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质量安全1
茶叶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下载
茶叶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下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茶叶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行为,确保茶叶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茶叶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
第三条茶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健全茶叶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岗位职责,制定安全操作规范,确保茶叶安全生产。
第四条茶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追溯制度,确保茶叶质量可追溯。
第五条茶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开展职工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管理意识和操作能力。
第六条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茶叶安全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第二章茶叶生产环节安全管理第七条茶叶生产企业应当选取符合规定要求的茶园,定期进行土壤、水源和茶叶残留农药等检测。
第八条茶叶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农药、肥料管理制度,确保使用的农药、肥料符合国家标准。
第九条茶叶生产企业应当保证采摘、晾晒、烘干等生产工艺符合卫生标准,确保茶叶安全。
第十条茶叶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茶叶质量检验制度,对茶叶进行定期抽检,确保茶叶质量合格。
第十一条茶叶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茶叶包装标识制度,包装标识应当真实、清晰,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章茶叶销售环节安全管理第十二条茶叶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收购渠道,确保茶叶来源合法。
第十三条茶叶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储存管理制度,确保茶叶储存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第十四条茶叶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销售台账管理制度,记录茶叶销售的相关信息,并妥善保管。
第十五条茶叶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售后服务制度,对消费者提出的投诉及时处理。
第十六条茶叶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价格管理机制,确保茶叶价格合理,不得哄抬价格。
第四章茶叶企业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第十七条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茶叶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八条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投诉举报制度,接受消费者对茶叶安全问题的投诉举报。
第十九条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茶叶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对合格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不合格单位给予处罚。
茶叶的安全标准
茶叶的安全标准茶叶是一种广受欢迎的饮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
然而,随着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茶叶在种植、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污染和有害物质的侵害,从而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制定茶叶的安全标准至关重要。
1.农药残留物茶叶中的农药残留物是指茶叶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后,在茶叶中留下的有毒物质。
为了确保茶叶的安全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农药残留物标准。
在茶叶中,常见的农药残留物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等。
按照我国国家标准GB2763-2019的规定,茶叶中的农药残留物不得超过以下限量:有机磷:不得超过0.5mg∕kg有机氯:不得超过0.2mg∕kg氨基甲酸酯类:不得超过0.2mg∕kg2.重金属重金属是指比重较大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
茶叶中的重金属可能来自于土壤、水源、农药等环境因素。
长期饮用含有重金属的茶叶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按照我国国家标准GB2762-2017的规定,茶叶中的重金属限量如下:铅:不得超过2mg∕kg汞:不得超过0.2mg∕kg镉:不得超过O.3mg∕kg茶叶中的微生物可能来自于种植、加工和储存等环节。
一些致病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可能通过饮茶进入人体,导致食物中毒、腹泻等疾病。
因此,茶叶的微生物安全性也需要严格控制。
按照我国国家标准GB29921-2013的规定,茶叶中致病微生物的限量如下:沙门氏菌:不得检出大肠杆菌:不得检出4.食品添加剂为了改善茶叶的口感、色泽和香气等品质,一些食品添加剂如色素、香精、防腐剂等可能会被添加到茶叶中。
然而,长期饮用含有过量食品添加剂的茶叶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茶叶中的食品添加剂也应当严格控制。
按照我国国家标准GB2760-2014的规定,茶叶中的食品添加剂限量如下:合成色素:不得添加防腐剂:不得添加甜味剂:不得添加香精:不得添加(天然香精除外)5.营养成份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茶叶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茶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茶叶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餐饮服务等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茶叶食品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原则。
