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学期末重点知识教学提纲
农药学知识点总结
农药学知识点总结一、农药的概念与分类1.1 农药的概念农药是一种用于农业生产中防治害虫、病害、杂草等有害生物,保护农业生产物,改善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的化学药剂。
农药的功能包括杀虫、杀菌、除草等。
1.2 农药的分类农药按其化学结构和作用目标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杀鸟剂、杀猪剂等。
二、农药的发展历史2.1 古代农药人类早期使用一些天然植物和矿物作为农药,如黄粉、石灰、食盐等。
2.2 化学农药的出现19世纪后期,人工合成农药开始出现,如砷化铜、石硫合剂等。
2.3 农业化学革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农业化学革命带来了大量合成农药的出现,如杀虫剂DDT、杀菌剂铜制剂、除草剂除草灵等。
2.4 环境与健康问题大量使用合成农药引起了环境和健康问题,导致了对农药的重新审视和管理。
三、农药的作用机理3.1 杀虫剂的作用机理多种杀虫剂通过阻断虫体呼吸系统、破坏神经等方式杀死害虫。
3.2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杀菌剂通过破坏真菌的细胞壁、膜等方式杀灭病原菌。
3.3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除草剂通过影响植物内部的生理进程,如抑制光合作用、阻断植物生长激素合成等方式杀死杂草。
四、农药的应用与管理4.1 农药的施用方法农药可通过叶面喷雾、土壤处理、种衣等方式施用。
4.2 农药的施用量农药的施用量需根据作物类型、生长阶段、病虫害程度等进行合理把控。
4.3 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农药施用后,需根据农药的毒性、作物的生长周期等确定安全间隔期,以免对人畜造成危害。
4.4 农药残留及监测农药施用后,需定期对作物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五、农药的环境与健康安全5.1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农药的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水体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危害非靶标生物。
5.2 农药对人体的影响农药残留会通过饮食和呼吸进入人体,长期暴露可导致慢性中毒、致畸等问题。
六、农药的发展趋势6.1 绿色农药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和人体安全影响小的农药,如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制剂等。
农药基础重要知识考试点
农药基础重要知识考试点
1. 农药的定义和分类:
- 了解农药的定义,即它是指能够预防、控制或者消灭农田、园艺、林业和畜牧业中的有害生物的化学或生物制剂。
- 熟悉农药的分类方法,一般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
生长调节剂等。
2. 农药的作用机制:
- 了解杀虫剂的作用机制,它主要通过干扰昆虫的神经、消化和呼
吸系统等来达到杀虫的目的。
- 了解杀菌剂的作用机制,它主要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和
传播等来达到杀菌的目的。
- 了解除草剂的作用机制,它主要通过干扰杂草的生长和营养物质
的吸收等来达到除草的目的。
- 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它主要通过调节植物生理过程,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等。
3. 农药的使用技术:
- 熟悉农药的适宜使用时机,根据目标有害生物的生活史和发生规
律选择合适的施药时机。
- 了解农药的适宜使用剂量和浓度,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过
量或不足的使用。
- 理解农药的施药方式,包括喷雾、灌溉、喷粉、撒粒等不同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药方式。
4. 农药的安全使用:
- 理解农药的毒性分类,根据农药的毒性等级选择合适的农药,并
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使用。
- 掌握农药的存储和运输要求,保证农药质量和安全性。
- 了解农药的环境和人体安全防护要求,避免农药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以上是农药基础重要知识考试点的一些内容介绍,希望能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提供帮助。
要掌握这些知识点,考生需要多学习教材内容,并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
最后祝愿考生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农药学复习资料
农药学复习资料1、农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致死中量(LD50)和致死中浓度(LC50):用杀死种群50%的个体所需要的剂量表示的各种药剂的毒力称致死中量;若用浓度为单位则称为致死中浓度。
3、忍受极限中浓度:是对鱼的毒性测定时常用的指标。
原则与虫、菌、草一致,即在一定条件下,一种农药与某种鱼接触一定的时间(24、48、96h)杀死50%所需的浓度,一般用微克/克表示。
4、相对毒力指数:几种杀虫剂或杀菌剂若在不同时间及不同条件下分批进行试验时,则每次都得用一个标准药剂做对比,以二者的LD50进行比较,即为相对毒力指数。
5、农药分散体系:各种农药的原药或制剂经调制、施用、燃点或释放使之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即形成应用上的分散体系。
6、乳化剂:能使原来不相容的两相液体,其中一相液体以极小的液株稳定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不透明或半透明乳浊液,这种作用的助剂叫做乳化剂。
7、油水分配系数:油/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分配系数越大,油溶性越大。
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强弱通常用HLB表示;值越大,亲水性越强;值越小,亲油性越强。
值为0-20之间。
8、抗药性:昆虫具有忍受杀死正常种群大多数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在其他种群中发展起来的现象。
耐药性:由于生物种的不同,所处发育阶段不同,生态状况不同,环境条件的变化或由于具有特殊的行为均对药剂产生不同的耐力。
