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笔记
银保监会高频考点经济金融基础知识:经济学讲义笔记4(宏观经济现象)
理论攻坚-经济学4(讲义)第六章宏观经济现象第一节经济周期一、经济周期的含义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地扩张和收缩。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一)按照周期波动时间的长短1.长周期又称长波循环或康德拉耶夫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平均为50—60年。
2.中周期又称大循环或朱格拉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平均约为8年。
3.短周期又称小循环或基钦周期,它的平均长度为3—5年。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二)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1.古典型周期经济运行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即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
2.增长型周期经济运行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值,即经济总量GDP只是相对减少。
三、经济周期的划分和阶段特征(一)经济周期的划分一般来说,可以把经济周期首先分为两个阶段: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
具体地,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特征1.复苏和繁荣阶段特征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提高,投资持续增长,产量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旺盛,就业机会增多,企业利润、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但也常伴随通货膨胀。
2.衰退或萧条阶段特征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投资活动萎缩,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或下降,产品滞销,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提高,企业利润水平下降,亏损、破产企业增多,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下降。
四、产生经济周期的原因假说(一)外因论1.实际经济周期模型该模型认为引起经济周期的根源是技术冲击。
2.太阳黑子理论太阳黑子理论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归因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
3.创新理论提出者:熊彼特。
该理论把周期性的原因归之为科学技术的创新。
4.政治性理论该理论把经济周期性循环的原因归之为政府的周期性的决策。
(二)内因论1.乘数-加速数模型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的根源在于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乘数原理是指投资变动引起的产量的变动。
加速原理指产量变动引起的投资的变动。
经济学基础课堂笔记
●绝对优势:如果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较少,就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绝对优势●机会成本:某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比较优势:生产x物品时放弃了较少的其他物品的生产者,生产x物品的机会成本较小,在生产该物品上具有比较优势●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种物品的数量●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市场需求:所有个人对某种特定物品或者劳务的需求的总和●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该种商品的数量●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一种物品价格下降,该物品供给量也减少(价格,投入品价格,技术,预期,卖者数量)●供求定理: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需求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价格上/下限:法定最高/低价格●(当政府队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须在大量潜在买者中配给稀缺产品)(限制性价格下限引起过剩)●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实际支付的量●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衡量卖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无谓损失:买者和卖者因税收遭受的损失大于政府筹集到的收入,当税收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减少被称为无谓损失,税收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不能实现某些贸易好处●出口: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物品出口国,国内生产者状况变好,消费者状况变差,从赢家收益超过输家损失的意义上看,贸易使国家经济福利增加●进口: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物品进口者,国内消费者状况变好,生产者状况变坏,从赢家收益超过输家损失的意义上看,贸易使国家经济福利增加●国际贸易的其他利益:增加物品多样性,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加强思想交流●外部性:当一个人从事影响旁观者福利而对这种影响不付报酬又不得到报酬的活动,产生●外部性内在化政府解决:负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正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对有负外部性的物品征税并给予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来使外部性内在化●公共政策:规定或禁止某些行为,矫正性税收与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经济分析批评●私人解决: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慈善行为,各利益方签订合同●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的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私人市场就总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并有效的配置资源,私人经济主体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不论最初权利如何分配,有关各方总可以达成一种协议,每个人的状况都可以变好,结果是有效率的●私人解决方法无效原因:交易成本,谈判容易破裂,各方利益难以达成有效率的协议●公共物品特征:无排他性,无竞争性;公共资源特征:有竞争性,无排他性●搭便车者问题: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却避开为此付费的人,由于公共物品没有排他性,搭便车这问题使私人市场无法提供公共物品,但是政府可以潜在的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政府确定一种公共物品的总利益大于成本,就可以提供该公共物品并用税收收入对其进行支付●公地悲剧:当一个人适用公共资源时,他就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享用,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公共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政府可以通过管制或水手减少公共资源的消耗来解决问题,此外政府有时可以把公共资源变为私人物品●经济利润:企业总收益减去生产所销售物品与劳务的总机会成本●会计利润:企业总收益减去企业的显性成本●成本曲线:递增的边际成本,U型的平均总成本,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相交于有效规模点●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完全竞争市场:许多买者和卖者,各个卖者提供的物品大体相同,企业自由进出市场●沉没成本:当一种成本已经发声而