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植物土壤管理
田间土壤管理制度
![田间土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5d8c19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b.png)
田间土壤管理制度第一部分:土壤的重要性土壤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重要基础,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来源。
在农业生产中,土壤承载了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必需的养分和水分,同时还作为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因此,保护土壤、改良土壤是维护农田生产能力的基本任务。
首先,土壤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土壤中含有各种养分元素,如氮、磷、钾、硫、镁、锌、铜等微量元素,这些元素都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
其次,土壤是植物的养分来源。
土壤中的养分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
养分的供给充足与否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第二,土壤也是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它提供了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空气、水分、热量和光照等物理环境条件。
适宜的土壤环境能够促进农作物的生育发育,否则将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由于土壤的重要性,土壤管理制度对于维护土壤品质和提高土壤生产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土壤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
第二部分:土壤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土壤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土壤调查评价、施肥施药、耕作措施、土壤保护和土壤改良等内容。
首先,土壤调查评价是土壤管理制度的基础。
通过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进行调查研究,评价土壤的品质和肥力状况,明确土壤的基本特征和特性,为后续的施肥施药、耕作措施和土壤改良提供依据。
其次,施肥施药是土壤管理制度的关键环节。
合理施肥施药可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同时,合理施肥施药还可以避免土壤养分的严重丧失和环境的污染。
第三,耕作措施是土壤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合理的耕作措施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水肥利用率。
第四,土壤保护是土壤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
土壤保护是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科学的耕作措施来保护土壤,避免土壤的退化和水土流失,维护土壤的生产能力。
同时,还要避免土壤受到一切可能的污染,如农药污染、工业废水污染等。
桃园土壤管理制度
![桃园土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1b33fb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8.png)
桃园土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护和改善桃园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田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土壤管理制度。
二、桃园土壤管理的目标1. 保护土壤资源,防治土壤侵蚀、退化和污染,维护农田生态环境。
2. 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湿润和通透性。
3. 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实现化肥和有机肥的科学施用,减少施肥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4. 调整土壤酸碱度,保持土壤PH值适宜,提高土壤的耐盐碱性。
5. 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土壤水分流失和浪费。
6. 促进土壤有害生物的控制,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7. 加强土壤监测和信息共享,提高桃园土壤科学管理水平。
三、农田土壤保护和改良1. 农田耕地保护(1)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定,合理限制农田面积,保护耕地资源不受过度开发和污染。
(2)加强农田土壤的保护性耕作,减少耕地的翻耕次数,保持土壤的质地和结构。
(3)推广无翻耕种植技术,减少土壤侵蚀和退化,改善土壤肥力。
2. 土壤改良(1)加强有机质施用,推广农家肥和畜禽粪便的利用,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2)科学施用化肥,合理配置氮、磷、钾等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
(3)进行石灰施用,调整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PH值。
(4)推广绿肥种植,增加土壤养分和有机质。
(5)加强土壤水分管理,改善土壤的保水和排水性能。
四、农作物栽培管理1. 种子选择(1)选择优质的种子品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2)进行种子处理,消毒和加强抗病能力。
2. 土壤施肥(1)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进行施肥,合理配置氮、磷、钾等养分。
(2)酌情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力。
(3)加强追肥管理,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及时补充养分。
3. 病虫害防治(1)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合理种植轮作和间作。
(2)进行定期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4. 土壤水分管理(1)科学浇水,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含水量进行灌溉。
(2)加强农田排水设施建设,排除积水和减少土壤水分流失。
园林植物的土壤、水分和营养管理
![园林植物的土壤、水分和营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60d69f77c1cfad6195fa7e2.png)
2.根据生长发育阶段合理施肥:总体上 讲,随着树木生长旺盛期的到来,需肥量逐 渐增加,生长旺盛期以前或以后需肥量相对 较少,在休眠期甚至就不需要施肥;在抽枝 展叶的营养生长阶段,树木对氮素的需求量 大,而生殖生长阶段则以磷、钾及其它微量 元素为主。根据园林树木物候期差异,施肥 方案上有萌芽肥、抽枝肥、花前肥、壮花稳 果肥以及花后肥等。就生命周期而言,一般 处于幼年期的树种,尤其是幼年的针叶树种 生长需要大量的化肥,到成年阶段,对氮素 的需要量减少;对古大树供给更多的微量元 素有助于增强对不良环境因子的抵抗力。
2.中耕通气:“地湿锄干,地干锄湿” 2.中耕通气:“地湿锄干,地干锄湿” 每年土壤的中耕次数要达到2 每年土壤的中耕次数要达到2—3次。土 壤中耕大多在生长季节进行,如以消除杂草 为主要目的的中耕,中耕时间在杂草出苗期 和结实期效果较好,这样能消灭大量杂草, 减少除草次数。具体时间应选择在土壤不过 于干,又不过于湿时,如天气晴朗,或初晴 之后进行,可以获得最大的保墒效果。 中耕深度一般为6---10厘米,大苗6 中耕深度一般为6---10厘米,大苗6—9厘 米,小苗2 米,小苗2—3厘米,过深伤根,过浅起不到 中耕的作用。中耕时,尽量不要碰伤树皮, 对生长在土壤表层的树木须根,则可适当截 断。
3.客、培土壤 3.客、培土壤 (1)客土:实际上就是在栽植园林树木时,对栽 植地实行局部换土。通常是在土壤完全不适宜园林树木 生长的情况下需进行客土。当在岩石裸露,人工爆破坑 栽植,或土壤十分粘重、土壤过酸过碱以及土壤已被工 业废水、废弃物严重污染等情况下,这时,就应在栽植 地一定范围内全部或部分换入肥沃土壤。如在我国北方 种植杜鹃、茶花等酸性土植物时,就常将栽植坑附近的 土壤全部换成山泥、泥炭土、腐叶土等酸性土壤,以符 合酸性土树种生长要求。 (2)培土:培土就是在园林树木生长过程中,根 据需要,在树木生长地添加入部分土壤基质,以增加土 层厚度,保护根系,补充营养,改良土壤结构。培土量 视植株的大小、土源、成本等条件而定。但一次培土不 宜太厚,以免影响树木根系生长。