9、交互抗性:昆虫的一种品系由于相同的抗性机理,或相似作用机理,或类似的化学结构,对于选择药剂以外的其他从未使用过的一种药剂或一类药剂也产生抗药性的现象。
负交互抗性:昆虫的一个品系对一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后,反而对另一种未用过的药剂变得更为敏感的现象。
多抗性:昆虫的一个品系由于存在多种不同的抗性基因或等位基因,能对几种或几类药剂都产生抗性。
《农药学》总复习
《农药学》总复习一、名词解释农药、表面活性剂、剂型、农药制剂、毒力、药效、致死中量(LD50)、致死中浓度(LC50)、校正死亡率(写公式)、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乳化作用、触杀作用、突触传导、抗药性、温度系数、轴突传导、内吸作用、交互抗性、负交互抗性、多抗性二、填空1.农药发展面临的“3R问题”是抗药性、再猖獗、农药残留。
2.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是口腔进入;从体壁进入;从气门进入3.农药制剂名称由三部分组成有效成份通用名称;含量;剂型。
4.表面活性剂应具备的条件是分子具有两亲性亲水力与拒水力平。
5.当前使用最广泛的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是大豆;对草甘膦有抗性。
6.从使用方法进行分类,除草剂的可分为土壤处理剂与茎叶处理剂。
7.杀虫双属 __沙蚕毒素______ 类杀虫剂, 对害虫有很强的触杀________、胃毒等作用,其作用靶标是昆虫的 ___乙酰胆碱受体____ 。
8.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到收获期间隔时间。
9. 石硫合剂的有效成分是多硫化钙,主要防治对象是白粉病、锈病、炭疽病。
10. 许多化学合成农药均是由天然产物先导化合物 ( 人工合成的模板 )衍生而来。
如杀虫剂中的沙蚕毒类先导化合物是 _____沙蚕毒素__________, 拟除虫菊酯先导化合物是 ___除虫菊_______________。
11. 从使用方法进行分类,除草剂的可分为土壤处理剂与茎叶处理剂按照除草剂的输导性能分为输导型除草剂和触杀型除草剂;按照作用机制分为灭生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12. 当前使用最广泛的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是大豆;对草甘膦有抗性。
13. 草甘膦的作用位点是 ___芳氨酸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EPSPS _______,吡虫啉的作用位点是 __乙酰胆碱酯酶受体___ _____。
14.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生物活性最高的抗生素类杀虫剂是阿维菌素,其作用靶标是伽马氨基丁酸手体。
15. 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是体壁、气门、口腔。
农药学知识点
农药学知识点农药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农业科学,涉及到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类农药和相关知识。
本文将围绕农药学的基本知识点展开讨论,包括农药的分类、作用机理、安全使用等内容。
**一、农药的分类**农药按照不同的作用目标和化学结构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几类。
其中,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害虫,如有机磷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病原菌,如三唑酮类、苯鲁丧等;除草剂用于除去杂草,如草甘膦、苯醚草酮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则能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如磷酸二甲酯、催芽素等。
**二、农药的作用机理**不同类型的农药,其作用机理也各有不同。
以杀虫剂为例,有机磷类农药通过抑制害虫神经系统的酶的活性,破坏神经传导途径来实现杀虫效果;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则通过刺激神经系统,导致神经递质传导障碍而杀死害虫。
杀菌剂则主要通过破坏病原菌的细胞壁或代谢途径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除草剂则可以选择性地杀死杂草,保护庄稼不受伤。
**三、农药的安全使用**农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使用原则,以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和效果。
首先要正确辨识害虫或病原菌,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其次,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眼睛和呼吸道,以免接触到农药造成中毒。
另外,还要注意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时间,不可过量使用或在禁止使用期间施用,以免对环境和农产品造成危害。
**四、农药的环境影响**农药的使用不当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污染水源、土壤和空气等。
因此,在使用农药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无毒性、对环境友好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标准进行使用。
同时,要避免在雨天或大风天使用农药,以免农药随风雨进入湖泊、河流等水源,破坏生态平衡。
**五、农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农药学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的农药将更加绿色环保、高效低毒,以满足农业生产对农药的需求,同时降低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药基本知识(课堂讲稿)
第一章农药基本知识1 基本名词术语1.1 农药与化学农药1.2 原药、原药浓度和使用浓度1.3 有效成分与农药规格1.4 毒剂(toxicant)与毒性(toxicity)1.5 毒力与药效1.6 残效期与药效期1.7 残留与残毒1.8 安全间隔期与安全系数1.9 药害1.10 广谱性、专一性及选择性2 农药的分类2.1 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2.2 按用途分类2.3 按作用方式分类2.4 按农药的毒性分类2.5 按性能特点等方面分类3 农药的加工剂型3.1 农药的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3.2 农药助剂(或农药辅助剂)3.3 农药的加工剂型第一章农药的基本知识1 基本名词术语1.1 农药与化学农药农药(Pesticides):农用药剂。
