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如此漠视生命

合集下载

中国人的死亡观

中国人的死亡观

中国人的死亡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一直被视为人生的最终归宿,也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

中国人的死亡观由来已久,深深植根于历史传统和哲学思想之中。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中国人对死亡的看法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探讨中国人的死亡观。

首先,中国人常常将死亡视为生命的延续。

在古代,人们认为死后的世界与现世存在许多联系,人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中延续着生命。

这种观念也给予了人们对死亡的一种安慰和缓解。

在祭祀祖先和宗教仪式中,中国人通过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敬意,将死者与生者的联系切实地体现出来,以此维系亲情和家族纽带。

然而,随着科技和现代化的进步,中国人对死亡的观念开始产生了一些转变。

现代社会强调个体的自主和个人价值,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眼前的生活和个人成就,而对死亡的概念则被淡化了。

许多人追求物质享受和事业成功,往往忽略了对死亡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

死亡变得更加遥远和抽象,成为一个很少触及的话题。

然而,尽管现代社会对死亡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中国文化传统中对死亡的尊崇并没有完全消失。

人们依然在尊重祖先、祭拜先人的传统仪式中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哀悼。

同时,死亡也引发了一些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于自己生命的目标和人际关系的意义产生了新的认识。

有时候,人们通过面对死亡来找寻生命的真正价值。

另一方面,中国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也与宗教信仰相关。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强调道德修养和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死亡则是人生的结束和成就的总结。

佛教、道教与民间信仰中的轮回和重生观念,也让人们对死亡有了另一种解读。

这些不同的观念形成了中国人多重的死亡观,使得人们在面对死亡时可以有多个选择的方式来理解和面对。

在现代中国,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死亡不再那么像命运的常态,而成为了一种可延缓的过程。

人们可以通过现代医疗手段延长寿命,缓解病痛,这也使得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我们逐渐接受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开始注重生命质量和尊严,更加关注晚年的保健和福祉。

对生命漠视的例子

对生命漠视的例子

对生命漠视的例子《请珍视每一个生命》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时不时地出现一些对生命漠视的例子,让人唏嘘不已。

之前我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说是有个大哥开车回家,路上突然窜出来一只小猫,他不但不减速避让,反而还加速冲了过去,嘴里念叨着:“不就一只猫嘛,有啥大不了的。

”嘿,您这话说得可就不对了呀!那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啊。

虽然它只是一只小猫,但它也有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的权利呀。

咱就说,您就不能轻点踩下刹车,给它一个生存的机会吗?这也太不把生命当回事儿了。

还有一些人,走在路上看到蚂蚁也会毫不犹豫地踩下去,还觉得挺好玩的。

哎呀呀,那蚂蚁招你惹你啦?人家辛辛苦苦地搬着食物,说不定正准备回家给老婆孩子加餐呢,结果您这一脚下去,直接就把人家的幸福给毁了。

您这也太残忍了吧。

再说那些虐待小动物的人,那简直就是丧心病狂啊。

人家小狗小猫那么可爱,您怎么下得去手呢?就为了您那点变态的快感,就把它们折磨得死去活来,这心得有多狠呀!您要是心里有啥不痛快,就不能找其他方式发泄吗?非得拿这些无辜的小生命出气。

漠视生命的例子可不仅仅只有这些。

有时候我们在马路上会看到有人开车横冲直撞,完全不顾行人的安危。

还有那些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抽烟、吐痰的人,他们何尝不是在漠视他人的感受和健康呢。

咱们可不能学这些人啊,生命是多么宝贵的东西呀。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和珍视。

我们要学会关爱身边的一切生命,哪怕是一棵小草,一只小鸟。

当我们以一颗敬畏的心去对待生命时,我们自己也会变得更加善良和美好。

想象一下,如果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对生命充满了漠视,那将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个场景啊。

没有了关爱,没有了温暖,到处都是冷漠和残忍。

那这样的世界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呀,咱们得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漠视任何一个生命。

用我们的爱和善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总之,让我们都打起精神来,好好地对待每一个生命吧,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爱和温暖,这样的世界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呀!。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近几年,见诸报端的校园自杀和伤人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中学生生命的最主要的杀手。

为什么年轻的生命如此脆弱?为什么中学生视别人的生命如同草芥?从生命意识的角度看,这是生命意识淡薄的表现,他们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极易轻易处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他们或把它作为逃避挫折的应对方式,或把它作为报复别人的手段,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

造成当代中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除了社会的功利主义泛滥,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漠视和推崇等因素外,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区。

