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离心后血清血浆的储存条件
全血处理为血清或血浆注意事项培训
离心后阶段
指标本离心后和用于检测的血清或血浆被取出一定量之前的 一段时间。 1. 血清或血浆与接触的血细胞和凝块的分离应在采血后尽快 (2h内)完成。 2. 分离的血清或血浆的贮存:实验室的室温和血清或血浆的 贮存温度、时间,是分析物稳定性和测定结果准确性的重要 参数。
离心后阶段
(1)于22℃~25℃血清或血浆的保存不超过8h; (2)实验于8h内不能完成时,血清或血浆应置2℃~8℃保 存; (3)48h内不能完成的实验项目,或分离的血清或血浆需贮 存48h以上时,应于-20℃保存; (4)标本不可反复冻融(只能冻融一次); (5)离心后分离凝胶(凝胶屏障)上面的血清可保存2~5 天(亦有报道4℃可贮存24h) ,但必须保证凝胶的完整性; 但应用非凝胶分离物质时,离心后必须立即将血清或血浆移 出。 (6)血清或血浆必须保存于密闭的试管中。
如果标本出现洒溢,如何 处理?
4)然后再用消毒剂(健之素:有效氯含量 2000mg/L)擦拭污染区域;(2016院感要求)
5)在上面倒上消毒剂(健之素:有效氯含量 2000mg/L),取另一块布或纸巾由外向内进行处 理,并覆盖其上,使其作用30分钟后,将布、纸 巾弃于医疗垃圾桶中;
6)然后再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
如果标本出现洒溢,如何 处理?
1)做好个人防护,戴手套,穿防有消毒液(金属物品表面用75%的酒精、其 他物品用健之素:有效氯含量2000mg/L)的布或 纸巾覆盖受感染性物质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质溢洒 的破碎物品;
3)如无破碎物,用覆盖的布或纸巾擦去溢酒的污染 物质并弃于医疗垃圾桶中;如有破碎物,用镊子 将覆盖的布或纸巾擦去溢洒的污染物质并弃于锐 器盒中,同时用镊子小心将碎物放入锐器盒中;
血液样本的处理及生物危害注 意事项
血浆血清分离的正确方法
血浆血清分离的正确方法
血浆血清分离是临床实验室常见的操作步骤,正确的分离方法
对于后续的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正确方法:
1. 采血,首先要确保采血的方法正确,通常是采用静脉穿刺法,使用抗凝剂(比如EDTA)抽取血液以防止凝血。
2. 血液离心,采集血液后,应该尽快进行离心。
通常使用离心
机进行高速离心,以分离血浆和血清。
离心的速度和时间应根据具
体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来确定。
3. 分离血浆和血清,离心后,血液会分成三层,上层是血清,
中间是白细胞和血块,下层是红细胞。
使用移液器将血浆或血清小
心地吸取到干净的离心管中,避免吸取到白细胞和血块。
4. 存储,分离后的血浆和血清需要储存在冰箱或者液氮罐中,
以防止蛋白质降解和细菌污染。
不同实验可能需要不同的存储条件,应该根据具体实验要求来进行存储。
5. 注意事项,在进行血浆血清分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的
无菌和准确性,避免空气污染和交叉污染。
另外,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以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总之,血浆血清分离是一个关键的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方法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各种血液制品的最佳保存条件
各种血液制品的最佳保存条件
各种血液制品的最佳保存条件如下:
1.全血:需要保存在2-6℃的专用冰箱中,在有效期内使用。
离开血库冰箱到输注结束,在常规温度中不超过4小时。
2.红细胞悬浮液:同全血。
3.浓缩红细胞和少量的红细胞:同全血。
4.洗涤红细胞:需要在2-6℃的专用冰箱内保存不超过24小时。
5.血浆:需要放入速冻机中,在零下50℃的环境中速冻半小时后,再放入零下22℃的冰柜中保存。
6.血小板:需要被放置在一个特制的保存箱内,保持温度在22±2℃左右,并且要不停地振荡摇晃,防止血小板聚集,保质期只有5天。
7.血小板的保存条件更苛刻:要在22℃的条件中震荡保存,而且保质期只有5天。
8.特殊血液制品如RH型血(熊猫血):加入高浓度的甘油后则可在-80°的冷冻室里储存十年。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或需要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护人员。
血液及成分运输和保存管理制度
血液及成分运输和保存管理制度
一、储存设备监测
1、各种保存血及成分的冰箱或冰柜的温度必须每4小时记录一次。
