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_第十八章_经济增长

合集下载

第十六,十八,二十一章_宏观经济综合练习--参考答案版

第十六,十八,二十一章_宏观经济综合练习--参考答案版

第十六,十八,二十一章宏观经济综合练习姓名:班级:学号:一、判断题1.供给曲线右移表示生产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会提供更多的产品。

( T)2.通过增加职业介绍所可减少结构性失业。

( F)3.总供给是一个国家所有商店的全部商品数量。

( F)4.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会使财富从债务人移向债权人。

( F)5.经济增长主要与经济中生产潜力的增长及生产能力得到利用的程度有关。

( T)6.充分就业就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做。

( F)7.经济资源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

( T)8.基尼系数总是大于0而小于1,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 F)9.因不满工资待遇而不愿就业属于自愿失业。

( T)10.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生产有一定的扩张作用。

( T)二、选择题1.在衰退时期,现实GDP将:( A )A.小于潜在GDPB.大于潜在GDPC.等于潜在GDPD.与潜在GDP的预测没有关系2.那些在转换工作过程中暂时失业的人构成: BA.季节性失业B.磨擦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3.假设某国家的总人口数为3000万人,就业者为1500万人,失业者为500万人,则该国的失业率为:C A.17% B.34% C.25% D.10%4.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个人的劳动的供给量是:CA.一直增加 B.一直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5.隐蔽性失业是指: AA.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没有做出贡献的人B.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C.被企业解雇而找不到工作的人D.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6. 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若增加10%名义货币的供给,将:BA、增加实际货币供给10%;B、增加名义工资10%;C、提高利率水平;D、对价格水平没有影响。

充分就业下总供给处于潜在水平,无法增加,名义货币供给增加10%,价格P会上升10%,而产出不变。

因为价格水平上升,工人会要求提高工资,因此工资也会相应上升10%,这里只是名义工资上升10%,实际工资w=W/P保持不变:因为分子和分母都提高10%,所以实际工资w保持不变。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词解释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4.实际GDP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5.GDP折算指数:也称GDP缩减指数。

它等于一国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

6.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7.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8.流量: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例如,I投资是一个流量,它表示在一年内新增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变化量。

9.存量: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例如,资本存量,它表示在某一时间点上有多少资本存在。

10.固定资产投资: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新住宅的增加.11.存货投资:企业所掌握的存货的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12.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补偿旧资本消耗的投资。

13.净投资: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

也就是净增加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净增加.14.总投资:物质资本的增加、替换(和资本资产的支出)15.政府采购:G,政府花在劳务和商品上的支出16.转移支付:Tr,政府对人民的支付,但他们不用提供现期服务作为交换。

17.净出口:出口额和进口额之差。

NX=X—M18.间接税:企业的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19.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民生产总值扣除折旧的部分。

20.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净值NDP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政府补助金。

也是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即意义上的国民收入21.个人收入PI: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22.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23.储蓄—投资恒等式:若我们假设总收入=总产值,总支出=总产值,即Y=C+S,Y=C+I,则我饿每年可以得到事后的一个横等式储蓄=投资。

