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
学校育人工作总结范文(4篇)
学校育人工作总结范文网络已经成为当代中小学生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
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是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一、以人为本、贴近学生提高网络文化教育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学生的发展愿望和多样化的需求,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增强其感染力的内在要求。
校园网络的发展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坚持“已引导广大同学成人成才,服务广大同学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在内容形式方面要紧密联系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来吸引了学生;另一方面,在网站的定位与内涵建设上,要以培养了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为核心,注重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着力提升网络文化育人的针对性。
二、突出特色、强化内涵提升网络文化育人的思想性校园网络的内涵建设是围绕网络育人的本质属性而进行的平台建设和能力建设,它旨在提高校园网络文化育人的能力与水平。
内涵建设是特色形成的基础,而特色是内涵建设的结果与体现。
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建设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加强以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艺术素质为主题的特色建设,努力形成了一批具有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校园网络文化,充分发挥了网络文化在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了校园网络的文化品位和思想教育价值。
三、联系实际、开展教育四、加强规划、培养队伍把握网络文化育人的主导权校园网络是弘扬校园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是师生思想交流文化和信息沟通的重要平台。
如果先进的、主流的思想文化不去占领这块阵地,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就必然会去填充。
加强网络思想文化的主阵地建设,培养和锻炼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网络思想文化的教育工作队伍,把握网络思想文化育人的主导权,是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
打造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能
打造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能【摘要】校园文化在学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通过培育和传承校园文化,学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提升综合素养。
校园文化不仅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对学生性格养成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学生能够增强社交能力和创造力。
打造校园文化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塑造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校园文化,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学生发展、培育、传承、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性格养成、文化活动、师生参与、重要性、教育组成部分。
1. 引言1.1 校园文化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校园文化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校园文化承载着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精神内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塑造他们的人格品质和个性特征。
通过艺术活动、文化展览、传统节日等形式,学生可以感受到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校园文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使其在全面发展中更加坚实和稳固。
建设和传承具有特色和内涵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1.2 育人功能的意义育人功能是指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人格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使命。
在当前社会快速变化和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显得尤为重要。
校园文化在育人功能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校园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发展平台,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培养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推进“六个育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推进“六个育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者:李国伟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13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工作。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学校在德育实施中应大力加强全方位育人,深入落实好网络育人、环境育人、制度育人、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和活动育人工作,以“六育并举”的措施,创新德育工作模式,提高德育工作绩效。
一、网络育人,提升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合力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机构,要坚持内强素质,强化全体教师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职责,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落实情况与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挂钩,促进教师提高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力度;要坚持以家长学校、家委会、家长会议、家访等形式的活动引导家长增强重视小孩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识,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并要求家长以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自我修养来引导影响小孩;要坚持与公安、政法等部门,以及社区、村委会加强沟通、共同配合,在社会上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提高教育合力,完善全方位育人网络。
二、环境育人,营造文明、安全、健康的成长氛围一是要打造优越的校园环境。
学校要坚持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打造美丽校园。
搞好校园绿化、净化和美化工作,完善舞蹈室、美术室、图书室、体育馆(场室)等艺体和文化活动场室的建设,打造好红领巾广播站、少年宫等育阵地,以优越的办学环境,为全面对未成年人实施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以及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条件保障。
二是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学校应大力组织教师成立了校园护卫队和志愿者服务队,坚持对校园周边的环境进行巡视和监察,维护好上学、放学的秩序,及时消除社会上闲散小青年以拉拢、威胁或引诱的手段使未成年人思想、行为出现偏差的现象。