即凡使用很少量便能保护农、林、牧、渔等业与环境、卫生,使其不受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为害的物质;和作用于生物体后能影响其生长发育;以及能提高这些物质效力的辅助剂、增效剂等物质,均可称为农药。
农药主要包括化学农药、矿物性农药、生物源农药等。
农药的含义和范围,古代和近代有所不同,不同国家也有所差异。
古代主要是指天然的植物性、动物性、矿物性物质,近代主要是指人工合成的化工产品。
美国最早称这些物质为“经济毒剂”(economid poisons),将农药与化学肥料一起合称为“农业化学品”(agricultural chemicals),欧洲多称为“农业化学品”(agrochemicals),德国又称为“植物保护剂”(pflanzenschutzmittel),法国曾称为“植物药剂”(phytopharmacie)和“植物消毒剂”(phytosanitare),日本称为“农药”,且其范围很广,甚至把天敌生物商品也包括在内,称之为“天敌农药”。
化学农药(Chemicals, Chemical Pesticides):对害物有生物活性的化学药品。
用极少的量就可把病、虫、草等有害生物毒死;或使其有机体发生严重的生理破坏;或可使生物体生理、生化、行为等发生异常变化,达到控制有害生物群落,从而增加收益的化学药品。
农药学期末重点知识
1.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致死中量(LD50)或致死中浓度(LC50):用杀死种群50%的个体所需要的计量表示的各种药剂毒力称为致死中量,若用浓度为单位则称为致死中浓度。
3.有效中量(ED50)或有效中浓度(EC50):是指抑制50%病菌的孢子萌发所需要的剂量或有效浓度,多在离体测定方法中测定。
4.忍受极限中浓度(TLm):是对鱼的毒性测定时常用的指标。
在一定条件下,一种农药与某种鱼接触一定的时间杀死50%所需的浓度,ug/g表示。
5.相对毒力指数:几种杀虫剂或杀菌剂若在不同时间及不同条件下分批进行试验时,则每次都得用一个标准药剂作对比,以二者的LD50进行比较,即为相对毒力指数。
6.农药分散体系:各种农药的原药或制剂经调制、施用、燃点或释放,使之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即形成应用上的分散体系。
7.乳化剂:能使原来不相溶两相液体,其中一相液体以极小的液珠稳定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的形成不透明或半透明的乳浊液的助剂。
润湿剂:又称湿展剂,可较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易于在固体表面润湿与展布的药剂8.油水分配系数:一种溶质在油相的溶解度与在水相的溶解度之比,比值越大,亲油性越好。
9.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面活性剂的亲油、亲水性的强弱常用HLB值来表示,HLB 越小,亲油性越强,HLB越大亲水性越强,HLB值在0-20之间。
10.抗药性昆虫具有忍受杀死正常种群大多数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在其种群中发展起来的象。
11.耐药性:一种昆虫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及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变化对药剂产生不同的耐药力。
12.交互抗性:昆虫的一个品系由于相同抗性机理或相似作用机理、或类似化学结构,对于选择药剂以外的其他从未使用过的一种药剂或一类药剂也产生抗药性的现象。
13.负交互抗性:昆虫的一个品系对一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后,反而对另一种从未使用过的药剂变得更为敏感的现象。
农药学复习资料2024
引言概述:农药学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门学科,研究农业作物保护及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针对农药学的复习资料进行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农药学知识和应用技巧。
正文内容:一、农药分类与基本知识1.农药的概念与作用机理2.农药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二、农药的使用与施药技术1.农药的使用原则与方法最佳使用时机选择正确的施药剂量施药技术要点2.农药的混配与喷雾农药的混配规则喷雾设备与喷雾技术三、农药的残留与环境安全1.农药的残留与降解农药残留的来源与危害农药的降解与消除2.环境安全与农药的使用对策环境安全评价与监测环境友好型农药的研发与应用四、农药的毒理学与安全操作1.农药的毒性评价与风险评估农药的毒性分类与毒性测试方法风险评估与安全使用指南2.农药的安全操作与防护措施农药的存储与标识农药的配制与使用农药中毒急救与应对措施五、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药使用1.农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农药对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农药对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影响2.农药使用的合理化与绿色农药的发展农药的合理使用指南绿色农药的研发与应用示例总结:农药学作为农业保护的重要学科,其知识和技术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农药的分类与基本知识、农药的使用与施药技术、农药的残留与环境安全、农药的毒理学与安全操作、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药使用等五个大点展开阐述。
详细介绍了农药的概念、作用机理、分类及特点,以及农药的使用原则、混配与喷雾技术等技术要点。
同时,强调了农药的残留与环境安全、毒理学与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农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绿色农药的发展趋势。
这些内容旨在提供给读者全面、专业的农药学知识和应用技巧,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药学-教学大纲
