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四章 效用理论
效用的名词解释微观经济学
效用的名词解释微观经济学在微观经济学中,效用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个体对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效用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人们做出特定的消费选择,以及他们如何在不同选择之间进行权衡和决策。
效用的概念最早由经济学家杰雷米·边沁(Jeremy Bentham)提出,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经济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
效用是主观的,并且对不同人有不同的度量标准,因为每个人的喜好和价值观不同。
效用的度量通常使用个体偏好来衡量。
个体偏好是一种排序,用于评估不同商品或服务的相对满意程度。
根据效用理论,个体通常会追求增加其总效用的目标。
例如,一个人可能更喜欢苹果而不是橙子,因为他认为苹果比橙子更能够提供他想要的满足感。
效用的度量通常是主观和非可比的。
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比较两个人的效用大小,也不能比较同一人在不同时间段的效用大小。
效用只能用来比较个体对不同选择的相对满意程度。
效用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边际效用递减。
这意味着随着个体对某一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逐渐增加,其对每一单位消费的满意程度会递减。
例如,一个人喝一杯果汁可能非常享受,但连续喝很多杯果汁后,每一杯果汁对他的满意程度将会逐渐降低。
根据效用理论,个体在做出消费决策时会权衡不同选择之间的边际效用和成本。
边际效用是指个体通过额外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获得的额外满意程度。
成本可以是货币成本,也可以是时间、努力或其他资源的投入。
当个体的边际效用与成本相等时,他们达到了效用最大化。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无法通过重新分配资源来提高其总效用。
因此,效用最大化意味着在给定的资源约束条件下,个体已经取得了最大的满意程度。
效用理论为经济学提供了分析个体消费行为和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工具。
通过考虑个体的效用函数和个体之间的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消费者在市场中的行为。
此外,效用理论还有助于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以及企业如何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制定定价策略。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在市场上,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弹性:弹性是指供给或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了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那么它们具有较高的弹性。
3.效用理论:效用理论研究了人们如何做出消费决策。
效用是个体对一个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效用理论认为,人们的消费决策是基于他们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效用进行权衡和比较。
4.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带来的额外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认为,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个单位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会递减。
5.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要素(如劳动力和资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可以用来衡量新增投入要素对产出的贡献。
6.成本理论:成本理论研究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如何决定其生产和定价策略。
固定成本是企业无论产量如何都不变的成本,而可变成本是与产量成正比的成本。
7.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生产一个额外单位的成本。
边际成本递增的原理认为,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产量会导致边际成本逐渐增加。
8.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上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定价能力和市场效率。
9.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产生经济活动的副作用对非相关经济主体的影响。
正外部性是指副作用给非相关经济主体带来积极影响,如环境保护行为的外部效应。
负外部性是指副作用给非相关经济主体带来负面影响,如污染的外部效应。
10.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所有人都可以无法排除且共同享受的商品或服务。
公共物品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干预,因为私人企业无法从中获利。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个体经济主体的决策、市场的运作和经济体系的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函数——厂商(生产者)行为理论之一
二、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
经济学中的短期与长期
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 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的时间周 期。 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 时间周期。
划分的标准是,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 量的数量。
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
举例:连续投入劳动L
劳动量L 总产量TP 边际产量MP 平均产量AP
是固定的。
Q=aL+bK
2.2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生产函数。
假定只用L和K,则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Minimum(L/u,K/v) u为固定的劳动生产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劳动数) v为固定的资本生产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资本数)
厂商的目标:利润最大化。
条件要求:完全信息 。
长期的目标:销售收入最大化或市场销售份额最大化。 原因:信息是不完全的,厂商面临的需求可能是不确
定的。
今后讨论中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假设:实现利润最大
化是一个企业竞争生存的基本准则 。
第二节
生产
一、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 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等投入存在着一定依存关
在固定比例生产函数下,产量取决于较小比值的那一