且无法收回时,这种成本就是沉没成本●垄断企业:如果一个企业是其产品唯一的卖者,而且其产品没有相近的替代物,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个垄断企业,基本原因是进入壁垒,进入壁垒的原因有垄断资源-生产所需要的关键资源由单个企业所拥有,政府管制-政府给予单个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权利,生产流程-某个企业能以低于大量生产者的成本生产产品●自然垄断: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价格歧视:企业以不同价格把同一种物品卖给不同的顾客●治理垄断的方法:努力使垄断行业更有竞争性(反托拉斯法),价格控制管制垄断者的行为,把一些私人垄断企业变为公共企业,不作为●GDP:国内生产总值,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NX净出口●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投资:是对于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劳务的物品的购买●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联邦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净出口: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CPI:消费物价指数,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如何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确定哪些物价对普通消费者是最重要的,找出价格-找出每个时点上篮子中每个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的百分比●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生产率如何决定:人均物质资本,人均人力资本,人均生产资源,技术知识●追赶效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国开始时较穷,它就更容易实现增长●劳动力参工率:总成年人口中劳动力所占的百分比●失业: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即认为是失业●自然失业率:正常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失业率围绕正常失业率波动●周期性失业: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背离●摩擦性失业:使工人与工作相匹配的过程所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劳动的供给量大于市场上可提供的工作岗位需求量●失业原因:工人寻找合适技能与嗜好的工作时间,失业保险摩擦性失业增加,最低工资法把不熟练无经验的工人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之上,增加劳动供给引起过剩劳动,工会市场势力,效率工资理论高工资改善工人健康状况,降低工人流动率●失业保险:给失去工作的工人提供部分保障,减轻失业痛苦,也增加失业量●工会:就工资,津贴和工作条件与雇主进行谈判的工人协会,提升工资引起失业●效率工资理论:如果工资高于均衡水平,企业经营会更具效率●费雷效应:当美联储提高货币增长率时,长期的结果是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更高的名义利率●通货膨胀成本:减少货币持有量相关的皮鞋成本,更频繁的调整价格相关的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动的加剧由于税法非指数化引起的意想不到的税收义务变动,由于计价单位变动引起的混乱不便,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财富再分配●总需求移动: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总供给移动:劳动资本自然资源技术●指数化:根据物价指数对工资的一种校正,使得公众在通货膨胀之后依然拥有相同的购买力●乘数效应:政府支出可增加的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大于支出,政府购买对总需求有乘数效应,因为总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者的额外支出●挤出效应:当财政扩张使利率上升时所引起的总需求的减少称为挤出效应●皮鞋成本: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浪费的资源●菜单成本:调整价格的成本被称为菜单成本●通货膨胀:经济中整体物价水平上升的情况,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某个物价水平衡量指标变动的百分比。
经济学基础笔记
第一部分经济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经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历特定阶段。
一方面明确现阶段社会性质,表明已进入社会主义,具备一般特征;另一方面表明社会主义还不成熟、完善,正处于不发达阶段。
即指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整个历史过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基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市场经济存在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基础:市场经济与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公有制形式: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公有制主体地位:公有资产占优势,有量的优势质的提高,国有全民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对经济起主导作用。
主导作用表现在对经济发展控制力上。
3、资源配置资源具有稀缺性,资源配置方式:计划和市场4、市场经济共同特征和一般规定性1)经济活动纳入市场,市场机制推动流动优化配置。
2)企业是四自市场主体。
3)政府不直接干预,通过经济政策调节。
4)受法律约束。
5、市场运行存在条件1)成熟主体2)完善体系3)健全机制4)规范规则5)间接调控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1)坚持公有制主体,转化机制,建立微观经济主体。
2)建立统一开放市场体系。
3)转换管理职能,以间接为主。
4)建立分配制度,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促发展,保稳定。
二、社会主义经济所有制关系与产权制度1、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归属和所有关系是最基本关系,所有制可分为私有、公有、混合三种。
私有制:(个体和私人资本主义)。
个体:生产资料个人所有,个体生产经营,产品与收入归个人,不同社会存在,不占主体,在我国从属公有制。
私人资本主义:存在雇佣关系。
2021中级经济师的经济基础知识-计算专项课笔记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对本商品需求的影响(替代品同向、互补品反向)二、弹性(了解)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 需求量(上)的变化率价格(下)变化率【注意】价格和需求量反向;价格跌,需求量增加,价格涨,需求量下降 2. (可以放弃)弧弹性(平均) 、点弹性(原)——变化率的分母不同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三、商品边际替代率u 商品边际替代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 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12AX AX MRS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四、边际量(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成本)1.边际量就是总量的增加量,比如三个单位的总成本是200,四个单位的总成本是220,边际成本=220-200=20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五、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一个简单法则(了解)价格−边际成本=- 1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六、乘数1.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11−边际消费倾向 2.税收乘数= −边际消费倾向b =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边际消费倾向b 3.