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组织原理》
信息组织概述PPT课件
![信息组织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4d3e8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c.png)
• 数字化信息(digitalization information,)
– 借助以计算机信息处理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 将各种出版物中的原始信息,如语言、图像、 文字、符号、数据、表格等全部变成二进制编 码,形成可以在网上流动的信息资源。
-
9
信息管理课件
什么是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 数据:离散、互不关联的客观事实,孤立的文 字、数据和符号,缺乏关联和目的性-ຫໍສະໝຸດ 25信息组织的目标功能
减少社会信息流的混乱程度。有效减除或减少杂乱无关 信息的干扰,使信息特征得到充分显示
准确控制信息流的流速与方向,使其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 式传递给适当的人。
建立信息产品与用户的联系。即根据用户需要设立各种检索点,
构建利用渠道,建立用户和资源之间的联系;
有助于提高信息产品质量、价值。通过描述、揭示、存储、排序
2、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具体方式方法的研究,如分类、编目法 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等。
3、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技术研究,如元数据、搜索引擎等。
-
5
本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
❖ 教材:信息组织/(美)Taylor,A.G.著,张素芳等译.——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 参考书: 信息组织/戴维民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信息组织/周宁主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信息组织学/张帆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段明莲 沈正华编著.——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
15
Knowledge Hierarchy
Knowledge
3 Levels
• Expertise • Know-How • Skills
信息组织知识点汇总
![信息组织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d39e1287f1922791788e811.png)
知识点汇总第一章1、信息组织的定义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依据信息体自身的属性特征,信息工作者或用户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和技术,将杂乱无章的信息整理成为有序的信息集合的活动和过程.2、信息组织的原理基本原理:如果有若干自然状态的无序信息资料,将这些信息资料按照某种属性特征排列成一个序列,并且需要使用信息资料的用户能将自己的需求转换成相应的信息资料属性特征,并在排列后的信息资料序列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信息组织由信息著录标引(信息描述揭示)和信息序化两个工作环节组成。
3、信息组织的内容一般而言,信息组织包括四项内容。
1。
信息筛选(甄别有用信息,剔除无用信息)2.信息分析(对信息的内外部特征进行细化、挖掘、加工整理并归类)3.信息描述与揭示(对信息资源的部分主题内容、形式特征及物质形态等描述维度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过程)4。
信息整序与存储(按照一定的格式和顺序存储在特定的载体中)4、信息组织的类型按信息的认识层次划分,信息组织有三种类型1.语法信息组织(研究语言符号之间的形式范畴的结构规则,如:字顺法、代码法、地序法、时序法)2.语义信息组织(研究信息的内容特征的组织方法,如:分类法、主题法)3。
语用信息组织(研究环境与使用者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信息群,如:权重值信息组织法、概率组织法)5信息组织的作用控制整序提升品质传播利用节约成本第二章1、熵(entropy)最早是热力学上的一个符号,是一种测量在动力学方面不能做功的能量综述。
熵指的是混乱的程度,负熵是物质系统有序化、组织化、复杂化状态的一种量度。
香农第一次将“熵”引入到信息论中,在信息论中,“熵”可以用作某件事不确定度的量度.信息量越大,体系结构越规则,功能越完善,熵就越小.利用熵的概念,可以从理论上研究信息的计量、传递、变换、存储等活动。
学术界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信息即负熵”。
2、逻辑学原理在信息组织中的应用概念之间的关系(图略):相容关系同一关系:是指有相同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信息组织原理--信息构建
![信息组织原理--信息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e4d4a213551810a6f42486d1.png)
11.2 信息构建(ɡòu jiàn)的内涵 ❖11.2.2 信息构建的内容、层次和特点 ❖3.信息构建的特点 ❖信息构建的特点主要有: ❖①强调可用性和可视化, ❖②强调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体验 ❖③强调多技术(jìshù)应用、多角度揭示。
第十八页,共54页。
11.2 信息构建(ɡòu jiàn)的内涵 ❖11.2.3 信息构建是信息组织的新发展 ❖信息构建是一个新生的信息科学专业领域
第十六页,共54页。
11.2 信息构建(ɡòu jiàn)的内涵 ❖11.2.2 信息构建的内容、层次和特点 ❖总之,将信息构建区分为变化速度不一的6
个层次,允许各层次不断发展以适应随时 间不断变化的环境(huánjìng),从而建立一 个持久的又具有适应性的信息空间结构, 破破坏性创造的死循环。
❖2002年6月在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由中国国防 科技信息学会情报学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 科学技术情报学会情报理论方法(fāngfǎ)与 教育委员会召开了专门的IA讨论会。
❖2003年10月底在南京又召开了“信息构建与 情报学理论方法(fāngfǎ)的新发展”学术研
第七页,共54页。
11.2 信息(xìnxī)构建的内涵
❖可操作技术(比如内容管理系统、搜索引擎、 门户软件)的变化速度也是较慢的,因为它 们也与内容和过程相联系。
❖控制词表的变化速度较快,它是“看不见” 的后台部件,消除语义模糊性带来的搜索 障碍。作为自然语言的集合,最简单的词 表包括了某一特定领域的标准术语和等价 (děngjià)术语,更高一级的定义了术语的 等级关系,最高级的建立了概念间的关联.
