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让小朋友安静下来
让幼儿园小朋友立刻安静!听你说话的方法

让幼儿园小朋友立刻安静!听你说话的方法引言:如何让幼儿园小朋友立刻安静听我说话是每位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常面临的问题。
幼儿的好奇心和活泼天性使得他们往往难以保持安静和集中注意力。
然而,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培养幼儿的安静听话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建立亲密、信任的师生关系,使幼儿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尊重。
2.互相理解和尊重,学会倾听幼儿的意见和想法。
3.设定合理的期望,让幼儿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被接受的。
二、设定明确的规则1.通过情景模拟和故事讲解让幼儿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2.将规则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贴在墙上,并定期复习。
3.对规则的违反进行适当的惩罚和奖励,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三、使用声音引起注意1.声音的控制:在幼儿安静时使用低沉、柔和的声音,让幼儿感受到安静的氛围。
2.音乐的运用:通过播放柔和的音乐,让幼儿知道音乐开始时需要安静。
3.铃声的利用:使用铃声作为信号,告诉幼儿需要安静集中注意力。
四、视觉引导幼儿1.眼神沟通:用专注、目光坚定的眼神与幼儿进行沟通,使幼儿明白自己需要安静。
2.手势指引:通过手势示意幼儿要安静,例如竖起食指,做一个“嘘”的手势。
3.使用游戏道具:例如播放乌鸦叫声来模仿乌鸦叫,告诉幼儿需要安静。
五、利用故事和游戏培养安静的习惯1.走进故事: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乖乖坐下来听故事。
2.游戏结合教学:通过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幼儿感到学习可以是有趣的,进而更加愿意安静地听讲。
六、适度的体能活动和放松1.安排课间体能活动:在幼儿听讲时间过长后,适当安排体能活动,缓解幼儿的疲劳感。
2.放松训练:适当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伸展运动等,帮助幼儿放松身心,保持专注力。
七、积极的激励与鼓励1.积极的激励:及时表扬幼儿安静听讲的行为,让他们感受到认可和自信。
2.鼓励的力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给予信心和支持,让幼儿乐于听取老师的讲解。
培养幼儿良好睡眠的教案8篇

培养幼儿良好睡眠的教案8篇培养幼儿良好睡眠的教案篇1设计意图: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特别是针对小班幼儿尤为重要。
这些小班新入园的幼儿,好多大哭大闹,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在家中养成了各种各样的睡眠习惯。
通过观察,有的幼儿习惯比较好,有的幼儿习惯睡觉时吃奶嘴的,有的幼儿睡觉时要妈妈或其他人搂着睡的,有的幼儿晚上睡的晚、白天起得晚的,还有的幼儿有特别睡眠习惯的,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幼儿明白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非常重要,并了解正确的睡眠姿势和习惯。
活动目标:1、明白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非常重要。
2、了解正确的睡眠姿势和习惯。
3、引导幼儿初步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4、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课件或小猪、大象、老虎、小狗、小鹿木偶各一个,幼儿每人一个玩具娃娃,摇篮曲音乐。
活动过程:1、出示木偶,引起幼儿兴趣,教师讲述故事。
2、大象裁判请小朋友帮助评选火炬手。
(讨论)提问:你认为谁是形象最美的火炬手?为什么?(提示:小鹿是黑眼圈、小老虎是翘嘴巴、小狗是青紫色的嘴唇)讨论:①他们今天的形象是怎样的?②小鹿是黑眼圈、小老虎是翘嘴巴、小狗是青紫色的嘴唇是什么原因?(先请幼儿猜想,后请小动物自己分析、讲一讲)3、小结:小鹿闹闹昨天睡得晚了是黑眼圈不漂亮;小老虎皮皮睡觉爱要奶嘴是翘嘴巴不漂亮;小狗豆豆睡觉爱趴着是青紫色的嘴唇不漂亮。
只有小猪睡觉姿势正确,还能做到早睡早起,形象最好、最漂亮,小猪白白就是这次森林运动会的火炬手了大家鼓掌表示祝贺。
4、讨论:睡觉应该注意什么。
请小猪拜拜讲一讲正确的睡眠习惯。
(睡觉时应右侧卧,并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5、请小朋友哄小宝宝睡觉。
(小朋友要将小宝宝背对自己,举起小宝宝拿勺子的小手以区分左右。
随着音乐唱起摇篮曲)活动延伸:(游戏)请小朋友和小猪一起做火炬手传递火炬。