平衡预算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1【财政政策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金融】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率+货币结构比率)的倒数b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七、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依据总收入Y =总支出(C+I + G+X-M)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八、费雪方程式MV=PT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九、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技术进步率、索罗余值)=经济增长率-(劳动份额×劳动增长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十、就业弹性系数=劳动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第二部分:财政学(GDP) (2)债务依存度=当年债务收入/当年财政支出第四部分:统计一、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I (X − i=1 1.均值(简单算数平均):数据组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该组数值的个数。
国际经济学复习笔记
国际经济学复习笔记第一章1、国际经济学的概念: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
2、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微观国际经济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宏观国际经济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国内外平衡政策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间资本流动(国际间接资本流动、国际直接资本流动)、国际间的劳动力流动。
国际经济协调:国际间贸易关系协调、国际间进入关系协调、国际间税收关系协调、国际经济一体化。
3、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主要载体:贸易全球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
意义: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国际分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促进经济多极化发展、促进发展模式创新、促进国际利益融合、促进安全内涵扩展、促进国家主权转移、推进国际体系转型、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第二章1、重商主义理论:时期: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观点: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贸易是“零和”的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原则、国家应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局限:(1)、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站得住脚;(2)、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3)、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
2、绝对优势理论:涵义: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技术水平的绝对差别;贸易建立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之上;参加贸易的国家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利益。
经济学(本)第九章 IS--LM 模型(笔记)
经济学(本)笔记第九章IS--LM 模型第一节投资函数与资本边际效率1、投资的含义和分类(1)投资是指资本形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这里所说的实际资本包括厂房、设备、存货和住宅,不包括有价证券。
(2)投资的种类重置投资: 重置投资又称折旧的补偿,是指用于维护原有资本存量完整的投资支出,也就是用来补偿资本存量中已耗费部分的投资。
净投资: 净投资则是指为增加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投资支出,即实际资本的净增加,包括建筑、设备与存货的净增加。
净投资的多少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及利率等变化情况。
非住宅固定投资: 是指企业购买厂房和设备的投资支出。
住宅投资: 住宅投资是指建造住宅和公寓的投资支出。
存货投资: 存货投资是指厂商持有存货价值的变动。
自发投资: 自发投资是指由于人口、技术、资源等外生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
引致投资: 引致投资是指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
重置投资与净投资的总和即总投资,即为维护和增加资本存量的全部投资支出,如下式:公式IT=D+△I自发投资和引致投资之和就是总投资。
如下式:公式IT= Io+ Ii我们这里讲的投资是狭隘的投资,即资本存量的增加量,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部分。
企业有一个计划投资,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实际投资往往会与计划投资有差异,特别是存货投资这一部分波动较大。
投资量大小取决于投资者的预期回报率和资金成本,资金平均成本可以用市场利率来表示。
短期来说,投资者对某一项目的预期回报率或者说期望回报率一定的话,如果利率下降,就会有更多的投资项目值得投资,投资者就会增加投资量,因此经济学中认为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简单的投资函数可以表述为:公式I=I0-d·r式中,R为市场利率2、投资函数投资规模的总水平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社会对投资的需求、家庭的储蓄供给和厂商的投资品供给。
我们这里所说的投资函数是指投资需求函数。
(1)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利率是决定投资成本的主要因素。
《经济学与价格学基础理论》复习笔记三
⼀、影响价格形成与变动的基本因素:成本、市场供求关系、竞争程度、国家经济政策和法律、国际市场、习惯,等等。
⼆、成本的含义和构成 在实际⼯作中,对成本构成要素有两种划分⽅法:⼀是按费⽤与营业收⼊的相关程度划分;⼀是按取得营业收⼊过程中的⽤途划分。
㈠⼯业企业成本构成 1、按照取得营业收⼊过程中的⽤途,可分为①销货成本,②销售费⽤,③管理费⽤,④财务费⽤。
2、按费⽤与营业收⼊的相关程度,可分为①直接费⽤,②期间费⽤,③跨期费⽤。
㈡商业企业成本构成 商业企业成本构成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商品的进货成本和商品流通费。
1、商品的进货成本。
国内购进商品的进货成本包括国内购进商品的原始进价和购⼊环节交纳的税⾦。
出⼝商品退税款抵扣当期出⼝销售商品进货成本。
国外购进商品进货成本包括进⼝价、进⼝税⾦、实际⽀付给代理单位的进⼝合同价格之外的海外运费、保险费、佣⾦等。
2、商品流通费是指企业在进⾏收购、运输、保管和销售等商品流通过程中所发⽣的各项费⽤。
分为经营费⽤、管理费⽤和财务费⽤。
㈢按照国家规定,企业的下列⽀出,不得列⼊成本、费⽤: 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出;对外投资的⽀出;被没收的财产;赞助和捐赠⽀出;⽀付的赔偿⾦、违约⾦、滞纳⾦等和按国家规定不得列⼊成本、费⽤的其他⽀出。
三、成本的分类 1、会计成本与定价成本。
会计成本也是个别成本,定价成本是⾏业成本,在相同的价格条件下,如果会计成本低于定价成本,企业就能获得超额利润;如果会计成本⾼于定价成本,企业就要亏损。
2、单⼀产品成本和联合产品成本。
3、私⼈成本与社会成本。
在完全市场条件下,私⼈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即不存在外部成本。
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私⼈成本⼩于社会成本,即存在外部成本 4、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5、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和殿后成本。
殿后成本是指某个耗费的企业(殿后企业)⽣产某种产品的成本。
6、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
