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GIS应用

合集下载

ARCGIS在城市三维地下综合管网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ARCGIS在城市三维地下综合管网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ARCGIS在城市三维地下综合管网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由于我国城乡之间的发展速度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目前在我国有相当大部分的地、县级城市经济还未得到很好的发展。

例如,小城市的地下管理体系的建立并不完善,使该区域的地下管理工作无法正常有序的进行。

其中,自身结构复杂的地下管网不易管理和现行管网管理的工作步伐和城市发展步伐不全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由于人工管理,信息的更新和管线资料的更替都很难以实现,再加上运用设备质量较差简单损坏,成为了实现管网图和城市基本图全都的遏制因素。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许多,但投入使用的研究成果表明,最有效快捷方式便是利用先进的ARCGIS技术。

一、ARCGIS技术的运用随着城市人口膨胀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

一个城市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转,除了地面相关设施需要完善,还需要地下管网设施的配备齐全、有效。

能够保证现代化城市高质量运转的前提条件就是,城市地下管网的设备管理先进、科学。

因此,ARCGIS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关注和运用。

在地下管网系统的管理中,常常涉及到地下图形文件的相互转换,图形缩放及漫游显示、地图的自动编辑及制作专题图等问题。

ARCGIS技术中多媒体信息复合显示,对传统的操作手段不断的进行优化,同时为城市地下管理规划、建设带来了更多的服务信息。

有效的提高了城市地下管网的管理水平,对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也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二、城市三维地下管网对ARCGIS技术的详细运用(1)二维矢量数据和三维场景数据是GIS系统运行支撑数据的主要内容。

用于三维可视化的,三维场景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线三维场景和地上三维场景。

地下管网规划真实的三维环境主要是基于三维场景数据中的管线三维场景。

用来处理空间查询、空间分析的是二维矢量数据中的基础地理数据统计和管线矢量数据分析。

在二维矢量数据的设计中,居民、道路、交通、地貌等属于基本地形图数据,另外还包括对道路现状的分析信息和对建筑设施的统计信息。

GIS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智慧城市”口号的提出,将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相关技术相结合,构建一个城市地下管网数据库,将提高管理部门的治理效率,大力推进城市管网数字化的进程。

本文为了探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技术手段,以城市地下供水和排水管网为例,研究探讨了基于 GIS 和数据库存储技术的城市地下管网数据管理方法,同时探索了管网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查询、编辑和分析功能等。

关键词:GIS、乡地下管线、挑战1.引言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管网作为城市的地下“神经网络”也在持续推进建设,它为城市全天 24 小时的正常运转和发展保驾护航。

城市地下管网主要包括供排水管网系统(供水和排水)、电力系统、通信系统、供暖系统和工业管道系统等。

在利用纸质资料或 CAD 软件进行地下管道管理的过程中,过多的管线种类会带来变动频繁,层次复杂的问题,容易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传统的方法如纸质资料管理和 CAD管理执行效率较低,又受制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经验,不能对大量且具有各种类型的管网数据进行高效的管理,所以怎样通过 GIS 技术来设计一个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系统,更高效地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准确的地理分析和可靠的地理决策服务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亟需完成的紧迫任务。

为了促进新型数字化智慧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进程,将 GIS 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 Web 相关技术结合,以其基础地理地形数据和地下管线、管点为数据源的空间数据输入,显示,编辑和地理空间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包含地下管线及设施信息的城市供排水管网管理系统正变得愈发重要。

这将为用户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为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效率,提升辅助决策水平。

2.基于 GIS 的地下管线管理需要的关键技术2.1 WebGIS 技术基于 C/S 架构的三维可视化 GIS 分析系统如今已在城市管理的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Unity3D 和 Unreal Engine 等虚幻引擎软件提供的强大可定制空间分析功能的可视化引擎,ArcScene、CityEngine 等专业的地理处理软件针对 GIS 地理学科进行了深度开发的软件系统,这些软件都需要在系统平台上安装各种依赖文件和服务,近几年由于前端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 B/S架构的浏览器端在线展示的三维可视化框架得到了快速发展。

GIS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中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中应用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GIS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中的应用姓名:陈光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指导教师:黄健柏20040201摘要地一卜^管线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它的安全运行是现代化城市高效率、高质量运转的保证。

城市地下管线现状资料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资料,只有尽快、全而、系统地掌握地下管线现状,才能为丌发利用地下空间,如地下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提供完整的基础数据。

数字化的地下管线信息在制定切实可行、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方案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数字化的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是现代化城市管理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但是目前因种种原因,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存在若干问题。

例如,由于地下管线现状资料的缺漏和偏差以及传统管理方式的低效率,在施工中损坏地下管线从而导致停水、停电、通讯中断等事故的例子屡见不鲜;而有些道路及管线工程无法按设计进行施工,不得不在现场修改设计方案的事也经常发生。

本文首先阐述了GIs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地下管线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了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详细讨论了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组件开发技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管理技术和三维管线显示技术。