第四条茶叶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相关许可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保证茶叶食品安全。
第二章茶叶生产环节安全管理第五条茶叶生产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茶园土壤、水质、空气等环境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二)茶叶种植、采摘、制作等过程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三)茶叶生产设施和生产环境清洁、卫生,能有效防止污染;(四)茶叶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化肥等物质。
第六条茶叶生产者应当建立茶叶生产记录,如实记载茶叶种植、采摘、制作等过程的相关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第七条茶叶生产者应当对茶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茶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第三章茶叶流通环节安全管理第八条茶叶经营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茶叶经营场所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二)茶叶储存、运输设施和容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三)茶叶经营者应当建立茶叶进货查验制度,验明茶叶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四)茶叶经营者应当建立茶叶销售记录,如实记载茶叶的名称、规格、数量、销售日期等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第九条茶叶经营者不得经营下列茶叶:(一)无合法来源或者无法提供合法证明的茶叶;(二)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茶叶;(三)超过保质期的茶叶;(四)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茶叶。
第四章茶叶餐饮服务环节安全管理第十条茶叶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茶叶餐饮服务场所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二)茶叶餐饮服务设施和容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三)茶叶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茶叶进货查验制度,验明茶叶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四)茶叶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具备茶叶加工、制作、供应等能力,确保茶叶食品安全。
茶叶食品安全知识
《茶叶食品安全知识》同学们,咱们平常可能都喝过茶,那你们知道茶叶也有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吗?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
咱们先来说说茶叶的来源。
茶叶一般都是从茶园里长出来的,那茶园的环境可重要啦。
要是茶园周围有污染的工厂,或者用了不好的农药,那长出来的茶叶可能就不安全。
我听说过一个事儿,有个茶园为了让茶叶不长虫子,用了很多毒性很强的农药,结果这些茶叶被检测出有害物质超标,谁都不敢喝。
再讲讲茶叶的加工过程。
茶叶采摘下来后,要经过好多道工序才能变成咱们能喝的茶叶。
这中间要是卫生条件不好,比如加工的机器不干净,工人不洗手,那茶叶也可能会被污染。
就像有个小工厂,加工茶叶的时候,机器上都是灰尘和油污,做出来的茶叶喝起来都有股怪味。
那咱们怎么才能买到安全的茶叶呢?首先得看看包装,正规的茶叶包装上都会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这些信息。
然后闻闻味道,好的茶叶闻起来是清香的,如果有刺鼻的味道,那可能就有问题。
还有就是可以泡一杯尝尝,看看茶汤是不是清澈,味道是不是纯正。
同学们,了解了这些茶叶食品安全知识,咱们就能喝到放心的茶啦。
《茶叶食品安全知识》同学们,茶叶大家都不陌生吧?可别小看这小小的茶叶,里面的食品安全知识可不少呢!咱们先来说说茶叶的种植。
茶叶就像咱们一样,需要一个好的生长环境。
要是土壤不干净,有很多有害物质,那茶叶能好吗?我给大家讲个例子,有个地方的茶园,旁边有个垃圾场,土壤都被污染了,长出来的茶叶质量很差,根本不能喝。
再说说采摘。
茶叶采摘得及时、得当,才能保证品质。
要是采摘的时候不注意,把烂叶子、坏叶子也混进去了,那后面加工出来的茶叶能好喝吗?就像有一次,一个茶农为了多采点茶叶,不管好坏都采下来,结果做出来的茶味道很差。
加工环节也很关键。
茶叶加工的时候,温度、湿度都得控制好。
要是温度太高,茶叶可能就被烤焦了;要是湿度太大,茶叶又容易发霉。
有个小作坊,加工茶叶的时候条件很差,做出来的茶叶好多都发霉了,这样的茶叶可不能喝。
个体茶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个体茶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个体茶叶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个体茶叶经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
第三条个体茶叶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信守信,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茶叶产品安全。
第二章茶叶产品安全责任第四条个体茶叶经营者是茶叶产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对茶叶产品的安全负责,确保茶叶产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五条个体茶叶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茶叶产品进货查验制度,验明茶叶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不得经营无合格证明、产品标识不清或者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茶叶产品。
第六条个体茶叶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茶叶产品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茶叶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销售日期、购买者等信息,并保存相关凭证。
第七条个体茶叶经营者应当保证茶叶产品的储存、运输条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防止茶叶产品受到污染、变质。
第八条个体茶叶经营者不得使用非法添加物、农药、兽药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种植、加工茶叶产品。
第三章茶叶产品安全管理制度第九条个体茶叶经营者应当制定茶叶产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茶叶产品安全责任、茶叶产品进货查验制度、茶叶产品销售记录制度、茶叶产品储存运输管理制度等。
