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妄想症案例分析
被害妄想症案例
被害妄想症案例被害妄想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对外界环境的极度恐惧和不信任,以及对自己或家人安全的过分担忧。
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社交功能,甚至可能导致自杀行为。
以下将介绍一个被害妄想症的真实案例,以帮助更多人了解这一疾病,并提高对患者的理解和关爱。
小明,21岁,大学生。
小明从小就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但在高中时期,他开始出现了一些奇怪的行为。
他总是觉得周围的人在暗中观察他,甚至阴谋害他。
他常常感到被人跟踪、监视,甚至有人想要伤害他。
他对这些妄想深信不疑,甚至开始制定一些奇怪的防御措施,比如在房间四周安装摄像头,随身携带防身武器等。
他还因为害怕外出而放弃了和朋友的聚会,对任何陌生人都抱有极大的戒备心理。
小明的家人对他的行为感到非常困惑和担忧,他们多次尝试劝说小明去看医生,但小明总是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拒绝接受任何帮助。
直到有一次,小明因为一次突发的妄想而袭击了一个路人,被警方带走接受了精神科医生的诊断。
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小明确诊为被害妄想症。
医生为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
在家人的陪伴和医生的治疗下,小明逐渐接受了自己的病情,并开始配合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明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他也重新走出了家门,和朋友们重建了联系。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被害妄想症不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也是一种需要家人和社会关爱的疾病。
患者常常因为自己的妄想而感到孤独、恐惧和绝望,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及时的专业治疗对于被害妄想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家人和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重拾信心和勇气。
总之,被害妄想症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精神疾病,患者需要及时的专业治疗和社会的关爱。
通过深入了解和关心患者,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摆脱疾病的困扰,重新享受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被害妄想症的关注和重视,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被害妄想症治好的案例
被害妄想症治好的案例我有个朋友叫大刘,这人以前啊,被害妄想症可严重了。
就说坐电梯这事儿吧,他每次进电梯就觉得同乘的人都不怀好意。
要是有人看他一眼,他就觉得人家在打量他,是不是想对他不利,心里就开始盘算各种被攻击的可能性,什么被抢钱啊,被揍一顿啊,甚至还觉得会被拐卖呢,你说离谱不离谱?有一次在公司,同事小赵不小心碰掉了他的文件,小赵连连道歉,可大刘就觉得小赵是故意的,是想给他使绊子,让他在老板面前出丑,从那以后就老觉得小赵在背后算计他,在工作里处处提防。
大刘的家人可着急了,就带他去看心理医生。
刚开始大刘还觉得医生也是和那些所谓的“敌人”一伙的,对医生的话半信半疑。
不过这个医生特别有耐心,先和大刘聊天,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没有安全感。
原来大刘小时候被人欺负过,还被关在小黑屋里过,从那以后就对周围的人和环境充满恐惧。
医生就根据他的情况,给他制定了一套治疗方案。
一方面呢,用一些放松的方法,像深呼吸训练啊,让大刘在觉得“危险”的时候,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另一方面,鼓励大刘去社交,从一些比较安全的小圈子开始,比如参加社区的读书小组,那里都是一些很温和的人。
刚开始大刘还是很紧张,但是慢慢发现,周围的人都很友善,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要害他。
读书小组里的人还经常分享一些有趣的经历,大刘也逐渐敞开了心扉。
同时,医生还会定期和大刘一起回顾他之前那些“被害”的想法,分析其中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说,在电梯里别人看他,可能只是无意识的行为,或者是自己的穿着打扮有什么特别之处引起了别人的短暂注意,并不是要伤害他。
就这样过了大半年,大刘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再坐电梯的时候,要是有人看他,他还能笑着打个招呼呢。
和小赵也冰释前嫌,成了工作上的好搭档。
现在大刘经常打趣自己以前的样子,说那时候就像个受惊的小刺猬,到处扎人,现在终于能正常地享受生活啦。
这就是一个被害妄想症治好的活生生的例子。
被害妄想症案例
