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安徽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小说情节的发展,常常如江河奔流,有时平缓,有时湍急。
《红楼梦》也是如此,故事往往在平缓发展中突然紧张起来,其后又归于平缓。
以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为例,这一回写到了好几个比较大的情节单元:一是周瑞家的与宝钗闲聊,引出“冷香丸”的来由;二是周瑞家的从薛姨妈那里拿到十二枝宫花,分别送到各姐妹处;三是凤姐带宝玉到尤氏处闲话,宝玉因此结识秦钟,并约定日后一起读书。
这三个情节单元的发展本来比较徐缓,但行文至此回最后部分,凤姐准备带宝玉回荣国府时,却发生了令人意料不到的事情,书中写道:“尤氏问:‘派了谁送去?’媳妇们回说:‘外头派了焦大。
谁知焦大醉了,又骂呢。
’”于是,故事在此处横生波澜,引入了焦大这个人物,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后面焦大的醉话中,读者们又从侧面了解到了宁国府中一些不为人知的龌龊事,书中在此处写焦大之言语道:“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
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焦大所说的贾府丑事皆为礼教大妨,若是他自说自话也就罢了,作者在此处更添一笔,以宝玉和凤姐的对答来了个火上浇油:宝玉在车上,见这般醉闹倒也有趣,因问凤姐焦大说的是什么意思。
凤姐听了,连忙立眉瞋目断喝道:“少胡说!那是醉汉嘴里混唚,你是什么样的人,不说没听见,还倒细问!”焦大说得言之凿凿,那自然是确有其事;凤姐反应这么大,那说明她也是知道大致情况的。
2024海淀高三语文期末试题答案

海淀区2023—2024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1.(3分)C 2.(3分)A 3.(3分)D 4.(3分)B5.(6分)答案要点:①传播方式由波动方程主导②引导光线绕过物体并按原路传播③引导背景热流避开物体④无法被声呐探测到⑤在红外探测视角中完全隐身【评分说明】②2分,其余一点1分。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6.(3分)B 7.(3分)C 8.(3分)C 9.(3分)D10.(6分)参考答案:(1)(2分)【甲】吕公不动,语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
”闭门谢之。
【乙】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以束帛赆之。
(或“以他事俾去。
”)【评分说明】甲、乙各1分。
(2)(4分)品质:能包容不同的见解主张;尊重前辈;谦让,不贪功;实事求是分析:略。
【评分说明】从不同角度概括出两种品质,2分;结合内容分析合理,2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1分)11.(3分)C 12.(3分)B13.(6分)参考答案:①这四句诗写凉风骤起,月光皎洁,天宇空阔,江面平旷,呈现出开阔澄明的意境;②表现了诗人此刻内心与之相融为一的澄净肃穆(或:衬托了诗人因身负公务不得不夜间行路的无奈与孤独);③承接开篇四句远离尘嚣的闲静意趣;④引出后文对弃官还乡、返璞归真的情志的抒写。
【评分标准】①②各2分;③④各1分。
14.(8分)①三顾频烦天下计②两朝开济老臣心③落木千山天远大④就有道而正焉⑤而臆断其有无⑥汩余若将不及兮⑦执敲扑而鞭笞天下⑧铁衣远戍辛勤久【评分说明】一句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或字迹不清,该句不得分。
15.(11分)(1)(2分)黛玉与宝钗两姐妹情意投合(2)(3分)A(3)(6分)略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16.(3分)A 17.(3分)B18.(6分)参考答案:这个不动的“顷刻”指,当《梁祝》全曲进入总高潮,全乐队响起天泣地恸的高潮,演员却让舞蹈动作陡然刹住,屹立不动(2分)。
2024北京丰台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丰台高三(上)期末语文2024. 01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楚辞》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是理解屈原人生境界和价值观最重要的资料。
屈原在《离骚》开篇提到,他的父亲以“正则”为他命名,说明父亲希望他把“公正无私”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也说屈原“正道直行”。
正道直行首先是正直,正直就是处事公正,不苟且,不徇私,不自私自利和投机取巧。
《离骚》也恰恰展示了一个正直的君子在蒙受不白之冤后勇敢的抗争过程,“正”“直”二字多次出现其中,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作为一个正道直行的人,屈原对自己的才德充满自信,也对楚王任用群小的现实强烈不满。
他认为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有一个“选贤与能”“举直而错诸枉”(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放在邪曲的人之上)的公正的社会运行机制,他希望在楚国有公平和正义,那些正道直行的人受重视,而枉道邪行的人被抛弃;但是楚国的现实政治正好相反,小人当道,奸佞得志,这引起了屈原的强烈不满。
屈原在《离骚》中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把楚国带上歧路的当权者。
屈原把爱国与自己价值受到尊重结合起来,通过对自己命运的不平之鸣,体现他的爱国情怀。
这种爱国主义建立在“正道直行”的基础上,因而具有极强的正义性。
《离骚》中体现的屈原的精神品质,还表现为九死不悔的底线意识....。
《离骚》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对于屈原来说,受重用则正道直行,追求理想;被放流则严守底线,毫不动摇。
坚守底线,归根结底,就是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人,做一个诚实的人。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

