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迟五软五硬
中医儿科学趣味记忆
中医儿科学一、胎怯:1、肾精薄弱--益精充髓,补肾助阳--补肾地黄汤。
2、脾肾两虚--健脾益肾,温运脾阳--保元汤整理记忆为:元宝晚节不保,被盗窃了。
不--补肾地黄汤,保/元宝--保元汤。
窃--胎怯二、硬肿症1、阳气虚衰--益气温阳,通经活血--参附汤2、寒凝血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当归四逆汤整理记忆为:硬要去种党参。
硬种--硬肿症,参--参附汤。
党--当归四逆三、胎黄1、湿热郁蒸;清热利湿。
茵陈蒿汤2、寒湿阻滞;温中化湿。
茵陈理中汤3、瘀积发黄;化瘀消积。
血府逐瘀汤整理记忆为:得胎黄的茵茵仍坚持学习。
茵、茵--茵陈蒿汤和茵陈理中汤。
学--血府逐瘀汤。
四、感冒:1、风寒;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2、风热;辛凉解表。
银翘散3、暑邪;清暑解表。
新加香薷饮。
4、时邪感冒:银翘散和普济消毒饮。
整理记忆为:对新加坡发生抢劫普通老百姓金银珠宝一事感到惊讶。
感到--感冒。
新加坡--新加香薷饮。
惊--荆防败毒散,金银珠宝--银翘散,普通老百姓-普济消毒饮。
五、咳嗽:1、风寒;疏风清散寒:金沸草散。
2、风热;疏风清热。
桑菊饮3、痰热;清肺化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4、痰湿;燥湿化痰止咳。
三拗汤合二陈汤5、阴虚燥咳;养阴润肺,兼清余热。
沙参麦冬汤6、气虚咳;健脾补肺,益气化痰。
六君子汤整理记忆为:老师讲课讲得嗓子都沙哑了,搞到要吃金嗓子清清喉咙,但学生连3剩2=6都不懂。
讲课--咳嗽,金嗓子--金沸草散,嗓子--桑菊饮,清清--清金化痰汤,沙哑--沙参麦冬汤,3剩2--三拗汤合二陈汤,6--六君子汤。
六、肺炎喘嗽:1、风寒闭肺;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华盖散2、风热闭肺;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3、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4、痰热闭肺;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5、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沙参麦冬汤6、肺脾气虚;补肺健脾,益气化痰。
人参五味子汤7、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脑瘫
1.什么是小儿脑瘫?脑瘫是指由于出生前、出生时、婴儿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能落后及惊厥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
尽管临床症状可随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成熟而变化,但是其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却固定不变。
2.导致小儿脑瘫的原因有哪些?(l)低体重儿(小于2500g):包括早产未成熟儿,足月小样儿。
(2)先天性异常: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异常,在四肢性瘫痪的脑瘫病人中53%与先天性异常有关;在非四肢性瘫的脑瘫病人中,35%是先天性发育不良所致。
(3)脑缺血缺氧:在脑瘫患者中,20%是由窒息及产伤所引起,导致缺血缺氧的因素有:①母亲因素:如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心力衰竭、大出血、贫血、休克或吸毒、药物过量等;②胎盘因素: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坏死或胎盘功能不良等;③脐带血流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劲等;④分娩过程异常:如臀位产、滞产、手术产(产钳)或应用麻醉药等;⑤新生儿因素:除窒息外,还有许多心肺功能异常疾病。
如: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窘迫综合症、周身循环衰竭、红细胞增多症。
(4)核黄疸:为脑瘫重要原因,随着国产医学的进步,核黄疸引起脑瘫的比例下降。
3.小儿脑瘫早期的异常表现有哪些?(1)过度激惹:持续哭叫,入睡困难,大约有30%脑性瘫痪小儿在生后前3个月有类似严重“肠绞痛”的表现。
(2)喂养困难,吸吮及吞咽不协调,护理困难,频繁吐沫,以及持续体重不增。
(3)非常“敏感”或激动,但如果患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仅在饥饿时有如此表现则意义不大。
(4)对噪音或体位改变“敏感”时难将大腿外展,洗澡时不易将拳头掰开,家长常反映“孩子不喜欢洗澡”,当脚用触及浴盆边缘,背部即僵硬竖弓形。
以上某一种情况也可能在正常小儿出现,不能根据具有其中某一两项就诊断为脑性瘫痪,若存在多种情况,而且是发生在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就要考虑有脑性瘫痪的可能。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儿科诊疗规范(16个病种)
吴家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儿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目录一、感冒二、咳嗽三、乳娥四、肺炎喘嗽五、哮喘六、泄泻七、便秘八、厌食九、腹痛十、痫证十一、儿童抽动证十二、遗尿十三、紫癜十四、五迟、五软、五硬十五、小儿肌性斜颈十六、胎黄感冒中医病名:感冒西医病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1997)。
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修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判断条件”。
临床表现:(1)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天以上。
(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
但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因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3)确定次数需连续观察1年。
(4)反复肺炎是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需由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修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判断条件”。
二、辨证论治1.肺脾气虚证证候:屡受外邪,咳喘迁延不已,或愈后又作,面黄少华,纳呆食少,倦怠乏力,或恣食肥甘生冷,肌肉松弛,或大便溏薄,咳嗽多汗,唇口色淡,舌质淡红,脉弱,指纹淡。
治法:补益肺脾。
方药:玉屏风散加味。
黄芪、防风、白术、党参、山药、煅牡蛎、陈皮、甘草。
中成药:童康片、玉屏风口服液、玉屏风颗粒等。
2.气阴两虚证证候:反复感冒,手足心热,低热,盗汗,神疲乏力,平时多汗,口干喜饮,纳呆食少,肌肉松弛,咽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无力,指纹淡红。
治法:益气养阴方药:玉屏风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黄芪、防风、白术、沙参、麦冬、五味子、鸡内金、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
中成药:槐杞黄颗粒等。