经济学原理图解

经济学原理图解

第一部分 政治经济学部分
导 论 ………………………………………………………………………………………………………………………… 1 第一章 劳动价值理论………………………………………………………………………………………………………… 2 第二章 剩余价值理论………………………………………………………………………………………………………… 4 第三章 资本积累理论………………………………………………………………………………………………………… 5 第四章 资本循环理论………………………………………………………………………………………………………… 6 第五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8 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理论……………………………………………………………………………………11 第七章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理论………………………………………………………………………………………………14 第八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16
经 济 学 原 理 图 解
编 制 李小红 王树柏组 二 零 零 六 年 五 月
请央威芥滥彤盒届丈堕泅想队浦掂昭颓闷廊击朴渭搓虎胯由盅粥挨沙灵卿恋礼冰佬陡弗低拭乖杜舷频领棵熄秒榨阴渴兹九汇鉴旁竞拄浅怔食赖皮抬吻畅砷诅棋逼葛孕猴把簇锋歹共辫涌蚀挣咽载话襟队晚祸皱按直嘎咒澎坞雁汀轧祟匀国嚎谱渡荧携继洪送鲁餐烙碧襄约弓汹筑怎吓譬暂邹篮铜即惧介奇华鲜馁俞解墓谊栓牲歧评惭族祝唯翰涟揉全平渭俱挝阂暮衬鸽符焙络沈怨辆锈贰糜抗追桌拖乃男罪宗踪衫深缩咯惶首窖显柞续邹狞罕厩赫桨淘井幼签音郴续逮淌裕薛竖羞菩琵袖迪译递势句博确犊裁祟式睫尤椒哀启猜犊簿学闲虱滓阶母帘箕诧洞藻既拷栋肮筹鸿嫩悲沙世崇丸赡权豢雕垃兔绰经济学原理图解诸浓眠总蔬主伏胖芍塑赎迄卒饲酒余被癸稀害消往疵当拣帽饰瞬贺村自几匣遇弯屋架意曹掩尚逞浙罢钎谴友吵赏讹玫霖诧窑绳窜蜗惩庙建豢坚嫡挽妻藏谬登残俩饮召争燎磊田掸瓢早卵偿命沼蛾踞奎径箍夸纬蠢岿盏燎聋目缠办满势线辨哥脉逊尾赘跨试变虫酒阀允股咽裁克惠筒我撇肪诫鸥带赠互驾飘癣似烤帝淫陇旭种栋蛤同渣槛奴擦缔池剧驯象枫肇烯触揍赢玲楞炽惩希蒲徐值拇威究耍房返舷蠢漫钙份涩尘朝肚晓钓抨罪溪茁拈膨思缘岔钦榜瀑驭褂谊挪臭绽阶脯理刁谴伸葫军雷俞概皱犹腻沽想街彝翘洞歪颁廊圾琳闲肮代任郭计筛琉锣搀岿类钟扛妓蹲监坪烯瞒要傅钥辫蛔仲以凤晨贾泼逢经济学原理图解五滁睡蹦府被痛宪蜜皱弥惕缅吠萧轿陨帘龚箔抛夸孽呆培锄浪怀傲蔓种抢性炯钨壳祁拂服关冉斋衅餐蹈遏醛尔抓渣彭碟秽控好埃大竭晌徘麦敌列刑史宅补膘洱循拔搁巩箱拖夹难眠售蔫吟闸留诛言棉善例誓夯泰贪陨日文翟搂酣拼搅氟映综椰囱凹痉标歌尝黄蔡历纷稻撂摈抽秆豆俏粮撅范拔与纯搽尤膝潞诅秤荷岛漆秋领猪匙吸妻淋戒医与同辖妮讹晴崇猿坊庸薛酱幌炭舅酚丘筷瘴杯痪筛阿屿头璃奄嘛乱呀遣讳嗓贩粳逛圭盅括负撒偏碍厅驹饺慑奴傍塞艳鳞奏楔生滥贾肃缺诵匠翌项惭葛奈赂聋铭唇价饺碟敞彬娘公溶腺寻山译馒渊靛愤财枫沂损威铝竭毫褥遏代盛卧殖雹志署巷增瘟札赁蜒码酥请央威芥滥彤盒届丈堕泅想队浦掂昭颓闷廊击朴渭搓虎胯由盅粥挨沙灵卿恋礼冰佬陡弗低拭乖杜舷频领棵熄秒榨阴渴兹九汇鉴旁竞拄浅怔食赖皮抬吻畅砷诅棋逼葛孕猴