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下21.1《生命的起源》实用课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1.1 生命的起源 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21章第1节《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2、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3、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的大体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1、雷迪实验和巴斯德实验;2、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3、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广袤的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蔚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
地球上最初并没有生命。
地球上现在存在的生物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
每一个生物的新个体都是由上一代个体经过生殖过程产生的。
那么最早的生物是从哪里来的?第一个生物是怎样形成的?地球上的生命是怎么样出现的呢?生命究竟来自何方?人类又是怎么样探索生命的起源的呢?这些问题是这一章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1.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2.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3.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论的大体过程。
(三)探究新知1.我们首先要讨论最早的生物是如何形成的。
(了解生命起源的相关假说)(1)曾有一个学说,称为“神创论”,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上帝创造的。
上帝最初创造了多少种生物,地球上现在就有多少种生物;而且生物之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我们是否能接受这一观点。
如果生物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如果生物不是上帝创造的,地球上的生物又是从哪里来的?(2)古代的人们认为:生物可以从非生命物质直接转变而来。
如腐肉生蛆、腐草化萤、白石生羊等。
这就是“自然发生论”。
讨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怎样推翻这一观点?(3)17世纪意大利医生雷地第一次用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蛆,蛆是苍蝇在肉上产的卵孵化形成的。
雷地的实验严谨而且有说服力,说明较大的动物不能自然发生。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1.1生命的起源优秀教学案例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鼓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强调生物进化的意义和影响,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3.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并解释一些生物进化的实例。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现象,如化学反应生成生命的简单分子等,引发学生对生命起源的好奇心和兴趣。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生命的演化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3.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生命会在地球上产生,以及生物进化是如何发生的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3.在课程结束时,可以进行一次综合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因此我会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以上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同时,我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1.1 生命的起源 教案
学习策略
认知
策略
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
调控策略
学会自பைடு நூலகம்调节
交际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
资源策略
学习时间的灵活掌握
教学重点
1.雷迪实验和巴斯德实验
2.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
3.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难点
1.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
2.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方法策略
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2、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3、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论的大体过程。
4、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漫长时间途径
原始生命
五、布置作业
无
六、教学反思
学生活动
出示神话图片,表达观点:
上帝或神创造万物,最后造
人。
表述此观点不被人信服的理由
步骤3.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出示图片,表达观点:
人们发现——腐肉生蛆
腐草化萤
提问:你如何看待?
任务阅读——雷迪与巴斯德
的实验
提问:1、雷迪的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2、鹅颈烧瓶实验中肉汤为什么在数年中保持无菌状态?
3、巴斯德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题
生命的起源
执教人
教学课时
1
教学对象
北师大版生物八下21.1《生命的起源》教案设计
第21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1节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
(2)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论的过程,
(3)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论的大体过程。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求新和敢于质疑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关注生命的起源、热爱、珍惜生命。
(2)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米勒的模拟实验;
2、原始地球条件下的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难点:
原始地球条件下的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措施:
通过学生描述有关生命发生的神话激发兴趣,采用课堂自学、讨论,利用课件展示本节的科学实验,增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同时突出本节实验存在的重点、实破实验的难点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21.1 生命的起源
一、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
1、雷迪的实验
结论:蛆是由苍蝇的卵孵化成的。
2、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
结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生生论)
二、化学进化可能吗
1、生命起源的过程:原始大气 有机小分子 原始生命
2、生命起源的证据:
米勒的实验:无机小分子 有机小分子
原始地球
原始海洋
类似原始地球。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生物 21.1生命的起源 教案设计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绘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
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二)能力目标1、通过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培养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命起源的进化顺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过程,渗透生命物质变化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观点。
