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组受力分析与计算..

合集下载

第15讲 螺栓组的受力分析

第15讲 螺栓组的受力分析
课件演示
板书
个别记录
5分钟
引入
实例1凸缘联轴器的联接螺栓的受力分析
由实例1完成受横向载荷作用的螺栓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条件
展示
启发
讨论
课件演示
板书
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
互相点评
15分钟
加深
实例2:压力容器的联接螺栓的受力分析
由实例2完成受轴向载荷作用的螺栓的受力分析及强度条件。
老师
再加深
本次课标题第十五讲 螺栓组的受力分析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8周10月16日第1.2节
上课地点
机电(5)141
周月日第节
514
7周10月13日第5.6节
教学目的
1、熟悉螺栓组的受力分析
2、熟悉螺栓组联接的强度计算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求出不同载荷作用下受力最大的螺栓
2、能对螺栓组联接进行强度计算
实例3电视机柜的联接螺栓的受力分析
由实例3完成受倾覆力矩作用的螺栓的受力分析
诱导
重点讲解
板书
学生分析
老师讲解
20分钟
归纳
(知识和能力)
能力1:能确定螺栓组的受力最大的螺栓
知识点:熟悉螺栓组的受力分析
能力2:能对螺栓组进行强度计算
知识点2:熟悉螺栓组的强度计算
在教师引导下先由学生总结再由教师归纳
课件
板书
1、熟悉螺栓组的受力分析
2、通过例题讲解,熟悉螺栓组联接的强度计算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受翻转力矩作用的螺栓组联接
教学难点:受翻转力矩作用的螺栓组联接
解决方法:1、认真听课,积极思考
2、疑难解答,个别辅导

典型螺栓组的受力分析及螺栓载荷计算

典型螺栓组的受力分析及螺栓载荷计算

典型螺栓组的受力分析及螺栓载荷计算
载荷类型螺栓组的布置工作要求单个螺栓的载荷
载荷平行于螺栓组的轴线,且合力通过被联接件结合面的形心保证受载后结
合面的紧密性
各螺栓受工作载荷均等:
式中z —螺栓的个数;
F w—作用于被联接件上的外力总和
采用普通螺栓联接时,各螺栓受力 (预紧力)均等:
采用铰制孔螺栓联接时, 各螺栓受力(切向力)均等:
载荷作用在被联接件的结 合面上,且通过螺栓组的形心 在受横向载荷 后,被联接件不允 许有相对错动
-摩擦联接可靠性因子,取K f=1.1〜1.3 ;
m—结合面数;
卩一结合面间摩擦因数,见表22.1-9
K f
采用普通螺栓联接时,各螺栓的预紧力均等:
采用铰制孔螺栓时,距螺栓组形心最远的螺栓受力 最大:
载荷为作用在结合面上的 旋转力矩T 受旋转力矩后, 被联接件不能有相 对转动
螺栓组受翻转力矩 M
受载后,结合面不允
许开缝和压溃
距结合面对称轴最远的螺栓受工作载荷最大:
螺栓最小预紧力
允许螺栓最大预紧力:
结合面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见表22.1-10
内部资料, 请勿外传!。

螺栓组受力分析与计算..

螺栓组受力分析与计算..

螺栓组受力分析与计算一.螺栓组联接的设计设计步骤:1.螺栓组结构设计2.螺栓受力分析3.确定螺栓直径4.校核螺栓组联接接合面的工作能力5.校核螺栓所需的预紧力是否合适确定螺栓的公称直径后,螺栓的类型,长度,精度以及相应的螺母,垫圈等结构尺寸,可根据底板的厚度,螺栓在立柱上的固定方法及防松装置等全面考虑后定出。

1. 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螺栓组联接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合理地确定联接接合面的几何形状和螺栓的布置形式,力求各螺栓和联接接合面间受力均匀,便于加工和装配。

为此,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联接接合面的几何形状通常都设计成轴对称的简单几何形状,如圆形,环形,矩形,框形,三角形等。

