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传统节日感受冬至日演讲稿(精选11篇)
关于冬至的演讲稿(通用8篇)
![关于冬至的演讲稿(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1d57d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0.png)
关于冬至的演讲稿(通用8篇)关于冬至的演讲稿(通用8篇)冬至的演讲稿1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20xx年12月22日凌晨1:11,阳光恰好直射在地球的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开始进入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是的,明天就是24节气中的冬至。
冬至节在我国有2500年的历史。
这一节令在现代人看来,可能仅仅是是划分时间的标记,甚至一个无关紧要的日子;然而在我国传统社会里,冬至具有的人文意义可能盛于新年:殷周时期,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从汉代以来,每年冬至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欢度节日。
唐人以“小岁”称冬至;宋人甚至有“肥冬瘦年”之说;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为什么冬至的影响这么大呢?究其原因,首先是先民们最容易直接观察到这些气象的变化,毕竟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太阳升得最低;也因此,冬至的极寒对于先民们是最危险的。
而过了冬至,阳气反生,下一个循环就开始了。
老人又过了一个寒冬,孩子又长了一岁;太阳要高起来了,冰雪要化下去了;天要亮起来了,水要动起来了因此,冬至是轮回的起点,是值得庆贺的大吉之日。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古人在年年的轮回中品味出自然规律,他们以节令作为标志,按照亘古不变的土地的法则安排着自己的活动。
然而在现代,在这个我们已经离土地很远的时代,在这个气候混乱、难以寻觅规律的时代,在这个冬的极寒已经不再能造成任何威胁的时代,冬至,和其他的节令一样,似乎要离我们远去了。
我们在人工安排的时间表中丢失了轨迹、丢失了规律;在充满目标的生活中忘记了安静,忘记了家。
然而,气候、土地在我们的血液中留下的痕迹,绝不是能够轻易磨灭的。
还总是应该有这样一个时节,让天气肃敛,让人心安定,让游子回家。
如今,不少同学只记得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忘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
国学大师文怀沙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毕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
2024年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演讲稿
![2024年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3465586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9.png)
2024年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向大家发表我的演讲。
我要讲的主题是2024年冬至日回归传统节,带来的感受和体验。
首先,我想回顾一下我们过去几年在冬至日的庆祝方式。
过去,我们往往会选择在冬至日这个重要的节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例如组织晚会、举办比赛、推出特别的菜肴等等。
这些活动也带给我们丰富多样的娱乐和快乐,但是也让我们逐渐远离了传统节日的本质。
然而,2024年的冬至日不同寻常。
我们决定回归传统,让这个特殊的日子能够更好地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在这一天,每个部门都开展了一系列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活动,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冬至日的独特魅力。
首先,我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美食节。
在冬至日这天,我们都亲手烹制了汤圆。
在香甜的汤圆中,我们品尝到了家的味道,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
不仅如此,我们还学习了制作传统美食的技巧和方法,了解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不仅能够满足味蕾的享受,还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其次,我们也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节目表演。
舞龙、舞狮、京剧……各种传统节目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大家纷纷参与其中,摆出各种传统的动作和姿势。
在欢声笑语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亲切。
这让我对我们民族文化的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加自豪和自信。
此外,在这个特殊的冬至日里,我们还开展了一场传统手工艺品展览。
我们亲手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例如剪纸、刺绣、漆器等等。
这些传统手工艺品不仅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智慧和技艺的结晶。
通过亲手制作,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传统手工艺的精髓与魅力,也更加珍惜和传承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回归传统,不仅感受到了冬至日的特殊意义,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同时,通过这样的庆祝活动,我们也为我们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021回归传统感受冬至演讲稿(通用7篇)
![2021回归传统感受冬至演讲稿(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feed0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b.png)
回归传统感受冬至演讲稿2021回归传统感受冬至演讲稿(通用7篇)演讲稿是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演讲稿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你所见过的演讲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1回归传统感受冬至演讲稿(通用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归传统感受冬至演讲稿1师生:本周星期五(12月21日)是中国农历非常重要的节气。
说到冬至,有些学生很贪婪,因为在这一天,按照习俗,每个家庭都想吃饺子。
冬至是中国汉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仍然有许多地方存在冬至的习俗。
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就通过在土归观测太阳来测量冬至的到来,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一个。
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到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最短的一天,最长的一夜。
冬至过后,白天会一天天变长。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冬至被视为一个大节日。
冬至节日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
有句话说“冬至大如一年”,有个习俗是庆祝冬至。
《汉书》说:“冬至太阳升起,君道长,所以恭喜。
”人们认为冬至后,白天变长,太阳升起,这是一个太阳周期的开始,也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应该庆祝。
《晋书》记载“魏晋冬至,万国百辽?它的乐器不如郑丹。