2024北京海淀高三(上)期末语文2024.01 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在2023年10月的一场科学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向观众展示了利用特殊材料实现的“隐身术”。
只见工作人员手持一块面板,将其旋转90度后,褚院士的下半身“消失不见了”!褚院士表示:“未来,哈利·波特的隐身斗蓬将成为衣柜里的日常用品。
”想知道隐身斗篷是如何隐身的,就要先了解人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光会在物体的表面发生反射,人眼看到了反射光,从而意识到这里有一个物体。
如果物体的反射光与环境的反射光有很大差别,人们就能通过反射光进一步判断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假如能够减小物体反射光与环境反射光之间的差别,或者使得观察者不能接收到反射光,那么这个物体就可以实现隐身。
过去,研究者用摄像机加上显示屏来创造隐身效果,但它只能做到对某个方向隐身,而且需要耗费许多能量,实用性低。
今天,超构材料的发明改变了这一切。
科学家把介质里微小的人工结构进行有序排列,从而改变了介质的宏观性质。
这些经过人工排序的微结构组成的介质,就叫作超构材料。
那么,超构材料是如何实现隐身的呢?办法是在材料表面制备纳米尺度的金属天线。
当光照射到覆盖在物体上的超构材料时,会发生一种特殊的“折射”,使得所有方向入射的光完全在上述超构材料中无损耗地沿原方向继续传播,从而达到隐身效果。
除隐身外,超构材料还可以将发散的光线会聚起来,无需介质承载就能在空气中成像。
结合空间定位等交互控制技术,可实现人与空气中的影像直接交互。
这样的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医院无接触式自助挂号机以及地铁自助售票终端上。
患者或乘客看到悬浮在空气中的屏幕显示画面,直接在空气中点击,就能完成挂号或购票,而不需要触摸仪器。
(取材于张兴华等的文章)材料二从《西游记》中的隐身术到《哈利·波特》中的隐身斗篷,实现隐身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2024北京西城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西城高三(上)期末语文2024.1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北京有一条古老的城市轴线,如脊梁一样,贯穿南北,两翼对称。
梁思成先生把这种在中国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统帅全局的轴线称为“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规模最恢宏、保存最完整的城市中轴线,被称为中国都城规划的典范之作。
元朝四年(1267年),在金代琼华岛离宫的基础上开始建造元朝的都城。
先在积水潭东北岸设置中心台,再由中心台引一条正南正北的直线作为全城的中轴线。
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扩建外罗城,修建永定门。
至此,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约7.8千米全部竣工。
中轴线是中国传统思想在城市建筑上的反映,是古都北京的文化脊梁。
“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中国自古有北极崇拜的居中观,明代北京城扩展南城之后,紫禁城处于全城居中靠北的位置,符合“坐北朝南”“南面而王”的理念。
“象天法地”,将都城位置与天象中的北辰相对,中轴线及两侧建筑群的排布以星辰排布为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信仰。
“左祖右社”,宫殿的左边(东)是皇家太庙,右边(西)是社稷坛,这体现了古代礼制中重祖先、敬土地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中轴线的重心由紫禁城南移至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国旗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成为核心。
在皇家祭祖的太庙以南200米建造了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现合并组建为国家博物馆),蕴含着铭记历史、传承文化的深意;在社稷坛以南200米建造了人民大会堂,这里是人民代表参政议政的地方,如此规划寓意深刻。
进入本世纪,中轴线逐渐延伸,在北延长线上集中建造了一批规模宏大的体育设施,“鸟巢”和“水立方”分列于中轴线北端的两侧,也形成了对称的格局。
随着中轴线北延南伸的逐步实现,以及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脚步渐近,历经风雨的北京中轴线,正像承载着它的这座城,焕发新的生机。
语文丨202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保密★启用前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2023.01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现当代文论与西方文论关系的密切程度明显要高于其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关系。
在这一事实前提下解决现当代文论“失语”的问题,首先要厘清现当代文论的产生背景,客观审视其与西方文论的关系。
尽管多数学者都认同中国现当代文论的产生,一方面源于整理国故的内在驱动,一方面来自西方文学经验的异域激荡。
但平心而论,在近现代文学变革之际,西方文论对中国文论的影响是压倒性的。
而其后的半个世纪里,苏联的文学理论又对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世界的诸种文学理论纷至沓来。
一时间,中国文学批评领域俨然成为这些理论的试验场。
实际上,每种理论都有其产生的背景、适用的范围以及存在的局限,不可能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包打一切。
因此,这期间的新潮迭起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对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建设而言,却是丧失了一段自主发展和民族化转型的宝贵时间。
