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学(复习)汇总
电工电子学(一)复习总结

7
第 5 章 基本放大电路
1.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1)固定偏置:
(1)静态分析: 将电容器 C 视为开路,则有: 静态工作点 Q:IB,IC,UCE
(2)动态分析:
静态工作点过高,出现饱和失真。消除:适当减小基极电流I B; 静态工作点过低,出现截至失真。消除:适当增大基极电流I B。
基本逻辑运算及其化简10??aaaa??????abbaab????ba?abcabcabc??abc???abcab?ac???abc???abacaab??aaabaabab?aababaaababaabababab?ac?????????????????????????????互补律
电工电子学(一)复习提纲
VC VB VE ;
(2) 对于 PNP: 即: U BE 0 ,U BC 0 ,
VC VB VE 。
2)晶体管特性曲线(三个工作区) (1)放大区: I C I B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 (2)截止区:反射结、集电结均反偏, I C 0 ; (3)饱和区:反射结、集电结均正偏, I C 0,iC I B 。 例: 给出三极管三个管脚电压, 求半段三极管三个区及类型 (硅管、 锗管; NPN、 PNP) a. 先确定基极 B 电压 V(中间值) ; b. 硅管 | U BE | 0.6 ~ 0.8V , 锗管 | U BE | 0.2 ~ 0.4V , B 则可确定发射极 E;c. 集电极 C 的电压 VC 最高的是 NPN;VC 最低的是 PNP。
A B (a b)( ) ,
2.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
A a ( ) 。 B b
i I m sin(t )
u U m sin(t )
电工电子知识点总结

电工电子知识点总结一、电工电子的基础知识1. 电流(I):电子在导体中的流动称为电流,用安培(A)表示。
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从正极流向负极。
2. 电压(U):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所具有的能量,也称为电势差。
用伏特(V)表示。
电压是衡量电流推动力大小的指标。
3. 电阻(R):阻碍电流通过的物理量,用欧姆(Ω)表示。
电阻决定了电流通过电路时的阻力大小。
4. 电功率(P):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电能,用瓦特(W)表示。
电功率是描述电路的工作状态的指标。
5. 电路:由电源、导线、电器元件等组成的路径,用于电流的流动和电能的传输。
二、电路元件1. 电源:提供电流和电压的设备,包括电池和电源适配器等。
2. 电线:连接电路中各个部分的导线,通常使用铜线。
3. 开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常见的有手动开关、按钮开关等。
4. 电阻器:用来调节电流和电压大小的元件,可分为固定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
5. 电容器:存储电荷,具有储能功能,常用于滤波和存储电源。
6. 电感器:具有电感作用,能储存磁能量,常用于滤波和振荡电路。
7.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器件,可用于整流、节流等电路。
8. 三极管:具有放大、开关等功能,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元件。
9. 继电器:用来实现电磁和机械的相互转换,常用于电路的控制。
三、常见电路1. 直流电路:电流方向恒定的电路,如直流电源供电的家用电器。
2. 交流电路: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路,如交流电压驱动的照明灯具。
3. 并联电路:各个电器元件并联连接的电路,电流在分支中分流,电压相同。
4. 串联电路:各个电器元件串联连接的电路,电流相同,电压在不同元件中分压。
5. 混联电路:并联和串联的组合电路,常见于复杂的电子设备中。
四、常见电子设备1. 变压器:用于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可实现升压和降压。
2. 整流器:用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常用于电子设备中。
3. 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装置,常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等。
电工电子学复习要点

电工电子学复习要点
一、直流电阻电路:
1、电路模型:电压源、电流源、电阻、电感、电容的特性;
2、欧姆定律、KCL、KVL;
3、实际电源等效变换;
4、功率的计算;
5、电路中电流、电压的求解: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
二、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
1、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交流电之间的相位关系;
2、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相量图、参考相量;
3、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4、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5、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类型及其符号、单位、典型设备;
6、三相交流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Y形、△形,相电压和线电压的关系,中性线的作用。
三、模拟电路
1、二极管的单相导电性,二极管的好坏判别方法,稳压管的工作特性状态;
2、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及对应的外部条件,由放大状态
下三极管各管脚的电位区分出具体的管脚、管子的类型;
3、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计算;
4、直流稳压电路的电路构成,输出电压值。
四、集成运算放大器
1、基本放大环节:反相比例放大、同相比例放大、加法电路、减法电路、积分、微分
电路;
2、由上述基本环节组成的多级电路的分析计算。
五、数字电路
1、基本逻辑门符号及逻辑运算规则;
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3、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4、RS触发器和JK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工作原理、状态表,由脉冲和输入信号波形画输出波形。
《电工电子学》_期末复习提纲