要素。 产量的增加,必须有L、K按规定比例同时增加,若其 中之一数量不变,单独增加另一要素量,则产量不变。
2.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C-D生产函数),由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
拉斯于1982年根据历史统计资料提出的。
Q AL K
微观经济学边际效用理论
微观经济学边际效用理论微观经济学边际效用理论是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它对于解释和分析个体在决策过程中如何进行边际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边际效用理论强调了个体对于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效用逐渐减弱的特点,并且揭示了个体在消费决策中如何根据边际效用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一、边际效用的概念和特征边际效用是指个体对于多个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新增消费所产生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递减边际效用:个体在消费一种商品或服务时,初始时每多消费一个单位所带来的新增满足程度是逐渐减少的,即边际效用递减。
例如,一个人有点饥饿时吃了一块面包,那么他的满足程度会大幅增加;但是当他已经吃了几块面包之后,每多吃一块面包所带来的满足程度就会逐渐减小。
2.正数边际效用:在常规情况下,个体对于一种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是正数。
这意味着每多消费一个单位,个体总体的满足程度会增加。
例如,一个人口渴时喝了一杯水,他会感到非常解渴;而当他已经喝了几杯水之后,每多喝一杯所带来的解渴感就会降低,但总体而言,他的解渴感仍然会增加。
3.边际效用的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于相同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可能存在差异。
这是由于个体的需求差异、生理差异以及心理因素等原因所致。
例如,对于一群人来说,同一种美食对于不同人的满足程度可能会存在差异。
二、边际效用与消费决策边际效用在个体的消费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体在面临限制条件下,根据边际效用来进行合理的消费选择。
例如,当一个人在超市购买水果时,他会根据每种水果的价格和边际效用来做出决策。
他会选择价格适中且边际效用较高的水果,以获得最大化的满足。
边际效用的边际分析方法对于衡量消费者的福利变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当政府对某种商品征收额外的消费税时,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会减少,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三、边际效用与生产决策边际效用理论不仅适用于个体的消费决策,也适用于企业的生产决策。
企业通过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来决定生产规模和产品组合。
微观经济学效用理论知识点解析
微观经济学效用理论知识点解析在微观经济学的广袤领域中,效用理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我们理解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和市场需求提供了关键的理论基石。
效用理论试图解释消费者如何在各种商品和服务之间进行选择,以最大化他们的满足感或效用。
一、效用的概念效用,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这种满足程度是主观的,因人而异,并且难以精确衡量。
例如,对于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来说,购买一本心仪的书籍可能带来很高的效用;而对于对阅读不感兴趣的人,这本书可能几乎没有效用。
需要注意的是,效用并不等同于物品或服务的客观使用价值。
同样的一个苹果,对于饥饿的人可能具有很高的效用,而对于已经吃饱的人,效用则会大幅降低。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消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则是指消费者在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时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假设一个人吃苹果,当他吃第一个苹果时,可能感到非常满足,总效用大幅增加。
但随着吃的苹果数量增加,每多吃一个苹果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
当吃到一定程度,比如已经很饱了,再吃一个苹果可能会感到不舒服,此时边际效用甚至为负。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效用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规律。
它指出,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一规律在生活中有很多体现。
比如,我们在口渴时喝第一杯水感觉非常解渴,效用很高,但随着喝水量的增加,每多喝一杯水带来的解渴效果逐渐降低。
三、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因为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各点的效用水平相同,而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包含的商品组合数量越多,所以效用水平越高。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原理-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机会成本和边际分析的概念和应用-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第二章: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计算和意义-市场福利和市场效率-市场结构和垄断的产生及其对市场机制的影响-价格歧视和公平性的讨论第三章:个体消费者行为-效用理论和效用最大化原则-预算约束和货币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和计算-混合品和边际替代率的应用第四章:生产和成本-生产函数和边际产出递减-边际成本的概念和计算-长期和短期成本的比较-规模经济和生产要素组合的选择第五章:市场结构和垄断-垄断的特点和存在原因-垄断定价和利润最大化-垄断的福利损失和政府干预-自然垄断和垄断竞争的比较第六章:企业策略和市场均衡-市场竞争和均衡价格-不完全竞争的特点和存在原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市场行为- Oligopoly和游戏理论的应用第七章:财政与政府干预-公共产品和原则代理的概念和分类-税收和供给侧政策的效果-收入再分配和社会福利的考量-政府干预的成本和效果评估第八章:市场失灵和外部性-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正面和负面外部性的影响和后果- Pigouvian税和补贴的应用-公共物品和市场处置的问题第九章:信息经济学-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的性质-隐性行动和道德风险-信号模型和屏蔽效应的应用-信用市场和逆向选择的问题第十章:劳动经济学-边际生产力理论和工资决定-人力资本和教育投资-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和分化-最低工资和劳动合同的效果第十一章:地租与土地市场-土地价格和市场竞争的影响-土地和城市规划的问题-土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冲突以上只是对微观经济学各章节的重点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具体内容可能因不同教材和教授的教学方式而有所差异。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还应注重理论的应用和例题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ap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市场和资源分配等方面的经济学分支。
