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8.4常见的盐教案(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8.4《常用的盐》教案(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8.4《常用的盐》教案(新版)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dac82e43323968011c924e.png)
《常见的盐》前言信息化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其特点是直观、生动、形象,以其独特的功能创造良好的思维情境,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师、学生、计算机、网络形成一个有机的组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各种能力,使每个学生获得充分发展;教师通过计算机教懂、教准、教活、教精,又促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活学,师生共同进入教与学的自觉状态和最佳状态,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有助于从群体教学发展到个别教学,而且具有教师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学生自学的多方面功能。
重要的是,缩短了时空距离,加速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将全部学生答案迅速收集统计,及时分析教学效果,从而调整教学的节奏和进程,迅速、及时地反馈,使教学的调控合理化,又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基于上述原因,本人在学习中尝试将粤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内容以信息化教学方式呈现出来,既复习了酸与碱的知识,又学习了盐的性质,同时又不让学生感觉到是简单的知识的重复。
§8.4 常见的盐一、教材分析【教材版本】粤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修订版)第八章第四节内容。
【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在酸、碱的学习思路之上学习盐的组成特点、分类及盐的用途、盐的化学性质(盐与金属反应、盐与酸反应、盐与碱反应、盐与盐反应),并由此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又是高中继续学习重要预备知识。
二、素质教育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常见的盐:NaCl、Na2CO3、CaCO3的用途;2、初步理解盐的组成特点;3、理解盐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盐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4、记住复分解反应的发生的条件,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过程与方法】1、通过Internet资源学习几种常见盐(NaCl、CuSO4、Na2CO3、CaCO3)的用途,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学习资料的能力以及对有用资料的预筛选能力;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学会分析简单的化学实验现象并从中得出相关的、正确的结论;3、通过学生观看Flash动画(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讨论交流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4、通过反馈练习,学生了解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九年级化学下册 8.4.1 常见的盐教案 (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8.4.1 常见的盐教案 (新版)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0dae547e21af45b307a882.png)
8.4.1常见的盐【学习目标】了解食盐、纯碱、碳酸钙等盐的性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了解盐的组成特点;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重点和难点:】1、了解食盐、纯碱、碳酸钙等盐的性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自主学习、讲解【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在家里,蒸馒头要加入发酵粉,发酵粉的成分是小苏打,你知道它的性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预习检测:1.解离时生成和的化合物叫做盐。
2.氯化钠,是一种色颗粒状的固体,有味,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性。
与食盐性质相似,容易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中毒的工业用盐是。
3.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
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三、新知新解:学生归纳氯化钠在医疗、农业、食品、工用氯上:用多媒体)情〈介绍〉胃酸过多,但法,写出化学方程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流,四、随堂练习:1.下列物质俗称、名称、化学式相符合的一组是()A.纯碱火碱 Na2CO3B.熟石灰氧化钙 CaOC.生石灰碳酸钙 CaCO3D.火碱氢氧化钠 NaOH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是( )A.NaClB.Na2CO3C.Mg(OH)2D.CuSO43.某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十分重要。
它可维持血液中适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消化液,帮助消化。
该盐是()A.氯化钙B.氯化钠C.硝酸钾D.碳酸钠4.我国某地曾发生把白色工业用盐误作食盐食用引起的中毒事件,这种工业用盐可能含有()A.KMnO4B.Na2CO3C.NaNO2D.MgSO45.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①消石灰②氯气③盐酸④硫酸⑤烧碱⑥纯碱以上正确的是()A.②③⑤⑥B.③④⑤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课堂小结】:本课题采用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到的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一些性质和用途。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4《常见的盐》教案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4《常见的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729a1cc850ad02df80412c.png)
教学设计8.4常见的盐——复分解反应教材分析教学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第八章《课题4常见的盐》第3课时。
内容分析:复分解反应是初中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一,同时它也是酸、碱、盐相互反应的核心内容。
本部分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从更高的宏观角度把握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本质的理解,即: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的互换反应。
本节内容是溶液知识的延伸,因为常见的酸、碱、盐在水溶液中是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溶剂中的。
本节内容也是对酸、碱、盐之间相互反应知识的有效归纳,学生对此的有效掌握会帮助他们有效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
初高中衔接:复分解反应掌握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高一离子方程式书写技能的学习,直接影响到高一物质分离的学习。
培养学生从离子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是初中阶段对酸、碱、盐相互反应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更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物质间反应的推理的能力,使学生能认识和体会到掌握化学规律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也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增长知识,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前已经完整的学习了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对它们之间的反应有了一定的直观认识。