《电工电子学》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 电路和电路元件1.1 电路和电路的基本物理量识记理解1.电路是什么?什么是负载?什么是实际元件模型?2.什么是电流?电流可以分为哪两种电流?3.什么是电压,电压可以分为哪两种电压?4.电压与电动势有什么不同.5.什么是功率?电路在1t 到2t 期间,元件吸收的总电能W .1.2 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识记理解1.线性电阻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线性函数关系的两个性质.2.线性电感元件的端电压u 与电流i 的关系.电感储存的磁场能L W .3.线性电容元件的端电压u 与电流i 的关系.电容储存的电场能C W .4.电容是否有极性?什么电容有极性?5.电阻、电感和电容联接的计算公式.1.3 独立电源元件识记理解1.什么是独立电源?2.独立电源可以分为哪两种?3.电压源的两个重要特性是什么?4.电流源的两个重要特性是什么?1.4 二极管识记理解1.二极管的P 区和N 区,PN 结的正向偏置与反向偏置.2.稳压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的主要区别.3.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死区和导通电压.1.5 双极晶体管识记理解1.NPN 型双极晶体管发射结与集电结.2.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与输出特性曲线及其三个区域.第二章 电路分析基础2.1 基尔霍夫定律识记理解1.结点、支路、回路、网孔.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掌握计算1.基尔霍夫定律求解四结点三网孔的稳恒电流电路问题.2.2 叠加定理与等效电源定理识记理解1.叠加定理.2.有源二端网络、无源二端网络.3.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2.3 正弦交流电识记理解1.正弦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表示.2.正弦量的周期T 、频率f 和角频率ω之间的关系,电压相位u t ωϕ+、电流相位i t ωϕ+、电压初相位u ϕ、电流初相位i ϕ和正弦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u i ϕϕϕ=-.3.正弦电压的瞬时值u 、最大值m U 和有效值U 之间的关系;正弦电流的瞬时值i 、最大值m I 和有效值I 之间的关系.4.正弦电压U 的向量形式表示,正弦电流I 的相量形式表示.5.电阻元件上电压与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电感元件上电压与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电容元件上电压与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6.阻抗(复阻抗).7.RLC 串联电路谐振的条件;RLC 并联电路谐振的条件.2.4 三相交流电识记理解1.什么是三相交流电?2.三相交流电三线电压有效值与相电压的关系.3.电压的瞬时值、最大值和有效值之间的关系;电流的瞬时值、最大值和有效值之间的关系.4.正弦电压的向量形式表示,正弦电流的相量形式表示.5.电阻元件上电压与电流关系的向量形式;电感元件上电压与电流关系的向量形式;电容元件上电压与电流关系的向量形式.△掌握计算1.负载对称星形联接三相电路的计算;71P 例题2.4.12.负载不对称星形联接三相电路的计算;73P 例题2.4.22.6 一阶电路的瞬态分析识记理解1.什么是电路的稳态?什么是瞬态分析(暂态分析)?2.换路定律.△掌握计算1.RC 电路的瞬态分析;86P 例题2.6.32.RL 电路的瞬态分析;86P 例题2.6.6第三章 分立元件基本电路3.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掌握计算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动态分析;114P 例题3.1.2;115P 例题3.1.33.4 分立元件组成的基本门电路识记理解1.与门电路、或门电路、非门电路以及它们的逻辑关系.注意:期末考试题型分布填空题10空,每空3分共30分;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计算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要求识记理解的以填空题命题;要求掌握计算的以计算题命题.。
电工电子学常考题目汇总(含详解)

t 1.8 1.8 1.6e A
t
t 1.8
t 1.8
i A
1.8 1.2
i
iL
i 1
1
0.2
0
1.2
t s
3V
+
S t 0 1 2
+
iL
2Ω
3H
-
3V
P99页3.6.4 如图,试用三要素法求t≥0时的i1、i2 及iL。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 i1 i2
2 2 iL i 1.8 1.2A 1 2 3
t
iL iL iL 0 iL e
1.2 1.2 1.2 e
t 1.8 1.2 2.4e A
i i i0 ie
U 0 U1 j10I 0 1000 j1010 jX C 100 2 45V
j10Ω
A1 10A
V0读数为100 2V
A0
5
V0
V1 100V j5Ω
P151页4.5.3 如图,1 10A , I 2 10 2A , U 200V , R 5 , I R2 X L , 试求 I , X C , X L , R2 。
P26页1.5.1 图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流 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
I1 4A , I 2 6A , I 3 10A , U1 140V , U 2 90V , U 3 60V , U 4 80V , U 5 30V
(1)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3)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 的功率是否平衡? - U4 + - U5 +
电工电子学复习资料