学界常言的中国文论“失语症”,原意是指中国现当代文论至今没有一套自主自足的理论体系,并非指称古代文论在当下的失语状态。
毕竟,古代文论的批评对象终究是古典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不可能完全适用于现代白话文作品,其中“虚实”等具有生命力的概念、范畴或命题自然会存活在当下的文论话语之中,而那些伴随时代变迁已经走入历史的理论和概念也没有激活的必要。
2024新高考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详细答案

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新高考Ⅰ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
1.(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
2.(10分)阅读短文,判断正误. 正确(√)错误(×)…
3.(10分)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
4.(10分)简答题详细回答……
二、写作
1.(20分)作文题目题目:……
2.(10分)修改句子错误原句:…… 修改后:……
三、诗词赏析
1.(15分)阅读以下诗句,回答问题。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问题:……
2.(15分)鉴赏以下古文句子,理解其意义。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四、答案
1.阅读理解答案: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2.写作答案:
1.答案
2.答案
3.诗词赏析答案:
1.答案
2.答案
以上是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同学们认真答题,祝你们取得优异成绩!。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潍坊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2024.1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说到书法,你一定不陌生,它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历史上,每个读书人都是书法的创作者,他们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字如其人”说的不是人的外表,而是性情、修养、审美这些无形的东西,其中性情又是最主要的。
所谓性情,性是个性,情是情绪。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有一本用草书写的理论著作《书谱》,他在书中提出,书法艺术本质上就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也就是说,书法作品是用来传达一个人的个性和情绪的,这才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每个人的书写笔迹都是有个性的,所以才会有“笔迹学”这个学科。
语文老师批改作文,只看笔迹,就差不多猜出是谁写的。
字的个性背后,是人的个性,艺术风格是作者个性的流露。
欧阳修曾经评价颜真卿的楷书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个性通常是比较长期的、恒定的,情绪则跟某个当下的时刻有关。
情绪的出现,往往都是基于某个机缘、某件事,是外在的条件激发了人的情绪。
在情绪影响之下,书写往往会跟常态有所不同。
比如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中,与大家一起欢聚在兰亭,品酒吟诗。
在这种氛围里,王羲之兴致极高,心手双畅,写出书法名篇《兰亭集序》。
性情对书法艺术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构成了书法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维——书法的灵魂。
字写得中规中矩,符合法则,只是基础。
2025届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2025届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借“春风”与“花”的关系来寄喻君臣、君民关系,是历代以来以“香草美人”来比喻君臣关系的进一步拓展。
B.颔联中的“犹”是“依然”的意思,该诗以橘来衬托出风雪对万物的摧残。
“欲”字是想象之辞,摹写出万物即将萌发的情状。
C.颈联触景生情,用“归雁”而生乡思,难以成眠;用“物华”多换而感时伤怀,真切地表达了被贬伤感之情。
D.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
与首联有呼应效果。
2.儒家诗教讲求“哀而不伤,愤而不怒”的中和之美,本诗是如何做到“愤而不怒”的?请做赏析。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民歌,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属于口头艺术,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
民歌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广泛传唱,充满艺术的感染力和强大的生命力,让人。
A.结晶薪火相传焕然一新B.结晶口耳相传耳目一新C.积淀薪火相传耳目一新D.积淀口耳相传焕然一新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也许,你只是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却从来就无心注意他们两鬓日益斑白的发丝;也许,你只是运用自己过人的智慧,将商场上的对手攻击得,甚至倾家荡产,而此时你会说“这就是竞争”,但你可曾想过,这会招来更多的“虎视眈眈”。
2024北京朝阳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朝阳高三(上)期末语文2024.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共10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 -5题。