教育应以人为根本,应全面关注人的生命本身,这应该是教育最初和最终的意义。

可是,受应试的束缚,一直以来,形成了重知识灌输轻人文培养,重素质教育轻生命教育的局面,。

其实,对这个关乎人类本身的重大话题,语文学科是最有发言权的。

远在古代,生命意识普遍淡薄的时候,已有许多典范:马篷起火,孔子问人不问马;孟子认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些都闪耀着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出浓厚的生命意识。

到了近代,鲁迅对生命的理解就非同一般,他在许多文章中都阐明了生命是最为重要的观点,典型的“韧的战斗”就是他生命观的体现。

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

一、重构学生的生命意识对生命的理解及其态度,便形成了生命意识。

受包含强烈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西方思潮和对生命本着轻视和漠然态度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再加上家长和老师对生命话题的神秘和回避,必然助长学生形成贬低、轻视生命的意识。

纠正这些错误的生命态度,重构学生的生命意识,是语文学科的神圣使命。

语文教材上的许多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生动范例。

生命是脆弱的,甚至只是一场小小的灾难、一种不期而至的疾病、一件微不足道的器具,生命就会不堪一击,就像史铁生二十岁那年“从最狂妄的年龄跌入黑暗的深渊”,然而,生命又是坚韧的,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走出了自杀的阴影成了驰骋文艺界的巨人。

青少年漠视生命现象及其道德教育探析

青少年漠视生命现象及其道德教育探析

青少年漠视生命现象及其道德教育探析作者:庞军朋沈嘉祺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年第02期摘要:近年来,青少年自杀及伤害他人事件时有发生,部分青少年不珍视生命的价值,缺乏正确的生命观念,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对青少年加强生命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生命;生命教育;道德教育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2-0037-02近年来,青少年自杀及伤害他人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是什么使这些青少年漠视生命的存在和价值,陷入生存的迷失状态。

一、青少年漠视生命的原因分析(一)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当今社会,青少年并不是生活在单一世界之中,现实世界之外的“虚拟世界”似乎对他们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武侠小说、漫画之中,甚至达到不能自拔的地步。

他们在虚拟世界里尽情地宣泄情感、而在日常生活中却拒绝与家人沟通。

由于网络游戏、漫画、及大众传媒无不充斥着色情、暴力的成分,关于死亡的描写也非常多。

这些不良信息严重地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许多影视作品甚至把死亡当成解脱来宣传,影响了青少年对死的理解。

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极易造成虚拟社会和真实社会的混淆。

当他们在现实中遇到问题时,就会模仿虚拟社会中的人物去解决问题。

这种不正常心态导致他们对生命意义的错误理解。

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认为,生活状态重于生命存在,无享受的生活不如不生活——放弃生命;当生活变得难以忍受时,不如走入死途。

由于青少年不善于主动及时寻求心理方面解脱,心理问题的长期积累,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理扭曲,产生错误的念头和行动。

(二)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偏差从学校来看,长期以来,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注重的是对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德、修养、生存能力、自立能力等这些关系孩子生命的宝贵知识对个人和社会来说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接受者,而很少被作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有价值的鲜活生命来看待。

国内外生死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生死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生死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背景人有生老病死,现代社会的教育为我们提供了较多的关于“生”、“老”、“病”的教育,唯独关于“死”的教育非常缺失。

或许,是我们中国对死亡的忌讳使然吧,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成为中国人回避死亡问题的开端。

正是在这种避谈死亡的社会大环境下,我国青少年死亡意识淡薄,不敢面对死亡,或者漠视生命。

这里的生命,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还有他人或其他物种的生命:近年来,中小学生以至大学生自杀自残(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死因首位),他杀,虐杀动物的事件层出不穷。

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事件就有:上海复旦大学女研究生自杀事件、马加爵事件、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等等。

可以看出,现在的青少年对生命的漠视到达了何种地步。

由是,生死教育在我国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内外生死教育现状1.国外生死教育起源以及现状对于国外生死教育现状,由于美国是最早兴起死亡教育的,我在此就以美国为主介绍国外的生死教育。

首先,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死亡教育的起源:死亡教育(deatheducation)源于美国,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哈布特·约翰发表的一篇对美国丧礼和殡仪馆制度评价的文章,而正式兴起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HermanFeifel于1959年发表第一部死亡教育的代表著作《死亡的意义》(TheMeaningofDeath);而在1963年,RobertFulton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大学里首次开设了美国大学的第一门正规死亡教育课程;杰·唐纳·华特士,他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死亡教育开始逐渐兴起:从幼稚圆小学到中学大学,甚至到医院、社会服务机构都可见死亡教育课程、座谈会、研习会不断的开设举行(直至1973年,美国已有600所大学设有死亡教育课程,1976年已有1 500所中小学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

此后,国外许多国家相继效仿美国,推行以“生死教育”(LifeanddeathEducation)为主题的教育实践,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所谓生死观,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生与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