被害妄想症案例被害妄想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感到自己受到了外界的监视、跟踪、陷害或者威胁,尽管这些想法并没有实际的根据。
被害妄想症患者常常因为自己的妄想而感到恐惧、焦虑,甚至出现行为异常。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被害妄想症的真实案例。
小明,一名30岁的男性,曾经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然而,他在生意上的一次失败让他陷入了沉重的债务之中。
在此之后,他开始产生了一系列被害妄想。
他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因为竞争对手对他进行了诽谤和诅咒,导致他的生意一蹶不振。
他还相信自己的手机被监听,家里安装了窃听设备,甚至认为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在背后说他的坏话。
小明因此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与人交往,甚至开始拒绝家人的帮助。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被害妄想变得越来越严重。
他开始在家中安装监控摄像头,频繁更换手机和电脑,甚至拒绝外出,害怕遭到陷害。
他的家人意识到了他的异常行为,并带他去了精神科医院进行了诊断。
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小明被确诊为被害妄想症患者。
医生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帮助小明逐渐摆脱了被害妄想的困扰。
在长期的治疗和家人的支持下,小明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重新找到了工作,和家人、朋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被害妄想症并非是患者的个人问题,而是一种需要得到专业医生帮助的疾病。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患者的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是帮助患者走出困境的重要因素。
对于被害妄想症患者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药物治疗,更需要的是理解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支持。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被害妄想症的认识,避免对患者进行歧视和排斥,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帮助。
同时,患者本人也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重返正常的生活。
被害妄想症不是不治之症,只要我们用心对待,相信患者一定能够重新融入社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思维障碍—被害妄想症案例3
思维障碍—被害妄想症案例3
案例三小孙白领 35岁
小孙是一名普通白领,家境不富裕,可也攒了点钱,前几月被同事骗过,在工作期间有过失误,导致降职并扣除奖金。
最近,他遇见了困扰。
几个月来,他一直疑神疑鬼,总觉得自己的同事在背后说他坏话,新来的同事都视他为敌人,总觉得他们会代替自己的位子,遭到别人的谋害。
自此,他每天都惶恐不安,担心自己被抢劫,遭到伤害。
请说明该案例可以下什么样的诊断?说明诊断的依据。
案例三答案
诊断:思维障碍中的被害妄想症(30)
1.被害妄想症患者常常处于恐惧状态,老感觉被人陷害,遭人暗算,
财产被劫。
(20)
2.该患者敏感多疑,自尊心强,好幻想。
小孙觉得同事对他议论纷
纷,并且整日惶恐,感觉遭人暗算。
(20)
3.小孙内心缺乏安全感,并且他曾被人骗过,所以做事谨慎,害怕出错,考虑比较多,担心被人会代替。
(10)
其他方面: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有条理,能据案例深化拓展等。
(20)
[思维障碍中的被害妄想是指患者坚信某个人或某各组织用各种方式加害自己。
被害妄想的方式多种多样,如背后议论诽谤,造谣中伤,
跟踪监视,想自己的食物或饮水中放毒,用非人道的方式对患者做试验,用各种现代仪器探测或控制患者的身体,大脑等。
患者因此会以投诉、控告、拒食、自我封闭、自伤甚至伤人的方式来对抗。
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症和妄想性障碍。
]。
妄想性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问题:48例案例资料分析
妄想性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问题:48例案例资料分析
徐声汉;葛梅芳
【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年(卷),期】1991(017)002
【摘要】妄想性精神障碍在我们近年司法鉴定中占3.21%,自1982年以来累计共48例。
其中以凶杀(20.8%)、伤害(14.8%)、妨碍公务(22.92%)、扰乱治安(10.12%)、书写反动字句(4.17%)、诈骗(4.17%)、毁坏公物(2.08%)、纵火
(2.08%)、经济案(2.08%)等刑事犯罪为主。
导致作案的病理性精神障碍主要为:被害妄想(74.98%)、嫉妒妄想(27.3%)、关系妄想(18.78%)、夸大妄想(18.78%)等。