一、题目类型:1、选择题:注意一些基本概念,定理定律的理解,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以及一些参数的简单运算2、填空题:考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记忆和关键知识点的记忆,最基本的电路参数分析计算。
3、判断题4、作图题:波形图,逻辑图等5、分析计算题单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1题 运算放大电路在数值运算方面应用分析1题 电路分析1题(KCL 、KVL 及支路电流法) 逻辑函数化简1题时序逻辑电路分析1题6、设计题: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第1章 电路和电路元件1.1电路和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1.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1、电路按照作用主要包括:(电能)的传输与转换电路,如电力系统,通常称为(强电电路)或电工电路;(信号)传递和处理的电路,如扩音机,通常也称为弱电或(电子电路)。
2、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中间环节)三部分组成,其中(电源)是供应电能的设备,如发电厂、电池等;(负载)是取用电能的设备。
如电灯、电机等;(中间环节)是连接电源和负载的部分,起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如变压器、输电线等。
1.1.2电路的模型1、由理想化电路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1.1.3电压和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1、电路的主要物理量有(电流I )、(电压U )和(电动势E )。
2、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常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又称(正方向)。
3、在分析一些复杂电路,往往不知道某一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为计算分析方便,故假定一正方向,也称为(参考方向)。
4、(参考方向)选定后,电压、电流才有(正、负)之分,若计算结果为负,则表示(电路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5、欧姆定律说明,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即(IUR );应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时, 应先标注U 、I 正方向,当U 、I 方向相反时,表达式应带(负号);适用于(线性元件)电路。
1.3独立电源元件1.3.1电源工作状态1、电源工作状态分为(有载工作)、(开路)和(短路)三种。
1-3--电工电子学(第三版)总复习

电工电子学(第三版)总复习2015(1-8,10)第1~3章:第1章电路和电路元件1.1 电路和电路的基本物理量1.1.1 电路1.电路是电流的通路,它是为了某种需要由某些电工、电子器件或设备组合而成的。
电路的组成: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等。
电路的作用:1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2进行电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什么叫“强电”电路?“弱电”电路?1.1.2 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型实际电路是电流可在其中流通的由导体连接的电器件的组合。
组成实际电路的器件种类繁多,如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等。
理想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等。
等效电路又称为等效条件互换。
是实际电路的一种等效表示。
电路理论中的电路一般是指电路模型。
1.1.3 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电压、电流是电路分析的基本物理量。
功率也是电路中的重要物理量。
为了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电路元件特性、电路方程,首先要先指定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如图1-1所示。
(a)u, i为关联参考方向(b)u, 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图1-1 二端元件及其参考方向方程U/I=R 只适用于R 中U、I参考方向一致的情况。
即欧姆定律表达式含有正、负号,当U、I参考方向一致时为正,否则为负。
电压、电流“实际方向”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参考方向”是人为假设的方向。
(当电压采用双下标时,如电压uab 表示电压方向从第一个下标指向第二个下标,第一个下标为正,第二个下标为负。
)参见[例1.1.1]1.1.4 电路功率设电路任意两点间的电压为U ,电流为 I , 则这部分电路消耗的功率为:P = UI=W/t (W )。
如果假设方向不一致怎么办? 功率有无正、负?1.2 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电阻、电感和电容。
其电路元件符号及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1-2所示。
图1-2:(a )电阻元件 (b )电感元件 (c )电容元件1.2.1 电阻元件:电压、电流特性为:R R u Ri =,耗能为:22R R R R R p u i Ri Gu ===(如果服从欧姆定律U=RI ,则R=U/I 为常数,这种电阻就称为线性电阻。
电工学电子技术期末复习总结知识点课件

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后,能够保持系统参数的稳定 ,并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机及其控制
电机的基本知识
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包括电动机和发 电机等。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发电机是将机械 能转换为电能。
电机的控制
电机的控制包括电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转向等控制方 式,这些控制方式可以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电压、电流或 频率来实现。
安全用电与环境保护
安全用电常识
01
不要在电力线附近放风 筝,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
02
不要使用绝缘皮破损的 导线(如裸线)。
03
不要在电线上晾晒衣物 ,以防绝缘皮破损。
04
发现有人触电,应首先 切断电源,再进行急救 。
电气安全措施
01 使用电气设备时,应先检查其是否漏电, 确保安全。
02 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和设备,确保其正常工 作。
02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分类
根据干扰的性质和系统响应的特点,可以将电力系统稳定性分为静态稳
定、暂态稳定和动态稳定三种类型。
03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和基于计算机的
仿真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的稳定性状况,并采取
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05
电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广泛,如发电机、电动机、变压 器等,这些设备在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 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01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系统中的各个设备能够保持其
技术参数的稳定,并保证系统能够正常地提供合格的电能质量。
电工电子知识点总结