然后结合佛山市综合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的建设实例,阐述了地下管线管理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管线数据模型和数据组织、系统开发方案选择、系统图形符号化方案整个完整的系统建设过程,对于其他城市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建设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地下管线,地理信息系统,MapobjectABSTRACTUnder黟oundpipelineisakindofimponantbasicestablishmemofacity.It’ssaRyrunningistheguaraIlteeofmodemcity’se衔ciencyandhighqualitymnning.Thecurrentl曲anunder伊oundpipelinedataismebasicdataofcityplanning、cons仃uctionandmanagement.0nIyafterwehaVeacquaintedtheundergroundpipelinedatacompletelyasquicklyasmore,wecanexploitationt11eunder乒oundspace.SuchasoⅡ‘cremirebasicdataf.ormeundeFgI.oundengineering’splanning、(tes畦翔、constmctionandmnniⅡgmanagement.D培italuIlder∥ouIldpipelineinformationplaysgreatroIeininstitutingfeasible、tecImologyadvanceandeconomicrationalschemeofcityplallning、designingandmarlagement.Sodigitalmanagementofcityunder乒oundpipelineisaindispensablepanofmodemcitymanagement.But矗)rsomereason,therearesomequestionsiIlunder铲oundpipelinc’smanagement.Forex砌ple,becauSeofmelackorwarpofcu盯entunder目oundpipelinedataandthelowe伍ciencyoftraditionalmaIlagementmethod,thepipelinehaso晚nbeendestroyedinundergroundengineeringandthenleadstocutoffwatersupply、powercut、communicationbroken.Andsometimesroadorpipel主neengineeringcannotbecarriedoutaccordingtodesignandsothechangeofdesignplanalwayshappensFirstlythisp叩erdiscussedsomebasicconceptsofGISandit’suseinthemanagementofundergroundpipeline.Italsoanalvzethe.Ⅳ.necessarityandfeasibilityOfbuildingunder孕oundpipeliIlemallagememsyste胍Itdiscussedt11ekeyteclmologyofundergroundpipelinemanagementsystem’sdeVelopment:COMtechnology、inte伊ativemanagementtechn0109yofspatiaIdataaIldattributedataaIld3Dpipe“rledispIaytechnology.Then,combinedwiⅡ1thecaseofbuiIdingFoShaIlunde唱roundpipelinemanagementsystem,thep印erexpatiatedonthewh01esystembuildingprocess:SystemdesigIl、databasedesigIl、pipelinedatamodelanddataorganizing、systemexploitationplaⅡchoosingandsystemgr印hicsymbolizationplan.Itmaybeareferencetobuildingothercity’sundergroundpipelinemanagementsysteln.KEYw0RDSunderFoundpipeline,GIS,Mapobject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GIS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中的应用引言:城市地下管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居民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地下管线隐蔽性高、分布复杂、数量庞大等特点,使得其管理和维护变得异常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理信息系统(GIS)成为了一种先进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中,给城市管理者带来了诸多便利。

本文将探讨GIS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中的应用,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第一部分:地下管线管理现状与问题城市地下管线作为城市中众多复杂系统之一,其规模和数量庞大。

然而,传统的地下管线管理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1.信息不全面。

传统的管理方式主要依靠纸质图册和手绘图纸,难以及时准确地了解管线的设备信息、运行状况等。

2.信息更新困难。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管线系统的更新,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及时更新管线信息。

3.管线损坏难以修复。

传统的管理方式下,管线损坏需要撤掉现有覆土,修复完再还原,造成了较大的工作量和费用。

综上所述,传统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亟需采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管线管理水平。

第二部分:GIS技术在管线管理中的应用GIS技术作为一种集地理信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为一体的技术,为地下管线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1.空间数据采集:通过卫星遥感、航空摄影等方式获取地面信息,并通过GIS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更新,形成一张完整的地下管线数据集。

2.网络分析:通过GIS技术中的网络分析功能,对地下管线进行路径规划、缓冲区分析、覆盖分析等,为管线布局规划、新建管线设计等提供决策依据。

3.故障管理:当管线出现故障时,GIS技术可以通过位置定位功能确定故障点,并提供现场人员导航。

4.智能巡检:结合物联网和GIS技术,可以对地下管线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感知管线运行状态,预测管线故障风险,提高巡检效率。

5.数据共享与交互:将GIS技术与其他相关管理系统集成,实现数据的共享、交互和互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信息误差。

7GIS在城市管线管理中的应用

7GIS在城市管线管理中的应用
第7章 GIS在城市管线管理中的应用
7.1概述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管线设施发展十分迅 速。在我国广大城市,地下管线状况十分复杂。许多城市已 经或正在组织实施大规模的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探测工程。 由于管线种类多、涉及的年代久远,获取的地下管线资料错 综复杂,数据量也很庞大,要管理并利用好这些来之不易的 数据资料,传统的管理方式显然无能为力。应用现代信息技 术建立城市综合管网管理系统来动态管理和维护城市地下管 线资料,已成为众多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部门的共识。于是, 城市综合管网管理系统成为数字城市的核心应用系统之一。
系统要能够建立各类管线的故障分析模型,以为紧 急情况提供抢修、抢险方案。
系统要具有功能强大的专业管线图形制作功能,能 为政府决策、规划建设等提供详细的专业管线图形 和报表资料,如平面图、带状图、纵横断面图等。
系统要有较为完整的符合国家标准的符号库,使得 图形数据的表示准确可靠。
系统要为以后管线管理的发展留有接口,保证以后 系统功能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7.2 系统的基本要求
城市综合管网管理系统的主要用途是为城市规 划、建设和管理部门提供城市主干管线的动态 信息和决策支持服务。因此,一个城市综合管 网管理系统应满足如下几方面基本要求:
7.2.1数据输入输出方面 系统应具有完善的地形和管线图形及属性信息的输入编辑功 能,保证基础地形数据库和管线数据库的准确性、安全性、 现势性。能够让数据维护人员方便地输入各种管线数据和地 形图数据,包括对图形的各种方式的输入(文本、手工、转换 等)和编辑功能(如增加、删除、修改、移动),对属性数据的 输入和编辑功能,对数据库的管理功能(如复制、删除、修改 等)。 系统应具有完善的数据接口,能够方便可靠地进行各类管线 数据和地形数据的转入与转出。 系统需提供一些必要的辅助工具来检测输入数据的质量和准 确性,如属性录入情况检查、属性库清洁、图形数据与属性 数据的一致性检测等。