农药学-教学大纲《农药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424316学分:3分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18学时适应专业:农学先修课程:无机及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物理胶体化学、植物生物学、昆虫学、植物病理学,以及计算机、仪器分析等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农药学的研究领域(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农药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3)使学生熟悉主要农药类型及其品种的理化性质(4)使学生了解新农药研究及开发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熟悉农药学研究的主要实验技术、研究方法及其应用技术二、教学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后,学生要达到以下要求:(一)了解农药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二)了解化学农药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明确化学农药在植物保护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意义;(三)掌握农药学的最新定义和目前化学农药的分类;(四)主要化学农药的种类、防治对象和应用;(五)掌握化学农药主要种类的作用机理和研制开发基本程序,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讲农药的基本概念及农药学的研究范畴(2学时)基本内容:(1)农药的基本概念(2)农药发展简史(3)农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4)农药学的研究范畴基本要求:(1)掌握农药的基本概念(2)了解农药发展简史(3)了解农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4)理解和掌握农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教学重点:(1)农药的基本概念(2)农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教学难点:(1)农药的基本概念(2)农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二讲杀虫剂(8学时)基本内容:(1)杀虫剂发展历史与现状(2)各类杀虫剂的类别、特点(3)各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毒理和应用基本要求:(1)了解杀虫剂发展历史与现状(2)掌握各类杀虫剂的类别、特点(3)理解各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毒理(4)掌握各类杀虫剂的应用教学重点:(1)杀虫剂的类别、特点(2)各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毒理教学难点:各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毒理第三讲杀螨剂(2学时)基本内容:(1)杀螨剂发展概况(2)各类杀螨剂的类别、特点(3)各类杀螨剂的作用方式和应用技术基本要求:(1)了解杀螨剂发展概况(2)掌握各类杀螨剂的类别、特点(3)理解各类杀螨剂的作用方式(4)掌握各类杀螨剂的应用技术教学重点:(1)杀螨剂的类别、特点(2)各类杀螨剂的作用方式和应用技术教学难点:各类杀螨剂的作用方式和应用技术第四讲杀菌剂(4学时)基本内容:(1)杀菌剂及其发展历史和现状(2)各类杀菌剂的类别、特点(3)各类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毒理和应用基本要求:(1)了解杀菌剂发展历史与现状(2)掌握各类杀菌剂的类别、特点(3)理解各类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毒理(4)掌握各类杀菌剂的应用教学重点:(1)杀菌剂的类别、特点(2)各类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毒理教学难点:各类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毒理第五讲杀线虫剂(2学时)基本内容:(1)杀线虫剂发展历史与现状(2)各类杀线虫剂的特点(3)各类杀线虫剂的活性和应用基本要求:(1)了解杀线虫剂发展历史与现状(2)掌握各类杀线虫剂的特点(3)理解和掌握各类杀线虫剂的活性和应用教学重点:(1)杀线虫剂的类别、特点(2)各类线杀虫剂的活性和应用教学难点:各类线杀虫剂的活性和应用第六讲除草剂(8学时)基本内容:(1)除草剂的分类、特性及发展史(2)各类除草剂的类别、特点(3)各类除草剂的作用特性、毒理和应用基本要求:(1)了解除草剂的发展史(2)理解、掌握除草剂的分类、特性(3)掌握各类除草剂的类别、特点(4)理解各类除草剂的作用特性、毒理(5)掌握各类除草剂的应用教学重点:(1)除草剂的分类、特性(2)除草剂的类别、特点(3)各类除草剂的作用特性、毒理教学难点:各类除草剂的作用特性、毒理第七讲杀软体动物剂(1学时)基本内容:(1)杀软体动物剂发展历史与现状(2)各类杀软体动物剂的类别、特点(3)各类杀软体动物剂的生物活性和应用基本要求:(1)了解杀软体动物剂发展历史与现状(2)掌握杀软体动物剂的类别、特点(3)理解各类杀软体动物剂的生物活性(4)掌握各类杀软体动物剂的应用教学重点:(1)杀软体动物剂的类别、特点(2)各类杀软体动物剂的生物活性和应用教学难点:各类杀软体动物剂的生物活性和应用第八讲杀鼠剂(1学时)基本内容:(1)杀鼠剂发展历史与现状(2)急性杀鼠剂的特点与应用(3)慢性杀鼠剂的特点与应用基本要求:(1)了解杀鼠剂发展历史与现状(2)掌握各类杀鼠剂的特点与应用教学重点:(1)杀鼠剂的类别、特点(2)杀鼠剂的应用教学难点:杀鼠剂的应用第九讲植物生长调节剂(4学时)基本内容:(1)植物生长调节剂发展历史与现状(2)植物生长促进剂的类别、特点及应用(3)植物生长延缓剂的类别、特点及应用(4)植物生长抑制剂的类别、特点及应用基本要求:(1)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发展历史与现状(2)掌握各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别、特点及应用教学重点:各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别、特点及应用教学难点:各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别、特点及应用第十讲新农药的研究与开发(2学时)基本内容:(1)化学合成与工艺研究(2)生物筛选与作用机理(3)农药安全评价(4)农药管理和农药登记基本要求:(1)了解新农药研究与开发的基本程序和方法(2)了解农药化学合成与工艺研究(3)理解和掌握生物筛选与作用机理(4)了解农药安全评价的内容(5)了解农药管理和农药登记教学重点:(1)新农药研究与开发的基本程序和方法(2)生物筛选与作用机理教学难点:生物筛选与作用机理四、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详见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农药应用学复习提纲资料