3.肺胃积热证证候:反复感冒,口渴,伴口臭或口舌生疮,夜寐欠安,纳差,大便干,咽红,舌红,苔厚或黄,脉滑数。
儿童脑瘫康复
分型诊断
5、共济失调型 以运动笨拙不协调,可有意向性震颤及眼 球震颤,平衡障碍,醉酒步态为主要表现。 6、混合型 以同一个患儿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多为 痉挛型与不随意运动型为主要表现。
六、分期诊断
一、分期 根据脑发育阶段性,分为早期、中期和后 期。 1、早期:出生后至3周岁前,脑神经功能 续长期,为治疗期。 2、中期:3周岁后至6周岁前,脑神经功能 完善期,为康复期。 3、后期:6周岁至13周岁,脑神经功能代 偿期,为教育期。
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
在vojta疗法主要有两种,即反射性腹爬(R —K)和反射性翻身运动(R—U)。 进行训练时先摆一定的体位,以后治疗师 刺激主诱带(如颜面侧、上肢的前臂内侧, 下肢股骨内侧髁等)和辅助诱发带的刺激 点(如肩胛骨内缘,上下腭角等)引起病 儿局部肢体肌肉活动,远隔应答反应在对 侧肢体和躯干,而诱发儿童卧腹爬和翻身 运动。从而使有中枢性协调运动的脑瘫儿 正常化,和防止转向重度。
八、中药方剂
脾肾两亏—补中益气汤 黄芪、人参、白术、山药、熟地黄、当归、陈皮、生姜、甘草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六味地黄丸等 肝肾亏虚—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黄柏、龟板、知母、陈皮、白 芍、干姜 中成药:杞菊地黄丸 肝强脾弱—六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香附、乌首、羌活、当归、炙甘草 中成药:逍遥散 痰瘀阻络—通窍活血汤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大枣 心脾两虚—归脾汤 白术、当归、人参、茯苓、黄芪、远志、龙眼肉、酸枣仁、木香、炙 甘草
脑瘫康复诊疗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对照表
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对照表白癜风→白驳风白喉→白喉白塞病→狐惑病白癣→(白)秃疮百日咳→百日咳、顿咳斑秃→油风脱发斑疹伤寒→温毒发斑或瘟毒发斑包皮炎→旋螺风背痈→对脐发疽鼻出血→鼻衄闭经→闭经扁平苔癣→紫癜风扁平疣→扁瘊扁桃体炎→乳蛾扁桃体周围脓肿→喉关痈病毒性肝炎→黄疸、胁痛、郁证病后神经功能紊乱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百合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悸、眩晕、厥证玻璃体混浊→云雾移睛剥脱性唇炎→唇湿不安腿→腿风不孕症→不孕症、无子、断绪产褥感染→产后发热肠病性关节炎→肠痹肠梗阻→肠痹肠结核→肠痨肠结核→腹泻、腹痛、大瘕泄肠伤寒副伤寒→湿温或湿瘟成人斯蒂尔病→寒热痹、热痹传染性软疣→鼠乳、水瘊大骨节病→骨痹、历节带状疱疹→蛇串疮、蛇丹、缠腰火丹丹毒、网状淋巴管炎→丹毒单纯疱疹→热(气)疮,火燎疮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聚星障单纯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气瘿胆囊炎→胆胀胆石病→胁痛、黄疸癫痫→痈病、癫痫多发性大动脉炎→脉痹、无脉痹多发性肋软骨炎→软肋痹多发性深部脓肿→暑湿流注多发性转移性肌肉深部脓肿→流注多形性红斑→猫眼疮、雁疮鹅口疮→鹅口疮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核发作性睡病→多寐腓肠肌痉挛→转筋肺结核→肺痨肺脓肿→肺痈肺性脑病→肺厥肺炎→咳嗽、喘证风湿热→行痹、热痹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心痹风湿性心脏病→心痹风疹→风疹或风痧附睾结核→子痰复发性口腔溃疡→口疮、口疳腹股沟疝→狐疝肝昏迷→肝厥肝结核→肝痨肝脓肿→肝痈肝硬化→肝积、胁痛、积聚、膨胀肝硬化腹水→膨胀感音神经性聋→久聋干燥综合症→燥痹、燥病高血压病→风眩、眩晕、头风、头痛、中风高血压脑病→厥头痛、真头痛睾丸(附睾)炎→子痈睾丸恶性肿瘤→子岩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水疝睾丸炎、附睾炎→子痈跟骨骨刺增生症→足跟风跟骨结核→足跟疽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前后诸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无排卵型)→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有排卵型)→崩漏、月经失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巩膜炎→炎疳、乌轮赤晕、火疳钩端螺旋体病→稻瘟病股癣→阴癣骨关节炎→肘痹膝痹骨与关节结核→流痰、骨痨骨质疏松症→骨瘘、骨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胸痹、真心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真心痛龟头炎→阴(龟)头痈过敏性鼻炎→鼻鼽、鼽嚏过敏性肺炎→哮病、喘证过敏性结膜炎→暴风客热过敏性休克→风厥过期流产→胎死不下海绵体血管瘤→血瘤喉炎、声带炎→喉喑花斑癣→汗斑、紫白癜风化脓性鼻窦炎→鼻渊化脓性骨髓炎、骨关节炎→无头疽、附骨疽化脓性角膜炎→凝脂翳化脓性距小腿关节炎→足踝疽化脓性髋关节炎→环跳疽化脓性中耳炎→脓耳、耳疳化妆品皮炎、油彩皮炎→粉花疮黄癣→肥疮、癞头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混合痹、复合痹火疱型足癣→田螺疱肌腱炎→筋痹急性、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发颐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热病急性病毒性重症肝炎→肝瘟急性胆道感染→胁痛、腹痛急性肺部炎性病变→肺热病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痹、热痹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瞳神紧小急性化脓性感染之毒血症、脓毒血症、败血症、脓毒性休克→痈毒内陷急性卡他性中耳炎→耳胀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肠痈急性泪囊炎→漏晴疮急性淋巴管炎→红丝疔急性淋巴结炎→红丝疔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带下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咳嗽急性乳腺炎→乳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皮水、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血证、尿血急性胃炎→胃痛、血证、吐血、呕吐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急性附骨疽急性胰腺炎→脾约急性支气管炎→咳嗽脊髓灰质炎→温病(早期)、痿证(后期)甲减→瘿劳甲癣→灰指甲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侠瘿瘅(瘤)甲状腺癌→石瘿甲状腺功能亢进→瘿气、瘿病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肉瘿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肉瘿尖锐湿疣→臊疣睑内翻倒睫→倒睫腱鞘囊肿→胶瘤浆细胞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粉刺性乳痈疖、皮肤脓肿、头皮穿凿性脓肿、疖病→疖、暑(热)疖、蝼蛄疖、发际疮、坐板疮、疔疮疖、皮肤脓肿→疖、蝼蛄疖