”说明古代对冬至的重视程度。
现在,一些地方也庆祝冬至作为一个节日。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则有冬至这一天吃饭团、长面的习惯。
冬至过后,一年一度的元旦会陆续到来。
我们很快就会进去20年。
最后,祝同学们新的一年快乐健康成长!回归传统感受冬至演讲稿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四二中队的xx,由于今天下雨,我将在广播室给大家分享本周的主题《冬至》。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4节气的歌谣伴随着我们度过一年又一年。
转眼间,冬至已悄然而至。
它的到来,意味着我们即将告别温暖的20XX年,迎来崭新的20XX年。
回归传统节日感受冬至日演讲稿
![回归传统节日感受冬至日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4065151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b.png)
回归传统节日感受冬至日演讲稿《回归传统节日感受冬至日》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一起聊聊一个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节日——冬至。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点,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时间刻度,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和情感记忆的传统佳节。
在寒冷的冬日里,冬至的到来仿佛是一束温暖的光。
它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开始,但同时也孕育着希望和生机。
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从这一天起,白天会逐渐变长,黑夜慢慢缩短,仿佛大自然在告诉我们,即使身处最黑暗的时刻,也总有光明即将到来。
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说,冬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
在农业社会,这一天的观测和判断对于来年的耕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们通过观察冬至这天的气象变化,来预测未来的天气和收成。
而且,在古代,冬至还有着“亚岁”之称,其重要性仅次于新年。
在这一天,人们会停下忙碌的脚步,欢聚一堂,祭祀祖先,共享天伦之乐。
在饮食方面,冬至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冬至美食。
在北方,饺子是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
为什么呢?有一种说法是,饺子的形状像耳朵,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被冻掉。
而在南方,汤圆则是人们的最爱。
汤圆象征着团圆、美满,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甜甜的汤圆,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吃羊肉、赤豆糯米饭等特色美食,每一种食物都蕴含着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回忆起小时候,每到冬至,家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妈妈会早早地准备好食材,一家人一起动手包饺子。
爸爸负责擀皮,妈妈和我则负责包馅。
那时候,我总是包得奇形怪状,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当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时,那扑鼻的香气至今仍萦绕在我的心头。
一家人围坐在桌旁,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饺子,一边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那种温馨的氛围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节日的欢乐。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似乎逐渐淡忘了这些传统节日的意义。
传统民俗,回归冬至演讲稿(通用13篇)
![传统民俗,回归冬至演讲稿(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d5aaf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1.png)
传统民俗,回归冬至演讲稿传统民俗,回归冬至演讲稿(通用13篇)演讲稿是在一定的场合,面对一定的听众,演讲人围绕着主题讲话的文稿。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讲稿,怎么写演讲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传统民俗,回归冬至演讲稿(通用1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民俗,回归冬至演讲稿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是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
过了今天,白天将慢慢变长。
人们常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而冬至就是这个“三九”的第一天,从今天往后,天气会开始变得越来越冷,进入到了“数九寒冬”的日子;数到“三九四九冰上走”的那一天,就是一年里最寒冷的时候了冬至,是我们国家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因此,冬至又被称作日短至、冬节、亚岁等。
在冬至这天,各地存在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南方一般祭祖、宴饮、吃年糕、吃汤圆,而在北方则大都是吃饺子,防止“冻掉耳朵”。
冬至,是我国农耕文化的一个符号,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现如今,仍然有着迷人的魅力;冬至,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更需要我们去保护、去传承。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善良和智慧,一直教化着我们的道德风尚和价值取向。
除了冬至,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那么多的传统节日,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仍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的内涵;那么多故事记载,那么多诗句吟诵,值得我们责无旁贷地世世去铭记、代代去传承。
文化,是国家发达的支撑,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民族复兴的命脉。
作为年少一代的我们,作为祖国接班人的我们,无论我们在东海之滨,还是在喜马拉雅,无论是在北国极地,还是在南海群岛,都不能忘记自己是“龙的传人”,都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良文化的精华,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无愧于祖先赋予我们的神圣的历史使命。
冬至日演讲稿
![冬至日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42a9426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1.png)
冬至日演讲稿冬至日演讲稿「篇一」来靠我们,所以我们必须勇敢的担起这一职责。
对我们来说,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追求进步,才能真正成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那么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热爱我们的祖国,树立远大的目标,热爱家庭,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同时,我们还要养成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相信,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磨练自己,只要我们从身边的每一点小事做起,我们必将成为一个自强不息,具有远大理想、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接班人。
