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经济生活》必背基本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考《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

高考《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

高考《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货币(一)货币的本质考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1)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3)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考点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3.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考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的货币。

3.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外,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考点4:金属货币与纸币1金属货币: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

2.纸币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考点5:货币与财富1.货币被崇拜的原因:货币产生后,就成了社会财富的象征。

2.货币并不神秘:不应盲目崇拜,从货币的起源看,它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基本职能。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

2019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2019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经济生活》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会减少;②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③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反之,其替代品需求量减少,互补品需求量增加。

(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

(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反之,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①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③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其后顾之忧。

④.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⑤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⑥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

——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影响及标准?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高三经济生活常考知识点

高三经济生活常考知识点

高三经济生活常考知识点高三经济生活常考的知识点包括经济学原理、市场经济、家庭经济、个人理财等方面。

在大多数高中经济学教材中,这些知识点都被广泛涵盖,考生应牢记这些知识点以备考之需。

一、经济学原理1. 稀缺性原理:资源有限,而需求无穷,因此人们必须做出选择。

2. 机会成本:做出某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最好的其他选择的成本。

3. 边际效益递减原理:当消费或生产一种货物或服务时,其边际效益递减。

4. 激励原理: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激励可以是经济性的,也可以是非经济性的。

二、市场经济1. 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供给是生产者愿意提供给市场的产品或服务的量。

2. 市场均衡:当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3. 市场失灵: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或者产生非理性的结果。

4.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三、家庭经济1. 消费决策:家庭根据自身的收入和需求来做出消费决策。

2. 储蓄和投资:家庭可以通过储蓄来积累财富,并通过投资来增加资产。

3. 货币与通货膨胀:家庭需要了解货币的重要性以及通货膨胀对生活的影响。

4. 进口和出口:家庭在消费中可能会面临进口和出口产品的选择。

四、个人理财1. 预算和理财规划:个人需要制定预算和理财规划来管理自己的收入和支出。

2. 银行和金融机构:个人需要了解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服务和产品。

3. 贷款和信用:个人可能需要贷款来满足特定的消费需求,理解贷款和信用的运作原理很重要。

4. 投资与风险:个人可以通过投资来增加收入,但也需要了解投资的风险和回报。

以上便是高三经济生活常考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

理解这些知识点既能提高经济学的素养,又能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明智的经济决策。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加倍努力,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0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总结精华版

2020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总结精华版

2020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总结精华版〓〓〓〓〓〓〓〓〓〓〓〓〓〓〓〓〓〓〓〓〓〓〓〓〓〓〓〓〓〓〓〓〓〓〓〓〓〓〓〓〓〓=======================第一单元:消费活动(1货币→→2价格→→3消费)=============================== ————————————————————【价格问题】———————————————————————1.价值决定价格:①生产商品的成本提高可能导致价格上涨。

2.供求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②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导致某些生产经营者哄抬物价。

4.国家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5.物价上涨,消费水平降低;物价下跌,消费水平提高。

6.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或需求或消费者)的影响:①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减少。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

③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大)。

④互为替代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⑤互为互补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7.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供给或生产)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这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体现。

————————————————————【消费问题】———————————————————————W1类型和结构→W2影响因素→W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W3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影响消费的因素及其措施①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③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要促进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生活知识点

经济生活知识点

2.发展生产的意义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之 间的矛盾的客观需要,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根本任务。
3.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 一意谋发展。
4.公有制为主体
(1)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内容: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 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 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既要有量的优势, 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1)价值与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 的货币表现。
提示: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比,与商品自身价 值成正比。
(2)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越大, 价格越高;反之亦然。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 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2.影响价格的因素
间接因素:气候、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 仰、习俗等文化因素。
直接因素:供求关系。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 价格下跌。
3.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 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不 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价格变 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 相关商品: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 升,消费者将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 品。反之亦然。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 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 量减少。反之亦然。

2020年高考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必背知识点总结

2020年高考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必背知识点总结

2020年高考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必背知识点总结2020年高考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必背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经济生活》必背100个知识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货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2.拥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具有价值,而具有价值的物品一定具有使用价值。

3.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得随意发行。

4.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额和发行量,但无权决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5.货币供应量必须以流通所需的货币量为限。

6.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所需的货币量会导致通货膨胀。

7.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8.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但并非完全安全。