材料一2020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启发掘。
创新的考古发掘研究模式,给三星堆研究带来了巨大收获。
在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现场,四个巨大的考古方舱最引人注目。
它们将六个新发现的祭祀坑罩住,,来自不同科研单位的专业人员穿着防护服在其中开展野外考古。
发掘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文物在地下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出土后周围环境发生巨变,如果保护不及时,会造成毁灭性伤害,如彩绘变色、有机物碳化等。
如今,这种由多学科专家设计建造的密闭的考古发掘舱,可以严格控制发掘现场的温度、湿度,避免外界尘土、细菌等污染因素的干扰,为出土文物提供及时有效的现场保护。
野外工作结束后,出土文物的室内整理、保护和修复成为重点工作。
三星堆的文物出土时脆度较高,采用传统的实物拼对的方式修复容易造成伤害。
文保团队采用了三维模型数字拼接的方式:对文物进行全方位扫描,建立三维模型;利用AI,计算彼此的匹配度;分析受力数据,验证不同拼接组合的可能.性...无需触碰实物,研究人员可以在数字空间进行模拟拼对和复原,充分验证各种可行性方案, 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修复过程中对文物的伤害。
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的形成年代一直没有明确的结论。
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碳十四年代研究团队经过研究,初步判断三星堆的几个祭祀坑形成于商代晚期,形成时间大致相当。
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团队首次深入揭示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丝织品的组织结构和织造工艺之谜。
河南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团队研发出了适用饱水糟朽象牙文物的保护材料及相关保护工艺,实现了考古出土饱水糟朽象牙整根完整保护“零的突破”....众多考古学难题,正在各方研究团队的努力下,一一被攻克。
(取材于李凯旋、童芳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2023年7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我国是世界果蔬第一生产大国,2022年果蔬总产量达11.13亿吨。
但是果蔬的应季集中上市,会出现经常性、周期性短缺与过剩问题,由此造成采后腐损率高达20%—30%。
传统贮藏技术虽然贮藏成本低,但是贮存时间短,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为保持果蔬新鲜、延长贮存时间、抑制细菌的滋生,现代贮藏技术应时而生。
“产地预冷+热激处理+臭氧熏蒸+智能分级+低温贮藏”的技术集成模式,使鲜果贮藏期延长两个月。
很多高温季节收获的水果,自身温度达到30摄氏度以上,果实呼吸作用旺盛,容易变质腐烂,需要尽快降温。
产地预冷技术可在几十分钟到几小时内,将果实携带的田间热带走,降至适宜贮运的温度,保障果实口感风味,提高贮藏性能。
臭氧熏蒸技术,利用臭氧杀灭细菌和病毒,又可氧化果蔬释放出的乙烯,从而延缓果蔬衰败。
此外,臭氧熏蒸还能降解果蔬表面的有机磷等农药残留,清除贮藏库内的异味,保持最终食用或加工时的果蔬品质。
就拿现在大量上市的柑橘来说,柑橘收获的季节性特点,使其无法做到原料全年供应。
而工业化贮藏保鲜及速冻技术,可以解决果蔬季节性供需矛盾。
与速冻水饺不同,果蔬速冻调控技术难度更高,需要在30分钟或更短时间内,将新鲜原料的中心温度降至冻结点以下,使原料中80%以上水分尽快冻结成冰。
这项技术的难点在于,要精准控制冰晶颗粒大小,以防速冻后冰晶把细胞膜胀破。
应用这一技术,企业建起工业化速冻线,柑橘原料实现全年供应,不少加工企业由此取得长足发展。
(取材于单杨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水果加工是一门科技含量很高的技术。
柑橘的加工也并不简单,为解决柑橘高温加工带来的品质下降、水耗高等问题,促进柑橘加工行业发展,我们研发了酶法脱囊衣、低温杀菌、全果制汁等绿色节能加工技术。
目前,应用先进技术,我国柑橘罐头占国际市场高达80%的份额。
酶法脱囊衣技术解决了去除囊衣、留下完整果肉的难题。
丰台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三语文试题答案

丰台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2024.1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3分)C2.(3分)A3.(3分)C4.(3分)①正道直行的人生态度②九死不悔的底线意识③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5.(6分)答案要点:①选贤与能。
屈原追求美政,称颂举贤任能,希望社会公平、正义;孔子认为选贤能、远小人,“举直错诸枉”,方可政治清明,人心安顺。
②诚信为本。
屈原主张为政以诚,不可反复无常、不守承诺;孔子认为要做到忠实诚信,方可行事通达。
③严守底线。
屈原坚守底线,被流放也毫不动摇,九死不悔;孔子赞美柳下惠能坚持“直道而事人”的原则,被“三黜”也不屈从现实。
【评分参考】6分。
每个要点2分;各两个得分点,概括1分,说明1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6.(3分)A(改变)7.(3分)A(A取独;B连词,表因果/连词,表并列;C副词,大概/代词,那些;D副词,就是/连词,表转折)8.(3分)C(孙武在兵法上用来教诲人的可称是完备的了)9.(3分)C(旨在说明兵法应灵活运用)10.(共6分)(1)(2分)核心思想:不墨守兵法,且能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生成自己的作战方略。
(2)(4分)①首先引述事例,借霍去病作战“顾方略”的精辟见解,引出话题。
②其次直接阐述自己对兵法运用的见解:用兵之道的精髓在于以法为用。
③接着运用唐太宗等人和赵括的事例,对比论证,说明兵无定法,“用之”“犯之”取决于战争形势的变化,不可墨守。