企业在价格决策过程中,往往以计划成本为依据。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第二部分财政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第十二章财政支出及其分类第十三章财政收入第十四章税收制度第十五章政府预算第十六章财政管理体制第十七章财政政策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第十八章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第十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二十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第二十一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第二十二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三章统计与数据科学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第二十五章抽样调查第二十六章回归分析第二十七章时间序列分析第五部分会计第二十八章会计概论第二十九章会计循环第三十章会计报表第三十一章财务报表分析第三十二章政府会计第六部分法律第三十三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第三十四章物权法律制度第三十五章合同法律制度第三十六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三十七章其他法律制度其他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我想我能”需求的要素: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
“保过”保护价格(又叫最低限价),超过当前市场价,规定必须高于保护价格进行交易,会导致市场过剩。
“消费收入替代互补”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产品价格、预期、消费者偏好、消费者个人收入、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
“相关技术成本”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产品价格、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生产技术、生产成本。
“时间替代重要用途”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替代品的数量和相似程序、商品重要性、商品用途。
“时间投入生产”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影响需求和供给的主要因素都有“预期”。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都有“时间”。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低收入同方向”低档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化,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替代效应作用大于收入效应,所以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与价格都呈反方向变化)。
大一西方经济学笔记知识点
大一西方经济学笔记知识点一、经济学导论1. 经济学的定义和作用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生产、分配和利用稀缺资源的科学。
经济学的作用是解释经济现象,为经济决策提供理论和依据。
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使用观察、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等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
观察方法通过观察和记录经济现象及其变化来获取相关数据;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提出经济理论和假说并进行验证;理论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经济模型和推导来研究经济问题。
二、市场经济与供求关系1. 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制度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资源配置和价格的经济制度。
其基本特征包括个体自由选择、私有产权、竞争和市场信号等。
2. 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供求关系是指市场上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供给方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与价格成正比,需求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数量与价格成反比。
供求关系的平衡点即市场均衡,确定了商品或服务的最终价格和数量。
三、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1. 市场失灵的原因和种类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其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
外部性指市场交易产生的影响未完全反映在价格中;公共物品指供给一人就能供给多人且无法排除他人使用的商品;垄断指市场中存在的稀缺资源的垄断权力;信息不对称指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等。
2. 政府干预的类型和目的政府干预是指政府通过法律、政策和监管等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
政府干预的类型包括价格控制、税收和补贴、垄断管制和市场准入等。
政府干预的目的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
四、宏观经济学与国民经济运行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分支学科。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国民收入、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等。
2. 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国民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内外平衡和经济增长等基本特征。
周期性指经济运行呈现波动性,包括扩张期和收缩期;内外平衡指国内生产总值与总支出的平衡以及国内生产总值与总收入的平衡;经济增长指长期内国民经济的总量逐步增加。
大一经济学基础笔记整理
大一经济学基础笔记整理上了大学,选了经济相关的专业,本以为能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得轻松自在,没想到一开学就被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给来了个“下马威”。
那一堆堆的概念、图表和公式,简直让人头晕目眩。
为了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不被这门课给“拖后腿”,我决定好好整理笔记,跟它来一场“持久战”。
还记得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什么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听得我是云里雾里。
我瞪大了眼睛,拼命想把老师说的每一个字都塞进脑子里,可那些知识就像调皮的小精灵,在我眼前蹦跶两下就溜走了。
没办法,只能靠笔记来“救命”啦。
我拿出了崭新的笔记本,一笔一划地写下了“经济学基础”几个大字,仿佛在向这门课宣战:“哼,我就不信搞不定你!”每次上课,我都像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记录着老师讲的重点。
可有时候手速跟不上老师的语速,就只能先把关键词记下来,下课再赶紧补上。
有一次,老师讲到了机会成本这个概念。
他举了个特别有趣的例子,说假如你有一个小时的空闲时间,你可以选择看电影、读书或者睡觉。
如果你选择了看电影,那么读书和睡觉所带来的收益就是你看电影的机会成本。
我一听,这也太有意思了!赶紧在笔记本上写下:“机会成本,就像选择吃红烧肉就得放弃糖醋排骨,选了这个就得放弃那个,哎呀呀,人生处处是选择啊!”为了让自己记得更清楚,我还在旁边画了一个纠结的小人,脸上写满了“我太难了”。
整理笔记的过程可不仅仅是抄抄写写,还得自己消化理解。
有时候为了搞懂一个概念,我得翻好几本教材,上网查各种资料。
记得有一次,为了弄明白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我在图书馆泡了整整一个下午。
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复杂的图表,我感觉自己的脑袋都要炸了。
“这都是啥呀!”我忍不住嘟囔着。
可抱怨归抱怨,该学还得学。
我深吸一口气,重新梳理思路,一点一点地分析,终于搞明白了这个规律。
