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评课记录
北师大版初中上册数学听课记录
北师大版初中上册数学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课程名称:北师大版初中上册数学
授课教师:XXX
听课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听课地点:XXX教室
听课内容:
1. 老师首先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强调了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和公式。
2. 老师讲解了本节课的主题——一元一次方程,通过实例引入了方程的概念,并详细解释了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3. 老师重点讲解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并让学生动手练习了解题过程。
4. 老师还讲解了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路程等问题,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5. 最后,老师布置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听课感想:
本节课老师讲解清晰,重点突出,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动手实践。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练习,我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更加深入,也更加明白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数学学习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巩固,才能够真正掌握。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并且注重实际应用方面的练习,以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数学教研评课记录初中(3篇)
第1篇一、评课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9月15日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为主题,由我校优秀教师张老师主讲,全体数学教师参加。
二、评课内容1. 课堂展示张老师本次授课内容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课堂伊始,张老师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性质,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接着,张老师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以一个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在探究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价。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在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后,张老师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评课环节(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本次课堂教学中,张老师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展示,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和手段张老师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同时,张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教学效果本次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评课总结1. 张老师的教学水平较高,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张老师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 张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4.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借鉴张老师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四、改进措施1. 加强教学研究,深入挖掘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北师大数学八年级上册函数评课
北师大数学八年级上册函数评课
北师大数学八年级上册函数评课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评价点:
1. 教学目标:教师是否明确阐述了教学目标,是否在课程中始终围绕目标进行教学。
2. 教学内容:教师是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实际应用,内容是否准确、完整。
3. 教学方法:教师是否采用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4. 教学氛围:教师是否营造了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5. 教学效果:教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函数的相关知识。
6. 教学态度:教师是否认真负责、细致耐心地指导学生,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反馈。
7. 评价与反馈:教师是否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学习。
8. 教学资源:教师是否充分利用了各种教学资源,如课件、教具等,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
9. 学科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展现出良好的数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方面的评价,可以对北师大数学八年级上册函数的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和建议。
一次函数的性质评课
一次函数的性质评课第一篇:一次函数的性质评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评课稿2014年11月5日,在本校录播教室听了刘老师的一节八年级数学课,本课所使用的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材内容。
在教书生涯中,我也多次经历了这一节内容的备课、上课、说课等一系列的活动,显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一次函数的概念的后续课的内容,所以在此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对刘老师这个课例的看法:刘老师的这个课例,特点是设计的思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师生的双向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做中发现规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亲自动手实践,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归纳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通过课后练习进行巩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课堂知识得到及时巩固。
对照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优点:1、重视学生活动,关注个性发展,在本节教学中,根据课堂设计的活动,充分利用多媒体几何画板的强大功能、自己观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偷快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2、注重知识形成的探索过程。
刘老师并没有将性质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不断的让学生养成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新知。
这一节课从学生己有的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出发,通过设计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像,类比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探究一次函数的性质。
在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刘老师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和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
学生学习的收获不仅有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有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堂小结的设计,意在使学生学会归纳和反思,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自我反思的意识。
初中数学课评课记录20篇
初中数学课评课记录20篇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这种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让学生感受到挑战和成功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结合。
二、精心设计的教学课件,使数学教学更加形象直观。
教师在课堂上精心设计的教学课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使数学教学更加形象直观。
这些课件不仅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而且视听效果出色,让学生在研究中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准确,还要富有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和表扬,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研究中来。