这样不但便于加工制造,而且便于对称布置螺栓,使螺栓组的对称中心和联接接合面的形心重合,从而保证接合面受力比较均匀。

2)螺栓的布置应使各螺栓的受力合理。

对于铰制孔用螺栓联接,不要在平行于工作载荷的方向上成排地布置八个以上的螺栓,以免载荷分布过于不均。

当螺栓联接承受弯矩或转矩时,应使螺栓的位置适当靠近联接接合面的边缘,以减小螺栓的受力(下图)。

如果同时承受轴向载荷和较大的横向载荷时,应采用销,套筒,键等抗剪零件来承受横向载荷,以减小螺栓的预紧力及其结构尺寸。

接合面受弯矩或转矩时螺栓的布置3)螺栓排列应有合理的间距,边距。

布置螺栓时,各螺栓轴线间以及螺栓轴线和机体壁间的最小距离,应根据扳手所需活动空间的大小来决定。

扳手空间的尺寸(下图)可查阅有关标准。

对于压力容器等紧密性要求较高的重要联接,螺栓的间距t0不得大于下表所推荐的数值。

扳手空间尺寸螺栓间距t0注:表中d为螺纹公称直径。

4)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螺栓数目,应取成4,6,8等偶数,以便在圆周上钻孔时的分度和画线。

同一螺栓组中螺栓的材料,直径和长度均应相同。

5)避免螺栓承受附加的弯曲载荷。

除了要在结构上设法保证载荷不偏心外,还应在工艺上保证被联接件,螺母和螺栓头部的支承面平整,并与螺栓轴线相垂直。

螺栓组受力分析与计算

螺栓组受力分析与计算

螺栓组受力分析与计算一.螺栓组联接的设计设计步骤:1.螺栓组结构设计2.螺栓受力分析3.确定螺栓直径4.校核螺栓组联接接合面的工作能力5.校核螺栓所需的预紧力是否合适确定螺栓的公称直径后,螺栓的类型,长度,精度以及相应的螺母,垫圈等结构尺寸,可根据底板的厚度,螺栓在立柱上的固定方法及防松装置等全面考虑后定出。

1. 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螺栓组联接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合理地确定联接接合面的几何形状和螺栓的布置形式,力求各螺栓和联接接合面间受力均匀,便于加工和装配。

为此,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联接接合面的几何形状通常都设计成轴对称的简单几何形状,如圆形,环形,矩形,框形,三角形等。

这样不但便于加工制造,而且便于对称布置螺栓,使螺栓组的对称中心和联接接合面的形心重合,从而保证接合面受力比较均匀。

2)螺栓的布置应使各螺栓的受力合理。

对于铰制孔用螺栓联接,不要在平行于工作载荷的方向上成排地布置八个以上的螺栓,以免载荷分布过于不均。

当螺栓联接承受弯矩或转矩时,应使螺栓的位置适当靠近联接接合面的边缘,以减小螺栓的受力(下图)。

如果同时承受轴向载荷和较大的横向载荷时,应采用销,套筒,键等抗剪零件来承受横向载荷,以减小螺栓的预紧力及其结构尺寸。

接合面受弯矩或转矩时螺栓的布置3)螺栓排列应有合理的间距,边距。

布置螺栓时,各螺栓轴线间以及螺栓轴线和机体壁间的最小距离,应根据扳手所需活动空间的大小来决定。

扳手空间的尺寸(下图)可查阅有关标准。

对于压力容器等紧密性要求较高的重要联接,螺栓的间距t0不得大于下表所推荐的数值。

扳手空间尺寸螺栓间距t0注:表中d为螺纹公称直径。

4)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螺栓数目,应取成4,6,8等偶数,以便在圆周上钻孔时的分度和画线。

同一螺栓组中螺栓的材料,直径和长度均应相同。

5)避免螺栓承受附加的弯曲载荷。

除了要在结构上设法保证载荷不偏心外,还应在工艺上保证被联接件,螺母和螺栓头部的支承面平整,并与螺栓轴线相垂直。

螺栓受力分析与计算

螺栓受力分析与计算

螺栓受力分析与计算详解螺栓是一种常用的固定连接件,广泛应用于船舶、机械、航空航天等,对螺栓的受力分析不仅对此类固定件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螺栓安装拧紧工艺的重要基础。

螺栓受力分析研究一般分为受力类型及其有关计算方法,螺栓受力类型共分为四类:螺栓的拉伸受力、压缩受力、旋转受力和扭转受力。

受力计算则以不同受力类型对应相应受力计算方法为基础:(1)拉伸受力计算:拉伸受力是指在螺栓紧固时,螺栓身体和螺母以及螺栓润滑层之间的表面间隙由于拉伸失稳变形而造成的受力。