、疔疮结肠癌、直肠癌→肠癌结核性瘘管→鼠瘘结核性脑膜炎脑内结核瘤→脑痨结节性红斑→风雪痹、瓜藤缠、湿毒流注、梅核火丹结节性红斑→瓜藤缠结节性痒疹→顽湿结聚结膜结石→睑内结石疥疮→疥疮经前紧张综合征→经行情志异常、经行前后诸症精索静脉曲张→精疝颈部淋巴结核→瘰疠颈部淋巴结炎→颈痈颈椎病→颈肩风颈椎病→颈肩风、颈椎病胫骨骨髓炎→胫疽静脉曲张、静脉血管瘤→筋瘤酒糟鼻→酒糟鼻巨细胞动脉炎→脉痹、偏头痛距小腿关节结核→穿拐痰恐缩症→缩阴病口底部急性蜂窝织炎→锁喉痈口腔扁平苔癣→口蕈、口藓、口破、口糜髋关节肥大性关节炎→环跳风髋关节结核→附骨痰髖关节结核→附骨痰溃疡性结肠炎→腹泻、腹痛、大瘕泄溃疡性结肠炎→胃反溃疡性结肠炎→泄泻猩红热→烂喉丹痧老年性白内障→圆翳内障、如银内障老年性血管瘤、单纯性血管瘤→血痣雷诺综合症、红斑性肢痛症→脉痹、血痹类风湿性关节炎→历节、白虎历节风、痛痹、顽痹、尪痹、瘘痹、痹证淋巴细胞恶性肿瘤、骨肉瘤等→石疽流行性出血热→疫斑热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春温流行性腮腺炎→痄腮流行性乙型脑炎→暑温颅内良性或恶性肿瘤→脑瘤落屑角化型足癣→脚蚓麻疹→麻疹麦粒肿→针眼慢性鼻炎→鼻窒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喘证、痰饮、心悸、水肿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寒痹、着痹慢性骨髓炎→慢性附骨疽慢性虹膜睫状体炎→瞳神干缺慢性结膜炎→白涩症慢性卡他性中耳炎→耳闭慢性泪囊炎→窍漏、眦漏、漏睛慢性肾功能衰竭→关格、虚劳、水肿、呕吐、癃闭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虚劳、腰痛、血证、尿血慢性肾盂肾炎→肾着、淋证慢性胃炎→胃痛慢性纤维织炎→着痹、腰痹、肾着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水肿、痰饮、心痹慢性咽炎→慢喉痹、虚火喉痹慢性胰腺炎→脾瘅慢性胰腺炎→胰胀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喘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胀玫瑰糠疹→风热疮、血疳疮泌尿感染→淋证泌尿系结石→石淋面神经麻痹→口僻末梢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脉痹、血痹男性不育→不育男性、儿童乳房异常发育症→乳疠流产先兆→胎动欲堕脑出血→中风脑动脉硬化症→脑络痹、健忘、眩晕脑梗死、脑出血→中风-中脏腑/中经络脑性瘫痪、佝偻病→五迟: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脑性瘫痪、佝偻病→五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脚软和肌肉软脑血管性痴呆→痴呆、呆病脑血栓→中风、偏枯尿道口下裂→马口异位尿路感染→淋证、腰痛,虚劳尿潴留→癃闭脓泡疮→黄水疮、滴脓疮、脓窝疮疟疾→疟疾女阴溃疡→阴疮帕金森病→颤病、脑风表盘状红斑狼疮→蝴蝶丹、阴阳毒、赤丹等疱疹样皮炎→火赤疮盆腔炎→带下、腹痛皮肤瘙痒症(全身性、局限性)→风瘙痒皮肌炎、多发性肌炎→肌痹、肌肤痹、瘘症皮脂腺囊肿→脂(粉)瘤皮脂溢出症→白屑风普通感冒→感冒膀胱癌→膀胱癌漆性皮炎→漆疮(毒)气管、支气管炎→肺咳气性坏疽→烂疔气瘿(单纯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髂窝脓肿→髂窝流注前列腺炎→精浊前列腺增生→癃闭、淋症、精癃前列腺增生症→癃闭、虚劳浅表脓肿、急性淋巴结炎→痈强直性脊柱炎→龟背风、肾痹、骨痹、竹节风阴茎异常勃起→强中青光眼→五风内障丘疹性荨麻疹→风土(土风)疮全身性化脓性感染、颅内化脓性感染→疔疮走黄缺铁性贫血→虚劳妊高征→子肿、子晕、子痫日光性皮炎→日晒疮乳房部急性蜂窝织炎、乳房部坏死性蜂窝织炎→乳发、脱壳乳痈乳房结核→乳痨乳房瘘管和窦道→乳瘘乳房深部脓肿→乳疽乳头皴裂→乳头风、乳头破碎乳头乳晕湿疹样癌→乳疳乳腺癌→乳岩乳腺或小叶增生乳房纤维瘤→乳癖乳腺囊性增生病→乳癖乳腺囊性增生症→乳癖乳腺纤维腺瘤→乳核乳腺炎→乳痈乳晕部湿疹→乳头湿疹三叉神经痛→面风病色素性紫癜性苔癣样皮炎→血风疮沙眼→椒目、椒疮舌脓肿→舌痈舌下血管神经性水肿→木舌神经鞘膜瘤→神经鞘膜瘤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综合征→神劳神经衰弱症反应性抑郁症恐怖症→卑惵神经纤维瘤→气瘤神经性皮炎→牛皮癣、顽癣、摄领疮神经性失眠→不寐肾病综合征→肾水、水肿肾病综合症→水肿、腰痛、虚劳肾结核→肾痨肾结石→石淋、血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黑疸肾细胞癌→肾癌湿疹→湿疮(疡)湿阻→湿阻或伤湿食管癌→食管癌视神经萎缩→青肓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络阻暴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目暴盲手背部急性化脓性炎症→手背发手癣→鹅掌风手指退行性关节炎→鸡爪风手足部急性化脓性感染→手足部疔疮水痘→水痘丝虫病感染所致下肢淋巴水肿→大脚风丝状疣→线瘊锁骨上窝淋巴结核→缺盆疽锁骨上窝淋巴结核--缺盆疽糖尿病→消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证、紫斑体癣→圆癣、钱癣、金钱癣天疱疮,类天疱疮→天疱疮痛风性关节炎→痛痹、热痹、着痹痛经→痛经突发性聋→暴聋臀部蜂窝织炎→臀痈外耳道炎→耳疮完全流产、不全流产→堕胎、小产、暗产围绝经期综合征→绝经前后诸证萎缩性鼻炎→鼻槁萎缩性牙周炎→牙宣胃溃疡、胃炎→胃疡、胃脘痛胃石→胃结石胃下垂→胃缓胃下垂→胃脘痛、痞满、纳呆胃炎→胃脘痛、痞满、纳呆膝关节滑囊炎、膝骨关节炎→骨痹、鹤膝风膝关节结核→鹤膝痰(风)习惯流产→滑胎习惯性便秘→肠痨习惯性流产→滑胎系统性红斑狼疮→蝶疮流注系统性红斑狼疮→周痹、常伴内脏痹(心痹、肝痹、肺痹、脾痹、肾痹、肠痹、胞痹、三焦痹)细菌性痢疾→痢疾下肢静脉曲张→青筋腿下肢血栓性深静脉炎→股肿先天或后天性脑积水→解颅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癣菌疹、脚癣疹→脚气疮腺性唇炎→茧唇霰粒肿→胞生痰核、胞睑痰核消化功能紊乱→积滞消化性溃疡→胃痛小儿肺炎→肺炎喘嗽小儿腹泻→小儿泄泻小儿急惊风(惊厥)→惊风、抽风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小儿感冒小腿慢性溃疡→臁疮心肌炎→心悸心律失常→心动悸新生儿黄疽→胎黄新生儿破伤风→脐风新生儿脐炎→脐疮新生儿硬肿症→五硬:头项硬、口硬、手硬、足硬和肌肉硬性神经衰弱症→遗精性神经衰弱症→遗精、梦遗、滑精胸骨骨髓炎→井疽胸腔积液→悬饮胸腋部淋巴结核→渊疽胸椎结核→龟背痰先天性血管瘤→血管瘤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风、偏头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脱疽血栓性静脉炎→脉痹、股肿血栓性浅静脉炎→静蛇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病血肿感染之脓肿→淤血流注寻常痤疮→肺风、粉刺寻常狼疮→流皮漏寻常疣→疣目、千日疣、枯盘箭荨麻疹→瘾疹、风疹块亚急性甲状腺炎→瘿痈颜面部急性化脓性感染→颜面部疔疮眼睑下垂→上胞下垂、睢目、睑废眼睑炎→睑弦赤烂、风弦赤烂咽部及颈深部脓肿→喉痈咽炎→喉痹阳痿→阳痿腰关节肥大性关节炎→着痹、骨痹、腰痛、鹤膝风腰椎肥大性关节炎→腰腿痛、腿股风、环跳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结核→肾俞虚痰腰椎结核所致结核性瘘管→肾俞瘘药物性皮炎→药毒(疹)、膏药风胰腺癌→胰癌胰腺炎→胰胀乙型病毒性肝炎→黄疸、胁痛、积聚、虚劳异位性皮炎→四弯风抑郁症单纯型或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癫病溢乳症→乳泣癔病性激情发作更年期综合征或抑郁症→脏躁阴茎癌→肾岩翻花、阴茎岩阴茎海绵体硬结→阴茎痰核、玉茎疽阴囊部特发性坏疽→脱囊阴囊急性化脓性感染→(肾)囊痈阴囊湿疹→绣球风、肾(阴)囊风阴囊血肿→血疝银屑病→白壳疮、白疵、白壳风隐睾→子