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合集下载

高校体育教改研究课题

高校体育教改研究课题

高校体育教改研究课题
1.体育教学质量: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方
面。

2.学生体质健康:如何通过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包括身体形态、身体
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

3.体育课程设置:如何设置合理的体育课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
方面,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4.体育教学资源:如何合理利用体育教学资源,包括场地、器材、师资等方面,以提
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5.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如何通过体育教育传承优秀的体育文化,同时创新和发展新
的体育文化。

6.体育与健康融合:如何将体育与健康融合,通过体育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7.体育教育的国际化: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方法,推动我国高校体育
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8.体育教育的信息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体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
验。

9.体育教育的评价与反馈:如何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以促进体育教
育的持续改进。

10.特殊群体的体育教育:如何关注特殊群体的学生,包括残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
等,为他们提供合适的体育教育服务。

新课标视域下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涵、设计依据与要点

新课标视域下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涵、设计依据与要点

新课标视域下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涵、设计依据与要点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课标视域下,体育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正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涵、设计依据与要点,以期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阐述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体育大单元教学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以某一运动项目或技能为主线,将相关的知识、技能、体能、情感等多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探讨体育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依据。

设计体育大单元教学时,需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资源等因素。

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体育大单元教学应紧扣新课标的要求进行设计。

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体能水平等个体差异,以及学校的教学资源条件,确保设计的体育大单元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本文将介绍体育大单元教学的要点。

在实施体育大单元教学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注重技能的形成与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技能;三是要加强体能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四是要注重情感培养,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快乐、建立自信。

本文将对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涵、设计依据与要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以期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在新课标视域下,体育大单元教学指的是以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将多个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整合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通过连续、系统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中以单一技能传授为主的局限,更加注重学生体育学习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整体性:体育大单元教学将多个相关的教学内容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框架。

体育院校专业课程改革内容

体育院校专业课程改革内容

体育院校专业课程改革内容体育院校专业课程改革是指对体育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内容涉及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体育院校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课程设置体育院校专业课程设置是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传统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相对固化,以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为主,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增加一些与时尚运动相关的课程,如健身减肥、瑜伽、舞蹈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改革是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

传统的体育专业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将课程内容从理论知识向实践操作转变。

例如,在讲解运动技术时,要加强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

三、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传统的体育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以听课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缺乏参与性。

应该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教学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

四、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传统的体育专业课程缺乏实践环节,学生只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

应该增加实践环节,例如实践课、实习、实训等,让学生有机会将课堂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增加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评价方式评价方式的改革是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

传统的体育专业课程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重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例如考试、实践操作评价、实验报告评价等,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

六、教师培养教师培养是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保障之一。

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培养。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韩春利执笔人:解毅飞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体育科学学院课程名称:体育概论课程编号:141301英文名称:Sports Concept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6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0学分:2开设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公共事业管理(体育)、舞蹈学(体育)、休闲体育先修课程:无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体育概论是一门以体育整体为研究对象的基础性理论学科,是体育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教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思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体育的本质、功能、目的、手段等问题进行了概要地介绍。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形成对体育系统各要素的基本认识,并能够运用课程中介绍的体育基本理论对体育现象进行相对合理的解释。

该课程是形成正确体育观念和提高体育理论素养必须途径(二)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整体认识,掌握体育的基础理论与国家体育的宏观政策、方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学习打好基础,增强从事体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自觉性。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引论1、《体育概论》课程的特点和所负使命,了解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2、建设应注意的问题,掌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及学习的基本方法。

3、了解体育的产生与发展;4、掌握体育概论的学习目的与意义;(重点)5、理解体育概论的内容体育和学习方法。

(难点)第一章体育概念1、了解体育及体育的本质;(难点)2、在认识体育与诸事物的关系中,掌握体育的根本性质,明确体育的完整概念。

3、理解体育的概念与定义;(重点)4、了解体育的分类。

第二章体育功能1、了解体育功能的概论;2、掌握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重点)3、理解延伸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促进个体功能、社会感情功能)等。