它涉及了一系列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之一。
供给是指厂商愿意以一定价格生产和出售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则是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2.弹性:弹性是衡量商品或服务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对市场的运作至关重要。
如果需求或供给的弹性很高,价格变动会导致数量的大幅度变化;如果弹性较低,价格变动对数量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3.效用理论:效用是指个体从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理论研究了消费者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做出最优的消费选择。
边际效用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边际效用递减则说明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满足感会逐渐减少。
4.生产函数和成本理论: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要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成本理论则研究了企业在不同生产要素价格下如何选择最优的生产组合。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所需要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递增则说明企业在生产更多产品时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的是某个行业中企业数量、产品差异程度以及市场进入和退出的难易程度等因素。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定价和利润水平有所不同。
6.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未能通过市场适当反映的影响,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公共物品是一种无法排除非支付者使用且一个人使用不减少其他人使用量的商品或服务,例如道路和国防。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存在可能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导致社会福利不最大化。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的提供、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势力等。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例如征税、补贴和监管等。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 效用理论
基数效用论假设:1.效用量可以具体衡量 2.边际效用(MU)递减规律 3.货 币边际效用不变;序数假设:只符合排序即可。
•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联系
二、无差异曲线
• 无差异曲线: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 各种不同商品组合点的轨迹,也叫等效用线。
y y
e
d
f
c
U x, y
(4.16) 4.18
•
y
y M Py Px Py x
或
Pxy x
(4.17)
o
图4-12预算线
x
• 预算空间(budget space):消费者花费其全部或部分收 入后所能购买的商品量的集合。
M Px x Py y x0 y0
• 序数效用论与基数效用论的异同 • 区别 • 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考察消 费者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推导需求曲线。而基数 效用论采用边际效用的分析法。物的效用向量可 以表示为: 。向量的模长可以直接比较,这是基 数效用论的方法;多个向量可以复合成一个总的 向量,或者一个总的向量可以分解成多个、多组 向量,这是序数效用论的方法。下表给出两种理 论的具体区别: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束克东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QQ:372467374 电子信箱:jamedong@
第四章 效用理论
• 第一节 消费者偏好 • 第二节 效用理论与基数理论 • 第三节 序数效用与无差异曲线
第一节 消费者偏好
• 一、消费者偏好的含义 • 二、关于偏好的几种假设
一、消费者偏好的含义
1.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能消费的商 品组合进行的排列。消费者的商品组合称为商品束 (a basket of commodities),商品束可以是多种商 品,也可以是一种商品。在经济学中,消费者的消费 行为通常以效用理论来描述。 2.对偏好如下约定: • 表示严格偏好或强偏好(strong preference) • 表示弱偏好(weak preference) • 表示无差异(indifference) • 严格偏好,弱偏好,无差异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不 独立,具有相关性
边际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解释了个体在做决策时如何根据边际效用进行权衡。
本文将探讨边际效用理论的基本概念、假设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1. 边际效用的概念边际效用是指一个额外单位的消费或生产对个体总效用的影响。
例如,当一个人连续吃第一块巧克力时,他的总体满足感不断增加,但当他吃了几块后,额外一块巧克力对总体满足感的贡献逐渐变小。
这个额外一块巧克力对总体满足感的影响,就是边际效用。
2. 边际效用理论的假设边际效用理论基于以下几个假设:- 个体是理性的,追求最大化总体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逐渐减小;- 个体面临有限的资源,需要在不同选择之间进行权衡;- 假设可比较性:个体能够准确地评估不同选择之间的边际效用。
3. 边际效用的最优决策边际效用理论认为,个体在做决策时会选择使得边际效用等于成本的方案。
以消费者为例,当个体购买某种商品时,他们会继续购买直到最后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等于购买这一单位商品的成本。
这样的决策可以使个体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4. 边际效用理论的应用边际效用理论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4.1 消费者选择边际效用理论可以帮助消费者在不同商品之间进行选择。
通过评估不同商品的边际效用,消费者可以决定购买多少单位的商品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这对于个人的消费决策和市场需求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4.2 生产优化在生产过程中,边际效用理论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优化生产过程。
通过评估不同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用,管理者可以决定如何最有效地配置资源,以实现生产的最大化。
4.3 公共政策制定边际效用理论也可以用于公共政策的制定。