农田管理中的土壤保护措施
![农田管理中的土壤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ff6c83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c.png)
农田管理中的土壤保护措施农田是养育粮食和农作物的重要基地,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土壤面临着诸多威胁,如土壤侵蚀、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等。
为了保护农田土壤,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土壤保护措施。
一、合理施肥农田土壤中的养分是维持作物健康生长的基础。
合理施肥是保证农田土壤营养的关键措施之一。
农民可以通过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作物的养分需求来科学合理地制定施肥方案。
在施肥过程中,应遵循科学施肥原则,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生长需求,选择适宜种类和用量的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进行施用。
此外,还应注意施肥的时机和方式,避免施肥浪费和养分流失。
二、合理耕作合理耕作是农田土壤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合理选择耕作方式和方法,可有效减少土壤侵蚀和退化,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一种常见的合理耕作措施是保护性耕作,即使用覆盖物(如秸秆、麦草等)覆盖作物残株和土壤表面,防止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
此外,农民还可以采用梯田、沟槽等防治措施,减少坡地农田的坡耕地势。
三、植物覆盖植物覆盖是一种有效的土壤保护措施。
通过种植具有强根系和茂密枝叶的植物,可以保持土壤的湿度和结构,减少水土流失和侵蚀。
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覆盖,有助于保护土壤和改善生态环境。
农民可以选择草坪草、绿肥、塘菜或冬季硬质植物等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进行种植,实现土壤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双赢。
四、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是农田土壤保护的重要环节。
合理利用水源、合理排放灌溉水、采取景观建设、绿化治理等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和流失。
除此之外,还可以构建沟渠、挖掘水利设施,利用农田的地势、植被和植物保护地块,防止降雨时土壤受到冲刷和冲刷。
五、循环农业发展循环农业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对于土壤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利用农田资源和农产品,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循环农业可以通过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利用,将农田养分循环利用,并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
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对策
![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530aac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5.png)
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对策园艺是一个广泛领域,包括苗圃,果园,蔬菜园和花园。
土、肥料和水的管理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下面将简要介绍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和水管理对策。
土的管理:1.土壤改良:适量加入有机物料,如腐熟的肥料、腐叶土、稻草等,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
2.调节土壤pH值:土壤的pH值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如果土壤过酸或过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因此,应该根据不同作物的要求进行调整,一般来说,以6.0-7.0的pH 值为宜。
3.排水:排水一定要好,以防止积水,防止病虫害的产生。
如果出现土质过于疏松或过于紧实的情况,可以通过加入腐熟的有机质或其它物质等方法来处理。
1.肥料的选择:根据土壤的性质和植物的生长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肥料。
常见的肥料有有机肥、无机肥、化肥等。
但应当注意,化肥虽然含有高浓度的养分,但容易损害土壤的生态性能,因此,应当适度使用。
2.施肥的时间:对于不同的作物来说,施肥的时间也是不同的。
有些作物需要在生长季节的不同阶段施肥。
如果施肥时间不当,可能会导致植物生长受到影响。
3.施肥的方法:对于肥料的施用方法也是要注意的。
一般来说,有深度施肥和浅度施肥两种方式。
深度施肥适用于根系深厚的植物;浅度施肥,则广泛适用于各类型园艺植物。
1.水源:园艺植物的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
因此,在进行植物栽培时,一定要考虑水源。
在选择水源的时候,可以考虑自来水、地下水、与雨水等。
2.灌溉方式:园艺植物的灌溉方法也是很关键的。
一般来说,有滴灌、喷灌、漫灌等多种灌溉方法。
不同灌溉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作物。
例如,喷灌适用于种植果树;漫灌适用于种植草坪等。
3.灌溉的时间和水量:在灌溉时,也要注意时间和水量的调节。
一般来说,早晨和傍晚是比较适合灌溉的时间段。
灌溉的水量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来设置。
总之,土、肥料和水的管理对于园艺植物的健康生长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农田土壤养分管理技术
![农田土壤养分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e2ca75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5.png)
农田土壤养分管理技术农田土壤养分管理技术一直是农业生产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有效的土壤养分管理技术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减少化肥施用,减轻环境压力。
以下将探讨一些提高农田土壤养分管理技术的方法。
第一,了解土壤情况。
在农田土壤养分管理技术中,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情况。
不同土壤有着不同的特点,只有了解了土壤的基本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养分管理。
第二,合理施肥。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无机肥和微量元素,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充足。
有机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第三,采用轮作休耕制度。
轮作休耕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系统,它可以有效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和积累,保持土壤肥力平衡。
在不同季节种植不同作物,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第四,优化施肥时间。
在农田土壤养分管理技术中,施肥时间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和需求,合理施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养分的流失。
第五,加强水肥一体化管理。
