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肉品实验室快速检验方法的实践

合集下载

肉品质衡量标准——PH值

肉品质衡量标准——PH值

肉品质衡量标准——PH值pH值影响肉的质量,包括颜色、嫩度、风味、持水性和货架期。

由肌肉中乳酸的产生量导致的宰后pH值下降的速度和程度,对肉的加工特性有着特殊影响。

如果pH值下降很快,肉会变得多汁、苍白、风味和持水性差(PSE肉)。

如果pH值下降很慢并且不完全,肉会变得色深、硬且易腐败(DFD肉)。

而正常的肉会经历逐渐和完全的pH下降。

对胴体pH值的测定可以提供肉质方面的信息,从而决定肉是否适合制作高质量的产品。

即使对于肉制品而言,通过测定pH值并与表中给出的正常pH值范围对比,我们也可得到质量问题的重要信息。

在引言中阐述了pH和pH测定的基础知识。

用pH试纸可容易地测定肉的pH值,但要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带玻璃电极的pH计是必不可少的,国内外通常选用一种德国麦特斯的胴体肉质PH值直测仪(PH-STAR)检测。

测定pH值时必须准确操作并消除任何错误来源。

本文还讨论了测定肉和肉制品pH值时应注意的要点。

任何一个关心产品质量的屠宰场或肉类企业都应该了解pH值和pH值对肉质的重要性。

通过测定胴体的pH值,我们可以鉴别出非正常的肉。

在众多判定肉质的方法中,测定肉的pH值不仅能提供极有用的信息,并且方便快捷。

pH值对肉的下列质量因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颜色嫩度风味持水性货架期目前许多肉类加工企业尚未将测定肉的pH值广泛地应用于肉质的鉴定和原料肉的选择上。

可能的原因是:第一,pH值的概念似乎很复杂,难以理解;第二,对测定pH值的作用及其在判定肉质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pH值告诉我们什么?pH值常常被简单地描述为酸度,这并不很正确。

首先,不呈酸性的溶液也具有pH值。

其次,不同的有机酸,即使它们在溶液中的酸浓度相同,其pH值也不同。

解释pH值最简单的方法是从纯水开始。

解离H2O ———→ H+ + OH-纯水中的氢离子浓度极低,大约每升中10克。

这个数字可以更简单地表示为0.0000001=10-7。

pH值的准确定义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中央厨房快速检测

中央厨房快速检测

谷香九号中央厨房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一、快速检测的定义快速检测没有经典的定义,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概念,即: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据检测结果的行为称之为快速检测。

二、快速检测的时间概念理化快速检验方法: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两小时以内出具检测结果,即可视为实验室快速检测方法。

如果方法能够应用于现场,在30分钟内出具检测结果,即可视为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如果能够在10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内得到检测结果,可视其为比较理想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微生物快速检验方法:与传统检验方法相比,能够大幅度缩短检测时间,发现阳性结果或超标样品时,能用传统方法复检(特殊样品除外)、其结果基本相同的方法,可视为快速检测方法.三、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的主要形式快速检测方法的形式大体上有以下几种:1.用试纸显色来定性并作为限量指示:如农药、敌鼠钠盐等.2.用试纸层析显色来定性并来作为限量指示:如苏丹红、瘦肉精等.3.用试纸显色的深浅来半定量:如食用油酸价、过氧化值等。

4.用试管显色的深浅来半定量:如亚硝酸盐、甲醇、二氧化硫等,比色定量可以是目视,也可以用便携式光度计。

5.用滴瓶滴定标准溶液来定量:将标准溶液放在滴瓶中,根据消耗的滴数量来判定被检物质的含量。

如酸碱、氧化还原性物资等。

6.用便携式仪器来定性或定量,如便携式甲醇速测仪、酸度计、电导仪、温湿度计、中心温度计、食用油极性测定仪、辐照度计、ATP荧光度仪等.四、现场快速检测结果的表述及注意事项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主要体现在定性和限量检测上。

有些方法可以达到半定量或定量的效果则更加有利于结果的分析与判断。

1 检测方法1.1 定性检测:即快速地得出被检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其本身就是有毒有害物质。

1。

2 限量检测:即快速地得出被检样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是否超出标准规定值或有效物质是否达到标准规定值.1.3 半定量检测:能够得出所测物质成分的大概含量,有利于结果的判断.1。

肉制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综述

肉制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综述

065食品检测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

所谓“病从口入”,食用有安全问题的食品将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食源性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食源性疾病通常是由于食用了食源性致病菌而引起的出现腹泻、头晕、恶心、神经性头疼等症状的疾病,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

肉制品由于其本身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导致肉制品极易成为食源性致病菌生长繁殖的温床。

突发食源性疾病案例中,肉禽类制品引起的疾病大约为23%,其中有10%的肉制品和5%的禽制品会导致人们突发性死亡。

肉制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有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菌等,因此加大对肉制品的检测十分必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肉制品的各项检测技术不断改革、创新。

目前,微生物的检测技术主要有荧光定量PCR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显色培养基法、快速检测纸片法等。

本文选取其中重要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肉制品的检测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一、荧光定量PCR 法荧光定量PCR的原理是在PCR反应中加入荧光基团,通过观察累积的荧光信号来监测PCR反应的整个过程,然后通过标准曲线来分析未知模板的技术方法。

此方法具有准确度高、不易被污染、自动化程度高、灵敏度高与特异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检测各类传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效果判断,禽流感、口蹄疫以及猪瘟等动物疫病病原菌和抗体,食源微生物、食品过敏源、转基因研究等领域。

南文龙等人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测量七类消毒剂对非洲猪瘟病毒的影响,为科学防控猪瘟病毒、客观评价分析消毒效果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

二、酶联免疫吸附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是在免疫酶技术上兴起的一项新兴检测技术,其原理是抗原或抗体与某种固向载体先结合肉制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综述(需保持抗原或抗体的活性),然后让抗体或抗原和某种酶结合(保持活性),通过洗涤使抗原或抗体复合物与标本中受检物质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最后再加入酶反应底物后,产生有色产物完成检测。