第十条个体茶叶经营者应当定期对茶叶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茶叶产品的质量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十一条个体茶叶经营者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
第十二条个体茶叶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时报告并处理食品安全事故。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十三条个体茶叶经营者应当接受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配合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
第十四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个体茶叶经营者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五条个体茶叶经营者违反本制度的,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茶叶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茶叶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茶叶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茶叶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负责本制度的具体实施和监督工作。
第五条茶叶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领导小组下设以下部门:(一)生产部:负责茶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确保茶叶原料、半成品、成品符合国家标准。
(二)质检部:负责茶叶产品质量检测,对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进行质量把关。
(三)销售部:负责茶叶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确保销售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四)仓储部:负责茶叶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确保储存条件符合国家标准。
第三章生产环节质量管理第六条茶叶原料采购:采购部门应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确保茶叶原料符合国家标准。
第七条茶叶加工:生产部应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茶叶加工,确保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第八条茶叶包装:包装部门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茶叶包装符合相关要求。
第四章质量检测第九条茶叶质检部应定期对茶叶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条茶叶质检部应建立质量检测档案,记录检测过程和结果。
第五章销售环节质量管理第十一条销售部门应确保销售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退货处理。
第十二条销售部门应向消费者提供茶叶产品相关信息,包括产品名称、产地、等级、生产日期等。
第六章储存与运输第十三条仓储部门应确保茶叶储存条件符合国家标准,避免茶叶受潮、变质。
第十四条运输部门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运输工具,确保茶叶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害。
第七章应急处理第十五条发生茶叶质量安全事件时,应及时上报领导小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件扩大。
茶叶生产标准等级代号
茶叶生产标准等级代号
《茶叶生产标准等级代号》
茶叶作为一种传统饮品,被许多人所喜爱,其生产过程复杂,也有其特定的标准。
为了更好地规范茶叶生产,国家对茶叶进行了分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用代号分别为T、1、2、3、4。
特级茶叶,代号为T,是指茶叶的质量特别优良,形态规整,叶片细腻,色泽深沉,香气
醇厚,口感醇爽,回甘悠长。
一级茶叶,代号为1,是指茶叶的质量优良,形态规整,叶片细腻,色泽深沉,香气醇厚,口感醇爽,回甘悠长。
二级茶叶,代号为2,是指茶叶的质量较好,形态较规整,叶片细腻,色泽较深沉,香气
较醇厚,口感较醇爽,回甘较悠长。
三级茶叶,代号为3,是指茶叶的质量一般,形态较松散,叶片粗糙,色泽较浅,香气较淡,口感较淡,回甘较短。
四级茶叶,代号为4,是指茶叶的质量较差,形态松散,叶片粗糙,色泽浅,香气淡,口
感淡,回甘短。
茶叶的生产标准等级代号由T、1、2、3、4五种,T代表特级,1代表一级,2代表二级,3代表三级,4代表四级。
每个等级的茶叶都有其特定的质量标准,国家严格控制,以保
证茶叶质量。
各国对茶叶的安全卫生要求与进口茶叶最低标准
各国对茶叶的安全卫生要求与进口茶叶最低标准一、各国对茶叶的安全卫生要求1、日本日本《食品中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对茶叶农残限制做了四大改动:一是将设限农药残留由89种增加到约276种;二是将设限以外的农残全部按一律标准即限量为0.01mg/kg;三是采用干茶法进行检测;四是明确设限外农残2、美国美国仅对茶叶产品中三氯杀螨醇、硫丹、克螨特、草甘膦、蚊蝇醚(吡丙醚)、氟酮唑草、吡虫清等少量农药品种制订限量标准,对无限量标准的农药拟实施不得检出(ND)要求。
2008-2010年,通报的单项涉及含有杀虫剂、未按规定提供加工资料、标签不合格、标签不正确、含有三聚氰胺、检出腐烂物质等,累计24批次,从通报情况看,美国不仅注重农残、植物检疫的安全情况,也注重进口茶叶程序与标签的要求。
3、欧盟欧盟是国际中对茶叶农药限量标准最严的一个经济体,以欧盟指令EC149/2008分析为例,391项中有361项限量等于或严于0.1mg /kg,其中138项限量为O.05mg/kg,45项限量为0.02mg/kg,19项为0.01mg/kg。
其中茶叶生产过程有关联的如氰戊菊酯、高氰戊菊酯、噻嗪酮、吡虫啉、哒螨酮、乐果,三唑磷等项目限量较严格,2008—2010年,欧盟通报的单项涉及铅、砷、氰戊菊酯和高效氰戊菊酯、扑虱灵和二苯胺、含有昆虫尸体、未经允许的辐照、含有新加坡沙门氏菌和链球菌、六氯苯(hexaehlorobenzene)等,累计23批次。
可见欧盟关注远不止农残问题,更多关注重金属、辐照和植物检疫等安全质量问题。
4、韩国对所有茶叶产品(包括茶叶和绿茶提取物)规定氟氯氰菊酯、杀螟硫磷等8个项目,对茶叶产品(不包括绿茶提取物)规定苯醚甲环唑、草胺磷项目,对绿茶提取物规定噻嗪酮、联苯菊酯、多菌灵等13项规定限量。
根据茶园用药情况和农药限量综合分析,韩国标准杀螟硫磷(0.2mg/kg)、联苯菊酯(0.3mg/kg)、DDT(0.2mg/kg)是限量较严格的项目。
茶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茶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茶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