水肥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农田土壤养分管理技术,它通过灌溉和施肥的配合,有效减少养分流失,提高养分利用率。
定量浇灌和滴灌技术可以减少施肥量,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第六,合理利用有机肥。
有机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对土壤改良有着显著的效果。
合理利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第七,加强土壤保护。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护土壤是农田土壤养分管理技术的关键。
加强植被覆盖、防止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农草栽植和植物秸秆还田等措施,可以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
第八,采用有机农业技术。
有机农业技术是一种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它通过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方法,提高土壤养分管理技术,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
有机农业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田土壤养分管理策略
![农田土壤养分管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c3d331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3.png)
农田土壤养分管理策略农田土壤养分管理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土壤养分管理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还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一、了解土壤养分状况要实现有效的农田土壤养分管理,首先需要对土壤的养分状况有清晰的认识。
这就需要进行土壤检测,包括测定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以及中微量元素如钙、镁、硫、铁、锰、锌、铜等的含量。
同时,还需要了解土壤的酸碱度(pH 值)、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等特性。
通过专业的土壤检测机构或者使用简便的土壤检测试剂盒,可以获取这些关键的土壤养分信息。
这些数据将为后续制定合理的养分管理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制定个性化的养分管理计划在了解土壤养分状况的基础上,根据种植的农作物种类、预期产量目标以及土壤的特性,制定个性化的养分管理计划。
不同的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
例如,谷类作物对氮、磷的需求较大,而蔬菜类作物对钾的需求相对较高。
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土壤的供肥能力。
如果土壤本身富含某种养分,在施肥时就可以适当减少该养分的投入;反之,如果土壤中某种养分缺乏,则需要增加相应的肥料供应。
同时,还要注意肥料的合理配比。
氮、磷、钾三大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只有保持合适的比例,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三、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市场上的肥料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化肥、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等。
化肥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的特点,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等问题。
有机肥则富含丰富的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但肥效相对较慢。
生物菌肥含有有益微生物,能够促进土壤中养分的转化和释放,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土壤状况和农作物需求,合理搭配使用不同种类的肥料。
例如,在土壤肥力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以改良土壤;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可以适量施用化肥,快速补充养分。
春分时节的农田土壤管理与改良
![春分时节的农田土壤管理与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fe17512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0.png)
春分时节的农田土壤管理与改良春分时节是农田繁忙的季节,也是土壤管理与改良的关键时期。
合理的土壤管理和改良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和产量增加。
本文将从土壤质地改良、有机物质添加、水分管理和微生物活性增强四个方面介绍春分时节的农田土壤管理与改良方法。
一、土壤质地改良土壤质地是农田土壤的重要特征之一,直接影响土壤的通透性、保水性和肥力。
对于重黏土壤,可以通过加入砂质材料和有机物质来改良土壤质地。
砂质材料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有机物质可以改善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
对于砂质土壤,可以添加粘土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
二、有机物质添加有机物质是农田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
春分时节,可以在耕种前将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等有机物质添加到农田土壤中。
有机物质的添加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并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三、水分管理春季是农田水分管理的重要时期,合理的水分管理可以提高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在春分时节,要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及时进行灌溉和排水。
要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同时,可以利用田间覆膜技术和保水措施来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水分流失。
四、微生物活性增强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土壤养分循环和植物营养吸收的重要参与者。
春分时节,可以通过添加生物有机肥、发酵堆肥等措施来增强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
微生物活性的增强可以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生长。
综上所述,春分时节的农田土壤管理与改良需要采取土壤质地改良、有机物质添加、水分管理和微生物活性增强等措施。
通过合理的土壤管理和改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和产量增加。
春分时节是农田工作的关键时期,也是农田土壤管理与改良的重要时期,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壤管理和改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田园管理的技巧
![田园管理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59a1f4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f.png)
田园管理的技巧田园管理技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土壤管理、植物管理、水源管理、害虫病虫害防治、温度和光照控制、肥料管理等。
下面将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是土壤管理。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必须保持其肥力和水分。
首先要做的是进行土壤酸碱度的检测,以确定所需的调节措施。