例如,在制定税收政策时,政策制定者可以考虑边际税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从而平衡税收收入和个体福利之间的关系。
总结:边际效用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它解释了个体在做决策时如何根据边际效用进行权衡。
边际效用的概念、假设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都对我们理解经济行为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微观经济学习题(4)
微观经济学习题(4)第三章均衡价格理论1、假定在商品X的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个⼈,每个⼈的需求函数均为D=12-2P;同时⼜有1000个相同的⼚商,每个⼚商的供给函数均为S=20P。
其解:1)该产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多少?2)如果每个消费者的收⼊有了增加,其个⼈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了2个单位,求收⼊变化后的市场需求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3)如果每个⼚商的⽣产技术有了提⾼,其个⼈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了40个单位,求技术变化后的市场供给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4)如果政府对每单位商品X征收2美元的销售税,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何影响?消费者和⼚商各负担多少税额?政府征收的总税额为多少?5)如果政府对⼚商的每单位产品X给予1美元的补贴,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什么影响?X的消费者能从中受益吗?1、解:商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120000-20000P商品X的市场供给函数为S=20000P1)令D=S →→→120000-20000P=20000P→→→P E=3 Q E=600002)移动后的个⼈需求函数为14-2P则新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1=140000-20000P令D1=S →→→140000-20000P=20000P→→→P E=3.5 Q E=700003)移动后的个⼈供给函数为40+20P则新的市场供给函数为S1=40000+20000P令D=S1→→→120000-20000P=40000+20000P→→→P E=2 Q E=800004)题中没有说明对哪⼀⽅征税,假设政府对消费者征税。
征税后的个⼈需求函数为12-2(P+2)=8-2P则新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2=80000-20000P令D2=S →→→80000-20000P=20000P→→→P E=2 Q E=40000(如果假设是对供给者征税,则P E=4 Q E=40000)5)补贴后的个⼈供给函数为20(P+1)=20P+20则新的市场供给函数为S2=20000P+20000令D=S2→→→120000-20000P=20000P+20000→→→P E=2.5 Q E=700002、请⽤收⼊效应和替代效应解释:如果鸡蛋价格下降,对鸡蛋的需求为什么会增加?3、下述各种情况的出现,将对商品A 的供给有何影响?(1)在商品A 的⾏业内,企业数⽬减少了;(2)⽣产商品A 的技术有重⼤⾰新;(3)预计产品A 的价格会下降;(4)⽣产商品A 的⼈⼯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4、如果政府:(1)对某种商品的所有⽣产者给予单位现⾦补贴会对该商品的供给曲线产⽣什么影响?(2)与上述相反,对该商品的所有⽣产者征收单位销售税,将会对该商品的供给曲线产⽣什么影响?(3)对⼀种商品的所有⽣产者来说,实⾏最低限价或最⾼限价与给予单位补贴或征收单位销售税有何不同?5、如下图,政府考虑对⼩麦⽣产者的两个援助计划:Ⅰ政府把价格定在P 2,并购买P 2价格下多余的⼩麦;Ⅱ政府让⼩麦在其均衡价格P 1出售,对出售的每单位⼩麦付给农场主P 2 – P 1的补贴⾦。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代理人(如家庭、企业)在面对有限资源时如何作出决策。
本文将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供需关系、边际分析、效用理论和市场失灵等。
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供给代表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则代表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当供大于求时,商品价格下降;当求大于供时,商品价格上升。
2. 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方法。
边际指的是额外产出或额外成本。
边际效益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效益,而边际成本则是增加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所需的额外成本。
在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下,人们在追求最大化效益时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时刻停止增加。
3. 效用理论效用理论是解释消费者选择行为的理论基础。
根据效用理论,消费者追求对商品或服务的内在满足。
效用是一种用来衡量个体对商品或服务满意程度的概念。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则,人们在消费时会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最能满足其需求的商品上。
4.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可能由于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引起。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除买卖双方外的第三方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公共物品是指消费者无法排除他人使用且一个人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的商品。
垄断是某一市场中只有一个卖方或只有少数几个卖方。
综上所述,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供求关系、边际分析、效用理论和市场失灵等。
了解这些原理对于理解个体经济决策以及市场运行机制至关重要。
通过这些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个体在面对稀缺资源时的行为和决策,以及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问题。
微观经济学消费者理论:偏好、效用、收入约束、无差异曲线、弹性
“比较优势理论”外生决定论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3)李斯特:《经济成长的阶段》反对李嘉图的“自由贸易”
4)马尔萨斯:人的增长是级数上升,粮食增长是基数上升
5)马克思:历史制度、商品经济、生产关系
6)约翰穆勒:古典经济学终结者
7)古典经济学包含了哲学等流派
二、边际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蒋中一《数理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蒋中一《动态控制论初步》商务印书馆
瓦尔特·尼克尔森《中级微观经济学教程》中国经济出版社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
樊纲《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三联书店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
四、扩展
1、特殊偏好:
1)习惯: , (产业集群),
1)瓦尔勒斯:
一般均衡
经济数学化
2)马歇尔: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边际经济学终结者)
主观价值论+客观价值论=商品价格
3)凯恩斯主义:
短期危机经济学
赤字理论
《货币论》《货币改革论》《通论》
将心理法则导入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自然利率法则
流动性陷阱
4)杨小凯:
(分工)选择性问题→资源配置
《新兴古典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求证:
1)
证:
2)
证:
3)
证:
收入效应
效应比较
消费量
产品
正↑
正↑
↑
正常品
正↑
→
↑
正常品
正↑
负↓
↑
低档品
正↑
负↓
→
低档品
正↑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微观经济学》教学课件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用于表示序数效 用,如图4-3所示。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用于表示序数效 用,如图4-3所示。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如图4-4所示,无差异曲 线U上的A、B、C和D点所代 表的橙子和梨的不同数量的 组合给该消费者带来的效用 水平都是相等的。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五、消费者剩余
例4-2】 某茶叶店出售一种包装好的茶叶,如果每包20元, 某个消费者只愿买1包;如果价格下降为每包14元时,他将买2 包;如果价格下降为每包10元时,他将会买3包。如果价格继续 下降,这个消费者的购买量也会继续增加,如每包为6元时,他 将买4包;每包为4元时,他将买5包;每包为3元时,他将买6 包;每包为2元时,他将买7包。请分析在不同价格与不同购买 数量情况下的消费者剩余。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货币的边际效用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我们可以利用表4-1来进一步说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以及总效用与边 际效用之间的关系。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货币的边际效用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根据表4-1绘制的总 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如 图4-1所示。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货币的边际效用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三、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 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 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课后练习答案
1、什么是欲望和效用?马斯洛把人的欲望分为哪五个层次?效用和使用价值的关系.答:1)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
这也就是说,欲望是不足之感与求足之愿的统一,两者缺一都不能称为欲望。
2)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3)马斯洛把人的欲望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基本生理的需要,这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第二,安全的需要;第三,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尊重的需要,这是人更高层次的社会需要;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人最高层次的欲望.2、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们各采用何种分析方法?答:1)基数效用论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用计量并加总求和的,效用的大小是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
2)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3)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3、什么叫“边际”?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如何?答:1)边际的含义是增量,指自变量增加1单位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增加量.2)总效用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1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消费量变动做引起的效用的变动即位边际效用。
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但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4、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为什么递减?答:1)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就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学派,用两个理由来支持他们的论断。
一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认为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二是从商品的多用途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认为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如此等等.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就随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
博士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博士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分支,其研究范围包括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和市场效率等。
在博士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学生将深入研究这些方面的理论框架和模型,以及应用微观经济学原理进行决策和政策分析的方法。
本文将梳理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常见的重要知识点,以便帮助学生巩固理论基础,提高分析能力。
```一、消费者行为理论1.效用理论效用理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础,主要研究消费者的偏好和决策行为。
在效用理论中,我们假设消费者是理性的,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做出最优的消费决策。
2.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一个单位的商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表明,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逐渐减小。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是指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其替代品的需求增加,而收入效应是指商品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实际购买力减少。