9.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有影响,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对外投资、出国旅游和消费,但不利于出口和吸引外资。

10.XXX加息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向收益更高的地方,从而导致其他国家资本外流。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商品价格上涨会导致人们减少对其购买,价格下降则会导致人们增加对其购买。

4.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生产者获利减少,从而压缩生产规模和减少产量;商品价格上涨则会导致生产者获利增加,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产量。

5.价格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大。

6.市场决定价格与价值决定价格是一致的。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对消费水平有根本性和基础性的影响。

2.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3.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

4.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5.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一种精神财富,应该在任何时候发扬光大。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2021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选择题105条必背知识点

2021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选择题105条必背知识点

2021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选择题105条必背知识点《经济生活》选择题必背知识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和价值(人类劳动)。

3.有使用价值的并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4.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5.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

6.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额,决定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7.货币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8.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9.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基本职能)、支付职能、贮藏手段、世界货币10.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11.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但不能减少货币的流通),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12.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有利于对外投资,有利于出国旅游和消费,不利于出口和吸引外资。

1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1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15.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16.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变化与其自身的生产成本成正相关17.价格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大(需求弹性大)。

18.市场决定价格与价值决定价格是一致的。

19.生产决定消费。

经济发展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基础性的。

20.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2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一一、商品和商品经济(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差不多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进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初级时期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初级时期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进展公有制经济,鼓舞.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奉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差不多特点市场经济的一样特点;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差不多特点。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1.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独有的,有价值就一定是商品,是商品就必有价值。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所不可缺少的,假如假冒伪劣就不能视为商品。

3.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刻与价值无直截了当关系,但存在间接关系,将会对社会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的阻碍。

商品的价值量有单位商品价值量和一定时期内制造的价值量之分,但多数情形下是指单位商品价值量,要注意分清。

4.假如l只羊=10斤大米成立,这是不考虑供求关系变化情形下,得出价值相等。

等式的右边是等价物,是直截了当的物物交换,买与卖同时进行即W-W。

5.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能够是一样等价物,也能够是货币,这时买与卖分离。

货币产生后,交换媒介固定充当一样等价物,即W-G-W.6.纸币不能执行价值尺度,有贮藏手段职能。

除执行价值尺度外,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纸币不是观念中的货币,是货币符号。

假币不是纸币。

7.价值的表现:交换价值.等价物.一样等价物.价格差不多上商品价值的表现。

等价物-----般等价物-----货币交换价值←———价格8.流通中所须的货币量是指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由于货币是指金银贵金属货币,因此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也是指金属货币量。

经济生活必备知识点

经济生活必备知识点

经济生活必备知识点高三政治备课组长靳洪菊一、价格问题1、影响价格的因素:(1)根本原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P13(2)直接原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3)其他因素:国家宏观调控、纸币发行量等。

2、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消费者的影响:①一般来说,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需求;价格下跌,会增加对它的需求。

②不同②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③价格的变动会影响相关商品的消费需求。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替代品的需求增加。

在有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其互补商品的需求会减少。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生产者/企业):这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分配。

③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联系: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3)对国家的影响: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实现社会资源在各部门的合理配置。

3、如何稳定物价?(建议:对症下药)(1)价值决定价格。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供求影响价格。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产品尤其是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量,另一方面要抑制炒作囤积的自发行为,缓解价格上升的压力。

(3)宏观调控影响价格。

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规范市场秩序,平抑物价。

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维护群众利益。

(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稳定物价。

二、消费问题(扩大内需、提高消费率)★★★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会促进生产的发展:(2013广东高考主观题已考)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高中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一、消费与储蓄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行为。

储蓄是指人们将部分收入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消费与储蓄是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二、货币与通货膨胀货币是指一种被广泛接受作为交换媒介的物品。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货币与通货膨胀是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三、税收与社会保障税收是指政府依法向纳税人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

社会保障是指政府为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税收与社会保障是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四、市场与竞争市场是指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

竞争是指在市场上,不同的生产者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进行的竞争。

市场与竞争是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五、国际贸易与汇率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汇率是指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国际贸易与汇率是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六、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

经济发展是指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增长与发展是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七、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劳动力市场是指供给劳动力的人和需求劳动力的单位之间进行的交易。

