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通信网复习提纲及答案
南邮通达-通信网复习提纲

⒈通信网类型的划分:按功能划分、按位置划分;P1●按功能划分:业务网、传输网和支撑网●按位置划分:用户网、接入网和核心网⒉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P27⒊OSI 的原语和协议的概念P28---P29⒋设一个T接线器采用写入控制方式, 若要将输入的TS3、TS9、TS20分别交换到输出的TS15、TS2、TS30, 试分别写出写入控制存储器相应单元的内容。
●3号单元写入15,9号单元写入2,20号单元写入30⒌图2.8的空分接线器中,若要将0号输入线HW0的TS5交换到7号输出线的TS5,试写出矩阵中相应单元的值。
●矩阵第7列第5行,值为0⒍数据链路的功能:(成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成帧过程:P60⒎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功能(主要是N(R)、N(S)的意义)P 62例题:设A、B两节点使用HDLC交换数据帧,且发送窗口、接收窗口均为一,若A发给B的某一I 帧中,N(S)=5,N(R)=9,设传输无错,则B收到该帧后,发给A的I 帧中,N(S)、N(R)分别为多少?N(S)=9 N(R)=6⒏虚电路和数据报的概念P64~P65⒐简述虚电路与实电路的不同。
●实电路指主、被叫之间实际占有的一条实际的、双向的物理信道,而虚电路并没有实际占有信道,仅在路由表中插入一项,且在有数据要传时才为其分配信道。
⒑同步时分复用与异步时分复用中,哪种方式线路的利用率高,为什么?传送有定时要求的信号时,哪种复用方式质量高,为什么?●异步时分复用,因为只在有数据的时候才为其分配带宽⒒ATM的特点(面向连接,VPI ,VCI的意义),帧中继连接标示符?P79 P 74⒓帧中继中如何进行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CIR的作用是什么?P76 例题:在帧中继网络中,帧长L=4000比特,某个节点的接入速率为64kbit/s ,该节点使用的一条虚电路被指派的CIR=32kbit/s, CIR的测量时间间隔Tc=500ms,那么,这条虚电路可以发送多少个高优先级的帧?多少个低优先级的帧?高优先级的帧中继帧:CIR*T c/L=32k*500m/4000=4低优先级的帧中继帧:(64-32)/32*4=4⒔IP地址的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是C22F1481, 试将其转换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
南邮通信网概论第一章复习知识点新

华裔科学家________ 被称为“光纤之父”,他曾提出的玻璃纤维损耗率低于___________dB/km时,远距离光纤通信成为可能。
通信的任务是在和之间建立一个,实现信息的传输。
通信系统的统一模型可以概括为、、、、和这几个部分。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
已知某十六进制数据流符号速率为5MBAUD,则该数据流的信息速率是____________。
若传输四进制数字序列,每传输一个码元需时间T i=250×10-6s,其传信率为__________,码元速率为__________。
某通信系统采用八进制数字序列传输方式,其码元速率为9600B,其传信率为__________,若传输5s,检测到48个码元误码,其误码率为__________。
若传输一个二进制不归零码序列,每传一个码元,需要时间T=417×10-6s,其传输速率为__________;若变为八电平传输时,其传输码元速率为__________。
八进制数字通信系统的误码率为10-5,系统的传输速率为600b/s,接收端在__________小时内能接收到144个错误码元。
已知某四进制数字信号传输系统的信息速率为2400b/s,接收端在半个小时内共接收到216个错误码元,该系统误码率P e为__________。
已知某八进制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在5分钟共传送6×104个码元,其码元速率为__________,信息速率为__________。
一离散信源输出二进制符号,在(等概)条件下,每个二进制符号携带比特信息量;在(不等概)条件下,每个二进制符号携带的信息量小于比特。
热噪声、散弹噪声和宇宙噪声都属于__________噪声。
根据山农信道容量公式,信道频带宽度可以和__________互换,无限增加信道带宽,能否增加信道容量?__________。
信道容量是指。
在高斯信道中,当传输系统的信号噪声功率比下降时,为保持信道容量不变,可以采用__________的办法,这是基于__________理论得出的。
南邮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复习题答案

南邮计算机通信与⽹络复习题答案计算机通信与⽹络习题答案1.1什么是计算机⽹络?答: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络定义为: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络软件运⾏下,以实现⽹络中资源共享为⽬标的系统。
1.3计算机⽹络的拓扑结构种类有哪些?各⾃的特点是什么?答:⽹络的拓扑(Topology )结构是指⽹络中各节点的互连构形,也就是连接布线的⽅式。
⽹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五种:星形、树形、总线形、环形和⽹络形,如图1.1所⽰。
图1.1星形结构的特点是存在⼀个中⼼节点,其他计算机与中⼼节点互连,系统的连通性与中⼼节点的可靠性有很⼤的关系。
树形结构的特点是从根节点到叶⼦节点呈现层次性。
总线形结构的特点是存在⼀条主⼲线,所有的计算机连接到主⼲线上。
环形结构是将所有计算机连接到⼀个环形的线路,每两个计算机之间有两条线路相连。
⽹络型是⼀种不规则的连接,事实上,⽬前的因特⽹就是这种拓扑结构。
1.5由n 个结点构成的⼀星型拓扑结构的⽹络中,共有多少个直接的连接?对由n 个结点构成的环状拓扑结构的⽹络中呢?对由n 个结点构成的全连接⽹络中呢?答:在由n 个结点构成的⼀星型拓扑结构的⽹络中有(n-1)个直接连接。
在由n 个结点构成的环状拓扑结构的⽹络中有(n )个直接连接。
在由n 个结点构成的全连接拓扑结构的⽹络有(n -1)n/2个直接连接。
1.6在⼴播式⽹络中,当多个节点试图同时访问通信通道时,信道将会产⽣冲突,所有节点都⽆法发送数据,形成信道容量的浪费。
假设可以把时间分割成时间⽚,n 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在每个时间⽚试图使⽤信道的概率为p ,试计算由于冲突⽽浪费的时间⽚的百分⽐。
答:每个时间⽚只有⼀个节点访问的概率为:p(1-p)n-1+ p(1-p)n-1+….+ p(1-p)n-1=n* p(1-p)n-1 从⽽每个时间⽚冲突的概率为:1- n* p(1-p)n-1即位由于冲突⽽浪费的时间⽚百分⽐。
通信网基础复习要点 南邮