应加强与公安、交警、城监等部门联系,一旦发现校园周边有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时,及时请求进行整治,及时消除校园周边对青少年成长可能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潜在因素,精心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安全、文明的环境氛围。
扎实推进六个育人渠道 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扎实推进六个育人渠道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望都县新城区小学宋浩新城区小学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完善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六个育人途径,逐步推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一、课程育人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挖掘课程思想内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严格落实综合德育课程,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统筹安排上好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班队会、少先队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社团活动课、法治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教育课程,落实课时,重点加强对学生良好习惯和积极心理个性的养成、思想道德的修为、公民素养的提升。
二、文化育人学校以“树兴国之理想,育新城现代人”为办学理念,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为校训,着力打造“书香四溢,生命盎然”的校风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学风,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
学校着力打造清新怡人的物质文化环境。
建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宣传系列展示区、校园展板群、电子屏文化区、餐厅“艺术天地”展示区。
综合楼走廊、楼梯分别设有优秀传统文化格言系列、《弟子规》故事系列、《家乡名人》系列、读书漫画系列,大厅、转角处设有图书漂流站、好书推介区等,供师生课间及闲暇时间阅读。
餐厅师生作品展示区定期进行作品展,目前共展出书画、剪纸等作品6000余件。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学校公众号等网上宣传交流平台,推进家校互动。
截至目前,新小家校联盟公众号累计推送消息265条,内容涉及校园动态、学生风采、教师活动、安全教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等,累计阅读人数达95443人,累计打开阅读323494次。
中小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与特征
( 一) 学校方面 1 . 现有校 园网资源状况
在调查 的1 0 所学校中, 每个学校都有专 门的图
9 8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O 1
书室 , 其 中电子图书9 3 6 9 册, 平均每所学校 电子 图 书9 3 7 册, 9 所学校保存有教师教学课件 ,占所调查 学校 的9 0 %; 课件总计2 0 7 8 个, 平均每所学校2 0 8 个; 7 所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有专职负责人 ,占所调查
专 门 电子 图 保存 教学 图书室 校 校园 具有 所调查 的图 书数量 教师 课件 和阅览室 园 网站 微机 学校 电 教学 数量 有专职负 网 有专 书室 ( 册) 职负 室 的 脑数量 课件 ( 个) 责人 站 责人 学校 ( 台)
关键 词
网络 时 代 ; 校园网; 校 园 文 化
一
、
绪 论
校园网是以现代化 网络通讯技术 、 多媒体技术
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 向学校提供教学 、 科研 、 管理 以及综合信息服务 的宽带多媒体校园内局域 网网
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 这是摆在当前 学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非常突出的现实问题 。本研 究通过对 1 O 所典型学校的剖析 , 可以为中小学校的 校 园网建设 、 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操作 模式 , 促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走 向良性发展 的轨道 ,从而更大地发挥校 园网络 的育人功能 , 从 整体和根本上增强学校 的教育效能 , 为素质教育的 开展和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 。 二、 研 究方 法
占8 5 %, 利用前沿教育研究 网的 占6 4 %; 利用信息资 源一项 中, 利用电子备课室 的占4 5 %, 利用校 园网的 占3 2 %, 利 用互 联 网 的 占7 1 %。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各办处部系:为贯彻落实学院党委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细则的通知》的精神,积极稳妥的推进全院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现将《学院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和《学院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任务分解表》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认真落实。
一、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在校园的深入发展应用,校园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现象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外起到塑造学校形象、促进交流的作用;对内则肩负着学校管理、教育、统一教职工思想的作用。
学校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不断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引入网络,引导广大教职工在网络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校园不断向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信息时代,加强加快以网络化、数字化为主要支撑的信息化校园建设,是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最经济最可行的方式。
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要利用网络以其相应的网络文化,将其发展成为弘扬校园主流文化的阵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平台。
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以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重要指导思想,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重点,以服务全体师生为宗旨,立足实际,突出重点,积极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构建数字化校园,使现代化教育技术成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三、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主要内容(一)软件建设软件是校园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灵魂,网络信息蕴含着一种潜在的力量,具有无声教育的感染作用。
当今网络已成为教育教学管理、学习、教学、教研与信息沟通不可或缺的工具,校园网络信息建设是校园文化向网络的延伸,它和校园文化互相交错互相渗透又互为补充。
1.校园网站建设(1)结合我校风格、特点、发挥网络媒体的“即时性”、“全面性”、“互动性”、“纵深性”的优势。
如何教育中小学生正确地看待网络文化
如何教育中小学生正确地看待网络文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网络的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内容,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指以网络作为媒介,集合了艺术、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的文化形态。