最后,在这美好的冬至日,在这美好的成长日里,我给大家送去我最真挚的祝福,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同学们开开心心,取得好成绩,祝愿天下所有人都平平安安,谢谢大家!冬至日演讲稿「篇二」同学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对,今天是冬至。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通常在每年的12月22到23日之间,是我们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我们河南人在冬至这一天有吃饺子的习俗。
知道为什么吗?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经在长沙当官,他告老还乡时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
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吃过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捏冻耳朵”的习俗。
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耳朵。
冬至过后,气候进入最冷阶段。
我们俗称“数九”,民间还流传着“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杨柳;七九河开,九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我的演讲完毕,祝老师和同学们冬至快乐,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冬至日演讲稿「篇三」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你们知道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初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演讲稿
![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16ab682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b.png)
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演讲稿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全体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共同庆祝中国传统节日——冬至。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着北半球的冬季正式开始,也标志着岁末年初,万物收藏的季节来临。
它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代表中华文化的象征。
冬至节期间,人们会举行许多祭祀活动,感恩祈福,以及寻找寓意。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快节奏发展,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越来越减少。
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冬至这个传统节日的含义和作用。
我们需要重新回归传统节,重新感受冬至日的文化内涵。
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的文化内涵,是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内心的声音。
我们应该反思并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中华文化,冬至节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我们应该观察和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融入我们的现代生活,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当我们参与冬至的庆祝活动时,我们要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知道冬至是年份的最长的一天,也是阳气最弱的一天。
因此,冬至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在传统文化中,冬至日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煮汤圆、祭祖神等。
汤圆是一种带有文化内涵的食品,它代表家人之间的团圆和和睦。
而祭祖神则是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之情,也是中华文化中尊敬祖先和弘扬家庭美德的重要方式。
另外,我们也要学会用一种新的方式展现冬至节的精髓。
现代技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传播我们的文化,让更多的人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了解和感受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领会我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应该弘扬“文化大于经济”的观念,保持一颗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心。
冬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节日,让我们重新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的文化内涵。
同时也要珍惜和发扬我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用一颗满腔的热情、用一份真诚的心、用一份承传的责任,在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发扬自我,传扬中华,助力国家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谢谢!。
国旗下演讲-----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
![国旗下演讲-----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https://img.taocdn.com/s3/m/70d8fc5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7.png)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2021年12月21日下午5:59, 阳光恰好直射在地球的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开始进入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是的,明天就是24节气中的冬至。
冬至节在我国有2500年的历史。
这一节令在现代人看来,可能仅仅是划分时间的标记,甚至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日子;然而在我国传统社会里,“冬至”所具有的人文意义可能盛于新年:殷周时期,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从汉代以来,每年冬至都要举行庆贺仪式;唐人以“小岁”称冬至;宋人甚至有“肥冬瘦年”之说,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为什么冬至的影响这么大呢?究其原因,首先是先民们最容易直接观察到这些气象的变化,毕竟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太阳升得最低,也因此,冬至的极寒对于先民们是最危险的。
过了冬至,阳气反生,下一个循环就开始了。
老人又过了一个寒冬,孩子又长了一岁;太阳要高起来了,冰雪要化下去了;天要亮起来了,水要动起来了。
因此,冬至是轮回的起点,是值得庆贺的大吉之日。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古人在年年的轮回中品味出自然规律,他们以节令作为标志,按照亘古不变的土地的法则安排着自己的活动。
在北方,不论贫富,饺子是冬至必不可少的食物。