我兴奋地在笔记本上写下:“哈哈,被我攻克啦!”还在旁边画了个大大的笑脸。
随着课程的推进,我的笔记也越来越厚。
翻开笔记本,每一页都写满了我的努力和汗水。
经济学基础笔记
第一章替代品同方向(煤气和电),互补品反方向(汽车和汽油))同替反补,同减反加影响需求的因素:产品价格,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个人收入,预期,商品品种质量广告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影响需求弹性因素:用途多,时间长,替代品多,商品的重要性(高档品弹性大)多,长,高:大影响供给价格弹性因素:时间(首要因素),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关程度需求交叉弹性:互补品 Eij<0(负补)第二章(无差异曲线)偏好基本假设:完备性,可传递性,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无差异曲线基于序数效应论。
任意 2 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无差异曲线上的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1、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上。
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消费者均衡的前提条件:偏好不变,收入不变,价格不变结论 1 价格-消费曲线:表示消费者收入和偏好不变,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组合结论 2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
消费者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简记为“低(档品)收入(效应)同方向”第三章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短期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经济利润也成为超额利润,企业的隐成本一般称为正常利润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第四章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平均收益 AR=单位产品的价格 P企业的边际收益 MR<平均收益 AR原因是单位产品价格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在边际成本上的加价额占价格的比例,应该等于需求价格弹性倒数的相反数。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完全竞争企业: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都等于单位产品价格。
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和需求曲线都是同一条线第五章边际要素成本=边际物质产品 X 边际成本边际产品价值=边际物质产品 X 产品价格边际要素成本=边际物质产品 X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派生,联合,复合(复联派引))第六章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非竞争性强调集体提供公共物品潜在收益(纯净收益)非排他性支出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排除困难))由于信息不对称存在,购买前逆向选择,购买后道德风险限制垄断:制定相关法律,进行公共管制消除外部性对市场的影响,措施有:税收,补贴,合并企业,明晰产权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第七章收入法是从创造原始收入角度,支出法是最终使用角度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净出口,消费支出,政府购买,固定投资支出营业盈余是指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额国内生产总值的表现形态包括:产品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运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莫迪利安尼:强调消费与个人生命周期阶段之间关系莫生弗里德曼提出持久收入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
国际经济学笔记
第一章国际要素流动微观基础1、生产可能性曲线: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服务的最大量产组合。
2、机会成本: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也就是MC=△TC/△Q。
边际报酬(MR):也称边际收益,是指既定技术水平下,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
MR=△T R/△Q。
MPP(或MP):在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每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即边际物质产品:MPP=dQ / dL。
MRP: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产量所增加的收益。
MRP=MP * MR。
3、个体无差异曲线:描述单个消费者的偏好与福利4、社会无差异曲线:描述社会整体需求与福利。
用途:5、埃奇沃斯盒状图:指方形的盒的长和高分别代表两个消费者(或生产者)所拥有的两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总量,盒状图中各点表示两种商品(或要素)的总供给量在两个消费者(生产者)之间的配置状态。
条件:6、生产者剩余(考):指由于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最低供给价格与当前市场价格之间存在差异而给生产者带来的额外收益,也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产品提供者在市场交易中实际获得的收益与其愿意接受的最小收益之间的差额。
7、消费者剩余(考):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8、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生产达到均衡、消费达到均衡、市场出清9、MRT(边际转换率):指企业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这种产品,会使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多少。
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10、MRS(边际替代率):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11、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可以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之比。
国际经济学最完整笔记
1、资源稀缺: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人的需求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需要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而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资源总是有限的,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
2、理性人:完全理性:(经济人)各经济主体总是希望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目标实现的选择;个人:效用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政府:公共福利最大化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将资源用于一种用途时而放弃的其他用途。
4、?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限制价格:市场上的价格低于均衡价格的价格)5、保护价格:市场上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的价格。
(为保护生产者或消费者的利益,由国家制定一定限额(上限或下限)并确保其实现的价格。
)6、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央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国债)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7、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8、通货膨涨::通货膨胀指物价指数(物价总水平)的持续稳定上涨。