通过对第七章《溶液》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常见的酸、碱、盐在水中溶解后是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溶液中的。
但是,学生虽然积累了一些酸、碱、盐的相关知识点,却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高度不够。
为了记忆一些反应的的相关知识点耗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感到知识琐碎,困难重重。
本节课的设计从问题情境入手,引出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点,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药品进行探究实验,小组讨论,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8.4常见的盐第2课时盐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8.4常见的盐第2课时盐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c062d9376baf1ffc4fadeb.png)
第2课时盐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盐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盐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记住复分解反应的发生的条件,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2.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对知识的回顾、小组交流讨论、总结规律,学会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对比、归纳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严谨某某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播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对盐的化学性质进行总结。
【教学难点】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硫酸、稀硝酸、试管、滴管。
一、导入新课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常见的盐的用途、分类及部分盐的溶解性情况,那么盐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呢?请同学们拿起你的笔,写如下三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铁和硫酸铜;碳酸钙和稀盐酸;氯化铁和氢氧化钙(每组出一个代表板演)。
今天我们一起来总结盐的化学性质并学会运用。
二、推进新课活动1 总结盐的性质[复习]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置换,从而发明了水法炼铜。
它成为湿法冶金术的先驱,在世界化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水法炼铜的原理是:CuSO4+Fe==Cu+FeSO41.盐(可溶)+金属1→盐+金属2)[交流]举例:[提问]不同的盐可以由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得到,你知道下列各种盐可以由什么相关的酸和碱反应得到吗?[交流](学生写在课本上,然后汇报)[引入]我们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金属、酸、碱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进一步探究盐的化学性质。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8.4常见的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8.4常见的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2a2a3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c.png)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如食盐、硫酸铜等,引发学生对盐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解盐的概念、组成和分类,引导学生学习常见盐的化学式,并通过实验探究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应用: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6.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7.拓展:提供相关资料和阅读材料,鼓励学生深入了解盐的更多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8.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实践探究:设计一系列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举例应用: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举例说明盐的应用,如洗涤剂、食品添加剂等,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5.教学方法:
a.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盐的性质和用途。
b.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盐的微观结构、反应动画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知识。
c.设计梯度性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6.教学评价:
a.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盐的概念、性质和应用的理解程度。
b.课后作业:布置适量、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c.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d.期末考试:设置涉及盐的知识点的试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和总结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8.4常见的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8.4常见的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eea200ba0d4a7302763afc.png)
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8.4 常见的盐第1课时认识常见的盐教材分析食盐是生活中人们最常见、最熟悉的盐,但学生容易将化学中所说的盐理解为食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二者进行区别。
同时,通过对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名称、成分、性状、主要用途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学习盐的组成和溶解性为下一节课学习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盐类的概念,知道有哪些常见的盐;认识盐与食盐、食盐与工业用盐的区别。
2.了解四种盐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记忆常见盐的溶解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通过分析、归纳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体验学习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区别食盐与工业盐,认识工业盐误作生活用盐的危害,进而认识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侯德榜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了解常见盐的用途,掌握盐的组成、分类及溶解性。
难点:1.盐与食盐的区别,能够对盐类物质进行判断。
2.酸、碱、盐的溶解性。
[情景展示] 认识常见的盐在生活中的用途:[问题探究] 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等常见的盐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思考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配制生理盐水,可用于制盐酸、氯气等化工原料;碳酸钠可作洗涤剂;大理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小苏打常用作面粉发酵剂;农业上常用硫酸铜和熟石灰配制波尔多液。
粤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8.4常见的盐 教案设计
