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质量安全关键的控制技术
茶叶的质量控制与监测方案
茶叶的质量控制与监测方案茶叶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质量控制与监测是保障消费者权益和行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茶叶质量控制与监测的方案,并阐述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茶叶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茶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满意度,以及茶叶行业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质量控制,可确保茶叶的品质稳定和安全性,提高茶叶的市场竞争力,推动茶叶行业的良性发展。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二、茶叶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1. 生产环节控制:从茶叶种植、采摘到加工过程,要确保环境卫生、茶树品种选择、采摘技术与时机、加工工艺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 检验监测控制:通过对茶叶样品的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微生物、残留农药等进行检测与监测,确保茶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3. 质量追溯体系:建立茶叶质量追溯体系,通过合理的记录和追溯机制,使茶叶的生产过程和质量状况可追溯,提高管理和反馈效率。
三、茶叶质量监测方法1. 理化指标检测:通过测定茶叶的外观色泽、香气、滋味以及含水量、挥发性成分等理化指标,全面评价茶叶的品质特征。
2. 营养成分分析:通过测定茶叶中的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等营养成分含量,确定茶叶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
3. 微生物检测:检测茶叶中的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指标,确保茶叶符合卫生安全标准。
4. 有害物质检测:检测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保证茶叶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型。
四、质量控制与监测的实施方法1. 建立良好的茶叶生产管理体系,确保茶叶种植、加工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 完善茶叶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引入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
3. 开展茶叶产业标准化工作,制定茶叶相关行业标准和质量评价指标,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4. 加强茶叶质量宣传与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5. 建立茶叶质量追溯体系,推行茶叶产地标识和产品质量追溯标示,完善售后服务。
茶叶品控岗位职责
茶叶品控岗位职责概述茶叶品控岗位是茶叶生产企业中的重要角色,负责确保生产出来的茶叶质量符合标准、口感优良,并保持茶叶的一致性。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茶叶知识、技能和经验,以便对茶叶样品进行评估、分析和测试,确保茶叶的卫生安全和质量可靠。
本文将详细介绍茶叶品控岗位的职责和技能要求。
1. 茶叶质量控制茶叶品控岗位的首要职责是控制茶叶的质量。
他们需要根据公司的质量标准和生产计划,对茶叶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包装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
具体任务包括:-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品控人员需要检查进厂的茶叶原料,包括外观、气味、湿度、颗粒大小等,确保其没有异味、霉变、虫蛀等问题。
- 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符合标准。
品控人员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抽样检测,监测温度、湿度、时间等因素,以确保茶叶的加工工艺和质量标准得到严格遵守。
- 检查成品茶叶的质量。
品控人员需要对成品茶叶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包括外观、色泽、香气、口感等指标,确保茶叶的质量达到公司的标准要求。
2. 质量分析与测试茶叶品控岗位还需要对茶叶样品进行分析和测试,以获取茶叶的详细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
具体任务包括:- 参与开发和改良茶叶产品。
品控人员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战略,参与新品开发和现有产品的改良工作。
他们需要根据茶叶的特性和顾客需求,进行口感评估、成分分析等工作,为产品改进提供技术支持。
- 进行茶叶样品分析。
品控人员需要使用各种测试和分析方法,对茶叶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嗜好评估、营养价值等方面的分析和测试。
这些数据将用于茶叶质量评估、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方面。
- 指导茶叶制作工艺。
品控人员需要根据茶叶的特性和工艺要求,指导制茶师傅正确操作茶叶加工设备和工艺流程,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茶叶产品。
3. 茶叶卫生安全茶叶品控岗位在茶叶生产中还需要注重卫生安全问题。
他们需要了解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茶叶生产过程中遵循卫生安全的要求。
具体任务包括:- 监控茶叶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
茶饮料关键控制点及其处理的研究
茶饮料关键控制点及其处理的研究
茶饮料是一种口感、口味、外观、气味等独特性能综合指标非常
高的饮品,因此消费者对茶饮料质量的要求也很高。
茶饮料的生产过
程中,关键控制点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茶饮料关键控制点及其处理的研究。
1、茶叶采摘及处理:要采摘自然茶叶,控制茶叶的水分在8%~10%左右,保存时应注意先用适量新鲜水浸泡5~10分钟,然后速成、
卧式干燥,使其最佳水分值达到6~7%,防止茶叶新鲜水分过多。
2、原料清洗和筛选: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将茶叶按照规格进
行清洗、筛选,以确保茶叶质量。
3、提香:采用机械提香方法,合理地通过提取茶叶的精华,以
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4、茶叶烘干:采用自动化烘干机精确控制茶叶的水分,并在循
环烟气中进行烘干,确保茶叶不会因湿润而发臭。
5、工艺流程控制:设置严格的过程控制系统,使用计算机技术,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恒温、恒湿、恒速等指标的准确性。
6、微生物检验:进行人工及机械全面检验,检测茶饮料是否发
生微生物污染,以确保生产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为了保证茶饮料的质量,上述关键控制点的处理都非常重要,需