2、温度失控报警器必须设定一个温度失控范围,并随时处于开启状态。
3、温度失控报警器在箱内温度超过设定范围时,必须能被激活并发出明显的警报信号。
4、液氮冰柜必须另含有监测液氮水平的报警系统。
二、保存
1、全血及红细胞制品可在1~6℃的冷房或冰箱中保存21-35天。
2、冷沉淀物和新鲜冰冻血浆在≤-18℃保存12个月(超过12个月后可转为普通血浆)。
3、普通冰冻血浆≤-18℃保存5年。
4、粒细胞浓缩物20~24℃可保存24小时。
5、血小板浓缩物可在20~24℃持续震荡的条件下保存1~5天。
6、洗涤红细胞以及已脱离密闭系统的其它血制品、解冻红细胞1~6℃保存24小时。
7、20%甘油保存的冰冻红细胞≤-65℃,40%甘油保存的冰冻红细胞≤-120℃,液氮保存的冰冻红细胞≤-120℃,一般用于常规输血的冰冻红细胞可保存10年。
三、运送
全血及红细胞制品运送温度1~10℃,冰冻类制品运送温度≤-18℃,粒细胞及血小板浓缩物运送温度20~24℃。
血液样本的收集与保存
血液样本的收集与保存全血根据收集的条件,分成不抗凝和抗凝两种。
同时,不抗凝分离出的上层黄色的液体我们称之为血清;抗凝分离出的上层黄色的液体我们称之为血浆。
标本的存放温度及时间,血清、血浆及细胞分离的方法步骤也是分析前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
抽血后,血细胞因代谢需要,要消耗掉部分营养成分,故对这些成分进行测定时,需及时地离心以分离掉细胞成分。
采血前个体的准备情况,如空腹时间的长短、采样时间的确定及采血时患者的姿势;止血带应用时间,输液情况,体育运动,抗凝剂及稳定剂的选用;标本的处理等均可影响到某些检验指标的水平。
故标本采集过程应标准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分析前误差。
一、不抗凝收集血清:1、无添加剂的干燥空管收集: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药剂(硅油)。
它利用血液自然凝固的原理使血液凝固,等血清自然析出后,离心使用。
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血清免疫学检测。
亦可直接用干燥EP管收集全血,充分静置使得红细胞充分自然凝固后,离心分离出血清待用或保存。
2、用促凝管收集:采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硅油,同时添加了促凝剂。
促凝剂能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如果想快点出结果时,可采用促凝管。
一般静置半小时到1小时,直接离心分离出血清待用或保存,常用于急诊生化。
3、含有分离胶及促凝剂的采血管收集:管壁经过硅化处理,并涂有促凝剂可加速血液的凝固,缩短检验时间。
管内加有分离胶,分离胶与PET管具有很好的亲和性,确实起到隔离作用,一般即使在普通离心机上,分离胶能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和固体成分(血细胞)彻底分开并积聚在试管中形成屏障。
离心后血清中不产生油滴,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血清免疫学。
血样保存方法和步骤
血样保存方法和步骤概述血样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样本,在诊断和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保存血样对于后续的检验和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血样保存的方法和步骤,以确保血样的质量和稳定性。
材料和设备准备在进行血样保存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设备:- 血样收集针具- 采血管/采血针/采血管盖- 离心管- 血清管/血浆管- 混合棒/离心机血样采集1. 确保血样采集区域干净,消毒采血点。
2. 用消毒的针具进行皮下注射采血,并选择适当的方法和位置。
3. 注意适当的采血速度,以避免血细胞破坏。
4. 根据采血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采血管/采血针/采血管盖。
5. 采集适量的血液样本。
血样分装1. 用无菌手套取出离心管并标记样本信息。
2. 将采集到的血样轻轻倒入离心管中。
3. 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设定适当的转速和时间进行离心。
4. 离心结束后,血液会分成血浆和红细胞。
5. 快速而准确地将血浆分装到标有血浆管的试管中。
6. 根据需要,将剩余的血浆分装到其他试管中,以备后续分析。
血样保存1. 血浆和血清应在采集后2小时内进行离心,以避免细胞破坏和凝血的影响。