第三条茶企业应当遵循合法经营、诚信守信、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第四条茶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相关部门的食品安全职责,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章从业人员管理第五条茶企业从业人员应当具备食品安全知识,掌握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第六条茶企业从业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患有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影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工作。
第七条茶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三章原料采购与管理第八条茶企业应当建立原料采购记录制度,如实记录茶叶的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第九条茶企业应当对采购的茶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茶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第十条茶企业应当建立茶叶原料进货查验制度,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核,确保原料来源合法、安全。
第四章生产与加工第十一条茶企业应当建立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确保茶叶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十二条茶企业应当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第十三条茶企业应当加强对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茶叶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第十四条茶企业应当建立茶叶产品出厂检验制度,对出厂的茶叶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第五章销售与售后服务第十五条茶企业应当建立茶叶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销售日期、销售数量、销售对象等信息。
第十六条茶企业应当在茶叶包装上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等信息。
第十七条茶企业应当设立售后服务电话,及时处理消费者关于茶叶质量问题的投诉。
白茶的执行企业标准(一)
白茶的执行企业标准(一)
白茶的执行企业标准
引言
白茶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名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药用价值而受到
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茶叶品牌,白茶的制
作和销售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介绍白茶的执行企业
标准,以确保白茶的品质和安全。
1. 白茶的原料选择
•选择当年新鲜的茶树嫩芽作为原料,保证茶叶的优质口感。
•原料必须来自白茶产区,避免使用其他茶叶代替。
2. 白茶的制作工艺
•采用传统的白茶制作工艺,包括摘叶、晾萎、杀青、晒干等过程。
•严格控制制作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白茶的口感和香气。
3. 白茶的质量检测
•对白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外观、色泽、香气、口感等多个方面。
•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4. 白茶的包装和存储
•采用密封包装方式,防止湿气和异味的侵入。
•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5. 白茶的销售与标识
•在白茶包装上明确标注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
•提供正规产地证明和产品合规标识。
6. 白茶的售后服务
•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包括退换货和咨询解答等服务。
•建立客户反馈机制,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
结论
白茶作为一种传统名茶,执行企业标准是确保其品质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选择原料、制作白茶、进行质量检测、合理包装与存储,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白茶产品,继续传承和发扬白茶的价值。
茶叶及相关制品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和措施清单
茶叶及相关制品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和措施清单
1. 茶叶
(1)风险隐患因素
①农药残留:草甘膦、吡虫啉等农药残留超标;
②其他污染物:紧压茶氟超标。
(2)原因分析
①进货查验控制不严格;
②生产过程工艺控制不严格;
③出厂检验落实不到位。
(3)防控措施
①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查验制度,结合企业原料特性开展快速检测;
②严格落实生产工艺,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符合要求;
③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保证出厂产品质量。
2. 茶制品、调味茶
(1)风险隐患因素
①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等着色剂;
②掺杂掺假:添加淀粉、蔗糖等。
(2)原因分析
①配方管理、配料环节控制不严格;
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
(3)防控措施
①加强配方管理,严格落实配料工序质量控制;
②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
3. 代用茶
(1)风险隐患因素
①质量指标:能量、脂肪等营养成分指标不合格;
②标签:未按要求标注营养成分或营养成分计算错误,夸大宣传特定功能等。
(2)原因分析
①生产过程工艺控制不严格;
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
③标签审核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
(3)防控措施
①严格落实生产工艺,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符合要求;
②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
茶叶质量安全监督规章制度
茶叶质量安全监督规章制度
《茶叶质量安全监督规章制度》
茶叶是中国传统饮品,也是世界上受欢迎的饮品之一。
为了确保茶叶的质量安全,监督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茶叶质量安全监督规章制度是指针对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制定的监督和管理规定,旨在保障茶叶的品质安全。
在茶叶生产环节,监督规章制度通常包括茶叶种植、采摘、加工等方面的规定。