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遵循质量管理规范,保障产品质量。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
食安管理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韩明红(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田横镇经管审计中心,山东青岛 266211)摘 要:茶作为我国一种常见的饮料,具有多种保健和养生功能,品种繁多,各有特色。
随着市场对茶叶需求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茶叶的质量。
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非茶异物和粉尘污染是造成我国茶叶质量和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为了提高茶叶品质,除了提高种植技术外,加强市场监测、提高监督管理也非常重要,本文就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茶叶加工;质量;问题;对策饮茶已经成为部分人的生活习惯,茶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化学成分。
茶叶市场逐年扩大,其中绿茶产销量占整个茶叶市场的50%,茶叶的质量安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提高茶叶质量安全,不仅要关注茶叶的加工制作过程,也要对茶叶种植采摘环节予以重视,从根本出发,提高茶叶质量,提高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对茶叶的抽检,为人们饮用健康合格茶叶提供有力保障[1]。
1 茶叶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1.1 茶叶品质抽检不合格经过抽查,部分产品卫生指标不合格,有异味、杂质等,这些是因为在茶叶的收获环节、包装环节等管理不到位而导致。
包装对茶叶质量影响巨大,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使用劣质包装,在不良环境的影响下导致茶叶受潮、氧化、滋生细菌,影响了茶叶的质量[2]。
1.2 农药残留茶叶的品质和安全问题,大部分是由于农药残留超标所致。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高产、快速消除病虫害的目的,使用化学药物过多,致使农药残留超过标准,对人体特别是儿童造成慢性毒害。
茶叶中农药污染严重,但一些国家和组织采取技术壁垒措施,大幅度扩大农药检验种类,降低农药残留标准,导致茶叶中农药残留率居高不下[3]。
1.3 人工添加剂一些成品茶叶为了改善产品的感官品质会使用较多的添加剂(香精、糖精、色素等),如添加香精增加茶叶香气,添加糖精降低茶叶苦涩感,添加色素使茶叶外观更鲜亮,但过多使用添加剂会增加人体代谢负担。
茶叶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茶叶的检测与质量控制茶叶是一种广泛嗜爱和流行的饮品,它不仅具有美味的口感,还具备多种健康益处。
然而,不同品种和产地的茶叶质量存在差异,因此茶叶的检测与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茶叶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茶叶的安全和品质。
一、茶叶的检测方法1. 外观检测外观检测是最常见也是最直观的一种茶叶检测方法。
通过观察茶叶的外形、颜色和大小,可以初步判断茶叶的品质。
优质茶叶一般具有完整、匀整、紧结的外观,颜色鲜亮,大小均匀。
2. 香气检测香气是评判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闻茶叶的香气,可以判断其香气的浓郁度和是否存在异常。
正宗的茶叶香气纯正、持久,没有任何杂质或异味。
3. 水浸提取物检测水浸提取物检测是一种常用的茶叶成分检测方法。
通过将茶叶浸泡在水中,再将提取液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茶叶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如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茶叶的苦涩度、味道和口感。
4. 农药残留检测茶叶的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农药残留检测是茶叶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出茶叶中是否含有农药及其残留量,以保证茶叶的安全性。
二、茶叶的质量控制措施1. 严格的种植管理良好的茶叶质量离不开种植环境的良好管理。
农民应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包括正确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以确保茶树的健康生长和茶叶的质量。
2. 规范的采摘方法茶叶的采摘时间和方法对茶叶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茶叶成熟期间,农民应根据不同的茶叶品种采取适宜的采摘时间和方法,以确保茶叶的鲜嫩度和营养成分的保存。
3. 精细的制作工艺制作工艺对茶叶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制茶过程包括摘采、杀青、揉捻、烘干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掌握恰当的时间和工艺,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4. 严格的质量检验茶叶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对原料茶叶和成品茶叶进行严格把关。
通过抽样检测,可以确保茶叶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茶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孝感龙剑茶编号:AGIxxxx—xx—xxxx 公布日期:xxxx—xx—xx 本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了登记产品孝感龙剑茶的地域范围、独特自然生态环境、特定生产方式、产品品质特色及质量安全规定、标志使用规定等要求。
本规范文本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后即为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各相关方必须遵照执行。
一、地域范围孝感龙剑茶产于湖北省孝感市所辖的孝南区、大悟县、孝昌县、安陆市、应城市等五县市区。
地域范围:东经113°54ˊ,北纬30°56′,东南与武汉市、红安县、北与信阳市、西与京山县接壤,。
版图面积 7247平方公里,适宜茶面积300万亩,现有茶园面积 29.65万亩。
二、独特自然生态环境1、地形地貌情况孝感龙剑茶生产区域地形地貌为长江以北大别山脉的低山区和丘陵岗地特征,平均海拔高度380米,其特点在于即不同于江南茶区,茶区域内群山起伏,云雾缭绕,溪流纵横交错,茶园错落其间,且远离城市和乡镇、工业区及交通要道,隔离条件好,产地环境无污染。
2、土壤情况孝感龙剑茶生产区域茶园土壤质地为土层深厚的黄棕砂壤土,土壤酸碱度适中,PH值4.5—6,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公斤 35.8克,水解氮每公斤 92 毫克,有效磷每公斤 9.6 毫克、速效钾每公斤 95 毫克。
该区域茶园历来使用菜籽饼、猪鸡粪、生物有机肥及杂草还茶园,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理化性状好。
3、自然肥源情况产地森林覆盖率达71-80%,山林面积为茶园面积的10倍以上,自然肥源比较丰富。
秸秆、野生绿肥、山草和树作有机肥料。
