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

合集下载

中观思考题及答案

中观思考题及答案

中观思考题及答案1、请解释“中观庄严论”。

[1-3]答:所谓的“中观”,有文字中观、基中观、道中观、果中观;或者将其解释为“般若波罗蜜多”。

“庄严”,有自性庄严、装饰庄严、开显庄严几种。

中观远离一切戏论的本来意义,就是自性庄严;对此本来意义,通过各种推理进行严饰,叫做装饰庄严;中观原有的、隐藏的意义,通过不同的教证、理证开发出来,叫做开显庄严。

具足断除人们相续中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以及从轮回中获得救护两种作用的善说,则被称之为“论”。

这就是所谓的“中观庄严论”的含义。

2、藏传佛教当中,顶礼句分为哪四种?师君三尊又是指什么?[9.10]答:藏传佛教当中有四种顶礼方式:1直接明说的顶礼句,2诸佛菩萨护持我、救护我,3愿诸佛菩萨战胜一切违缘的顶礼句,4诸佛菩萨赐予我吉祥的顶礼句。

在藏传历史上,莲花生大师、国王赤松德赞、菩提萨埵,被称作师君三尊。

菩提萨埵和莲花生大师分别是亲教师和轨范师,所以用“师”字代替;“君”是国王的意思。

这三者在藏传历史上,是对整个佛教贡献最大、加持最大的三位上师。

3、麦彭仁波切撰著本论的目的是什么?[3]答:麦彭仁波切撰写这部论典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他的上师欢喜,所以本论也叫做《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

第二课2、什么叫做著论五本?[21-24]答:著论五本,即由谁所造、为谁而著、属何范畴、全论内容、有何必要。

3、哪些经续中对本论作者静命论师作了授记?是如何授记的?[25-27]答:《文殊根本续》及《楞伽经》中作了授记。

《文殊根本续》:“本师教典于人间,末时世界衰落际,精勤持戒王相者,必定无疑现于世。

”间接来讲,也可以说是对静命论师的一种授记。

《楞伽经》中指出:在未来之时,当外道的邪见纷纷涌现之时,犹如对治般的高僧大德将会出世。

此经云:“此后未来时,导师名智慧,开显五所知,大勇士现世。

”“智慧”实际上是静命论师的别名。

第三课4、请说明本论作者在印度、藏地以及开创宗派方面的超群智慧。

[33]答:正如古大德所说:静命论师对于自宗和他宗都已通达无碍,并且亲见文殊菩萨,在其纯净无垢的莲蕊足下恭敬顶戴。

中论广释思想总结

中论广释思想总结

中论广释思想总结中论广释思想总结中论广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经典,由宋代宗元和尚著述。

它以对佛教中观学派思想的全面系统阐释和深入剖析,形成了一整套独立完整的哲学体系。

中论广释思想内容丰富、思维深刻、观点独到,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论广释的核心思想是唯识中观,它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真相。

唯识中观主张一切现象都是相对而离散的,没有固定、独立的实体存在。

中论广释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互相依存,缺乏独立的存在性,只有通过观照事物的真实面目,才能超越表面现象,认识到事物的真相与本质。

这一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论广释还强调了因果律的理论。

它认为一切现象都是产生于原因和条件的结果,不存在孤立的单一事物。

一切现象之间都存在着因果关系,一个现象的产生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原因和条件,没有任何现象能够离开这个因果关系。

因果律的理论帮助我们认识到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有原因的,而不是凭空发生的,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行为对于自己和他人都会产生影响。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当对自己的言行负起责任,善用因果律的理论,追求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此外,中论广释还提出了无二法门的理念。

它认为一切法门都指向同一目标,即超越痛苦,获得真正自由和解脱。

无二法门的思想强调各种佛教思想和教义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目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来抉择。

因此,中论广释主张我们应当保持包容开放的心态,尊重和理解各种不同的信仰和观点,共同追求智慧与解脱。

中论广释在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它在佛教思想中对于中观学派的完整系统总结与进一步发展,在中国哲学思想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中论广释的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不仅对佛教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宗教、哲学、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总之,中论广释是中国哲学思想中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通过对唯识中观、因果律和无二法门等核心思想的全面阐释,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真相、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追求智慧与解脱。

唯识与中观

唯识与中观

唯识与中观————————————————————————————————作者:————————————————————————————————日期:ﻩ唯识与中观(一)唯识与中观的思想是佛学思想的最重要的两大基石,它们是佛法修行实践的理论基础。

可以说没有唯识与中观,也就没有佛学、没有佛法。

今后的日子里,我想跟大家重点分享这个部分内容,希望有兴趣的朋友来了解,我会尽量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这两个佛法中最深奥的学问。

大凡一门学问思想要形成为体系,那它一定回答了某些问题。

那唯识回答的是什么?我想唯识回答的是:●什么是现象?●一切现象该如何认识?●一切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即缘起)?●人的心灵意识机构如何划分?如何认识?●人的内心与外境又是如何交互作用?●主体与客体、本体与现象的关系如何?●心识如何转变?……中观回答的是什么?我想,中观回答的是:●什么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最高本质(真相或实相)?●如何认识真正的自己?生从何来,死归何处?什么是自己那个永恒不灭的本来面目?●一切现象与本质是什么关系?(空与有、缘起与性空是怎样的关系?)●一切众生如何究竟觉悟成佛?●什么是佛陀究竟解脱的智慧(即开发般若正智)?……唯识可以说是佛法中的现象学,中观可以说是佛法中的本体论。

从整个系统的佛法思想的角度来看,唯识里面其实包含了中观,中观里面也包含了唯识,只是两者阐释的重点有所不同。

这两者其实都是告诉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世界如何产生的?怎么认识自己?如何认识自己与世界万物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宇宙真相、万物终极的真理。

当然细分起来说,也就包含了自古以来各种根本的哲学大问题:心与物,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灵跟世界万物是怎样联系的?内心与外境如何互相影响?本质与表象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唯识和中观阐述的重点各有不同,但前者重点在于认识现象,从现象入本质;而中观则重点在于观照事物的本质;唯识侧重于“有”,中观则侧重于“空”以及“空有不二”(“空有”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转换的关系。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最新版)目录1.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背景和起因2.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主要内容3.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结果和影响正文【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背景和起因】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指的是我国佛教史上关于唯识宗与中观宗两大学派长达五百年之久的辩论。

这场辩论始于公元四世纪,终于公元九世纪,堪称佛教思想史上的盛事。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源自印度瑜伽行派,主张“万法唯识”,强调一切法因心而生,唯有识才能显现万法。

这一观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尤以唐代玄奘法师翻译《成唯识论》为重要标志。

中观宗,源自印度中观派,主张“一切法空”,认为万法皆无自性,应观照诸法缘起性空的实相。

中观宗在我国的影响同样深远,以龙树菩萨、提婆菩萨为代表。

这两大宗派的辩论,源于对佛教核心教义的不同理解和诠释,进而引发了长达五百年的争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主要内容】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性与万法的关系:唯识宗主张一切法因心而生,认为心是万法的本源;中观宗则主张一切法空,强调心与万法无直接关系,万法皆因缘而生。