第1章1. 简述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2. 什么是现代通信网?其构成要素包括哪些?其基本功能是什么?3. 通信网引入分层的好处是什么?4. 将OSI模型进行简化的话,通信网的网络结构从垂直分层观点可以分为哪几层?每层的作用是什么?5. 从水平分层观点来看,网络结构可以分为哪几部分?6. 按信息类型分类,通信网业务包括哪几类?按网络提供业务的方式,通信网业务包括哪几类?7. 通信网的基本组网结构有哪些?各自优缺点是什么?8. 一般通信网的质量要求可以通过哪几个方面进行衡量?影响接通的任意性和快速性的因素有哪些?9. 电话通信网的质量要求有哪些?各自指标是什么?10. 现代通信网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哪几点?11. 简述三网融合的概念及其技术基础。
第2章1. 简述传送与传输、传送网与传输网的区别。
2. 传输网对传输技术的要求有哪些?3. 传输信道由哪三部分构成?4. 传输媒质分为哪两大类?有线传输媒质主要有哪些?无线通信系统大致上分为哪两类?5. 简述信道复用的原理,并说明信道复用主要有哪三种方法。
6. FDM的原理及优缺点是什么?7. 简述TDM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分类。
8. 解释同步时分复用中的“位置化信道”的概念,并解释在异步时分复用中需要用标识码来识别信道的原因。
9. 简述传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传输节点设备主要有哪些?10. 有线传输链路分为哪三类?时分数字传输链路有哪两种典型的传输技术?11. 传输方式有哪三种?分别简述其传输特点。
12. 全工方式有哪两种?13. 在通信网的传输中需要传输控制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分类?14. 用户接入网络主要有哪两种方式?动态分配接入方式有哪两类?15. 根据网络中是否有交换节点,可把网络分为哪两类?16. 简述交换节点的功能。
17. 简述交换技术的分类。
18. 简述电路交换的特点、通信过程及其适用场合。
19. 什么是存储-转发方式?简述其特点及适应场合。
通信网复习 南邮

在OSI结构中,相邻层之间的服务是根据原语和参数来表达的。
第二章本地网:是在一个长途编号区内,由若干端局、居间中继线、长市中继线、及端局用户线、多组成的自动电话网。
电话网等级结构:本地网,长途网,国际。
分级路由选择:基干路由,低呼损直达路由,高效直达路由;第三章:1、说明数据子网的类型,他们分别向高层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数据子网可以分为广播类型的数据子网,既局域网,以及交换式的数据子网,既广域网。
局域网想高层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服务,数据的传送采用无确认,无连接的方式;广域网向高层提供两种服务,既无连接的服务和面向连接的服务,这两种服务的具体实现就是通常所说的数据报和虚电路服务。
2、简要说明数字同步网的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准同步:适用于各种规模结构的网络,实施容易,稳定性好,缺点是成本高;主从同步:实施容易,稳定性好,但可靠性低;等级主从法:的可靠性有所改善,但必须为每个时钟信号分配一个等级识别信息;互同步:的可靠性有很大改善,缺点是系统频率变化较频繁,系统较复杂。
3、ADSL如何在双绞线上实现全双工不对称传输?为了实现双工传输,他将0—1.104MHz频带分成256个等宽的子信道,其中0—4kHz信道留给(POTS)普通电话使用,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的划分有两种方式,既FDM方式和回拨抵消方式的上下行频带重叠,带宽利用率高。
4、网络拥塞的定义和引起网络拥塞的因素?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某一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的性能将会变坏。
因素:1、当某个缓存容量太小时,到达该节点的分组因无存储空间而不得不丢弃;2、处理机的处理速率太慢。
5、X.25与帧中继的区别?1、呼叫控制信令和用户数据在各自独立的逻辑连接上传输,,因此,中间结点不需要维护状态和处理基于单连接相关的报文。
2、逻辑连接的复用和交换发生在第二层而不是第三层,减少了整整一层的处理。
3、从一跳到另一跳之间没有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由高层负责。
南邮移动通信复习提纲

南邮移动通信复习提纲1、第⼀代、第⼆代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各有什么特点?第⼀代:模拟调制,频谱效率低;安全性差;⽆法漫游;终端体积⼤。
第⼆代:采⽤数字调制,提⾼频谱效率;数字加密、鉴权,提⾼安全性;解决漫游问题,实现“全球通”;SIM卡技术,实现终端机卡分离。
第三代:全球化标准,更⾼速率。
2、什么是互调⼲扰?怎样判断信道组是否存在互调⼲扰?互调⼲扰是由传输设备中的⾮线性电路产⽣的。
它指两个或多个信号作⽤在通信设备的⾮线性器件上,产⽣同有⽤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从⽽对通信系统构成⼲扰的现象。
互调⼲扰分为:发射机互调⼲扰、接收机互调⼲扰、信道分配策略。
⽆三阶互调的频道配置⽅法来避免产⽣互调⼲扰产⽣互调⼲扰的条件:①⼏个⼲扰信号的频率与受⼲扰信号的频率之间满⾜2?a-?b=?s或者?a+?b-?c=?s②⼲扰信号的幅度⾜够⼤③⼲扰(信号)站和受⼲扰的接收机都同时⼯作。
3、在移动通信⽹中,⽆线电⼲扰⼀般分为:同频⼲扰、邻道⼲扰、互调⼲扰、阻塞⼲扰;近端对远端的⼲扰。
4、同频⼲扰是指所有落在接收机通带内的与有⽤信号频率相同的⽆⽤信号的⼲扰,亦称同信道⼲扰(⼜称为同道⼲扰或共道⼲扰)。
同频⼲扰是⽆法滤除的。
频率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频率利⽤率,在相隔⼀定距离以外,可以使⽤相同的频率,这就称为频率复⽤。
同频⼩区: 在⼀个给定的覆盖区域内,存在许多使⽤同⼀组频率的⼩区。
(复⽤距离越近,同频⼲扰就越⼤;复⽤距离越远,同频⼲扰就越⼩,但频率利⽤率就会降低。
)5、⼤区制⽅式优点:⽹络结构简单、成本低。
缺点:容量⼩;区域覆盖受限。
解决⼤区制覆盖的⽅法有:同频转发器,扫除盲区;设置分集接收台;提⾼基站接收机灵敏度。
⼩区制的核⼼思想是:⽤许多⼩功率的发射机(⼩覆盖区)来代替单个的⼤功率发射机,每⼀个⼩功率发射机只提供⼩覆盖范围内的服务。
优点是:频率利⽤率⾼;组⽹灵活。
带状⽹主要⽤于覆盖公路、铁路和海岸等。
蜂窝⽹⼩区形状,全向天线辐射的覆盖区域是⼀个圆形,为了不留空隙地覆盖,圆形服务区之间⼀定含有很多交叠。
南邮通信网复习提纲及答案汇总