它既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也能够带来学习和娱乐的双重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教育中小学生正确地看待网络文化,让他们在利用网络资源的时候能够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一、了解网络文化的特点为了能够正确地看待网络文化,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特点。
网络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去中心化和民主化。
网络空间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到网络文化的交流和创作中来,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创造力获得成功。
同时,网络文化的信息量很大,内容丰富,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其次,网络文化的时效性很强,信息迭代速度很快。
网络上的很多文化表达形式更容易吸引人,而且在短时间内就会受到大量用户的关注。
但这也意味着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需要我们谨慎对待。
最后,网络文化的内容多元化。
网络文化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艺术、文化、时尚等多个方面。
其中一些内容可能包含着负面价值观,对孩子的成长有不良影响。
二、介绍网络文化的利与弊网络文化的利与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看法和行为态度。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网络文化的利与弊:1. 网络文化的利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使我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文化信息,这种自由的获取方式打破了社会阶层的限制,不同背景的人可以平等地分享文化资源,这有助于推动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
网络文化丰富了我们的娱乐生活。
在碎片时间里,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看各种有趣的视频、听音乐、玩游戏等。
这种娱乐方式可以消除压力和疲惫,调节身心健康。
此外,网络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科学技术的提高和社会进步。
2. 网络文化的弊尽管网络文化存在着很多的优点,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它的弊端。
加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努力实现优质教育
化的作用。 我们应该 以积极的态度去支持和参与校园文化建
设。
弘扬主旋律, 注重多样化。弘扬主旋律是 时代进步的内
在要求 , 也是文化 规律 和校 园文化 活动的 内 要求,对于推 在
在认识上,学校党政对校园文化建设要切实加强领导, 进一步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
化特色 , 重塑造 良好 的校 园文化精神 ,g导和启发 学生观 不 同年龄、 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 的人们 , 注 f 不 有多样 的生活 察、 分析、评价各种文化现象,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教师 习俗、文化传统和艺术爱好。 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
的教学科研和学校的中心工作, 开展以育人为宗旨, 以校风、 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 得到娱乐和美 学风为核心。以学术研究、科技活动为水准,以寓教于乐为 的享受,都应 当在我们 的文 艺园里 占有 自 己的位 置”。我们 手段的多样化、高品位的文化活动 如读文学名著、唱革命 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应该使多种题材、样式、风格的校园
社 团组 织, 充分发挥其所 具有的功能和作用 , 大力 开展 丰富、 习有用 的、肯定 的东西 ,但肯定不是 复古 ,而是 为 了 新; 创 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 把被校园周围网吧、 录像厅、 桌球室、 人们 也要敢于否定古人应 当否定 的东西 , 否定 不是 割断历 但
电子游戏室等吸引过去的学生重新吸g回来。 f 史。也是为了 创新。 扬弃”就是要使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思 “ 在途径 和方 法上 ,校 园文化应采 用必修 课程 与选修课 考现代化。洋人也确有许多先进的地方,值得学习;但不能 程、课内课程与课外隐形课程、大型活动与小型讲座,思政 妄 自菲薄, 不迷信洋人,就是要使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思考民 教育与校园文化、 文化活动与科学研究以及走出去与请进来 族 化 。 等相结合的方式,做到人人参与, 使寓教于乐的高晶位的校 “ 独树 一帜” “ 。 独树一帜” 就其 本质 而言就是要有 “ 精 园文化活动全方位渗透,如针对校风、学风及考风问题,除 晶”意识,它是创新校园文化活动之方向。精品是文化发展 开设德育、法纪课外,还可通过演讲、相声,小品、话剧等 水平的标志, 代表文化繁荣的方向。 一次精品活动的影响力, 自编、自导、自 演节日 表演,使大家从这种融思想性、知识 往往超过几十次甚至几百次一般性的活动。 品位高、 精晶多,
发挥网络育人功能全新打造校园网络文化工作室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发挥网络育人功能全新打造校园网络文化工作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彭易菲摘 要:网络文化的发展对校园文化传播和管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本文结合新媒体的全面改革与传播,分析 了如何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在新媒体时代下创建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必要性,并由此提出创建大学生网 络文化工作室的意义、建设方向以及建设重点。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文化 工作室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1-0244在未来的信息化校园中,网络信息的发展为校园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网络将成为越来越多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
网络文化的发展既是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挑战。
高校如何才能掌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导,提升网络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创建营运而生。
一、建设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的意义如何让文化在不断融合网络文化的过程中汇入主流文化,吸其精华占领制高点,从而形成网络时代的新校园文化体系。
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应运而生,利用新平台、新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新媒体时代下创建网络文化建设的必然性1.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面对发展快速的网络时代以及新媒体网络技术的介入后,互联网信息庞杂,其中良莠不齐、流言蜚语等充斥网络,网络文化在很多方面侵蚀着校园主流文化。
目前绝大部分在校的大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缺乏理性的思考辨别能力,当被动接受的信息量大到应接不暇不从筛选时,自然会导致认识混乱,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另外关于网络犯罪、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也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2.网络开辟育人新环境新媒体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决定了大量的信息监管难、来源广,因此新媒体产生的网络问题日益严重,增加了高校的社会责任。
从高校内部来讲,网络使高校的教育空间更加开放,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开放到学生可以利用手机为终端连接网络,从而与教育工作者更好的互动,接受的知识也更丰富更生动,因此如何有效管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一个重大挑战。