(难点)第三章体育目的1、理解确定体育目的依据;2、掌握体育的目与目标及其关系;(重点)3、明确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与要求。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和目标1.2 课程重点和难点1.3 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二、课程内容2.1 体育概论的定义和意义2.2 体育概论的发展历程2.3 体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4 体育文化与体育社会学2.5 体育教育与体育训练学2.6 体育管理与体育经济学2.7 体育心理学与运动生理学2.8 体育法规与体育伦理学三、教学目标3.1 了解体育概论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3.2 掌握体育概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3.3 了解体育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4 认识体育的组织和管理体系3.5 理解体育对个体的身心健康的影响3.6 培养体育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四、教学方式4.1 讲授4.2 实践4.3 讨论4.4 分组研究4.5 视频展示五、教学评价5.1 平时表现5.2 课堂讨论和发言5.3 研究论文或报告5.4 期末考试六、教材与参考书目6.1 主要教材6.2 辅助教材6.3 参考书目七、教学计划第1周:课程介绍和体育概论的定义和意义第2周:体育概论的发展历程第3周:体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第4周:体育文化与体育社会学第5周:体育教育与体育训练学第6周:体育管理与体育经济学第7周:体育心理学与运动生理学第8周:体育法规与体育伦理学第9周:课程总结和复习第10周:期末考试八、教学团队本课程由体育学院的专业教师授课。

教学团队包括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研究经验的教师。

九、其他事项9.1 课程要求和注意事项9.2 学生参与课程的责任和义务9.3 课程的延伸阅读和研究机会总结:体育概论课程作为体育学科的入门课程,通过学习掌握体育概论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和研究能力,加深对体育在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的认识。

通过讲授、实践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

教学团队将全力配合,确保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研究机会。

大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化改革及实践研究

大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化改革及实践研究

大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化改革及实践研究马晓豹(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山西运城044000)摘要:在新体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改变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是建立现代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党的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旨在探讨大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化改革与实践的相关研究报告。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育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科学地评价大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就是其中之一。

该文从教学质量评价的弊端、大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化改革的必要性、大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制定、大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化改革措施与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大学体育 课堂教学质量 评价指标 教学质量改革中图分类号:G8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23)23-0156-06 Research on the Standardization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MA Xiaobao(Yunche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Yuncheng, Shanxi Province, 044000 China)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formulate scientific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concept.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stablishing the modern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topic for deepening the Party's teaching reform,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level and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standardization reform and practice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At present,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faces many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ne of which is how to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disadvantages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the necessity of the standardization reform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the formulation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es, and th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reform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Key Words: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Teaching quality reform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教育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

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现状及改善的初步研究

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现状及改善的初步研究
— —
把健美操基本动作 圆满地表现 出来 ,动作类 型有 屈、 伸、 转、 旋、 绕、 提、 扭等。 基本姿势是执行基本动 作时身体所表现出的姿态。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有意 识地培养学生的乐感 , 跟随节奏节拍建立对健美操 动作 的初步感受 , 调整身体姿势 , 不会 出现过慢 或 过 陕的现象 。 组 合动 作和 成套 动作加 强 学生 对健 美 操动作 的整体认识和把握 , 加强动作和动作之 问的 链接 , 增强学生 的协调能力 。 器械健美操 利用器械 配 合健美操练习, 器材主要是哑铃 、 踏板和体操垫等 , 发展上肢 和下肢 的肌 肉力 量 的柔韧度。
Ma r . 201 4
高校健 美操教学 的现状及改善的初 步研 究
付美卓
( 抚顺 师 范 高等 专科 学校 ,辽 宁 抚 顺 1 1 3 0 0 6 )

要 :体 育是 高校 的 必修 课程 , 健 美操 是一 项较特 殊 的体 育运 动 。我 国 高等 院校 健 美操 教 学 已基 本
第3 5卷 第 3期
2 0 1 4年 3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 S c i )
Vo l _ 3 5No . 3
于2 0 世纪 7 O 年代末 , 最早的健美操原形是美 国太 空署 为 太空人 所设 计 的体育 运动 , 后 来逐 渐发 展 为 现在的健美操形式 。健美操 和体操之间是有不同 的, 有音乐配合 , 以有氧运功为基础 , 身体 的各个部 位都参与到运动中。健美操融合 了舞蹈 、 体操 和音 乐, 以强身健体 、 增加身体协调性 、 灵活性和柔软度 为前提 , 达到健身 、 塑造身形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改革探索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改革探索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改革探索作者:姜波来源:《神州·下旬刊》2019年第09期十九大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努力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推进新课标下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对习惯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体育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

