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古诗文诵读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12课《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12课《古诗二首》一、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本课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12课,内容为《古诗二首》。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诵读《静夜思》和《春晓》两首诗歌,感受古人诗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诵读《静夜思》和《春晓》两首古诗。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4.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抽象的情感表达。
•通过朗读诗歌,感受其中的美妙之处。
二、教学安排1. 教学准备•教材: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幻灯片等。
•材料准备:准备课本中《古诗二首》的内容。
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介绍本课要学习的《静夜思》和《春晓》两首古诗,引导学生进入诗歌世界。
第二步:学习1.教师朗读《静夜思》,学生跟读。
2.解释词语、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分组演练朗读《春晓》,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学生自由朗读并感悟诗歌之美。
第三步:拓展开展诗歌创作活动,让学生尝试写下自己的小诗歌。
三、教学反思与评价1. 教学效果评价•多角度观察学生的表现,包括诵读、理解和表达等方面。
•综合评价学生对《静夜思》和《春晓》的掌握情况。
2. 教学反思•是否简单清晰地解释了文本内容,确保学生理解。
•是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课堂互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引导他们欣赏和理解古诗之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
一年级诵读教案
一年级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流利地诵读一首一年级诗歌。
2.发声清晰、语调准确。
3.感受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诗歌的意义。
2.准确诵读每一句诗句。
教学准备:1.一年级课本中的诗歌。
2.诗歌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诗歌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导入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诗歌讲了什么内容?”2. 学习诵读(15分钟)播放录音,模仿录音的语调、发音,大声跟读。
重点训练每句话的语调和停顿。
3. 分段教学(15分钟)将诗歌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教一个学生诵读。
一起分析段落的特点和语气。
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诗歌的美。
4. 教师示范(10分钟)教师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转化为诵读方式,给学生展示。
5. 合作练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互相鼓励合作进行诵读练习。
教师在小组中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予以解答。
6. 个别指导(10分钟)教师对需要个别指导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诵读水平。
7. 整体展示(10分钟)学生逐个站起来依次诵读整首诗歌,展示他们的成果。
教师在诵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点评和表扬。
8. 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诵读的过程和收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9. 作业布置(2分钟)要求学生回家继续进行诗歌的诵读练习,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段教学、个别指导和整体展示等形式,使学生逐渐掌握诗歌的节奏、语调和表达方式。
同时,通过合作练习和个别指导,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诵读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的美,引起了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增加了情感教育的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的诗歌创作和表演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 3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篇1一、复习检查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1、板书课题,领读。
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1、教师介绍粟。
2、学生,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所以讲一讲。
同桌试讲,共同纠正。
结合讲解板书:春一粒秋万颗饿死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6、为什么丰收农民还要饿死呢?7、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1、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
3、诗句中“一粒”的“粒”表示(),“万颗”中的“万”表示()。
4、用自己的话讲《悯农》的诗意。
5、背诵《悯农》。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
2、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教师:诗文画面课件或挂图、怀旧音乐带、相关古诗。
学生: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古诗作者的情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首古诗《小池》(一)导入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从1册至今,我们已学过很多古诗,愿意把记得的古诗背一背吗?(抽学生背诵)这些古诗语言简洁,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今天,我们将学习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古诗《小池》。
(板书课题)2?简介杨万里的情况。
3?老师出示挂图或课件,旁白: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小池塘初夏时节的勃勃生机,表达出了对自然风光的一种喜爱之情。
(二)初读诗句,学生质疑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抽学生读,分组读,齐读。
3?再读诗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4?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初知诗句大意。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部编版⼀年级下册语⽂《古诗⼆⾸(池上/⼩池)》教案三篇》,供⼤家参考!篇⼀ 教科书分析: 1.课⽂的两⾸古诗,分别是唐代⽩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的《⼩池》。
《池上》叙述的是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个可爱的顽童形象;《⼩池》则描绘夏⽇的⼀处由泉眼、流⽔、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景,富有夏天⽣活情趣。
诗歌语⾔浅显易懂,朗朗上⼝,有利于学⽣诵读理解。
2.课⽂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中华传统⽂化的熏陶,⼜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结合了解诗句内容。