2. 非离心的全血样本应在采集后1小时内进行处理。
3. 为了避免血液样本的后续变化,应尽快封闭离心管。
4. 轻轻颠倒试管,将血浆均匀分布在管壁上,避免血浆黏附。
5. 如果无法立即进行离心,应将血样放在冰箱中冷藏,但不冷冻。
6. 冷藏条件下,血浆样本可以在4摄氏度下保存48小时,血清样本可以在-20摄氏度下保存长达6个月。
血样运输1. 血样运输是确保样本质量和稳定性的关键环节。
2. 在进行运输前,应仔细检查血样密封是否完好。
3. 将血样放入适当的容器中,并使用适当的填充物填充空间,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的震荡和破裂。
4.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避免温度变化和阳光直射。
5. 标注运输方式和样本信息,以确保正确处理和跟踪。
结论正确的血样保存方法和步骤对于保证血样质量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采集血样的过程应该注意消毒和避免血细胞破坏。
制备血清和血浆
(1)血清的制备:获得的血液不能抗凝,盛于离心管或可以离心的器皿中,静置或置37℃环境中促其凝固,待血液凝固后,将其平衡后离心(一般为3000rpm,离心5~10min),得到的上清液即为血清,可小心将上清吸出(注意切勿吸出细胞成分),分装备用。
(2)血浆制备:在盛血的容器中先加人一定比例的抗凝剂(抗凝剂:血液 = 1:9,将血液加到一定量后颠倒混匀,离心(离心条件同上)后所得的上清液即为血浆。
初用者最好将上清移至另一清洁容器,吸出血浆时用毛细吸管贴着液面逐渐往下吸,切忌不能吸起细胞成分。
血液及成分运输和保存管理制度
血液及成分运输和保存管理制度
一、储存设备监测
1、各种保存血及成分的冰箱或冰柜的温度必须每 4 小时记录一次。
2、温度失控报警器必须设定一个温度失控范围,并随时处于开启状态。
3、温度失控报警器在箱内温度超过设定范围时,必须能被激活并发出明显的警报信号。
4、液氮冰柜必须另含有监测液氮水平的报警系统。
二、保存
1、全血及红细胞制品可在 1~6℃的冷房或冰箱中保存 21-35 天、
2、冷沉淀物和新鲜冰冻血浆在≤—18℃保存 12 个月(超过 12个月后可转为普通血浆)。
3、普通冰冻血浆≤—18℃保存 5 年。
4、粒细胞浓缩物20~24℃可保存 24 小时。
5、血小板浓缩物可在 20~24℃持续震荡的条件下保存 1~5 天。
6、洗涤红细胞以及已脱离密闭系统的其它血制品、解冻红细胞1~6℃保存 24 小时。
7、20%甘油保存的冰冻红细胞≤-65℃,40%甘油保存的冰冻红细胞≤-120℃,液氮保存的冰冻红细胞≤-120℃,一般用于常规输血的冰冻红细胞可保存 10 年。
三、运送
全血及红细胞制品运送温度 1~10℃,冰冻类制品运送温度≤—18℃,粒细胞及血小板浓缩物运送温度 20~24℃。
血液及成分血的保存和运输
血液及成分血的保存和运输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丘艳一、血液的成分及血液的保存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血清)、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
成分血核心的技术原理是根据血液中不同的细胞比重和成分,经过离心后分成三层:血浆、白膜及红细胞层。
目前血液成分的保存种类主要有:低温液态保存,如红细胞 2-6 度;深低温冰冻保存,如稀有血型, RH1 型血,大部分的采供血机构都会有 -80 ℃冰箱,甚至 -196 ℃的液氮,来保存稀有血型以供临床需要;冰冻干燥保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血液复壮保存:如果大量的库存血,保存时间比较长,要用血液扶正保存,加入糖、有机盐或无机盐等,使红细胞功能和活力逆转。
二、红细胞的保存(一)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大多数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表面光滑,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周缘较厚,无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呈红色。
(二)红细胞特性1. 寿命: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 120 天。
老化的红细胞被脾和肝脏的巨噬细胞吞噬清除。
2. 变形性:当红细胞通过毛细血管时,可改变形状。
