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例5以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题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2、进一步巩固正比例的意义,掌握用正比例方法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能正确地用正比例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精神。

4、在成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利用已学的正比例的意义,通过自己探索掌握解答正比例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找出相等关系并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激发兴趣。

1、填空并说明理由。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比例。

(2)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成()比例。

(3)每块地砖的大小一定,砖的块数和所铺的总面积成()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为学习下面的内容铺垫。

】3、提出问题:老师请你用一把米尺去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你能行吗?生1:把旗杆放下量。

生2:爬上去量。

生3:利用影子的长度量。

(如果没有学生说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师:相信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会找到解决的方法的。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学习这习欲望,欲望是产生动机的催化剂。

】二、揭示课题、探索新知。

1、小黑板出示例5张大妈:我们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

李奶奶:我们家用了10吨水,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思考: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师:你能利用数学知识帮李奶奶算出上个月的水费吗?(1)学生自己解答。

(2)交流解答方法,并说说自己想法。

算式是:12.8÷8×10=1.6×10=16(元)。

(先算出每吨水的价钱,再算出10吨水需要多少钱。

)(也可以先求出用水量的倍数关系再求总价。

)10÷8×12.8=1.25×12.8=16(元)【设计意图: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解决例题,有助于从旧知跳跃到新知的学习,同时有利于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检验,帮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构建知识结构。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P35~37 解比例教学目的:1、使同学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同学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3、培养同学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同学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同学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6:3和8:4 : 和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学习解比例。

(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1、什么叫解比例?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假如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2。

(1)把未知项设为X。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

(2)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X:320=1:10(3)让同学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式?3x=815。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

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

(4)同学说,教师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教师: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

3、教学例3。

出示例3:解比例 =提问:“这个比例与例 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成方程来求解吗?同学回答后,教师说明在写方程时,含有未知数的积通常写在等号的左边,然后板书:1.5X=2.56让同学在课本上填出求解过程。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2)单价数量总价(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2.引入新课。

上面是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量中,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存在着相依关系。

当其中有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今天,先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1。

出示例l。

让学生计算,在课本上填表,并思考能发现什么。

指名口答,老师板书填表。

让学生观察表里两种量变化的数据,思考:(1)表里有哪两种数量,这两种数量是怎样变化?(2)长方形的面积随着那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你能看出它们变化的特点吗?(3)分别找出面积与款项对应的数,面积与宽的比各是几比几?比值各是多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1)表里的两种量是长方形的宽与面积(长与面积)。

宽与面积(长与面积)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面积随着宽(长)的变化而变化。

(2)宽(长)扩大,面积也扩大;宽(长)缩小,面积也缩小。

(3)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规律是:面积与宽(面积与长)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板书:面积和宽比的比值一定)因为面积和宽(面积与长)对应数值比的比值都是5(2)。

提问:这里比值5(2)是什么数量?谁能说出它的数量关系式?板书:面积/宽=长(一定)面积/长=宽(一定)想一想,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把上面板书补充成:长一定时,面积和宽比的比值一定宽一定时,面积和长比的比值一定)2.教学例2。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优秀教案第【1】篇〗《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65页、6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两种相关联量,掌握正比例的意义,初歩认识正比例的图象,体会函数思想。

2、让学生经历观察、计算、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归纳概括出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培养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应用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量能否构成正比例关系教学难点:体会“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用数学模型表达特定的数量关系与变化规律配套资源:《正比例的意义》希沃白板课件设计理念:1、重视构建基础,培养学习兴趣。

我从观察实验入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并将两种相关联的量提前认知,有利于分散难点。

2、改变学习方式,注重合作交流。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是我本课追求的基本理念。

3、发展数学意识,体现数学价值。

重视探索正比例形成的来龙去脉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在学习与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现数学价值。

05一、情境导入。

利用新冠疫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初步感知两种相关联的量(一)、观察实验,体会相关联的量通过分装消毒液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消毒液的体积和谁有关系?预设:液面上升了,消毒液的体积也越来越大。

