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唯识学研究
《唐代法相唯识宗兴衰史研究》
容、意趣等方面的有效继承、补充与开创。
就其作用而言,《直指》乃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唯识著作,它表明真贵在唯识学的研究上同样有着很深的造诣。
作为在京师慈慧寺共同弘传唯识与华严教义的重要高僧,真贵在唯识学方面所作的研究与贡献不应当被世人所忽略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
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殑殑殑
殑。
《唐代法相唯识宗兴衰史研究》(杨剑霄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20年1月)玄奘以来,唯识宗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为重要的宗派之一。
本书从观念与现实两个层面,对唐代唯识宗的兴衰问题进行一个全新视角的梳理。
对唯识宗判教论、佛性说、真如与种子说的观念系统进行阐释,并对唯识宗自身谱系、与唐代政治和社会的互动等现实问题进行探析。
如何"呈现"佛教史与如何"书写"佛教史的差异为何?本书以唯识宗的兴衰为例,重新反思隋唐佛教史的整体研究路径。
围绕在时空中交织而不重合的两条主线展开论述,即社会生活中以人为载体的命运沉浮,以及观念层面的演进与波动。
二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又让我们回归到统一的系统中理解佛教史的脉络。
·421·。
近十年国内唯识学研究综述
唯识学作 为大乘佛教义 理 中最 富哲学思 辨性 , 也是最繁琐 的学 问 , 其绚烂 于世往往是 佛学思想极为繁荣之时。玄奘 、 窥基创宗之时 正值唐朝盛世 , 八宗并行 , 中国佛教义学发 为 展 的最高峰时期 。在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运动 中 , 台、 天 华严各 受所倾 , 密法 于 日续音 , 但最 为风光的还是要数晦涩的法相唯识学 , 在支那 内学院欧阳竟无等人的大力弘扬下 , 一时成为 显学。2 世纪8年代后 , 0 0 国家科学文化事业逐 渐恢复 , 在佛教研究方面 , 取得 了大量 的可喜
一
总
近 十 年 国内 唯 识 学 研 究 综 述
王 静 磊
( 陕西师范大学 宗教研 究 中心 , 西安 7 0 6 ) 102
第
—
‘
0 0
期
。一
0
0
∞
摘
要: 近十年来, 学术界有关唯识 学的研究展现 出新的气象。其主要在唯识 史学的研究、 唯
识 理 论 与 思 想研 究 、 识 经 典 的研究 、 代 唯 识 学复 兴研 唯 唯 近
一
发生变化 , 步摆脱 了意识形态 的束缚 , 逐 不再 将宗教作为批判的对象 , 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正 常 的社会文化现象 , 以理性 、 客观 的态度研究 宗教。这种研究思路的调整无疑对于我们更为 准确理解佛教有着积极 的意义。在近十年 的时
次系统完整地勾勒 出 了中国唯识宗从 “ 学
播、 玄奘 西行 及 其 翻译 活 动 、 识 宗 的 “ 经 ” 唯 宗 、
“ 总论” 及其 主要 内容 、 唯识宗基本教 义 、 唯识 宗的兴盛及其传承。佛教史的撰述其实质就是 以历史为线索将相关 的人物与事件 串联起来。
民国时期的南岳僧伽教育(正文)
民国时期南岳的僧伽教育南岳佛教协会田艳内容摘要:民国时期南岳的僧伽教育在面对庙产兴学风潮中,由自发转变为自觉,不仅僧伽学校多,而且办学时间长,培养了大量的佛教人才,为近代佛教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国难之时,积极抗日救亡,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慈悲救世的爱国爱民精神。
南岳僧伽教育之所以获得重大成就,是因为它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点,而这些特点对于当今佛教教育有着还有着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艰难转型之时,处在衰迈之中的中国佛教也在谋求自己的发展之路。
面对教内外的诸多挑战与撞击,佛教界的有识之士振兴改革、护教弘法的热忱宏愿被激唤而起,在守旧与革新的相互牵制中,实现着从传统佛教向现代佛教的转型。
自清末庙产兴学风潮肇始,为抵制外来宗教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教及抵制政府提拨寺产,佛教界多次联名上书自辩并抗议,在获得政府明谕保护寺产同时,也获得各寺庙自设学堂之准许。
从此,全国各地的僧伽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一时纷纷涌现。
作为佛教名山的南岳也不甘落后,在民国三十多年间,由自发到自觉,基本保持着持续不断的态势,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僧才,不仅保持了南岳佛教的传统特色,而且结合时代要求,实现了佛教教育的现代转型。
一、民国时期南岳僧伽教育的整体情况民国时期的南岳僧伽教育最早开始于民国初年,其后三十多年里,各类僧伽教育机构先后创立。
这些僧伽学校分别是:1912年,祝圣寺创办天台宗学校;1924至1926年,金鸡林塔院创办衡山僧立僧侣学校;1929至1949年,祝圣寺创办南岳佛学讲习所;1938至1939年,福严寺创办华严研究社;1940至1949年,祝圣寺创办南岳佛学研究社,其间因日军入侵而中断,1947年在南台寺得到恢复;1947至1948年,大善寺创办佛学讲习所;1948年前后,福严寺创办般若讲舍。