如果土壤过酸或过碱,可以通过添加石灰或硫磺来进行调节。
其次是进行土壤养分的测试,确定所需的肥料类型和用量。
还要注意土壤的保水性,通过保持土壤表面的覆盖物,如秸秆或腐殖质,减少水分的蒸发。
其次是植物管理。
要实现高效的田园管理,需要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农作物品种。
在种植时要保持适当的行距和密度,以确保植物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生长。
还要定期除草,以防止杂草对农作物的竞争。
及时修剪和修整植物,促进植物的分枝和更好的通风。
水源管理也是田园管理的关键。
要实现有效的水源管理,首先要确定农作物的灌溉需求,并安排适当的灌溉时间和频率。
尽量选择节水灌溉方法,如滴灌或喷灌,减少水分的浪费。
另外,可以收集雨水并储存起来,用于农田的灌溉,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害虫病虫害防治也是田园管理不可忽视的方面。
首先要定期巡查农田,发现病虫害的早期迹象,以便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选择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或使用友好型杀虫剂。
此外,定期进行病害防治的喷施,以阻止病害的蔓延。
田园管理中的温度和光照控制是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
可以利用温室或遮阳网等措施,调节农田的温度,并防止过度曝晒。
在光照方面,可以根据农作物的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种植场地和种植季节,以确保农作物得到足够的阳光照射。
最后是肥料管理。
合理的肥料管理是保持土壤肥力的关键。
可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确定农作物所需的肥料类型和用量。
建议使用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动植物粪便或堆肥,以提供农作物所需的养分。
同时,要注意肥料的施用时间和方法,避免肥料的浪费和过量施用。
以上是关于田园管理技巧的详细介绍。
种植园土壤管理制度
![种植园土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d93f05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a.png)
种植园土壤管理制度
种植园土壤管理制度是指针对种植园土壤的管理规范,旨在保护和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保障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土壤监测
种植园应定期对土壤进行监测,以了解土壤质量和肥力状况。
监测内容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等指标。
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土壤改良方案。
## 土壤施肥
种植园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等营养物质,避免过量施肥和不当施肥造成的土壤污染和质量下降。
## 土壤保水保墒
种植园应采取措施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水分过度蒸发,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常用的措施包括覆盖物、灌溉、深翻土壤等。
## 土壤耕作
种植园应按照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采取合适的耕作方式,保证土壤的松散、透气和排水性能。
同时避免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导致的土壤侵蚀和质量下降。
## 土壤修复
在土壤质量受损或受到污染时,种植园应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包括改良土壤结构、引入有益微生物、修复土壤化学性质等。
修复后的土壤应经过监测确认,确保达到适合作物生长的标准。
以上是种植园土壤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实施该制度,可以保障土壤质量和肥力,提高种植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芒种中国农田土壤管理与肥料施用的要点
![芒种中国农田土壤管理与肥料施用的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51107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e.png)
芒种中国农田土壤管理与肥料施用的要点芒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候,农田土壤管理和肥料施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芒种时期中国农田土壤管理的要点以及合理施用肥料的方法。
一、芒种时期土壤管理的要点1. 清除杂草:芒种时节,杂草生长迅速,容易与作物竞争养分和水分资源,同时还可能成为病虫害的孳生源。
因此,及时清除杂草是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关键。
2. 翻耕松土:芒种时节,对于农田土壤进行翻耕松土可以增强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
利用机械设备或手工进行适当的翻耕,有助于改善土壤质地和结构,促进根系生长以及作物养分的吸收。
3. 防治病虫害:芒种时期,作物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产量和品质。
因此,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如合理选用农药、生物防治等方法,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助于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二、芒种时期肥料施用的要点1. 合理施肥:农田肥料的施用要根据土壤类型、农作物的需求以及土壤养分状况来确定。
在芒种时期,应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需求,合理配置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肥料,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精确施肥:在芒种时期,农田施肥应遵循“科学施肥、精确施肥”的原则。
通过选用合适的施肥方法,如基肥、追肥、叶面喷施等,有针对性地满足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3. 有机肥料的利用:芒种时节,合理利用有机肥料有助于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通过施用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4. 配合施用微量元素肥料:适量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有一定的作用。
芒种时期,可以针对土壤缺乏的微量元素进行补充,如硼、锌、铜等,促进作物正常生长与发育。
综上所述,芒种时期的土壤管理和肥料施用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合理清除杂草、翻耕松土、防治病虫害,以及科学施肥、精确施肥,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农田的生产力,确保农作物的优质高产。
小寒节气中的农田土壤管理与施肥
![小寒节气中的农田土壤管理与施肥](https://img.taocdn.com/s3/m/ae2cef4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8.png)
小寒节气中的农田土壤管理与施肥随着小寒节气的到来,农田土壤管理与施肥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在这个时期,农田土壤的保护和培肥工作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农田土壤的管理和施肥技术两个方面,探讨小寒节气中农田土壤管理与施肥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一、农田土壤的管理农田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良好的土壤管理能够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的产量。
小寒节气中的农田土壤管理主要包括土壤保护和土壤改良两个方面。
首先是土壤保护。
小寒节气中的气温逐渐下降,土壤的冻融循环加剧,对土壤的侵蚀和损伤会加剧。