学校网络育人总结
学校网络育人总结篇一:2017年网络育人工作总结沙湾县第一小学网络育人工作总结网络已经成为当代中小学生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
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是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一、以人为本、贴近学生,提高网络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学生的发展愿望和多样化的需求,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增强其感染力的内在要求。
校园网络的发展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坚持“已引导广大同学成人成才,服务广大同学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在内容形式方面要紧密联系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来吸引了学生;另一方面,在网站的定位与内涵建设上,要以培养了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为核心,注重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着力提升网络文化育人的针对性。
二、联系实际、开展教育,增强网络文化育人的实效性认识来源于实践,联系实际开展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而且也容易增强网络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校园网络因具有生动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快捷性,而凸显特殊的育人功能。
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一是围绕特色网站建设开展相关的专题教育活动,把优质教育资源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提高了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彰显校园网络文化特有的思想价值;二是针对学生在网络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文明上网”活动,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路文化氛围;三是针对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专家、学者参与讨论,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培养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形成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的合力;四是利用网络平台大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传播了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
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湘西自治州教育科学研究院覃远化【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许多学校管理与发展的积极追求,“文化的力量”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的巨大动力。
而校园网络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种新型载体,对学校文化建设可以产生重大的影响.学生、教师是校园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学生与教师的培养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关键。
利用校园网,努力培育人文环境,组织内容健康,格调高尚,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让校园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和文明的校园环境,从而推动整个校园文明程度的明显提高.【关键词】:网络文化校园文化探究一、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独特风貌,蕴含着一种潜在的力量,具有无声教育的感染作用。
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
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使我们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健康成长;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园环境的建设,二是校园精神的培育,三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才的制度环境的形成,四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校园网络建设,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必然选择。
网上学习、网络教学、网上办公和网上交流已越来越普遍,在不少学校,网络已成为教育教学管理、教师学习、教学、教研;学生学习与沟通必不可少的工具,也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向网络的延伸,是校园网络化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校园文化,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它和校园文化互相交错互相渗透并互为补充。
不良网络文化对中小学生成长有极大的消极影响。
但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作为现代人类文明标志的网络已经深刻地影响这当代中小学生,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如果先进的、主流的思想文化不去占领学生思想这块阵地,那么,学生就会被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吸引。
以文润心,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
以文润心,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学校具有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育人全过程,用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必将更好引导广大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坚持融会贯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观念,是高校教学育人的重要资源。
用好这个资源就要让文化融入课积极编写校本教材,开设必修与选修课程,探索〃研讨式、体验式、沉浸式〃课堂模式;为文化打造载体,综合运用全媒体方式、大众化语言、艺术化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普及,举办各类学习宣讲、征文演讲、分享交流活动,用文化涵养品格,用精神提振人心;让文化融通心灵,教育引导学生全面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准自身定位,明晰人生方向,在奋斗中实现价值。
还可立足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讲述历史文化名人故事,激励学生见贤思齐,将自我价值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突出知行合一。
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需要从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两个维度出发,以知促行、以行践知,让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方面,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创产品、短视频、摄影作品、绘画作品、音乐剧等文化产品的创作,在实践中展示自我。
另一方面,以文化育人为抓手,以环境育人为载体,实施〃网格+文化+育人〃校园治理模式,建立宿舍、班级、楼宇、学院四位一体管理机制,设置谈心谈话室、书香活动室、学生活动室等文化间,科学开展学业辅导、就业指导、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等,打造立体育人格局。