肉与肉制品的检验

肉与肉制品的检验

第九章肉与肉制品的卫生检验§9—1 概述一、肉的概念肉的种类很多,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是牛、羊、猪、禽.兔肉,其次是马、骡、骆驼和狗肉。

肉类食品是最富有营养的食品之一,不仅含有大量的全价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而且味道鲜美,饱腹作用强,吸收率高。

因此,肉类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对于肉的概念,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加工利用场合其含义是不同的。

从广义讲:凡是适合人类作为食品的动物机体的所有构成部分都可称为肉。

包括胴体、血、头、尾、内脏、蹄等。

而在食品学和商品学中,肉则是指:畜禽屠宰后除去毛或皮、血、头、尾、蹄和内脏的畜禽胴体,而头、尾、蹄、内脏等则称为副产品、下水或杂碎。

因此,胴体所包容的肌肉、脂肪、骨、软骨、筋膜、神经、脉管和淋巴结等都列入肉的概念。

而在肉制品中所说的肉,仅指肌肉以及其中的各种软组织,不包括骨和软骨组织。

精肉则是指不带骨的肉,去掉可见脂肪、筋膜、血管、神经的骨骼肌。

在屠宰加工和肉的冷冻加工过程中,根据肉的温度将肉分为热鲜肉、冷却肉和冷冻肉。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肉是由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及骨织等组成的,其中组成的比例依家畜的种类、品种、年龄、性别、营养状况、育肥程度而有所差异。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看,肉是由水、含氮有机化合物、脂肪酸甘油酯、糖类、盐类、多种金属及各种酶组成的复杂构成物。

肉类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0~20%,其组成中不仅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必需氨基酸,而且富含一般植物性食品所缺乏的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蛋氨酸等,故肉类食品比植物性食品的营养价值高。

肉类食品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外,还含有肌凝蛋白、肌肽、肌酸、肌酐和嘌呤碱等水溶性非蛋白氮。

这些物质是肉汤鲜美的主要来源,给人在进餐时以美味的享受。

二、肉在保藏中的变化屠宰后的动物肉类,一般经过肉的僵直、成熟、自溶和腐败4个连续的变化过程。

这些变化有的对改善肉品质量有益,有的则严重降低肉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这些变化既有条件性和阶段性,又是连续甚或同时发生。

实验二肉制品的卫生检验

实验二肉制品的卫生检验

实验二肉制品的卫生检验一、目的要求通过实验掌握灌肠、腊肠、火腿等的感官检验方法与标准,熟悉肉制品化学残留物的化学检验方法。

正确掌握肉制品的食用原则。

二、感官检验 〖HTK〗(一)肉类制品质量感官鉴别原则肉类制品包括灌肠(肚)类、酱卤肉类、烧烤肉类、肴肉、咸肉、腊肉火腿以及板鸭、烧鸡等。

以外观、色泽、组织状态、气味和滋味等感官指标为依据的,注意肉类制品的色泽是否鲜明,有无加入人工合成色素;肉质的坚实程度和弹性如何;有无异臭、异物、霉斑等;是否具有该类制品所特有的正常气味和滋味。

其中注意观察肉制品的颜色、光泽是否有变化,品尝其滋味是否鲜美,有无异臭异味等。

(二)几种肉制品感官检验标准1、香肠(腊肠)、香肚的质量卫生要求用于鲜(冻)猪肉切碎或绞碎后加入辅助材料灌进经加工的肠衣或膀胱,再晾晒或烘焙而成的肉制品。

肠衣(肠皮)干燥完整,并与内容物密切结合,坚实而有弹力,无粘液及霉斑。

切面坚实而湿润,肉呈均匀的蔷薇红色,脂肪为白色。

无腐臭,无酸败味。

2、广式腊味(腊肠、腊肉)广式腊味系指用鲜猪肉切成条状,经腌制(腊肉)或切碎腌制灌入肠衣(腊肠)后,经烘焙或晾晒而成的肉制品。

3、火腿的级别、质量鉴别与卫生标准火腿有三种类型:南腿(金华火腿)、北腿(苏北火腿)、云腿(榕峰火腿)其中以金华火腿最为著名。

不管何种火腿,其胚料要求屠宰时放血干净、不带毛、不吹气、腿肉新鲜、皮薄无损伤、无斑痕、腿爪细、腿心丰满、加工时需经修腿胚、腿形、腌制、浸腿、洗刷、晒腿、发酵等七个工序。

一级腿:腿样整洁、油头小。

二级腿:腿爪粗,皮稍厚、味稍次,式样整齐。

三级腿:腿爪粗,加工粗糙,稍有破伤并稍有味。

四级腿:也就是等级较差的火腿,有异味,加工粗糙,皮厚,骨外露,式样差。

最佳上品:每只腿重约2.5kg~4kg,皮整齐、腿爪细、腿心丰满、油头小、无裂缝、整腿式样美观、整洁。

质量优劣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外表火腿肉块的外面应干燥、清洁,无虫蛀现象,肉皮坚硬,肉质结实;若肉块表面显得湿润、松软、或有霉烂、虫蛀,皮上有粘液者,则为劣品。

快速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分析

快速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分析

快速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分析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意识日益增强,因此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严格。

通过对食物的品质测试,保证食物的品质,进而保证人们的生命与健康。

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检测活动中,受检测工序、测量速率等的因素影响较大。

所以为了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开展食品安全监管检验工作,在食品安全监管检验中,快速检验方法也得到了比较普遍的重视和运用,使食品安全监管检验准确率得到了更高效地提高。

因此本文所阐述的技术信息,将为更好的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应用分析快速检测技术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对物品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因此,我国居民对物品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不仅要增加食品的丰富性,更重要的是在食品检测流程上,如仍然采用传统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将不能适应人们对食品安全管理的要求。