11.3 信息构建的原则(yuánzé)、过 程与方法 ❖11.3.1 信息构建的原则
《信息组织》知识点汇总
![《信息组织》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7e14224866fb84ae45c8dcd.png)
《信息组织》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第一节、信息组织的必要性1.信息组织: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以文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等的分析、选择、标引、处理,使其有序化并以适当方式加以提供的活动。
2.信息检索:根据检索需要,从检索系统中检出相应信息资源的过程。
3.信息资源:通常指一切以记录形式存在的信息载体,只是比较而言,更侧重于对新型媒体形式的强调。
(可以是图书、期刊、报纸、论文,也可以是网络上的电子资源)4. 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有什么关系?(1)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和有序化信息系统之后,才能准确有效查找相关信息资源;(2)信息检索则是信息组织出发点与归宿,用户的检索需要是组织信息的主要依据。
第二节、信息组织的形式和检索途径1.文献组织的基本排列方式:一般有两种基本排列方式,其一为:(固定排列法)和(按一定意义的次序排列。
)(固定排列法,如档案、博物馆的收藏、光盘、录音带、缩微品。
按一定意义的次序排列,如图书、期刊等)2. 按照检索工具的对象和特点,可以分为(文献目录)、(索引)、(机读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四种类型。
3. 按照标识特征,检索工具可以分哪两种基本类型?(1)以信息资源的外部特征(形式特征)为检索依据,提供以信息资源形式特征为标识检索途径。
常见的信息资源形式特征有责任者名(即作者和与资源形成相关的人或机构,如译者、改编者、修订者等)、题名、机构名、标准书号、专利号、文献登录号(或顺序号)等。
(2)以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特征为检索依据,提供从资源内容进行检索的途径,主要有(分类法)、(主题法)。
4.按照系统中所用的标识是否进行控制,检索工具可以分为(受控检索系统)与(自然语言检索系统)。
5.按照系统中标识组配的特点,检索系统可以分为(先组式和后组式两种)。
6.检索工具还可以按照采用的形式,分为卡片式、书本式、缩微式、电子方式等。
第三节.信息组织的处理方式和研究内容1. 检索语言:一种由表达信息资源主题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词汇及规则组成的人工语言系统,也称情报检索语言。
第3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
![第3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a2be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f.png)
外贸合同模板中英文答案外贸合同模板中英文答案Contract No. 合同编号: XXXXXThis Contract is entered into by and between Party 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Seller") and Party B: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Buyer")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本合同由甲方(以下称为"卖方")与乙方(以下称为"买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签订。
Article 1 商品描述1.1 Goods: The Seller agrees to sell and the Buyer agrees to purchase the following Goods according to the quantities, specifications, and quality as listed in Annex A.商品:卖方同意销售,买方同意购买以下商品,数量、规格和质量见附件A。
Article 2 价格与付款方式2.1 Price: The unit price of the Goods shall be as listed in Annex A, and the total price for the Goods shall b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quantity purchased.价格:商品的单价见附件A,商品的总价将根据购买数量计算。
2.2 Payment: The Buyer shall make payment to the Seller via the agreed method as stated in Annex B.付款:买方将按照附件B中约定的方式将款项支付给卖方。
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
![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88b756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c.png)
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
信息组织是指对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利用
信息。
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包括逻辑性、一致性、可扩展性和易用性等。