这两个效应在消费者选择中起着重要作用。
4.消费者选择通过消费者选择理论,我们可以研究消费者在特定收入和价格条件下的最佳消费组合,从而得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
二、生产者行为理论1.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理论的基础。
通过生产函数,我们可以研究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和生产要素的配置。
2.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受到其相对价格和边际生产率的影响。
在短期内,生产者可以通过改变用工和资本的使用量来提高产量。
在长期内,生产者还可以通过改变生产要素的配置来实现效率最大化。
3.规模报酬规模报酬是指生产规模扩大一定比例时,产出的增长比例。
根据规模报酬的不同,生产函数可以分为递增、递减和不变三种类型。
4.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是生产者理论的核心问题。
通过利润最大化条件,我们可以得出生产要素的最优使用组合,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三、市场结构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化的市场形式,其特点包括充分竞争、商品标准化、自由进出市场等。
微观经济学(马工程)目录
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2.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3.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向4.西方经济的研究方法5.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6.有关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几点建议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2.供给3.市场均衡4.弹性5.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6.本章评析第三章消费者选择1.效用理论概述2.无差异曲线3.预算约束线4.消费者均衡5.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6.不确定和风险7.本章评析第四章企业的生产和成本1.企业2.生产函数3.短期生产函数4.长期生产函数5.短期成本函数6.长期成本函数7.本章评析第五章完全竞争市场1.企业收益、市场结构和利润最大化2.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3.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4.完全竞争企业和市场长期均衡5.本章评析第六章不完全竞争市场1.龚断2.垄断竞争3.寡头4.博弈论和策略行为5.不同市场的比较6.本章评析第七章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1.完全竞争和要素需求2.要素供给的一般理论3.劳动和工资4.土地和地租5.资本和利息6.垄断条件下要还素使用和价格的决定7.本章评析第八章一般均衡和效率1.一般均衡2.竞争性均衡与经济效率3.公平与效率4.本章评析第九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垄断2.外部性3.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4.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5.收入分配中的不平等6本章评析。
微观经济学第4-7章厂商决策理论
• 3.经济过程的记录与核算——会计学。 • 4.经济现象与过程的数据研究——统计学。 • 5.企业治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厂商决策理论
• 4.0.6企业治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 企业治理:指的是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总经理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 监事会、总经理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使企业的决策 更为科学,更加能够维护企业所有者即股东的权益。 • 企业管理:指董事长与总经理对企业资源进行配置, 以产生最大的经营效益的行为,其本质是决策。 • 区别:企业治理强调的是企业决策机制的建立,强调 企业外部因素对于企业管理决策的监督。企业治理类 似于三权分立的宪政制度,其核心本质是权力制衡。 • 企业管理强调的是企业内部决策机制的执行,强调企 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企业管理类似于政府行政管理或 政府内部管理,其核心本质是命令与执行效率。
对偶对策决策1与决策2决策主体消费者决策厂商决策决策描述用商品投入来生产效用即满足感只生产一种效用不存在多种效用用要素投入来生产产品只生产一种产品决策变量每种商品需求购买量每种要素需求购买决策1消费预算一定消费效用最大化成本预算一定产量最大化决策2效用一定支出最小产量一定成本最小决策3无对应决策求利润最大化决策主体消费者决策厂商决策决策描述无对应决策生产一种或多种产品以使利润最大化决策变量无对应决策每种产品产量决策4无对应决策生产一种产品适当产量使利润最大化决策5无对应决策生产多种产品各种产品产量组合使利润最大化产品线决策目前的课程设置是将其放在市场营销学研究4032利润最大化决策是厂商所具有而消费者所不具有的决策
第4章 厂商决策
• 4.1厂商 • 4.1.1厂商的组织形式
• 生产者,又叫厂商或企业,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 经济单位。 • 厂商的组织形式: • 个人企业:独资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 • 合伙企业:两个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 公司制企业: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其核心是有限责任制,基本特 征是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可看成是私有制与公有制相结合的所 有制形式。基本组织框架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 理。通过发行股票与债券来融资,股东是企业所有者,有权任命 总经理,并承担有限责任;债券拥有者是企业债权人,无权决定 公司决策,也承担有限责任。
第四章 第一节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1、主要内容: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 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 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 产量增加,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增 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2、作用前提:技术水平不变
注意:
二、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
Q=f(L)
可变配合比例生产函数 假定资本不变是最简单的形式, 属于短期生产理论
1、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1