那么,怎样扩大检验手段在食品安全管理的检验过程上的运用,以便提高产品的稳定性这就是一个需要加以研究的课题。

一、食品快速检验方法在粮食安全监管领域的具体实现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粮食安全监管已经开始使用更加先进的快速检测技术,这些技术不仅不需要昂贵的仪器和耗材,而且操作起来非常方便,仅仅几个轻巧的便携式仪器和耗材即能完成。

通过使用这些便携式设备,可以有效地监控食物的质量,从而极大地增强监管部门的及时性,并有效地处理可疑的食物。

目前将深入探讨其中五种方法,分别为:目前常见的食品质量检查手段——化学比色法、生物感应器法、蛋白质芯片法、酶抑制法、免疫标记法。

(一)化学比色法化学比色法是指利用食物样品在一定化学试剂的影响下的色泽改变所做出的食品安全监管测定,当利用食物所显现的色彩变化与标准的化学比色卡作出相应的色彩比较后,就能够得出比较正确的食品安全监管测定结论,而这个方法现在大多用来测定果品蔬菜中的有机磷含量。

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

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

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含农产品)快速检测实验室(以下简称“快检室”)的基础要求、管理要求、人员要求、仪器设备要求、快速检测产品要求、环境要求和质量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食品(含食用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污染物质等检测的市场监管部门设立的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和食品(含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等市场开办方的自建快速检测实验室。

其他环节、场所、部门的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建设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T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404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GB/T31016移动实验室样品采集与处理通用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快速检测实验室rapid testing laboratories利用快速检测产品(包括检测仪、检测箱、试剂、试纸等),按照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或快速检测产品说明书,对食品(含食用农产品)中特定物质或指标开展快速定性或半定量检测的实验室(以下简称“快检室”)。

4管理要求4.1管理体系4.1.1快检室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与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应将其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指导书制定成文件,并传达至所有相关人员,保证他们充分理解、获取和执行这些文件。

4.1.2应编制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c)作业指导书d)记录表格e)标准、规范4.1.3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管理体系内审,每12个月至少组织一次管理评审。

对评审中发现的问题,查找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体系持续有效。

4.2管理制度4.2.1应建立严格的快检室管理制度并上墙,明确责任和要去。

实验一 肉新鲜度的检验

实验一 肉新鲜度的检验

实验一肉新鲜度的检验一、实验目的1.使学生掌握肉新鲜度常用方法。

2.使学生学会用pH计测定肉pH值的方法。

3. 使学生掌握细菌培养法判断肉新鲜度的测定原理。

二、实验内容1.样品制备。

2. pH计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3. 细菌培养基制作方法及应用。

三、实验要求采用集中授课形式组织教学。

四、实验准备1、样品制备及操作。

2、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五、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1、实验原理感官检验是通过检验者的视觉、嗅觉、触觉及味觉等感觉器官,对肉品的新鲜度进行检查。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一般既能反映客观情况,又能及时做出结论。

感官指标是国家规定检验肉品新鲜度的标准之一,是肉品质鲜度检验最基本的方法。

家畜生前肌肉的pH 值为7.1-7.2 。

宰后由于缺氧,肌肉中代谢过程发生改变,肌糖原无氧酵解,产生乳酸,三磷酸腺苷(ATP )迅速分解,使肉pH 值下降,如宰后1h 的热鲜肉,其pH 值可降落到6.2-6.3 ,宰后24h 的热鲜肉,其pH 值可降落到5.6-6.0 ,此pH 值在肉品回工叫做“排酸值”,它能一盐城持续到肉发生腐败分解之前,所以新鲜肉浸出液的pH 值通常在5.8-6.2 范围之内。

肉腐败时,由于肉内蛋白质在细菌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氨和胺类化合物等碱性物质,因而使肉趋于碱性,pH 值显著增高,此外,家畜在宰前由于过劳、虚弱、患病等原因使能量消耗过大,肌肉中糖原减少,所以宰后肌肉中形成的乳酸和磷酸量也较少。

在这种情况下,肉虽具有新鲜肉的感官特征,但却有较高的pH 值(6.5-6.8 )。

因此,在测定肉浸液pH 值时,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测定肉pH 值的方法,通常有比色法和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简便易行。

2、实验方法和手段肉制品样品的制备,酸度计的使用,细菌培养基制做及其上所长微生物分析鉴定。

六、实验条件1、主要仪器(1) 天平⑵量筒⑶烧杯⑷锥形瓶⑸刻度吸管⑹剪刀⑺pH 精密试纸⑻比色箱⑼电位计⑽pH 计⑾酸度计(12 )显微镜(13 )有盖搪瓷盘(14 )酒精灯(15 )镊子(16 )载玻片2、试剂(1)指示剂:甲基红(pH4.6-6.0 )、溴麝香草酚蓝(pH6.0-6.7 )及酚红(pH6.8-8.0)(2)0.01% 硝嗪黄溶液(3)革兰氏染色液一套(4)瑞特氏染色液3、测定食品市售鲜猪肉。

瘦肉精的常见品种及快速检测方法_沈丽丽

瘦肉精的常见品种及快速检测方法_沈丽丽

2013年2月中旬刊摘要:“瘦肉精”中毒事件发生后,近几年各地对动物产品中“瘦肉精”残留控制的力度空前加强,从生产、屠宰、销售等各个环节加大检测数量和力度。

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瘦肉精的常见品种,以及胶体金快速检测卡、酶联免疫吸附法两种快速检测瘦肉精的方法。

关键词:瘦肉精,品种,快速检测,方法瘦肉精,是指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肥肉生长的物质。

目前,实现该功能的物质是一类叫做β-兴奋剂(β-agonist)的药物,比如在中国造成中毒的克伦特罗(clenbuterol)和美国允许使用的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

当人们食用了含“瘦肉精”残留的动物内脏和肉品后,根据食入量的不同,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室颤危及生命。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意外发现一类物质可促进生长、提高瘦肉率及达到减少脂肪的效果,于是此类药物被命名为“促生长剂”,被国际畜禽专家广泛研究,这就是瘦肉精。