一致性是信息组织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它要求在不同的地方使用相同
的规则和标准对信息进行组织,以确保不同用户能够对信息有一致的理解。
例如,在电商网站上,商品应该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和排序,以便用
户能够快速找到他们需要的商品。
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应该使用相同的
文件命名规则和文件夹结构,以便员工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文件。
可扩展性是信息组织的第三个原则。
信息在数量和种类上都可能不断
增加和变化,因此信息组织应该具备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需求。
比如,在一个电子邮件系统中,新的邮件会不断地进入系统,同时用户也会产生
新的文件附件。
为了满足这种可扩展性需求,系统应该提供灵活的分类和
功能,使得用户能够快速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
总之,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包括逻辑性、一致性、可扩展性和易用性。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信息,提高信息的检索效率和使
用价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的快速增长,信息组织的重要性将日
益凸显,同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
信息组织学第3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
![信息组织学第3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0798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c.png)
信息组织学是信息科学的重要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对信息的分类、描述、 表示和检索。在信息时代,信息组织对人们获取、利用和管理信息具有重要 作用。
信息组织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信息组织学是研究如何对信息 进行分类、描述、表示和检索 的学科。
重要性
信息组织是信息管理的基础, 它为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提 供了有力支持。
技巧
标引和摘要制作需要把握文献 内容的核心,找到文献内容的 重点,进行准确的归纳和总结。
信息组织的未来发展和趋势
1
W eb 2.0
Web2.0时代的信息组织注重用户体验和个性化服务,采用社会标注和协同过滤 等方式,破除传统信息组织的种种限制。
2
语义网
语义网的出现将使信息组织更加专业化和智能化,进一步提高信息的语义质量和 可交互性。
历史
信息组织学在古代的百科全书 编纂和现代图书馆分类法的制 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信息组织的目标和功能
目标
功能
信息组织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可持续、 易于使用的信息系统,为用户提供 有效的信息服务。
信息组织主要包括描述、分类、索 引和检索四个重要的功能。
实践
实现信息组织的目标和功能需要图 书馆、档案馆、数字图书馆等机构 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3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应用正推动信息组织和检索创新,为信息资源的发掘和利 用提供更好的手段和方法。
1
主题词
2
主题词是目录编制的重要工具,它是关键词、
术语或短语,用于表达文献内容的主题或主
题范畴。
3
分类
分类是信息组织的基本方式之一,它通过将 同类信息放在一起,提高信息的可找性和可 检索性。
信息组织原理第6章信息标引
![信息组织原理第6章信息标引](https://img.taocdn.com/s3/m/e58ccbbccc17552706220829.png)
PPT文档演模板
信息组织原理第6章信息标引
6.2 分类标引
v 6.2.1 分类标引工作
v 分类标引工作是以标引对象的特征分析为 基础、以分类标引工具为依据、为标引对 象赋予类别标识的工作。它是信息组织统 计分析、存贮和检索不可缺少的加工处理 程序。
PPT文档演模板
信息组织原理第6章信息标引
6.2 分类标引
阅目次可以看出一书的大致内容和概貌。
v 通过目次还可以获得一书主题内容处理的 方式,如是系统论述,还是论文集形式等。
PPT文档演模板
信息组织原理第6章信息标引
6.2 分类标引
v 6.2.3 分类标引操作程序 v ⑤阅读序、跋 v ⑥浏览正文 v ⑦查找工具书,集体讨论或请教专家
PPT文档演模板
信息组织原理第6章信息标引
6.1 标引类型与过程
v 6.1.1 标引的种类
v 标引可分为分类标引(分类法)和主题标引 (主题法)两大类。以分类符号作为描述信息 的检索标识的一类标引称为分类标引;以 语词符号作为描述信息的检索表示的一类 标引称为主题标引。
PPT文档演模板
信息组织原理第6章信息标引
6.1 标引类型与过程
v 6.1.1 标引的种类
v 6.2.3 分类标引操作程序 v ③详阅内容提要 v 现在出版的图书,一般都写有内容提要。 v 它是了解一书全面情况的重要依据,是判
断图书内容性质的主要途径。
PPT文档演模板
信息组织原理第6章信息标引
6.2 分类标引
v 6.2.3 分类标引操作程序 v ④检阅目次 v 目次又称目录,它是全书的纲要。通过检
信息组织原理_第6章_信 息标引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5
《信息组织》课件
![《信息组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92e82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9.png)