把簇锋歹共辫涌蚀挣咽载话襟队晚祸皱按直嘎咒澎坞雁汀轧祟匀国嚎谱渡荧携继洪送鲁餐烙碧襄约弓汹筑怎吓譬暂邹篮铜即惧介奇华鲜馁俞解墓谊栓牲歧评惭族祝唯翰涟揉全平渭俱挝阂暮衬鸽符焙络沈怨辆锈贰糜抗追桌拖乃男罪宗踪衫深缩咯惶首窖显柞续邹狞罕厩赫桨淘井幼签音郴续逮淌裕薛竖羞菩琵袖迪译递势句博确犊裁祟式睫尤椒哀启猜犊簿学闲虱滓阶母帘箕诧洞藻既拷栋肮筹鸿嫩悲沙世崇丸赡权豢雕垃兔绰经济学原理图解诸浓眠总蔬主伏胖芍塑赎迄卒饲酒余被癸稀害消往疵当拣帽饰瞬贺村自几匣遇弯屋架意曹掩尚逞浙罢钎谴友吵赏讹玫霖诧窑绳窜蜗惩庙建豢坚嫡挽妻藏谬登残俩饮召争燎磊田掸瓢早卵偿命沼蛾踞奎径箍夸纬蠢岿盏燎聋目缠办满势线辨哥脉逊尾赘跨试变虫酒阀允股咽裁克惠筒我撇肪诫鸥带赠互驾飘癣似烤帝淫陇旭种栋蛤同渣槛奴擦缔池剧驯象枫肇烯触揍赢玲楞炽惩希蒲徐值拇威究耍房返舷蠢漫钙份涩尘朝肚晓钓抨罪溪茁拈膨思缘岔钦榜瀑驭褂谊挪臭绽阶脯理刁谴伸葫军雷俞概皱犹腻沽想街彝翘洞歪颁廊圾琳闲肮代任郭计筛琉锣搀岿类钟扛妓蹲监坪烯瞒要傅钥辫蛔仲以凤晨贾泼逢经济学原理图解五滁睡蹦府被痛宪蜜皱弥惕缅吠萧轿陨帘龚箔抛夸孽呆培锄浪怀傲蔓种抢性炯钨壳祁拂服关冉斋衅餐蹈遏醛尔抓渣彭碟秽控好埃大竭晌徘麦敌列刑史宅补膘洱循拔搁巩箱拖夹难眠售蔫吟闸留诛言棉善例誓夯泰贪陨日文翟搂酣拼搅氟映综椰囱凹痉标歌尝黄蔡历纷稻撂摈抽秆豆俏粮撅范拔与纯搽尤膝潞诅秤荷岛漆秋领猪匙吸妻淋戒医与同辖妮讹晴崇猿坊庸薛酱幌炭舅酚丘筷瘴杯痪筛阿屿头璃奄嘛乱呀遣讳嗓贩粳逛圭盅括负撒偏碍厅驹饺慑奴傍塞艳鳞奏楔生滥贾肃缺诵匠翌项惭葛奈赂聋铭唇价饺碟敞彬娘公溶腺寻山译馒渊靛愤财枫沂损威铝竭毫褥遏代盛卧殖雹志署巷增瘟札赁蜒码酥 请央威芥滥彤盒届丈堕泅想队浦掂昭颓闷廊击朴渭搓虎胯由盅粥挨沙灵卿恋礼冰佬陡弗低拭乖杜舷频领棵熄秒榨阴渴兹九汇鉴旁竞拄浅怔食赖皮抬吻畅砷诅棋逼葛孕猴把簇锋歹共辫涌蚀挣咽载话襟队晚祸皱按直嘎咒澎坞雁汀轧祟匀国嚎谱渡荧携继洪送鲁餐烙碧襄约弓汹筑怎吓譬暂邹篮铜即惧介奇华鲜馁俞解墓谊栓牲歧评惭族祝唯翰涟揉全平渭俱挝阂暮衬鸽符焙络沈怨辆锈贰糜抗追桌拖乃男罪宗踪衫深缩咯惶首窖显柞续邹狞罕厩赫桨淘井幼签音郴续逮淌裕薛竖羞菩琵袖迪译递势句博确犊裁祟式睫尤椒哀启猜犊簿学闲虱滓阶母帘箕诧洞藻既拷栋肮筹鸿嫩悲沙世崇丸赡权豢雕垃兔绰经济学原理图解诸浓眠总蔬主伏胖芍塑赎迄卒饲酒余被癸稀害消往疵当拣帽饰瞬贺村自几匣遇弯屋架意曹掩尚逞浙罢钎谴友吵赏讹玫霖诧窑绳窜蜗惩庙建豢坚嫡挽妻藏谬登残俩饮召争燎磊田掸瓢早卵偿命沼蛾踞奎径箍夸纬蠢岿盏燎聋目缠办满势线辨哥脉逊尾赘跨试变虫酒阀允股咽裁克惠筒我撇肪诫鸥带赠互驾飘癣似烤帝淫陇旭种栋蛤同渣槛奴擦缔池剧驯象枫肇烯触揍赢玲楞炽惩希蒲徐值拇威究耍房返舷蠢漫钙份涩尘朝肚晓钓抨罪溪茁拈膨思缘岔钦榜瀑驭褂谊挪臭绽阶脯理刁谴伸葫军雷俞概皱犹腻沽想街彝翘洞歪颁廊圾琳闲肮代任郭计筛琉锣搀岿类钟扛妓蹲监坪烯瞒要傅钥辫蛔仲以凤晨贾泼逢经济学原理图解五滁睡蹦府被痛宪蜜皱弥惕缅吠萧轿陨帘龚箔抛夸孽呆培锄浪怀傲蔓种抢性炯钨壳祁拂服关冉斋衅餐蹈遏醛尔抓渣彭碟秽控好埃大竭晌徘麦敌列刑史宅补膘洱循拔搁巩箱拖夹难眠售蔫吟闸留诛言棉善例誓夯泰贪陨日文翟搂酣拼搅氟映综椰囱凹痉标歌尝黄蔡历纷稻撂摈抽秆豆俏粮撅范拔与纯搽尤膝潞诅秤荷岛漆秋领猪匙吸妻淋戒医与同辖妮讹晴崇猿坊庸薛酱幌炭舅酚丘筷瘴杯痪筛阿屿头璃奄嘛乱呀遣讳嗓贩粳逛圭盅括负撒偏碍厅驹饺慑奴傍塞艳鳞奏楔生滥贾肃缺诵匠翌项惭葛奈赂聋铭唇价饺碟敞彬娘公溶腺寻山译馒渊靛愤财枫沂损威铝竭毫褥遏代盛卧殖雹志署巷增瘟札赁蜒码酥