因此,在冬季的土壤管理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合理利用农田,做好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减少土壤水分流失和蒸发。
其次,加强对农田的管理,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水分湿润过多导致土壤结构松散。
再次,加强农田的排水和排气,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通透性。
其次是土壤改良。
农田土壤往往存在着酸碱不平衡、养分缺乏等问题,需要通过改良来提高土壤质地和肥力。
小寒节气中的土壤改良工作主要包括有机质的施入和翻晒等措施。
有机质的施入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和保水性,增加土壤的肥力。
翻晒则能够加速有机质的分解与转化,提高土壤的肥力。
值得注意的是,施入有机质的时机要选择在气温较高的天气,具体施肥量要根据土壤质地和农作物种类来确定,避免因施肥过量而造成土壤负荷过重。
二、施肥技术合理施肥是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和高产高效的重要手段。
小寒节气中的施肥工作要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肥力状况来确定施肥种类、施肥量和施肥时机。
首先是施肥种类的选择。
以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为主的复合肥是小寒节气中常用的施肥种类。
复合肥含有多种养分,能够全面满足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
此外,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可以添加有机肥或其他微量元素肥料,以弥补土壤中某些养分的不足。
其次是施肥量的确定。
施肥量的多少要根据农作物种类、生育期和土壤状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小寒节气中的施肥量可以稍微减少,特别是氮肥的施用量。
寒露节气中的农田土壤养分管理
![寒露节气中的农田土壤养分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8a8f8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6.png)
寒露节气中的农田土壤养分管理随着秋天的深入,天气逐渐转凉,植物的生长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土壤中的养分管理变得尤为关键。
在寒露节气中,合理的土壤养分管理是农田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些在寒露节气中农田土壤养分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一、秋季施肥寒露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农田中最后一次适宜施肥的时机。
在这个时期,农民应根据各类农作物的需求,通过施肥来合理补充土壤中缺失的养分,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
具体施肥方式取决于不同农作物的需求,但总体原则是尽量选择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以满足作物对这些养分的需求。
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作物的需求来调整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应确保施肥均匀,避免出现肥料过多或过少的局部现象。
二、翻耕与养分保留寒露节气中,适当的翻耕是土壤养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翻耕,可以将秋季残留在地表的植物残体埋入地下,促进其迅速分解,释放养分。
在耕地的同时,还可以将养分混入土壤中,提高土壤的肥力。
然而,翻耕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会造成土壤面层的侵蚀和水分的损失。
因此,在翻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同时加强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除了翻耕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保持土壤中的养分。
例如,利用秸秆覆盖,可以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和营养元素的流失。
此外,还可以种植绿肥作物,通过绿肥的生长和分解,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养分的保持能力。
三、水分管理与保湿寒露节气中,土壤中的水分管理也是农田养分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干旱的条件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无法被充分吸收和利用,从而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因此,在寒露节气中,农民应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的适宜湿度。
对于旱地作物,需要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水分过早耗竭。
对于水田作物,要注意排水和保湿,防止积水导致土壤滞湿。
寒露节气下的农田土壤养分管理与调控
![寒露节气下的农田土壤养分管理与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ed84274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4.png)
寒露节气下的农田土壤养分管理与调控寒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秋天的深入。
在这个季节里,对于农田土壤的养分管理与调控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的土壤养分管理不仅可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还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寒露节气下的农田土壤养分管理与调控方法。
一、土壤养分管理的重要性农田土壤中的养分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依托。
其中,氮、磷、钾被视为农作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对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因此,科学合理的土壤养分管理对于农田生产至关重要。
二、寒露节气下的土壤养分监测在寒露节气下,应对土壤进行养分监测,了解土壤中各类养分的含量和平衡情况。
这可以通过取土样进行实验室检测,也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土壤养分快速检测仪器等,来及时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
通过监测,可以为后续的养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三、农田土壤养分调控的方法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监测结果,科学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针对不同的作物和土壤类型,确定适宜的氮、磷、钾肥的种类和用量。
同时,结合农作物的需求期,合理调节施肥时机,确保养分的供给与需求相匹配。
2. 秸秆还田寒露节气是秋季收割作物的季节,这个时候秸秆可以作为有机肥料还田。
将秸秆还田可以提供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同时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和持水能力。
3. 轮作休闲合理安排农田的轮作休闲,可以有效避免连作难题,减缓土壤的养分流失速度。
利用休闲期,土壤可以得到充分的修复和调整,为下一季作物的生长打下坚实基础。
4. 基质改良对于土壤质地较差的农田,可以通过基质改良来提高土壤的养分利用效率。
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改良剂,改良土壤的结构和质地,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四、农田土壤养分管理的注意事项1. 避免过量施肥过量施肥不仅造成养分的浪费,还会导致农田环境的污染。
因此,在施肥时要根据作物的需求量和土壤的实际状况,科学设置施肥用量,避免施肥过度。
2. 调整养分比例氮、磷、钾等养分元素在土壤中的比例需要合理调整。
农田土壤健康管理方法