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职位高低,也不论年龄大小,生死问题是谁都无法逃避的。

生死问题关系到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类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面对死亡的心理较之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一、中国人的生死观关于生与死,中国古代的先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这些观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生死问题,但在中国历代以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于时至今日,中国人仍在骨子里接受着这些观念。

在这个科学巨人与道德侏儒比例严重失调的社会,人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在逐步滑坡,或许,只有生与死的警示才能重新唤醒人类内在的道德意识。

本文立足于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人关于生死之认识的剖析,来探寻生命的意义,以期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

1、中国人生死观的起源1.1知生观这一派主要以儒家为代表。

儒家孔子首先提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充实人的道德生活,不必汲汲于追问死后的事,至于人的寿命长短,出于命运的安排,不必挂心。

后来孟子进而提出“立命”说。

孔孟教导人们不必计较生死寿夭,人活一天,就应该尽人事,处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了正义和人类全体的福祉,人是可以不惜献出生命的。

这就是具有浓厚人本主义的知生观。

这一派对于生死寿夭问题的回答,采取了命定论的形式,主张尽人事,追求生的价值,但其目的是要人们将人生价值置于首位,至于企求长生或者追求死后的彼岸极乐世界,是此派所不取的。

1.2 全生观这一派主要以道家为代表。

道家老子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反对人为的厚生、益生说。

他说人类同其他自然物如飘风骤雨一般,不能长久生存下去,生命的终结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因此他不赞成刻意追求长生。

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原因的探讨

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原因的探讨

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原因的探讨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现象日趋严峻,笔者认为这是当今工具理性张扬和价值理性衰微的表现。

推崇工具理性的西方资产阶级创造了超过过去一切时代的生产力,然而人类并没有得到幸福和快乐,反而价值理性不断萎缩,陷入了自我实现与物化两难的困境。

中国没有成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验,只能从西方借鉴,这使得西方价值理性的衰微问题开始在中国呈现,大学生们陷入了生命的困顿与迷惘,实现价值理性回归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

标签:漠视生命;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一、问题提出当前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屡现于各类媒体,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案、张超杀人分尸案;清华大学刘海洋的“伤熊事件”;复旦大学张亮“虐猫事件”;河南大学李征杀人案;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案”等。

除此之外,据2007年《北京高校大学生自杀率问题研究报告》指出,从1997年到2005年,北京大学生自杀率平均为每年每10万人2.59人,虽低于全国自杀率,但社会影响极大。

再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8年发布的一项数据表明,我国15—34岁的人群中,自杀作为死亡原因的占18.9%。

同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宗大学生自杀事件,2009年大学生自杀趋势有增无减,仅上半年,北京就有14名大学生自杀。

一个个血淋淋的惨剧,一个个真实的数据,让人们不得不质疑,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为什么在他们眼中生命如草芥一般,生命如儿戏一般,又是什么让天之骄子们丧失了起码的道德水准和对法律的敬畏,在这些现象的背后究竟充斥着什么?究竟隐藏着什么?二、工具理性的张扬与价值理性的衰微笔者认为在此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工具理性的张扬与价值理性的衰微。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区分上做出最重要的贡献的是德国最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和法兰克福学派早期的著名代表霍克海默。

韦伯在其著名的《经济与社会》中界定了社会行为的概念与内涵,对社会行为中的目的合乎理性和价值合乎理性的情况进行了区分。

后来霍克海默明确区分了两种类型的理性:技术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批判理性)。

中西方死亡观的差异

中西方死亡观的差异

中西方死亡观的差异
中西方死亡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宗教观念:在宗教方面,中西方的死亡观存在差异。

在西方,基督教是主要宗教,其信徒普遍相信有来世和永生的概念,死亡被视为终点而不是终结。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死亡的观念较为务实,强调生死自然,认为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亦是众生必经的过程。

2. 社会风俗:中西方在对待死亡的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西方社会对于个体死亡的面对更加真实和直接,人们一般对死亡保持开放和坦然的态度,丧葬仪式相对自由,个人有更多的选择权。

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们对死亡问题较为敏感,尤其是在面对亲人的去世时,更加注重仪式和传统习俗。

3. 科学观点:西方社会普遍推崇科学,对死亡的解释倾向于生物学、医学等科学角度。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解释更多从哲学和道德的角度出发,关注个体精神和灵魂的去向。

总的来说,中西方对待死亡的观念和态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社会更加理性和现实,在对待死亡的问题上更加开放和接受,注重个体自由和选择权;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死亡持有一种较为谨慎和尊重的态度,更加强调传统仪式和家族的观念。