![粤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8.4常见的盐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d627665ef7ba0d4a733bca.png)
8.4常见的盐教学目标通过资料收集和实验探究,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
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方法;能判断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发生条件。
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了解我国科学家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激情。
重点和难点重点:粗盐的提纯、对碳酸盐的特性的认识、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形成。
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判断。
教学过程复习盐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盐 + 酸→新盐 + 新酸盐 + 碱→新盐 + 新碱盐1 + 盐2 → 新盐1 + 新盐2学生举出相应的化学反应实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创设情境1.教师演示: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2.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学生活动1.分组实验:按要求完成[实验11-1]、[实验11-2],记录实验现象。
2.集体交流: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3.创新尝试:仿照示例: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试着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碳酸钠与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③碳酸氢钠与盐酸:NaHCO3+HCl=NaCl+H2O+CO2↑④碳酸钠与氢氧化钙:Na2CO3+Ca(OH)2=2NaOH+CaCO3↓4.观察与思考(一):①观察:反应①②③有什么共同特点?②讨论:由此你发现了什么?③归纳: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的鉴定方法。
④举例:填写下表被鉴定的物质加入的试剂现象5.观察与思考(二):①观察:第④个反应有什么特点?②讨论:由此,你又有哪些新发现?③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一般形式与特点。
6.回忆与反思:根据你具有的酸、碱、盐知识,列举几个酸与碱、盐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观察判断它们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为什么?7.讨论与归纳:①讨论:你所做实验中的复分解反应与你所列举的反应,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②归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8.4 常见的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8.4 常见的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7223c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1.png)
8.4 常见的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课程介绍本课程将介绍常见的盐的概念和性质,以及盐的分类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了解盐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了解化学知识。
二、课程内容1. 盐的概念和性质盐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具有高熔点、高沸点、易溶于水等特点。
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分解和合成。
2. 盐的分类盐可以分为无机盐和有机盐两类,其中无机盐包括二元盐和三元盐。
二元盐是由两种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例如氯化钠、氢氧化钠等。
三元盐是由三种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例如硝酸钠、碳酸钠等。
3. 盐的应用盐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食品加工:盐可以用于食品加工,例如腌制和烹饪。
•化学工业:盐可以用于制造各种化学品,例如氯化氢、氯化铵等。
•农业领域:盐可以用于肥料制造和农作物生长。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生活和实验等案例和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盐的概念和特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盐的概念和性质•盐的分类和应用教学难点:•学生如何理解无机盐和有机盐的区别•盐的应用范围及其作用机理五、教学步骤1. 概念讲解知识形成:通过对盐的定义和特性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分类和应用知识应用:通过生活和实验等案例和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盐的分类和应用。
3. 总结知识梳理: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六、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包括以下方面:•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期中和期末考试。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8.4常见的盐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8.4常见的盐](https://img.taocdn.com/s3/m/f3026907767f5acfa1c7cd5b.png)
8.4 常见的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②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③掌握碳酸根、硫酸根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①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②了解前人的实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①盐的化学性质。
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③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归纳复分解反应及条件。
教学方法:联系实际→对比区分→归纳总结→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提问〕:什么是盐?〔回答〕:在水溶液里能离解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追问〕:与我们生活中说的盐是一回事吗?〔讨论〕:学生回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241页。
〔介绍并板书〕: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
一、盐的组成和分类:盐:是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根据阳离子的不同,盐可以分为钠盐、钾盐、镁盐、铁盐等。
根据阴离子的不同,盐可分为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盐酸盐等。
〔过渡〕:生活中的盐除食盐以外,常见的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大理石等。
这些盐都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板书〕:二、几种常见盐的用途〔提问〕:如何书写氯化钠的化学式?〔学生回答〕NaCl 、俗名:食盐。
〔板书〕:1、化学式:NaCl ,俗名:食盐。
〔设问〕:氯化钠是我们熟悉的一种物质,它在生活中有那些用途呢?〔板书〕:2、氯化钠的用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241页的有关内容。
〔小结〕:生活中作调味品、腌渍食物;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选种;还是制盐酸、氯气等的化工原料。
〔介绍〕:(播放有关录像)碳酸钠在工业上的用途,碳酸钙在建筑业上的用途,碳酸氢钠焙制糕点、治疗胃酸等。