第1章1、传输系统的硬件包括哪些?线路接口设备、传输媒介、交叉连接设备等。
2、在垂直结构上,可以将通信网分为哪三层?应用层、业务网和传送网。
3、从水平分层观点来看,网络结构是基于用户接入网络实际的物理连接来划分的,如何划分?可以分为用户驻地网、接入网和核心网,或者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等。
4、利用网络的基本结构形式可以构成任意类型的非基本拓扑结构。
实际常用的非基本结构形式有哪些?(1)复合网;(2)格形网;(3 )树形网;1、简述现代通信网的定义、构成要素和每一要素的基本功能。
(1)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终端节点、交换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按约定的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
(2)实际的通信网是由软件和硬件按特定方式构成的一个通信系统,每一次通信都需要软硬件设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
从硬件构成来看:通信网由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系统构成,它们完成通信网的基本功能:接入、交换和传输。
软件设施则包括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它们主要完成通信网的控制、管理、运营和维护,实现通信网的智能化。
2、为什么要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层结构?(1)可以更清晰地描述现代通信的网络结构;(2)使网络规范与具体实施方法无关,从而简化了网络的规划和设计;(3)使各层的功能相对独立。
3、分别按以下标准对通信网进行分类:(1)通信服务的范围;(2)通信的活动方式。
(1)按通信服务的范围进行分类:本地通信网、长途通信网和国际通信网或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等。
(2)按通信的活动方式进行分类:固定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网等。
4、通信网组网的基本结构形式有哪四种?假如网络节点数为N,请写出每种结构的链路数。
(1)全连通网;H(N -1)2(2)星形网;H二N-1(3)环形网;H = N5、一般通信网的质量要求可以通过哪几个方面进行衡量?影响接通的任意性和快速性的因素有哪些?(1)对于一般通信网的质量要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信息传输的透明性与传输质量的一致性网络的可靠性与经济合理性.(2)影响接通的任意性和快速性的因素有:通信网的拓扑结构;通信网的网络资源;通信网的可靠性.6、现代通信网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哪几点?(1)通信技术数字化;(2)通信网络宽带化;(3)通信业务综合化;(4)网络互通融合化;(5)网络管理智能化;(6)通信服务个人化。
南京邮电大学考研通信大纲

南京邮电大学工程硕士专业课入学考试复习提纲《通信原理》复习提纲(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参考书:樊昌信等《通信原理》(第五版),国防工业出版社。
一、概论部分1)通信系统的组成了解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模型了解数字通信的主要优势2)通信系统的分类和通信方式了解通信系统的5种主要分类方法及相应的实例了解点对点通信的3种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3)信息及其度量了解消息和信息的含义掌握信息量的定义及其单位掌握等概率条件下,M进制数字信号信息量的计算掌握非等概率条件下,每个符号所含的平均信息量的计算掌握数字通信中的传输速率和差错率概念二、随机信号分析基础知识1)随机过程的一般表述了解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概率分布和数字特征了解几个主要的随机过程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和相关函数2)平稳随机过程了解平稳随机过程的数学定义及其数字特征了解宽平稳和严平稳的意义了解平稳过程的“各态历经性”了解平稳随机过程的相关函数的主要性质,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的关系3)高斯过程了解高斯过程的数学定义及其特性4)窄带随机过程了解窄带随机过程的数学定义,掌握零均值平稳高斯窄带过程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统计特性5)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了解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输出过程的统计特性,包括数学期望、方差、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等三、通信信道1)信道定义与数学模型了解狭义信道和广义信道的概念了解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的概念了解调制信道数学模型,调制信道对信号的影响:乘性干扰和加性干扰;在乘性干扰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把信道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了解几种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的实例了解编码信道数学模型了解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了解随参信道特性,分集接收的概念和主要方式2)信道容量掌握离散信道和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基本概念和定义,了解带宽、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谱密度变化时的Shannon公式信道容量变化趋势四、模拟调制系统1)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及抗噪性能了解幅度调制信号的一般表示,线性调制器的一般模型了解双边带信号、调幅信号、单边带信号和残留边带信号的产生和表达式了解各种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性能2)角度调制(非线性调制)的原理及抗噪性能了解角度调制(非线性调制)的原理及抗噪性能3)模拟调制系统的抗噪性能比较了解DSB、SS、AM和FM抗噪性能比较五、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了解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概念、系统的基本结构2)数字基带信号码波形及常用传输码型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单极性归零码、双极性归零码、差分码和多元码等信号码波形了解几种常用传输码型,包括:AMI、HDB3、CMI、nBmB码等3)基带脉冲传输及码间干扰了解码间干扰的基本定义了解Nyquist无码间干扰判决准则了解部分响应波形和部分响应系统的基本意义4)时域均衡了解均衡器的概念了解横向滤波器的基本概念六、正弦载波数字调制系统了解2ASK调制的基本原理,掌握2ASK信号的产生方法、波形、接收系统框图了解2FSK调制的基本原理,掌握2FSK信号的产生方法、波形、接收系统框图了解2PSK 、2DPSK调制的基本原理,掌握2PSK 、2DPSK信号的产生方法、波形、接收系统框图了解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结果七、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1)抽样掌握抽样定理,了解带通信号的抽样定理2)量化掌握均匀量化的基本方法和性能了解非均匀量化的基本概念、两种对数压缩率原理3)PCM及其抗噪性能了解PCM基本概念,掌握量化系统性能,包括:量化噪声功率、输出信号功率和量化信噪比4)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及增量调制DM了解DPCM编解码器组成框图及工作原理了解DM编解码器组成框图及工作原理八、同步原理1)载波同步了解插入导频的两种方法的原理及框图了解直接法的四种方法,掌握平方变换法和平方环法的原理及框图2)位同步了解位同步的意义了解导频法和直接法位同步的基本原理3)群同步了解群同步的意义了解起止式同步法、连贯式插入法和间隔式插入法的基本原理4)网同步了解网同步的基本概念了解主从同步法、相互同步法、码速调整法和书库法的基本原理九、通信网1)通信网的分类和交换方式了解通信网的不同分类,了解两种主要的交换方式2)通信网的拓扑结构与协议了解通信网几种典型的拓扑了解信令与协议的概念了解OSI参考模型掌握几种主要的多路复用方式南邮通信最新复习大纲南京邮电大学全国统考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课程编号:814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一、考试的总体要求通信原理属于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复习提纲

Copyright © by LIPENG All rights reserved.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教学中心
第四章 局域网与广域网
1.了解IEEE 802 局域网标准,局域网的子层划分 2.掌握CSMA/CD协议(原理、争用期、最短帧 的计算、以太网MAC帧格式) 3.理解 10BASE-T,10BASE-F 等以太网的几个 技术特性(传输技术、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介 质访问控制方法等)
4.掌握以太网级联与扩展使用的设备及特点(物 理层、数据链路层扩展设备的原理)
5.理解网桥(交换机)帧过滤的算法。
Copyright © by LIPENG All rights reserved.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教学中心
第四章 局域网与广域网
6.掌握以太网交换机转发帧的过程,三种转发方 式及其特点,理解碎片帧的含义。 7.了解虚拟局域网VLAN的基本概念 8.理解无线局域网链路层协议CSMA/CA(三种 帧间间隔、实现信道预约的方法等) 9. 理解虚电路和数据报的原理、优缺点。 10.了解三种广域网技术(X.25、帧中继、ATM)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教学中心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样题
1. HDLC采用“0”比特插入法的目的是( C )。
(A) 差错控制
(B) 链路管理
(C) 保证传输的透明性
(D) 流量控制
2.数据链路层采用连续ARQ协议,发送方已经 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当计时器超时,若发 送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 重发 4 个帧。
A. 0.48
B. 5.12 C. 10 D. 80
2、局域网采用CSMA/CD 协议,传输介质是用中 继器相连的两根总长度为1600m长的电缆,电缆中 的信号传播速度是2×108m/s。若信号经过中继器 会产生2us时延,且最短帧长为1000 bit,求出该局 域网的最大传输速率。( 50Mb/s )
南邮通信网络技术期末复习