![农田土壤健康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a6118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5.png)
农田土壤健康管理方法农田土壤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收益。
因此,掌握有效的农田土壤健康管理方法至关重要。
一、合理轮作与间作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
不同的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不同。
例如,豆科作物可以固氮,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氨态氮,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含量。
当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时,就能够补充土壤中氮素的消耗,让土壤的养分更加均衡。
像大豆和玉米轮作就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模式。
间作则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两种或多种作物。
比如在果园里间作一些豆科绿肥植物。
这样做一方面豆科植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其根系在生长过程中可以疏松土壤,让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更好;另一方面,豆科植物的残体在分解后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合理的轮作和间作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一些病虫害具有寄主专一性,轮作和间作改变了作物种类,打破了病虫害的生存环境,降低了其繁殖和传播的机会。
二、科学施肥施肥是补充土壤养分的重要手段,但必须科学进行。
首先要进行土壤养分检测,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和比例。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施肥的种类和数量。
如果土壤中磷元素缺乏,就需要针对性地施用磷肥。
有机肥是维持土壤健康的关键肥料类型。
有机肥包括农家肥、堆肥、绿肥等。
它们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在土壤中分解后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有机肥中的微生物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碳源。
除了有机肥,化肥的合理施用也很重要。
要根据作物的需求规律,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施用不同比例的化肥。
例如,在作物的幼苗期,需要适量的氮肥来促进茎叶生长;在开花结果期,则需要更多的磷钾肥来促进花果发育。
但是,化肥的过量使用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土壤板结、土壤酸化等。
土壤板结会导致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变差,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
土壤酸化会使一些养分的有效性降低,同时还可能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增强,对作物生长产生毒害作用。
寒露与农田土壤管理如何保护土壤养分
![寒露与农田土壤管理如何保护土壤养分](https://img.taocdn.com/s3/m/62e3d40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f.png)
寒露与农田土壤管理如何保护土壤养分寒露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农田土壤管理的关键时期。
如何保护土壤养分,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是每一个农民都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寒露时节农田土壤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保护土壤养分的方法和措施。
1. 高效利用秋季残留物寒露时节,秋季作物已经收获,田间残留物比较丰富。
这些秸秆、根系和落叶等有机物质是土壤的宝贵资源,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保持土壤的保水能力。
农民应该及时将秋季残留物还田,在耕种或者涝田前进行深翻,使之与土壤充分融合,提高土壤的肥力。
2.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农田土壤管理在寒露时节要注意合理施用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并且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正确选择有机肥料和适当施用量,能够保障秋冬季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效率。
同时,有机肥料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和保水性能,有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
3. 增施磷肥和钾肥农田土壤管理要注重磷肥和钾肥的增施。
寒露时节土壤气温下降,磷肥和钾肥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提前施用。
磷肥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可以促进根系生长和植物的抗逆性。
钾肥则有助于提高植物的养分吸收能力、增强冬季耐寒性以及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合理增施磷肥和钾肥,可以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效率,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 保持良好的田间排水寒露时节,尤其是在南方地区,雨水增多,田地的排水情况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有着重要影响。
农田土壤管理要注重田间排水的保持,避免因积水而造成土壤养分的流失和作物根系窒息。
可以通过改善田地排水系统,修筑排水沟和沟渠,合理开垦排水沟等方式,提高田间排水的效果,保证土壤养分的稳定。
5. 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寒露时节因气温下降和天气湿度增加,病虫害易于滋生。
病虫害不仅会危害作物的生长发育,还会导致土壤养分的流失和破坏。
因此,农田土壤管理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控。
可以采用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方式,避免连作引发病虫害的发生;及时发现和防治病害和虫害,合理使用农药和生物农药等措施,减少病虫害对土壤养分的损失。
芒果田园管理方案
![芒果田园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40098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9.png)
芒果田园管理方案概述芒果是一种广受欢迎的热带水果,从栽培到采摘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
本文将介绍芒果田园管理的方案,包括土壤管理、水分管理、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土壤管理芒果生长需要良好的土壤质量,因此需要对土壤进行科学的管理。
首先,需要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质地、PH值、养分含量等指标。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制定合理的土壤改良方案,包括施加有机肥、石灰等物质。
其次,需要进行合理的耕作和管理,以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建议采用深翻耕作,同时进行地膜覆盖,以降低土壤温度和蒸发速度,减少水分流失。
水分管理芒果喜欢阳光和湿润的环境,因此水分管理是芒果田园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在芒果生长期间,应按照芒果的生长特点,进行合理的水分管理。
首先,要进行灌溉。
在芒果生长期间,应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等指标,确定灌溉次数和灌溉量。