表现:物价总水平持续三个月上涨或者下跌。
9、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实现的增长。
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
10、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1、M0,M1和M2: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M0=流通中现金M1:狭义货币供应量,(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M1=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支票存款)M2:广义货币供应量,(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经济学基础笔记
经济学基础笔记说起经济学,这可真是一门让人又爱又恨的学问。
在我刚开始接触它的时候,觉得这玩意儿高深莫测,满是复杂的图表和公式,仿佛是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峰。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却发现,其实经济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就拿我前段时间去菜市场买菜的经历来说吧。
那天我准备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菜市场。
一进菜市场,那热闹的场景就像一个小小的经济生态圈。
各个摊位的摊主们大声吆喝着,试图吸引顾客的注意。
我首先走到了蔬菜摊前,准备买些青菜。
摊主大姐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妹子,来看看这青菜,新鲜得很呐!”我看了看那青菜,确实挺水灵的。
大姐接着说:“这青菜三块五一斤,今天刚摘的,可嫩啦!”我心里开始盘算,三块五好像有点贵,于是我试图砍价:“大姐,便宜点呗,三块一斤怎么样?”大姐脸上露出一丝为难的表情:“妹子啊,三块一斤我可就亏啦,你看这菜的品质,三块三怎么样?”这一来一往的讨价还价,不就是经济学中的价格博弈嘛。
最终,我们以三块二一斤的价格成交。
我心里暗自高兴,觉得自己占了点小便宜。
接着我来到了卖肉的摊位。
看着那一块块色泽鲜艳的猪肉,我问老板:“这五花肉怎么卖?”老板回答:“十八块一斤。
”我心想,这价格比我上次买的时候贵了一些。
老板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道:“妹子,这猪肉最近进价都涨了,我也没办法啊。
”这让我想到了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因为猪肉供应减少,导致价格上涨。
没办法,生活离不开猪肉,我还是买了一斤。
买完肉,我又去买水果。
看到那红彤彤的苹果,我忍不住问了价格。
摊主说:“五块钱一斤。
”我拿起来看了看,发现有几个苹果上面有一些小小的斑点。
我指着那些斑点说:“老板,你看这几个苹果不太好,能不能便宜点?”老板笑了笑:“行,那有斑点的四块五一斤给你。
”在这个过程中,我又不自觉地运用了经济学中的商品质量与价格的关系。
买完菜回家的路上,我不禁开始思考。
这看似平常的买菜过程,其实蕴含了这么多的经济学原理。
价格的波动、供求的影响、商品的质量差异等等,都在影响着我们的交易决策。
2023年中级经济师基础三色笔记
2023年中级经济师基础三色笔记以下是2023年中级经济师基础三科的重点笔记,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金融学。
每个科目将涵盖关键概念、理论模型和政策应用等内容。
1.宏观经济学1.1关键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
-通货膨胀率:价格水平上涨的速度,反映货币购买力的下降。
-失业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的人口所占比例。
-货币供应量:在一定时间内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总额。
-经济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在特定时间内的增长速度。
1.2理论模型-供给与需求模型:通过分析市场上产品和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解释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因素。
-凯恩斯经济学:强调总需求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
-新古典经济学:侧重于供给和生产要素的效率,主张市场自由竞争和限制政府干预。
1.3政策应用-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
-经济增长政策:鼓励投资、提高生产率和创新等措施来促进经济长期增长。
-外汇政策:管理国际支付和汇率等问题,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微观经济学2.1关键概念-边际效用:消费者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额外满足程度。
-生产要素:用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市场结构:市场中买卖双方的数量和力量关系,如垄断、寡头垄断、完全竞争等。
-弹性:衡量市场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2.2理论模型-供给与需求模型:分析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解释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因素。
-消费者行为模型:研究消费者如何做出购买决策,包括效用最大化和预算约束等。
-生产者行为模型:研究生产者如何决定生产量和价格,以达到利润最大化。
2.3政策应用-税收政策:通过调整税收来影响市场行为,例如减税鼓励消费和投资。
-行业监管政策:通过制定规则和限制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劳动力市场政策:包括最低工资、劳动法规和职业培训等,以提高就业率和工人福利。
大一微观经济学笔记知识点
大一微观经济学笔记知识点第一部分: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交换过程。
供给和需求是相互作用的双方,供给方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方决定了对这些商品或服务的需求程度。
1.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描述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需求关系的图形化表示。
它的下降趋势表明了价格越高,需求越低,反之亦然。
需求曲线的变化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收入、价格预期、替代品的可用性等。
2.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描述生产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数量关系的图形化表示。
它的上升趋势表明了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反之亦然。
供给曲线的变化受到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税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3.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市场价格和数量满足供给者和需求者的双方利益。
当供给和需求曲线相交时,就形成了市场均衡点。
第二部分: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不同市场中企业数量、产品差异和市场进入与退出的程度。
不同的市场结构影响着企业的行为和市场效率。
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指有大量卖方和买方的市场,产品是同质化的,市场进入与退出自由。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无法通过价格调整来影响市场价格。
2.垄断市场垄断市场是指只有一个卖方的市场,该卖方完全控制着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
垄断市场中,卖方能够通过调整价格来影响市场需求和利润。
3.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几个大型卖方的市场。
这些卖方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相竞争,但依然有相当的市场力量来影响价格和市场需求。
4.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有多个卖方和买方,产品差异化程度较高的市场。
在这种市场中,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和广告等方式来影响市场需求和价格。