当代青少年生命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

当代青少年生命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

当代青少年生命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关键词〕青少年;生命意识;淡薄;原因;对策近年来,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其间固然有不同的个体原因,但目前青少年“生命意识教育”的严重缺失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多元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因素,使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自律能力下降。

如何让青少年学会善待“生命”,怎样更好地“生活”,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当代青少年生命意识淡薄的原因1.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当代青少年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开放式的环境,形形色色的思潮冲击着校园,一些不良的风气和不健康思想,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2.学校教育导向的偏差。

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普遍忽视生命教育。

学校很少甚至没有开展过生命教育,学生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指引。

过分追求考试成绩的教育异化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不懂得人到底为什么而活,怎样活,怎样面对人、面对生命。

3.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的不足。

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以及漠视生命的现象受很多因素影响,但对孩子影响最重要的因素还是父母和家庭。

很多家长把对孩子的爱极大地物质化,尽其所能地单向性给予,从而使孩子把被给予当作必然。

这样容易导致孩子不懂得珍惜敬重与感恩回报,渐渐地不把父母、物质、金钱甚至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当回事。

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丝毫不顾及他人的一切,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4.青少年思想教育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不健全、不系统,尚未形成以立志建功为重点的理想教育、以学史建碑为重点的革命传统教育、以讲究职业道德、转变社会风气为标志的道德教育、以读书活动为具体形式的科学教育,以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国主义教育等一套较为完整而科学的青少年思想教育体系。

二、解决青少年生命意识淡薄问题的对策1. 从社会来讲,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发挥各种社会活动和公共环境的社会性德育作用。

中学生生命意识淡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生命意识淡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生命意识淡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作者姓名:马金玲作者单位:湖北省咸丰县忠堡镇民族中学研究课题:中学生生命教育方法研究课题编号:BEA10031-ZKT-071819青少年频频导演的自杀等对生命漠视的现象,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加强中学生的生命教育,已成为青少年思想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一个全新课题。

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对我国教育本身进行深刻的反省,呼吁教育不能漠视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培养学生生命意识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就针对当前中学生的生命意识淡漠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思考和探讨,以供同行商榷。

一、中学生对生命漠视和迷失自我的原因分析为何有些中学生未能走完自己的全部生命历程,却在如梦般的青春岁月里,选择了轻生?我认为有以下原因:1、中学生身心特点的原因在中学生眼里,生命不值得敬畏,与自已所面临的困境(学习、压力、挫折等)相比,生命显得太渺小。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期,是个体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他们具有半儿童、半成人、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充满着独立和依赖、冲动和冷静、成熟和幼稚等错综复杂的矛盾。

随着生理上的迅速成长,心理发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明显变化,观察力增强了,注意力较前有了进步,思维力有了全面提高,自我意识也得到了迅速加强,而思维的批判性尚待成熟,容易造成主观和片面。

情绪情感日渐发展,但两极性严重,因而也最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2、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选拔性、功利性、工具性的特点和狭隘的理性主义价值观,它是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要价值取向,没有将学生的人格、道德、意志、审美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上,而是过多关注学生竞争意识和应试能力的培养,缺少正确面对生命的教育和人文关怀。

当学生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略时,他们对生命的漠视和迷茫也就产生了。

结果,许多学生生命意识发育不足,无法领悟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常常处于与自然、社会、他人疏离的困扰和焦虑之中。

鲁迅作品中的人文精神

鲁迅作品中的人文精神

鲁迅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一词,源自西方,也可称作“人文主义”。

它是西方哲学在两千多年探索一些不可解问题的过程中,培育起来的一种精神,包含三个元素,即人性,主要精神就是尊重人,尤其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理性,以科学的意义来说,人是有思想有头脑的,能够思考真理,追求真理,是广义的科学精神;超越性,以宗教的意义来说,人是有灵魂的,可以追问、追求生命的意义,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从某方面而言,它叙述了人们在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不因前路迷茫而退却,追求真理,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

社会环境辛亥革命之后不久,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篡夺,并企图复辟帝制,但很快便被人推翻。

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鲁迅所生活的时代,于外中国被西方列强欺凌压榨,于内又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在这样的环境下,鲁迅对生命和人性、对中国的制度和出路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创作出了许多直指人心,对人性进行拷问的作品。

自鸦片战争以来,面对不断涌进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思考怎样对待这些与我们截然不同的思想,是排斥,是接受,是融合还是创新。

这一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和束缚人性的封建礼教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与批判,提倡民主与科学,“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提倡白话文,对人的理解也有了变化。

他们大多在接受过先进的西方教育,同时又心系祖国,积极探索中国发展道路。

鲁迅便是这些知识分子中的一员。

在这种复杂的文化环境下,鲁迅对中国的制度和出路、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鲁迅少年时期,家境日渐衰败,父亲卧病在床,几次请大夫给父亲看病的经历,使他立志要成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