种植环节,规定茶园建设和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要求,确保茶叶原料的安全和优质。
采摘和加工环节,规定采摘时间、方法、加工工艺等,确保茶叶的新鲜和品质。
在茶叶销售环节,监督规章制度通常包括质量检测、包装标识、流通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质量检测规定茶叶的各项指标和标准,包装标识规定茶叶标识的内容和要求,流通管理规定茶叶的存储、运输等环节的管理措施,确保茶叶在销售环节的安全和质量。
茶叶质量安全监督规章制度的实施需要有关部门、企业和消费者共同遵守。
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加强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
企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生产经营,加强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消费者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信誉良好的茶叶品牌,提高对茶叶质量安全的关注和意识。
总之,茶叶质量安全监督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确保茶叶的品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加强监督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才能保障茶叶的质量和安全,让消费者放心饮用。
茶叶安全生产
茶叶安全生产
《茶叶安全生产:保障茶叶健康品质》
茶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它不仅有助于提神醒脑,还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被誉为“健康饮品”的代表。
然而,在茶叶的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茶叶的生产过程包括种植、采摘、加工和包装。
在这个过程中,茶叶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茶叶的种植必须遵循有关的环保规定,避免使用有毒农药和化肥,保证茶叶的自然生长和健康品质。
其次,在采摘和加工过程中,工人们必须严格遵守卫生和安全规定,避免对茶叶造成污染。
最后,在茶叶的包装和储存过程中,必须保证茶叶的干燥和通风,避免霉菌和异物污染。
茶叶安全生产问题不仅关乎消费者的健康,也直接影响到茶农的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
所以,相关部门和企业必须共同努力,加强对茶叶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茶叶的健康品质。
同时,消费者们也应该选择有信誉和质量保障的茶叶产品,关注茶叶安全生产的相关信息,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着想。
茶叶安全生产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保障茶叶的健康品质,让人们喝上放心、健康的茶叶,享受茶文化的魅力。
食品(茶叶 卫生管理制度
食品(茶叶卫生管理制度一、茶叶生产环节的卫生管理1.原材料采集:茶叶的原材料为茶树叶,采集茶叶时应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有毒有害物质,严格按照远离工业废气、废水及垃圾场等环境污染源的标准采集原料,确保茶叶安全。
2.生产工艺:茶叶的加工过程包括揉捻、发酵、炒制等步骤,应加强对加工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污染,确保茶叶的卫生安全。
3.储存环节:加工完成的茶叶应储存在通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潮湿、异味等对茶叶的影响,同时应定期清理储存环节,防止茶叶受到污染。
4.质检环节:在茶叶生产环节中应设立质检岗位,对原材料、加工过程、成品等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把关,确保茶叶安全。
5.人员培训:生产过程中的工作人员应接受卫生安全管理培训,了解茶叶生产中的卫生标准、操作规范,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责任感。
二、茶叶销售环节的卫生管理1.经销商采购:茶叶经销商在采购茶叶时应选择正规渠道的厂家和供应商,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2.仓储管理:经销商应加强对库房的管理,定期清理、消毒库房,避免茶叶受到污染,确保茶叶的卫生安全。
3.物流运输:茶叶运输环节应选择正规的物流公司,保证运输过程中茶叶的安全性,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4.零售环节:茶叶零售商在销售过程中应保持店面整洁、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确保消费者购买到卫生、安全的茶叶。
5.售后服务:茶叶经销商应建立售后服务体系,对消费者的投诉和意见进行及时跟进,确保消费者在购买茶叶过程中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茶叶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1.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茶叶的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把关和管理,确保茶叶的安全。
2.定期开展卫生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卫生安全的认识和责任感,确保员工的操作规范和规范化。
3.建立保密管理制度,严格管理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信息,确保茶叶的安全和商业秘密。
4.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选择合作伙伴时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考察和审核,依法合规合法经营。
白茶生产的执行标准(一)
白茶生产的执行标准(一)白茶生产的执行标准引言白茶是中国传统的名茶之一,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口感受到了越来越多茶爱好者的喜爱。
为了保障白茶的质量和产地特色,制定白茶生产的执行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白茶生产的执行标准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1. 标准名称白茶生产的执行标准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国各地白茶生产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
3. 标准内容原料选择•优质茶树叶:采用白茶专用品种,选取嫩叶和嫩芽,确保茶叶的品质。
•无农药残留:茶园应采用无公害种植,茶叶不得使用含有农药残留的材料。
加工工艺•杀青:独特的杀青工艺是白茶的关键步骤,要求采用晾晒杀青法,保留茶叶的天然色泽和香气。
•晾晒:茶叶应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晾晒,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包装:白茶应采用专用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以避免外界湿气和异味对茶叶的影响。