2.唯识与空的关系:唯识宗认为万法唯识,空也是识的一种表现;中观宗主张万法皆空,空的观念是破除执着的方便,并非绝对存在。

3.唯识观的层次:唯识宗将唯识观分为四重:业识、转识、现识、分别识;中观宗则批评唯识宗过于细分,认为应直接观照万法性空的实相。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结果和影响】尽管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旷日持久,但最终并未分出胜负。

然而,这场辩论对于我国佛教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辩论使得佛教教义更加丰富和系统。

两大学派的争论促使他们对佛教教义进行深入研究和阐述,推动了佛教思想的发展。

其次,辩论也促进了佛教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在辩论过程中,我国佛教学者逐渐将印度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最后,辩论使得佛教在我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长达五百年的辩论中,佛教教义得到了广泛传播,信众日益增多,对我国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唯识、中观角度看念佛法门所含摄的禅观理论与方法

从唯识、中观角度看念佛法门所含摄的禅观理论与方法
四、中观与唯识之事理合明则念佛法门之大道全彰
大圆满之至教是大乘佛法,中观与唯识就是大乘佛法的两轮。中观创自于文殊大士,唯识则创始自慈氏菩萨。中观依空,唯识诠有,空有不二实为一体。从广义上讲,教理就在于唯识中观,行果则就在于念佛法门。体用事理能所自他皆是不二法门也。依此理而解念佛法门,则知念佛乃佛法之极谈,最终之归趣也。念佛之法是诸宗共奉之道,是成佛必经之路也,本不可专立一宗。全体佛教都是以念佛为宗。时下之净土宗则有些狭义化了。《金刚经》于理体而论一切法时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9四种念佛之法也如是。唯缘启用,性体无高下之别也。中观与唯识理同事别。若依至教而论,两者有融通之秘也。只有中观与唯识得到彻底地融通,则念佛法门之义方能尽显。几前年来的历史,基本上是争论的历史,所以念佛法门之义实无定说。执理废事,但讲见体,不及妙用。执事废理,但想依用回体,不专见性。这都是边见。只有事理圆融,才是中道。事何曾离理而独存,理又何曾离事而自有。事是理的事,理是事的理,事理一如也。从中道理性上讲,中观与唯识是必然趋合的。两者合有理有事事理圆融,从而行持方法有依有则。中观与唯识之义理为念佛法提供了有效性的理论根据。在中土的禅净之争与禅净之合都是没有能够依据中观与唯识的理念而观待此事也。若依中观与唯识之理看禅净之争与禅净之合,皆无实义之举,性本无二,虚妄分别有二故。原为一性,遍计所执为合。一与谁合。说合说分,皆是边见。离是两边,即是中道也。
一、念佛法门的本义
全体佛教都是起源于释尊的金口,念佛法门也不例外,它是释尊亲口宣讲的妙法。众所周知,佛教有大小乘之分,小乘只信一佛,即唯有释迦牟尼佛是佛,并无多佛多净土世界之观念,在小乘佛教中,念佛法门只是六随念之一,所谓六随念者,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施、六念天。念是不忘记之义,常念六法有自净其心之功,故六随念法是小乘道人都必须行持之法。与小乘佛教不同,大乘佛教信奉多佛多净土世界,在大乘经典中,常常看到佛陀称赞念佛功德,劝教世人念佛求生净土。念佛法门的深广含义在大乘法中得到充分阐扬。不论是在大乘佛教中,还是在小乘佛教中,念佛法门都是学佛者的共同必行的法门。佛教主张心为法本,心净则土净,心染则土染。净其心意是佛教的基本修道原则念佛法门中蕴含的道理很深,主要可以从能所自他之关系中得以阐释。心为能念,法为所念,心能念佛,心即佛,能可摄所,所归于能。念佛法门主旨就在于修心转识。佛者正觉之名,佛有二身:一是法身,二是生身。法身者是一切法之实相,在一切众生心中,即是佛性,这是人人本具的。自念佛就是自念佛性法身实相,这属于自力转依之法。生身佛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是人具足无量智慧神通,有摄受一切众生之法力,念生身佛名,可以得受庇之益也。中国化佛教的净土宗主要弘扬的就是念生身佛名。根据净土宗讲,念佛有四种:一是实相念佛,二是观想念佛,三是观像念佛,四是持名念佛。以这四种念佛法来看,它们都可以摄入禅观学范畴内。所谓禅观者,实是华梵合词,禅者是禅那之略称,其义是静虑、思维修、弃恶、功德的业林等。禅那以转一为定,故又称为禅定。观者梵语毗婆舍那,其义是智慧之观照也。禅与观结合为一词,就是定慧合一。念佛法门也是定慧合一之法,所以它可以摄入禅观范畴。实相念佛是慧学,观想、观像、持名皆是定学,唯因要求一心不乱为成就故。以上是念佛法门的本义略说竟。

胡晓光:唯识要义 (1)

胡晓光:唯识要义 (1)

唯识要义胡晓光一、唯识思想的来源及其基本含义1、唯识思想根源于《阿含经》之观心。

唯识学是观心之学,是瑜伽学。

所以唯识宗也被称为瑜伽行派,唯识宗的根本大论叫《瑜伽师地论》。

唯识思想来源于佛陀的观心法,众所周知《阿含经》是最早的佛典,它比较原本地记述了佛陀的思想。

《瑜伽师地论》就是本着《阿含》的精义而造的。

《阿含》认为“心为法本”,能观心者才能解脱。

唯识学就是基于“心为法本”的理念而广演唯识妙谛的。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对“心为法本”之义的阐释。

2、唯识思想就是讲转识成智、唯识无境。

唯识者,一切法不离识而有。

一切法唯识而变现,故名唯识。

心所观境,皆由心识变现,非有识外之境,故名唯识无境。

凡夫不知唯识之理,内执身心为实我,外执自然世界为实法,转识成智就是要转舍凡夫之遍计所执自性,转得依它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

遣分别之心识为无分别之智。

众生贯习,恒执心外有法,不知一切皆心所变也。

修佛悟道,重在观心,于心识上用功,这就是唯识之方法也。

唯识之性即圆成实性,唯识目的就在于成就此性也。

二、瑜伽行派包括法相与唯识两方面内容1、法相与唯识的区别过去人们不加分别法相与唯识,其实法相与唯识是有区别的。

法相与唯识的区别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略举几条:①缘起义是唯识学,缘生义是法相学。