这种习俗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当时正值冬季,张仲景看到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在南方,冬至则盛行吃汤圆、喝鸡汤。
关于冬至,还有许多数不完道不尽的习俗。
如今,不少同学只记得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忘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
国学大师文怀沙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
”中华文明养育了我们五千年,历史的印记早已烙在每个炎黄子孙的生命里。
我们应当立足中国、以我为主,坚定文化自信,用实际行动传承我们源远流长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冬至演讲稿范文精选
![传统节日冬至演讲稿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3cd10d15e009581b6ad9eb93.png)
传统节日冬至演讲稿范文精选传统节日冬至演讲稿范文精选(一)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冬至大如年》。
今年12月21日,一个重要的节气即将到来——那就是冬至。
冬至,冬至,冬天已至,对于这个气节,同学们了解多少呢?冬至被人们当做一个重大节日,从周代起就有了祭祀活动,宫廷历来十分重视。
民间也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还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会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这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因此应该庆祝。
《晋书》上有记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可见古代人民对冬至的重视。
冬至这天,一些文人、士大夫会进行“九九消寒”的活动。
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在北方,不论贫富,饺子是冬至必不可少的食物。
有谚语说:“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老时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
当时正值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与一大碗肉汤一起分给求药的人。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驱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至今南方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关于冬至,还有许多数不完道不尽的习俗。
然而,身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在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似乎越来越远的今天,冬至大如年,你还知道多少?让我们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传承我们源远流长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我来自浩瀚人海,我要成为海面倒映着我的光影的那轮红日;我并不是脑子最好使的那一个,但我的双手会尽全力补助;也许以后我的名字并不被人所广知,但我会让它印刻在每一个人生命中。
幼儿园关于冬至的国旗下讲话稿(20篇)
![幼儿园关于冬至的国旗下讲话稿(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88a45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8.png)
幼儿园关于冬至的国旗下讲话稿(20篇)幼儿园关于冬至的国旗下讲话稿(精选20篇)幼儿园关于冬至的国旗下讲话稿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情暖冬至,传承文化”。
有谚语说:“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其节日传承已近三千年,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也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温情暖意的节日,在如今现代生活中处处留下深刻的印迹。
冬至是严冬的号角,带来新的希望。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气候也即将进入最寒冷的阶段。
既然冬至意味着难熬的严冬的到来,人们为何又要大加庆祝呢?东西方在这个问题上有着惊人一致的智慧。
在西方,诗人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东方,老子说:“物极必反,哀极必兴,否极泰来。
”古诗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已至,新春不远,眨一眨眼,春天已等候在前边,所有的世间万物将随之热情奔放开来,新的希望和收获越来越近了。
冬至是团聚的开始,蕴藏温情暖意。
冬至日被人们称为“安身静体”的节日,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
母亲说冬至是小年,每年的冬至早早地就盘好了饺子馅,等着儿女们回家来吃,还一本正经地对孙男嫡女们说:“冬至节日吃顿饺,耳朵手脚冻不了。
”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边聊天边擀皮包馅,父亲满脸笑容地看锅、调汤、下饺子,幸福的滋味在饺子的热气中流淌,温馨的感觉在笑脸中弥漫。
冬至大如年,北方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南方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团、冬至长线面。
游子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
这一天,饺子的香气、米团的香气、羊肉的香气萦绕在空气里,温暖着神州大地散散淡淡的冬阳。
冬至是文化的传承,书写华美篇章。
国学大师文怀沙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毕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
”每一个佳节都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都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体现。
传统民俗回归冬至演讲稿范文
![传统民俗回归冬至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01e98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4.png)
传统民俗回归冬至演讲稿范文传统民俗回归冬至演讲稿范文(精选3篇)传统民俗回归冬至演讲稿范文篇1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可想而知,每个地方的冬至节的风俗都不同。
今天是冬至,我就来说说南北方的习俗吧。
北方有个冬至小传说:冬至节如果不吃面食,耳朵就会掉。
所以现在人们看到的饺子大多数都做成耳朵的形状。
冬至时,屋外寒风凛冽,北方人会在炕上放上张小桌子,炕下点着柴火,一家人坐在热腾腾的炕上,吃着热乎乎的饺子,兴致来了,还会从门框上摘下一颗红辣椒嚼一嚼,在寒冷的冬天再也没有比这更温馨的事了。
在我们南方,尤其是台州,冬至圆,却是台州百姓的首选。
饺子和冬至圆,两者的味道不同。
饺子,咸而鲜美,而冬至圆是甜甜的,稠稠的。
我想这应该是和两地的气候有关系。
北方很冷,天天下着鹅毛大雪,到处一片雪白,那些生机勃勃的东西都到雪底下去了,就像饺子,外面的皮白白的,最鲜美的东西都躲在皮里面。
南方相对热一点,大冬天的也有太阳照,冬至圆也就被晒黑了,所以冬至圆是橘黄色的。
饺子和冬至圆的形状不同,一弯一圆,颜色不同,一白一黄,味道不同,一咸一甜,自然做法也不同。
饺子是在饺皮里包上一些猪肉、冬笋等,然后把皮捏起来,放进锅里煮几分钟,才能消灭这月牙儿。
冬至圆,是将面粉做成一个个大团子,在团子里嵌上一些豆沙,补圆,最后烧熟捞起,在豆黄粉上滚几下,即可入口。
朋友,冬至节是个传统节日,你那边是吃什么的呢?请与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吧。
谢谢大家!传统民俗回归冬至演讲稿范文篇2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可想而知,每个地方的冬至节的风俗都不同。
今天是冬至,我就来说说南北方的习俗吧。
北方有个冬至小传说:冬至节如果不吃面食,耳朵就会掉。
所以现在人们看到的饺子大多数都做成耳朵的形状。