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道开”表现得不够,⽽且没有“开”;《⼩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显得“⼩池”不⼩。
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由两⾸古诗组成,但⼀篇课⽂相对⽽⾔是⼀个整体,从优化的⾓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等。
学情分析: 1.在学习这篇课⽂前,学⽣已经通过课⽂和语⽂园地,学习了10⾸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是不容易理解,甚⾄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具体情况采⽤不同的策略⽅法进⾏教学。
教学⽬标: 1.借助汉语拼⾳,能正确朗读课⽂,背诵课⽂。
2.图⽂结合和结合⽣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孩顽⽪、天真的形象以及⼩池夏⽇美景。
3.能正确认读“⾸”等12个⽣字新词,正确读记“泉⽔”等8个词语。
爱国古诗一年级诵读教案
爱国古诗一年级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爱国主题的古诗词,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2. 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朗读爱国主题的古诗词,并理解其中的爱国情感。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感受其中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准备。
1. 选取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爱国主题古诗词,如《登鹳雀楼》、《将进酒》等。
2.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
3. 制作课堂教学PPT,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国歌或其他爱国歌曲,让学生感受爱国情感。
2. 学习古诗词,教师向学生介绍爱国主题的古诗词,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
3. 朗读古诗词,教师示范朗读古诗词,然后让学生跟读,重点训练古诗词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
4. 理解古诗词,通过图片或教具展示古诗词中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和情感。
5. 分角色朗读,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分角色朗读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6. 创设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或情境再现,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7.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爱国主题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爱国主题古诗词,背诵并朗读给家人或朋友听,培养学生对爱国主题的情感认同。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爱国主题的古诗词有了一定的了解,朗读能力和情感体验也得到了提升。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国家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开展更多爱国主题的古诗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的文学修养和民族情感。
一年级古诗词诵读社团活动方案
古诗词诵读社团活动方案一、诵读的目的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知识面,培养对文学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提高整体素质。
作为“引路人”的教师,更要让学生重视起经典作品、古诗词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方法和途径”的研究和探讨,要积极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背诵经典作品、古诗词,共同发展成长。
二、活动对象:一(1)班学生三、活动目标1、通过古诗词诵读,提高孩子们的文化修养,让孩子们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
2、开展传统经典诵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
3、诵读中华古诗文,发挥学生潜能。
四、量的方面1、本学期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0首。
2、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够整体感知古诗写了什么?能够初步意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把古诗文活动融入到生活,拓宽学习渠道。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古诗文,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
5、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五、活动的具体措施1、让学生诵读,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通过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2、精心筛选,编制古诗文背诵篇目。
3、因地制宜,诵读的形式丰富多样。
(1)集中指导。
教师在课堂进行字音、韵律及抑扬顿挫的背诵指导。
(2)分散训练,每周老师都要布置相应的古诗文背诵作业,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背诵。
(3)对古诗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检测古诗文的背诵情况。
(4)赛古诗,定期举行古诗擂台赛。
(5)画古诗,让学生根据对古诗的理解,想象古诗的意境,用绘画的形式把古诗的内容画出来。
(6)加强指导,让学生主动背诵。
作为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讲,能进行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努力把握每一分钟,在诗中寻找快乐,在诗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李白诗歌合集(必备20篇)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教案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融汇着智慧和情感,能够培养孩子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古诗诵读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感受古人的智慧和美意。
一、教学目标1. 学习掌握古诗的意义和表达方法。
2. 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3. 了解古诗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
4.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部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古诗,如《静夜思》、《悯农》等。
2. 准备相关教材和课件。
3. 教室中准备音响设备。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朗读教师可以先朗读一遍古诗,然后逐句引导学生跟读。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师可以解释一些生词或难懂的词语。
3. 分析古诗在学生较熟悉古诗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古诗,包括句子结构、韵律、押韵等。
通过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特点。
4. 学习古诗背后的故事古诗往往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来源和背景,加深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5. 创作古诗在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诗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古诗。
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好地体验古诗创作的乐趣。