基于GIS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

基于GIS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

基于GIS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地下管线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其覆盖的范围广泛,包括供水、供气、供电、通信、排水等多个领域。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管线网络的日益庞大化,地下管线的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

为了提高地下管线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GIS是一种集地图、数据库、分析和可视化为一体的技术,它可以将各种空间和属性数据进行整合和管理,为用户提供一个全面而直观的数据视图。

基于GIS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可以结合地理位置信息和管线属性信息,通过空间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手段来实现对地下管线的综合管理。

首先,在设计地下管线管理系统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应包括管线的几何信息、属性信息、拓扑关系等。

通过GIS技术,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例如,可以将供水管线、供气管线等不同类型的管线以图层的形式展示在地图上,方便用户对不同类型的管线进行分析和管理。

其次,GIS可以提供强大的空间查询和分析功能,使得地下管线的维修和维护更加高效。

例如,当某个地下管线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可以通过GIS系统快速定位故障点,并查询该地下管线相关的属性信息,如管线材质、管径、安装日期等。

基于这些信息,维修人员可以合理安排维修工作,提高维修效率。

此外,GIS还可以结合其他传感器技术,实现对地下管线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

例如,通过在地下管线上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管线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并通过GIS系统将监测数据可视化展示在地图上。

一旦监测数据异常,GIS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这样,可以避免管线事故的发生,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此外,基于GIS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还可以与其他管理系统进行集成。

例如,可以与市政规划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等进行数据共享和联动。

这样,可以在管线建设、规划和应急管理等方面实现信息的互通互联,为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GIS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中的应用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给予我们城市生活的各种资源,如自来水、天然气、电力和通信。

然而,地下管线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任务。

为了提高管线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GIS技术使用地理定位和空间数据分析来记录、分析和管理地下管线系统。

它能够将各个管线的位置、属性和结构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记录,并通过地图展示出来。

这样一来,管理员们就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管线网络的布局、密度和连接情况。

首先,GIS可以帮助管理员对管线系统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和整理。

通过GIS软件,管理员们可以将地下管线的实际位置和属性信息录入数据库中。

例如,他们可以记录管线的种类、直径、材质和安装日期等重要信息。

这些数据的录入可以帮助管理员们更好地了解管线的特点和状态,为日后的维护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GIS技术也能够帮助管理员们进行管线的调度与协调。

在城市中,许多不同类型的管线相互交错并行,而且与其他基础设施(如道路和建筑物)有着复杂的关系。

使用GIS技术,管理员们可以在电脑上制定管线的最佳布局和路径,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工程成本。

此外,GIS还可以实时显示管线的状态和故障信息,让管理员们能够及时处理问题并减少损失。

另外,GIS技术还可以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风险评估。

通过分析地下管线的空间数据和历史记录,GIS可以预测管线的破损和老化情况,并提供相应的维修和替换计划。

此外,GIS还能够模拟不同情况下的灾害和事故,并评估其对管线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这样一来,管理员们就可以事先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损失和风险。

GIS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中的应用还可以拓展到与其他部门和企业的信息共享和交互。

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线信息平台,不同的部门和企业可以共享和使用同一份管线数据,避免了数据冗余和不一致的问题。

例如,当城市进行道路施工时,可以通过查询GIS平台上的管线信息来避免对管线的损坏。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地下供水管线普查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地下供水管线普查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地下供水管线普查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20-04-13T15:19:29.927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期作者:肖童[导读] 现针对 GIS 在城市地下供水管线普查中的应用摘要:现针对 GIS 在城市地下供水管线普查中的应用,结合实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总结了技术应用的质控措施,共享给行业人员参考。

GIS 可灵活显示管网、设备以及各类专业图层,提供管理、分析、综合和查询空间数据的智能化手段,提高了平台的决策科学性、可视化和信息化程度。

本研究在全面分析了巡检工作的内容、技术要求和目前存在不足或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给水巡检管理系统研究了本项工作作业流程和技术方法。

从普查实践效果来说,依托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着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地下供水;地理信息系统;普查;推广引言地下供水管线作为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被称为“生命线”。

由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企业改建扩建及公用事业的发展,被久埋于地下的管线资料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施工及管理依据。

许多地下管线埋设年代已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管线资料缺失、陈旧、不完整甚至不准确,使地下管线的统一规划、故障检修、合理使用以及基本建设均受到了影响。

在开挖施工中,因地下管线资料不详而导致供水、供电、供气及通信等管线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1研究现状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管线的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构成状况越来越复杂。

城市地下管线作为城市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担负着信息传输、能源输送等工作。

城市地下供水管线作为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大动脉,供水管线普查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城市供水管线被敷设在地下,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埋设年代不一,管线纵横交错,增加了调查难度。

给水普查需要将工程范围内所有给水管网进行探测,将范围内所有检修井通过人力开启记录属性数据,包括给水管道管径、阀门类型、给水设施的GIS编号、井盖的尺寸等,并需查明井室内淤泥垃圾堆埋程度及阀门漏水情况。