冬至时,屋外寒风凛冽,北方人会在炕上放上张小桌子,炕下点着柴火,一家人坐在热腾腾的炕上,吃着热乎乎的饺子,兴致来了,还会从门框上摘下一颗红辣椒嚼一嚼,在寒冷的冬天再也没有比这更温馨的事了。
国旗下讲话稿: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精选10篇)
![国旗下讲话稿: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85568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c.png)
国旗下讲话稿: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精选10篇)国旗下讲话稿: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 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你们知道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初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歌》,想必大家一定还能脱口而出吧。
在这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那就是冬至。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
冬至这天阳光恰好直射在地球的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开始进入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老师们,同学们,下一周即将到来的12月22日,就是我国24节气中的冬至。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已经测出冬至来了,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根据冬至的阴晴冷暖可以预示未来的天气:冬至阴天,来年春旱;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冬至无雨一冬晴;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
冬至过后,各地都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自冬至后的第一天到开春,人们习惯数着"九"来衡量天气的变化。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
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一年的到来。
如今过了2500多年,在这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冬至仍散发着不可抗拒的`魅力。
同学们,不知道以往每年的冬至日你们是怎么过的呢?你们知道冬至这天有哪些风俗习惯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在我们江南地区,吃汤圆、吃米团是过冬至的传统习俗,冬至的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回归传统节日感受冬至日演讲稿
![回归传统节日感受冬至日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1595785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8.png)
回归传统节日感受冬至日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呈现我的演讲稿。
首先,我要借助这个机会向大家表达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与敬重。
今天,我将以“回归传统节日,感受冬至日”为题,与大家分享我的思考和感受。
冬至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时刻,在这一天,阳光再次开始逐渐增长,寓意着阴阳的变化和万物复苏的希望。
冬至日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不仅是传统习俗的体现,也是家庭团聚的时刻。
在传统习俗方面,冬至日有着丰富多样的活动。
首先,我们会吃汤圆。
汤圆象征着团圆和团结,是冬至日必不可少的食物。
其次,我们可以制作冬至节的美食“南瓜饼”。
南瓜在冬至这天烤熟后会特别甜,而且它有健胃、开胃的作用,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冬至食品之一。
此外,冬至这天也是夜市热闹非凡的时候,大街小巷都会充满热闹的节日气氛,人们会聚集在一起游玩、观赏烟花和灯会,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闹。
除了传统习俗,冬至日也是家庭团聚的好时机。
在这一天,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会尽力回家与家人共度这个特殊的时刻。
家人一起吃团圆饭,互相祝福,拉近亲情之间的距离。
这种团圆的温暖和幸福感让我们感受到家的重要性和温馨,也增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
冬至日是重视亲情与家庭价值观的时刻,也是表达关爱和感恩的好机会。
回归传统节日,感受冬至日,不仅意味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更是向过去的智慧致敬。
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和价值观,是我们时代背景下的珍贵财富。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大潮中,我们时常忽视传统节日的重要性,过多追求新潮和西方节庆文化。
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认识传统节日的价值,并积极地融入现代社会,使得传统的智慧与现代的生活相结合。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我们应该追求更加综合和全面的发展,倡导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
2024年冬至主题国旗下讲话稿(五篇)
![2024年冬至主题国旗下讲话稿(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be9b5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6.png)
2024年冬至主题国旗下讲话稿尊敬的教职员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们即将迎来的是____月____日,一个特殊的日子——冬至。
早在春秋时期,约两千五百年前,中国就已经确立了冬至这一节气,它在二十四节气中占有最早的席位。
在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的日照最短,夜晚最长。
此后,各地将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即所谓的"进九"。
民间流传着"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谚语,人们通过数"九"来描述气温的变化。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同样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
周秦时期,以冬十一月为正月,冬至被视为新年的开始,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表述,意味着人们庆祝冬至,也是庆祝新一年的到来。
历经____多年的岁月沉淀,冬至的魅力依然不减。
如今,各地仍保留着庆祝冬至的习俗。
北方人有冬至吃饺子、馄饨的风俗,而南方则有食用米团、长线面的惯例。
冬至也是锻炼身体的绝佳时机。
尽管冬季寒冷,但冬季锻炼能有效增强人体对寒冷的适应力,预防冬季常见疾病,如感冒、气管炎等。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和治疗贫血,同时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冬季锻炼对提高学习效率,塑造坚韧意志也有积极影响。
进行冬季锻炼时,务必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适时增减衣物,选择合适的运动场所,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坚持锻炼,我们的身体御寒能力和免疫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待到春暖花开,我们的身体将更加敏捷,各器官功能将更加完善。
冬至过后,我们将快速步入新的一年——____年。