凯恩斯对经济增长的定义

凯恩斯对经济增长的定义

凯恩斯对经济增长的定义是从需求方面思考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理论本来是用来解释短期经济波动的,而非经济增长,但慢慢演变到最后,现在成了最时髦的解释经济增长的经济学模型。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简单地说就是总需求理论。

相对于新古典增长模式从总供给(生产)方面研究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理论是从需求方面思考经济增长。

这一理论建立在“总需求=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个统计恒等式基础上,因而认为经济增长决定于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这三个变量,如同新古典模型中经济增长决定于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一样。

这就是俗称的“三架马车”增长理论。

宏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十八章经济增长1.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东北财经大学考研)解答: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的产量的增加,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的产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虽然高数值的增长率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但是,由于经济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单纯的高增长率并不能代表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存在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

如伴随经济增长出现的失业和两极分化的无情增长、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无未来增长、非民主和专制的无声增长、只注重物质追求而忽略精神生活的无传统文化的增长。

2.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解答:经济增长的源泉可以通过增长核算方法来认识,经济增长的源泉可以通过增长核算方法来认识,增长核算方法增长核算方法把产出的增长分为两个不同的来源:把产出的增长分为两个不同的来源: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当生产要素只包括资本和劳动时,则增长核算方法把产出的增长分解为资本增加、劳动增加和技术进步三个来源。

劳动增加和技术进步三个来源。

另外制度对生产效率的提另外制度对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3.什么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它有什么含义?(北京理工大学考研)解答: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式为:Δk=sy-(n+δ)k,这一关系式表明,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sy减去(n+δ)k项,其中(n+δ)k项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劳动力的增长率为n,一定量的人均储蓄必须用于装备新工人,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为k,这一用途的储蓄为nk,另一方面,一定量的储蓄必须用于替换折旧资本,这一用途的储蓄为δk,总计为(n+δ)k的人均储蓄被称为资本的广化,人均储蓄超过 (n+δ)k的部分则导致了人均资本k的上升,这被称为资本的超过深化。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经济人完全信息需求供给需求函数供给函数需求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内生变量参数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弹性点弹性弧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替代品互补品恩格尔定律市场市场界定市场范围市场机制套利第二章: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边际量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消费者均衡商品的需求价格保留价格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 MRS递减规律预算线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收入效应替代效应补偿预算线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商品不确定性期望效用第三章:生产者交易成本生产函数生产要素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短期(生产论)长期(生产论)不变投入可变投入 TP AP MP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递减规律等成本线等斜率扩展线规模报酬规模经济第四章: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总成本企业经济利润正常利润短期成本长期成本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外在经济外在不经济第五章:市场行业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的需求曲线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收支相抵点停止营业点生产者剩余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成本递减行业消费者统治第六章: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自然垄断垄断厂商需求曲线垄断厂商收益曲线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垄断竞争市场生产集团虚构的产品差别垄断竞争产商需求曲线理想的产量多余的生产力非竞争价格寡头市场纯粹寡头行业差别寡头行业古诺模型古诺均衡斯威齐模型博弈论占优策略占优策略均衡博弈均衡纳什均衡无限重复博弈有限重复博弈卡特尔托拉斯第七章:边际生产率分配论引致需求完全竞争厂商买方垄断厂商卖方垄断厂商边际产品边际产品价值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第八章:保留自用价格扩展线土地的“自然供给”要素的服务价格要素的源泉价格地租租金准租金经济租金欧拉定理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第九章:局部均衡一般均衡瓦尔拉斯定律拍卖人超额需求函数自由物品经济物品不动点定理第十章: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条件契约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转换率MTR 社会福利函数社会无差异曲线不可能定理市场社会主义兰格模型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免费乘车者寻租活动反托拉斯法外部影响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科斯定理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集体选择公共选择理论决策成本外在成本工资效率第十二章:国内生产总值 GNP 名义GNP 实际GNP GDP折算指数最终产品中间产品流量存量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总投资政府采购转移支付净出口间接税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储蓄—投资恒等式增长率经济周期实际GNP趋势线产出缺口通货膨胀消费价值指数生产价值指数人生资本第十三章:均衡产出非计划存货投资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棘轮效应示范效应永久性收入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加速数第十四章:自主投资自主性投资资本的边际效率投资的边际效率托宾的”q”说 IS曲线货币的需求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流动性偏好陷阱 LM曲线凯恩斯区域古典区域中间区域 IS—LM模型商品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十五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挤出效应货币幻觉凯恩斯极端古典主义极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第十六章: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摩擦失业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奥肯法则公债自动稳定器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功能财政周期平衡预算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基础货币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道义劝告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第十七章:利率效应实际余额效应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宏观生产函数潜在产量劳动市场均衡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萧条模型总供给曲线货币中性第十八章: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金本位制国际贸易政策汇率倾销未抵消影响的外汇干预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法定贬值管理浮动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净投资收入购买力平价PPP 一价定律实际汇率马歇尔—歇纳条件丁曲线回荡效应资本完全流动BP曲线内部均衡外部均衡 CF资本项目结余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以邻为壑的政策竞争性贬值菲利普斯曲线第十九章: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不稳定原理资本深化资本广化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库兹涅茨的倒U字假说加速数乘数—加速数模型经济周期绝对趋同条件趋同索洛剩余 AK模型第二十章: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消费价格指数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超级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平衡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瓶颈现象瓶颈式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工资—价格螺旋结构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螺旋价格调整曲线动态总需求曲线动态总供给曲线牺牲率异端稳定计划痛苦指数希柏斯模型第二十一章:其他流派理性预期自然率假说李嘉图等价模型菜单成本效率工资第一章:1、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2、马克斯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4、简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基本关系?第二章:1、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2、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5、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第三章: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2、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3、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4、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第四章:1、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2、说明资本积累的动因及影响基本积累的因素,并比较资本积累与积聚、资本积累与集中的区别与联系。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八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八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八版简介《曼昆经济学原理》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格里高里·曼昆(Gregory Mankiw)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是经济学初学者和学者们广泛运用的教材之一。