浅析GIS三维可视化在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浅析GIS三维可视化在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此外,在预警决策方面,需要准确完备的管线信息才能够在遭遇突发性事故时进行最好的应对。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不断完善对长期保持城市地下管网的正常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信息准确、更新及时,才能变被动救援为主动防御。
三维管线建设在覆盖二维管线信息化优势的基础上,对管线信息进行三维可视化,能够将二维无法体现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展现,使管线数据表达更丰富直观,为事故处理、管线建设提供更好的参考。
五、展望
目前大多数三维可视化信息软件使用切换空间的方法分别表达地上与地下空间,难以实现地上地下对象一体化表达,在三维可视空间信息系统中,地下镜头模式需要更多的自由度,镜头处于地表以上时当我们拖动窗口时可以以地表作为参照,即可以对地表进行碰撞检测,但当镜头在地表以下时我们往往不能以地表作为碰撞检测的依据。因此如何克服以上困难,实现地上地下镜头之间的无缝切换,将是地下空间信息技术研究的热点。
一、国内外发展状况
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中的各种三维信息的表达与处理变得日益迫切,我们不仅需要表达单个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体,还需要建立整个城市的景观模型,并希望利用这些模型进行有关城市的规划设计、交通指挥、基站布设等工作。就目前的三维GIS技术发展水平,我们还只能在仿真的三维GIS上多做些工作,如要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三维GIS,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管网错综复杂,建设、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传统管线数据存储导致不同种类管线数据存储分散,在需要对管网进行综合管理的存在诸多不便和不可实施性。利用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管理对应的数据,对管线的建设、维护,以及突发事件处理,预警分析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其次,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化管理方将本来有不同部门管理的管线数据统一在综合管理平台下,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数据利用率和查询效率,能够为规划部门及时提供较好的参考信息。另外,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数据准确度得到提高,避免和减少了挖断管线的事故,将不必要的损失降到最低。

GIS技术在市政地下管网管理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市政地下管网管理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市政地下管网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城市地下管线日益增多,对地下管线进行普查显得越来越重要。

文章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城市管网信息系统,以实现科学化管理。

关键词:城市地下管线;GIS技术;市政地下管网;管理每个现代化的城市都拥有一个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的诸如排水、煤气、电力等市政地下管网系统。

市政地下管网是城市建设的生命线,城市管网的管理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

而我国大部分城市管网信息管理由于历史原因,是完全靠人工进行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管网不断改建,手工作业已完全不能满足需要,加之档案保管分散,更新不够及时,致使在进行管网建设及管网维护时,出现数据不全、精度不准的现象,从而导致信息不清,设计不合理,以致误挖、误伤地下管线的现象时有发生。

由此可见,我国管网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维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目前.许多城市都在逐步地建设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国内较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通过数据录入与存储建立了不同专业、不同空间尺度的地理空间参照系的专题数据库,建设了以计算机、网络通信、管理等硬件环境的运行系统,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从而推进了城市管线建设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基础建设,加速了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管理体制的完善。

建立以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城市管网GIS应用系统,代替传统的管网资料管理方法,是我国管网资料管理领域的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是管理理念的革新与发展。

近几年,城市管网GIS应用系统在不少城市的管网管理部门相继建立起来,有的已投入实际运行,并已取得较好的运行效果,从总体上讲,这些系统的建立,为我国城市管网GIS应用系统的建立与发展,积累了经验。

GIS技术是采集、存贮、管理、分析和描绘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空间信息系统,是属于信息科学和信息产业的一部分。

现代城市的管理,要求掌握大量现实性强、真实准确的信息(包括地上、地下、地理现状及社会全方位信息),并能随时快速查询.进行综合分析,为城市发展预测、规划、工程设计及政府各部门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浅谈GIS系统在城市地下管网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GIS系统在城市地下管网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 GIS系统在城市地下管网管理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地下管网建设规模的快速扩张,传统的管网管理手段存在诸多弊端。

引入GIS系统对城市管网进行管理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管理手段的问题,实现城市管网的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提高管网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本文简述了GIS系统在城市地下管网中应用的背景,介绍了GIS系统在城市管网中应用的现状并介绍了其功能和优势。

关键词:城市;地下管网;GIS;系统;信息化;管理1.背景城市地下空间管线网络如城市的血脉通道,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排水系统、热力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等,承担着维系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运作的重要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地下管道网络快速延伸,管线专业交错,线路复杂。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地下空间的开发,地下施工作业数量迅速增加,造成了对旧有管线的破坏,地下管线寿命缩短,地下管线迁改的需求也持续上升。

传统的管网管理手段,数据来源主要来自平面图纸,存在数据分散,数据保存困难,各专业管线协同难度大,难以区域内统筹管理等诸多缺点,为管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带来了许多不便。

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可以科学化、规范化、自动化管理城市管网,为管网建设者、使用者、管理者提供更好地服务,提高管理成效。

GIS即地理信息技术,是一门关于地理、环境、资源、计算机等多专业的交叉学科,其核心技术包含计算机技术、空间测绘与定位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运用GIS系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市政地下空间管线的管理。

在计算机硬件和GIS软件系统平台的支持下,GIS系统通过采集、存储和管理数据,对数据进行检索、分析,可以达到直观展示物体定位、空间分布,获取物体相关属性数据的目的,能够精确高效回答用户问题、满足使用者需求。

GIS对于地理空间数据有着强大的展示和分析能力,其网络分析等功能是解决管网维护中所遇问题的利器,是发展“智慧城市”的重要手段。

基于GIS的地下管线一体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GIS的地下管线一体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GIS的地下管线一体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现代城市的地下管道网络是城市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供水管道、排水管道、天然气管道、电力管道等。