原因是红细胞膜固定在一个能变形的圆盘状的网架结构上,称红细胞膜骨架(其主要成分为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症的血影蛋白分子结构异常,变形性差 , 易被脾巨噬细胞吞噬清除,导致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三)红细胞的新陈代谢代谢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1. 能量代谢 - 葡萄糖的无氧酵解葡萄糖酵解是红细胞产生能量的唯一代谢途径。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后变成 6- 磷酸葡萄糖,其中约有 90 %~ 95 %经糖酵解途径被利用,约 5 %~ 10 %通过磷酸戊糖旁路。
红细胞产生的 ATP 主要用于维持红细胞膜“钠泵”的正常功能,保证红细胞的离子平衡。
另外维持细胞膜脂质与血浆脂蛋白的交换。
2. 能量代谢 -2 , 3- 二磷酸甘油酸( 2 , 3-DPG )旁路2 , 3- 二磷酸甘油酸( 2 , 3-DPG )是红细胞所特有。
2 , 3-DPG 的生成,一可防止 1 , 3-DPG 和 ATP 的堆积,利于葡萄糖酵解的不断进行;二是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的空间构象稳定,降低血红蛋白对 O2 的亲合力,促使 O2 和血红蛋白解离。
血液储存制度
血液储存制度
1、所有血液及其制品必须在30分钟内登记入库完毕,入库前再核对一次送(取)血单、献血条码、血型、血量、血液品种、采血日期、血液的外观、内外包装等。
准确无误后方可入库贮存。
2、分类储存:合格成分血液分品种或规格存放于2-6℃冰箱中,按血型、日期存放于冰箱的不同层次,合格血浆应分品种、血型、日期存放于-20℃低温冰箱内。
2.1、全血及成分血液贮存于2-6℃的专用储血冰箱中;
2.2、血小板贮存在专用的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中,振荡保存;
2.3、新鲜冰冻血浆及普通血浆贮存在温度为-20℃的低温冰箱内;
2.4、冷沉淀凝血因子贮存温度为-20℃以下
以上贮血设备均应设有完好的高低温报警装置,温度记录或温度指示正常。
3、正确存放:按采血日期将血液及其成分制品依次放于冰箱框架内,不得挤压,标签向外,不得靠冰箱壁和门存放,血液存放后防止不必要的开启冰箱门。
4、做好冰箱温度记录:密切观察储血冰箱温度是否在
2-6℃范围内,低温冰箱是否在-20℃以下,每日记录温度3次。
5、密切观注血液质量:随时观察储存血液及其成分制品,有无质量变化,如:颜色、分界线、溶血、凝块、絮状物、气泡等。
6、做好冰箱消毒工作:储血冰箱每周消毒一次,用消毒液擦拭冰箱内各个部位,并做好消毒记录。
同时做好储血室内的物表、地表、空气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要求储血冰箱和储血室空气达到二类清洁区标准,无霉菌生长,细菌菌落〈200cfu/m3。
7、做好储血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随时保持冰箱和储室内整洁卫生;严禁储血冰箱内存放其它任何物品、防止血液污染,每周检查蒸发器一次,及时除霜,每月检查清扫冷凝器、压缩机一次,每月检查报警器一次。
血清离心分离
血清离心分离
血清离心分离是一种将血样进行离心操作,以分离血液中的血浆和血细胞的方法。
离心是利用离心机产生的高速旋转力,使样品中的组分根据其密度差异沉淀或悬浮,从而实现分离的过程。
在血清离心分离中,采集的血样首先需要进行抗凝处理,以防止血液凝固。
常用的抗凝剂包括EDTA、肝素和柠檬酸。
处理后的血样被放入离心管中,然后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操作。
离心操作时,离心机的高速旋转会产生离心力,使得血液中的血细胞沉淀到离心管的底部,形成红细胞沉淀层。
上方的液体部分则是血浆,其中含有许多溶解的物质,如蛋白质、酶、激素等。
离心操作结束后,可将血浆小心地转移到另一个离心管中,以便进一步的实验操作或储存。
血清离心分离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血浆,以进行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疾病诊断等研究。
血浆中的成分反映了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和疾病情况,通过对血浆的分析可以获取有关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同时,血浆也可以被用于制备血浆制品,如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
需要注意的是,血清离心分离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和离心机的参数,以确保分离的准确性和血样的稳定性。
同时,离心过程中要避免过度振荡或剧烈晃动离心管,以防止红细胞和血浆的混合。