文章对有关资料作出分析,围绕诊断分类、危害行为、作案特点及责任能力评定等
诸方面进行了讨论。
【总页数】3页(P82-84)
【作者】徐声汉;葛梅芳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19.4
【相关文献】
1.妄想性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问题(48例案例资料分析) [J], 葛梅芳
2.司法精神疾病鉴定性犯罪与性被害案例资料分析 [J], 潘志武
3.精神发育迟滞被奸淫案例鉴定问题(附70例资料分析) [J], 杨桂芳;王菊芬
4.精神发育迟滞被强奸案例鉴定问题附70例资料分析 [J], 杨桂芳;袁子禄;唐培根;王菊芬;韩臣柏
5.精神发育迟滞被奸淫案例鉴定问题(附50例资料分析) [J], 杨桂芳;袁子禄;唐培根;王菊芬;韩臣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荐】女子得被害妄想症的后果
女子得被害妄想症的后果
一女子患被害妄想症的成果。
被害妄想症指的是时时刻刻都认为有人要杀她,或许害她。
因此就变的长处神经大条了。
那么文中的黄女士患被害妄想症后出现了如何的成果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那是一个慵懒的午后,太阳炙烤着大地,让人感触昏昏欲睡。
就在那个时分,黄姐拨通了记者的电话。
电话里,她的动静,和气候一样,让人感触萎靡不振的。
8月3日,是记者相约和黄姐见面的日子。
清晨6时许,黄姐就按捺不住给记者打电话了。
在人民公园门口,一身休闲打扮的黄姐很热心肠跟记者打招呼。
黄姐个头衰弱,尽管现已50多岁,可是她的脸上并没有留下明显的年月痕迹,只是气色有些凄凉的白皙。
我的前夫和儿子都要害我。
谈起家事,刚才嘴角还挂着浅笑的黄姐,眼角立刻流出了泪水。
故事说起来都有点像电影了黄姐用这么的开场白,开端了叙说。
感触最亲的人总要害她
我和前夫是经小姑子介绍知道的,我们往来3年后,结了婚,并有了儿子。
婚后的日子平平淡淡,还算夸姣。
但2003年后,我感触一切都变了。
那年,我被检查患了糖尿病。
那时,每天吃饭前我都会先吃护肝药,可是好屡次,我发现我的护肝药被前夫换成了降糖药,所以,我逐渐感触前夫在害我。
从那以后,我们的夫妻感情一落千丈,我还发现,只需前夫出差或不在家,我的精力和身体就极好,可是,他一回来,我的身体就变差了。
我更一定了前夫在害。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案例1XXXX年底,单位一领导(平时与其关系不睦)犯错误被降职,患者渐出现多疑,认为该领导会误会降职与自己有关,怀疑领导为此要找人报复自己。
其后疑心逐渐加重,觉得周围邻居,甚至对面楼房里都有该领导安排的人。
经常称听到这些人讲自己的坏话,实际周围没有人,看别人讲话认为是故意讲给自己听的,觉得普通的言语中别有含义。
出门时感觉有人跟踪,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怀疑楼下的摩托车、轿车也是单位领导派来的。
随身带棍子防身,常一人自语谩骂,并曾到单位找该领导对质,扬言要下领导大腿。
2006年10月,住宅楼前搞道路施工,噪音较大,患者认为是单位派来的人在故意干扰自己,把空酒瓶往外扔,站在阳台上谩骂。
邻居不堪忍受,电话报警。
此案例的人患的是妄想症中的关系、被害、特殊意义妄想具体表现:1、他认为和他没太大关系的领导降职与自己有关。
这是关系妄想的表现。
2、他数度的认为有人讲他坏话,被人跟踪,认为有人跟踪自己等等,甚至出现了幻觉,这是被害妄想症。
3、正常人的正常表现在他的眼里就是针对他的表现,比如别人讲话是将给他听的,在楼下停的轿车是领导派的等等。
2、案例2声称有股强大的势力,利用网络控制了自己的情人,用高科技手段拍摄他的私生活,并在网上大肆传播。
认为有人在他的电脑上和VCD机上,甚至在衣服上都装有摄像头和窃听器,在他的住处装了监视器。
声称夜里能看到有光线从窗户照到他的家里,认为这都是别人在监视他。
近三天来,患者整夜不眠,将家里的电脑电视等都拆开,声称要把摄像头找出来。
此案例的患者有妄想症中的被害妄想、和物理妄想。
被害妄想:患者坚信周围人的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
受妄的支配可有拘食、控告、逃跑、伤人、自伤等行为。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案例中的患者认为有人在他的电脑上和VCD机上,甚至在衣服上都装有摄像头和窃听器,在他的住处装了监视器。
声称夜里能看到有光线从窗户照到他的家里,认为这都是别人在监视他。
妄想症案例分析
妄想症案例分析案例背景本文对一位妄想症患者的个案进行分析。
妄想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持有不现实的信念或妄想,并且无法接受他人对其信念的质疑。
患者简介患者为一名35岁男性,事前无任何精神疾病史。
他开始出现异常行为和思维模式三个月之前。
患者的家人发现他经常表现出极度戒备和警觉的行为,经常声称自己受到监视并处于危险之中。
症状描述患者常常表现出以下症状:- 妄想:患者坚信自己受到外部势力的监视和迫害,认为各种机构和人群都在密谋对其进行迫害。
- 隔离:患者渐渐开始远离社交圈子,不再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交流,因为他们都被其妄想所影响。
- 反应异常:患者对于他人提出的质疑或否定他妄想的言辞经常表现出过度敏感和愤怒的情绪变化。
诊断和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行为,经过专业心理医生的评估和诊断,患者被确诊为妄想症。