强化内外联动。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校园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工作的地位在小学教育阶段不断提高,其中校园文化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阵地,对提高德育实效具有关键作用。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时期,所以极易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如今,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小学德育工作也面临着严峻考验,身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发挥出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以此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所谓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创造出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而承载两者的可以是抽象的活动形式,也可以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氛围,能够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地教育与影响,尤其在内化学生道德认知、道德行为方面效果明显。
从这一点来看,校园文化是学校关键的教育资源,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
二、校园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小学校园文化有着多种表现形态,不同表现形态在德育中的作用有所不同,但共同点在于均对学生成长发展具有关键影响,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途径。
下文对不同表现形态的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观念文化的导向作用观念文化体现在思想认识、道德理念、生活方式等方面,校园文化中的观念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态为学校精神。
许多学校经过历史岁月的洗涤,在发展中逐渐凝练出自身精神,一般会以校训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有的学校校训为“文明、和谐、超越、拼搏”,对学风要求为“勤学、善思、实践、创造”。
小学校园文化需要紧随社会时代发展,表现出时代特点,顺应教育发展要求,才能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校园精神作为观念文化的核心体现,能够指引学生发愤图强、不断进取,在德育中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
2.制度文化的约束作用校园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维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以及对师生行为进行约束,所以也是校园文化的关键内容之一。
校园制度文化对师生行为具有约束作用,存在规范性与纪律性特征。
3.硬件文化的陶冶作用在校园中所有肉眼可见且以实体形态存在的文化形式均为硬件文化,主要包含校园的建筑物、绿化物、教学设备等。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精神,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9〕11号),现就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一)充分认识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学校活动、学校秩序和学校环境的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推动学校形成务实向上的校园文明风尚,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育人为本的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要以育人为目标,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陶冶、凝聚、约束的教育作用。
——师生主体,校企共建的原则。
师生员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校、行业、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建设校园文化。
——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的原则。
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体现民族文化特点、体现行业、企业文化特征,体现时代精神,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继承学校优秀文化传统,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需要,不断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学校全面发展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风貌,是由学校所培养出来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人际关系等的总和。
校园文化既是一种表现形式,又是一种育人机制,通过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育人环境和育人方式。
因此,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
一、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学生在校园里除了学习知识之外,还要具备各种各样的能力,比如情感、智力、品德、技能、文化素质等等。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可以从很多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提高情感素质。
校园文化可以把学生融入到学校大家庭中,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馨和亲情的体验。
同时,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提高情感素质,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度过青春期成长的各种阶段。
2、增加智能素质。
校园文化是学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手段,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比赛、展览、讲座等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例如举办篮球比赛,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同时加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3、加强品德素质。
校园文化应该推崇传统美德、弘扬文化正气,加强学生的道德培养。
在学校举办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中,有助于展现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引领学生向着正确的生活和行事方向进发。
二、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对推动学校全面发展的作用学校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问题,还包括全面机制和全方位建构多种资源的问题。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可以对学校全面发展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
1、促进文化氛围的营造。
一个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塑造学校及学生的良好形象,还能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学校的文化中去,树立学校文化的优秀形象,同时可以加强校园文化的内涵,打造校园文化的特色,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服务,进一步加强文化教育的实施,为学校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完善学校文化教育体系。
文化育人打造文化空间优化育人环境
打造文化空间优化育人环境(文化育人 2篇)第一小学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给孩子最坚实的起步”为办学宗旨,坚持学生以学习为快乐、教师以育人为快乐、学校以发展为快乐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搭建校园文化平台、创建品牌特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充分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全面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文化育人的载体,把文化育人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一、美丽校园彰显和谐。