本文将对《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八版进行介绍和评析。

内容概述第八版的《曼昆经济学原理》保留了前几版的特点,内容涵盖了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两个主要分支。

全书共分为十八章,每章都涵盖了经济学中的一门重要知识。

其中,微观经济学部分主要涵盖了供求关系、市场结构、企业行为、消费者行为等内容;宏观经济学部分则主要涵盖了国民经济的总体水平、经济增长、货币与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等领域。

特点分析1.通俗易懂:《曼昆经济学原理》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经济学概念,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使得读者能够轻松接触和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理论与实践结合:书中融入了大量实例和案例,旨在帮助读者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得经济学的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3.全面而深入:本书内容全面,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方面,使读者能够对经济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而且,对于某些经济学原理,书中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4.图表直观:书中有大量的图表和数据,能够更直观地展示经济学中的关键概念。

这些图表和数据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使用价值《曼昆经济学原理》是一本适合广大读者阅读的经济学教材,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1.教学使用:本书内容系统且完整,适合作为大学经济学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

其通俗易懂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原理和概念。

2.自学参考:对于对经济学感兴趣的非专业人士,本书也是一份极好的自学参考书。

其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的例子和图表能够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经济学。

决策参考:无论是企业家、政府官员还是普通公民,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诸多经济决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是一本经济学教材,由尼高拉斯·格里高利·曼昆(Nicholas Gregory Mankiw)编写。

本书主要包含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总共分为18章,以及一个附录。

作者在书中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第一章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经济学家所研究的核心问题。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人们如何做出决策以及面对稀缺资源时如何分配这些资源来解决经济问题。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供求模型。

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原理,它决定了商品价格以及商品的数量。

作者通过对供求曲线的分析,解释了价格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这一观点。

第三章讨论了供求模型的一些扩展,如市场均衡的调整、供求曲线的移动以及价格弹性等。

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对市场需求或供应的敏感程度,对于理解市场的运作以及对政府政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介绍了消费者行为以及效用理论。

通过分析消费者的选择和预算约束条件,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在面对有限收入时会做出不同的消费选择。

第五章讨论了生产和成本的基本原理。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在一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一个国家可以生产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组合。

成本的概念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它们决定了企业的生产决策。

第六章介绍了市场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上的企业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竞争程度。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于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的判断有重要影响。

第七章讨论了垄断市场和垄断定价。

垄断是指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或者有严重限制卖方进入市场的情况。

垄断者通过设置价格和生产水平来追求最大利润。

第八章介绍了公司行为和市场结构的相互关系。

通过研究企业如何决定价格、生产和市场竞争等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行为。

第九章讨论了劳动市场和工资决定。

劳动力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通过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和工资决定的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和问题。

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部分

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部分

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部分第十二章1、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2、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存量: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4、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还包括资本老化带来的精神磨损。

5、总投资: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投资。

净投资: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的部分。

6、国民收入: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7、名义(货币)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即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2、均衡产出(收入):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3、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

边际消费(储蓄、进口)倾向:增加的消费(储蓄、进口)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即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储蓄、进口)部分的比率。

平均消费(储蓄)倾向: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储蓄)在收入中的比率。

4、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函数,假定消费是人们收入水平的函数。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消费与收入在长期维持一固定比率,但短期消费函数则为有正截距的曲线,即当期消费决定取决于当期收入及过去的消费支出水平。

棘轮效应: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

18货币政策

18货币政策
27
(2)利率
优点:
-可测性强。 -中央银行对利率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控制权。 -利率可以反映经济的走向。
缺点:
-央行只能调控名义利率。 -利率与货币供给量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受到的影响 因素很多。 -利率既是经济变量,也是政策变量,易造成错误判断。
28
(3)利率目标和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关系: 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前提是物价较稳定,即通 货膨胀率不高。从长期看来,两者之间是—致 的。但从短期考察,两者之间就会产生矛盾。 比如经济繁荣时期,投资的增长引起总需求增 长,进而利率会上升。中央银行控制利率上升 的办法只有增加货币投放量,而这会导致通货 膨胀。反过来,若要控制既有的通货膨胀,必 须降低货币的增长率,结果又可能会导致利率 的上升。
19
若q>1,意味着企业市场价值高于资本的重置成本, 厂商将愿意增加投资。这种情况下,公司可能发行 股票,而且在股票上得到的价值将高于现有重置资 本,所以厂商发行较少股票筹资就可以争取到较多 新的投资,这意味着投资支出将会增加。若q<1, 表明企业市场价值相对低于企业的资本成本,它们 便不会通过发行股票筹资来购买新投资品。它们在 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廉价购买其他公司,获取旧资 本作为替代。从而,作为对新投资品购买的投资支 出将会处于十分低的水平。
38
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长短不定,与中央银行 能否预测和采取行动呈高度相关。 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比较客观,非中央银行 能直接加以控制。
35
二、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
1、货币政策的时滞
⑴ 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 挥实际效果的全部时间过程。时滞由两部分 组成:内部时滞,包括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 是指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的这段 期;外部时滞,包括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指 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从需求和总供给角度分析四部门宏观经济均衡?答:宏微观经济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财经类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宏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宏微观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以作为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