瘦肉精被作为一种新型科技成果引入中国,并被推广到饲料产业中,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作为饲料添加剂引入并推广。

但是,食用含“瘦肉精”肉品而中毒的事件发生后,农业部等相关部委于1997年多次发文,禁止生产和使用“瘦肉精。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瘦肉精”专项整治方案》规定的“瘦肉精”品种有十几种,常见的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有:盐酸克伦特罗、盐酸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

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Colloidalgoldimmunochromatography)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等,其中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检测法具有精度高、选择性强、检测灵敏度高、假阳性率低等优点,但是这些方法需要贵重的仪器,对使用方有较高的资金投入要求,且操作要求专业性强,操作过程较为繁琐,适合在一些实验室等研究性的场所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食品检验实习报告(共3篇)

食品检验实习报告(共3篇)

食品检验实习报告(共3篇)第1篇:实习报告食品检验实习报告食品检验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人民日常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一,世界各国和中国都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工作的重点,也在这个领域做了很多指导和监督工作。

利用暑假期间我加入了xx-x区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的队伍,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工作,基本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工作,熟悉了实验室的管理和仪器的维护、保养,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要点。

中心主要工作作为农业局附属单位农林技术推广中心的一个部门,检测中心工作的开展是在上级的领导下,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完成既定任务。

由于该中心是非营利性政府机构,所有费用都是由政府支付,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要用到的材料都必须要先写报告申请经费获批准后再开展检测任务。

作为区级的检测中心,所有任务的开展都要与镇级农办联系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当然中心也要担当技术推广的重任,为下一级提供技术学习的平台,达到工作双赢的目的。

实验室管理和维护检测中心作为一个精确度要求较高的实验室,它的管理是比较严格的。

非实验人员不允许进出实验室,实验员进出实验室要锁门。

进实验室前要换拖鞋并穿上实验服,实验员进行检测时必须带上防护口罩和手套以确保人身安全,必要时要开抽风机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所排出废气是通过除毒处理。

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由实验员定期检查,确保实验仪器的正常运作和试剂质量符合实验要求。

实验室内部的清洁卫生必须由实验员负责以保证实验器材完好,实验废品统一严格处理,实验室外部的清洁卫生由专人负责。

作为实验员对实验结果要保密,实验结果上送有关单位并保存实验样品以备复检的需要。

一个完整的检测程序包括:样本的采集,样品预处理,样本的存储,提取样品中的被检物质,被检物质的测定,结果分析等步骤。

样本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有关单位、市尝基地或者个人向检测中心送样本;另外一种就是中心派人到一般市尝超市、批发市尝基地等采集样本。

样本的采集依据分地区随机原则,尽量使样本检测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肉品新鲜度的检测方法

肉品新鲜度的检测方法

肉品新鲜度的检测方法蒋丽施【摘要】肉品新鲜度的检测方法很多,主要有感官检测,理化指标检测和微生物指标检测.但是这些传统的检测方法都存在检测精度不高或耗时长,不能及时准确地反馈新鲜度的信息等局限,快速精准的无损检测方法是肉品新鲜度检测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文综述了几种肉品新鲜度的传统检测方法和快速无损检测新方法.【期刊名称】《肉类研究》【年(卷),期】2011(025)001【总页数】4页(P46-49)【关键词】肉品;新鲜度;检测方法【作者】蒋丽施【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北碚,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6肉类食品储藏保鲜目的在于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产品的新鲜度。

肉类新鲜程度反映的是某一类动物性食品特有的标准风味、滋味、色泽、质地、口感和微生物合格卫生标准的综合状况。

肉品新鲜度可以综合地指向产品营养性、安全性和嗜好性的可靠程度。

快速准确的肉类新鲜度检测技术对肉类的运输、仓储及加工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肉品新鲜度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感官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检验和微生物检验。

随着人们对检测方法精确度,快速性,无损方便的追求,现在关于猪肉新鲜度的检测方法主要集中在多信息的智能检测技术结合数学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上。

1 感官检验感官检验主要是利用人的嗅觉、视觉、触觉和味觉来辨别肉品气味、色泽、粘度及弹性的改变,从而鉴定肉的卫生质量,不需借助仪器,不需要固定检验场所,简便易行,具有快速性、综合性、全面性、现场性等特点,成本低,实效性好。

但是感官检验存在很多问题:(1)对检验人员专业素质要求高:感官检验是依靠经验为主的现场检测方法,对检验人员能力要求较高,必须经过系统地培养和长期实践方能够胜任,否则会造成测定判断的误差。

(2)感官检验的结果不易量化,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即使检查人员有足够的经验,很多情况下也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尚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尽管如此,由于感官检测法是最容易的一种方法,国内外肉类产品行业管理部门,至今仍然采用感官检测方法为主,配合各种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仪器分析等快速检测方法来综合判断其新鲜度的认定。

动物检疫学第十章 鲜肉在保藏中的变化和肉的新鲜度检验

动物检疫学第十章 鲜肉在保藏中的变化和肉的新鲜度检验

14
四 肉的腐败
肉自溶和成熟
分解产物AA
微生物产生酶
脱氨 脱羧 分解
吲哚、甲基吲哚、腐胺、尸胺、酪胺、 组胺及各种含氮的酸和脂肪酸类
H2S、甲醇、氨和CO2 等最低级产物
肉腐败的原因
〆 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微生物污染; 〆 肉本身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水分和酶类,自身极易变质; 〆 良好的温度和湿度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生长条件。
2020/5/21
38
食用油脂的加工卫生与检验
生脂肪的理化特性
2020/5/21
39
生脂肪又称贮脂,是屠宰肉用动物时从其皮下组织、大网膜、 肠系膜、肾周围等处摘取下的脂肪组织
甘油酯
水分
蛋白质
• 生脂肪的化学组成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
胆固醇
类脂化合物
生脂肪的理化特性 1 熔点 2 凝固点
矿物质
2020/5/21
肉品
高温 组织蛋白酶
蛋白质分解
氨基酸 硫醇 微量的氨
肉品质下降
外观形态明 显变化
➢自溶肉的物理化学变化 主要是蛋白质的分解,除产生多种氨基酸外,还可放
出H2S 和硫醇等不良气味的挥发性物质,但一般没有氨或 氨含量极微。
2020/5/21
12
➢ 自溶肉的特征
弹性 光泽度 颜色 气味 H2S反应 氨反应
缓慢解冻法 室温解冻法 流水浸泡解冻法 真空解冻法 蒸汽冷凝解冻法 高频解冻法
2020/5/21
32
• 冷冻肉的卫生监督与检验
一、生产性冷库鲜肉的接收与检验 1 鲜肉入库前对冷库的卫生要求 〆 检查冷却间、冻结间的温度和湿度 〆 查看库内工具的卫生状况,看有没有尘污、铁锈和
油滴等情况 〆 清理库壁和管道上的结霜,冷却间不能有霉菌生长