电工电子知识点总结电工电子学是一门涉及电力、电路和电子设备的学科,其相关知识内容庞杂且繁复。
本文将针对电工电子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基础电路理论1. 电压、电流和电阻电压是指电路中电荷的差异引起的电位差,用符号V表示,单位是伏特(V)。
电流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2.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表明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I=V/R。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流为恒定时,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当电压为恒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当电阻为恒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3. 多米尼定律多米尼定律是用来计算并联电阻的总阻值的公式,即1/Rt = 1/R1 + 1/R2 + 1/R3 + ... + 1/Rn,其中Rt表示总阻值,R1、R2、R3等表示各个并联电阻的阻值。
4. 叠加定理叠加定理是一种分析复杂电路的方法,它基于线性电路理论,将电路中的各个电源分别作用于电路,并分别计算每个电源对电路的影响,最后将这些影响叠加得到最终结果。
二、电子元器件1. 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电子元器件,主要用于整流和开关电路。
它有一个正向电压降和一个反向电压击穿电压。
正常工作下,二极管只允许正向电流通过,而阻止反向电流的流动。
2. 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具有三个电极的半导体器件,通常用于放大电路和开关电路。
它的三个电极分别是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放大倍数。
3.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可以通过控制输入电信号来控制输出电流或电压。
晶体管分为NPN型和PNP型,常用于放大电路、开关电路和逻辑门电路。
4. 电容器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元器件,由两个导体板和介电层组成。
根据电容器的电容值,可以储存不同大小的电荷。
电容器可以用于滤波、耦合和计时等应用。
《电工电子学》复习题

《电工电子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 某正弦电压有效值为380V ,频率为50Hz ,计时始数值等于380V ,其瞬时值表达式为( )A 、t u 314sin 380=V ;B 、)45314sin(537︒+=t u V ;C 、)90314sin(380︒+=t u V 。
2. 一个输出电压几乎不变的设备有载运行,当负载增大时,是指( )A 、负载电阻增大;B 、负载电阻减小;C 、电源输出的电流增大。
3、 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中,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是( )A 、相位相同,幅度增大;B 、相位相反,幅度增大;C 、相位相同,幅度相似。
4、电压放大电路首先需要考虑的技术指标是( )。
A 、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B 、不失真问题;C 、管子的工作效率。
5. 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放大区,由理想工作条件得出两个重要规律是( )。
A 、U +=U -=0,i +=i -;B 、U +=U -=0,i +=i -=0;C 、U +=U -,i +=i -=0;D 、U +=U -=0,i +≠i -。
6.分析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电路时,不能使用的概念是( )。
A 、虚地;B 、虚短;C 、虚断。
7. PN 结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电流是( )。
A 、多子扩散而成;B 、少子扩散而成;C 、少子漂移而成;D 、多子漂移而成。
8. 三极管组成的放大电路在工作时,测得三极管上各电极对地直流电位分别为V E =2.1V ,V B =2.8V ,V C =4.4V ,则此三极管已处于( )。
A 、放大区;B 、饱和区;C 、截止区;D 、击穿区。
9. 测 得 电 路 中 工 作 在 放 大 区 的 某 晶 体 管 三 个 极 的 电 位 分 别 为 0V 、0.7V 和 4.7V , 则 该 管 为 ( )。
A 、NPN 型锗管B 、PNP 型锗管C 、NPN 型硅管D 、PNP 型硅管10. 电路如图1所示,二极管为理想元件,ui=6sint V ,U=3V ,当t=2瞬间, 输出电压uO 等于 ( )。
电子电工学复习资料