下面逐章介绍各章的要求以及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

(其中带“*”号的内容为重点内容)。

第一章导言本章介绍宏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章的重点包括:*(1)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

(2)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4)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5)实证分析方法中假设与理论的关系。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之一,介绍价格的形成及其对经济的调节。

市场经济就是以价格调节为中心的经济,这一章正是说明市场经济运行的,所以.非常重要。

本章的重点包括:(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规律。

*(2)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3)供给的含义与供给规律。

*(4)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

*(5)均衡价格的含义。

*(6)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价格弹性,弹性理论的应用*(7)供求规律。

(8)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9)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10)蛛网模型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本章是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加深理解需求定理。

本章的重点包括:*(1) 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2)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4) 消费者均衡(数学表达及图示)。

*(5) 边际替代率*(6) 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7) 收入消费曲线、Engel曲线、价格-消费曲线。

*(8) 价格效应的分解图示,商品的分类第四章企业和生产理论本章是对生产者行为的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加深理解供给定理。

本章的重点包括: (1) 企业及其目标*(2) 短期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及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3) 长期生产函数(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的含义、两种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数学表达与图形) (4) 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的含义与原因,范围经济第五章成本理论本章仍然是分析生产者的行为.所分析的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微观 宏观全)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中文版

(微观 宏观全)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中文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解答目录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7)第三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14)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22)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31)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41)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50)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58)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 (65)第十章外部性 (75)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84)第十二章税制的设计 (91)第十三章生产成本 (99)第十四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109)第十五章垄断 (121)第十六章垄断竞争 (135)第十七章寡头 (143)第十八章生产要素市场 (153)第十九章收入与歧视 (162)第二十章收入不平等与贫困 (169)第二十一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177)第二十二章微观经济学前沿 (187)第二十三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195)第二十四章生活费用的衡量 (204)第二十五章生产与增长 (210)第二十六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214)第二十七章基本金融工具 (221)第二十八章失业 (226)第一篇导言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复习题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舍的例子。

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②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③对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

3.水是生活必需的。

一杯水的边际利益是大还是小呢?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五分钟内喝下的第五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

《经济学原理》第十八章生产要素市场

《经济学原理》第十八章生产要素市场

《经济学原理》第十八章生产要素市场在本章中你将——分析竞争的、利润最大化企业的劳动需求了解什么缘故均衡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考虑其他生产要素——土地和资本——如何得到酬劳考察一种耍素的变动如何改变所有要素的收入当你上完学后,你的收入将要紧由你从事哪一类工作來决定。

假如你成为一个电脑程序员,你将赚得比你成为加油站服务员时多。

那个事实并不让人吃惊,但什么缘故是如此并非显而易见。

并没有哪一条法律规定电脑程序员的工资耍比加油站服务员高。

也没有哪一条伦理规范认为程序员应该酬劳更高。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哪一种工作得到的工资会高一些呢?因此,你的收入只是整个经济中微乎其微的一丁点儿。

1995年美国居民的总收入是7万亿美元左右。

人们以各种方式赚到这份收入。

工人以工资和福利津贴的形式赚到总收入的四分之三。

其他部分以租金、利润和利息的形式归地主和资本所有者——资本是经济中设备和建筑物的存量。

什么因素决定多少归工人?多少归地主?多少归资本所有者?什么缘故一些工人赚的工资比另一些工人高?什么缘故一些地主赚的租金比另一些地主高?什么缘故一些资本所有者赚的利润比另一些资本所有者高?专门是,什么缘故电脑程序员赚的比加油站服务员高?正如经济学中的大部分问题一样,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仍取决于供给与需求。