血清采集及保存方法
血清采集及保存方法
一、血液采集
采集血液应采用红头管或者使用含有分离胶、促凝剂的黄头管。
血液采样量达到采血管一半以上(有2ml、3ml、5ml可选)。
采集血液后不可剧烈晃动摇匀,否则容易发生溶血导致血清浑浊,若使用含有促凝剂的采血管可轻轻颠倒混匀。
二、血清分离
常温下竖直放置20-120分钟或放置在4℃冰箱过夜,等待血液完全凝集后,放入离心机1000转低速离心10-20min,取上清淡黄色液体即为血清,若自然析出的血清足够,也可不再离心直接提取。
三、血清保存
需要长期保存的血清必须储存于-20℃或-80℃冰箱中,避免反复冻融,4℃冰箱中最多保存一个月。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血液检查几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检查方法之一,对于采血和采血后的处理都有一定的标准和流程。
一、采血(一)采血的部位1、静脉采血:最广泛使用的采血方法。
常见静脉有肘前静脉和腕背静脉。
颈静脉和前囟门静脉有时用于儿童和新生儿采血。
2、动脉采血:主要用于血气分析。
总动脉有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脐动脉。
3、毛细血管采血:适用于只需要微量血液的试验或婴儿。
最常见的部位是耳垂和指尖,有时是儿童的大脚趾和脚跟。
采血和针刺皮肤的深度应为2毫米。
全血作为血清或血浆处理二、处理应尽早采集血样,使血清(血浆)与接触血细胞的全血自然分离。
一般在采血后2小时内分离血清或血浆,全血治疗分为三个阶段:离心前、离心和离心后。
(一)预离心阶段指从标本采集到离心分离的一段时间。
1、血清:离心前,标本应自行凝集。
不允许用仪器把血块剥剥离。
一般情况下,血液样品在室温(22-25摄氏度)下放置30-60分钟,可自发完全凝集;冰冻样品凝集缓慢;加入凝血剂时,凝集加速(采集后样品应稍微翻转混合5-10次,以保证凝血剂的作用)。
2、血浆:当需要血浆样本时,必须使用含有抗凝剂的血样采集管。
采血后,采血血管必须稍微翻转并混合5-10次(以确保抗凝剂起作用),5-10分钟后可分离出血血浆。
3、冷藏标本:可抑制细胞代谢,稳定部分温度依赖性成分,但全血标本一般不能冷藏;血钾测定标本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血液中儿茶酚胺、pH/血气、氨、乳酸、丙酮酸、胃泌素和甲状腺激素的检测需要冷藏样品。
当试样需要冷藏时(2-8摄氏度),取样后应立即将试样放入冰片或冰水混合物中(不能用大冰块),试样必须与制冷剂充分接触,以确保制冷剂达到试样标准。
4、代谢抑制剂和防腐剂:血液样本中添加的一些添加剂可以抑制细胞代谢,防止血液样本储存时分析物浓度的变化。
在血糖测定中,如果在血液中加入氟化钠,在22-25℃和2-8℃下,葡萄糖可以稳定24小时,而不分离血细胞;但是,在新生儿和儿童血液样品中,由于血细胞比容高,氟化钠很难控制细胞的糖酵解;甲醛草酸钾抗凝剂不适用于血糖测定;氟化钠-百里香酚混合液可抑制酶活性,不适用于酶法测定。
血清的制备与保存
1、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4 过夜后于1000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上清置于-20 或-80 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1000 g离心15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上清置于-20 或-80 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3、组织匀浆:将动物的组织标本先用PBS洗涤,去除多余血液,匀浆化后放在5~10 ml PBS 中于-20℃放置过夜,第二天,经过二次反复冻融破膜,将匀浆物5000x g离心5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
4、其它生物标本:请1000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上清置于-20 或-80 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来源:阿仪网()全血处理为血清或血浆发布时间:2010-1-11 15:06:55 编辑:hbscf123 字体:大中小我要投稿血液标本采取后应尽可能早地自然地使血清(浆)从与血细胞接触的全血中分离出来。
一般应于采血后2h内分离出血清或血浆。
全血处理为血清或血浆分为离心前、离心中和离心后三个阶段,对各不同阶段均有具体要求。
(一)离心前阶段即指标本采集到离心处理前的一段时间。
1.血清:标本离心前一般应令其自行凝集,不可用木棍等剥离凝血块。