茶园年亩平施有机饼肥料在150公斤以上。
4、水文情况孝感龙剑茶生产区域茶园灌溉用水大都使用无污染的天然降水,少量使用溪流河水,这些灌溉用水符合水质标准GB5084—1992.5、气候情况产地气候适宜,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8℃,年平均相对湿度65-85%,年无霜期260天,年辐射总量11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1996.7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112毫米,南北相差约250毫米。
茶叶风险与预防措施方案
茶叶风险与预防措施方案1. 引言茶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
然而,茶叶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种植环境污染、农药残留、茶叶质量问题等。
本文将探讨茶叶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案,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2. 茶叶风险分析2.1 种植环境污染茶叶的种植环境对茶叶的质量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现代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可能导致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从而对茶叶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2.2 农药残留农民为了保护茶树免受害虫和病菌的侵害,常常使用农药进行喷洒。
然而,不当使用农药可能导致其在茶叶中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3 茶叶质量问题茶叶的质量问题包括干燥不充分、霉变、杂质过多等。
这些问题可能由于茶叶加工中的不当操作或质量控制不严格而引起。
3. 预防措施方案3.1 种植环境管理采取合理的种植环境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茶叶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风险。
包括:-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采用有机农业种植方法,以降低农药的使用强度和频次。
- 做好土壤治理工作,通过合理施肥和绿篱建设等方式改善土壤质量。
- 加强水源和空气的保护,通过建设水利设施和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水源和空气的污染。
3.2 农药使用管理农药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可以降低农药残留的风险。
以下是几项关键措施:- 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书合理、安全地使用农药,并遵守农药的使用规定。
- 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洒,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 严格按照农药剩余期限和安全间隔期的要求进行喷洒,避免农药残留超过标准。
3.3 茶叶加工质量控制茶叶加工过程中的严格质量控制可以降低茶叶质量问题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措施:-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确保操作规范。
- 做好原料茶的筛选和清洁工作,减少杂质的含量。
- 控制干燥时间和温度,确保茶叶充分干燥,避免霉变的发生。
3.4 茶叶质量检测建立茶叶质量检测体系,对茶叶进行定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茶叶质量问题和农药残留情况,避免不合格茶叶上市。
绿色食品茶叶质量控制生产技术
( 基地规划 2) 遵循 “ 、 、 、 、 ” 山 水 林 囝 路 综合治理 、 经济合理 的原则 , 建
设 “ 产 、 活 、 态 ” 项 于 一 体 的 高 效 茶 叶 生 产 基 地 。根 生 生 生 三
据地形 地势 , 区 、 分 划片 、 划块 , 一般 一块 茶园 以 06 h . m 左 7
维普资讯
绿色食品茶叶质量控制生产技术
刘振 田 赵进军 刘 玉刚 王允成 卢 勇 韩相成
(. 1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环境保 护监 测站 ,2 6 0 ;2山 东省 莒南县洙边镇 果茶站 ; 70 1 .
3山 东省 ・ 市 果 茶 中心 ;4山 东省 沂 水县 农 业局 环 保 站 ) . 临沂 ,
的牛态环境 。 2 .茶园种植与管理
( ) 地耕 作 1园
二、A级绿色食 品茶 叶 质量控 制生产技 术
1 绿 色食 品茶 叶产地 的选择 、 . 规划和建设
( 生 产 基 地选 择 1)
④选择 空气 清新 、 水质 洁净 、 土壤无 污染 史 、 围 ( 周 方圆 3 m以 内 ) “ k 无 三废 ”污染企业 、 态条件 优 良的区域作 为 生 绿色食品茶 叶生产基地 ,空气质量 达到大气环 境质量标 准 ( B 0 5- 2) G 3 9 8 ,灌 溉 水 质 量 达 到 农 田 灌 溉 水 质 标 准
土 层 和 半 风 化 土 层 1 以上 , m 有效 土层 6 c 以上 。 0m
产 品, 显得尤 为重要和迫切。本文 阐述了临沂市 A级绿色食 期 对绿食品茶叶生产有较好 的借鉴作用 , 而对提升茶产 品质 从 量安全水平 、 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和促进 茶业可持续发展具
40 ・
保障茶叶品质质量的措施有
保障茶叶品质质量的措施有保障茶叶品质质量的措施至关重要,涉及茶叶生产、采摘、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茶叶的优质与安全。
下面,将从茶叶种植、采摘、加工、存储和销售等方面,详细介绍保障茶叶品质质量的措施。
一、茶叶种植茶叶种植是保证茶叶品质的第一步。
在茶树生长的环境中,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种植技术对茶叶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选用合适的茶树品种: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土壤条件等特点,选用适应该地生长条件的茶树品种,以保证茶叶品质的稳定性和优良性。
2.合理的种植密度:茶树种植密度的合理控制对于茶叶品质的提高和疾病防治起到重要作用。
过密的种植容易造成茶树的互相竞争,导致生长不良,降低茶叶的品质。
3.科学的施肥管理:茶树的施肥是保证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
根据土壤肥力和茶树的需求,科学合理的施肥可以保证茶树的健康生长,提高茶叶的品质。
4.病虫害防治:茶树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能够保护茶树健康,提高茶叶品质。
二、茶叶采摘茶叶采摘是保证茶叶品质的重要环节。
采摘时机、采摘方法和采摘工艺对茶叶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1.选择合适的采摘时机:茶树的生长季节不同,茶叶的品质也会有所不同。
选择适宜的采摘时机可以保证茶叶的嫩度和香气。
2.采摘方法:采摘方法对茶叶的品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的采摘方法可以保证茶叶的整齐和完整性,避免损伤和杂质的混入。
3.采摘工艺:采摘后的茶叶需要经过简单的处理,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质量。
例如,茶叶的初步烘焙可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避免茶叶变质。