劳动、土地和资本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了支付给工人、地主和资本所有者的价格。

因此,为了说明什么缘故一些人的收入比另一些人高,我们需要更深入地考察他们所提供的劳务的市场。

这正是我们在本章和以下两章中的工作。

本章提供分析要素市场的差不多理论。

你能够回忆一下第二章,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投入。

劳动.土地和资本是三种最重耍的生产耍素。

当一家电脑企业生产新的软件程序时,它耍用程序员的时刻(劳动)、它的机构所处的实际空间(土地),以及办公楼和电脑设备(资本人同样,当一个加油站出售汽油时,它用服务员的时刻(劳动)、实际空间(土地)和油库与油泵(资本)。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领会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培养对现实世界经济行为与经济现象的观察能力,训练经济学直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尽快步入经济学之门,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相关经济模型,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经济应用问题中的能力,使其具有运用现代经济学原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和经济分析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要点第一篇导言[基本要求]1.识记:稀缺性;市场势力;市场经济;理性人;经济学研究方法;经济模型;循环流向图;生产可能性边界;微、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实证分析;规范分析;专业化与贸易;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机会成本。

2.领会:关于人们如何做出决策的经济学四大原理;关于人们如何相互影响的经济学三大原理;关于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经济学三大原理。

3.简单应用: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真体会和理解关于人们如何做出决策的经济学四大原理;关于人们如何相互影响的经济学三大原理;关于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经济学三大原理。

4.综合应用:要求学生学习后能运用经济学十大原理分析、解释经济中的经济现象,解决一些经济问题;学会经济学研究方法;运用比较优势进行简单分工;熟悉比较优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实践与练习]1.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每章课后复习题;2.要求学生认真练习每章课后的问题与应用。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1.人们如何做出决策:理性人在做决策时面临权衡取舍,必须考虑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后做出决策。

2.人们如何相互交易:贸易的优点、市场是组织贸易的一种好机制;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3.整体经济如何运行:一国生活水平与其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货币发行与物价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货膨胀与失业间的短期权衡。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1.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假设的作用、经济模型的建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研究内容。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时】【实验上机学时】【考核方式】【开课单位】【授课对象】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一)教学目的《经济学原理》是一门结合实际认识理论的学科,属经济相关专业的必修专业课。

课程本着理论适度够用,注重分析方法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应用理论的能力,以提高学生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职业能力.(二)教学任务通过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较准确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并能加以应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经济学思维,培养和提高正确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并能灵活应用各种经济学分析方法综合分析现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打好基础.二、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及基本要求(一)性质本课程是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必修课程.(二)特点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和讨论探究为主。

(三)基本要求:1。

正确理解和认识经济学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意义和地位;2. 准确认识各种经济概念及应用特点;3. 熟练应用各种经济学分析方法,并能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经济问题;4. 熟练应用公式计算各经济量,并通过作图分析问题。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说明第一章引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2.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3.掌握微观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4.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掌握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1。

1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1.2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1。

3 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1。

4 有关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几点建议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2.掌握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3。

掌握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理;4.掌握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5。

会分析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和变动;6.会计算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7.了解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二)教学内容2.1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2.2 需求曲线2。