由于螺栓预紧受力基本由表面间隙中受压力组件之外主动应力和受压由内外动应力共同决定,因此拉伸受力计算方法会考虑表面间隙的内外应力组合的效应,通常以应力开发系数的概念算出表面间隙中受力组件的拉伸受力,有:【δ= βα/π (α+δ/2)】其中,δ为受压力组件的表面间隙,α为受压力组件的理论应力,β为受压力组件的应力开发系数,以此为基础可算出螺栓的拉伸受力。

(2)压缩受力计算:压缩受力是指在螺栓紧固时,螺栓身体螺母以及螺栓润滑层之间的表面间隙由于压缩变形而造成的受力。

压缩受力的计算方法则可由塑性曲线等静力方程式及计算钱求解,通常考虑材料的塑性应力应变曲线,由此可得出表面间隙变形宽度和内外应力之间的关系,然后可利用公式计算出螺栓的压缩受力。

有:【y=(α/B)×(B2-x2),F=y×A】其中,y为受压力组件的表面间隙变形宽度,α为受压力组件的理论应力,B为受压力组件的应力开发系数,x为受压力组件的表面间隙宽度,A为受压力组件的表面区域,F为受压力组件的压缩受力。

(3)旋转受力计算:旋转受力是指在螺栓紧固时,由于拧紧扭矩产生的螺纹旋转斜滑力的受力。

由于螺栓旋转斜滑力的受力大小受扭矩大小影响并与拧紧螺纹的支承面积有关,因此,旋转受力计算应考虑螺纹支承面积以及拧紧扭矩大小,有:【F=τ × δ 】其中,F为螺栓的旋转受力,τ为螺栓拧紧扭矩大小,δ为螺栓紧固时螺纹支承螺纹面积。

机械设计-螺栓组受力分析计

机械设计-螺栓组受力分析计

πD 2 P π × 300 2 × 1.5 F= = = 10602.88 N 4Z 4 × 10
F1 = 1.5F = 1.5×10602.88 = 15904.32N × 螺栓的总拉力F2 螺栓的总拉力 = F1 +F = 15904.32 +10602.88 = 26507.2N 螺栓的拉伸应力为: 螺栓的拉伸应力为:
解:每个螺栓所受得径向载荷F = R / Z = R / 2 每个螺栓所受得径向载荷 由接触面不出现间隙条件: 由接触面不出现间隙条件:
R
F1 = F0 — F×Cm /(Cb+Cm)≥0 ( 1000 — Cm /2Cm×R/2 ≥0 得R≤4000 N
某钢架用螺栓组固定在水平钢架上,螺栓组有四个普通螺栓组成, 某钢架用螺栓组固定在水平钢架上,螺栓组有四个普通螺栓组成,它们的尺寸 均相同,试问:吊架承受垂直拉力F时 受力最大的螺栓所受的载荷为多大? 均相同,试问:吊架承受垂直拉力 时,受力最大的螺栓所受的载荷为多大?
⇒ T = FD0 Z / 2 = 13571.68 × 160 × 6 / 2 = 6514406.4 N mm
图示钢制扳手,用两个普通螺栓联接扳手接杆。扳紧力 图示钢制扳手,用两个普通螺栓联接扳手接杆。扳紧力F=200N,螺栓许用拉伸 , 应力[σ 应力 σ]=80Mpa,联接面摩擦系数 ,联接面摩擦系数f=0.15,可靠性系数 ,可靠性系数Ks=1.2,试确定螺栓最小 , 直径d 直径 1 形心简化, 解: 1、将外载荷向螺栓组形心简化, 、将外载荷向螺栓组形心简化 旋转力矩T=200×850 = × 旋转力矩 170000N.mm 横向载荷F 横向载荷 = 200N 2、单个螺栓所受的工作载荷 、单个螺栓所受的工作载荷

螺栓组受力分析与计算..