三、茶叶加工茶叶加工是保证茶叶品质的重要环节。
不同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技术对茶叶的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1.采取适当的加工方法:根据不同茶叶的品种和特性,采取相应的加工方法。
例如,绿茶需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能够保持茶叶的颜色绿润和香气鲜爽。
2.严格控制加工时间和温度:加工时间和温度对茶叶的品质有直接影响。
茶叶质量安全关键的控制技术
茶叶质量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和茶叶进口国绿色壁垒的日益森严,我们广大茶叶生产者必须更加重视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
为贯彻落实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进一步提升我省茶叶市场竞争力,在保证茶叶质量安全方面应重点抓好优势基地建设、茶园管理控制、茶厂优化改造、茶叶清洁化加工、茶叶质量可追溯、两端质量检测等六方面关键控制技术。
?1、优势基地建设技术。
茶叶优势生产基地的建设是保障茶叶鲜叶原料质量的最佳途径。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当地实际,结合省级特色优势茶叶区域布局规划,有特色地开展优势茶叶基地建设,并以优势基地为依托,采取基地加农户的合作模式,加快规模化生产,提高组织化程度。
基地做到“五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采摘、统一加工,确保茶叶质量稳定,形成茶叶质量优势。
同时,在基地发展新茶园时应注意早、中、晚良种的合理搭配,以当地适宜品种为主,大力推广安吉白茶、龙井43、乌牛早、迎霜等无性系良种,全面提高茶园基础素质,提升茶叶原料质量安全水平。
2、茶园管理控制技术。
茶园肥培管理控制技术包括茶园耕作、施肥、治虫、修剪、灌溉、采摘等技术,其中茶园病虫害防治和肥培管理技术对茶叶质量安全影响最大。
为此,茶园肥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应按茶叶生产技术标准要求,严格茶园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管理,完善茶园病虫害生态控制技术操作规范,加强病虫草害科学预测预报,重点做好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大力推广生物肥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茶园使用农药,从2005年7月1日起,全县范围内禁止销售、使用甲胺磷(2002年7月1日已禁止销售)、呋喃丹(克百威)、氧化乐果、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甲拌磷(3911)、五氯酚钠、杀虫脒、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包括各种异构体)等农药及其混配制剂,从生产源头把好茶叶质量安全关。
茶叶质量保障措施有哪些
茶叶质量保障措施有哪些茶叶质量保障措施是指为了确保茶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
茶叶由于其天然特性,容易受到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所以质量保障措施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茶叶质量保障措施。
1. 选择优良的茶叶品种:茶叶质量的基础在于茶叶品种的选择。
选择优良的茶叶品种,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和茶叶品质,可以保证茶叶的原料质量。
2. 生产环境控制:茶叶的生长环境对茶叶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茶园的选择应考虑土壤、气候、海拔等因素,以提供适宜茶树生长的环境。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农药、化肥使用的管理,避免对茶叶品质造成不良影响。
3. 选择合适的采摘时间:茶叶的采摘时间对茶叶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早春采摘的茶叶品质优于其他季节。
通过控制采摘时间,可以保证茶叶中活性物质的含量和品质。
4. 采摘技术和工艺控制:茶叶的采摘技术和加工工艺是影响茶叶质量的重要因素。
采摘时应注意保护茶树,避免对茶叶产生损伤。
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因素,以保持茶叶的天然香气和品质。
5. 产品质量检测:茶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多项质量检测。
包括对茶叶外观、香气、色泽、滋味等方面的检测,以及对茶叶中残留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检测。
检测结果是茶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
6. 茶叶贮存和包装:质量保障措施还包括茶叶的贮存和包装。
茶叶在贮存过程中需要避光、干燥和通风,以保持茶叶的品质。
包装方面,需要选择适合茶叶的包装材料,并严格控制包装过程中的卫生条件,防止茶叶污染。
7. 茶叶溯源体系建设:茶叶溯源体系可以追溯茶叶的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确保消费者能够准确了解茶叶的来源和质量信息。
通过建设溯源体系,可以提高茶叶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增强消费者对茶叶质量的信任。
8. 管理体系建设:茶叶质量保障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包括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制定茶叶质量标准,加强对茶叶生产和加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确保茶叶质量的稳定和可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茶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茶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茶叶)1·引言本技术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茶叶生产加工实际,制定的地理标志茶叶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旨在规范茶叶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保证地理标志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2·茶叶地理标志保护2·1 茶叶地理标志的定义茶叶地理标志是指产自特定地理区域且具有特定品种特征和品质的茶叶,通过地理标志注册确认并受到法律保护。