Chapter 9 ATM Networks1.Which planes are included in BISDN Reference Model?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参考模型包含哪几个平面?用户平面、控制平面、管理平面。
用户平面关心用户数据的传送,包括流控制和差错恢复。
控制平面负责处理建立、管理和释放连接所需要的信令。
管理平面分为层管理平面和面管理平面,前者关心网络资源的管理,后者负责处理其他平面的协调。
2.Understanding A TM network interfaces. 理解三种ATM网络接口。
UNI用户网络接口,ATM终端和A TM网络之间, ATM私有网络和ATM公共网络之间NNI网络网络接口,同一个A TM网络之间的两个节点B-ICI宽带载波间接口,不同的公共ATM网络之间。
3.ATM cell consists of _5字节的头部_ and _48字节的净荷_?ATM信元包含啥?4.QoS Parameters includes_CLR、CTD、CDV_, what are defined in ATM standards and whatmay be negotiated between the user and the network.QOS参数包括六个,三个为用户与网络协商的:CLR信元丢失率,CTD信元传送延时,CDV信元延时变化。
三个为定义在ATM网络标准中的:CER信元错误率,CMR信元误插率,SECBR信元块严重差错率。
5.Five ATM Service Categories are________五种ATM业务类别是:CBR恒定比特率,rt-VBR实时的可变比特率,ntr-VBR非实时的可变比特率,ABR可用比特率,UBR未规定的比特率。
6.ATM Adaptation Layer -----AAL1, AAL2, AAL3/4, AAL5ATM适配层——适配层1至5.AAL1,支持要求按照固定速率传送信息的业务。
南邮现代通信技术概论复习资料.doc

南邮现代通信技术概论复习资料.d o c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一章1、华裔科学家高锟被称为“光纤之父”,他曾提出的玻璃纤维损耗率低于 20 dB/km,远距离光纤通信成为可能。
2、已知某十六进制数据流符号速率为5MBAUD,则该数据流的信息速率是20Mbit/s 。
(Rb=R B log2N Rb:信息速率 R B符号速率 N:进制数信息速率:R b= R BN log2N= R B16log216=5MBAUD*4= 20 MBAUD=20Mbit/s)3、对通信信号的表示可以分为(时域)和(频域)。
4、高斯噪声是指概率密度函数服从高斯分布正态分布的平稳随机过程。
5、白噪声是指噪声功率谱均匀分布的频率范围远远大于通信系统的工作频带。
6、白噪声又是高斯分布的,就称之为高斯白噪声。
7、通信方式按照传输方向划分,可以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8、衡量通信系统有效性的指标是传输速率。
9、衡量可靠性的指标是差错率。
10、已知某八进制通信系统的误码率为3%,则误信率为 3%11、通信网中网状网如果点点相连,N个节点,需要多少条传输链路? N(N—1)/212、水平观点的通信网络结构包括核心网、接入网、用户驻地网。
13、通信业务按照是否增值分类,可以分为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
14、三网融合的内容是电信网、计算机网、广电网的融合三屏合一:电视屏、手机屏、电脑屏。
15、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明电话的科学家是(贝尔)16、在通信系统模型中,噪声源通常可以抽象在下面哪一个模块部分( D )A、信源B、信宿C、发送/接收设备 D信道17、按照CCITT的规定,二次群E2接口的速率是( 8.448 Mbit/s)18、某信号源一共包括A、B、C三个字符,期中A出现概率是1/2,B出现的概率是1/4,请分别求出A、B、C字符的信息量,并计算出该信源的墒是多少墒的含义是什么(是每符号平均信息量)墒:即平均信息量IA=—logP(x)=1 (bit) IB =—logP(x)=2(bit) IC=—logP(x)=2(bit)H(x)=—ΣP(Xi)[log2P(Xi)]=1.5(bit/symbol)(信息量: I =loga1/P(x)=— loga1/P(x) 信息源的熵:H(x)= —∑=niXip1)(log2P(Xi)(bit/symbol)信道容量的计算:香农公式计算。
南邮计算机通信网期末复习整理

Chapter one1,使用 TCP/IP的最早网络: ARPA 网2, CCITT 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更名为 ITU-T 电信标准化部 3, 计算机网络:1.定义: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 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运行环境下,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2.组成:终端系统(资源子网)通信子网4, 网络拓扑的各种1).星状结构:存在一个中心节点,其他计算机与中心节点互连,系统的连通性与中心节点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关系2).树状结构: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呈现层次性3).总线形结构:存在一条主干线,所有的计算机连接到主干线上4).环状结构:将所有计算机连接到一个环形的线路,每两个计算机之间有两条线路相连5).网状结构:是一种不规则的连接,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之间可能存在多条连接。
(目前的因特网就是这种拓扑结构)5,根据网络范围划分网络:PAN ,LAN,MAN,WAN,Internet6, 协议与服务的含义。
2)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的、控制信息交换的、规则的集合,是一 套语义和语法的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的操作,它定义了数据发送和接 收工作中必须的过程。
b.组成: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怎么讲)``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做出何种响应 (讲什么) 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接口:网络分层结构中各相邻层之间的通信接口。
8, 给定一个应用层的分组,如何逐层分装。
9. ,画出一个正常通信的原语交互图。
P1510, TCP/IP 分层及每层简要功能。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传输层(向用户提供端对端数据传输服务),互联网络层(为分组交换网络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网络接入层。
11, 画出 TCP/IP分层常用协议等等。
P15 12, RFC Draft 文档记录互联网近期发展的工程与标准问题Request For CommentsChapter two1, DTE (数据终端设备)-DCE (数据通信设备)2, 噪声抽象在通信模型的哪里面?3,双绞线为什么要绞?和同轴电缆比那个性能好?抵消相邻线对之间的电磁干扰并减小近端串扰。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复习

第一章绪论1.通信系统模型:包括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信宿及噪声源。
2.信道:信号传输介质的总称,按介质类型可分为有限信道和无线信道。
按传输信号的形式可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3.通信系统分类:按内容:语音,数字,图像,多媒体通信信号特征:模拟,数字通信系统传输介质:有线,无线4.信息量与消息发生的概率密切相关,成反比。
5.信息量的单位由对数底数a决定,a=2,为比特,a=e,为奈特,a=10,为哈特。
6.信息:信息是人们在人类社会中和自然界中需要传递,交换,存储和提取的抽象内容,信息通过消息来表示。
7.信号:人们将运载消息的光电声等物理量称为信号,信号是消息的载荷者。
8.信号的分类:1.确知信号和随机信号;2.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3;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9.信号的一般特征: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
10.典型的时域与频域的关系:1.非周期时函数对非周期频谱;2.离散非周期序列对周期连续;3.连续周期对离散非周期序列。
11.信号处理:为了一定目的,对载荷信息的随机信号和非随机信号进行的变换称为信号处理。
12.信号处理的目的:1.提高有效性;2.提高抗干扰性;3.改善主观感觉的效果;4,对信息进行识别与分类;5.分离与选择信息。
13.信息处理的主要手段:变换,即编,译码。
14.信道:以传输介质为基础的信号通路,抽象地说,是指定的一定频带,作用是传输信号。
15.狭义信道按具体介质类型分为有限信道和无线信道。
广义信道分为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16.加性噪音:噪声叠加在信号上。
17.高斯噪声:指概率密度函数服从高斯分布(正态分布)的平稳随机过程。
18.信息论观点看信道分为两类:离散信道(取值离散的时间函数)和连续信道(取值连续)19.信道容量:单位时间内信道中无差错传输的最大信息量。
20.信道分类:传输介质:明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微波通信,卫星通信。
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传输方式:串行,并行同步方式:异步,同步复用方式:频分复用,时分复用。
【南邮】现代移动通信复习资料