6. 分组朗读比赛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古诗诵读,可以组织分组朗读比赛。
每个小组选取一首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读比赛。
评出优秀的小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7. 展示古诗作品鼓励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古诗作品在班级或校内展示。
这可以增加学生对古诗的自信心,同时也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学习和创作。
8. 设立古诗角在教室中设立一个古诗角,将学生创作的古诗和经典古诗展示在这里。
让同学们在闲暇的时候可以阅读古诗,遇到喜欢的古诗可以朗读或背诵。
9. 家庭作业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背诵一首古诗并写下自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一年级诵读古诗教案
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传统文化、传承经典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静夜思》李白2. 《春晓》孟浩然3. 《登鹳雀楼》王之涣4. 《悯农》李绅5. 《寻隐者不遇》贾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古诗,理解古诗大意。
难点: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诵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每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3. 示范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讲评,强调古诗中的意境美和情感表达。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古诗,提高家庭文化氛围。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表现、分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诵读、理解和感悟方面的进步。
2. 关注学生在朗读时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能力,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3. 鼓励学生在家长面前展示所学古诗,了解他们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进步。
七、家长沟通与协作1. 向家长介绍古诗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3.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八、拓展活动建议1. 组织古诗朗诵比赛,让学生在台上展示自己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2. 开展古诗绘画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3. 邀请家长参与古诗主题的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九、教学反思1. 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 积极向同事请教和交流,共同探讨更好地推进古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静夜思》和《登鹳雀楼》这两首古诗的内容;2.掌握并能背诵这两首古诗;3.理解古诗中的诗意和情感;4.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能力目标1.能够听懂教师朗读这两首古诗并理解其大意;2.能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语感和节奏感;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印象和情感。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古诗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体会;3.培养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敏感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完整地学习和背诵《静夜思》和《登鹳雀楼》这两首古诗;2.理解古诗的大意和情感。
教学难点1.大声朗读古诗时的语言表达和语调把握;2.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静夜思》和《登鹳雀楼》的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情感。
2. 学习《静夜思》(15分钟)1.教师朗读《静夜思》,引导学生跟读;2.教师讲解古诗中的重要词语和意象;3.学生听读、背诵《静夜思》。
3. 学习《登鹳雀楼》(15分钟)1.教师朗读《登鹳雀楼》,引导学生跟读;2.教师讲解古诗中的重要词语和意象;3.学生听读、背诵《登鹳雀楼》。
4. 情感体验(10分钟)学生就两首古诗的内容、情感等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5. 知识巩固(10分钟)通过对《静夜思》和《登鹳雀楼》的测验,检查学生对古诗的掌握程度。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四、作业布置1.背诵并准确朗读《静夜思》和《登鹳雀楼》;2.完成对于这两首古诗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古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培养了他们的语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为今后的诗歌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完整)小学一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完整)小学一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教学内容活动一:童真童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流利、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能够感受到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并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3、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能够流利、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老师出示古诗《小儿垂钓》,询问学生是否喜欢古诗,并引导学生一起研究一首新的唐诗。
二、出示画面:小儿垂钓1、指名学生读诗题。
2、通过观察诗题,引导学生猜测诗歌中可能描写的画面。
过渡:让学生读一读诗句。
三、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让学生自己读两遍,要求读音准确,节奏鲜明。
2、指名学生读。
3、让全班一起读。
四、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通过多次朗读,引导学生回答诗歌中出现了几个人。
2、询问学生诗歌中是如何称呼小孩的,并解释“稚”字的含义。
此外,让学生想象小孩的外貌和穿着。
3、让学生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并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五、熟读成诵,强化记忆1、让学生自己背诵。
2、让学生之间比赛背诵。
3、让学生带有动作表演背诵。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小儿垂钓》这首诗,让学生感受到了儿童的童贞稚气,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充满童趣的古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1、出示《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XXX。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出示《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让学生自由朗读,老师巡回指导。
2、指名学生读,老师随时纠正错字。
3、全班一起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1、让学生仔细品读,感受古诗中的意境。