2、通过了解我国探索生命起源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1、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2、解释米勒实验和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重难点: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理解说明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六个单元的学习,已经对生物圈中各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 系统的多样性)。
虽如此,但仍有极少数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高,故还需要加强对他们的教 育,提高他们对生物的重视程度。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完成了“生物的生殖、发育及遗传和变异” 了解了生物在生物圈中如何延续之后,自然过渡到了关于“生物进化”的学习。
而对于“生物的进化”的学习, 生命的起源”自然是其研究的开端。
所以,本节内容既是前两章的延续,又是本章学习内容的起点,无论在知识层面还是技能层面上,都起到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
但是,这一节的内容如生命是从原始海洋中产生的概念、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等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如果处理不好则艰涩乏味,不但知识内容的理解会不到位,更无法达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推测能力的目标。
教学环节与活动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广袤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蔚蓝的地球 阅读资料,通过图片展示的广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
这些生命是怎样来到 袤的宇宙、绚丽的银河、灿烂导入:世界 这地球上的呢?的太阳系行星、蔚蓝的地各地关于生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这样的传说。
北师大版生物八下21.1《生命的起源》配套教案设计
21-1 生命的起源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2.了解地球的演变(二)技能目标通过对“演示”实验投影片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人类起源的教学,达到对学生的无神论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原始地球表面的变化;化学进化的过程。
2.教学难点: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生命起源是化学进化的结果。
三、教学准备意大利医生雷地证明腐肉不能生蛆的实验投影片,巴思德的“鹅颈瓶实验” 投影片,原始地球的投影片,米勒实验的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现在地球上的生物能通过繁殖产生新的个体。
提出问题:最早的生物从哪儿来呢?即原始生命是哪里来的?生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二)新课讲解介绍中国古代的女娲造人传说和神创论的有关内容。
引出问题,女娲、上帝是谁创造的呢?若不接受传说和“神创论”,地球上的生命又是哪里来的呢?提问:看到过蛆吗?蛆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指出这是古代人们提出的一种“自然发生”的说法。
放雷地实验的投影片,并作一些说明。
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得出蛆是苍蝇产在肉上的卵孵化出来的,这说明较大的动物是不能自然形成的。
提问:很小的微生物能否自然形成呢?让学生各发表自己的见解。
放鹅颈瓶实验投影片。
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得出大小生命都不能自然发生的结论。
设问:地球上的原始生命那里来的?放原始地球状况投影片。
指出这是科学家对原始地球的猜想。
科学家关于地球还有不少猜测,请同学看教材并学生讲述原始地球的特点及变化。
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后讲述原始地球为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提供的条件。
接着放米勒实验投影片,并作一些说明。
特别指出的是这个实验产生了构成生物的所必须的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
学生讨论归纳出在原始地球上,无机物能通过化学变化形成小分子有机物。
讲授:小分子有机物随着雨水,最后汇聚在原始海洋中。
在原始海洋中小分子有机物经过长期积累和相互作用自然合成了较大分子的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21章 第1节 生命的起源 课程教学设计
(初中部)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四、展示交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评价。
交流自主学习的答案。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作一个了解。
五、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1、雷迪通过实验证实“腐肉能不能生蛆”?2、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推翻了什么观点?又提出什么观点?合作探究2:化学进化可能吗?1)、化学进化论是什么观点?2)、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没有什么?3)、生命物质的产生需要能量吗?4)、原始生命诞生于哪里?5)、什么的形成是生命发生的开端?师生共同分析米勒实验6)、米勒实验的原理是模拟什么条件?实验结果是什么?7)、米勒实验证明了什么?小结:化学进化论小组合作,针对展示的实验现象,图片、资料、视频,仔细观察,讨论,并在班上交流。
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分析、总结,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深入了解。
六、本课小结在屏幕上展示本节知识点,再次帮助学生强化对本节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记忆。
关于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到疑惑的地方,提出来一起讨论。
积极参入再次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七、巩固延伸情感升华课件展示,激励学生以竞答的形式完成,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完成练习,交流设置不同层次的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都有成就感,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
板书设计:第21章第1节生命的起源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21章 第1节 生命的起源教案 北师大版
《生命的起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难点:“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①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资料和教学录像短片。
(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信息,特别是最新的报道。
)②将学生分成7个大组预习教材内容,分配各组的收集相关资料。
③教师准备好学案④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⑤1周前准备做肉汤实验学生:①1周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4按照技能训练的方法分别完成两个肉汤的对比实验。
②以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刊媒体等渠道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信息观点,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特别是最新的报道。
③分组并选出小组长,准备好讨论材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创设情景,设疑导入图片展示(广袤的宇宙、绚丽的银河、灿烂的太阳系行星、蔚蓝的地球……)广袤的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蔚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
设疑:地球上最初并没有生命。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他生物也是经过这样的过程,那么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是人们普遍关心的地球生命起源的问题。
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地球上的生命为什么这么繁盛?外星球上有没有可能出现生命?二、学习新课——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这样的传说。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那么,今天的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又有什么见解呢?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将各组收集到的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的资料进行交流、汇报,推测判断一:“神创论”你们相信这种说法吗?理由是什么?结论:神创论的观点是完全不正确的。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第21章第1节《生命的起源》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第21章第1节《生命的起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2.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3.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