四、师生互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这种互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还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默契和互动。
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内容和互动环节,教师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五、小组合作研究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研究方式,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研究内容进行实践和探究。
这种研究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让他们自主探索、发现答案和规律。
同时,这种研究方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发和唤醒学生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付老师通过提出问题,如“除了代入法,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解决一元二次方程吗?”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探究中,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并进行思考。
付老师在教学中成为了学生研究的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创设自由、和谐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真正掌握研究的方法。
同时,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感受到研究数学的乐趣。
数学评课记录模板范文
数学评课记录模板范文一、基本信息。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年级:[年级]授课时间:[具体时间]授课内容:[课题名称]二、评课地点。
[具体地点]三、评课人员。
[评课教师姓名1]、[评课教师姓名2]……四、评课过程。
# (一)授课教师自评。
[教师姓名]老师首先对自己的这堂课进行了自我评价。
老师提到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点],能够运用[知识点相关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尝试采用了[列举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老师也指出了自己感觉不足的地方。
例如,在课堂时间把控上,前面[某个教学环节]花的时间有点多,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不够充裕,没有能够让学生充分巩固所学知识。
还有在小组合作环节,部分小组的讨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小组分工不够明确造成的。
# (二)听课教师评价。
1. [评课教师姓名1]优点。
这堂课的导入环节非常精彩,[教师姓名]老师就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一上来就把学生们的注意力都吸引住了。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如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生活中的常见场景],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一点很赞。
比如说,用[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学习状态。
在讲解新知识点的时候,老师的思路特别清晰。
就像在带着学生们走一条路,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的。
先从[简单的概念或者例子]入手,逐渐引导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或者原理],而且还会不断地问学生“大家明白了吗?”“有没有什么疑问?”这种互动让学生能够跟上老师的节奏,很好地掌握了重点知识。
整堂课的课堂氛围很活跃,特别是在小组活动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很积极。
看到同学们那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就知道他们对这堂课很感兴趣。
这也说明了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很用心,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
八年级上数学听课记录
八年级上数学听课记录八年级上数学听课记录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八年级上数学听课记录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八年级上数学听课记录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 认识角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 折一个角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3. 角的大小比较(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三、固应用,拓展延伸1.课本练习第1题。
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 课本练习第2题。
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
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
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
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 课本练习第4题。
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
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课堂实录(优质实录配套配套教案配套说课评课配套学案)(陈老师)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评课评课人:王小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北师大教材《数学》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它是论证线段相等、角相等和两直线平行的依据之一,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学习它不仅是对已学的平行线、三角形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深化,更是下一步研究特殊平行四边形和有关定理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本节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下面我对陈俊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一节课,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渗透“猜想——实验——验证”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结构的安排:这是一堂典型的实践活动型教学课。
通过欣赏、拼图、寻找等方式进行探索,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自我表现、猜想空间以及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同时,小组讨论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内容的把握:陈老师的教学内容紧扣教材,处理恰当,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发展水平,较为准确地把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整个过程循序渐进的进行。
教学方法的选取:陈老师从动手操作出发,感知平行四边形,到自主探究画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各组成部分的名称,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层次清楚,重点突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课上以引导探究、动手操作、分组讨论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学组织形式的表现:整堂课的教学中,活动、观察、协作特别多。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陈老师很好的控制课堂进度,课堂管理有效,亲和力很强,力求为每个学生营造愉快、健康、高效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强、自尊、自立的心理。
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6.1平均数(第一课时).1平均数评课稿
评课我认为本节课老师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新课程标准,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最佳方法,通过求平均数的问题向学生渗透统计思想,让学生体会统计思想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来感受数学的魅力。
一、善于创设问题情景“能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是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它不应止于知识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更应在里面暗含数学问题。
本节课老师通过联系学生自己身边的事,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问题,认知的“不平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
教学有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与生活实际密切的、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
老师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学习内容都是现实的、与学生已有知识体系有密切联系的。