# 信息组织 PPT 大纲 一、信息组织基础知识(25 min) - 信息组织的概念和意义 - 信息组织的原则和方法 - 信息组织的关键要素 二、信息组织的工具与技术(35 min) - 元数据和标准化 - 主题词和分类号 - 全文检索和索引技术索
了解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检索方法,例如搜索引 擎、标签等。
文本数据挖掘与信息提取
介绍文本数据挖掘和信息提取技术在信息组织和分 析中的应用。
信息组织在智能查询系统中的应用
探讨信息组织在智能查询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信息组织的挑战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组织难题
分析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信息组织挑战和解决方案。
信息组织的概念和意义
了解信息组织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其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信息组织的原则和方法
探索信息组织所遵循的原则和常用的组织方法,如分类、索引等。
信息组织的关键要素
介绍信息组织中的关键要素,包括挖掘关键词、构建分类体系等。
信息组织的工具与技术
1
主题词和分类号
2
掌握制定主题词和分类号的方法,并理
解其在分类和检索中的应用。
3
数据库与知识图谱
4
学习数据库和知识图谱在信息组织和数 据管理中的角色和应用。
元数据和标准化
了解元数据的概念,以及标准化在信息 组织中的作用和意义。
全文检索和索引技术
介绍全文检索和索引技术在信息组织和 检索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信息组织的实践与应用
图书馆信息组织实践
探索图书馆中的信息组织实践,包括书目记录、分 类编目等。
语义网与信息组织的融合发展
探索语义网与信息组织的交叉点,并展望它们共同发展的未来。
信息组织与检索
![信息组织与检索](https://img.taocdn.com/s3/m/dc3af83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6.png)
它以各种自然语言符号系统所表示的信息, 为主要检索对象的一种信息检索活动。
数值检索
它主要针对数值型的数据的查询而发展起来 的一类比较有特色的信息检索方式。
音频/视频检索
它主要是针对用0或1来表示的音频,视频信 息,而进行查询的一种新型的信息检索操作。
共二十五页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息检索的原理(yuánlǐ)
●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非常友好的检索入口,用户只需要
提供检索词就能够搜到相关的网页。
共二十五页
2.网络(wǎngluò)多媒体信息检 索
基于文本方式的多媒 体信息检索技术
基于内容特征的多媒 体信息检索技术
• 它是目前多媒体信息 • 目前正在发展,但是
检索的一个基本的形
取得的进展不是太多,
式。它其实也是传统
主要是由多媒体信息
信息检索的一个延伸。 检索本身的复杂性所
决定的。
共二十五页
(四)信息检索效果(xiàoguǒ)评价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查全率,查准率,输入(shūrù)的范围,输出的格式。 • 收录范围。 • 输出形式。
共二十五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信息组织与检索。★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和它的价值。我们在进行信息组织 的时候,必须要遵循一定(yīdìng)的原则。在进行信息组织的过程中,要求所采用 的方法应当是科学的。它是从字、词的角度来集约有关的信息。其他的语法组 织的方法。它是根据用户某一方面的特殊的需求,来组织信息。它是根据信息 的重要性程度来序化的。它是存储非结构化信息的一个天然的单位。它以各种 自然语言符号系统所表示的信息,为主要检索对象的一种信息检索活动
22信息组织的目的减少社会信息流的混乱程度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和它的价值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和它的价值建立信息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联系节省社会信息活动的总成本33信息组织的基本要求信息内容要有序化信息内容要有序化信息流向要明确化信息数量要精约化二信息组织的基本原则我们在进行信息组织的时候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信息组织原理与方法
![信息组织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425c2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d.png)