同时,要根据芒果的生长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灌溉,避免浪费水资源。
其次,要做好排水工作。
在高温多雨或灌溉过度的情况下,芒果根系容易受到侵害,因此需要做好排水工作,保持土壤湿度适宜。
灌溉灌溉是芒果田园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芒果生长影响很大。
合理的灌溉方案可以提高芒果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发生。
首先,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
目前常用的灌溉方式有滴灌、喷灌、渗灌和表面灌溉等,应根据芒果生长的需求和生产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其次,要根据土壤湿度和芒果的生长情况,确定灌溉次数和灌溉量。
在干旱季节,应增加灌溉量,维持土壤湿度。
施肥芒果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因此施肥是芒果田园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首先,要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的施肥。
应根据芒果生长的各个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施肥,使芒果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物质。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方式。
一般来说,有机肥和无机肥可以相互补充,在芒果生长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比例的有机肥和无机肥施肥,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同时,还要注意肥料的施放方式,应根据芒果的生长特点和土壤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
芒种时节的农田土壤管理技巧
![芒种时节的农田土壤管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30dfda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8.png)
芒种时节的农田土壤管理技巧芒种时节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6月5日或6日左右,此时正值农田耕种的关键时期。
合理的土壤管理对于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丰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施肥、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芒种时节的农田土壤管理技巧。
一、施肥技巧1.了解作物需求:在芒种时节,农田中的作物正处于长势迅猛的阶段,因此需要更多的养分供应。
在施肥前,农民们应该了解作物的养分需求,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品种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案。
2.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有机肥和化肥具有互补的特点。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供丰富的有机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增加土壤肥力。
而化肥则可以快速供应作物的养分需求。
在施肥时,农民们可以将有机肥与适量化肥结合使用,以达到养分平衡的效果。
3.分层施肥:分层施肥可以有效利用土壤的养分。
在芒种时节,可以采用浅层施肥和深层施肥相结合的方式,将部分肥料施入浅层土壤中,供应作物的近期需求,同时将其他肥料施入深层土壤中,供应作物的中远期需求。
二、水分管理技巧1.合理灌水:芒种时节,气温升高,蒸发增加,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也随之增大。
因此,在灌溉上要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生长情况合理控制水量和灌水频次,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
2.保持土壤湿润:芒种时节的土壤湿度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农民们可以采取覆膜保墒、缓释水肥等措施,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3.注意灌排平衡:芒种时节,由于降雨频繁,土壤容易积水。
农民们需要及时排水,保持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避免土壤发酵产生有害气体,影响作物根系呼吸。
三、病虫害防治技巧1.科学轮作:芒种时节,病虫害易发生,为了减少病虫害的侵害,农民们可以合理安排农田的作物轮作。
通过不同作物的轮作,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减少农药的使用。
2.加强田间管理:芒种时节是病虫害发生的高发期,农田的管理除了合理施肥、灌水外,病虫害的预防也非常关键。
五味子园地土壤管理
![五味子园地土壤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ee0f053700abb68a882fb97.png)
五味子园地土壤管理在自然界中,土壤是植物生长结果的基础,是水分和养分供给的源泉。
土壤深厚、土质疏松、通气良好,则土壤中微生物活跃,能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有利于根系生长,增强代谢作用,对增强树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果实品质,都起着重要作用。
在自然界中,土壤是植物生长结果的基础,是水分和养分供给的源泉。
土壤深厚、土质疏松、通气良好,则土壤中微生物活跃,能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有利于根系生长,增强代谢作用,对增强树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果实品质,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进行五味子无公害规范化栽培,土壤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
五味子的土壤管理,就是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营养状况正确地进行施肥、灌水和行间管理,从而保证丰产、稳产和优质、高效。
一、五昧子所需主要营养及其季节水平的变化1、氮氮素供应不足时,五味子新梢生长衰弱,叶小而色浅,过早地结束营养生长,果穗与果粒均较小,产量明显下降。
氮素过多时,枝、叶徒长而不充实,易受病害侵袭。
五味子在一年中对氮的吸收大致和萌芽同时开始,从展叶至开花期前对氮的需求量最大。
故氮肥的施用应着重在生长前期,使植株在生长前期能形成健壮的新梢和发育良好的花朵,为坐果和果实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2、磷五昧子从早春新梢开始生长至浆果成熟期均吸收磷,在新梢旺盛生长期和浆果膨大期吸收最多。
在浆果成熟期间,茎、叶中的磷向果实中大量转移。
磷肥施入土壤后,很快被固定,在土壤中移动很慢,不易流失,故磷肥可在施基肥时一并施人。
为了提高肥效,应适当靠近根系深施。
如果在生长期需要补充磷肥,可用0.3%~O.4%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
3、钾五味子在整个生长期都吸收钾,但随着浆果的膨大,钾的吸收量明显增加。
钾肥施用后不易被土壤固定,应适当深施并靠近根系,一年进行两次追肥,第一次在5月初(萌芽期),第二次在植株生长中期(7月上旬)。
全年每株施硫酸钾10~25克,在花性分化的关键期(6月下旬至7月初)也可用0.3%~0.4%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一、土壤管理概念及耕作制度
2. 土壤耕作制度 • 土壤耕作制度:是指以土壤耕作为中
心,包括施肥、灌溉、除草、水土保 持、轮作倒茬等各项农业技术措施在 内的农作体系。 • 目前有:清耕法,免耕法,覆盖法, 生草法,休闲轮作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5
苹果园行间生草,行内化学除草
• 改良措施:引淡水排碱洗盐为基本的方法,在畦间开 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定期灌溉以排走盐碱。
• ①中耕以切断土壤表面的毛细管、②地表覆盖、③增 施有机肥、④营造防风林网、⑤选择施用酸性肥料等。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25
2.土壤改良-土壤酸碱度调节