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体育心理的健康形成,有效地达成体育课程技巧目标与强健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结合,以及改进体育课评价激励制度,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全面达成素质教育发展目标,也是当前体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在我们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围绕新课程要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验。

一、以生为本探索弹性分组模式,激发学生体育课参与兴趣。

(一)稳定性分组按照学生的健康、性别、体能状况、爱好和技能以及体育成绩等因素,划分为较为稳定的小组,这种分组的特点是學生各方面情况基本相同,有助于相互交流,有助于引起竞争,相互激励促进。

(二)临时性分组临时性分组一般只在一个教学单元教学中采用,一旦单元教学结束,小组也随之解散,有二种分组方式:1、按爱好相同分组。

例如在球类教学单元中,同时出现篮球、足球和排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球类项目,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技能和体质都会有教大幅度的提高。

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的真正体现。

2、按技能水平高低搭配分组。

这种分组注意到组内差别,让技能好的帮助技能差的,让兴趣浓的培养兴趣淡的,发挥同学们之间的帮带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改善了人际关系。

二、以体育教学为载体,渗透德育教育学校教育要求以德育为核心,所有学科教学均应结合学科特点加强德育渗透,体育教学也必须坚定地贯彻这一教育原则。

终身体育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终身体育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终身体育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一、终身体育视域下的理念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侧重于对学生的体能训练,强调的是短期内的训练效果。

终身体育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进行的第一步就是要对传统理念进行转变。

终身体育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和兴趣,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维护健康。

在这个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也需要重新定位。

不仅仅是通过训练提升学生的体能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坚持的态度,让他们能够终身受益。

这种理念的转变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师们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二、多元化的课程设置还可以设置一些特色课程,比如登山课、攀岩课、游泳课等,帮助学生开拓自己的体育视野,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体育运动中找到乐趣,享受快乐。

三、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依赖于教师的口头传授和学生的机械训练,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和抵触情绪。

而在终身体育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显得非常重要。

可以引入信息技术手段,比如利用视频教学、网络课堂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运动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

可以结合现代健身设备,开展智能化健身训练,让学生在锻炼中获得更好的效果和体验。

可以进行体育科技的研究和应用,比如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营养学等领域的研究,为体育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使体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四、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在终身体育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学校与社会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只在学校内部进行,课程设置单一,教学资源匮乏。

而在终身体育视域下,学校需要与社会各方面合作,共同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大概念统摄下体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

大概念统摄下体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

大概念统摄下体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作者:***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21年第10期体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指从体育学科运动项目的整体性、学生学习的整体性、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出发,把对外相对独立且内在关联性强、共同特征多的运动技术(即同质同类的运动技能)进行整合和重组,并将整合和重组后的内容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旦以此为单位进行整体分析、整体设计、整体评价,以凸显体育学科运动知识技能的整体性与关联性,追求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教学设计。

一、大概念统摄下体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在大概念统摄下,使教学系统化、教学整体化、内容结构化,围绕运动项目结构进行教学,将一系列运动知识技能整合为一个具有共同属性和规律的知识技能体系,指向完整运动的学习(图1)。

1.基于学科提取大概念,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以知识技能点为站位,看到的目标只是了解、理解、记忆;以大概念统摄下的大单元为站位,看到的目标才是学科育人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1]。

因此,对于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育教学,体育教师应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基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教材价值、知能目标、生活价值、评价标准等,提取大概念,立足大单元教学,做到“上通下联”,即“上通”体育学科的本质和学科的育人价值,“下联”学科运动知识技能点的目标或要求。

以水平四(八年级)《篮球技术与简单战术及运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例,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篮球运动特点,从篮球“运动”学习出发,基于“发展篮球技术与简单战术及运用能力”的大目标,确定了以“篮球技术与简单战术及运用”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包含八年级篮球教材中的传球、运球、投篮、移动及简单技战术等教材内容)。