螺栓组受力分析与计算..
①拉伸强度条件为:
式中:Q—螺栓总拉力,N 。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螺栓总拉力的计算:
Q=Qp+[Cb/(Cb+Cm)]·F
式中:Cb/(Cb+Cm)称为螺栓的相对刚度,一般设计时,可按下表推荐
的数据选取。
螺栓的相对刚度Cb/(Cb+Cm)
被联接钢板间所用垫片类别
Cb/(Cb+Cm)
金属垫片(或无垫片)
r1=r2=…=rz的关系以及螺栓联接的类型,分别代人式(5-25)或
(5-28)即可求得。
3).受轴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
下图为一受轴向总载荷FΣ的汽缸盖螺栓组联接。FΣ的作用线与螺 栓轴线平行,并通过螺栓组的对称中心O。计算时,认为各螺栓平均受 载,则每个螺栓所受的轴向工作载荷为
图:受轴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
螺栓组受力分析与计算
1. 螺栓组联接的设计
设计步骤: 1. 螺栓组结构设计 2. 螺栓受力分析 3. 确定螺栓直径 4. 校核螺栓组联接接合面的工作能力 5. 校核螺栓所需的预紧力是否合适 确定螺栓的公称直径后,螺栓的类型,长度,精度以及相应的螺母,垫 圈等结构尺寸,可根据底板的厚度,螺栓在立柱上的固定方法及防松装 置等全面考虑后定出。
1. 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 螺栓组联接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合理地确定联接接合面的几何形 状和螺栓的布置形式,力求各螺栓和联接接合面间受力均匀,便于加工 和装配。为此,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联接接合面的几何形状通常都设计成轴对称的简单几何形状,如圆 形,环形,矩形,框形,三角形等。这样不但便于加工制造,而且便于 对称布置螺栓,使螺栓组的对称中心和联接接合面的形心重合,从而保 证接合面受力比较均匀。 2)螺栓的布置应使各螺栓的受力合理。对于铰制孔用螺栓联接,不要 在平行于工作载荷的方向上成排地布置八个以上的螺栓,以免载荷分布 过于不均。当螺栓联接承受弯矩或转矩时,应使螺栓的位置适当靠近联 接接合面的边缘,以减小螺栓的受力(下图)。如果同时承受轴向载荷 和较大的横向载荷时,应采用销,套筒,键等抗剪零件来承受横向载 荷,以减小螺栓的预紧力及其结构尺寸。

螺栓组受力分析与计算

螺栓组受力分析与计算

螺栓组受力分析与计算一.螺栓组联接的设计设计步骤:1.螺栓组结构设计2.螺栓受力分析3.确定螺栓直径4.校核螺栓组联接接合面的工作能力5.校核螺栓所需的预紧力是否合适确定螺栓的公称直径后,螺栓的类型,长度,精度以及相应的螺母,垫圈等结构尺寸,可根据底板的厚度,螺栓在立柱上的固定方法及防松装置等全面考虑后定出。

1. 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螺栓组联接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合理地确定联接接合面的几何形状和螺栓的布置形式,力求各螺栓和联接接合面间受力均匀,便于加工和装配。

为此,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联接接合面的几何形状通常都设计成轴对称的简单几何形状,如圆形,环形,矩形,框形,三角形等。

这样不但便于加工制造,而且便于对称布置螺栓,使螺栓组的对称中心和联接接合面的形心重合,从而保证接合面受力比较均匀。

2)螺栓的布置应使各螺栓的受力合理。

对于铰制孔用螺栓联接,不要在平行于工作载荷的方向上成排地布置八个以上的螺栓,以免载荷分布过于不均。

当螺栓联接承受弯矩或转矩时,应使螺栓的位置适当靠近联接接合面的边缘,以减小螺栓的受力(下图)。

如果同时承受轴向载荷和较大的横向载荷时,应采用销,套筒,键等抗剪零件来承受横向载荷,以减小螺栓的预紧力及其结构尺寸。

接合面受弯矩或转矩时螺栓的布置3)螺栓排列应有合理的间距,边距。

布置螺栓时,各螺栓轴线间以及螺栓轴线和机体壁间的最小距离,应根据扳手所需活动空间的大小来决定。

扳手空间的尺寸(下图)可查阅有关标准。

对于压力容器等紧密性要求较高的重要联接,螺栓的间距t0不得大于下表所推荐的数值。

扳手空间尺寸螺栓间距t0注:表中d为螺纹公称直径。

4)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螺栓数目,应取成4,6,8等偶数,以便在圆周上钻孔时的分度和画线。