然而,由于管道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且难以接触,地下管线的管理维护成为城市运营中的一个重要难题。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下管线一体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一、地下管线一体化管理系统的需求在设计与实现基于GIS的地下管线一体化管理系统时,根据任务需求,应满足以下内容:1. 管线数据采集与建模:系统需要能够实时、准确地采集地下管线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一的建模与标注。

数据包括管道类型、管径、材质、埋深等信息。

同时,需要能够导入现有管线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 管线查询与分析:系统应具备强大的查询与分析功能,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快速查询某一地区或某一类型的管线,同时支持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

例如,可以根据管道类型进行过滤查询,或进行管道长度、埋深等统计分析。

3. 管线维护与更新:系统应具备管线维护与更新的功能,能够实时反馈管线的运行状态,并生成报告,提供给相关部门进行管线维护与更新工作。

例如,系统可以根据管线的使用年限和维修情况,进行管线健康状态的评估,以及维修计划的制定。

4. 人员与权限管理:系统应具备人员与权限管理功能,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角色和权限,进行管线数据的访问与操作控制。

例如,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进行全面管理,普通用户只能查看和查询管线数据,而维护人员可以进行管线的编辑与更新。

5. 兼容性与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能够与现有的市政管理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并支持接口的扩展。

例如,系统可以与供水公司的水质检测系统进行数据交互,以及与电力公司的人员管理系统进行权限共享。

二、基于GIS的地下管线一体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进行基于GIS的地下管线一体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模型的设计:在建模地下管线数据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管线的几何属性、拓扑关系、管道属性等。

使用测绘软件进行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的方法

使用测绘软件进行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的方法

使用测绘软件进行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的方法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管线的规模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对地下管线的准确测绘和数据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而使用测绘软件进行地下管线数据处理成为了一种高效、方便且可靠的方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测绘软件及其使用方法,以及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的一般步骤。

一、常用测绘软件及其使用方法1. ArcGISArcGI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测绘软件。

它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适用于多种领域的数据处理需求。

在地下管线数据处理中,可以使用ArcGIS创建管线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并进行地理坐标的标定和校正,使得数据能够准确地在地图上显示。

此外,ArcGIS还可以通过图层叠加、查询和分析来清晰展示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以及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

2. AutoCADAutoCAD是一种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工程设计领域。

在地下管线数据处理中,AutoCAD可以用于创建和编辑管线的几何模型,包括管道的形状、尺寸和走向等。

此外,AutoCAD还提供了丰富的管线图形符号库,可以方便地将数据可视化。

3. QGISQGIS是一种免费且开源的GIS软件,功能强大且易于学习和使用。

与ArcGIS 类似,QGIS可以用于地下管线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通过导入管线数据,创建图层和属性表,QGIS可以实现对地下管线的可视化和查询。

此外,QGIS还支持各种数据格式的导入和导出,方便与其他软件的数据交互和共享。

二、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的一般步骤1. 数据采集与导入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的第一步是数据的采集与导入。

通常,地下管线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实地测量和现有图纸。

实地测量可以使用全站仪等测量设备获取具体的地理坐标和属性信息,而现有图纸可以通过扫描仪等设备将纸质图纸转换为数字化的数据。

在数据采集与导入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任何数据的错误或遗漏都可能导致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的不准确。

GIS技术在地下管线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地下管线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地下管线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地下管线的管理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环节,利用GIS技术管理地下管线提高了管理水平。

结合青岛市地下管线管理系统论述了GIS技术在地下管线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进行管线数据的查询、编辑,还可对管线数据进一步分析,挖掘有用信息,为管线运维管理及城市建设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关键词: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空间分析Abstract:Underground pipeline is the lifeline of the city,the management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e use of GIS technology to manage underground pipeline has improved the management leve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GIS technology in underground pipelin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combinationwith Qingdao underground pipeline management system. It can not only query and edit pipeline data, but also further analyze pipeline data and excavate useful information. Provide basicdata support for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Urban development.Key words:Underground pipelines; Management systems; Spatial analysis地下管线是城市的血脉,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夜担负着传递信息、输送能量和排污排废的工作,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1]。

基于GIS的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GIS的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GIS的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在城市的繁荣发展中,地下管网的管理成为一项关键任务。

然而,地下管网的复杂性和分散性往往使城市管理者们面临困难。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这种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并阐述其优势和潜力。

一、GIS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网管理中的应用GIS技术是一种涉及地理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工具。

它利用地图、数据库和空间分析工具来帮助我们理解地理现象,并支持决策制定过程。

在城市地下管网管理中,GIS技术能够轻松处理和可视化各种地下管网数据,包括供水、排水、天然气、电力等。

通过GIS技术,城市管理者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城市地下管网,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响应能力。

首先,GIS技术能够帮助城市管理者们有效地收集和存储地下管网数据。

传统的地下管网数据往往分散在各个部门和单位中,无法实现统一管理。

而GIS技术可以将这些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中,提供方便的数据管理和访问方式。

通过GIS技术,城市管理者们可以轻松地查询、更新和分享地下管网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其次,GIS技术可以对地下管网数据进行精确的分析和模拟。

城市地下管网通常是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涉及许多参数和变量。

通过GIS技术,城市管理者们可以利用空间分析工具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了解管网的布局、运行情况和风险状况。

例如,他们可以利用GIS技术来模拟地下管网的水流路径,了解供水系统的水压分布和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

这些分析和模拟结果可以帮助他们预测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优化方案。

最后,GIS技术可以提供直观和可视化的地下管网信息展示方式。

通过地图、图表和动画等方式,城市管理者们可以将地下管网数据以直观和可理解的方式展现出来。

这种信息展示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地下管网的结构和运行情况,快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例如,他们可以利用GIS技术来制作一张管网脆弱区域的热图,指导日常维护和紧急修复工作。