2·2 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依据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3·茶叶地理标志质量控制要求3·1 品种特征和品质要求(详细茶叶地理标志的品种特征和品质要求,如茶叶的外观、香气、口感等方面要求)3·2 生产要求(详细描述茶叶地理标志生产过程中的要求,包括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叶加工等方面的要求)3·3 运输和储存要求(详细描述茶叶地理标志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要求,包括运输方式、包装要求、储存条件等方面的要求)3·4 加工要求(详细描述茶叶地理标志加工过程中的要求,包括采摘后的处理、杀青、揉捻、烘干等方面的要求)3·5 质量控制要求(详细描述茶叶地理标志质量控制的要求,包括质量检测、风味评定、储存期限等方面的要求)4·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4·1 监督检查机构和职责(详细说明茶叶地理标志监督检查的机构和各方的职责)4·2 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详细描述对违反茶叶地理标志保护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的法律责任)5·附件(列出本技术规范所涉及的附件,如相关标准、检测方法等)6·法律名词及注释●地理标志产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条例》的定义,指因产地所处地理环境或其他自然因素所引起的特定品种特征和品质的产品。
茶叶生产流程控制确保品质稳定
茶叶生产流程控制确保品质稳定茶叶是一种受到广泛欢迎的饮品,其生产流程对于保证茶叶品质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茶叶生产流程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确保品质的稳定。
一、茶叶生产流程控制的重要性茶叶生产流程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控制手段,对茶叶的采摘、制作、加工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以确保茶叶的品质稳定。
这是因为茶叶的品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土壤、采摘时间等,而这些因素如果没有得到恰当的控制和管理,会对茶叶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茶叶的生产流程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采摘控制:茶叶的采摘时间、采摘部位以及采摘工艺都会对茶叶品质产生影响。
在进行茶叶采摘时,要根据不同的茶叶种类和季节,选择合适的采摘时间和部位,以确保采摘到品质较好的茶叶原料。
2. 杀青控制:杀青是指将采摘的茶叶进行加热处理,阻止其细胞内的酶活性,以保留茶叶的原始色泽和香气。
控制杀青的时间、温度和湿度等参数,可以使茶叶的色泽、香气和口感保持稳定。
3. 揉捻控制:揉捻是将杀青的茶叶进行形状整理和搓捻,使茶叶形成特定的外形和风味。
在揉捻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种类的茶叶,控制揉捻的力度、时间和温度,以确保茶叶的质地和口感符合要求。
4. 发酵控制:发酵是指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微生物发酵,使其产生特定的风味和香气。
在茶叶的发酵过程中,要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以确保发酵的稳定性和茶叶的品质。
5. 干燥控制:干燥是指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加热处理,去除茶叶中的水分,防止茶叶霉变和质量下降。
控制干燥的温度、时间和湿度,可以使茶叶充分干燥,达到理想的质量标准。
二、确保茶叶品质稳定的方法为了确保茶叶的品质稳定,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1. 茶园管理:建立科学的茶园管理制度,包括土壤改良、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优质的原料。
2. 生产工艺标准化:建立茶叶生产工艺的标准化制度,明确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一道工序都得到严格执行。
3. 产品检测:建立茶叶品质检测和评价体系,对每一批次的茶叶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价,及时掌握茶叶的品质变化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和改进。
影响闽北茶叶质量安全因素与控制技术措施
标准 是< % 1 ,而 对其 他茶 叶 中非茶 异物 ( 包括 磁 性物
等 )未作任 何规定 。近 年来 ,一 些 国家 已作 出规 定 ,
如 日本要 求茶叶 中不得 检 出任何 非茶异物 ,俄 罗斯要 求检测茶 叶 中金属 磁性物质 ,限量指标 为5 g k 。据 m/g 报 道 ,2 0 年我 国一 内地 公司销往 德 国的绿茶 , 因进 01
壤 ,北与浙 江省 毗邻 。境 内低 山广布 ,地貌特 征 以丘
陵、 山地 为主 ,有武夷 山 、杉 岭 、仙 霞岭 、鹫 峰 山四
2 3 2 .m / g 无 一 只 茶 样 超 过 国 家 标 准 (≤ .— 9 O g k ,
6 m / g ,而 铅 的含 量 按 国家 标 准 ( B 6 2 20 0 gk ) G 2 7— 0 5 《 品中污染 物 限量》标 准 ≤5 gk )计算 ,超标 率 食 m/ g
平均为 16 。从不 同茶类 的铅含量 结果看 ,乌 龙茶和 .%
绿茶的铅含量相对较低 ,红茶 的铅含量相对较高 。 除重金属铅 和铜外 ,其他 有害重金属 也应 逐渐引 起重视 ,20 年 4 农业 部 已颁 布 《 叶 中铅 、镉 、 03 月 茶 砷、汞及 氟化物 限量 》的行业标准 。
现状进行 分析 ,并对影响产品质量安 全 因素进行 了探讨 ,提 出了相应的茶叶质量安全控 制措施 。 关键 词:茶叶 ;质量安全 ;影响 因素 ;控 制措施
d i 1 .6 6 in 1 0 —5 0 2 1 .50 3 o: 03 9  ̄.s .0 7 5 X.0 00 .0 s
中图分 类号:¥7 . 5 1 1
肥沃 ,海拔 、阳光 、雨水 、空气 都是造 就 闽北优 质 的 茶树 成长必 不可 少的 因素 。闽北 的地理 优势及年 平均 气温低 ,使 虫害发 生低 ,茶 叶中的农残 水平 已明显下
茶叶贮藏和加工技术
茶叶贮藏和加工技术茶叶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饮品,它不仅具有清香和回味,还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
然而,茶叶的质量和口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贮藏和加工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茶叶贮藏和加工技术的关键要点,以帮助栽培技术从业者掌握提高茶叶品质的技巧。
一、茶叶贮藏技术1. 温度和湿度控制:茶叶贮藏时,应确保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来说,茶叶的贮藏温度应在5-8摄氏度之间,湿度保持在50%左右。
过高的温度和湿度会导致茶叶发霉、变质,而过低的温度则可能使茶叶变干,影响口感和香气。
2. 避光保存:茶叶容易受光照的影响而变质,因此在贮藏过程中应避光保存。
最好将茶叶存放在不透光的容器中,以防茶叶受到紫外线的照射。
3. 通风透气:茶叶的贮藏环境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透气性。
这样可以减少茶叶与空气中的湿气接触,避免茶叶潮湿和霉变。
4. 防异味:茶叶很容易吸收周围的异味,因此在贮藏时要远离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
此外,茶叶需要与其他食物隔离,以防茶叶受到异味的污染。
二、茶叶加工技术1. 采摘和筛选:茶叶的采摘是影响品质的重要环节。
一般情况下,新梢和嫩叶质量较佳。
采摘后应对茶叶进行筛选,删除叶柄、破碎叶片和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茶叶。
2. 茶叶烘干:烘干是茶叶加工的关键步骤之一。
烘干可以将茶叶中的水分蒸发,保持茶叶的干燥状态。
传统的烘干方式是使用铁锅或烘焙机,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茶叶进行调控。