学校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赏心悦目;教学楼、一体楼迎面而立,气势恢宏;正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彰显学子的爱国情怀。
三栋主体楼上的九个大字阐述了我校办学理念。
塑胶操场平坦宽阔。
教学楼教室宽敞明亮、能容纳近千人,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舞蹈室、音(美)教室及其器材室、图书室、实验室、录播室等教学设施先进,管理、使用规范,900余名蓬勃少年在这里幸福地探索做人的真谛,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合作的愉悦,体验生活的乐趣。
二、走廊文化风景亮丽。
为充分发挥走廊空间的作用,师生自主设计了典雅别致的文化艺术长廊,成为学校一大亮丽风景。
左边是书香长廊,“人求上进先读书鸟欲高飞先振翅”,养成教育长廊用歌谣、图画等生动的形式体现着日常行为规范,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右边是悦读亭,体现立学以读书文本立身以立学为先的理念;校园四周水墨丹青,将我国传统国学文化描绘的淋漓尽致。
三、班级文化点亮校园。
每学年伊始均要举行一次班级文化评比,引导每个班级努力创建充满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物品摆放有序、生机盎然,赏心悦目;班里设置了生物角,窗台上、角落里摆放着盆盆各种各样的植物;“争星榜”上“五星”争艳(学习星、行为星、劳动星、特长星、作业星),比比谁的星空最灿烂;“百花园”里百花齐放,有孩子们得意的“非常亮相”、记录得失的“实践舞台”、昭示收获的“书海拾贝”、寄予希望的“晨曦寄语”。
就连墙壁上的一句句话语都无时无刻不在昭示着人文教育,卫生工具摆放处写着“请给我们排排队”、“请你把我放好”,教室的前门也会说话,告诉每一位同学“请轻点,我怕疼”……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让每一个字闪烁人文光辉,班级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着孩子,让他们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张扬个性,健康成长。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校园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鲜明正确、鼓舞激励的导向作用,它可以促使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在潜移默化的力量推动下健康成长,本校历来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为全校师生创设优美的自然环境、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融思想道德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使学生通过教育和训练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为他们将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其主要做法是:一、优化校园育人环境,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基础性工程。
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使人身心愉悦、精神焕发,它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春雨,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切实的开展,我校在充分挖掘已有的文化教育设施的基础上,努力加强校园环境的硬件设施建设、改造、更新,使学校的环境更适合学生的成长。
1、积极筹措资金,构建美丽的校园。
校园是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好的校园环境,能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不可抗拒的约束力。
久而久之,这种约束力,就能使人滋生出自觉的行动。
几年来,在主管局领导,我校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整改措施的力度。
2、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潜移默化作用。
在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中,我校的做法是:①在楼道悬挂领袖画像、科学家画像和英雄模范画像,这些是学生最好的榜样。
革命领袖、英雄模范人物情操高尚,事迹很典型,是学生心目中最敬仰、热爱的典范,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
②校园最醒目的位置悬挂国旗、国徽、国歌,使学生时刻不忘五星红旗是烈士的鲜血染红成的,从而使他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③室内墙壁上悬挂名人名言,使学生受到启迪、陶冶。
④办好橱窗宣传,将领袖和革命历史以及建成国以来我国各方面取得的成就。
⑤办好校园广播,利用课间及时播送国内外的时事和英雄模范人物事迹,以及校内外好人好事;播放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革命歌曲,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教基〔200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教党[2006]4号)要求,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以下简称中央8号文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重要作用,我部将在继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把德育有机渗透到各门课程的同时,要进一步突出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并努力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
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
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
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软”“硬”结合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软”“硬”结合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日前,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的育人氛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相结合,从完善中小学校园文化体系、丰富中小学校园文化内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领导等方面,全面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通知要求,学校在环境文化建设上应遵循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用”的原则,从本地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校园环境进行文化设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各校要科学提炼学校的“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利用重大纪念日、节庆日开展主题活动,使教育和引导体现于细微之处,让师生通过耳濡目染,增强对学校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要求学校重视学生社团活动,将社团建设从单纯的课外活动层面提升至学校文化构建的高度,保证活动时间、安排指导老师、提供物质支持。
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学校要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运行机制,健全和完善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机制和教师工作考核机制,逐步建立和巩固学校师生良好的行为模式,使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延伸,通知要求学校积极建设健康、活力、开放的校园网络文化,重点加强对校园网电子公告栏、留言板、贴吧、聊天室等交互栏目的管理,为师生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通知提出,校园文体建设要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三大教育,不断丰富内涵。