治疗方面,通常会结合使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用抗精神病药物来减轻患者的妄想症状,并帮助其恢复正常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支持性治疗,旨在帮助患者理解和控制自己的妄想,同时提供情感支持和建立社交关系的技巧。
案例总结妄想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综合使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妄想症状,并逐渐恢复正常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参考文献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被害妄想症案例
被害妄想症案例被害妄想症,也被称为偏执狂,是一种心理障碍,患者常常对他人的言行产生过度的猜疑和恐惧。
下面是一个被害妄想症的案例。
小张,一个38岁的男性,已经结婚并有两个孩子。
他是一名普通的办公室职员,平日里工作中一直表现得很正常,但在家里却有着奇怪的行为。
小张的被害妄想症始于几个月前,当时他开始怀疑他的妻子出轨。
他的疑虑源于他妻子手机收到的短信和来电记录。
虽然妻子解释这些信息和来电只是普通的生活琐事,小张却深信妻子背着他和其他男性有染。
从那一刻开始,他对妻子进行了频繁的监视,无时无刻地查看她的手机信息和通话记录。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张的疑虑和不信任不仅局限于妻子,还扩展到了他的朋友、同事和家人。
他怀疑他们都在背后议论他,密谋对他不利。
每当身边有人附和他的妄想,他的信心也会得到强化,认为他的怀疑都是有根据的。
这种被害妄想症困扰了小张的日常生活。
他变得瞻前顾后,因为害怕别人陷害他,他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避免参加社交活动。
他的情绪不稳定,常常情绪低落,心神不宁。
失眠和食欲不振也成为了常见的现象。
小张的被害妄想症给他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妻子和孩子们感到不安,因为他们无法理解他的行为和妄想。
他妻子经常和他发生冲突,因为她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和指责。
小张意识到了他自己的问题,尽管其他人都劝他去咨询心理医生,但他拒绝寻求任何形式的心理帮助。
他不相信别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处境,更不相信自己患有精神障碍。
为了证明他的怀疑是正确的,他将自己的妄想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侦查。
尽管小张没有寻求治疗,被害妄想症的症状仍然持续困扰着他。
他越来越孤立,无法与家人和朋友建立正常和融洽的关系。
有时甚至对自己产生自杀的念头。
被害妄想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需要得到专业的帮助和治疗。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患者的自我认知和意愿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他们愿意接受治疗,并愿意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才能够真正摆脱被害妄想症的困扰。
被害妄想症的案例
被害妄想症的案例【篇一:被害妄想症的案例】社会工作实务案例:被害妄想症个案>>社会工作实务案例:被害妄想症个案社会工作实务案例:被害妄想症个案2016-06-12 15:26 推荐160次一、案主情况1、接案原因:案主陈阿姨,今年64岁。
因为经常在家大声责骂人,报警、致电物管求助,物管、居委工作人员都无法与案主沟通,因此转介给社工跟进。
2、案主表现:从94年房子被拆迁至今,案主总觉得楼上的人害她,在她体内注入有毒液体,在食物投毒,有黑社会跟踪她,家人都是被人害死的。
因此案主自闭在家10多年,家里的门都加锁,用铁线加固,而且不会开门让陌生人进门。
案主的特征符合被害妄想症患者,但因为案主不认为自己患病,因此一直没有去医院诊疗。
3、家庭资料:父亲早亡,母亲含辛茹苦地养大5兄弟姐妹,而她也是在27岁时才嫁给丈夫。
兄弟姐妹中只有剩下妹妹,丈夫于2005年去世,有一独生女今年35岁,已婚并育有一儿子,与案主同住一个小区。
由于案主不出门,三餐主要是叫外卖或者女儿下班后为其购买盒饭解决。
4、经济情况:案主有退休金,女儿家庭经济状况较好。
5、健康状况:患白内障,曾经中风,6、人际关系:年轻时与同事朋友相处较好,但是案主现在一直在家,偶尔会电话与亲戚朋友联系。
由于案主有被害妄想的表现,而且经常在家骂人、报警,与邻居关系很差,除了女儿,没人愿意跟她接触。
二、问题分析案主虽然是疑似被害妄想症患者,但从未诊断,可见案主及其家人对该病的认识不足。
邻居认为她是精神病的负面标签也让她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引发她认为邻居害她,报警、向物管、居委投诉等一些类情况的发生。
三、服务计划(一)介入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强调欲力的过程,认为妄想是从同性恋期退化并固定在原始自恋期的结果。
而本案例中案主从小生活在只有母亲的世界,因为成长过程中缺乏父亲作为异性的标准,自我防御机制压抑到无意识中,导致出现心理偏差行为。
而在拆迁后搬到陌生的环境中,周围都是不认识的人,使得她从对身边人的好感中发展出厌恶,固活在自己所认为的想法中,并衍生出对周围人的不信任,直至有被害的妄想。
妄想症案例分析