隐婴儿腹泻→腹泻婴儿湿疹→奶(胎)癣营养不良→疳病、疳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血虚、萎黄、虚痨、疳证硬皮病→皮痹硬皮病→皮痹、肠痹、食痹痈→有头疽幽门梗阻→胃结石疣→疣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毒鱼鳞病→蛇皮癣原发性癫痫或继发性癫痫→痫病原发性肝癌→肝癌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松皮癣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高风内障、高风雀目原发性胃癌→胃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血证、髓劳早期闭塞性脉管炎→脉痹早泄→早泄躁狂抑郁型或混合型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狂病躁狂症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狂病流行性腮腺炎→痄腮支气管肺炎→肺炎喘嗽支气管哮喘→哮病脂肪肝→肝癖、肝痞脂肪瘤→肉瘤脂肪瘤→脂肪瘤脂膜炎→恶核肿、丹毒、痰核、冻烂疮脂溢性皮炎→面游风脂溢性脱发→发蛆脱发指关节结核→蜣螂蛀趾甲癣→灰趾甲智齿冠周炎→牙咬痈中毒性菌痢→疫毒痢肘尖部痈→石榴疽转移性肌肉深部脓肿→余毒流注子宫肌瘤→石瘕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附件血管瘤→子瘕子宫内膜癌→子宫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腹痛,不孕症子宫脱垂→阴挺足跗部痈→历疽足癣→脚湿气、臭田螺。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
中医儿科学口诀1、怯(补肾)肾精薄弱证:益精充髓,补肾温阳。
补肾地黄丸加减。
2、虚(保元)脾肾两虚证:健脾益肾,温运脾阳。
保元汤加减。
二、硬肿证1、阳(参附)阳气虚衰证: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参附汤加味。
2、寒(当四)寒凝血涩证: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当归四逆汤加减。
三、胎黄1、热(茵)湿热郁蒸证:清热利湿。
茵陈蒿汤加味。
2、寒(茵中)寒湿阻滞证:温中化湿。
茵陈理中汤加减。
3、瘀(府)气滞血瘀证:化瘀消积。
血府逐瘀汤加减。
四、感冒1、寒(荆)风寒感冒: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加减。
2、热(银)风热感冒:辛凉解表。
银翘散加减。
3、暑(新)暑邪感冒:清暑解表。
新加香薷饮加减。
夹痰、夹滞、夹惊兼证的证候、治法、用药(1)痰(+三、二、菊)夹痰:辛温解表,宣肺化痰;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风寒夹痰证加用三拗汤、二陈汤,风热夹痰证加用桑菊饮加减。
(2)滞(+保)夹滞:解表兼以消食导滞。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保和丸加减。
若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壮热口渴,加大黄、枳实通腑泄热,表里双解。
(3)惊(+镇)夹惊:解表兼以清热镇惊。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镇惊丸加减。
另服小儿回春丹或小儿金丹片。
五、咳嗽:1、寒(沸)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金沸草散加减。
2、热(菊)风热咳嗽:疏风解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加减。
3、痰(金)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加减。
4、阴(沙)阴虚咳嗽:养阴润肺,兼清余热。
沙参麦冬汤加减。
六、肺炎喘嗽:1、寒(华)风寒闭肺: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华盖散加减。
2、热(银+麻)风热闭肺: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3、毒(黄+拗)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加减。
4、痰(虎+葶)痰热闭肺证: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5、阴(沙)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沙参麦冬汤加减。
6、气(人味)肺脾气虚:补肺健脾,益气化痰。
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六、望诊2h
五软 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 软 。 五迟 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
秦皇岛水运卫校
3、动态
❖ 头摇 (不自主)——内风动摇 • 有力为肝风内动,上攻督脉 • 无力为气血空虚,虚风内生。
秦皇岛水运卫校
动态
望舌苔 苔色 以分析病邪的深浅
苔质 疾病的性质,津液
的存亡等
舌体舌苔 综合分析
秦皇岛水运卫校
舌诊内容
正常舌象:
淡红色,薄白苔 舌体柔软,运动灵活
秦皇岛水运卫校
(1)望舌色: ①淡白色: 原因:气血不足,不能上营,或阳气虚
衰,运血无力,不能载血以上营 主证:虚、寒证。
②红舌:原因:为阳热亢盛,气血上壅于舌所致。 主证:热证 ,实热或虚热。 ③绛舌:原因:邪热亢盛 深入营血,或血瘀。 主证:邪热炽盛 ,主瘀。 ④青紫舌:原因:血脉瘀滞。 主证:寒证—舌紫湿润
—
假热
秦皇岛水运卫校
4、青色,主寒证、痛证、血瘀、水 饮
主风证(肝风)——青筋显露于局部, 如 小儿惊风眉间鼻柱唇周发青。
主瘀证(包括气滞血瘀) *心肺瘀阻——多青紫 *肝脾瘀结——多青黄 主寒痛 卒病——多淡青(在脉) 久病——多青黄带黑(入骨) 注:多属肝病,肝藏血,通于风
秦皇岛水运卫校
⑵望皮肤主要观察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正常 人皮肤生来本色略有差异,但都柔润光滑有弹性。 病后色泽、形态发生变化。
秦皇岛水运卫校
皮肤病症:◎
斑疹: 斑——色深红或青紫,平铺于皮肤,
不碍手,压之不退色。有阳斑、阴斑之分。
疹——色红,点小如粟,高出皮肤,碍 手,压之退色。有麻疹、风疹、瘾疹之分。
五迟五软
【概述】
西医范围:佝偻 病、脑性瘫痪、智力低下、脑发育 不全等。
佝缕病:骨骼发育障碍或畸形,非特异性精神神语 症状。 (立迟、行迟、齿迟)
脑瘫:为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严重的常伴智 能低下,癫痫,语言和视力障碍,听力减退等行为 异常等。(五迟五软)
(三)脑白质营养不良 步态不稳,语言障碍,视神经萎缩等。但1~2 岁前运动功能正常,病情进行性加重。确诊靠 白细胞或皮肤芳香硫脂酶A活性明显降低为特征。
(四)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出生时一般可,3~6个月出现,肢体活动减少。 上下肢对称性无力,进行性加重。
腱反射减弱,肌张力低下。肌肉萎缩,智力 正常。
【概述】
二、发病情况
1.年龄:五迟,一般说来,以3岁内是主要 发病年龄。6个月至1岁的幼儿尤为多见。特 别是未成熟儿,多胎儿以及生长过速儿出生3、 4月后即可发生。
2.性质:五迟、五软是小儿发育迟缓为特征 的特殊疾患,故其性质属虚属寒者多。
【概述】
二、发病情况
3.预后:若症状较轻,由后天调护失当引起 者,治疗及时,常可康复;若证候复杂,病 程较长,属先天禀赋不足引起属积弱之证, 往往成为痼疾,预后较差。
2.心脾两虚证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方药:调元散合菖蒲丸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北芪、白术、山药、茯苓、甘草 、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石菖蒲