第一章:移动通信概述1、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中至少有一方是处在运动中进行的通信。
移动通信系统是移动体之间,以及固定用户与移动体之间,能够建立许多信息传输通道的通信系统。
3移动通信的传输方式分单向传输(广播式)和双向传输(应答式)。
单向传输只用于无线电寻呼系统。
双向传输有单工、双工和半双工三种工作方式。
4、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可以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
第二章:移动通信信道1、自由空间传播是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它是理想传播条件。
2、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亦称衰减)只与工作频率f和传播距离d有关。
当f或者d增大一倍时,[L fs]将增加6dB。
3、移动通信信道是一种时变信道。
4、陆地移动通信信道的主要特征是多径传播,由于多径传播引起的衰落称为多径衰落。
5、多普勒频移公式:例:若载波f c=900MHz,移动台速度v=50km/h,求最大多普勒频移?解:6、移动通信信道中的时间色散和频率色散可能产生4种衰落效应,这是由信号、信道以及相对运动的特性引起的。
根据信号带宽和信道带宽的比较,可将信道分为平坦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而根据发送信号与信道变化快慢程度的比较,可将信道分为快衰落和慢衰落信道。
第三章:组网技术基础1、在移动通信网内,无线电干扰一般分为同频干扰、邻道干扰、互调干扰、阻塞干扰和近端对远端干扰等。
频率复用是指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在相隔一定距离以外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
同频干扰:同频小区之间涉及与有用信号频率相同的无用信号信号干扰称为同频干扰。
邻道干扰:邻道干扰是指相邻的或邻近频道之间的干扰,即邻道(频道)信号功率落入k频道的接收机通带内造成的干扰。
互调干扰:互调干扰是由传输设备中的非线性电路产生的。
它指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产生同有用信号频率接近的组合频率,从而对通信系统构成干扰的现象。
互调干扰分为发射机互调干扰和接收机互调干扰两类。
南邮计算机网络_期末复习纲要-精简版

2012年考试重点预测:(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填空(20分)判断(10分)计算(20分)简答题:计算:1.根据争用期求最短帧长。
2.简单的子网掩码计算简答:1.OSPF和RIP特点三条2.三次握手简述3.汉明码计算4.交换机的三种交换方式5.IPv6的过渡方案,特点(任写几条)第一章概论1.1计算机网络1.定义: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运行环境下,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2.组成:终端系统(资源子网)通信子网1.2 网络的类型及其特征1.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分类:1.3 网络体系结构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分层及其服务和协议的集合,也就是它们所应完成的所有功能的定义,是用户进行网络互连和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体系结构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只从功能上描述计算机网络的结构,而不涉及每层的具体组成和实现细节)2).协议:代表着标准化,是一组规则的集合,是进行交互的双方必须遵守的约定3).网络协议:a.定义: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的、控制信息交换的、规则的集合,是一套语义和语法的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的操作,它定义了数据发送和接收工作中必须的过程。
b.组成: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怎么讲)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做出何种响应(讲什么)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1.5 OSI/RM体系结构的七层模型:功能:(4).传输层:实现进程到进程的传输(3).网络层:实现主机间的通信,分组选择适当的路由(2).数据链路层: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包,并采取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实现相对可靠的无差错的数据传输(1).物理层: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1.8 TCP/IP体系结构1.9 OSI/RM和TCP/IP体系结构的比较OSI模型和TCP/IP协议族的层次结构和层次之间有着严格的单向依赖关系,上层依赖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完成本层的工作并为自己的上层提供服务。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网理论基础期末复习

08年试卷名词解释1.PSTN和IP网络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信网络,是一种用于全球语音通信的电路交换网络。
IP网络:它是独立于数字网络的专用通信网,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的网络,是通过分组交换网络传送信号,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
IP网络是指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完成的连接,这个分组就是IP分组,也称为IP包,它是相对于电路交换而言的【PPT上的】。
2.TDD、FDD各是什么意思?请加以解释,这两种模式各有何优缺点?试简要回答。
TDD:时分双工;优点:TDD模式能根据业务需要灵活调度使用各种频率资源,且上下行不需要成对的频率;TDD模式采用在周期性重复的帧里传输,上下链路的转折点可以因业务的不同而任意调整,可以实现3G要求的两类通信业务。
缺点:终端的移动速度较低;TDD模式覆盖范围小;FDD:频分双工;缺点:FDD模式上下行链路是相互独立的,资源不能相互利用,故对于(上下行)不对称业务,其频率利用率有所降低;缺点:但是对于对称的业务,其频带的利用率较高;3.简要解释什么是OFDM、FDMA、TDMA、CDMA、WDMA;OFDM正交频分复用:由并行的多分频子载波来传输信息,低数码率传输,各分频载波之间相互正交。
FDMA频分多址:FDMA是把使用的频带划分成若干较窄的、频域上互不重叠的频带,每个频带就是一个通信信道,供一个用户在接入时使用。
TDMA时分多址:TDMA是把时间分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再分成若干时隙,各用户依照指定的时隙通话。
时分复用技术在固定电话网中也多使用。
CDMA码分多址:用户使用相同的频率,但是依靠不同的码片序列加以处理,形成不同的信息码,接收时再根据码片序列加以检出。
WDMA波分多址:光纤中的不同窗口传送不同波长的激光。
4.通信系统中的“一次群”、“二次群”。
通信信号每8bit为一时隙,32个时隙为一帧,每16帧组成一复帧,其速率为:1帧:64Kb/S×32=2048Kb/S=2.048Mb/S,称为2M,俗称一次群。
南邮移动通信综合复习题答案

Chp11.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中至少有一方是处在运动中进行的通信。
2.代表移动通信发展方向、体现移动通信主流技术、应用范围最广的是数字蜂窝移动通信。
3.移动通信双向传输采用的双工方式包括两种,分别是:FDD和TDD。
4.国际无线电标准化工作主要由国际电信联盟(ITU)负责。
5.第三代移动通信采用码分(CDMA)系统,其三大主流标准分别为TD-SCDMA、WCDMA和CDMA2000。
6.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速率要求是:车载环境,最高速率应达_144Kbps_;步行环境,最高速率应达_384Kbps,室内环境,最高速率应达_2Mbps。
7.中国移动目前运营的4G标准是TD-LTE。
Chp21.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有直射、反射、散射、绕射等多种途径;陆地移动通信信道的主要特征是多径传播。
2.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与哪些因素有关?(电波频率与传播距离)3.多径衰落也称为小尺度衰落。
4.什么叫多径衰落?(这是由于移动通信传播环境的多径传播而引起的衰落。
多径衰落是移动通信信道特性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1.移动台在运动中通信时,接收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这称为多普勒效应。
由此引起=vf/c。
(v:移动台的附加频移称为多普勒频移。
最大多普勒频移计算公式为:fm速度;f:载波频率;c:光速)5.相干带宽与时延扩展成反比,相干时间与多普勒扩展也成反比。
6.根据信号带宽和信道带宽的比较,可将信道分为平坦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根据发送信号速率与信道变化快慢程度的比较,可将信道分为快衰落和慢衰落信道。
(平坦衰落、频选、快、慢衰落信道产生条件?)P35Chp31.频率复用是指相同频率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个小区重复使用,其依据是无线电波传播损耗能够提供足够的隔离度。
2.同一区群中的各小区不能采用相同的信道,只有不同区群的小区才能进行信道复用。
3.区群内的小区数N应满足:N= i2+ij+j2;N越大,同频距离就越大;抗同频干扰的性能就越好;频率利用率就越低。
《通信网络》期末复习资料