通常于室温(22~25℃)放置30~60 min 血标本可自发完全凝集;冷藏标本凝集缓慢;加促凝剂时凝集加快(标本采集后应轻轻颠倒混合5~10次,以确保促凝剂作用)。
2.血浆:需用血浆标本时,必须使用含抗凝剂的血液标本收集管,而且采血后必须立即轻轻颠倒采血管混合5~10次(以确保抗凝剂发挥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5~10 min 后即可分离出血浆。
3.冷藏标本:标本冷藏可抑制细胞代谢,稳定某些温度依赖性成分但全血标本一般不能冷藏;血钾测定标本冷藏不得超过2h. 血液中儿茶酚胺、pH /血气、氨、乳酸、丙酮酸、胃泌素、甲状腺激素等检测时需用制冷的标本。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规定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规定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规定血液标本的正确收集与处理对于血液检验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除了正确的采样方法和保存方式外,标本的放置时间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因素。
不同类型的血液标本在放置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般来说,血液标本应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以防止标本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血细胞的退变。
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根据不同类型的标本有所不同,下面是一些常见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规定:1. 全血标本:全血标本是指采集到含有抗凝剂的管中的完整血液样本。
一般来说,全血标本应尽快送至实验室,最好在采集后的2小时内完成检测。
如果无法立即送往实验室,应将标本冷藏保存,但不可冷冻。
2. 血清标本:血清标本是指采集到无抗凝剂的管中,在放置一段时间后,血液凝固后形成的液体。
放置血清标本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小时,最好在1小时内完成离心分离,将血清与红细胞分开并冷藏保存。
3. 血浆标本:血浆标本是指采集到抗凝剂的管中,离心后将血细胞与血浆分离的液体。
血浆标本的放置时间应尽量控制在4小时以内,最好在2小时内完成离心分离,将血浆与红细胞分开并冷藏保存。
4. 血小板标本:血小板标本是指采集到抗凝剂的管中,离心后将血浆与血小板分离的液体。
血小板标本的放置时间也应尽量控制在4小时以内,最好在2小时内完成离心分离,将血小板与红细胞分开并冷藏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本放置时间的规定仅为一般参考,实际应根据具体的检测项目和标本稳定性来确定。
有些检测项目对于标本放置时间有更严格的要求,例如某些特殊参数的测定、血球形态学检查等,应尽量保证标本的新鲜性和稳定性。
除了放置时间外,还需要注意血液标本的保存温度。
一般来说,血液标本应冷藏保存,即将采集到的血液管标本放置在冰袋中,并尽快送往实验室。
冷藏保存有助于延缓化学成分的变化和细胞的退变,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总而言之,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应尽量控制在几小时以内,并按照特定的标本类型和检测项目的要求来确定。
血清血浆采集后的运输、储存条件
血清血浆采集后的运输、储存条件
血清血浆的运输和储存条件是非常关键的,以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以下是血清血浆采集后的一般运输、储存条件:
1. 温度控制:血清血浆需要在低温下运输和储存。
它们通常应在2℃至8℃的温度范围内保存。
对于更长时间的保存,它们
通常需要冷冻在-20℃或更低温度下。
2. 避免温度变化: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温度的突然变化。
温度变化可能会导致血清血浆中的蛋白质变性或降解,影响其质量。
3. 防止污染:血清血浆应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以防止污染。
容器应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并具有一定的耐化学性,以避免化学物质的迁移。
4. 轻轻摇动:在储存和运输之前,血清血浆应轻轻摇动,以确保其中的成分均匀分布。