2.心脾两虚证
加减: 1.语迟失聪者,加远志、郁金化痰解郁开窍; 2.发迟难长者,加何首乌、肉苁蓉养血益肾生发; 3.四肢萎软,加桂枝温通经络; 4.口角流涎,加益智仁温脾益肾固摄; 5.气虚阳衰,加肉桂、附子温壮元阳; 6.脉弱无力,加五味子、麦冬养阴生脉。
佝偻病
5、其他 新生儿佝偻病、骨软化症、瘤性 佝偻病、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抗惊 厥治疗后、服氢氧化铝或其他不能吸收的 氢氧化物所引起的磷酸盐缺少等。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佝偻病的主要病理改 变是骨软化和甲状腺。
佝偻病的病理变化是以生长最快的干骺端 为著,如腕、踝、膝和肋骨前端等处。其 主要病理改变是骨骺矿化不良,骺板加宽, 软骨细胞柱状排列紊乱,正常结构消失,
本病中医属“五迟”、“五软”、“龟 背”、“鸡胸”、“解颅”等范畴。所谓 “五迟”是指立、行、发、齿、语迟; “五软”是指头软、项软、口软、手足软、 肌肉软。本病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所 致。
病因病理
(一)先天不足 《医宗金鉴· 幼科心法》 曰:“小儿五迟之病,多因父母气血虚弱, 先天有亏,致小儿生下即筋骨软弱,步行 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皆肾气不足 之故”。
维生素D的治疗:维生素D制剂所含成分主 要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有注射液和口 服药两种。每国际单位维生素D相当于25ng, 鱼肝油每毫升含D3约100国际单位,浓縮鱼 肝油每毫升含D31200国际单位。此外,鱼 肝油中兼含大量维生素A。对一般佝偻病, 鱼肝油每日3次,每次5~10ml。婴幼儿从 1~2ml开始,最多不超过10ml。
而手足抽搐(隐形或是显性)则主要表现 在少年佝偻病人,显性抽搐病人开始时, 口唇手足麻木,有蚁行感,继而出现轻微 抽搐,手足僵直,伸屈不利,最后呈典型 手足搐搦。一般神志不受影响。
另外,佝偻病人由于严重胸廓畸形,胸腔 縮小,可致肺功能减退,引起呼吸困难, 静脉回流受阻,最终可导致肺心病,心力 衰竭,这是佝偻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恢复期,干骺端边缘清楚、规则,但干骺 端仍宽阔,骨骺相继出现,但严重畸形多 不能恢复。
中医特色康复治疗操作标准及规范
古浪县中医医院中医特色康复治疗操作标准及规范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下发的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科室常见病种的中医特色康复治疗及操作规范。
各科室必须按照执行。
一、脑病科:1.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针灸治疗(病情平稳后即可进行),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
推拿治疗熏洗疗法康复训练2.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针灸治疗(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辩证取穴和循经取穴)治疗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
推拿治疗熏洗疗法康复训练3.痴呆:针灸治疗:采用辨经刺井法,颞三针疗法。
康复疗法推拿疗法4.眩晕:针刺疗法包括体针、耳穴、耳尖放血疗法。
5.头痛(偏头痛):推拿按摩针灸治疗:根据头痛的轻重缓急或针、或灸、或点刺放血、或局部取穴,方法有耳针、电针、腕踝针;热敏灸疗法、浅针疗法、火针疗法(用于偏头痛发作期或预防性治疗)。
6.假性延髓麻痹:针刺治疗:可采用项针疗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头体针疗法。
康复训练:包括吞咽功能训练和言语训练,参照相关诊疗常规进行。
7.心悸:包括体针、耳针。
8.病毒性心肌炎:包括体针、耳针。
9.不寐(失眠):针灸治疗:包括体针、耳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热敏灸、浅针疗法等。
中药足浴。
10.郁病(抑郁症):针灸治疗:体针、耳针、温灸。
理疗1.外感发热:退热治疗包括针刺退热、刮痧退热、药物擦浴退热。
三、肺病科:1.风温肺病: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实际情况,可选用耳尖放血、中药保留灌肠、刮痧法、拔罐法、经络刺激法。
2.咳嗽:针灸治疗药物敷贴砭术、刮痧、拔罐疗法雷火灸、热敏灸、经络刺激法3.哮病(支气管哮喘):针灸治疗其他疗法:包括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电磁波疗法、经络刺激法。
4.肺癌:外治法:根据病情选择贴敷疗法、中药泡洗、中药熏洗疗法。
针灸治疗:体针、头针、电针、耳针、腕踝针、眼针、灸法、穴位埋线和拔罐。
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包括松解类手法、整复类手法。
中医儿科脑性瘫痪诊疗指南
中医儿科脑性瘫痪诊疗指南一.范围本指南提出了脑性瘫痪的诊断、辩证、治疗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脑性瘫痪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脑性瘫痪是指一组持续存在的导致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综合症,这种综合症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或发育缺陷引起的。
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感知和/或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骨骼肌问题。
临床以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手硬.足硬、肌肉硬、头颈硬、关节硬,或颈软.手软.脚软.口软.肌肉软为主要特征。
属于中医“五迟” “五硬” “五软”等范畴。
三、诊断(一)临床表现运动发育落后,抬头.翻身、抓物.坐.爬.立、行等动作发育迟于同龄正常小儿;肌肉张力异常,肢体几张或肌肉萎软,可见手硬.足硬、肌肉硬、头颈硬、关节硬,或颈软.手软.脚软、口软、肌肉软等;姿势异常,可见头颈后仰,甚或呈角弓反张、上肢僵直、手紧握拳.下肢硬直交叉.尖足等,或肢体不对称.头颈躯干扭转,或表现为软弱无力的姿势;常有体格发育迟缓、发迟、齿迟、言语落后.听力及视力异常.癫痫发作等。
(二)诊断条件本病病变部位在脑部,症状在婴儿期出现,引起脑性瘫痪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或有脑部发育缺陷而引起,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和姿势异常.运动发育落后及障碍、神经反射检查异常等,可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需要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暂时性运动发育迟缓。
(三)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头颅CT/MRI:能帮助了解是否有脑损伤或脑结构异常,对探讨脑瘫的病因及诊断预后有帮助。
脑电图:可以了解是否合并癫痫,并可辅助脑瘫的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O脑干听觉、视觉诱发电位:了解听力、视力是否有损伤。
病原学检查:了解患儿是否有宫内感染,明确脑瘫病因,指导〉台疗。