④最后引用孙武的话,指出作战形势千变万化,制胜法则难以先传,从而得出结论:善学兵法的人应探求自己的方略。
【评分参考】6分。
(1)两个要点,每点1分,(2)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11.(3分)B(“在京城时每天都能听到莺声”错。
)12.(3分)D13.(6分)答案要点:《闻早莺》:①用大量笔墨回忆了京城为近臣时的生活,可见诗人的留恋之意;②故作旷达语,反倒流露出了身在天涯、想要回京的愿望。
东城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三语文试题答案

东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高三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2024.1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1.D2.C3.C4.B5.答案要点:要学习借鉴自然科学的思想方法。
要运用大数据和计算分析方法。
在开发数字人文工具时,将人文研究的经验融入数学建模的实施过程。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6.B7.A8.C9.B10.答案要点:勤学好问②积累善思③亲近贤者,结交益友11.(1)①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赞许善者,同情无能的人(2)答案示例:示例一: 我认同这一观点。
“择友”强调交朋友应有一定的标准,材料②中孔子认为与正直、信实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而与谄媚奉承、背后毁谤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是有害的,说明朋友的品行对人的影响很大,交友应当有选择。
示例二: 我不认同这一观点。
“广交”是一种“泛爱众”的交友方式,材料③中子张说君子交友既要尊重贤人,又要接纳普通人,说明君子可以广泛地接纳朋友,这正是一个人道德水平高的表现。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2.B13.C14.答案示例:“临水驿,空山驿;临水驿,空山驿”,描绘了一幅山重水复、长路漫漫、居无定所的行旅图。
作者想象友人在羁旅途中的寂寞和凄凉,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体贴,以及此刻分别的不忍。
“梦咫尺,勤书尺;梦咫尺,勤书尺”,描绘了一幅临别之际反复嘱托的感人画面。
尽管此后相距千里,但彼此会在梦中相聚,醒后通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宽慰,以及对彼此友谊的坚定信念。
15.(1)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或: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无边落木萧萧下但见悲鸟号古木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6.B17.C18.答案要点:内涵:①“昏暗的甬道”和“巨大的白炽灯”喻指被浓雾笼罩下的峡谷和光芒覆盖了整个峡谷的太阳。
“峡谷醒了”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阳光照耀下的峡谷里的山、水、崖一下子变得明亮辉煌起来。
西城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三语文试题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2024.1一、(18分)1.(3分)D5.(6分)2.(3分)C3.(3分)B4.(3分)A【答案示例】①时代新韵②文化的脊梁③新手段④中轴线贯穿北京城南北,两翼对称⑤在社稷坛南建造人民大会堂,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也可以举国旗杆、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等例子,并阐释其内涵。
)【评分参考】①-④每点1分;第⑤点2分。
意思对即可。
二、(28分)6.(3分)A7.(3分)C8.(3分)A9.(3分)B10.(6分)【答案要点】(1)行安民之政,使民心归服。
(2)给三个邻国的亡国之君封地,并以重礼结交各国,使齐国号令始行于天下。
(3)出兵保护宋、郑,进一步稳固了在中原的地位。
(4)讨伐四方,九次会集诸侯,扫除了称霸的最后障碍。
(5)齐国由国内而国外、从邻国到中原到四方,一步步成就霸业。
【评分参考】要点五2分,其它要点每点1分;要点五若答出“由行礼而列兵”等,言之成理亦可;没有单独答出要点五,但其意思含在前四个要点中,亦可得2分。
11. (10分)(1)①嘉:赞赏(2)②;①(3)【答案示例】②矜;怜悯①两人个性不同:子夏为人宽和,所以孔子教导他要学会拒绝;子张个性褊狭,所以孔子教导他要接纳普通人。
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②两说适用的学习阶段不同:子夏所教门人为初学者,因此要明辨是非,结交贤者;子张讨论的是君子大贤的交友之道,因此提倡博爱,无论贤愚都要结交。
这体现了儒家提倡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蹴等的思想,【评分参考】每点3分,分析材料2分,教育思想1分。
有其它理解可视其合理程度给分三、(20分)12 . (3分)D13.(3分) B14.(6分)【答案要点】(1)“树”代表了小园风光,体现了诗人对小园景致的喜爱。
(2)“树”代表了诗人在凤翔的生活,寄托了诗人对在此度过的美好时光的留恋。
(3)“树”代表了诗人的功业,暗含诗人对自己政绩的自信。
高三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恣意妄为揠苗助长脍灸人口B. 栩栩如生明察秋毫一鼓作气C. 一诺千金锲而不舍明察秋毫D. 心旷神怡心无旁鹜脍炙人口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D. 他的演讲很精彩,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他像一头猛虎一样冲向了敌人。
C. 月光如水,洒满了大地。