第一章农药应用基本方法第一节农药应用方法及原理一、喷雾法用药械将液态农药喷洒成雾状分散体系的施药方法称为喷雾法,是防治农、林、牧有害生物的最重要的施药方法之一,也可用于卫生消毒等。
(一)喷雾法的分类1.根据施药液量分类(1)高容量喷雾法。
每公顷施药液量在600L以上(大田作物)或1000L以上(果树或林木)的喷雾法,也称常规喷雾法、传统喷雾法。
高容量喷雾法田间作业时,粗大的农药雾滴在作物靶标叶片上极易发生液滴聚并,引起药液流失。
(2)中容量喷雾法。
每公顷施药液量在200~600L(大田作物),或500~1000L(果树或林木)的喷雾方法。
与高容量喷雾法之间并无严格区分,仅是施药量的多少。
(3)低容量喷雾法。
每公顷施药液量在50~200L(大田作物),或200~500L(果树或林木)的喷雾方法。
低容量喷雾法雾滴细、药液量小、工效高、农药有效利用率高。
(4)很低容量喷雾法。
每公顷施药液量在5~50L(大田作物),或50~200L(果树或林木)的喷雾方法。
很低容量喷雾法工效高、药液流失少、农药有效利用率高,但容易发生雾滴飘移。
(5)超低容量喷雾法。
每公顷施药液量在5L以下(大田作物),或50L(果树或林木)以下的喷雾方法称为超低容量喷雾法(ULV),雾滴直径小于100μm。
其雾化原理是采用离心雾化法或称转碟雾化法。
2.根据喷雾方式分类(1)飘移喷雾法。
利用风力把雾滴分散、飘移、穿透、沉积在靶标上的喷雾方法称为飘移喷雾法。
飘移喷雾法有比较宽的工作幅,比常规针对性喷雾法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并减少能量消耗。
在防治突发性、暴发性害虫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缺点是喷施的小雾滴易被自然风吹离目标区而产生飘移。
(2)定向喷雾法。
(3)针对性喷雾法。
(4)置换喷雾法。
(5)泡沫喷雾法。
(6)静电喷雾法。
(7)循环喷雾法。
(8)精确喷雾。
(二)喷雾法基本原理1.雾化原理(1)液力式雾化。
药液受压力后通过特殊构造的喷头和喷嘴而分散成雾滴喷射出去的方法。
农药化学讲授提纲
讨论:
• 请你谈一谈对农药的感性认识 • 什么是农药 • 化学农药对人类的生存具有什么作用 • 你是否了解我国耕地占世界耕地的比例 我国人口占世
界人口的比例 • 化学农药对我们的生活或环境有何影响 • 停止使用化学农药,对中国将有何影响 • 具有什么特点的化合物可以作为农药 举例说明,哪一类
化合物可作为农药 • 化学农药是否为我们生活中最有毒性的一类化合物 • 如何评价农药毒性的高低
• 农药学为我校的校级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 • 农药学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 • 农药学湖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势与特色领
域
第一章 绪论
一、农药研究的意义 1. 农药的重要性 2. 我国农药工业的现状 二、农药与环境 三、农药的基本概念 四、农药的分类 五、农药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六、农药登记 七、农药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
农药化学讲授提纲
PPT模板下载:.1ppt/moban/
农药化学
农药化学讲授提纲
本课程合计36学时,其中讲授占22学时,讨论、调研、完成小论文12学时,考 试2学时,讲授学时安排如下:
一、绪论4学时 二、农药的代谢与选择性原理2学时 三、杀虫剂概述4学时 四、除草剂概述4学时 五、杀菌剂概述2学时 六、植物生长调节剂2学时 七.杀鼠剂2学时 八、生物源农药简介2学时
我国农药工业的现状
• 2005年,我国化学农药制造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我国农药 出口金额开始超过进口额成为净出口国.
万吨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85
1990 总产量
1995 杀虫剂
2000 杀菌剂
2005 除草剂
2010
1986年我国农药总产量为10.2万吨,到2005年农药总产量 达到103.94万吨,19年间产量扩大了10.2倍.
农药安全教案
农药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农药的定义、分类以及使用范围。
2.认识农药的安全使用原则。
3.掌握正确的农药使用方法和防护措施。
4.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农药的分类和使用范围。
2.农药的安全使用原则。
三、教学难点:1.正确掌握农药使用方法和防护措施。
2.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教案、教学PPT。
2.农药分类表、农药使用图表。
3.农药剂量计算题。
4.实验工具:手套、防护面具、防护服等。
五、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出示一些农药宣传广告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相关内容,引发学生对农药的认知和兴趣。
2.知识讲解(1)农药的定义和分类利用PPT或黑板等教学工具,简要介绍农药的定义和分类,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并列举一些常见的农药品种。
(2)农药的使用范围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了解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农药使用带来的影响和潜在风险。
(3)农药的安全使用原则详细阐述农药的安全使用原则,包括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正确使用农药、控制农药使用量、进行防护措施等方面,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实验操作(1)教师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实验方案。
(2)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进行实验操作,简单演示农药的使用方法和防护措施。
同时,对不同农药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进行示范和讲解。