从此鲁迅才开始拿起笔来战斗。

鲁迅从事教育工作十几年,非常关心和照顾青年学生,与儿子海婴的相处,更体现出了他柔情的一面。

作品中看人文精神(一)敬畏生命在鲁迅的意识里,生命是神圣而至高无上的,我们面对生命时要怀着最大的敬意,在生命面前,我们要有所畏惧。

对“见死不救”的思考

对“见死不救”的思考

03
道德观念的培养
见死不救的行为可能源于 个人道德观念的缺失,因 此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 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道德判断力的提高
通过教育、经验和反思, 可以提高个人的道德判断 力,从而在面对生死抉择 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道德行为的坚持
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行善 、助人,培养良好的道德 品质,有助于在关键时刻 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在一些情况下,特定职业或身份的人如 医生、警察等可能被视为有提供紧急救 助的义务。如果这些人见死不救,他们 的行为可能被视为违反了这一义务。
VS
防卫过当与紧急避险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见死不救可能涉及防 卫过当或紧急避险的问题。这需要根据具 体情境和法律规定进行判断。
04
个人与心理
个人道德成长
01
02
内疚与自责
在做出见死不救的行为后,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内疚和自责。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也可 以通过自我反思、道歉或寻求专业帮助来减轻这种负担。
与个人价值观的关系
01
个人价值观的体现
见死不救的行为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一个 重视生命、尊重他人的人更有可能在面对生死抉择时选择 伸出援手。
02 03
问题的普遍性
普遍性
见死不救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具 有一定的普遍性,尤其是在某些 社会环境下,如冷漠的社会风气 、道德观念的缺失等。
分析
这种普遍性反映了社会中一些人 对于他人的生命和安全持漠视态 度,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
问题的影响
影响
见死不救的行为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还会对社会的道德 风尚和公共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法律制度的完善
对于那些确实涉及法律责任的“见死不救”行为,应通过完善法律 制度来加强对这类行为的打击和惩处。

03生命意识缺失现象

03生命意识缺失现象

生命意识教育一、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缺失现象以上几个案例说明当代大学生轻视生命、伤害生命及浪费生命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这些现象的发生方式尽管不同,但极其相似的一点是:对生命的漠然和轻视。

基于笔者的分析,生命意识缺失现象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漠视生命大学生中存在着一些漠视生命、不尊重生命的现象,诸如学生之间的打架斗殴,人际交往中的谩骂或冷落,同学间的讽刺挖苦,对残疾人、心理疾病患者的歧视等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对生命权利和尊严的轻视和践踏。

漠视生命必然会带来个人情感经验的缺失,造成人格的扭曲和人性的缺陷,严重的甚至会发展到采取极端的方式去否定生命。

(二)否定生命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

目前自杀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中的一个较突出和敏感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2001——2005年,中国内地媒体共报道了281名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209人死亡。

2007年上半年,浙江省高校大学生自杀的人数已超过30人,其中某高校一个月内有3位大学生自杀(其中两人身亡)。

已有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是自杀的高危人群,自杀率高于一般年轻人。

从本质上说,大学生自杀是对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根本否定。

大学生选择自杀往往有一些所谓的理由,比如因为失恋、考试失败、人际关系紧张等,但由于一些理由就以轻易放弃生命作为回应,这明显反映出生命意识的严重缺失。

(三)暴虐生命大学校园里暴虐生命(或称生命暴力)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所谓生命暴力,从完整的意义上看,它应包含两个方面:对他人生命和自己的生命采取暴力态度诸如刘海洋的“伤熊事件”、张亮的“虐猫事件”、马加爵的“杀人事件”,这些无端剥夺其他生命的暴力事件,突现的是一些大学生对生命的冷漠与残暴。

大学校园中各种生命暴力行为,其背后都昭示着当事人个性心理的扭曲畸变及生命意识的缺乏。

(四)游戏生命大学生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些消极颓废、空虚无聊、虚度年华、精神荒芜的现象。

中西方大学生生命观差异分析-4页文档资料

中西方大学生生命观差异分析-4页文档资料

中西方大学生生命观差异分析一、前言近年来,在中西方各国,社会上频繁出现多起大学生漠视生命的事例,由于大学生对生命观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频繁出现的大学生危害自己或他人生命的事件也正在逐年增加。

如果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由此引起的大学生失范行为,不仅会给他们自己带来无法弥补的恶果,同时给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中国与西方许多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体制,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

由此导致了中西方大学生在生命观认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西方国家大多讲求自由,平等并追求个性。