追问:在刚才的实验中,消毒液的体积和谁有关系?小结:看来,消毒液体积和液面高度有关系。

介绍两种相关联的量:两种量之间,如果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就是相关联的量。

(二)寻找生活中相关联的量想一想生活中,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学生举例说明,并说一说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向烧杯倒消毒液这一个简单的实验,学生体会到圆柱的体积和高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正比例》(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正比例》(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正比例的计算公式和应用,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比例的计算和应用。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正比例的计算和应用。
最后,我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的讲解方式存在一些问题。虽然我在课堂上尽力讲解清楚,但仍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完全听懂。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计划在下节课中通过更多的提问和互动来确保学生能够完全理解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重点题型整理
1. 题型一: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例
- 题型说明:给定两个变量的值,判断它们是否成正比例。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计算公式和应用。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比例的计算和应用。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正比例的计算公式和应用,掌握正比例的计算和应用技能。
3. 测试:通过设计一些正比例的测试题目,了解学生对正比例的练习题和解答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4.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通过课堂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正比例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例如针对学生对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不足,可以提供更多的例子和图像来帮助学生理解;针对学生对正比例的计算公式的应用不熟悉,可以提供更多的练习题来加强理解和应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63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第66页练习十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相关联的两个量及正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学情分析1.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会解决按比例分配的简单数学问题。

2.有一些朴素的正、反比例概念。

学生在中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经验,比如坐车时间越长,行走的距离就越远等。

多媒体运用: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谈话引出例1的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

2、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的数值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可先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行驶的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行驶的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

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3、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表中的数据,找一找这两种量的变化的规律,启发学生从“变化”中去寻找“不变”。

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规律。

教师可根据交流的实际情况,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确认这一规律,并有意识地从后一种角度突出这一规律。

如果学生发现不了上述规律,可引导学生写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4、根据上面发现的规律,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这个比值表示什么?上面的规律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一定)5、教师对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作具体说明: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模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模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模板(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页例3,练习十二5,6,7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运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作业本,数学书。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1)飞机飞行的速度一定,飞行的时间和航程。

(2)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变,梯形的面积和高。

(3)一个加数一定,和与另一个加数。

(4)如果y=3x,y和x。

2.揭示课题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正比例的一些知识,应用这些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比例的应用"。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用课件出示例3教师:这幅图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事情?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看能想出哪些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全班交流解答方法指导学生思考出:(1)195÷5×8=312(元),先求每份报纸的单价,再求8份报纸的总价,就是李老师应付给邮局的钱。

(2)195÷(5÷8)=312(元),先求5份报纸是8份报纸的几分之几,即195元占李老师所付钱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出李老师所付的钱。

(3)195×(8÷5)=312(元),先求出8份报纸是5份报纸的几倍,再把195元扩大相同的倍数后,结果就是李老师所付的钱。

3.尝试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如果有学生想出用正比例方法解答,教师可以直接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解?"让学生说出解题理由后再归纳其方法;如果学生没想到用正比例知识解答,教师可作如下引导。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正比例》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正比例》教学设计
6.课后作业,评价反馈: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7.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反馈等途径,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正比例的定义、关系式、判断方法及应用。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3.教师强调正比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完成课本第86页的练习题1、2、3,巩固正比例的定义和关系式的运用。
4.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出示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共同分析解题思路和答案。
4.针对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及时纠正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正比例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正比例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堂讲解、例题分析、练习巩固等环节,让学生掌握正比例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通过实例演示,讲解如何判断两个量之间是否存在正比例关系,以及如何建立正比例关系式。
4.教师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正比例问题的解题步骤,强调代入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实例,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引导回顾。

师:什么是相关联的量?请举例说明。

2.导入新课。

师: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关系,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正比例就是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的,这种关系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进一步理解相关联的量,为在新情境中探究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1.借助图表,进一步感知相关联的量。

课件出示教材41页例题。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下面的问题:(1)上面是正方形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情况,把表格填写完整,并说说你分别发现了什么。

(2)同桌合作填表。

(3)仔细观察表格,讨论:正方形的周长是怎样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的?正方形的面积是怎样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的?(4)比较: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变化规律和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变化规律有什么异同?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1)课件出示教材41页下面例题。

一辆汽车以9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如下。

把下表填写完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2)把表格填写完整。

(3)汇报填表的结果及依据。

(指名回答填表的结果及依据,完成表格)(4)观察表格,汇报发现。

师:观察路程与时间这两个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5)小结。

《正比例》(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正比例》(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正比例》(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正比例的概念、正比例的性质以及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正比例的含义,掌握正比例的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概念,掌握正比例的判定方法,能够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正比例概念的抽象理解。

2. 正比例判定方法的掌握。

3. 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正比例图表、实际案例。

2.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正比例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讲解正比例的概念,分析正比例的性质,举例说明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正比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正比例》2. 板书内容:正比例的概念正比例的性质正比例的判定方法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正比例习题。