如新课导入时,从学生最感兴趣的篮球运动入手,比较两个篮球队队员的身高,引出平均数;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平均数的应用……这些内容都是来自学生身边,学生对这些现实的、有应用价值的内容会特别感兴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于我们周围的生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注重引导启发,使学生自悟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引导不能简单地由老师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是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加以建构。
四、巧抓冲突点,体现计算平均数的必要性本节课老师通过联系学生自己身边的事,让学生认识到在权数不同的情况下,“怎样比较公平”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必要性,认知的“不平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确定位置》课堂实录(说、上、评实录教案说课评课稿)(龚玉波)
《位置的确定》评课稿邛崃市白沫江学校龚玉波龚玉波老师所上的《位置的确定》这一节课,是成功的。
目标制定是全面、具体、适宜;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恰当;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富有艺术性.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是全面、具体、适宜。
依据《课标》,教学目标中的要求,从知识、能力、思想感情、学习策略等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对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学目标,以大纲为指导,体现本年级、本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课堂上尽速地(3分钟)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突出了重点(理解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两个数据),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教学程序上:(1)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好。
(2)课堂结构安排:①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恰当.讲与练时间搭配合理。
②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约2:2)分配,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
③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约1:1)的分配。
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般活动时间分配较合理。
④优差生活动时间。
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
⑤教师在课堂无脱离教学内容。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1)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2)教学方法多样。
教师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教学方法多样,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练习法等综合运用。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确定位置》课堂实录(说、上、评实录教案说课评课稿)(龚玉波)
确定位置(一)说课稿邛崃市平乐镇白沫江学校龚玉波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确定位置》。
我准备从如下几个方面展示: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程序设计,评价与反思。
一说教材本节课为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5章《位置的确定》第1节----确定位置。
本章是“图形与坐标”的主体内容,不仅呈现了“确定位置的多种方法、平面直角坐标系”等内容,而且也从坐标的角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平移、轴对称的数学内涵,同时又是一次函数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的知识和能力目标是理解用一对数表示物体在平面内所在的位置,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过程与方法目标是经历在现实生活中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是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确定位置,感受现实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必要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教学难点是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说教法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创造性地选用现实生活中的有关题材,如确定学生在班级中座位的位置等.鼓励学生通过参与观察、操作等活动,对思考的结果大胆地表达、交流,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确定位置的模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情感、态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从大量实际运用中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会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较深层次的理解,并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教学方法多样,运用了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练习法等多种方法。
三、说学法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传统的学习方式比较厌倦,本节课采取活动课的形式,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其学习愿望。
也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四、教学准备:照自己和班上同学的照片,下载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图片及相关资料作为课件的背景.五、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法、学法的确定,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第1课时点评
点评:
一、通过活动真正让学生理解概念的生成过程
直角坐标系是初中数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的本质在于找到了“形与数”的一个很好的连线,从而翻开了数学研究的新的篇章------解析几何的诞生,学好这一概念对学生后继学习非常重要。
授课老师对教材理解比较到位,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围绕为什么建立直角坐标系及直角坐标系概念建立的合理性上设计了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家长会如何帮助家长确定自己座位以及借助某市景点图描述景点的位置。
这些实例为学生展开概念学习做好了铺垫,进而转入到“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研究中。
二、设置问题使学生参与概念的应用过程
概念教学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记住概念,而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产生一个概念的思维过程。
其次是能用概念解决问题。
授课教师在处理教学难点时设计了六个小习题,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归纳提炼,得出结论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有效参与,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通过生生互动,发展学生主动思考,努力解决问题的意识;通过交流展示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强化学生解题的规范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课老师发言记载
任颖:目标明确,条理清晰,2个练习,开放型问题拓展,编题运用较好
杜其武:以合作交流为主体,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很好,疑惑有2点:①立足分析、解决问题,缺少提出、发现问题;②如何检查、评价小组活动的效果;③缺少检测评价,未体现高效性;
2015-2016学年上期校级示范课评课记录
示范课教师
毛鸿兵
备课组
初二数学
学科
数学
班级
8.7
上课时间
2015年10月15日第2节
上课内容
5.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评课时间
10月19日
评课地点
三楼会议室
参与评课教师
初中数学教研组全体老师
示范课教师自述教学设计
1、基于新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二数学新授课,突出学生自主学习。
邓君:设计问题层层递进,如何让学生得到认可,感受到认可,如何使积极评价的面更广,课件亲切感,对预习的安排(平时我们缺少指导检测);
明祥彬:课堂环节流畅,思考:小组活动的管理,如何在其中关注到学生预习展示、预习检测;
龙丹:疑惑(可否分成中心发言人、一号发言人、二号发言人,能使参与度更高);
罗志良:示范课的目的是示范了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引发怎样的思考,活动形式的变化?从示范课的角度,本节课起到了示范课的真正意义,引发了数学组老师们的积极思考,给予老师们一个思考、讨论的平台。建议后面再在这方面做更多的操作性研究,以观摩课为载体积极研究小组活动的诸多方面问题。
优点பைடு நூலகம்
以数学新课程为标准,注重学生小组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足
对学生小组活动的评价可以更多一些考虑!
建议
小组活动的评价及课堂检测方面需进一步增强
说明:“评课老师发言记载”为每位评课老师的发言实录;“优点、不足、建议”由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根据评课老师的实录进行总结填写。
记录人:杜其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