2、让学生小组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1、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让学生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引导学生想象
通过描述古诗中的景象,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加深 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巩固练习
背诵古诗
要求学生背诵古诗,检查学生的背诵 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默写古诗
古诗配画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为古 诗配上相应的画面,以检查学生对古 诗的理解和感受。
要求学生默写古诗,检查学生的默写 情况,并针对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
展示古诗中的场景或意 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诗意。
录音机
播放古诗朗诵,让学生 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
多媒体资源准备
01
02
03
04
投影仪
播放与古诗相关的图片、视频 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诗意。
电脑
播放古诗朗诵音频或视频,提 供更为生动的教学体验。
教学软件
如PPT等,用于制作和展示与 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使教学 更加生动有趣。
教学内容
02
01
03
《春晓》和《村居》两首古诗的赏析与理解。 古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及其特点。 诗人通过春天景象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重点
掌握《春晓》和《村居》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理 解诗意。
感受古诗中春天的美好和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 兴趣。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
通过讲解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大意和其中 蕴含的情感。
背诵古诗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这两首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80%
朗读指导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指名 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 地朗读古诗。
100%
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一年级古诗朗读语文教案
一年级古诗朗读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了解古诗的韵律和格律,能够朗读《静夜思》这首古诗。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古诗。
3. 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掌握《静夜思》的韵律和格律,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难点,让学生准确地朗读《静夜思》,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准备好《静夜思》的课文,了解古诗的韵律和格律,熟悉古诗的朗读技巧。
2. 学生准备,让学生提前背诵《静夜思》,准备好朗读古诗的情绪和语调。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古诗的魅力,让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特点和意义。
2. 学习古诗《静夜思》。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朗读《静夜思》,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然后讲解古诗的意思和背景,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内涵。
3. 学习古诗的朗读技巧。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古诗的朗读技巧,包括语音语调、停顿节奏等,让学生掌握朗读古诗的基本技巧。
4. 学生朗读古诗。
让学生轮流朗读《静夜思》,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和感情表达。
5. 情感体验。
让学生通过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古诗的基本特点,掌握了《静夜思》的韵律和格律,提高了朗读古诗的能力,培养了审美情感。
七、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背诵《静夜思》,并且朗读给家人或朋友听,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积极参与,朗读效果也较好。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一等奖3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篇6教材简说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
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今天我们就来比比谁会背的多,指名背古诗,不能重复。
二、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
注意“荣”不要读成óng;“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ù;“疏”要读翘舌音。
(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了。
3.组词识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5.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9个字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zhu ī)烧(shā)荣(róng);平舌音:菜(cài)宿(sù)。
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观察发现。
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左右结构:枯、徐、烧上下结构:宿、菜上中下结构:荣半包围结构:追、店(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
一年级语文经典诵读教案
一年级语文经典诵读教案
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通过经典诵读,提高一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诵读经典诗句和故事情节,让学生听一遍。
2. 为学生准备印刷或手写的经典诗句和故事情节。
3. 为学生准备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1. 教师向学生展示印刷或手写的经典诗句和故事情节,并讲解其含义。
2. 教师诵读经典诗句和故事情节,学生跟着朗读。
3. 学生轮流朗读,教师进行纠正和指导。
4. 教师播放准备好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一起朗诵。
5. 学生进行小组朗读,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表现、反馈和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估和总结。
注意事项
1. 经典诗句和故事情节的选择要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相匹配。
2. 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要注意语音语调,抑扬顿挫,表达感情。
3. 教师要注意掌握节奏和速度,让学生跟得上。
结语
经典诵读是传承文化、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感受能力。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 《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 《古诗二首》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古诗二首》。
2.能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