《通信网络》期末复习资料1 从硬件设备上看,通信网络实现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终端设备,交换网络,传输设备)。
2 按照网络覆盖的地域划分,通信网可以分为:(城域网,广域网,局域网。
)3 下面哪些属于业务网范畴:(电话网,数据网,电视网,因特网。
)4 通信网络标准化便于:(减低成本,维护升级,设备互操作,互联互通。
)5从通信网络硬件设备上看,网络端到端通信的实现需要依靠:(交换节点,点到点链路,用户终端。
)6 从通信网络结构层次上看,通信网包括:(核心网,接入网,用户网,业务网,支撑网。
)7 通信网发展的主要技术基础是:(通信理论,微电子,光通信,标准化。
)8 通信网发展趋势是:(光纤化,IP化,融合化,宽带化,无线化。
)9 按照OSI参考模型,通信子网或传输网络包括:(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10 关于协议数据单元在承载层(1-3协议层)的常用称谓是:(物理帧,链路帧,分组,数据包)11 以下哪些术语与交换具有相近的含义:(中继,转接,转发)12 通信网的主要交换方式包含:(报文交换,电路交换,分组交换)13 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交换技术为:(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信元交换,帧中继)14 与动态路由有关的路由选择方式是:(非信源路由选择,自适应路由选择)15 在链路层上共享物理电路的通信链路是:(数据包,虚电路,)16能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的通信链路是:(虚电路,物理电路,时分电路,光纤)17 属于异步业务范畴的是:(数据业务,因特网,电子邮件,即时通信)18 属于可变比特率业务范畴的是:(数据业务,因特网,VOIP(IP电话),IPTV)19 QOS含义的正确描述是:(体现网络的性能,表征网络的通信能力,用户对网络服务满意程度,网络服务质量)20 分组通信方式采用的复用方式是:(统计时分复用,异步)21 寻址识别采用的标识符是:(标号,IP地址,显示地址)22 网络拥塞管理的目标是:(避免网络拥塞,减轻网络拥塞,避免网络死锁)23 网络流量控制的方式有:(显示流控,隐式流控,无流控)24 通信网整体上看,传输网络结构包括:(核心网,接入网)25 通信网络的借口包括:(SNI,ICI,UNI,NNI,INSI)26分组通信中仅在发端UNI出进行协议操作是:(会聚,分段)27 国际上PDH的传输标准有:(T,J,E系列)28 PDH的采用的复用技术是:(TDM)29 PDH被称为准同步传输方式与之相关的因素是:(无统一时钟,设备间需相互同步,异步复接)30 PDH在PSTN电话交换网中扮演的角色是:(数字传输系统,局间中继传输链路)31 PSTN的网络规模或结构是:(本地网,国内长途网,国际长途网)32 PSTN系统的组成包括:(传输,用户,交换系统)33 专门用于分组数据传输和交换的网络是:(X.25,FR网络)34 X.25分组数据网采用的复用方式是:(STDM)35 能够实现用户业务综合接入的网络是:(N-ISTN网络)36 ITU-T规定的两种N-ISDNUNI接口结构是:(BRI和PRI)37 在BRI接口结构中,用户实际可用的最大接入速率是:(128kbps)38 针对X.25技术存在的问题,FR技术的改进措施是:(简化交换节点的通信协议,取消复杂的纠错控制方式,减少复杂的流量控制操作)39 从技术方面看,FR技术得以改进的基础是:(光纤线路的大量应用,微控制技术发展和大量的应用)40 FR网络中地址标识符DLCI的地址类型是属于:(标号,显示地址)41 数字同步网络的目标是:(支撑(全)同步传输系统)42现代电信管理网的主要管理功能是:(网元(设备),网络,业务,事务管理)43 SS7信令系统四一种:(公共信令系统,局间信令系统)44 SS7信令系统的主要功能实体(设备)包括:(SSP,STP,SCP,SDP,)45 SDH/SONET与PDH在技术方面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同步方式,复用方式,自愈能力,帧结构)46 与SDH相关的术语是:(STM,开销,指针)47 按照SDH的分层结构,再生中继位于:(段层)48 SDH的基本复用单元是:(C,VC,TU,TUG,AU)49 目前SDH系统主要应用:(本地城域网,用户专用网)50 虚容器VC与SDH帧结构中的哪部分区域有关:(净荷)51 SDH复用操作包括的过程为:(映射,定位,复用)52 SDH的复用方式属于:(TDM)53 SDH复用中,指针的主要作用是:(指定低价净荷的起始位置,频率校准,相位校准)54 SDH网络中,集复用,分插,中继功能为一体的网元设备是:(ADM)55 SDH单向环的主要特征是:(单向业务,非一致路由,二纤环)56 APS保护方式中,1+1的保护结构的特征是:(并发选收,一主一备)57 从保护对象看,以保护STM-N中的VC为对象的保护方式是:(通道保护方式)58 采用1+1保护方式的SDH自愈环是:(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二纤双向通道保护环)59 SDH同步工作模式有:(正常工作,保持,自由运行模式)60 在主从同步方式中,对时钟稳定性和精度要求最高的时钟级别是:(基准主时钟)61 B-ISDN的主要特征是:(SDH为物理层,ATM为链路层,提供综合业务能力,光纤为主要传输介质)62 B-ISDN与N-ISDN不同之处在与:(传输介质,传输模式,交换方式,交换设备,传输速率)63 ATM技术具有综合业务能力的关键在于采用:(定长小信源)64 ATM信头的流控标识GFC仅仅用于:(UNI)65 ATM信头的HEC的作用是:(信头差错控制,纠正一比特差错,纠正多比特差错)66 ATM信头中,地址(寻址)标识符是:(VCI,VPI)67 ATM标准的接口是:(ATM-UNI,ATM-NNI,B-ICI)68 B-ISDN协议参考模型中,“三面”是:(控制,用户,管理平面)69 ATM协议参考模型中,各协议子层包括:(PM,TC,ATM,SAR,CS子层)70 ATM链路层包括的协议子层为:(ATM,SAR,CS子层)80 ATM的交换和复用操作位于的协议层是:(ATM子层)81 ATM的交换机具有的协议子层为:(PM,TC,ATM子层)82 与业务适配有关的协议子层是:(SAR,CS子层)83 信头差错控制操作位于的协议层是:(TC子层)84 与ATM的A类业务相适配的协议是:(AAL1)85 ATM中作为地址标识符的术语是:(VCI,VPI)86 ATM中作为一组逻辑连接的术语是:(VCC,VPC)87从VP,VC和TP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ATM的复用等级是:(二级)88 VC交换涉及到的标识符包括:(VCI,VPI)89 ATM交换机在ATM层上采用的交换方式是:(VC交换,VP交换)90 从ATM交换机工作的角度看,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是:(空分交换(路由选择),时隙交换(信头交换),排队机制。
南邮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复习_杨庚主编