D. 她的声音如同夜莺般悦耳。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树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喜欢读书,喜欢旅游,喜欢音乐。
D. 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一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
B. 他一口气跑完了全程,累得气喘吁吁。
C. 他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痛。
D. 他一天之内读完了整本书。
答案:1. B 2. C 3. D 4. B 5. 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作者是______。
2.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的。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其中“婵娟”指的是______。
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名句,出自《诗经·卫风·淇奥》。
答案:1. 屈原 2.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3. 范仲淹 4. 月亮 5. 《诗经·卫风·淇奥》三、阅读理解(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2024北京顺义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4北京顺义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题卷2024.1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传统纸笔学习与电子化学习孰优孰劣,人们早已争论不休。
自1980年以来,心理学、脑科学以及信息科学等许多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就对此进行了不同方面的调查。
在平板电脑还没称霸的时代,人们就对运用笔记本电脑办公展开了一系列研究:2014年,研究者让300多名学生分别用纸笔和笔记本电脑做笔记,研究证实,做纸质笔记的人更善于处理信息,在课堂中表现得更好。
研究者建议我们从使用键盘回到传统的手写,但他们可能没有料到,人们回归手写的方式不是拿起纸笔,而是转向平板电脑。
平板电脑似乎成为了完美工具——既能维持传统手写方式,还能实现笔记电子化,易于存储和检索。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2021年,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探索记忆检索过程的研究。
结果发现:相比于使用平板电脑,做纸质笔记的人能记忆得更加准确,大脑活动也更活跃。
研究人员招募了48名大学生志愿者,把他们分为纸笔组、电子平板组和智能手机组,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识别记忆测试,同时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设备扫描大脑。
在实验中,三组人员都需要默读一段对话,同时将对话中提到的时间表录入日历中。
纸笔组和平板组的志愿者都采用手写的方式,手机组使用键盘。
一个小时后,研究者测试了他们对于时间点的记忆效果。
结果发现,在填写日历时,纸笔组比其他两组快25%,并且在回忆简单时间点时,纸笔组的准确度明显高于平板组和手机组。
同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果也表明,纸笔组大脑的语言和视觉区域的活动也明显更活跃。
相比之下,平板组和手机组记忆更加琐碎,准确度不高。
同样是手写,平板到底哪里不如纸笔?在上面的研究中,纸笔组和平板组都用了手写,并且笔记的尺寸和方向都一致。
为什么平板已经模仿得这么像纸,却依旧不能代替纸张呢?手写是一个复杂的动作,需要多个关节的熟练协调。
在平板上书写时,由于屏幕的纹理和摩擦力与传统的纸张不同,我们需要重新学习对手臂运动的控制。
2023-2024济南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济南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渗透中国人的生活,就觉得儒家是宗教。
可是实事求是地说,儒家并不比柏拉图或里亚士多德的学说更像宗教。
“四书”诚然曾经是中国人的“圣经”,但是“四书”里没有创世纪,也没有讲天堂、地狱。
当然,哲学、宗教都是多义的名词。
对于不同的人,哲学、宗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
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宗教也和人生有关系。
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
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所说的宗教。
若照这种含义来理解,就可以看出,不能认为儒家是宗教。
人们习惯于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我们已经看出,儒家不是宗教。
至于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
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
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
举例来说,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
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
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对中国科学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
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
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佛学比对佛教感兴趣得多。