同一螺栓组中螺栓的材料,直径和长度均应相同。

5)避免螺栓承受附加的弯曲载荷。

除了要在结构上设法保证载荷不偏心外,还应在工艺上保证被联接件,螺母和螺栓头部的支承面平整,并与螺栓轴线相垂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栓组受力分析与计算螺栓组受力分析与计算一.螺栓组联接的设计设计步骤:1.螺栓组结构设计2.螺栓受力分析3.确定螺栓直径4.校核螺栓组联接接合面的工作能力5.校核螺栓所需的预紧力是否合适确定螺栓的公称直径后,螺栓的类型,长度,精度以及相应的螺母,垫圈等结构尺寸,可根据底板的厚度,螺栓在立柱上的固定方法及防松装置等全面考虑后定出。

H1.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螺栓组联接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合理地确定联接接合面的几何形状和螺栓的布置形式,力求各螺栓和联接接合面间受力均匀,便于加工和装配。

为此,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联接接合面的几何形状通常都设计成轴对称的简单几何形状,如圆形,环形,矩形,框形, 三角形等。

这样不但便于加工制造,而且便于对称布置螺栓,使螺栓组的对称中心和联接接合面的形心重合,从而保证接合面受力比较均匀。

2)螺栓的布置应使各螺栓的受力合理。

对于铰制孔用螺栓联接,不要在平行于工作载荷的方向上成排地布置八个以上的螺栓,以免载荷分布过于不均。

当螺栓联接承受弯矩或转矩时,应使螺栓的位置适当靠近联接接合面的边缘,以减小螺栓的受力(下图)。

如果同时承受轴向载荷和较大的横向载荷时,应采用销,套筒,键等抗剪零件来承受横向载荷,以减小螺栓的预紧力及其结构尺寸。

| 塾〉不令接合面受弯矩或转矩时螺栓的布置3)螺栓排列应有合理的间距,边距。

布置螺栓时,各螺栓轴线间以及螺栓轴线和机体壁间的最小距离,应根据扳手所需活动空间的大小来决定。

扳手空间的尺寸(下图)可查阅有关标准。

对于压力容器等紧密性要求较高的重要联接,螺栓的间距to不得大于下表所推荐的数值。

扳手空间尺寸螺栓间距t o注:表中d为螺纹公称直径。

4)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螺栓数目,应取成4, 6, 8等偶数,以便在圆周上钻孔时的分度和画线。

同一螺栓组中螺栓的材料,直径和长度均应相同。

5)避免螺栓承受附加的弯曲载荷。

除了要在结构上设法保证载荷不偏心外,还应在工艺上保证被联接件,螺母和螺栓头部的支承面平整,并与螺栓轴线相垂直。

对于在铸,锻件等的粗糙表面上应安装螺栓时,应制成凸台或沉头座(下图1)。

当支承面为倾斜表面时,应采用斜面垫圈(下图2)等。

卜卜2.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1)•受横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 2) •受转矩的螺栓组联接 3) .受轴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 4) •受倾覆力矩的螺栓组联接进行螺栓组联接受力分析的目的是,根据联接的结构和受载情况,求出受力最大的螺栓及其所受的力,以便进行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为了简化计算,在分析螺栓组联接的受力时,假设所有螺栓的材料,直径, 长度和预 紧力均相同;螺栓组的对称中心与联接接合面的形心重合;受载后联接接合面仍保持为 平面。

下面针对几种典型的受载情况,分别加以讨论。

1) •受横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图所示为一由四个螺栓组成的受横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

横向载荷的作用线与螺栓轴线垂直, 并通过螺栓组的对称中心。

当采用螺栓杆与孔壁间留有间隙的普通螺栓联接时(图 a )。

靠联接预紧后在接合面间产生的摩擦力来抵抗横向载荷;当采用铰制孔用螺栓联接时(图 b ),靠螺栓杆受剪切和挤压来抵抗横向载荷。

虽然两者的传力方式不同,但计算时可近 似地认为,在横向总载荷 巳的作用下,各螺栓所承担的工作载荷是均等的。

因此,对 于铰制孔用螺栓联接,每个螺栓所受的横向工作剪力为z (5-23)式中z 为螺栓联接数目图1凸台与沉头座的应用的应用图2斜面垫圈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应保证联接预紧后,接合面间所产生的最大摩擦力必须大于或等于横向载荷。