• S/N(dB)=10lg(S/N)
数字数据编码方法
曼彻斯特编码与差分曼彻斯特编 码
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 Encoding)
• 为了自带位同步(或称比特同步)信号而采用 的一种编码方法 • 在曼彻斯特编码中每个比特持续时间分为两半, 在发送比特1时,前一半时间电平为高,而后 一半时间电平为低;在发送比特0时则正好相 反。这样,在每个比特持续时间的中间肯定有 一次电平的跳变,接收方可以通过检测该跳变 来保持与发送方的比特同步。
• 二、计算机网络定义的基本内容
• 资源共享观点的定义: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 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 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 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 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 • 联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 协议。
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通信两端的对等层之间必须采用相同的协议,如传输层
TCP/IP 参考模型与 OSI 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
OSI参考模型 应 表 会 传 网 用 示 话 输 络 层 应 层 层 层 层 互 联 层 传 输 层 用 层 TCP/IP参考模型
数据链路层 物 理 层 主机-网络层
OSI模型和TCP/IP协议族的层次结构和层次之间有着严格的单向依赖关系, 上层依赖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完成本层的工作并为自己的上层提供服务。
• 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两大基本功能; • 早期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广域网,它从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 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 • 资源子网—负责数据处理的主计算机与终端, 资源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 • 通信子网—负责数据通信处理的通信控制处理机与通 信线路 ,如路由器和光纤
2022-2022-交换-南邮-复习提纲