3. 揉捻和发酵:某些茶叶需要进行揉捻和发酵的处理。
揉捻可以破坏茶叶细胞结构,促进茶叶中的化学反应,并提高茶叶的品质。
发酵则能产生特殊的风味和香气。
4. 分级和包装:经过加工后的茶叶需要进行分级和包装。
分级是根据茶叶的形状、大小和质量等特征对其进行分类,以便于不同产品的制作和销售。
包装应该注重保护茶叶的新鲜度和质量,并符合卫生标准。
三、茶叶贮藏和加工中的注意事项1. 品质保证:茶叶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要保证其品质。
贮藏时要定期检查贮藏环境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加工时要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避免过度加工或过度发酵导致茶叶品质下降。
食品(茶叶 卫生管理制度
食品(茶叶卫生管理制度一、茶叶生产环节的卫生管理1.原材料采集:茶叶的原材料为茶树叶,采集茶叶时应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有毒有害物质,严格按照远离工业废气、废水及垃圾场等环境污染源的标准采集原料,确保茶叶安全。
2.生产工艺:茶叶的加工过程包括揉捻、发酵、炒制等步骤,应加强对加工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污染,确保茶叶的卫生安全。
3.储存环节:加工完成的茶叶应储存在通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潮湿、异味等对茶叶的影响,同时应定期清理储存环节,防止茶叶受到污染。
4.质检环节:在茶叶生产环节中应设立质检岗位,对原材料、加工过程、成品等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把关,确保茶叶安全。
5.人员培训:生产过程中的工作人员应接受卫生安全管理培训,了解茶叶生产中的卫生标准、操作规范,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责任感。
二、茶叶销售环节的卫生管理1.经销商采购:茶叶经销商在采购茶叶时应选择正规渠道的厂家和供应商,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2.仓储管理:经销商应加强对库房的管理,定期清理、消毒库房,避免茶叶受到污染,确保茶叶的卫生安全。
3.物流运输:茶叶运输环节应选择正规的物流公司,保证运输过程中茶叶的安全性,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4.零售环节:茶叶零售商在销售过程中应保持店面整洁、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确保消费者购买到卫生、安全的茶叶。
5.售后服务:茶叶经销商应建立售后服务体系,对消费者的投诉和意见进行及时跟进,确保消费者在购买茶叶过程中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茶叶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1.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茶叶的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把关和管理,确保茶叶的安全。
2.定期开展卫生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卫生安全的认识和责任感,确保员工的操作规范和规范化。
3.建立保密管理制度,严格管理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信息,确保茶叶的安全和商业秘密。
4.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选择合作伙伴时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考察和审核,依法合规合法经营。
茶叶质量安全与品控控制标准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茶叶质量安全与品控控制标准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茶叶是一种常见的饮料,历史悠久,深受人们喜爱。
但因为茶叶生长的环境和加工过程的复杂性,茶叶的质量安全和品控控制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标准化技术在茶叶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茶叶质量安全与品控控制标准化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探讨茶叶生产中的相关技术和标准。
一、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茶叶作为一种常见的饮料,对消费者的健康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茶叶的质量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茶叶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土壤、气候、病虫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加工、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茶叶质量安全,需要建立相关的标准和技术,从源头抓起,全面提升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化技术研究1.田间管理标准化技术茶叶生长的环境对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田间管理标准化技术是确保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田间管理标准化技术包括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施肥管理等内容,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保障茶叶的安全性。
2.加工工艺标准化技术茶叶的加工工艺对茶叶的香气、口感和色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加工工艺标准化技术是茶叶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加工工艺标准化技术包括采摘、萎凋、揉捻、炒制、干燥等环节,通过科学的操作流程和控制技术,确保茶叶在加工过程中不受污染,保持其天然的风味和营养成分。
3.检测分析标准化技术茶叶的质量和安全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和分析才能得以保障。
检测分析标准化技术包括农药残留检测、重金属含量检测、茶多酚、咖啡碱等成分含量检测等内容,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和分析技术,及时发现和解决茶叶中的安全隐患,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三、茶叶品控控制标准化技术研究1.成品检验标准化技术茶叶作为一种食品,其质量安全对消费者的健康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成品检验标准化技术是茶叶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茶叶的外观、气味、口感、内在品质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茶叶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定,消费者可以放心饮用。
茶叶质量保障措施方案
茶叶质量保障措施方案茶叶质量保障措施方案一、引言茶叶作为一种传统的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茶叶质量的关注也日益加强。