电子电工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硅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约 0.5 V,正向压降约 0.6~0.8 V,锗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约 0.1 V,正向压降约 0.2~0.3 V。
2.在二极管上加反向电压时,形成很小的反向电流。
反向电流有两个特点:一是随温度的上升增长很快;一是当外加反向电压过高时,反向电流突然增大,二极管失去单向导电性,这种现象称为击穿。
3.当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Q位置偏高,同时输入信号幅度相对较大时,放大电路将产生饱和失真;当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Q位置偏低,同时输入信号幅度相对较大时,放大电路将产生截止失真。
4.射级输出器的主要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接近1,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
5.在多级放大电路中,抑制温度漂移要着重于第一级,在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抑制温度漂移最有效的电路结构是差分放大电路。
愈小。
6.(1+AF)称为反馈深度,其值愈大,负反馈作用愈强,闭环放大倍数Af7.半导体直流稳压电源一般包括变压、整流、滤波和稳压环节。
8.W7815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15 V, W7915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5 V 。
它们是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型号。
9.在数字电路中,晶体管一般工作在饱和状态或截止状态,并非工作在放大状态。
10.整流的目的是把交流变换为直流,主要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来实现的。
11.基本的逻辑关系有与逻辑、或逻辑、非逻辑三种。
12.同一个逻辑函数可用不同的逻辑式来表达,但由最小项组成的与或逻辑式则是唯一的。
13.n个变量的逻辑函数有 2n种组合,最小项有 2n个,卡诺图有2n种个方格。
14.自然界物质按导电能力分为(导体)、(绝缘体)、(半导体)三种。
纯净的半导体又称为(本征)半导体,用的最多的半导体是(硅)和(锗),它们都具有(晶体)结构,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三阶元素后形成(空穴(P型))半导体,掺入五价元素后形成(电子(N型))半导体,半导体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15.半导体二极管按结构分为( 点接触型 )、( 面接触型 )、( 平面型 )三类。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资料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资料电工电子技术复习资料电工电子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它涉及到电力、电路、电子器件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学习这门技术的人来说,复习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电工电子技术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电力传输、分配和利用的系统,它包括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等。
在复习电力系统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以及相关的安全知识。
1. 发电厂: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起点,它通过燃煤、水力、核能等方式产生电能。
在复习发电厂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发电厂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 变电站: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发电厂产生的高压电能转变为适用于输电和配电的低压电能。
在复习变电站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变电站的结构、设备以及变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问题。
3.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是将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不同地区的线路,它通常采用高压输电。
在复习输电线路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的特点和安全问题。
4. 配电线路:配电线路是将电能从变电站输送到用户终端的线路,它通常采用低压配电。
在复习配电线路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配电线路的结构和安全措施。
二、电路理论电路理论是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它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分析方法和电路定理等。
在复习电路理论的时候,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1. 电路元件:电路元件是构成电路的基本部件,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在复习电路元件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特性、参数以及在电路中的应用。
2. 电路分析方法:电路分析方法是解决电路问题的基本手段,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等。
在复习电路分析方法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3. 交流电路:交流电路是电工电子技术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交流电源、交流电路分析和交流电路的稳态响应等。
在复习交流电路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交流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电工电子复习知识点总结

电工电子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1. 电流电流是电子运动形成的,单位是安培。
电流的方向是电子流动的方向。
2. 电压电压是电流的推动力,单位是伏特。
电压的方向是电子流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3. 电阻电阻是电流通过的阻力,单位是欧姆。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压越大,成正比关系,符合欧姆定律。
4. 电阻的串并联串联电阻相加,并联电阻倒数相加再取倒数。
5. 电功率电功率是电路中消耗的能量,单位是瓦特。
电流乘以电压即为电功率。
6. 电路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流定律和环路电压定律。
第二章电线制作和连接1. 电线的制作电线可以分为导线和绝缘层,可以采用铜线或铝线作为导线,绝缘层可以采用PVC材料。
2. 电线连接电线连接可以采用螺丝端子连接、焊接连接或压接连接。
3. 电缆电缆由若干根电线和绝缘层构成,可以分为单芯、双芯、多芯等。
4. 插头插座插头插座分为三脚插头插座和两脚插头插座,分为家用插座和工业插座。
第三章电子元件1. 电阻电阻的颜色编码和功率计算。
2. 电容电容的单位是法拉,可以分为电解电容、陶瓷电容和瓷介电容。
3. 电感电感的单位是亨利,可以分为铁磁电感和非铁磁电感。
4. 二极管二极管有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的特性,可以分为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
5. 晶体管晶体管分为NPN型和PNP型,可以分为功率管和小信号管。
6. 可控硅可控硅可以进行触发控制,分为普通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
第四章电路分析1. 直流电路分析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为基尔霍夫定律和节点电流法。
2. 交流电路分析交流电路中需要考虑阻抗,采用复数法进行分析。
第五章电路原理1. 电压放大器电压放大器可以采用晶体管或运放进行放大。
2. 电流放大器电流放大器可以采用二极管、管子或晶体管进行放大。
3. 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可以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信号。
4. 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可以采用管子、晶体管或集成电路进行放大。
第六章电子工艺学1. 电路板制作电路板制作分为点胶、曝光、蚀刻、热转印、钻孔、脱膜等工艺。
《电工电子学》综合复习资料