第三部分:成本与效益分析成本与效益分析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种重要工具,用于评估经济决策的成本与收益。
它通过比较不同方案的成本和效益,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的选择。
1.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无论产量多少都必须支付的成本。
经济金融基础知识:经济学讲义笔记1(银保监会高频考点财会类专业知识)
理论攻坚-经济学1(讲义)第一章供求理论第一节需求一、需求的含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二、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一)价格因素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成反向变动关系。
价格高则需求量小,价格低则需求量大。
(需求定理)价格是决定需求量的最基本的因素。
二、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二)非价格因素1.收入水平正常品:需求数量和收入正相关。
低档品(劣质品):需求数量和收入负相关。
2.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它的替代品的价格呈同向变化。
互补品: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它的互补品的价格呈反向变化。
3.消费者偏好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程度正相关。
4.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某种商品当前的需求数量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预期价格正相关。
总结: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三、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一)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研究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数量的关系,需求函数就可以表示为:Q d=f(p)(二)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需求曲线的特征: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值。
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四、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一)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二)需求的变动:需求曲线的移动在某商品自身价格不变时,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习题演练】1.(单选)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习题演练】2.(多选)当出租车租金下调后,公共汽车服务的()。
A.需求减少B.需求增加C.需求曲线左移D.需求无法确定第二节供给一、供给的含义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中级经济基础笔记
中级经济基础笔记中级经济基础笔记,这可真是个挺有趣又有点小复杂的事儿呢。
咱先说说这中级经济基础都涵盖啥内容吧。
它就像一个大拼图,有好多小块组成。
这些小块呢,有的是关于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就好比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
比如说供求关系,这就像市场这个大舞台上的两位主角。
供给方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生产着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需求方呢,就像一群嗷嗷待哺的小鸟,等着去获取这些商品和服务。
当供给和需求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就像跷跷板两边刚好一样平的时候,市场就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
要是哪一方力量突然变大或者变小,就像跷跷板一边突然加重或者变轻,那市场这个跷跷板可就开始晃悠啦。
再说说宏观经济学那部分的内容在中级经济基础笔记里的体现。
宏观经济学就像从高空俯瞰整个经济世界。
政府在这个大的经济体系里就像一个大管家。
它得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来调控经济。
货币政策就像是大管家手里的一把小扇子,通过调整货币的供应量和利率这些因素,来给经济扇点风,让经济的热度合适。
财政政策就像是大管家手里的钱袋子,什么时候该收紧,什么时候该放开,都得拿捏得准。
如果经济有点冷了,就像冬天里的人冻得哆哆嗦嗦的,那大管家可能就会把钱袋子打开,多投资点基础设施建设啥的,让经济暖和起来;要是经济有点过热,像夏天里的大太阳烤得人难受,那就得收紧钱袋子,让经济降降温。
微观经济学在中级经济基础笔记里也占着很大的比重呢。
企业在微观经济学里就像一个个小的细胞,组成了整个经济的身体。
企业得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关系,这就好比我们自己过日子得算计着收入和支出一样。
成本就像你出门得花的路费、吃饭得花的饭钱之类的,收益呢就像你工作得到的工资。
企业要是想活得好,就得想办法让收益大于成本,就像咱们过日子得保证收入比支出多,不然就得喝西北风啦。
而且企业之间还存在着竞争关系,这就像一群运动员在赛场上赛跑一样,每个企业都想跑在前面,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消费者行为也是中级经济基础笔记里很重要的一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考试内容: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大小。
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首先,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成为商品。
其次,使用价值和价值又相互排斥。
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例题·单选题】(2007年)商品的本质属性是()。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剩余价值『正确答案』C(提示: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价值)。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B.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C.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E.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大小[714020102]『正确答案』BDE(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考试内容: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存在差别和矛盾:(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抽取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2)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3)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4)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和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相联系。
【例题·单选题】(2008年)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所决定的。
A.劳动的二重性B.劳动的差异性C.生产和交换D.生产和消费[714020103]『正确答案』A【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B.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D.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E.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714020104]『正确答案』ABCD(三)商品的价值量考试内容:商品价值量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概念: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是商品的社会价值。