培养幼儿良好睡眠的教案篇2活动目标:1、幼儿能充分感受散文诗的宁静、恬美的意境。
班主任上课前如何使学生快速保持安静

班主任上课前如何使学生快速保持安静
班主任上课前想要使学生快速保持安静,确实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
以下是从三个方面提出的建议:
提前三分钟提示学生入室即静
在上课前三分钟,班主任可以站在教室门口,用目光示意学生陆续进入教室,并暗示他们保持安静。
这种无声的交流方式既能够避免打断学生的思路,又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即将上课,应该保持安静。
在教室内部设置“静”字标志或者轻声播放轻音乐,通过环境暗示来提醒学生保持安静。
这种方式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入室即静的习惯。
对于个别难以安静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在课前与他们进行简短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或困扰,并引导他们意识到保持安静的重要性。
提前两分钟提示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在上课前两分钟,班主任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或者班级微信群等方式,提醒学生将课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品准备好,并摆放在桌面上。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上课时因为找不到学习用品而分心。
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他们对即将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
— 1 —
进入学习状态,还能够让班主任对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提前一分钟进行课堂学习任务布置
在上课前一分钟,班主任可以简要地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方向。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课堂导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思考。
— 2 —。
中班安静午睡教案

中班安静午睡教案让幼儿懂得睡午觉可以使我们的大脑、身体得到休息,个子长得高,头脑更聪明,身体更健康。
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班安静午睡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班安静午睡教案1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睡觉时不吵闹、不做小动作,安静地睡觉。
2、让幼儿知道午睡可使人的大脑、身体得到休息,使人们身体更健康。
3、培养幼儿正确的睡觉姿势,养成每天午睡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寝室场地,一名大班幼儿做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一、观看情境表演。
1、请一大班幼儿到寝室里来做午睡时的动作表演:(师)XX,午休时间到了。
(幼)好的。
请大班小朋友来到自己床前,脱下鞋子在床下摆放整齐,脱下衣服,把衣服整齐地放在床的一边,然后躺下,侧着身体,盖好被子,闭上眼睛,安安静静地睡着了。
二、启发幼儿说说情景表演。
1、大班小朋友是怎样睡觉的?(轻轻走进寝室,脱下衣服、鞋子,安安静静地睡觉)2、睡觉时,鞋子摆在哪?(床下,放整齐)衣服是怎样放的?(放在床的一边)三、说说我们的午睡。
1、我们每天都要睡午觉,睡午觉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呢?个别幼儿说说。
让幼儿懂得睡午觉可以使我们的大脑、身体得到休息,个子长得高,头脑更聪明,身体更健康。
告诉幼儿睡觉时向右侧躺着睡,能使身体放松,呼吸流畅。
不能趴着睡和用被子蒙住头睡。
2、请幼儿说说,我们在幼儿园睡觉时应该怎样做呢?教育幼儿午睡时不吵闹,不做小动作,保持正确的睡姿,安静午睡。
四、学念儿歌《天天午睡身体好》。
1、好孩子,不吵闹,幼儿园里睡午觉。
轻脱衣,轻上床,安静睡觉身体好。
中班安静午睡教案2一、活动名称:语言——儿歌《宝宝睡午觉》二、设计意图:本班幼儿喜欢听、说儿歌,更喜欢加入情景动作表演,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较完整地说儿歌,激发爱家人的情感。
三、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儿歌的兴趣。
2.发展倾听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内容、记住名称,知道宝宝要安静独自入睡。
重点:知道宝宝应安静独自入睡。
难点:能较完整的朗读儿歌。
如果我是老师怎样让吵闹的孩子安静下来作文