《电工电子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图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L 而言,点划线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源是( )。
(a)理想电压源(b)理想电流源(c)不能确定U I UIR LS S++2、已知图示电路中的U S1.,U S2和I 均为正值,则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
(a)电压源U S1(b)电压源U S2(c)电压源U S1和U S2U U R IS1S21R 2++3、当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u BC =3802sin t V ,则相电压u B =( )。
(a)220290sin()t V (b)220230sin()t V(c)2202150sin()tV4、已知某负载无功功率Q=3kVar ,功率因数为0.8,则其视在功率S 为( ) 。
(a)2.4kVA(b)3kVA(c)5kVA5、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端电压有效值保持不变,因电源频率变化使其电流减小,据此现象可判断频率( )。
(a)升高(b)降低(c)无法判定6、已知某三相四线制电路的线电压380=B A U 13V ,380=C B U -107V ,380=A C U 133V ,当t=12s 时,三个相电压之和为( )。
(a)380V(b)0V(c)380 2 V7、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D 1、D 2为理想元件,判断D 1、D 2的工作状态为( )。
(a)D 1导通,D 2截止 (b)D 1导通,D 2导通(c)D 1截止,D 2导通 (d)D1截止,D 2截止D 1D 215V 12V R+-+-8、触发器由门电路构成,和门电路比较,功能上主要特点是()。
(a )和门电路功能一样(b) 有记忆功能(c)没有记忆功能9、逻辑函数表达式ABC BC A CB A F 的最简与或表达式为()。
(a)BCCA F(b)ACCB F (c)BCAC F 10、时序电路可以由()组成。
电工电子学复习题(1)

一.选择题:1. 晶体二极管的阳极电位是—20V,阴极电位是—10V,则该晶体二极管处于( A )。
A.反偏 B.正偏 C.零偏 D.以上都不对2. 当晶体三极管的两个PN结都正偏时,则晶体三极管处于( C )。
A.截止状态 B.放大状态 C.饱和状态 D.以上都不对3. 在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中,如果电源变压器二次电压为100V,则负载电压将是( B )。
A.100v B.45V C.90V D.190V4. 当逻辑函数有n个变量时,共有( D )个变量取值组合。
A. nB. 2nC. n2D. 2n5. 在( D )输入情况下,“与非”运算的结果是逻辑0。
A.全部输入是0 B.任一输入是0 C.仅一输入是0 D.全部输入是16、三极管处于放大区时,其发射结(B ),集电结()。
A. 正偏正偏B. 正偏反偏C. 反偏正偏D. 反偏反偏7、硅管的死区电压是( C )。
A. 0.2VB. 0.3VC. 0.5VD. 0.7V8、选用差分电路的原因是( A )。
A. 减小温漂B. 提高输入电阻C. 稳定放大倍数D. 减小失真9、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负载上的电压平均值为( B )。
A. 0.45U2B. 0.9U2C. 1U2D. 1.2U210、已知逻辑函数Y=ABC+CD,Y=1的是(D)A. A=0,BC=1B. AB=1,CD=0C. C=1,D=0D.BC=1,D=111.某放大电路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为4V,接入2kΩ的负载后,输出电压为2.5V,则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为(A )A,1.2kΩ B,1.6kΩ C,3.2kΩ D,10kΩ12.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频率为其下限频率f1时,增益比中频率下降分贝数为( C )。
A,20 B,7 C,3 D,113,测得NPN型硅三极管三个电极电压分别为:U B=2.8v,U E=2.1V,U C=3.6V,则该管处于( C )状态。
A,饱和B,截止C,放大D,击穿14. 已知逻辑函数Y=ABC+CD,Y=1的是( B )A,A=0,BC=1 B,BC=1,D=1C,AB=1,CD=0 D,C=1,D=015.为了获得电压放大,同时又使得输出与输入电压同相,则应选用( C )。
《电工电子学》期末复习题下篇

《电工电子学》期末复习题(下篇)本复习题使用说明:复习题内容是按照知识点编写的非按章节编写请同学们阅读时注意!第Ⅱ大部分:下篇一、客观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部分: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 (一)、二极管三极管1、17、 电 路 如 图 所 示,二 极 管D 1、D 2为 理 想 元 件, 则 在 电 路 中( )。
(a) D 1起 箝 位 作 用,D 2起 隔 离 作 用 (b) D 1起 隔 离 作 用,D 2起 箝 位 作 用(c) D 1、D 2均 起 箝 位 作 用 (d) D 1、D 2均 起 隔 离 作 用D 1V 2V u O2、45、 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 D 1,D 2,D 3 均为理想元件, 则 输 出 电 压 u O =( )。
(a) 0V (b) -6V (c) -18V0V3--3、51、电 路 如 图 所 示,二 极 管 D 1,D 2 均 为 理 想 元 件, 则 电 压 u AO =( )。
(a) 12V (b) 0V (c) -15V4、33、 电 路 如 图 所 示,二 极管 为 理 想 元 件,u i =6sin ωt V ,U =3V ,当ωt =π2瞬 间, 输 出 电 压 u O 等 于( )。
(a) 0 V (b) 6 V (c) 3 VDu O5、35、 电路如图所示,D 为理想 二 极管,u i = 6sin ωt V ,则输出电压的最大值 u OM = ( )。
(a) 6 V (b) 3 V (c) ?3 V6、37、电 路 如 图 所 示, 二 极 管D 为 理 想 元 件, 当 输 入 信 号 u i =12sin ωt V 时, 输 出 电 压 的 最 大 值 为( )。
(a) 12 V (b) -6 V (c) 0 V (d) 6 Vu AOD 1Du O7、49、电路如图所示, D 1,D 2 均为理想二极管, 当输入电压 u i > 6V 时, 则u O =( )。
《电工电子学》期末综合复习题