肉品检验实习报告

肉品检验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肉品检验实习经历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肉品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

为了提高肉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相关部门对肉品检验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选择了肉品检验作为实习内容,以期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二、实习内容1. 肉品检验基本知识学习在实习初期,我参加了肉品检验的基本知识培训,了解了肉品检验的重要性、检验项目的分类以及检验方法等。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肉品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2. 实验室操作实践在实验室,我参与了肉品检验的各个环节,包括样品接收、预处理、检验项目测定等。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熟悉了实验室的各项设备设施,掌握了肉品检验的各种方法,如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等。

3. 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学习了如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我还深入了解了我国肉品检验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为实际工作打下了基础。

4. 实习总结与反馈在实习结束前,我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总结,并向导师反馈了实习过程中的疑问和收获。

导师对我的实习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三、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提升通过实习,我系统地学习了肉品检验的基本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同时,实验室的操作实践使我掌握了肉品检验的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实验室的其他同事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这使我更加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高了自己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增强了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实习使我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增强了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贡献力量。

四、实习展望通过肉品检验实习,我对我国食品安全事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摘要食品安全隐患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有效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刻不容缓,因此食品安全检测变得尤为重要。

其中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本文就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简述,对免疫学技术、生物芯片、PCR 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快速检验纸片法,色谱分析法等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介绍,对食品中非法添加剂、农、兽药残留、有毒有害元素、微生物、等易引起食品安全物质的快速检测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同时分析了我国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的现状和方向.关键词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发展方向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相继曝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老百姓日常关心的热点和焦点,甚至引起全球消费者的关注。

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食品的监管、监测力度。

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中,原先靠简单的感官检查不仅满足不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也缺乏执法的公信力,迫切需要新的科技手段来支撑,于是一些快速、方便、准确的快检技术得以在卫生监督工作中广泛应用。

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新的快检设备亟待破解高灵敏度、高精密度、高稳定性、高智能化,以及便携带、成本低、前处理简单、检测时间短等诸多难题。

从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发展方向上看,最终将向小型化、集成化、模块化、精确化、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一、目前常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种类繁多,其中绝大部分都能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

目前比较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主要有免疫学技术、生物芯片、PCR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快速检验纸片法,色谱分析法等等。

1。

1免疫学技术免疫学技术是基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建立的,抗原抗体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即一种抗原分子只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操作简便、无须昂贵的仪器设备和可以在采样现场分析等优点.免疫学方法包括免疫沉淀法、发光免疫分析法、电化学免疫分析法、免疫絮凝法、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等各种免疫学方法。

肉制品新鲜度检验

肉制品新鲜度检验

肉品新鲜度检验方法简介肉品新鲜度的检验,一般是从感官性状、腐败分解产物的特性和数量、细菌的污染程度等三方面来进行的,采用单一的方法很难获得正确的结果。

因为肉的变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变化又非常复杂,只有采用包括感官检验和实验室检验在内的综合方法,才能比较客观地对其卫生状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笔者在此文中对感官和实验室等检测方法做简要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一、感官检验畜禽肉在保藏时,可能会发生自溶,甚至腐败变质,在这些变化过程中,由于组织成分的分解,肉的感官性状会发生变化,如强酸味、臭味、异常色泽、黏液的形成、组织结构的崩解等。

因此,可借助人的嗅觉、视觉、触觉、味觉来鉴定肉的卫生质量。

人的感觉是相当灵敏的,肉开始变质时产生的极微量的硫醇和胺类等异臭物质,在一般设备条件下,用实验室方法常难于检出,但人们通过嗅觉就能明确地感到它们的存在。

由于畜禽肉很容易吸收外来气味,特别是少量腐败肉和完全正常的新鲜肉放在一起,或者没有去净的血污迅速发生腐败时,则腐败气味也能被吸收甚至转移到鲜肉中。

因此,感官检验应进行色泽、黏度、弹性、气味、肉汤等各个项目的检查,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和判定,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肉的质量。

《鲜(冻)畜肉卫生标准》(GB2707-2005)规定,鲜(冻)畜肉的感官指标为无异味,无酸败味,但这个指标有些简单,在实际工作中不易掌握。

二、实验室检验肉新鲜度的感官检验虽然简便,也相当灵敏准确,但不可否认此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许多情况下,除了进行感官检验外。

尚需进行实验室检验,并且尽可能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

1.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半微量定氮法:挥发性盐基氮是指动物性食品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下,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氨以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

此类物质具有挥发性,在碱性溶液中被蒸馏出来后,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计算含量。

微量扩散法:挥发性含氮物质可在37℃碱性溶液中释出,挥发后吸收于吸收液中,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计算含量。