其教学策略关注的不是具体运动技能的简单记忆,而是通过设计与大概念相呼应、具有挑战性与驱动性的问题和结构化运动技能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观察体验,提升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篮球技能向篮球运动能力与比赛能力等核心素养转化。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王志辉为了使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体能课程的教学更利于培养社会需求的综合体育人才,主要从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以探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体系中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所处的角色,分析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依据社会需求与自身发展,建立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教育教学的模式和培养计划,从而为高校教学改革和优化人才教育模式提供支撑。

我国体育院校(系)课程体系改革要以我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体育运动当代发展成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为参照,以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围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人才为目的,深入研究,认真讨论,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重新构建,以加强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衔接,拓宽课程体系的覆盖面,增强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为目标。

使大学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现代化,促进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向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发展以及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改革。

1 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角色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运动训练专业以培养教练员为本位目标,自设立以来,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

旨在培养从事运动训练实践和理论研究以及竞赛、训练管理的专门人才。

1.1 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一直处在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专项体育教师为主的钟摆运动中。

随着社会发展,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向着综合、全面和特色方面发展,以适应当今社会需要及体育运动发展要求。

在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里,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具备竞技运动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现代科学训练理论与方法及专项运动训练技能,能胜任竞技运动、教学训练、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2 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角色定位运动训练专业是我国国家教育部体育专业目录里面五个基础专业之一。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的问题聚焦与破解路径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的问题聚焦与破解路径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的问题聚焦与破解路径作者:蔡光琳黄甜余喆来源:《体育风尚》2023年第09期摘要: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而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从三个向度:顺应国家教育政策建设要求的客观要求、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现实要求、推动高校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系统分析其价值意蕴。

从三个维度:体育课程思政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健全、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有机融合深度不足、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创新步履艰难,深入探究其问题聚焦。

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三个角度:建构长效机制,发挥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引领性;掌握融合方法,增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创新育人模式,强化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指向性,深刻探讨其破解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体育教学;问题聚焦;破解路径基金项目:202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DEA-Tobit模型的西部地区群众体育公共财政支出效率测度与优化路径研究》,(XYCSR2023012)。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之举,是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1]“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2]为了推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见功见效,近年来涌现大量体育课程思政相关研究,但如何推動课程思政有效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无疑是当前亟需解答的问题。

基于现有研究,本研究全面分析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建设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深入剖析内因,并提出破解路径,对于实现课程思政与高校体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意蕴加快推进课程思政与高校体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应从“应行之策、应然之举、应有之义”三个向度把握两者深度融合的价值意蕴。

探讨复杂运动情境下 开展结构化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探讨复杂运动情境下 开展结构化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探讨复杂运动情境下开展结构化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策略作者:魏敬王志亮来源:《体育教学》2024年第02期关键词:结构化;变向跑;运动情境;组合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2-0085-03《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强调要避免孤立、静态地进行单个动作技术,避免单个知识点的碎片化教学,要切实提高学生在真实活动或比赛情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长期以来,体育课堂教学只注重教材的单一技术模式和规范性技术学习,只是在动作结构本身进行各种学练,如双手胸前传接球只强调技术动作本身进行各种练习而没有把技术与技战术运用有效结合,更没有关注技术动作在复杂情境下的综合运用,出现了学生习得单一技术而不能学以致用的状况。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强调结构化整体式、组合式设计。

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围绕核心技术展开复杂运动情境的结构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以变向跑为例展开案例式研究。

一、内容分析与目标引领变向跑是北京版《体育与健康》五年级田径教学的一项内容,主要是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的一种练习方法。

变向跑是在跑动中通过脚下蹬转及上体协调配合完成变向,在练习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和判断能力,提高身体姿态的控制能力,增强身体的灵活性。

变向跑既是一种提升快速跑以及灵敏素质判断能力的方法,也是提升体能基础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球类等项目常用的基础学练内容。

因此,需在教学中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结合教材特点尝试变向跑与追逐跑结合、与计时跑结合、与球类比赛结合,突出组合式运用,最大范围地挖掘教学内容的潜力,提升学生在复杂情境下的运动能力。