3.能通过古诗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1.《古诗二首》的朗读与理解。
2.古诗中所蕴含的意境与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一些古代文化背景知识。
2.帮助学生从古诗中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古诗二首》教材及教学PPT。
2.讲解古诗中出现的生字词语表。
3.图片或视频展示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古代诗人创作诗歌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 学习《古诗二首》(15分钟)第一首古诗让学生先独立阅读《古诗二首》,然后进行齐读。
辅导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调,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第二首古诗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第二首古诗,理解其中的意思,并进行朗读练习。
3. 感悟与讨论(15分钟)引导学生就古诗中的意境、情感进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内涵,开拓视野,丰富情感。
4. 课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解释他们的答案,巩固对古诗的理解。
5.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课后要多次朗读古诗,加深理解。
六、课后作业背诵并熟读《古诗二首》,并在本人家长的陪同下解释古诗的意义。
七、教学反思在将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古代诗歌,拓展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以上为本节课《古诗二首》的教学方案,希朳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 教学教案
精品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并修改后使用!12古诗二首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课件出示2)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逐句检査朗读,随机出示折叠卡片认读“踪迹”“浮萍”,并正音。
以字带词,加上动作,读好词组“撑小艇”——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小娃撑小艇”。
卡片认读“踪迹——藏踪迹”,“踪”读好平舌——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卡片认读“浮萍”,结合浮萍的图片,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识记: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
——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
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课件出示3、4)教师分别出示“小娃采莲回”和“浮萍一道开”的图片,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诗句连一连。
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学习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课件出示5)(1 )边做动作边读诗,理解和识记“采”。
采:(课件出示6)出示字源,看老师演示动作,结合字形知道采字的“爪字头”代表手,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
(2)请同学当当小娃来演一演采白莲的动作,感受小娃偷采白莲时既忐忑又高兴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学习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课件出示7)【设计意图:初读感知,生字的正音,为下面的分析和阅读铺平道路。
】【设计意图:根据图片的意思找到相应的诗句并说明理由,这一设计是为了降低难度,借助图画这一载体,将学生对古诗初读后的理解通过连线的方式呈现出来。
说理由的过程就是学生对古诗大意的初步感知。
】板书内容小娃偷采池上天真无邪顽皮可爱不解一道开课堂作业新设计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踪(zōnɡ zhōnɡ) 萍( pín pínɡ) 泉(quán qán) 露( loù lù)2.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古诗描绘了孩子什么样的形象?()A.胆大B.愚笨C.天真D.活泼参考答案:1.踪(zōnɡ) 萍(pínɡ) 泉(quán) 露(lù)2.《池上》写了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不知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形象。
古诗歌朗诵低年级教案
古诗歌朗诵低年级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古诗歌的基本意思。
2. 能够朗读古诗歌,掌握基本的朗诵技巧。
3. 能够通过朗诵古诗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古诗歌的基本意思。
2. 掌握基本的朗诵技巧。
三、教学难点。
1. 能够通过朗诵古诗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
1. 选取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古诗歌,如《咏鹅》、《静夜思》等。
2.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歌的意境。
3. 准备相关的朗诵教材,包括发音、语调等方面的指导。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展示古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或者意境,引发学生对古诗歌的兴趣。
2. 学习古诗歌。
教师向学生介绍选取的古诗歌,讲解古诗歌的背景和意思,让学生初步理解古诗歌的内容。
3. 朗诵训练。
教师向学生示范如何朗诵古诗歌,包括语调、停顿等技巧。
然后让学生跟读,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语调。
4. 分组朗诵。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练习朗诵古诗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朗诵比赛。
组织朗诵比赛,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朗诵成果,激发他们对古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诵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古诗歌的意思,掌握基本的朗诵技巧。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古诗歌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另外,部分学生在朗诵时发音不准确,需要加强训练。
因此,下节课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七、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或者博物馆参观,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古诗歌的背景和意境。
2. 组织学生到戏剧院观看古诗歌改编的舞台剧,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感受古诗歌的魅力。
3. 组织学生到自然风景区进行写生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自然景色来感悟古诗歌的意境。
八、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歌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朗诵技巧。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继续加强学生对古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诵读课教案
【导读】一年级是小学的开端,语文教育是小学课程的重要核心之一。
经典诵读是语文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欣赏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年级语文教案中经典诵读课的具体教案,该教案主要基于人教版课程体系。