如果我是老师怎样让吵闹的孩子安静下来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如果我是老师怎样让吵闹的孩子安静下来老师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啊!每天要对付几十个小朋友,要很有耐心和办法哦。
最讨厌的就是有些孩子老是爱吵闹,上课的时候就像小鸭子一样,个个嘎嘎乱叫。
这可让老师伤透了脑筋,也影响了其他乖乖牛认真听课的小朋友。
如果我是老师,我会用这几个办法试试看能不能让吵闹的孩子安静下来。
首先,我会耐心地跟闹腾的孩子解释,为什么上课时要安静。
因为吵闹会影响大家学习,会分散大家的注意力。
就好像你在家写作业,爸爸妈妈在旁边大声聊天一样,你一定也很难专心对不对?所以做个乖孩子,集中精神听课,才能学到很多新知识哦。
我会用他们能听懂的话,生动形象地讲解清楚。
如果单纯解释还是没用,我会想办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比如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者出一些小问题让他们动动脑筋。
毕竟小朋友的注意力一般都不太集中,如果太枯燥无趣,他们自然就会散漫起来。
我会设法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他们专心投入其中。
再者,我会想办法表扬、奖励安静的孩子,给他们正向激励。
当有孩子安静认真的时候,我会及时夸奖他们。
或许可以给他们一些小小的奖励,比如发糖果、贴纸什么的。
慢慢地,其他孩子就会意识到,原来安静听课也可以ไไ到表扬和奖赏啊,于是他们也会自觉安静下来了。
可是,有些孩子就是太顽皮了,无论怎么说都听不进去。
那我只好严厉一些,给予适当的惩罚。
比如让他们在课后自己在教室里反省,或是请家长来学校谈话等。
当然,惩罚也要有分寸,不能太过分。
毕竟我们的目的是让他们改正错误行为,而不是伤害他们。
最后,如果我是老师,我会和家长多沟通交流。
因为有些孩子之所以爱捣乱,可能是家庭原因造成的。
比如家里父母经常吵架、管教不当等等。
所以,我会与家长多交流,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并且和家长一起商量对策,共同帮助孩子改掉吵闹的毛病。
嗯,虽然能让吵闹的孩子安静并不容易,但只要用对了方法,耐心地引导、开导,相信总会有效果的。
上课时用什么方法让孩子们安静

上课时用什么方法让孩子们安静可以尝试以下几点,仅供参考而已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在喧闹的教室中有几位小朋友安静地坐在位子上,便指着其中的一位小朋友,一定要用惊奇的声音说:“哦,小朋友看,然然小朋友坐得多好呀!小手放在腿上,眼睛看着老师,小嘴闭得紧紧的。
让老师看看别的小朋友是不是也这样!”榜样的作用是很大的,小朋友们也很快模仿然然的样子坐好了,整个课堂立即安静下来。
2、孩子们是善于模仿的,看手势。
通过观察大多数幼儿课前虽然嘴动,手动,但眼睛偶尔还是注意看老师的。
利用这一点,用手势使幼儿安静,把手放在嘴上,成十字形,小朋友们看到老师的动作,有的学着做,有的用手拉拉没有看见老师手势的小朋友,悄悄坐好。
3、老师还可以用一些夸张声调和肢体动作做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律动和手指游戏,让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这里来,注意力集中了,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听老师的指令了。
另外老师一定要有很强的亲和力,孩子们在日常中喜欢你的活动,那么当你站在孩子面前时,孩子们会很期待你给他们带来什么好玩或者让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
3-6岁是儿童的大脑、神经、肌肉迅速发展并接近成熟的时期;是词汇量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语言应对能力初始发展的时期;是认知能力、逻辑能力、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时期。
在这些发展周期的综合作用下,造成了这一阶段儿童语言潜力巨大,因此3-6岁是一生中语言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
3~6岁是人一生掌握词汇最迅速的时期,抓住了这个关键期丰富孩子的词汇,孩子的语文就会充实而生动。
在孩子刚学说话时起就抓紧日常生活中的每个时机随地进行词汇教育。
上动物园、参观博物馆,教他学会形容各种动物、人物、事物。
这样实地观察、直观形象使孩子能发准词音,记住词义,正确运用。
3岁是宝宝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日常用语已经满足不了宝宝语言的发展要求,爸爸妈妈可以开始让宝宝接触诗歌、童话故事等有情节有图画的语言材料;此外宝宝动手能力开始增强,家长要给宝宝准备可拆可画的东西。
让小朋友安静的小技巧

控制课堂的小技巧——请安静!继第一次上了“短音a”的课之后,我不断回顾自己的课堂,进行了二次设计,然后在第二次课实践了,将陆续把这些改动的体会整理出来,以不同的主题连载,和老师们分享反思的感受。
这一篇是谈谈让孩子从热烈的活动中安静下来的小技巧。
为何需要这个小技巧?在课堂上,我们会设计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练习。