假设各螺栓所需要的预紧力均为Q,螺栓数目为z,则其平衡条件为图:受横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式中:f ――接合面间的摩擦系数,见下表;i ――接合面数(图中,i=2 );K s――防滑系数,K s=i.i〜1.3由式(5-24)求得预紧力Q,然后按式(5-14 )校核螺栓的强度。

被联接件接合面的表面状态摩擦系数f干燥的加工表面0. 10-0.16 钢或铸铁零件有油的加工表面0. 06-0. 10轧制表面,钢丝刷清理浮锈0. 30-0 . 35 钢结构涂富锌漆0. 35-0 . 40 」喷砂处理0. 45-0 . 55钢铁对砖料,混凝土或木材干燥表面0. 40-0 . 452)•受转矩的螺栓组联接如下图所示,转矩T作用在联接接合面内,在转拒T的作用下,底板将绕通过螺栓组对称中心0并与接合面相垂直的轴线转动。

为了防止底板转动,可以采用普通螺栓联接,也可以采用铰制孔用螺栓联接。

其传力方式和受横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相同。

图:受转矩的螺栓组联接采用普通螺栓时,靠联接领紧后在接合面间产生的摩擦力矩来抵抗转矩T。

假设各螺栓的预紧程度相同,即各螺栓的预紧力均为Qp,则各螺栓联接处产生的摩擦力均相等,并假设此摩擦力集中作用在螺栓中心处。

为阻止接合面发生相对转动,各摩擦力应与各该螺栓的轴线到fQ药 TQk…由上式可得各螺栓所需的预紧力为K3 _ K J+r2+-- + rj /寸右i=i【5— 25】式中:f――接合面的摩擦系数,见表;ri —第i个螺栓的轴线到螺栓组对称中心0的距离;z ――螺栓数目;Ks ――防滑系数,同前由上式求得预紧力Q,然后按式(5—14)校核螺栓的强度。

采用铰制孔用螺栓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各螺栓受到剪切和挤压作用,各螺栓所受的横向工作剪力和各该螺栓轴线到螺栓组对称中心o的连线(即力臂r。

)相垂直(图b)。

为了求得各螺栓的工作剪力的大小,计算时假定底板为刚体,受载后接合面仍保持为平面。

则各螺栓的剪切变形量与各该螺栓轴线到螺栓组对称中心0的距离成正比。

即距螺栓组对称中心0越远,螺栓的剪切变形量越大。

如果各螺栓的剪切刚度相同,则螺栓的剪切变形量越大时,其所受的工作剪力也越大。

如图b所示,用r i、r max分别表示第i个螺栓和受力最大螺栓的轴线到螺栓组对称中心0的距离;F i、F max。

分别表示第i个螺栓和受力最大螺栓的工作剪力,则得F 亠maxFmax根据作用在底板上的力矩平衡的条件得耳叶+耳与+・—+ Fm二T即联解式(5 —26)及(5—27),可求得受力最大的螺栓的工作剪力为【5 —26】【5 —27】图所示的凸缘联轴器,是承受转矩的螺栓组联接的典型部件。

各螺栓的受力根据「1=厂二…二r z 的关系以及螺栓联接的类型,分别代人式(5— 25)或(5— 28)即可求得。

3).受轴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下图为一受轴向总载荷F=的汽缸盖螺栓组联接。

F 舶作用线与螺栓轴线平行,并通 过螺栓组的对称中心 Q 计算时,认为各螺栓平均受载,则每个螺栓所受的轴向工作载 荷为图:受轴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motri1=1【5 — 28】4)•受倾覆力矩的螺栓组联接下图a为一受倾覆力矩的底板螺栓组联接。

倾覆力矩M作用在通过x-x轴并垂直于联接接合面的对称平面内。

底板承受倾覆力矩前,由于螺栓已拧紧,螺栓受预紧力Qp,有均匀的伸长;地基在各螺栓的Qp作用下•有均匀的压缩,如图b所示。

当底板受到倾覆力矩作用后,它绕轴线O- O倾转一个角度,假定仍保持为平面。

此时,在轴线0 -0左侧,地基被放松,螺栓被进一步拉伸,在右侧,螺栓被放松,地基被进一步压缩。

底板的受力情况如图c所示。

图:受倾覆力矩的螺栓组联接联接接合面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c ]p,可查下表。