②根本智摄后得智是唯识学,后得智摄根本智是法相学。

③能变义是唯识学,所变义是法相学。

④约观心义是唯识学,约教相义是法相学。

⑤五法三自性是法相学,八识二无我是唯识学。

⑤平等平等是法相学,殊胜殊胜是唯识学。

法相广泛,唯识精纯。

从学理入手,从观行起步,唯识与法相必须详加分析,不然因果混乱,次第不明。

当然在终极原理上法相与唯识是不二的。

法相必宗唯识,唯识必摄法相。

唯识之识是存在的心体,法相之相是在心中所现之相,心体与心相是不一不异的。

2、法相与唯识的各自作用学习法相就是要了达一切法之实相,法相学就是文字般若学,就是要使学人获得法住智,学习唯识就是要如是观心,唯识学就是观照般若学,就是要使学人获得涅槃智。

唯识与中观

唯识与中观

三境与三量(摘录于南师讲述之《唯识与中观》)我们现在先把这个《八识规矩颂》了解一下。

第一首哦,「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所以有些同学我要你们背啊,觉得很痛苦。

别说你们觉得背书痛苦,我的记忆力背书方法比你们都高明,当年背这颂也花很多时间,因为它不是诗很拗口。

但不论用什么方法,必须把它背来。

这个不像诗或好的文章,可用情感去背,很容易就背来。

这个要用理性去背,要分析去背,你就背来了。

所以往往看到似诗八句,你也像读诗一样……用感情去背,绝对背不来。

现在看下面注解。

性境,比如现量,前五识哦,通三性。

我们先拿现量这个名词来讲。

唯识学有三量,这个「量」有三量,必须记住哦。

「现量」、「比量」、「非量」。

这三个量要记得。

实际上还有个名称,三量以外还有「圣教量」,这圣人的圣,教育的教。

这是三量。

我们晓得现量,量是个什么东西?量是逻辑上的一个观念,量是逻辑上的观念。

勉强拿现在观念来讲范围,也可以说内含的意思。

拿逻辑来比方,量是这么个意思。

这个是眼睛当时的现量。

等于照相机备好了个镜头,哦照相机会全显出来。

这个叫现量。

现量境。

这个就呈现出来。

好了我们晓得现量是这样。

(现量)「现量」在唯识学上的名词,用处最多是意识方面的比方。

意识方面这个三量比方较多。

因为我们这个意识的现量,意识比如讲我们打坐吧,我们拿证成道理来讲,作功夫求证,一个人打坐,坐起来六根一摆,身体腿一盘,这个时候也不要念佛哦,也不要修气功、也不要念咒,什么都没有,这一剎那一摆的时候,心里头什么都不会去分别,这一剎那之间,就是六根的现量摆在这儿,里头没有思想。

可都知道,这是意识清净的现量,意识呈现的现量。

所以说我们参禅的或修密宗的,或者是修净土的,比如净土宗经常讲一句话:念佛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话念到阿弥陀佛都没有了,念不起来了,想不起来,不是想不起来,是没有阿弥陀佛这一念了。

可是你说我睡着了?不是睡着,很清醒。

胡晓光:唯识二题刍议

胡晓光:唯识二题刍议

唯识二题刍议胡晓光唯识佛学是印度大乘佛教发展到圆满程度时期而形成的庞大的理论体系。

它把佛法中一切真实性的问题以现实、理性的方式给予体系性的完整诠释。

可以说,印度大乘佛教,只有唯识佛学是严格意义上的结构体系。

众所周知,印度大乘佛教共有两大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二是唯识学派。

中观学派以《般若经》为宗本,由龙树菩萨开创,唯识学派以《解深密经》为法源。

由无著、世亲二大揭橥,中观学派原本笃守诠经阐义的精神,是般若思想的解释学。

然而后来演化成两大学支:一是应成中观学、二是自续中观学。

应成派以随应破为方法,反对以立量形式建立宗说。

自续派则与之相反,它以自义立量为方法,建构中观法义量论。

在方法论上中观学内部是不统一的。

唯识学在历史过程中,也是如此,在印度,唯识学也有两大对立观念:一是无相唯识学、二是有相唯识学。

在中国,唯识学由于翻译和阐释不同,也有两派:一是旧译唯识学、二是新译唯识学。

太虚大师认为大乘佛教有三大宗:一是法性空慧宗、二是法相唯识宗、三是法界圆觉宗。

印顺法师则以三论来判别大乘佛学:一是性空唯名论、二是虚妄唯识论、三是真常唯心论。

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的分判是合乎中国佛教情况,与印度佛教历史实际不甚相符。

据唐代玄奘法师和义净法师所传讲,印度大乘佛法共有瑜伽与中观两大系。

旁证,西藏佛教也认为印度佛教有空有两轮。

特别是宗喀巴大师就作如是说。

所谓的法界圆觉宗或真常唯心论,它实质是中国化佛学。

它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来由,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旧译唯识学的典籍的引申与误读、二是汇综本土哲学观念。

法界圆觉宗或真常唯心论是以如来藏思想为核心。

关于如来藏思想在大乘佛教中,确实存在这种观念,在印度有著名的经典有十六之多,论典也有但不多。

如来藏思想是关于成佛的问题,但是并不存在一个独立的如来藏思想体系。

如来藏最终被唯识学纳入理论体系之中,成为唯识学的不可或缺的理论与实践内涵。

然而,由于旧译唯识学的典籍在文质两方面的缺欠,导致了中国解释家们用本土哲学的体用思维方式来诠释和引申发展如来藏义。

体方法师讲中观唯识

体方法师讲中观唯识

20体方法师:中观与唯识对「空」的不同见地10-08-28 02:22:12来自: 平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义节录:中观与唯识对「空」的不同见地(前后皆有删节)/group/topic/13644978/……经部师说十二处──根境非实,即成立了所观的境是非实有的。

后来大乘的唯识学者,极端的使用此观空,如说∶「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如鱼见水为舍宅,天见为琉璃,鬼见为脓血,人见为清水,这可见水或舍宅等境界,是不实的,是随各自业报的认识不同而转变的。

经部师,是一切有部中,萨婆多部更后面的一部,比较先进的。

这个就是境空,外面的境界是空的、非实的。

但是,心是有的,由心识的认识不同啊,产生外境而已。

不然的话,鱼看到水为什么像房子一样悠游自在?天人看到水,像琉璃一样的透彻;鬼看到水,就以为是浓血;我们看到的就是清水而已!这表示什么?众生的业报不同,看到的外境也不一样!表示外境并不是实在不变的,是随着众生的心性而起,来判断、认识的。

这样子的话,心境反而是实在的本源了,外在不过随着心境的认识而变化而已。

所以外境是非实的,由这样的观想,明白这个叫观空,唯识家都用这种方法。

『阿毗达磨大乘经』,瑜伽师,都是依此法以明外境的非有性,成立无分别智体证离言自性的。

这个地方就可以看出,瑜伽师是学唯识这一部分的,还有前面阿毗达磨的大乘经,差不多都依据这样一个观念在抉择。

知道外境的非实,是用这种观空的理论,才成立内在有无分别自体的离言自性。

这个离言自性啊,是进一步的方法!比如,从唯识的立场,心有境空,外在非实;第二步心境是相依相缘的,外境非实,那心是实在的吗?心也是非实的!所以,进一步会破除心性的实在论,超越了心跟境的实有,体证的就是空性,这个空性叫离言自性。