2. 拓展练习:研究正比例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例如物理、化学等。

3. 实践作业:观察生活中的正比例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时,通过图表和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正比例的含义。

在练习巩固环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练习题,说明对正比例的判定方法掌握较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优秀教案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优秀教案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优秀教案3篇2024〖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列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列分配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2、培育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析按比列分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学生说出本班上学期的人数(男生:15人、女生:10人)男生与女生的比是:()女生占全班的人数的:()2、口答应用题六年级和二年级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清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清洁区是多少平方米?(1)学生口答:100÷2(2)教师提问:这是一道分配应用题,分谁?怎么分?六年级和二年级承担同样多的卫生任务,合理吗?能平均分吗?(3)谈话引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

二、讲授新课1、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2分配”,两个班清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1)教师提问:分谁?怎么分?求的是什么?(2)思考:由“如果按3﹕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3)学生尝试列式计算:(4)比较思路:A求出总份数。

B各部分的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C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答。

2、教学例3(1)提问:A、这道题与前面的题有什么区别?B、分配的是什么?按什么来分?C、怎样计算各班载的棵树占总棵树的几分之几?(2)学生独立解题,并检验。

3、小结(1)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两道例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怎样解答?4、补充课题:按比列分配我们把具有这种特点,并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应用题叫做“按比列分配”的应用题。

5、提问什么是按比列分配?6、回到复习题提问:平均分是按几比几分配?指出平均分应用题是按比列分配应用题的一种特殊情况。

三、巩固练习P62.做一做1、2、3.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按比列分配的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一般用分数的方法,用分数方法的关键是把比转化为分数。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精选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2.能力目标:注重学生观察、对比、总结能力的培养,并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应用意识和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懂得存款利国利民,并从教育储蓄中感悟国家对少年儿童的殷切希望,树立努力学习的志向。

重点难点: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会正确计算利息。

理解税后利息的含义,会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公式。

教学流程:一、知识扩充(师出示中国五大银行行标。

生根据生活经验,理解银行的业务范围及银行的分类。

)师:(出示一组信息) 20xx年12月,中国银行给工业发放贷款18 636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8 563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 2 099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5 711亿元。

(让生思考,从信息中想到了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储蓄的意义,感受存款不但利国而且利民。

效果预测:学生可以从信息中感悟到国家用集资上来的存款繁荣经济、建设国家、援助农业,加强储蓄的意识。

二、创设情境师:老师积攒了1000元钱,把它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合理呢?生:放在银行里,不但安全还可以使自己的用钱更有计划。

师:听从大家的意见,现在老师就想去银行存款,谁想和我一起去?(生走入老师创设的情境,感受存款的乐趣。

)师:当我们来到银行的时候,不但会受到存款员的热情接待,而且会拿到一张存款单。

存款单蕴含着怎样的奥秘呢?我们在填写的过程中一起总结好吗?(生独立完成填存单的任务,遇到问题随时提出,师生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一个想像的空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生活中的数学,把知识、能力、人格有机地融合,让学生的各种因素碰撞后的灵感在实践中得以体现。

效果预测: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补,学生可以掌握存款单的填写方法,并在老师的点拨中,掌握存款的种类、本金等数学概念。

三、合作学习师:(出示信息)小丽学会存款后,把1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1年,年利率2.25%,到期时可取出人民币102.5元。

《正比例》教学设计

《正比例》教学设计

《正比例》教学设计《正比例》教学设计(精选5篇)《正比例》教学设计1导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导学重点: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及其判断方法。

导学难点: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现思考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预习学案填空1、如果路程时间=()(一定),那么()和()成正比例。

2、如果油的重量花生仁重量=()(一定),那么()和()成正比例。

3、如果yx=k(一定),那么()和()成正比例。

导学案学习例1在相同的杯子里装上水,下表显示了水的高度和体积,把表填写完整。

高度24681012体积50100150200250300底面积体积和高度有什么变化?观察他们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因为杯子的底面积一定,所以水的体积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水的高度增加,体积也相应增加,水的高度降低,体积也相应减少,而且水的体积和高度的比值一定。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yx=k(一定)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小组讨论交流。

看书P40例2。

(1)题中有几种量?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2)体积和高度的比的比值是多少?这个比值是什么?是不是一定?(3)它们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4)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5)不计算,根据图像判断,如果杯中水的高度是7厘米,那么水的体积是多少?225立方厘米的水有多高?三、课堂小结: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它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怎样判断成正比例的量?课堂检测下列各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说明理由。