染色体.血、尿代谢检查:排除一些染色体疾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背诵应知应会内容
中医妇科学妇科方剂:清经熟地地骨皮、丹芍蒿柏与茯苓。
两地汤中用熟地、玄麦胶芍地骨皮。
顺经归地与茯苓、芍药荆芥牡丹皮。
寿胎续寄菟丝胶、胎动不安肾虚妙。
胎元参归芍草炙、杜仲熟地术陈襄。
圣愈四物益参芪、跌仆劳损服后愈。
清热调血用桃红、四物黄连与莪术、益以丹皮延胡索、调血清热入香附。
启宫芎夏陈茯苓、苍术香附神曲随。
归肾六味去丹泽、菟丝归杞杜仲连。
毓麟八珍鹿霜胶、菟丝杜仲合用妙。
宫外一号桃芍丹、二号三梭莪术加。
月经病:一、月经先期:1、气虚;补中益气汤。
2、实热;(阳盛血热)清经散。
3、肝郁血热;丹栀逍遥散。
4、虚热;两地汤。
二、月经后期:1、血寒;温经汤。
2、虚寒;艾附暧宫丸。
3、血虚;大补元煎。
4、气滞;乌药汤。
三、先后无定期:1、肝郁;逍遥散。
2、肾虚;固阴煎。
四、月经过多;1、气虚;举元煎。
2、血热;保阴煎加地榆、槐花。
3、血瘀;失笑散加血余炭、茜草、益母草。
五、月经过少:1、血虚;滋血汤、小营煎。
2、肾虚;归肾丸。
3、血瘀;桃红四物汤。
4、痰湿;苍附导痰丸。
六、经期延长:1、血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茜草、益母草。
2、阴虚血热;两地汤合二至丸加茜草、乌贼骨、益母草。
七、痛经:1、气滞血瘀;膈下逐瘀汤。
2、寒凝胞中;阳虚内寒、温经汤加附子、艾叶、小茴香。
寒湿凝滞、少腹逐瘀汤加苍术、茯苓。
3、湿热下注;清热调血汤加红藤、败酱草、薏苡仁4、气血虚弱、圣愈汤去生地、加白芍、香附、延胡索。
5、肝肾虚损;调肝汤/八、经间区出血:1、肾阴虚;两地汤合二至丸。
2、湿热;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3、血瘀;逐瘀止血汤。
九、闭经:1、肝肾不足;归肾丸加鸡血藤、首乌。
2、气血虚弱;人参养营汤。
3、阴虚血燥;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枳壳。
4、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
5、痰湿阴滞;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
十、崩漏:1、血热(虚热)保阴煎加沙参、麦冬、五味子、阿胶。
2、实热;清热固经汤加沙参、麦冬 3、血瘀;四物汤合失笑散加三七粉、茜草炭、乌贼骨4、肾阳虚;右归丸去当归加黄芪、覆盆子、赤石脂。
儿科五迟、五软、五硬诊疗方案设计
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第六版(王萍芬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
(1)小儿1 2岁还不能站立、行走、不会说话。
(2)小儿周岁前后头项软弱下垂,手臂不能握举或握之不紧,不能立、不能行,或立之不久,行之不远;皮宽肌肉松软无力。
(3 )肢体强硬而不柔,拘急挛缩。
(4 )有孕期调护失宜、药物损害,产伤、窒息、早产及喂养不当史。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诸福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一版(王雪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
(1)引起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2)引起运动障碍的病变部位在脑部;(3)症状在婴儿期出现;(4)有时合并智力障碍、癫、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5)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暂时性的运动发育迟缓。
(二)证候诊断1.脾肾两亏证:头项软弱,不能抬举或挺而不坚;口软唇弛,吸吮或咀嚼困难;肌肉松软无力,按压失于弹性,两足痿弱,骨软无力。
面白,肢倦无力。
舌淡,苔薄白。
脉沉无力或指纹淡。
2.肝肾亏虚证:肢体不自主运动,关节活动不灵,手足徐动或震颤,动作不协调。
语言不利,或失听失明,或失聪。
舌质淡。
脉细软或指纹淡紫。
3.肝强脾弱证:自出生之后多卧少动,颈强不柔,肢体强直拘挛,强硬失用,或动作笨拙,肌肉瘦削。
烦躁易怒,遇到外界刺激后加重,食少纳呆。
舌质胖大或瘦薄,舌苔少或白腻。
脉沉弦或细弱,指纹沉滞。
4•痰瘀阻络证:自出生后反应迟钝,智力低下;关节强硬,肌肉软弱,动作不自主,或有癫痫发作。
肌肤甲错,毛发枯槁,口流痰涎,吞咽困难。
舌质紫暗,苔白腻。
脉滑、沉。
i~~T5.心脾两虚型:语言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伴运动发育落后,发迟或发稀萎黄,四肢萎软无力,肌肉松弛,口角流涎,咀嚼无力,弄舌,食欲不振,大便偏干,神疲体倦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淡胖,苔少,脉细弱,指纹淡。
0—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0—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试行)第一部分服务要求一、开展儿童中医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儿童中医保健知识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其他类别医师。
三、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四、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可以与预防接种程序时间相结合。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第二部分管理程序根据各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各地区可结合预防接种程序的时间要求,至少在6月至1岁期间、1至3岁期间、3岁至6岁期间各进行一次中医健康指导(至少3次),主要内容为: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①方法对儿童健康状态进行辨识,以望诊为主;二、提供儿童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足三里、涌泉等常用穴位按揉、腹部推拿、捏脊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三、对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疾病或潜在因素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四、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以下为0—36个月儿童和3岁至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可以选择的时间以及服务的基本流程。
表1 0-36个月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流程表— 3 —表2 3-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流程表第三部分儿童中医诊断方法儿童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以望诊为主。
一、望面色儿童正常面色为红润有光泽。
面色萎黄,多为脾虚;面色苍白,多为血虚或寒证;面色发红,多为热证。
若眼周发暗、面部有白斑为异常。
若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或惊风先兆,建议转诊。
二、望形态望形态包括望形体和望动态,即观察儿童形体的胖瘦强弱和动静姿态。
重点察看以下几方面:(一)囟门:前囟1岁半前闭合为正常。
若前囟迟闭、突起、凹陷均为异常。