大家注意听!唯识学也一样的,最后还是会破心性的部分,但是,体证的叫离言自性。

最后,虽然破了心性的实有,但是,离言自性——唯识学讲的圆成实性,认为这个不能没有的。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摘要:
一、引言
二、唯识学派与中观学派的理论分歧
三、辩论的主要内容
四、辩论的影响与结果
五、结论
正文: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是我国佛教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交锋,涉及到唯识学派和中观学派之间的理论分歧。

这次辩论始于唐朝,延续至宋朝,前后历时约五百年。

唯识学派与中观学派的理论分歧主要体现在对“心”与“境”关系的认识上。

唯识学派主张“万法唯识”,认为一切现象皆由心识所变现,强调心识的主观能动性;而中观学派则主张“一切法因缘生”,强调现象界的客观存在,认为心识是因缘所生,无自性。

辩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心”与“境”关系的探讨、对“如来藏”的理解以及对禅宗与华严宗的评判。

唯识学派主张心外无境,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显现;中观学派则认为心境外无,主张现象界是独立于心识的客观存在。

双方对“如来藏”的理解也产生了分歧,唯识学派认为如来藏是真心,即绝对真实的心性;而中观学派则认为如来藏是假名,是方便说法。

此外,双方还对禅宗与华严宗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唯识学派批评禅宗忽视教义,中观学派则指责
华严宗违背佛陀本意。

这场辩论在我国佛教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辩论促使佛教各派深入反思自身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佛教哲学。

其次,辩论使得佛教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了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最后,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了研究我国佛教史的重要资料。

论中观—唯识演进的语言哲学意义

论中观—唯识演进的语言哲学意义

以说 明语言在古代印到彰显—— 印度哲学缺乏辨体思维 ,它认 为语言与实体、主
学角度 ,对 中观与唯识 的认识论差 别做初 步剖
析 ,进 一步 厘清 印度 佛教 的教义 观 念更 迭史 ,从
体对事物的理解与事物本身存在都是 同一性 的关
论 中观一 唯识 演进 的语言哲学意义
谭 苑芳
【 摘要】对语词与事物关联的探讨 ,在古代印度哲学中付诸阙如,这成为早期佛教语言思想的基本语境。从部派佛教
走 向般若经类思想 的过程 中 ,语义 的实体性 被消解 ,中观的假名论 开始成 为佛教语言哲 学的主流 。在 中观的名论 与唯 识 的存有论之 间出现 了明显 的分野 。唯识 由 “ ” 无我” 等命题 ,尤其是对阿赖耶识 的性 质、内涵 的界说 ,开出了 空 、“
事相等同于语 言,则除语言外别无世界。早期佛
教 的语 言哲 学 为 中观与 唯识 的登 场 提 供 了理 论 上
义实体化 ,认为语言等同于事物 ,主体对语词 的
认识 和 把握 等 于 了解 事 物本 身 。
的铺垫 ,尽 管在教理 圆融性 上小乘佛 学备受 诟
系。名实之辨 的 匮乏 ,既是古 代 印度 哲学 的特
} 作者简介 :谭苑芳 (90 ) 17一 ,女 ,广 东韶关人 ,宗教 学博 士,( 广州 500 ) 广 州大学公共 管理 学院 副教授 ,主要研 究佛教 102
文化。

印顺 :《 中观今论 》 ,北京 :中华 书局 , 0 0 ,第 10页。 21年 7
玄 妙 的描 述 :语 言 或 为 梵 ,或 为 梵 之 侍 女 。 如
其与中观之 间的分歧、差异 ,始终是 一个 重点。
中观与 唯识 之争 , 自古 即有 ;论 者多 以空有 二 义 定 义其 差别 ,以中观 为大 乘 空宗 ,唯 识 为胜 义 有 宗 。中国学 者 多 言 “ 空 不 二 ” 以弥 合 二 宗 , 有 ,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摘要:1.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背景和起因2.唯识中观的主要观点和辩论焦点3.五百年辩论的影响和结果4.结论: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意义和价值正文:1.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背景和起因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指的是公元5 世纪至10 世纪,印度佛教哲学中关于唯识学和中观学两大学派之间长达五百年的辩论。

这场辩论源于对佛教教义的不同理解和诠释,尤其是关于心识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中观学派认为,现实是缘起而生、无自性的,而唯识学派则主张万法唯心,心识是现实的根本。

2.唯识中观的主要观点和辩论焦点唯识学派的代表性观点是“一切法因心而生”,强调心识对于现实的决定作用。

中观学派则主张“空性”,认为一切法无自性、无固定实体,因缘而生、因缘而灭。

在辩论过程中,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识与现实的关系:唯识学派认为心识是现实的根本,一切法因心而生;中观学派则认为现实是缘起而生、无自性的,心识并非现实的根本。

(2)法的实体性:唯识学派主张法有实体,即心识所变现的法有其固定的本质;中观学派则认为法无实体,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没有固定的本质。

(3)修行方法:唯识学派主张通过观心、修心来达到解脱;中观学派则主张通过观空、悟空来达到解脱。

3.五百年辩论的影响和结果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对印度佛教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辩论使得佛教哲学更加丰富和系统,对后世佛教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辩论也导致了佛教哲学的分化,形成了唯识学派和中观学派两大阵营。

在这场辩论中,中观学派逐渐取代了唯识学派的地位,成为印度佛教哲学的主流。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唯识学派的观点被完全否定。

事实上,唯识学派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中国唐代的玄奘法师就曾翻译和传播唯识学派的经典和思想。

4.结论: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意义和价值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是印度佛教哲学史上一场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辩论。

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佛教哲学,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中观与唯识