就业是指人们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工作并从事生产活动。

劳动力市场与就业是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八、企业与市场企业是指为了追求利润而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组织。

市场是指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

企业与市场是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九、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经济周期是指国民经济总量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

经济波动是指国民经济总量在短期内的波动。

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是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十、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是指国家在经济领域内所采取的制度安排。

最新高考《经济生活》考点七_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_知识点

最新高考《经济生活》考点七_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_知识点

考点七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一般包括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等;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专指所有制结构,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㈠公有制为主体⒈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

⒉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⑴国有经济含义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是同社会化大生产中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意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社会化大生产:又称生产的社会化,是同小生产相对应的组织化、规模化生产。

它表现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中在企业中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生产;专业分工的不断发展,各种产品生产之间协作更加密切;通过产品的市场化和市场自动调节,使生产过程各环节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⑵集体经济含义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式农业集体经济、合作社、集体工业企业、集体商业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

作用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发展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态度国家支持、鼓励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⑶混合所有制经济含义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高考《经济生活》必背基本知识点

高考《经济生活》必背基本知识点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价值决定价格。

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导致价值量增大,这是造成物价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

(2)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3)纸币发行量。

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其他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对物价上涨起了助推作用).(1)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有不同影响。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影响人们消费选择:替代品比较多的商品,其价格上涨后,消费者会选择替代品。

在互补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反之,也是这样。

)(1)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产量;相反,会增加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拓展延伸】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以及稳定物价的措施原因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稳定物价,防止通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以人为本。

措施提示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市场监管+宏观调控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2021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25个必背知识点

2021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25个必背知识点

2021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25个必背知识点《经济生活》主观题必背知识1. 商品价格的上涨或下跌的原因(供求+价值+其他)①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②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③其他因素,根据材料确定2.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消费+生产)(1)对消费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④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互补品的需求量也减少(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③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3.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生产+收入+价格+心理观念)①决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决定消费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③价格影响消费需求(物价变动影响消费)④消费心理(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和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

4. 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适度+理性+绿色+勤俭)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5.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作用+消费反作用)(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③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6. 为什么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消费反作用+协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扩大内需,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1、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 :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质量(2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格2、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 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2流通手段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 , 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4、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通货膨胀 :货币的发行量太多了 , 导致货币贬值、价格上涨(2通货紧缩 :货币的发行量太少了 , 导致货币升值、价格下跌5、信用工具 :信用卡、支票等6、汇率和外汇汇率(1汇率升高 :相同的本币能够兑换的外币增加 , 意味着本币升值 , 有利于进口 , 不利于出口(2汇率降低 :相同的本币能够兑换的外币减少 , 意味着本币贬值 , 有利于出口 , 不利于进口(3外汇汇率升高 :相同的外币能够兑换的本币增加 , 意味着本币贬值 , 有利于出口 , 不利于进口(4外汇汇率降低 :相同的外币能够兑换的本币减少 , 意味着本币升值 , 有利于进口 , 不利于出口7、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值决定价格(2供求关系与价格相互影响 :①供不应求 , 价格升高——卖方市场②供过于求 , 价格降低——买方市场8、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1一般说来 , 价格上升 , 购买减少 ; 价格下降 , 购买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 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 , 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11、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12、影响消费的因素 :(1主要因素 :居民的收入、物价水平(2其它因素 :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13、消费的类型 :(1按交易方式不同分为 :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2按消费对象不同分为 :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3按消费目的不同分为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贷款消费 :未来的的预期收入比较稳定14、消费结构 :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 :是否合理 VS 消费水平 :消费的多少15、恩格尔系数(1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2恩格尔系数减小 , 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 消费结构改善16、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17、正确的消费观 (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 , 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 , 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 , 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 , 艰苦奋斗18、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高考《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归纳(简洁版)2023

高考《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归纳(简洁版)2023

高考《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归纳(简洁
版)2023
1. 宏观经济指标
- 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国经济总体规模的指标。

-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居民消费物价变动的指标。

-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衡量生产者采购价格变动的指标。

- 就业率:衡量劳动力就业情况的指标。

- 外汇储备:记录一国持有的外汇资产量。

2.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
- 市场经济:基于供需关系自由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 计划经济:由中央政府计划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3. 经济增长与发展
- 经济增长:指一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加。