信息组织第一章信息组织概述一、名词解释1.信息组织2.分类组织法3.主题组织法4.知识分类5.类目6.关键词法7.文献分类标准8.文献分类二、简答与论述题1.列举信息组织的常用方法2.简述分类法主要的类型3.简述确定分类标准及其运用次序的依据4.简述主题法的含义及其特征5.依据构成原理划分,主题法有哪些类型?第二章体系分类法一、名词解释1.体系分类法2.基本部类3.基本大类4.上位类5.下位类6.类系7.类列8.交替类目9.多重类列法10.层类标记制11.顺序标记制12.分面标记制13.百分法14.八分法15.对应编号法16.字母标记制17.借号法18.复分表19.通用复分表20.分类法索引二、简答与论述题1.简述体系分类法中主表类目之间的关系2.简述交替类目的作用及启用交替类目的方法3.简述标记符号的含义、种类及其对类目体系的作用4.简述体系分类法中的标记符号的性能5.简述标记制度的基本类型6.简述复分表的类型7.简述类目仿分的含义及其形式8.简述类目注释的类型9.简述《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复分组号加“0”的规则10.试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标记符号与标记制度第三章组配分类法一、名词解释1.组配分类法2.分面组配分类法3.分面分析4.分面符号5.分面公式6.回溯标记制7.分面标记制8.分面引用次序9.冒号分类法的五个几本范畴二、简答与论述题1.简述组配分类法的构成原理2.简述组配分类法的基本类型3.简述CC的标记制度4.试析体系分类法与分面分类法的异同点第四章叙词法一、名词解释1.叙词法2.概念组配3.字面组配4.入口词表5.轮排索引6.等同关系7.范畴索引8.词组索引9.等同率10.等级关系全显示二、简答与论述题1.简述叙词法的基本原理2.列举概念组配的主要类型3.简述词间关系的种类4.简述叙词表的宏观结构5.列举叙词表的评价指标6.试述网络环境下《汉语主题词表》的应用与发展第五章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一、名词解释1.《分面叙词表》2.《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二、简答与论述题1.简述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的原理2.试分析主题一体化词表的优势3.简述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的类型4.试析《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结构与主要功能第六章国内外其他主要分类法一、名词解释1.DDC2.LCC3.UDC4.克特字顺号码二、简答与论述题1.简述《中档法》的宏观结构2.列举DDC类目注释的类型3.列举说明UDC辅助符号的类型4.简介LCC中克特字顺号码的主要用途5.请比较《中图法》、《科图法》、《人大法》、DDC、UDC、LCC、CC的标记制度第七章分类法及主题词表的电子化与网络化1.简述《中图法》电子版的功能与检索方法2.简述《中国分类主题词表》WEB版的功能3.简述WebDewey的使用方法4.试比较WebDewey及Classification Web的异同第八章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一、名词解释1.主题指南2.网络叙词表3.知识组织系统4.NKOS二、简答与论述题1.谈谈传统分类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的优势2.简述主题指南编织的原理与原则3.简述网络叙词表的基本类型4.简述知识组织系统的含义和类型5.论析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发展方向第九章本体的创建与应用1.简述本体的含义与特征2.简述本体构建的主要方法与程序3.简述本体的主要应用领域4.试选择一种本体构建工具尝试构建一个领域本体第十章文献标引的基本规则与方法一、名词解释1.文献标引2.主题标引3.整体标引4.全面标引5.重点标引6.综合标引7.分散标引8.互见标引9.分析标引10.分类法使用本二、简答与论述题1.简述确定文献分类法的使用本的方法2.简述文献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3.简述文献分类标引工作的程序4.简述文献改编的原则与方法5.简述主题标引的步骤6.简述选择标引词的基本规则7.简述主题词组配的规则第十一章各类型与各学科文献标引方法一、名词解释1.多卷书2.丛书3.集中标引4.分散标引二、简答与论述题1.简述多卷书的标引方法2.简述丛书的标引方法3.分别列举应用关系、影响关系以及因果关系主题文献的标引方法4.简述工具书的标引方法第十二章信息组织环境的变化与发展趋势1.分析当前信息环境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信息组织产生的影响2.试分析信息组织的热点和发展趋势3.列举信息组织可视化的工具..。
第一章信息组织概述
![第一章信息组织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150e1c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2.png)
马费成(2004):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 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 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 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将信息转为信息 资源或将潜在的信息资源转为显在信息资源的过程。 信息的外在特征是指信息的物质载体直接反映的信息 对象,构成信息外在的、形式的特征,如信息载体的 物理形态、题名、作者或发表日期、流通或传播的标 记等方面的特征;信息的内容特征就是信息包含的内 容,它可以由关键词、主题词或其他知识单元表达。
15
冷伏海、徐跃权、冯璐(2008):信息组织的基本概 念是指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依靠专门的技术方法和 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和整理,从而达到使这类资 源得以被充分利用的目的。
马张华(2008):所谓信息组织,也称信息资源组织, 是根据使用的需要,以文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 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等进行分析、选择、处理、 序化,并以适当的方式加以提供的活动。
18
相关名词术语的含义
数据:一般是指经过直接观察获得的事实,它是无生 命的、未经过处理的。确切地说,是“以正式的、适 合人类或自动方式交流、转换、处理的对于事实、概 念、程序的表达”