在这些僧伽教育机构中,比较有影响的是衡山僧立僧侣学校、南岳佛学讲习所、南岳佛学研究社。
其中,在当时南岳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僧伽教育学校是衡山僧立僧侣学校;办学时间最长、培养僧才最多的是南岳佛学讲习所;南岳佛学研究社是在南岳佛学讲习所的基础上,作为继续深造的研究机构。
肝胆一古剑 风雪万梅花——欧阳渐
肝胆一古剑风雪万梅花——欧阳渐《缘苑圆》编辑部整理编辑金刚不坏身,誓尽余生参透玄机同解脱;铁轮旋我顶,激增悲愿回将极苦代娑婆。
——1940年7月自题述志人物简介欧阳渐(1871~1943)江西宜黄人。
字竟无,一字渐吾。
早岁刻苦治学,博览诸子百家,中日甲午战起时,感于杂学无济于国事,乃专治义理之学,欲以之挽救时弊。
三十四岁,赴南京师事杨仁山,得闻华严法界之旨,归信佛教,入祇洹精舍,潜心经论,致力佛学。
年三十六,母亲病逝,遂将肉食、色欲一并断绝。
自云学佛与他人异,每于悲愤而后有学。
曾留学日本,返国后任两广优级师范教员。
其后再赴南京从杨仁山游,杨氏临殁,以金陵刻经处相嘱。
民国元年(1912)与李证刚等倡设佛教会,主张政教分离、沙汰庸僧,可惜事与愿违,未能成功。
氏于佛学,初读大乘起信、华严、楞严。
年逾四十,转攻法相唯识、瑜伽师地等,更由大智度论而般若、涅槃;久之,则专尚法相唯识,扬弃华严,以为大乘起信论、楞严经均为伪书。
同时会通儒佛,所刊行中庸传、孔学杂志、四书读等,皆能发前人之所未发,学术界尊为“佛学大师”。
民国十一年,在南京创立“支那内学院”,讲《唯识抉择谈》,吕澄、汤用彤、王恩洋、黄忏华、熊十力等人皆尝游学于其门;名学者梁启超、梁漱溟、章太炎等人亦与之相过从。
印度诗哲泰戈尔来华访问时,特往面晤,畅谈一夕,惊佩不已。
十四年开办法相大学,设特科,然以时局停办。
复编纂藏要三辑,方便学佛。
抗战期间,迁内学院于四川江津,仍讲学、刻经不辍。
民国三十二年二月,氏以肺炎病逝于蜀院,享年七十三岁。
入佛因缘欧阳渐生于一个普通官宦之家,父仲孙公官农部二十余年,不得志。
母汪氏。
欧阳渐六岁丧父,家贫,自幼刻苦攻读,二十岁捐得秀才。
但他对举业看得很轻,所以入南昌经训书院,从其叔父宋卿公研读程朱理学,考据经史,兼工天算,为经训书院的高材生。
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后,有感于国事之日非,转而专治陆王之学,冀欲补救时弊。
这时,他的一位好友桂伯华(杨仁山居士的学生)由南京回来,劝其学佛,由此,开始注意佛学。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宗承法师在印度主导大乘佛教思想的有二个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以龙树、提婆的思想为主;研究客观世界,提出八不中道,以悟缘起证入性空为目的。
二是唯识学派,以无着及世亲的思想为主,研究主观真理,提出三性三无性思想,以断遍计、了依他、证圆成为目的。
「唯识」,就是不离开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一切都是识的产物。
每个人都有主观能动性,在精神和思想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见闻觉知,就是主观能动性缘起变化的一种作用。
我们生存在现实的世间里,常觉得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宛然呈现在自己的面前,但这却无一不是自心上所现起的似境影像而已,「世界是意识的表象」,我们根本亲缘不到事物的真实特征,只是内心自变自缘。
因此,唯识学主张「唯识所现,心外无境」。
人一看到「心外无境」,马上就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佛教讲「唯心」是否定客观存在。
其实不然。
佛教不重视客观世界,但不否定客观世界。
因为客观世界不能直接帮助我们解脱生死的人生大问题。
了脱生死,证入涅盘,全凭自心修习,要靠主观能动性不断去努力,才能证到涅盘胜境。
客观世界是我们的共相,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埸所,提供每一个人一期生命果报体的资生物具。
根据缘起性空的原理,客观世界也是众缘和合而成,剎那生灭,迁流不住,当体即空。
正如《金刚经》所说:「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
经文中之「一合相」就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根本就没有单一存在不变的个体,所以是缘起而性空。
只因人们迷不知此理,对缘生如幻的现象界产生一种实有的观念,以为是离识而有,驱役自心,随外境而转,光凭自己的见闻觉知,攀缘一切妄境,将之坚执为实有,劳虑飘绵,造诸业因,受大苦恼。
中国佛教法相宗思想概述
中国佛教法相宗思想一、法相宗概述唯识宗是中国唐代成立的一大佛教宗派,因主要宣讲印度佛教瑜伽行学派的万法唯识思想而得名。
由印度传来的唯识思想,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分析与概括而展开论证和说明的,因而唯识宗也称法相宗或法相唯识宗。
奠定了法相宗成立基础的是唐代高僧玄奘(?—664),他自贞观十九年(645)从印度重回长安后,穷余生之主要精力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论,其中仅印度瑜伽行学派的经典他就翻出了“一本十支”1,并将世亲之后瑜伽行学系十位佛教学者对于《唯识三十颂》所作的十种注释揉译成了《成唯识论》十卷。