- 经济发展:更广泛地指一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包括经济、社
会等各个方面。

4. 资源配置方式
- 市场配置:通过市场自由供求关系决定资源配置。

- 计划配置:由政府制定计划来调配资源。

- 混合配置:市场和计划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

5. 劳动力市场
- 人力资本: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可产生收益的能力。

- 失业率:指劳动力中失业人口所占的比例。

- 弹性工资:工资根据供求关系而发生变动的情况。

6. 国际贸易
- 贸易顺差:指一个国家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情况。

- 贸易逆差:指一个国家的出口额小于进口额的情况。

- 关税:对进口货物征收的税费。

- 关税壁垒: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而设置的各类贸易限制措施。

以上是高考《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的简洁归纳,希望对您有
所帮助。

高考复习《经济生活》重点必背知识

高考复习《经济生活》重点必背知识

高考复习《经济生活》重点必背知识2015高考复习《经济生活》重点必背知识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影响价格的因素(P11—P13)①需求影响价格。

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②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增加,价格上升;商品的价值量减少,价格下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P16 按新教材观点)①调节产量。

价格下降,减少产量;价格上涨,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生产要素价格下降,增加其使用量;价格上升,减少其使用量。

3.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P17—P18)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居民的收入。

②消费水平与未来收入预期成正比,因此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的后顾之忧,从而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③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成反比。

因此要完善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高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

④物价过高会降低人们的购买力,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因此,要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这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⑤消费心理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理性消费、适度消费。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1.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及国家对待公有、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P35)(1)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非公经济能促进生产发展,扩大就业,方便人民生活,活跃市场,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发展非公经济,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3)国家对待公有、非公经济的政策:①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②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2.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P39—P40)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价值决定价格。

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导致价值量增大,这是造成物价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

(2)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3)纸币发行量。

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其他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对物价上涨起了助推作用).(1)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有不同影响。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影响人们消费选择:替代品比较多的商品,其价格上涨后,消费者会选择替代品。

在互补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反之,也是这样。

)(1)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产量;相反,会增加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拓展延伸】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以及稳定物价的措施原因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稳定物价,防止通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以人为本。

措施提示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市场监管+宏观调控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客观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同时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也有密切的联系。

)(3)物价水平。

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物价上涨,购买力普遍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

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主观因素:消费心理(①从众心理;②求异心理引发;③攀比心理;④求实心理)和消费观念。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拓展延伸】如何提高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国家+企业+个人作为国家:①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

②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保持供求平衡,保持物价稳定。

③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⑤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开发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尤其是开拓农村市场,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⑥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制裁各种违法行为,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作为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搞好售后服务;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作为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表现为"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

这种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上的困难,获取新的成就。

)【拓展延伸】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措施:①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②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③开拓农村市场,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⑤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⑥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水平。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决定消费。

主要表现在: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主要表现在: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③消费调节着生产。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消费反作用生产。

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地位:生产--决定作用;分配、交换--桥梁和纽带;消费--目的和动力】【拓展延伸】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消费对生产的作用、消费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消费观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消费对小康建设的影响(1)消费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2)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3)消费观念与经济发展: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消费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刺激消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1)理论依据: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2)现实依据:是由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意义: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

如何发展:①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③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原因: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体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区、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如何增强:①必须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②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拓展延伸】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联系①在功能定位上,要明确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在产权保护上,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和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都不可侵犯。

③在政策待遇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④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公有制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⑴公司的经营,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利润表现为企业的经营收入与生产经营成本之间的差额。

⑵公司经营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建立健全公司组织机构(建立权责明确、互相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兼并和强强联合(兼并和强强联合有利于壮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遵守法律法规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前提条件,违反法律不仅不能经营成功,而且还会受到法律制裁;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拓展延伸】企业经营与技术创新(1)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科技创新必须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2)企业技术创新的意义①有利于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打造自主品牌。

②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销量。

③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④有利于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⑤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1)对国家的重要意义①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②扩大就业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进而有利于扩大投资、刺激消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搞好就业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④增加就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2)对劳动者的重要意义①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②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解决就业问题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如何解决就业问题(1)国家: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加就业岗位,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②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企业①壮大企业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吸纳劳动者就业;③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3)劳动者:①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②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③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积极创业⑴权利:①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②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③休息、休假的权利;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⑥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