• 土壤过酸:加入磷肥、适量石灰,或种植碱性绿肥(如 毛叶苕子、油菜)作物来调节。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6
柑橘园生草覆盖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7
薄膜覆盖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8
(果园)生草法
• 狭义概念是除(果树)树盘外,在果树行间播种禾本科、 豆科等草种的土壤管理方法。
• 广义的概念是指人工全园种草或果树行间带状种草. • 所种的草是优良多年生牧草;全园或带状人工生草,也可
君子兰
5.5~6.5 6.0~7.5 4.5~6.0 5.5~7.0 4.5~5.5 5.5~6.5
菊花 八仙花 月季花
兰科植物 凤莉科植物
仙人掌类
6.0~7.5 4.6~5.0 6.0~7.0 4.5~5.0
4.0 7.6~8.0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15
二、 土壤改良
2.土壤改良
• 是指包括土壤熟化、不同类型土壤调整和土壤酸碱度 的调节等,使土壤理化性质适合对应作物生长的操作 过程。
• 具体包括土壤深翻熟化、土壤消毒和不同类型土壤 (粘性土、沙性土、酸性土、碱性土、盐碱地)的改 良。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16
2.土壤改良-土壤熟化
• 通过各种技术措施,使自然或人工、以及贫瘠土壤的 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的组成等得到有效调整、 土壤的耕性不断改善,肥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18
19
2.土壤改良-土壤熟化
(2) 菜园土壤的培肥熟化 • 当前蔬菜土壤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土壤有机质低,养
分失调,土壤酸化、土壤污染。 • 菜园土肥力特性:厚,松,肥,温,润。 • 菜园土壤的熟化: 熟土层加厚、物理性状改变、土壤
养分。 • 蔬菜土壤的培肥:有机肥、化肥、微肥及土壤改良。
22
2.土壤改良-粘性土改良
• 特点:土壤粘重,容易板结;透气性差;有机质含量 低;且严重酸化;
• 红黄壤: “下雨乱糟糟,天旱一把刀” • 改良措施:掺沙;增施有机肥(绿肥、秸秆、稻壳、
厩肥等);合理耕作(免耕/少耕、生草)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23
2.土壤改良-沙性土改良
• 特点:保水保肥能力低;有机质和无机养分极少;表层土 壤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剧烈。
• 改良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的保水保肥能 力- “填淤”结合增施腐熟粪厩肥等有机肥。
➢ 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施 用于沙性土壤作为保水剂或促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24
2.土壤改良-盐碱地改良
• 特点:土壤含盐量高,存在离子毒害。容易引起植物 ‘生理干旱’
多浆植物
腐叶土+园土+黄沙
2:1:1
荷兰盆栽花卉通用
腐叶土+黑色腐叶土+河沙
10:10:1
英国盆栽花卉通用
腐叶土+细沙
3:1
美国盆栽花卉通用
腐叶土+小粒珍珠岩+中粒珍珠岩
2:1:1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21
2.土壤改良-土壤消毒
• 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耕作的土壤,以达到控制土壤病 虫害,克服土壤连作障碍目的。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12
常见园艺植物最适宜的土壤pH
葡萄 西府海棠 山荆子
苹果 枣
7.5~8.5 6.5~8.5 6.5~7.5 5.4~8.0 5.0~8.0
柿子 樱桃 柑橘 桃 板栗
6.5~7.5 6.0~7.5 6.0~6.5 5.5~7.0 5.5~6.8
枇杷 香蕉 芒果 菠萝
5.5~6.5 4.5~7.5 4.5~7.0 4.5~5.5
以是除去不适宜种类杂草的自然生草,生草地不再有除刈 割以外的耕作,人工生草地由于草的种类是经过人工选择 的,它能控制不良杂草对果树和果园土壤的有害影响。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9
(果园)生草法-优点
• 防止和减少土壤水分流失; •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
性质,使土壤保持良好的团粒结构; • 增加害虫的天敌种群数量增大,减少农药的投入及农
6.0~7.5 6.0~7.0 5.5~7.0 6.0~6.5 7.0~7.5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14
常见园艺植物最适宜的土壤pH
金鱼草 鸡冠花 仙客来
石竹 一品红 郁金香
6.0~7.5 6.0~7.5 6.0~7.5 6.0~8.0 6.0~7.5 6.5~7.5
风仙花 芍药 杜鹃
秋海棠 山茶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13
常见园艺植物最适宜的土壤pH
大白菜 萝卜
花椰菜 莴苣 芹菜
6.8~7.5 6.0~7.5 6.5~7.0 6.0~7.0 6.0~7.5
黄瓜 冬瓜 菜豆 茄子 番茄
6.3~7.0 6.0~7.5 6.5~7.0 6.5~7.3 6.0~7.5
大葱 大蒜 韭菜 洋葱 马铃薯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17
2.土壤改良-土壤熟化
(1) 果园土壤的深翻熟化
• 时期:一年四季都可以深翻,但以秋季深翻的效果最好。 • 秋季深翻一般结合秋施基肥进行并立即灌水,有助于有机物
的分解和根系的吸收。 • 深度:应略深于果树根系分布区。未抽槽的果园一般深度要
达到50~80cm左右。 • 方式:深翻扩穴;隔行深翻;
• 物理方式:蒸汽高温消毒(60℃×30min;80~90 ℃ ×10min);特点具有广普性(杀菌、消毒和除杂草), 但是需要埋设地下管道,费用较高,且易部分造成离子 毒害。
• 化学消毒:常用的40%甲醛(福尔马林),50%多菌灵 +50%苯菌灵或拖布津(与土壤拌匀消毒)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 土壤偏碱:加人硫酸亚铁,或种植酸性绿肥作物如苜宿、 草木樨等来调节。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26
2.土壤改良-沙荒及荒漠地改良
• 特点:土壤有机质极为缺乏、有效矿质营养元素奇缺、 温湿度变化大、无保水保肥能力。
• 改良措施:填淤、增施细腻的有机肥等;对于大面积的 沙荒与荒漠地来说,防风固沙、发掘灌溉水源、设置防 风林网、地表种植绿肥、加强覆盖等则是土壤改良的基 础。
药对环境和果实的污染; • 使果园土壤温度和湿度昼夜变化幅度变小,有利果树
根系生长和吸收活动; • 便于果园推行机械作业,省人力,提高于劳动效率。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10
(果园)生草法-生草类型
• 人工种植生草:百喜草、白三叶草、豌豆、扁蓿豆、多变 小冠花、草地早熟禾、匍匐剪股颖、野牛草、羊草、结缕 草、猫尾草、草木樨、紫花苜蓿、百脉根、鸭茅、黑麦草 等。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园艺植物的田间管理
第6章 园艺植物的田间管理
第1节 土壤管理
3
一、土壤管理概念及耕作制度
1.土壤管理概念及目的 • 定义:是指 Nhomakorabea壤耕作、土壤改良、施肥、排灌水和杂
草清除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 目的: ➢ 扩大根域土壤范围 ➢ 调节土壤养分和水分,增加土壤水肥保持能力 ➢ 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 ➢ 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
• 自然生草:生长季节任杂草萌芽生长,人工铲除或控制不 符合生草条件的杂草,如灰菜、千里光、白蒿、白茅等高 大草。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11
二、 土壤改良
1.园艺植物所需的土壤条件
• 深度:草本植物,30cm左右,根菜类要求高些;果树和 观赏树木:40~80cm左右。
• 疏松:土壤孔隙度和土壤空气含氧量≥10%。 • 肥力:有机质含量2~3%,可供给充分的矿质营养。 • 水分:田间持水量的60~80%,保水和排水能力强。 • pH:依园艺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大的差别。
园艺植物栽培学 第6章 第1节
20
2.土壤改良-土壤熟化
(3) 盆栽花卉基质的配制
适用植物
成分
体积比
观赏植物通用
①园土+腐叶土+黄沙+骨粉 ②泥炭+黄沙+骨粉
6:8:6:1 12:8:1
草花
腐叶土+园土+砻糠灰
2:3:1
花木类
堆肥土+园土
1:1
宿根、球根花卉
堆肥土+园土+草木灰+细沙
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