信息:经过人类处理的数据,是人们通过惯常方式赋 予数据意义得到的结果,是接收者对数据背景和规则 的解读
知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 的正确结论,是信息与经验(知识准备)的结合。
掌握信息组织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初步分析
和解决有关信息组织的各种相关问题,从而适用于信
息工作的具体需要
1
课程要求和任务
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信息组织的基本知识 和原理,信息组织的主要技术方法(分类 法、主题法、分类主题一体化法、自然语 言标引与检索),并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 践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与分析研究问题的能 力
《信息组织学》考试复习大纲(详细)
![《信息组织学》考试复习大纲(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2febf0a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8.png)
第一章1.信息采集: 是指根据特定的目标和要求, 将分散在不同时空域的有关信息, 通过特定的手段和措施采掘和汇聚的过程。
它涉及一切信息工作中的信息采集活动, 包括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者们为了实现决策、管理和控制等目标所进行的信息采集。
2.信息采集渠道: ①大众传播媒体②文献③政府机构④合作伙伴⑤消费者⑥信息中介结构3.信息采集方法: 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研究、文献收集4.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信息检索是根据特定的需求, 运用某种检索工具, 按照一定的方法, 从大量的信息中查找出所需信息的过程。
对信息检索进行完整描述, 一般必须包括信息组织和检索两个方面。
在信息检索系统中, 信息组织是依据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和特征, 将无序的信息组织成有序集合。
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和前提。
信息组织根据用户需要, 以信息资源的一定单元为处理对象, 依据预先制定的规范, 对其特征加以记录, 并进行标引和必要的记录, 然后将这些信息记录, 按照规定的方式输入检索系统。
第二章1.信息组织: 就是人们根据信息本身特点, 运用适宜的工具和方法, 依据一定的标准或规则, 对其进行加工整理, 排列组合, 使之有序化、系统化、规律化、高级化, 增强信息对象的表现效能和运用效能, 以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过程和活动。
2、信息组织基本内容:按照信息组织的活动类型分“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描述与揭示、信息存储”按照信息组织的流程分“信息的筛选和鉴别、信息的分类和排序、信息的著录和标引、信息的编目和组织、信息的分析和研究”3.信息描述与揭示方法:一是著录, 主要描述文献信息的形式特征;二是标引, 主要揭示文献信息的内容特征。
4、信息组织的类型: 信息组织可归为语法信息组织、语义信息组织和语用信息组织三大类型。
从广义上看, 信息采集阶段的信息组织主要是一种语用信息组织;信息组织阶段的信息组织属综合型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和开发阶段的信息组织则属于优化型语用信息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组织原理》教学大纲(2006版)安徽大学管理学院二OO六年三月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前言)《信息组织原理》课程是信息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
《信息组织原理》以信息组织工作为逻辑起点,以信息组织的原理、方法、技术和应用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组织在信息管理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信息组织的一般原理、方法和技术,能联系社会学、市场学、传播学、行为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统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及法学等多门学科中的相关知识,通过预习、听课、讨论、调研、案例分析、上机实验及作业等途径掌握信息组织实际操作技能,尤其要能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组织活动,为决策部门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参考信息;为学习其他核心课程或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在学习并掌握信息组织基本原理、理论、方法、技术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身的信息组织工作技能。
因此,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应加强实践环节。
先修课程要求:信息管理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VFP程序设计本课程计划54学时,3学分。