质量要求•外观:茶叶应呈现银白色、毫毛显现、匀齐直立等特点。
•香气:茶叶应具有清香、花香等特有的香气。
•口感:茶汤应清澈透明,滋味醇厚、回甘。
4. 重要性维护白茶品质通过制定白茶生产的执行标准,可以确保茶叶的原料选择、加工工艺和质量要求等环节得到规范和统一,从而维护了白茶的品质和口感。
保障消费者权益执行标准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参考,帮助其辨别市场上的不同白茶产品,并选择符合自己口味和需求的产品,从而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提升白茶行业形象遵守执行标准不仅可以提升白茶的质量,还可以提升整个白茶行业的形象和声誉,吸引更多消费者对白茶的关注和喜爱。
结论白茶生产的执行标准在保障白茶品质、消费者权益以及行业形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各生产企业和从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白茶生产,为市场提供更优质的白茶产品。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白茶行业的监管,确保执行标准的有效实施。
茶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茶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茶叶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促进茶叶食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茶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茶叶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管理。
三、食品安全管理责任1. 企业主体责任: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要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团队,明确质量安全管理责任人,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2. 监管部门责任:食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茶叶食品的监督管理,确保茶叶食品的质量安全。
四、原料采购管理1. 原料采购合同:企业在采购茶叶原料时,必须与供应商签订正规的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2. 来料检验:企业收到茶叶原料后,必须进行检验,合格方可入库使用。
五、生产加工管理1. 生产加工场所:茶叶生产加工场所必须符合卫生标准,保持清洁。
2. 生产加工流程:生产加工过程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确保生产加工过程中茶叶不受外界污染。
六、储存管理1. 储存环境:茶叶储存环境必须保持通风干燥,避免受潮发霉。
2. 储存条件:茶叶储存容器必须干净完整,严禁混放异物。
七、运输管理1. 运输工具:茶叶运输工具必须保持清洁,杜绝异味。
2. 运输条件:茶叶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保持干燥,避免受潮发霉。
八、销售管理1. 产品包装:茶叶产品包装必须符合食品包装卫生标准,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
2. 销售标识:茶叶产品销售标识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明确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九、食品安全风险管理1.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企业应当进行茶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建立风险评估档案。
2. 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企业要制定茶叶食品安全风险控制计划,并严格执行,确保茶叶食品安全。
十、食品安全事件处理1. 食品安全事件报告:一旦发生茶叶食品安全事件,企业必须及时向食品监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2. 食品安全事件调查:食品监管部门应当及时调查茶叶食品安全事件的原因,追究责任。
十一、监督检查1. 食品监督检查:食品监管部门应当定期对茶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茶业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茶业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茶业生产的安全生产水平,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加强对茶业企业的安全监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茶叶种植、加工、包装、运输等茶业生产环节。
第三条茶业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责任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第四条茶业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和作业流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第五条茶业企业应当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提高应对能力和处置效率。
第六条茶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确保生产场所的安全。
第七条茶业企业应当加强现场管理,定期对生产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八条茶业企业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技术人员。
第九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当负责制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安全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排查事故隐患。
第十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第十一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当建立事故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处置,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十二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和汇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开展。
第三章安全生产标准第十三条茶业企业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标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程和操作程序,确保安全生产环节的合理有序和高效稳定。