妄想症案例分析妄想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对现实的扭曲和错位的认知,他们会产生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对外界的事物和人际关系产生严重的误解。
妄想症患者的行为和言语往往受到幻觉的驱使,他们很难与他人正常交流,甚至会对周围的人和环境产生危害。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妄想症患者的案例来进行分析。
小王,男,30岁,因家庭纠纷导致精神受到刺激,开始出现妄想症状。
他常常表现出对身边人的敌意和猜疑,认为周围的人都在阴谋中伤害他,甚至对亲人也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
在工作中,他经常表现出紧张和焦虑,对同事的言行举止进行过度解读,认为他们都在暗中排挤和诋毁自己。
他还经常表现出对自己身体和健康的过度担忧,认为自己患上了各种绝症,经常到医院进行检查,但医生都无法找到任何实质性的疾病。
在家庭中,小王经常因为自己的妄想症状而与家人产生冲突,他对家人的言行举止进行过度解读,并经常因为家人的一些无心之失而产生过度的愤怒和攻击性。
家人对他的病情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助,希望能够找到专业的医生进行治疗。
对于妄想症患者的治疗,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精神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同时也需要对患者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生活状态和社会支持系统。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妄想症状,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调整认知和情绪,重新建立对现实的正确认知。
同时,家庭成员也需要接受相关的心理辅导,学会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支持。
在小王的治疗过程中,经过专业团队的精心治疗和家人的支持,他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通过药物治疗,他的妄想症状得到了控制,通过心理治疗,他学会了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和身边的人和事,重新建立了对现实的正确认知。
同时,家人也学会了如何与小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支持,使得家庭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妄想症患者的症状对其本人和家庭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但通过专业的治疗和家人的支持,患者的症状是可以得到缓解和控制的。
法律精神医学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18年5月,某市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
被害人王某(男,28岁)在某小区门口被不明身份人员持刀杀害。
经过侦查,警方迅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张某(男,30岁)。
经鉴定,张某患有精神分裂症,属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此案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关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刑事责任问题。
二、案件经过张某与王某并无仇怨,但张某患有精神分裂症,时常出现幻觉和妄想。
案发当天,张某在街头行走时,突然看到王某在其面前突然出现,张某误以为王某要伤害他,便掏出随身携带的刀具,将王某刺伤。
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三、法律精神医学鉴定案件发生后,警方委托某精神卫生中心对张某进行法律精神医学鉴定。
鉴定结果显示,张某患有精神分裂症,属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具体表现为:1. 患者存在幻觉和妄想,认为有人要加害于他;2. 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判断能力减弱;3. 患者存在自伤和伤人的行为。
四、刑事责任分析根据我国《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结合本案,张某患有精神分裂症,属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其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受损。
因此,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具体分析如下:1. 张某患有精神分裂症,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根据《刑法》规定,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有所减弱,但并非完全丧失。