4.巩固练习(1)教师布置巩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农药剂量的计算,并解答相关问题,提高学生对农药使用方法和安全性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延伸(1)让学生围绕农药的使用和安全话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和知识,提出相关问题和建议,增强学生对农药安全使用的重视和意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农药的分类、使用范围以及安全使用原则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和互动讨论,学生对农药的使用方法和防护措施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通过巩固练习和拓展延伸,培养了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农药学总复习
农药学总复习农药学是研究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以及其它防治生物害虫和病害的化学农药的学科。
它包括农药的合成、性质、毒理、作用机理、防治效果等方面的研究。
农药在发挥防治作用的同时,也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对农药的合理使用和管理非常重要。
一、农药的分类1.按用途分类: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
2.按化学结构分类: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农药、氨基甲酰脲类农药、联苯醚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氯丹类农药、吡虫啉类农药、腈菊酯类农药、烷基酰脲类农药、苯撑农药、噻虫胺类农药等。
3.按毒性分类:低毒农药、中毒农药、高毒农药。
二、农药的性质1.化学性质:农药的化学性质决定了它的稳定性、溶解度、分布性等。
2.生物学性质:农药的生物学性质决定了它的防治对象、作用机理、稳定性等。
3.物理性质:农药的物理性质决定了它的使用方法、药效等。
三、农药的作用机理1.杀虫剂:杀虫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昆虫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来达到杀虫的目的。
2.杀菌剂: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菌体构成的代谢过程及其细胞分裂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3.除草剂:除草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影响植物生长及其代谢过程来实现杀草的目的。
四、农药的毒理学1.毒性评价:毒性评价是对农药毒性的评估,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畸性和致癌性等。
2.毒性作用机制:对农药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毒性作用靶点等进行研究,了解其毒性作用机制。
3.毒性反应与解毒:了解农药对机体产生的生理和病理反应,了解解毒剂的使用及其作用机理。
五、农药的应用技术1.药剂选择:根据防治对象选择相应的农药,同时考虑到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性。
2.施药方法:根据防治对象、药剂特点选择适宜的施药方法,如喷雾、灌溉、喷粉、土壤处理等。
3.农药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合理使用农药,确保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同时进行安全管理,如药品储存、保管、销毁等。
六、农药与环境的关系1.农药的残留:了解农药在环境中的存在状态,控制农药的残留,保护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
大学农药学复习资料
农药的混用原则:1混配混用中名单剂有效成分不能发生不利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药效,及挥发作物安全性;2名单剂混配混用后对有害生物的防治至少应该是相加作用而无拮抗作用;3.混用后对哺乳动物的毒性不能高于单剂;4.名单剂在单独使用时对防治对象高效,在混用中的剂量应该维持在单独使用中的剂量以确保防治的有效性。
农药的定义:凡是用来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病·虫·草·螨·鼠等),调节植物和昆虫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生物源物质的制剂及其混合剂的统称。
农药的分类:1按成分分:无机农药,有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昆虫素;2.按主要防治对象分: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植物生产调节剂。
3按原料来源分:天然农药,化学农药。
4按加工剂型分: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杀虫剂按作用方式分为:1胃毒剂(只有取食才有毒,在肠道吸收);2触杀剂(通过昆虫的气孔进入体内杀死)3熏蒸剂(以烟雾分散通食植物后死亡)5拒食剂(影响味觉器官)6引诱剂(依靠物理和化学作用将害虫诱聚而利于歼灭)7驱避剂(依靠物理和化学作用使害虫忌避或发生转移)安全剂:指能降低或消除除草剂对作物药害的助剂,又称解毒剂。
毒力:指化学药剂对防治对象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一般在室内测定。
毒性:广义的说,化学物质对高等动物和有益生物所表现的毒害作用;狭义的讲,毒性之农药对人畜的毒性。
药效:药剂在综合作用的条件下,对田间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有效中量(ED50):多用于杀菌剂室内离体毒力测定,是指抑制50%病菌菌丝生长或所需孢子萌发的剂量。
抑制中浓度(IC50)指一种毒物能将某种酶活力抑制50%所需的浓度。
击倒中时(KT50)指在贵大的条件下,50%的害虫被击倒所需的时间。
致死中时(LT50):指半数个体死亡的时间。
忍受极限中浓度(TLM):杀死50%鱼所需的浓度。
相对毒力指数:每次均用一标准药剂作对比,这样可以克服不同的时间,不同条件所产生的误差。
农药学知识点
农药学知识点农药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的科学,它涉及到农药的分类、作用机理、使用方法以及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以“step by step thinking”的方式,逐步介绍农药学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步:农药的分类农药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作用对象以及使用方式等不同因素进行分类。
根据化学结构,农药可以分为有机农药和无机农药两大类。
有机农药包括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氮农药等;无机农药包括硫酸铜、石硫合剂等。