1、正方体的棱长和体积2、汽车每千米的耗油量一定,耗油总量和所行千米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正比例实例,如购物时商品价格与数量的关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2.教师总结:“当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始终保持不变时,我们称它们之间成正比例关系。”
3.教师详细讲解正比例的定义、性质,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比例的概念。
2.讲解正比例的概念,让学生明确正比例的定义。
3.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关系。
四、实际应用
1.让学生运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一张地图,提出问题:“同学们,这是一张地图,上面标明了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如果我们要计算从我们学校到这个城市的实际距离,我们应该怎么办?”
2.学生可能会提出使用比例尺来计算。教师趁机引导:“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数量关系——正比例。通过学习正比例,我们将更好地理解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以及如何解决正比例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张讨论卡,上面列出了几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判断这些问题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给出理由。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疑问给予解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正比例关系。
1.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正比例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一)解下列简易方程,并口述过程.2 =8×9(二)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三)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四)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其他等式.3∶8=15∶40二、新授教学(一)揭示解比例的意义.1.将上述两题中的任意一项用来代替(可任意改换一项),讨论:如果已知任何三项,可不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说明理由.2.学生交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把它改写成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的形式,通过解已学过的方程,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3.教师明确: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二)教学例2.例2.解比例 3∶8=15∶1.讨论:如何把这个比例式变为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求出未知数的解.2.组织学生交流并明确.(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改写为:3 =8×15.(2)改写时,含有未知项的积一般要写在等号的左边,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简易方程的方法求解.(3)规范并板书解比例的过程.解:3=8×15=40(三)教学例3例3.解比例1.组织学生独立解答.2.学生汇报3.练习:解下面的比例.=∶ = ∶三、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比例.想一想,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式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然后再解简易方程即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第2篇】教材分析:正比例应用题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数学教案-正比例应用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范文(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范文第【1】篇〗教材分析:《正比例》是学生正式接触到常量、变量。

初步体会函数的思想。

教材先通过总价、数量、单价这一特殊的数量关系,利用具体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然后再进行抽象的概括,最后利用数字化的字母符号来表征这一变化规律,使学生体会抽象和模型的数学思想。

图片图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正比例关系的意义及其字母表达式,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实例认识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函数的思想没初步建立实物之间互相练习的观念。

重点:正确理解正比例关系的意义,并能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难点: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图片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老师家文具店有一种彩带,最近深受顾客的欢迎,老师打算大量购进,为此做了一些准备,将最近的彩带数量和总价统计在了课本45页的表格当中,请同学们帮助老师,回答表格下面的3个问题,帮助老师分析分析,可以大量购进这种彩带吗?自主探究:(1)表中有那两种量?(2)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预设:彩带的数量增加,总价就增加。

彩带的数量减少,总价就会降低。

(3)相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预设:总价和数量的比值都是3.5元。

小结:1.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2.总价和数量的比值是单价。

在这里的,单价相同,叫做“一定”。

2.请问同学们,你们观察,今天写出来的式子是我们刚刚学过的什么?(比例)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今天我们写出来的比例和上节课所学的比例形式相同吗?二、学习新知,探究成正比例的量。

1.揭示课题: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真强,我们今天所写的比例的右边都等于一个数值,这样等于一个数值的特殊比例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正比例。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63——64教学目标:1、能用“描点法”画出表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

初步体会正比例图像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估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

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课堂中向学生动态地展示正比例图像的绘制过程,引导学生能用“描点法”画出表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通过观察帮助学生体会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进而掌握利用图像由一个量的数值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的方法,使学生能逐步利用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一、复习激趣1、判断下面两种量能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2、折线统计图具有什么特点?能否把成正比例的两种量之间的关系在折线统计图里表示出来呢?如果能,那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口答想象猜测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的表格(略)根据表中列出的两种量,在黑板上分别画出横轴和纵轴。

你能根据表中的每组数据,在方格图中找一找相应的点,并依次描出这些点吗?2、学生尝试画出正比例的图像3、展示、纠错每个点都应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一组对应数值。

4、回答例2图像下面的问题,重点弄清:(1)说出每个点表示的`含义。

(2)为什么所描的点在一条直线上?(3)你能根据时间(路程)估计所对应的路程(时间)吗?你是怎么看的?借助直观的图像理解两种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的变化规律。