中国的丧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
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现在许多西方人都知道,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
2024届黑龙江齐齐哈尔普高联谊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齐齐哈尔普高联谊校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规则: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因为你首先要知道这本书是否是你需要的。
譬如,你一定要知道,在读的到底是虚构的作品(小说、戏剧、史诗、抒情诗),还是某种传递知识的论说性书籍。
几乎每个读者在看到一本虚构的小说的书名时都会认出来,会认为要分辨这些并不困难——其实有时并没有那么容易。
你要先检视这本书,读读书名、副标题、目录、序言、摘要等。
如果这本书有书衣,要看看出版者的宣传文案。
这些都是作者在向你传递讯号,让你知道风朝哪个方向吹。
如果读者忽略了这一切,却答不出“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的问题,那他只该责怪自己了。
事实上,他只会变得越来越困惑。
如果他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他从没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他根本就不可能回答随之而来的,关于这本书的其他问题。
一本书都有一副骨架,当它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
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知道掌握一本书的架构是绝对需要的,这能带引你发现阅读任何一本书的第二及第三个规则。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规则是: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这就是说你要尽量简短地说出整本书在干什么。
这跟说出这本书是什么类型是不同的。
每一本书都有一个“干什么”的主题,整本书就是针对这个主题而展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
1.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汉字是中华民族非常独特的文字,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汉字是一
种象形文字,它通过表意字和表音字两种方式来表达意思。
因为汉字
的造型独特、美观,又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所以在世界范围
内备受推崇。
问题:汉字是如何表达意思的?
答案:汉字通过表意字和表音字两种方式来表达意思。
2. 阅读下面一段小说,回答问题。
小明是一个天性乐观的孩子,他总能从生活中寻找到快乐和幸福。
他喜欢看书、画画和和朋友一起玩耍。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小明总会
积极面对,并且勇敢地寻找解决办法。
他相信只要用心去努力,就一
定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问题:小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怎样面对困难?
答案:小明是一个乐观的孩子,面对困难他总会积极面对,并且
勇敢地寻找解决办法。
二、写作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短文。
提示:假如你是班长,为了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你计划举办一个班级联欢会。
请你根据以下内容,写一篇发言稿向全
班同学介绍并邀请他们参加。
1. 介绍班级联欢会的目的和意义;
2. 说明活动内容和安排;
3. 号召全班同学积极参与,共同创造美好回忆。
答案:
尊敬的全体同学: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班长。
今天,我很高兴地向大家介绍一项重要
的活动——班级联欢会。
班级联欢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作为
一个班级,我们需要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
通过这次联欢会,我们将有机会更好地了解彼此,增进友谊,让班级
变得更加温暖和谐。
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文艺表演、游戏互动、分享经验等。
大家
可以自由发挥,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才艺。
同时,我们还将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项目,锻炼大家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
能力。
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合作,我们将创造出美好的回忆,使这次班
级联欢会成为一个让大家终身难忘的活动。
现在,我诚邀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踊跃报名参加我们的班级联欢会。
只有大家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才能使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相信通
过这次联欢会,我们将更好地增进友谊,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共同创
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本次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参考,
并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