表:联接接合面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c ]p注:I )c s为材料屈服权限,MPa; c B为材料强度极限,MPa。

2)当联接接合面的材料不同时,应按强度较弱者选取。

3)联接承受载荷时,[c ]p应取表中较大值;承受变载荷时,则应取较小值计算受倾覆力矩的螺栓组的强度时,首先由预紧力Qp最大工作载荷Fmax确定受力最大的螺栓的总拉力Q,由式(5—18)得【5 —38】然后接式(5—19)进行强度计算确定螺栓直径首先选择螺栓材料,确定其性能等级,查出其材料的屈服极限,并查出安全系数,计算出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c ]= c s/S。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螺纹小径d1:最后按螺纹标准,选用螺纹公称直径。

螺纹联接件的材料适合制造螺纹联接件的材料品种很多,常用材料有低碳钢Q215 10号钢和中碳钢Q235 35、45号钢。

对于承受冲击、振动或变载荷的螺纹联接件,可采用低合金钢、合金钢,如15Cr、40Cr、30CrMnsi等。

对于特殊用途(如防锈蚀、防磁、导电或耐高温等)的螺纹联接件,可采用特种钢或铜合金、铝合金等。

表:螺栓的性能等级(摘自GB 3098.1-82)注:规定性能等级的螺栓、螺母在图纸中只标出性能等级,不应标出材料牌号表:螺母的性能等级(摘自GB 3098.2-82)4.校核螺栓组联接接合面的工作能力,是根据实际情况,对螺栓进行强度校核5.校核螺栓所需的预紧力。

采用公式为:碳素钢螺卩;• 4 合金钢螺,0」式中:-s――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A i――螺栓危险截面的面积。

式(5-14)松螺纹联接强度计算拉伸强度条件为:【5—14】T d 1式中:F--螺栓工作载荷,N;d i--螺栓危险截面的直径,mm[C卜-螺栓材料的许用拉应力,MPa.紧螺栓联接强度计算1 •仅承受预紧力的紧螺栓联接拉伸强度条件为:式中:Q—螺栓所受预紧力,N其余符号意义同前2. 承受预紧力和工作拉力的紧螺栓联接①拉伸强度条件为:<[^]式中:Q—螺栓总拉力,N。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螺栓总拉力的计算:Q=Qp+[Cb/(Cb+Cm)]・ F式中:Cb/(Cb+Cm称为螺栓的相对刚度,一般设计时,可按下表推荐的数据选取螺栓的相对刚度②疲劳强度计算对于受轴向变载荷的重要联接,应对螺栓的疲劳强度作精确校核,计算其最大应力计算安全系数:。

七+ (K°-申)(7汕二 $f—2缁(心+兀)(2兀+<7110)一式中:-itc -------- 螺栓材料的对称循环拉压疲劳极限,MPa,二-itc 值见表——试件的材料特性,即循环应力中平均应力的折算系数,对于碳素钢,—拉压疲劳强度综合影响系数,如忽略加工方法的影响,则=k『/ ,, K-此处为有效应力集中系数,见表;『为尺寸系数, 见附表;S――安全系数。

螺纹联接件常用材料的疲劳极限(摘自螺纹联接的安全系数S受载类型静载荷变载荷松螺栓联接 1.2-1,7紧螺栓联接受的轴普向通及螺横栓向联载接荷不的考简虑化预计紧算力M6M16 M16M30 M30M60 1 M6M16 |M16M30 | M30M60 碳钢5亠4 4Q5 2.5 ~2 碳钢| 12.5 〜8.5 8.5 8.5"2.5合金钢 5.7-55亠3.4 3.4 合金钢| 10~6.86.8 6.8 ~ 10考力虑的预计紧算1.2 "51.2J.5(S a=2.5~4)铰制孔用螺栓联接钢:S r=2.5,Sp = 1.25铸铁:S p=2.0〜2.5钢:S r=3.5®5, S p= 1.5铸铁:S p=2.5〜3.03. 承受工作剪力的紧螺栓联接螺栓杆与孔壁的挤压强度条件为"[I Anin螺栓杆的剪切强度条件为承受工作剪力的紧螺栓联接式中:F ——螺栓所受的工作剪力,N;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