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朗读“《静夜思》”中的每一个字;2、通过朗读实现对“《静夜思》”内容的了解和记忆;3、能够基本理解“《静夜思》”中描述的意象及情感;4、能够在了解“《静夜思》”后,表达对作品的个人感悟;5、培养学生的语言韵律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6、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静夜思》”中的每一个字并准确、流利地朗读出来;2、学生在了解“《静夜思》”后,能够表达自己的感悟,并通过语言表述呈现出来。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展示“《静夜思》”全文,通过朗诵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课堂氛围,同时也能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静夜思》”,教师可适当讲解作者背景、时代背景及作品的名句等。
2、主体环节(1) 阅读训练教师将课文“《静夜思》”分段给学生朗读。
通过分段朗读,能够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师可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词汇,并让学生在朗读时加以强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朗读训练在学生熟悉课文后,教师将整篇课文分词并进行模仿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同时,教师也会特别强调学生在朗读时需要注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以达到更好的朗读效果。
(3) 情感训练为了更好地从课文中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和想法,教师将让学生尝试回想一些生活中曾有过的类似场景,并将这些情感体验与课文中的情感相比较,加深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3、巩固与拓展环节(1) 个人感悟学生在阅读课文并体验作者情感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创作训练学生逐渐理解并感受到课文中的情感和想法后,教师将通过作文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 风 沪教版
《风》教学内容:《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会借助拼音识字读文,并有初步的古诗学习方法,比如:联系图画了解古诗意思,借助故事情节了解古诗意思等。
一年级学生对古诗的节奏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在朗读中体现出来。
一年级学生对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喜欢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为本节课交流“风”奠定了基础。
古诗词作为经典文化的一部分,吟诵教学对体会作者感情、体会诗中意境有很大帮助。
如何让一年级学生对古诗词吟诵感兴趣,还需要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中体会、揣摩。
教学目标:1、熟读至诵《风》。
2、初步吟诵古诗。
3、了解“三秋”“二月”的实指,“千尺”“万竿”的虚指。
4、简单理解古诗意思。
5、多途径、多方位了解风。
6、通过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对风有整体印象,感受风的变化无常以及风的力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这里有一则谜语,请大家帮帮老师,猜一猜谜底是啥。
出示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 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学生交流谜底。
(风)为什么说是风呢?(预设:风儿吹过,云彩就散开了。
风儿吹过,小树被吹得东倒西歪,好像在招手。
风儿吹过,地里的庄稼被吹得连绵起伏。
风儿吹过,花儿也轻轻摇晃着脑袋。
)小朋友们猜谜语真有办法,会在脑海中想画面,真了不起。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风”。
(板书课题)二:互动交流,初步感知:你们说说,风是啥颜色的呀?风是啥形状的呀?(预设:没有颜色,没有形状。
看不到、摸不着。
)对风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形状的,这无形的自然现象,我们却可以感受得到。
你什么时候感受到风的存在了呢?说说看。
(预设:下雨了,我打着伞回家,忽然刮来一阵风,把伞都吹跑了。
那天,我在溜冰,溜得很快的时候,就感到有风了。
天气预报说有台风“海鸥”袭来。
我打羽毛球的时候,起风了,羽毛球偏要往旁边飞…… )看来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仅知道得多,还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教学进度表春晓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有能力的同学能读出诗中的感情。
2.通过表演、猜测、讨论、绘画等形式,从整体上了解诗的大意。
3.在活动和对话中,体会诗的情趣,初步产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引入激趣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播放《春晓》教学电视片,让学生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2.初读感知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语拼音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
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啼”是第二声。
读后可以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精读理解(1)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说说“晓”“眠”“觉”“啼”“知”等词的意思。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全班的同学听,同时屏幕上打出古诗意思的图画。
(3)看着屏幕上打出的画面,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4)朗读《春晓》,指导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韵脚。
屏幕上打出这首诗,标明节奏和重音。
4.品读领悟(1)屏幕上出现古诗意思的画面,同时有配乐朗读,听了一遍后,学生跟读,然后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背,全班背诵。
(3)屏幕再现图画,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在空中飞翔,地面有落花。
①学生看着画面,背诵《春晓》。
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
②教师小结:诗人把握住“春晓”这一季节的时间和特点,把自己酣睡初醒的所感所闻依次写出,构成一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景,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之情。
③屏幕上依次显现四句诗表现的画面,学生看图吟诵,体会意境。
村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春天是一首歌,春天是一幅画,春天还是一首诗呢!清代有位大诗人高鼎,写下了一首有关春天的诗《村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学习古诗1.读题。
2.出示古诗。
自读古诗,指名读。
生评,再读。
师范读,生齐读。
3.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是春天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春烟、)4..小朋友的本领真大,在文中找到了春天。
老师也找到了春天,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老师找到的春天?多媒体出示一张张图片。
师述:小朋友,此时此刻,你是否已经被这美景所吸引了呢?再来读读“陶醉”这个词。
5.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孩子们又会干什么呢?请小朋友读读三、四两句诗。
你读懂了什么?介绍“纸鸢”。
6.在这美丽的春天里,处处春光明媚、莺歌燕舞,处处鸟语花香、春意盎然,小朋友在广阔的田野里放着风筝,心里高兴极了。
人们居住在这里,生活地多么幸福这就是田园生活,这就是乡村生活。
因此,诗人高鼎将这首诗取名为《村居》。
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
7.师范读古诗,指导学生朗读。
8.背诵古诗。