由玄奘系统译出的这批唯识论著一时吸引了大批佛教俊才,著名弟子神#方(日方)、嘉尚、普光、窥基等竟相对这些唯识经籍加以注疏发挥,其中窥基在绍承光大玄奘唯识思想方面成绩最为突出,理所当然地成为玄奘之后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代表。
窥基之后,慧沼、智周二代继续阐扬唯识学说。
主要由于一些新兴的中国佛教宗派后来居上,逐渐以其更具中国特色的佛学理论之光分散了中唐以后中国佛教学者对于法相唯识学说的重视,在智周的弟子如理之后,法相唯识宗对于中国佛教的实际影响逐渐衰弱。
在隐匿他宗千余年之后,法相唯识思想在中国近代佛教文化复兴运动中得到了空前繁荣,在国内散失多年的《成唯识论述记》等中国法相唯识论著得以从海外返流,各种唯识典籍广为流通,欧阳竟无、韩清净、吕秋逸、梅光羲、李证刚、蒯若木、周叔迦、太虚等较有影响的佛学思想家多以研究唯识学为主,在他们的影响与带动下,一些弘扬唯识思想的基地在各地相继成立,研究唯识的学术专著大量问世,一些以解救民族危机、促进中国社会变革、改造中国国民道德为首任的仁人志士也多从法相唯识思想中汲取思想营养。
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对韩国和日本佛教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玄奘法师众多著名弟子中有不少新罗僧人,其中以圆测(612—696)的唯识学成就最大,以至后人根据他生前常住西明寺将他的唯识思想称作西明唯识学,以区别于窥基所传的慈恩唯识学。
王船山的佛学思想
作者: 石舟
出版物刊名: 法音
页码: 8-11页
主题词: 王船山;佛学思想;法相唯识学;八识;吴立民;七识;九识;儒家思想;南岳;方广寺
摘要: 作为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集大成者、卓越的儒家思想家,王船山屡次拒绝好友方以智逃禅的劝告,且在其遗著中有不少辟佛的言论,这是人所共知的。
但王船山还有入佛、传佛的一面,尤其对于法相唯识学颇有创见,却鲜为人知。
这是《王船山佛道思想研究》(吴立民、徐荪铭著,即将由湖南出版社出版)一书提出的一个新见解。
王船山(1619~1692)生于明末清初“天崩地解”的动乱年代。
为了反抗清政府的民族压迫,挽救生灵于水火之中,曾在方广寺与管嗣裘以僧凝然性翰、莲冠道人南岳夏汝弼同举义旗,兵败后隐居南岳,流寓湘中、南各地,发愤著述,又与僧茹蘖、智。
辨法相与唯识
〈辨法相與唯識〉(《華雨集第四冊》,p.237-243)「法相1與唯識」,是研究佛法者所常遇到的問題,對它必須有個認識。
現在把我認識到的試述一點。
○這問題,民國以前的學佛者,是沒有討論過的,民國以來,最先由歐陽漸居士提出了法相與唯識分宗的意見,即是要把法相與唯識,作分別的研究。
○問題提出後,即引起太虛大師的反對:主張法相唯識不可分,法相必歸宗於唯識。
2○一主分,一主合,這是很有意義的討論。
民國以來,在佛教思想上有較大貢獻的,要算歐陽氏的內學院和大師的佛學院,但在研究的主張上便有此不同,這到底是該分嗎?合嗎?先說到兩家的同異:主張要分的,因為內學院在研究無著、世親的論典上,發現了它的差別,即是雖都談一切法,卻有兩種形式:○一是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蘊、處、界來統攝一切法,31〔1〕《大毗婆沙論》卷129,大正27,674c︰「唯佛世尊究竟了達諸法性相,亦知勢用,非餘能知。
」〔2〕《攝大乘論釋》卷6,大正31,196a7︰「如來智於法體及法相皆無障礙。
」〔3〕《成實論》卷1,大正32,244b︰「阿難是大弟子,通達法相。
」〔4〕《成實論》卷2,大正32,250b︰「了義修多羅者謂是義趣不違法相,法相者隨順比尼。
比尼名滅,如觀有為法常樂我淨則不滅貪等;若觀有為法無常苦空無我則滅貪等,知無常等名為法相。
」以上皆謂法的體相為法相。
〔5〕《華雨集第一冊》,p.175-176:「法性,是法的本性、實性,法性是真如、法界等異名,是如實的涅槃。
本論所說的法相與法性相,是:虛妄分別所現,也就是唯識現的,似有實無,是法;虛妄分別所現的,能取所取不可得,是真如性、法性。
」〔6〕《華雨集第一冊》,p.189-190:「相是什麼意思?相的意義很多:或是體相,體相就是體性的相;或是義相,法法的意義如何,是義理的相;或是相貌的相,就是形態相有種種不同。
」〔7〕《佛在人間》,p.108:「學佛的,有的偏重於事,著重法相的差別,於空平等性不信不解,或者輕視他。
王船山《相宗络索》价值论略
可知此 意 。诗 日 :且凭 嚼饭 喂 婴儿 , “ 莫教 蜘 蛛拽 网丝 。杜宇 唤 春 归正 急 , 来 春在 落 花 时 。 此 诗是 船 原 ”
山订写《 相宗络索》 , 后 赠给邀请他写作的先开法师的。大意是以这本《 相宗络索》 作教材 , 阐释法相唯
识 学 的基本 教 义 , 读者 慢 慢消 化其 中万 法 唯识 、 让 转识 成 智 的 道理 。学 界 目前正 掀 起 研 究 法相 唯识 学 的热潮 , 本小 书就 是现 成 的读 物 。可见 船 山对 此 书宣 扬 相 宗 基本 教 义 、 导后 学 进 入 唯识 之 门 的价 这 引
为 :船 山先生所 撰 《 “ 相宗 络索 》 是 在揭 示 人类 的精 神 改造 , 随 时 间 以俱 朽 ” 《 相 宗 络 索 ) 窥 》 。 , 不 (( 管 ) 曾绮云认 为 :这部 专著可 使学 者容 易 了解 和 掌握生 命 轮 回 的奥秘 ” 《 王 船 山 、 国藩 与 佛 教 的关 系 “ (从 曾
于极 衰 之候 , 以及 开 近代 法相 唯识 学研 究之 先 河 的历 史 地 位 ” 《 山先 生 的佛学 现 量观 》 。梁启 超 又 (船 )
在《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中指 出,相宗络索》 研究法相宗的著述 , 《 是“ 晚唐来千余年 , 此为仅见了”并 ,