在此,祝愿全体教职员工和同学们身体健康,快乐每一天!谢谢大家!2024年冬至主题国旗下讲话稿(二)尊贵的教师们,同学们:大家早安!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后天是何特殊日子?是的,____月____日,是平安夜。
而今天,同样值得我们铭记,现在是____月____日,我们正处在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冬至。
关于冬至演讲稿(17篇)
![关于冬至演讲稿(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94e0a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3.png)
关于冬至演讲稿(17篇)关于冬至演讲稿(通用17篇)关于冬至演讲稿篇1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大家好!北风吹着,但是我们不觉得冷,心里暖洋洋的,因为今天是冬至日。
冬至,这是一个源于汉代的节日,在古代,冬至比过年还受人们重视,同时,冬至日还被人们称为“安身静体”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都会互赠好礼,相互拜访,将抛开所有的烦恼,快快乐乐的过完这一天。
而今天,我们又迎来的冬至,家家户户准备了饺子馄饨,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延续下去。
过完冬至,意味着人们的年龄将大一岁,在我的眼里,冬至就成了一个成长日,在这一天,我们要反思自己的过去,思考我们的未来。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未来靠我们,所以我们必须勇敢的担起这一职责。
对我们来说,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追求进步,才能真正成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那么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热爱我们的祖国,树立远大的目标,热爱家庭,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同时,我们还要养成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相信,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磨练自己,只要我们从身边的每一点小事做起,我们必将成为一个自强不息,具有远大理想、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接班人。
最后,在这美好的冬至日,在这美好的成长日里,我给大家送去我最真挚的祝福,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同学们开开心心,取得好成绩,祝愿天下所有人都平平安安。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关于冬至演讲稿篇2亲爱的:大家,早上好!明天就是12月22日了,大家知道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对,就是冬至。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冬至,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
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一年的到来。
如今过了2500多年,在这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冬至仍散发着不可抗拒的魅力。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
传承冬至文化演讲稿5篇
![传承冬至文化演讲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72f52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5.png)
传承冬至文化演讲稿5篇通过演讲稿的准备,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例子和引用,增加演讲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演讲稿是我们与听众之间建立情感连接的桥梁,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们产生共鸣,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传承冬至文化演讲稿5篇,感谢您的参阅。
传承冬至文化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再过两天就是冬至了。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冬至,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
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
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一年的到来。
如今过了2500多年,在这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冬至仍散发着不可抗拒的魅力。
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冬至和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被保留到现在。
可以说,每一个佳节都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都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体现。
冬至过后,各地都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所以冬至,还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
冬季来临,很多同学惧怕寒冷,不愿意活动,岂不知,冬季更是锻炼身体的大好时光,冬季在室外进行锻炼,身体经常受到寒冷的刺激,可以增强人体对感冒、气管炎等冬季常见疾病的抵抗力;冬季在室外接受阳光的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但能促进人体的造血机能,对防贫和预治疗血有积极作用,还能促进身体对钙、磷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
传统节日冬至主题演讲稿
![传统节日冬至主题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b6d306c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c.png)
传统节日冬至主题演讲稿传统节日冬至主题演讲稿(精选8篇)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演讲稿特殊注意结构清晰,层次简明。
现如今,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消失的频率越来越高,怎么写演讲稿才能避开踩雷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传统节日冬至主题演讲稿,欢迎阅读与保藏。
传统节日冬至主题演讲稿【篇1】同学们,知道今日是什么节日吗?对,今日是冬至。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通常在每年的12月22到23日之间,是我们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我们河南人在冬至这一天有吃饺子的习俗。
知道为什么吗?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经在长沙当官,他告老还乡时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
他观察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特别难受,就叫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吃过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仿照做着吃,形成“捏冻耳朵”的习俗。
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奇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耳朵。
冬至过后,气候进入最冷阶段。