三、课后作业:背诵古诗,回家后收集几首有关春天的诗。
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qing导入二、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你们高兴吗?生:高兴三、讲授新知四、1.初读感知请同学们对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
生:(自由读古诗)2.检查读的效果(1)难读字音: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2)易读错字音:入、日。
(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3)需要读准、读好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
(电脑屏幕显示生字)3.同桌互相检查,质疑答疑(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老师来读。
(2)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播放古诗画面,配合音乐,学生评议。
)(3)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诵,仔细地想象登上鹳雀楼时看到的壮观美丽的景象。
(放录音)(4)你想用什么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小组可以商量一下。
(学生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来表现,如:朗诵、表演、绘画、语言描述。
)(5)让我们再次登上这美丽的鹳雀楼,感受一下当时的壮观景象。
(屏幕展(6)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生:(体会朗诵,练习背诵)(7)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背。
(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课堂小结(1)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连大诗人王之涣也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老师想再考一考你们,我这里有几首五言诗句,也请你仿照今天学的这首古诗的节奏来试着读一读,好吗?,(自由读古诗)(2)你们读得真棒!希望你们也像诗人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把自己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绝句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
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
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习旧引新,激发兴趣。
导语: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篇,谁能背给大家听?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绝句》(板书)二、解题知人,感受美三、逐句解释,理解美1.范读全诗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3.师生释词四、赏境诵读,抒发美。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2.请同学们带着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五、小结学法六、布置作业:抄古诗试背古浪月行【教学目标】1.学习《古浪月行》,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指名背诵《绝句》。
二、学习《古浪月行》1.解诗人及创作经过。
2.(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放声朗读这首诗。
(自读、互读。
)三、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1.(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七步诗》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5.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布置作业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美。
3.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各心个性得到发展,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和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梅花的特点,欣赏梅花的品格。
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引发情感。
2.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3.画中延伸,体验学习后的满足和成功。
教学过程:一、引入情景1.教学开始把学生带入四季花这个特定的情境中,感受花的美。
2.引出梅花。
接着请学生欣赏雪中的梅花,让他们直观的感受雪花飞舞,寒梅独放的情景。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朗读古诗1..以读为主线,设计了初读、再读、领读、细读等几个环节让学生诵出感情2..诵出节奏,诵出诗意。
三、欣赏梅花图片,在画中感受梅花的特点,体验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四、背诵古诗五、理解诗意,体会梅花的特点,学习梅花的品格。
六、作业:背诵古诗板书设计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一、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恰”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具安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
二、学习古诗1.理解词语2.理解诗句同学们学习词语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也初步理解了诗句。
谁来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按照顺序)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引导)3.感情朗读4.理解意境哪位同学认为自己学的最好,读得最棒,就站起来,像一位诗人一样朗诵这首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听他的朗诵是否能将你带入这一美景之中?三、引申诗中描绘的景色美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片田野,农民伯伯在秋收,望着这一美景,我们真想把他画下来。
(画画,展示)四、课后作业:同学们,你们学会这首诗了吗?今天,就请同学们回家后把今天的学习内容讲给父母听,看谁讲得最棒。
悯农李绅(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寻隐者不遇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吟诵、背诵古诗并会默写。
教学过程:一、出示《寻隐者不遇》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
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3.诗人感受到了什么?4.诗的最后两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四、小结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板书:寻隐者不遇贾岛(唐)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所见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并默写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挂图、投影片或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朗读课文的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学前谈话板书课题:所见二、理解题目。
(出示全诗)三、检查预习。
指名朗读。
(可多请几位学生个别读。
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四、理解诗句意思。
1.小组合作学习2.讨论、交流。
3.评议4.教师演示五、体会古诗思想感情六、指导朗读。
1.同学们说得多好啊,就让我们带着感情来读好它读之前先欣赏两遍配乐朗诵。
第一遍,要求大家注意听;第二遍,我们边听边跟着录音轻声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