根据作用对象,农药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
根据使用方式,农药可以分为接触性农药和内吸性农药等。
第二步:农药的作用机理农药的作用机理是指农药进入作物或害虫体内后对其产生的作用方式。
不同种类的农药作用机理各不相同。
以杀虫剂为例,有的杀虫剂通过破坏害虫的神经系统来发挥杀虫作用,有的通过干扰害虫的代谢过程来达到杀虫效果。
第三步:农药的使用方法农药的使用方法包括喷雾、灌溉、喷粉等。
喷雾是最常见的农药使用方式,通过喷洒农药溶液到植物表面,使农药均匀覆盖在植物表面,达到杀虫或杀菌的目的。
灌溉方式是将农药溶液注入到灌溉水中,通过灌溉水来使农药均匀分布到土壤中,起到控制病害或杂草的作用。
喷粉方式是将农药粉末均匀撒播在作物表面,以达到杀灭害虫或杂草的效果。
第四步:农药的环境和人体影响农药的使用对环境和人体都有一定的影响。
农药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长期暴露在农药中的农民和农药工作者可能会面临慢性中毒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农药时需要注意剂量和频率的控制,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不良影响。
第五步:农药的合理使用与农药防治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农药学研究也着重于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农药防治方法的研发。
合理使用农药包括合理选择农药种类、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减少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危害。
农药防治方法的研发则包括寻找新的农药,研究农药的制备工艺以及寻找替代农药的方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致死中量(LD50)或致死中浓度(LC50):用杀死种群50%的个体所需要的计量表示的各种药剂毒力称为致死中量,若用浓度为单位则称为致死中浓度。
3.有效中量(ED50)或有效中浓度(EC50):是指抑制50%病菌的孢子萌发所需要的剂量或有效浓度,多在离体测定方法中测定。
4.忍受极限中浓度(TLm):是对鱼的毒性测定时常用的指标。
在一定条件下,一种农药与某种鱼接触一定的时间杀死50%所需的浓度,ug/g表示。
5.相对毒力指数:几种杀虫剂或杀菌剂若在不同时间及不同条件下分批进行试验时,则每次都得用一个标准药剂作对比,以二者的LD50进行比较,即为相对毒力指数。
6.农药分散体系:各种农药的原药或制剂经调制、施用、燃点或释放,使之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即形成应用上的分散体系。
7.乳化剂:能使原来不相溶两相液体,其中一相液体以极小的液珠稳定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的形成不透明或半透明的乳浊液的助剂。
润湿剂:又称湿展剂,可较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易于在固体表面润湿与展布的药剂8.油水分配系数:一种溶质在油相的溶解度与在水相的溶解度之比,比值越大,亲油性越好。
9.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面活性剂的亲油、亲水性的强弱常用HLB值来表示,HLB 越小,亲油性越强,HLB越大亲水性越强,HLB值在0-20之间。
10.抗药性昆虫具有忍受杀死正常种群大多数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在其种群中发展起来的象。
11.耐药性:一种昆虫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及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变化对药剂产生不同的耐药力。
12.交互抗性:昆虫的一个品系由于相同抗性机理或相似作用机理、或类似化学结构,对于选择药剂以外的其他从未使用过的一种药剂或一类药剂也产生抗药性的现象。
13.负交互抗性:昆虫的一个品系对一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后,反而对另一种从未使用过的药剂变得更为敏感的现象。
14.生物源天然产物农药:指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农用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开发的农药。
15.独立的联合作用:指毒理作用不同的几种机理部位,减少其中一种杀虫剂的剂量,不能用增加另一种杀虫剂的量的办法来代替。
16.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仿照植物激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
17.淋溶性:是指除草剂在土壤中随水分移动在土壤剖面的分布的能力,水溶度高的品种易淋溶,同时化合物的盐类比酯类淋溶性强。
18.VSR:常以对脊椎动物的选择毒性比表示杀虫剂对脊椎动物和昆虫毒性大小:VSR=脊椎动物的LD50/昆虫的LD50。
一、简答题和问答题1、农药的毒力、毒性与药效的区别何在?农药的毒力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一般在相对严格的控制条件下,用精密测试方法及采取标准饲养的试虫或菌种及杂草而给予药剂的一个量度,作为评价或比较标准。
毒力的单位包括:(杀虫剂)致死中量(LD50)和致死中浓度(LC50);(杀菌剂)有效中量(ED50)或有效中浓度(EC50);(针对鱼的毒性测定)忍受极限中浓度(TLm);相对毒力指数。
农药的药效是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效果。
不同的药剂,不同的寄生植物,不同的病、虫和草害等防治对象以及各种田间环境因素,都与药剂的作用效果有密切关系,药效更有实际意义。
药效是药剂、有害生物和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三方面:与药剂联系的因子;与有害生物联系的因子;与环境联系的因子。
农药的毒性:将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
测试农药毒性主要用大白鼠进行实验,农药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高等动物体内而引致中毒。
农药毒性分类:急性毒性:毒性较大的农药被误食后或经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体内后,在短期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亚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者多有较长期连续接触一定剂量农药的过程,中毒症状表现需要一定时间,但最后表现往往与急性毒性类似,有时可引起局部病理变化。