(二)头发:头发柔润光泽为正常。
若头发稀疏、干枯、脱落、有枕秃为异常。
(三)体态:姿态活泼、胖瘦适中为正常。
若多动不宁或蜷曲少动、形体消瘦或肥胖为异常。
五软为虚,五硬为实,无论软硬,均有五迟--论五迟五软五硬的关系、机理和防治
五软为虚,五硬为实,无论软硬,均有五迟--论五迟五软五硬的关系、机理和防治五迟、五软、五硬【定义】五迟为立、行、发、齿和语迟。
五软为头项、口、手、脚和肌肉软。
五硬为头项、手、足、腰和肌肉硬。
其中,五迟为功能丧失或迟缓。
五软为肌肉无力而瘫,五硬为肌肉痉挛拘急,最终都造成小儿相应功能障碍。
【病位】大脑、肢体【病势】虚实夹杂。
五软为虚。
五硬多实。
【病性】寒热错杂。
【病因】家族遗传、孕母感染邪毒,出生意外,后天脑病、脑损伤,滥用药物损伤大脑。
【基本病机】脑髓不满或痰瘀壅阻脑窍。
【理论依据】一、中医1.五迟五软五硬的概念五迟五软五硬均以“五”这一数字概括疾病,这是受到中国古代五行思想的影响。
其实,小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障碍可以表现在孩子的各个时期的各个方面,如运动、感觉、表情、视觉、嗅觉、味觉、语言、协调性等。
判断孩子是否存在五迟五软和五硬,关键不是记住具体有哪五项。
而是将孩子的某种状态和功能同大多数同龄孩子相比较,并且比照该年龄段孩子应有的生理功能。
如记住正常婴儿发育口诀,就可以比较容易的恒量孩子是否存在发育障碍了。
1月竖头2-3抬,4月支撑床离肩5月侧身6月翻,7坐8爬9牙尖,十月叫爸11站,1岁迈步走向前附正常孩子发育图如果该出现在某一年龄段的功能没有出现就应考虑五迟诊断(排除个体差异)。
如果五迟伴全身肌肉无力,支撑困难就是五软。
如果五迟伴全身肢体痉挛,肌张力高就是五硬。
不必拘泥于五所指代的那些部位的那种功能。
2.脑为髓海,主灵机记性,为生命之本,主脏腑与肢体的发育和协调。
头为髓海。
大脑即脑髓,位于颅骨内。
因为脑髓为一团胶冻状物质,脑髓与脊髓相通,与骨髓形态相似,故中医认为脑髓为肾精所化,由气血凝聚而成。
功能上,《灵枢·海论》有“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灵枢·口问》“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
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中医儿科学1B答案
南阳理工学院课程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考试课程:中医儿科学学年学期:试卷类型:1B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1. 稚阴稚阳:“阴”,指机体的精、血、津液及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之质;“阳”指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稚”指幼嫩而未曾成熟。
稚阴稚阳包括了机体柔嫩、气血未盛、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特点。
吴鞠通的稚阴稚阳理论,从阴阳学说方面进一步阐明了小儿时期的机体,无论在形体方面还是生理功能方面,都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都需要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不断生长发育,才能逐步趋向完善和成熟。
2.脾常不足:小儿的脏腑娇嫩,是指小儿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属不足,其中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
这一方面是由于小儿出生后肺脏、脾脏、肾脏皆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更是因为小儿不仅与成人一样,需要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且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必须满足这一特殊的需求。
所以,小儿对肾气生发、脾气运化、肺气宣发的功能状况要求更高。
因此,相对于小儿的生长发育需求,经常会出现肾、脾、肺气之不足,表现出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特点。
脾主运化,小儿脾常不足,表现为运化力弱,摄入的食物要软而易消化,饮食有常、有节,否则易出现食积、吐泻;3.五迟、五软:是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的病症。
五迟指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五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
五迟、五软病症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存在。
本病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当引起。
4.流行性乙型脑炎:是感受流行性乙型脑炎时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以高热、抽搐、昏迷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
多发生在7、8、9盛夏季节,2-6岁儿童发病率高,具有较强传染性。
重症患儿,发病急骤,传变迅速,容易出现内闭外脱、呼吸衰竭等危象,即使存活,往往留有后遗症,甚至造成终生残疾。
5.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临床以持续发热、多形红斑、球结膜充血、草莓舌、颈淋巴结肿大、手足硬肿为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迟五软∙一、概述(一)概念∙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而言。
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脚软、肌肉软而言。
∙二者均为生长发育障碍所致的疾患,而且证候又互为并见。
五迟五软均属虚弱之证,往往成为痼疾。
证情重者,多属不良。
(二)现代医学范围∙西医学的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智能低下、佝偻病等可参考本节辨证施护。
二、病因病机(一)五迟∙1、肝肾不足立迟、行迟、齿迟,均属肝肾不足。
因肾者主骨、藏精,精生髓,故为生长之本。
齿为骨之余,髓之所养。
肝主筋,筋束骨而运动枢利,肝藏血,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
由于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故见出牙不快,行立均迟。
∙2、心血不足发迟、语迟均属心气不足。
因发为血之余,如气血两亏,血虚失养,故见发迟。
心主言,语言为智慧的一种表现,心气虚弱,脑髓不充,则智力不发(二)五软∙1、脾肾两亏肾藏精,主骨,生髓,为生长之本。
肾亏则精乏、骨弱、髓不充;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口唇。
脾肾两亏故出现软弱无力。
∙2、气血虚弱气血虚弱则血脉筋骨肌肉失养,甚者血不养神。
可见神情呆滞,反应迟钝,一如白痴。
三、辨证分型(一)五迟∙1、肝肾不足∙2、心血不足∙(二)五软∙1、脾肾两亏∙2、气血虚弱∙(一)五迟∙1、肝肾不足∙(1)症状表现:筋骨痿弱,发育迟缓,坐起、站立、行走、生齿等明显迟于正常同期年龄小儿,甚至4~5岁时,尚不能行走,亦有10岁左右时,行而不稳,平素活动甚少,容易疲倦喜卧,面色不华,全身无力,舌苔薄白,舌质淡。
∙(2)治疗原则:补肾养肝。
∙(3)代表方剂:加味六味地黄丸。
∙2、心血不足∙(1)症状表现:智力不全,精神呆滞,不哭不闹,数岁不语,言语不清晰,肌肤苍白,发稀萎黄,食纳少,便秘,舌光无苔。
∙(2)治疗原则:补心养血。
∙(3)代表方剂:菖蒲丸。