选用教材:储节旺,郭春侠·信息组织原理、方法和技术·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6教学手段:讲授、课堂讨论、实验和实习考核方法:本课程考核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考试或考查,包括三部分:①笔试成绩(70%)。
②实习和实验成绩(20%),其中上机测试占70%,实习实验报告占20%,实验表现占10%。
③平时成绩(10%)。
教学进程安排表:教学内容:第一章信息组织概述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信息组织的研究对象,理解信息组织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掌握信息组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及信息组织的内涵、特征、内容、原理、目的和作用。
第一章计划3学时。
二、课程内容本章教学内容包括(1)信息的概念、特征、分类与作用;(2)信息组织的发展、概念与条件;(3)信息组织的内容、原则和特点;(4)信息组织的原理和理论基础;(5)信息组织的目的和作用。
第一节信息的概念、特征、分类与作用(一)信息的概念五种类型的定义。
分别是(1) 从信息是什么来定义;(2) 从产生信息的客观对象来定义;(3) 从接收信息的认识主体来定义;(4) 从传输中信息所依附的载体来定义;(5) 从信息的发送、传输、接收的统一客观及和主体之间相互作用来定义。
(二)信息的分类按照信息的内容、获取方式、存在方式、传播范围、加工程度等标准可以将信息分为多种类型。
(三)信息的特征信息的作用体现为:(1)客观性与普遍性;(2)表征性和可识别性;(3)可存储性和传递性;(4)信息的价值性和共享性;(5)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6)信息的时效性;(7)信息的可处理性;(四)信息的作用作用体现为:(1) 信息是万事万物有序性的依据;(2) 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中介;(3) 信息是维持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动因;(4) 信息是管理的基础第二节信息组织的发展、概念与条件(一)信息组织的发展简史简单回顾信息组织的发展历史,明确信息组织活动的广泛性和悠久性。
(二)信息组织的概念本小节要掌握序的概念和信息组织的概念,并理解二者的关系。
(三)信息组织的条件信息组织必须具备信息、人员、设备以及软要素四个方面的条件(四)信息组织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信息的筛选和鉴别;信息的分类和排序;信息的著录和标引;信息的编目和组织;信息的分析和研究。
(五)信息组织的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标准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准确性原则、现代化原则。
(六)信息组织的特点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独立性和依附性相统一、不变性和可变性相统一、渗透性。
第三节信息组织的原理和理论基础(一)信息组织的原理基本原理包括了序、属性和关系三个部分。
(二)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包括语言学、逻辑学、系统论。
第四节信息组织的目的和作用有利于信息的存储、检索、传播、开发和利用、社会信息化。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信息组织的概念(重点)。
内容提示:序是事物的一种结构形式,指事物及其组成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时空结构中的表现。
如时间序列中的先后、空间结构中的排列组合、立体结构、结构层次等。
有序无序是就一定参照系而言的。
信息组织就是排序。
所谓信息组织,就是人们根据信息本身特点,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加工整理,排列与组合,使之有序化、系统化、规律化、高级化,增强信息对象的表现效能和运用效能,以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过程和活动。
信息组织从客观上包括两个部分:信源组织和信道组织。
教学手段:讲解、讨论,举例说明。
(二)信息组织的内容(重点)内容提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信息的筛选和鉴别;信息的分类和排序;信息的著录和标引;信息的编目和组织;信息的分析和研究。
教学手段:讲解、讨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三)信息组织的原则(难点)内容提示:客观性原则、标准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准确性原则、现代化原则。
教学手段:讲解、讨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四)信息组织的原理(重点、难点)基本原理包括了序、属性和关系三个部分。
从这三个方面去理解。
从本质上讲,信息组织是基于事物属性的一种序化方法。
事物具有多少种属性,就可能形成了多少种序化方法,这些属性都可作为信息组织的依据,即,信息组织的过程就是按照事物属性之间的同一性、包容性、交叉性和排斥性等关系对信息实施序化的过程,这些关系是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的不同体现,所以信息组织最本质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和联系,属性是事物个体所具有的,强调的是个性;而联系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共性。
教学手段:讲解、讨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五)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重点、难点)在信息组织的层面,语言是最基本的信息组织工具。