而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观则要求人们追求长久与安宁,重视生活智慧,更加强调纪律和集体,对死亡往往采取“存而不论”、“敬而远之”的回避或搁置的态度。

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独特的生命观认识。

这就注定中西方大学生在生命观认识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二、中国大学生生命观中国具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国大学生的生命观认识最主要由儒家思想、道家的生命智慧、庄子的生死观所组成。

1、儒思家想儒家思想尊重自然生命。

儒家主要关注的是生命伦理,以及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问题,对此,儒家大力推崇人在宇宙间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孔子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原则:“礼之用,和为贵”。

“礼”就是要考虑到每个人的需要,和为了群体的维护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性。

其崇尚精神生命,并认为精神生命是人类生命的最高境界。

孟子指出人不仅应重视生命,而且要善待生命,以及保护生命。

儒思家想体现了人的本质和人类生存的意义,同时彰显了人的个性、信仰、和价值观的生命存在的形式。

2、道家的生命智慧道家以自然生命为基础,采用批判和反思的手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命哲学理论。

道家认为,‘生命乃宇宙自然之化生’,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有生命都是不可以被随意践踏的,而应受到呵护和重视。

老子认为人应该重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而漠视生命和残害生命都是极其错误的。

道家的生命智慧应是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强调的尊生、重生,和不随意杀生的生命观念,有助于大学生对于生命观形成正确的认知。

不珍爱生命的事例

不珍爱生命的事例

不珍爱生命的事例生命是无价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人对生命的不重视,甚至是不珍爱,他们的行为令人深感痛心。

下面将以不珍爱生命的一些事例为例,探讨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呼吁大家珍惜生命。

一、酒后驾车酒后驾车是一种不珍爱生命的行为。

每年都有大量的酒驾事故发生,给无辜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酒后驾车不仅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也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然而,一些人为了一时的方便和刺激,选择了酒后驾车,置他人的生命和安全于不顾。

这种行为的不负责任和不珍惜生命的态度令人震惊。

二、游戏成瘾网络游戏的普及使得一些人沉迷其中,甚至对现实生活失去了兴趣。

他们整天闭门不出,只顾着玩游戏,忽视了身体健康和人际关系。

长时间的游戏上瘾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会对身体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有些人甚至因为长时间不吃不喝而导致生命危险。

这种不珍爱生命的行为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三、忽视安全防护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忽视安全防护,对自己的生命安全置之不理。

他们不戴安全帽骑车、不系安全带驾车、不穿防护服从事危险工作等。

这种不珍爱生命的行为给自己的安全埋下了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后悔莫及。

然而,这些人在事故发生之前往往毫不在意,认为自己不会有危险。

事实上,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是无法预料的,忽视安全防护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和伤害。

四、暴力犯罪暴力犯罪不仅是对他人生命的不珍爱,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选择了暴力行为,对他人进行殴打、抢劫甚至谋杀。

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社会的安宁,也丧失了人性的尊严。

暴力犯罪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会给施暴者自己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

暴力犯罪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和不负责任的表现,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

五、自虐行为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选择了自虐行为,例如自残、自杀等。

这种行为是对生命的不珍爱和绝望的表现。

自虐行为不仅加重了个人的身心负担,也给家人和朋友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

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

中國人對臨終生活與死亡的態度儒教、道教和佛教是中國文化中的三大正統信仰。

儒教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人們的倫理道德和禮(合適的社會行?)。

它對中國人的家庭關係?生了庞大的影響。

追求道(真理)是道教的核心所在。

它奉行的是濃厚的自然主義觀點和滋潤生命的牢固的傳統。

佛教則認為世間存在輪迴。

生命是因(過去的行為)和緣(自然的偶然性)結果。

共產主義奉行唯物辯證,在當代中國占統治地位,堅持對死亡的自然主義觀點。

另外,最近的幾十年中,臺灣、香港和新加坡的華人社會經歷了飛速的社會經濟變革。

這些變革不可避免地對中國人面對死亡的態度生了影響。

可是无论怎樣,漢人和少數民族仍然保留著自己的民族信仰,祭拜先人的活動仍然很普遍。

作為一種對死者的尊重和尋求死者的祝愿的行為。

在中國人看來,子孫後代是自己生命的延續,是一種永生的形式。

對於死亡到來的時間,有兩種最能夠被接受的觀點是" 自然死亡"和"年老死亡"。

前者反映出中國人有能力,也做好準備接受自然規律的結果,即即是死亡。

緣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觀念,它承認任何事情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結合。

任何事情的外在客觀性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由於這種文化特點,人們可能會把死亡的起因歸結于新生的嬰兒或退嫁抵家裏的妻子。