〔提问〕:你能写出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说出它的俗名吗?〔回答〕: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碳酸钙:CaCO3大理石、石灰石等的主要成分。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常见的酸、碱、盐8.2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常见的碱教案科粤版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常见的酸、碱、盐8.2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常见的碱教案科粤版](https://img.taocdn.com/s3/m/6222608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2.png)
例题: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反应原理。
答案: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置换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题型4:碱的用途和危害
例题:请举例说明氢氧化钠在工业上的用途,以及过量使用碱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答案:用途:制造肥皂、洗涤剂、纸张等;危害:腐蚀金属、破坏土壤结构、污染水源等。
作业反馈:
1. 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对常见碱的化学式、性质和用途的小结报告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错误和遗漏,并提供正确的信息。
2. 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指出实验方案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3. 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并提供正确的信息和处理方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常见碱的性质和特点。在实验环节,学生分组操作,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碱的用途和危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核心素养目标
1.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通过实验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碱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
1. 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2. 碱的用途和危害。
教学难点:
1. 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 碱的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常见碱的知识。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8.4常见的盐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8.4常见的盐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新版)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b9f95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f.png)
5.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实验演示台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多媒体演示和实验操作的展示。
6.学习资料: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和练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堂外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3)学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类型的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并比较它们与复分解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4)鼓励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如参加学校的科学俱乐部、参加化学竞赛等,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与改进
今天的课堂整体上是比较顺利的,学生们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条件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课后,我反思了一些教学环节,认为还有改进的空间。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的教材,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直观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如试管、烧杯、滴定管、指示剂、盐类溶液等。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以及生成物的性质。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常见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实例,复分解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复分解反应的实验操作。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复分解反应是一种在水溶液中,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离子,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种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离子构成,且反应后溶液的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复分解反应的发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反应物在溶液中能够生成沉淀或气体;二是生成物的溶解度小于或等于反应物的溶解度。常见的复分解反应类型包括生成沉淀的反应、生成气体的反应和置换反应。例如,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钠溶液和水;锌金属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氢气。复分解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清洁剂、药物、食品加工等方面。例如,家用清洁剂中含有酸和碱,它们可以与水中的硬度离子(如钙、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从而去除水垢;一些药物中含有复分解反应生成的盐类,如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钠);在食品加工中,复分解反应可以用于去除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用碱性物质处理酸性的水果,以去除其中的有机酸。进行复分解反应的实验操作时,应遵循以下步骤:准备试剂,配置溶液,进行实验,数据记录,结果分析。通过学习,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条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016春九年级化学下册8.4《常用的盐》教案(新版)粤教版
![2016春九年级化学下册8.4《常用的盐》教案(新版)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4db34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e.png)
此外,我在课堂管理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过于活跃,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今后,我需要更加严格地管理课堂纪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
题型2:
1. C
题型3:
1. 正确
2. 错误
3. 正确
题型4:
1. 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氯化钠(食盐)、碳酸钠(纯碱)。氯化钠用于调味和腌制,碳酸钠用于烘焙和清洁。
3. 盐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解、结晶、电解等。
题型5:(答案因实验而异)