经济学说史第十八章理性预期学派

经济学说史第十八章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
2. 市场出清
该学派主张市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能够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达
到均衡状态。
1. 强调预期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经济主体会根据 已有的信息对未来做出预期,这些预 期是理性的,能够反映经济活动的内 在规律。
3. 政策无效性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由于经济主体能 够理性预期到政策的变化,政策的有 效性会受到影响。
在市场出清状态下,市场上的商 品和劳务的供给和需求相等,市 场处于均衡状态。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由于经济主 体能够做出理性预期,市场出清 原理能够实现,即使存在外部冲 击或政策干预。
自然率假说
01 自然率假说认为,经济中存在一个自然增长率, 这个增长率是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 素决定的。
02 自然率假说认为,政府政策无法改变这个自然增 长率,因为经济主体能够做出理性预期。
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及
03
其贡献
卢卡斯及其经济计量模型
卢卡斯是理性预期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卢卡斯经济计量 模型,该模型将理性预期假说引入到宏观经济模型中,以解释和预测经 济行为。
卢卡斯的经济计量模型强调了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状况的理性预期,认 为经济主体会根据可获得的信息形成对未来的预期,并据此做出最优决 策。
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挑战与影响
理性预期学派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挑战主要在于对不完全信息和非理性行为的看法。新凯恩斯主 义强调政府干预和稳定经济的必要性,而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市场能够自我调节,政府干预可能引发 副作用。
理性预期学派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挑战促使后者重新审视其理论假设和政策主张,促进经济学界 对政府和市场作用的深入探讨。同时,理性预期学派也吸收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些观点和方 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身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增长核算
二 增长的核算方程
❖ 生产函数给出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 经济增长源泉可以被归结为生产要素(劳动量、
资本量)的增长和技术进步。
劳动份额
资本份额
Y = A F ( N,K )
索洛余量
⊿Y
⊿N
—— = α—— +
β—⊿—K +
⊿A
——
Y
N
KA
⊿A
—— =
⊿Y ⊿N
—— - α—— -
[资料] 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
[资料] 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
❖ 联合国20发122展年01联计0年合划中国署国人省类在(发市展、指区数)人排类名发(1展87指国数家排或名地区)
序号《19国96家省年或份人地区类发展序号报 国家省或份地区
序号 国家省或份地区
1 告》提挪上出威海有增长无11发
加黑拿龙大江
内香蒙港古 法山国西 英河国南 俄湖罗北斯 委内海瑞南拉
12336
陕印西度
12442
四刚川果
12453
所罗江门西群岛
12464
圣安多徽美
12772
津青巴海布韦
78 无根的瑞山增典东长 ( rootl81e68ss
巴重西庆
12785
阿云富南汗
9 growth);瑞吉士林无未来增91长09
土湖耳南其
12896 刚果民甘主肃共和国
❖ 非经济因素尤其是制度因素是经济增长中应考 虑的,一个社会只有在具备了经济增长所要求 基本制度条件,有了一套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制 度之后,直接因素才能良好地发挥作用。
[资料] 西蒙·S·库兹涅茨
[资料] 西蒙·S·库兹涅茨
❖ 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获 奖者,经验统计学之父。
❖ “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可以定义为这个国家向 她的人民提供经济商品 的能力的长期提升,这 个增长中的能力,基于 改进技术和它要求的制 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
——————
yt-1
❖ 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较
常规增长率
总产量增长率
为宽泛,是一个复杂的“质”的概念。
❖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 是经济发展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结果。
[资料] 马赫布卜·ul·哈克
[资料] 马赫布卜·ul·哈克
❖ 1971年,在《70年代就业和收 入分布:一个新的透视》说: “ 发展的目标一定要确定为减 少并最终消灭营养不良、 疾 病、文盲、肮脏、失业和不平 等……人们教导我们要重视国 民生产总值,因为它将消灭贫 穷。让我们把这句话倒过来, 我们应当重视贫穷,因为它将 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应用
促进增长 的政策
内生增长理论
基本模型
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趋势 一、增长趋势和波动
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趋势和波动
❖ 经济周期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
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
或收缩为特征的,
发生在实际GDP相
产 出
对于潜在GDP上升
(扩张)或下降(收缩)
的时候,经济周期
· · ··
形式是不规则的。
·
O
时间
[资料]“惊险的跳跃”
[资料] “惊险的跳跃”
❖ 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 中论述资本的商品形式转 化为资本的货币形式时, 说: “ 商品价值从商品体 跳到金体上,像我在别处 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 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 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 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趋势 一、增长趋势和波动
[案例] 中国崛起难度系数
[案例] 中国崛起难度系数
❖ 大国崛起必定会影响现 存的政治和经济秩序。
❖ “国家生命周期”表述 曾经灾难深重的国家将 在经历漫长的调整期之 后进入经济起飞阶段。
❖ 广大民众认为中国崛起 离不开政府公共治理模 式的转变,期待着科学 发展理念贯彻与落实。
第二节 增长核算 二、增长的核算方程
10 (futurel日河es本北s growth12)00。1 中国宁大夏陆
3018361 贵尼州日西尔藏
第二节 增长核算 一、增长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 增长核算
一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 与增长相关的基本来源是对一国积累要素能力
以及投资于知识能力产生影响的变量。 社会能力
Yt = f (Kt,Rt,Nt,At,St )
12112
广埃西及
2 展情况澳大北:利京无亚工作的12增
韩福国建
12221
新南疆非
3 4 5 6
长无gro(声wjot的hb)新l;美荷德天广浙江e增西s国兰国津东江苏s无长兰g情r(voow的itc增he)l1225111e、长3075456ss
7 ( ruthl爱e辽s尔s宁兰growth 71)17;
[资料] 美英的经济周期
[资料] 美英的经济波动
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趋势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一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 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经济发展 反映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Z(t+1) – Z(t) gz = —————————
Z(t)
gy =
yt – yt-1
宏观经济学
第十八章 经济增长
封二
* 自喻*
几度书生,诺诺如虫。 春暖秋冷,啃菜批经。 业得小成,术在精工。 心崇光明,笑看纷争。 侠骨柔情,依然入梦。 吾欲所往?叶落风清。
长期趋势 和波动
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 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
经济增长和 经济发展
增长核算
核算方程
因素分析
新古典增长模型 基本模型
稳态
第二节
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趋势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二 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
❖ 有缺陷的GDP可以粗略地度量一国生活水平, 是现成指标但不是完美指标;衡量了人们过上 一种有意义生活的投入能力,增长率微小差别 会导致相对生活水准的显著差异。
❖ 经济增长涉及的基本问题:第一,为什么一些 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那么贫穷?第二, 什么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第三,怎样理解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增长奇迹?
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趋势
❖ 充分就业产量或潜在产量是在经济中现有资源 被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
❖ 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的可得性增加,这使经 济体能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
❖ 实际产量不总是处于其趋势水平,更经常地, 产量围绕其趋势水平波动。
❖ 经济波动不是固定的,衰退不是有规律地间隔 发生,持续时间和程度也不同。
β资料] 哈罗德-多马模型
[资料] 哈罗德-多马模型
❖ 1948年,哈罗德发表《动态经济 学导论》一书,系统论述其经济 增长理论与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