(一)运动能力学生知道变向跑是快速跑的一种练习方法,能准确说出快速判断、脚下蹬转、重心调整、上下肢协调配合等动作要领,逐步掌握在游戏比赛中运用变向的时机。

在“隐患排查”游戏中引出变向问题启发思考;在“消防演习”游戏中学会通过脚下蹬转改变重心等方式调整方向;在“灵活躲闪”游戏中学会主动灵活变向、摆脱防守;在“火场营救”游戏中将变向跑与计时跑组合,进一步提升学生变向跑技能在复杂情境下的综合运用能力。

基于OBE理念的体育院校民族预科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OBE理念的体育院校民族预科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OBE理念的体育院校民族预科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作者:卢嘉欣王丽芳殷剑侠马德康杨嘉芊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23年第12期[摘要]体育院校民族预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既要坚持“强化基础,增强能力,开拓视野,提高素质”的原则,做好“预本衔接”,又要在“多元一体”格局下,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独特育人作用,以体育人、以体化人、以体树人,塑造健康体魄,健全道德品质,净化心灵审美,培养学生“五个认同”意识。

本研究根据OBE教育的培养目标、学习成果、能力素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成果评价的反向设计理念,尝试构建多元化的、体现体育院校民族预科教育自身特点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结构突出“目标导向、实践取向、知行结合”特点,构建以“文化知识教育为基础、专业知识教育为导向、实践教学为抓手、思政教育为支撑”的“四维一体”的“通识+专业+实践”完整课程体系结构。

[关键词]OBE 民族预科课程构建基金项目:2022年陕西省社科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022HZ0110)。

引言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当前培养优秀少数民族人才、为民族地区建设和国家发展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形式,它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输送新鲜血液,为加快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加快民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体育院校民族预科教育在坚持“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独特育人作用,以体育人、以体化人、以体树人,塑造健康体魄、健全道德品质、净化心灵审美,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理念,意义深远。

本研究基于成果导向理念,遵循“教育应该提供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的教育理念,从需求(包括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出发,以最终目标(最终学习成果或顶峰成果)为起点,反向进行课程设计,构建体育院校民族预科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进行针对性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明确把握,为学校和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彰显学校特色的大学体育课程开发研究

彰显学校特色的大学体育课程开发研究

身安全提供技能基础.
防卫术校本课程开发是 学校 办学特色化和 多样 化的需
大学体育教学 的教师 , 所 有成 员能够从 各 自的专业 、 教学经 验出发看 问题 , 从而取长 补短 ; 另外 , 课题组 成员科研 经历
丰富 , 课题组组 内一半 以上 的教师从事 过课 题研究工作 , 并
防卫术校本课程开发是个性化 教育 的需 求. 先前 的大学 体育课程 包括一些传统的体育项 目, 有 田径 、 球类 、 健美操 、 武术套路 等 , 据调查发现 , 本校普通专业大学生 对公安专业 的擒拿格斗课程 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学 习愿 望 ,利用本 校 的擒拿格斗特 色资源建设 一门防卫术校本课程 ,能够为
2 彰显 学校 特 色 的 防 卫术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的 理 论 研 究
价、 反馈及完善. 环境模式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 , 是 理论 与实
践 的统一 ,彰显学校特色 的大学体育 防卫 术校本课程 的开 发采用这种模式 ,并结合学校具体 情况 对这种模式进行 了