肉品新鲜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肉品新鲜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发性 脂 肪 酸 、色 差 值 、滴 水损 失与水 分 含量 、k值 、
电 导 率 、 生 物 胺 含 量 ( 胺 、 精 胺 、组 胺 等 ) 尸 、总 氨 含 量 、 硫 化 氢 含 量 , 以及 肉 品 的嫩 度 、 弹 性 、硬 度 、 黏 性等 …。
度 ,显现 肉大致 都色 泽鲜 红,有 弹性 ,具有 固有的 肉 品气味 。对它们 的检 测 ,常规 的检 验方法 是感官检 查 法 ,即利 用人 的嗅 觉 、视 觉 、触 觉和 味觉来辨别 ,简
现 了颜 色 评 定 的客 观化 和 定 量化 , 并为 国 家 肉色 相 关标
准 的 建 立 起 到 了一 定 的推 动 作用 。 根 据猪 肉的气 味特 征 ,相 继开 发 出 了快速 检 测系 统 电子 鼻 和 电 子 舌 。“电子 鼻 ”也 称 智 能 气 体 传 感 器 系 统 ,主 要 是 由气 敏 传 感 器 阵 列 、信 号 处 理 系 统 和 模 式 识别 系统 三 部分 组 成 。模 式 识别 中典 型 的人 工 神 经 网络 能 很 好地 处 理 非线 性 问题 , 并在 一定 程 度上 模 拟 生物 嗅
p e e t t g ; h e e r h a d d v l p n f n i ed t ci n i sr me t n e e a c lr td i r e c iv s, r s n a e t e r s a c n e e o me t l ee to n tu n s e dt b c ee ae o d rt a h e e f t s o o n o n o a n n e tu t e a d r a— med tc o a l r T ea h e e n a e t i n f a c o a i gf r i ne c a g , d e i n o d sr c v e lt ee t n e i . h c iv me t sg a g i c n ef rs vn oe g x h i n i i r e h r s i n e mo m z g i o r o n r sme d sr n u r t en e p esh at . u u t a i u ty a d g a a e i gp o l’ e l c y’ t n n h Ke r s me tp o u t ;f e h e s a i e e t n me h d y wo d : a r d c s r s n s ;r p d d tc i t o s o

肉品品质的无损检测方法

肉品品质的无损检测方法

肉类研究www.c mr c.c om.c n MEAT RESEARCH2008.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类的消费量日益增大,人们对于肉品的品质要求也不断提高。

肉品品质的传统检测方法有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

感官检验具有快速、灵敏、简便、实用、不需借助仪器、不用固定检验场所等优点。

但存在结果不量化、主观性和片面性强的问题,非经验丰富和训练有素人员不能胜任。

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均需在实验室进行,检测效率低,且需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这些传统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检测所需的快速、准确、实时、无损等要求[1]。

现代的肉品检测技术,注重实用性和精确性。

检测仪器趋于微型化、低耗能化、多维化、一体化和成像化;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收稿日期:2008-05-20作者简介:孔宪琴女,(3),山西祁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预防兽医学研究。

x q 5@6通讯作者:黄素珍,女,汉族,教授,主要从事预防兽医学研究肉品品质的无损检测方法孔宪琴,黄素珍(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山西太谷 030801)摘 要:目前,国外肉品生产发达国家正在研究与应用无损检测手段进行肉品的品质评定。

本文介绍了肉品品质的各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作用及其优缺点,包括超声波检测技术、利用电磁学方法检测(主动特性法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电子气味检测法(电子鼻)、光学方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激光喇曼光谱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

关键词:肉品品质;无损检测;检测方法N ondest ruct i ve M easurem ent T echni ques for M eat Q ual i t y D et ect i onK ong X i an-qi n,H uang Su-zhen(V et eri nar y M edi ci ne and A ni m al Sci ence,S hanxi A gri cul t ure uni vers i t y,S hanxi T ai gu 030801)A bst ract :A t present ,som e forei gn researchers of m eat i ndust ry devel oped count ri es are st udyi ng and appl y i ng nondest ruc t i ve m easurem e nt t echni ques t o det e ct m eat qual i t y.T hi s pap er int roduces som e m od ern nonde st ruct i ve m ea surem ent t echn i ques for qual i t y det e ct i on of m eat ,such as supersoni c w ave,el ect ro ni c nose,el ect rom agnet i c m et hod,near-i nfrared,ram an spect roscopy and com put er vi si on t echnol ogy.K ey W ords:M eat qual i t y;N ondes t ruct i ve m easurem ent ;M easur em ent t echni que中图分类号:TS2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23(2008)08-0066-04不断采用其它领域的新技术。

肉制品检测实验室检测流程及操作要点

肉制品检测实验室检测流程及操作要点

肉制品检测实验室检测流程及操作要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肉制品检测实验室的检测流程与操作要点详解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肉制品检测实验室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肉品新鲜度的测定