第十四条茶业企业应当对生产设备和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
茶叶食品质量标准 解析
茶叶食品质量标准解析一、茶叶食品质量标准的重要性咱都知道哈,茶叶可是很多人都爱喝的东西呢。
那茶叶的食品质量标准可太重要啦。
你想啊,要是没有个标准,那茶叶市场不得乱套了?可能有的茶叶里加了些不好的东西,或者质量特别差,咱消费者可就吃亏了。
就好比咱去买茶叶,都想买到安全又好喝的对吧?质量标准就像是一个保护神,守护着我们消费者的权益呢。
二、茶叶质量标准包含的方面1. 茶叶的原料这原料可讲究了。
首先是茶树的种植环境,要是茶树长在一个污染很严重的地方,那茶叶可能就会吸收很多有害物质。
比如说,在一些工厂附近的茶树,可能会吸收到废气里的有害物质。
而且呢,茶树的品种也很关键,不同品种的茶叶口感、香气啥的都不一样。
像龙井就得用龙井茶树的叶子,要是混了别的茶树叶子,那可就不是正宗的龙井味啦。
2. 加工过程茶叶的加工那可是个精细活。
从采摘下来开始,就有很多步骤。
比如说采摘的时候,得看是采嫩叶还是老叶,采摘的手法也有讲究,不能把茶叶弄伤了。
然后就是加工,像绿茶可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这些步骤。
杀青要是没做好,茶叶可能就会有一股青草味。
揉捻要是不均匀,茶叶的形状就不好看,口感也会受影响。
干燥的温度和时间也得控制好,不然茶叶要么没干,容易发霉,要么就烤焦了,味道就不好了。
3. 卫生标准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茶叶里不能有过多的农药残留,还有微生物指标也得合格。
要是有太多农药残留,喝了对身体可不好。
微生物要是超标了,茶叶可能就变质了,有异味啥的。
就像咱们有时候喝到那种有怪味的茶叶,可能就是卫生没达标。
三、如何判断茶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1. 看外观咱可以先看看茶叶的形状、颜色啥的。
好的茶叶形状比较规整,颜色也比较自然。
比如说铁观音,它的颗粒就比较紧实,颜色是那种乌绿油润的。
要是茶叶看起来颜色很奇怪,或者形状乱七八糟的,那可能质量就不太好。
2. 闻香气闻香气也是个很有效的方法。
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香气,像茉莉花茶有茉莉花的清香,红茶有那种甜香。
寿眉国标定义
寿眉国标定义
寿眉国标是指针对茶叶品质和安全规范所制定的一系列标准,是茶叶产业中重要的规范体系。
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寿眉国标的定义和规范内容。
一、茶叶品质方面:
1. 外观标准:
- 茶叶形状应整齐、匀称,色泽鲜绿。
- 茶叶卷曲度应适中,大小均匀。
- 茶叶汤色应明亮清澈,无杂质。
2. 香气标准:
- 茶叶香气应独特,新鲜。
- 香气应自然柔和,并有一定持久性。
- 香气应与品种相符合,无其它杂味。
3. 口感标准:
- 茶叶滋味应鲜爽适口,回甜自然。
- 茶叶有一定的润滑感,不应涩口。
- 茶叶应具有品种独特的气息和风味。
二、茶叶安全方面:
1. 农药标准:
- 使用农药应符合国家限量标准。
- 农药的停药期应符合国家规定。
- 应定期对茶园进行农残检测。
2. 易耗品标准:
- 易耗品应保证干净卫生,无异味。
- 易耗品应按照规定更换。
- 易耗品应妥善存放,防止污染。
3. 制造标准:
- 制造工艺应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 制造过程中应遵循洁净卫生、防止交叉污染的原则。
- 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以上就是寿眉国标的定义和规范内容,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保障茶叶的品质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茶叶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茶叶质量安全概念
茶叶质量安全为茶叶质量与茶叶饮用安全性的 总称。
1.1
茶叶质量 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
件等。隐含的期望是指消费者和社会的需求或期望, 是消费者对茶叶的理解和要求,并没有文件规定,如 消费者通常认为龙井茶是一种外形扁平光直、色绿、 清香的茶叶,否则,就不是龙井茶。
oA,一般茶叶最低大于等于32.O%,砖茶为
21.0%,国际红茶标准(IS03720)最低要求为32%。 粗纤维含量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6.0%;茶叶水溶性 灰分一般要求大于等于45%,酸不溶性灰分要求小 于等于1.0%,水溶性灰分碱度(以KOH计)为1.0 ~3.0;另外,还有部分茶叶产品对茶多酚、氨基酸和 咖啡碱等成分及粉末碎茶含量亦有要求。 2.3安全指标评价 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的茶叶是最安全的茶叶,但 毒性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没有任何有害成分的茶叶 是不存在的,“零风险”不仅浪费大量资源,而且也不 现实,因此,对茶叶安全应有科学评价方法。为确保 农产品消费安全,农业部于2001年启动了无公害食 品行动计划,其中茶叶从产地环境、生产技术、加工 技术到最终的产品质量均制定了标准,涉及茶叶安 全指标有8项(mg/kg):联苯菊酯≤5.0、氯氰菊酯 40.5、溴氰菊酯45.0、乐果40.1、敌敌畏40.1、杀 螟硫磷≤0.5、喹硫磷≤0.2、铅(以Pb计)≤5.0和 1项大肠菌群≤300个/lOO克。无公害食品茶叶是 基于基本满足茶叶消费安全而制定的,是对茶叶质 量安全的最低要求,也是市场准入标准。从茶叶安全 的角度看,安全指标越多,限量标准越严,茶叶安全 性就越好,但对茶叶供应和产业影响就越大,因此, 评价茶叶安全性的重要方法是对茶叶进行风险分 析。近年我国出口欧盟茶叶受阻,究其原因,①国内 部分茶叶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②欧盟技术标准 过严,WTO规定各个国家为保护本国国民健康和 环境,允许采用高于国际标准的标准,但要科学的分 析。可见,对于欧盟制定的苛刻茶叶市场准入标准, 我们不能简单地加以指责,而应当寻求积极的对策。
1.2.2
生物性有害因素
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都有被微 生物污染的机会,如生产加工用具和包装材料等被 微生物污染;茶叶在加工过程中放置不当,如将茶叶 半成品或成品直接放置在地上造成微生物污染;从 事茶叶加工、包装等工作人员的健康有问题,也可能 导致茶叶被致病性病源微生物污染。 1.2.3人为故意因素个别茶叶生产经营者受经 济利益的驱使,违规使用色素、香精、水泥和滑石粉 等物质,导致茶叶中对人体有害成分的增加。 1.2.4生理性因素 由于茶树的生理性原因造成
万方数据
第2期
鲁成银
茶叶质量安全
69
2.4质量认证评价 产品质量认证近年来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目 前,茶叶产品质量认证主要有无公害食品茶叶、绿色 食品茶叶、有机茶和国家在包装上可 以加贴相应的认证标志,便于消费者识别。