商品的社会价值是商品交换的依据。
【例题·单选题】商品的价值量由( )决定。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714020105]『正确答案』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价值量发生相应的变化。
劳动生产率高低的表示方式:(1)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2)生产单位产品所耗用的时间。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教材P24):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自然条件等。
二、货币的产生和职能(一)货币的形成和本质考试内容:货币产生的过程,货币的本质(掌握)。
商品的价值是通过货币表现的,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
从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来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个别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2.扩大的价值形式(08年考过此概念),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商品的价值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但此时等价物是经常变换的。
3.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
但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方,用作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相同和不固定的。
4.货币价值形式。
当一般等价物最终固定在一种商品上时,这种商品就成为了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在货币形式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已经固定地由某种商品来承担。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货币的出现,使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商品;一极是货币。
一切商品,只有换成货币,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会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会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货币的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例题·单选题】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是()A.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714020106]『正确答案』C【例题·单选题】货币的本质是( )。
A.价值B.使用价值C.社会属性D.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714020107]『正确答案』D 来源:考试大-经济师(二)货币的职能考试内容:货币的基本职能(掌握)。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可以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价格与价值一致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
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然而,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是象征性的存在,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使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3.贮藏手段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形式而保存起来的职能。
充当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4.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支付商品赊买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来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等职能。
5.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一般是贵金属的自然形式。
但在现实生活中,少数发达国家的纸币,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
世界货币的职能,一是作为国际购买手段;二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三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例题·单选题】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是指货币的( )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714020201]『正确答案』B【例题·多选题】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E.世界货币[714020202]『正确答案』AB【例题·单选题】(2008年)货币在商品赊销,预付贷款和清偿债务中执行着()的职能。
(此知识点多次考过)。
A.价值尺度B.价值储藏C.支付手段D.流通手段[714020203]『正确答案』C(三)货币流通规律考试内容:货币流通的基本规律(掌握)。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间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的货币量由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来决定。
即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价格总额是待流通的商品数量与商品价格水平的乘积。
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随着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和商业信用关系的发展,货币流通规律公式的具体形式发生变化。
其公式表现为:纸币作为价值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职能,其流通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的。
纸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
【例题·多选题】(2007年)决定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因素有()。
A.社会劳动者数量B.待流通的商品数量C.商品的价格水平D.商品的流通范围E.货币的流通速度[714020204]『正确答案』BCE【例题·多选题】(2008年)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
A.市场上的商品品种B.待流通的商品数量C.商品的价格水平D.货币流通速度E.商品的流通范围[714020205]『正确答案』BCD 来源: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考试内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
商品价格的确定是以商品价值为基础的,但并不意味着每一次具体的商品交换都是等价交换,因为价格还要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
尽管存在着商品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并不违背价值规律,相反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在商品交换中,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是受到其价值的制约;只有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才成为现实。
【例题·单选题】(2007、2008年)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 )表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