在本案中,张某在作案过程中,虽然存在幻觉和妄想,但其仍然具备一定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 张某的犯罪行为与精神障碍有关。
张某作案时,由于精神分裂症的影响,产生了幻觉和妄想,误认为王某要伤害他,从而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这表明,张某的犯罪行为与其精神障碍有关,但并非完全由精神障碍所导致。
3. 张某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虽然张某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但其故意杀人行为仍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综合性教育戒治案例分析:对有妄想症精神障碍戒毒人员任某文综合性教育戒治的案例
【案例背景】戒毒人员任某文,男,44岁,初中文化,未婚,曾多次因吸毒被处以强制隔离戒毒,解戒后复吸毒品。
2022年4月因在台山市都斛镇家中再次吸食毒品海洛因,被送强制隔离戒毒两年,同月份转送至强戒所执行。
入所后在生理脱毒期期间,任某文表现内向,极少和其他人员交谈,喜欢独处,作息及饮食尚算正常,能够遵守场所秩序,听从民警的指示,未发生违纪行为。
而后任某文按期通过考核,转入教育适应期。
进入教育适应期后,任某文的精神状态较前变差,行为举止也逐渐出现异常。
据同室戒毒人员反映,任某文作息变得早起晚睡,经常一早醒来留意其人的行为,抱有警惕性,生怕别人对其不利,晚上则是等别人睡着后,才开始入睡。
在日常与他人有限的交流中,也是防备心理极强,对交谈内容极为敏感,容易猜忌。
任某文还多次向民警打报告,说自己曾无意中在某深山老林中发现国民党时期遗留下的大批黄金,但由于诸多顾忌未曾取用,室友可能已经发现了自己的秘密,继续住在现有宿舍非常不安全,要求调整宿舍。
此外,任某文还告诉他人,说自己在监管场所内一直受到神秘部门的监控,自己的处境很危险。
任某文的行为及言论,已经在戒毒人员中产生较坏的影响,存有严重心理问题,为此,民警决定对其进行危机干预。
【案例基本情况】(一)个人背景分析1.家庭情况:任某文家中有父母,两人均无正式工作,经济条件一般。
其是独生子,从小受到父母溺爱,家庭管教方式简单粗暴。
成年后独居,平时与家人联系较少,极少得到家人的关怀。
2.成长过程:任某文自小在乡下生活,性格孤僻、冲动,学习成绩比较差,上学期间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打架。
初中毕业后在家待业,无固定职业,迄今未婚。
1999年5月开始吸食海洛因,多次戒毒但屡次复吸,现已是第5次接受强戒。
因长期服食海洛因、冰毒,脑部神经有一定程度受损。
3.心理方面:存在不合理信念和错误的认知,认为家人与自己联络少,不给生活费,就是不关爱自己,存在到了新场所容易受人胁迫的不合理信念。
五则妄想症状病例分析
五则妄想症状病例分析病例资料病例1 王某,男,30岁主要症状:妄想,幻听,控制感简要病史:自2011年6月开始出现胡思乱想的症状,说自己以后可能要搞政治工作,说自己要得图灵奖。
随后去某精神病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服以奥氮平。
现在感到被神或什么力量控制了。
有时感觉说话都受到控制,思维也受到控制,并觉得思维被别人看透了,有些想法未说出,别人就已经知道了。
精神检查: 意识清晰,接触尚可。
思维较活跃,存在幻听,牵联观念,被控制感,被洞悉感。
存在显贵妄想,情感活动稍高涨,意志活动未发现异常,自知力不完整。
病例2 郭某,女,25岁主要症状:失眠,妄想,紧张,敏感多疑。
简要病史: 从小住在姥姥家,没有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照顾,依恋姥姥。
受父亲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从小比较自卑,感觉父母和老师都不喜欢自己,很孤独。
上幼儿园时口吃,被老师和同学嘲笑。
中考很努力,但还是考上了一所不好的高中,心情很不好,觉得前途灰暗#和同学关系不好。
工作后,与父母以及同事关系不好,担心被辞退,总是提前辞职。
精神检查: 意识清晰,接触尚可。
交谈中显示妄想、多疑症状。
有被洞悉感,被控制感。
意志活动未发现异常。
自知力不完整。
病例3 李某,女,13岁主要症状: 近4个月来总是哭,害怕,感觉到所有的人都不喜欢自己。
自述”他们看我不顺眼”简要病史: 近四个月来,“我感到街上所有人的眼神都是斜眼冲着我的。
” “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同时感觉自己不安全。
”“所有的人都想害我。
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我有时候感觉有种力量在控制我。
好像是另一个世界。
”“许多不认识我的人也排挤我,我非常痛苦。
很想解决这个问题。
”家人补充,有自笑的现象。
精神检查: 意识清晰,接触尚好,问答切题。
存在牵连观念、被害妄想及被控制感。
情感活动略显紧张、焦虑。
意志活动未发现异常。
自知力不完整。
病例4 王某,女,24岁主要症状: 敏感多疑,怀疑别人会害自己,利用自己,有紧迫感。
被迫害妄想症
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4号案例:江妄想是个幸福的人。
爸妈没给过他压力,大学毕业后,通过爸妈的关系,在朋友的公司找到好工作。
可惜,爸妈好不如自己能力好。
这位乖儿子在出社会后才交到第一个女朋友,本来恋爱谈得甜蜜,后来分手了。
原因爸妈并不清楚,只知道儿子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头。