茶叶质量保障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方案将围绕茶叶质量保障的整体目标、茶叶质量标准的制定、茶叶产业链的管理和监控以及茶叶质量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茶叶质量保障的整体目标茶叶质量保障的整体目标是确保茶叶在种植、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的全过程中质量稳定、安全可靠。
具体目标包括:1. 确保茶叶的原料达到标准,保证茶叶的品质和色香味等方面的稳定性;2. 加强茶叶产业链管理,提升茶叶质量的整体水平;3. 建立茶叶质量信息化系统,确保质量数据的及时、准确和可靠。
三、茶叶质量标准的制定茶叶质量标准制定是茶叶质量保障的基础。
茶叶质量标准应包括对茶叶原料、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茶叶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参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茶叶产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和适合本地茶叶特点的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的制定应经过专家组的评审,并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茶叶质量管理的需要。
四、茶叶产业链的管理和监控茶叶产业链的管理和监控是茶叶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
茶叶产业链的管理应包括种植环节、加工环节、储存环节、运输环节和销售环节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具体措施包括:1. 针对茶叶种植环节,建立茶园管理档案,记录茶叶的种植地点、种植方式、施肥情况和病虫害防控情况等信息。
加强对茶园的管理,确保茶树生长的环境和土壤的质量;2. 对茶叶加工环节,要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和操作规范。
建立茶叶加工记录,记录相关参数和操作细节,以便进行质量追溯;3. 对茶叶储存和运输环节,要确保茶叶的储存条件和运输温度适宜,避免茶叶受潮、变质和污染。
茶叶产业链的监控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可追溯系统、传感器、无人机等,实现对茶叶质量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同时,建立茶叶质量检测实验室和茶叶质量抽检制度,对茶叶产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
≦2
溴氰菊酯(deltamethrin)
≦10
六六六(BHC)
≦0.2
顺式氰戊菊(esfenvalerate)
≦2
滴滴涕te)
≦0.1
氯菊酯 (红茶、绿茶) (permethrin)
≦20
杀螟硫磷 (fenltrothion)
≦0.5
氯氰菊酯 (cypermethrin)
≤5
敌敌畏(dichlorovos)
不得检出(≤0.03)
溴氰菊酯deltamethrin)
≤5
氯氰菊酯(cypermethrin)
≤0.5
3、茶叶卫生指标标准 (适用全国)
一、茶叶质量标准
3、茶叶卫生指标标准 (适用全国) 有机茶检测项目(NY5196-2002)
项目
指标(mg/kg)
一、茶叶质量标准
3、茶叶卫生指标标准 (适用全国) 国家茶叶卫生标准
项目
指标(mg/kg)
项目
指标(mg/kg)
铅(以Pb计)
≦5
12 联苯菊酯(bifenthrin)
≦5
稀土
≦2
13 硫丹(endosulfan)
≦10
1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
≦10
0.05
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
0.05
毒死蜱Chlorpyriphos
0.1
氯氰菊酯Cypermethrin
0.5
乐果Dimethoate
0.05
噻唛酮Buprofezin
0.05
水胺硫磷Isocarbophos
0.01
硫丹Endosulfan
30
甲胺磷Methamidophos
影响茶叶产前质量安全的因素及控制技术
影响茶叶产前质量安全的因素及控制技术摘要: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有害微生物含量超标。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到茶叶原料生产和产品加工两个环节,在实际生产中,鲜叶对产品质量安全影响最大,因此分析影响茶叶质量安全因素,推广应用茶叶产前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茶叶;质量安全;因素;控制技术0 引言中国是茶叶消费大国,茶文化历史悠久。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引导生产者发展无公害茶叶和有机茶叶,开展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制订茶叶质量标准,完善茶叶质量检测体系,改善生产环境,确保茶叶安全指标符合标准,茶叶质量逐年提高。
但是,在对外出口贸易中,茶叶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含量超标等质量安全隐患仍然时有发生。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到茶叶原料生产和产品加工两个环节,在实际生产中,鲜叶对产品质量安全影响最大,因此分析影响茶叶质量安全因素,推广应用茶叶产前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1茶叶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2.1 农药残留超标茶叶农药残留超标是目前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最突出的问题。
由于农药、生长调节剂在茶园上的大量使用,导致茶叶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残留,20世纪90年代前这一现象发生较为普遍。
自从国家发文禁止在茶园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以来,同时加强了茶区农药市场管理,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茶叶农残超标现象呈逐年递减趋势。
然而,欧盟、日本等一些国家对茶叶出口的农残标准不断提高,检测项目不断增加,限制使用的农药越来越苛刻,出口茶叶的农残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对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来说,超标和检出最多的农药有吡虫啉、啶虫脒、草甘膦、联苯菊酯、硫丹等。
2.2 重金属含量超标在环境污染方面所指的重金属主要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重金属如果在人体的骨骼、内脏里富集积累,会对人的身体和健康造成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质量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和茶叶进口国绿色壁垒的日益森严,我们广大茶叶生产者必须更加重视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
为贯彻落实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进一步提升我省茶叶市场竞争力,在保证茶叶质量安全方面应重点抓好优势基地建设、茶园管理控制、茶厂优化改造、茶叶清洁化加工、茶叶质量可追溯、两端质量检测等六方面关键控制技术。
?