总产量(total product TP) TPL=f(L,K) TP=AP· L 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AP) APL=TPL/L=f(L,K)/L AP=TP/L 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 MP) MPL=△TPL /△L=dTP/dL MP=△TP/△L=TP`
背景资料2:马尔萨斯和食品危机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一个主要依据便是边际报酬递减 律。他认为,随着人口的膨胀,越来越多的劳动耕种土 地,地球上有限的土地将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最终劳 动的边际产出与平均产出下降,但又有更多的人需要食 物,因而会产生大的饥荒。幸运的是,人类的历史没有 按马尔萨斯的预言发展(尽管他正确地指出了“劳动边 际报酬”递减)。 在上个世纪,劳动技术改变了许多国家(包括发展 中国家,如印度)的生产方式,劳动的平均产出因而上 升。这些进步包括高产抗病的良种,更高效的化肥,更 先进的收割机械。在二战结束后,世界上总的食物生产 的增幅总是或多或少的高于同期人口的增长。
一个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二区域 一个关系:TP、MP、AP的关系 二个最高点:TP、AP的最高点
课堂练习:
1、在其它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 入越多,则产量越高。 2、在农业中并不是越密植越好,越施肥越好。 3、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减少。 4、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5、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 曲线在任何一点相交。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市场的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
在微观经济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它们对于理解经济运行和市场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微观经济学名词进行解释和梳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1.需求和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需求指的是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则指的是企业愿意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是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它们的变化会影响价格和数量的供求关系。
2.均衡价格和数量均衡价格和数量是通过需求和供给的调整达到的商品市场状态。
当需求和供给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价格和数量就是均衡价格和数量。
均衡价格具有市场清算效应,能够使市场达到供求平衡。
3.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边际效用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成本则是指生产或购买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额外成本。
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相互比较,可以帮助个人和企业做出决策。
4.弹性弹性是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指的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供给弹性指的是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弹性有助于预测市场的变化和调整策略。
5.成本与效益分析成本与效益分析是一种决策方法,通过对行为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从而决定是否采取某项决策。
成本与效益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或个人在各种选择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和解决经济问题。
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是外部性、公共物品和自然垄断等。
当市场失灵时,需要政府干预来调整市场。
7.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
生产要素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础,其有效配置和利用对经济运行至关重要。
8.效用理论效用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人们对商品或服务的满足程度。
效用理论可以帮助理解人们的消费行为和偏好,并解释市场供求的变化。
边际效用理论总结
边际效用理论总结1. 引言边际效用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在解释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这一理论通过分析边际效用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揭示了经济决策背后的原理和逻辑。
本文将对边际效用理论进行总结,包括其基本概念、决策规则以及应用等方面。
2. 边际效用的概念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每一单位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额外满足感。
在边际效用理论中,边际效用是对经济主体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经济主体消费的单位增加时,边际效用一般会递减,即每增加一单位的消费带来的额外满足感会逐渐减小。
3. 边际效用曲线边际效用曲线是以消费数量为横轴、边际效用为纵轴的图形表示。
一般情况下,边际效用曲线呈现递减趋势,即从左到右逐渐下降。
这是因为当消费数量增加时,每增加一单位的消费对边际效用的提升会逐渐减小。
4. 最优消费决策最优消费决策是指在个体所面临的预算限制下,能够实现最大化满足感的消费组合。
在边际效用理论中,最优消费决策的原则是边际效用相等原则。
边际效用相等原则指的是在最优消费组合下,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
也就是说,在最优决策下,个体在每一种商品或服务上得到的额外满足感与花费的货币数目相比是最大的。
5. 边际效用与供给决策边际效用理论不仅适用于消费决策,也适用于供给决策。
在供给决策中,边际效用可以解释生产者决定提供更多商品或服务的动机。
一般来说,当边际效用大于边际成本时,生产者将增加产量;当边际效用小于边际成本时,生产者将减少产量。
6. 边际效用理论的局限性边际效用理论虽然在解释决策过程中的一些现象上有很好的解释力,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边际效用理论假设个体的决策是理性的,但实际中个体决策存在着情感、习惯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其次,边际效用理论在解释公共物品、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上表现不足。
7. 应用边际效用理论在经济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边际效用理论为个体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理解和预测个体的消费和供给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合)的喜好程度。 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供消费的商品或 商品组合进行排序,这种排序反映了消费者 个人的需要、兴趣和嗜好。某种商品的需求 量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程度正相关:如 果其他因素不变,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越 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多。