组织(ISO)制定的茶叶标准有:产品质量标准1项, 即《红茶一定义和基本要求》(IS03720);茶叶质量 检验方法标准14项。联合国粮农组织(FA0)制定 的茶叶中农残限量标准10项(mg/kg):甲基毒死蜱 0.1、氯氰菊酯20、溴氰菊酯lO、三氯杀螨醇50、硫 丹30、杀螟硫磷0.5、氟氰戊菊酯20、杀扑磷0.5、氯 菊酯20和克螨特10。 3.4茶叶主要进口国和生产国标准 茶叶进口国的标准制定得较严,尤其在茶叶质 量安全指标方面。茶叶进口国中以欧盟对茶叶中农 残的要求项目最多、最苛刻。2003年4月10日欧盟 茶委会最终修订发布了“茶叶农残一实施规则 (ETCl8/03)”,规则由简介、适用范围、程序、分析方 法和附录1、2构成。其中附录1规定了欧盟及德国 法律规定下的最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156项;附录 2列出了茶叶中常见残留农药49种,茶叶中常见残 留农药由欧洲茶委会技术局根据茶叶中农残情况的 变化于每年春季会议上更新。此规则对中国茶叶出 口欧盟十分不利,据我“中心”近年对出口欧盟茶叶 中农残量的检测情况看,甲氰菊酯、氰戊菊酯、八氯 二丙醚(S一421)、噻嗪酮和三氯杀螨醇等农药残 留,茶叶生产和出口欧盟的企业应给予足够重视。 日本对茶叶中农残限量要求进一步提高,2003 年颁布的茶叶中农残新标准共81项。据新标准、日 本的有关法规以及我“中心”对出口日本市场的茶叶 中农残实际检测情况,出口日本市场的茶园内应禁 止使用下列农药:甲胺磷、氰戊菊酯、三氯杀螨醇、辛 硫磷、阿维菌素、多菌灵、敌敌畏、革甘磷、溴氰菊酯、 三唑磷、杀虫双和杀草强等12种农药。日本茶叶理 化品质和其他安全性指标规定主要有:总灰分(w/ w)<15%;水分<5%;砷(As)<2mg/kg;重金属 (以Pb计)<20mg/kg;微生物大肠杆菌群阴性。 美国对进口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达32项之多, 整体来说限量指标不是很严,但对我国茶叶中溴氰 菊酯残留应加以注意,因该标准规定≤O.5mg/kg。 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 合酋长国、科威特、阿曼、巴林和卡塔尔)也颁布了茶 叶进口质量安全标准有12项指标,其中理化品质指 标5项和重金属元素7项。对我国出口海湾六国茶 叶中的灰分含量应注意,该标准规定灰分≤8%(可 溶性灰分≥45%)。 茶叶主产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孟加拉国 等基本按IS03720红茶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出口。
茶叶质量安全
鲁成银
(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
310008)
摘
要对茶叶质量安全进行了探讨。茶叶质量安全包含了茶叶质量与茶叶安全,茶叶质量是指“茶叶的特
性及其满足消费要求的程度”,茶叶安全是指“长期正常饮用茶叶对人体不会带来危害”。在阐述茶叶质量安全内涵 的基础上,对影响茶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介绍了茶叶质量安全评价及质量安全标准。
营养成分和保健成分等;(3)茶叶安全性,包括各种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 1.1.2对茶叶的要求 消费者和社会对茶叶的要
求,包括明示的要求和隐含的期望。明示要求是指在 文件中阐明的要求,如关于茶叶生产、加工及其茶叶 本身的食用安全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 行业或地方制定的茶叶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市场 对茶叶的要求,如食品标签、包装标识和市场准人条
1.1.3
语》中,关于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 程度。“固有”是指存在于某事或某物中,尤其是那种 永久的特性。“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 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根据质量的一般定义,茶叶质量 可定义为“茶叶特性及其满足消费要求的程度”。
1.1.1
满足消费者的程度
茶叶满足消费者的程度
是指茶叶满足明示的要求和隐含的期望水平状态,生 产的茶叶既要满足规定要求的客观水平,如茶叶质量 标准,符合标准茶叶质量就合格,合格是对茶叶质量的 基本要求,并不等于茶叶质量无缺陷。茶叶质量标准是 根据一定时期的茶叶科技水平和经济状况而制定的,
36.0
是相对稳定的,而消费者对茶叶质量的要求则是时时 在变化的,因此,茶叶还要满足消费者的主观要求。 1.2茶叶食用或饮用安全 茶叶安全是指长期正常饮用对人体不会带来危 害的茶叶。目前影响茶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有: 1.2.1化学性有害因素 茶叶中的有害化学物质
首先来源于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的正常或违规使用, 导致茶叶中有害化学物质残留;其次是产地环境污 染,如土壤、大气和水污染,导致茶叶中有毒有害元 素和放射性物质残留;另外,还有茶叶加工、包装等 不当引起的化学物质污染。
茶树对某些化学物质的富集,如茶树是富氟植物,导 致每公斤茶叶中氟含量低的几十毫克,高的数百毫 克,最高可超过一千毫克,人体少量摄入氟有利于健 康,但摄人量过多,则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2茶叶质量安全评价
2.1感官品质评价 感官品质是茶叶的外在品质,是茶叶的商业品 质。主要靠感官检验来确定,根据专业审评人员正常 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受,使用规定的评茶术 语,或参照实物样对茶叶产品的感官特性(形态、嫩 度、色泽、香气、滋味等)进行评定,需要时还可以评 分表述。茶叶感官审评必须依赖敏锐、熟练的评茶 员,因此,评审结果将受审评场所、评茶员的健康状 况、评茶员的主观原因、知识水平以及经验等影响, 因此,从第三者来看,往往对审评结果的客观性、普 遍性感到不安,甚至产生怀疑。但目前利用科学仪器 还难以将茶叶感官品质的优劣进行数值化。 2.2理化品质评价 理化品质是茶叶的内在质量,主要靠仪器检测来 判定。目前,常见的茶叶理化品质指标有:水分、灰分、 水浸出物、粗纤维、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溶 性灰分碱度等。水分和灰分直接与茶叶质量安全有
茶叶Journal
of Tea
2004,30(2):67~69
【编者按】
现代工业文明在为人类社会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环境问题,尤
其是农药、化肥、食品添加剂和激素类药物的大量使用以及工业“三废”对农业的污染,不仅影响农 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为更好地协调环境一资源一健康的关系,许多国家提出 了发展安全农产品的设想。这一设想的实施也是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是保 障人民身体健康和应对加入wTO后冲破技术壁垒的迫切需要。为此,本刊特辟专栏,约请有关专 家,就茶叶生产安全与市场准入制度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茶叶;质量;安全
中图分类号:¥571.1;X9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577—8921(2004)02--067一03
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意味着国民的 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对农产品质量安 全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就要求食品生产供给 在新形势下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安全食品。
茶叶特性1茶叶特性是指茶叶本身固有的
各种品质特征:(1)感官品质特征,如茶叶外形、汤 色、香气、滋味和叶底;(2)理化品质成分,包括茶叶
收稿日期:2004~03—29
作者简介:鲁成银,男(1963年一),安徽人,学士,副研究员,从事茶叶研究和质检工作。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