预 言 “ 山的复 活 , 船 只怕还 在今 日以后 哩 。佛 教相 宗 之学 与现 代科 学关 系甚深 ,其 贵乎 理真 事实 , 唯 ” “ 较
‘ 本心 ’如同声声泣血呼唤春归的杜鹃一样” 徐荪铭《 , ( 辨解与学思》 。 )
从唯识宗的终结到唯识学的延续——永明延寿《宗镜录》的唯识观及其影响
从唯识宗的终结到唯识学的延续———永明延寿《宗镜录》的唯识观及其影响袁宏禹内容摘要:永明延寿《宗镜录》唯识学思想的一大特色是圆融,融通了唯识古学、唯识今学,融通了性宗、相宗二学。
在某种意义上,延寿《宗镜录》论唯识既是前世唯识宗的终结之作,也是后世唯识学的接续之作。
《宗镜录》并不以玄奘唯识宗思想为独尊,兼收并包了唯识古今学,并以如来藏系佛学的立场涵摄了性相二学。
延寿治唯识的方法直接影响到了明末与晚近两次唯识学复兴思潮中唯识学的研习,而到“南欧北韩”古典派的出现,对延寿《宗镜录》以来治唯识的风气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转向。
关键词:永明延寿 《宗镜录》 唯识宗 唯识学作者简介:袁宏禹,福州大学教授杨维中先生《中国唯识宗通史》最后一章最后一节探讨了永明延寿的唯识学思想,提出了“永明延寿与唯识宗的终结”的观点。
杨先生说:“从某种意义上,延寿及其《宗镜录》的出现,是法相唯识宗终结的象征。
”①。
从宗派谱系来说,延寿并不属于唯识宗,而是法眼宗三祖、净土宗六祖。
延寿只是在学问上融摄唯识学说,《宗镜录》成为后世习唯识效仿的范例。
因此,《宗镜录》在学理上可逡为法相唯识宗终结的象征。
之后的法相唯识学思想如何发展呢?虽然唐代玄奘、窥基二师开创的唯识宗消亡了,不过唯识学思想研习并没有在中国历史上就此彻底消失。
明末和晚近先后出现了两次研习唯识学的热潮,诞生了诸多唯识学大家,后世唯识家以如来藏学解唯识,多是受到延寿大师融通古今、性相唯识观的影响。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永明延寿既是前世唯识宗的终结者,也是后世唯识学的开启者。
一、从唯识宗的绝嗣到永明延寿《宗镜录》的出现实际上,古德永明延寿与唯识宗法脉传承并无直接关联。
那么,唯识宗又是如何中断法嗣的呢?考察唯识学在中土的传承,这首先要从印土佛学说起。
唯识学,在印度为大乘瑜伽行派所弘传。
因创始人弥勒菩萨、无著菩萨重视瑜伽行,其师称为瑜伽行师,①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下,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841页。
《新唯识论》研究·第一章 明宗(一)
《新唯识论》研究·第一章明宗(一)“今造此论,为欲悟诸究玄学者,令知一切物的本体,非是离自心外在境界,及非知识所行境界,唯是反求实证相应故。
”46首章“明宗”相当于佛家论典中的偈颂,乃一部《新唯识论》之纲领所在。
在进行诠释之前,我们先要澄清一下作为新论之关键概念的“心”的内涵。
熊十力将“心”区分为“本心”与“习心”:前者相当于无梦的熟睡中所经验的纯白未染之意而后者则指在清醒的状态下不断现起思惟的内自我。
大乘佛学与宋明理学之“觉悟经验”实际上无非内自我在感而遂通的醒位对于寂然不动的熟眠位的某种体验──此即新唯识论所洋溢的不可言说之“悟性”的缘起。
熊氏以为“本体非是离我的心而外在者,因为大全(即谓本体)不碍显现为一切分,而每一分又各各都是大全的。
”他进而举例说,“如张人,本来具有大全,故张人不可离自心向外去求索大全的。
又如李人,亦具有大全,故李人亦不可离自心向外去求索大全的。
各人的宇宙都是大全的整体的直接显现,不可说大全是超脱于各人的宇宙之上而独在的。
譬如大海水显现为众沤,即每一沤,都是大海水的全整的直接显现。
”47有宗诸师为了安顿三世轮回成立“去后来先作主公”的阿赖耶识,相应地一切有情皆具各自独立的赖耶以为个人灵魂解脱所依托的本体──此为妄心唯识系统的思路。
而由其流衍之真心唯识系统则因倾向当下解脱每以如来藏思想改造阿赖耶识说,如章太炎在《建立宗教论》一文中即鼓吹“一切众生,同此真如,同此阿赖耶识。
是故此识非局自体,普遍众生,惟一不二。
若执着自体为言,则唯识之教即与神我不异。
”48熊十力在早年思想启蒙的阶段曾深受章氏法相唯识学的启迪,其处女作《熊子真心书》中有一篇“船山学自记”,讲到“余曩治船山学,颇好之,近读余杭章先生《建立宗教论》,闻三性三无性义,益进讨竺坟,始知船山甚浅”49。
在新唯识论的本体观上仍然可以见到太炎众生公共之阿赖耶识的痕迹。
这张人、李人共有的大全若与儒佛两家学说相“格义”,约略相当于原始儒学系统中的规定类存在之意或者法相唯识学系统中的赖耶本有种子。
唯识学“转识成智”说研究
唯识学“转识成智”说研究唯识学是佛教思想中的一派,它主张认识世界不能仅仅依据感性认知,需要透过思维来破析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唯识学的“转识成智”说,堪称是这一学派的精髓所在。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说明该说法的现实意义,且举出五个例子,以彰显“转识成智”的实践价值。
一、理论“转识成智”说的理论核心是:将存有两种本质不同的“一识”,分别为识“相”和识“理”两种。
其中,“相”指的是外在的表象,如形、色等,而“理”则指概念、规则等内在本质。
唯识学提出,人们的感性认知往往局限于识“相”,只是看到“相”,而无法触及“理”这种本质,因此只有通过思维来转化认知,才能将识“相”转换为识“理”,并达到智慧的境界。
“转识成智”说在批判了以往唯物主义和儒学思想的局限性之外,更是鲜明地彰显了唯识学对人类认知本质的深刻认识。
通过前述理论,唯识学成功地突破物象本体的局限,将“看到”归纳为“思考”,从而开创出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
它以思维为基础,以达成“固审真识”的目标为核心,使人们的认知从简单的感观到复杂的思维舞台,更是揭示了人类智慧的全新面貌。