学生到黑板上示范互相评价纠错学生讨论说说是怎样想的三、巩固延伸1、完成练一练小玲打字的个数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根据表中的数据,描出打字数量和时间所对应的点,再把它们按顺序连起来。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模板【第1篇】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图像,观察归纳出函数的性质;并会简单应用。

(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的能力,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初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发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三、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和直观演示法,本节课的难点是发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画图)、多观察(图象),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最后发现其性质。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归纳的学习方法。

四、教具准备电脑PPT,洋葱学院电脑版五、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引入课题温故: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什么?答:正比例函数图像是经过原点 0,0)和点(1,k)的一条直线二):知新:在两个直角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下列每组函数的图象像:y=xy=3xy=4xy=y=x②y=-xy=-3xy=-4xy=-y=-x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看看每组直线分布的特征先让学生在坐标纸上画出上述函数的图象,之后利用洋葱学院播放(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动态的演示画出函数图象,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查漏补缺,找出自己所画的图象与视频中的图象有什么不同?观察图像,思考问题:1.图像经过的象限与k的取值有何联系?不够明确。

图像经过的象限与k的取值 特别是符号)有何联系?2.对其中的某一个正比例函数图像(例如y=3x),当x增大时,函数值y怎样变化?x减小呢?是不是要提出减小?请斟酌。

3.你从中得出什么规律?第一个问题:图像经过的象限与k的取值有何联系?估计生:发现第一组的五条直线都经过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而第二组的五条直线都经过第二和第四象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P45例1,完成教科书P49“练习九”中第1、2、4题。

教学目标1.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及字母表达式,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

2.让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学会用“函数”的眼光去理解数量关系中量与量的变化规律,发现两个变量背后的不变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函数思想,初步建立实物之间互相联系的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会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教学难点在探究中抽象出正比例的意义,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提供素材,感受相关联的量1.复习导入。

师: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速度=路程÷时间。

师:我们把路程和时间这样有关系的两种量叫做“相关联的量”。

你还能举出相关联的量的例子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和数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本书看了的页数+剩下的页数=总页数,看了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等等。

只要学生说出的两个量是相关联的,都要予以肯定。

2.引入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两种相关联的量的知识。

(板书课题:正比例)【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在熟悉的数量关系的情境中导入新课,理解“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意义,为后续的学习作铺垫。

二、合作学习,探究成正比例的量1.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5例1。

(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表中有总价和数量两种量。

预设2:彩带销售的数量增加,总价就相应增加;彩带销售的数量减少,总价就相应减少。

预设3:相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分别为,比值都是3.5。

《正比例》(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正比例》(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正比例》(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正比例的概念,掌握正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正比例的概念,掌握正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正比例的概念,知道正比例的基本性质;2. 能够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 正比例的概念及其性质的理解;2. 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正比例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正比例的概念。

2. 新课:讲解正比例的概念,正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练习: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1. 正比例的概念;2. 正比例的基本性质;3. 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课后习题;2. 实际问题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正比例的概念,正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正比例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PPT展示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练习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正比例的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对正比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教学难点正比例的概念及其性质的理解正比例关系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核心,学生需要掌握正比例的基本定义:如果两个量的比值保持不变,那么这两个量就成正比例。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正比例关系,如物品的重量和价格、速度和时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观察图,文具店有一种彩带,销售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

2.填完表以后思考: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3)相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说说从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结:从上表可以看出,总价与数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总价是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总价与相应数量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4.表示方法
(1)总价和数量是成正比例的量,总价与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y和x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
的式子表示:y
x=k
二、正比例图像
根据正比例图像回答:
(1)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答:呈现直线增长的趋势。

(2)把数对(10,35)和(12,42)所在的点描出来,并和上面的图象连起来并延长,你还能发现什么?
答:图上个点都在这条直线上,他们的单价相等。

(3)不计算,根据图像判断,如果买9m彩带,总价是多少?49元能买多少米彩带?
答:9m彩带总价31.5元,49可以买14条彩带
(4)小明买的彩带的米数是小丽的2倍,他花的钱是小丽的几倍?
答:小明花钱是小丽的2倍。

(5)①举出生活中正比例关系的例子。

②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③汽车行驶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关系。

三、课堂小练笔
一种铅笔每支售价0.5元,自己画一画表格并回答问题:
(1)把铅笔的数量和售价所对应的点在图中描出来,并连线。

(2)买7支铅笔需要多少元?
(3)小丽买铅笔花的钱是小明的4倍,小丽买铅笔的支数是小明的几倍?
四、作业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