当时间到了,需要孩子停下来进入下一个环节时,老师需要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安静下来。
我观察到几种较常见的方法:比较“不雅”的是用教鞭敲桌子,并伴以高声的命令:“Stop talking! Quiet please!”。
这种现象比较少,但不是没有。
如果这种挥鞭方式可以不出现,实在是教育的福音。
另一种方法比较费力——老师提高音量,让孩子们静下来。
这种方法很累人,用多了一定会落下咽喉炎。
不过越来越多的老师会自己买个扩音器,不再大声疾呼。
但是这种声音在孩子的课堂里不太和谐。
第三种是较多见的方法,老师高声说一句顺口溜式的语言,引起孩子的注意,然后得以让孩子安静下来。
这是师生间的一种约定。
例如“ABC, sit up straight.”老师说前半句“ABC”,学生说后半句“sit up straight”。
或者“ABC One, two three.”等等。
我通常不采用前两种方法。
也极少采用第三种方法,虽然对第三种方法,初时有“惊艳”之感,觉得发明这个办法的老师实在有点创意,但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后,我意识到应该再找另一种方法。
这一天,我到朋友家做客,朋友有一儿读小学三年级。
我们正说着话,他跑到我们面前,说了些什么,我们没留意,继续着自己的话题,没人理睬他。
突然这孩子对着我们大声喊:“One, two, three!”我们都愣住了,除了我当即反应过来,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外,其他几位大人都非常惊讶,我朋友还开口责备孩子。
在朋友第一声责备话音刚落,醒悟过来的我立刻制止朋友,问孩子:“你想说什么?对不起我们刚才没留心,你再说一遍好吗?”这孩子是没错的,他成功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上来了。
最新一年级如何让孩子安静下来

一年级如何让孩子安静下来[ 发布日期:2013-12-16 阅读:204 ]一年级,首先让孩子先学会在课堂上如何安静下来,如何“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先入为主,始业教育第一课很重要,从第一天上课开始,就要在他们心中种下一个种子,学校是安静的地方,学校的课堂更是一个安静的地方。
这个时候的学生很重视自己不同于幼儿园的身份,老师首先跟他们打好招呼:“从现在起,我们可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上课的时候,不能再走来走去,也不能和边上的小朋友讲话,要静一点,再静一点……如果老师要说话了,你们就要看着我,听老师轻轻说,你们声音大了,我说的你们就听不见了。
同样的,有小朋友在发言了,你也要静静地听他说完。
听到他说得好的,你可以夸夸他;如果觉得有什么不同意见,你也可以举手说。
”一天的在校活动规矩、一堂课的学习规范都要讲到,都要练一遍,使新生有个全面的了解。
以后的一周里,从早上孩子们到校早读开始,就静静地督促他们,自己首先做到不说话,用手势提示每一个到校的孩子现在该做的事情:先坐下,读三字经。
上课的时候,教师尤其关注静不下来的那些孩子,“现在,XXX已经坐好了,真不错。
”,“今天XXX 的进步真大,眼睛一直看着老师。
”表扬很重要,老师用赞许的眼光、翘起的拇指、鼓励的微笑都可以巩固并激励孩子们学习规范。
受了表扬的孩子,心里象装了镇定器,一定比以前静许多了,有时还能积极举手发言。
早上出操了,广播一响,轻轻地提醒他们:“一轻放书本,二轻塞椅子,三轻去排队。
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每个孩子心里都会知道微笑是老师对他们的赞许。
中午吃饭,轻声地吃饭,可以播放几首轻柔的音乐,让孩子们能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享受午餐的快乐。
下午大课间活动后的放学整理是最嘈杂、凌乱的,这时候老师可以从一开始就训练让学生整好书包趴在座位上,像练瑜伽一样在音乐声中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块石头,“我们已经是一块石头了,我们不动了,”“现在让我们慢慢地苏醒。
”然后一个一个轻轻地出去排队。
儿童放松小技巧

儿童放松小技巧
以下是适合儿童放松的小技巧,供参考。
1.深呼吸:教孩子如何深呼吸,吸气时让肚子鼓起,呼气时让肚子缩回。
这有助于缓解焦
虑和放松身心。
2.游戏和运动:让孩子参加适当的运动和游戏,例如跑步、游泳、健身或者跳绳、做瑜伽
等。
通过释放体内的能量,可以帮助孩子缓解焦虑情绪。
3.自我放松:教孩子进行自我放松练习,例如想象自己身处一个美丽的地方,或者放松每
个身体部位,通过舒缓呼吸来缓解焦虑情绪。
4.视觉冥想:让孩子通过观看自然风景图片或者照片,让身心重归平静。
5.定期的休息和睡眠:让孩子有规律和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帮助孩子放松身心,减少
焦虑情绪。
6.沟通和分享:鼓励孩子通过与家长、老师或者同龄人沟通和分享感受,可以帮助孩子释
放焦虑情绪。
7.社交活动:让孩子参与社交活动,例如聚会、户外探险等,可以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和放
松身心。
8.音乐放松:可以让孩子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如轻音乐、古典音乐等,有助于他们放松身