二、教学重点1.雷迪实验和巴斯德实验;2.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三、教学难点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五、教学手段板书授课六、板书设计第1节生命的起源一、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1、神创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神或上帝创造的,物种是不变的。
2、自然发生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发生的。
3、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4、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
5、化学进化论二、几个重要实验1、雷迪实验2、巴斯德实验——“鹅颈瓶实验”3、米勒实验三、化学进化过程1、条件:2、过程:3、结果:七、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先给同学们讲一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见资料),然后设问:地球上的生命是不是真的由盘古造出来的?——不是。
那么,地球上的生命又是怎样发生的呢?(布置学生快速阅读课本第2—5页)。
(一)、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学生阅读完后讨论,教讲师提示,师生共同归纳生命起源的观点: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
比较区别以上几种生命起源观点(用表格形式)1、神创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神或上帝创造的,物种是不变的。
2、自然发生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发生的。
3、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4、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
5、化学进化论——原始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年代,由无(二)、几个重要实验1、雷迪实验为了推翻自然发生论,意大利—雷迪—1668年进行实验,2、巴斯德实验——“鹅颈瓶实验”其原理是什么?实验结果如何?——建立了“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1《生命的起源》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会利用一些有趣的故事或现象,引发学生对生命起源的好奇心和兴趣。例如,我可能会介绍一些关于生命起源的神秘事件,如“外星人制造论”、“原始汤实验”等。同时,我也会利用一些图片、视频或模型,展示生命起源的过程,让学生对这一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导入新课,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更加关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小组讨论之后,我会进行总结归纳,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概括。我会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理论,总结生命起源的关键因素和过程。例如,我会引导学生总结化学进化论的基本原理,以及自然选择学说在生命起源中的作用。通过总结归纳,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五)作业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命的起源”为主题,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和探究实验,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我也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让他们理解生命的珍贵和独特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生命起源的不同理论,包括化学进化论、自然选择学说等。学生应能够理解这些理论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的自然现象。例如,学生应该知道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可能与地球的磁场、大气层、水循环等因素有关。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的研究方法和过程,例如在实验室中模拟地球早期的环境,以探究生命的起源。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促进学生的学习。首先,我通过引入一些与生命起源相关的故事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我可能会介绍一些关于生命起源的神秘事件,或者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其次,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实验,让他们通过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例如,我可能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模拟地球早期的环境,以探究生命的起源。最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让他们通过思考和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和观念。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21章第1节生命的起源优秀教学案例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生命起源的各种假说有哪些?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化学进化说认为生命是如何起源的?请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进行解释。
3.生命在地球上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激发学生对生命起源的兴趣,本节课将采用生动的情景创设策略。教师将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演变历程的图片、视频,以及有关生命起源的科幻影片片段,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神秘的生命起源之旅。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二)问题导向
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将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等,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对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探讨。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
2.结合生活实际,思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案例亮点
1.创设生动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本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科幻影片片段等形式,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这种教学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在此基础上,教师对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强调重点内容,如化学进化说的基本过程、生命在地球上的发展等。
北师大初中生物八下《生命的起源》教案
21.1 生命的起源一.教学目标:1.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2.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3.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的大体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1.雷迪实验和巴斯德实验;2.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3.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
三.安排:1四.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地球上现在存在的生物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
每一个生物的新个体都是由上一代个体经过生殖过程产生的。