5. 防止冷冻/解冻循环:频繁的冷冻和解冻循环可能会导致血
清血浆的品质下降。
因此,应尽量避免重复冷冻和解冻。
6. 标签和记录:为了确保样品的追踪和管理,每个血清血浆样本都应标有相关的标签,包括样品编号、采集日期和时限等信息。
此外,还需要记录样本的运输和储存情况,以便进行跟踪和分析。
总之,血清血浆在采集后需要在适当的温度下运输和储存,避免温度变化和污染,以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这些条件可以根据不同血清血浆的要求进行微调,但一般情况下,上述条件是适用的。
血浆的保存操作规程
血浆的保存一、血浆的液态保存(一)新鲜液体血浆的保存采血后6~8小时内由全血中分离出的血浆,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包括第V因子和第Ⅷ因子,相当于体内生理状况下的血浆成分。
采集、制备后应尽快输注或在4℃冷藏箱保存,保存期不超过24小时。
(二)普通液体血浆的保存全血采集后,于4℃冷藏箱的保存期中或期末,经自然沉淀或离心分离出的血浆,在4℃条件下可保存3~4周。
此种血浆必须是在密闭系统内制备,确保无菌,否则在4℃的保存环境中有些细菌可以生长、繁殖。
因为液态保存的血浆许多有效成分会降低或丧失活性,因此,液态保存不是血浆的常规保存方法,仅用于特定情况下。
二、血浆的冰冻保存可以有效保存血浆的各种活性成分,是血浆的常规保存方法。
根据分离血浆时的状态,可分为两种。
(一)新鲜冰冻血浆采血后6~8小时内迅速由全血中分离血浆,并在-50℃以下的速冻机快速冻结(速冻),然后置在-18℃以下冰箱中保存,有效保存时间为自血液采集之日起1年。
保存1年内,多数凝血因子保持与新鲜时近似,第Ⅶ、Ⅸ、第Ⅻ因子相当于新鲜时的80%,最不稳定的第Ⅷ因子约下降65%,但在输血时此制剂仍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保存期满后若仍未使用,可改为普通冰冻血浆,可继续保存3年。
(二)普通冰冻血浆全血采集后,若超过6~8小时才分离血浆,则将血浆在-50℃以下的速冻机快速冻结(速冻),然后,置于-18℃以下冰箱中保存,有效期自血液采集之日起4年。
三、冰冻血浆的融化方法冰冻血浆使用前应放置于37℃恒温水浴中,不断轻轻摇动血袋,使其快速融化,才能输注。
恒温水浴箱中一次放人过多冰冻血浆可致水浴温度过低,冰冻血浆融化时间延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析出,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将失活,因此在融化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水浴箱的温度,并不断调整。
完全融化后的血浆应2~6℃保存,24h内输注。
不可再次冰冻或冷藏。
禁止将冰冻血浆在室温中自然融化或用自来水融化,以防止纤维蛋白原的析出;也不可在开水或高于37℃的温度中融化,以防止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的失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离心后血清血浆的储存条件
一、前言
血清和血浆是血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医学临床实践中扮演着
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进行血液离心后,正确的储存条件对于保持血清
和血浆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血清和血浆的特性、储存条件的重
要性、储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血清和血浆的特性
血清是全血离心沉淀后的混浊液体,它是在凝血过程中,血浆中的凝
血蛋白被凝固后所得。
而血浆则是通过抗凝剂处理的全血离心所得的
无凝固液体。
血清内含丰富的生物学活性成分,如激素、酶、抗体等,而血浆则包含着各种重要的蛋白质、水溶性物质和其他生理活性成分。
这些成分对于医学诊断、临床实验以及药物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储存条件的重要性
正确的储存条件对于保持血清和血浆的生物学活性和化学活性至关重要。
适宜的温度能够减缓蛋白质的降解、氧化和酶促反应,从而保持
样品的稳定性。
在储存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避免样本接触到光、空气
和其他可能引起样品污染的物质,以确保血清和血浆的纯度和完整性。
四、储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温度控制:应确保储存温度稳定在-20℃或更低的温度,避免温度的变化对血清和血浆的影响。