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
四、消费者均衡
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 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1)把全部收入用完。
2)每一元钱都化在刀口上,即每一元钱
用在不同商品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这个道理具体表现为两个公式: 1) Px*Qx + Py*Qy = I(income) 2) MUx MUy ------- = ------- = MUm Px Py
I3 O I1 I2 QX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 线,其斜率为负值; (2)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 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 (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含义
Marginal Rate of S需求量呈反方
向变动; 内在原因:边际效用递减,量增,愿 P D(MU) 意出价递减。
Q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
一、消费者偏好与序数效用
二、无差异曲线 三、家庭预算线及其移动
四、消费者均衡
五、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应用
一、消费者偏好与序数效用
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或者商品
第四章 效用理论
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 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 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
一、欲望与效用
二、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四、消费者均衡
五、消费者剩余
六、需求定理的推导
一、欲望与效用
1.欲望是指想要得到而又没有得到某种东西的一种
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 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 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 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二、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是用来表
某商品的效用举例
商品数量 0 1 2 3 4 5 6 7 总效用 0 10 18 24 28 30 30 28 边际效用 — 10 8 6 4 2 0 -2
TU
40 30 20 10 0 0 1 2 3 4 5 6 7 Q
总效用与边 际效用图解
MU>0,TU;
MU 12 10 8 6 4 2 0 -2 0 -4 Q 1 2 3 4 5 6 7
心理状态。即不足之感与求足之愿的统一,两者统 一才能称为欲望。 2.效用是指消费者通过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所能获 得的满足程度。 对效用概念的理解要注意下面两点:第一,由于效 用是对欲望的满足,所以,效用与欲望一样都是消 费者的一种心理感觉。第二,效用与使用价值不同。 使用价值反映的是物品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客 观属性,它不以人的主观感受为转移,而效用纯粹 是人们的主观心理感受是,因时因地都会发生变化。
MU<0,TU; MU=0,TU最大.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
加,他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 的效用增量(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消费者行为
时用来解释需求定理的一种理论观点。它是在考察 总结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出的一个理论命题。当然, 它的有效性要以假定人们消费行为的决策是符合理 性为其必要前提的。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 提下,消费者增加1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 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商品 X 对商品 Y 的替代率公式
MRSXY
MRSXY
QY QX
QY d QY lim Q X 0 Q d QX X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负值, 并具有递减规律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
1) Px*Qx + Py*Qy
2) MUx MUy ------- = ------- = Mum(优质优价) Px Py M --- 消费者的收入 Px--- X商品的价格 Py--- Y商品的价格 Qx--- X商品的数量 Qy--- Y商品的数量 MUx--- X商品的边际效用 MUy--- Y商品的边际效用 MUm--- 每一元钱的边际效用
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
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QY
Δ QY
商品替代率的含义
二、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1.总效用(Total Utility,TU)是指从消费一定
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总满 足程度) 2.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MU)是指某种 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 度。 (增加的满足程度) 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 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 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I
(把钱用完)
五、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这一概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
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所提出来的。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 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 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P 2620=6 E
S
26
8 7 6 消费者剩余 5
D
O Q 1 2 20 3 4
3、需求定理的推导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给消费者带 来的效用完全相等的一条曲线。
U f (QX , QY )
减少Y,增加X;或减少X,增加Y。
效用(满足程度)保持不变。
Y商品可乐
组合方式 X 商品 a 1 b 2 c 3 d 4
I X商品雪碧
Y 商品 4 3 2 1
无差异曲线(IC)的形状
QY
效用水平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