二、实践“转识成智”说的展现和实践,更是包含了一个个令人感悟的凡人经验。
这里,引用一些常见的例子,以说明该说法在现实生活中的重大影响。
1、学习通过学习知识,人们的视野通常得到拓展,认识提升,他们发现之前的“迷茫”原是因为自己只停留在表象、现象层面,并未下功夫思考问题本质所在。
当他们开始思考并转化认知,在数学、物理、哲学等课程中,他们的转化认知已经成为了一种智慧,使他们比那些只停留在感性认知层面的同学表现更出色。
2、判断有一种说法叫“以貌取人”——只看人的外表进行判断。
这种认知是非常有缺陷的,因为人并不容易表露自己的本色。
而“转识成智”则鼓励人们从人物表象背后的思考本质是否合理、是否合规,并根据这种思考制定判断。
这样,人们的判断更加准确,决策更加明智。
3、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绝不单纯只靠“面对面”,而完全是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中国佛学院隆藏法师转载2015-10-08 02:33:42一缘起(第一碟)这一讲为大家准备的题目是《唯识初阶》,副标题是《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讨论》。
要学习唯识,首先就应对唯识学的历史作一简单的介绍。
在佛陀灭度后九百年间,北印度有一位大菩萨出世,他就是无著菩萨。
无著菩萨有个同胞兄弟叫世亲菩萨。
此兄弟二人在印度共同开创了瑜伽行派。
瑜伽行派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法相学,2、唯识学,3、瑜伽学。
依瑜伽行派的观点,从法相而言,法即是相,相即是法。
所以自法观之,一切诸法无不是法、无不是相,所以称为法相。
从唯识来讲,以识观之,所有的法,皆是唯识。
法是识所生,相是识所变,所以从识的角度来讲,一切法皆是识,故名唯识。
要证得法相和唯识的真实相,在瑜伽行派认为,皆要通过修行瑜伽行来实现。
在瑜伽行派的内容里面,主要分成以上三个部分。
而瑜伽行派的开创者无著、世亲二菩萨,他们所依据的圣典,主要是依据慈氏菩萨所说的《瑜伽师地论》。
传统的说法认为,如《成唯识论》中说,唯识学的圣典依据为六经十一论。
{六经指:1、《华严经》,2、《解深密经》,3、《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传译),4、《大乘阿毗达磨经》(未传译),5、《楞伽经》,6、《厚严经》(未传译)。
十一论指:1、《瑜伽师地论》,2、《显扬圣教论》,3、《大乘庄严经论》,4、《集量论》,5、《摄大乘论》,6、《十地经论》,7、《观所缘缘论》,8、《阿毗达磨集论》,9、《二十唯识论》,10、《辩中边论》,11、《分别瑜伽论》(未传译)。
}其中,六经以《解深密经》为首,十一论以《瑜伽师地论》为本。
而在《瑜伽师地论》中,它完整的包括了法相、唯识和瑜伽学。
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里面也讲述了唯识这样的观点。
现在,有很多人都在学习唯识学,在佛教界几乎成为显学了,但实际上对于唯识学,我认为存在着很多的误解和误区。
唯识宗略说---壹、唯识宗的传承与发展
唯识宗略说---壹、唯识宗的传承与发展唯识宗略说壹、唯识宗的传承与发展唯识宗,也就是法相宗。
本宗依据《解深密经·法相品》⽽⽴,认为⼀切诸法的体性、相状,都是唯识所变,就其所变的"法相"来命名,所以称法相宗。
其它尚有诸多别名,如: 1.唯识宗:唯,有⼆义:⼀、别于他法(遣⼼外有境);⼆、决定有此法(表有内在之⼼)。
识,有了别的意思(对种种境界⽣起了别作⽤)。
世间万事万物,皆"唯识"所造,若⽆⼼识的了别作⽤,则⽆万法的存在。
因其阐释"⼀切唯⼼所造,万法唯识所变"的道理,故名唯识宗。
2.中道宗:⼩乘偏"有",般若偏"空",此宗说"外境⾮有,内识⾮⽆",离有、⽆偏执,正显处"中"真理,故名中道宗。
3.应理圆实宗:⼀切法门皆应理,⽽能圆实故。
4.普为乘教宗:本宗所说教义,不论利、钝根机,普遍皆蒙其利,故名普为乘教宗。
5.慈恩宗:唐朝⽞奘⼤师游历印度,于戒贤论师处,传承唯识学法统。
归国后,住持长安慈恩寺,于此传法给才智超群的窥基。
因窥基⼤弘法相唯识学于慈恩寺,世称慈恩⼤师,故此宗⼜名慈恩宗。
6.瑜伽宗:此名乃沿袭印度旧称。
依弥勒的《瑜伽师地论》和《分别瑜伽论》⽴名。
瑜伽,是相应的意思,谓本宗所明教义,能与真理相应,故名瑜伽宗。
7.⼤乘有宗:唯识学说建⽴种种"法相",以解释宇宙⼈⽣的真理,⼒矫空宗末流(顽空、断灭空)的偏执,故名⼤乘有宗。
⼀、唯识学在印度的开展在印度佛教思想史上,有两⼤重要学派:⼀、为建⽴空观思想的龙树⼀系,以"本体论"为中⼼,即所谓的中观学派;⼆、为建⽴有宗思想的世亲⼀系,以"现象论"为中⼼,即瑜伽学派。
印度佛教在公元第⼀、⼆世纪间,⼤乘思想兴起,⼤乘经典相继出现。
约于佛陀⼊灭后七百年间(公元第⼆、三世纪),南印度龙树论师出世,阐扬⼤乘佛法,依《般若经》造论,计有《中观论》、《⼗⼆门论》、《⼤智度论》等诸论着,因⽽有"千部论主"的美称。
唐代法相唯识宗衰败原因新探
唐代法相唯识宗衰败原因新探
杨剑霄
【期刊名称】《北京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7(000)004
【摘要】在玄奘弟子中,窥基、普光无疑占据着中心位置,特别是窥基完成《成唯识论》正式确立核心地位,也由此成为唯识宗的实际领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自武则天执政起,因玄奘僧团前朝色彩浓重等原因,而与以窥基为首的慈恩寺系关系紧张,佛教的中心也偏移至西明寺.正因为此,窥基在最应发展唯识宗的时期被逼离开长安,赴各地行化,唯识宗也逐渐脱离佛教的中心舞台.玄宗之时,唯识三祖慧沼因犯金刀之谶及坚持弥勒信仰等因素,正犯玄宗禁忌.这无疑促使唯识宗彻底走向衰败.