1、优势基地建设技术。
茶叶优势生产基地的建设是保障茶叶鲜叶原料质量的最佳途径。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当地实际,结合省级特色优势茶叶区域布局规划,有特色地开展优势茶叶基地建设,并以优势基地为依托,采取基地加农户的合作模式,加快规模化生产,提高组织化程度。
基地做到“五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采摘、统一加工,确保茶叶质量稳定,形成茶叶质量优势。
同时,在基地发展新茶园时应注意早、中、晚良种的合理搭配,以当地适宜品种为主,大力推广安吉白茶、龙井43、乌牛早、迎霜等无性系良种,全面提高茶园基础素质,提升茶叶原料质量安全水平。
2、茶园管理控制技术。
茶园肥培管理控制技术包括茶园耕作、施肥、治虫、修剪、灌溉、采摘等技术,其中茶园病虫害防治和肥培管理技术对茶叶质量安全影响最大。
为此,茶园肥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应按茶叶生产技术标准要求,严格茶园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管理,完善茶园病虫害生态控制技术操作规范,加强病虫草害科学预测预报,重点做好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大力推广生物肥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茶园使用农药,从2005年7月1日起,全县范围内禁止销售、使用甲胺磷(2002年7月1日已禁止销售)、呋喃丹(克百威)、氧化乐果、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甲拌磷(3911)、五氯酚钠、杀虫脒、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包括各种异构体)等农药及其混配制剂,从生产源头把好茶叶质量安全关。
3、茶厂优化改造技术。
目前部分茶厂加工设备陈旧、加工环境较差、卫生条件恶劣,存在着有害微生物和重金属污染隐患,已成为茶叶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和卫生安全,必须全面改造。
茶厂优化改造应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以《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技术条件》省地
方标准为依据,以茶叶产量或面积为基准,统一规划,淘汰部分无资源优势或布局不合理的小茶厂,重点改造和建设选址恰当,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经营能力的加工厂。
优化改造茶厂应分期分批更新厂房设备,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加工环境,消除卫生安全隐患,生产规模以年加工大宗茶30吨或承担300亩左右丰产茶园的加工任务为宜。
4、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
茶叶加工与拼配过程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环节,而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是保证茶叶加工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
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要求茶厂管理按企业法人和加工食品的要求实施行业登记与管理制度;茶叶加工按产品标准化、连续化生产工艺要求,力争做到茶叶加工不落地;茶厂加工设备定期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不使用重金属含量高的机械;茶厂质量管理制度健全,产品质量实施全程监控;从业人员掌握茶叶加工工艺与操作技术,懂得茶叶加工卫生质量要求,具备茶叶加工所需的基本素质。
?
5、茶叶质量可追溯技术。
茶叶质量可追溯指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茶叶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实施标识管理,在包装上张贴茶叶原料信息标志,标志信息包括茶叶产地、采摘日期、加工时间、茶树品种、投入品登记、源头检测记录、加工企业、从业人员、成品茶检测记录、包装时间、经销网点等内容。
目前IS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IS014000(环境管理和环境保证体系)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国内外认证都要求申报企业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制度。
消费者可以通过信息码查到茶叶的生产过程、基地认证情况,甚至还可以查到具体生产责任人的姓名。
6、两端质量检测技术。
茶叶两端质量检测技术包括茶叶原料质量端检测和成品茶质量端检测。
茶叶原料质量检测重点是茶叶源头检测体系的建设,对农药经营单位和农药田间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控制茶叶农药残留,建立茶园农残监测点,推广茶叶农残速测技术,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残项目进行检测。
并做到鲜叶进厂分级验收,毛茶收购源头检测。
成品茶产品质量检测要求茶厂必须配备茶叶农药残留和卫生质量检测设备,完善产品出厂检测体系建设,出口茶厂要及时掌握茶叶进口国农残限量标准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变措施,提高质量安全意识,有效降低和杜绝茶叶农残超标事件的发生。
qakrnsd 农村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