浅谈中观与唯识
浅谈中观与唯识
大乘佛教、大圆满都是讲空性
大乘佛教也好,大圆满也好,都是讲空性。对初学者而言,比较不容易明白空,因为手一摸,有这个桌子;坐下去,有这个椅子;水喝下去可以解渴;吃饭可以解饥,那为什么还说是空呢?因为这些都跟心有关系。口渴是心的问题,饥饿也是心的问题,手摸桌子也是人为的,坐在椅子上,不会掉下去,也是人为的,所有的森罗万象都跟人为有关系嘛!也就是跟心有关系。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对观空产生恐惧是因为坚持实执太久但是我们为什么又对观空产生恐惧呢?因为我们坚持实执太久了嘛!我们对这个也坚持,对那个也坚持,对吃的也坚持,对喝的也坚持,穿的也坚持,住的也坚持,功课也坚持,甚至连对师父都坚持。这样吃喝拉撒,连上个厕所都坚持,有一天弄到跟人家的理念不合时,那大家都会起争吵!因为他所坚持的跟我的坚持不一样,所以这些都跟心有关系嘛!对不对?总归都跟人的思想有关系。
中观所破的就是实有
中观五大因(注一)从头到尾,所破的就是我们众生的坚持,破完坚持以后,照样吃喝拉撒,有什么关系呢?应成中观并非不承认吃喝拉撒,月称菩萨也不是从来不讲话,他不只会讲话,跟他讲什么,他也会回答你。中观并非不承认诸法唯识,只是不承认在唯识上,所加的一大堆固执。基督教讲一套,阿拉教也讲一套,他们都很坚持与固执嘛!而这些坚持与固执正是释迦佛所要破除的。密宗不允许批评、自赞毁他,若批评则是破三眛耶戒,因此密教不允许有利自己的宗派、批判别人的宗派等利害关系。
这样之乎者也讲了一堆,满口都是理论,但是仍不晓得什么是实有?
其实,实有就是我们脑袋里这一大堆的坚持与固执,这个叫做实有。我们要认清楚所要破的敌人,而这个敌人不在阿拉教的寺院,不在基督教的教堂,也不在婆罗门教的圣殿里面。敌人都不在这些教堂里面,而是在佛教徒的脑袋里面,因此要认知这个就是我们所要破的。

寂护《中观庄严论》中观“空”与唯识“有”之融合研究

寂护《中观庄严论》中观“空”与唯识“有”之融合研究

此次辩论是在玄奘、义净离开印度之后,因此,此次争论在汉 传佛教中没有相关记载。所幸在藏传佛教中,藏族学者多罗那 它的《印度佛教史》中提到此次辩论。
据《印度佛教史》载,月称与月官的辩论非常激烈,且持续时 间很长。争论必定会引起思考的深入,以及理论上相互的借鉴 与吸收。
公元八世纪,中观派学者寂护著《中观庄严论》,致力于在理 论上融合中观“空”和唯识“有”两种思想。寂护首先从破一 性和多性开始,承续中观宗一切事物没有独立自性的观点,以 中观二谛学说整合中观宗与唯识宗。
寂护《中观庄严论》中观“空”与唯 识“有”之融合研究
世所公认大乘佛教主要有两大理论体系,一为中观,一为唯识。 此两大理论体系构成印度大乘佛教两大学说派别,即中观派和 瑜伽行派。
中观派由龙树所开创,他重视原始佛教中的缘起说,以缘起论 解释大乘佛教初期的“般若空”,由此提出八不中道,阐明 “缘起性空”之义,故又被称为空宗。瑜伽行派由无著、世亲 所开创,其理论特征是“万法唯心,唯识无境”,由于唯识宗 将现象界的一切都看做是由心识所变现,不承认有真实的外境, 故又被称为有宗。
全论共九十七个偈颂,有破有立,边破边立,不仅破非佛教派 (即“外道”)的学说,也破佛教各教派学说。通过破立,寂 护此论在结尾处明确提出其造此论目的:“谁乘二理车,紧握 理辔索,是故如实义,获名大乘人。
”由此可见寂护造此论的目的就在于融合空有二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公元六世纪左右,在唯识学说的刺激之下,中观学说开始中兴, 形成唯识宗与中观宗对垒的局面。两宗的争论,被称作“空有 之争”。
“空有之争”有记载可寻的有两次,其一是清辨与护法的“空 有之争”。此次争论发生在玄奘旅印之前不久,因此,玄奘对 此事有所耳闻。
玄奘回国后翻译了清辩的《掌珍论》,这次争论也随着《掌珍 论》的译出延申至汉传佛教中。其二为月称和月官在那烂陀寺 的公开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一】概述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背景和意义佛教自公元一世纪传入我国以来,其思想体系逐渐分化出许多学派。

其中,瑜伽行派和中观派是印度佛教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流派。

它们之间的辩论长达五百年,对佛教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辩论的核心议题是心识与外在世界的真实性,关乎佛教教义的基石。

【二】介绍辩论的双方:瑜伽行派与中观派瑜伽行派,又称唯识派,主张心识是万法的根源,外在世界不过是心识的投射。

该派认为,心识具有无限的潜能和功能,通过修行可以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超越。

中观派,主张一切事物皆为空性,不存在固定的实体。

该派认为,无论是心识还是外在世界,皆无自性,唯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把握事物的真实。

【三】分析双方的主要观点和理论依据瑜伽行派以《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经典为依据,强调心识的实在性和作用的普遍性。

该派认为,心识可分为八种意识,分别对应不同的认知功能。

通过修行,可以将这些意识加以调伏,最终实现对客观世界的如实认知。

中观派以《般若经》、《中论》等经典为依据,主张一切事物都是缘起而生、缘灭而止,并无固定实体。

该派认为,心识与外在世界皆无自性,唯有空性才是事物的真实面目。

因此,修行者应破除对现象的执着,洞察事物的真实本质。

【四】阐述辩论的核心问题:心识与外在世界的真实性瑜伽行派认为心识是真实存在的,且具有无限的潜能和功能。

通过修行,可以认知到心识的真实性,进而掌控客观世界。

而中观派则认为,心识与外在世界皆无自性,唯有空性才是事物的真实。

因此,修行者应摒弃对心识和外在世界的执着,追求内在的空性。

【五】总结辩论的影响和结果经过五百年之久,这场辩论使得佛教哲学体系更加丰富和完善。

瑜伽行派和中观派各自发展出独特的修行方法和理论体系,吸引了众多信徒。

在我国,瑜伽行派的影响力尤为显著,如华严宗、净土宗等均深受其影响。

而中观派则在藏传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

【六】评价唯识中观辩论在佛教哲学史上的地位这场辩论是佛教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辩论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摘要:一、唯识与中观的辩论背景1.唯识学派与中观学派的简介2.辩论发生的历史背景二、辩论的主要内容1.唯识学派的观点2.中观学派的观点3.辩论的核心问题三、辩论的影响与结果1.对佛教发展的影响2.对后世哲学思考的影响四、总结1.唯识与中观辩论的意义2.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正文: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是佛教史上重要的思想斗争,发生在我国南北朝时期。

这场辩论主要围绕着唯识学派与中观学派的观点展开,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唯识学派,起源于印度,主张一切现象皆为心识所变现,强调心识的重要性。

中观学派,同样起源于印度,主张一切现象皆无自性,强调中道思想。

在南北朝时期,这两大学派传入我国,开始了长达五百年的辩论。

辩论的主要内容围绕着两大学派的观点展开。

唯识学派认为,现象世界是心识的产物,心识是现象的根本。

中观学派则认为,现象世界无自性,不能独立存在,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

两大学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辩论的核心问题是关于现象世界的真实性和心识的作用。

唯识学派强调心识的能动作用,认为现象世界是心识所变现的;中观学派则强调现象世界的无自性,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与心识无直接关系。

这场辩论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辩论的过程中,佛教各派不断吸收对方的观点,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