【总页数】8页(P104-111)
【作者】杨剑霄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6.3
【相关文献】
1.唯识三性说源流探微 --兼评法相与唯识分宗说 [J], 孟领
2.从正变到句法:唐代先后两种南北二宗论新探 [J], 付佳奥
3.唯识宗在中国近代兴起原因探究 [J], 何磊
4.《唐代法相唯识宗兴衰史研究》 [J],
5.中国佛教思想史的一个新阐释──法相唯识宗千年兴衰史新探 [J], 李向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传佛教
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有哪些区别?汉传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流传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为北传佛教中的一支,主要以大乘佛教为主。
在历史上,汉传佛教同时受到北传佛教与南传佛教的影响,但以北传佛教的影响力较大,南传佛教只在云南等地流传。
汉传佛教的影响力,伴随中国势力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与越南等地,并且影响了后世的藏传佛教。
实质上,汉传佛教可以说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别于藏传佛教之显密并重,汉传佛教的宗派以显宗为多。
另外,尽管汉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当年经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佛教也包括了流传远不如大乘佛教广泛的小乘佛教。
[1]汉传佛教融入了深厚的汉文化,形成了佛教中独一无二的唯美极乐世界。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
属北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归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传承为其主要特色。
藏传佛教并没有小乘佛教传承,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对藏传佛教的形成,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过在佛教的修行方式与戒律上,两者并不相同,也无直接必然的关系。
而从大乘佛教的判别来看,藏传佛教密教与大乘佛教显教显然是相对的。
藏传佛教的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西藏地区、蒙古、尼泊尔、不丹、印度的喜马偕尔邦、拉达克和达兰萨拉。
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是中国佛教中重要的两大派系,虽同为佛教,但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莲花莲花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那么,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什么不同?一、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都是佛教,因此,都有佛教的共同特点,如承认四法印,饭依三宝,四众弟子都按律部规定受戒,发慈悲心,抑恶扬善,以正见破除三界烦恼,追求解脱苦与苦因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相唯识学研究一、法相唯识学的历史渊源太虚大师在《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一文中写到:佛灭度以后,初五百年,是小行大隐时期,这一时期经有四阿含,论说有《毗婆沙论》《俱舍论》,重点阐扬四谛十二因缘。
第二个五百年,是大主小从时期,以马鸣菩萨写《大乘起信论》为标志,阐发一心开二门,“心生灭门”就是凡夫生死流转的境界,“心真如门”就是闻法以后逐步解脱,进入圣者的境界。
这个时候,大乘佛教开始发扬。
到六百年间,龙树菩萨发扬大乘空义,依据《大般若经》写《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他的弟子提婆菩萨写《百论》。
到公元四世纪无著、世亲兄弟发扬光大,无著菩萨根据弥勒菩萨讲的《瑜伽师地论》,写《摄大乘论》等,宣扬大乘唯识。
他弟弟世亲菩萨受其感化,回小向大,写了《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摄大乘论释》《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等许多论著,被尊为“千部论师”。
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以十大论师为代表的解经论师,进一步以严谨的学风、细密的思辨,组建起“万法唯识”的庞大思想体系以解释宇宙万象及解脱成佛的原理,成为印度大乘佛学高度成熟的标志。
第三个五百年。
是密主显从时期,由于当时印度王朝日趋衰落,婆罗门教复兴,佛教遂借助婆罗门教,以密法方式阐述大乘中观思想,以密宗为主,显宗为辅,至此,印度佛教开始衰落。
佛教在汉哀帝到汉明帝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