∙(二)五软∙1、脾肾两亏∙(1)症状表现:头项软弱倾斜,不能抬举,口软唇弛,咀嚼乏力,常有流涎,手软下垂,不能握举,足软弛缓,不能站立,肌肉松弛,活动无力,唇淡苔少。
∙(2)治疗原则:健脾补肾。
∙(3)代表方剂:补肾地黄丸合补中益气汤。
∙2、气血虚弱∙(1)症状表现:肢体软弱,四肢关节柔软,可以任意攀翻,神情呆滞,智力迟钝,面色苍白,四肢末梢不温,口开不合,舌伸口外,食少不化,唇白苔光。
∙(2)治疗原则:益气养血。
∙(3)代表方剂:八珍汤。
四、护理(一)病情观察1、观察病证特点2、观察五软之轻重3、观察伴随症状1、观察病证特点∙(1)五迟:小儿2~3岁还不能站立、行走,为立迟、行迟;初生无发或少发,随年龄增长头发仍稀疏难长为发迟;牙齿届时未出或出之甚少为齿迟;2岁以后还不会说话为语迟。
∙(2)五软:头项软而无力,不能抬举,东倒西歪,属肝肾不足。
口齿俱软,唇薄乏力,咬嚼困难,则为口软。
手软无力下垂,而不能握举,则为手软。
足软无力,难于行步,则为脚软。
皮松肉弛,遍体衰弱,则为肌肉软,皆属脾胃不足。
∙2、观察五软之轻重∙(1)轻症:行走不稳,囟门闭合较晚,出牙延迟,心烦睡眠不安,多汗而无运动功能障碍者为轻症;∙(2)重症:若筋骨痿弱,不能站立,头发细黄稀少,不能言语,身体瘦弱,精神委靡不振,则为重症。
∙3、观察伴随症状∙五软的伴随症状:◆气虚者,除有五软的症状外,伴有身体消瘦,面色苍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自汗便溏,不思饮食;◆血虚者除五软症状外,兼有肌肤燥热,面色萎黄,口干烦渴,盗汗便秘等。
◆(二)辨证施护1、环境与生活起居护理∙(1)孕妇注意养胎、护胎,加强营养,不滥服药物。
∙(2)婴儿应以母乳喂养为主,人工喂养者应注意乳食的质量,并及时添加辅食。
∙(3)平时加强锻炼,多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加强智力训练。
∙(4)加强安全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
2、给药护理∙(1)本类病证的用药常以补益类药为主,故应于饭前空腹服用,以利于药物吸收。
外感期间不宜服用补益药。
服药期间应忌油腻、辛辣、生冷及纤维素多而不易消化食品。
∙(2)生后2周用浓鱼肝油滴剂,还应补充各种维生素及铁剂和叶酸等物质。
3、饮食护理∙(1)小儿出生半小时后即可开始喂奶,以防低血糖。
应尽可能保证营养需要,吸吮力差者,应置于暖箱中,以滴管、胃管喂养和静脉输入高营养物质。
∙(2)年长儿童应调摄饮食,增加营养,多晒日光,注意补充维生素及含钙、锌丰富的食物,以利小儿筋骨坚强。
增强体力,提高抗病力。
∙4、对症护理∙(1)立迟、行迟的护理:◆患儿应增加日照,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令皮肤直接受到日光照射,注意勿灼伤皮肤。
◆根据自身条件,适当活动四肢,强壮筋骨,增强体力。
◆患儿由于行动不便,应加强护理,防止意外跌仆、烫伤发生。
∙(2)语迟的护理:◆应经常教患儿识物、学声,诱导其增长智力。
◆可艾灸心俞,每日1次。
◆(3)五软的护理耐心喂食患儿,保证能量供给,加强喂养,根据脾胃吸收功能,逐步增加营养,补益气血之源。
◆如有腹泻、便秘,应进行治疗;◆由于患儿抵抗力低下,故应注意预防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用黄芪、白术、菟丝子、丹参、煅龙牡煎汤代茶饮。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随时防止窒息,加强喂养,防止衰竭的发生。
∙5、其他护理∙针灸与按摩:◆针刺或按摩大椎、安眠、百会、印堂、内关、合谷、足三里,每日1次。
◆温灸:用艾条温灸以上穴位或循经取穴。
◆耳针:取心、肾、肝、脑干、皮质下等穴,隔日1次。
协助恢复大脑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
五、健康指导∙1、杜绝近亲婚配,加强孕期保健,保证胎禀健壮。
∙2、预防产伤、跌仆对脑髓的损伤。
∙3、尽早开发儿童智力,应从0岁开始。
∙4、耐心喂养,对吮吸力差的新生儿,可用滴管喂奶,供给足够营养。
∙5、发现初生儿有异常应及时治疗,预防本病证的发生。
五硬一、概述(一)概念五硬是以小儿头项硬、口硬、手硬、足硬和肌肉硬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二)现代医学范围∙西医学的新生儿硬肿症或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可参考本节辨证施护。
(三)发病特点1、发病季节本病在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尤其冬季分娩,气温骤降,小儿出生后,室温较低,护理不当,极易受寒,寒冷之邪从肌肤侵入而为病。
∙2、发病年龄主要发生于新生儿,常在出生后不久,或一星期内发病。
尤以早产儿、未成熟儿、体弱或伴有其他疾病患者,更易罹患。
但较大的小儿有的亦可发生。
∙3、预后本病多由禀赋不足,元阳不振,生后感受外寒所引起,故以虚寒证居多。
本病为小儿特殊疾患之一,预后较差。
二、病因病机1、阳气虚衰先天禀赋不足,小儿体质虚弱,气血未充,元阳不振,以致阳气不能温煦肌肤,营于四末,故见肌肤不温,苍白肿亮,压之凹陷。
头项缺乏气血濡养,则显板硬不灵活,难以伸屈俯仰。
2、寒凝血涩气候寒冷,生后护理不当,保暖较差,或因感受他病,气血运行失常,以致寒凝血涩,出现肌肤拘急,肿硬发凉,患处皮肤色黯发紫,犹如冻伤。
三、辨证分型1、阳气虚衰∙(1)症状表现:患儿体质虚弱,全身冰冷,僵卧少动,昏昏多睡,气息微弱,哭声低怯无力,仰头取气,关节不利,头身难以动摇,局部皮肤板硬如木,苍白肿亮,按之凹陷,硬肿范围较广,唇舌淡白。
∙(2)治疗原则:益气温阳。
∙(3)代表方剂:参附汤。
2、寒凝血涩∙(1)症状表现:四肢发凉,全身欠温,皮肤失去柔软常态,僵硬不能捏起,多见于小腿、臀、臂、面颊等部位,患处皮肤色黯发紫,或红肿如冻伤,面色晦黯,唇舌黯红。
∙(2)治疗原则:温经通络。
∙(3)代表方剂:当归四逆汤。
四、护理(一)病情观察∙1、观察病证特点头项强硬,不能俯视,难以转动,肌肉紧张,四肢板硬,见面青气冷,肚大青筋隐现。
∙2、观察体温和皮肤硬肿的动态变化发现体温低于35℃,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皮脂硬化和水肿等异常,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观察五硬属内寒与外寒∙(1)内寒:∙肌肤不温,皮肤板硬,身冷肢厥,心腹硬急而痛,哭声低怯,面色苍白,大便溏薄而不思纳者为内寒之象。
∙(2)外寒:∙面色苍白或发绀,肢端发凉,形寒蜷缩,皮肤板硬而凉,关节僵直不利,肌肉肿胀,犹如冻伤者属于外寒之象。
(二)辨证施护1、环境与生活起居护理◆室内保持清洁,空气流通,但应避免直接吹风。
◆注意室内保暖,可用热水袋、电炉、红外线保暖床等增加室内和患儿的温度。
◆注意安全,防止意外跌、烫伤发生。
◆低体温持续时间过长,病情易于恶化,应积极复温为首要措施。
2、复温及保暖◆可用棉被加用热水袋或热沙袋包裹患儿,让其自然复温。
但应注意避免烫伤。
◆对体温低于30℃者,最好采用暖箱复温。
也可采用其他保暖和复温方法,如微波复温,恒温水浴法,远红外线辐射保暖床或电热毯、火炕、母亲贴身怀抱等,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
3、保证热量及水分的供给能吸吮者可持续母乳喂养,吸吮能力差者可给予鼻饲,母乳喂养困难者应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与水分。
4、观察生命体征、出血倾向及感染征象。
5、给药护理汤药应温热给予,可少量多次喂给,可用滴管或鼻饲喂药,但应避免呛入气管发生窒息。
五、健康指导1、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早产、产伤、窒息及感染等重危因素。
2、分娩时加强保暖设备,以免受凉。
产房温度不低于24℃,出生后应立即擦干皮肤,用预热的小被包裹;小早产儿出生后应置于暖箱中。
3、新生儿沐浴不要把胎脂拭干净,因胎脂有保暖作用。
4、早开奶,勤喂奶,对吮吸力差的新生儿,应采用滴管喂乳或鼻饲等,以保证供给足够的热量。
5、积极治疗引起硬肿病的有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