2022-2022-交换-南邮-复习提纲1.呼叫接续的4种类型。
2.四大交换技术。
3.信令的分类,用户信令和局间信令的概念,共路信令和随路信令的概念。
4.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概念。
5.面向连接与无连接的概念及应用。
6.分组交换的两种服务方式。
7.异步时分与同步时分的概念及应用举例。
8.肯定证实与否定证实的概念。
MTP2中、LAPD中如何应用。
9.3种基本交换单元的构成、控制方式、工作原理。
10.T-S-T网络正反向通路建立的过程(会反相法确定反向内部时隙)11.S1240的DSN中,DSE数量、用户数及话务量与级数及平面数的关系。
12.S1240的DSN正反向通路建立的过程。
13.话务量及爱尔兰概念,会计算话务量。
14.程控交换机多个扫描程序,比特型时间表要执行的时钟中断周期的确定,行数、列数确定。
15.检测摘机及挂机事件的逻辑表达式及应用。
16.程控交换中呼叫处理程序的特点(实时性和并发性)及各阶段(从用户扫描直到输出驱动)的原理,包括数字分析、路由选择、通路选择等。
17.程控交换中动态数据与半固定数据的概念及举例;检索法与搜索法的概念及特点。
18.TCB链队时限的计算,会应用,即插入/删除操作。
19.处理与电路相关的信令消息时,MTP3首先根据“选路标记”中的DPC选定路由。
而CIC是确定某个TUP消息是关于哪个呼叫的。
TUP消息选路时根据SLS进行负荷分担。
20.七号信令的4级结构与7层结构,会画出某个应用层协议的协议栈。
21.FSN、BSN、BIB、FIB的含义、作用及在基本差错校正方式中的应用。
22.七号信令MTP2中为什么需要插零和删零。
23.我国信令网构成,A/B平面内HSTP的连接方式,各级之间的连接方式。
24.MTP3的信令消息处理功能包含消息鉴别、消息分配和消息路由3个子功能,各自完成什么功能。
25.双向中继同抢的概念、如何预防、发生同抢后如何处理。
26.本局呼叫、长途呼叫、110、恶意呼叫跟踪的TUP流程(包括释放方式,消息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1、传输系统的硬件包括哪些? 线路接口设备、传输媒介、交叉连接设备等。
2、在垂直结构上,可以将通信网分为哪三层? 应用层、业务网和传送网。
3、从水平分层观点来看,网络结构是基于用户接入网络实际的物理连接来划分的,如何划分?可以分为用户驻地网、接入网和核心网,或者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等。
4、利用网络的基本结构形式可以构成任意类型的非基本拓扑结构。
实际常用的非基本结构形式有哪些?(1)复合网;(2)格形网;(3)树形网;1、简述现代通信网的定义、构成要素和每一要素的基本功能。
(1)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终端节点、交换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 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按约定的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
(2)实际的通信网是由软件和硬件按特定方式构成的一个通信系统,每一次通信都需要软 硬件设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
从硬件构成来看:通信网由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 系统构成,它们完成通信网的基本功能:接入、交换和传输。
软件设施则包括信令、 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它们主要完成通信网的控制、管理、运营和维护,实现 通信网的智能化。
2、为什么要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层结构?(1)可以更清晰地描述现代通信的网络结构;(2)使网络规范与具体实施方法无关,从而简化了网络的规划和设计;(3)使各层的功能相对独立。
3、分别按以下标准对通信网进行分类:(1)通信服务的范围;(2)通信的活动方式。
(1)按通信服务的范围进行分类:本地通信网、长途通信网和国际通信网或局域网(LAN)、 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等。
(2)按通信的活动方式进行分类:固定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网等。
4、通信网组网的基本结构形式有哪四种?假如网络节点数为N ,请写出每种结构的链路数。
(1)全连通网;)(1-21N N H = (2)星形网;1-N H =(3)环形网;N H =5、一般通信网的质量要求可以通过哪几个方面进行衡量?影响接通的任意性和快速性的因素有哪些?(1)对于一般通信网的质量要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信息传输的透明性与传输质量的一致性;网络的可靠性与经济合理性.(2)影响接通的任意性和快速性的因素有:通信网的拓扑结构;通信网的网络资源;通信网的可靠性.6、现代通信网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哪几点?(1)通信技术数字化;(2)通信网络宽带化;(3)通信业务综合化;(4)网络互通融合化;(5)网络管理智能化;(6)通信服务个人化。
7、简述三网融合的概念及其技术基础。
(1)概念:三网合一: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其表现为技术上相互吸收并逐渐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连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用户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2)技术基础:①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采用;②大容量光通信技术的发展;③软件技术的发展;④ IP协议的普遍采用;第2章1、传输系统是完成信息传输的实际设备,包括哪些?传输设备、传输复用设备和传输节点设备2、用户接入网络主要有哪两种方式?动态分配接入方式可以分为哪两类?①通过“专用线路”接入网络;②多址接入方式;控制接入;随机接入;3、根据网络中是否有交换节点,可以把网络分为哪两类?交换网和广播网两类。
交换网中有交换节点,广播网中无交换节点。
4、在同步时分复用(SDTM)中,根据时隙在帧内的相对位置来识别信道,这种信道称为什么?位置化信道5、数据传送过程中的时延主要包括哪三部分?传输时延;发送时延;处理时延6、通信网有哪三种主要传输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不确定)1、简述传送与传输、传送网与传输网的区别(1)传送(Transport)是从信息传递的功能过程角度来讲的,是逻辑功能的实现;而传输(Transmission)是从信息信号通过具体物理媒质进行信息传递的物理过程角度来讲的,是具体的物理实现。
(2)传送网是完成信息传送功能的网络逻辑功能的集合,传输网是具体实际设备组成的网络。
2、简述交换节点的功能。
交换节点即交换设备是构成通信网的核心要素,它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对接入交换节点的信息传输链路的汇集、转接接续和分配,实现一个用户终端和它所要求的另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之间的路由选择的连接。
简单地说,交换机的功能就是建立入端和出端之间的连接,将入端的信息输出到出端上,类似于开关作用。
3、简述电路交换的特点、通信过程及其适用场合。
(1)特点:优点:信息传输时延小,为实时通信。
缺点:信道利用率低;电路的接续时间较长;存在呼损。
(2)通信过程:电路建立:在通信之前,在两个用户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信路径,该通路一直维持到通话结束。
消息传送:当通路建立后,两个用户就可进行实时的、透明的消息传送。
电路释放:当通话完毕,一方或双方要求拆除此连接,该通路即被释放。
(3)适应场合:电路交换适合于通信量大、用户确定、连续占用信道的情况等,而不适合于具有突发性、断续占用信道、对差错敏感的数据业务。
4、什么是存储-转发方式?简述其特点及适应场合。
(1)存储-转发方式是指当某一交换节点收到某一信息(报文或分组),并要求转换到另一交换节点,但输出线路或其他设施都已被占用,就先把该信息在此交换节点处存储起来排队等待,等输出线路空闲时再转发至下一个节点。
在下一节点再存储-转发,直至到达目的地。
(2)优点:线路利用率高; 缺点:由于信息需在交换节点处存储排队等待,故时延大。
(3)适用场合:适合于突发性的数据传送。
5、简述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及其过程。
(1)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PS)将一份较长的报文信息分成若干个较短的、按一定格式组成的等长度的数据段,再加上包含有目的地地址、分组编号、控制比特等的分组头(即分组首部),形成一个统一格式的交换单位,称为“报文分组”,简称“分组”、数据包、信息包,而不是像报文交换那样,以整个报文作为交换单位。
之后,采用统计时分复用和存储-转发方式,将这些分组传送到下一个交换节点。
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在传输中是作为独立的实体,既可以沿同一路径传送(虚电路方式),也可以沿不同路径进行传送(数据报方式);最后收端即可按分组编号将其重新组装成原始信息。
(2)分组交换的过程:分包:即数据进行分组的过程;分组的存储-转发:即传送过程;重发:即检错、纠错过程。
打包:即数据重组的过程。
第3章1、一个通信网络的协议主要由哪些要素组成?语法、语义、同步2、 PDU在封装过程中加入的控制信息包含哪三个部分?地址、错误检测码、协议控制3、按照其面向连接性,数据通信分为哪两种通信方式?无连接和面向连接两种通信方式4、在OSI七层模型中,不需要加控制信息的是?应用层和物理层5、UDP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它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协议,只提供在IP的范围外的哪两种额外服务?解复用和数据差错检查6、(1)对于分组语音应用,选择哪种TCP/IP传输协议较为合适?UDP。
(2)对于文件传送应用,选择哪种TCP/IP传输协议较为合适?TCP。
1.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包括哪两个层次?(1)网络体系结构是一套顶层的设计准则,这套准则是用来指导网络的技术设计,特别是协议和算法的工程设计。
(2)网络的构建原则;功能分解和系统的模块化2.网络体系结构需要完成哪些功能?(1) 按一定规则把网络划分成为许多部分,并明确每一部分所包含的内容;(2) 建立参考模型,将各部分组合成通信网,并明确各部分间的参考点;(3) 设置标准化接口,对参考点的接口标准化。
3. 网络采用分层具有哪些好处?(1) 各层相互独立。
某一层并不需要知道它下面的层是如何实现的,而仅仅需要知道该层通过层间接口(即界面)所提供的服务即可。
因此各层均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2) 灵活性好。
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接口关系保持不变,上下相邻层则均不受影响。
而且,某层提供的服务可以修改,如果当某层提供的服务不再需要时,可将这层取消。
(3) 实现和维护方便。
分层结构通过把整个系统分解成若干个易于处理的部分,而使通信网的实现、调试和维护等变得容易。
4、什么是流量控制?有哪两种形式?对这两种形式进行简要解释。
(1) 流量控制是指接收实体对发送实体送出的数据单元数量或速率进行限制。
(2) 停止等待程序和滑动窗口控制。
(3) 流量控制的最简单的形式是停止等待程序。
在这个程序中,发送实体必须在收到已经发送的一个PDU的确认信息之后,才能再发送下一个新的PDU。
广泛应用的滑动窗口控制是向发送实体设置一个发送单元的限制值,这一数值规定了在没有收到确认信息之前,允许发送实体送出的数据单元的最大值。
5、差错控制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实现差错控制?(1) 差错控制技术是用来对PDU中的数据和控制信息进行保护的。
(2) 差错控制技术的实现大多数是用校验序列进行校验,在出错的情况下对整个PDU重新传输。
另一方面,重新传输还受到定时器的控制,超出一定的时间没有收到确认信号则重新传输6、简述协议栈的概念及其功能。
(1) 协议设计和开发成完整的协作的集合称为协议栈(也称协议组或协议族)。
(2) 协议栈中的每个协议解决一部分通信问题,这些协议合起来解决了整个通信问题,而且整个协议栈在各协议间能高效地相互作用。
为了协议的实现更有效,协议之间应能共享数据结构和信息。
而且,整个协议系列应能处理所有可能的硬件错误或其他的异常情况。
7、OSI基本参考模型由哪三个部分组成?共分为哪几个功能层?(1) 开放系统——可以进行互连的交换设备、计算机或终端、控制设备等;物理介质——传输信息的通信线路;应用进程——通信及处理的主要过程。
(2) OSI模型从上至下分成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七个顺序工作的功能层,每一层都完成某些特定的功能。
每一层要用到比其低的层的功能,或者说每一层要为其高层提供一定的服务。
8、简述TCP/IP的分层及各层功能。
(1)TCP/IP体系结构有四层至上而下分为: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层和网络接口层。
(2)网络接口层的协议提供了一种数据传送的方法;互联网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将数据报送到目的主机;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应用进程之间的端-端通信;应用层是TCP/IP协议族的最高层,它规定了应用程序怎样使用互联网。
9、常用的应用层协议有哪些?简述其各自功能。
(1)远程登录:远程登录(TELNET)提供像当地用户一样访问远地设备资源的标准方法,能够适应许多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