心。
9.绘画或写日记:让孩子通过绘画或写日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也有助于他们
放松和舒缓压力。
10.温热水泡脚:让孩子用温热水泡脚10~20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和紧张情
绪。
以上这些小技巧都可以帮助孩子缓解压力和焦虑,让他们更加放松和快乐。
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和言行,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该如何教育

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该如何教育1、直接纠正孩子虽然可能听起来不太好,可是孩子犯错的当下一定要纠正,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小孩再犯,而且直接在公共场所骂,才能确保孩子再也不敢在公开场所表现不好了。
2、买想要的东西你可以扮演明智的家长,购买或携带令孩子有兴趣的东西,借此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在这个时间内小孩一定是乖乖地玩着自己的,不会打扰到别人。
公共场所小孩喧哗恼人,该如何处理,相信家长各有一套。
3、给予递延承诺用一种迂回的方式先答应孩子的需求,将小孩渴望的东西延后购买日期,家长不一定要去实践这个承诺,但偶尔是该履行的,才能让孩子相信父母的话。
4、忽视他们吵闹孩子会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抗议的想法,直到家长李会,他们才会停止,这个时候对付他们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理睬,一段时候间,他们就会自己安静了。
5、不带他们出门要防止小孩在公共场所吵闹,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它开始,不要带他们一起出门,可以请家中长辈帮忙照顾,或是请保母看管,甚至养个宠物让他们留在家中与它玩耍。
6、服从他们意愿如果已经不晓得该怎么对付吵闹的孩子,为了防止他们在公共场所喧哗,那就遵从他们的意愿吧!但这也可能让小孩变得顽固,变得更不受控制,所以要谨慎思考。
7、转移注意力吧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很短暂,如果你觉得孩子将要大闹一场了,不妨拿些东西分散他的注意力,例如给孩子玩游戏,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问题,也能让孩子高兴。
8、给他们关注力孩子会吵闹只是希望爸爸妈妈能给予多一点的眼神关怀,但他们不晓得怎么表达,只好藉由哭闹来得到这样的关注,所以家长平时要花更多的时间与孩子相处,有效避免这样的问题。
9、威胁告诉老师小学以前这招有效,孩子都希望能将最好的行为表现给老师看,在老师面前维持一个良好的形象,而且也非常听从老师的话,所以适当的用这个威胁是还不错的。
国人还是缺少公共空间意识孩子的“闹”和大环境分不开在欧洲酒店业日前举行的全球游客形象评选中,日本游客获得第一名,中国游客位居倒数第三。
如何让幼儿安静下来

如何让幼儿安静下来【肃静游戏】让儿童本身对于内在的精神和肉体产生意识性的控制,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孤立。
在人格形成的同时,感觉到平静与安宁,让小朋友自己去发现宁静是多么美好。
当认知外界的噪音、吵声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杂音后,便自然的去追求宁静。
当孩子了解了自己本身,也了解自己以外的事物,便能提高尊重他人的精神。
“肃静”并不仅仅是为了要实现安静的工作氛围,而是与教育的内容相关联。
借着肃静练习,最重要的是让儿童亲身去体会宁静如何美好。
儿童能分辨外界微小的声音,对于自己所发出的声音也能感觉出来。
时间久了便能产生精神上的自我控制,能了解内心。
因此,不断重复练习是很必要的。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不就是个游戏嘛,怎么听着有点‘高大上’啊,我们平时也玩‘木头人’呢。
”不过,说实话,幼儿安静的时间超不过2分钟吧。
★基本游戏练习方式★这个游戏是肃静练习的引导,教师应该根据适当的机会来进行提示。
●提示方法:小组提示或团体提示。
●基本操作:1. 教师小声说:“双脚并拢,后背挺直,慢慢地坐在椅子上,手放在膝盖上。
”“闭上眼睛,直到老师说张开为止。
”2. “听到了什么声音呢?静静地听,听到了要记在心里”。
3. “听到老师说张开后,眼睛轻轻张开。
”●兴趣点:1. 宁静。
2. 外界的种种声音。
例如,车声、人说话的声音、扩音器的声音、鸟的叫声、雨滴的声音等。
3. 自己的心跳声。
●游戏目的:1.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2. 培养耐心。
●注意事项:在做肃静游戏以前,一定要让幼儿能充分地控制内心,也就是说做完日常生活教育练习的基本动作后,能对所有的日常生活教育有充分的了解,产生过反复地自发练习,能准确表达想法。
●延伸活动:1. 用手指数自己的脉搏和心脏跳动的次数。
2. 教师低声逐一叫孩子的名字,被叫到的小朋友轻轻走到教师身旁,握握手。
3. 利用机会,可作为避难训练的引导方法。
例如,敌人来了,不要出声。