九.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今天讲授《常用的盐》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教学的挑战与收获。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热情讨论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盐的兴趣和好奇心,这也让我意识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盐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盐的基本性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七、课堂
1. 课堂评价:
(1)提问:在课堂上,教师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可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如“盐的制备方法有哪些?”、“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有哪些?”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第八章第四节常用的盐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第八章第四节常用的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43f70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7.png)
1.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其用途,并尝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制备过程。
2.完成课后习题:选择课本第八章第四节后的习题,至少完成3道与盐相关的题目,涵盖盐的性质、分类、制备方法等方面。
3.实践操作:利用家中的食盐(氯化钠)进行以下实验:
5.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常用盐(如硝酸钾、硫酸铜等),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探究等方式,了解其性质、制备方法及应用,并撰写一份简短的报告。
注意事项:
1.完成作业时,请确保操作安全,遵循实验规范。
2.作业要求字迹工整,表述清晰,尽量使用化学专业术语。
3.小组探究活动需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并在报告中注明每位成员的分工。
(6)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布置与盐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拓展延伸。
(7)教学评价:课后进行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成长。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如食盐、腌制食品等,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常用的盐。
2.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3.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关注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调味、防腐、医疗等。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发放练习题,内容涵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如盐的分类、性质、制备方法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盐的概念、分类、性质、应用等知识点。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8.4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8.4常见的盐(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225366bdf01dc281e43af072.png)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8.4常见的盐(第二课时)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8.4 常见的盐第2课时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材分析认识了盐的组成和分类,盐作为一大类物质,又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通过回顾、复习、引导并总结盐的化学性质。
复分解反应是学生学习的第四个基本反应类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能够判断什么是复分解反应,还要让学生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为高中阶段学习离子反应打下基础。
另外,通过对复分解反应特点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别其他的反应类型。
[问题探究] 盐除了和金属反应,还可以和哪些物质反应?盐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提升] 盐可以和金属反应,可以和酸反应,也可以和碱反应,还可以和盐类物质反应,但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二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情景展示] 请预测以下反应能否发生?NaCl+KNO3―→[问题探究]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是什么?[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提升]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4 常见的盐 教案设计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4 常见的盐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6f4c4e763231126edb11e2.png)
漫水滩中学集体备课教案漫水滩中学教师评课稿本节课教师注重创设学习情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来认识盐的性质,分析现象后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去学习,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使其真切地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的建议是:多媒体的使用要恰当:注意课件,板书,视频,实验之间的平衡。
不要过渡依赖多媒体,也不要太过注重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多媒体的作用。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恳请批评与指正。
(曾俊海评)我认为本节课的优点如下:1、学生自己书写化学方程式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
2、回顾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时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3、学生在没有教师讲解的情况下合作探究归纳出酸、碱、金属与盐反应发生的条件,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建议:本堂课虽然体现了基础性,但教学过程中没有设计拔高题这样优秀生没有“吃饱”。
(宋玺燕评)1、吐字清晰,表达简洁明了准确,各环节过渡自然;2、顺口溜既简明扼要地概括了盐的各种化学性质,又朗朗上口容易识记;3、板书既概括了重点内容,又体现了本节课教学思路,非常有代表性。
( 罗琴评)优点:1、我认为王老师的《盐的化学性质》是一节内容很充实的课,备课扎实,进行了精心设计,将学生很难记忆的内容编写成顺口溜,很是值得我学习。
2、对学生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训练,以发现书写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3、语言表达简洁、准确、板书设计明了,体现所学重点内容。
建议:1、引入过长,可做删减。
2、复分解反应中对反应物的要求课标中不作要求,略提即可。
3、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建议综合探究,不用分步。
4、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作为重点去突破。
(刘晓红评)1、课程设计合理,容量大,教学中衔接自然,流畅,语言简明准确,尤其是应用顺口溜记忆,降低了学生的识记难度,是本节课的亮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8.4常见的盐教案1(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8.4常见的盐教案1(新版)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548996f524ccbff1218478.png)