不久,老板亲自打电话到他家,希望他们将儿子领回去。
因为他不止一次在办公室里头咆哮,说有同事想害他,而老板也在办公室里装了窃听器想监视他。
父母将他带回家后,他仍然每天神经兮兮,有一阵子电视上报道的都是害死亲人拿保险金的案例,他认为爸妈也想害死他。
“我们只有你一个孩子,害死你做什么呢?”江妈妈本来还打算跟他讲道理。
“害死我可以领保险金呀。
”他神秘地笑着。
妈妈煮给他吃的菜,他也不肯吃,觉得里面应该都被下了药。
入院后还断言姑母要害他而入院,坚信姑母要将表妹强嫁于他。
病人为此十分气愤,认为近亲结婚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问他这种想法的根据时,病人说一天他去姑母家,表妹拿了一碟玫瑰酥与核桃酥请他吃。
他认为玫瑰是爱情的表示,核桃是合起来志同道合的意思,因而他断定表妹看中了他。
并说以后姑母又串通其他人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逼他就范。
江妈妈本来以为他在“闰七月”里头中邪了,到处找神坛烧香拜佛,后来在朋友规劝下,才把儿子带进精神科。
江妈妈的儿子是一个“被迫害妄想症”的严重案例。
这也不能不怪江家把孩子保护得无微不至,根本无法调适压力。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中的江妄想,坚信自己受到迫害、欺骗、跟踪、下毒、诽谤或阴谋对待等,病人往往会变得极度谨慎和处处防备,小小的轻侮可能就被病人放大,变成妄想的核心,时常将相关的人纳入自己妄想的世界中。
运用有关变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江妄想这一案例进行了案例分析,通过罗某的日常怪异行为,言语以及其的发病症状等方面进行仔细分析得出江妄想被诊断为被迫害妄想型(persecutory type)。
患这种病症的病人自己总认为有个别人或个别团伙要加害于他,每天都感到痛苦不堪。
(完整版)精神病学案例分析
病案(一)病人男性,20岁,因坚信有人要迫害自己,三次自杀未遂,而被家人送到医院治疗。
患者一年前因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为此受到同事议论,生闷气少语,后来又因为和女朋友闹意见,以后逐渐出现精神异常。
怀疑别人说他坏话,怀疑别人对他不怀好意,路人故意冲他吐唾沫、吐痰等。
有自言自语,自笑,追逐异性等行为,才引起家人注意。
入院前有自言自语、自笑,思维内容离奇,病人自语:“我要死了,同志们再见,拜上帝,微波控制我”,“XX,咱们结婚吧。
”对异性不礼貌。
病人病前性格敏感多疑,胆小害羞怕事。
追溯其家族史中,外祖母曾患精神病多年,后在发病时意外死亡。
病人入院后检查躯体、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
精神检查:接触被动,自言自语、自笑,问他笑什么,他说:我才没傻笑呢,神经病!在医生提问下谈出以下体验:近半年来常听到不熟悉的人的语声,有男有女,有时命令他:“去跳楼!”或者:“快去死吧。
”入院后,声音仍然命令他:“躺在床上!”有时议论他,说他“无能。
”偶尔感到脑内有声音,声音与他的思想一致,在家中曾多次闻到到死尸气味,有时感到自己的身体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
病人坚信外界有某种“微波”在控制他的思维和行为。
喊女朋友的名字,自笑,认为我笑是仪器控制的结果。
交谈时,情感与外界环境不配合,常闭眼无声的发笑。
病人生活自理差,洗漱、更衣需督促,对今后无打算。
记忆、智能未见明显缺陷。
否认有病。
1、患者存在哪些精神症状?2、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3、治疗原则是什么?4、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1、感知觉障碍: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幻嗅、感知综合障碍思维障碍:思维散漫、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被控制感、思维化声情感障碍:情感不协调意志和行为障碍:意志减退、行为异常(有自杀行为,对异性不礼貌)2、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1)与心境障碍鉴别患者有三次自杀,但不是因为情绪低落,而是在幻听和妄想的支配下自杀,整个病史中没有明显的情绪障碍,因此可以排除心境障碍。
被害妄想症案例分析
被害妄想案例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在一家公司里任职员。
父亲早死,和母亲长期一起生活。
她的上级也是一个老年妇女,相处甚好。
可以说是母亲的替身。
她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同性恋),以至于她到30岁还从来没有男性交往过。
发病前不久,她对同机关里一个男职员产生了爱情,曾有过两次亲密接触。
在第二次约会中,他们正在单身宿舍里拥抱接吻时,听到窗帘后面有轻微咔嚓声,出门后在楼梯口上看到一个拿照相机的人,便坚信她和男朋友的性生活被偷偷地拍照下来,并认为这是预谋的行为。
从而出现被迫害、被窃听妄想。
起初怀疑对象是男友,不久她便相信那位女上级已经洞悉她和男友的关系和亲密行动并密谋陷害她。
因此,表面看来,迫害她的是异性,但实际上,她所怀疑的是和她有同性恋感情的女上级。
正当她试图摆脱同性恋冲动进入异性爱时,出现了被迫害妄想。
案例分析:该妇女从小长期与母亲生活,因为成长过程中缺乏父亲作为异性的标准,由弗洛伊德的人格层次理论分析而得,在性器欲阶段没有得到满足,没有正常的发展而出现固着,并通过自我防御机制压抑到无意识当中,使其缺乏与异性的接触,使得该妇女性心理发展出现偏差,出现同性恋倾向。