电 工电 子 学一、单选题1、图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 L 而言,点划线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源是( b )。
(a)理想电压源(b)理想电流源 (c)不能确定U I UIR ++2、已知图示电路中的U S1.,U S2和I 均为正值,则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a )。
(a)电压源U S1(b)电压源U S2(c)电压源U S1和U S2U U R I++3、当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u BC =3802sin ωt V ,则相电压uB=( b )。
(a)220290sin()ωt +︒V(b)V )30sin(2220︒-t ω(c)2202150sin()ωt -︒ V4、已知某负载无功功率Q=3kVar ,功率因数为0.8,则其视在功率S 为( c ) 。
(a)2.4kVA(b)3kVA(c)5kVA5、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为理想元件,u i =6sin ωt V ,U =3V ,当ωt =π2瞬间,输出电压u O 等于( b )。
(a)0V (b)6V(c)3Vu RU Du +-+-+-6、 图示电路中,发出功率的电路元件为( C )。
a. 电压源; b. 电流源; c. 电压源和电流源。
7、 图示电路中, 电流值I=( a )。
a. 2A ;b. 4A ;c. 6A ;d. -2A 。
8、 图示电路中,电压相量U=100∠30°V ,阻抗Z=6+j8Ω,则电路的功率因数COS φ为( b )。
a. 0.5; b. 0.6; c. 0.8; d. 0.866。
9、某电路总电压相量U=100∠30°V ,总电流相量I=5∠-30°A ,则该电路的无功功率Q=( c )。
a. 0var ; b. 250var ; c. 3250var ; d. 500var 。
10、 额定电压为380V 的三相对称负载,用线电压为380V 的三相对称电源供电时,三相负载应联接成( b )。
电工学-电子技术期末复习-总结知识点