8.4常见的盐课标依据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归纳了解盐的溶解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和归纳认识一些盐的物理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盐的认识,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教学难点理解盐的溶解性。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介绍知识目标图片 A G 拓展知识1分钟下载讲解过程与方法图片 A E 建立表象2分钟下载观看过程与方法图片 A E 帮助理解2分钟下载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图片 A I 升华感情1分钟下载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A.设疑—播放—讲解; B.设疑—播放—讨论; 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 E.播放—提问—讲解; 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引入新课【教师】1、食盐是盐吗?盐是食盐吗?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属于盐。
而盐并不是食盐2、你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盐吗?【学生】回答新课探究【教师】讲解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碳酸钙(CaCO3)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教师】3、说一说NaCl、Na2CO3、NaHCO3、CaCO3 的用途【学生】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可用作化工原料;可配制医用生理盐水;还可用作调味料的原料和食品加工。
碳酸钠(Na2CO3):可用于造纸和印染;也可用于制洗涤剂、玻璃和瓷砖等。
8.4常见的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8.4常见的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4659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c.png)
8.4 常见的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特点。
2.学习如何根据离子间的相对大小推断盐的性质。
3.掌握常见盐的常见用途。
教学重点1.盐的种类和特点。
2.如何根据离子间的相对大小推断盐的性质。
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离子间的相对大小推断盐的性质。
教学方法1.概念讲解法:讲解盐的种类和特点,以及根据离子间的相对大小推断盐的性质。
2.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课上所学内容进行探讨和讨论。
3.实验法:进行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盐的性质。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告诉学生本节重点是学习盐的种类、特点和性质。
2.讲解盐的种类和特点:–按照阴离子的不同分类常见盐的种类;–讲解盐的熔点和沸点、溶解度和颜色等特点。
3.根据离子间的相对大小推断盐的性质:–根据阴、阳离子的大小差异,导出不同类型离子之间晶体的特点(见教材P107)。
4.分组讨论:设计问题,要求学生利用已学知识以及推断盐的性质,例如:–在常温下,热挥发不图易,一种晶体样品,可能是哪种盐?–一种白色晶体样品,在水中溶解度极小,可能是哪种盐?–有一种硬度很大的晶体,可能是哪种盐?–有一个盐,它能发生发热反应和产生气体,可能是哪种盐?5.进行实验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离子之间晶体的特点:–实验1:观察两种不同类型的晶体的形态和熔点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因素(见教材Page 108);–实验2:观察天然石膏(CaSO4•2H2O)颜色和水合度的特点,以此说明水分对盐的性质影响(见教材Page 109)。
6.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进行课后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1.总结本章所学,准确掌握盐的种类和特点。
2.完成教材上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搜集不同种类盐的应用领域,并说明其中的化学原理。
拓展阅读1.阅读化学名词中的中文部分,了解化学中的词汇及其含义;2.阅读化学史小知识,了解化学元素的发现历程以及化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途:
碳酸钙大量用于建筑业。天然存在的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还可以用于补钙剂等。石灰石可直接加工成石料和烧制成生石灰。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都显碱性)
三、盐的溶解性口诀
A.侯德榜 B.拉瓦锡 C.道尔顿 D.汤姆生
4.HCl、NaOH、NaCl三种物质的溶液的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作业: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判断下列物质能否溶于水?
硫酸钾 硝酸钙 硫酸钡 碳酸钙 氯化铵 氢氧化铜
通过图片和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归纳认识盐的分类。
通过讨论认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盐的性质与用途。
年级
九年级
科目
化学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8.4 常见的盐
授课类型
新授
课标依据
了解食盐、纯、小苏打、碳酸钙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归纳了解盐的溶解性。
过程与
方法
通过讨论和归纳认识一些盐的物理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盐的认识,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
重点
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教学
难点
理解盐的溶解性。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多媒体图片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回答:
一、盐的分类
根据盐的组成不同,如按盐组成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名称,一般有如下的分类:
钠盐:NaCl、Na2CO3、Na2SO4、Na2S等。
钾盐:K2CO3、KNO3、KCl等。
(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咸味。
(2)在人的正常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人体中的氯化钠都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体液中,钠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内外正常水分分布和促进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起主要作用;氯离子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人体正常每人每天约需3g~5g食盐。但长期食用过多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
(3)存在:海水、盐湖、盐井、盐矿
(4)用途:①医疗上的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0.9%);②用来制备Na2CO3、NaOH、Cl2、HCl等物质;③食品的调味剂,腌渍蔬菜等;④公路积雪可以用氯化钠消除;⑤农业上利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2.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1)物理性质:碳酸钙是一种白色晶体或粉末状固体,难溶于水(25℃在水中的溶解度为6.9×10-4g)。
硫酸盐:CuSO4、K2SO4、(NH4)2SO4等。
碳酸盐:Na2CO3、K2CO3、(NH4)2CO3等。
盐的分类方法还有很多种,例如酸式盐、碱式盐和正盐;含氧酸盐和无氧酸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强酸强碱盐和弱酸弱碱盐等。
二、生活中常见的盐
1.氯化钠(重要的调味品,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
通过课本307页的盐的溶解性表归纳盐的溶解性。
巩固新知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8.4常见的盐教案(新版)粤教版
钾、钠、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当堂检测:
1.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做调味剂和防腐剂的是( )。
A.纯碱 B.酒精 C.食盐 D.醋酸
2.下列物质溶于水,其溶液呈蓝色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硫酸 D.氢氧化钠
3.在改进制碱法方面,曾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