★递进游戏练习方式★●提示方法:小组提示或个人提示。
幼儿园小朋友上课乱动怎么办的参考方案

幼儿园小朋友上课乱动怎么办标题一:幼儿园小朋友上课乱动的原因分析幼儿园小朋友上课乱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通常表现为孩子们不愿意听讲、不喜欢坐着、喜欢走动等等行为表现。
这种乱动的现象,其根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年龄阶段:幼儿园小朋友的年龄主要处于3-6岁之间,是个充满探索和好奇心的年龄段。
小朋友的大脑正在快速发育,他们需要更多的触觉刺激和新的感官体验,以便更好地探索和认识世界。
这也是为什么,在课堂上,小朋友们容易分散注意力、无法保持坐姿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课堂氛围:幼儿园小朋友的课堂氛围通常比较活泼,充满欢声笑语。
然而,如果孩子们没有足够的安静空间,或者是与其他孩子进行冲突,他们就会变得更加不安静和无法集中。
三、个人差异:幼儿园小朋友在思考、行为性格上存在差异。
有些孩子喜欢动感觉器官,而有些孩子又偏爱静感觉器官。
有些孩子需要更多的自我探索和自我表达机会,而有些孩子更喜欢与其他孩子合作和交流。
这种个人差异也会影响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
标题二:影响幼儿园小朋友在课堂上乱动的因素除了上面提到的年龄、课堂氛围、个人差异等因素之外,还有以下因素可能会影响到幼儿园小朋友在课堂上乱动的行为:一、家庭环境:幼儿园小朋友的家庭环境对于其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有些家庭中,父母可能更注重孩子的身体锻炼,也许父母们更喜欢带孩子跑步、游泳等运动。
这些“好动”习惯在幼儿园时期也可能会继续表现出来。
同样地,家长对于孩子们的玩具、书籍等物品选择也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行为和学习方式。
二、玩具选择:幼儿园小朋友通常会喜欢一些刺激性的玩具,如积木、泡泡枪、弹珠等等。
这些玩具都是可以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会让孩子们感到兴奋,增加孩子们的“好动”因素。
三、食品饮料:不良的营养习惯也会影响到幼儿园小朋友的学习和行为表现。
一些垃圾食品和高糖分的饮料可以帮助孩子们增加能量和精神,但同时也会让孩子们变得容易激动和不安,特别是在上完体育课之后。
让小朋友安静下来的小技巧

有效的让小朋友安静下来的办法情境描述一:很多时候,面对孩子们吵成一片,闹声冲天的场面,包括我在内的年轻教师往往因急于想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就会拼命地喊,一遍不行就喊两遍,一遍响过一遍,简直就是声嘶力竭——这无疑是一种最直接、最常见的方法。
殊不知它却不是最有效的。
原本想让孩子们安静下来,但老师却也加入了“吵闹“的行列,用叫嚷的方法来制止吵闹,结果适得其反,甚至是事倍功半。
要知道,一个人的声音怎抵得过全班几十个孩子的声音呢?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招:行不通!那么,面对孩子们吵成一片的情形该如何是好呢?以退为进,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孩子越闹,老师则越安定;孩子越吵,老师则越安静。
不用嘴巴喊,就用眼睛看,用眼神去提醒那些爬上爬下,跑来跑去的孩子。
孩子是聪明的,他们会明白你的眼神所蕴藏的话语。
切忌不要以声压声,不要妄想仅凭你一人之力可以超过全班孩子的声音。
情境描述二:午睡前,要求孩子们解完小便后安静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可总有一些孩子站得东倒西歪的,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什么,提醒了他们好多次,可还是安静不下来,吵吵闹闹地来到午睡室门口,笑着哄他们:“谁最安静就请他先进去睡觉!”一点效果也没有,他们仍旧我行我素,你说你的,他们说他们的。
没办法,只能改用严厉的声音说道:“谁再讲话就不要进去了!”……还是老样子。
无计可施的我却还是固执地“守”在门口,决定要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后再进去。
这时,另一位老师一边学着小猫的动作,一边轻轻地说:“喵——喵——喵——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花猫轻轻地走进午睡室!”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刻鸦雀无声,都乖乖地学着小花猫的动作,轻手轻脚地走进去了。
反思与分析:小班的孩子对指令性的语言不是很敏感,甚至是不太理解。
但他们却很愿意模仿成人的动作,尤其喜欢各种小动物的样子。
当老师在大家面前学做小花猫的时候,孩子们能很快到投入其中,并学着模仿。
这样,他们就能够自然而然的安静下来,乖乖地走进午睡室了。
在孩子吵闹的时候,声音已经完全充斥了整个教室,小耳朵很难再听到老师的话语。
幼儿午睡四字口诀

幼儿午睡习惯培养四口诀午睡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良好的午睡习惯对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午睡习惯?笔者认为,不妨对照下列四口诀加以实施。