人們普遍相信,若是死亡標誌善行帶來的新的輪迴的開始,積德與善心將會換來沒有痛苦的死亡。

因年老而死亡被看做是最自然的死亡方式,老年人的葬禮被稱作"笑"喪。

理想的死亡是指老年人在家人都到的情況下辭世而去,去的時候良心上沒有甚麼不安的,沒有未完成的家庭責任、沒有過多的痛苦。

臨終期間的家人往來與交流傳統的儒教信仰推行一種嚴格的家族體系,履行意識形態、社會和經濟等多種功能。

例如,法定的家族關係包括五種主要的關係(君臣關係、父子關係、配偶關係、同胞關係和朋友關係),依照年齡、性別和地位對家族成員進行分類,形成一個等級結構,並且確定家族成員在重大的家族事件中,如家族成員的婚禮、死亡或重病,彼此間應循的行為規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中国人如此漠视生命——以大学生群体为分析对象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条件、自身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但近年来连续多次发生在校园内外的生命悲剧让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成为了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从多年前的马加爵事件到药家鑫事件,从复旦投毒案到北大学生硫酸伤熊事件,再加上屡屡出现、数不胜数的大学生自杀案件都在表明,大学生深厚文化底蕴和知识素养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极其脆弱而扭曲的心灵。

这也进一步反映出了我国学生身心发展的极不均衡。

改变国人漠视生命的现状,需要从大学生入手,而更正目前存在的种种教育弊端,改善大学生的身心状态,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本文将以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为出发点,来详细论述解决大学生漠视生命问题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教育珍视生命心理引言(文献综述)近几年来,漠视生命已然由个别问题升级为社会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很多学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此给予了阐释,而且多以青少年问题为出发点。

对于当下的中国人为什么如此漠视生命的问题,在众多学者的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以下几个观点:第一、生命意识教育的欠缺。

家庭,原本是心灵的归宿与爱的港湾,但父母由于工作等原因未能够经常陪护自己的子女,对生命意识的教育也便渐渐忽视,而正是这种无意的忽视加上家庭暴力酿成了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一幕幕惨剧。

(姚月红浙江工商大学杭州310018)。

第二、暴力文化的泛滥。

暴力文化对于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而言具有潜移默化的恶劣影响,它通过各种文化的表达样式和手法,肆意渲染、美化暴力行为,久而久之便会在人们的脑海中种下暴力的种子。

(姚月红浙江工商大学杭州310018)第三、国人目前的精神迷惘与心理危机。

第四、生命价值与道德观念的一些冲突。

即道德与生命的相互排斥。

有些人认为道德高尚的英雄往往都是献出生命的人,而另一些人确认为个体生命至高无上,在这一点上任何事物都可以为之牺牲,包括他人的生命。

(高德胜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7)而对于生命教育的问题,不少学者也对国外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高校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考察。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王定功教授等对英国高校生命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认为“尊重个体生命的主体性、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生命、注重个人参与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理念以及为国家、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良好公民是英国教育一以贯之的精神宗旨。

”临沂大学吴仁英等在对台湾地区高校生命教育问题的研究中,也得出了“关照现实生活与关怀人生终极目标并重”的结论。

我们组全体组员在认真阅读各位学术前辈的文章并充分尊重上述观点的同时,确定了本组的研究方向和着力点。

我们认为,大学生自杀与大学生杀害他人虽然均可认为是漠视生命的表现,但是后者远不仅包含这一点,还有暴力文化的恶性扩张、法制意识淡薄等因素同样也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对于屡见不鲜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我们小组认为,与漠视生命更是直接对应,互为表里。

我们小组选题出发点是从“生命”的角度,尝试更多地以哲学的思维去分析问题,因此我们将更多地以大学生自杀现象为研究点。

具体分析如下列几点。

一、大学生自杀的本质是对生命的漠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矛盾触及着每一个人的头脑,东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信仰。

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时,价值、信仰的迷失使大学生们感到困惑和迷茫,他们找不到人生的路标。

当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和所憧憬的生活去审视现实时,却发现理想与现实有着惊人的距离,面对这人生的困惑、精神的失落,他们又将向谁诉说,又将怎样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呢?哲学家兰德曼说:“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有疑问的,因此,他以无比的忧虑研究他自己的意义和实在,研究自己来自何方,走向何方。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们找不到释放压力的途径,他们在闲暇时间不能进行合理的自我调适,“空虚”、“无聊”、“郁闷”便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口头禅,当这种心灵的空虚寂寞感被无助和绝望代替后,部分大学生便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2010 年3 月12 日,北大汇丰商学院2006 级经济学金融学双硕士班学生袁键,被大成基金末位淘汰后,因不堪重负而自杀。