2 . 1 防卫术校本课程开发 的现实意义
第2 9卷 第 7期 ( 下)
2 0 1 3年 7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大学生追求个 性发展提供学习平 台,亦能为大 学生保障 自
些改进和完善以适应 防卫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 . 在师资力量方面 , 本 项 目科研 队伍精干 , 课题组 内由具
2 . 3 防卫术校本课程开发 的师资力量 、 资金 与设备条件 有讲师 以上职称 的教师组成 , 其中包括教授和副教授 , 教学 经验 丰富 , 科研力量 较强 ; 其次 , 课题组 内所有教 师专业结 构合理 , 既有多年从 事公 安专业教学的教师 , 也有多年从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前言 《体育概论》是体育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自 70 年
代开始,就作为我国体育院校各专业的必修课程设置.根据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和原国 家体委关于在体育院校高年级学生中开设学校体育学课程 的通知,指出《体育概论》课程是高等学校体育学各专业本 科和专科必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的先修课程是《训练 学》和《体育史》等.通过《体育概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体育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体育方面 的现象与事实能够给予正确的解答《. 体育概论》课程能够充 分反映时代特色,能够促进学生全面掌握体育的基本规律, 培养学生具备优良的教师素质《. 体育概论》 课程的基本知 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为更好的让 所教学生掌握《体育概论》的基本知识,在《体育概论》课程 教学的过程中,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融合,坚持教育 见习与教育实习的互动作用,坚持校内体育教师职业技能 训练与校外体育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重视学生应用学校 体育理论指导体育实践的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 生的创新能力. 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
为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为学生的 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供文献资料,学院图书馆为学 生购置了大量的体育运动理论研究的图书资料.学生除了能 够通过书报查阅文字资料外,还可通过校园网免费登录中 国期刊网、中国博 / 硕论文、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数据资源, 这些途径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科研的基本要求, 丰富所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的需要,学校的宽带网和局域网早已投入使用,并连通到教 师宿舍和学生宿舍方便了教师和学生查阅资料.及近几年来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结合当前内蒙古自治 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背景,收集整理了当前有关内蒙古 自治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方面的文件与成果,并搜集 了国内相对权威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 体育大学出版社等鲍冠文、熊晓正《. 体育概论》编写委员会 等一大批优秀学者所编写的优秀图书和教材,作为本文的 研究基础. 所收集的专注与文献极大的丰富笔者的研究思 路,为本文的撰写打下基础.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对《体育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王彦飞
(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体育概论》课程是高等学校体育学各专业本科和专科必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 一,其主要是从宏观上、整体上让学生对体育学这一一级学科有一定认识,丰富体育理论知识,开阔体育视野与认知.
关键词:赤 峰 学 院 ;体 育 教 育 ;体 育 概 论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60X(2012)11- 0168- 02
教材的使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教材为全国 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在 2005 年出 版的《体育概论》.该教材具有简单实用,知识传输量大的特 点,但也存在着版本落后,知识陈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针 对《体育概论》教材这一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扬长避短的教 学,对于重点内容重点章节进行重点讲授,对于那些知识陈 旧的信息量相对较小的章节,则在讲授过程中加大所教内 容的信息量,注意向学生传授与灌输最新的《体育概论》学 科知识,让学生加深《体育概论》课程的知识深度,以丰富学 生的知识体系. 3.2.2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历次教学改革 的重点内容.为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师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所选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 进性、趣味性,并注意结合当前国内外典型的体育现象与体 育事实,要能反映本学科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
- 168 -
收其他院校和赤峰学院本校老教师先进的教学经验,并注 意与所教的《体育概论》课程相吻合.本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为 2005 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最新《体育概论》教材,本书 具有信息量大、基础性强、内容新、时效性强等特点,代表了 当前我国《体育概论》研究的最高水平.全书共十章,分别论 述了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体育的目的,体育的手段等.为了适 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易于理解并 鼓励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另安排 2 学时讨论,便于学生 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在考核方面,《体育概论》课程的考核 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开卷成绩两部分组成,以百分制评 定.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2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学 习态度等;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 80%,学生卷面成绩 按 80%折合为理论考试成绩. 3.2 对《体育概论》教学条件的改革 3.2.1 教材选用与建设情况
第 28 卷 第 11 期(上) 2012 年 11 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28 No. 11 Nov. 2012
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体育学院又新建设了一批实验室,学院新图书馆有相关书 籍 3000 余册,相关的中外文期刊 40 余种. 3.2.3 网络教学环境
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方便快捷的获取方式,不受时间 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互联网获得 相关学习资料,了解相关动态,这是大学生在网络时代的新 需求,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望.因此,本课程积极利用网络技术为教学服务. 3.2.3.1 充分利用学院网络教学设施,教会学生使用期刊 网、数据库等校内免费资源. 3.2.3.2 增强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 的参与意识,共同讨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公开教师信箱, 方便学生下载课件,不仅可以往上交作业,而且还可以进行 网上讨论和答疑. 3.2.3.3 利用高学历、外语好的优势,把国外前沿的理论观 点、研究成果引入教学之中. 3.3 对《体育概论》教学方法的改革 3.3.1 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