GIS技术在地下城市管网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GIS技术在地下城市管网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GIS技术在地下城市管网测绘中的应用探讨随着国内对经济建设活动的重视发展,清洁能源在城市化建设时的使用也逐渐被注重起来。

所以,我们进行城市化建设时一定要重视城市管网的构建,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和新型的生产技术来完成国内现代城市管网系统的构建。

GIS技术在当前国内社会各行业中作为一项核心技术被普遍使用,GIS技術在地下城市管网测绘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标签:GIS技术;地下城市;管网测绘;应用一、地下城市管网系统的特征1.跨部门数据结合。

地下管网和其他的附庸设备为确保城市运转的核心基本设备。

所有管线行业主管部门及附属单位需要构建全面的专业的管线信息系统,整理所有行业及附属单位的管线信息资料,构建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及动态管理革新体制,以给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及城市发展供给有效地技术支撑。

地下管网系统包含着城市市政设备牵涉的所有部门的资料,地下管网核心数据涵盖了燃气、热能、供水、雨水、污水、电能、照明及通讯资料等。

地下管网系统可以利用对各方面的官网信息的归纳管理,进行不同属性的守于,以及对不同类型的官网在相同系统开展划分和联系,合理兼顾进行地下城市空间整体的管控。

2.数据革新和保障。

地下管网系统要求供给长时间、有效的不间断的管理,所以确保数据的实时革新、保障系统数据的时效性在确保城市安全运转的根本工作。

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官网的管控和保障部门,需要积极肩负起数据革新的责任和义务,供给实时完工测量、实时上交资料。

进行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一样需要供给必要的数据转变功能。

因为测绘行业的特征,测绘图形和数据一般运用CAD 软件,所以系统需要供给对应的数据转换接口,职能部门测绘数据革新的时候,还需要添加数据转换功能,把测绘数据和GIS系统相联系,对地下城市管网资料库开展动态革新和保障。

3.隐藏危害筛查。

地下城市管网系统具有资料库管控和空间研究能力,能够利用对应的拓扑检验、自动管理等系统,智能筛查管网也许会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问题,开展报警和提示。

论GIS在市政地下管网中的应用

论GIS在市政地下管网中的应用

论GIS在市政地下管网中的应用摘要:目前我国的市政地下管网管理手段己滞后于城市发展的脚步,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

GIS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市政地下管网管理发展拓宽了前景,为市政管理水平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本文介绍GIS和市政管网相关特点及其具体应用。

关键词:排水管网;GIS;地下管网;管理;1引言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区内形成大规模错综复杂的各类地下管网,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管理手段己大为滞后于城市发展脚步,采用传统手工制图,人工记忆管理和人工统计、分析的手工管理方式随着各种城市数据爆膨,效率愈显低下。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很多城市现有管线已无法满足新的要求,旧管线更新,新管线规划设计施工,对原有管网管理模式也提出考验。

因此,对城市地下管网的综合规划和管理,正变得越来越迫切。

从九十年代初或更早时候,许多城市市政管理部门针对自己业务需求建立部门级的小型GIS[1]。

例如排水信息管理系统、城市综合管网监控系统等,这些部门级应用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但每个系统与系统之间是相对独立,数据既不能共享也不能统一查询、检索、分析。

鉴于目前GIS的发展趋势,国内外都在建立行业级大型GIS。

2 GIS简介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门综合性学科[2],它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表达和应用的技术系统,是分析、处理和挖掘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

GIS融合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于一体,用来存储和处理空间信息,它把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结合起来,根据用户需要将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地输出给用户,满足城市建设、企业管理、居民生活对空间信息的要求,借助独有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功能,进行各种辅助决策。

GIS在地下管线建库过程中的应用

GIS在地下管线建库过程中的应用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4 1( 0 0)5 0 2 — 2 10 — 3 12 1 1— 0 10
O 引 言
广 播 电视 、 业 管 道 、 防 等 管 ( ) 、 埋 电缆 等 市 政 公 用 管 线和 工 人 沟 道 直
近 几 年 来 , 理 信 息 系统 ( I ) 论 是 在 理 论 上 还 是 应 用 上 都 铁路、 地 GS无 军队等其它单位专用管线。 处在 一 个 飞 速 发 展 的 阶段 , 呈 现 出广 阔 的应 用前 景 。 GS被 应 用 并 I 13地 下 管 线 普 查 的任 务 : 明地 下 管 线 的 平 面 位 置 、 深 ( . 查 埋 高 于 多个 领 域 的 建 模 和 决 策 支 持 , 城 市 管 理 、 域 规 划 、 境 整 治 、 程 )走向、 如 区 环 、 性质、 规格 、 材质、 建设时间和权属单位等 : 编制计 算机数 政 府 决 策 和 数 字 国 土等 等 , 理 信 息成 为信 息 时 代 重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据成果文件和编绘地下管线 图; 地 同步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和地下管 之一 。 “ 字 地 球 ” 念 的提 出 , 进一 步 推 动 了 作 为 其 技 术 支 撑 的 线信 息 管理 系统 : 立动 态 更 新机 制 , 现地 下管 线 的动 态 管 理 。 数 概 更 建 实 G S的 发 展 。 I 2 外 业 数 据 的 采 集 地 下 管 线 是城 市 基础 设 施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城 市 赖 以生 存 和 是 外 业 数据 的 采集 是 建 立信 息 管 理 系统 的基 础 , 提 供 准 确 可 靠 而 发 展 的 物质 基 础 ,亦 是 城 市基 础 设 施 建 设 管理 工 作 中最 重 要 的 部 的 数据 更是 应 用 的基 础 。 为满 足 信 息 系 统 建 库 和 实际 应 用 的需 求 , 分 。 立 功 能完 善 的地 下 管 线 信 息 管理 系 统 是城 市 的信 息 化 建 设 的 外 业探 查具 体 要 求如 下 地 下 管 线 探查 应 在 现 场 查 明 各 种 地 下 管 线 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下管线集成管理平台技术研究【摘要】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管理城市地下管线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已成为地下管线管理的发展趋势。