慢性毒性:有些农药急性毒性不高,但性质稳定,不易分解消失,污染环境及食物,少量长期被人畜摄食后,在体内积累,引起内脏机能损失,或后代不育,致残。
2、农药分散度对药剂应用性能的影响?(1)影响覆盖面积(2)影响药剂的附着性(3)影响药剂颗粒的表面能(4)影响药剂颗粒的运动性能(5)影响悬浮液的悬浮率及乳状液的稳定性3、列出十种主要的农药剂型?(1)粉剂:通常由有效成分和填料组成。
主要是供喷粉使用的低浓度粉剂,是古老剂型,后来发展了高浓度粉剂,供拌种、配制毒土等使用。
(2)粒剂:由原药、载体和助剂加工成的粒状剂型。
它是由粉剂派生和发展的多规格、多形态、多用途的剂型,保留了粉剂使用方便、施药功效高的优点。
(3)可湿性粉剂:易被水润湿并能在水中分散、悬浮的粉状剂型。
以不溶于水的原药与润湿剂、分散剂、填料混合,经粉碎而成。
该剂加水可稀释成稳定的分散性良好的可供喷雾使用的悬浮液。
(4)可溶性粉剂:可直接加水溶解使用的粉状农药剂型,又称水溶性粉剂。
制剂外观似可湿性粉剂,但有效成分较可湿性高,可达60%-90%。
(5)悬浮剂:固体原药分散、悬浮在含水介质或油介质中能流动的高浓度粘稠制剂。
(6)胶体剂:加水后可将制剂溶解成为胶体状或类似胶体状悬浊液的块状、粗粉状或黏胶状农药剂型。
(7)乳油:入水后可分散成乳状液的油状均相液体剂型。
可溶解性乳油,透明;可溶化性乳油,半透明;乳化性乳油,不透明。
(8)种衣剂:含有粘结剂的农药包裹在植物种子外面并形成比较牢固药层的剂型。
(9)油剂:农药原药的油溶剂剂型。
加工时需加助剂或化学稳定剂,该剂专供超低容量喷洒,一般含农药有效成分20-50%,不需稀释,可直接喷洒。
(10)烟剂:引燃后,有效成分以烟状分散体系悬浮于空气中的农药剂型。
4、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加工与使用中的应用?(1)乳化剂在乳油加工中的作用乳油是农药原药,有机溶剂和乳化剂的互溶均相液体,将之注入水中,乳化剂立即在油-水界面上形成一层定向排列的分子层,降低了界面能力,并对油、水合并起屏障作用。
(2)润湿剂在可湿性粉剂中的应用可湿性粉剂是原药、填料和润湿剂混合后经粉碎并达到一定细度的粉状物,兑水后成为悬浮液。
固体原药不论多细都不可溶于水,加润可使之溶于水,提高药效。
有的原药不易被水润湿,有的填料也难被润湿或慢,含有润湿剂后,粉剂较快被润湿,有利于提高悬浮率。
(3)湿展剂湿展包括湿润与展布,当夹角<90°时,液体不仅能湿润固体表面,并且能扩展到较大面积。
5、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作用机制?有机磷 E P PE E PX E PX K3K2Kd +−→−−→−•−→←+X氨基甲酸酯类 E C CE E CX E CX K3K2Kd +−→−−→−•−→←+XPX--有机磷杀虫剂 CX--氨基甲酸酯 X--杀虫剂分子侧链E--AChE 乙酰胆碱酯酶 PE--磷酰化酶 CE--氨基甲酰化酶PX ·E/CX ·E--复合体(1)形成复合物(2)形成磷酰化酶/氨基甲酰化酶(3)酶的复活*磷酰化酶复活时间比氨基甲酰化酶的复活长得多6、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杀虫剂的作用机制?(1)神经细胞的兴奋传导:从外界来的刺激,不管是机械的、化学的,还是光的,树枝突起接受后,细胞即发生脱极化作用,于此同时引起膜的渗透性改变,膜内外K 、Na 离子的改变,使膜内外的电位差发生变化。
由脱极化作用产生的动作电位,像电波一样沿轴突传导以达到相应器官。
冲动不能逆方向传导,永远沿一定方向前进。
(2)突触处冲动的传导:冲动通过轴突后,向另一轴突传导,此时传导与上述不同,需经过突触传导。
突触处的传导主要是化学传导物质起作用。
传导物质包含在突触小泡体内,由前膜放出,后膜上的感受器接受,引起轴突膜的脱极化作用,冲动即可向前传导。
轴突:DDT 拟 ;突触:有机磷氨基甲酸酯7、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原理?(1)化学保护:指病原菌侵入寄主植物之前用药把病菌杀死或阻止其侵入,使植物避免受害而得到保护。
在接种体来源施药;在可能被侵染的植物或农产品表面施药。
(2)化学治疗:植物被侵染发病后,在植物体使用化学药剂使其对植物或病菌发生作用而改变病菌的致病过程,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病害的目的。
包括局部化学治疗、表面化学治疗和内部化学治疗。
(3)化学免疫:指利用化学物质使植物产生抗病性。
a 、生物固有的周体抗病能力b 、抗病力必须维持较长时间,甚至可以遗传给后代。
8、杀菌剂的作用机理?(1)对菌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对细胞壁、细胞膜以及菌体内一些细胞器或其他细胞结构的破坏。
(2)对菌体内内能生成的影响a 、对乙酰辅酶b 、对三羧酸循环c 、对呼吸链的影响d 、对脂质氧化e 、对氧化磷酸化的影响(3)对代谢物质的生物合成和功能的影响对核酸合成和功能的影响:多菌灵,苯莱特,抗生素类,甲霜灵。
对蛋白质合成和功能的影响:稻瘟灵,甲基立枯磷等。
9、举例说明除草剂生物化学选择性原理?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所发生生化反应的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性称为生化差异选择性。
植物的生化选择性多数情况下是由所含酶系不同而产生的。
(1)活化差异选择性:这一类除草剂本身并没有除草活性或活性很小。
但在某些植物体内由于酶的作用而使其迅速代谢成活性很强的化合物,使植物受害死亡,而在另一些植物体内,则没有这种活化反应或反应很弱,因而对这些植物很安全。
具有此类选择性原理的除草剂举例如下:2甲4氯丁酸和2,4-滴丁酸除草剂。
(2)钝化差异选择性:这一类除草剂本身除草剂对植物都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但在另外一些植物体内没有这种降解钝化反应,或反应很弱,因而保持了它原有的生物活性,能把这些植物杀死,从而产生了选择性。
具有此类选择性原理的除草剂举例如下:敌稗。
(3)植物体内靶标酶差异选择性:除草剂在植物体内发挥作用,通过影响植物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来完成,而这又是通过影响生化反应所需的酶来实现,这些酶就是植物发挥作用的靶标酶。
对于存在这种靶标酶且对该除草剂敏感的植物来说,接触除草剂后就会被杀死。
如芳氧苯氧丙酸类。
10、除草剂位差与时差的选择性原理?(1)位差选择性:一些除草剂对作物具有较强的毒性,施药时可利用杂草与作物在土壤中或空间中位置的差异而获得选择性。
a、土壤位差选择性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法:利用药剂仅固着在表土层,不向深层淋溶的特性,杀死或抑制表土层中能萌发的杂草种子。
深根作物生育期土壤处理法:利用除草剂在土壤中的位差,杀死表层浅根杂草,而无害于深根作用。
b、空间位差的选择性:一些行距较宽且作物与杂草有一定高度比的作物田或果园、树木、橡胶园等,可用定向或保护性喷雾,使一些对作物有毒害的除草剂药业接触不到作物或仅喷到非要害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