肉品新鲜度的测定
(NH4)2B4O7+2HCl+5H2O →2 NH4Cl+ 4H3BO3
1.2 试剂
1、10g/L 氧化镁混悬液 2、20g/L 硼酸吸收液 3、0.0100mol/L 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 4、2g/L 甲基红—乙醇指示剂 5、1g/L 次甲基蓝指示剂 6、混合指示剂:临用时将上述两种指示液
等 量混合。
5、球蛋白沉淀反应
5.1 原理
▪ 肌球蛋白也称肌凝蛋白,是构成肌纤维的主要蛋白 质,它易溶于碱性溶液中,在酸性环境中则不溶解
▪ 当肉变质腐败时,由于肉中氨和胺类等碱性物质的 蓄积,产生大量的有机碱类物质,使肉由酸性变为 碱性。
重金属盐/酸(醋酸)
有机碱 + 金属离子
沉淀
5.2 试剂
▪ 10%醋酸溶液:量取10ml冰醋酸,加蒸馏水 至100ml,混匀即可。
4.3 实验操作
▪ 取待测样品25g
▪ 剪碎成2—3g一块后置于100mL锥形瓶内。
▪ 取一滤纸条,用醋酸铅碱溶液浸湿,稍干后小 心悬于瓶内塞上(接近肉块但不触及),塞紧 瓶塞,静置15min。
▪ 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必要时将锥形瓶置 60℃水浴中加热,可加速反应。
4.4 结果判定 ▪ 滤纸条无变化:新鲜肉; ▪ 滤纸条变为黄褐色:次鲜肉; ▪ 滤纸条变为黑褐色:变质肉。
(一)肉新鲜度的感官检验
▪ 肉的感官性状变化。
▪ 借助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 觉等对肉的卫生质量进行评价。
感官检验的内容
▪ 主要是观察肉表面和切面的颜色,观察和触摸 肉表面和新切面的干燥、湿润及粘手程度
▪ 观察肌肉纤维的清晰程度和感觉其坚韧性,用
感 手指按压肌肉判断肉的弹性,嗅闻气味判断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淀物或呈胶胨状 ,为非健康肉 , 判为阳性 。随着时间延长沉淀物 会有所增加 , 沉淀物越多说明肉 品越不新鲜 , 受污染及腐败程度 越严重 。对照组为蓝色透明 。 5 滤纸条浸润检查 5. 1 材料 被检肉尸 ;滤纸条 。 5. 2 应用原理 健康动物正常 放血时 , 肉尸几乎不残留血或残 血很少 。发病及濒死期的动物 , 急宰或冷宰时 , 肉尸出现放因不 全 ,甚至严重放血不全 。因此 ,放 血程度是评价肉品质量与新鲜程 度的重要依据 。 5. 3 操作方法 在肌肉的新鲜 切口中插刀 0. 5 cm 宽 , 2 cm 深的
滴加上述各溶液作对照 。 3. 4 结果判定 反应要在白色 背景下观察 , 第一次观察应在操 作结束时进行 , 第二次经过 10 min 观察 ,最后判定 。当被检肉样 中存在微生物毒素时 , 浸出液的 颜色仍保持蓝色或绿色 ; 如无微 生物内毒素存在时 , 浸出液呈显 紫红色或红褐色 , 经过 30 min 后 变为无色 ; 微生物内毒素含量较 少时 ,则染成蓝紫色 。 3. 5 评价 此法快速敏感 ,方法 简单 ,比较实用 。 4 球蛋白沉淀试验 4. 1 器材 , 水浴锅一个 , 250 mL 锥形瓶 , 100 mL 量筒 , 试管 , 标准 吸管 , 10 %硫酸铜溶液 , 被检肉 样。 4. 2 原理 由于病死动物肉中 蛋白质分解产生的球蛋白 、蛋白 胨 、多肽与硫酸铜作用产生沉 淀 。利用硫酸铜肉浸液 (肉汤) 沉 淀反应观察是否有絮状沉淀来判 定是否病死动物肉 。 4. 3 操作方法 将肉样在灭菌 平皿中去脂肪筋腱 , 用剪刀剪成 泥状。取 10 g 放入锥形瓶中 ,加蒸 馏水 30 mL , 摇匀。浸渍 20 min 过 滤后 ,60 ℃水溶 5 min ,再过滤。取 二支小试管 , 一支加入滤液 2 mL , 另一支加 2 mL 蒸馏水作对照。于 两试管中分别加入 10 %硫酸铜液 3 滴 ,振荡 ,5 min 后连续观察。 4 结果判定 加入 10 %硫酸铜 液摇匀后 , 一起保持蓝色透明或 稍有混浊但无沉淀物者 , 为健康 新鲜肉 , 判定为阴性 ; 若在 3 s 内 即变混浊 ,5 - 944X(2003) 03 - 0027 - 01
防检技术
中国动物检疫 2003 年第 20 卷第 3 期
由肾脏出血辨别猪体疫病
方路芬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畜牧局 655000)
肾脏是机体内的重要解毒器 官 ,许多疾病侵害猪体 、肾脏上都会 表现出相应的病变 ,如肾肿大 、肾出 血 、化脓性肾炎等 。在实践中认肾 脏出血的情况较为多见 , 笔者在多 年的动检工作中发现 ,患有猪瘟 、猪 丹毒 、猪钩端螺旋体病 、猪弓形虫病 的猪体 , 肾脏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 点状出血 。 1 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 的一种猪急性 、热性 、高度接触性传 染病 。 1. 1 肾脏出血特点 : 急性猪瘟 , 肾 脏颜色变淡并肿大 , 表面和切面均 有大量针尖至小米粒大小的暗红色 或紫红色出血点 ;慢性猪瘟 ,肾脏体 积缩小 ,色淡 ,表面有少量出血点 。 1. 2 辨别要点 : 猪瘟病猪除有典 型的肾脏出血病变外 , 还伴有皮 肤苍白并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 全身主检淋巴结边缘出血 , 切面 呈大理石样花纹的特征 。慢性型
猪瘟 , 在盲肠 、回盲瓣处发生纤维 素性坏死性肠炎 , 粘膜上有钮扣 状溃疡 。 2 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 菌引起急性 、热性 、人畜共患传染 病。 2. 1 肾脏出血特点 : 肾脏因高度淤 血而呈暗红色肿大 , 表面和切面上 可见针尖状出血点 。 2. 2 辨别要点 : 败血型猪丹毒 , 全 身或胸膜部皮肤呈炎性充血 (俗称 大红袍) , 脾脏呈败血脾变化 ; 疹块 型猪丹毒 , 皮肤上有大小不等形态 不规则的方形 、长方形或菱形疹块 ; 慢性猪丹毒 , 心脏二尖瓣上有灰白 色菜花状赘生物 。 3 猪钩端螺旋体病 是由钩端螺 旋体类微生物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 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 3. 1 肾脏出血特点 : 肾脏轻度肿 大 , 有的有出血点或灰白色的小坏 死灶 。