最终,唯识学派与中观学派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思想体系。

同时,这场辩论对后世哲学思考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人们更加关注心性与现象世界之间的关系。

总之,唯识与中观五百年辩论是佛教史上重要的思想斗争。

这场辩论不仅促进了佛教的发展,丰富了佛教理论体系,还对后世哲学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这场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学派之间的思想碰撞,也可以看到佛教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如何应对挑战,适应社会的变革。

唯识与中观23集初校稿

唯识与中观23集初校稿

《唯识与中观》第23集南怀瑾先生演讲(原文:“前五色根以本识等所变眼等净色为性。

男女二根身根所摄故即以彼少分为性。

命根但依本识亲种分位假立非别有性。

意根总以八识为性。

五受根如应各自受为性。

信等五根即以信等及善念等而为自性。

未知当知根体位有三种。

一根本位谓在见道除后刹那无所未知可当知故。

二加行位。

谓暖顶忍世第一法近能引发根本位故。

三资粮位。

谓从为得谛现观故发起决定胜善法欲。

乃至未得顺决择分所有善根名资粮位。

能远资生根本位故。

”)…讲这个根根,就是这个质地好不好?那不是那块质料你想修道?修死了也没有用。

有句道家的话“此身无有神仙骨”,这骨骼生出来就有神仙骨,这是业力带来的,永远,种子。

“纵遇真仙莫浪求”,你碰到佛神仙,你不必跪下来求道,就是告诉你修仙—立成仙的法门,你都修不起来,因为不是那个材料。

“此身不有神仙骨,纵遇真仙莫浪求,”你乱求有什么用?这就是根器问题。

你说佛法不讲根器啊,非常注重根器,所以,禅宗以《楞伽经》为根本,唯识以《楞伽经》为根本。

有五乘根器,那个是外道根器,就是外道根器;是魔道根器的人,就是魔道根器。

那么你说永远是吗?不是的,它是一个阶段,这一生是个阶段。

这一生搞了,算不定来生转了。

所以你们讲气脉的成就,在道书上讲,收徒弟就看是不是那个根骨,二个字,有这个根骨没有,那个骨头生来,那就不同,仙有仙骨。

那么以中国文学来讲,什么是仙佛之骨呢?文学,中国文学,你看到文学,是很高的哲学,两句诗:“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这个多情不要乱解释啊,大慈大悲才是多情,菩萨的多情。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它的引自即是二十二根,哪二十二根呢?前五色根,最前面的五个根:眼睛、耳朵、鼻子,眼耳鼻舌身,这是前五根。

仙佛有仙骨的眼啊,所以孟子也讲,看眼睛是看相最重要的,那个仙佛的眼它就是不同,生来有此根骨。

象我们,你们在这里台湾,这个碟子里头,杯子里头的环境,接触的人物太少,我们当年看得太多。

成都某酒楼摆一个大和尚的像,我一看就喜欢,这种大和尚在大陆,真正那个样子,不多了,当然差一点的看过好几个。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实用版)目录1.唯识中观辩论的背景和起因2.唯识中观辩论的主要内容3.唯识中观辩论的影响和结果4.结论正文【1.唯识中观辩论的背景和起因】唯识中观辩论,是指在我国佛教史上,唯识宗与中观宗之间长达五百年之久的一场哲学辩论。

这场辩论始于公元四世纪,终于公元九世纪。

其背景和起因主要源于佛教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我国,经过数百年的传播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诸多学派。

其中,唯识宗和中观宗是两个重要的学派。

唯识宗主张“一切法因心而生”,强调心理现象对物质现象的决定作用;而中观宗则主张“一切法因缘而生”,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

这两种看似不同的哲学观点,在佛教教义的阐释上产生了分歧,最终导致了唯识中观辩论的展开。

【2.唯识中观辩论的主要内容】唯识中观辩论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二是对佛教修行方法的理解。

在世界本质的问题上,唯识宗主张“一切法因心而生”,认为外在的世界是由内心构建的,因此,只有认识到心的本质,才能把握世界的真实。

中观宗则主张“一切法因缘而生”,认为世界是由众多因缘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不存在固定的本质。

在佛教修行方法的问题上,唯识宗强调“转识成智”,通过观照内心,认识到心理现象的虚妄,最终达到解脱的境地。

中观宗则主张“悟空性”,认为事物都是无常的、无自性的,修行者应当直观事物的本质,超脱生死轮回。

【3.唯识中观辩论的影响和结果】唯识中观辩论对我国佛教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它推动了佛教哲学的发展,使得佛教思想更加丰富和多元;另一方面,它也促进了佛教与其他哲学学派的交流和融合,为我国哲学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辩论的结果,是从教义上达到了某种程度的融合。

虽然唯识宗和中观宗在辩论中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在长时间的辩论过程中,双方也逐渐认识到对方的观点有其合理之处。

最终,在我国佛教史上,形成了一种“唯识中观”的哲学观点,即将唯识宗和中观宗的教义加以调和,形成一种既注重心理现象,又重视事物因缘关系的佛教哲学。

中观派与唯识派的“空”观比较

中观派与唯识派的“空”观比较

中观派与唯识派的“空”观比较金东淑(현견)(北京大学哲学系)空(梵语sunya),佛教用来表述“非有”、“非存在”的一个基本概念。

有关“空”的范畴和“空”义的讨论构成了佛教思想的核心。

历史上,大乘中观、唯识两大派别各在探讨“空”义的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人们分别将其称为大乘空宗与大乘有宗。

空宗认为“当体即空”,有宗则强调“真唯识量”,两大派别一直是各执一词,互相攻讦。

后人认为两派对立,造成佛教内部的不统一,使佛教形象大打折扣,并阻碍其发展。

那么,空有二宗的争论是否真如后人所描绘的那样势不两立,分河饮水?本文从佛教史上中观派和唯识派的空观思想分野谈起,在简要阐释两者的空观核心和体系的基础上,辨析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认识空有二宗在大乘佛法体系中的理论关系,探求对佛教之“空”、“有”概念的更圆满理解。

对这个问题的求证,缘于我多年佛经学习中的疑难和困惑,在此谈出些许认识,望就教于方家,得思想修行的进步。

一、中观派与唯识派空观的历史分野中观派与唯识派的空观分野始于公元4-5世纪唯识瑜伽行派的兴起,但空观的思想源头则要追溯至释伽牟尼创立佛教。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古印度。

在此之前,古印度的思想界有两种认识影响甚大,一是婆罗门思想,持“转变说”,认为宇宙是由根本“因”转变而来,即所谓“因中有果”说;二是非婆罗门思想,持“积聚说”,认为事物是多因积聚而成,即所谓“因中有果”说。

释伽牟尼对于两方的观念均不认同,他认为世界一切现象(万法或诸法)都是“因果”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即非一因生多果,也非多因生一果,而是互为“因果”。