结构,导电机理 外特性,主要电参数 放大电路、开关电路组 成及其电路分析 结构,导电机理 外特性,主要电参数
放大电路、开关电路组 成及其电路分析
第一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电路分析
1.1.1 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特性与参数
一、二极管的结构与类型
二极管由一个PN结, 加相应的电极引线 (P) (N) 和管壳封装而成。 电路符号
(2)函数表达式表示
L f ( A, B, C) ABC ABC ABC AC BC ABC ( A B)C
(3)逻辑图和波形图表示
(4)卡诺图→ 2.逻辑函数的标准“与—或”表达式 三开关控制一只电灯的逻辑问题的三种表达式
L f ( A, B, C) ABC ABC ABC AC BC ABC ( A B)C
A和L实现了反相输出, L A =1,在A=0或1这两种情况下,
EN ;
注意:三态输出门的电路符号有多种:
A
EN
1
L
数据A 1 0 1 输出L 1 0 高阻态
EN
1 1 0
0
0
三态门的应用
总线结构
信号双向传输
2.2.3 各类门电路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一、多余输入端的处理 (1)对于与非门电路:把多余输入端接正 电源或者与有用端并联使用; (2)对于或非门电路:把多余输入端接 地或与有用端并联使用,通过电阻接地时, 对TTL这只串联电阻阻值只能在500欧姆以 下;
真值表
A B L
逻辑关系式为:
L f ( A, B) A B
0 0
1 1
0 1
0 1
0 1
1 1
逻辑运算为逻辑加: 0+0=0,0+1=1,1+0=1,1+1=1 逻辑符号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形式: U升= U降 或 U = 0
(3)推广:KVL可以推广应用于回路中的部分电路。
1.电路是电流的通路,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 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P7) 2.电路的作用(P7-8) (1)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如电力系统) (2)实现信号的传递和处理(如扩音机) 3.电路的组成部分(P8)
电源(信号源)、中间环节、负载
盐城工学院电工电子课程组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盐城工学院电工电子课程组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形式:
I 入= I出
或: I= 0
(3)推广:KCL可以推广应用于包围部分电路的 任一假设的闭合面。 例1:
IA A
广义结点 I
IAB B IBC
I =?
ICA IC IB
C
5
+ 6V _ 1
2
+ _ 12V
1
I=0
5
源 电 路
Ro
+ U –
(2)短路处的电流 I 视电路情况而定。
盐城工学院电工电子课程组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 6 基尔霍夫定律
1、电路中基本术语(P19) 支路:电路中的每一个分支。 一条支路流过一个电流,称为支路电流。 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 回路:由支路组成的闭合路径。 网孔:内部不含支路的回路。 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定律) (P19) (1)内容:在任一瞬间,流向任一结点的电流等 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在任一瞬间,一个结点上电 流的代数和 (一般可以规定流入为正,流出为负) 恒等于零。
盐城工学院电工电子课程组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例2、电压源的作用( 既不是电源也不是负载 )
I
+ 10V _
+
10A U
_
1Ω
例3、已知RL消耗功率40W,则理想电 压源消耗的功率为( -10W )。
6A
+ 5V _
RL
盐城工学院电工电子课程组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5.2 电源开路(P16)
+ U = – IR I R
U –
I
R
U –
盐城工学院电工电子课程组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1.5.1 电源有载工作(P13)
开关闭合,接通电源与负载。
1. 电压电流关系 U = E – IRo (1.5.2)
2. 功率与功率平衡 UI = EI – I2Ro P = PE – P
负载 取用 功率 电源 产生 功率 内阻 消耗 功率
I E + +
–
U
-
R0
R
发出功率=吸收功率 (电源) (负载)
退出
盐城工学院电工电子课程组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 电源与负载的判别(P15) (1)根据 U、I 的实际方向判别 电源: U、I 实际方向相反,即实际电流从实际“+”端流出, 负载: (发出功率) U、I 实际方向相同,即实际电流从实际“+”端流入。 (吸收功率) (2) 根据功率判别 U、I 参考方向相同,P = UI 0,负载;P = UI 0,电源。 U、I 参考方向不同,P = -UI 0,负载;P = -UI 0,电源。 例1、(a)电压源的作用 既不是负载,也不是电源 (b)电流源的作用 电源
退出
1.5.3 电源短路 (17)
电源外部端子被短接
E
+ -
I R
1、 特征: E I IS 短路电流(很大) R0 U= 0 电源端电压 P= 0 负载功率 PE = P = I² R0 电源产生的能量全被内阻消耗掉 I 有 2、电路中某处短路时的特征: (1)短路处的电压等于零;U = 0
I A + IB + IC = 0
盐城工学院电工电子课程组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定律) (P20-21) (1)内容:在任一瞬间,从回路中任一点出发,沿 回路循行一周,则在这个方向上电位升之和等于电 位降之和。在任一瞬间,沿任一回路循行方向,回 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可以规定电位降为正,电 位升为负)恒等于零。
开关 断开
1、特征: I=0 E
+ -
I
+
Ro
U0
-
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U = U0 = E 电源端电压 ( 开路电压 ) 负载功率 P= 0 有 源 2、电路中某处断开时的特征: 电 路 (1)开路处的电流等于零;I = 0 (2)开路处的电压 U 视电路情况而定。
盐城工学院电工电子课程组
I
+ U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盐城工学院电工电子课程组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 图中向外输出能量是 a.电流源 b.电压源
( a) IU
c.电流源和电压源
( b) 3、 图中电压源的作用 a.电源 b.负载 c.既不是电源也不是负载
2Ω ?
5Ω ?
4、 若将R=2Ω,则电流源为 (a) ,电压源为 (a) a.电源 b.负载 c.既不是电源也不是负载 5、 若将R=5Ω,则电流源为 (a) ,电压源为 (c) a.电源 b.负载 c.既不是电源也不是负载
Iab 双下标 盐城工学院电工电子课程组
双下标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Uab
退出
(3)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P9-10)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电流(或电压)值为正值;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或电压)值为负值。
1.4 欧姆定律(P11)
U、I 参考方向相同时 + U=IR
U、I 参考方向相反时
电工电子学(复习)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掌握)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1.2 电路模型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1.4 欧姆定律 1.5 电路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1.6 基尔霍夫定律
1.7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盐城工学院电工电子课程组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退出
1. 2 电路模型
1.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是指由理想电路元件或其组合 所组成电路。理想电路元件主要有电阻元件、电感元 件、电容元件和电源元件等。(P8-9)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P9-10)
(1)参考方向: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对电量任意假定 的方向。 注意:在参考方向选定后,电流(或电压)值才有正负之 分。 (2) 参考方向的表示方法 电流: 电压: U– I + 箭 标 正负极性 a a b b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