城市地下管线归属庞杂、种类众多、特性各异,导致管线数据具有多种来源、多种格式和多种结构,传统GIS应用系统难以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

市政行业用户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拓展,常迫使系统设计与开发不断调整,进而使得信息系统建设的周期和成本难以控制。

传统GIS系统建成运行阶段,用户一般难以对新业务需求做出自主响应,影响地下管线管理效率。

针对传统管线GIS系统的局限,本文设计了一个新的城市地下管线集成管理平台,采用“面向服务的GIS架构技术”及“搭建式、插件式、配置式GIS开发模式”,即“数据中心”核心技术,统一管理多源异构的地下管线数据,建立可扩展、可配置的地下管线数据模型。

在统一的集成框架下基于数据中心的管理平台以松耦合方式管理各类业务功能构件,允许任意装配或拆卸。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定制管线管理服务插件,配置城市地下管线GIS应用系统,以满足业务的动态变化。

该平台集成丰富的建库、管理、设计、分析等功能插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线数据集成管理方案与更新机制,可以为市政公用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实时有效的地下管线信息服务。

【关键词】地下管线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中心技术,面向服务架构1、引言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物资、能源和信息的传输工作,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现代化城市高质量、高效率运转的基础保证。

在我国诸多城市,涉及的管线资料年代久远,获取的地下管线信息错综复杂,数据量庞大,因此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已,显然无能为力。

特别是由于各类管线信息分属于不同的管理单位或部门进行建设,管理和维护,各类管线不能进行统一建设与管理,重复建设情况严重。

而且由于地下管线数据更新滞后,信息不准确,导致因施工引起的管线设施破坏,造成巨大的损失。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利用GIS技术解决城市地下管线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必由之路,也成为创建“数字城市”的核心任务之一。

城市地下管线归属行业较多,有自来水、燃气、排水、电信、有线电视等。

另外,管线种类也较多,有不同材质、管径、埋深的管线数据。

地下管线管理范围也非常广泛,考虑各种特性各异的管线信息,如地下管线空间信息、属性信息、工程施工信息、管线设计信息等。

所用GIS软件系统的差异,形成了不同数据格式,结构和标准的管线数据,同时数据的物理位置差异,使得城市地下管线数据较为分散,不能有效地进行统一管理。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基于GIS的数据集成管理技术,能够将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统一管理,并随着管线管理业务变化,能够定制管理业务功能,配置管线管理系统。

2、数据中心技术2.1 数据中心概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GIS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GIS应用系统需要访问分布在多个数据源的空间异构数据,也需要整合诸如文档、数据库属性表等非空间数据。

与此同时,GIS应用系统本身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从处理来自多种数据库的异构数据,到使用来自多种GIS平台的功能能够协同工作;从GIS空间分析,到复杂的领域业务逻辑的实施;从单机单应用程序到分布多服务器集群的运用等(吴信才2009)。

除此之外,用户需求不断变动,系统设计不断调整,使系统的开发与维护面对巨大的挑战,同时用户也未真正参与到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不能自发地对新的需求做出响应,看似简单的功能调整也需要请求经开发商通过需求变更、系统软件版本升级等软件过程才能解决;随着信息化应用和发展,信息系统越来越庞大,以致任何一个软件公司都无法独立完成开发。

如何使多家厂商能共同一起合作开发同一个系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新一代GIS架构技术及开发模式的集成开发平台“数据中心集成开发平台”简称为“数据中心”,它是由插件式开发,配置式开发和搭建式开发三种方式组成。

搭建式开发,是基于工作流、电子表单、基于SOA的构件仓库(功能仓库)、搭建平台和运行平台组成。

插件式二次开发,基于SOA技术系统框架、基础插件和视图、少量编程(即需要插件时进行少量编程)。

配置式二次开发,是配置资源、目录、工具箱、视图、菜单、程序模板、实例模板、引导式加载程序实例。

因此数据中心是各种数据的集成与交换中心,目标是提供适合于多种GIS应用领域的应用系统快速构建技术,为多领域应用系统的集成及功能复用提供手段,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层次化管理。

能够在统一的框架下实现多个地理信息系统的协调工作,支持应用方案的集成搭建和配置可视化,增强GIS应用系统适应需求不断变化的能力,降低GIS应用系统的开发难度,为开发地理信息应用系统提供基础支撑(迟文学2008)。

2.2 数据中心体系数据中心是管理和组织各种GIS数据(如MapGIS、ArcGIS数据等)、各种数据库数据(Oracle、SQL、Access等),各种文档数据(如Word、PDF、excel、access、图像等)的集成框架。

基于已有的资源和针对具体业务开发相应业务插件,从而配置、搭建出面向业务的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运行解决方案,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管理。

基于数据仓库、功能仓库和搭建运行平台的数据中心结构。

(1)数据仓库数据仓库具有很强兼容性,可以在同一个框架下,把来自不同生产厂商,不同格式,不同标准,分布在不同位置的数据统一在一个系统之下,实现对分布式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管理能力。