我们俗称“数九”,民间还流传着“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杨柳;七九河开,九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我的演讲完毕,祝老师和同学们冬至欢乐,身体健康。
感谢大家!传统节日冬至主题演讲稿【篇2】老师\同学们:这个星期的星期五(12月21日)是我国农历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气——冬至。
说起冬至,有些同学嘴馋了,由于这一天,根据习俗,家家户户是要吃汤圆的。
冬至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传统节日冬至主题演讲稿
![传统节日冬至主题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81c6d2d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a.png)
传统节日冬至主题演讲稿传统节日冬至主题演讲稿(精选8篇)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
现如今,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怎么写演讲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传统节日冬至主题演讲稿,欢迎赏析与收藏。
传统节日冬至主题演讲稿【篇1】同学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对,今天是冬至。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通常在每年的12月22到23日之间,是我们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我们河南人在冬至这一天有吃饺子的习俗。
知道为什么吗?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经在长沙当官,他告老还乡时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
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吃过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捏冻耳朵”的习俗。
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耳朵。
冬至过后,气候进入最冷阶段。
我们俗称“数九”,民间还流传着“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杨柳;七九河开,九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我的演讲完毕,祝老师和同学们冬至快乐,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传统节日冬至主题演讲稿【篇2】老师\同学们:这个星期的星期五(12月21日)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
说起冬至,有些同学嘴馋了,因为这一天,按照习俗,家家户户是要吃汤圆的。
冬至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归传统节日感受冬至日演讲稿(精选11篇)回归传统节日感受冬至日演讲稿(精选11篇)1亲爱的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孝道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五千多年的沧桑时光和历史演变,造就了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
如今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讲究高尚美德的一个民族,中国有“礼仪之邦”、“文明之邦”的美称。
从孔融让梨,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再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及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连串脍炙人口的美德故事,都无一不体现出了拥有高尚的传统美德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国学中有一部《弟子规》,它这样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他人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向有仁德的人学习,在做了这些事情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就应该好好的学习有益的学问。
它告诉我们,做人,最重要是孝。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我们的身边也发生过扣人心弦的感动故事。
有那么一个人,被称为“最美的女孩”,并不是她长得有多么的美丽漂亮,而是她任劳任怨照顾自己的养母十几年,这个女孩叫做孟佩杰。
孟佩杰生长在农村,在她五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因为生活艰难,不得已将她送给了别人。
1998年,养母患上了疾病,只能瘫痪在床,养父无法忍受生活困境悄然离家出走。
从那时起,年仅8岁的孟佩杰便开始承担起照顾瘫痪养母的重担,用孝心和毅力支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孟佩杰初中毕业时,为了照顾养母,孟佩杰主动选择就近的学院学习。
在学院学习过后,学校安排孟佩杰到外地读书,孟佩杰毅然决定带养母去上学,依旧不离不弃悉心照顾养母。
孟佩杰十几年来,4000多个日日夜夜,知孝感恩、无怨无悔照顾养母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孟佩杰与养母并没有血缘关系,她还能这么悉心孝敬养母,同学们,我们对待自己的父母呢?双休日,父母下班回来,能递上一杯热水没有?能扫地,整理房间没有?在学校,能认真学习,用进步的成绩回报父母没有?自己做事情不好或做错了,父母指责,恭敬聆听没有?同学们,孝顺父母,不难做到。
只要我们有感恩的心,听父母师长的教诲,从小事做起,我们也可以成为孝子,报答父母之恩。
同学们,让我们常怀孝子之心,行动起来,孝顺父母,弘扬中华灿烂的文化吧!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回归传统节日感受冬至日演讲稿(精选11篇)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是弘扬孝道文化。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我们品德形成的基础,是一个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多元文化体系。
其中,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如周代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当时提出的“三德”“三行”,成为社会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春秋时期强化礼教,《左传》中有“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以“人性本善”为理论基础,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
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道德规范。
综上可见,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
“百善孝为先”。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__化。
中国特色文化,理应继承这份道德遗产,发扬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孝道文化是社会文明的力量。
孝,狭义上说就是善事父母;广义上说,就是孔子说的“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感恩,狭义上说就是感激父母,广义上说,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会,感激所有帮过自己的人。
孝与感恩是以孝敬父母为基础的孝道文化中的基本元素。
孝是感恩的前提与基础,是人内在的品质,感恩是孝的体现,是人外在的品行。
孝与感恩是思想,是态度,是文化,是行为,是素养,是文明。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经典名句。
孝敬父母是子女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责任,是做人的修养与觉悟。