此后,经过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以弘传大乘佛法为主。
唐玄奘法师去印度留学,主要学瑜伽(法相唯识),回国后设立译场,在弟子窥基的提议下,依护法论师的观点汇集糅合十家之说,译出《成唯识论》。
法相唯识学从印度传入中国后,由于玄奘法师、窥基法师、慧沼法师、治周法师的继承,论述更加完备,意义更得发扬。
当时译经的首都长安,也是一个世界文化中心,越南、日本、朝鲜的僧人都到此处留学,使得佛教各宗派,特别是法相唯识学能得到很好的国际传播。
与此同时,更多的唯识经典得到译传。
唯识典籍相比其他宗派更加完备、更有系统,也尤为精深,以唯识为旨归的有宗(相宗)遂成佛教主流。
二、法相唯识的理论体系佛悟道后最初说法,从“四谛十二因缘”开始,到龙树菩萨、马鸣菩萨发扬大乘般若,再到无著、世亲菩萨是滴啊,大乘唯识经典如《华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胜鬘经》等,进一步得到发扬,明确提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三界唯心”就是指三界的业报都离不开心,唯心所造。
“万法唯识”指认识一切世间的现象,离不开内心的分别。
法相唯识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唯识无境的唯识理论。
这一理论包括“四谛、五蕴、八正道、十善道、四无量心”;二是佛教实相的唯识理论,包括:“因明之唯识五蕴”,其中,“因明”就是“以缘为依”的因缘观;三是佛教境界的唯识五蕴论,其中,三世因缘与一因缘之说;四是唯识五法性论,其思想基础主要来自于唯识缘起论。
在佛教哲学方面,法相唯识认为“有”、“空”之间有着辩证关系;并通过五蕴的缘起性空来阐述这一辩证关系。
由此产生了五蕴生灭观与缘起性空的对立统一观;四谛、五根六尘空境论则是建立在因果轮回观之上。
在佛教境界方面,法相唯识认为佛法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与众生无始以来的主观欲求是一回事。
这一思想与现代西方哲学存在着相似之处:西方哲学在探究这个世界之本体论方面和分析这一世界之实相时往往把重点放在了主体自身上面;而法相唯识则把重点放在了对存在本身的研究上。
法相唯识以“无”作为思维对象、由“无”来探究现象世界及其产生原因。
并认为这个世界是不能用“有”这种单一实体或单一过程来描述和解释的,而应该是“唯识无境”。
三、法相唯识因明、唯识五蕴与三世因果观在法相唯识的因明、唯识五蕴和三世因果观中,主要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法相唯识因明中对无始相续、因果的论述,在唯识五蕴中唯识识蕴生灭的变化中可以看到因明对唯识五蕴的影响,即由因所引起的五蕴无常、五蕴不舍、五蕴苦等现象与因明关系密切。
第二,法相唯识唯识十住论中主张的三世因果观。
在唯识三住中,三世法具有三种内涵:一是有生法界,二是无生法界,三是无生法界中所生之法。
其中无生法界与无生法界所生之法又分别为有相法与非相法。
其中非相者又有自性、他相和他识等。
第三,法相唯识唯识十住论在因果问题上做出了独特的论述。
在唯识十住论中唯识十住论体是由无始生灭变化的因决定而引起的五蕴无常、五蕴不舍、五蕴苦等现象;无始生灭变化的果则是由有相生无相、有缘知及自性圆明等现象决定;非相生非相因由五蕴色受想行识所组成,在五蕴中也表现出了五蕴无常、五蕴苦等现象。
1、因明与唯识三世因果在法相唯识因明中,对于无始相续的论述,有三种说法:一是说“阿赖耶识”在“阿赖耶”位中不生出“阿赖耶识”,二是说“阿赖耶”位中不生出的是“阿赖耶识之无生”,三是说“阿赖耶识之有生”。
对于无始相续的论述和对无因相系的说明,从唯识十住论中观为五蕴无常、五蕴苦、五蕴不舍和五蕴苦等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因明对唯识十住论体的影响。
唯识十住论中唯识十住论体论说,无生法界为三世因果,二五无性为因明。
在唯识五蕴中观为五蕴无常、五蕴不舍以及五蕴苦等现象时,就是观相唯识因明对唯识五蕴进行了论述。
2、法相唯识唯识十住论与因果问题的思考法相唯识中关于因明与唯识十住论的论述,虽然在唯识五蕴与因果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是那么直接,因为因果的概念本身就是在因明之上的,而唯识十住论则直接说明了因果关系,这其中也包含着因明的影响。
法相唯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解释了“无因无果”。
它把“无因”与“果”结合起来考察因明对唯识识的影响,从而使因明对唯识的影响具有了不同于其他佛教派(如唯识三论、华严、法相等)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在以往的佛教理论中是很难看到的。
在佛法之中,因果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十分复杂的问题。
在佛陀时代,有许多人都曾提出过这样或者那样的观点。
佛教认为因果业报关系着人一生幸福与痛苦等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下所发生的不同现象,因此也就形成了一系列对于因果关系解释得十分详细和细致的学说。
但是在法相唯识唯识十住论中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来进行研究,而是以唯识十住论为基础来解释因果问题。
法相唯识对于因果理论的研究并没有停留在理论上,而是以唯识十住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论述体系。