某些慢性传染病 ,高热 、挤压或长 途运输等物理化学致病因素均能 造成放血不全 。 5. 4. 4 严重放血不全 : 肉样呈黑 红色 , 新鲜切面流出较多的黑红 色血滴 , 滤纸条被肌汁或血液强 度浸湿 , 超过插刀部分 0. 5 cm 左 右 。这样情况是濒死前急宰或冷 宰动物肉尸 。通过对上述几种实 验室肉品检验方法的实践应用 , 基本上与感官检验 、剖检淋巴结 结果相一致 , 符合率达到 98 %以 上。由此可见 ,简单易行的动物肉 品实验室检验具有可行性和可靠 性 , 应用于实践 , 将使动物产品的 检疫工作更具科学性与权威性 。
文章编号 :1005 - 944X(2003) 03 - 0026 - 02
防检技术
- 26 -
几种肉品实验室快速检验方法的实践
王梅霞 苗 瑜 张宪军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动物检疫站 716000)
肉品检验主要依靠感官检 查 、剖检淋巴结进行判定 。感官 检查 , 剖检淋巴结要依靠个人技 术凭经验定性 。为了提高动物检 疫的科技含量 , 从而准确确定肉 品是否合格 , 让老百姓真正吃上 “放心肉”, 有时需要借助实验室 检验加以判定 , 以做到动物产品 检疫的快速 、准确 。 1 PH 值的测定 1. 1 材料 精密 p H 试纸条 , 标 准色谱 ,被检肉样 。 1. 2 原理 新鲜肉的 p H 值初宰 时为 7. 2 , 继而维持在 5. 9~6. 4 之间 。p H 值偏高或偏低均可怀疑 为不正常的肉品 。 1. 3 检验方法 将 p H 试纸条迅 速贴附在被检测肉样上 ,5s 后与标 准色谱比色 ,确定 p H值范围。 1. 4 评价 肉的 p H 值必须结合 其他感官 , 理化指标综合评定 。 因为刚开始腐败的肉有时 p H 值 也在新鲜肉的范围内 。 2 过氧化酶测定 2. 1 材料 被检肉样 , 中型试 管 , 吸管 , 标准滴管 , 30 %过氧化 氢 ,0. 2 %联苯胺乙醇溶液 。 2. 2 原理 过氧化酶只存在于 健康动物的新鲜肉中 , 病死动物 肉中一般含量甚微或无过氧化 酶 。当肉浸液中有过氧化酶存在 时 , 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 , 产生 新生态氧使联苯胺指示剂氧化 , 产生二酰亚胺代对苯醌 。二酰亚 胺代对苯醌再与未氧化的联苯 胺作用 , 生成蓝绿色的化合物 , 经过一定时间变为褐色 。 2. 3 检验方法 先用吸管吸取
3. 2 辨别要点 : 患钩体病的猪体 , 皮肤及皮下组织 、浆膜和粘膜有不 同程度的黄疸 ;心 、肺 、脾 、淋巴结常 有出血点 。 4 弓形虫病 是由岗秋弓形体引 起的人 、畜 、禽共患的一种原虫病 。 4. 1 肾脏出血特点 : 肾脏表面和切 面上均有大小不等 、数量不一的点 状出血 。 4. 2 辨别要点 : 患此病的猪体肝 脏混浊肿胀 、淤血并散发有灰白色 坏死点 ,胃 、肝 、肠系膜淋巴结呈髓 样肿胀或肿大硬结 , 有散在的坏死 点 。肾脏是我们在现有屠宰条件 下 , 在宰后检验中唯一可见的与肉 尸相连的器官 , 对检疫结果的判定 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肾脏出血是几 种疫病的相同病变 , 我们在工作中 要结合皮肤 、淋巴结 、内脏等综合 判定 , 必要时作实验室检查 , 才能 准确判定是何种疫病 , 以便作出正 确处理 。
0. 2 %联苯胺乙醇溶液 5 滴 ,加在 被检肉样肉面上 , 随后用另一支 吸管吸取 30 %过氧化氢 2 滴 , 加 在同一肉面上稍加振动混匀 。3 min 内观察颜色变化 。 2. 4 结果判定 30~ 90 s 内呈 显蓝绿色反应 (以后转为褐色) , 说明肉样中含有过氧化酶 , 是健 康新鲜的肉品 ; 次鲜肉在 2~ 3 min 出现青棕色或无色泽变化 , 说明没有过氧化酶 。肉样在 3 min 后渐渐由浅褐色转为深褐色者 , 为不新鲜肉或病肉 。 2. 5 评价 测定过氧化酶对肉 样的判定比较准确 , 具有诊断意 义。 3 细菌内毒素呈色氧化反应 3. 1 材料 被检肉样 , 试管 , 微 量吸管 ,滴管 ,1 %甲酚酒精溶液 , 0. 5 %硝酸银 , 40 %盐酸溶液 , 1 % 高锰酸钾溶液 ,生理盐水 。 3. 2 原理 能产生内毒素的细 菌均具有多糖质的生化结构 , 而 多糖质能抑制氧化还原指示剂 的还原能力 。据此特性 , 可应用 呈色氧化反应检验肉中是否含 有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 。 3. 3 检验方法 取被检肉样浸 出液或挤出液 2 mL , 放入灭菌试 管中 , 然后用滴管加 1 滴 1 %甲 酚蓝酒精溶液 , 另用一支滴管滴 加 3 滴 0. 5 %硝酸银溶液 , 再用 另一支滴管加 40 %盐酸溶液 1 滴 , 用力振荡 1 min 后 , 用微量吸 管加入 1 %高 锰 酸 钾 溶 液 0. 15 mL , 再次振荡 1 min , 立即观察色 泽变化 。同时用 2 mL 生理盐水或 2 mL 已知健康肉样浸出液依次
滤纸条 , 停留 1~2 min 以观察被 肉汁或血红蛋白渗出液浸润的情 况 (本法不宜检查解冻肉) 。 5. 4 结果判定 5. 4. 1 放血良好时 , 在血管或肌 肉的切面上没有血液或肌汁 , 插 入滤纸条后只轻微浸润 。 5. 4. 2 及格放血 : 在肌肉切面上 没有血液 , 轻轻挤压时有小血滴 流出 , 插入滤纸条虽被浸出液浸 湿 ,但不超过接触部分 。 5. 4. 3 放血不全 : 肉尸呈暗红 色 , 在新鲜切面上有时有血液浸 润区 ,挤压时流出暗红色血滴 ,滤 纸条被肌汁和血红蛋白浸出液湿 透 ,且超出插刀部分 2~3 毫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