行,面积就是40厘米。
师:有不同方法吗?哦?不摆也可以知道它的面积,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办
的?生:我先量出长是8厘米,再量出宽是5厘米,然后用8×5=30平方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到用这个办法的。
生:长是8厘米,就可以知道每行可以摆8个,宽是5厘米,就可以知道宽里可以摆5排,用8×5=40平方厘米。
师:你们觉得用刚才量的办法和摆方格的办法,哪一种更好?是啊,如果要这个黑板的面积或者学校操场的面积,用摆方格的办法去摆,那就太麻烦
了。
咱们可以怎么办?生: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在量出它的宽,然后相乘。
那么今后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就可用长×宽(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师:一起读。
如果面积用S表示,跟老师读S,长用a表示,(跟老师读a),宽用b 表示(跟老师读),那么S=a*b。
一起读。
把这两个连起来读一遍。
三、探索正方形的面积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面
积师:(出示长7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它的面积呢?生:7×5=35平方厘米。
师:看它的面只呢?生:5×5=25平方厘米。
师:再看,这是一个?生:正方形师:它的面积是多少呢生:5×5=25平方厘
米师: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生: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你的概括能力真强)板书:齐读师:如果面积用S表示,边长用a
表示,那么S=(生:a*a)板书,齐读四、巩固师:同学们今天可真了不起,自己探索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巧妙方法。
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寻找数学知识的宝藏。
这是一副寻宝图,闯过五关,才能找到知识的宝藏。
准备好,咱们出发了。
请看第一关:算一算: 1、毛巾和地砖的面积 2、三个口答
一块长方形窗帘布长5米,宽3米,它的面积是()一块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玻璃,它的面积是()第二关:山羊:我该到哪一块地上可以吃到更多的草呢?现在你能帮助小山羊解决难题吗?第三关:
第四关:估一估,你知道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吗?第五关:小明家买了一:新房,最近准备装修,父子已经画好了新房的平面图,请你帮他们家算一算新房各部分的面积。
三.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表面并不是长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再如三角形,我们怎样可以知道它的面积呢?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