人们一般将事物属性抽象为字、词或概念,然后再用字、词或概念的序化来表征和组织信息。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学是信息组织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信息组织的另一理论基础是逻辑学,信息组织本身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概念是思维的元素,逻辑则是思维的规则。
信息组织也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将无序的零散的信息层次化、结构化,形成一种有序的体系或系统,因此,系统科学也是信息组织的重要理论基础。
其它如计算机理论对信息组织工作的影响也很大,自然语言的理解是未来信息组织工作自动化的关键。
教学手段:讲解、讨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四、思考与练习[1]信息的概念、特征是什么?它的分类与作用是什么?[2]试述信息社会中信息有哪些作用?[3]信息组织的概念是什么?[4]信息组织的应遵循哪些原则?有何特点?[5]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是什么?[6]试述信息组织与知识经济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信息组织方法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信息组织方法的种类,理解信息组织方法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掌握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
重点是主题法和分类法两大信息组织方法的原理和使用。
第二章计划3学时。
二、课程内容本章教学内容包括信息组织的方法分类、主题法和分类法的原理和应用。
第一节信息组织方法概述(一)按信息组织对象的范围划分的方法信息的宏观组织方法和信息的微观组织方法:(二)按信息的形式、内容、效用三个层次划分的方法语法信息组织方法:字顺法、代码法、地序法、时序法、其它如颜色、重量、品质、形状等。
语义信息组织方法:元素结构法、逻辑组织法、分类组织法、主题法(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语用信息组织方法:权值组织法、概率组织法、特色组织法、重要性递减组织法(三)按信息组织的内容划分的方法这四类方法是信息描述方法、信息揭示方法、信息分析方法和信息存贮方法。
这种划分基本是按信息的流程来划分的。
从广义上理解,信息存贮亦属于信息组织范畴,因此信息存贮的方法也可视为信息组织方法。
(四)按信息组织方法应用的领域划分的方法一是人的思维领域中使用的组织方法;二是信息生产、存贮、传播领域中使用的组织方法。
第二节主题组织法(一)主题组织法的含义主题组织法含义:主题组织法是按照信息对象等所反映的主题特征的异同,用接近自然语言的这些语词能表达宽泛程度各异的概念语词和语词符号标识这些特征,通过参照系统等方法揭示概念词间关系,并将概念语词、语词符号按音、形顺序排列来组织信息,以便提供一种易用的面向具体事实、概念的检索途径的信息组织方法。
(二)主题语言包括主题、主题词、主题表;主题语言要素(三)标题词、单元词、关键词和叙词掌握这四种语言的内涵和应用。
(四)主题标引标引是对信息的内容进行分析,并运用一定的语言和方法,根据信息内容的学科属性等特征给予标识(如主题词,分类号),并因此作为信息组织、存贮和检索依据的过程。
另外需要掌握的是主题标引准备工作、原则和方法。
第三节分类组织法(一)分类组织法概述掌握类和分类组织法的内涵。
(二)分类法与分类表掌握文献分类法的类型,分类表的构成。
(三)国内外主要分类法了解国内外主要分类法。
(四)分类标引掌握分类标引工作的内涵、理解分类标引的准备工作、分类标引操作程序、分类标引的原则和方法。
(五)自动分类了解自动分类的含义与原理。
第四节其它信息组织法(一)字顺组织法字顺组织法是按照揭示的信息对象所使用的语词或分类符号的音序或形序组织信息的方法。
根据排序过程中采用的排序特征的不同,字顺组织法可以区分为音序组织法和形序组织法两类。
(二)时空组织法时空组织法是按照信息对象存在、运动或其表示的内容所涉及的时间、空间特征组织信息的方法。
(三)随机组织法随机组织法是按照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偶然产生的某种顺序组织信息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信息组织的方法(重点)内容提示:信息组织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思维方法,它是一种普遍方法,不仅信息组织活动受其指导和控制,其它如科学研究活动也受其指导和作用。
第二类是信息领域的理论方法。
如布拉德福定律、齐夫定律、罗特卡定律等。
第三类,信息组织的具体方法,包括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次的信息组织方法,这类方法是构成信息组织方法的主体,反映了事物的不同特征属性。
主题法和分类法是信息组织的两个主要方法教学手段:讲解、讨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二)主题组织的方法(重点、难点)内容提示:主题指信息对象所表达或反映的主要内容、问题或事物。
如果所表达或反映的主题唯一,则属简单主题;若表达或反映的主题不唯一,则称为复杂主题。
主题词是用于描述、存贮、检索信息主题的受控词汇,是主题表中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最基本词汇单元。
将主题词按一定方式、规则组织成的词汇表称为主题词表。
主题语言的要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语词标识、字顺系统、参照系统、主题检索工具。
尤其要掌握标题词、单元词、关键词和叙词四大主题语言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