所以,释伽牟尼在初转法轮时,提倡“中道”思想,即“缘起观、因果观”。

这就形成了早期佛教的空观。

在原始佛教中,空只是整个佛教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普遍概念。

到了部派佛教时期,这一概念成为当时争论的焦点之一。

以后佛教思想的发展,从哲学根基上讲就是围绕着对缘起观和因果观为内容的“空”的理解和阐释。

以有部、中观、经部和唯识的争辩为中心

以有部、中观、经部和唯识的争辩为中心

以有部、中观、经部和唯识的争辩为中心三世说是一个关键而困难的佛学理论。

三世及其相关理论的探讨,对于佛教基础概念和思想史的研究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价值。

自有部正式提出三世以后,不同的佛学流派均作出了回应。

现代学术界对三世说的研究热情亦始终不减,并在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有部:三世恒有说三世说一切有部标志性的概念,其理论核心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恒有。

恒有,包含着两层含义:(1)三世是先于时间的,是一种先于经验的、在逻辑意义上的实在形式,在有部佛典中也常常用实有一词来表示这一层含义。

(2)三世具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内部区别,这是通过处于三世之内事物(法)的刹那生灭反观出来的。

1.三世恒有的基础法体实有有部认为,世间的各种事物或者诸法(dharma-s),都是具有法体的。

法体(svabMva),即本体。

于是整个世界被分成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

三世作为世间的一种事物,必然也具有法体,它是链接本体界和现象界的中介。

即一方面,三世表现出时间流动的维度,囊括了事物生灭变动及其有序;另一方面,三世的存在为本体界中的众多法_体能够在现象世界中发生作用给予理论的保证,它表现出更为根本的本体地位。

2.三世恒有异说在有部中还存在三家观点,虽然没有被立为正宗,但仍有重要的思想史价值。

法救:由类(bhava)有异非体有异,如破金器等作余物时,形随有异而显色无异妙音:由相(laksana)有异非体有异,一一法有三世相,一相正合二相非离,如人正染一女色时,于余女色不名离染觉天:前后相待(anyatha)立名有异,如一女人待母名女、待女名母,体虽无别,待有异得女母名。

二、中观:缘起破实说从文献看龙树较早对三世恒有说展开了严厉的批判其核心观念是缘起性空的中道思想。

如《中论》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大正藏》第30卷,第33页)在对空(sQnya)解释时,或认为是普遍性(参见《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第18卷,第210页),或是相对性(参见舍尔巴茨基,1994年b,第110页),或是辨证义(参见巫白慧,第302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识与中观————————————————————————————————作者:————————————————————————————————日期:ﻩ唯识与中观(一)唯识与中观的思想是佛学思想的最重要的两大基石,它们是佛法修行实践的理论基础。

可以说没有唯识与中观,也就没有佛学、没有佛法。

今后的日子里,我想跟大家重点分享这个部分内容,希望有兴趣的朋友来了解,我会尽量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这两个佛法中最深奥的学问。

大凡一门学问思想要形成为体系,那它一定回答了某些问题。

那唯识回答的是什么?我想唯识回答的是:●什么是现象?●一切现象该如何认识?●一切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即缘起)?●人的心灵意识机构如何划分?如何认识?●人的内心与外境又是如何交互作用?●主体与客体、本体与现象的关系如何?●心识如何转变?……中观回答的是什么?我想,中观回答的是:●什么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最高本质(真相或实相)?●如何认识真正的自己?生从何来,死归何处?什么是自己那个永恒不灭的本来面目?●一切现象与本质是什么关系?(空与有、缘起与性空是怎样的关系?)●一切众生如何究竟觉悟成佛?●什么是佛陀究竟解脱的智慧(即开发般若正智)?……唯识可以说是佛法中的现象学,中观可以说是佛法中的本体论。

从整个系统的佛法思想的角度来看,唯识里面其实包含了中观,中观里面也包含了唯识,只是两者阐释的重点有所不同。

这两者其实都是告诉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世界如何产生的?怎么认识自己?如何认识自己与世界万物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宇宙真相、万物终极的真理。

当然细分起来说,也就包含了自古以来各种根本的哲学大问题:心与物,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灵跟世界万物是怎样联系的?内心与外境如何互相影响?本质与表象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唯识和中观阐述的重点各有不同,但前者重点在于认识现象,从现象入本质;而中观则重点在于观照事物的本质;唯识侧重于“有”,中观则侧重于“空”以及“空有不二”(“空有”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转换的关系。

唯识与中观(二)谈唯识观法门,就必然会提到弥勒菩萨。

《楞严经》中有谈到弥勒菩萨是如何开悟证得圆通的。

该经中说:“弥勒菩萨。

即从座起。

顶礼佛足。

而白佛言。

我忆往昔。

经微尘劫。

有佛出世。

名日月灯明。

我从彼佛。

而得出家。

心重世名。

好游族姓。

尔时。

世尊教我修习惟心识定。

入三摩地。

历劫已来。

以此三昧。

事恒沙佛。

求世名心。

歇灭无有。

至燃灯佛出现于世。

我乃得成。

无上妙圆识心三昧。

乃至尽空如来国土。

净秽有无。

皆是我心变化所现。

世尊。

我了如是惟心识故。

识性流出无量如来。

今得授记。

次补佛处。

佛问圆通。

我以谛观十方唯识。

识心圆明。

入圆成实。

远离依他。

及遍计执。

得无生忍。

斯为第一。

”这段话的意思便是说:在楞严法会里面,弥勒菩萨在大众弟子中起身,顶礼佛足,跟佛说自己曾往昔世在很多很多劫之前遇到了日月灯明佛,跟随他出家,但那时心仍然追求名利,喜好游玩,心性不定,日月灯明佛便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得以定慧等持即证入三摩地,因此而再经历了恒沙佛的出世并跟随他们学习,渐渐的追求名利之心才慢慢歇灭,变得心静下来。

到燃灯佛出世,我才又证得无上妙圆的“识心三昧”,这时也才彻底了悟到尽世界万物一切现象包括净秽有无,都是自己的心识变化所现。

因此呢,了知到万法唯识,心识创化宇宙万物,现在又蒙佛授记,将要次补佛的位置。

如果佛问什么样的方法修行最便当,我认为是遍观十方唯识,识心圆融,了知万物根本的本性,远离万物的表象(依他起性和遍计所执性,分别是指万物被识心分别后所显现的两种虚妄影像),证得无生法忍,因此万法当中这个唯识观的法门是最上第一的。

当然这只是唯识观修行法门在佛经中的一个简略描述。

要说广泛地谈及唯识思想,释迦牟尼佛是在《解深密经》、《楞伽经》、《华严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阿毗达磨经》、《厚严经》等六部大经中。