2. 避光保存: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血清和血浆受到光照,可采用深
色管或保护管制进行储存。
3. 密封保存:对于长时间储存的血清和血浆,应当采取密封保存的方式,避免样本受到氧化和污染。
4. 防止重复冻融:避免血清和血浆的重复冻融,以免导致样品的降解
和生物学活性的改变。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
对于血清和血浆的储存条件,我认为需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污染问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在临床或实验室中严格遵守相应的储存规定,确保血清和血浆的质量和纯度。
我认为在长期储存过程中,需要定期
对样本进行检测和验证,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六、总结
在本文中,我们从血清和血浆的特性、储存条件的重要性、储存过程
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方面对血液离心后血清血浆的储存条
件进行了深入探讨。
正确的储存条件对于保持血清和血浆的生物学活
性和化学活性至关重要,对于医学诊断、临床实验以及药物研究都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字数:3124
以上就是我撰写的关于血液离心后血清血浆的储存条件的文章,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欢迎随时与我联系。
七、储存容器的选择
在进行血清和血浆的储存时,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常见的储存容器包括冻存管、玻璃瓶、聚乙烯瓶等。
对于长期储存,通常采用冻存管,并在冻存管内添加抗氧化剂以预防氧化反应。
对于短期储存,可以选择玻璃瓶或聚乙烯瓶进行储存。
无论选择何种储存容器,都需要确保容器的密封性和稳定性,以避免样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八、储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血清和血浆的储存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纯度。
在进行储存前需要对血清和血浆的采集方法和离心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样品的质量。
在储存过程中需要进行温度的监控和记录,确保储存温度符合要求。
还需要对储存容器的选择、密封性等进行检查,以确保样品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对于长期储存的样品,通常需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和验证,以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质量不受到影响。
九、血清和血浆的储存应用
血清和血浆的储存条件直接影响到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而血清和血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医学诊断中,血清和血浆可用于检测疾病
标志物、药物浓度、免疫学检测等。
在临床实验中,血清和血浆可用于细胞培养、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化学实验。
在药物研究中,血清和血浆可用于药代动力学、毒性研究等。
正确的储存条件对于保持血清和血浆的生物学活性和化学活性至关重要,能够确保样品在各种应用领域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十、结语
本文从血清和血浆的特性、储存条件的重要性、储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储存容器的选择、储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血清和血浆的储存应用等方面对血液离心后血清血浆的储存条件进行了深入探讨。
正确的储存条件对于保持血清和血浆的生物学活性和化学活性至关重要,对于医学诊断、临床实验以及药物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欢迎随时与我联系。
以上就是我撰写的关于血液离心后血清血浆的储存条件的文章的延续部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