要有机融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结合当前深化课程改革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成为特色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开足开齐开好德育课的基础上,要加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建设,把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乡土文化作为强化学生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家乡意识和历史观念的切入点,推进中小学的特色文化教育。
由于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全员参与,各方配合,因此,通知还对各个部门的职责作了细化部署。
学校育人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学校育人工作总结范文“全员育人导师制”注重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转变,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突出师生平等地位、全面发展和有效互动的理念,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促进教师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主要表现在:1、增强了教师的“育人”意识,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教育教学理念明显改变,在学生管理中注重与学生谈心、及时交流、沟通,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育人责任感得到明显增强。
2、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特别是促进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导师制”以一种“全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提倡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业进步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使生成长为一个自尊、自信、宽容的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
学校自实施导师制以来,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得到家长的普遍认同。
3、增进了家校联系我在开展工作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2)尊重、理解、热情期望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3)目标引导、正面教育、协调影响、坚持不懈的原则。
我采取的工作方法主要有:(1)“身教”育人、人格熏陶。
在育人活动中我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注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人格为学生树起前进的目标,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
5、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导师制着力于教育理念的更新,通过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师教育方法、提升学生德、智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提升。
导师制是一项整体性的工作,这一制度的实践应用,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双赢”,教师经历实践磨练,专业素质不断提升;同时,我把“全员育人”看作是一项日常工作,也是一个研究的课题,对于所引导的过程与效果进行记载、分析,撰写个案分析材料,定期开展研讨,促进理论与实践上的交流与完善,不断提高“导”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
功能工作实施方案
网络已成为当代学生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
如何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创建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是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一、以人为本、贴近学生,提高网络文化育人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
育是做人的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中小学生的发展愿望和多样化的需求,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增强其感染力的内在要求。
校园网络的发展为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坚持“以引导广大同学成人成才,服务广大同学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在内容形式方面要紧密联系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来吸引中小学生;另一方面,在网站的定位与内涵建设上,要以培养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为核心,注重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中小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着力提升网络文化育人的针对性。
二、突出特色、强化内涵,提升网络文化育人的思想性
校园网络文化的特色,是指校园网络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网站的办网风格、独到的育人理念以及在人才培养方式、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特色。
校园网络的内涵建设是围绕学校育人的本质属性而进行的平台建设和能力建设,它旨在提高校园网络文化育人的能力与水平。
内涵建设是特色形成的基础,而特色是内涵建设的结果与体现。
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建设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加强以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艺术素质为主题的特色网站建设,努力形成一批具有高校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在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校园网络的文化品位和思想教育价值。
三、联系实际、开展教育,增强网络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认识来源于实践,联系实际开展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而且也容易增强网络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校园网络因具有生动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快捷性,而凸显特殊的育人功能。
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
四、加强规划、培养队伍,把握网络文化育人的主导权
校园网络是弘扬校园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是师生思想交流与信息沟通的重要平台。
如果先进的、主流
的思想文化不去占领这块阵地,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就必然会去填充。
加强网络思想文化的主阵地建设,培养和锻炼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队伍,把握网络思想文化育人的主导权,是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
要实现这一目标。
五、完善制度、依法管理,建立网络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
完善的制度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科学的管理是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抓住这两个关键问题,构建长效发展机制。
201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