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开展感恩教育是对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孝道文化的正能量,真正把我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
谢谢!回归传统节日感受冬至日演讲稿(精选11篇)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接近年底,各种东西方节日纷纷到来。
今天是阳历12月22日,也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它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传统节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早在周代,我们的祖先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了。
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其节日传承已近3000年,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冬至这天,夜最长,昼最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最寒冷的阶段,相信这几天有关全国各地气温骤降的新闻报道,大家都有所关注;而在我们安庆,每年严寒天气的代表——下霜,其时间也往往在冬至前后。
既然冬至意味着难熬的严冬的到来,人们为何又要大加庆祝呢?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东西方在这个问题上有着惊人一致的智慧。
在西方,诗人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东方,老子说——物极必反,哀极必兴,否极泰来。
是啊,人生的拐点往往在最低点开始攀升,只要我们牢记最可宝贵的希望,就如过了夜最长,昼最短的冬至,尽管气温日降,但毕竟昼渐长,夜渐短,终将春回大地。
圣诞节本是个洋节日,这些年在中国也大为流行,圣诞未至,圣诞的味道已早早在众多商家蔓延开来。
也不追崇圣诞节,但我尊重圣诞节的庆典,因为耶稣是西方文化中悲天悯人情怀的.代表,就如东方的孔子,印度的佛陀。
相信不少同学已经发现,经典文学名著中,最为伟大动人的情怀就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如屈原之于《离骚》,司马迁之于《史记》,曹雪芹之于《红楼梦》,雨果之于《巴黎圣母院》,托尔斯泰之于《安娜·卡列宁娜》,乃至现代的鲁迅、沈从文等众多大师巨著莫不如是。
有人说,人生来就是要受苦的,你看,人脸上的两道眉毛是“草字头”,眼睛、鼻梁构成个“十”字,下面再加上一个“口”,那不就是个“苦”字吗?所以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
但有些人离开这个世界时,他们为世界减少了痛苦:有的人为世界减少了水灾,如上古的大禹;有的人为世界消除了狂犬病,如法国的巴斯德;有的人为世界减少了饥饿,如当代的袁隆平······身处苦难,心忧世人,这份悲悯情怀是值得我们深思与尊敬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是传统节日,还是洋节日,都可以用宽广的胸怀去面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回归传统节日感受冬至日演讲稿(精选11篇)4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大家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五千多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在今天的新形势下,作为我们政协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此,今天我作“大力传承孝道文化,提升群众道德素质”的发言。
我们乐清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相比发达的经济和富裕的生活,文化建设较为滞后,群众的道德素质落后于形势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与时代要求不大相符的现象,比如:人们心身浮躁不爱读书,有的人大办婚丧事,搞违章建筑,公建项目政策难以处理等等,这些都说明我们乐清必须加强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使群众的道德素质跟上时代的发展的步伐,让我们乐清不仅经济发达名扬全国,更是道德高尚名闻天下。
弘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大力传承孝道文化。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孝亲敬老代代相传,贯穿于整个历史进程,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教育基本内容。
孝为一切德行之本,是一切教化产生的根源,孝道文化所体现的核心理念是要求每个人一生都要恪守躬行并实现着至高至善的孝道,做到孝敬父母,尊长敬老。
孝道文化所提倡和要求人们所做到孝敬父母,尊长敬老,不仅是我们人类固有的传统美德,而且还是一切动物生存的本能,羔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舔犊之情、乌鸦还知报恩,寻食喂养飞不动的老乌鸦,被列为孝乌。
孝道文化除了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把它上升到道德的层面外,还延伸为尊重他人,忠于国家、办事诚信、邻里和睦、济世救人等范围。
孝道文化在历代都受到尊重和弘扬,在当前加强文化建设,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更要大力传承孝道文化。
如何大力传承孝道文化呢?需要全社会来行动,需要每个人来行动,形成学习孝道文化、提倡孝道文化、践行孝道文化的浓厚氛围。
通过大力传承孝道文化,提升群众道德素质,共同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
在传承孝道文化上:一是宣传部门要把孝道文化列入公民道德教育的.宣传内容,大力宣传孝道文化,把孝道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使孝道文化在新时期中发扬光大,成为人们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二是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生的敬老教育,把孝道文化引进学校,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孝道文化,如何学习孝道文化,如何使自己的日常行为符合孝道文化要求,让孝道文化从小植根于学生心中,使每个学生成为孝道文化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三是社区、村、居委会要大力宣传孝道文化,推荐敬老典型,树立孝亲榜样,让大家学习。
同时鞭鞑不孝道行为和不孝道家庭,形成孝道光荣、不孝道可耻的良好氛围。
四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开展系列以“讲品行、重孝道”为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孝道文化。
要建立完善“个人德孝行为”管理档案,把德孝情况作为晋级评先的重要依据,明确不孝亲敬老的不提拔、不重用、不晋级。
五是我们政协要发挥人才济济、联系面广的优势,组织专家学者宣讲孝道文化,编辑孝道文化宣传小册子,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把孝道文化深深植根于乐清大地,成为我国践行孝道文化的楷模与表率。
作为市委、市政府可考虑每三年开展一次“十大孝贤道德标兵”、“十大孝贤媳妇”典型评选活动,采取行行推荐、层层把关、注重实绩、自下而上的方式,严格审查、严格标准,确保先进典型人物事迹的真实性和认可度,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由市委、市政府进行隆重表彰和奖励,成为全市人们的学习榜样,把我们乐清建设成为弘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孝道之乡。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回归传统节日感受冬至日演讲稿(精选11篇)5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论语》,传达的是一种态度,一种简单而温暖的生活态度。
孔子的这种态度也影响了他的学生。
颜回,他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孔子曾经称赞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