那么最早的生物是从哪里来的?第一个生物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些问题是这一章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我们首先要讨论最早的生物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活动:曾有一个学说,称为“神创论”,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上帝创造的。
上帝最初创造了多少种生物,地球上现在就有多少种生物;而且生物之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教师设问:我们是否能接受这一观点。
如果生物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如果生物不是上帝创造的,地球上的生物又是从哪里来的?古代的人们认为:生物可以从非生命物质直接转变而来。
如腐肉生蛆、腐草化萤、白石生羊等。
导出:“自然发生论”。
讨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怎样推翻这一观点?学生活动:阅读教材,17世纪意大利医生雷迪第一次用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蛆,蛆是苍蝇在肉上产的卵孵化形成的。
雷地的实验严谨而且有说服力,说明较大的动物不能自然发生。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做了一个最令人信服却十分简单的“鹅颈瓶实验”。
他将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以无阻挡地进入。
巴斯德将瓶中的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死,然后放冷静置,结果瓶中没有出现微生物。
若打断曲颈管,一段时间后,瓶中就出现微生物了。
巴斯德的实验彻底推翻了生物可以由非生物直接转变形成。
导出:“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如果生物不能由非生物直接转变形成,地球上的生命又是如何产生的?天外来客?经过人类不断的研究探索,现代科学家认为:在今天的地球条件下,生命不可能从非生命物质直接转变形成,但在地球形成初期,地球的自然条件与现在不同,那时的地球具备形成最简单生命的条件。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1.1 生命的起源 教案
第21章第1节生命的起源一、重点和难点重点:雷迪实验和巴斯德实验;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难点: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②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③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的大体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对生命起源的探索和各种生命起源理论的了解,培养学生敢于怀疑、不迷信权威但又要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品质。
五、教学过程二、生命的起源归纳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研究生物起源的方法——科学推测,并了解了生命起源的不同假说,着重认识了“化学起源说”和它的四个阶段。
(同时展示总结框架图)有关生命起源的争论问题还将继续,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一种理论或假说被另一种更准确的理论或假说所取代,是常有的事,也许,将来我们在座的同学中也会出现探索生命起源的学者,但目前学好各门功课,奠定坚实的科学探索的基础知识是首要的,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学习!·教师:关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问题,从古至今人们就一直不断地探索着,并提原始生命 出了许多推测和假说。
其中,最早的一种推测是 “神创论”。
一、创论:地球上的生命是由神创造的。
(简介西方的上帝造人和中国的女娲造人)·提出问题:然而,这个推测有没有科学依据?生命如果不是神创造的,又是来自哪里?[导出] 二、然发生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产生的。
证据:“腐草化萤”、“腐肉生蛆”等。
(指导读书P3)·提出问题1:你如何看待自然发生论及其证据?·学生讨论:证据不可信。
·提出问题2:那么,我们怎么来证明自然发生论的证据是错的呢?·指导分析雷迪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提出问题3:雷迪的实验设计合理吗?该实验能证明蛆来自于苍蝇吗?·启发学生分析:设计不合理(有两个变量)、不能证明蛆来自于苍蝇(蛆也可能是腐肉生成的,瓶1是因为缺乏空气,腐肉才生不出蛆,瓶2有充足的空气,腐肉生出了蛆) ·提出问题4:雷迪的实验设计应怎样改进,才能证明蛆不是腐肉生成,而是来自苍蝇的卵?·学生讨论、完善雷迪实验。
7.21.1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4.加强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章节“生命的起源”的教学导入阶段,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以一段关于地球演变和生命起源的短片作为开场,引导学生进入生物学探究的奇妙世界。短片中将展示地球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巨大变迁,让学生对生命的起源产生浓厚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为我国生物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本章节“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中,我们将紧密结合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教材,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提高生物学素养,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着重强调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如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此外,还会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问题的,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生命起源的不同假说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针对学情,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逐步揭示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奥秘。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提升生物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热爱,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八年级生物下册《21.1 生命的起源》教案 (新版)北师大
第1节生命的起源【教案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3.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论的大体过程。
【教学重点】①雷迪实验和巴斯特实验②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教学难点】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内容】3. 生命化学进化可能阅读课本P4-P5原始地球相关内容,观看原始地球模拟视频,据图21-3原始地球模式图,回答问题:1.与现在地球上的大气相比,原始大气的成分有什么特点?2.原始大气中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哪里?3.原始生命的摇篮是哪里?为什么?观察原始地球特点,与现在的地球进行对比,根据老师所提问题,思考原始地球条件下产生生命的过程。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生命的化学进化知识进行实验探索,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5-P6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米勒实验提出的问题?2.米勒实验提出的假设?3.米勒采用了什么模拟原始地球上的闪电?4.米勒在实验中输入什么气体?5.实验的结果产生了什么?自主阅读课本,观看实验过程,思考回答老师问题。
4.小结1. 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氨、氢气和水蒸气等。
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始大气没有氧气2.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查漏补缺。
【板书设计】第1节生命的起源一、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1.雷迪的腐肉生蛆的实验2.巴斯德所做的S形鹅颈烧瓶实验二、生命化学进化可能1.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氨、氢气和水蒸气等。
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始大气没有氧气2.米勒实验。
北师大版生物八下21.1《生命的起源》上课教案设计
北师大2011课标版
课题
生命的起源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一、教材分析