第四章法相唯识对现代佛教哲学理论和实践的挑战法相唯识在现代佛教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它不仅对现代新佛教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也对现代西方哲学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法相唯识的“因明”、“五蕴”和“三世因果”与西方哲学史上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意识哲学”(精神本体论)等理论之间有着巨大区别,法相唯识把哲学思想和佛学理论区分开来。
其次,法相唯识是一种全新的佛教理论形式。
这种新方式,打破了以西方哲学哲主导的佛理论体系,提出了一种新的思想,从而为现代佛教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方向。
再次,法相唯识打破了佛教传统上以个体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这种新方式使人不是以个人为中心思考问题并建立关系思想和因果关系理论、而是把个人、集体和宇宙统一在一个整体思想之下来思考问题;使得人类不再以自身为中心思考世界而导致生命意义之失落,而把生命从宇宙中解放出来。
四、法相唯识在中国近代佛学变革中的作用在中国近代佛教发展过程中,法相唯识学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法相唯识学是近代以实有论为核心内容的新佛教哲学思想体系,他在佛教因明、唯识、五蕴等方面均有建树。
特别是通过对法相唯识的发展,为现代中国佛学所构建的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第一,在《成唯识实论》中,法相唯识提出了一个“三世因果”理论,他认为人生、人死之后有三种存在形式:一是“身”、二是“心”或者“识”;三是“身心二用”。
这种因果观不仅可以对生命起源进行合理解释,也可以对佛教教义进行合理阐释。
因为人死之后并不会消失于无形之中。
对于生命的存在状态和生死的原因,法相唯识认为可以通过“三法印”进行解释。
所谓的三法印就是佛陀所说的“真如实境之法印三昧也”。
这个三昧就是指人死之后可以成为一个存在并与其他存在发生联系。
第二,在《成唯识实论》中,法相唯识提出了一个唯识十二因和四谛十二因相。
这种唯识十二因相分别对唯识十三行、三界五蕴、阿赖耶识、所知所见和十二因相进行了详细阐释。
通过对十二因相的介绍和分析,法相唯识试图建立一个完整严密的唯认识理论体系,并最终建立一个以真如实境为核心内容的新佛教哲学体系。
第三,在《成唯识实论》中,法相唯识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一是对因果关系进行解释;二是对诸法有无之理进行论述和阐释:即因果性、共相、自性、灭性四种因缘及其相应所组成的世界为真实世界,因缘所形成之事物即为实有事物。
这样一个关于因果关系及其相应实有事物的观点也是近代中国佛教在因明哲学上的重要贡献之一。
第四,在《成唯识实论》中,法相唯识将佛教五蕴分别为:色相、受想行识、无色身、无受想行识以及无我识。
这五蕴是众生依此修行而成佛道的主要因缘。
这五项内容构成了法相唯识以"因明"为核心内容的新佛教因明学说和相应佛道修行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五,《成唯识实论略》中介绍了法相唯识以真如实境为核心内容及因明学说和相应佛道修行思想的理论体系构建历程以及法相唯识在近代佛学变革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六,根据《成唯识实论》中“诸法有相”以及“五蕴”及“依缘生因”等内容可以得出:第一世因是因生果而成佛道;第二世则要由第三世果报形成;第三世因缘是果报所生之因缘再由第四世果报而成就佛道所依之果果。
第七,在《成唯识实论》中法相唯识提出了阿赖耶识是佛心唯一本源;佛心中所有烦恼都由自性发出;佛心中一切善恶业障都与自性相关等观点,并且认为这种因缘果报观念可以运用于人间社会和生死轮回中去解释佛教思想及其在中国佛学体系构建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五、结语中国佛教在近代走上了一条新路,这种革新的思想在佛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突出的。
中国佛学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传统,但是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进行新探索却是从西方引入,并不符合中国佛教本身的精神。
法相唯识“唯识无境”思想能够打破人们对于佛教哲学“空”、“无”等命题的思维定式。
这一方面可以为近代佛学革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则可以为当今哲学发展提供新思维。
参考文献:1、释太虚,《太虚大师全集》第一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年10月第二版。
2、正澄主编,《惟贤长老全集》(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8年。
3、[唐]玄奘译,《成唯识论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9月。
4、护法等著,《成唯识论》卷8,《大正藏》第31册。
5、世亲造,《摄大乘论释》卷2,《大正藏》第31册。
6、[唐]窥基编:《大乘法苑义林章》卷1,《大正藏》第4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