其他菩萨们的论著则包括以下这些:《瑜伽师地论》: 弥勒菩萨造。

《辩中边论》:弥勒菩萨造。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

《显扬圣教论》:无著菩萨造。

《大乘五蕴论》: 世亲菩萨造。

《大乘百法明门论》: 世亲菩萨造。

《瑜伽师地论释》:世亲菩萨造。

《观所缘缘论》: 陈那论师造。

《唯识二十论》: 世亲菩萨造。

《唯识三十论》: 世亲菩萨造。

《成唯识论》: 印度十大论师造。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阅这些典籍,在这里我们就简略不谈了。

)唯识与中观(三)唯识的基本观点认为一切宇宙万法,皆是能变的心识所变起之境相,这即是“万法唯识”。

万法,这个词用来指称宇宙间的一切,就涵盖了世界上一切有形和无形的现象,这既包括精神层面的现象,也包括了物质层面存在的现象,甚至还可以说它不仅包含了现象,也包含了宇宙的本质。

所以,这既不是西方哲学的唯精神论(“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质论(“唯物主义”),而指出一切精神与物质的存在现象都来自于观察者心识的产生。

一切万法作为心识所变的外境,依其原始的性质,可分做三类:一、幻象: 这类事物本来没有本体,是人们假立名相而有的,而人们却普遍执著计较,比如好坏对错善恶美丑等等以及给事物安立的名相,这些就好像是真实事物的影像,不外是名称言说或义理,这些名称言说不是实有,只是“妄有”。

二、表象: 这类事物,也许是现实中某种真实的事物,却是因缘和合——众多因素条件所生起的,如以砖瓦木石筑成房屋,以泥土工具做成瓶子,虽然是具体的实物,但它们细究而言却没有本身的实体自性,不过是‘组合’的存在(假托因缘的生起而存在),这也不是实有,只是“假有”罢了。

三、实相: 这是事物本身的实体、自性,或者说本质,它不是虚妄的、暂时的存在,而是绝待的、超越的存在,事实上这是离一切言说分别的,也即是“实性”——真实的存在。

以上三类,在唯识学中也称为“三自性”——也即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唯识与中观(四)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表象和幻象,这些表象与幻象都是经过我们种种自心的分别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种种自心的分别,唯识学认为包括了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统称为前五识,这五种分别是经由我们的身体五官(佛法称之为“五根”:眼、耳、鼻、舌、身)与外界的境况(佛法称之为“五尘”:色、声、香、味、触)互相接触而产生的;意识也称之为第六识,它是根据我们人的意念分析、判断、思维、推测而得来的产物,包括了好坏、对错、善恶等等这一类的分别;末那识也称之为第七识,它包括了你、我、他、你们、我们、他们、它们一类的分别;阿赖耶识也称之为第八识,包括了所有以上种种分别之外,还包括了这些分别本身生起运行还是潜藏的分别。

这就是唯识学所讲的八识。

举例来说,当我们在房间里面,这时从门外进来一个人,我们就立刻会产生很多的分别,眼睛可能会看到这个人的长相、外貌、衣着、肤色等等(眼识),耳朵可能听到他走路、推门进来乃至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耳识),鼻子可能闻到某些这个人身体所散发的味道(鼻识),……之后呢,我们可能内在也会开始分别:男人?女人?同性?异性?美还是丑?高还是矮?认识还是不认识?好人还是恶人?(意识)……再然后,我们的注意力会被吸引到我们感兴趣的地方,而不感兴趣的地方就会变成排拒的对象。

这是另外一种分别(第七识:末那我执)的产生,即从内心排拒自己不想要的,而执着于自己想要的部分,我们的内心进一步产生了对立意识,远离整体意识。

这也常常我们价值观的根源。

也正因此,人执着于这些分别,只看到这个人的表象而产生喜恶,并没有认识眼前这个人的“本来面目”,也就没有根本上跟这个人真正有所连结。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我们也常常如此。

当我们活在在事物的表层现象,就必然跟事物的本来面目没有真正产生连结。

比如:当我们看着一朵花的时候,我们形容它是“白色”、“艳丽”、“美好”、“玫瑰”等等时候,我们其实并没有跟它的本来面目连结,而是跟形容它的表现形式的名相发生连结;当我们站在山上,慨叹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风景”、“雄伟”、“气势非凡”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并没有真正跟山的本来面目连结,而是用更多的名相概念将我们跟山本身之间进行了分割,而这样的分割却让我们离认识山的本来面目更加遥远罢了。

这样的分别其实在我们称之为“一朵花”、“一座山”的时候,甚至是在刚开始看到的那一刻,就已经产生了。

唯识与中观(五)每一种分别所形成的内容,唯识学用一个词来表示,那就是种子,又称识种、业种。

前五识种子对应的是“根尘”的分别,第六识种子对应的是好坏、对错、善恶等分别,第七识种子对应的是人我、主客、能所的分别,第八识阿赖耶识则含藏所有七识的种子起现行,“阿赖耶”的意思就是“含藏”,所以又叫“一切种识”,“藏识”,第八识是所有分别种子的集合,并没有独立的功能,形象上比喻为所有的种子的“仓库”、“八识田”。

有一则禅宗大师与弟子们的对话,隐喻了每件事中我们跟世界一切所产生的分别。

有位弟子请示大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悟道,大师便开示说:“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

”弟子觉得奇怪:“难道每个人不都是这样做的吗?”大师说:“并非如此。

一般人总是在吃饭时并没有真正在吃饭,在睡觉时也并没有真正睡觉,他们的心总是放在其他方面,吃饭的时候在计较,睡觉的时候也在计较。

没有一件事情是全然地活在其中。

”唯识与中观(六)万法唯识,也说明世界万物是如何产生其意义的。

也就是说世上的一切事物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而是因为人的内心分别而产生了不同的意义。

人的意识分别使得一切事物都打上了人类自身的烙印,即便对于同样的一件事物,人们可能也有不同的价值观和看法,而这些都是人们观察者意识分别的产物。

一位父亲正在埋首于工作,这样的一件事,既可能被家人理解为不关心老婆跟孩子,也可以理解为他正在为老婆孩子有一个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努力奋斗,这是关心老婆跟孩子的表现。

因此同样的一件事,可能因人们内心的分别而形成不同性质的影像和画面。

如果被理解为坏男人(即男人不关心老婆孩子)的那个画面里,可能父亲会是一副冷漠的形象,拥有这幅画面在内心的人可能想到这里心中自会产生委屈自怜的感受,而被理解为好男人(即男人为老婆孩子非常付出)的那个画面里,可能父亲会是一副高尚伟大的形象,拥有这幅画面在内心的人可能想到这心里便感觉温暖而舒适。

同样的一件事,因为不同的“识”(分别)而有了不同的意义。

而因为有了不同的“识”,人们会同时发展出不同的“色”(身体物质结构)、“受”(情绪感受)、“想”(想法信念)、“行”(行为模式)。

反过来说,人们之所以在现实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色”、“受”、“想”、“行”,是因为人们内在心识不同,也就是有不同的“识”(分别)。

五蕴既是分别的产物,也是分别的原因,也是分别本身。

也就是说,分别本身即是分别的原因,也是分别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