(2)功能仓库数据中心具有完备的功能仓库,支持和管理以多种方式(组件、插件、流程、动态库、程序片断、脚本)提供的功能,这些功能构件可以任意组织,如同机械零件一样装配到系统框架下,并能对这些功能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调用及执行,实现系统的自由配置。

(3)搭建平台数据中心可针对应用业务特点,从中提取共性需求与功能。

它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思想,设计开发出相应的抽象功能模块,而且每个功能模块又由若干基本功能单元构成,如异构数据的视图、GIS功能、数据工作空间、权限管理模块等。

对提供标准的功能模块扩展接口,支持特定业务逻辑的集成,功能开发完成后,也可以纳入功能仓库中,从而实现特定业务功能的可重用性。

数据中心功能模块与功能模块之间的连接是采用一种“松耦合”方式。

其特点是结构灵活、可扩展性强,受网络环境影响最小。

因此,数据中心是一个数据及功能集成的平台框架,它根据行业标准建立起功能与界面相分离的具有高度可定制性的应用系统解决方案,更容易地适应需求的变动、使用户参与到设计开发过程中、当开发类似系统时最大程度的进行软件复用。

3、地下管线集成管理平台构架地下管线集成管理平台采用数据中心的思想,“框架+可聚合的插件”模式开发城市地下管线管理GIS系统。

系统由数据中心框架、功能插件层和数据管理层三个有机部分构成。

数据中心框架负责提供城市地下综合管线数据,以目录树的形式,实现管线数据的层次管理。

同时,框架提供了定义数据中心插件插入接口(作用类似于插座)及插件实现规范(类似于插头),并可进行装载和卸载。

功能插件层是地下管线管理各种功能的实现,分为基础GIS功能插件(包括GIS数据的显示、查询、数据管理等)、通用插件(包括地下管线的添加、删除、修改)、业务逻辑插件(实现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业务等)三类。

数据管理层管理网络或本地的各类地下管线多源异构数据,如GIS数据、数据表、文档数据等。

系统通过框架和插件协同工作,统一管理地下管线数据。

3.1 地下管线集成管理目标城市地下管线需要依托统一GIS集成软件平台进行管理,管理目标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1)整合与共享地下管线信息资源城市地下管线资源涉及城市各个行业的管线、设备以及附属设施,种类繁多、数据量大、关系复杂,且大多埋藏于地下,获取管线资料也不太容易,造成管线资料分散,凌乱,管理起来难度很大。

而且各种地下管线数据各自独立,无法共享,形成“信息孤岛”。

所以,需要建立城市地下管线集成管理平台,有效整合资源,统一管理城市地下管线地理数据库,实现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的集成管理、交换和共享。

(2)配置实用的地下管线GIS系统地下管线GIS系统具备输入编辑、查询统计、专业分析和打印出图等基础功能之外,在管线管理实际业务工作中,系统开发与维护需要软件开发商完成,用户无法真正参与到系统开发过程中,使得系统的开发维护面临巨大挑战。

并且不同用户所使用的系统功能也不同,用户希望能够定制属于自己工作要求和习惯的系统。

这都说明在系统开发与维护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系统搭建和配置平台,可由用户参与系统维护,甚至通过简单的编码,实现符合用户自己要求的业务功能。

(3)建立有效地下管线数据更新机制地下管线数据是集成管理平台的核心。

数据是否实时有效至关重要,但各种地下管线都是由各个行业单位进行数据维护更新,需要建立各类管线的数据更新通道,形成完善的数据更新机制,达到城市下管线数据完全共享。

3.2 地下管线功能仓库地下管线集成管理平台以供水、燃气、排水等各类地下管线数据为主要处理对象、实现对城市地下管线的自动化、科学化管理和快速查询、分析,集成平台主要提供了管网编辑、解析、查询管理、专业工具、管网分析、管网维护、规划设计、辅助数据、输出打印等八大的功能构件(Wen Zeng 2006)。

系统集成管理平台所有通用和专业业务功能接口均采用插件式开发,对系统功能进行分类,具有一定特性的功能聚合为一个插件。

如管线数据编辑、图形维护、地图库管理、查询统计、空间分析、规划设计、拆迁分析、三维断面分析、打印输出、权限管理等插件,这些功能插件形成基本的地下管线管理的功能仓库。

同时地下管线功能仓库作为插件的容器,是可以不断扩充的,利用数据中心提供的开发环境制作插件,使插件自由访问程序中的各种资源。

当业务管理工作发生变化时,只需要对该业务接口插件进行完善升级,即可完成系统功能的变化;如果需要增加新的业务管理工作,可以从现有功能仓库中选择基本插件进行配置组合,若没有相应功能插件,也可按照规定的插件开发标准体系开发一个新的插件,插入到系统中直接使用,而不需要更改系统其它部分。

而且功能仓库的管理同样采用目录树视图的方法,用户可以自定义功能的表现。

用户定义相应的规则,动态管理功能资源。

根据需要定义功能插件,配置插件的挂接,实现地下管线管理业务的不断扩充;在管线的浏览插件中可动态配置横断面、纵断面及立体图观察等操作,扩展管线浏览的功能。

3.3 地下管线数据仓库地下管线集成管理平台除了功能与服务上进行有效集成之外,另一重要的方面就是地下管线数据的综合集成。

地下管线管理业务以面向数据管理的应用为主,数据中心利用可定制的目录树管理数据,克服了地下管线分布和异构数据带来的障碍,在保留异构和分布性的优势基础上,有效解决地下管线多源异构数据的共享、交换和集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