一、故事儿歌来催眠一个安静的环境直接影响幼儿的午睡质量,是幼儿良好午睡习惯养成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外部条件。
我们班的幼儿很喜欢听故事,所以在等小朋友都躺好后,教师都会给幼儿讲几个有趣的故事让幼儿安静下来。
在幼儿午睡时,教师帮助盖被子,可以去抚摸一下幼儿的手和小脸,使幼儿在情感上得到满足,为幼儿入睡打好基础。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儿歌、歌曲来帮助孩子们接受午睡时的要求。
比如儿歌《小猫小猫你别吵》培养孩子轻轻走进卧室的习惯。
当有的孩子忘记时,我们会及时提醒:“轻轻走,像小猫一样没声音。
”使孩子明白进卧室需要保持安静。
通过儿歌“小朋友,来睡觉,小小手,放放好,小眼睛,闭闭好,安安静静睡得好”,使幼儿明白安静睡眠的道理,在音乐声中就会较快地入睡了。
二、活动榜样立常规“娃娃家”是最受小班幼儿欢迎的游戏之一。
在这一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环境的各种情境,让幼儿扮演成妈妈来照顾乖娃娃睡觉以加深幼儿对午睡常规的认知。
与此同时,也可利用“我最棒”评比来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如在教室墙面布置中可设计“我最棒”栏目,在上面让每个幼儿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长颈鹿图标,通过在长颈鹿上贴五角星的形式表扬午睡中做得好的小朋友,要求小朋友向他们学习,这样也有利于孩子了解睡眠常规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三、亲和管理求实效在幼儿午睡的过程中,教师千万不能松懈管理,当然这种管理必须是亲和的,才能见成效。
首先,教师应当有亲切的态度,在幼儿入睡时,经常与幼儿保持身体接触,如在帮幼儿盖被子时可以拍拍幼儿的小脑袋,拉拉幼儿的小手,抱抱、亲亲幼儿等。
我们知道,肌肤接触能给幼儿带来身体上的舒适感、情绪的放松及心灵的安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的让小朋友安静下来
很多时候,面对孩子们吵成一片,闹声冲天的场面,包括我在内的年轻教师往往因急于想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就会拼命地喊,一遍不行就喊两遍,一遍响过一遍,简直就是声嘶力竭——这无疑是一种最直接、最常见的方法。
殊不知它却不是最有效的。
原本想让孩子们安静下来,但老师却也加入了“吵闹“的行列,用叫嚷的方法来制止吵闹,结果适得其反,甚至是事倍功半。
要知道,一个人的声音怎抵得过全班几十个孩子的声音呢?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招:行不通!
那么,面对孩子们吵成一片的情形该如何是好呢?以退为进,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孩子越闹,老师则越安定;孩子越吵,老师则越安静。
不用嘴巴喊,就用眼睛看,用眼神去提醒那些爬上爬下,跑来跑去的孩子。
孩子是聪明的,他们会明白你的眼神所蕴藏的话语。
切忌不要以声压声,不要妄想仅凭你一人之力可以超过全班孩子的声音。
情境描述二:
午睡前,要求孩子们解完小便后安静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可总有一些孩子站得东倒西歪的,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什么,提醒了他们好多次,可还是安静不下来,吵吵闹闹地来到午睡室门口,笑着哄他们:“谁最安静就请他先进去睡觉!”一点效果也没有,他们仍旧我行我素,你说你的,他们说他们的。
没办法,只能改用严厉的声音说道:“谁再讲话就不要进去了!”……还是老样子。
无计可施的我却还是固执地“守”
在门口,决定要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后再进去。
在门口,决定要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后再进去。
这时,另一位老师一边学着小猫的动作,一边轻轻地说:“喵——喵——喵——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花猫轻轻地走进午睡室!”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刻鸦雀无声,都乖乖地学着小花猫的动作,轻手轻脚地走进去了。
反思与分析:
小班的孩子对指令性的语言不是很敏感,甚至是不太理解。
但他们却很愿意模仿成人的动作,尤其喜欢各种小动物的样子。
当老师在大家面前学做小花猫的时候,孩子们能很快到投入其中,并学着模仿。
这样,他们就能够自然而然的安静下来,乖乖地走进午睡室了。
在孩子吵闹的时候,声音已经完全充斥了整个教室,小耳朵很难再听到老师的话语。
这个时候,另一种语言或许能起到更好的作用,那就是——肢体语言。
一个简单的动作,如:将食指按在嘴唇上,就表示安静下来,孩子们看见后就能很快闭上小嘴巴。
或许开始的时候,效果不是很理想,但强化几次后,孩子们就会明白。
常此以往,这种无声胜有声的办法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境描述三:
午饭时间,吃得快的小朋友已经离开了座位,开心地玩起了积木等玩具了。
不一会儿,更多的孩子也加入了其中。
这时,他们不再满足于安静地玩玩具了,而是跑得跑,跳得跳,有的还一个劲地缠着老师要玩具。
只见成成和几个男孩子把小椅子都堆在了一起;雨欣拿着一个玩
具榔头在地板上拼命地敲啊敲;教室一角:藤藤、能能他们正举着几个奥特曼的玩具在大玩打怪兽的游戏……
渐渐地,教室里又是一片嘈杂的声音。
眼看孩子们一个个地吃完饭,加入到这吵闹的队伍中,我于是拿起了一本故事书,先安排几个听话的孩子坐下,给他们讲起了故事。
故事很有意思,孩子们听得很认真,目不转睛地看着我。
我继续讲下去。
这时,一些在吵闹的孩子陆续走了过来,也坐下听我讲故事了。
不一会儿就连那几个最调皮的孩子都被我们的故事吸引住了,不知不觉地作到了小椅子上,静静地听我讲故事了。
反思与分析:
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同伴的影响比较大,虽然他们不大会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在孩子的行动中却可以得到体现。
上述案例中,一些原本在吵吵闹闹的孩子看到了自己的同伴安静地坐在小椅子上听老师讲故事,好奇心驱使他们也要加入到伙伴中来。
从而使所有的孩子都安静下来了。
小班的孩子逐渐接触家人以外的人,共同生活和学习的伙伴是他们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员之一。
因此,同伴的影响对小班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们的很多个第一次,或许都是从自己的同伴身上习得的,如:看到同伴两只手搬椅子放好,他们也就不再用手拖而改用手搬了;看到同伴饭后漱口,他们也会跟着做……这种同伴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比老师的提要求更有效,更自然,因为它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这也符合著名教育学家卢梭的自然教育学说:让孩子自然地成长。
这种成长是发自孩子内心的、主动的,也必将是长久的。
如果将这种效应巧妙地运用于常规工作,会有不小的收获!
情景描述四:
活动课上,要求孩子们学一学小动物的样子,孩子们很兴奋:一会儿学小猴子窜上窜下;一会儿学小兔子满教室跳;一会儿又学小猫“喵喵喵”地叫个不停……敲铃示意他们安静下来,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在老师的要求下回到位子上坐好,可总有几个调皮的孩子仍我行我素,不是站起来就是小嘴巴说个不停。
只见涛涛还在跟旁边的小朋友大谈飞机大炮什么的,我一边将活动继续进行下去,一边走到他身边,轻轻地将他拉回到座位上,并且做了一个安静下来的姿势,在他身边站了几分钟后,他基本上安静了下来。
可一边的佳杰还在小椅子上爬上爬下,动个不停,于是,我轻轻地将他拉到我身边,请他坐在我的旁边。
这下,小朋友们都安静地认真听我上课了。
反思与分析:
上述案例所描述的是老师在活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情况: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总是很难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大家一起安静下来,继续听老师上课,他们总喜欢自顾自的再玩一会儿,再讲一会儿,那么如何使他们能够很快的安静下来呢?如果老师停下来提醒他们,必定会影响到其他本来已经坐好的安静下来的孩子。
调皮的孩子毕竟是少数的,老师轻轻地走过去提醒一下,使他们意识到就可以了。
有句话叫作:“擒贼先擒王”。
这本是用在战场上的术语,但用在一个班集体中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每个班级总会有各别调皮的孩子:上课讲话的是他们;下课吵闹的是他们;没事跑来跑去的也是他们;吃
饭爬上爬下的还是他们。
在孩子们吵闹的时候,首先“搞定”他们,你会觉得耳边安静了许多,当然也会轻松了许多!
孩子的心是纯静的,他们需要一个宁静、平和、温馨的环境供他们学习和成长。
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教室环境的创设者,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其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当孩子们漫无目的吵闹时,需要你轻轻告诉他们该干什么;当孩子们在上课时随意讲话而影响别人时,需要你耐心提醒他们安静下来认真听讲;当孩子们因种种原因哭闹时,需要你悉心抚慰他们的心灵,让哭声停止……
作为一个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幼教工作者,不仅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一日常规活动中悉心发掘,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宁静、和谐的氛围,更要拥有一颗平常心,持有一种宁静的态度,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平和、满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认真而又冷静、实在而又平和的下一代。