在成年后,该妇女的上司是一位老妇女,并和其关系相处甚好,通过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理论得出,她将对母亲的依恋置换到与其母相似的上级身上,进而出现同性恋关系。
但这段关系应该不能完全定义为是同性恋关系,因为有绝大一部分原因是该妇女性心理发展固着,存在严重的恋母情结造成的。
在两人的关系中,女上司更多的扮演的是母亲的角色,而非恋人的角色。
在与男同事交往过程中,性器期固着现象得以发展,使其能和男同事亲密交往。
但以此同时还会对扮演母亲角色的女上司有强烈的愧疚感并压抑到潜意识中,并在她与男同事亲密接触时听到拍照声,认为她和男朋友的性生活被偷偷地拍照下来,并认为这是预谋的行为。
对女上司的愧疚之情因为这件事得到加强,同时担心女上司会因为这件事而对自己进行报复,产生投射,以免除自责心理。
精神科护理案例分析题
精神科案例分析题病例1分析题患者男性,31岁,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多疑、敏感,认为邻居在背后议论他,说他的坏话。
感到马路上的人也在说他,诋毁他的名誉。
近1个月病情加重,认为邻居收买了公安局的人派人跟踪监视他,想害死他,并用高科技仪器控制他的脑子,让他头痛,使他生不如死。
为此,患者多次拿刀找邻居,被家人及时制止。
近3天,患者拒食,听到有声音告诉他:“饭里有毒,不能吃。
”医生与其交谈时,患者表情变化不明显,语声偏低,反应慢,很少抬头看医生,否认自己有病。
问题:1.请指出该患者的主要精神症状是什么?答:1.主要精神症状:有被害妄想(1分)、幻听(1分)、情感淡漠(分)、无自知力(分)。
2.该患者的医疗诊断是什么?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2分)3.主要的护理措施有哪些?.主要护理措施包括(1.)躯体方面:纠正营养失调;改善患者睡眠;观察药物副作用;协助料理个人卫生;躯体疾病护理。
(1分)(2.)心理功能方面:对被害妄想:耐心护理,说服劝解,保证进食,注意安全;对情感淡漠的护理:利用语言及非语言方式表达对患者的关心,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改善其情绪衰退。
(1分)(3)社会功能方面;强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社会交往能力训练,工作能力训练,娱乐能力训练。
(分)(4)安全护理(分)。
案例2男,38岁,工程师,个性孤僻,工作认真。
3年前,患者对某同事提过意见后,彼此关系疏远,渐怀疑将会遭到对方报复。
以后开始怀疑周围的人在监视他,并认为某同事在背后策划、曾向领导写信控诉被害情况。
一年前调动工作至另一城市,不久,即听到有声音说其妻子已来到该城市常听到害他和夺妻等有关的事,否认有病,只承认患过神经衰弱。
患者有哪些精神症状?被害妄想.幻听.无自知力、情感淡漠可能的疾病诊断是什么?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常用护理诊断有哪些?1营养失调2睡眠形态紊乱3生活自理缺陷4思维过程改变5有冲动、有暴力行为的危险(对自己或对他人)6不合作7医护合作问题护理措施有哪些?病例3李某,男,17岁,未婚,因急起行为反常5天入院.国庆节前几天连续操练节目,甚感疲劳,节后出现失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害妄想案例
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在一家公司里任职员。
父亲早死,和母亲长期一起生活。
她的上级也是一个老年妇女,相处甚好。
可以说是母亲的替身。
她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同性恋),以至于她到30岁还从来没有男性交往过。
发病前不久,她对同机关里一个男职员产生了爱情,曾有过两次亲密接触。
在第二次约会中,他们正在单身宿舍里拥抱接吻时,听到窗帘后面有轻微咔嚓声,出门后在楼梯口上看到一个拿照相机的人,便坚信她和男朋友的性生活被偷偷地拍照下来,并认为这是预谋的行为。
从而出现被迫害、被窃听妄想。
起初怀疑对象是男友,不久她便相信那位女上级已经洞悉她和男友的关系和亲密行动并密谋陷害她。
因此,表面看来,迫害她的是异性,但实际上,她所怀疑的是和她有同性恋感情的女上级。
正当她试图摆脱同性恋冲动进入异性爱时,出现了被迫害妄想。
案例分析:
该妇女从小长期与母亲生活,因为成长过程中缺乏父亲作为异性的标准,由弗洛伊德的人格层次理论分析而得,在性器欲阶段没有得到满足,没有正常的发展而出现固着,并通过自我防御机制压抑到无意识当中,使其缺乏与异性的接触,使得该妇女性心理发展出现偏差,出现同性恋倾向。
在成年后,该妇女的上司是一位老妇女,并和其关系相处甚好,通过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理论得出,她将对母亲的依恋置换到与其
母相似的上级身上,进而出现同性恋关系。
但这段关系应该不能完全定义为是同性恋关系,因为有绝大一部分原因是该妇女性心理发展固着,存在严重的恋母情结造成的。
在两人的关系中,女上司更多的扮演的是母亲的角色,而非恋人的角色。
在与男同事交往过程中,性器期固着现象得以发展,使其能和男同事亲密交往。
但以此同时还会对扮演母亲角色的女上司有强烈的愧疚感并压抑到潜意识中,并在她与男同事亲密接触时听到拍照声,认为她和男朋友的性生活被偷偷地拍照下来,并认为这是预谋的行为。
对女上司的愧疚之情因为这件事得到加强,同时担心女上司会因为这件事而对自己进行报复,产生投射,以免除自责心理。
在她决定结束同性恋情接受异性恋情的时候,这种情绪终于爆发,使其产生被害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