事实就是如此残酷,许多大学生遇到较大压力时,居然往往会放弃解决问题的尝试而选择轻生。

活在这个世界上,谁能没有烦恼,谁能无忧无虑?几乎没有人。

正常情况下,遇到挫折、压力的时候,人难免会感到痛苦,甚至感叹活着而为人的负累,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明、文化是教导人们“当你感到活着的痛苦的时候,那就果断了断自己离开这个世界吧”的,所以正常情况下,一个已经成年、又学习了大量知识文化的大学生,理应在遇到挫折、压力时懂得如何正确地解决问题、处理情绪,再不济也只是长时间活在痛苦之中,不得开心度日。

然而却有许许多多大学生轻生,根本在于在他们的价值体系中,“生命”并没有被摆到第一位,“自我感受的好坏”则是他们摆在最前列的。

对于他们来说,当这个处于第一位的“自我感受”处于极度的压抑(还很有可能只是主观、不是客观)时,排在后面的“生命”就没有了意义。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漠视生命——轻视生命,没有将生命处置于应该处于的位置。

二、为何不能“漠视生命”在我国目前这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可以说从中学到大学,在考试中拔得头筹,取得较高的成绩是几乎所有学生和老师教学上的重中之重。

而生命教育因为与目前的考试制度不相适应,因此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而正是这种忽视,使得大学生一路走来被各种学习压力、工作生活压力所困扰,没有良好的调节自我的方式,从而其身心健康便遭到了极大的创伤和扭曲,这也正是大学生用暴力方式,用伤害他人的方式来满足自己一时的原因。

对于教育本身而言,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应该只是在学习的成绩上,而更应该立足于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上。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在多年的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深刻地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

”可以说,没有必要的生命教育,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会在种种生命悲剧的阴影中黯然失色。

所谓生命教育,实际上就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它既非一项教育内容,也非一种教育模式,而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

必要的生命教育,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提升生命的质量,培养人们的人文精神,使之学会过现代人文明的生活。

当代的大学生,在很多时候被社会公众斥之为“有知识,没素质”,在生命观角度上就是生命教育缺失,无视生命道德的集中体现。

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因为与室友和同学关系不和,为排解心中的不满便采用了暴力、血腥、残酷的手段夺去了五条鲜活的生命;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因为无法适应室友黄洋的生活习惯,便不假思索地用投毒的方式来实现其所谓“一了百了”。

像这样的校园悲剧还有很多,而如果生命教育被引起足够重视的话,这些事情发生的概率便会大大降低,甚至可以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生命教育之所以是必要的,就在于它能够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认识生命的本质,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从而珍惜和善待生命;能够教育学生用积极地态度正视死亡,用理性思考死亡的意义;能够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不断提升生命的质量,获得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

而马加爵、林森浩等悲剧的发生,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其内心中对他人生命价值的极度不尊重。

一旦冲动来临,便仅仅发泄心中的怨恨而视他人生命如草芥。

这样的道德原则不能不让人心生畏惧、忧心忡忡。

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其所关注的“人”不是脱离社会的孤立的抽象的,而是现实的人,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正如马克思本人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人是社会的动物,来自自然界但又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自然界,他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统一体。

人的自然属性是其社会属性的前提,为社会属性提供生理基础;而社会属性又是人自然属性的不断深化和升华,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

也就是说,大学生只有在正确的生命观的引导下,才能够给与他人以生命、人格以及其他方面的真正的尊重,才能够避免自身陷入人际关系的孤岛,才能够真正融入社会,融入他人,从而成为真正的社会人。

每种事物都是有各种各样的联系构成的,人当然也不例外。

建立彼此间的良性互动,需要一个正确、科学的生命观。

这也就是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

对于生命教育而言,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西方国家的高校均由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例如,王定功教授在《英国青少年生命教育探析及启示》一文中指出:“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在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国家之一,其生命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公民教育、个人教育、社会教育和健康教育之中,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学生个人、社会、心理的发展,使学生具有人文素养、珍爱生命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在我国台湾地区,相应的生命教育也得到了广泛地开展。

例如,台湾东海大学开设“生命教育学程”,大二以上学生必修“生命教育概论”、“生命发展与关怀”与“自然科学与信仰”三门课程,修毕该学程者颁发“生命教育学程结业证书”。

台湾元智大学强调“生命伦理学”在课程中的比重,认为其可引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重视,引导大学生在生命科技突飞猛进时,注意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冲击与省思,从而完美体现了其观照现实生活与关照人生终极目标并重的思想。

对于我国大陆地区而言,推进生命教育,首先就要改变现有的考试教学机制,改变目前教育界功利主义的思想。

只有生命教育的真正而不是形式上的深入,才能够确保大学生身心能够得到正确、科学的引领,从而抑制校园暴力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