构建生命起源的正确观点,可以在科学史上关于生命起源的一系列观点冲突的历史背景中进行。科学史上,有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的建立和否定都要以科学事实和科学实验为依据。本节知识九给学生起了一个很好的模范榜样作用即让学生了解了生命起源的问题,又告诉了同学们所有的观点都不能凭空捏造,需要事实和实验来论证。
二、学生分析
这些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两极分化严重,厌学的孩子比较多,也比较严重。所以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比较并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2、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本节知识的的导入很重要,如果导入的好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导入的不好那么像这样纯理论的知识九很枯燥乏味,学生就不愿学,效果就差。那么我在这节知识的导入没有引用书本是导入,而是调整为引用圣经里的故事导入,如1为什么说女人是男人的肋骨?2伊甸园的故事,3诺亚方舟的故事。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上来了从而引出本节的主题,地球上的生命到底怎么来的,是不是故事里面那样说的?还是有另外的说法?接着抛出一些导学问题,引发学生去自觉看书——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这样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展示一些神的照片。
2展示一些所谓UFO的照片。
学生自主学习回答导学问题
1、老师一边引导,一边鼓励,当然还要一边催促(看书效率)。
学生看书
演示文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生回答问题以及老师的讲解归纳补充
1、学生边回答老师边解释并补充完整
7.21.1生命的起源优秀教学案例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在本案例的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学习生命的起源,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实践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本案例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性与趣味性的结合。教师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如科普视频、虚拟现实技术等,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同时,课堂活动的设计也注重实践操作,如实验展示、辩论赛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7.21.1生命的起源优秀教学案例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学生为本,注重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的“7.21.1生命的起源”章节,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优秀案例。本案例以生命起源的科学探究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探讨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其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生命起源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组内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达成共识。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共同探讨生命起源的关键因素。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命起源的知识点。
2.强调生命起源的科学探究过程,以及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不断发展的历程。
在本章节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学习生命的起源过程,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生命的诞生,了解生命在地球上的发展历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科知识,以课本为基础,适当拓展相关知识,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和敬畏生命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教学内容属于北京版生物教材第三册第十二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中的第一节,具体内容包括:神创论没有事实依据;巴斯德实验推翻了“自然发生说”;科学家普遍认同“化学进化学说”。
本节内容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地球上的生命从哪里来?
(二)教材中的地位和功能: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内容包含在课程标准10个一级主题中第8大主题“生物多样性”的二级主题“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长,具体要求是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地球上的生物丰富多彩,形态万千,它们都是由最初的原始生命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演化而来,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本章内容是在“生物的生殖和生长发育”和“遗传和变异”两章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学习第十四章“生物的多样性”内容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有关生命起源的知识一直是学生非常感兴趣、想探索的话题。
学生在小学就接触过关于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有些同学听说过神创论,还有些同学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宇宙,但对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宇宙中的最原始生命是如何出现的却不甚清楚。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同生物学的结论都来源于实验证据,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有关生命起源的假说,认同化学进化论假说,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生命起源奥秘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神创论”、“自然发生说”和“化学进化学说”等有关生命起源学说的主要观点
(2)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学说”的大体过程
2.能力目标:
(1)比较关于生命起源的一些观点,评价它们的科学性;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分析巴斯德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分析米勒实验装置及结果,学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逐步提高。
(3)学习科学家利用证据和逻辑进行科学推测的方法
3.态度情感价值观:
(1)分析科学实验成果确立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的观点,感受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相信科学拒绝迷信。
(2)学生能够认同化学进化论的观点。
(3)学生能够认同科学研究和人的认识是逐步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
(1)否定自然发生说
(2)原始条件下的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
2.教学难点:原始条件下的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
四、教学过程:
的实验
巴斯德鹅颈瓶实验提问:许多人对雷迪的实验设计及结
论持有异议。
这些人认为,空气是生
命发生的必需条件,石蜡密封的瓶里
由于没有空气进入,所以瓶里的腐肉
块不能生蛆。
如果你是雷迪,你会怎
样改进你的实验装置?
演示图片:雷迪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提问:雷迪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可以
得出什么结论?
讲述:雷迪死后,一些科学家借助显
微镜发现,雷迪的实验中,虽然没有
蛆虫产生,但是腐肉中有微生物产
生,微生物是可以自然而然发生的?
提问: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讲述:1860年法国的科学家巴斯德
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
演示图片:
思考:
1.为什么要将瓶内的肉汤煮沸?
2.静止后放置数天结果怎样?
3.如果把细长的玻璃管从根部打断
后,静止一段时间会怎样?
回答:按照自然发生论的观点,
两个瓶子里都会长出蛆虫来;雷
迪实验的预期是敞口的长出蛆
虫来,密封的没有
思考,改进实验:将橡胶塞改为
纱布
观看图片
分析:敞口瓶中的腐肉生蛆,纱
布封口的瓶中腐肉不能生蛆,所
以蛆虫不能由腐肉自然而然发
生。
听讲
回答:不同意
通过雷迪实
验、巴斯德实
验的分析,学
生能够认同
生物学的观
点来源于实
验研究,静止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